天津市物业管理条例

2022-08-27

第一篇:天津市物业管理条例

天津市河道管理条例

(2011年7月6日天津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洪、排涝和供水安全,改善城乡水环境和生态,发挥河道的综合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河道(包括湖泊、水库、人工水道)的整治、保护、利用和其他相关管理活动。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国家和本市有关航道管理的规定。

第三条 本市对河道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积极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第四条 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管理工作的领导,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资金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河道防汛和清障工作,严格执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第五条 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是本市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对本市河道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并负责行洪河道、城市供排水河道和有关水库(以下统称市管河道)的管理。

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在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市管河道以外河道的管理。

环保、市容、渔业、旅游、航道、国土资源等有关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 河道的修建、维护、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

河道的确定和分级管理,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方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安全、维护河道水环境和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都有劝阻、制止和举报危害河道安全、破坏河道水环境行为的权利。 第二章 河道整治与建设

第八条 河道专业规划由市和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纳入本级城乡规划。

其他各类专业规划涉及河道的,应当与河道专业规划相协调。

编制详细规划涉及河道的,应当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意见。

第九条 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服从流域规划、区域规划和城乡规划,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防洪、排涝、通航、供水标准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要求。

河道的整治与建设应当满足河道基本功能的要求,实施水环境生态综合整治,以实现河道通畅、水清岸绿的目标。

河道整治与建设应当考虑生态的完整性,注重保护、恢复河道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景观。

河道整治与建设选用的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条 河道的整治与建设,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河道专业规划和河道实际状况,制定河道整治与建设的计划;对影响防洪安全、水质和环境景观的河道应当列入当年计划,安排整治。

第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应当兼顾航运需要,并事先征求航道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航道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航道整治,应当符合防洪和供水安全要求,并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二条 河道清淤和加固堤防取土等河道整治需要占用的土地,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调剂解决。

因整治河道增加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占用。

清淤等河道整治的弃土,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使用和处臵,主要用于河道整治与建设,免交相关费用。 第三章 河道保护

第十三条 河道管理应当设定管理范围,并根据堤防的重要程度、堤基地质条件等实际情况设定保护范围。

河道管理范围为岸线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堤防护岸、护堤地及河道入海口。

河道保护范围是与河道管理范围相连的堤防安全保护区。

第十四条 水库的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由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五条 水库以外其他河道管理范围的护堤地,按照下列规定划定:

(一)海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潮白新河为河堤外坡脚以外各三十米;

(二)州河、泃河(含引泃入潮)、还乡河(含故道和分洪道)、蓟运河、青龙湾减河(含引青入潮)、永定河、北运河、金钟河、子牙河、南运河(独流减河以上)、大清河、中亭河(左堤)为河堤外坡脚以外各二十五米;

(三)北京排污河、马厂减河(独流减河以上)、新开河为河堤外坡脚以外各二十米;

(四)市管河道以外的河道为河堤外坡脚以外各十米。

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建成区内的行洪河道不宜设护堤地的,在河道两侧各设不小于十五米宽的防汛抢险通道,视为护堤地。外环河以公路侧、对岸外侧以上河口外缘为准向外延伸十五米,视为护堤地。

第十六条 河道入海口的划定,纵向由挡潮闸起,无挡潮闸的由河道入海口的海岸线起,向海侧延伸至拦门沙的外缘;横向由河道入海口的中心线起,向两侧各延伸一千五百米至四千米。

第十七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一)损毁堤防、护岸、闸坝、截渗沟等水工程建筑物和防汛设施,损毁测量设施、警示标志、安全监控等附属设施;

(二)占用、封堵防汛抢险通道;

(三)在堤防和护堤地内采砂、采石、取土、挖筑池塘;

(四)设臵阻水渔具或者其他障碍物;

(五)倾倒、弃臵矿渣、石渣、煤灰、泥土、垃圾等废弃物;

(六)载重量三吨以上的非防汛抢险车辆在未铺设路面的堤顶通行;

(七)非水库管理船只在水库大坝坝前五百米范围内滞留;

(八)水闸、橡胶坝引排水期间,船只和人员在其管理范围内滞留;

(九)在河道内直接利用水体进行实验;

(十)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八条 在市管河道以外的区、县界河或者跨区、县河道管理范围内,未经有关各方达成协议或者未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禁止修建排水、阻水、引水、蓄水工程以及河道整治工程。

第十九条 水库以外其他河道的保护范围按照下列规定划定:

(一)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河道,为护堤地以外三十米;

(二)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河道,为护堤地以外二十米;

(三)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的河道,为护堤地以外十五米。

市管河道以外的河道、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建成区内的行洪河道、外环河不设保护范围。

第二十条 在河道保护范围内,禁止打井、钻探、爆破、挖筑池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

第二十一条 山区河道易于发生山体滑坡、崩岸、泥石流等灾害的河段,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地质等管理部门加强监测。

禁止在前款规定河段从事开山、采石、采矿、开荒等危及山体稳定的活动。

第二十二条 禁止擅自填堵河道。

确因建设需要填堵河道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论证,并按照下列权限审批:

(一)市管河道经市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市管河道以外的河道经所在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区、县人民政府批准。

填堵河道需要实施水系调整的,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

第二十三条 涉河建设工程、河道整治、提升改造河道景观等建设项目,应当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设计和施工,不得降低堤防高度和防洪标准。

第二十四条 河道管理范围内已修建的涵闸、泵站、码头和埋设的管道、缆线等设施,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并服从水行政主管部门的安全管理;不符合堤防安全要求的,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改建或者采取补救措施。

第二十五条 单位和个人对河道的水体、堤防、护岸和其他水工程设施等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河道淤积的,应当负责修复、清淤或者承担修复、清淤费用。

第二十六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河流的故道、旧堤、原有工程设施的管理。河流的故道、旧堤、原有工程设施,不得填堵、占用或者拆毁;确需填堵、占用、拆除的,应当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七条 护堤护岸林木由河道管理单位组织营造和管理,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营造和砍伐,不得破坏。

护堤护岸林木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由市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市林业行政管理部门的委托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

城市建成区内行洪河道护堤护岸林木的营造和管理,按照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须依法改建或者拆除的,产权单位或者设施管理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建或者拆除。

第二十九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控制在河道上新建、改建、扩建排水口门或者设臵临时排水泵点的审批。

向河道排水应当服从防汛统一调度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排水口门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排水口门的管理,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排水,不得污染河道水体。 第四章 河道利用

第三十条 河道管理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工程建设方案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按照规定程序履行其他审批手续。

建设项目涉及防洪安全的,报审时应附具洪水影响评价报告。

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需要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向原审查同意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办理审查手续。

第三十一条 建设项目经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当将施工安排告知水行政主管部门,并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确保河道功能正常发挥和保障防洪、供水安全的责任书。

建设单位安排施工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位臵和界限进行。

建设项目施工期间,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派员到现场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应予配合。

第三十二条 工程施工影响堤防安全和河道行洪、排灌等功能正常发挥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补救措施或者停止施工。

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竣工报告、质检报告、竣工图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工程施工现场应当按照责任书的要求进行清理,未按照责任书要求清理的,交纳清理费用。

