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2024-06-07

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共8篇)

篇1: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在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在大众传媒领域,受众的心理成为大众传媒关注的根源所在。受众,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他们能够决定传播内容,一个传播媒介甚至是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可以说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不仅会失去方向和目的,而且不能别称为传播活动。

就如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又称为“第四媒体”,它是相对传统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信息,而且还可以在网上自由发布信息,成为新闻的传播者。网络媒体的出现,给受众赋予了新的内涵,更以他大容量、高速度、综合性的优势,将其触角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越来越多的实实在在的个体受众召唤到自己的麾下,并极大的改变了传统受众的索取新闻信息时的习性。而这一切也导致网络受众的心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面对海量信息的焦虑心理,平等参与的平衡心理,获取信息的随意心理。在网络信息超载的现在,既使受众亢奋、激动、产生竞争力,同时也使受众心情压抑、无所适从、困惑不安、产生焦虑心理。而同时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也使受众不可能对网上的的每一条信息都从头到尾逐字阅读,很多都是先看看新闻的标题,有兴趣了在往下看,没有兴趣就直接跳过。针对网络时代受众特殊的心理特征,网络传播者也制定相应的传播策略。突出中新闻,强调新闻深度,在传播的过程中,网络新闻媒体也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加强了报道的深度和新闻背景的说明,满足受众的求知欲,扩大媒体的影响力。同时建立与受众交流的平台,实现传受两方的有效互动。强化了标题意识,增强标题的吸引力。以此来迎合网络受众的心理

电影因为其艺术与商业双重身份的本质属性,必然延伸出艺术探索和轻松娱乐两种相对典型性的受众心理特点。而大学生则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青年群体,也是现代电影的最理想的新受众群,那么,中国电影对于大学生究竟有着怎样的位置?大学生心目中理想的中国电影应该是什么样子?当我们深入研究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大学生瞩目的国产电影集中于《没事偷着乐》等后现代主义式调侃戏谑、轻松娱乐的影片,以及艺术探索浓烈、风格独特的《霸王别姬》、《小城之春》等影片,这倒是基本上吻合了大学生青春激情、学术品味、文化意识的整体特点。而《大决战》、《开国大典》,作为国产电影的主旋律,在大学生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这些主旋律电影本身恢弘气势、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健康向上的主体思想,激情洋溢的表演风格等的独有的特点有关。而因为大学生特殊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判断意识,当然他们与主旋律电影之间的关系就不会仅仅是单项的,一维的,而是全面的、辩证的、客观的。他们在真诚的关注中对主旋律电影提出很多的意见,批评态度多于肯定态度,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通过对大学生对于中国电影在国际化浪潮的推挤下如何生存的看法,挖掘大学生与中国电影之间关系的深一层空间,承载着中国电影的命运问题。

接下来说说社交工具的发展,移动社交工具是一种附身于手机之上,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社交工具,如微信陌陌、米聊,尤其是微信的出现,对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产生了巨大冲击。它构建的人际关系和沟通方式打通了传统电信和移动互联网的界线,一经推出便收到了手机用户的欢迎,尤其是青年受众。它与传统社交工具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移动性与及时性,可以随时随地即时的发送消息,避免了传统网站社交工具的弊端。二,自媒体化与整合性,个人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向他人传播信息。三,隐私化与个性化,微信在其设置上尊重了用户选择,提供专门的隐私设置,并且在朋友圈中的使用中,信息仅为朋友间开放,大大保护了隐私。四,服务性与到达率,微信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由于其有拉黑与隐私保护功能不仅避免了骚扰并且凸显了其服务性,如语音服务,邮件提醒、离线提醒等,在传播上,保证了信息传播的到达率,是一种一对一的传播。然而微信也并不是全能没有缺点的,一是比起电脑,手机没有强大的CPU,处理信息并无优势。二十微信虽能传递语音,但却无法取代电话的即时性。

青年受众是大众传媒受众群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也是大众传媒最为重视的受众群体之一。对于青年受众来说,大众传媒可谓是他们的“师与友”。广大青年受众将大众传媒视为获取知识的途径,青年受众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最为迫切,尤其对新科技、新理论等新知识更为敏感,求知欲望强烈。由于青年受众在消费领域往往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更由于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需求所致,青年受众对新事物的好球心强。敏感性高,对新知识的接受速度快、求知欲强,对信息选择性强,对潮流的趋同性强。对传播媒介来说,拥有青年受众的多寡就和青年受众方面均表现出高度重视的态度,并也为之付出巨大努力。达到了一定的效果。

那么大众传煤怎么更好的是服务于青年受众呢?我认为,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做些努力:一,适应青年特点,搞准媒体定位。二,提高传媒素质,满足青年需求。

三、真心传媒声誉,重塑传媒新形象。四,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网络媒体需要逐渐建立一套规则与自律机制。

总之,传媒要想迎得青年受众,一定要在了解青年受众接受传媒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调整传播方式,制作一切切合青年受众需求的,能牵动青年受众感觉的和符合青年受众直接兴趣的高品位节目,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启发他们,服务于他们,真正做到满足青年受众的娱乐与求职需求。

篇2: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2.大众化报纸的影响 3.如何科学看待中国新闻传播史学源流及后继发展

4.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

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5.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6.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

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 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官方控制加强,出现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定期发行,基本按期连续发行;公开印刷、可以贩卖

(2)进奏官逐渐只是负责发放报纸,而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都是由种属部门接管,相当于进奏官编发工作中处于末端从属的地位 7.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1)特点: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 不定期,无固定报头和名称,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

内容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和臣僚奏章,时效性强,但不完全可靠准确; 读者范围广,手写和印刷的形式,深受欢迎

(2)突破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信息传达的历史必然趋势。8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世界报业开始向商业报刊阶段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全球扩张行为,西方殖民者不仅携带本国报纸进入殖民国家,还在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色彩的报纸。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停而不前;中国的古代报纸在清前中期已到达顶峰,但却没有直接演进为近代报纸;随着西方脚步的一步步迈近,在中国掀起殖民扩张的热潮,随即外人在华办报开始出现并延续。9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客观促进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对中国国民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外报以其自身的实践和所刊言论,将西方近代报刊的观念传入中国。

