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人才的培养

2024-06-22

如何创新人才的培养(共8篇)

篇1:如何创新人才的培养

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科学大师钱学森成长成才的启示

2009年10月31日清晨,我国航天科技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父”的科学泰斗钱学森,静静地走了。一代科学巨星的陨落,除了给国人留下无尽的缅怀之外,同时也留下了待解的“钱学森之问”:到底是哪些因素成就了这样一位科学大师?我们究竟该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其实,从钱学森的人才培养观、教育思想观,以及钱学森自身成长成才的经历中,我们可以隐隐找到解开这一难题的钥匙。兴趣广泛 喜欢阅读——打开视野之门

据钱学森的弟子涂元季介绍,钱学森兴趣爱好十分广泛,音乐、绘画、摄影、文学等都喜欢,阅读面非常宽广,前沿科学、文学艺术,连菜谱也买来看。涂元季介绍道:“我给他当了20多年的秘书,可以说一句不夸张的话:恐怕很少有人比他买的书多。”新华书店专门给钱学森留一个格子,出了什么新书就给他留着,包括当时最尖端的外文科学书籍、杂志。一次,看书店送来的书里还有一本菜谱,涂元季还以为是厨师“搭车”买的,一问才知,原来这也是钱老的读物。

钱学森不是一个藏书家,而是一个看书家。他看书的效率很高,哪些章节废话多,哪些章节有内容,他一浏览就知道了,并且把精彩的章节推荐给别人。钱老96岁高龄还在家翻看报纸,家里的书架书柜,摆满了他阅读过的书籍和资料。不管是报纸还是资料上,凡有用的东西钱老都剪下来,用档案袋装起来,一共有600多个档案袋,可见钱学森博览群书、博闻强识。

启示:阅读开阔视野,知识增长智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注重学习,博览群书,从浩瀚书海中吸取精神养料。马克思喜爱读书,每天都到大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去翻阅书刊,前后翻阅1500多种书籍,座位下的地板都被踩凹下去,最终写成《资本论》。毛泽东一生热爱读书,即使在战乱时,还坚持学习,读哲学、历史、军事书籍。视野决定高度,胸怀影响成败,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正如古代文艺理论家刘勰所言:“积学以储宝,酌思以富才,研阅以穷照。”创新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大量的信息,这是思维发展和跨越的基础。只有广泛涉猎,勤于积累,丰富阅历,才能厚积薄发,善于创新。

勤奋刻苦 天道酬勤——成才的金钥匙

钱学森之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与他的刻苦学习分不开。他从小就很爱学习,喜欢读书。吃饭的时候总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连头都不抬一下。为此,他母亲必须经常把别的菜换到他面前,要不然他就总是夹面前那一盘菜。

钱学森在美国上学的时候,有一年圣诞节,一个犹太学生在大家都出去玩的时候去教室学习,他想,应该没有别人在吧?于是,把收音机打开,边听广播边看书。过了不久,有人在隔壁敲墙了。这个犹太学生纳闷:是谁呀?过去一看,是一个中国人。钱学森告诉他,你的收音机声音太大,影响我了!原来,在这个犹太学生来学习之前,钱学森早已在这里自习很长时间了。

钱学森转入加州理工学院,投到冯·卡门手下攻读博士学位时,花了整整三年时间,写出三篇论文才拿到博士学位,这一年他都28岁了。他的这个博士学位来得相当不容易,第一篇论文:“可压缩流体边界层问题”发表出来只有6页纸。可是为了写出这篇论文,他作了大量准备,查阅了大量文献,耗费了大量心血,仅阅读文献的笔记就写了450多页。而他的第二篇博士论文:“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就提出了著名的“卡门—钱公式”。他的这篇博士论文就使他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启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在看到别人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很少有人能看到别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努力和背后的艰难坎坷。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要想收获成功的喜悦,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茅以升说过,“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无论是科学发明还是艺术创作,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离不开不懈的努力和顽强的意志。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培养吃苦耐劳、勤奋刻苦的品质。

家庭熏陶 启蒙教育——奠定成才基础

钱老的秘书涂元季在回忆中曾说:“成就钱学森的因素有很多,我觉得首先一点就是:他有一个很懂现代教育的父亲。”钱学森的父亲懂得现代教育,虽然叫他学理工,但同时又让他学习很多文科的东西。比如,他让北师大附中的校长林励儒教他伦理学,让高希舜教他绘画。