第三十三条 城市、村镇建设和发展不得占用河道管理范围内土地。城市、村镇建设规划的临河界限为河道管理范围的外缘线。城市、村镇建设规划涉及河道管理范围的,应当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本条例施行前占用河道堤防的建筑物,应当逐步迁出。

第三十四条 河道岸线的利用和建设,应当服从河道专业规划和航道整治规划。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涉及河道岸线开发利用规划,立项审批行政管理部门审批利用河道岸线的建设项目,应当事先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河道岸线的界限为:有河堤的,以河堤外坡脚为准;无河堤的,以护岸为准;既无河堤又无护岸的,以天然河岸为准。

第三十五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进行下列活动,应当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依照法律、法规规定还需经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应当依法办理有关手续:

(一)在滩地内钻探、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

(二)在河道内固定船只、修建水上设施。

从事前款规定的行为,应当按照准许的范围和作业方式进行,并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三十六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兴建建设项目临时占用或者利用河道、堤防、滩地、闸桥的,应当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协商一致,并给予适当补偿。

第三十七条 利用非城市供水河道等水工程和水体、水域等资源开办旅游项目,应当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开办前款旅游项目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所在水功能区的要求;

(二)符合水工程安全运行要求;

(三)具有不影响防洪、排水功能的措施;

(四)具有水环境保护方案;

(五)具有保障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措施。

经批准设立的旅游项目要求变更批准内容的,应当向原审批机关提出申请。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三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一)占用、封堵防汛抢险通道;

(二)载重量三吨以上的非防汛抢险车辆在未铺设路面的堤顶通行;

(三)在河道内直接利用水体进行实验。

第三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坏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损毁堤防、护岸、闸坝、截渗沟等水工程建筑物、水工程设施;

(二)在堤防和护堤地内采砂、采石、取土、挖筑池塘;

(三)损毁防汛设施、测量设施、警示标志、安全监控等附属设施;

(四)在河道保护范围内从事打井、钻探、爆破、挖筑池塘、采石、取土等危害堤防安全的活动。

第四十条 在易于发生山体滑坡、崩岸、泥石流等灾害的山区河道从事开山、采石、采矿、开荒等危及山体稳定活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对个人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设臵阻水渔具或者其他障碍物;

(二)非水库管理船只在水库大坝坝前五百米范围内滞留;

(三)水闸、橡胶坝引排水期间,船只和有关人员在其管理范围内滞留。

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涉河建设工程、河道整治、提升改造河道景观等建设项目擅自降低堤防高度或者防洪标准;

(二)河道管理范围内已建的涵闸、泵站、码头和埋设的管道、缆线等设施不符合堤防安全要求,拒不改建或者拒不采取补救措施;

(三)未经批准填堵、占用、拆毁河流故道、旧堤、原有工程设施;

(四)未经批准在河道内固定船只、修建水上设施;

(五)未经批准或者未按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在滩地内钻探、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

第四十三条 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者管理单位未在规定期限内改建或拆除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建或者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单位或者个人承担,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未经批准利用非城市供水河道等水工程和水体、水域等资源开办旅游项目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擅自营造、砍伐或者破坏护堤护岸林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可以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六条 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变更,建设单位未重新办理手续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补办有关手续,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建设项目经批准后,建设单位拒绝与水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安全保障责任书或者未按照责任书要求清理施工现场的,或者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未将工程竣工报告、质检报告、竣工图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七条 未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修建围堤、阻水渠道、阻水道路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八条 在防汛抢险期间,除防汛抢险车辆以外的其他车辆在堤顶通行的,由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非管理人员操作河道上的涵闸闸门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除责令纠正违法行为、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除责令其纠正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外,可以并处警告、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对有关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在堤防、护堤地建房、放牧、开渠、打井、挖窖、葬坟、晒粮、存放物料、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以及开展集市贸易活动的;

(二)汛期违反防汛指挥部防汛抢险指令的。

第五十一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制止不服从河道管理的行为时,可以采取暂扣车辆和机具物品的措施。

第五十二条 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三条 法律、行政法规对海河流域管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五十四条 本条例自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1998年1月7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九次会议通过、2005年3月24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修正的《天津市河道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天津市燃气管理条例

(1997年10月22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燃气的管理,保障燃气的安全使用和正常供应,促进燃气事业的发展, 根据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燃气事业的发展,应当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 制定远期规划和近期计划。 第四条

市公用事业行政管理机关主管本市燃气行业行政管理工作。市公用事业行政管理机

关的燃气管理部门(以下称市燃气管理部门)负责本市燃气行政管理的具体工作。公安、规划、劳动、工商、技术监督、市政、环保、市容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责,做好与燃气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五条

市公用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根据燃气气源情况,编制燃气供气计划和用气发展计划,经市计划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平衡后,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 燃气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或者本市下达的气源计划和国家规定的供气压力与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保障供气。 第七条

燃气用户应当安全用气。 第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燃气设施的义务。市公用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对保护燃气设施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建设管理 第九条

在本市进行城市建设开发和旧区改建时,应当按照本市燃气发展规划同时建设燃气设施,并预留燃气器具的安装位置,所需费用纳入城市建设开发和旧区改建的总概算。

燃气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应当经市公用事业行政管理机关审核同意后,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十条

燃气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当由具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并严格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第十一条

燃气工程竣工后,根据工程规模,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分别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公用事业行政管理机关负责组织有关部门验收,并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二条

管道燃气单位用户新建、扩建或者改建项目需要增加用气量的,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交纳气源和燃气设施建设增容费,用于燃气的建设和开发。 第三章经营管理 第十三条

经营燃气应当向市燃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领取《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后,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领取营业执照,方可营业。《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实行审验制度。 第十四条

取得燃气经营资质的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其所属的供气站必须取得市燃气管理部门核发的《液化石油气准销证书》后,

方可销售。《液化石油气准销证书》实行审验制度。 第十五条

液化石油气生产企业、经营企业不得向无《燃气企业资质证书》和《液化石油气准销证书》的燃气经营者提供液化石油气。

第十六条

经营燃气的企业及其供气站需要变更、合并、歇业、停业、撤销的,应当在三十日前向市燃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其中涉及压力容器设备安装的,还应当向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七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按照物价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燃气价格收费。 第十八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并落实燃气安全使用管理制度,进行燃气安全使用的宣传,组织推广安全用气、节约用气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第十九条 因燃气设施施工等原因,需要调整用气量、降低供气压力或者暂停供气时,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在三日前通知用户,但因突发事故需要调整用气的除外。 第二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不按时检查、维修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 (二)不及时处理燃气事故;

(三)发现燃气设施和煤气表损坏或者泄漏,不及时报告和处理; (四)违反规定减量、降压、停气;

(五)出售不符合质量和重量标准的液化石油气;

(六)不按照规定清倒液化石油气气瓶残液或者不按照规定价格退还液化石油气残液费用; (七)限定燃气用户购买其指定的燃气器具; (八)违反规定收费;

