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美育思想

2024-05-22

蔡元培美育思想(精选6篇)

篇1:蔡元培美育思想

蔡元培:美育与人生

今天(2018年1月11日)是蔡元培先生诞辰在150周年。元培学堂“Yuanpei Academy”,首家体系化美育机构。2013年6月20日,元培学堂“以美育人,向美而生”。自此,我们踏上了“以美育改变中国”的征程。元,善也,始也,育也;培,养也,育也。

之所以取名“元培学堂”,是因为创始人赵孝萱希望做更基础的美育培育工作。在取名的时候,就想到了民国最先提出“美育”思想的蔡元培先生,于是决定取名叫“元培学堂”。LOGO源于中国的汉字,黑体和宋体的结合,LOGO的靛蓝,是知识分子的象征色

我们追随蔡元培先生“美育兴国”的理念,兼容并包,融合中西,承继传统,指向当代。创造当代的美育体系。引导人们在超越功利、愉悦自由的精神状态中,体验美感生活,提升人生品味;觉知内在灵性,发现未知自我。最终能协调感性和理性,成为人格完整、精神自由、人生幸福的人。以美育人,向美而生。

作为美育第一品牌,创造当代的美育体系。

终极使命是人人能兼具感性和理性,成为人格完整、精神自由、人生幸福的人。蔡元培是中国提出美育的第一人,“以美育代宗教说”闻名于世。毕生不遗余力地倡导美育。“美育”一词,最早由他从德文翻译过来的。蔡元培在北京大学亲自开设、讲授的一门课程,就是“美育”。

“美育救国”,这一民国教育家的号召,在今天更为迫切。元培学堂,便顺势而生。为纪念民初蔡元培弘扬“美育”的教育理想,元培学堂聚焦艺术、美学和人文教育,细分“美与修为、美与文明、美与品味、美与创造、美与财富、”等领域课程,希望影响更多的人,培养学员的艺术鉴赏力、人文素养与美学品味。美育是什么?

蔡元培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

美育≠美术教育美育≠艺术技法教育美育≠风花雪月美育≠与你无关

美是什么?美学,是感觉学。本质上是感受与感动的能力。元培的美学教育系统,循迹从感官的探索到感觉的开启,到内心的感悟与灵性的感动,从而净化情感、陶冶情操。设计一套激发人们能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这五个途径的教学系统。

当眼能看到,耳能听见,手能触摸,心能感受,我们的心就会越来越柔软,越容易被感动。而就能成为一个自由、敏感而富创造力的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针对美育的五个途径,设计了三个层面的课程:

一、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对音乐、文学、艺术、书法、摄影、电影等艺术门类的鉴赏力与创作力。

二、通过“美感教育”,启发在生活中能从审美的角度,观察美、感受美、表达美,从而提高品味、创造情趣。

三、通过“素养教育”,从美的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完善人格,指向“至高的善”。

???元培学堂2018超级课程表人民日报在去年也发出报道:美育是一种刚需。美是有力量的,没有美育的教育也是不完整的教育。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审美教育对于人格培养的作用。蔡元培先生曾大声疾呼:“美育是最重要、最基础的人生观教育”。乔布斯也曾直言,苹果与其他计算机公司最大的区别,在于追求科技的同时,始终保持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在人生每一个有趣的方面,都有美感的存在。

在物质供应日益丰沛、精神问题愈显突出的现代社会,审美能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个人来说,它关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们每个人身处相同的世界,但是对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视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难怪有人说,“从我们心中夺走对美的爱,也就夺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很多时候,为美而献身,比为面包而活着更加幸福。当每一个公民都拥有发掘美好的眼睛与心灵,拥有完善的性格、更富情趣的人生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不仅是个人之福,也是国家之幸。今天是蔡先生诞辰150周年,先生对于美育的译介和呼吁,包含着他对于国家危亡、文化没落进行挽救的努力,有着深刻的创见和持久的影响力。提倡一种“超越利害的兴趣,融合一种画分人我的僻见,保持一种永久平和的心境”。新中国成立后,美育被定为我国的教育方针之一。另外送给大家一篇蔡元培先生论述““美育”的文章。美育与人生文/蔡元培

一个完整强健人格的养成,并不源于知识的灌输,而在于感情的陶养。这种陶养就在于美育。塑造全面完整的人,也正是美育的宗旨。

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被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图为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签发的任命状

人的一生,不外乎意志的活动,而意志是盲目的,其所恃以为较近之观照者,是知识;所以供远照、旁照之用者,是感情。

意志之表现为行为。

行为之中,以一己的卫生而免死、趋利而避害者为最普通;此种行为,仅仅普通的知识,就可以指导了。

进一步的,以众人的生及众人的利为目的,而一己生与利即托于其中。此种行为,一方面由于知识上的计较,知道众人皆死而一己不能独生;众人皆害一己不能独利。又一方面,则亦受感情的推动,不忍独生以坐视众人的死,不忍专利以坐视众人的害。更进一步,于必要时,愿舍一己的生以救众人的死;愿舍一己的利以去众人的害,把人我的分别,以及生死利害的关系,统统忘掉了。

