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导论学习报告

2024-06-20

学科导论学习报告(通用6篇)

篇1:学科导论学习报告

学科导论课程学习

报告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 学 号: 时 间:

农机化学科导论课程学习报告

大学是个人人向往的地方,在这里可以学到知识,在这里可以实现梦想,在这里可以让你发挥所有的能力奔向属于你的天堂。很幸运,我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教导通过高考,成功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今天我站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土地上,我感到万分的激动和自豪,我能成为西农的一员,真的感觉特幸运。转眼已经进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月有余,其实在我来西农之前,对西农根本不了解,更对我所学的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一无所知。出身农村的我考进了一所农林类院校,在家乡也是不被理解的,他们认为既然考上大学,那就要脱离农村,为什么还考农林类院校呢!可是当我经过对农机化学科导论的学习和郭康权、朱瑞祥两位教授的讲授时,我对西农有了了解,对考研保研有了了解,更对我们农机化专业有了了解。用过学习我明白了。我们学习农机化是来做什么的,就像朱教授所说:“培养你们是设计现代化农业机械的,不是培养拖拉机手的”。我们是为建设国家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而学习的。现在我针对这一阶段的学习做一个学习报告。

1学科导论所讲述的内容

郭康权教授所讲内容包括:(1)什么是学科,如何分类? 学科的(5)讲述了我们学校近几年来考研保研和出国留学情况,并对我们应该如何获取考研保研资格进行解答。同时也给我们看了近几年来我们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及其就业单位、就业城市、就业待遇等。

朱瑞祥教授所讲述内容包括:

(1)讲述了我们专业的大致课程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设计研究、使用管理及现代生物学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干学科是机械工程、作物学、农林经济与管理。

对我们以后分层培养(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进行详细说明,对如何能进入研究型人才班、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的区别、研究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所学课程的区别及其培养目标进行解答。并对为何要进行分层培养做出解释。

(2)我们还观看了荷兰兄弟公司生产的自动挤奶设备的介绍视频,挤奶设备完全利用计算机控制,挤奶设备的挤奶器系利用真空装置产生的抽吸作用模拟犊牛的吸奶动作,将牛奶吸出。当我看到奶牛从进入挤奶设备到走出挤奶设备全部是自动化的进行,我震撼不已!用挤奶设备挤奶保证了牛奶的卫生、品质,大大提高了挤奶工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奶牛形成稳定的条件反射,提高产奶率和产奶年限。

(3)讲述了“怎么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他先给我们举了“田忌赛马”和“群炉汇流铸钟” 说明方法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告诉我们要学会问问题。朱教授说:“高中是老师提出问题你回答,大学是你提出问题老师回答,以后要做到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并告诉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遇到问题时要多想为什么,平时看见生活中的事物时也要去想为什么会设计成这样。朱教授说:“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的书桌会设计成方的而不是圆的,为什么会用现在的材料而不用别的。纸除了能用来写字还能做什么。火柴盒如何使用才能使其划完最后一根火柴”。虽然是常见事物,但是你们没有思考过!(4)给我们观看了一些国内外的先进农业机械化设备的图片,并对这些机械的功能和原理进行简单介绍。

(5)告诉我们要培养创新能力,培养、训练、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开发创造力;利用创造思维的训练和实践,破除一般人不能进行发明创造的思维定势和思想障碍;形成科学的思维观念、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开发新产品,更新和改造旧设备奠定基础。并让我们做了一套创新能力测试题。

(6)最后一节课,我们观看了我们学院以前设计的一些农业机械化装备,其中包括:小型保护性耕作机,秸秆粉碎覆盖免耕施肥播种机,施水施肥免耕播种联合作业机等。并对一些同学提出的有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2开设学科导论的必要性和作用

进入大学,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上有了很大变化,大学生活要求我们生活上需要自理,管理上需要自治,学习上更要高度自觉。在学习的内容上和方法上,比起高中的学习发生很大变化,因此我们要想在大学中学到知识和本领,除了努力学习以外,更要了解大学的学习方法和所学专业的基本内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基本目标等。对于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我们来说,在开始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之前,几乎都会对我们要学的专业不了解多少,如果能够对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等背景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会有助于我们建立起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增强我们的专业使命感,还能够使我们更好了解所学学科专业及其发展趋势,拓展知识面,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学科导论恰恰能教会学生这些内容,因此开设学科导论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通过对农机化学科导论的学习,我了解到我们学校的一些基本信息,一些有关教学、考研保研、留学、就业等方面的信息。更了解到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如何去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就等于慢性自杀”。这些有关时间重要性的名言时刻在提醒着我,要合理安排时间,抓紧一切时间去学习。

以前总感觉自己学的是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由于带有“农业”二字,思想有些偏见,但是当我通过对学科导论的学习以及郭教授和朱教授对学科的介绍时,我放下以前的错误看法,我从新认识了农机化学科,并对其产生深厚兴趣。特别是当我看到一些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机械时,我顿时感觉到农机化学科神圣,我要努力学习好该学科。当我了解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时,我更加有了使命感,我要通过老师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设计出适合我国需要的农机械,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当我了解到我国在未来几年及几十年关于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时,我知道了原来我们大有用武之地。