(九)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 第四章设施管理 第二十一条

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管理调压设备、煤气表、中压或者低压管道支线闸阀及其以内的燃气设施;支线闸阀以外的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调压设备和煤气表除外)由管道燃气单位用户负责管理,也可以委托管道燃气经营企业代管。管道燃气居民用户负责管理其使用的燃气器具;管道燃气经营企业负责管理除燃气器具以外的燃气设施和煤气表。

按照燃气发展规划需要在单位用户管道上接通新燃气用户的,单位用户应当服从规划,新燃气用户应当适当补偿管道建设费用。 第二十二条 液化石油气用户负责管理其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气瓶和燃气器具。 第二十三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对其管理的燃气设施、煤气表进行检测、维护。燃气经营企业对居民用户使用的燃气设施、煤气表和燃气器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单位用户管理、使用的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应当进行安全技术指导。燃气经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技术指导不得收费。 第二十四条

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在燃气设施所在地段设置明显的统一标志。 第二十五条

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核发建设工程许可证时,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范要求,保障施工地界内原有燃气设施的安全。因工程建设需要必须迁移燃气设施的,应当事先与燃气经营企业协商提出迁移方案,向市燃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并经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方可迁移,所需费用按照有关规定由建设单位或者个人负担。 第二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进行可能影响或者危害燃气设施安全的工程施工作业的,应当事先通知燃气经营企业。燃气经营企业应当派人到现场监护。在工程施工作业中损坏燃气设施的,必须立即通知燃气经营企业,并负责赔偿。 第二十七条

在生产、输配和储存燃气的场所明火作业,必须遵守有关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的规定。在带气的燃气管道上施工作业,必须采取消防安全措施,并由专业人员操作。 第二十八条

液化石油气储罐、槽车、气瓶等压力容器设备,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进行使用和管理。 第二十九条 在本市销售液化石油气气瓶的,必须经市燃气管理部门批准。液化石油气气瓶必须经市劳动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进行检测,符合质量标准粘贴鉴别标识后,方可销售或者投入使用。 第三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损坏、盗窃燃气设施;

(二)在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上和安全保护距离内挖坑取土,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堆存物品;

(三)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损害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

(四)在燃气管道穿越河流标志区域内抛锚或者进行其他有损燃气管道安全的作业;

(五)在调压箱(柜)、调压站、配气站、储配站、压送站的安全保护距离内和通往上述燃气设施的主要通道上,修建建筑物、构筑物,设置停车场、集贸市场或者堆存物品‘

(六)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燃气设施的统一标志;

(七)用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气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或者用液化石油气气瓶相互倒灌。 第五章器具管理 第三十一条

在本市经营燃气器具的,必须经市燃气管理部门批准。销往本市和在本市安装使用的燃气器具,必须与本市燃气气源相适配,并粘贴鉴别标识。生产、经营燃气器具的,必须建立产品售后服务制度。 第三十二条

安装、维修燃气器具的,必须经市燃气管理部门资质审核合格后,方可营业。燃气器具的安装,必须符合有关规范和技术要求。燃气器具的安装、维修人员,必须经市燃气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第三十三条

安装、维修管道燃气的煤气表、燃气器具,应当由具有安装、维修资格的单位进行。经燃气经营企业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三十四条

燃气用户应当按照燃气使用规定、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燃气器具,发现问题及时报修。 第六章使用管理 第三十五条

液化石油气单位用户集中储存四十公斤以上液化石油气的,应当向市燃气管理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液化石油气单位用户的储存、使用场所,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防火、劳动安全规定和燃气技术条件。 第三十六条

管道燃气用户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气费,不得拖欠或者拒交。 第三十七条

燃气用户需要变更用户名称、使用地址、燃气用途、燃气器具或者停止使用燃气的,应当向燃气经营企业办理变更或者停用手续。 第三十八条

燃气用户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开启旁通阀、使用抽气设备或者其他方法盗用燃气;

(二)擅自安装、拆除、拆修、改装、迁移管道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

(三)擅自将居民用气改变为单位用气或者其他经营性用气;

(四)在设有燃气管道设施的房间内住人、放置炉火或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五)烧、砸或者倒卧液化石油气气瓶,倒灌液化石油气和排放液化石油气气瓶内的残液;

(六)将燃气管道作为负重支架或者电器设备、避雷设施的接地导体;

(七)使用明火检查泄漏 第七章抢修和事故处理 第三十九条

燃气经营企业在接到负责管理的燃气设施损坏、泄漏或者其他燃气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抢修和处理,公安部门应当予以配合。燃气经营企业对影响抢修的树木、园林设施、市政设施和其他设施,可以采取应急措施,并同时通知有关部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给予合理补偿。 第四十条

燃气经营企业在接到燃气用户的燃气设施和燃气器具发生漏气的报告后,应当立即派人抢修;燃气经营企业接到其他故障的报修,应当按照约定的时间派人维修。需要收取维修费用的,应当按照规定的标准收费。因维修不及时造成燃气用户直接经济损失的,燃气经营企业应当给予赔偿。 第四十一条

因燃气事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由事故发生地的区、县人民政府会同市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法律责任 四十二条

燃气用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燃气经营企业通知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除按照规定收取应交费用外,在改正之前可以停止供气:

(一)擅自安装、拆除、拆修、改装、迁移管道燃气设施或者燃气器具的;

(二)擅自将居民用气改变为单位用气或者其他经营性用气的;

(三)圈占、覆盖管道燃气设施妨碍安全检查的;

(四)不交纳气费的。上述行为造成燃气设施损坏的,燃气用户应当负责赔偿。 第四十三条

燃气经营企业无故减量、降压、停气,给燃气用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应当给予赔偿。 第四十四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变更、合并、歇业、停业、撤销燃气经营企业及供气站的,由市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物品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燃气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物品和违法所得,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一)无燃气器具准销证书销售燃气器具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销售液化石油气气瓶或者销售未经检测的液化石油气气瓶的;

(三)销售未经气源适配性检测燃气器具的;

(四)向未取得燃气经营资质证书和液化石油气准销证书的经营者提供液化石油气的;

(五)销售不符合质量或者重量标准液化石油气的;

(六)擅自停止供气的。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一)损坏燃气设施的;

(二)用液化石油气槽车直接向气瓶充装液化石油气或者用气瓶相互倒灌液化石油气的; (三)液化石油气单位用户未按规定办理使用登记手续擅自用气的。

第四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燃气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擅自移动、覆盖、涂改、拆除、损坏燃气设施统一标志的,责令赔偿损失或者恢复原状,并可处以二百元以下罚款;

(二)排放腐蚀性液体、气体损害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责令停止排放,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三)在燃气管道穿越河流标志区域内抛锚或者进行其他有损燃气管道安全的作业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

(四)未经审批,擅自建设燃气工程或者不具有燃气工程设计、施工资格的单位设计、承建燃气工程,以及将未经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燃气工程交付使用的,责令停建或者停止使用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八条

在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上和安全保护距离内,以及在通往调压箱(柜)、调压站、配气站、储配站、压送站的主要通道上,挖坑取土,修建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堆存物品,危及燃气设施安全的,由市燃气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燃气管理部门暂扣或者吊销资质证书、准销证书:

(一)违法经营经处罚仍不改正的;

