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育公平论文

2022-05-12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浅议教育公平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能否办好教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客观要求。因此,从剖析教育公平的内涵着手,分析教育不公的种种现状,以此探求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之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也真正体现了广大人民实现这一中国梦的美好愿望。

第一篇:浅议教育公平论文

浅议“家校合作共担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责任”

[摘 要]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它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需求。中职学校在落实新要求过程中,必须加强家校合作,才能共担“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责任”,以关注特殊家庭教育为出发点,通过有效途径改变中职生家长的认知,提高中职生家长的育子水平,真正实现中职学校教育公平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关 键 词] 家校共育;公平教育;责任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有质量”这几个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着力点。那么,何谓公平教育?它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规范或原则,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质量公平,其中质量公平最重要。何谓有质量的教育?它包括四个方面:(1)塑造健全人格,注重智商、情商、德商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尊重成长规律和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健康特点施加教育;(3)拓展个性空间,针对孩子的兴趣爱好、天赋秉性,搭建多姿多彩的平台,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由发展;(4)符合社会需求,注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使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有机衔接,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深知,教育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完成此任务单靠学校不行,特别是中职学校的教育对象、教育背景十分特殊,必须实施家校合作,共同担负起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责任,才能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一、中职学校实施家校合作,共担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责任意义重大

(一)有助于真正实现全民教育,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合格人才

什么是全民教育?它是指为社会全体民众所提供的教育。回顾过去,我国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普高升学率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为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及其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成绩值得骄傲,但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职业教育并未普及,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漠视,部分学生在初中毕业后直接進入社会,导致中职升学率提升速度不明显,且流失率较大,严重影响公平教育的实现和教育质量的提高。倘若我们向家长大力宣传职业教育的优势,鼓励家长将孩子送到中职学校进行职业教育,这非常有助于真正实现全民教育。同时,作为职校教师,我们应面对现实:中职生学习和行为习惯较差,但他们身上有许多优点,如自主、独立、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动手能力强等。在中职阶段,增强家校教育合力,挖掘中职生成才的潜力,通过职业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不仅能降低流失率,还能将他们培养成为各行各业所需的合格人才。

(二)有助于实现社会和家庭的和谐,确保社会安定、家庭幸福

孩子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孩子是否真正享受教育公平,是否接受有质量的教育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初中毕业时,大部分孩子只有十五岁左右,心智不成熟,这一阶段,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能缺失,家校间的通力合作,可以帮助其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培养健康人格,提高他们的处事能力,减少违法犯罪几率,使社会更加稳定,家庭更加和睦。

那么,中职学校目前的家校合作状态对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何影响呢?

二、家校共育脱节是影响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一)特殊的家庭背景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和质量的提高

从中职生的家庭背景来看,相当部分中职生家庭背景处于特殊状态,单亲家庭、留守家庭、特困家庭非常多。单亲家庭里,离异父母间的相互推诿造成孩子的教育有时处于真空状态;留守家庭中,家长把孩子的教育留给老一辈,有的甚至让孩子独自承担自我教育的责任,孩子的成长处于松散管理或自生自灭的状态;特困家庭里,由于生计问题,家人无法顾及孩子的教育,在家长眼中,孩子不读书或少读书可以更多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可见,特殊家庭里,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孩子无法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更不能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二)家长的认知观念影响教育公平的实现和质量的提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学校教育中产生的一切困难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他之所以这样说,原因在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孩子成长中永远都占着重要位置,特别是家长的教育认知对孩子能否接受公平教育及提升孩子受教育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本校开展的《家校共育实施中职生社会责任教育实践研究》中,我们调查了家长对孩子读中职成才的态度,结果是:认为孩子一定能成才的占2.5%、可能成才的占4.8%、持中立态度的占10.2%、成才可能性不大的占29.4%、几乎不能成才的占53.1%。可见,中职家长对孩子成才的信心不足。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所谓孩子成才就是考大学,将来有体面的工作。自家孩子成绩差、调皮,根本没希望考大学,将来只能从事低人一等的工作,这种狭隘的认知直接影响孩子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部分家长把中职学校看成是孩子成长的避难所,他们对孩子读中职的要求低,只要不打架、不惹事就行,从而导致部分中职生不思进取,抱着混日子的想法渡过中职时光,如此现状何谈中职生享受有质量的教育?另外,我们在研究中还发现,许多家长把物质满足当作是对子女的全部教育,这样的认知是导致孩子行为习惯差、学业水平低的重要原因。在家校联系中,部分家长认为,孩子一旦上学,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与己无关,家校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部分学生进职校后,有的因缺失家长的正确管教而对抗教师的教育;有的因为不适应学校的严格管教选择退学,从而导致中职学校学生流失率较大,难以真正落实教育公平和质量提高。