2、外报将西方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3、外报将西方新闻采访业务传入中国。4、外报将铅字、印刷机等近代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为国人自办近代中文报刊提供了物质条件。5、外报将西方近代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中国。

10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

西方政府的确是将海外的传教士也与海外的殖民事业紧密结合的,借助传教士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

传教士在华创办刊物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宗教报刊为主;传播教义、宣传科学知识、传播西方文明;同时进行文化侵略。在为传播教义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启蒙了中国国民,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1试析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第一,在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往往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除主流的知识分子外还包括官员、买办。

第二,在办报性质方面,除个别报纸外,一般是私营性质的;自主经营,不带政党色彩。第三,在报纸内容方面,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甚至报刊本身就是洋务运动的一个内容。

第四,在政治立场方面,这些报刊表现出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通过言论和新闻不断陈述西方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

第五,在业务工作上,大多在形式上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的模式,第六,在报业环境方面,处境十分困难。经济上的困难,并且清政府实行听任外国人办报而禁止中国人办报的政策,国人办报经常遭到外国殖民势力的限禁。12试析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一是报刊数量多。近代国人自办报刊,自19世纪70年代至1895年的20余年中,总共为30种左右。

二是办报地区广。国人自办报刊遍布各地,不仅有上海这样外报出版基地发展,还深入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

三是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发展,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等,甚至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类型。13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有何意义 在戊戌变法期间,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一度被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中国近代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报禁”一度被解除了,“言禁”一度被放宽了,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虽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冲破“言禁”“报禁”,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14.1957年至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特点:在十年中既有快速发展阶段,也有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时候,不是十分稳定。党报一统天下,新中国成立前创办的有独立传统的报纸也改弦更张,和中央步调一致。新华社逐步奠定世界级通讯社的基础,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报道影响深远。广播和电视尽管无法摆脱政治形势的影响,但也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电视实现从无到有的迅速发展。原因:

报纸和期刊随着政治与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发展很不稳定。经济困难和经济调整,包括政治斗争的扩大化,自然促成了报刊数量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但同时在整个世界新闻制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尤其是广电仍然有一定可喜的进步。

15.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今后将如何进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与西方的新闻频道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1)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保住自己的市场和培养年轻的观众;打造一个反应最迅速、覆盖最广泛的全国电视新闻直播系统,强调新闻的原创率、首发率和落地率,实现全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

(2)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对整个世界和国际新闻的干预性和及时性可能还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由于从业人员的质量和发展历史社会环境等问题,整体上仍缺乏像西方新闻频道如CNN的鲜明的国际影响力,缺乏在国际性的大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16 你如何看待网络与其他媒体的融合?

(1)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媒介再次发展的有一个契机。

(2)从理论来看,网络和其他媒体存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长处,网络的互动性和交互性同其他传统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互动而相互促进,融合是具有前景的。特别是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能够提供跨媒体的平台和优势,能够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

篇3: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关键词:母教文化,大众传媒,文化传播

一、母教文化及其影响

(一) “母教”与“母教文化”的界定

“母教”一词最初见于西汉刘向所著的《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 教化列分。处子择艺, 使从大伦。”后世就以“母教”指代母亲对于子女的教育。目前, 国内学者对“母教”的界定, 主要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人母对子女的教育”, 母亲作为子女的第一位老师, 负有教育子女的重任;二是“教育女性如何成为一位合格的母亲”, 即通过教育女性, 提升女性在“为人母”方面的素养与修为, 为更好地教育子女打好基础。

母教文化则是指母亲在养育子女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思想观点、行为经验, 以及母教故事、母教遗迹等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形态的综合。

(二) 母教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传统母教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 培养子女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古代母教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浸润, 母亲教育子女无不以“立德”、“修身”作为第一要义, 也就是首先重视子女的道德品质培养及人格的完善。中国古代曾产生过许多贤良的母亲, 她们以自己温良谦恭的言行、勤俭仁厚的生活态度、逆境中含辛茹苦且百折不挠的情操直接影响着子女们的精神世界, 对子女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母教文化是我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体系中, 家庭教育一直被摆在首要位置, 而母教更是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 这是由传统社会女子的主要任务是“相夫教子”和当时“男主外, 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决定的。先人有云:“家庭母教, 乃是贤才蔚起, 天下太平之根本。” (《释印光·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一·复李慰农居士书》) 在家庭道德教育中,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通过亲情关系对孩子施加道德影响最直接、最容易, 效果也最好。历史证明, 古今中外, 无论是圣贤豪杰还是名流忠臣, 无不从小受到母亲的悉心抚育, 深受母亲德行的影响。

二、母教文化在媒体时代的传播

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必须通过合乎时代发展的介质, 媒介的选择既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 也会受到当时的社会形态、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时期, 母教文化传播主要是通过人际传播方式 (如贤母的故事通过众人之口代代相传) 以及群体传播方式 (如民间私塾或官方教育机构的传播) , 也有通过著书撰文对母教事迹进行传播, 例如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 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 刘向的《列女传》中, 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清朝诗人郑珍曾做《母教录》, 文中记载了其母生前68条教子箴言, 迄今读来仍觉感人至深。

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时代, 再到今日以数字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 文化传播的介质也发生了本质变化。大众传媒成为这个时代最主要的信息传递与文化传播的方式, 这是由大众传媒在信息传递上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专业性、易于保存性等特点决定的, 母教文化的传播也概莫能外。当代母教文化传播与大众媒体互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书籍杂志类媒体是母教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介

据国内主流电子商务平台卓越网图书类统计显示, 自1994年至2014年20年间, 国内母教育儿类纸质出版物共计7738种, 电子出版物1629种, 出版的育儿类杂志76种。从传播内容上看, 母教类书刊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母亲如何行科学地照料和养育子女, 如母亲在孕产期的护理、婴幼儿的养育、儿童成长期的安全教育、婴幼儿食谱等书籍;另一类则是侧重母亲对子女的教育, 如对子女智力、性格、情绪的培养以及不少成功母亲的案例等书籍。