(二)不按照规定进行资质审验的。

第五十条

销售没有国家规定的生产许可证和出厂检验合格证的燃气器具的,由技术监督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五十一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用燃气或者盗窃燃气设施的;

(二)故意损坏燃气设施的;

(三)阻碍燃气经营企业检修、抢修燃气设施的;

(四)阻碍燃气管理执法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

第五十二条

燃气经营企业违反规定多收费或者不按照规定价格退还液化石油气残液费用的,应当按多收或者少退款额的两倍返还燃气用户。

第五十三条

燃气经营企业工作人员违反规定,造成燃气事故的,由其所在单位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行政复议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五十五条

燃气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章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燃气”是指天燃气、液化石油气、煤制气。

(二)“管道燃气”是指以管道输送方式向用户提供的燃气。

(三)“燃气设施”是指气源生产厂以外的压送站、配气站、储配站、计量站、各种燃气管道及其附属设施(包括凝水缸、阀室、阀门井、阴极保护站、通讯设施等)、调压站、调压箱(柜)以及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充装站、混气站、气化站、供应站及其站内外管网供气系统。

(四)“燃气器具”是指燃气灶具、热水器、采暖器等燃气用具。

(五)“燃气工程”是指燃气设施和工业燃烧设备的新建、扩建、改建工程。

第五十七条

本条例于1998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3月12日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天津市城市燃气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三篇: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条例

(2007年11月15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

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海域使用管理,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和海域使用权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毗邻海域持续使用特定海域三个月以上排他性使用海域活动和不足三个月临时排他性使用海域活动,以及海域使用的监督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市海域使用的统一监督管理。

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使用的具体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海域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和本市海洋功能区划,遵循统一规划、节约使用、合理开发和治理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海域使用必须遵守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第二章 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

第五条 本市严格实行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制度。

1 第六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编制本市海洋功能区划,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市人民政府应当自国务院批准本市海洋功能区划之日起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布,涉及国家秘密的部分除外。

第七条 经国务院批准的本市海洋功能区划,因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需要进行修改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修改方案,经市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

第八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海域使用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编制海域使用规划,应当坚持总量控制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科学安排各类海域使用。

第九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岸线的变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适时组织海岸线的修测,将海岸线修测成果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章 海域使用申请和审批

第十条 建设项目需要使用海域的,应当向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办理选址申请,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项目审批主管部门在对使用海域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时,应当将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的选址意见书作为立项受理要件。

第十一条 单位和个人申请海域使用权,应当向市海洋行政主管

2 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相关的资信证明;

(三)海域使用的论证材料;

(四)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批复文件;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材料。

申请建设项目海域使用权,还应当提交项目审批主管部门批准、核准或者备案的材料。

申请底播养殖项目海域使用权,不提供海域使用论证材料。 第十二条 下列使用海域项目,申请人应当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

(一)国家和本市重大建设项目;

(二)填海、围海和建设非透水性海上人工构筑物等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项目;

(三)影响海洋功能区划主导功能的项目;

(四)涉及港口、航道等海上交通安全的项目;

(五)涉及国防安全、自然保护区、特别保护区的项目。 前款规定以外使用海域的项目,申请人应当提交海域使用论证报告表。

第十三条 海域使用论证应当由具有海域使用论证资质的单位在其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进行。

海域使用论证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科学、客观、

3 公正地进行海域使用论证,并对论证结论负责。

第十四条 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海域使用申请,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出具海域使用申请受理书面凭证;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五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受理海域使用申请后,应当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在法定期限内按照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提出审核意见,并按照法定审批权限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或者经市人民政府签署意见后报国务院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第十六条 申请海域使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域使用规划的;

(二)严重影响海洋环境的;

(三)造成航道、港区、入海河口的淤积、堵塞,严重影响海上交通安全和港口作业的;

(四)导致岸滩侵蚀或者危害海岸工程安全和行洪排涝的;

(五)影响军事管理区、国防设施安全的;

(六)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情形。

第四章 海域使用权

第十七条 海域使用权可以通过申请取得,也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等出让方式取得。

海域使用权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的方案,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拟定,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 海域使用申请依法批准后,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

4 在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在收到书面通知后,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进行海域使用权登记,领取海域使用权证书。

第十九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后二十日内向社会公告。单位和个人需要查询的,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提供方便。

第二十条 海域使用权期限届满需要续期的,海域使用权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续期申请。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海域使用权期限届满前向海域使用人作出提示。

第二十一条 海域使用权的内容发生变更的,海域使用权人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二十二条 缴纳海域使用金取得的海域使用权,可以转让、出租、抵押、作价入股和继承。

法律规定免缴或者经批准免缴、减缴海域使用金的海域使用权,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抵押或者作价入股。

转让海域使用权的,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法律规定免缴海域使用金的,其使用的海域不得用于经营性活动。

经批准免缴或者减缴海域使用金的,其使用的海域不得用于批准以外的其他经营性活动。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无偿收回海域使用权,并直接办理注销登记:

(一)海域使用权期限届满,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的;

(二)无正当理由闲置海域满一年的;

(三)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法无偿收回海域使用权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五条 因公共利益、国家安全和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建设的需要,提前收回海域使用权的,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对海域使用权人给予补偿。

第二十六条 海域使用权人填海、围海和建设非透水性海上人工构筑物等海洋工程项目,应当严格按照海域使用权批准的界址和面积进行设计、施工,工程项目的边界不得超过批准的海域使用界址线。

第二十七条 填海、围海和非透水性海上人工构筑物等海洋工程项目竣工后十日内,海域使用权人应当向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海域使用验收申请,提交下列材料:

(一)海域使用权证书;

(二)海洋环境影响动态监测报告;

(三)工程项目监理报告、工程建设验收报告;

(四)海洋工程项目设计图纸;

(五)其他需要提供的文件、资料。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收到验收申请后十日内,应当委托具有相应海域使用测量资质等级的单位进行测量调查,并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进行验收。

第二十八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和有关部门对下列

6 内容进行验收:

(一)海洋工程项目竣工后实际界址、面积调查情况,与批准界址和面积的对比分析;

(二)填海区周边海域地形地貌和水动力变化情况分析;

(三)海域使用论证报告和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中的相应管理措施落实情况;

(四)其他需要验收的事项。

经验收合格的,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出具海域使用验收文件。经验收不合格的,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出具限期整改通知;海域使用权人经整改后,重新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九条 填海项目竣工后形成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海域使用权人应当在验收合格后三个月内,凭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海域使用验收文件、海域使用权证书,办理土地登记。

第五章 临时使用海域

第三十条 不足三个月临时排他性使用特定海域的,海域使用人应当向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办理临时海域使用证。

办理临时海域使用证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资信证明;

(三)海域使用界址图;

(四)其他相关材料。

第三十一条 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接到申请之日起在十

7 日内完成审核。同意临时使用海域的,核发临时海域使用证;不同意临时使用海域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三十二条 临时使用海域不得改变用途,不得转让、出租和抵押。

临时使用海域期限届满,原海域使用人应当拆除临时使用海域的设施和构筑物,恢复原状。

第六章 海域使用金

第三十三条 依法取得海域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海域使用金。海域使用金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代为征收并上缴财政。