这种伟大而高尚的行为,是完全发动于感情的。1921年的蔡元培

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做美育。青少年时期的蔡元培(蔡元培家属收藏)

美的对象,何以能陶养感情?因为它有两种特征:一是普遍;二是超脱。

一瓢之水,一人饮了,他人就没有分润;容足之地,一人占了,他人就没得并立;这种物质上不相入的成例,是助长人我的区别、自私自利的计较的。

转而观美的对象,就大不相同。凡味觉、嗅觉、肤觉之含有质的关系者,均不以美论;而美感的发动,乃以摄影及音波辗转传达之视觉与听觉为限。所以纯然有“天下为公”之概;名山大川,人人得游览;夕阳明月,人人得而赏玩;公园的造像,美术馆的图画,人人得而畅观。

齐宣王称“独乐乐不若与人乐乐”,“与少乐乐不若与众乐乐”;陶渊明称“奇文共欣赏”,这都是美的普遍性的证明。植物的花,不过为果实的准备;而梅、杏、桃、李之属,诗人所咏叹的,以花为多。专供赏玩之花,且有因人而择的作用,而不能结果的。

动物的毛羽,所以御寒,人固有制裘、织呢的习惯;然白鹭之羽,孔雀之尾,乃专以供装饰。

蔡元培(一排左二)时期的北大名教授:陈独秀(一排左三)、梁漱溟(一排左四)、冯友兰(二排左一)等

宫室可以避风雨就好了,何以要雕刻与彩绘?器具可以应用就好了,何以要图案?语言可以达意就好了,何以要特制音调的诗歌?可以证明美的作用,是超越乎利用的范围的。既有普遍性以打破人我的成见,又有超脱性以透出厉害的关系;所以当着重要关头,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甚至有“杀身以成仁”而不“求生以害仁”的勇敢;

北京大学校内的蔡元培雕塑

这种是完全不由于知识的计较,而由于感情的陶养,就是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

所以吾人固不可有一种普通职业,以应利用厚生的需要;而于工作的余暇,又不可不读文学,听音乐,参观美术馆,以谋知识与感情的调和,这样,才算是认识人生的价值了。文章选自蔡元培《中国人的修养》

篇2:蔡元培美育思想

( 一 ) 蔡元培的 美育教育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提倡美育的“唯一的中坚任务”。他认为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美育教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从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因此,仕人我之见,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而美感教育的特性恰恰就在于此,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正因为美育具有陶冶人的感情,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因此蔡元培认为:“故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 蔡元培的美感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受到康德美学思想的影响较深,他反复宣传美感的普遍性和超越性,也显然是超阶级的、超现实的,过分夸大了美感教育的作用,主张在教育人对美感教育“应特别注重”,这些都是正确的。 以上的五种教育,蔡元培认为尽管各自的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同时他又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心的,德智体美诸者和谐发展的思想,这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首创的。但是,他也有它的局限性,首先,把世界分为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两部分,又把教育分为隶属于政治于超轶于政治两类,认为军国民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于隶属于政治,而其他的超轶于政治,这种划分不科学。其次,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现世的幸福,而是为了达到那个“不可名言”,如果“不得不强为之名”则“或谓之道,或谓之太极,或谓之黑暗之意识,或谓之无识之意志”的实体世界。此外,他在阐述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问题时,也存在超阶级、超现实、牵强附会等弊病。

(二)大学教育思想

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这同他重视高等教育密切相关,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因此,他说“自己的兴趣偏于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方面多参加点意见”,因此,他又较长时间主持北京大学,有丰富的大学教育实践经验。因而形成了颇有创建的比较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

过前人。特别是我们在生活在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 ,这也是蔡元培先生生活的那个年代无1.关于大学性质的探讨

蔡元培认为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早在19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就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更是反复申述这一思想。191月9日,他在就任校长的演说中,明确的向学生说明:“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宗旨,欲求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今人肆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蔡元培如此强调大学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在当时是为了扭转学生上大学为做官的陈腐观念。当时学生入学“仍抱科举时代思想,以大学为取得官吏资格之机关,而对于学问则没有什么兴趣。蔡元培指出,这是北大“著名腐败的总因”。因此,他认为要改革旧北大,“第一要改革的`,是学生的观念。”

由于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的学问,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是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是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的研究学问。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他在《论大学应设各科研究所之理由》的文章,详列了三点理由:

一是“大学无研究院,则教员易陷入抄发讲义不求进步之陋习。” 二是生活在设立研究所,为大学毕业生深造创造条件。

三是使大学高年级学生得以在导师指导下,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机会。

2. 办学原则——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从大学应该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一思想出发,提出了这一办学原则。他认为大学应该广泛吸收各种人才,容纳不同学派。如果抱残守缺,持一孔之论,守一家之言,是不可能成为真正高水平的大学。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待学说和教员两方面,由于学说必须由人提倡、宣传和发展,教员又以研究,传授学问为己任,所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在实际中更多的是体现在对待教员方面。蔡元培聘请教员,最重要的有无专门学问。只要由真才实学,有研究学问的兴趣和能力,就聘为教员。反之,如若学术水平低,则不管什么人,坚持辞退。而对于教员的政治见解,学术派别,只要不妨碍授课,则不作为取舍标准。

