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力与执行力的培养

2024-06-30

决策力与执行力的培养(精选3篇)

篇1:决策力与执行力的培养

决策力与执行力培养

主讲人:李拓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尤其是如何提升领导干部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已经成为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

决策力贯穿于整个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决策能力和执行能力就是提高我们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决策力与执行力二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对于完成工作来说,缺一不可。当决策力大于执行力的时候,我们可能是多动症的少年;当决策力小于执行力的时候,我们就要当幻想症的孩子;当决策力等于执行力的时候,我们便是永不言败的战士。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今天,正确的决策方向和良好的执行能力更加凸显出它们的重要性。本次讲座我们特地邀请到了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李拓教授以“决策力与执行力培养”为题展开详细、系统的讲述。

本次讲座主要内容:

1.决策力与执行力的关系 2.提升执行力——决策成功的关键 3.到中流击水——风险中的决策力 4.打铁先要强自身——决策者修炼

余世维讲座笔记----决策力和执行力作者:hihit

1.员工才面对顾客, 要让顾客满意,首先要让员工满意。

2.任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过程 2.1 切入点,起爆点

2.2 目标要从细节上寻求方法,细节是追求完美,比对手多走一步,3.你的权利从哪里来,3.1 合法权,报酬权,强制权,专家权,典范权,3.2 机会和特质,智力,监督力,自信,果决的态度,一个人有条件没机会,叫命不好,一个人有机会没条件,活该。

人生最难赚的是第一个一百万.自信在于沉稳,就是面无表情,做事情沉得住气,主动积极的态度<自动自发>,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3 人格魅力+多元化知识

最高的权利:专家权,典范权,全面竞争,多元化知识,金融,艺术,地理,人文,精品需要艺术眼光,需要人格魅力:自信 负责,道德 操守,牺牲 奉献

4.团队精神,断层衔接,水平沟通

4.1 自主性,自动自发自觉,在框架里自由发挥。

放权,建立原则,是前提

养成自发自觉的习惯。4.2 思考性,充分给专才动脑筋的思考空间,有什么事情是敌人做不到的

dell:直接拼装,直接送货,直接维修 4.3 合作性

充分地合作, 科技是一个团队运作的结果

4.4 成为项目经理的5条件,>30岁, 3个部门,人际关系,对工作负责,总经理全力支持

4.5 组织的团队精神不好,通常问题在于水平沟通不畅。

上级主管责任在于,要促成下级思考,自觉的习惯。

美国公司不敲门,希望拥有自己的创意, 日本公司不敲门,害怕主管以为自己无能 4.6 强大的团队中,每个人都很重要

团队是一种教育规范,家教成就了团队精神,领导以身作则,通过社会制裁来培养

5.文化

5.1 共有的价值观,想法,行为模式

5.2 文化是看不见的软件,软件是一种态度,价值观就是工作态度 5.3 文化与产品特性有关,火线作业

5.4 创始人哲学,主文化,此文化,次次文化

5.5 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领导人的文化,不适应的退出 5.6 狼的文化,嗜血,寒天出动,成群结队

5.7 选择工作的标准,企业文化,>4000文化开始起作用 5.8 员工超过100人,企业文化的塑造就开始变得困难了

6.思考力,决策力,6.1 思考力,顾客在哪里?

主管不要完全依赖别人

戴安芬老板说,女人的钱是赚不完的,但你知道女人在想什么吗

顾客满意,最高境界是顾客忠诚,满意不等于忠诚

满意要注意3点,产品差别要顾客决定,会抱怨的客户是好客户,投诉是第二次表现的机会,67%的投诉客户会回头。

贼船原理,注意老客户到哪里去了

维持老客户,开发新客户代价是1:4

6.2 决策力,重要吗,紧急吗,效果,效率

注意力管理,重要影响深远,企业有了制度和文化就不需要强人,下级给上级, 重要紧急吗

上级给下级,效果效率吗

效率=output/input,效果比效率重要

6.3 执行力,完成任务的能力,意愿和能力

有心有能力,授权,有心没能力,教育

有能力没心,激励

没能力没心,换位置改造,不可救药才能放弃

喜欢裁员的不是好主管,不能裁员的也不是好主管

优胜劣汰,接班人制度,一旦被提拔为接班人,就不会走了。

7.强大的民族总要体味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

8.孔子曰,吾道义以贯之。管一个国家,企业,家庭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篇2:决策力与执行力的培养

近日,有关清华学霸马冬晗的奖学金问答视频一度在网上疯传,引起了人们的极高关注。她的《一周时间安排表》也与网友会面,网友纷纷对此进行讨论。

有网友说她令人称赞的地方不是她的计划力而是她的执行力。这句话引起了我对计划力与执行力的思考。

有时我们也会随自己的时间作出安排、作出规划,计划看似完美,各种事情都兼顾得到,还劳逸结合,因此对计划非常满意。但到真正执行的时候,总会因为某些内在因素或是外在因素。计划被泡在脑后,而去做那些计划之外但愉悦身心的事,最后计划没能完成,又堆到以后,以至于事情日积月累至堆积如山。

这些人,计划力很好,所不足的是缺乏执行力。和计划力相比,执行力更为重要,也更难拥有。都说理性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们的思想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像断了线的风筝,可以飞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因此,人们会本能地在脑海里勾画出自己最满意的画面。但现实会给人们一巴掌告诉他们做不到,这是因为执行力还不够。

所谓眼高手低,指的就是没有执行力的人吧。执行力如此重要,它关系到人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做多少有意义的事,能给生命增添多少色彩。

