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

2024-06-19

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篇1: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

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以农业为本的发展中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三农问题已经被提升到了关系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国家各方面对“三农”的投入与支持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广阔的农村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为响应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发挥大学生在建设新农村的洪流中的积极作用,近日我支农小分队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南楼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考察,对当地经济作物的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由于理论水平有限,不妥之处还望指正。

关键词:南楼村、经济作物、中药材

一、石家庄市南楼村概况:

石家庄市正定县南楼乡南楼村地处华北平原西部,太行山脉以东,位于交通发达的新兴工业城市石家庄市北部,距石家庄市区30公里,距正定县城15公里,南有滹沱河,东有107国道,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这里有丰富的地下水及砂矿资源,有5000余亩大田地和大量的河滩地,共有3000余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冬季寒冷。该村同时是乡政府驻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二、对该村经济作物发展现状分析:

南楼村是平原地区典型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落,在本村的5000余亩耕地中,有300多亩现用于种植中药材(柴胡、荆芥、板蓝根、防风、黄岑、沙参等),并零星的分布种植有少量的花生、大豆、油葵、山楂、梨等经济作物,中药材是本村迅速发展起来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中药材种植发展的特点是:一户带头,示范效应,以点带面式迅速发展。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特点是:分布范围广,种植面积小,无规模,自给自足,呈零星式不均衡发展。现就我们调查的情况,对该村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做以下几点分析:

1、传统经济作物的地位开始出现动摇。本村的传统的经济作物(如:棉花、花生、大豆、油葵等)由于受到农产品市场多元化发展的影响,在相对较高的利润驱使下,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呈逐渐下降趋势,棉花、花生、油葵等经济作物逐渐成为自给自足的家庭封闭生产;而新兴的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主要是中药材发展迅猛,由最初2001年的一户种植,到现在全村有50—60户村民种植中药材,由最初种植的几亩地,到现在的300多亩地(仅指三岛柴胡)。在我们调查过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村民表示有种植中药材的意向。

2、新兴经济作物(中药材)发展迅速,呈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本村的中药材种植最初是由鲁春海夫妇带头发展,从2001年开始夫妇两人不断承包土地扩大种植规模,由最初的7亩发展到现在的24亩,并逐步转换角色,成为了药材收购商(新乐市绿源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与广大农户之间的联系纽带,带动广大村民一起致富。

不仅是带动了本村的村民,而且附近村庄的农户也受其影响,兴起了一股种植药材的浪潮。全县仅种植柴胡的面积就有1200多亩。目前正缺少一个有效的经济组织将这些农户组织起来,统购统销,统一经营,提高效益和质量,形成规模效应。

3、中药材种植的兴起,集中在柴胡和荆芥两种药材上。村里种植的药材有柴胡、荆芥、板蓝根、山药、防风、黄岑、沙参等,由于药材收购商免费提供柴胡与荆芥种子(其他部分药材种子价格较高),签订合同统一回收,并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更重要是的柴胡与荆芥的市场价格相对较高,市场价格并呈现一个递增趋势(如三岛柴胡近8年的价格走向:25元),大部分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因此主要是以种植柴胡和荆芥为主。

三、发现的几点问题:

1、盲目跟风种植中药材,追求相对利益,导致传统经济作物逐渐淡出田间地头,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呈下降趋势。由于种植中药材比种粮食和传统经济作物收益高,成本相对低,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利润的驱使下,盲目跟风种植中药材,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导致粮食作物和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对本村粮食安全带来了隐患。人们眼前的利益得到了满足,而忽视了长远的利益。

2、80%的中药材销往了日本,供求关系不稳定,有一定的风险。农户种植的药材种子大部分(特指三岛柴胡)是从日本运来,农户种出的药材也有80%流向了日本,这样整个中药材产销的产业链的源头

和尾端都受到了外国资本的控制,供求市场易被外国资本操纵。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到了药材种植行列,供方市场规模不断壮大,容易造成供大于求的现象,风险在不断增加。如:荆芥是在收割完麦子以后下种,种植周期短,投入相对较少,各地种植的农户和面积都在不断增加,最近已经开始出现了供大于求的迹象。

3、农户分散经营的种植模式,不利于规模生产,不利于先进种植技术的广泛运用,限制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以农户为单位的传统经营模式,存在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但是在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散经营的实力相当微弱,在没有统一的组织管理领导下,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不堪一击。本村的药材种植户少的种有中药材几分或几亩地,多的在10亩以上,分散的经营导致了种植技术和经验自成一套,自我摸索,缺乏专业、系统的指导,不利于提高质量和产量。

四、对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建议:

1、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生活宽裕的同时,必须始终坚持粮食的基础地位,保证粮食安全,同时合理搭配种植各类经济作物,规范中药材的种植。做到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2、建立和完善长期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对外资参与基层农业生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维护粮食生产的安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村民勿要盲目跟风,理智对待,要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分析市场行情,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4、增强农民的忧患意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5、大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生产程度,打破小农分散式经营,建立相应的专业合作社,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惠及农民,共同抵御,共同发展。

五、结束语:

本次对石家庄市南楼村经济作物的调研,让我们这群大学生对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现状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何为经济作物?我们在实践中得到了答案:能给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收益的作物。农民是很实在的,种什么收益更大,他们就种什么,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帮助,在高额利益的诱导下,人们往往趋之若鹜,盲目跟风,伴随着一系列问题也在潜伏中产生。我们真诚地希望:有关各方为农业的健康发展,农民的生活富裕,农村的社会和谐,作出我们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大学生支农南楼村小分队执笔人:陈远达2009年08月15日

篇2: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永续发展是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一项战略性核心任务。河北省鹿泉市,一个依托石灰岩资源崛起的“全国百强”县(市),一个昔日备受诟病的粉尘“污染源”,在短短五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先行先试”的全国科学发展试点县,成为独具魅力的“省会西花园”。以下几组数字表现了县域经济的变化:

“2”——曾经为鹿泉创造辉煌、遍地开花的166家小水泥,整合为现在的两家大型水泥集团。

“3”——在全省节能减排“双三十”考核中连续两年名列第一,去年建成区优良天数达到318天,首次超过了石家庄市区。

“4”——由原来的水泥一业独大,变为电子信息、休闲旅游服务、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四大主导产业“四轮”驱动。

“1”——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阵痛期,综合经济实力全省排名实现由九到八的“一位之进”,成为石家庄市唯一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十强”的县(市)。