不仅家庭教育给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而且随后的基础教育阶段,他也受益匪浅。

1991年,在党和国家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仪式上,钱老的答谢致辞也就讲了十几分钟,但却有一大段是讲他在师大附中所受的教育和师大附中对他一生的影响。他曾不止一次地对人说:“在我一生的道路上,有两个高潮,一个是在师大附中的六年,一个是在美国读研究生的时候。”

1923年至1929年,钱学森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那是一段令钱学森最难忘的青春岁月:每天中午吃了饭,大家在教室里讨论各种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化学……不怕考试,不死记书本,玩得也很痛快,天黑才回家。学校形成的考试风气与今天迥然不同:临考前从不紧张备考,绝不因明天要考试而加班加点背诵课本。“大家重在理解不在记忆。不论什么时候考,怎么考,都能得七八十分。”

对于这段启蒙教育,钱学森十分怀念:教几何的傅钟荪老师用古汉语自编讲义,把道理讲得很透。教生物的于君实老师,常带领他们去野外采集标本,教他们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并开设多门选修课,如非欧几里得几何、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工业化学以及中国的诗词、音乐、伦理学,学生饱览各种课外书籍……因此学生的知识面广,求知欲强,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师生关系密切,息息相通。

启示: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作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基础。在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道德、心理、兴趣、爱好的培育,养成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维品质,激发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而不应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填鸭和应试技巧的灌输。学术自由 鼓励创新——培育创新土壤

钱学森多次称赞自己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所受的教育,“我到加州理工学院,一下子脑子就开了窍,以前从来没想到的事,这里全讲到了,讲的内容都是科学发展最前沿的东西,让我大开眼界。”其实,他所称赞和怀念的就是创新的氛围。钱学森回忆道,当时,加州理工学院创新的学风弥漫在整个校园,整个学校的精神就是创新。在这里,学生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学生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学术见解,可以向权威们挑战。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学术讨论会十分活跃,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钱学森表示,所有在那里学习过的人都受它创新精神的熏陶,知道不创新不行。

钱学森读大学时,研究应用力学,也就是说用数学计算来解决工程上的复杂问题,数学系搞纯粹数学的人偏偏瞧不起这些应用数学家。两个学派常常在一起辩论,各贴海报讲座,结果是两个讲座都大受欢迎。钱学森曾说过,“今天的大学,能做到这样吗?大家见面客客气气,学术讨论活跃不起来,怎能培养创新人才?更不用说大师级人才了。”在钱学森看来,中国的学校,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你是不是真正的创新,就看是不是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人云亦云不是科学精神。”

不随大流,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做别人不敢做的……正是这种创新氛围成就了钱学林的伟大事业。

启示:受传统中庸思想影响,人们长期追求“以和为贵”,否定精神和批判精神在学生身上十分匮乏,这很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国教育的一大弊症就是追求让学生没有问题,没有疑惑,而西方教育则正好相反,总是将学生从没有问题教成有问题。哈佛大学的一句名言就是:“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之中”。教育家托兰斯认为,创造教学的核心目的就在于创造一种“易起反应”的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积极的舆论导向、宽松的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土壤、阳光、水分和空气,大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创造的氛围,是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的必要前提。严谨治学 做事较真——养成科学品质

钱学森做事较真,实事求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来不得一点含糊。

在上海交大读书的时候,一次水动力学考试,教授给钱学森判了满分。但卷子发下来以后,他发现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老师没有注意,马上举手说:老师我没有全对,我这儿做错了。教授后来给他扣了4分,并把卷子保留着。

钱学森一生成果丰硕,但生前发表的著作、文章却并不太多,这是因为他从不掠人之美,所有的文字都是他个人的真东西。他得知一位教授在搞模糊数学,觉得这是数学里面新的前沿,很有意义,就把他约到办公室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之后指导写论文。论文写好后,这位教授建议两人合署名。钱老回答说,科技论文的署名只能署干实活的,如果说我给你提过几点建议,你觉得合适、接受了,最多在论文的结语提一句就行了,这是世界学术论文的惯例,我们必须坚持。

作为大科学家,钱学森总是鼓励年轻人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有一丝闪光点,不管说的跟自己意见是否一致,他都虚心接受。

钱老晚年为抵制学术乃至社会上的不正之风,还给自己定了四条原则:不接受吃请、不参加任何开幕式、不为他人写序、不题词。

启示: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踏实的科学品质是一个人从事科研事业的基础。钱老之所以受到世人敬仰,不仅仅在于他在科学上所作的巨大贡献,还因为他高尚的人品。当前学术界剽窃抄袭、申报造假、论文挂名的现象此消彼长;学术研究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的情况屡见不鲜;哗众取宠、吹拍拉扯、追求轰动的风气肆虐横行;大学行政化、官僚化,学术成果评审“唯官是图”的现象大量存在……这些不良风气严重危害学术的本质,妨碍科学的创新,影响到创新型国家建设。要造就创新型人才,必须培养受教育者实事求是、追求真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科学品质和学术人格。教师引导 人生导航——引领成长方向

