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2023-05-20

第一篇:中考物理光现象测试题

201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光现象》

201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光的传播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一、 选择题

1. (2016镇江)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

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答案】D 2. (2016黄冈)下列现象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

) A.小孔成像

B.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文字变大了 D.水池的池底看起来比实际要浅 【答案】B 3. (2016乌鲁木齐)平面镜成像利用的是

(

)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直线传播

D.光的色散 【答案】A 4. (2016鄂州)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

A.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B.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 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 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光的色散 【答案】C

5. (2016龙东)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手影 B.对着镜子画脸谱 C.海市蜃楼 D.雨后彩虹

第1页(共24页)

第二篇:2017_2018年中考物理光现象重要考点练习卷

光现象

1.香水中含有易燃的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的是

A.【答案】B B. C. D.

2.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斜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的情景,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是

【答案】D 3.晚上,小明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探究“光的反射现象”,他把一小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白纸和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他父亲在远离桌子的地方观察,下列对他父亲观察到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白纸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漫反射 B.白纸看上去很亮,因为电筒光在白纸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C.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D.镜子看上去很暗,因为电筒光在镜子上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D 4.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B.景物在观后镜中成像

C.【答案】CD 月食的形成

D.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反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D 6.“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答案】B 7.如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表示近似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A.乙和丙 【答案】C 8.小明选用了茶色薄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A、B和白纸等,组成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从实验效果出发,应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3)实验过程中,小明困惑于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可能是

; (4)将A蜡烛从距玻璃板5.8 cm的某处,以5 cm/s的速度匀速直线远离玻璃板,2 s后A蜡烛与它的像A'相距

cm;

(5)如图乙是他们经过实验后在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他们根据这个记录得出结论: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玻璃板没有垂直于桌面放置31.6不合理,实验次数仅有一次,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9.如图,AO为入射光线,O为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AO对应的反射光线。

【答案】

10.如图,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水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答案】

11.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答案】

12.小滨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时他选用两只相同的蜡烛进行实验,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 (2)小滨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3)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他把蜡烛A放在距玻璃板30cm处,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

cm;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在玻璃板后放一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

(5)实验过程中,小滨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滨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等效替代法便于确定像的位置60不变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玻璃板有厚度,前后两个反射面都成像 13.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调整(选填“上”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cm。

(3)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图中

图所示烛焰的像。

【答案】(1)上 (2)10 (3)左 A

第三篇:2009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学案 光现象—光的的反射

武汉教育资源网

欢迎下载

第三单元

光现象—光的的反射

【预习作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光源,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色光叫光的三原色。

3、人眼能感觉到特定频率范围内的光叫做可见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不可见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红外线。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这是红外线的_________________,太阳的热主要就是以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用有:紫外灯灭菌、验钞机等,同时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地球上的紫外线能有效阻断紫外线。

4、光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

5、平面镜成像特点:⑴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像;⑵平面镜所在的像和物体的大小______________⑶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__________,⑷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___________。

6、法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入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反射又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在光的反射时,___________是可逆的。

8、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有:⑴可以____________,⑵可以__________________。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作用。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有色光均是单纯的,只有白色光是其他色光混合的 B.白色光一定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C.红、绿、蓝三种色光按1:1:1混合,也可得到白色光 D.红色透明物质,能够吸收红光,而阻碍其他的色光通过

10、下列各例中,和紫外线无关的是(

). A.电焊工人在焊接时戴上防护罩

B.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在呼吁拯救臭氧层.禁止使用氟氯碳化物 C.利用B超检查病人身体

D.常在阳光下照射,皮肤会变黑

11、下列各例中,属于防止平面镜成像的是(

). A.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观察和矫正自己的姿势 B.家庭装修中,常利用平面镜来扩大视野空间 C.夜间行驶时,车内的灯必须关闭 D牙医借助平面镜看清牙齿的背面

1 武汉教育资源网

欢迎下载

【课堂检测】(3’×6+4’ ×8)

1、黑板“反光”是因为(

).

A.黑板表面较粗糙,能将一条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

B.黑板太光滑,形成镜面反射 C.漫反射现象

D.光射到黑板上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2、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 A.打雷时,总是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

B.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 C.打雷时,闪电和雷声虽同时发生,但人耳比人眼反应慢

D.打雷时,闪电发生的地点和雷声发出的地点离人的距离不同

3、以下不能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手影”的形成

B.日食、月食的形成 C.“人工虹”的形成

D.小孔成像

4、夜晚过路的人,经过一盏路灯时,灯光照射下所形成的影子长度变化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长

D.逐渐变短

5、以下是人造光源的是(

).