当然,蔡元培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并不是主张对新旧思想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恰恰相反,其本意在于打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

3.学科设置——从偏重文理到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关于大学学科设置,蔡元培的思想,有一个变化发展过程,最初,他从“大学为研究学理的机关”这一思想出发,主张“要偏重文理两科”。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后,又进一步主张“学术分校”理由有两条:第一、文理两科,

专署学里,其他各科偏重于致用;第二、文理两科,设有研究所,实验室等设备,如若遍设其他各科,就要增设病院,工场等,困难更大。

主张学术分校,大学专设文理两科,显然是对民国元年“大学以文理两科为主”见解的发展,目的是为了突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学理,在蔡元培看来,“学”与“术”可分为两个名词,“学”为“学理”,“术”为“应用”。文、理是“学”,法、商、医、工、农皆为应用,为“术”。学与术虽然关系密切,但学为基本,术为枝干。 更可贵的是,蔡元培在看到了文、理分科所造成的流弊之后,进一步主张“沟通文理”。他说文理是不能分科的,文科的史学、文学均与科学有关,而哲学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同样,理科各学科都与哲学有关,自然哲学,尤为自然科学的归纳。而且,由于学科之间的彼此交错,有些学科简直无法以文、理科来区分。因此,他主张沟通文理,和为一科。19,北大进行改革,撤销文、理、法三科界限。全校设立14个系,废学长,设系主任。

4. 教学制度——选科制与沟通

文理思想相连系 ,在教学制度上,蔡元培主张采用选科制,他认为这种制度使学生于专精之余,能够旁设种种有关系的学科,有利于打破学生“专己守残之偏见”,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对于实行选科制,蔡元培认为必须加强指导,为防止学生纯粹从兴趣出发,忽视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他强调学生所选的学科必须经教员审定,学生只有相对的选择,无绝对的选择,除必修课以外的学科,才有选择权。同时,他还指出,选科制只能行之于高等以上学校,普通教育只可采用选科精神,而不能行选科制。

5.行政管理——教授治校

实行教授治校,这是蔡元培关于大学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他主张教授治校,是为了建立民主的管理体制,防止校长主观专断,任意办事,这是他民主思想的反映。更主要的是为了依靠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来管理学校。由此可见,民主精神和依靠专家,这是蔡元培教授治校主张的两根支柱,教授是学校教学与科研的主力,他们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蔡元培依靠他们来管理学校,这不仅彻底扭转了旧北大一切校务有校长等少数几个人决定的状况,而且大大调动了教授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出现了民主办校的生动局面。

综上所述,蔡元培大学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民主和科学,目的是要把大学办成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中心,他不仅为中国近现代资产阶级大学教育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其中许多真知灼见,如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注重发展学生个性,主张“沟通文理”,以及“依靠既懂得教育,又有学问的专家实行民主治校”等等,至今对于我们办好社会主义大学,仍有一定意义。

篇3:蔡元培美育思想

蔡元培年轻时研究儒家学说时曾认真探究圣贤哲学中的道德真理, 思想成熟之后则吸收了西方思想, 奠定了其思想上的人道主义方向。 蔡元培在留学德国期间, 对康德、叔本华等美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认为“美感者, 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 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 而为之津梁”, 这一看法直接来自于康德。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即说明使判断力在知解力与理性力之中起中介和桥梁作用。 蔡元培的思想与康德这一观点一脉相承。 在他看来, 国家并非一切, 除了国家的生存问题外, 还存在更深一层的人类精神生活的实质问题。 在蔡元培的美育理论体现出对人生终极问题的关怀。 通过美育中的艺术教育, 将视角投向个体的精神生活。 他指出:“于工作的余暇, 又不可不读文学, 听音乐, 参观美术馆, 以谋知识与感情的调和, 这样, 才算是认识人生的价值了。”①也就是说, 美育还可以使个人生活丰富多彩、乐观开朗, 更能理解“人生的乐趣, 同时也更知道人生的可爱”②。 这一目的主要是通过艺术教育实现的。 蔡元培对美育与人生的问题, 思考得很全面, 也很人性。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观点, 实际上是阐明了实施美育的必要性, 尚属理论层面的认识。 美育的实施, 更重要的是实践。 那么如何将美育付诸实践呢? 蔡元培认为“美育之实施, 直以艺术为教育, 培养美的创作及鉴赏的知识, 而普及社会”③。他在1922年撰写的《美育实施的方法》一文中全面提出了自己的构想:“照现在的教育状况, (教育) 可分为三个范围:一, 家庭教育;二, 学校教育;三, 社会教育。我们所说的美育, 当然也有这三个方面。 ”④他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了十分详尽的论述。

家庭的美育方法:从公立的胎教院与育婴院着手。 胎儿出生前, 孕妇入住胎教院;胎儿出生后, 离开母亲, 入住育婴院。 上述居住环境要优美, 建筑设备要完善, 使胎儿在出生以前就接受美育。

