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2024-06-09

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共12篇)

篇1: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德育教育是21世纪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物理学科的作用:不单单开发学生们的智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赋予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学生们可以从物理学家身上学到不怕困难、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本文着重分析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德育教育;教育意义

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德育教育。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渗透并且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的学习能力,更能培养他们辩证的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们在未来迎接各种挑战的过程中,能客观的看待事物,不受主观情绪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

一、从物理学家身上发掘爱国思想

1.培养学生们民族自豪感五千年的古代文明,中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对物理学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物理教师在教学物理内容的时候,经常向学生们介绍我国的四大发明,以及一些别的伟大物理成就。譬如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的时候,告诉学生们:早在北宋的行军打仗的时候,将士们在中途休息时,都枕着牛皮箭筒,防止敌人偷袭。以历史事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将士是如何获取敌人是否到来的,使学生对于声音的传播介质进行思考。这种对于声音运用事例,在沈恬的《梦溪笔谈》中早有记载。通过这件事例使学生们了解到中国比西方早400多年就已经懂得将声音的特性运用到战争中。运用这样的事例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形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近年来虽然中国一些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要赶超世界发达国家,还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物理教师应当经常叮嘱学生们:国家的未来全靠他们,这个艰巨额任务需要他们来完成。给学生们增加压迫感,激励他们为了中国的崛起而不断努力前进。

二、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唯物主义思想

物理学本身就建立在唯物主义者思想上。对于现象、物质本身的解析是主观、客观观点的相结合。物理教师在教学相关定律、原理的时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去剖析、解释其中的原理和规律,能帮助学生们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观。

1.发掘物理知识中的德育内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在每一个物理知识点上。所以要求物理教师们在日常备课中,认真挖掘素材,巧妙地跟德育内容相结合。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九年级第二十章))《电和磁》内容的时候,学生们对于水、电、火都有兴趣。这时候问一句:“电是磁产生来的呢?”接着把学生们带到物理实验室,让他们站在客观的一面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为了验证猜想,会把唯物主义思想跟所学的物理知识有机结合。

2.合理运用神奇的物理实验物理学建立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可以验证学生们的大胆猜想,让学生们明白:他们的主观意识并不能决定物质的客观规律。所以就要要求物理教师巧妙运用实验,为学生们树立唯物辩证注意思想。例如。教学八年级下册十一章(九年级第十三章)《功和机械能》(《内能》)的时候,首先教师运用物理知识不用点火,利用活塞就能把棉花点燃。学生们刚开始肯定疑惑不解,以为“鬼神相助”好奇心相当重。这时候物理教师不要放过这个机会,亲自带领学生们讲解活塞因为把把里面的空气压缩,把动能转变成了内能。内能使得空气升温,棉花到达可燃点,就会自燃。这样做可以帮学生们树立唯物主义思想。

三、物理课外活动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渗透到物理活动当中,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道德素质。1.引导学生们多看一些科学杂志。学生们刚刚接触物理,肯定会被物理实验中的各种奇妙现象所吸引。抓住学生们的心理、科学的进行引导、培养学生们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热情。

2.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且应用物理知识。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可以鼓励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家里检修一下电风扇。安全的设计家庭电路、为家庭电路排除故障。鼓励他们多动手实践,用实践去检验真理,使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

3.多带领着学生们自己多做一些社会调查。譬如,在学完八年级上册《声现象》后,让学生们自己调查自己社区的噪音影响现象,调查声源、提出解决方法。从小树立学生们爱护环境的道德素质,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德育教育与物理结合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与物理学的结合。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新改革,也是全面提升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途径。学生们在学到物理各种知识的同时,物理教师把一些正能量的隐性元素传递给学生。全面地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以及道德情操,为适应未来的全新挑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小用德育教育来给学生们“充充电”,让学生们将正能量合理的释放,用到国家建设当中去,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德育教育的渗透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全面提升,更加是对物理教师的一次理念上的洗涤,让物理教师们清楚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激励自己积极投身到伟大的教育事业当中。德育教育与物理知识的结合是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特点不同,合理的运用德育教育,从实际出发。是每个学生都能有效的接受,真正的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相辅相成。希望物理教师们明白自己的重任,努力为国家输送适应性的全面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芳.物理学史和高中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4

[2]张璐.中学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 [3]石秀芹.高中学科教师德育作用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 [4]林文斌.数学教育的德育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02 文档资料: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本资源来自于网络,本着保护作者知识产权的原则,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只可用于学习交流。本人如有侵犯作者权益,请作者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联系本人,我将尽快删除。

篇2: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浅析德育贯穿于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文/李禄位

摘 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是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因素,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因此,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的,德育将贯穿于初中教育教学的整个阶段。

篇3: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 国门大开, 一些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着社会, 严重影响着年轻人思想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而中学生正处于思想极其波动的时期, 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旦在思想认识上形成错误的意识形态, 就会影响到中学生的一生, 因此, 要加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强调中学时期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在初中中教育教学工作中, 普遍存在着一种不良倾向, 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 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人格, 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不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这些中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没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 对于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加强初中生的德育工作已刻不容缓。