A.太阳

B.月亮

C.点亮的日光灯

D.发光的水母

6、(08江苏苏州)平面镜中的“花”的大小取决于( )

A.花本身的大小

B.平面镜的大小

C.花到平面镜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高低

7、如图6所示是观察平面镜成像的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另外拿一支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这一实验步骤可以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成的像的

,同时还可以确定

8、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

9、教室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能看到投影幕布上的画面,这是由于光在投影幕布上发生了

10、下列给出的两幅图,分别主要运用了什么光学知识?

A、激光引导掘进方向

答:A

B、小泥人照镜子

答:B

第四篇:2011中考物理《声现象》试题

2011年中考《声现象》试题汇编

江苏徐州睢宁县双沟第二中学 宋晓楼

一、选择题

1.(2011杭锦旗)若把正在收看的电视机放在真空玻璃罩内,我们会发现( D )

A.图像和声音一样正常

B.图像和声音同时消失

C.可以听到声音,但看不到图像

D.可以看到图像但听不到声音

2.(2011盐城)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决定音调的因素

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2011自贡)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说话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 D )

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

B.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

D.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4.(2011乐山)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将听到:( B )

A.声音越来越大 B.声音越来越小

C.声音大小保持不变 D.音调越来越低

5.(2011攀枝花)决定声音传播速度的是( C )

A.响度

B.音调

C.传播声音的介质 D.音色

答案:C

6.(2011 大连)敲鼓时,用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则鼓声(C)

A.音调越高 B.音色越好 C.响度越大 D.越低沉

7.(山东临沂)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大声”喊叫才能让较远处的人听见。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C)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8.(2011武汉)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用力拨动,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相同,听它发出声音的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C )

A.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B.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

C.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D.音色与发声体的哪些因素有关

9.(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 B )

10.(2011湖南衡阳)使用随身听(MP

3、MP4„„)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就是改变了声音的( C )

A.频率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1.(2011黄冈)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

B.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

C.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

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

12.(2011桂林)、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13.(2011泉州)欣赏南音时,我们能分辨出二胡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某个特性来判断的,该特性是( B )

A.响度 B.音色 C.音量 D.音调

14.(2011鞍山)口技演员能够模仿许多乐器和动物的声音,它主要是要模仿动物和乐器发出声音的( A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15.(2011柳州)一曲《梁祝》哀婉动听,用小提琴或钢琴演奏能呈现不同的特点,你能区分出是钢琴还是小提琴,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C )

A.频率 B.振幅 C.音色 D.节奏

16.(2011肇庆)、用二胡、吉它、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B )

A.音调 B.音色 C.音速 D.响度

17. (2011龙岩)、2010年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上,毛阿敏和孙楠合唱最具岭南风情的会歌《重逢》,听众听歌声就可分辨是谁唱的。这主要是依据他们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B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18.(2011襄阳)优美的乐曲《梁祝》,既能用小提琴演奏,又能用钢琴演奏。我们能够区别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9.(2011天津)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A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20.(2011台湾)下图是童謠「小蜜蜂」的歌詞與樂譜,在小萍唱到「大家一齊」這四個字的期間,聲波的音調逐漸升高。此期間聲波音調逐漸升高,主要是因為下列何種變化?( D )

A.聲波的振幅逐漸增加

B.聲波的頻率逐漸變低

C.小萍聲帶來回振動一次的時間逐漸增加

D.小萍聲帶每秒來回振動的次數逐漸增加

21.(2011江苏淮安)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 „„ ”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 D )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2.(2011莆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23.(2011徐州)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 C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4.(2011烟台)、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25.(2011包头)喇叭里响起“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军军说:“是韦唯在演唱”。他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C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26.(2011恩施)我们之中的小男生,成长时声音逐渐改变了,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B )

A.声带振动变快 B.声带振动变慢 C.声带振幅变小 D.声带振幅变大 27.(2011清远)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D)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28.(2011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D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9.(2011杭州)科学家设想利用道路来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供电动汽车和路灯使用。方法是在路基上先铺设覆盖有太阳能电池的水泥板,再在太阳能电池上覆盖透明的玻璃作为路面,这个设想要能实际使用,对玻璃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要需考虑的( D )

A.玻璃表面粗糙程度 B.玻璃强度

C.玻璃颜色 D.玻璃的隔音效果

30.(2011绵阳)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B )

A.大象的“声音”交流

B.蝙蝠的“回声”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31.(2011株洲市)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B )

A.在救室内安装噪声监控器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个个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32.(2011 宜昌)声波可以用来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C)

A.播放歌曲 B.教师讲课 C.超声波洁牙 D.敲打西瓜鉴别生熟

33.(2011西宁)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D )