学校的美育方法:从幼稚园到小学、中学, 由普通教育到专门教育, 都要开设美育的课程。 如幼稚园要有舞蹈、唱歌、手工等课程;小学要开设音乐、图画、运动、文学等课程;中学时代可选择一些复杂的文学、美术等课程。 此外, 学校的建筑样式、陈列品和教学方式等都要合乎美育的条件。

社会的美育方法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专设机关, 如美术馆、美术展览会、音乐会、剧院、影戏馆、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人类学博物馆、博物学陈列所、植物园、动物园等。二是地方的美化, 如道路、建筑、公园、名胜的布置、古迹的保存、公坟等。

这些实施方法详尽而全面, 正如蔡元培所说:“一直从未生以前, 说到既死以后。 ”而且在后来的时间里, 他还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的构想, 如《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美术与科学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希望》、《三十五年来中国之新文化》等文章多次提到学校的美育实施问题。 其中对于美育科目———图画、音乐等要达到美育的效果, “亦须活用, 不可成为机械的作用”⑤的看法至今仍十分精辟, 而且仍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在任北大校长期间, 他还先后组织了北大画法研究会、北大音乐会、书法研究社等艺术社团, 形式多样, 实际上成为他的美育实施方法的具体实践, 达到良好的效果。 蔡元培的这些在学校内的艺术教育形式探索, 可以为当今学校的艺术教育提供借鉴, 我们应当在进行艺术教育的时候, 敢于探索, 勇于实践, 真正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 充分重视艺术教育的独特作用。

从1903年王国维发表《论教育之宗旨》首次提出“美育”, 至今已经过去一百余年。这一百年间, 经过王国维、蔡元培、沈心工、李叔同、李瑞清等诸多教育家及有识之士的努力, 美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由于蔡元培身居国民政府教育总长和北大校长等要职, 其美育思想不但影响巨大, 而且发展相当迅速。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党和政府制定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教育方针, 学校美育得到大规模发展。 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外美育活动 (学生文艺社团及展览、演出等) 丰富多彩, 社会美育活动 (扭秧歌、腰鼓舞、大合唱、美术展览等) 有声有色, 美育和艺术教育开始向农村地区普及。 但是1957年开始连续不断的政治运动, 导致美育和艺术教育偏离了其价值本体。 “文革”十年使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遭受严重摧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全国艺术教育会议的召开, 人们又重新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又回到校园, “美学热”、“钢琴热”在20世纪80年代波澜迭现。 但是,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 “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露, 升学率成为评价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美育在教育领域被淡化, 有识之士为此深感忧虑, 大声呼吁重视美育。 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将美育列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美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地位及实施做了精辟的阐述。 这就不仅为恢复美育奠定了思想基础, 而且对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⑥。 回顾这百余年, 尤其是近半个世纪的美育发展史, 我们发现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虽然是在几十年前提出的, 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鉴于学校美育的现状, 却具有很强的现代意义。 下面仅择其思想之一二论述, 管中窥豹, 亦可见一斑。

蔡元培先生早在1920年12月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的演说中就提出, 教育的宗旨第一是“养成健全的人格”。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方面具有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目前的中小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作为学校美育的主要形式的艺术教育并没有达到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要求, 甚至某些学校的美术课、音乐课等艺术课程形同虚设。 大学里的美育虽然比中小学做得好一些, 但是无法完全满足个人的全面发展。如近年来中学生迷恋游戏机而不顾学业甚至违法犯罪而遭开除的报道经常见诸各媒体。 这一现象说明, 学校在培养人的认识观念上存在问题。 学生的精神、情感方面的教育被忽略, 艺术课程没有开设或者开设但是质量不高, 都无法满足学生在精神和情感方面的要求, 即美育工作做得很不好。 加之当前在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阴暗面, 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不良的影响, 甚至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蔡元培先生认为, 美育正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和价值观念, 塑造高尚的人格。 各级学校正是在美育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 使学生的身心得不到良好发展。 尽管这是八十多年前的看法, 但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蔡元培先生对美育功能理论的学习、研究, 真正将学校的美育工作落到实处。

1922年, 蔡元培先生撰文《美育的实施方法》, 详细地阐述了对如何实施美育的蓝图。 他在社会美育的实施办法中, 提出的设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专设机关, 如美术馆、美术展览会、音乐会、剧院、影戏馆、历史博物馆、古物陈列所、人类学博物馆、博物学陈列所、植物园、动物园等。 现在这一方面的要求我们已基本达到, 但在合理利用上做得还不够。 比如他提出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在特定时段对学生免费开放, 可是据笔者所知, 2004年起, 广州市的包括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陈家祠等在内的多家机构每月对学生免费开放一次。 虽然此举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 (每到免费日, 各馆均是人满为患) , 但是其他更多的地方连这样每月一次的免费开放都做不到。二是地方的美化, 如道路、建筑、公园、名胜的布置、古迹的保存、公坟, 等等。 这一方面做得就不尽如人意。 目前各大城市的面目严重趋同, 都是高楼大厦, 广场喷泉, 设计单一, 缺乏个性, 毫无艺术趣味。 这离蔡元培先生的设想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早在八十多年前蔡元培就想到了古迹的保存, 然而现在我们还在将一个个古风犹存的小镇、民居消灭, 类似破坏古城的报道层出不穷。 这不能不让我们感叹蔡元培先生的思想的超前性了。

目前, 党和政府重视文化建设, 全国各地都纷纷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市等口号, 笔者建议一定要研究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 因为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虽已历经数十年, 但它依然具有很强的现代意义, 可供学校、社会、政府等在美育工作方面借鉴。

注释

11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六卷.美育与人生.中华书局, 1988.