在钱学森的成才道路上,他的恩师、世界力学大师冯·卡门功不可没。冯·卡门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还是一位大教育家,他的学生遍布世界,从他手下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科学家。

卡门的教学方法很独特,他重在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而不是按照刻板的教学大纲去灌输学生。他平时很少测验,只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初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有些学生并不习惯他这一套,怕期终考试成绩好坏一锤定音,于是有的学生去找卡门,希望发给大家一个复习提纲。卡门说:“为什么只给一个提纲呢?我可以把全部考题都给你们。”一听他这样回答,大家都不吭声了。卡门对他们说道,“因为任何一个工程技术问题根本就没有百分之百的准确答案。要说有,那只是解决问题和开拓问题的方法。如果有个学生的试卷对试题分析仔细,重点突出,方法对头,且有自己的创新,但却因个别运算疏忽最后答数错了;而另一个学生的试卷答数正确,但解题方法毫无创造性。那么,我给前者打的分数要比后者高得多。”

卡门还常常把他的最新研究成果融入教材,他甚至在学术讨论会上经常把自己的创新思想讲给大家听。

冯·卡门和钱学森配合密切,就当时航空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为解决高速飞行和超音速飞行中的问题,联合署名,发表了许多论文。加州理工学院的教授们评价这师徒二人是天生地造的一对。冯·卡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许多学生,但只有最得意的门生钱学森是作为单独一章写的。

启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名师出高徒”,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教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教师。当前,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还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有些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教学方法陈旧,有些教师兼职过多,主要精力不在教书育人上,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要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必须切实把师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设一支爱岗敬业、师德高尚、严谨笃学、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科学和艺术联姻——激活创新的灵感

对于钱学森,人们常常把他与导弹、火箭、航空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其实,他对于艺术也非常挚爱。钱学森年轻时就特别喜欢贝多芬的乐曲,学过钢琴和管弦乐,对我国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也怀有极大的兴趣。钱学森曾说,“让科学与艺术联姻吧,那将会创造奇迹!”

钱学森的妻子是被誉为中国“欧洲古典艺术歌曲权威”的蒋英,回国后的40多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要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把熟识的科技人员邀去欣赏。1991年,钱老在人民大会堂授奖仪式上即兴演讲时说:“44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钱学森时,钱老说:“我要补充一个教育问题,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问题。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钱学森从自己的亲身体验中认识到,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然后才是科学论证。而猜想需要的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他一再强调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起来,走“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道路,因为创新是科学与艺术的共同灵魂。

启示:科学和艺术是一面硬币的两面,它们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两种方式,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缺一不可。科学借助艺术的想像,可以突破固有的思维框架,实现概念的跳跃;艺术借助科学的理性,可以突破感性的直觉,实现情感的跳跃。许多世界级大师身上都体现出科学和人文的完美结合,例如达芬奇的绘画作品 《蒙娜丽莎》闻名世界,同时他也是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爱因斯坦是世界物理学大师,同时又是小提琴演奏高手;李四光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同时又是一位作曲家。科学与人文艺术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通识教育,文理并重,科学和艺术兼修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阙明坤)

篇2:如何创新人才的培养

论文摘要:

姓名:陈玉婷专业:建筑学学号:10934101

21本文针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针砭时弊的作以详尽分析,确定其重要性,划定创新型人才所需基本素质.同时提出: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学校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关键词:创新人才 能力构成 培养模式 实践环节

谈及人才问题,我们似乎都不陌生。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创新型人才又是科技发展的不竭源泉。由此,其重要性可见一般。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世界范围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的竞争。党中央更是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那么,何谓创新型人才,又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又体现在哪里呢?在此仅代表个人想法,浅谈一二。

一、创新性人才的重要性

没有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就很难实现科技方面的创新提高,进而影响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决定了国家综合实力,影响国际竞争力。我国因创新型人才短缺产生的主要弊端如下:

(一)学术方面

整体科技竞争力走下滑式趋势。,我国目前在自主研发的创新科研成果、国际上获得的相关表彰奖项方面都收获寥寥。虽然目前考核职位资格的主要方式是发表在重要杂志上的学术论文,但现在它们的实际含金量并不高。重数量不重质量,是我国学术界的主要弊端。同时