(三)家长的育子水平制约教育公平的实现和质量的提高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家长受教育程度不乐观,调查结果:小学文化占25.4%、初中文化占65.2%、高中文化占9.1%、大专及以上文化占0.2%。可见,中职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其管教子女的方法简单、粗暴,在这样的家庭环境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成才自信严重不足。在这些孩子看来,自己成绩不好,只能读中职。学生家长和本人因此并没有把接受职业教育当作是公平教育,甚至认为职业教育是低人一等的教育,从而导致中职生在学校里并不珍惜学习机会,得过且过。可见,中职家长的育子水平影响中职生对自我成长的态度和价值选择,从而制约公平教育机会的实现和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鉴于以上原因,中职学校在家校共育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改变目前的现状呢?

三、中职学校家校共育,实现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的策略

(一)关注特殊家庭的教育是真正实现中职学校教育公平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出发点

结合实际情况,我们把对特殊家庭的关注作为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新生入校后,班主任通过与孩子本人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存在的问题,建立特殊学生家庭档案;(2)对不同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关怀,如针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教师用自身的力量弥补其缺失的爱,同时,做好父母工作,让他们意识到孩子是家庭变故中最大的受伤者,不应在伤口上撒盐,而是共同担起管教孩子的责任,帮助孩子塑造健康心灵,针对留守家庭的孩子,着重了解家长和孩子间的距离,对外出务工的家长要求每周至少与孩子通话3次,对就近工作的家长要求周末或节假日陪伴孩子,除此之外,加强与代理监护人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做思想帮扶工作,针对特困家庭,先解决学生的经济困难,如校内勤工俭学、申请国家资助等;(3)通过家访、QQ或微信等方式,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馈特殊家庭的教育效果,发现问题及早处理,把家长陪伴孩子和关注孩子教育作为评选优秀家长的重要条件。通过以上措施减少中职生失学率,提高中职生享受公平教育的机会,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二)改变中职生家长的认知是实现中职学校教育公平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研究中,我们积极召开家校共育专题研讨会,通过研讨,在家校间达成中职生成才共识和家校合育共识;开展一系列的德育实践活动和加强职业技能的训练。通过德育实践活动,改变中职生的陋习,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诚信、感恩、守纪等优秀品质的形成;通过职业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借助家长会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实实在在地感受孩子进入中职后的变化,从而帮助家长树立对孩子成才的信心,支持孩子完成学业,并鼓励向更高的目标发展。

(三)提高中职生家长育子水平是实现中职学校教育公平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针对中职生家长文化水平低、育子水平不高的现状,我们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主要做好以下工作:(1)聘请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家长分析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传授育子技巧,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2)分专题开展家校共育研讨会,如中职生青春期教育研討会、中职生行为习惯养成研讨会、中职生安全教育研讨会等,通过此形式帮助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青春期教育,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教师督促孩子遵规守法、加强自我保护;(3)协助班主任进行日常的家教帮扶,如针对个性强、权威思想重的家长,帮扶的重点就是改变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告诫家长切忌采取蛮横强压的方式教育孩子,多与孩子平等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又如对个性顽皮、不良行为习惯反复多的学生,提醒家长抱定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对孩子多些耐心,用放大镜观察孩子成长中的点滴变化,在教育中尽量做到少批评、多鼓励,帮助孩子学会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指导其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作为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它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需求。中职学校在落实新要求过程中,必须加强家校合作,才能共担“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责任”,以关注特殊家庭教育为出发点,通过有效途径改变中职生家长的认知,提高中职生家长的育子水平,真正实现中职学校教育公平和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元祥.对教育公平理论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2(3):21.