放眼望去,古今中外那些取得重大成就的名人伟士,必定具有的`就是强大的执行力。司马迁在监狱时,跌入人生中的最低谷,生活如此艰辛,但还能在这样的逆境中写出《资治通鉴》,需要的不是强大的执行力吗?屠呦呦历经十多年,把无数的古籍研究通透,才得以制成了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这需要的不也是强大的执行力吗?即便不成就功名,现在的我们想要考上更好的学校,获得更好的职位,和执行力的关系也是分不开的。

篇3:论教师伦理决策力与德育的关系

关键词:教师伦理决策力;德育;必要性

一、现实中存在的德育问题及培养教师伦理决策力的必要性

当今的德育活动在简单机械的教育模式下进行着,观念陈旧的社会群体没能使教师伦理决策力的培养得到应有的重视,造成腐败、惩罚学生等畸形现象普遍存在,这已经妨碍了教育功能的实现。因此,培养教师伦理决策力变得刻不容缓。

二、师德规范的局限性

我国传统师德规范的真实来源有二:一是以“师者如父”的伦理身份设定为基础,通过简单类推并结合教师与学生这一对人伦关系的特点而建构起师德规范;二是人们从如孔子、荀子、朱熹等堪称“万世师表”的优秀教师身上提炼概括出教师行为的基本伦理规范,进而上升为普遍的教师伦理规范。由于是由“身份伦理”和个体经验来源而“外赋”形成的,而非由教师职业本身“内生”的,因此我国传统师德规范过于理想化,缺乏现实性。

师德教育只关注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把师德看作规范教师行为、保证教学效果的工具,具有一定的功利化、片面化倾向,降低了师德教育的人文内涵。另外,传统师德教育无论在形式还是在方法上都比较单一,“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或硬性灌输,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打模式”。这种道德说教模式是把教师排除在道德规范之外的,它认为教师道德规范应该由一些专家来制定,教师应无条件地服从教师道德规范。有人认为,教师本身是教育人的,所以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用不着讲究方法,只要把职业规范提出来,灌输给教师就可以了,教师自然会自己教育自己。这种认识忽视了教师在教师专业伦理教育中的主体性,也忽视了教师德育的示范性。

【案例1】

在学校的一次我最喜爱的老师的评选会中,胡老师不幸落选了。消息传来,他本人感到十分的突然与惊讶,很不理解。

胡老师热爱教师的工作,认真备课,钻研教材,努力吸取本学科的最新知识,并注意教学技巧,联系学生实际。胡老师还注重教学研究,撰写了不少教改论文并在全国或省级刊物上发表。但他平时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就是普通的班级活动,他也从来没有露过脸,对于学生在课余所产生的问题也从来不解决。这导致了胡老师在最终由学生评选的我最喜爱的老师活动中,落选了。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的伦理决策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理解。要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教师不能仅仅把教学看做是唯一的标准,而忽视了伦理道德的教育,其中热爱与关心学生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前提。教师只有在自己的对学生的伦理判断上先投注强烈的、真挚的情感,才能引导学生学习教师身上的道德,才能让学生对教师尊敬、信任与亲近,才能发挥良好的决策作用。

三、教师与学生的伦理关系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的冲击下,传统教育的“填鸭式”“满堂灌”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了。然而,部分教师由于没有很好地理解新课改的精神,以为在课堂上只要让学生多说,气氛活跃就可以了,在教学深度上没有下功夫,导致了课堂教学走形式化。部分教师热衷于“作秀”,在一些浮夸的形式背后,本质上仍然是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和独裁。

出于职业的考虑和目前教师业绩考核机制偏重于学生考分和升学率的关注等原因,教师对那些用功的、能按自己要求做的学生自然比较喜欢,这部分的学生比较容易得到老师的偏爱。而相反,确实有不少学生由于不成熟而常常违背教师要求的学生,因此在现实中,小学教师不平等对待学生的事例还是不断发生。

【案例2】

小明(化名)的小学生活是在杭州市的一所普通小学里度过的,记得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一堂课是要学习负数的认识的,小明长时间都搞不明白类似于负数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数。有一次小明和几个同学的负数题目又出错了。教数学的郑老师就绷着个脸走进了教室(她的脸似乎永远是那样绷着的),也许是因为那时小明几个出错的频率太高,郑老师就专门把小明几个同学叫了起来,在他们的考试卷上刷刷的写下了“-100”的字样,并且让别的同学一起来围观,记得有一名女同学当时就哭了,因此她“幸运”地逃离了被围观的时刻。小明几个男同学在全班其他同学的哄笑声中低下了头。

小明真不知道郑老师怎么会想出这么些招来,她一定以为如此惩罚一定会让学生们记住“负数”。遗憾的是,在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小明一到课堂,一上郑老师的数学课心就会扑扑地跳,更容易心不在焉了。这种“公众形象的教育方式”让小明好多年都感到羞愧和自卑并真的永生难忘。

这正好说明教师认为学生能接受的伦理标准与学生实际能接受的伦理标准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其中,教师情感表达、伦理的决策以及与学生的交往技巧不足都是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教师在做伦理决策时,仅有目的性是不够的,还更应该提高自身的道德准则与关注的表达。

深入教师德育生活,从专业出发制定切近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要在不断的德育实践中逐渐内化为自身的有机组成部分,培养成良好的教师伦理决策力,并在德育生活中身体力行,引领教师群体的德育方式和实践方式。

参考文献:

[1]岳伟.关于师德建设的反思与重构[J].江西教育科研,2006(12):25-27.

[2]胡锋吉.谈冲突下的教师伦理[J].教育与职业,2007(6).

(作者单位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上一篇:二年级下作文集下一篇:一年级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