(二)国内方面

科技生产力水平,经济效率都不高。我国GDP总量虽然现已跻身三甲名列,但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人均实际收入和效率并不高。深究其原因,不外乎我国目前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还很低,仅处于一个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外国技术和外贸收入作为主要国民经济来源的阶段。

(三)国际方面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导致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还不强。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排名中,中国内地列34名,甚至远远落后于排名11的中国香港。而中国目前发展中的主要弱点是:“合格人才的匮乏,就业形势严峻;科技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表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匮乏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影响着国家长远发展。因而,怎样选拔创新型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便成了适应当前中国发展中首当其冲的问题。由此可见,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型人才的定义以及培养方向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所谓创新思维,需要全面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辅助以正确的方法、创新品格。创新型人才需具备以下素质:

(一)清晰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包括思维形成,口头表达和书写表达三个方面。清晰的表达能力是获取他人认可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只有让他人正确领会你的意图思想,才能进而得到发展和进步的机会。学校中的相关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都有助于锻炼个人思想的抒发,良好心态的培养。此外,考虑通过社会实践:工作或是参加志愿活动,来增强表达能力也是不错的选择。

(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创新型人才如果不具备适应能力和合作能力,那他基本等于零”。

个人能力毕竟有限,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局限性。兼容并序才能有所进步,集思广益才能有所创新。集体活动、友谊赛是学校内促进团队协作能力的不二选择。跨国性合作项目、联合合作项目则是大型策划的主要运作方式,以此得到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平衡,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进一步的创新提升。

(三)创新人格的养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于一个纯粹的科学家来说,对人类自身命运的关注,从来都必须成为一切基础工作的目的。一个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最不可或缺的就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只有以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发展为基础出发点的人才,才会发挥出最大的潜能,只有真正发自内心热爱真理、崇尚科学的人才,才有持有高度热情,追求真理,献身科学,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学校方面需要加强基础的思想教育辅导,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多种途径,普及创新人格的重要性。

(四)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需知道,创新是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失败的可能很大,这就需要人才坚忍不拔,勇于尝试,不惧失败的心里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质。同时需要他们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即使面对屡次失败,也要坚持探索。初入大学时的军训、国家规定的兵役、以及一系列的磨练活动都是集中意志品质的体现方式,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自己慢慢体验。

(五)一定领域的知识深度

这似乎也不用多做赘余。一切创新活动都需要建立在一定知识层面的基础上。至于提到具体的相关专业领域,如何在了解的层面上深入才是首要问题。学校方面建议多多举办一些专业性讲座,以此形成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同时优化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其中尤其是要突出教会学生具备学习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国家方面建立增加设立一些相应的机构,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遣送优秀人才出国交流,引进国际创新型、技术型人才交流经验。

(六)联系观察不同学科领域、文化、理念相关性的能力

如果仅仅掌握单方面的科学技术而难以做到融合贯通的话,恐怕也很难提升创新的层面上.只有首先具有观察、比较、提炼升华和总结的能力,正确的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他人,才能进而达到创新。建议学校设立“学分制”制度,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任其个性化发展。交换生制度同样有利于学校之间、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

(七)形成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即理论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要使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失调。”创新就是建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和实验得到的收获和提升。这些需要学生的面向社会实际能力。学校的实习制度和社会实践活动则是针对这一问题,复旦更是开展了“海外交流计划”、“西部支教计划”、“暑期社会实践计划”等机会,这些都为学生之后充分

融入社会和工作中去埋下了不错的伏笔。国家方面则有多种实验性项目、创新性项目,并给以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鼓励实践创新。

(八)独立思考的能力

创新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只有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对事情有着自己独立的想法和主见的人才,才能提出异于常态,优于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学校方面,要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创造性工作能力的培养,一句话,要培养有主见的人。倡导主动实践是个不错的选择。主动实践是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对象的确定、方法的制定、过程的设计以及问题的质疑、分析、总结等等。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所进步,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都能更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提升。

(九)以质疑的眼光看问题

“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 或者说,某种程度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答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怀疑与批判是迈向创新创造的第一步阶梯,是学生追求真理的驱动力。学习本身就是一个问与答的过程,只有对知识持续持有怀疑态度的人,才能在不断的提问中不断创新与进步。学校大可以效仿国外的“反问”制度,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教师提问,学生自己寻求解答途径,教师辅助指导并做最后总结。这种做法,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国家则可以鼓励各方面的创新立项,甚至是对现有实体或理论的修正。