第三十四条 填海、围海和建设非透水性海上人工构筑物等海洋工程项目的海域使用金,应当一次性缴纳。因特殊情况一次性缴纳确有困难的,经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分期缴纳,分期缴纳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三十五条 经批准减缴海域使用金的使用海域项目,其使用的海域进行转让、出租或者作价入股的,必须补缴减缴部分的海域使用金。

第三十六条 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海域使用权,其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海域使用金标准。

第三十七条 经营性临时使用海域的,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缴纳海域使用金。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海域使用论证单位超越

8 资质等级进行论证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责令整改。海域使用论证单位弄虚作假造成论证报告失实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可处以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报由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对其资质进行处理。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擅自将免缴、减缴海域使用金的使用海域项目用于经营性性活动或者用于批准以外的其他经营性活动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活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该海域面积应缴纳海域使用金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处以该海域面积应缴纳海域使用金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由颁发海域使用权证书的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收回其海域使用权。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海洋工程项目使用海域边界超过批准的海域使用界址线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以该超过部分海域面积应缴纳海域使用金五倍以上十五倍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拆除临时使用海域的设施和构筑物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逾期拒不拆除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由作出处罚的机关委托有关单位代为拆除,所需费用由原海域使用人承担。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海域使用权人未按期缴纳海域使用金的,由市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缴海域使用金和滞纳金。

第四十三条 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

9 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四条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1999年11月5日发布的《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第四篇:《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标

题】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时 效 性】

【颁布单位】天津人大常委会

【内容分类】地质矿产 【颁布日期】2001-10-31 【实施日期】2002-1-1 【失效日期】

【文

号】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公告第三十七号)

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已由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1年10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1年10月31日

天津市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2001年10月31日天津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矿产资源管理,维护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保护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勘查、开采和管理矿产资源,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地表或者地下的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不因其依附的土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不同而改变。

单位和个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必须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有偿取得探矿权、采矿权。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破坏矿产资源。

第四条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

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应当保护地质环境和自然景观,加强地质监测,防治地质灾害。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的管理,保护矿产资源,维护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正常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推广先进技术,保护探矿权人和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 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管理工作,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区、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七条 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根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组织编制本市矿产资源规划,经市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家主管部门审批。

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矿产资源规划的组织实施。

第八条 探矿权人、采矿权人应当接受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管理。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对探矿权人、采矿权人要求保密的申请登记资料、财务报表和勘查成果资料等,应当予以保密。

第二章 勘查管理

第九条 矿产资源勘查应当执行国家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

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的权限,负责矿产资源的勘查审批和勘查许可证发放工作。

第十条 探矿权申请人应当向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办理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经批准取得勘查许可证,成为探矿权人。探矿权人应当在勘查许可证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内进行勘查活动。

探矿权人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可以依法转让探矿权。

第十一条 探矿权人提出的下列矿产资源勘查报告,应当经具有资格的评审机构评审,由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

(一)金属、非金属矿床的勘查报告;

(二)水源地建设使用的各类地下水勘查报告;

(三)地热田、矿泉水田以及勘探区内的地热单井、矿泉水单井勘查报告;

(四)矿种、矿产工业指标、探明储量发生重大变化,重新编制的勘查报告;

(五)开采过程中储量升级,重新编制的勘查报告。

前款所列勘查报告,未经评审和认定不得作为采矿和水源地建设的依据。

第十二条 探矿权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向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汇交矿产资源勘查报告和勘查资料。

第十三条 准备建设铁路、公路、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的建设单位,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向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

建设项目需要压覆矿产资源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履行报批手续。

第三章 开采管理

第十四条 矿产资源开采实行审批登记和采矿许可证制度。

市和区、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照国家和本条例规定的权限,负责矿产资源开采的审批和采矿许可证发放工作。

第十五条 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由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审批、颁发许可证:

(一)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范围以外,可供开采的矿产储量为中型、小型的矿产资源;

(二)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授权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矿产资源;

(三)跨区、县行政区域的矿产资源。

第十六条 开采下列矿产资源,由区、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登记、审批、颁发许可证:

(一)零星分散的矿产资源;

(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等矿产资源;

(三)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授权区、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登记的矿产资源。

第十七条 矿产储量的小型规模和零星分散矿产资源的划分标准,由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确定。

第十八条 村民为生活自用,在区、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指定的范围内,可以采挖少量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砂、石、粘土,但不得出售。

第十九条 在河道内开采砂石、砂金、粘土的,应当凭河道主管部门批准的有效证件,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办理采矿登记手续。

第二十条 采矿权申请人在提出采矿申请前,应当持经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认定的矿产资源勘查报告,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划定采矿范围。

第二十一条 采矿范围划定后,保留期为一年。保留期从采矿范围划定之日起计算。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在保留期内对该区域不受理新的采矿权申请。

采矿权申请人非因本人原因在采矿范围保留期内不能完成采矿登记前期工作的,可以在期满前三十日内,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延长保留期。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采矿权申请人逾期未办理采矿许可登记的,采矿范围不再予以保留。

第二十二条 采矿权申请人办理采矿许可时,应当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交下列资料:

(一)申请登记书、矿产储量登记表和采矿范围图;

(二)采矿权申请人资质证明;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四)开采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五)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方案;

(六)其他相关资料。

申请开采矿泉水、地热水的,应当按照前款规定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打井审批和采矿许可手续。

第二十三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自受理采矿权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做出准予登记或者不予登记的决定,并书面通知采矿权申请人。

采矿权申请人获准登记的,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和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采矿权价款,办理许可手续,领取采矿许可证,取得采矿权。采矿权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批准的采矿范围内进行开采活动。

采矿权使用费的标准:固体矿产为每平方公里每年一千元;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按实际面积收费,但最低收费不低于五百元。矿泉水、地热水等流体矿产为每单井每年一千元。

第二十四条 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按采矿建设规模确定,大型的不超过三十年,中型的不超过二十年,小型的不超过十年,零星分散的和只能用作普通建筑材料的不超过三年。需要延长采矿许可证有效期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前三十日内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五条 已经取得采矿权的企业,因合并、分立、合资、合作经营、资产出售等改变资产产权情形,需要变更采矿权主体的,按照规定的权限,报经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二十六条 采矿权人开采矿产资源,应当按照采矿许可证颁发机关审查合格的开发利用方案实施,采取合理的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综合利用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和选矿回收率应当达到设计要求。

采矿权人开采矿产资源,应当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相应措施,加强环境保护,防治因开采矿产资源对环境的污染。

禁止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和任意丢弃矿产资源。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采矿权人采矿行为的监督管理。采矿权人应当接受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如实报告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二十七条 采矿权人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生产安全。

第二十八条 采矿权人凭采矿许可证,到有关主管部门申请办理采矿所需的爆炸物品、剧毒物品使用许可手续。

采矿权人应当加强对爆炸物品、剧毒物品的管理,按照使用许可规定的用途使用爆炸物品、剧毒物品,不得改变用途或者非法转让。

第二十九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需要变更采矿范围、主要开采矿种、开采方式、采矿权人名称的,应当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十条 采矿权人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内停采的,或者有效期届满不延期采矿的,应当自停采或者有效期届满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原发证机关提供停采注销勘查报告、闭坑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注销手续。