二、德育贯穿于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能帮助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人人生道路、一生的追求以及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等, 一个人如果没有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就不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和国家家有用的人, 那么他的一生也就毫无意义, 如同行尸走肉, 正如诗人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诗《有的人》中所说:“有的人活着着, 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的诗句, 这正是对人的一生生的正确评价, 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 把德育融于语文、历史、地理理、体育等科目教学中, 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价值观和世界观, 使初中生得到全面发展。

2.是增强中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的需要

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一个人最起码的思想和行为准则, 试想想一个不爱国的人、一个没有集体主义观念的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生生存和进步的, 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和集体主义精神, 要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 把为祖国繁荣富强, 实实现伟大的中国梦作为每一个中学生的最高理想和义不容辞的使命命。在中学教育教学中结合各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义教育, 同样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时刻需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这在中中学教育教学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是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因素, 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 因此,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是非常重要的, 德育将贯穿于初中教育教学的整个阶段。

篇4: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一、树立学生自信心,使学生的人格能够独立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进步的起点。初中学生年纪较小,心理上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面对学习上的一些困难有时信心不足。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自卑心理,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对前途感到渺茫。针对这一点,我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课文的人物形象、语言和作者的故事等进行分析,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在《愚公移山》一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比较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愚公之所以能移山,关键在于树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的信心,这种坚定的信念使他移山成功。让学生横向思维,认识今天我们要搬掉学习上的“大山”、摘掉“差生”这顶帽子,就必须要有信心,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把学习搞好。

在重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教学中,我允许学生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不要人云亦云,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辨析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独立人格得以培养。在作文的写作中,我一般不按条条框框规范学生,允许学生在要求的范围内,让思绪如天马行空,畅所欲言,小小的习作也可让学生个性得到张扬。

二、教育学生经得住挫折,使学生的人生观能够树立

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动力,竞争是残酷的,遭受困难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但目前学校的青少年,独生子女占的比例比较多,他们大多数是在大人的呵护下长大的,意志薄弱。在生活上、学习上稍不顺心就灰心丧气、怨天尤人,缺乏抗挫折的能力。这不利于他们参加21世纪的竞争。为此,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通过作品的背景和课文丰厚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抗挫折的教育。

在教学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课时,我让学生了解舜等六位古代伟人虽出身卑微贫贱,但艰苦磨炼之后却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深刻体会成才的“艰苦磨练说”,即“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从而明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这一篇挫折教育的绝好教材,让学生学而有得,认识到古人成材尚且如此,今天,在拥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更应该克服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立志成才。

在《故乡》一文,我抓住课文丰厚的内容,采用合作讨论的方法,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找出“我”思想感情变化的线索并仔细体会该线索表现“我”怎样的人生观。最后归结为“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一条贯穿全文,而且越到后来越明亮甚至可以将处在黑暗中的人们的前路照得颇为明远的思想感情的曲线引导学生,让学生看出“我”在盼望中失望,在失望中盼望的总是积极的人生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我”这种非常可贵的人生观,树立起顽强的意志,抱着即使有时失败了,也不要灰心的乐观精神,为下一次的成功而努力打好基础。接着抓住文章最后的“希望”与“实践”之间存在的哲理,针对学生多理想少实践的心理弱点进行教育,使学生深知“不经历风雨就不能见到彩虹”的道理,树立起“理想——实践”的正确观点。

三、针对学生的情感进行教育,培养其高尚的道德观

当代中学生是在优越的物质环境中长大的,是家庭的“小皇帝”,长期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顾自己,情感单纯而意志脆弱,经受挫折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通过语文课丰厚的资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在教朱自清的《背影》时,我要学生反复品读“父亲”在特定的环境下送别儿子,并艰难翻越栅栏去买橘子的背影,并分析“父亲”对儿子的感情行为,明确了这是一种牴犊之情——拳拳的父爱。在上完这一课之后,我要学生联系自己在家庭中的切身体会,写一篇反映父母亲情的文章,学生普遍在文章中都写出父母如何关爱自己的事例,流露出要以优异的学业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

在教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时,我让学生领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千古名句的含义: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时刻关心自己,即使远隔天涯,也会跟近邻一样。这种不以时空限制的真挚友情,是一种高尚的朋友观。中学生尤其应效仿,而不应整天疲于交友而浪费大好的学习时间。

此外,我还经常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木兰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最后一课》《谁是最可爱的人》等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通过课文的诗句和感人的故事,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的真挚感情,明确人生的职责和道德观,让健康理性的光辉映射情感的天空。

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要善于借助语文教材丰厚的知识资源。语文教师应充分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的图画”,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激励和熏陶学生,从而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目的。◆(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十中学)

篇5: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凡稍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谁不知道素质教育,谁不正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然而,不少学校的则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多开展一些活动,多建立一些兴趣小组,这不是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吗?至于课堂教学,更是花样品种极多,这可真是用心良苦,但效果怎样呢?据笔者调查得知,许多学校的“合唱队”连简单的识谱能力都不具备,“文学社”虽然有很好的写作素材,但写出来的文章错别字、病句数不胜数,这可苦了教师,歌曲要一句一句的教,文章要逐字逐句的改,当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数月奋战,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在校园内回荡,一篇篇精美的文章在报刊上刊登。这难道就是素质教育吗?如果这样下去,素质教育岂不变成一种“花样”式教育,学生的真正素质又怎能提高呢?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全员发展,强调以智育为主体,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认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注重基本功的训练。“万丈高楼平地起”,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基本功,那么不用说将来不能成为新型的建设者,就是当前的学业也难完成。如何抓好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呢?下面本人就自己从事的语文教学实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望能与同行商榷。