(十)辨别主次关系

效率是21世纪工作的主导,在庞大的数据工作面前,我们希望可以提高效率,以最短的时间作出最多的工作,这就需首先梳理、辨明主次关系。

也即需要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学校在这方面的政策则显得尤其欠缺,建议建立全面系统的训练实践活动。

(十一)培养创新能力

这是一个综合的话题,针对以上9中素质不可偏废其一。建议学校设立学生研究计划,提倡学生和教师在学术上密切交往,鼓励学生开展科学研究。也可综合其上开展课程实验、实习实训、工程训练、科学研究、个性化培养等环节。同时加强人文环境建设,使得“追求科学,崇尚真理”的理念在校园里蔚然成风。同时,要注意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包含文化的营造。此外,要重视培育大学竞争意识和学生想象力的文化营造。

参考文献:

1.中国社科院《2010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 社科文文献出版社.2010年 4月

2.魏发辰,颜吾铒.《创新型人才的能力构成及其修炼》.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月

篇3: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宽、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造就人才,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学有所得”,就要求高校教育能够让全体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这就需要建立科学的学科发展机制,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充分拓展学生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从而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为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提供条件。同时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说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

2 突出办学特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标志

高校的办学特色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每所高校肩负的人才培养任务,都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自身所处的地域、学科优势来确定的。有特色才有生命力和竞争力,高校的办学特色不仅是其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其办学实力、品牌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更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标志。

营造特色、强化特色,是各国高校普遍采取的发展战略。哈佛大学恪守“与真理为友”的校训、耶鲁大学倡扬“自由教育”的理念、北京大学秉承“兼容并包”的传统等,都是极富特色与个性的发展战略。这些大学之所以能够出类拔萃,都与其坚持独特的办学思路和发展战略息息相连。特色化与综合性协调发展是我国“十二五”教育规划发展纲要的核心战略。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制定特色化的发展战略,走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要求高校应结合实际,从办学思想、教育理念、校风建设、学科建设等方面入手,重新整合资源,集中力量,重点创建学科特色和科研特色。一所高校的生命在于学科,一个学科的生命在于特色。一所大学率先在自己的优势学科领域为社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是大学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切入点。此外要突出科学研究在学校工作中的权重,学科梯队的形成、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都离不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处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科研课题的选择要突出学科特色,或紧跟学科发展前沿,鼓励跨学科协同攻关,争取重大项目充分体现科研特色。也只有充分创建学科特色和科研特色,以特制胜,才能把知识创新、科技成果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

3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

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来说,科学与人文、课内与课外应当相互结合。长期以来,大学习惯于传递现成的知识,采用传习性、因袭式的教育方法,很少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这种教育方式制约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高校必须从课堂教学这种最基本的培养活动入手,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牛津、剑桥的导师制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在导师制模式下,学生必须自己进行立论、辩论和独立思考。美国的模式也是互动式的讨论会,一群学生自己去立论、辩论、分析某一个观点的正反两方面,而不是盲目接受导师的观点。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实际上都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又以怀疑甚至是否定前人为突破。温家宝总理在科技领导小组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教学改革问题时说:“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条件提高大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思想活跃起来,多一点在实践中提高的欲望,多一点在创新中发展的精神,比如: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学术沙龙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创新的环境中来,使学生形成探究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应用知识的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问题意识、更有目标导向、更多综合运用机会,进而提高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协作为方式的团队工作能力,以沟通为目标的国际交往能力。逐步使创新人才培养成为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活动。

4 教师角色转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手段

现代创新教育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因此教师角色的转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手段。教师角色的转变实际上经历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再到“授之以渔,不如让其创渔”的过程。所谓“授之以渔”,就是让学生亲身参与捕鱼实践,从教师那里学习捕鱼方法,在“断源”的情况下,能够自己张网捕鱼,使之源源不断,这样,就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到了“让其创渔”的阶段,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始向创造性学习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为促进者。关键在于采用发现式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已有知识为基础,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学习为依托,以探究学习为目标,不拘泥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敢于超越自我,结合学习的实践和对未来的设想,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乐于实践,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设计,新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学会了打鱼,还可以创渔,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5 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趋势

当今国际社会人才竞争激烈,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无法面对未来的冲击。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具备国际交往的知识结构和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所说,高校创新型人才要“进行开放式培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加强同国际科技界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积极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因此,国际化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搭建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了解国际前沿学术信息,吸收多元文化,从而为培养具有开阔视野的创新型人才创造条件、拓宽领域。