[2]谢新国,周敦文.论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编辑 冯永霞

作者:杨小兰

第二篇:浅议教育公平的内涵及实现路径

摘 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能否办好教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我国一项基本的教育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和客观要求。因此,从剖析教育公平的内涵着手,分析教育不公的种种现状,以此探求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之路径就显得尤为重要,也真正体现了广大人民实现这一中国梦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资源 和谐社会

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最早提出教育公平的思想,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公民的教育权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致力于寻求教育公平,18世纪末,一些西方国家已把“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机会”这一教育公平的思想以法律形式加以保障。而我国自古代隋朝建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同样也体现了一种教育公平的理念。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便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教育发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中就鲜明提出“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公平关系到国民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在人才竞争激烈、国际关系日趋复杂的今天,这个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更加重要。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真正做到教育公平,更是一项惠及全民的伟大创举,象征着广大人民的要求“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这一中国梦的实现[1]。

一、 教育公平的基本内涵及必要性

当前,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三大难题是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其中上学难就是涉及教育公平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可见,确保教育公平,不仅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去剖析教育公平理论的深层次内涵。

理论界普遍认为,教育公平,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这里所说的“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并从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

在200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有关教育公平的报告中,教育公平的定義为:“教育公平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公正(fairness),就是要保证性别,社会经济地位和种族等个人和社会因素不妨碍人达到其能力所允许的教育高度。第二个含义是覆盖(inclusion),就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基本的,最低标准的教育——例如,每个人都应该能读,写和做简单的算术。”这也就意味着教育公平一是要做到“因材施教”,二是要保证每个人都受到最低标准的教育。

根据上面两个方面的内涵表述,我认为,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根据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基本原则,教育公平可以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起点公平: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每个人不受性别、种族、出身、经济地位、居住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均有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这是前提和基础;

(2)过程公平: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教育在主客观两个方面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这是进一步的要求,也是结果公平的前提;

(3)结果公平:即教育质量平等。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的实质性公平及教育质量公平、目标层面上的平等,最终表现为根据这一标准在就业时所受到的公平公正的待遇。教育公平的结果是根据一定的公平原则进行操作而产生的,而操作的公平需要把操作的步骤合理化,法规化,制度化,形成公平的程序,还需要各种形式的监督机制、监督机构及配套的技术手段,进而保障结果的公平[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讲话中指出,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强调治贫先治愚,一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因此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也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可见,如何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之间竞争日益激烈、知识经济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的今天,实现教育公平,不仅必要,还有其迫切性。

第一,受教育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这种权利是“人人生而具有的”。不仅如此,我国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也是《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赋予每一位公民的权利。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现教育公平,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保证民生、民权的最基础工程。

第二,教育事业历来都是由政府承担责任,是文明社会最基本的公益事业之一。因此,由政府主导下的教育事业理当体现为全体纳税人公平服务的原则。

第三,一个国家的富强、一个民族的振兴,需要靠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事业涉及到整个民族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未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更需要靠举国上下努力才能达到。而这一切,都必须依赖教育公平去实现。

第四,从现实方面看,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欠发达、不发达地区人口素质低下、人才缺乏,要改变面貌,他们更需要、更渴望教育公平,这是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

二、 目前我国在教育公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公平问题是伴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着教育公平问题。我国举办着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有2.6亿学生、1600万教师、52万所学校,自新中国以来的义务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斐然。但是由于我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加上长期受到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这就使各级各类学校组织的复杂化、结构的多样化、水平的差异化以及人民群众教育诉求的个性化都在不断增强。经过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虽然我国的教育公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但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的增加,确实存在着一些突出的教育不公平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起点不公平。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城镇与农村、中心城市与边远地区,在教育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上都相差甚远,这就造成了广大群众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严重不公平。(1)农村在财政政策、办学质量、教师薪酬、师资力量、师生比方面都远远低于城市的水平,导致农村群众接受教育机会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公。绝大多数孩子没有享受过学前教育;在升学率方面,农村学生人数与质量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地区学生,农村的文盲率远远高于城市,部分农村地区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少等等[3];(2)即使在城市中,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衡,普通百姓能享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很少,这同样导致了受教育机会的严重不公,这也是中小学"择校风"越刮越猛,屡禁不止,择校费越来越高的根本原因,并由此带来了各种途径的教育滥收费现象。择校热目前已经从初中、小学蔓延到了幼儿园,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免费后,危害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一颗毒瘤。(3)弱势群体子女求学问题多。例如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没有流入地的户口,无法享受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入学难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残疾儿童受教育水平远落后于普通儿童;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市录取分数线差距较大等等。