A.验钞机 B.微波炉 C.电视遥控器 D.潜艇上的声呐系统

34.(2011 河池)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1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

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35.(2011威海)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公路旁安装隔音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BC)

36.(2011潍坊)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37.(2011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38.(2011宿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m/s 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39.(2011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声音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某些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40m/s

D.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

40.(2011成都)如图所示,小王同学正在弹奏吉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8A.在不同位置按压吉他弦,可以改变音调

B.吉他声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吉他音量大小与弹奏时所用的力度有关

D.吉他声具有能量

41.(2011泸州)、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假如你和小华同时登上月球,你们俩之间可以直接面对面谈话,而不需要其他设备

C.上课时,教室外面高音喇叭放出的歌声不是噪声 D.中考期间,要求考场周围禁用高噪音设备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42.(2011河南)、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C.用超声波可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D.市区内“禁鸣喇叭”,采用的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3.(2011哈尔滨)、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其中错误的是( D )

44.(2011 山西)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

C.市区内某些路段 “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音色不同

45.(2011 南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高速公路边的隔音板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声波不能传递能量

46.(2011达州市)、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47.(2011新疆)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8. (2011德州)下列有关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C.“听诊器”能使人的心脏振动幅度增大,音调升高

D.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49.(2011赤峰)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

D.声音中,人们听不见的声音只有超声波

50.(2011潜江)图所描述的声音具有的共同点是( C )

A.声音的音调是相同的 B.声音的音色是相同的

C.都是由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 D.都是噪音

51.(2011阜新)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52.(2011崇左)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小

C.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

D.敲锣时用力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53.(2011牡丹江)下列对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B )

A.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B.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C.利用声呐探测海底的深度,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摩托车上安有消声器,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4.(2011益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声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

55.(2011黑龙江东五市)建党90周年来临之际,各地组织唱红色歌曲表达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歌声是由歌唱者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B.悠扬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听众的耳朵中的

C.大家一起合唱时,声音传的很远,是因为合唱可以提高音调

D.激昂的旋律使听众热血沸腾,这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6.(2011永州)关于声音现象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B.超声波可用于除去人体内结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能量

C.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种草有利于减弱噪声污染

D.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二、填空题

1.(2011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2.(2011永州)、人游泳使水___________而发声,鱼会被声音吓跑,这说明________能传播声音。

答案:振动 水 3.(2011济宁)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4.(2011广安)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次,频率是 Hz,人类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答案:300 能

5.(2011 鸡西)如图所示,在上海世博会某场馆里,演奏员正用乐器演奏乐曲。编钟发出的音乐声是由于编钟 而产生的;听众能从同一乐曲中分辨出是二胡还是笛子演奏的,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答案:振动 音色

8. (2011 扬州)小明向家里打电话,他主要依据声音的_________听出是妈妈接的电话;妈妈要他把声音讲大 些,这是要求增大声音的___________(音调/响度/音色)。

答案:音色 响度

9.(2011漳州)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__________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_______,也能辨认出演唱的歌手。

答案:响度 音色

10.(2011泰州)、如图6所示.用一张硬卡片拨动木梳的齿,能听到卡片由于 而发出的声音。用相同的力显著改变拨动木梳齿的快慢,能够听出卡片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选填“响度”或“音调”)。

答案:音调

11.(2011阜新)复读机的扬声器发声时,它的纸盆在 ;当复读机加速快放时,发出声音的响度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音调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答案:振动 不变 升高

12.(2011 江西)交通噪声是城市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图所示,甲、乙两图分别表示在 和 控制了噪声。

答案: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13.(2011吉林)小轩的爸爸睡觉时的鼾声通过 传到小轩的耳中,影响了小轩的休息,这种声音属于 。

答案:空气 噪声

14.(2011昆明)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色、响度和________。节日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生活中人们熟悉的声音,其实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_______。深更半夜,如果播放的音乐声很大,那么对邻居来说,此时的乐音就成为了________。

答案:音调 音色 噪声

第五篇:初二物理教案:光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和方法

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

1、 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 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3、 知道颜色、颜料之迷。

教学器材:

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

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

进行新课: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

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

(1)、自然光源 (2)、人造光源

2、探究:光的传播

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

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

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

(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

3、光的速度:

讨论:光有没有速度?

(有,非常大)

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 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

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

(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

5、颜色:

(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

(2)、颜色之迷: 不透明物体:

透明物体:

(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套餐内容。

2、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本节课在怎样显示光路、光的传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堂反应比较好,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较多时间的课时上,不要只顾进度,要避免出现学生的滞后情况。

上一篇:中考英语作文必背句型下一篇:中考满分作文精彩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