22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中华书局, 1988.

33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五卷.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中华书局, 1984.

44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四卷.美育实施的方法.中华书局, 1984.

55 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新加坡南洋华侨中学演说词.中华书局, 1984.

篇4:蔡元培美育思想

关键词 蔡元培 美学教育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当今高校音乐美育教育是人文艺术学科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与教学相结合的一门教育學科。高校中的音乐美育教育,必须要体现时代性和现代音乐教育特有的美学品质。我们需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针对当前美育教育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和相关课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才能通过音乐美育教育这一途径,使人们能得到高尚的审美教育,并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修养。

一、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与美育实践

蔡元培是我国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开创者,他首先提出了“美育”,将之提到了与“科学”同样重要的地位,并以美育为桥梁,实践救国的信念。他认为音乐美育教育可以陶冶情操,也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因此,他发起组织了我国第一个以“研究音乐,发展美育”为宗旨的北大音乐研究会,还创办了我国第一份专业音乐杂志,他还成立了丝竹改进会、西洋管乐队。后来在肖友梅的倡议下将音乐研究会改为音乐传习所,一面研究西洋音乐,一面研究传统音乐,集教学、研究、表演为一体,并聘请刘天华等一批音乐大师担任教师,揭开了我国高等音乐教育的新篇章,为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肖友梅认为:中国艺术教育之发展,全靠蔡赖蔡元培先生振发,而音乐教育被重视尤赖蔡元培先生之倡导。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各高校发起和组织了各式各样的音乐学会,积极倡导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我国的高等教育在那个时候开始走上了科学与美育相结合的道路,这一结合与蔡元培先生的美育思想有着深刻的渊源。今天的许多有识之士仍然在追求实现他的教育思想的道路,如果说当时蔡元培先生追求的是一条教育救国的路,那么今天,我们追求的则是教育强国理想的实现。

二、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现状和挑战

为了说明现实中音乐美育的特性和功能是如何被遮蔽如何被忽略的,我们必须对音乐教育的功能进行重新认识,概括起来讲就是音乐美育的功能主要是指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当这些功能与音乐教育的各具体环节结合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我们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重视的往往并不是音乐的审美功能,而是音乐的认识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也就是说,音乐教育的功能同其他艺术教育的功能的本质没有区别,所不同的仅仅是表现手段和所借助的媒介不同。

新时期音乐美育的教育,应当体现出现代音乐教育特有的美学品质,不论是作为现代音乐教育的学术探讨,还是相应的改革探索,又或者是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都无法回避美育的时代性因素。通过音乐教育这一途径,对人们进行音乐美育教育,不断地提高人们的音乐艺术修养,是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一个最根本的目标。但是现实情况却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美育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就音乐教育中的美育而言,除了普遍存在的制度性问题外,还存在着教师教学、音乐教育功能和学科设置等方面的问题,正是在这些方面出现的问题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我们知道音乐教育一旦偏离美学因素和不重视对美学功能的发掘,音乐教育就无法从根本上获得积极、健康、有效的发展。

从严格意义上说,音乐教育中的美育功能的范围要宽泛得多,它不仅是指音响的艺术因素,同时还包含同美学领域相关的一切要素。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音乐艺术概念正在不断地接受新的音乐潮流的挑战。而且,新音乐艺术越来越有取代传统音乐艺术的趋势。也就是说,现代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将越来越以激发人的感官功能为主要目标。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显得更加明显,音乐美育中的问题集中表现在音乐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而美学特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贯彻,又致使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滑向边沿。

三、对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思考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要考虑音乐艺术的特点,定好位置,音乐美育教学研究的是音乐学科的教育,是以学校为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基本途径,有统一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等。这些决定美育教育的性质、方向与形式,体现了整个美育教育的共性,由此阐明和揭示了美育教育的普遍规律。所以,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不能违背音乐学科的本质特性,高校音乐教育以美育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旨在通过音乐艺术教育,改善长期以来高等院校专业口径狭窄,过分追求专业知识,人文教育薄弱等缺陷。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知识面广、有着完善人格魅力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不仅需要注意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更应注重知识性、创造性的融合。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高校音乐美育教育应注重审美欣赏和创造的精神渗透,并将音乐审美教育渗透到其它课程中去。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更理性,在各方面也更加成熟,这也决定高校音乐美育教育更应理性、要求包涵的文化内涵更深,这是高校音乐美育教育的重要特点。