可以说如果学校没有开设学科导论这门课程,我不会这么快就了解我们学校的一些有关知识,我不会这么快就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我不会像现在这样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我不会掌握这么多学习及思考方法,我不会了解到这么多所学学科的知识,我不会这么快就对农机化这门专业产生浓厚兴趣,我不会这么快就确定以后的发展目标。因此我认为开设学科导论是非常必要的,对我们学生来说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

3对学科导论课程的建议和意见

(1)学科导论的课时应该再多加一些,这样我们可以对所学课程有更多的了解,学到知识也会更多一些。

(2)设置一些思考题,让我们课后自己了解,这样既能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有能锻炼我们自学能力。

(3)多看一些现代机械的视频和图片,这样我们可以更加了解现代的机械总类。

(4)课上留下讨论时间和问答时间,在讨论能强化记忆,并调动学生积极性。(5)全面的介绍下我国各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现状,这样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我国现状并正确建立目标。

(6)介绍我国农业机械化现在存在的问题和空白,这样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有针对性。

(7)可以多介绍一些国外的农业机械化现状,这样我们能更全面了解我们的学习方向。

以上就是我的农机化学科导论的学习报告。相信通过对农机化学科导论的学习,我会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在实现人生理想的同时,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实现贡献一份力量。我会全力以赴,向梦想的实现发起总攻!

篇2:学科导论学习报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5年3月31日

目录

一、化学的发展历史

二、现代化学的发展与地位

三、应用化学专业概括

四、就业前景

五、关于学习方法和特点

六、自我感受与体会

七、应用化学学科导论总结

去年,学校为我们安排了一门叫做“学科导论”的课程,目的在于让我们了解自己所学的这门课程的意义以及该如何更好的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经过一个学习的学习,在学院里各位老师的悉心讲解下我大体上了解了关于应用化学方面的一些内容,下面,我就将对应用化学专业发表自己的认识。

一、化学的发展历史

1.1化学的早起发展和成就

化学是从早期的炼金术和化学工艺脱胎出来的,而作为一门科学是从17世纪英国科学家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概念开始的,随后,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氧化理论;19世纪初道尔顿原子论的创立和阿佛加德罗分子学说的提出,标志着近代化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时期;19世纪中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提示了元素的性质和原子量的关系,直到19世纪末形成了系统的化学科学理论体系。19世纪末X射线、放射线和电子等物理学的三大发现及20世纪初原子结构的确定,使化学进入现代时期。随着基础理论研究的发展以及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现代化学科学已呈现出由宏观到微观、由定性到定量、由静态研究到动态研究、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和边沿学科发展的趋势。

1.2化学的学科分类

随着化学理论的发展,根据所研究的物质,化学运动的具体对象和方法的不同,化学又可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 化学。随着化学在各方面的应用扩大,又陆续派生出了生物化学、环境化学、农业化学、石油化学、海洋化学、地质化学、核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等。化学学科依据本学科理论的积累和应用性能的增强,又逐渐形成了应用化学、高分子化学等分支。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单质、化合物及混合物)的组成、结构和 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无机化学的理论基础是由道尔顿的原子 论、阿佛加德罗的分子学说及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理论组成的。现代无机化学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研究领域的日益扩大及一些新的边缘学科、如现代无机合成化学、配位化学、原子簇化学、稀土 化学、生物无机化学和无机固体化学等的形成和发展。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今天,人类利用已有的化学知识,不仅可以从自然界得到有机化合物,而且还可以通过化学合成的途径得到各种各样的有机物。有机化学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不少分支学科,包括有机合成化学、金属有机化学、元素有机化学、天然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有机催化化学、有机分析化学、有机立体化学等。物理化学

现代物理化学是研究所有物质体系的化学行为的原理、规律和方法的学科。涵盖从微观到宏观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规律、化学过程机理及其控制的研究它是化学以及在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变化的其它学科领域的理论基础。20世纪的物理化学随着物理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偏重于微观的和理论的研究,取得不少起里程碑作用的成就,如化学键本质、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结构的测定、表面形态与

结构的精细观察等等。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是测量和表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学科。人们用分析手段去观察物质世界的存在和变化。它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部分。定性分析的任务是鉴定物质由哪些元素或离子所组成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和分子结构等;定量分析则是测定物质各组成部分的含量。

1.3化学中的交叉学科

近代科学发展常常涉及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一批新的交叉学科,如化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形成了物理化学和化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叉形成了生物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 与生物学交叉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物质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研究天然物质、生物物质和合成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环境化学的研究任务包括分析检测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跟踪它们的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了解有害物质对生物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规律。绿色化学

传统化学工业给人类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而且物质经化学变化而转化为对人类有用的产品。但在生产、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使人类的生存质量下降,解决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类环境问题的科学挑战。综上所述,绿色化学是近年来才被人们认识和开展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实用背景强、国计民生急需解决的热点研究领域。能源化学

能源供应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目前,能源结构主要是煤,还有石油、天然气、核能等,研究和开发清洁而又用之不竭的能源将是21世纪发展的首要任务。也是对化学学科的要求。纳米化学

物质颗粒尺寸大小与其性质有一定关联,这是人们早已认识了的。一般把尺度1nm~10nm范围的为纳米级。近年来,发现物质颗粒尺寸小到纳米级时,其性质发生突变,特别是许多纳米级材料在电、磁、光、力学以至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异开拓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已成为高 新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