以上数字,真实描绘了鹿泉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积极成效,鹿泉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质的飞跃?成功的秘诀何在?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鹿泉进行了调研。

一、发展的困境与积极反思

鹿泉市西倚太行山,东部呈月牙形环绕省会主城区,面积603平方公里,有着丰富的石灰岩资源,为发展水泥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改革开放以来,鹿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水泥建材业,最多时水泥企业达到166家,水泥熟料年生产能力1 100多万吨,建材及相关产业一度成为鹿泉经济的“半壁江山”。“铺天盖地”的水泥企业让他们尝到了发展的甜头,从2000年开始连续四年位居全省“十强”前三名、连续五年挺进“全国百强”。但与此同时,潜在的危机和问题也随之而来,让这个以水泥为骄傲的城市遭遇了发展中的困惑。

——浪费严重,资源难以为继。小水泥(机立窑)设备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非常低,生产1吨熟料消耗的矿石和标煤达到了大水泥(旋窑)的1.4~1.5倍,而对财政的贡献度只相当于大水泥的1/10,长此以往势必陷入资源枯竭、无矿可采的被动局面。

——污染严重,环境难以为继。小水泥年排放粉尘超过20万吨,全年二级及以上天数只有65天,当年“雨过海山石柏现,云开横岭翠屏生”的美好环境,变成了“鹿泉人均四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的严重污染;同时,由于上风口的特殊位置,对石家庄市的空气质量也造成一定影响,使鹿泉备受各界诟病,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产业结构单一,发展难以为继。国家产业政策像一把“利剑”,已经“剑指”脆弱的小水泥企业。区位优势突出,本应是投资兴业的宝地,但外来投资商对鹿泉的环境望而却步,高新技术、食品加工等产业更难落地在漫天烟尘的环境中;与省会近在咫尺、有山有水,本应是省会居民休闲居住、旅游度假的首选,但严重的环境污染不要说吸引省会市民居住,就是平时娱乐、周末小憩也游者寥寥。

对此,鹿泉市委、市政府从1997年开始,持续开展强有力的整治行动,先后关停了90家小水泥企业,保留了75座符合国家产业、环保政策要求的水泥机立窑,使水泥产业整体向前进了一大步,但这种被动调整和“边污染边治理”的路子不可能再走下去。可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面对的是各种思想、利益的交锋与冲突和鹿泉人对水泥根深蒂固、难以割舍的情结。正如一水泥厂厂长所言:“我一辈子跟水泥打交道,对水泥厂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亲。”要对小水泥动大手术,很多人心情复杂。一些干部也提出:“水泥是支柱产业,关了之后政府收益哪里来,企业怎么办,职工怎么办?”

但经过反思,鹿泉市委、市政府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那种‘有水快流’、‘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说什么也不能再走了,必须下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好字优先的科学发展。作为省会组团城市之一,鹿泉最大的优势是紧临省会,省会发展对鹿泉的辐射带动力是其他任何优势都无法比拟的。多年来,鹿泉一味依靠水泥,这一优势被忽略了。只有依托省会、融入省会,打造优良环境、放大区位优势,鹿泉的发展才会更科学、路子才会更宽广、前景才会更美好。鹿泉明确提出了“调优一个产业、新兴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思路,持续放大紧临省会的区位优势和真山真水的资源优势,使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同频共振,成功走出了一条再造新优势、培植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二、大力改造调整和优化升级传统产业——水泥业

鹿泉市把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点放在了支柱产业——水泥产业上。只有对水泥产业进行彻底改造,才能使这一传统支柱产业重新焕发活力,从而为其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拓展空间,才能用事实来扭转大多数人的传统发展观念。市委、市政府坚定的认为,尽管淘汰落后产能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形成阵痛,但这种影响和阵痛不可避免,而且宜早不宜迟,行动越早越主动,行动越早代价越小。经过反复酝酿,鹿泉出台了以“总量控制、适度集中,关小上大、等量替代,多措并举、梯次推进”为核心的16条实施意见,从2007年7月开始,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打响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攻坚战。

1. 坚决拆掉落后的机立窑,淘汰落后产能。

计划用三年半的时间全部拆掉境内的机立窑。拆除工作开始后不久,结构调整的“阵痛”就让许多人无法忍受,一些乡镇财政收入锐减,全市经济指标也大幅下滑。保GDP还是抓调整?争论再一次升级。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鹿泉市委、市政府的信心和决心丝毫没有动摇,他们认为,“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宁可暂时牺牲一些财政收入,也要挤掉‘污浊’的GDP;宁可暂时牺牲指标排名,也要换来青山绿水和广大群众的幸福生活,这比单纯在经济指标上争第一更重要。”他们进一步完善措施,把有关经济指标从水泥企业较多的乡镇考核中拿掉,引导广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思想统一后,鹿泉淘汰落后产能的行动更加果断而迅速,主动两次提前完成时限,到2009年3月底,仅用21个月、提前21个月拆除了全部75座水泥机立窑,累计淘汰落后产能654.4万吨,彻底结束了鹿泉长达五十年的机立窑水泥生产史。

2. 大力开展技术改造,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和企业规模。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并不是对传统产业的全盘否定,而是一个扶优汰劣、有扬有弃的系统工程。简单的一关了之,不仅无法为高昂的调整成本“买单”,而且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鹿泉引入“等量替代”机制,在关停机立窑的同时,鼓励新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以“上大”促“关小”,但新上大水泥项目必须在市场上寻找到足够的替代源。2009年6月,新建的3条日产4 000吨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全部竣工投产,开启了旋窑生产的新时代,实现了“关小”与“上大”有机结合、同步启动,走活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这盘棋。

3. 整治相关产业,实现产业链的整体优化。

“关小上大”只是完成了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第二步对产业上游的资源进行整合。一是对56家水泥粉磨站进行综合治理;二是借助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声势,一鼓作气,关停了境内全部48家滑石粉企业和116家“六小”企业。

4. 组建集团企业,实现进行规模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

对县域境内的石灰岩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促成了鼎鑫集团和燕赵集团两大集团的并购重组,实现了强强联合,进一步提升了产业集中度和区域影响力。至此,鹿泉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工作彻底完成,最终整合为两家大型企业、8条新型干法旋窑水泥熟料生产线。与调整前相比,整个产业产能略有降低,耗标煤下降31.1%、耗电量降低68.8%,二氧化碳排放减少92.6%、粉尘排放减少70.7%,但年提供税收增加7 000万元,实现了由建材大市向建材强市的转变。2010年上半年,水泥产业完成税收1.35亿元,相当于调整前一年的税收总和。“2”>“166”,鹿泉的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实现由“1”到“4”的华丽转身