(二) 新闻类媒体是母教文化传递的有力补充

报纸、广电、网络、手机媒体主要通过对母亲事迹的报道来传递母亲形象。另外, 不少门户网站都开设有母婴频道, 电视台有专门的育儿频道, 很多都市类报纸都设有教育专刊, 不少媒体还制作过母教或关于儿童教育方面的专题节目。

三、大众媒体在母教文化传播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 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影响面大

现今中国社会的高速发展给年青一代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但同时当今年轻人所要承担的责任、所面临的竞争和压力也比以往更为沉重。应当如何教育才能更好地完善孩子自身, 使其适应社会的发展, 这是很多父母以及专业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思考的问题。通过专业化的媒体将先进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向大众进行传播, 不仅传播速度快, 而且流传范围广, 影响面大, 对女性如何做好母亲这一角色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以近几年热销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位教育专家16年的教子手记》为例, 该书自2009年元旦出版, 一年内重印达30次, 销售量达到180多万册, 并获得了当年“新浪网年度10大好书”、央视“子午书简”和《中国图书商报》“年度最值得一读的30本好书”、当当网读者“10大热评图书”和当当网“年度新书畅销榜第1名”等7项荣誉, 而且在此后连续4年的国内各大年度畅销书排行榜上都位居前十。除此之外, 该书的电子版也在各大门户网站的“读书频道”刊登, 不少电视台的阅读类专栏和教育类专栏也纷纷推荐此书、一些都市类报纸获得授权后将此书进行了长篇连载。该书的热销离不开专业图书人士的策划, 同时也反映出当今父母对于科学育儿信息的渴求, 而大众媒体正是担当了传播母教信息和母教文化的角色。

(二) 大众媒体运用“议程设置功能”可以提升社会对母教问题的关注和认识

美国两位传播学家麦库姆斯和肖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理论”假说。该理论认为, 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 但是可以通过安排相关的议程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观点, 大众传媒对所传播的信息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受众会因传媒提供的议程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

2001年, 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一书在美国出版后, 引发了美国教育界的轰动。蔡女士在书中提到的“虎妈式”教育与美国社会一贯倡导的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当时美国不少主流媒体都对“虎妈”及其教育方式进行了报道。《华尔街日报》刊发了此书的书评《为什么中国妈妈比美国妈妈好?》, 摘选了虎妈的教育观点, 引发了美国社会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 仅仅两周的时间, 《华尔街日报》网站就刊登了4000多篇评论, Facebook网站上也出现了大约10万篇评论, 掀起了一场关于中西方教育孰优孰劣的大讨论。随后, 美国《时代》周刊将蔡美儿一家推上封面, 让大众对“虎妈”教育方式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高潮。

国内中信出版社随即引入了该书的中文版, 在中国社会亦引发热议, 国内知名的时政类报纸《南方周末》刊发了《中国“虎妈”为何声震美国——不是我们太强大而是他们太谦虚》、《南方人物周刊》刊登了《最富争议的虎妈——美国专访蔡美儿》。央视二套的《对话》栏目就此问题做了专题节目《“虎妈”与中国龙》, 《对手》栏目更是邀请到蔡美儿到节目现场制作了一期名为《好孩子是虎妈式教育培养出来的吗?》的节目, 节目采取辩论赛的形式, 让“虎妈”与国内一些教育界人士以及现场嘉宾就“父母该不该替孩子做主”、“是快乐成长重要还是刻苦学习打基础重要”等话题进行辩论。

四、大众媒体在母教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 出版行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导致了出版行业也蜂拥进入母教类和教育类出版物这块市场, 相关的出版物层出不穷。据卓越网图书类商品统计显示, 截至2014年, 国内出版的母教育儿类书籍 (包括引进版) 一共7738种, 然而在出版数量惊人的背后也造成了出版物质量良莠不齐的问题, 甚至一些书推出市场后常年处于滞销状态。正如作家出版社资深图书策划编辑郑建华所说:“国内在母教类书籍的出版上有两个高峰, 一个是《哈佛女孩刘亦婷》, 迎合了当时的孩子出国热;另一个是卢勤等人关于教子的系列丛书, 期间和此后都没有传播效果比较好的图书。”同时, 出版界的扎堆出书容易造成同行恶性竞争的局面, 自身经济利益也蒙受损失。

内容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在母教育儿类杂志市场也同样存在。目前国内育儿类杂志整体表现出“多而不强”的市场状况, 销量普遍不高, 没有真正形成全国性有影响力的品牌。母教育儿类的专业期刊与都市报或其他一些生活类杂志有着相近的内容, 导致了受众的重叠。2007年北京世纪华文报刊零售监测显示, 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十大城市所监测的17份育儿类杂志数据来看, 整体育儿类杂志的销量均不高。仅有《妈咪宝贝》的平均销量在1份以上, 其次是《妈妈宝宝》的平均销量为0.91份, 《父母必读》在该类杂志中排名第三, 平均销量为0.65份。其他育儿类杂志的平均销量均在0.5份以下。

(二) 大众媒体对母教信息不加选择的传播容易误导受众的教育观

大众媒体在母教文化传播方面具有信息量大的特点, 然而海量信息也让众多母亲们难以选择, 甚至造成意识混乱问题。比如, 媒体对于“虎妈”蔡美儿与“猫爸”常智韬的事迹几乎是同步进行报道, 而两位父母所采取的是两种风格完全迥异的教育理念和方式, 这会让一些受众在子女教育方法上更加无所适从, 最后反过来质疑媒体是否为博取受众眼球而故意制造话题。

部分母亲没有充分认识自己孩子的特点, 也没有很好地考虑不同国情、不同文化背景下教育的差别, 只是盲目相信大众媒体的宣传, 从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都很推崇媒体所传播的成功母亲的经验, 认为参照这些优秀母亲的教育方法, 自己的孩子也会达到理想的教育结果。事实上, 这种做法不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反而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不易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例如,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出版后曾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很多父母都希望通过刘亦婷的事迹找到供自己教育的模板, 甚至一些父母就按照书上的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其结果是有些孩子心理极端不适应, 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同时, 一些教育专家也指出, 刘亦婷的培养模式完全是反素质教育的, 或者可以说是一种“伪素质教育”, 《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 也根本不是其家长标榜的素质培养纪实, 而完完全全是一本典型的“家庭应试教育”培养纪实。