摘要: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创新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基础;以突出办学特色为标志;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结合为关键;以教师角色的转换为手段;以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为趋势。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3]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别敦荣,主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篇4:技校如何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的意义

创新本意是指现实生活中一切有创造性意义的研究、发明、见解和活动,包括创造、创见、创业等意思。在生活中,创新实质上就是人的实践行为,是人们对于所发现事物的再创造,是人们不断寻求进步的行为,也是自我能力的突破。创新不仅意味着某项技术的革新改造,也是人们在某一领域的不满足,不安于现状,更是人们希望采用更快捷更容易的方法来对待它改善它的措施。由此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创新就是不断地寻求突破,不断地改变常规,不断地进行新的尝试,也是各项技术能够得到改进,生产的效率能够得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的一项举措。

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的目的在于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于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水平,在于使得人类的文明得以进步。一个国家只有懂得创新才会不断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才能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一个企业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提升自身品牌的价值,才会不断寻求进步而不被打败出局;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创新才会提升自身的价值,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懂得创新的人才会更好的生活于世,学会创新的人才能更好的生活。

技校应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得学生掌握某一项技术从而能够在企业中有立足之地。技校生就是进入技校来学习某一项专业的学生。由于技校生掌握的是专业的技术,为了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技校生必须学会创新,懂得创新,善于运用创新。这样技校生才能够在社会的竞争中更好地生存。只有懂创新的技校生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变化,才能够运用创新为自己取得成绩。因此,创新是技校生必不可少的武器,而技校生的特长就是让创新能力得以发展运用,从而创造辉煌的业绩。

二、技工学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1.学习兴趣的培养

为了让技校生能够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技校必须注意技校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技校可以侧重技校生实践的训练,让他们亲自去动手,去面对现实,让他们自己去思索所学技术的利与弊。

2.拓宽技校生的知识面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对知识进行适当的延伸,并鼓励和督促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研究。同时技校也可以举行创新能力比赛,对于那些勇于创新的学生进行物质鼓励,这样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

3.注重技校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要注意不能扼杀学生的积极思维,对于不同的思想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验证。一方面可以鼓励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技校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技校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的认识和记忆。教师不可随意地否决学生的看法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关注技校生的独特思想,用正确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

4.指导学生注重知识的转化

教师要注重指导学生对知识的转化,就是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而能力和素质则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曾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主要是由学到的知识而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

教师懂得传授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然而,还有四个方面比传授知识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是为了明天学生更好地学;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知识更重要,努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应用。

[作者单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篇5:如何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

如何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技能性人才

广州白云工商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有着17年的职业教育历史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专业开拓创新。以顾客为本位,服务教育贴心。以能力为核心,培养技能精英。坚持敢为人先,不断持续改进。”的48字办学方针,办出了具有白云特色的职业教育。

1、健全的专业设置

白云技校在专业设置中,始终坚持着贴近市场的办学理念,开设22个高级技工专业和27个中级技工专业,130个专业培训及13个技师培训课程,在校生8000多人,居全国第一。

2、雄厚的师资力量

白云技校现有教职工600多人,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技师职业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95%以上,居全国第一。

3、企校合作独领风骚

白云技校突出职业教育特色,走企校合作、产学结合之路。国内外38家企业在校内设立了教育培 训中心,建立模拟现代企业环境的实训车间和165个与专业配套的实训场(室),总投资达6000多万元。与10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教学基地,开辟了珠三角地区2000多家用人单位。历年来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均在98%以上。实现学校教学与生产岗位无缝对接,又是全国第一。

以上三个“第一”就已经凸显出白云人的办学理念,白云技校17年的奋斗里程,形成了鲜明的白云职业教育的特色。

三、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技能性人才

白云技校一直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提出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模式。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应该建立全方位的“综合能力”培养模式。所谓“综合能力”,就是学生将来在社会上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人类个体的智能结构是多元的,比如说:学生的心理素质、交际能力,自我表现意识,吃苦耐劳精神等等,这光靠在课堂上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职业教育的真谛就是实现学生逐步的自我完善过程,老师的过程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好生与差生的区别在那里?人们普遍认为学习成绩好就是好生,其实不然。比如:有些“好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竟然变成了“杀人魔王”,像云南大学马家爵、清华大学政治管理学博士董秀海、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殷某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个血淋淋的教训,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只看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看“综合能力”的表现。