资源型城市之所以普遍存在一业独大的突出问题,关键就在于对资源长期高度依赖产生的惰性思想和惯性思维,看不到资源之外的‘资源’,缺乏超越传统资源求发展的勇气。冲破惯性思维束缚,超越既有矿产资源,培育壮大新的主导产业,是鹿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和根本出路。为此,鹿泉在改造升级传统建材业的同时,全方位加快与省会的产业对接,电子信息、休闲旅游服务、食品加工三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与新型建材业一起成为驱动鹿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四个“轮子”。

1. 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业——以高新技术为先导。

深感小水泥发展之痛的鹿泉人,把发展新兴产业的突破口首先聚焦到了高新技术产业上。他们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13所、54所两个科研“巨头”,引进建设了规划面积14.6平方公里的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这个基地不仅是省会“十一五”期间重点培育的五大基地之一,也是科技部认定的“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有了这一平台,“两所”的许多科研成果开始在这里孵化,半导体照明、博威通信等一批项目相继投产。鹿泉电子信息企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达到34家,2010年上半年完成产值9.8亿元,正在成为鹿泉最具潜力、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2.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服务业——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山是鹿泉的优势,谋划发展要在山上做文章。不同的是,过去“吃山”,是把山“吃掉”;今天“吃山”,则是把山养好,使山更清、水更秀,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鹿泉以建设“省会西花园”为目标,先后建成了石家庄植物园、野生动物园等十个景区,引进建设了众诚体育休闲俱乐部等一批高端休闲居住项目,初步形成了长约50华里的西山旅游景观带,成为省会居民休闲体验游玩的好去处。鹿泉环境美了,人气“旺”了,房产业持续升温。2006年以来,鹿泉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95.8万平方米,其中一半以上被省会居民购买。省会工作、鹿泉居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省会居民所推崇。不仅如此,鹿泉还抓住西部山前生态型新区开发、石家庄货运编组站搬迁的机遇,把发展目标投向了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仅今年就安排相关项目59个,总投资576.5亿元,分别占该市项目投资的41%和48%,拉开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大框架。

3. 积极发展食品加工业——培育叫得响的产品品牌。

将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转变成为强大的竞争优势,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培植引进名牌,用品牌“撬动”省会乃至京津的大市场,不仅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而且可以树立县域经济的形象。鹿泉把发力点选在了产业基础较好的食品加工业上,通过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推动行业向高品质、高端化发展。短短几年,在原有君乐宝等四家乳品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北方最大的珠江啤酒生产基地、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永盛乳业等一大批食品加工项目相继投产,全国知名品牌洛杉奇食品项目即将开工,国际知名品牌可口可乐罐装生产线项目也将落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知名度持续提升。“君乐宝酸牛奶市场占有率全国第四,先后荣获影响中国新锐品牌奖、最具竞争力河北十大品牌等荣誉。

目前,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迅猛,提供税收占全市税收的比重达到51.1%,比2005年增长14.3%。由“1”到“4”,不仅构建了鹿泉“传统产业调优、新兴产业崛起”的发展新格局,更为今后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

四、加强环境建设,增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鹿泉市委、市政府深刻认识到,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不仅要融入省会主城区,更要主动为省会主城区搞好服务,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打造一个好环境。在重新审视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又赋予了环境建设新的内涵,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全市叫响“环境是第一生产力、是第一竞争力”的口号,鲜明地确定了主动“融入省会主城区、服务省会主城区”的发展思路和建设“科技新区、经济强市、生态鹿泉”的战略目标。

1. 做优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成为加速融入省会主城区的“助推器”。

多年的水泥工业发展,使鹿泉背上了环境污染的沉重包袱,并被列为全省节能减排“双三十”重点县(市)。面对重重压力,鹿泉没有逃避和退却,而是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变压力为动力,实施蓝天、碧水、青山三大工程,全力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这一发展的生命线。蓝天工程——深入推进污染减排工作,督促重点企业全部安装了除尘及脱硫实施,建立了全天候的在线监控网络。2009年,鹿泉建成区二级及以上天数达到318天,超过石家庄市区一天,彻底摘掉了省会污染“大户”的帽子。碧水工程——先后建成了4座污水处理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100%;严格遵守区域限制政策,加强省会饮用水源地保护。青山工程——以地质文化为主线,以废弃矿山灾害治理和环境恢复为重点,启动了西部山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用三至五年时间完成所有尾矿的治理;大力实施封山育林等绿化工程,五年来累计栽植各类乔木390多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2.5%。

2. 做美城市环境——让“省会高档社区”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高地。

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做美城市,就会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聚集和更多的产业进驻。做美城市就是让城市“变脸”,实现品位和价值的提升,进而聚集更加优质的资源和产业。鹿泉围绕打造“省会高档社区”,精心研究制定了城市建设“双核”战略,大手笔推进主城区、西部山前生态型新区等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中心区旧城改造、城东新区开发、西部山前核心区景观水系等重点工程顺利实施,聚集人气、聚集产业、聚集财富的效应日益显现。西部山前生态型新区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按照省会高档新区的标准建设,建成后可以大幅提升鹿泉的城市形象,又可以拓展省会主城区功能。鹿泉不断强化以道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石太、石武铁路及张石高速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强乡村路网建设,目前共有7条铁路、4条高速、6条国省干道穿境而过,公路密度达到126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河北省前列。特别是为加快与省会主城区的融合对接,筹资17.8亿元完成了山前大道等工程,与省会主城区对接的主干道达到11条,构建了连接省会、沟通城乡、贯穿景区的半小时交通网。同时,大力度推进城乡环境整治,累计拆除违章、危陋建筑120万平方米,对307国道、槐安路、石获北路等主干道进行了高标准绿化美化,连续三次获得河北省宜居城市金奖。特别是随着区域环境的日趋优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西部山前区等一些过去无人问津的荒坡地,如今已经变成了房地产商竞相争抢的宝地,全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集团投资300亿元建设金碧天下项目,极大地带动了全市的开发建设。