一、加强汉语拼音训练,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

汉语是我们国家各民族之间交往使用的主要语言。要准确使用汉语,首要条件就是要学好普通话,要学好普通话就必须学好汉语拼音。但从我所教的学生来看,近年来却出现这样的怪现象:普通话比以前的学生说得流利多了,但拼读汉字的能力却下降了不少。原因何在?据调查了解,因素之一,是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学普通话的高潮,为学生营造了很好的气氛;因素之二,经济的发展使得电视走进千家万户,又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样一来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于是,老师、学生都忽视了汉语拼音的教与学,这样就出现了学生遇到难字不会拼读的现象,较为严重的是部分学生居然连声、韵母都认不全。

当然,听人说普通话,跟人学普通话,这确实是件好事,如果把它的当作唯一捷径,那不太好吧。试想,把一个一字不识的人放到北方,几年后他也能说出一口很好的普通话。也就是说,听人说普通话、跟人学普通话是任何人都能办到的,不能算捷径,况且汉语中这么多字你能全凭听去学会吗?要是这样的话,汉语拼音早就被取缔了。

因此笔者认为,加强汉语拼音训练是提高普通话水平的重要途径,各级各类学校应当重视起来,多开展汉语拼音知识竞赛,语文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任务放到课堂教学中去,切实抓好学拼读基本功的训练。

二、扩大学生的识字量,纠正常见的错别字

“新大纲”规定初中生“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字。”但现在的学生认识的汉字较少,常将最常见的字写错写别,譬如:“奶奶”写成“女及”“女及”,“吃饭”写成“口气”“饭”,“玩耍”写成“玩”“需”等等。我们常开玩笑说把“吃饭”写成“口气”“饭”的同学是想多吃“一”口,然而笑过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如若不及时纠正学生这种错别字连篇的现象,那么他们的素质怎么能提高呢?识字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素质,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所在。学生只有认识了大量的汉字,才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但扩大识字量并非一日之功可见成效的,它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的能力有限,毅力不一定坚强,要扩大识字量需要他人的帮助,这个帮助我们语文教师应当首当其冲,但其他人决非责无旁贷。故此,笔者建议:学校、教师、家长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首先,决不能看见书中难字就放过,学生读错写错字也不管;其次,教师、家长不能写错字以免学生模仿一错到底;再次,学生作业出现的错别字应及时纠正,尤其是非语文教师不能将责任推卸到语文教师身上,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

书写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俗话说“字如其人”,书写不仅能看出一个人的精神品质,而且能体现其处事态度和审美能力。汉字之所以能在世界各种文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重要因素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外型美,这是美、法、俄等文字无法比拟的。我国人民根据汉字的特点创造了各种字体,同时涌现出无数的书法家,其作品成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瑰宝。

书写如此重要,可是不少学生却乱写乱画,“龙飞凤舞”的现象较为严重,这难道不是对汉字的一种丑化吗?我参加书法培训时,曾听一位老师讲了这样一则笑话:有一位中国官员与日本签订合同,桌上放着两支毛笔和砚碗,日本官员拿起毛笔流利地写下自己的名字,中国官员却像拿筷子一样将毛笔抓在手中不知所措。这则笑话虽然有些夸张,但我们清楚认识到书法(尤其是毛笔书法)在现实生活中已不大被重视了。针对这种现象,国家教育部已规定学生必须写好规范字,中考、高考作文评卷应有书写分这个项目。

由此看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写好规范字势在必行。因此,我们应切实做到:(1)从平时抓起,作业中书写必须规范,宁可少写,决不能乱写;(2)教师要以身作则写好规范的汉字,为学生树立榜样。

四、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好习惯

“新大纲”规定:学生必须“熟练使用字典、词典、学会利用工具书和多媒体。”可见教会学生熟练使用工具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可是现在的学生带工具书到课堂的少了,因为它们早被一些“新编”的《课文生字、新词手册》等书籍取而代之了。在学生看来这些书既轻巧又方便,不需要考虑查什么音序、部首,只要翻开相应的课文一对照就行了。部分教师对此也表示默许,因为这可以节省时间,殊不知这样一来,学生连简单的《新华字典》也不会使用了。

本人认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应该多举行查字典、词典的比赛,让学生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良好习惯。

篇6: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 要: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更利于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化学实验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真实的看到实验的发生过程,从而得出实验结论,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重视起化学实验的地位和作用,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经验,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化学实验;重要性