“综合能力”表现在那些方面呢?我认为首先教学生学会做人,这是首要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社会公德性养成,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正确的爱憎观,爱国主义等等,这些都是课堂以外的能力培养,是我们德育工作的重心,任重道远。其次,专业能力的培养,我们老师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也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以往传授知识都是以老师为主,现在我们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老师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以工作任务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要充分地研究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设置合理的工作任务。举例来说:《电子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中技班,大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不爱坐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报考中技班的目的也不明确,这就要靠老师的引导,我们开始设置教学模块时,就要让学生对电子专业产生兴趣。比如:入学开始阶段,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音乐盒或制作一个音乐门铃,大家互相赠送,看谁做得好?在做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了解电路工作原理,焊接电路技巧,而包装则由学生自己去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争取在第一个月就有一个小作品完

1广州白云工商技师学院 http:///

成。化了几元就有自己的作品,学生觉得好玩,并在玩中就学到了知识,于是对电子专业产生了兴趣。我们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循序渐进,学生乐学,有目标就有了动力,掌握技能也就不难了。特别要提到的是要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活动,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选择适合其智能结构和特点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在学生的优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的同时,带动其弱势智能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不同智能的特点,尤其是根据学生智能结构中的优势智能,设计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活动。例如:

◆根据语言智能的特点,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学生与老师的角色对调,将辩论和讨论法引入课堂教学,引导和鼓励那些在语言智能方面较差的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种互动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大有裨益。

◆根据人际关系智能的特点,可以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种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在相互合作中共同取得进步。

◆根据自我认识智能的特点,要在教学中经常给学生以反思的机会,从而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篇6:如何创新人才的培养

当前中国基层创新人才也非常缺乏

创新实际上是一个金字塔。李培根说,以诺贝尔奖得主等为代表的最高层次的知识发现是创新金字塔的塔尖,塔尖下面还有应用发明、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等。从创新人才的分布来看也是这样——越是基层的创新人才,量越大;越是高层的创新人才,量越少,比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从1901年至今全世界就只有770多人次。

他认为,一个国家当然需要处于塔尖的顶层创新,但没有大量位于塔基的底层创新作基础,它的整体创新能力是不可能达到塔尖的。当前中国不只是高端创新人才缺乏,就是在创新金字塔塔基位置的创新如技术集成,甚至在一般的工程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和国外的差距也很大,人才也非常欠缺。中国非常需要大量的基层创新人才。

大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创新素质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虽然不能一概而论。”李培根认为,从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来看,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在离校时,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的能力:一是应具备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设计一台机器,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总体设计,应知道要先从工艺开始考虑。二是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包括对事物的质疑力和解决问题的构想力两个方面。他们要能够从人们习惯的世界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同时又要善于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构想。他们还要善于从集体中、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主动地、乐观地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能力;要学会质疑,还要善于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选择正确的路径去学习。三是应有协同力。现代前沿科学命题大多是由很多人协同完成。协同不仅是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协同,还可以是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协同。

目前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目前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李培根看来,在大学的收入分配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多元化。大学教师的收入是由几部分组成,有国家支付的工资、学校的津贴,还有科研方面的合法收入以及其它一些收入。他说:“如果放任这种局面不去改变,今后会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是,最近这些年,很多单位的科研经费增长了好几倍,但相应的科研成果却没怎么增长,甚至创新型的成果还减少了。大学教授或研究者希望有更多的课题来增加收入来源无可厚非,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此导致这些教授或研究者很难专注于某一项研究。收入的多元化甚至导致某些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当然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一问题单凭某个高校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它需要政府层面系统地研究和决策来解决。”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实践“实学”创新

好的创新氛围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对此,高校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调整“指挥棒”,鼓励他们多花精力搞教学,尤其是想办法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比如,工科大学要对工业界开放,让工业界人士走上大学讲台,不仅要让他们到大学开展讲座,甚至可以讲授某门课中的有关章节,尤其是其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大学生也要到企业中实习,在企业中发现问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协同解决问题。

篇7:在大学如何把自己培养成创新人才

胡锦涛同志出席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把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举措,加紧建设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跨入新世纪门槛,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局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中国教育无法回避的课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肩负好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使自己成为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创新型人才。首先我们要培养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激情。崇尚科学、热爱真理。培养自己关注现实、关注前沿的学术品格。学习与研究要站在科学的前沿,体验实践的呼唤,感知时代的脉搏,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课题与项目。培养自己的求知欲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广泛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信心对于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人的成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有高于常人的天分,而是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果断性、自制力、独立性。创新是一种探索,面临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培养自己“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科学怀疑、理性批判的精神。培养自己开放的心态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知识量在成倍地增加,个人不可能知晓一切。只有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善于学习,积极吸纳古今中外以及不同学派、流派的知识成果,在实践中善于同他人团结协作,才能避免因个人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所造成的局限性。兼收并蓄,集思广益,才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其次培养创新型人才还要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第一要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技事业,德才兼备;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的能力,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具有扎实的专业的基础,;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强烈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不谓艰难,勇攀高峰。