3. 做精产业环境——让优势产业聚集区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鹿泉市以园区和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打造产业环境,先后规划建设了75.3平方公里的经济开发区、绿岛火炬开发区等5个省、市级工业园区。为了搞好园区建设,他们多次到苏州工业园、西安高新区等先进地区“洗脑”,聘请德国罗兰·贝格、新加坡CPG等国际顶尖公司对开发区进行高标准规划设计,按照“造厂与造城并举”的理念,启动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吸引优质项目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推动力,鹿泉摒弃“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旧有观念,坚持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制定实施了项目准入评价推进制度,根据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投资指标三大类、14项标准对拟建项目进行全方位论证评估,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得准入。自实施以来,先后拒批“三高一低”等低水平项目55个,实现了项目建设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变,迎来了锦绣华北工程机械商贸物流中心等四个投资超百亿元的优质项目落地。

通过几年的努力,鹿泉市县域经济发展实现了全面的转型,由一个昔日依赖石灰岩资源的水泥大县转变成为环境优良、多业并举、持续发展的经济强县,走出了一条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成功道路。2010年,鹿泉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2.6亿元,比2007年增长4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8.8亿元,增长139.9%;全部财政完成13.5亿元,增长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亿元,增长63.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163元,增长4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618元,增长3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7.5亿元,增长65.9%;规模以上工业利税完成55.8亿元,增长135.5%。

五、几点启示

1.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必须打开解放思想这个“总阀门”,以思想的大解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大转变。

发展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下,各种资源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思想是盘活资源的源头,是决定性因素。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县域经济崛起的初期往往依托优势的资源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崛起的同时,思维方式和发展思路却对矿产资源产生了依赖,由此出现了惰性思想和惯性思维,始终把县域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所以,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首先是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没有摒弃原有的思维模式,从传统的思维和理念中走出来,就不可能实现发展路径的转变。对鹿泉来说,正是得益于一次次的思想解放,才能实现从单纯“靠山吃山”到“围绕省会做文章、全面对接石家庄”,再到主动“融入省会主城区、服务省会主城区”以及“双向统筹”等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一次次升华,促使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取得了一次次的重大进步。

2.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必须冲破“资源的诅咒”,闯出一条超越资源发展的新路径。

毫无疑问,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但没有一种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只拘泥于本身固有的资源求发展,必然无法打破因资源枯竭而衰落的宿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眼光向内”,从实际出发“精吃资源饭”;更要“眼光向外”,立足更大的空间和范围发现优势、创造优势、拓展优势,超越资源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鹿泉的成功,不仅在于摆脱了对资源的依赖,而是充分发挥紧临省会主城区且有山有水这一最大的优势,牢牢抓住环境建设这一着力点,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拓展和深化,形成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新优势。实践证明,区域发展最大的优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只有打破禁锢、打破常规,才能发现优势、拓展优势,使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3.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集约发展上寻找突破口。

鹿泉市突出的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砍掉”当时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数百家小水泥,新上了多条国内一流的大型旋窑生产线,在国家更为严格的限制政策出台前实现了“转身”,以整个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了资源型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对水泥产业的整个产业链条进行整合,整合上游的石灰岩资源、整合数量庞大散杂的小企业、整合下游的产品,形成两家大型的水泥企业集团,实现了集约发展和规模经济,在全国同行业中占居了有力的竞争地位。

4.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必须在传统产业之外发展新兴产业,以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县域经济依靠单一的矿产资源型传统产业作为支柱,在面临着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技术进步的双重压力下,很容易出现全产业崩溃或退出的境况,给县域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风险和隐患。鹿泉市恰恰是未雨绸缪、超前运作,在调整发展水泥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信息技术、食品加工、休闲旅游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加之迅速发展的房地产业,使整个县域经济呈现了多业并举、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县域不仅很快渡过了转型的阵痛,还获得了迅速的持续发展,增添了发展的后劲。

5.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必须走出就产业论产业、就工业论发展的老路子,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打造政治、经济、人文和生态环境,形成创新发展的新优势。

县域经济不等同于工业经济,与城市经济也有很大的区别。县域经济的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县域经济的转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能仅就某个产业的发展论短长,而应从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各个方面制定有力的措施。鹿泉市正是在改造提升水泥产业的同时,全力营造产业聚集区、优良的行政服务、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蓝天、碧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既从服务产业发展的软环境上下工夫,又在产业聚集依存的硬环境见成效,使一个水泥大县发展成为产业吸附能力强、产业聚集多、良性循环发展的经济强县。

6. 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必须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科学发展的勇气直面转型的“阵痛”。

篇3: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经济薄弱村;新一轮扶贫

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根据《关于组织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通知》、《关于下达2015年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的通知》等要求,加强领导,扎实推进,积极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加快了新一轮扶贫开发经济薄弱村脱贫步伐。

一、赣榆区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基本做法

(一)加强领导、严密程序,推进项目建设。

1.建立组织,切实加强领导。为做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建设工作,赣榆区成立了“赣榆区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办理日常事务。相关镇也相应成立领导班子,明确职责,建立制度。形成了区领导重视、部门通力配合、镇村主抓落实的格局,为项目建设奠定了基础。

2.精心准备,做好项目申报。赣榆区石梁河片区共有经济薄弱村70个,涉及低收入贫困户8597户。按照要求,对符合扶持条件的镇村进行项目筛选,结合区组织的项目可行性调查研究,选定相应的村进行申报,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相关申报材料。

3.严格程序,实行公开招标。为保证项目建设公开、公平、公正,相关镇由镇招投标中心对项目建设进行公开招标,确立中标单位,并与中标单位签订施工合同,保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4.强化督察,推进项目建设。为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区委农工办、区财政组织人员于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完工后进行多次督察,并配合市委农工办、市财政局进行多次督察,针对项目推进情况提出建议。相关镇完善措施,保证项目工程建设质量,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工程的完工。

(二)执行政策、严格把关,拨付项目资金。按照《关于做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验收及专项资金拨付工作的通知》要求,项目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独立核算。项目招标后,拨付30%启动资金;项目完工时,由各镇提交验收材料,申请区验收,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组成验收组通过审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现场,填好验收表格,合格后,区委农工办、区财政局共同签章再拨付60%的资金;其余10%,待省检查后再另行拨付。2013—2015年,项目投资总额4469万元,已拨付资金4295万元。项目资金由区财政直接拨付施工方,保证了资金的足额到位。

(三)明晰产权、搞好运营,增加集体收益。

1.实行标识化管理。所有奖补项目按照统一要求,统一制作标识牌并上墙,实现了标识化管理。

2.明晰产权。由项目所在镇政府对项目资产产权进行确认,明确省级财政扶持资金及县配套资金形成的资产和股份,属于村级集体资产,其产权归项目申报村。对于项目合建共建的,办理好产权分割,签订好收益分配协议,明确各自收益。