二、现代化学的发展与地位

2.1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2.1.1放射性和铀裂变的重大发现

铀核裂变所放的热是原子核内发生的变化,铀核分裂成两个原子量较小的碎片,同时放出大量的能量,这种可控释放的热能在上世纪已被用于核电站供给人类以充足的能源。

2.1.2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

化学键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主要有三种理论:(1)pauling的价键理论(VB)。(2)莫利肯的分子轨道理论(MO)。(3)贝特的配位场理论。价键理论将量子力学的原理和化学的直观经验紧密结合,在经典化学中引入了量子力学理论和一系列的新概念,如杂化、共振、δ键、π键、电负性、电子配对等,对当时化学键理论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1.3创造新分子新结构——合成化学

设计和合成新的分子是合成化学家的首要任务。100年来有机化学家已经设计和合成了数百万个有机化合物,几乎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这是合成化学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正由于合成过程中发现的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又促进了大量新化合物的合成。

2.1.4高分子科学和材料

20纪的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合成材料的出现。高分子化学也是从事制造和研究分子的科学,但制造和研究的是分子量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分子或称高分子化合物。由于高分子长链结构的发现,才促进了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物理的发展。20世纪发明和生产的三大合成材料尼龙、橡胶、合成纤维在化学中具有突破性的成就。

2.1.5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应动态学

研究化学反应是如何进行的,揭示化学反应的历程和研究物质的结构与其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需要。分子反应动态学,亦称态—态化学,从微观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着重研究反应分子所处的微观状态,两种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的快慢,以及反应后产生什幺化合物等,均要研究反应物分子之间的态能否适当匹配,因此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原子、分子之间的“态-态反应”。

2.2 21世纪化学作用和地位

未来化学在人类生存、生存质量和安全方面将以新的思路、观念和方式发挥核心科学的作用。应该说,20世纪的化学科学在保证人们衣食住行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状态等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2.2.1化学仍是解决食物短缺问题的主要学科之一

食物问题是涉及人类生存和生存质量的最大问题。生物学将在提供优良物种、提供转基因生物等方面作出贡献。但是这一切必须得到化学的支撑。

2.2.2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

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为贯彻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要开发新能源,新能源必须满足高效、洁净、经济、安全的要求。利用太阳能以及新型的高效、洁净化 学电源与燃料电池都将成为 21世纪的重要能源。矿产资源也是不可再生的,同时也要加大保护。

2.2.3化学继续向材料科学发展

各种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与粮食一样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满足人类衣食住行基本需求之后,为提高生存质量和安全,为可持续性发展,不断提出新材料的要求。新功能材料研究已经是物质科学研究重点,未来会更加发展扩大。化学是新材料的“源泉”。任何功能材料都是以功能分子为基础。发现具有某种功能的新型结构会引起重要突破。

三、应用化学专业概括

应用化学是一门培养具备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3.1化学工程与技术

应用化学是分属于化学工程与技术(国家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下设三个三级学科分别是:精细化工,高分子工程,应用电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是一门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的各类过程工业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基本规律的应用技术学科。它融合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和工业催化等工程学科。

3.2应用化学定义

应用化学是现代化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渗透和融合, 是介于化学与化学工艺之间的一个应用理科专业, 是培养理工结合的“用”化学人才。与化学专业相比, 要求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接受更多的应用性、实践性的知识教育。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3应用化学发展

21世纪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世纪, 对化学学科提出了更高要求, 化学正从传统意义的化学化工领域向材料、生命、能源、医药等领域渗透。应用化学专业以其渗透性、综合性、边缘性及鲜明的应用特点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农林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背靠强大的农、林、牧、副、鱼等应用型学科,还有现在很关心的能源问题,具有良好的应用与实践背景,是发展应用化学专业的有力依托,对社会是非常有用的。

四、就业前景

就业方向:

毕业生具备化学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相关单位:

石油化工、能源工业、医药工业、化工工业、化妆品、轻化工业以及环保和军工等行业和部门;质监局、环保局、检验检疫局;研究院所、院校。相关职业:

化验员、检验员、化学技术员、药物开发技术员、化学化工工程师;涉及化工行业的投资、保险、海关、商检、贸易、信息等服务工作;科研员、教授。

根据老师所讲解的,本专业就业率很高,但如果是本科生毕业,平均工资会比较低,所以一般还要上读。

五、关于学习方法和特点

首先,我们要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能力;其次,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工艺与设备、化学反应工程及工业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及专业方向的一般原理和知识;再次,我们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分析和学术论文撰写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能对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然后,我们还需及时了解化学化工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化工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同时,还需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化工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现阶段,英语的熟练运用对于自然科学的学习十分重要,正如汪晶老师向我们介绍的那样,学好化学,就必须先学好英语。

六、自我感受与体会

身为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我感到很荣幸。一方面,我从初中接触化学开始时就深深的被化学的魅力吸引,而后在高考报名时也选择了化学方面的专业;另一方面,本专业就业前景光明,对社会发展用处很大。