2、过程不公平。由于地区间经济状况的不同,导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造成了不同地区学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不同;而教师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也使得学生接受到的教育有所不同。这就必然出现所谓的重点校,尖子班之类的不同层次,使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其他学生们无法享有公平的教育过程。

3、结果不公平。虽然教育只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基于不公平入学条件毕业出来的学生,社会很难区分其真实水准,从而导致就业竞争的不公平。(1)用人单位更多关注名牌高校。在竞业过程中,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211”工程、“985”工程等高校毕业的学生更能受到社会的关注。(2)文、理、工科不同专业在社会上的需求呈现不同结果,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前景比文科学生的更好。(3)男女性别差异导致男生更受青睐。虽然现在男女平等,但是,由于男女生生理机制的不同,很多用人单位百般挑剔,女性往往会因為生育问题、生理原因以及体力等方面的差别而被用人单位拒绝聘用。

这些问题不仅有违社会公平,而且影响社会稳定,加速矛盾尖锐化,对建立和谐社会将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建设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教育公平更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经过持续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教育正在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由于社会财富的普遍增长、贫富差距拉大,以及公民权利意识的高涨,公众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这就给我们指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基本方向和路径。从教育活动过程来看,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起点的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努力让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能享受良好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能实现个人的梦想和追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不断扩大和切实保障基本的教育机会公平。

1、加大教育投入,切实提高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就要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加大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实现教育横向和纵向的均衡发展,是教育机会公平实现的物质保障。更是将九年义务教育落到实处,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切实改变农村等四类地区基础教育落后面貌的根本保证。

2、促进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均衡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教育发展差距,加大调整教育资源内部分配、城乡分配、区域分配、校际分配的力度,增加公平。新的教育发展布局、教育的增量部分应向薄弱地区倾斜,优先考虑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的机会。把城市、乡村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大系统,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的发展格局。这是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4]。

3、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应当重视和切实解决流动人口、贫困阶层子女的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问题。特别是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流入地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努力保证他们能够在当地公办的中小学进行学习。同时,“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近年来,党和政府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积极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制度,实施勤工助学制度,开展特殊困难补助,实行学费减、免制度,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4、从制度和法制建设的高度治理教育腐败和教育乱收费,加强对教育特权的监管。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环节是坚持教育制度规则公平,必须将教育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政策切实执行到位,在法律制度层面推动教育公平发展。针对屡禁不止的乱收费问题,应规范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面推行“一费制”,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三限”政策,严格规范高等学校收费行为,坚决制止与招生录取挂钩的各种形式的乱收费。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实施重大教育政策及改革举措前,要堅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通过预设规则程序征求社会意见,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5];各级各类学校继续做好校务公开、财务公开,实施招生考试“阳光工程”;同时要抓紧完善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办法,健全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链条,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唯有如此,才会树立制度的权威,使教育公平进程得到有力保障。

第二,过程的公平——整合现有教育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讲话指出,创新学校管理模式,鼓励强校带弱校,组建教育联盟,推行学区一体化管理,探索学校托管,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大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力度,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

1、坚决限制和缩小教育差距,加大对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宏观调节力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和安排,使城市和乡村实现对国家教育资源的共享。共享教育资源不仅仅包含教育基础设施、教育资金投入等有形的设备和资金等,还要包含国家教育政策支持、教育师资力量、教育理念和形式、教育文化等无形教育资源[6]。尽可能从资金、信息、生源等方面,给条件较差的学校以必要的重点扶持,抓好薄弱中小学的改造工作,缩短并力争消灭重点与非重点之间、城乡教育之间不平等的硬件差距。禁止以任何名义将学校分为重点和非重点,坚持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只有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有效刹住“择校热”这股歪风,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同等的优质教育资源。

2、加强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促进师资力量的均衡发展。全面实施师资培训计划,构建和完善教师培训和提高机制,特别是要多策并举,切实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为农村教师进修发展提供和城市教师均等的机会。区域性教育公平、均衡发展还可以通过国家教育部对国家教育资源进行均衡,采取以强助弱,共同发展的“教师流动”模式、“对口支援”模式及“联校办学”模式等,构建和完善城乡之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校长和教师流动机制[7],通过教师在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相互流动,让优秀教师流动到薄弱校、流动到农村去,从而达到限制教育强势、保护教育弱势,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目的。