3.搞好资产运营。2013至2015年,全区共建设发展项目15个。在已建设的项目中,建设标准化厂房11栋、面积47380㎡,标准化养殖圈舍两个、3450㎡,冷库库房1座、500㎡,温室大棚1栋、占地10亩,涉及70个经济薄弱村。充分发挥项目作用,将项目资产通过租赁、承包、入股等形式,签好租赁承包合同及入股协议。目前,全区15个项目已有12个对外发包或租赁,年可增加村经营性收入 242.54万元,分配给低收入农户83万元,实现2355家贫困户受益,基本达到了预期增收目标,为新一轮经济薄弱村集体增收和低收入农户尽快脱贫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二、赣榆区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建设项目选择不易。有的项目建设完工后受市场环境、区位等影响迟迟租不出去,有巢无凤来,难以产生效益。

(二)建设项目收益不稳。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租赁企业经营上面临困难,导致租赁收入无法及时到账,影响集体经营性收入的稳步增长。

(三)贫困户受益不多。由于项目投资数额偏小,每村60万元建项目,规模做不大。加上已完工的项目中有的资产租赁收入偏低,部分村难以将租赁收益在村集体与低收入农户之间进行分配。

三、实施省级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建议

(一)加大扶持额度。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扶持资金数额,扩大项目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整合多方力量扶持经济薄弱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变步伐。

(二)精准选择项目。建设项目应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引入专家论证机制,准确选择发展前景好、投产达效快的建设项目。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搞好资产运营。应最大限度地增加资产租赁收入,为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发展奠定基础。

(三)完善分配机制。在努力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基础上,理顺关系,完善分配机制,确保低收入农户受益,努力发挥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在脱贫奔小康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城西农经中心、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农工办)

责任编辑:欣闻

篇4: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满族守陵人后裔,经济,调查报告

河北省易县忠义村, 在北京西南方120公里永宁山下, 处于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之泰陵与崇陵之间。首建泰陵时, 大量东北、北京上三旗八旗子弟便被调往此处守护皇陵, 并依陵形成村落。忠义村原名“太妃园寝内务府”, 为建造泰陵、泰东陵、泰妃陵的内务府衙门。自辛亥革命之后, 以朝廷俸禄为生的守陵人的经济生活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守陵人后裔们不断转换着角色, 顺应着历史的变迁。在今天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之下, 如何更好的利用其文化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拓宽收入增加途径, 成为目前村民们努力的方向。

一、历史上忠义村的经济发展沿革

(一) 刚迁入时守陵人的经济生活

从1730年首建泰陵起, 北京和东北的一批满族上三旗八旗子弟就被调来此处看守皇家陵寝并依照品级高低按月享受国家俸禄。以乾隆三年为例, 每月官员俸饷乾银两万八千余两, 每月米石四千余石。官员家属如茶饭妇人给纱一匹, 高丽布两匹。子女上学的费用除永济库支付外, 每月令给生活补助费。如遇特殊情况, 茶饭上认给吉事银十两, 凶事银八两, 遇有丧事, 借给官员当时所人任品级四个月的俸银。除此之外, 对陵寝的太监妇人每年也会例行赏赐, 比如总管内务府则例记载每年冬季“赏给首领太监每名官用衣素纺丝各一匹毛青布五匹棉花四斤, 太监每名彭缎杭细各一批毛青布四匹棉花三斤, 茶膳房妇人头目每名硬纱一匹高丽布两匹, 茶膳房妇人每名屯绢一匹高丽布一匹”。那时守陵人以陵区的各项事务为业, 工作比较清闲, 生活条件相对优越, 在政治上享有特殊的位置。

(二) 民国以后忠义村村民的经济生活

1911年宣统帝下诏退位, 自此满族守陵人失去了曾经的安稳和闲适。根据民国政府与清皇室当时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中“先筹八旗生计, 与未酬定之前八旗兵俸饷仍旧支放”以及“大清皇帝辞位之后, 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祭, 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等内容规定使守陵的八旗人在自谋生路之前有一个暂时的过渡。但没过多久, 民国政府就不再按期开支, 这从当时的“内务公函”中可以看出。财政部每年都会拖欠大量的皇室经费, 东西两陵以及宗人府等处所欠的款项始终无法补足。于是内务府频繁向财政部致函催要经费, 遇到逢年过节, 皇室财政更加吃紧, 忠义村的守陵人依靠皇家俸禄的生活至此走向了尽头。于是他们在林区周围砍伐树木, 开垦土地, 开始各自谋生。

从未种过地的守陵人把土地租给当时大量迁入陵区的汉族人, 由汉人种地, 满人吃租子, 即获得收成的少一半。那时满族人对土地好坏、收成多少、需要的口粮心里是没数的, 遇上水灾旱灾 , 也只能实行减租。所以虽然他们以租为生, 生活依旧艰难。每年收完租子后, 粗略估计下能吃多久 (一般只有四五个月的量) , 剩下的日子就到山东、关东等地打工、要饭去了。据说那时在保定有暂时收留他们的大营, 饿死在外的满族人有很多。另外还有一些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很快适应耕地生活的守陵人, 他们依靠相对较多的耕地, 日子渐渐稳定下来。

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解放前, 1947、1948年的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 没收地主的土地给农民, 村里的土地平均分配。所以占有大量土地的守陵人后裔成了被打击的对象。但对于忠义村的满族人一般都要算两笔帐, 一方面他们吃租子, 有剥削人的一面, 另一方面他们流浪在外, 吃苦谋生, 又有被剥削的一面。

(三) 解放后忠义村村民的生活状况

从1958年起, 随着全国开展的人民公社化运动, 土改时期分给私人的全部归公。在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西陵镇建立了西陵公社, 公社下辖17个村, 每一个村是一个大队, 忠义村通过干部抓阄的方式分成了两个生产队 (包括四个小组) , 农业上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村民们也开始了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生活。

那时村墙外还没有盖房, 村墙内有300多口人, 一般一家是3~5口人, 每天家里的劳动力都要被生产队统一分派任务, 集体在地里耕作, 劳动一天挣十个工分, 等于人民币2分7厘5, 年终时以粮食的形式结算。