目前,我关于应用化学方面的专业的知识还很浅薄,只是刚刚入门而已,与实际工作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社会需要的是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我离这个标准的差距还很大的。同时,我的英语不是很好,在查阅文献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决定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学科导论这门课程的开设让我受益良多,不仅仅让我了解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还对未来的人生有一定的启发。每个老师的细心讲解也让我感动不已。

吴华老师带着我们走进了配位化合物的世界,吴磊教授让我们领略了化学世界的五彩缤纷,吕波老师在给我们讲解考研问题的同时还告诉我们许多人生箴言,杨春龙教授非常贴近实际的为我们介绍SRT的事情,汪晶老师用一口不太流利的中文告诉我们How to learn English,还有很多很多,每个老师都带来不一样的内容,每一堂课都有不一样的精彩。虽然现在可能体会不足老师们的用心良苦,但在未来一定会让自己受益良多。

七、应用化学学科导论总结

通过大一下学期学习的学科导论课,让我头脑中原本对本专业模模糊糊的印象变得慢慢清晰起来。在学科导论课的影响下,我更加坚定了好好学习本专业的信心和决心,也更加热爱这门专业。本专业在南京农业大学里根据学校自身的发展优势,也使得像农药化学这样的学科发展较好,我今后可以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发展自己,回报社会。

篇3:学科导论学习报告

一、计算学科导论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多年来, 通过对计算学科导论的关注, 以及查阅大量的国内外的教材, 在教学内容的定位、组织与设计方面, 我们可以归纳和总结出国内外高校对本课程的处理方法, 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高层次抽象。也就是用高度抽象的理论模型来刻画计算机及计算的本质问题, 其特点是层次高, 系统性强, 且融抽象性与科学性于一体。这种教材质量较高, 但对于本科生来说, 难度较大, 不易掌握。

(2) “浓缩”+“拼盘”。将本学科的主干课程, 如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数库系统、计算机网络等“浓缩”起来, 独立成章, 然后合成一个“拼盘”。其特点是内容广而散、概念多而杂、理论深而不透, 学生很难理解与掌握。此外, 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师讲授到什么程度, 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对这个“度”的把握非常困难;与后续课程内容重复等。

(3) 实用主义。主要体现在以操作为主的入门教育, 教学内容类似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 其特点是学生容易掌握, 也可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但却失去了“导论”课程的本质属性, 学生对整个计算学科很难有所认识和把握。

(4) 其他。比如以某种具体语言为主, 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这些内容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需的, 但不宜作为“导论”课程来讲授。

二、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指导思想

作为“导论”课程, 计算学科导论到底要达到什么目的?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定位?确实应该进行冷静、理智地加以分析。

首先, 在定位方面, 我们必须意识到以下几点:一是该课程为计算机专业的入门课程, 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在该课程中介绍过多的理论、方法、技术、概念和术语;二是要站在学科的高度给学生“指点江山”, 使学生对计算学科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三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职业的热情, 使学生受到较好的人文精神的熏陶, 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鉴于此, 我们认为该课程在专业知识的传授方面应该起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这里所谓的“承前”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过程以及前辈们所做的贡献, 二是了解计算学科的本质问题;而所谓“启后”一是介绍本学科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二是让学生了解应该掌握哪些知识,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

其次, 在教学目标方面, 可以归纳为: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及其发展趋势, 能从中获得必要的启示;从理论模型的层次上掌握计算及计算机的本质问题;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水平;通过大量的事例和素材,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给学生以人文精神的熏陶。

因此, 我们认为计算学科导论应该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指导思想:努力强化“导论”二字, 贯彻以“发展沿革、计算模型、兴趣驱动、知识架构、学习导向、人文熏陶”为方针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发展沿革”方面, 主要强调两方面的知识。一是计算学科的发展史;二是计算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局限性及其带给人们的启示。“计算模型”是描述如何在计算机中完成计算的一种概念性方法, 不涉及硬件和软件细节, 从抽象以及方法论的层次上揭示计算及计算机的本质特性。“兴趣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内在的、强烈的本能冲动;“知识架构”侧重于介绍本学科的知识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学习导向”着重讨论本学科的特点、规律以及学习方法。“人文熏陶”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精神, 使学生成为健全的、高尚的、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大爱”的社会有用之才。

三、课程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1. 计算学科发展史

知识的传授不能脱离知识的背景以及知识产生、发展的历史。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 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才能促进学生把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精神构架的有机成分。历史的发展过程, 无不反映着辩证思维的过程。通过对史实的分析、综合形成概念, 再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 可以获得对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只有学习和熟悉历史, 深刻地认识过去, 才能更加自觉和正确地把握现实与未来。对于大学生来说, 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也可以让他们学会怎样做人等。

2. 历史人物的事迹与成就

在计算学科的发展史上, 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学者和专家。他们的奋斗经历、挫折和成功、团结与协作、百折不挠的惊人毅力、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以及他们创造性的智慧, 都蕴涵着丰厚的人文精神。如阿兰·图灵 (Alan Tur i ng, 1912-1954) 年仅23岁就被选为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 在量子力学、概率论等领域都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他对计算学科的重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有限状态自动机 (即图灵机) 以及“图灵测试”。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科学家, 将计算机界的最高奖定名为“图灵奖”。

又如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 1903-1957) 在格论、连续几何、理论物理、原子能和经济学等领域都做过重要的工作。冯·诺依曼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和数值分析的开拓性工作。