高校音乐美育教育应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批判的创新精神,其目的是使学生形成正确音乐价值观。高校大学生思想已经比较成熟,对人生、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显示自我的价值。因此,高校音乐美育教育不仅应用前瞻性的教学观念,了解国际国内的音乐和文化信息,了解国内外的音乐文化动态。还要重新学习蔡元培先生的音乐美育教育思想,将他的音乐美育思想与当前的音乐教育思想相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对当前音乐美育教育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推动我国高等音乐美育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们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修养,得到正确的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陈四海:《蔡元培的音乐教育思想》.《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2]邱正伦:审视现代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1)

篇5:蔡元培教育思想启示学习心得体会

旁边放着字典,磕磕碰碰地读完蔡元培先生半文半白的文字时,竟然发现这样的阅读也是一种不希望结束的享受。太容易理解的快餐文化不能这样启迪人智慧、引人深思,好的作品是作者深厚的学养和底蕴所烘焙出来的,从民国时期到今天,清香依然,醇厚依然。这些经典能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被刘老师淘出来放在我们眼前,进入我们内心,不能不说是一种缘份。

学教育史时,关注的是外国的教育家,看到蔡元培、鲁迅这些大家的教育思想,作为中国人,真是自豪得很。历史告诉我们,当时的中国快到了崩溃的边缘,贫、弱、愚,教育在激烈的社会矛盾冲突中四面受敌,不知何去何从,同时,教育也成为当时思想家们拯救中国的途径之一,从他们朴实的文字、深邃的思想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于教育所寄予的期望,感受到他们的理想、激情和对教育的信仰。

这就能解释,在《死亡诗社》和《放牛班的春天》这两部影片中,文学和音乐,如何让两位老师成功地征服了那些聪明调皮的学生,虽然他们也有困惑的时候,也遇到误解,可艺术奇妙地融合着爱与信念,让孩子们获得了成长的力量。谁也不会忘记这样的老师,他们也许不够智慧,不够强大,却带领我们走入艺术的殿堂,获得人生的`启迪。反观我们目前的艺术教育,是不是也给了孩子们这样的力量呢?或者,更多的是压抑了孩子们自然的生长。

我们的语文教育让孩子们领略到文字的美和意境了吗?还是让孩子们继续选择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肢解篇章和句子呢?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呢?只有对艺术深深热爱、执著追求的教师,才能真正带给孩子们高质量的美育,在享受中完成人格的塑造。

篇6:蔡元培美育思想

1 对蔡元培的美育本质的分析

1.1 美育是感性教育

在20世纪初的美育理论和实践中,对美育的界定通常是参差不齐的。蔡元培对于美育的明确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两处:第一处是蔡元培在《美育与人生》中对美育的第一种解释:“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要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陶养的作用,叫作美育。”[1]

这个定义就把美育归为一种感性教育。所谓感性就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人的本能、欲望、感觉和情感,是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理性相对。总体而言,审美是感性与理性的一致平衡,美育理所当然也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协和。相对德育、智育、体育而言,情况有所不同,美育比较偏重于感性和情感。 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就有感知外物的欲望,这是人和周围相联系的唯一桥梁,也是人情不能避免的。《吕氏春秋·仲春纪》指出:“故耳之欲五声,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情也。”[2]可见,要符合人性,要满足人的合理的感性需求。美育是一种通过解放和提升人的感性来塑造健康人格。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大多数民众思想麻木。蔡元培提倡美育,就是能将许多人的感性从麻木、迟钝的病态下解放出来,重新恢复它的敏感与生动。从这一点看,蔡元培抓住了美育的主要特点。

从感性与理性的关系来看,人的欲望总是无休止的,也是盲目的,也就是说感性是短暂的、易变的、模糊的。倘若任其发展不加抑制或疏导的话,就会有害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理性是比较稳定的、坚实的、清醒的。美育是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行为活动,仅仅需要感性的审美对象是不够的,因为每个人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能力不同,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也会不同。若感性不能正确地抒发和表现自己,就很容易蜕化、物化,以致陷入感性的沉沦。由此可知美育的完成和巩固,不单单是感情活动的力量,还需要有理智的开导,认识的提高。要使受教育者健康成长,不能过于禁欲,要满足感性的合理的要求,让它得到正当的抒发与宣泄。同时注意不能任其放纵,要加以适当的引导。第一个定义把美育和德育、智育区别开来。但欠缺的一点是感性不仅存在一个量(强弱厚薄),而且更存在一个质(善恶真伪)的问题,即陶养的作用不仅仅要使感情由弱转强、由薄转厚,重要的是使其由恶向善、去伪存真。人的感性固然对于健康发展必不可少,但人要想进入更高的审美境界,实现超脱,还需要包括理性方面的指导。

1.2 美育是理性教育

蔡元培第二处相关的定义是在《教育大辞书》:“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人生不外乎意志;人与人互相关系,莫大乎行为;故教育之目的,在使人人有适当之行为,即以德育为中心是也。顾欲求行为之适当,必有两方面之准备:一方面,计较利害,考察因果,以冷静之头脑判定之;凡保身卫国之德,属于此类,赖智育之助者也。又一方面,不顾祸福,不计生死,以热烈之感情奔赴之;凡与人同乐、舍己为群之德,属于此类,赖美育之助者也。所以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3]