生产队种玉米、谷子和豆类等, 会指定固定的人从事副业 (不脱离集体劳动) 。村里几乎没有娱乐活动, 在大年初一还在集体劳动。

1959年到1961年的三年严重的自然灾害, 村民们生活非常困苦, 没有粮食的时候, 只有靠榆钱、杨叶、“头发菜”为生, 尤其是最后一年, 即使国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粮食的调配救济, 但村里饿死的人还是很多。

70年代末期, 人民公社被彻底废除, 生产队解散。土地重新分配到户, 村里的经济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74年左右, 村民们开始逐渐使用化肥和国家推广的新种, 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当时的劳动单位一队和二队的称法一直保留到现在, 忠义村村民均分属于两个大队, 但只是单纯的划分没有实际意义。

二、忠义村经济结构的变迁与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后, 忠义村面对新的形势与机遇, 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 不断寻求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 积极利用其传统文化的资源, 扩大自身的影响, 创造发展机遇, 努力向着小康生活迈进。在这样的背景下, 忠义村的经济结构也从单一的传统农业向多元化经济模式转变。

(一) 传统经济形式——农业的现状

1.关于土地的分配

改革开放之初, 依照国家政策, 村里按人头平均分配土地, 三年分一次地, 平均每人有一亩左右 (原先村里的土地很多, 只是因为分布的太远太分散, 又大都在山区, 人们渐渐不去种了) 。

从90年代起, 国家延长了土地承包期, 30年不变, 在承包期内实行“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 进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鼓励农民增加投入。从1993年开始, 忠义村的土地按人口多少承包给各户。但对于这个政策的实施, 随着时间的推移, 村里出现了一些现实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30年的时间跨度里, 对于增加了人口的一些家庭, 只能在其内部重新分配土地, 使得按人头平均在土地上的收入进一步减少而加重了经济负担。

(2) 有一些特殊的情况会造成土地的闲置, 比如村民们在城里打工暂住不归的情况, 这与以上由于家庭人口增多导致土地不足的状况形成了反差。而土地政策的稳定性使之无法对此做出灵活的调整。

(3) 一些不愿种地的村民把树栽到了自家的耕地上, 由于树木对土地养料消耗从而降低了耕地的肥力, 无形中增添了对未来土地重新分配的担忧。

2.税费改革的成效以及农业发展

从2006年开始, 取消农业税和一并推出的对种粮农民的直补、对农民农机具购置的补贴、良种补贴 (统称“三补贴一减免”) 的政策为村民真正减轻了负担。现在除去生产资料的投入外, 收入所得均归村民自己所有。

不过与生产队时所耕种的粮食种类相比, 现在的生产几乎单一化了, 即以玉米为主, 一年一季。从玉米麦子两茬到现在单一品种的转变, 其原因主要在于:种麦子收益不高, 土地有限又无法形成规模经营, 加上在这两年比较干旱, 又增加了引水灌溉的成本 (每次开闸放水每人需交30元) , 所以村民宁愿选择需水量较低的玉米。另外水渠的水流到忠义村之前会经过很多邻近的村庄 (如晓新村、西大地) , 村民们逐渐抱怨中途有偷水的现象, 需要增加人手, 加强监督, 进而造成了经济成本的增加以及各村百姓之间的不愉快。

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水费的问题, 如果按期放水, 这项费用会在所有投资中占最大的比例。不过虽然村民们改种了玉米, 省去了这部分开支, 但依靠人均一亩左右土地上的粮食收入, 是远远不够承担生活中的诸多费用的。

由此看来在免除了农业税及其他各项税费的基础上, 农民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但随着粮食 (玉米) 价格的下跌, 村民们细数了自己的收入所得后, 还是很失望:在正常光景下, 每亩地种子的投入是6块/斤×7斤左右=42块左右;底肥二氨和尿素的投入共200块左右;用机器精地平均200块/亩, 而每亩的玉米产量在700~800斤, 平均每斤5毛多, 外加粮食补贴相对较少 (基本够一年的种子) , 村民们每年的粮食收入是很低的, 况且这样的大致计算忽略了耕作土地过程中的劳动力投资。

由此可见村民们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生产的粮食不值钱, 无法用它来满足子女的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开支。除玉米外, 村民们还会种些花生或开垦出一畦菜地, 供日常所需。

(二) 新兴经济模式

虽然对于村民来说, 农产品的前景不容乐观, 无法满足生活方方面面的开支, 但忠义村作为守陵人后裔聚集而成的村落, 具有其特有的文化优势。比如紧依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 风水极佳, 国内外游人常年不绝;清朝时期流传下来的“摆子龙灯”, 在村里文化精英的挽救之下, 重现于舞台并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均为满族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与契机。目前, 村民的收入来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务输出——古建修缮

忠义村家庭中的男劳动力, 绝大部分都会去北京或附近其他城市打工, 主要从事古建筑的修缮工作, 职业身份多为油漆工、瓦工和画工。他们的手艺来源可追溯至相邻的晓新村 (从前负责附近皇陵的修缮工作) 。目前这些从事古建修复职业的村民基本通过拜师学艺的途径, 他们向本村或邻村经验丰富的前辈敬茶拜师, 这些前辈多为古建的包工头, 徒弟们跟着师傅的项目先从小工做起, 工资较低 (20—30元) , 大概经过3年左右的时间, 就可以学会油漆工或瓦工的操作技能了, 这时候选择工作的空间逐渐变大, 既可以继续为师傅打工, 也可以去其他古建队或者到国外当临时的油漆彩画工人, 其工资标准稳定透明, 为60-80元/天 (国外100元/天) 。要成为画工相对较难, 需要一定的天赋, 不过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油漆工有时也可担任, 其工资为150—200元/天。

总之, 大致上本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向属“向异地城镇劳务市场转移加上偶尔向国际劳务市场转移”, 其流动方式属于“农闲离乡, 农忙回乡, 即随季节出行, 亦工亦农, 两栖性质”, 他们的收入支持着家庭中的大部分开销。

2.旅游业——农家屋兴起和发展

(1) 早期的农家屋

通过广播电视等多种途径, 忠义村的村民们了解到民族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顺应新农村建设的改革局势, 2002年起村领导决定带领村民开办农家屋以增加收入渠道。一方面希望凭借清西陵旅游资源优势以及自身的满族文化特色吸引游客;另一方面考虑到主要以提供满族风味菜肴为主的农家屋经营, 属于低成本、低风险, 对于尚没有经验的村民来说, 相对较为适合。