随着国家对学校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各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随之得到提高,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校方也积极配合购置了化学实验器材,使得学生在化学实验课中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可以更直观的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从而加深对实验原理和结论的记忆。通过化学实验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配合老师的讲解,加深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面就此问题,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提高学生学习化学主动性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在加上是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所以学生学习化学的动机主要就是因为学生的好奇心理驱使。这就需要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将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转变为学习兴趣,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时间的发展,最终在化学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出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化学实验便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讲解燃烧知识点时,应有效的运用课堂实验时间为学生展示白磷的燃烧过程,使用玻璃管向烧杯中融入氧气,这时学生们可以看到,当白磷接触氧气后,白磷开始延烧,并产生火光。在实验结束后,抓住学生的这种还意犹未尽的兴趣,让学生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为什么铜片上的红磷不可以燃烧,而白磷却可以燃烧呢?第二,白磷在水中何种条件下会开始燃烧?待学生回答完两个问题后在补充一个实验,在铜网片上放少量红磷,然后在火上加热,让学生来观察在空气中红磷燃烧的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纳和总结,总结出燃烧的条件。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更深刻的掌握所有知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如,在研究铁生锈条件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材中的实验以家庭实验的形式在课前就布置下去,然后在上课时,有学生进行总结,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还能自主的总结出铁生锈的条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记忆,以这种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可以全面的理解知识,而且还能够更加牢固的记忆知识。因此,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利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问题,必须是新颖的,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具有较大的讨论空间,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性,提出有效的问题,使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最大化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带着问题去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的去思考和探索,然后可以自主的设计简单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保持学生的思维始终处在积极的状态。例如,在讲解纳化合物性质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过氧化钠有哪些用途?在我国的航空和潜海领域中有什么作用?针对这种挑战性较大的问题学生的兴趣都十分高涨,从而更主动的去思考和讨论问题。例如在研究除杂问题时,可以设计问题,在银粉中混有铁粉时我们应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除去它,请学生们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一提到做实验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并全身心的投入到实验中,并积极的思考和研究,教师在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和设计,比较各方案,从中寻找出方案的优点和缺点,最后还是要由学生做出总结。这样结论的发现权便是属于学生的,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课堂主角的幸福感,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有效结合课内和课外知识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教学中教师们所选择的教学内容也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收集一些与社会、科技和生活相关的教材素材,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找出其中的契合点,使用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去引导学生理解社会生产中知识价值,使学生在学习的基础上还要主动的去关心社会。在课后教师应适当的布置家庭实验,比如,在研究讨论大理石主要成分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先研究鸡蛋壳的成分,然后在延伸到用途上等等。如果条件和时间都允许可带领学生进行实地的调查考究。再比如,大理石在大型酒店和建筑工地中有哪些用途,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这样学生的学习空间就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可以逐渐的扩大到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环境中,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在课堂所学习到的知识却解决生活中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难,例如,如何对生活污水分类、安全的使用家中易燃易爆的物品、如何防止家中的金属生锈等。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学生生活中的,在教学中做实验室结合学生生活中的这些题材,学生们不但愿意接受而且还更容易理解,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知识变得更加的清晰,并有效的结合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教学讲解中融入化学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利于教师组织教学能力的提高,从而使得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和水平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篇7: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文安县大柳河镇中学 王震

摘要:英语听力教学不断得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英语教学师资队伍也日益递升专业水平。但是,初中学生在听力方面依然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听力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力教学 朗读

参考文献:顾曰国《英语教学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社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3,6期 作者:赵芳

听、说、读、写在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其中,听是获得语言信息和语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径,是其他技能的基础。训练听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感,让学生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从而以“听”带动“说、读、写”,提高英语综合水平。然而如何有效地组织听力教学,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却是一件令师生头痛的事,也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听力训练中常见问题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学生普遍反应听力水平无法提高,听力效果不够明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障碍:

1、心理障碍:许多学生在做听力训练时,往往感到心理紧张,甚至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听进去。

2、读音障碍:有些学生对读音重视不够,没有掌握单词的准确发音,尤其是对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不能辨听一些易混淆的音素。有些学生即使掌握了单词的准确发音,但遇到连读、弱读、爆破等朗读技巧时,又显得束手无策。

3、词汇障碍:在听力过程中学生难免会遇到一些生词,有些即使不是生词,但由于不常用或是有些生疏的词汇,也会给听力效果带来一些障碍。

4、文化背景知识障碍:由于所属同家不同,所接触的异国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日常生活、传说、时事、人物、科普等与自己国家的有所不同,这也会给听力中某些涉及异国文化背景的片段造成文化上的stock。学生如果对西方的感恩节、愚人节不了解,就会感到迷茫。

5、方法问题:有些同学的英语基础很好,可就是提不高听力,这可能就是方法问题。听力训练到了一定阶段,要侧重于整句整段甚至于整篇的理解,而不能只停留在词与句的理解上。如果只注重词与句的理解,语速快了,就跟不上,自然也就听不懂。

二、排除听力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自我放松在做听力训练时,教师告诉学生要消除紧张心理,自我放松,就像旁听者在听两人对话一样,尤其是对初听者,自我放松尤为重要。对于初听者,可以采取多次重放重听的方式,使其消除紧张状态。带着问题听有些学生特别是初

一、初二的学生,材料听了两遍,结果一脸茫然,根本没听进去。这是由于他们跟不上说话者的速度,反应不过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听录音之前先浏览一遍题目,有时也可充分利用题与题之间的暂停时间间隔去浏览答卷上的内容,先对所听范围和大意有个大致了解,然后再带着问题听,并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习惯。听清关键词通常情况下,我们有可能不能彻底听清、听懂每一个音素、音节、单词或词组,但只要我们听清了关键词或关键因素,同样可以做出正确的答案。例如有这样的一则听力材料:Did

