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洒留守儿童心间——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2022-11-12

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关系到我国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未来的国民素质, 更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大计。现在农村隔代教育的现象特别严重, 爷辈们对孙子溺爱, 忽视了思想品德教育。“留守儿童”因为缺乏正确的引导, 变成了“问题儿童”。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成为我们当前教育的一大问题。

一、“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 家庭因素

1. 家庭教育环境的缺失。

一是农村家庭“留守儿童”不能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二是隔代家庭教育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祖辈们“教育无用论”、“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无形中渗透给孩子。

2. 监护人忽视“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 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习惯的力量是顽强而巨大的, 一旦形成, 便不容易改变, 孔子曰:“少年若天成, 习惯成自然。”留守儿童正处在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很多家长却忽略了。

3. 性格缺陷。

在留守儿童中, 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相当大。究其原因, 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 不会管, 外出父母无法管。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二) 学校因素

1. 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

学校片面追求教学质量的影响, 将德育工作放置一边, 使德育陷入“写起来首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2. 德育课落实不到位。

德育活动开展不够, 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渠道便是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在农村很多地方, 因为自身学校师资力量、德育资金等方面的原因, 在思想品德课的设置上存在不少问题, 比如课时不足、教师水平有限, 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

(三) 社会因素

1. 价值扭曲。

部分父母长期在外, 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 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 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 使用自由度提高, 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 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相互攀比的陋习。

2. 心理障碍。

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 关注不够。同时远离父母, 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 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 常引发留守儿童种种心理病症, 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

3. 社会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大众传媒及影视文学作品中充斥着大量的暴力、颓废、色情和其它低级不健康的内容, 孩子们的自控力较差, 在临时监护人无暇监督和管束的情况下极易深受其害。电视、网络等对学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冲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和谐社会的基础。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是一个值得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问题, 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

(一) 加强德育组织, 做好留守儿童的思想工作

1. 心理。

加强孩子的心理疏导教育, 这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 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 运用情感力量影响生活各个层面来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心理方面的素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目标, 对留守儿童多开放一些心理保健和心理训练方面的课程。从五个方面进行强化: (1) 情绪控制:自我安慰并摆脱焦虑状态;控制冲动和愤怒;处变不惊, 在挫折和失败面前保持镇静、信心、希望和勇气;化解不良情绪。 (2) 自我感知:对自己优缺点和所处环境的准确感受和把握, 对自我的正确认识。 (3) 自我激励:持续保持热情, 不断明确目标, 始终专注于同标。 (4) 认知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感受他人的感受。 (5) 人际交往:顺利进行人际交往。

2. 品德。

品德包括公德、私德和职业道德。公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社会意识, 养成其符合国民公德及社会公德的行为习惯, 如遵守社会公共秋序、文明礼貌、讲究卫生、爱护公物、保护环境、救死扶伤、见义勇为、维护因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等。私德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私人生活的道德意识, 养成其在私人生活中与他人交往的道德行为习惯, 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行为习惯。开展多种活动, 培养留守儿童的品德意识,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 思想。

思想教育在不同阶段设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对留守儿童必须进行情感教育, 使他们树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进行观察分析问题, 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 建立“代管家长制”, 倡导师生帮扶行动

1. 建立教师“代管家长制”。

即教师、学生家长担任代理家长、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 履行代行家长职责, 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采用跟踪辅导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和督导, 积极履行“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经常带领留守儿童到家休假, 带自己的孩子和留守儿童一起出去玩耍等。建立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做孩子的知心人, 教他们应该如何与同学相处, 以及如何正确面对周围存在的的批评与帮助的方法。建立班级“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全方位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动态, 及时化解他们面临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问题。

2. 积极调动班级资源、学生资源。

各班成立爱心帮扶小组。利用班级学生的力量去帮助留守学生, 鼓励全班同学从生活上学习上关心帮助留守儿童。让孩子去帮助孩子, 让孩子影响孩子, 互帮互学, 这样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三) 建立留守儿童工作组织, 规范留守儿童教育管理

1. 建立“心理咨询室”。

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力量, 设置专门的心理辅导老师, 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及时有效地打开孩子的心结, 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利用校园广播站建立“知心姐姐”栏目。“知心姐姐”通过谈话帮助留守儿童了解独立生活、自我保护等基本技能。开设“老师我想告诉你”的小信箱。通过活动疏导孩子心理问题, 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建立“留守儿童亲情室”。在“亲情室”里设置图书角, 活动台, 上网平台、亲情电话。

2. 开展各种活动。

组织代理爸爸妈妈与留守儿童庆祝节日, 为留守儿童庆祝生日, 让他们感受到爱的温暖。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看望孤寡老人”“我是小小交通员”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强大与价值。定期召开班队主题活动, 如“爸爸妈妈不在的日子”等, 让孩子学会坚强。

(四)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用爱感化留守儿童

加强思想品德课程的德育功能, 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机制, 将学生的思想道德表现纳入课程评价的体制中, 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起到导向作用。同时,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开设留守儿童关爱室, 为学生解决一些困难提供有效的途径, 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 使教师放下师道尊严, 关爱学生, 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对于寄宿制学校, 教师应同时担负起老师和家长的双重职责, 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应定期给学生进行亲情教育和法律道德教育, 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艰辛, 理解关爱父母, 遵纪守法, 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学校应利用现有资源创设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使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

总之, 留守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它要求我们多给学生一些温暖、关心、关注, 让他们感受到班集体就是自己的家, 自己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让他们自尊、自重、自强、自信地成长和发展。加强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农村儿童因种种原因而“留守”在家里, 失去了直接监护人, 面临无人监管的“真空”状态。留守儿童家庭因为生活的压力, 他们关注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最起码的安全和生活上的问题。对孩子心理上的、精神上的一些需求很少关注, 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极其不利。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各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思想品德,留守儿童,农村

参考文献

[1] 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J]、《中国农村教育》2007年 (10) 期.

[2] 邹先云:农村留守儿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06年 (10) 期.

[3] 全国妇联关于12省市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

上一篇: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现代教育的启发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煤炭铁路运输企业的成本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