村干部们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村民去北京怀柔等地学习经验, 对应该如何发展农家屋形成了一个初步的想法并决定采取“集体入股”的方式鼓励村民们积极开办农家屋。

第一批客人是来自北京某个公司的旅行团, 那时每位客人收5块钱, 村民们不计成本, 实实在在的做了一些满族传统菜招待客人。这个村的满族村民向来礼貌好客, 谈吐客气周到, 村干部对村民礼节方面一直都很自信。之后客人渐渐增多, 有的是回头客, 有的是慕名前来, “满族风情村”的招牌也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可。不久县里为支持村里发展, 在资金等方面给与了很多帮助。另外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节目在这里拍了一期专题片, 易县电视台等媒体也进行过宣传报道。

不过村里“集体入股”的方式在经营过程中, 弊端渐渐出现, 尤其是灵活性不强, 比如每次接待客人的农家屋是由集体按一定顺序事先安排好的, 客人走后, 农家屋需要将所得利润的30%上交,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营者的积极性, 也妨碍了客人的自主选择。于是两年之后逐渐转变为农家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 通过这种方式, 增强了村民们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 经营效益不断提高。

(2) 目前忠义村农家屋的整体情况

村里挂牌的农家屋有二十户左右, 当时镇里号召村民经营农家屋, 为申请的家庭发放安装灯箱的补贴 (100元/户) , 另外加上村里的补贴 (50元/户) , 村民只需很少的花费, 所以挂牌的户数很多, 但实际上目前只有一半左右的农家屋在运行之中。

同时各个农家屋经营状况的差异很大, 具体表现在:①居住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盖瓦房的农家屋与新房相比, 冬暖夏凉, 更加受到顾客喜欢, 另外配有暖气的家庭依旧是旅游者的首选 (对烧煤热炕的环境可能会不适应) 。②经营方式方面:一些农家屋看重小利而失去了回头客, 而善于经营的家庭会以顾客良好口碑为目标, 经营方式灵活巧妙。③广告宣传方面, 有的农家屋积极利用广告打开知名度, 也有的家庭抱着“姜太公钓鱼”的想法, 对生意的好坏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3) 忠义村进行新农村建设, 支持农家屋发展的相关措施

①修建环陵公路。

从前村前没有公路, 一下大雨土路路面就会坑坑洼洼, 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经济。县文物保管所出资修建了环陵公路, 村干部带领村民自发修路干活, 随后又促使旅游专线 (9路公共汽车) 从村门口经过, 不仅方便了游客的沿途观光, 同时也利于村民的物资交流。

②街道建设。

从前村里猪圈很多, 家里地方不足时就养在大街上。于是每年春天来临, 整个村子粪味很重, 环境状况很糟, 外加多数房子比较破旧, 完全无法吸引过往客人。2002年左右, 忠义村为了发展旅游, 进行了村容的整改, 将街道的猪圈、公共厕所全部拆除, 同时加快破房的改造, 在各方的努力下, 村子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③大门的修缮。

从前忠义村的大门是作为“泰妃陵寝内务府”建村时留下的, 和北京故宫、清西陵的大门一样, 两扇厚重的大红门, 门上是整齐突起的厚钉子, 门槛高及膝盖。虽然依稀中可以看到皇家的庄严与气派, 但确给发展中的农家屋的经营带来了很多不便, 比如不利于自驾车的停放和游客的来往。所以古建队在2008年把西、南门重新进行了修缮, 撤掉了使用价值不高的大门和高门槛, 又在门廊上涂以油漆彩画, 保留了原先的古风古韵, 让忠义村有了新的门面。

三、忠义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一) 农业的基础地位过于薄弱

忠义村土地规模小, 经营分散, 组织化程度低, 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较为薄弱。虽然目前农业已不构成村里收入的主要来源, 但由于其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初创阶段, 发展的规模和水平都急待提高, 所以绝不能忽视农业的基础性保障作用, 需要充分利用国家惠农政策,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 提高劳动力素质, 创新发展模式, 逐渐改变目前以妇女和老人为主, 靠天收成的落后模式, 进而增加农业收入, 成为服务行业发展的有力后盾。

(二) 品牌化建设有待完善

旅游目的地品牌化是指形成独一无二的品牌识别和品牌特色, 以便与其他竞争性目的地品牌区别开来的过程。民族村的旅游开发的队伍非常庞大, 而尚处于发育初期的忠义村旅游经济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掘出独特的品牌形象并与游客们形成情感的互动, 则是一个必须要积极面对的问题。作为历史上因守陵而形成的村落, 其文化内涵中是不乏有可待塑造的文化元素的。以“摆字龙灯”为例, 据传说是清朝乾隆年间成立清西陵泰陵衙门时由承德离宫带来的, 已有280余年的历史, 随着社会的变迁, 舞龙的本领由往昔的守陵人手中传到了普通农民之间, 又一度面临即将失传的境地。虽然目前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多的人所关注, 但事实上, 忠义村对其发展的资金和人员配备方面都远远不足, 无法打造一个在游客心中达成共鸣的文化品牌, 进而形成具有竞争性的文化元素, 造成了一定的文化资源的浪费。所以提高品牌意识, 加强品牌建设, 应放在忠义村的经济发展的战略位置。

(三) 古建修缮人员的权益需进一步给予保障

忠义村所在的西陵镇, 古建行业由来已久, 在清西陵等古建筑的修缮中形成了工艺精良、工种齐全的古建队伍。忠义村外出打工的劳动者大部分师承了西陵镇的古建手艺。但由于村民们是以个人为单位从事工作, 这些具有一定技术的打工者和普通农民工一样面临着信息不足、权益无法充分保障、社会地位较低的处境。虽然最近成立了西陵古建协会, 但协会的力量尚未和真正维护行业从业者的权益接轨, 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仍需各方的积极努力, 一方面充分发挥协会优势, 整合资源, 提高其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引导外出打工者进入有组织的发展平台之中, 使其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上拥有一定的谈判优势。