在听短文时,由于短文较长,为防止听了下句忘了上句,可对文中一些关键词如时间、年龄、人名、数字等作一些速记。集中注意力听力训练有别于其它训练,其特点是所听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听完后不会再现,特别是在考试中不可能中途停下或反复去听。这就要求听力训练时保持头脑清醒,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注意力集中并不等于紧张害怕。平时在组织听力训练时,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注重上述除去听力障碍的方法与技巧,给予学生必要的听力方法指导,使之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同时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也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来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听力水平,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三、听力训练要贯穿常规教学听力从根本上说,是语音、语法、词汇综合应用的能力,在信息反映到大脑的一瞬间,听者必须将所有英语知识调动起来去听音辨义,这一过程不仅涉及英语语音、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还涉及对有关事物背景知识的熟悉程度及个人经验和积极参与等等。因此听力水平的提高并不是独立的,它与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①夯实基本功教师基本功要扎实人们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中国人学外语,缺乏交际氛围,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县城、小城镇,几乎没有外国人,更谈不上有交际的机会。学生学习外语主要依靠教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标准的口语,丰富的词汇和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这里,学生听到的第一句外语来自教师,学生所学的第一个音标出自教师,只有教师教得标准,学生才能学得正确。因此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学生基本功要扎实前面已经谈到“读音障碍”是影响听力效果的障碍之一。因此学生在学第一个音标、第一个单词时,就要重视读音问题,力求标准。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从辨音开始的。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语音、语调不过关,就无法辨别听力材料中语句的含义。同时还要注意朗读技巧,如连读、爆破等。

②功夫在平时听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停滞不前,亦不可操之过急,要注重把日常教学过程贯穿其中。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新教学大纲指出英语学科教学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教师在课堂上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与学生交流、阐述课文内容、讲解练习,一开始,学生感到不适应、困惑,但坚持下来,不但使学生养成用英语思考的习惯,而且能使学生更注意听讲,跟上教师的步伐,渐渐的潜移默化,听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利用教材组织听力中学教材几乎每一课都配有适量的录音,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部分进行听力教学。有的教师在处理这一部分时,听一遍算了;有的由于某些条件限制(如经常停电等),认为学生反正会读,干脆不听;有的以教师领读取而代之,笔者认为这一部分非但要听,且要多听,要采取多种形式来听。因为:首先,磁带上的录音都是由权威人士朗读录制,是相对地道的英语,比一般教师读得更标准。其次,听力取材要精,要与教材同步。那么听教材上的课文、对话是再没有比这更同步的了。

第三,学生一般都不同程度的预习了教材上的课文、对话,因此听力材料相对来说比较熟悉,听熟悉的材料使学生没有了心理负担,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听力水平,增强学生自信心。那么针对课文,对话,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进行听力训练:A、先让学生合上书,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有关课文、对话的问题,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看能听懂多少。B、打开书本,重放录音,让学生听朗读技巧。C、跟读。这样听三遍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可多听几遍。认真处理好每单元的词汇和听力初中课本每单元都有一些听力题,每单元的词汇也都配有录

音。有些教师为了赶上课进度,常把这部分省去,殊不知这不但是练习听力的好素材,而且能纠正单词的读音,可千万要处理好哟。

广泛阅读,扩大词汇量掌握大量的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对于词汇问题,第一要求学生熟记已学过的词汇,要经常复习,以防遗忘;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对于阅读中遇到的词汇(特别是生词)要做适当记载,扩大词汇量,同时要多阅读介绍异国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的文章。

专项训练不可少只靠平时的练习是不够的。因为尽管平时的听力训练多,但学生却是被动的听,很少设置配套的训练题,导致学生动脑机会较少,而且听的材料也不够全面,故学生听力水平提高不大。因此每周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听力专项训练。利用听力训练册与课本同步的《初中英语听力训练》为我们的听力练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此《听力训练》难易适度,紧扣教材,题型全面,还附有答案和听力材料,是很好的听力素材。每学完一个单元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听力练习。在听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听力技巧,同时处理一些突发问题,既不可看完录音材料后再听,也不可边看边听,因为任何形式的听前看材料都会掩盖或削弱在听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利于听力水平的真正提高。如果反复听还是听不懂的话,此时可带着问题看录音材料,然后再听;这时要特别注意外国人的朗读习惯和技巧。总结经验,悟到语感,这也许就是听力水平提高的过程。课外作业上的听力材料不可忽视与教材同步的课外作业,每单元也分为听力训练和笔头练习两部分。这部分听力训练的有些内容就是从书本上摘下的句子,然后进行听录音填空。笔者认为它也是相当有价值的:一,它可以重现书本知识,但又不仅仅是简单的听,还要动手动脑,所以它不但可以练习听力,而且可以检测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熟练程度。

二、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书本知识。

三、是练习听力好材料,达到较好的听力效果。

努力营造英语氛围亚力三大曾经说过:“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会觉得不自在。”练习听力时,许多学生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兴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