(三) 一些媒体关于母亲形象的新闻报道背离了真实性原则, 虚假新闻、含暴力色情的新闻时有出现

受经济利益驱动, 一些媒体 (尤其是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 过多偏重媒体商业性, 以实现媒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完全忽视了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应有的人文关怀, 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媒体伦理道德问题。某些媒体从业人员受经济利益驱使, 为了迎合部分受众庸俗化、追求感官刺激的需要, 摒弃了新闻真实、客观的原则, 在报道中突出暴力、血腥、情色成分, 这一现象在母亲题材的新闻报道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 这样的报道不仅对母亲形象是一种诋毁, 更是对女性的不尊重, 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容易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 媒体从宣传角度出发, 制作了一些刻意拔高母亲形象的虚假新闻, 受众看后容易对其真实性产生质疑, 从而质疑大众媒体整体的诚信度。例如, 在2008年汶川地震新闻报道中, 有媒体报道了一位母亲在房屋倒塌之时将孩子保护于身下, 并在临终前用手机留下给孩子的遗言, 这则《母爱遗言》的新闻在当时曾让无数中国人落泪, 但后来却遭到了质疑, 一些新闻研究人员开始去寻找新闻的出处, 期待验证其真实性, 事实证明, 这是一则没有消息源的假新闻, 事实真相的揭开无疑对深受其感动的民众来说是种打击, 反之又更加重了民众对新闻真实性的不信任。

参考文献

[1]郑建华.好妈妈是怎样炼成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畅销的背后[J].出版广角, 2010 (8) .

[2]蔡振鹏, 崔江红.一座待采的金矿——育儿类期刊十大城市零售调查[N].中国邮政报, 2007.

篇4: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 要】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互相促进发展。本文分别选取报纸、电视、网络这三个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探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     影响

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定义

有关大众传媒的定义,有多种定义方式。从手段、工具的角度定义,大众传媒是指传播媒介,即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从机构组织的角度定义,认为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是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沟通,所构成的集团规则、习惯、语言、态度等。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只剩下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而这一技术和沟通的手段、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媒体。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

特别是近代社会,大众文化不能离开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影响大众文化,产生大众文化。大众媒体的类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情报信息,大众传媒制造文化,并且大众媒体将其制造的大众文化进行扩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飞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则是大众文化的载体。而且,虽然大众传媒是手段和工具,但是大众媒体自己本身也是沟通本体,人们通过多样的大众媒体看世界,从情报中开发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曾任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所长的斯图亚特·霍尔说:“无论是就质和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与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多了。”

1.报纸与大众文化

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并不是物理、化学上等所定义的物质实体和现象,而是为了传递信息、情报,所携带的一种符号状态。特别是报纸这一印刷媒介,就是一种以活字的形式,为传播世界范围的情报,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是大众文化的载体,以文字的形式将大众文化传播至每一个角落。报纸的特点为受众广泛、内容丰富、更新迅速、覆盖能力广泛。人们读了相同的报纸,如果看到同样的情报信息,容易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认知。尤其是报纸上具有评论性质的文章,代表着报社的立场,并且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大众文化得以创造和传播,没有大众文化就无法得以传播,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形成的重要手段。

2.电视与大众文化

随着电视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视具有传播的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等,能够满足大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近年来可以称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2002年兴起的民生新闻,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节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民生新闻以“民生”为理念,新闻内容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镜头面向大众,贴近大众,全部是大众关心的内容报道,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极高,建构着以大众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且,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也是大众文化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省级电视台对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制作大力投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断创新、题材新颖、层出不穷,促进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发展,满足了大众审美和欣赏上不断变化的需求。

3.网络与大众文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新兴角色,冲击着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传媒。近年大众文化的盛行与网络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网络的发展速度飞快,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变得飞快,使大众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大众文化的传播时间和空间无限扩展,是大众文化延伸的重要源泉。网络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其传播的情报信息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所熟悉、所喜爱,甚至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新兴动力。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高,信息大量涌现。例如,大众使用较多的微信、微博的盛行,其评论、转发功能的运用,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流行手段。而且网络媒体具有能够保存的特征,将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大众文化永久并良好地保存下来。

三、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成就了大众文化,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影响着大众传媒,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文化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使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和传播信息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使得大众传媒自身得到了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愈来愈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群体,是大众的文化消费形式。随着大众文化的扩散,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范围也从都市扩展到全体大众,具有了平民化、世俗化、标准化的特征。而且,从内容上来说,随着地方都市报纸的不断增加,其言说空间得到了扩展,从之前的政治、经济为中心扩展至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为中心。大众文化也使得电视传媒具备了平民化的特征。除此之外,大众文化促使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壮大,内容不断丰富,愈加能满足大众的欣赏所需。其中,日益增加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所蕴含的大众文化也备受人们所青睐,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心放松、压力释放。在网络传媒方面,使得本身内容就极其丰富的网络空间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例如,大众文化中动漫、音乐、游戏等内容与网络媒体结合,使得网络媒体中增加了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内容。大众文化与网络传媒的结合,加速了网络传媒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网络文化,网络传媒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大众文化属性。

总之,大众文化的盛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传媒在其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它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时,大众文化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武小红.试论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02).