篇8: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一点,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要把探索真理、科学研究和学术创新作为一种志业。历来在科学研究当中做出贡献的, 都是虔心做学问、做研究的人。现如今这样的人越来越少, 很多人都是把读本科、硕士、博士作为获取一个工作获得毕业证书或者学位证书等资质的途径, 希望以此获得高品质的生活。这样的想法和作为志业的追求是不同的, 如果我们的学生没有十年磨一剑的毅力, 全身心地投入某一领域的研究中去, 而都抱有这样的想法的话, 说明我们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做得还是不够深入。

第二点是必须有课程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我认为这个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科学的知识观和科学观。如何看待科学和知识体系?柏林大学著名的教育家威廉·洪堡认为应该把科学作为一个没有穷尽也永远不会有穷尽的体系来不断追求, 也就是说我们接触的不是一个先验的完美的体系, 而是一个需要人们不断完善的体系。这也要求我们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学习中把它当成是一个不断质疑、推敲、批判、发现和完善的过程。约翰·S·布鲁贝克认为高等教育研究的是深奥学问, 什么是深奥学问呢?有两种界定, 一种是常人的智慧难以把握的;另一种是处在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后一种理解指的是科学领域中的很多问题, 权威专家和博导们所讲的也不尽然是穷尽的真理, 需要学生去探索, 去发现。柏林大学的先驱们认为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科学观和知识观, 要统一到哲学的高度。所谓统一的哲学高度就是真之为真, 善之为善, 美之为美的一个学问。我们所看到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统一体, 各个学科知识不过是认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的知识通道。要形成一个科学的对知识整体的认识, 就不能把知识分割开来。我们现在出不了大师, 是因为我们画地为牢, 认为搞数学的可以不懂物理和化学, 搞文学的可以对哲学和经济学不了解, 实际上文史哲是一体的, 整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有相通之处。我们这种分割的零散的知识教授过程, 让我们的学生形成很狭窄的学科视野和学术通道, 这样他们就很难在学科边界获得突破。08年诺贝尔奖者——钱学森的侄儿钱永健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物理、化学两个学位, 后又攻读了医学和海洋生物学学位, 他获奖的研究是荧光蛋白在精神治疗和癌症防治当中的作用。正是因为他跨越了不同的学科, 才能在研究中取得如此大的突破和创新。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还开设艺术课程, 通过激发艺术的灵感来促进科学的创新。像这样把科学看作是没有穷尽的、统一的体系的知识观和学科观, 可能会对我们现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范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第三点是师生交往。我们现在缺少大师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每天都在忙自己的事, 学生规模太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师生缺乏交流, 学风难以传承, 血统难以延续, 学派难以形成。2005年, 杨振宁教授到南京大学讲演, 在谈到他自己从西南联大到美国读研究生时, 他说自己的动手能力很差, 那时候同学们常说:哪里有杨振宁哪里就有爆炸声。他到美国去以后, 大学的导师通过和他的接触, 建议他放弃实验物理学而选择理论物理学。正是因为这样, 世界上少了一个平庸的实验物理学家, 多了一个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可见, 学生的能力和其所研究的方向能否最大程度的合拍至关重要, 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可能找不到应该研究的方向,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智慧加以指点, 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可见师生间的密切交往是十分重要的。怀特海说大学不仅是学生传授知识和为教师提供科研机会的场所, 而是把一些学富五车的学者和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放在一起, 让他们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研讨中转换气氛。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努力营造的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风云际会才会擦出智慧的火花, 才会出学派, 出人才。

第四点是思维范式要改变, 整个科研的土壤要改变。在钱学森之前, 一位钟爱中国科技发展史的西方英国学者曾提出了自己的一个疑问:为什么15世纪前后在西方研究成果大幅上扬的时候, 中国却在走下坡路。对于这个问题, 很多人予以解答, 教育界给出的答案之一是“科举制桎梏了人们的思想”, 另一种答案是“忽略了想象力的培养”。我觉得我们需要有想象力, 在科学的基础上要大胆地想象, 大胆地置疑, 批判原有的体系, 才能有发明创造。

上一篇:初中想象作文:做坏事的大灰狼下一篇:“四风”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