第三,结果的公平——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人尽其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稳定和扩大就业,鼓励创业就业,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尤其是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同时要研究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长远措施。这就需要政府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全力以赴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别是采取措施为贫困地区出来的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机会。另外,应当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取消等级划分,让学生没有自卑或优越感,实行教育平等[8]。这样就能使不同高校的大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接受学者们的前沿思想,完善个人发展,实现真正的教育公平。

总之,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教育公平,需要政府部门和各个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下大力气来解决教育不公平存在的问题,以此来实现教育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只有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努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范国睿.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J].教育研究,2005,(5):53-54.

[2] 晋银峰.关于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模式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1):17-19

[3]屠凤娜.和谐社会视域下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J].前沿,2010(11):184-186..

[4]汪清.浅析城乡教育资源差异与教育公平[J].出国与就业,2009(18):65-66.

[5] 吴德刚.关于教育公平机制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6,(1):13-15.

[6]王茜.城乡教育统筹发展问题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2):99-104.

[7]宋京双.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23):20-21

[8]尹贞姬.教育公平视域下的城乡教育差异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6):11-12

作者:冯琦

第三篇: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

[摘 要] 社会公平分为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中,教育公平本身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无论对经济公平还是对政治公平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和谐社会视野

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六大特征: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中,公平正义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可以说,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个公平的社会。因此,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于社会公平,有的学者把它归纳成涵盖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六者互相联系、互为一体的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1]其实我们可以将社会公平简要地归结为三大公平,即经济公平、政治公平、文化公平。不论公民个体还是利益群体与阶层都会在这三个方面追求公平,公平正义的实现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教育公平隶属于文化公平,在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独特体现。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教育由于其基础性、主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成为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被提到了非常高的位置。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关于教育公平,古今中外的众多学者对此都曾有过论述。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曾经主张“有教无类”;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主张“所有儿童都应该接受机会均等的公共教育”;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和美国近代教育家贺拉斯·曼明确提出教育机会应该人人均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到了现代,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作为基本人权,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价值之一。“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更是写入了《联合国人权宣言》。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浪潮中,教育公平已成为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问题有关的人员最关心的问题。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公平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从教育本体的角度来看,教育公平是指教育主体在教育活动中对每一个教育对象的公平和对教育评价的公平。[2]教育公平的最终体现是受教育者享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由于我国的教育主要是国家的教育,这就意味着政府须在不等的受教育群体之间平等的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同时使这种资源显示其公平性。公平不等同于平等,按照罗尔斯的以一致的、不变的“同类情况同样对待”为标准的第一公正原则和以流动的或可变的“不同情况不同对待”的第二公正原则,公平并不是要求平等或平均地分配数额。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除了平等原则以外还辅之于差异原则与补偿原则。[3]

因此,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就是在阶层或群体之间按比例平等地进行教育资源配置,其直接关系到各阶层、各群体及公民个体的切身利益。

二、教育公平促进经济公平

作为社会公平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公平对经济公平与政治公平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保证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也是实现经济政治公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一方面,从宏观上看,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这已成共识。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三要素之一,劳动者接受必要的教育以后,不仅能提高劳动能力,把简单劳动变为复杂劳动,而且能将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学技术再生产。各国的实践证明,先进的教育能够促进科技的兴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种生产力一旦投入生产建设实践,必将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国民收入,为实现经济公平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教育公平对于促进就业公平意义重大。在当今时代,劳动这一生产要素在参与分配中的作用,已经不再单纯地取决于劳动的数量,更重要地取决于劳动的质量。而劳动质量的提高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缺乏教育是人们走向平等的三个最大障碍之一。因此,通过教育公平,可以改善公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教育状况,全面提升人的劳动质量,促进就业公平进而带来经济公平。