3. 业界公司的兴衰与成败

短短的几十年里, 计算机界诞生了许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 这些公司的管理理念、经营策略、企业文化、技术路线、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等, 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自1975年微软公司创立以来, 在短短的几十年里, 比尔·盖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现代神话。到1999年7月16日, 微软公司的股票市值已突破5000亿美元的大关, 而当时世界上只有8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超过了5000亿美元。比尔·盖茨的成功, 验证了一条经济学的基本规律:如果市场起飞, 那些恰好在起飞点进入市场的人, 将会获得超过一般数学期望值的投资回报。英特尔 (Intel) 公司是美国最大的独立半导体制造商, 成立于1968年8月。该公司为何能在短短的40年里创造辉煌?除了雄厚的科研、技术以外, 注重新产品开发、强化质量意识、全力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出色的营销沟通能力对英特尔的发展功不可没。

创造神话的公司还有很多, 比如IBM, HP, Yahoo, APPLE……这些公司的成败与兴衰的背后, 有很多曲折、感人的故事, 从这些故事里, 人们可以获取很多智慧、经验、教训、感悟, 对从业者来说, 没有比这更宝贵的精神财富了。

4. 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兴趣驱动”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本学科的内在的、强烈的本能冲动。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产生的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课程发生浓厚的、稳定的兴趣时, 学习这门课程就有了内在的、持久的动力, 这种内因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对于计算学科, 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认为有几条途径。一是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 (如多媒体CAI) 展示计算学科的经典应用, 如科学计算、天气预报、导弹制导、CAD等, 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计算学科给人类所带来的震撼人心的变革;二是介绍计算学科未来引人的美好前景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是实事求是地告诉学生计算学科尚存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5. 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人对社会和他人负责的心理体验。社会责任感一旦确立, 就会成为性格心理的组成部分, 就具有稳定性, 使人能自觉、主动、积极地尽职尽责。因此, 在人文素质教育中, 除了引导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以外, 还应该在学生的人格培养上多下工夫。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立足现实, 从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高度来把握个人的前途和命运。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 让学生了解所学理论的社会价值;第二, 介绍与学科有关的优秀历史人物, 激发学生树立崇高的正义感与社会责任感;第三, 介绍学科与当前民众利益的密切关系, 激发学生献身于造福人类与社会伟大事业的热情。

摘要:本文在深入分析国内外素材的基础上, 指出了计算学科导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性, 认真地分析并给出了课程的定位与教学指导思想, 提出了教改的方向、目标和方法, 着重探讨了该课程如何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经实践, 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计算学科,导论,人文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石茵译.计算机科学导论[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3:15.

[2]杨跃民.高校人文教育:问题与建议[J].理论探讨, 2005, (6) :140-142.

[3]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4) :1-5.

篇4:新生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的几点思考

【摘要】学科导论课以学科为单位,以学生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使学生清楚学科各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专业发展的前景等。本文分析了课程的内容安排,总结了实施情况。对2013级机械类专业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讲课教师、企业参观、人生规划、学习帮助等方面得到了学生们的充分的肯定。同时,根据学生对课程的系统性、企业参观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提出了改进措施。将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验平台结合起来,嵌入到学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预期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满意。

【关键词】工程类  学科导论课  教学模式  实施效果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No. jg2013061)和校教学改革项目(No. ZD130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223-02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通过引入知名教授和专家以不同的风格讲解不同的内容,向学生展现工程领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促使学生思考“什么是工程?”。学生所接受的信息不仅在于课程本身,通过选择积极、有趣的案例和项目,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这一领域面临的挑战、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机会等,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专业兴趣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雄心对于能否实现成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开设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激发新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明白大学四年“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肯学习的优良品质,使得他们对专业抱有持续的好奇心、博学和富有主见,最终帮助他们梦想成真。通过这种方法,也使得每个学生自信地选择最合适的专业,激发他们在后续大学学习中的热情。开设该课程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学科、专业知识体系及其发展趋势,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发展奠定学科基础。

学科导论课以学科为单位,以学生为中心,从宏观到微观为學生梳理出一个大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在进入专业知识的细枝末节之前,能够对专业所属的学科有一个框架式的理解。套用一个比喻,就是让学生在着手研究树木之前,先对整个森林有个全貌印象,最好牢牢记住这个森林地图,那么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学校根据学科及专业构成情况,2013年在新生中首次开设信息类学科导论课、工程类学科导论课、商科类学科导论课、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理学类学科导论课等五类课程,其中信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电子信息、计算机、自动化、通信工程、软件工程、生命信息与仪器工程等学院专业,工程类学科导论课覆盖机械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科专业,商科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管理、会计、经济等学院专业,人文艺术类学科导论课覆盖人文、外国语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相关专业,理学类学科导论课覆盖理学院各专业。每门学科导论课都有8堂课,16个学时。

学校知名教授为新生上课,同时还聘请了拥有大量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和企业高管来授课,课上,老师拿出“十八般武艺”;课下,学生们大呼“听得过瘾”。这在我校是首次,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教育报、浙江教育报、浙江日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媒体作了详尽的报道。