这个定义认为美育还需要包括理性方面的美学指导,即美学理论的教育。美育一方面是人的感性人性化,避免走入物化、蜕化误区,另一方面也使人的理性人性化,避免人的理性过分膨胀导致非理性化。美育虽然与情感、感性关系密切,但不能摒弃理性。理性积淀于人的心理结构中,是审美能力强有力的内在动因。它强调的是理性认知在美育中的地位。蔡元培在美育与智育、德育的关系中说明、规定美育,明确指出美育是美学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这是简明地捕捉到了美育要领的论断,即美育在理论上归属于美学,在实践中属于教育。他从教育的角度指出用美学理论达到陶养感情的目的,这样就弥补了第一种定义忽视美育中理性的不足。

美学理论并不直接引起美感,需要通过美的对象和审美主体两个必要的前提。这样蔡元培忽视了美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美的对象引起美感,从而才能陶养感情。从定义的表面看,也容易让人误会认为美育就是美学教育。其实,美育的范围比美学教育的范围广泛很多,美学教育主要是一种知识教育、理论教育,而美育重在以艺术为主的过程教育。通过阅读蔡元培的美育理论,可以得知,蔡元培的美育指的不是单纯的一种艺术教育,而是泛指艺术,也包括艺术理论,即美学(艺术的哲学理论)教育。

由于从两种不同角度解释美育的两种定义各有利弊,因此,现代的研究者就把蔡元培的这两种定义综合起来看,得出了美育本质的较为合理解释。所谓的美育,就是一种多元化的综合式的情感教育,以情感为基本要素,结合理性教育,通过具体可感的审美实践活动,使人的情感得到净化,使心灵得到升华,并成为一种自觉的理想力量,逐渐实现人格的完整和谐。

2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两面性分析

2.1 蔡元培美育的功利性分析

功利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与审美具有功利性,受社会道德政治所制约,因而道德政治和社会人生是艺术与审美的根本目的。

被马克思称为“新思想运动的预言家”的席勒继承了康德的大部分美学思想,并以康德哲学为其审美教育的理论框架,但又充实、发展了康德的思想,把美育赋予更确定性的范畴和内容,比较起康德更具现实针对性。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资产阶级现代化构成二律背反: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人的精神却逐渐陷入贫乏、低俗。人性出现断裂与冲突。席勒第一个拿起美育理论的武器,深刻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人性弊端,也企图通过审美教育来消除人性冲突,使人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席勒著成了美育史上的一部重要代表作——《美育书简》,核心思想就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就是审美教育。席勒的美育理论突破了古代的那种带有狭隘功利主义性质的美育理论,从人类发展的高度抓住了美育的根本:人自身的完善。20世纪,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多数接受了席勒审美教育的影响,把美育看作是改造社会,美化人生的根本途径。席勒的美育论对蔡元培的影响最大,蔡元培提出的美育始终是和救国相联系,除了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之外,席勒的这种功利性的理论也成为了蔡元培美育思想的重要部分。席勒提出审美教育,动机无非就是让审美教育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种救世的药方。席勒和他的先辈、同辈们相同的是为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而寻求方法,不同于他们的是这种方式的先验性,有人因此将他的审美教育戴上了一顶审美乌托邦的帽子。蔡元培吸收了他的美育理论,也难免沾染上了一定的空想成分。对此空想性,很多的研究者都认为是一种时代的缺陷与遗憾,笔者不完全认同,一种理论要用来救亡图存,必然要规划出美好蓝图,才能立稳脚跟,让人信服,从而吸引更多人的积极投身参与,继蔡元培之后,更多的人对美育情有独钟恰恰证明美育的可取性。马克思主义一开始就具备很强的功利性,号召并激励我们为了我们现在看不到的最高目标——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蔡元培的美育在形成之初就带着强烈的社会政治任务,那就是要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提供一种新的思想武器,这是历史对中国的选择,是一种必然。作为一种思想解放武器,就必然要按照武器者的要求去打造,要适应持武器者的需要去定制,因此,在这样情况下的美育必然是功利性的,必然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就不可能完全按照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要求去建设它。

“从历史上来看,功利主义美学是人类处于生产力发展较低级阶段时所必然有的美学理论形态。在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时候,生存总是第一要义的。因此,所有人的活动和思想都是围绕着生存问题展开的。美学也不例外。”[4]241从今天的研究来看,我们会认为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不同于席勒的资本主义时期,蔡元培的美育弊病显然是缺乏系统研究而断章取义的证明,但在一个急于救亡图存的社会环境里又显得自然而然,必不可免。

2.2 蔡元培美育的超功利性分析

超功利主义美学认为艺术与审美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情感活动、具有超越性,即超越社会现实与个体官能欲望之上,不是道德政治的奴仆而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在近代西方,超功利主义美学的最突出代表者是康德。他明确提出“审美不涉利害”,并以此为中心构建他的美学理论体系。蔡元培受其思想影响,认为,美和艺术的根本性质是“普遍”与“超脱”,因而能泯灭人我的差别,冲淡占有的欲望,从而培养舍己为群的献身精神。他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中,把美感教育界定在“超逸乎政治”的教育里,这就为美育奠定了无功利目的的基调。蔡元培认为美感教育可以冲破政治教育的樊笼,让青少年“与造物为友”。“造物”是指广义的艺术和人化的自然。“与造物为友”具体地说就是与艺术为友。让中国青年亲近艺术,亲近自然,从而获得思想的解放,这种教育思想顺应了教育发展的潮流。