篇5: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发布时间: 2005-10-09 17:44作者: 老泪信息来源: 紫金香网络社区字体: 小 中 大 打印

1、《后现代主义文化》 史蒂文.康纳 商务印书馆



2、《大众文化研究》 陆扬编 上海三联书店



3、《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 三联书店



4、《文化生产:媒介与都市艺术》 克兰 译林出版社



5、《通俗文化理论导论》 斯特里纳萃 商务印书馆



6、《社会的麦当劳化》 里茨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



7、《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理论》 斯道雷 南京大学出版社



8、《消费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迈克 译林出版社



9、《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巴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0、《文化帝国主义》 汤林森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1、《认识媒介文化》 史蒂文森 商务印书馆



12、《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哈贝马斯 学林出版社



13、《消费社会》 波德里亚 南京大学出版社



14、《时尚的哲学》 西美尔 文化艺术出版社



15、《文明及其缺憾》 弗洛姆 安徽文艺出版社



16、《爱欲与文明》 马尔库塞 上海译文出版社



17、《自恋主义文化》 拉斯奇 上海文艺出版社



18、《孤独的人群》 里斯曼 辽宁人民出版社



19、《麦克卢汉精粹》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潘知常 林纬 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6: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最近看了陆杨、王毅写的《大众文化与传媒》,有点感想。先主要说下大概的内容,这本书分了五个部分分别描述。

首先说下第一章文化和大众文化:

相当一部分理论家的概括中,文化多被视为导向某种成果的累进运动,文明则被视为成果本身。

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文化已成一个自足的概念而包括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指一种总的心灵状态,与人类追求完美的精神密不可分;二是指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中知识发展的总状态;三是艺术的总体;最后是指整个生活方式。由此文化具备了两种阐释:一是一种内部过程,特别是长期结盟于知识生活和各门各类的艺术;一是指一种总体过程,进一步说可以指一切生活方式的具体形态。随着现代社会中现实生活日渐分裂而成为支离破碎、互不相干的片断,大众传媒成了原子化、片断化社会生活得以保持一种“整体”感觉的主要途径。D·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理论》: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区别在于,民间文化发端于下层,它是民众自然而然的经验表达,不受高雅文化的恩惠,是为民众自享,满足自身的需要。大众文化则是从上面下达,是为商人雇用的技师制作,它的观众是被动的消费者,其参与程度就限制在买与不买的选择上面。

第二章从霸权理论到文化工业批判:

阿多诺:文化工业在大众传媒和日益精巧的技术效应的协同下,大事张扬戴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观念,一方面极力掩盖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的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来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和一种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是将个性无条件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由此可见,文化工业就是一场骗局,它的承诺是虚伪的,它提供的是可望不可及的虚假的快乐,它是用虚假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活动的潜能。

阿多诺对“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两个概念作出了区分。大众文化当中大众对他们所消费的文化有所反应,故可根据自己的趣味来作取舍定夺。而文化工业则是从上到下强加给大众,表面上是把大众款待得仿佛专为他们贴身制作,实际上是在灌输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标准化了的形式和情感。“文化工业”生产什么商品,取决于这些商品能够实现什么市场价值。

第三章 制码/解码与民族志观众研究:

霍尔《文化,传媒,语言》:电视话语的流通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电视话语“意义”的生产,即电视专业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

第二阶段是“成品”阶段。“意义”被注入电视话语后,占主导地位的是赋予电视作品意义的语言和话语规则。此时电视作品变成一个开放的,多义的话语系统。

第三阶段是最重要的阶段,是观众的“解码”阶段。观众必须能够“解码”,才能获得“译本”的“意义”。换言之,如果观众看不懂,无法获得“意义”,那么观众就没有“消费”,“意义”就没有进入流通领域。而最终是电视“产品”没有被“使用”。

第四章 公共领域与传媒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公共领域指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一个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干涉。

什么是“公众”?哈贝马斯认为,公众是关于市民的广泛的互动,即“公众”不是滞止不前的概念,而是只存在于公民之间的积极意见、观点和信息的交流和交往之间。正是在这些交往之中形成了公共舆论。

洪美恩《拼死寻观众》:两种电视模式,一是西欧的大众服务模式,关心观众需要看什么节目,把观众当成公众和公民。二是美国的商业模式,关心消费者想要看什么节目,把观众看成市场和消费者。

第五章 文化经济与抵制理论

费西克:“两种经济”理论——电视节目首先运行于金融经济系统当中,这里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制片厂商(生产者)将电视节目(商品)卖给电视台(消费者)。第二个阶段是电视台将观众作为商品卖给广告商。此后电视节目的流通便进入文化经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对观众而言,只是一种原材料,观众通过自身的解读产生快感及意义,观众是意义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德塞图:抵制理论——大众如何逃避控制。

自下而上的抵制可以消除传媒的神秘性,解构传媒的霸权力量。观众观看电视并不是一种麻木不仁,不由自主地一味被动“吸收”和“消费”的过程。意义生产在电视节目播放的时候并未完成,观众对电视意义的解码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制作者的本意未必一定能够通达观众,因为观众完全可能在自身的阶级和社会环境中,解读亦生产出新的意义来。

篇7: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一、研究背景

“周瑜帅不帅,孔明会唱卡拉OK,关羽是爱神。”易中天用如此“嬉皮”的现代语言来论三国英雄,其鲜明的个性再加上大众传媒的特性,短时间内就在中国的大地上掀起了一股易中天热。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传媒的娱乐化功能与大众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创新的结果。

麦克唐纳曾说过:“大众文化的花招很简单———就是尽一切办法让大伙儿高兴。”①对大众文化的生产者来说,逗乐是一个基本目标。而对普通大众来说,找乐则是文化消费行为的基本模式。

在大众传媒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娱乐功能是时弱时强的。但进入消费社会以来,传媒就逐渐步入了一个其娱乐功能中心化的时代。这种娱乐功能被中心化与消费社会的背景息息相关:在消费社会,大众不仅消费物质产品,而且文化也成为消费品,大众对于文化消费的欲望有时甚至超过了物质消费的欲望。这种文化消费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以个体性的欲望为内在基础,以吃喝玩、健康、旅游为外在表现形态的娱乐化倾向。这种文化消费的潮流中,娱乐文化应运而生,而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之所以能被中心化,也适应了消费社会里人们对于娱乐消费的需要。于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传媒开始出现了一种娱乐化浪潮。②伴随着这股浪潮,传媒娱乐化功能越来越凸现出来,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传媒对娱乐化的追求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而代表着大众文化的那些学者,由于大众传媒因此也成为明星,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有人也许要问,20世纪80年代在电视上进行英语教学的胡文仲为什么没有成为电视明星呢,为什么没有那么多的人追捧呢,其中的原因在于当年胡教授教授的是舶来文化,是一种工具性的东西;而现在易教授教授的则是本土文化,是受众耳闻目睹的东西,是受众可以作为谈资的材料,所以大众传媒并不是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造就明星的。要认识易中天热现象背后的原因,首先就得对于传媒娱乐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二、传媒娱乐化涵义