一、教学内容安排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程教学计划制订遵循“大学→领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讲座”的原则,采用“讲授”、“讨论”、“实践”、“实验”、“讲座”相结合的多样性及灵活性教学模式,让新生完成由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的顺利过渡,引导学生认识学科与专业,增加专业兴趣以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了解大学的精神、大学任务、学科的现状与发展、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掌握机械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来达到了解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的目的。课程教学内容与计划安排如表1所示。

课程的成绩评定主要依据:1)学生完成的对工程领域、学科、专业认识的报告;2)课堂互动讨论的表现;3)考勤等情况。

二、实施情况

工程类学科导论课覆盖机械工程、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各专业以及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工科专业。在新生开学典礼上,校长以“改变”为题,为新生们上了开学“第一课”。校长告诉同学们,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适者生存,变者发展”,找到正确的方向,改变会让我们更美好。而对于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度过充实且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改变对大学的认知;二是改变对学习的认知,进而改变自己的学习;三是改变自己的习惯;四是改变对未来的定位。第二讲是副校长为工程类的三个学院新生作了题为“杭电发展与大学生工程教育”的第二讲,为大家展示了学校发展历程和辉煌成果,告诉同学们工程的概念以及大学工程教育对同学们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在以后的课程安排上,分学院向新生介绍机械学科、材料与环境学科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势,分专业介绍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以及本专业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按学院特色研究方向介绍该方向的科研工作和成果。在课程环节设置上,我们还安排了典型企业参观考察,邀请企业界的知名人士(或校友)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最后分班级围绕工程领域、具体学科与专业,结合本课程的所见所闻,通过互动方式进行讨论与总结,以形成一个从“大学→领域→学科→专业→方向→课程”的由大到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方式来达到了解工程领域的学科专业体系的目的。

对机械学科各专业,安排了6位特色研究方向的带头人,作了“高端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研究”、“数字化设计研究”、“医疗与康复机械研究”、“海洋机械研究”、“微纳制造与精密工程研究”、“机器人技术研究”等6个讲座,邀请了吉利汽车研究院的国家千人作了“汽车主动安全研究”讲座,邀请了吉利集团的国家千人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安排了吉利汽车研究院、西子奥的斯、吉奥汽车、中高动力等4家企业和校内实验平台进行参观,让新生初步了解现代制造业的概况和学院的实验室建设情况。最后分班级围绕工程领域、具体学科与专业,结合本课程的所见所闻,通过互动方式进行讨论与总结,并对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机械学院的3个机械类专业272名新生参加了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可以看出,新生对学科导论课的教学模式、讲课教师、企业参观、人生规划、学习帮助等方面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新生也对课程的系统性、企业参观内容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三、几点思考

根据一年来本课程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对该课程的评价,我们认为在具体的细节上需进一步改进,以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真正让学生明白大学四年“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培养学生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肯学习的优良品质,使得他们对专业抱有持续的好奇心、博学和富有主见,最终帮助他们梦想成真。

1.科学合理地组织课程内容,强调系统性,避免每讲之间的不必要重复。要以“工程→机械一级学科→机械二级学科→机械三级学科”为主线,介绍技术原理和装备的发展情况,重点是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让学生明白做了什么?今后能做什么?

2.在主线确定后,对每个机械二级学科的技术和装备,讲解所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要从事该项工作所需的能力和素质。重点介绍“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关键点以及学习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如何學?

3.针对机械三级学科的技术和装备,结合学院有特色的研究方向进行典型案例介绍。同时编写好教材或讲义,将教师的讲稿或PPT材料挂到网上,以便学生预习和复习。组织学生参观学院的特色研究方向和实验室,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理解机械技术和装备,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

4.学院对每一讲挑选教学效果好同时具有学术影响力的教授担任主讲,要求主讲教师严格按照课程大纲要求,采用启发式、互动式、问题式、研讨式、开放式等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校院采取措施,对主讲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增加4-5倍,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5.在现有的3个国家级校外大学生实践中心的基础上,拓展学校附近的合适企业作为学科导论课的校外实践基地。针对新生的特点以及课程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参观的内容,同时邀请校友与新生进行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对学习的热情、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6.围绕学生未来的职业取向、职业生涯、职业素养三个方面,邀请知名校友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等讲座,介绍与本行业相关的职业及岗位、职业与专业的关系、在校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个人品质和素养、做事方法)等等。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上的需求,规划自己,更好地在学校进行培养训练,为学生指明努力方向。

通过上述各方面的改进,在课程大纲设计、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过程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将校外实践基地和校内实验平台结合起来,嵌入到学科导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满意。

参考文献:

[1]陈国金.工科类大学生创新教学实践,实验室研究与探索,第29卷第3期,20l0年,pp.95-97.

[2]陈国金,李志华,刘庆民.体现信息及经管特色的工程训练教学体系研究,实验技术与管理,第25卷第11期,2008年,pp.17-19.

[3]陈国金,董峰.加强产学研合作全面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论坛,2012(12),pp.140-141.

[4]陈国金,胡小平,董峰.面向产业升级的机械专业培养计划及实现途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7卷第4期,2011年,pp.61-64.