超功利主义美学要求审美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桎梏而“独立”,是有进步意义的,这也符合了学术发展的根本规律。但是从中国内部体制来说,古老的中华文明经过漫长的封建社会,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更新的思想才能指导出口;从外部条件来说,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一直遭受西方列强欺凌,“亡国灭种”一直是摆在国人面前的严峻现实,“救亡图存”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近代中国知识界和整个社会的中心话题。再加上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素质,决定了这一阶段的美育很难超越“载道”层面而走向纯艺术和纯审美。即使蔡元培的美育也不是一种精英教育而是一种普遍教育,蔡元培式的美感教育也很难在社会和民众中获得广泛的认同和推广。

总之,蔡元培看到了中国的功利主义美学有不合时宜性,要发展美育,重获生机,必须揉入新的因素,西方的超功利主义正好符合时代的解放个体、释放个体的变革要求。但是他也深深感到要想让中国人真正很快的接受这些文化,就要从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中寻找新的寄托,所以他一面不遗余力地宣传西方的超功利主义美学的同时,另一只脚依然立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结合中国传统美学的精华,开展美学的功利主义,符合了救亡图存的历史需求。

2.3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矛盾性

在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我们既可以找到功利主义的影子又能看到超功利性的存在。从表面上看,就是一个矛盾的畸形组合。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二者并不是绝对对立的。

首先从我国思想史看,中华思想史就是儒道互补,也就是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的互补。儒家文化谈论采取入世的态度,“文以载道”,“诗言志”成为主流文学艺术教育话语,这条道路更多地走向艺术功利性的层面。道家则采取超然出世的态度着眼于人生,这一取向就更接近康德的艺术无目的合目的论,从而走上了艺术的非功利性的道路。这双向前行的两极非但没有让中国的美育走向死胡同,反而造就了中国古代美育的不同于西方的另一种文化源流,这朵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史的奇葩在今天的社会上依然大放光彩。从美育思想史上看儒道互补真正显示了中国传统美育思想的真正面貌。“功利主义与超功利主义的矛盾,是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活动与文学艺术,而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属于精神领域和观念形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观念形态。它是以具体形象或曰感性形式存在于现实当中,而实质又超越现实世界而属于精神世界。康德认为审美与纹样是联系现象世界(现实存在)与实体世界(观念、精神)的桥梁,是有道理的。既然立于现实世界就应该有功用,既然超越现实世界就该无功用;无功用不等于无用,而是‘无用之用’,既有功用又‘无用之用’两个方面,才能全面地说明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的根本性质。功利主义审美观与超功利主义审美观,是围绕审美根本性质而产生的两面观,二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是片面的,又是互补的。二者不断地互相批评、互相揭短,又以自己之所长弥补了对方之所短,制约着对方,使其避免走向死胡同,从而推动着美学思想不断地深入发展,这才是美学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二者的矛盾成为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把二者调和起来,使之相互制约、相互补充,而不是非此即彼,才能真正把握审美活动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4]17-18

对事物的矛盾性不能仅仅简单地排斥,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分析它的利弊。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包含了儒家和席勒的功利性一面,也显示了道家和康德的审美无利害的另一面,从表面上看充满了矛盾,很多人对它这种矛盾性加以批判,但从学术发展规律与从中国美育思想的发展来看,恰恰对美育发展大有裨益,他的美学思想符合了美学发展的规律。

其次,从审美的角度来思索。超功利是美育自身的本性,这却丝毫不影响美育功利性色彩的发挥与角色扮演。从审美角度而言,美有超越性,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偏见,完善人格,达到人自身和社会的和谐。要想真正超越,审美活动就要摆脱狭隘自私的功利心理,不是以有用无用的标准去判断对象,而是视对象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平等的态度去体验、欣赏和与之交流。因此,具体的审美过程必然是超功利的。但是这种超越性难免引导或诱使我们自觉不自觉地转向如何实现“自由与和谐”,而这种追求自由与和谐的过程中无一例外地充满了功利性。客观而言,一己之利是存在的,尽管可能是无意识的,但是背后仍然是有意识的存在的,这也符合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观点: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没有超越意识的行动,也不可能有。我们可以说在审美活动发生之前和之后,它是与功利性相关的;但在审美活动过程之中,它是超功利的,否则和审美活动的特点不一致,就不能称之为审美活动。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在审美活动中不是冲突的。

本文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特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呈现出复杂性,既包含了西方美学、美育的成分,也糅杂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他的美育思想和时代密切相关,却在一定程度上又超越了时代的发展,这种前瞻性对现代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叔平.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266.

[2]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7.

[3]高叔平.蔡元培美育论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208.

上一篇:红歌串词文档下一篇:描写青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