李良荣指出,传媒的娱乐化“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新闻越来越多,连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③林晖认为,在消费逻辑引导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表现为:“最初是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④易中天现象是把严肃古典的历史,通过大众传媒运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创造的一种大众文化,为大众提供了另外一种娱乐的途径。

实际上娱乐本身几乎与人类一样古老,但来自大众传媒的娱乐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人类早期的娱乐活动多数为仪式、信仰服务,原始社会生产力的渐进,为人类取得单纯的娱乐提供了闲暇。在第二个千年的后半期,文娱获得了极大的自由和支持,并繁荣以至成熟。起初,阅读为个体提供了娱乐;而戏剧、音乐会等由于传播限制,还仅为部分人享用。当声音和图像记录传送技术发明之后,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看戏剧、音乐会、运动会……。受众现在可以享受到过去只有少数贵族才能享有的权利:坐在最好的位置上看一流的艺人演出。

因为传播媒介的作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可供享用的娱乐信息。赖特早已指出,传播在社会中的第四种功能即提供娱乐、消遣以及放松的途径,消除社会紧张感。在繁荣的工业社会,受众对快乐的追求似乎尤其要求媒体要足够“娱乐”,传媒内容的制作者由此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分析师和传媒研究学者都倾向于认同“娱乐时代”已经降临,并且,“是娱乐,迅速地成为了推动新时期经济发展的车轮。”(5)传媒娱乐的商业动机也许的确推动了娱乐实践民主化,但也引起了娱乐的某种标准化。我们常说大众文化、大众娱乐,它们一旦形成便强制一种行为模式,几乎不给个人表态留有余地。不难发现,我们的媒体积极地定义着“娱乐”———各种传媒调查往往只热衷于找出受众作为传媒消费者对特定形式的兴趣而不考察娱乐的基本要素;各种以娱乐冠名的节目从他们自己对娱乐的臆想和对市场的觊觎出发,用大量满足受众低层次精神需求的内容,把一个“成型”的娱乐呈现在受众面前,建构他们所谓的“娱乐”框架。在受众心理、市场竞争、官方政策和道德标准的综合影响下,一段时间以后,一些参与竞争的框架被淘汰,直到剩下一个主导框架。尽管它会一直受到挑战和修改,然而主导框架一旦确定,一段时间以内,必然会作为后续传媒提供娱乐信息的一个价值评估的结构标准。

大众传媒使娱乐实践标准化、统一化,因而成为对个人娱乐选择的一种干涉,大众传媒组织将为每个人事先设想的娱乐预先消化,然后进行传媒内容生产。这与每个人的自由选择的表示有矛盾,也与娱乐的个性化精神相违背。

可以说,大众传媒存在一种操控、管理娱乐的倾向。这也许是我国多数学者对“传媒娱乐化”深感忧虑的根本原因———他们担心的不是我们的传媒真的“娱乐”化了,而是害怕当娱乐与文化工业相结合、文化生产与经济利润相一致的时候,传媒娱乐很可能在市场机制的操纵下成为一种新的霸权———娱乐霸权。就像易中天在讲坛上一品三国,便品出粉丝无数,也让《品三国》的版权在拍卖声中得到140万的高价。它将平均化的文化趣味作为主流的甚至是唯一的文化趣味,迎合的是受众“最低层次的心理需求”,排斥包括精英文化、边缘文化等的所有其他非平均化的文化理想和文化需求,以娱乐名义施行一种一元化专制,其结果是我们可能“娱乐至死”。(6)

三、传媒娱乐化与大众文化关系的传播学分析

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重构作用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而间接达到的。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性、消费性文化,本身具有大众媒介性等特性。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汲取对自身有利的娱乐性、消费性等元素。身处传媒娱乐化所带来的娱乐元素的包围,作为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为使大众文化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势必汲取“传媒娱乐化”过程中的“精华”之处。

1.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注射”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广播等传媒迅速普及和发展的阶段,是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寄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担忧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子弹论”。施拉姆曾经对它做过如下概述:“传播被视为”魔弹,它可以毫无阻拦地传递观念、情感、知识和欲望。……传播似乎可以把某些东西注入人的头脑,就像电流使电灯发出亮光一样直截了当。(7)虽然“子弹论”有着本身的不合理性: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绕开此种观点不谈,传媒对受众的巨大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视的。现代社会中,传媒在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扮演着日益重要的“信息代理者”角色。虽然随着新闻媒体越来越多地为公众写作提供空间(比如报纸的言论版),特别是海量的网络评论的出现,言论资源原有的稀缺性、传媒的垄断地位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了。但是,由于人们“注意力资源”的根本性稀缺,即使一个通过长期的个人写作而成名的作者,他的发表机会与影响力,仍然是稀缺性的资源。大众传媒仍然左右着信息资源。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生活在信息社会的包围中,必然潜移默化地会受到传媒娱乐化的影响。在大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不断地被注入传媒娱乐化因素。就像易中天教授那样,竭力从严肃的政治历史事件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适度加入了人情味因素,加强了贴近性,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故事化、文学化道路。

2.大众文化对传媒娱乐化的“使用与满足”

“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要”的个人,把他们的传媒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传媒,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人们接触传媒都是基于一些基本需求进行的,包括信息需求、娱乐需求、社会关系需求以及精神和心理需求等。现实中的各种传媒或内容形式都具有满足这些基本需求的效用,只不过满足的侧重点和程度各有差异罢了。(8)

大众作为大众文化的执行者,根据自己对大众文化娱乐性、消费性等的框定,结合大众传播媒介所传播的娱乐信息,“使用”其中认为有用的信息,以“满足”大众文化自身需求。此时,大众传播媒介所担当的角色则是:生产电影、电视、网络文化、流行音乐、通俗文学、图像文化、广告文化、时尚文化和青春亚文化等大众文化所需要的众多形态作为商品,供大众们去选取、“使用”并得到满足。易中天教授以一种雅俗共赏的方式解读中国历史,他满足了大众对自己民族古老历史的认知和鉴赏的需要。