第三十一条 采矿权人出售矿产品时,应当出示采矿许可证。未出示采矿许可证的,收购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

国务院和市人民政府规定由指定单位统一收购的矿产品,采矿权人必须交售给指定单位,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收购。

第三十二条 采矿权人应当向地质矿产主管部门预缴复垦保证金或者景观协调保证金。复垦保证金或者景观协调保证金的收缴标准为每平方米十元至二十元,应当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采矿权人在停采时采取复垦或者保持景观协调措施,经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可以领回全部复垦保证金或者景观协调保证金及其利息。采矿权人停采后半年内不复垦或者不采取保持景观协调措施的,由收缴部门用保证金及其利息代为复垦或者采取措施,保持景观协调。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未取得勘查许可证或者超越许可证批准的勘查区块范围进行勘查活动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处以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不汇交矿产资源勘查报告和勘查资料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勘查许可证。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村民以生活自用为名采挖砂、石、粘土出售的,或者超越区、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指定的范围采挖砂、石、粘土的,由区、县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款规定,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进行开采活动,或者越超批准的采矿范围进行开采活动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十万元以下罚款;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由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强制封闭井口、拆除生产设施或者暂扣运输设备;拒不退回到许可证批准的采矿范围内开采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款规定,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的,或者任意丢弃矿产资源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处以十万元以下一万元以上罚款,并可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四款规定,不如实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拒绝接受监督检查或者弄虚作假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以五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规定,不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或者注销手续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原发证机关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二条规定,不缴纳采矿权使用费、复垦保证金或者景观协调保证金的,由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并从滞纳之日起每日加收千分之二的滞纳金;逾期不缴纳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原发证机关可以吊销采矿许可证。

第四十条 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法批准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

(二)违法发放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的;

(三)将复垦保证金或者景观协调保证金挪作他用的;

(四)对违法行为应当制止、处罚,而不予以制止、处罚的;

(五)玩忽职守造成矿产资源损失和破坏的;

(六)其他不依法履行职责的。

第五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1988年1月11日天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次会议通过,1997年9月10日天津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五次会议修改的《天津市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五篇: 天津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

发布时间:2007-5-29 15:04:30 来源:天津行协

 /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八十一号

《天津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已由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6年9月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

天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6年9月7日

天津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

(2006年9月7日天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正确运用安全技术,规范安全技术防范手段,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国家、集体财产和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安全技术防范是指运用安全技术防范产品(以下简称技防产品)、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以下简称技防系统),预防、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和重大治安事故,维护公共安全的活动。

本条例所称技防产品是指列入国家《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目录》,具有防入侵、防抢劫、防盗窃、防爆炸、防破坏等功能的专用产品。 本条例所称技防系统是指综合运用技防产品和相关科学技术手段、管理活动所组成的安全防范系统。

第三条 公安机关主管本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

建设、质量监督、工商、进出口商品检验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

第四条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对重要部位应当设置必要的技防系统,实施重点保护。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由市或者区、县人民政府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确定。

新建成片住宅小区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防范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技防系统。

非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财务室、档案室、配电室、收银台、出入口等重要部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

第五条 公安机关应当规划和组织建设覆盖本行政区域的技防系统网络。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和新建成片住宅小区设置的技防系统,应当与公安机关技术防范监控报警中心(以下简称报警中心)联网。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应当迅速出警,及时处理有关警情,制止违法犯罪活动。

第六条 治安保卫重点单位、新建成片住宅小区和设置技防系统需要与报警中心联网的单位,在技防系统建设前,应当将设计方案送公安机关审核;技防系统投入使用前,应当经公安机关审验。

公安机关应当根据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检验报告进行审核、审验,审核同意、审验合格的,出具审核、审验意见书。公安机关不同意设计方案或者审验不合格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未经公安机关审核、审验或者经审核不同意、审验不合格的,不得施工或者投入使用。

公安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审核、审验过程中,不得要求购买指定的产品或者接受指定的有偿服务。

第七条 公安机关审核、审验技防系统应当执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没有相关标准的,公安机关应当组织有关专家进行技术论证,论证结果作为公安机关审核、审验技防系统的依据。

第八条 未依法取得生产、销售许可的,不得生产、销售技防产品。

生产、销售、使用的技防产品和设计、安装的技防系统,应当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

第九条 安全技术防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由质量监督部门组织实施或者会同公安机关组织实施。

日常监督检查由质量监督部门和公安机关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组织实施,并避免重复检查。

第十条 使用单位及其人员应当保证技防系统安全可靠、正常运行,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故意删除、修改技防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

(二)改变技防系统的用途和范围;

(三)泄露技防系统的秘密;

(四)违反规定使用技防系统的记录资料。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应当对使用单位的技防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

第十二条 从事技防系统设计、安装、维修的单位,应当在取得工商登记后三十日内向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三条 生产、销售、设计、安装、维修单位及其人员对使用单位已投入使用的技防产品、技防系统的安全技术特性,应当采取措施保守秘密。

第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技防产品或者技防系统侵犯他人的隐私以及其他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对重要部位未设置必要的技防系统的,或者建设单位对新建成片住宅小区未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安全防范强制性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技防系统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警告;逾期不改正的,对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非治安保卫重点单位的财务室、档案室、配电室、收银台、出入口等重要部位,应当采取安全技术防范措施而未采取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警告;逾期不改正,发生治安事故的,对单位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技防系统未经公安机关审核、审验或者经审核不同意、审验不合格,擅自施工或者投入使用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对建设单位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第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生产、销售技防产品未依法取得生产、销售许可,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技防产品标准的产品的,由公安机关或者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技防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对前款规定的同一违法行为,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不得重复处罚。

第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单位及其人员故意删除、修改技防系统的运行程序和记录,改变技防系统的用途和范围,泄露技防系统的秘密或者违反规定使用技防系统的记录资料的,公安机关可以处警告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一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单位和个人利用技防产品或者技防系统侵犯他人隐私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拒不停止的,由公安机关强制拆除;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依法给予处罚。

第二十一条 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在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 本条例自2006年12月1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2004年6月30日发布的《天津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 本市出台法规等强化住宅小区及重点单位安全防范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置安防系统

/发布时间:2006-5-8 13:28:10 来源:天津安防网

为强化住宅小区和重点单位的安全防范,本市日前出台了法规及强制性地方标准,对2004年7月1日以后新建住宅小区及重点单位强制配置安防系统。公安部门近期将针对需要配置安防系统的项目开展专项执法检查。

我市公安机关近年在开展的技防系统检查中发现,有些居民住宅小区和重点单位技防系统远未达到合格标准,存在较大隐患。为此,本市日前出台了《天津市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法》(市政府令第55号),强化了对居民小区和重点单位的安全技术防范。其中规定:“从事技防系统设计、安装、维修的单位应当在开业后30日内向公安机关备案。”、“需要配置技防系统的单位,应当将系统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送公安机关审核。由公安机关根据设计方案和专家的论证结果出具审核意见书。未经公安机关审核同意的,安装单位不得施工。技防系统使用前,配置技防系统单位应当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技术防范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办法》还规定,不按规定安装使用技防系统的,公安机关将予以处罚。目前,作为市公安局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之一,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112窗口负责办理具体业务 ,负责统一受理技术防范系统的申报。