所以切记:听不懂时,也在进步。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外语磁带,使学生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不要紧,学生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他们的周围有外语环境的发音,他们的听力就会提高。

四、多方位挖掘新资源提高听力水平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你常听不懈。因此除了在日常教学中落实听力训练外,课外时间也不能中断。教学大纲指出:“课外活动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有利于激发兴趣,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培养能力”。因此,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举行一些课外活动,如:学唱英语歌,朗读比赛,组织学生看一些英语原版经典电影、VCD,电视等。笔者清楚地记得曾让学生观看英语原版经典VCD《白雪公主》,《魂断蓝桥》。学生不仅能够接触到优美的英语语言文化,激发他们学英语的兴趣,而且能由被动的听变为主动的学(模仿),完成一定的听力信息量,逐渐由量变产生质变,在听力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英语听力更是如此,即使中断一个短暂的时期也会忘掉许多学过的词汇和用语,且“三天不听耳生”,听起来“似曾相识”的词,却无法快速反应过来。似乎少了什么。少了什么呢?语感!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

篇8: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一、世界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当今, 人格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已成世界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美国的语文教育很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格陶冶, 美国希拉·施沃茨在其所著的《中学文学教学》中提到, 中学文学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考察并自觉掌握一个社会或个人的信念、价值观”, “帮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为什么他们成为他们这种人, 为什么他们要相信他们所相信的, 为什么他们要做他们所做的, 以便使他们无论对自己或是对别人一切举止行动都能更明智、更周到和更有同情心”。法国语文教学也非常重视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法国的语文课堂教学非常强调两个方面:第一, 教师的讲解要注意精练、生动、形象, 启发学生理解作品中的艺术美。第二, 在课堂教学中强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些有经验的法国语文老师认为, 教师的工作重点不应只是教给学生知识, 而应该是教给他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日本的高中语文课本非常重视人格教育, 在教科书的介绍中说到:“高中学生对世界社会不满和不信任, 找不到出路, 表现得以我为中心和早衰, 这本书要教给学生如何生活, 通过国语的学习了解人生的真谛, 使自己充分体会到人生的丰富, 以便像一个真正的人一样活下去。”

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突出问题

新课标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次提出要发展学生个性、健全学生人格等, 充分体现了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的新理念。但是, 从人格分析视角看,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启发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的是传道、授业、解惑, 这种“驯化型”的教学, 学生“不违如愚”被奉为典范。传统的“驯化型”教学模式扭曲了师生间的关系, 使师生之间异化为统治与被统治、驯化与被驯化的关系。师对生的统治实质上是道对人的统治, 表现为思想、行为上的专制主义。这种教学模式最终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学生人格上的某种缺失———“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缺失。语文学习是一种个性行为, “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教师的分析、讲解是无法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任何形式的合作也无法代替学生个体的阅读。

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情感的调动《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自己的特点, 扬长补短, 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实际教学活动中, 教师讲解以后, 我们似乎就已经完成了教学任务, 其实不然, 学生的情感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

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忽视了师生平等互动的交流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得到发展。教师要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百花齐放、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从时间上看它具有历时性、同时性、即时性;从教育对象看它具有多元性、难预性、差异性。教师只有把自己摆放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 学生才愿意和老师进行情感交流与心灵对话, 否则, 师生关系始终象没解开的疙瘩, 教师只能死教, 学生只能死学。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阅读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具有无比的优势,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人格教育, 对初中生人格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㈠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健全初中生的人格结构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 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之其它教材有着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 能陶冶人的情操;语文教学中的逻辑思维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认知结构;语文教学中的伦理道德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伦理结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人格中的审美结构。比如, 在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 教师让学生体会廉蔺二人的谦虚坦诚, 虚怀若谷的品德, 学做坦荡荡的君子, 不做常戚戚的小人。在教《岳阳楼记》时, 教师让学生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在教《“宽容”序言》时, 教师让学生辩论、明确宽容的度, 将人格教育融入教学中, 以此来养成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

㈡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丰富初中生的人生体验教育家于漪曾说过:“哪一门学科能有语文那样的灵动蕴藉, 哪一片天地能有语文世界的斑斓多彩。”利用语文特有的优势, 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得天独厚, 因为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它们或热情纯真, 或优美典雅, 或令人振奋, 或启人思索, 使学生在欣赏、赞佩的同时, 触发某些思考, 陶冶某些情感, 从而能潜移默化的丰富初中生的人生体验。比如在教《湖心亭看雪》时, 因为作者选择的是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 人鸟声俱绝, 空阔的雪景来表现他此时的特殊的心态和与众不同的情趣, 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背诵柳宗元的《江雪》, 然后让学生欣赏冬天漫天大雪的图景, 设置话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不同体验。

篇9: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关键词:助推思维;数学兴趣;知识理解;道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4-352-01

初中数学教学的美学教育,是把数学教育提高到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教育活动,为了保证这个活动顺利进行,数学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形式,不断更新教学语言,不断更新教学手段,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数学美学教育的彰显形式,做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教学效果。同时,数学教师平时要多读一些美学书籍和文学书籍,用美学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去探索数学中的美,用文学书籍中呈现出来的美好艺术享受去触摸数学中的美,寻找数学中的美。美无处不在,广大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去探索和发现,让“美”贯穿数学教学始终,终结数学课堂枯燥的时代。