3.通过“两极信息传播”模式对大众文化的间接影响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尤其是对身处大都市的人们而言,每时每刻都去关注信息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大众传播媒介生产的信息很难直接“流”向一般受众。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关注的新闻类别、时间都是很有限的。于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这样一类人:他们“德高望重”,无论对报纸、杂志还是广播、电视的接触频率和接触量都远远高于和大于一般人,成为某类群体的意见领袖。他们借助传播媒介对某类信息的大量关注,获得“一手”信息材料,然后综合自己的观点进行加工,对自己所领导的小群体施加个人“影响”。所以易中天热并不只是热了易中天一个人,也热了很多易中天的粉丝、博客,在百度专门设立了易中天帖吧,截至2006年10月共发表帖子数将近22万,这里面诞生了很多所谓的“意见领袖”,像易中天会主持2006年央视的中秋节晚会一类的消息通过意见领袖在网上流传开来,引来了很多人对这一晚会的关注。

传媒所传递的传媒娱乐化趋势,同样借助“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对大众文化产生间接影响。传媒所承载的传媒娱乐化,直接影响大众文化生产者所拥戴的“意见领袖”,让“意见领袖”帮助媒介传播传媒娱乐化思维,进而达到间接影响大众文化的目的。

4.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培养”

“培养”理论认为,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的影响,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本能,使人们在脑海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同时,这种影响不是短期,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过程,它在不知不觉中制约人们的现实观,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大众的文化观、娱乐观,进而影响着大众文化。(9)

通过长期地、经常地浏览传媒上提供的特定观点,人们主观上可能认为传媒提供的观点是一种普通观点,大众的观点都如此。然而现实或许是传媒提供的只是作为“把关人”的记者或编辑选取的某些个别新闻观点。但正是由于传媒的倾向性的存在,使传媒在人们心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出现偏差。于是,我们被囿于传媒设置的“象征性现实”中。同时,在传媒的长期培养下,伴随趋同心理,人们的观点会越来越趋同于传媒提供的观点。在传媒娱乐化的培养下,大众文化会越来越趋同于传媒娱乐化形式。易中天如果是在20年前这样来解读三国,不但不会受到大众追捧,而且还会招来骂声一片。而现在之所以得到追捧,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20多年来大众传媒中的戏说历史已经为这一时刻的到来培养了受众。因为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自身占有的传播优势、资源优势,将传媒娱乐化的形态传递给受众,“培养”了大众的文化观,并在间接不知不觉地影响受众的同时,无形中重构着“大众传媒式的大众文化”,所以易中天只不过是一个个案而已。

四、传媒娱乐化对大众文化的再构建

今日的大众传媒在大众文化的熏陶下,早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文化的消费主义倾向,大众文化固有的娱乐消费性,已全面渗透到大众传播之中。大众文化成为传媒内容娱乐化现象的重要构建者,传媒娱乐化凭借大众传媒载体的强大后盾,反作用于大众文化,对大众文化进行再构建。

1.传媒娱乐化容易使大众文化趋于浅薄、庸俗

大众文化的发展动力是以欲望推动欲望。这种以欲望推动而发展起来的文化,如果没有把握住“度”,就很容易走向浅薄,走向庸俗,走向一种无聊的狂欢。

大众文化所关注的是“适时”,它不是“合适”,只能是最新、最快、最刺激、最时髦、最有意思、最引人瞩目、最令人捧腹、最令人难忘、最令人震撼、最令人羡慕、最令人伤感、最令人沮丧……的一切。(10)

传媒,为了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必然极力地去迎合受众趣味。而受众是“大写”的一大群人,是包含大众文化生产者的人。所谓众口难调,但为了取得利益的最大化,传媒必将舍弃精英类大众,转而极力迎合文化层次不高、趣味低级的大多数。在市场化运作的情况下,传媒只负责宣传、报道,只负责受众的接受程度,至于会对受众的心理、思想产生何种影响等“深入”问题,就远离了传媒考虑范围。当大众文化的生产者不够清醒、不够理智的时候,传媒所提供的虚拟的娱乐化现象,就将渗入大众文化中,使媒体所报道的某种“虚拟”、“前卫”、“所谓真实”的追求甚至某些浅薄、庸俗的东西混迹于大众文化,并在不断的潜移默化中影响大众文化,使大众文化走向庸俗、浅薄。

2.传媒娱乐化助长了大众文化生产者的疯狂与自我

大众文化追求的是虚拟的满足。通过大众传媒制造的大众文化,从表面上看是面对“生活真实”,但由于实际上只是被组织起来的话语,因此事实上只是人类虚幻世界的体现,满足的也只是虚幻的需要。

思想从对话中退出、历史从家史中退出、精神从肉体中退出、友谊从公关中退出、探险从历险中退出、旅行从旅游中退出、我思从我在中退出、生活从图像中退出、美从艺术中退出、创作从写作中退出、故事从情节中退出、知识从常识中退出,以及空间取代时间、欲望取代激情、表演取代体验、策划取代构思、展示价值取代审美价值、感官经验取代审美经验,形而上的殷殷爱心化作形而下的自娱与快感,人的生存价值被压缩成“活着”,作者陶醉于“过把瘾就死”,读者满足于“过把瘾就吐”,作品定位于“过把瘾就扔”……更是我们在大众文化中所屡见不鲜的。(11)

传媒娱乐化借助大众传媒的巨大臂膀,对现实进行娱乐化处理。不断制造“娱乐狂欢”,使大众文化生产者沉浸在“娱乐”的盛宴中,疯狂而难以自拔。同时,传媒的娱乐化为了更好地迎合受众,不断附和着大众文化生产者的疯狂。大众文化的生产者在大众文化及传媒娱乐化制造的“狂欢盛宴”中陶醉着自我,放逐着自我,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五、讨论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娱乐性、消费性文化,本身具有大众媒介性等特性,为了获得进一步发展,必然要汲取对自身有利的娱乐性、消费性等元素。身处传媒娱乐化所带来的娱乐元素的包围,作为大众文化的执行者大众,为使大众文化获得更进一步发展,势必汲取“传媒娱乐化”过程中的“精华”之处。