广大市民和技防系统设计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可通过热线,咨询相关安全技术防范问题。

市公安局安全技术防范管理办公室:27232082

天津市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受理窗口:24538518

相关链接:

根据《天津市住宅建设智能化技术规程<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地方标准,本市对新建住宅小区强制配置的安防系统,适用于成片开发建设并具有物业管理能力的智能型住宅或非智能型住宅及公寓的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该标准将住宅小区的安全防护级别分为A、B、C等级。其中C级为必须有的基本配置,要求包括:

1、小区大门与出入口安装电动伸缩门或电动起落护栏及金属防盗门;

2、小区的外墙或栅栏要有周界报警系统;

3、小区出入口、管理中心银台、重要楼栋口、主要通道、周界设定的警戒区要安 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4、大门口、管理中心、控制室、楼栋口,与住宅用户之间要安装楼寓对讲系统或 楼寓可视对讲系统;

5、小区周界、重要设备、重要通道和楼寓要安装电子巡更系统;

6、住宅的卧室、客厅、厨房、浴室要安装防抢、防劫、火灾、煤气中毒、医疗抢 救等人工紧急求救按钮;

7、住户的门窗入侵报警要有住宅自动联网报警系统;

8、严格按照火灾自动报警规范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9、安全防范报警中心控制室(警卫室)要有报警信息的自动搜索与记录;有线、 无线专用通讯工具;供电和接地;保安队伍配制与制度;

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发布时间:2006-5-8 13:28:32 来源:天津安防网

级别:全国

颁发字号: 实施日期: 颁发日期:

发文机关: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

正文:

1. 总 则 1. 0. 1 总体目标与建设原则

为适应21世纪信息社会的生活方式, 提高住宅功能质量,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目标是:通过采用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集成技术,进行精密设计、优化集成、精心建设,提高住宅高新技术的含量和居住环境水平,以满足居民现代居住生活的需求。

系统建设原则如下:

1. 符合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总体规划建设的要求; 2. 系统的等级标准应与项目开发定位相适应; 3. 小区的规划、设计、建设必须遵循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4. 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应与土建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同步进行; 5.小区必须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并达到国家规定的验收标准; 6. 小区建设应推进信息资源共享,促进我国住宅信息设备和软件产业的发展。 1.0.2 小区分类

为使不同类型、不同居住对象、不同建设标准的小区合理配置智能化系统,小区按不同的功能设定、技术含量、经济投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划分为:一星级(符号★,下同)、二星级(符号★★,下同)、三星级(符号★★★,下同)三种类型。 1.0.3 小区建设要求

小区建设应符合“文明居住环境”的要求,采用先进、适用的智能化成套集成技术,提高居住区的安全性、适用性和物业管理水平。在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小区建设,鼓励住宅信息集成企业、产品与设备开发企业积极参与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发展新兴的住宅信息产业。 1. 建立和完善住宅智能化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1) 住宅智能化技术、产品、设备和通过优化集成后的成套设备的质量审验: 2) 小区工业化、装配化作业的质量监控制度; 3) 小区质量综合评价制度。

2. 实行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居住小区同步建设

1) 住宅智能化系统与居住小区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

2) 小区应采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经济合理的材料、设备和产品; 3) 小区应逐步实现工业化、装配化施工,减少现场加工。

3. 小区智能化布线应符合开放性、兼容性、扩展性等要求,达到布线简化、安装方便、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目标。实现不同等级的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

4. 小区应积极推广应用国家和有关部门正式推荐的住宅智能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

5.小区在实施前应对未来物业管理进行全面策划,在工程实施的适当时机超前介入,做好工程竣工后物业管理的一切准备工作。工程交付使用前必须确保物业管理系统安全、准确、可靠地运转。

1.0.4 小区规划设计要求

小区规划应作到因地制宜、布局合理、配套齐全、环境优美。住宅设计作到空间尺度适宜、套型功能完善、采光通风良好、建筑造型美观。 1.0.5 住宅性能认定要求

居住小区竣工交付使用前应参照建设部建住房[1999]114号文《商品住宅性能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申请性能认定。

2.系统的分类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按其硬件配置功能要求、技术含量、经济合理等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

2.0.1 一星级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建设“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标准中所列举的基本配置。具体如下:

1. 安全防范子系统 (1)住宅报警装置 (2)访客对讲装置 (3)周边防越报警装置 (4)闭路电视监控装置 (5)电子巡更装置 2. 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 (1)自动抄表装置

(2)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 (3)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 (4)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5)设备监控装置 3. 信息网络子系统

为实现上述功能科学合理布线,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两个电视插座和一个高速数据插座。

2.0.2 二星级

二星级除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之外,要求在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设备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的建设方面,其功能及技术水平应有较大提升。并根据小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选用“居住小区智能系统技术分类”标准中所列举的可选配置。

2.0.3 三星级

三星级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系统先进、实用和可靠。并具有可扩充性和可维护性。特别要重视智能化系统中管网、设备间(箱)、设备与电子产品安装以及防雷与接地等设计与施工。并在采用先进技术与为物业管理和住户提供服务方面有突出技术优势。

3.系统技术要求

3.0.1系统结构

居住小区智能化是以信息传输通道(可采用宽带接入网、现场总线、有线电视网与电话线等)为物理平台;联结各个智能化子系统,通过物业管理中心向住户提供多种功能的服务。居住小区内可以采用多种网络拓朴结构(如树型结构、星型结构或混合结构),图1为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总体框图。

3.0.2系统功能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由安全防范子系统、管理与监控子系统和信息网络子系统组成,系统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 3.0.3系统硬件

1.系统硬件包括网络产品、布线系统、计算机、家庭智能控制箱、公共设备、计量仪表和电子器材等,应优先选择先进、适用、成熟的产品和技术。避免短期内因技术陈旧造成整个系统性能不高而过早陶汰。同时应避免采用技术上不成熟的硬件产品。 2.硬件产品应具有兼容性,便于系统产品更新与维护。 3.硬件产品应具有可扩充性,便于系统升级与扩展。

3.0.4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的功能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水平。系统软件包括:计算机及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及实时监控软件等。

1.系统软件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系统软件应操作方便,采用中文图形界面,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系统具有处理声音及图像的能力。用机环境要适应不同层次住户及物业公司人员的素质。 3.系统软件应支持硬件产品的更新。 5. 系统软件应具有可扩充性。

3.0.5系统集成

1. 根据对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不同需求,可采用不同的集成技术。应在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规划阶段制定所采用的系统集成方案。

2. 提倡采用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电话网等的融合技术,减化居住小区内信息传输通道的布线系统,提高系统性能价格比。

3. 在规划阶段应将各子系统及子系统内功能模块的各种信息交接接口标准化,便于系统集成的实施。

4. 住宅内可采用集各种功能为一体的控制技术。逐步发展采用无线传输技术。 5. 提倡居住小区 “一卡通”系统,智能化系统与社会其它职能部门联网使用。 6. 中心控制室,布线管网,接地与防雷,系统供电的要求 (1) 中心控制室