篇5:学科导论学习报告

一、学习目的

1、为什么要报考国际经济与贸易

选择大学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第一次重要抉择。大学的好坏、专业的市场、自己对大学以及专业的满意度等,决定了我能否充实得过完大学本科四年的生活。起初,我因为自身原因,报考了南昌大学这个211学校,第一志愿是临床医学,但是事与愿违,由于临床医学太过热门,本来有把握以后从事医学生涯的我被调剂到了第二个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幸运的是,在选择专业时,我就做出了临床落选的准备,于是我按照自己对专业的喜爱程度以及以后的市场需求,将自己比较喜欢并且比较有市场的国贸放在了备选的行列,于是,在漫长的暑假中的期待中,我来到了南昌大学经管学院,成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的一员。现在,我正在努力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大学的科目任务,并且按照自己的兴趣报了一些社团,努力做事。总体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虽然不是我最喜欢的专业,但是的的确确是我比较能把握并且对未来有比较大的希望的专业,当然,身为一个理科生,最近学的政治经济学对我来说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课程。

2、本专业学习的意义和背景

几个月的短暂学习并不能让我对国贸这个专业充分了解,我查阅了网上的相关资料,一下是专业资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该学科的解读: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技术转移的重要国际经济活动。也是旨在培养具有从事国际贸易及其他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和相关政策研究所需技能的人才的一门重要学科。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市场的日益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地位日趋凸显。而其发展前程,无疑也是相当广阔的。一.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历史看,其强盛趋势具有必然性。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经历了资本主义时期之前,资本主义时期,以及“二战”以来三个发展时期。在资本主义时期之前,伴随这货币媒介和商品货关系的发展,国际贸易从物物交换向以交换为目的,有货币媒介的商品生产和流通转变,国际贸易逐渐扩大发展。而今,政治经济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可见,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既是必然的,又是必要的。它不是时代的偶然产物,而是经历了长久的历史发展考验,一步步适应时代发展,适应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发展的一大洪流。二.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看,其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现代国际经济与贸易正进入21世纪的历史转换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趋势。而今,全球贸易和金融投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经济相互依存,多边贸易体制不断取得心得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三.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机制看,其发展动力十足。概括说来,国际贸易促进一国经济发展,是通过下述这些机制的作用而实现的。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使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刺激企业素质的提高,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市场的扩大。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无疑会有力地带动经济增长。开展国际贸易,必然会激发企业的创新机制,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开展国际贸易能加速资金积累,促进经济增长。开展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一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开展国际贸易,必然带来人员的交流、文化的传播和思想的交换,从而对一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反过来促进经济发展。四.从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条件看,其发展是有较大保障的。

总结:对我来说,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只有打开国门,吸取外界技术资源,到海外寻找资源,将中国特色输向各国,才能够真正发展自己的经济、文化,强大国家综合实力。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正是从事这项崇高任务的职业,不仅仅是个人对资源的需要,更是社会国家对资源的需要,造就了这一专业,我觉得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的市场十分强大。虽然,从客观上看,近年来各大学都开设了有关经济金融的专业,经济类毕业生暴增,对我们就业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但是我认为,对一个专业,在同样的背景下,资源掌握量完全取决的每个人对专业的态度、对专业知识的渴求程度以及个人对自己人生、职业的重视程度,所以,对一个认真学习知识的人来说,许多困难将不再是困难了。

二、学习内容

1、课程学习(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160个学分怎么完成、在大一起初的这几个月中,我上了政治经济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英语语法等相关课程。具体来说,因为我是在国贸三班,也就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分流专业——商务英语,因此,我需要上更多的有关英语的课程,侧重点也与真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同学有些许的不同。目前,我的基础课与许多大一的同学一样,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我觉得基础课是为我们的专业打基础的课程,也许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我们并不会用到我们学习的全部内容,但是上层建筑需要好的地基,我们需要这些基础知识来武装我们自己。关于专业课,我觉得政治经济学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尽管很难理解,但我还是要认真学习,其实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我会把重点放在英语上,争取这个学期达到英语六级水平,能够参加考试。

由于现在还没有选修课,所以我并不是很了解,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选修课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的需要,其他的就了解的不太多了。

2、重点学习(外语、外贸等)作为国贸的学生,学好英语什么重要,因为这是我们以后参与外贸项目的工具,没有优秀的外语技能,很难很好的发展和把握机会。

3、能力学习(科研能力、学习能力等)

关于科研成果,我在开学的时候听过白彩全学长关于挑战杯的介绍,当时觉得自己也要参与一些项目的研究,也要研究出一些举世瞩目的项目。但是,在后来的参与中,我发现大一的自己并是不十分适合参与科研项目。因为科研项目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作为大一的我并不能掌握,其次,科研项目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调研,现在的我并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足够的耐心。大一的我不具备研究项目的条件和能力,因此,很遗憾,我在大一的时候并不准备参加有关科研项目,至于以后,我想,还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关于学习能力,我上大学的最大感悟就是大学的学习模式与高中时完全不一样的,高中学习的范围很小、很狭隘,大学更加开放自由,我有很多空闲时间,也有更多的知识技能要学,也需要自己把握自己,控制自己,这是个很大的挑战,但是我愿意接受。的确,大学培养的是自主学习的人才,在大学这个看似轻松实则竞争激烈的小社会,我有信心把握自己,让自己不虚度这四年的时光。