(四) 农家屋经营方式有待提高

忠义村的农家屋经营以满族饮食为特色, 其源于当时守陵人生活闲适, 讲究饮食的生活方式, 所以西陵的满族菜肴一直是小有名气的。但从农家屋总体经营上来看, 其问题表现在:家庭旅馆的规模普遍较小, 容纳游客的数量有限, 人数较多的旅行团只能分散居住;经营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参差不齐, 有的家庭利用网络、流动广告的方式积极扩大知名度, 并注重设施的完善, 另一些家庭, 抱着“姜太公钓鱼”的想法, 竞争意识不强, 因担心无法收回成本, 很少进行设施的改进投资;户与户之间基本没有彼此合作的平台, 进而很难形成以文化为纽带的核心竞争力等等。所以, 对于尚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农家屋经营, 需要在对其优势劣势的充分把握后进一步明确定位, 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比如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将部分市场关系内部化, 形成互惠互利的机制等, 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收入差距的迅速扩大, 实现村民共同分享成果以及共同富裕。

四、结语

目前, 忠义村的经济已走在了多元化的发展轨道上, 如何对其更好的规划设计, 实现其经济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共赢是忠义村各方力量需要努力的关键环节, 目前河北省满族农村农家游已经成为省民族旅游的一个亮点, 虽然起步相对较晚, 与东北地区满族文化的商业经营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但不盲目随从, 寻求自身特色与优势将会是河北满族文化传承与发扬的一个出口, 也相信像忠义村这样有着文化积淀的满族村落, 会一步步走向成熟, 在市场的运作中逐渐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费孝通.乡土中国[M].人民出版社, 2008.

[3]那风英.清西陵探源[M].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4]钦定总管内务府则例[Z].

篇5:关于河北省正定县南楼村经济作物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键词] 河北省 区域经济 发展 问题 战略

我国是地大人多但人均资源占有并不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各地区在自然资源、地理区位以及人文特点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着各地区的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谋求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共同富裕。作为国民生产总值连年居全国第六位的河北,在全国仍然不是经济强省,如2005年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都在全国位居10位之后。河北省虽然地处沿海,与北京市及天津市毗邻,但在过去20多年里,河北省在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经济多样性、生产力提高及社会发展方面明显滞后于其它沿海省份。因此,必须下大力谋划发展对策,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规模、特色和协调发展,以提高河北省经济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一、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全省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性、辐射性

全省十一个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的功能协调性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表现为先进区域对落后区域的带动与辐射能力不足。如唐山的钢铁、石家庄的医药产业自我发展,对相邻的相对落后的沧州、承德、衡水的区域经济发展辐射有限。

2.十一地级市所在地大部分经济运行质量较低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积累,再加上行政体制的影响,十一个地级市所在地发展成为各自所在区域的市级经济核心区,在这些经济核心区中,到2005年人均GDP在8000元以下的还有张家口、承德、邢台、衡水、沧州等5个地级市,这说明经济运行的质量低下,也说明“核心区”的名不符实。

3.全省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特色趋同

90年代以来,河北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是由于受原有产业存量和发展思路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把主导产业集中在电子、化工、建材、机械和冶金等方面,总体上明显表现为产业结构的低级化和趋同化。这不仅制约了区域特色经济格局的健康成长,不利于整体竞争能力的持续增强,影响了经济未来发展的后劲;而且造成不应有的资源浪费,制约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河北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机遇和挑战

1.河北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

受过去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宏观政策以及区位地理环境的影响,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下挑战:

(1)面临周围发达省、市对生产力要素洼地效应的挑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生产力要素按照市场的导向不断地向生产率相对较高、回报相对较好的区域流动。这一流动过程表现为北京、天津、山东对高效优质生产力要素的洼地效应,河北省就处于了对生产要素吸引力不大的被动地位。

(2)面临区域分工收益低下和区域协作不利的挑战。

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条件的变化,集中地反映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周围先进的北京、山东、天津等地产品在市场上势必给河北省带来巨大压力,再加上国外产品的竞争,所以,对河北省产品在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极为不利,本地市场多被蚕食。

2.河北省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机遇

在面临这样严峻挑战的同时,河北区域经济发展又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北京申奥成功以及“大北京”发展规划的提出,将加速首都及其周边地区经济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因此,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要抓住这样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第一,要利用“绿色奥运”加大首都周围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力度,与北京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投资运行机制;第二,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力争成为首都无公害农副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第三,要加快港口、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主动接纳北京的资金和产业转移。

三、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

河北委、省政府近年出台了《关于实施“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意见》,加强了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河北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体地应把握如下方面。

1.内动外联,贯彻落实“一线两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省内,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即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五市为“中间一线”,建设全省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以邯郸、邢台、衡水、沧州四市为“南厢”,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张家口、承德二市为“北厢”,努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跨越。

省外,要坚持横向联合,强化跨省协作功能。重点是配合“大北京”建设规划着力培育京津保三角形地区的整体经济实力,尝试与京津携手探索三地进行土地一体化开发、产业协调布局、生态环境整体改善以及城镇建设同步推进的可行路径,力争一道将此地区建设成为一个多种城市中心的城市网络,将京津的一些产业、资金、人才转入这一地区。

2.实施壮大特色产业带、构建新的产业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坚持培育和壮大特色产业带,主动凝结产业群体,努力扩大区域产业规模,真正把有市场潜力又具区域特色的产业做大做强;探索构建三大新兴产业带:一是近环京津高新技术和外向产业带,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通过培育壮大各级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量吸引省外资。二是沿海经济带,借助沿海港口和产业基础优势,通过有序、有效的生产力要素合理东移,促进沿海经济、海洋经济开发,形成以临港工业为主体的河北省新的产业生长点。三是沿路经济带,即沿京广、京九、京秦高速公路进行特色经济开发,京广沿线重点发展医药、化工、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电子、通信、生物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京九沿线着重体现县域经济特色,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发展高效农业和创汇农业;京秦沿线则积极寻求与京津产业对接和承载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机遇,努力营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示范”空间。

3.实施产业资源整合链接的市县产业集群发展战略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郡县治、天下安”,治理县政历来就是安邦定国的根本之策,因此,必须实施正确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全省各市县在坚持市场导向原则的前提下,要增强全局意识,结合各县市内的企业发展情况,寻求相关产业资源,进行整合链接。在产业发展上做到既突出特色,又能够有所为有所不为,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形成合力,从而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实现对接,使每家企业都成为产业链紧紧相扣的一环,实现资源共享,互为补充。通过产业的分散与联合,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在县域范围内作大作强产业集群,努力营造“众星成月”,以收共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冬原:《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国教育资源网2006年9月13日

[2]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年2月

[3]亚洲开发银行、河北省政府:《河北省发展战略研究》2005年8月17日

[4]單于广:《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走势与趋向》时代潮,2003年第3期下

上一篇: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下一篇:我当售货员了小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