一、美学教育可以助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最佳时机。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培养技能的方法很多,譬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法多用、一图多变等。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创设思维境界,使学生对数学所彰显出来美让学生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感受最深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就进入了最佳时期,他们会感受到数学中彰显出来的美,从而体验到喜悦和成功后乐趣。数学美的诱发力唤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数学的奇异之美,陶醉在了数学美的愉悦之中,思维能力得到井盆式爆发。

二、美学教育可以激发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学,长期以来,困扰老师们的教学难题是学生对数学课没有兴趣,课堂上打瞌睡或人在教室心在外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数学课堂上严重捣乱,破坏课堂纪律,与老师唱反调。要彻底改变此种打瞌睡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数学的美学教育上下功夫。为了达到美学教育的效果,可以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用处。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献身数学的光荣。还可以把数学教学作高度生活化的处理,让数学书上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都能找到影子,学生会觉得他没有白学数学一场,如此,学生会“不用扬鞭自奋蹄”。

三、美学教育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数学的美学教育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美学特征可以将数学枯燥的符号和公式形象化,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利用了美学教育的数学课堂,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会从直观形象上升为理性形象,使学生易于接受。另外,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会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另外,多媒体教育也是一个能将数学教学美学化的重要工具,通过多媒体的美化,能使许多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使用多媒体,许多需要老师费劲口舌才能表达清楚的概念等,学生会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得到深刻感悟。

四、美学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和加强学生道德修养

数学中的审美教育同文学艺术一样,具有潜在的思想教育功能。不过,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对缺乏数学素养的人来讲,特别是青少年受阅历、知识和审美能力的局限,不可能像文学艺术那样轻易地感受和意识到,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美学修养,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发掘和精心提炼教材中蕴含的美育因素,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引导学生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意识。它的核心是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开启心灵,以自己的知、意、情去追求客观世界的真、善、美,引起精神上的升华,产生情感共鸣,起到美化心灵,净化感情,陶冶情操的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形成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完美的世界观能起积极作用。例如,向学生介绍数学在祖国现代化建设和最新科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既激励了他们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努力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也美化了学生的心灵;向学生介绍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成就和现代数学家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他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数学美的严谨性可以培养学生言必有据,一丝不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高尚品德;寻觅数学结论完美和解题方法最优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勇于探索、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

篇10:浅谈函数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

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运动和实际的量之间的依赖关系,通过坐标系中的曲线上点的坐标反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函数图像将函数的数量关系直观化、形象化,提供了数形结合地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它是近代数学的主要基础,又和集合、对应等现代数学的基本概念紧密联系着。

1、函数思想是初中学生提高思维能力的关键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都明显地写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基本函数思想方法却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是无“形”的,并且不成体系地散见于教材各章节中。教师对函数思想理解的多少,讲解与否,讲多讲少,随意性较大。而对于学生来说学会一些函数思想是受益无穷的。例如“数形结合”、“集合”、“极限”、“函数”、“公理化”等,更多的是适用范围广,普适性强的思想方法,如“分类”、“一一对应”、“转化”、“模型化”等人类的基本思想。基本的函数思想与方法的教学是学生形成良好认识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形成优良思维素质的关键。加强基本函数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深化数学教育的突破口。

学生只有领会了基本函数思想及方法,才能有效地应用知识,形成能力。在我们的教学中,那种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基本函数思想、方法的教学,是不完备的教学,它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反之,如果单纯强调基本函数思想和方法,而忽略表层知识的教学,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学生也难以领略到深层知识的真谛.因此,对函数思想的教学应与整个表层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逐步掌握。

2、函数教学中遵循的问题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精化所在,反映出数学的本质规律,学生若能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便能更快地理解知识。因此,在初中函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函数思想方法渗透到自身的教学理念中来,让学生充分学习函数中深含的思想方法,从而帮助学生在学习函数基础知识之余,也能具备相应的函数解题能力。因此,教学中我们应注意以下问题。

⑴ 明确抽象与个体间的关系

函数从客观现实中提取出问题的数学特征,从中抽取出抽象的关系,继而在建立起的函数关系中分析解决问题。处于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自身的知识积淀与认识能力仍处于基础水平,可能难以把握函数的抽象性。因此,教师有必要结合丰富的实例、教学模型、多媒体技术以及其他的直观手段,将函数的抽象性与个体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理解函数的概念。

⑵ 坚持相互联系、运动发展的观点

两个变量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对于刚刚接触函数知识的学生来说不太容易理解。初中函数教师可以根据“一个量随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这一关系,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数学知识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来举例,比如“汽车的汽油消耗量随着行车路程的变化而变化”,或者“圆形的面积随着半径长的变化而变化”等等。这样,便使学生更迅速地理解自变量与变量的定义,并能在活跃的思维环境中锻炼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 利用图像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在初中函数中,函数变量关系与绘制图像同样密切联系起来,变量关系中彰显出隐含的图像信息,图像之中也能反映出函数的变量关系。在解答函数题目时,往往需要结合绘制图像,在较为直观的图形中把握函数关系,为分析、解答提供了一个方便的视角。初中数学教师在教授函数知识时,若能充分利用“数形结合”观念,将会更好地引导学生们探索、归纳函数基本要义,开拓解题思路。