另一方面,从微观上看,教育公平能够使劳动者充分解读就业信息、获得更高收入。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及劳动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民个人的收入状况。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城镇居民中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同学历劳动者的收入比为1:1.17:1.26:1.8,高学历者的收入明显高于低学历者。更为重要的是,教育在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目标在于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我国政府非常关注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特别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现教育公平对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不容忽视。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指出,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后李长安指出,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调节收入差距:一方面,通过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来直接影响其收入能力,受教育程度低的劳动者可以经过接受更高教育来提高收入能力从而缩小与他人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来影响未来收入分配的状况。如果所有家庭的子女都拥有同等的教育水平,则不论他们的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低,下一代的收入差距都将相对缩小。

因此,教育公平是经济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的不公平会带来就业的不公平,就业的不公平会带来收入的不公平,收入的不公平会带来生活的不公平,由此还会产生下一代的不公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就无从谈起。

三、教育公平促进政治公平

除了对经济公平的推动之外,教育公平对政治公平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整体平等、民主精神的获得,对政治的有序参与,均依赖于教育公平的获得。因此,实施教育公平,能有效地促进政治公平,推动政治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相应的政治保证。

首先,教育公平具有促进社会正常流动的社会功能。勿庸讳言,在目前公民经济和社会地位尚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社会的正常流动,特别是向上流动仍存在很大障碍。由于社会弱势群体与社会其他阶层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丧失了向上流动的希望,难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社会各阶层也就难以正常的流动,这样会进一步导致社会各阶层政治上的两极分化,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就难以构建。教育公平着眼于人的未来发展,恰恰强调的是在起跑线上的平等。公平的教育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这种通过开发人的内在潜能和激活内在活力、缩小结果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方式,不仅能保证基本生存的需求,而且能满足人们希望受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的更高层次的多种需求。这种教育能有效改变社会底层群体命运,减弱代际继承效应,让其子女通过正常渠道进入更高层次,通过知识改变命运,促进社会的正常流动。因而,现代社会的教育被认为既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又是科技进步的“孵化器”,同时,又由于它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层中所具有的“筛选器”作用,又被视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和“平衡器”。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的贺拉斯·曼宣称:“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伟大得多。”[4]

其次,教育公平可以缓解政治体系与社会体系的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教育公平观念一旦深入人心,民众会充分重视社会价值和政治体系价值,在发现和肯定自我价值的同时,期待具有平等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以及具备形成政治体系所需要的社会政治秩序的意识。

教育公平为社会成员的有效流动提供了机会和可能,使民众自觉认识到过有意义的社会生活和符合政治体系要求的生活的必要性,使其在尊重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强调社会共同体。这样有利于塑造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的公民精神,并使这种精神内化为公民自觉自愿的行动,从而维护和传承社会政治主导价值和政治信仰,维系政治体系的稳定。[5]反之,如果教育不公平,未受教育或少受教育的群体与阶层(目前主要是在乡村)易会成为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盲点”,因为,对政治的无知或少知可能会使他们在政治活动方面长期受排斥。当他们可能长时期无法通过有序政治参与表达利益时,“在矛盾激化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倾向于选择非制度参与的形式,这对乡村乃至全国的政治稳定都是一个不利因素。”[6]特殊情况下,他们会觉得无路可走,铤而走险。另外,还有学者指出,“教育公平缺失会导致主流意识形态的相对淡化,阻碍社会流动,衍生权力腐败”等等,这些最终都会导致政治的不稳定。[7]

因此,实施教育公平,促进社会的有序流动,维护公民的政治信仰,削弱公民因不能有序参与政治带来的强烈挫折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维系政治体系的稳定。需要指出的是,通过教育自身不可能实现高水平的教育公平。教育不平等归根结底是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反映,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政治因素使然。只通过教育改革是不可能彻底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是根本,是实现包括教育公平在内的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根本路径。[8]只有社会公平环境优化了,教育公平增长空间才会加大。当然,教育公平程度提高了,社会公平水准也就会随之提升,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才会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肖玉明.光明日报,2005-4-26.

[2]苏延骏.教育公平的法理意义分析[J].教育探索,2003(5).

[3][8]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6(12).

[4][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1-73.

[5]饶旭鹏.政治学视野中的教育公平[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6]谢岳.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教育改革——关于教育问题的对话[J].探索与争鸣,2003(9).

[7]戚涛.教育公平缺失与政治稳定[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责任编辑 刘金旭

作者:吕中国 杨玉洁

上一篇:建筑裂缝处理论文下一篇:弘扬雷锋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