三、学习方法

1、课堂学习及课前、课后学习

当我发现大学学习生活与高中生活有极大的不同的时候,我的确有些迷茫。我很努力的在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学习模式,甚至我现在依旧在尝试适合自己、适合大学的学习模式,这很难,很费时间,但是我觉得是值得的。现在,我很抱歉的说我并没有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就像今天,我还是在临时赶作业,我知道这很不好。但是,在上课时,我努力让自己在上课时间全神贯注,不看手机不走神,我正在努力做,尽管做的不是很好。至于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学习,我觉得自己现在做的并不是很好,但是我在做,这很重要,态度比什么都重要,老师你觉得呢? 大学很轻松,也不轻松,大学的意思在于个人,我希望我的大学是有意义的。

2、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

理论学习:对大一的我来说,理论学习很重要,是基础,我需要理论去指导自己以后的工作。

实践学习:现在我并没有很多实践学习的机会,或者唯一有的实践的机会也并没有多少含金量,我想,我现在需要学的还是理论学习。

篇6:药学导论学习报告(最终版)

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大一新生了。而作为一名药学专业的学生,第一学期首先学习的与专业有关的课程就是《药学导论》。这门课程是对我们关于药学的启蒙教育,它主要是给我们介绍以后关于药学学习的不同方向以及对药学课程及知识的基本了解,引导我们获得正确的、全面的药学概念。

这门课程主要介绍如下的知识:药物的产生到现今的历史;生药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生物制药;中药学;药学统计学;药事管理学。

通过老师们生动形象的讲解,我对药学这个专业的认识又深刻了一步。在我学完《药学导论》后,我认为这是一门覆盖范围十分宽广,应用十分广泛的学科。它是研究药物本身与药物应用的科学。在药物本身性状研究方面,有研究药物自身性质、自身鉴别、自身发展以及管理规律等:而在药物的实际应用方面,有研究药物与人体或者药物与各种病源生物体的互相作用与规律,即药物作用机理毒理和新药研发方向。药学旗下的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对化学这门基础学科有很高的要求。药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对实验素质的要求很高,要求我们能够独立思考或者有合作分工的进行实验方案的分析与实验本身的进行,还要有总结实验和进行反思的能力。

药学学科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它不仅是人类战胜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医疗保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它对基础学科如生命科学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基础学科的发展。可以说药学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这也是一门需要我们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科。

因此,在进一步了解药学这门学科的特点的基础上,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要在今后的学习中先打好基础学科,为以后的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在课外多多阅读有关书籍培养兴趣并做好复习预习的工作;我要学会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查阅资料、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我不能轻视实验,培养自己的实验素质,实验时认真仔细,试验后及时总结反思。药学学科下共有六个二级学科: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同时还有药事管理学、药物统计学、药学信息学等有关学科。

而我对药物化学有较强的兴趣。药物化学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有机化学工业的蓬勃发展在有机合成发展过程中合成的有机物{很多为染料}构成了潜在的药品原料。19世纪末零散的有机合成药品如非那西丁、氨基比林、阿司匹林等药品已经出现而越来越多的天然有机物的提纯使得有药效的化合物种类急剧增多。另一方面随着有机化学理论的日渐成熟药物化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药物化学分化独立条件已经成熟。后又经过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时期和其后至今的药物设计时期,随着基础学科的不断发展。分析方法和对应的仪器水平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药物化学中的药物合成开始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与科学原理,即进入了药物设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定量构效关系。药物化学作为一门经典的药学学科主要研究的是化学药物的结构、理化性质、结构测定、化学制备、结构与药效相互关系、药物作用的化学机理以及寻求新药途径和方法。作为药学的核心学科之一,药物化学在建立临床用药化学理论基础、阐明构效关系以及定量构动关系乃至化学合成药物的研发与制备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可以看出药物化学的主要任务有:一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间的定性、定量关系。二 研究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与机体组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三 研究药物的最佳制备方法。四 研究开发安全、有效的新药。

而药物化学的核心是先导化合物的发掘与优化。1先导化合物的发掘。先导化合物的获得途径很多,包括随机与逐一筛选与意外发现先导化合物、从天然活性物质中发现先导化合物、生命基础研究中发现先导化合物、由药物临床副作用观察发现先导化合物、研究药物的体内生物转化发掘先导化合物、组合化学的方法产生先导化合物、基于大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设计先导化合物、对现有药物的不同类型与药理作用进行总结研究发现药理活性股骨架和基因从而发现先导化合物等方法。2先导化合物的优化。由于先导化合物自身往往在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有较大的缺点,只是作为线索物质。所以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就在新药 的研发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优化方法包括剖裂与拼合、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前药设计方式优化、设计软药方式优化。

因此为了学好药物化学,我们要认真学习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药物的运转代谢与药效的关系,有机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常见的有机药物类型,新药开发的途径和方法,药物化学进程等知识。

药物化学虽然已经发展了近两百年,但是它仍然富有创新的气质。这不仅来源于基础学科的进步和分析方法的进步,更依赖于药物化学自身包含创新的气质与灵感的成分。药物化学的发展趋势还是集中于方法学的改进和药物自身的类型创新。利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生物技术是必然趋势,加强对自然界的利用也是今后药物化学尤其是中国的药物化学界的重要发展方向。

上一篇:知识经济下教师素质的构成与培养下一篇:给环保局长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