篇11: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近年来,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中越来越重视用英语进行交际,不以语法为中心,而是让语法教学为学生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服务,为“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服务。每一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同的语言,其语法内容也大不相同。张今在《英汉比较语法纲要》里说:就英语来说,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八种:

1、词根法;词根代表物质意义,词尾和语尾代表语法意义;

2、内部屈折;

3、错根法;

4、辅助词:包括助动词、介词、连词等;

5、词序;

6、语音;

7、语调;

8、结构关系:如冠词、数词都是名词的形式标志。汉语由于形态不丰富,更多地依赖词序、辅助词、结构关系来表现语法意义。这又说明英语和汉语不仅在词态学(morphology)层面上有着质的区别,在语法上也有相当大的差异。“语法在语言的功能中显然起着主导作用Grammar is clearly central to the working of language。”搞清楚英语中的这些语法特点,对学生更容易地学习英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中学英语教学的实际语境可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

(1)多数英语老师并非以英语为母语的教师而是讲汉语的中国教师。

(2)课余(甚至课堂上部分)师生间的对话都是用汉语进行的。

(3)因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而使学生很难学会符合于英语本族人的正常表达法。

(4)学生很少有机会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交谈。

因此,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英语语法的辅助和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篇12:诵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的教材中,古代诗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因为有中考的压力,所以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都比较关注教材所选古代诗歌的背诵和默写,而忽略这些篇目的理解和赏析。[1]即使也设计了理解赏析的环节,也大多从诗句意思和主题思想等角度进行知识层面的传授。古诗词教学最传统的诵读环节,一直都处于次要地位。无论是从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角度,还是从完成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这都是一种不可取的做法。那么诵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究竟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一、诵读,能促进学生把握古诗词的主题内容。

古诗词都是古人在一定背景下,对其心理感受的一种表达。而通过诵读来理解诗歌内容,不仅是对作者当时心理感受的一种还原,也是对时代背景以及作者人格魅力的一种解读。[2]当然,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例如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教师先要指导学生了解其写作背景。这是苏轼被贬谪到密州的时候,和同僚出猎的时候写下的一首作品。虽然被贬,但是苏轼的情绪并不消沉,而是仍然充?M着为朝廷效力的雄心壮志。接着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带着理解去诵读这首作品,并且根据学生诵读的实际情况予以具体指导。当学生能用雄心勃勃而又颇为自得的语调去读“亲射虎,看孙郎”,用低沉充满期盼的语调去读“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用慷慨激昂的语调读“西北望,射天狼”。那么学生对苏轼这首作品中抒发的情感,以及这首宋词的魅力理解的相当透彻了。

二、诵读,能帮助学生形成多种语文能力。

很多优秀的古诗词能够脍炙人口,不仅是因为其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这也和这些诗词中运用了很多艺术手法有关。理解掌握这些艺术手法,感悟它们在表达情感、刻画人物、描绘意境中的作用,对于学生提高语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单靠教师的讲授是不行的。而把这项内容和学生的反复诵读结合到一起,效果就要明显多了。

例如陆游的名作《卜算子?咏梅》,词中作者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在对梅花高贵品质的赞美中,抒发了作者对高洁之士矢志不渝精神的崇尚之情。而在描写梅花形象的时候,作者没有运用太多的形容词,也没有正面直接进行赞美,而是通过描写“驿路断桥边”这一独特的环境,和“只有香如故”这一细节,来完成的梅花形象的塑造。

学生掌握这些手法对于提高语言表现力和写作能力都很有好处,而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些手法好处的有效途径,就是合理安排充分诵读环节。当学生用悠远凄婉的语调,读出“驿路断桥边”这一句的时候,他们的头脑里一定会勾勒出荒郊野外生长着一棵孤独的梅花这一画面。这个时候教师稍微引导一下,学生就会明白典型环境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其写作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三、诵读,能深化古典文学对学生心灵的熏陶。

学习古诗词,既能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其最终目标,还是继承优秀古典文化,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3]学生可以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在诵读中提高能力,也可以在诵读中受到古诗词更深刻的影响。

打开中国古典文学的宝库,能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的作品比比皆是。《诗经?蒹葭》中追寻梦想的百转千回;《长歌行》里珍惜时光的明智;《观刈麦》里拷问良知的济世情怀;《竹里馆》的超脱悠闲与世无争;李白在《行路难》中的自信豪迈,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深沉惜别,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乐观豁达,辛弃疾在《破阵子》中的沉痛悲壮等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好素材,反复诵读,便能让这些好素材的积极意义最大程度得到发挥。

读不是目的,用诵读的方法实现对古诗词的理解,学习古诗词优秀艺术手法,接受古诗词情感意蕴的熏陶,这才是目标。也唯有如此,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才能尽得中华灿烂古文化的精华,也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古文化更多的滋养。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初探[J].王素芹.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09)

[2]品诵?欣赏?感悟――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讨[J].李芳.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9)

上一篇:关于成人高等教育下一篇:xxx公司网络整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