居住小区应设立中心控制室,位置首选小区的中间位置,当居住小区规模较大时,应设立一个或多个分中心。中心控制室应设有可直接外开的安全出口,其它还应满足GB50198-19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中关于机房的规定。 (2) 布线管网

智能小区应将智能化系统布线管网纳入居住小区综合管路的设计中,并符合居住小区总平面规划的要求和房屋结构对预埋管路的要求。 (3) 防雷与接地

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子系统,提出符合规定的接地与防雷技术要求,确定电气接地与防雷的类型的位置,接地排的引入方案。 (4) 系统供电

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宜采用中心控制室集中供电方式,对于家庭报警及自动抄表系统必须保证市电停电的24小时内正常工作。

4.系统实施细则 4.0.1一星级 1. 安全防范子系统

通过在居住小区周界、重点部位与住户室内安装安全防范的装置,并由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统一管理,来提高居住小区安全防范水平。 (1) 住宅报警装置

住户室内安装家庭紧急求助报警装置。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应实时处理与记录报警事件。 (2) 访客对讲装置

在住宅楼道入口处安装防盗门控及语言对讲装置,住户可控制开启楼寓防盗门。 (3) 周界防越报警装置

对封闭式管理的居住小区周界设置越界探测装置,并与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联网使用,能及时发现非法越界者并能实时显示报警路段和报警时间,自动记录与保存报警信息。 (4) 闭路电视监控

根据居住小区安全防范管理的需要,对居住小区的主要出入口及公建重要部位安装摄像机进行监控。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可自动/手动切换系统图像,可对摄像机云台及镜头进行控制;可对所监控的重要部位进行长时间录像。 (5) 电子巡更装置

居住小区内安装电子巡更系统,保安巡更人员按设定路线进行值班巡查并予以记录。

巡更站点与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联网,计算机可实时读取巡更所登录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保安巡更人员的有效监督管理。 2.管理与监控子系统 (1) 自动抄表装置

住宅内安装水、电、气、热等具有信号输出的表具,并将表具计量数据远传至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实现自动抄表。应以计量部门确认的表具显示数据作为计量依据,定期对远传采集数据进行校正,达到精确计量。上述表具也可采用IC卡表具。

(2) 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

居住小区内车辆出入口通过IC卡或其它形式进行管理或计费,实现车辆出入及存放时间记录、查询、区内车辆存放管理等。 (3)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

在居住小区内安装有线广播装置,在特定分区内可播业务广播、会议广播或通知等。在发生紧急事件时可作为紧急广播强制切入使用。 (4) 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配备有计算机或计算机局域网,配置实用可靠的物业管理软件。实现小区物业管理计算机化。并要求安全防范子系统,水、电、气、热等表具的自动抄表装置、设备监控装置等在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集中管理,便于及时对报警信号作出响应及处理。 (5) 设备监控装置

在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或分控制中心内应具备下列功能: 1) 给排水设备故障报警;

2) 蓄水池(含消防水池)、污水池的超高低水位报警; 3) 电梯故障报警、电梯内人员求救信号指示或语音对讲; 4) 变配电间设备的故障报警;

5) 钦用蓄水池过滤、杀菌设备的故障报警; 3. 信息网络子系统

本子系统是由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等所组成,提倡采用多网融合技术。

(1) 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控制网、有线电视网和电话网等各自成系统,采用多种布线方式,但要求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2) 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的网络类型可采用以下所列类型之一或其组合:FTTX(X可为B、F,即光纤到楼栋、光纤到楼层),HFC(光纤同轴网)和XDSL(X可为A、V等,即高速数字用户环路)或其它类型的数据网络。

(3) 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管理系统,支持用户开户、用户销户、用户暂停、用户流量时间统计、用户访问记录、用户流量控制等管理功能,使用户生活在一个安全方便的信息平台之上。 (4) 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安全的网络保障。

(5) 居住小区宽带接入网应提供本地计费或远端拨号用户认证

(RADIUS)的计费功能。

(6) 每户不少于两对电话线、两个电视插座和一个高速数据接口。

4.0.2 二星级

1. 安全防范子系统

二星级应具备一星级的全部功能,安全防范子系统和信息管理子系统的系统建设,其功能及技术水平上应有较大提升。 (1)住宅报警装置

户门安装防盗报警装置,依据实际需要阳台外窗安装防范报警装置;住户室内安装燃气泄露自动报警装置。

(2) 访客对讲装置

访客对讲装置可采用联网型可视对讲装置,居住小区主要出入口安装访客对讲装置 (3) 周界防越报警装置

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采用电子地图指示报警区域,并配置声、光提示。小区周界采用闭路电视实时监控,或居住小区周界防越报警装置与闭路电视监视装置联动。留有对外报警接口。 (4) 闭路电视监控

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对居住小区主要通道、停车场、电梯轿厢(多层或高层住宅)等部位适当地设置摄像机,达到有效的监视目的。 (5) 电子巡更装置

巡更站点与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联网,计算机可实时读取巡更所登录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保安巡更人员的有效监督管理。 2.管理与监控子系统 (1)自动抄表装置

上述表具数据可远传到供水、电、气、热相应的职能部门。住户可通过居住小区内部宽带网、Internet网等查看表具数据或网上支付费用。 (2) 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 停车出入口车辆管理装置与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计算机联网使用。 (3) 紧急广播与背景音乐

小区内安装有线广播装置,播放背景音乐。 (4) 物业管理计算机系统

居住小区建立Internet网站,住户可在网上查询物业管理信息。居住小区内安全防范子系统,水、电、气、热等表具的自动抄表装置、车辆出入与停车管理装置、设备监控装置等与居住小区物业管理的计算机系统联网。居住小区内采用“一卡通”技术。 (5) 设备监控装置

在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或分控制中心内应具备下列功能: 1) 变配电设备状态显示、故障警报; 2) 电梯运行状态显示、查询、故障警报; 3) 场景的设定及照明的调整。 4) 钦用蓄水池过滤、杀菌设备监测; 5) 对园林绿化浇灌实行控制;

6) 对所有监控设备的等待运行维护进行集中管理;

7) 对居住小区集中供冷和供热设备的运行与故障状态进行监测

公共设施监控信息与相关部门或专业维修部门联网。 3. 信息网络子系统

控制网中有关信息,通过小区宽带接入网传输到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中心计算机系统中,用于统一管理。 4.0.3 三星级

三星级应具备二星级的全部功能,采用技术先进,便于系统集成,易操作及维护,可扩充性好。智能化系统中管网、设备间(箱)与电子产品安装以及防雷与接地等设计与施工方面严格按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进行管网、设计与施工。目前暂无标准可循的,可按厂家自行制定标准。并在以下方面之一有突出的技术优势:

1、智能化系统应用先进技术应用方面:如采用多网融合技术,智能家庭控制器、IP协议智能终端等。

2、智能化系统为物业管理和住户提供服务方面:建立小区Internet网站和小区数据中心,提供物业管理、电子商务、VOD、网上信息查询与服务、远程医疗与远程教育等增值服务项目。

上一篇:头脑风暴职场幸福力下一篇:探究实验室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