PeterVorderer认为:“媒介娱乐化是一种游戏,它是应对生活的一种形式,它又是一种活动,最经常的表现为娱乐的不同形式。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形下,它也表现为非娱乐的形式。(12)既然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方式,那就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娱乐的方式也有严肃的方式,世界本来就是多样性的。一个时期也许严肃多一点,换个时期娱乐就多一点,任何一个极端都是与丰富多彩的社会不相匹配的。所以易中天热有他存在的道理,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度,如果超出了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出现有人担心的那样我们会娱乐至死。只要在合理的度的范围之内,大众传媒对文化内容与形式的转换、传输、处理、存储、检索、提取和推广的功能,不但使文化遗存得以延续,而且还可以使文化得以繁殖。-

(作者单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系)

注释:

①麦克唐纳:《大众文化理论》,科伦科自由出版社1957年版

②梅琼林:《谈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现象》,载《新东方新领导》2005年第4期

③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第9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④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3期

⑤Peter Vorderer.“Its all entertainment—sure.But what exact-ly isentertainment?”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HanoverUniversity of Musicand Drama,Hohenzollernstrasse 47,30161Hannover,Germany

⑥尹鸿:《霸权与多元:新世纪电视文化随想》,载《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

⑦⑧⑨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180页、183页、第193页、第225页、22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篇8:大众传媒与文化试卷

调查的方法和基本情况

周口市地处河南省东南部, 传统文化资源丰厚, 可以代表我省经济文化发展的一般水平。为了保证研究取样的代表性和调查结果的科学性, 我们对城市和农村分别进行调研并加以比较。由课题组成员负责, 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部分学生参与了此次调研。调查方式主要是入户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 按居住区域, 其中周口市区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27份;乡镇农村发放问卷250份, 回收有效问卷210份。在这些受访者中, 男性占52%, 女性占48%。19~35岁这一年龄段所占的比例为37.4%, 36~50岁的占42.6%, 51岁以上的占8.2%, 18岁以下的占11.8%。其中, 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的城市受访者占43.5%、乡村占5%;高中及中专程度的城市受访者占41%、乡村占37.2%;文化程度为初中的城市受访者占14.3%、乡村占46.8%;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城市受访者占1.2%、乡村占11%。

另外, 本次调查对象包括了公务员、公司员工、私营业主、医务人员、文教工作者、学生、农民等各类职业者。从这些样本的基本信息来看, 较全面地兼顾了男女比例、年龄层、学历高低、职业差异、居住区域差异等因素, 因此, 本次调查研究结果基本能反映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受众的实际传播效果。

数据分析与主要发现

首先, 谈谈日常使用媒介基本情况调查。

这是一项多选项的调查, 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有关四大媒介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 的日常使用情况, 位居使用率榜首的城市和农村都首推电视, 分别是76.3%和64.2%, 说明电视在近些年一直保持着媒介老大的地位, 是人们首选的媒介渠道。列为第二的城市为网络, 占48.4%, 而农村则偏重于广播, 占18.8%, 这说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只局限于城市, 农村较为落后, 传统的广播媒介在农村尚有一定的受众。而对于报纸媒体来说, 在城市也有一定的受众群体且多于广播, 占23.7%, 但是农村目前看报纸的受众寥寥无几, 只有5.5%, 还大多集中在乡镇机关单位中, 这与农村受众水平偏低且报纸送达不便均有关系。从以上几点可看出, 城市比农村在接受信息方面有较好的基础和便利条件。第二部分是有关节目类别的收视调查。从数据中我们看到城市和农村基本达到一致, 收视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新闻类 (城市占68.6%、农村占47.6%) 、娱乐类 (城市占57.9%、农村占66.2%) 、服务类 (城市占37.8%、农村占32.8%) 和科教类 (城市占21.2%、农村占18.5%) 。节目类别存在的收视差异提醒各大媒介应注意寻求恰当的传播方式传播信息才能收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而新闻类和娱乐类应是媒介重点关注的对象, 对于服务类和科教类栏目, 善于创新突破, “寓教于乐”才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其次, 谈谈对中原文化传播效果的基本描述。

认知状况。本次调查数据显示, 河南省对于中原文化方面的知识总体认知状况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其中, 回答“知道很多”的城市占12%, 农村占1%;回答“一般”的城市占46.7%, 农村占28.8%;回答“很少”的城市占38.9%, 农村占57.2%;回答“一点不知”的城市占2.4%, 农村占13%。在回答“殷墟坐落在我省哪个城市”的题目时, 城市答对者占87%, 农村答对者只占31%。可见, 河南省受众对于中原文化的相关知识认知度并不是太高, 且城市与农村差异较大, 其中城市受众的认知度远远高于农村。一方面受众自身的素养及学历层次决定了其对中原文化认知度的高低;另一方面, 城市人接触与使用媒体状况比农村广泛和优越, 其较多获得信息的机会也会提高认知度。

认知渠道。周口地区的受众对于我省其他地区的传统文化一般是从什么渠道获得的呢?从高到低的排序是:电视 (53.8%) 、网络 (24.4%) 、报纸 (11.3%) 、广播 (8.3%) 、人际传播 (2.2%) 。可见, 电视仍占据着第一媒介的“宝座”, 作为广大受众获取中原文化相关信息的第一渠道, 把其他媒介远远抛在后面;其次是网络, 尤其是在城市具有相对优势, 可见, 网络这一媒介的后起之秀, 发展潜力巨大;再次是报纸, 昔日的媒介老大逐渐被电视、网络所超越, 而电台的竞争力日渐下降, 在其他各媒介的夹缝中求生存;最后, 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 人际传播的作用甚弱, 只占2.2%。而对于另外两道有关具体事件获知途径的调查也说明一些问题。第一道题是您从哪个渠道获知周口市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 获知渠道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本地媒体占61.7%, 人际传播占19.5%, 省级媒体占15.6%, 还有3.2%的人没听说过。第二道题是您从哪个渠道获知洛阳市举办“牡丹花会暨国际邮展”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 获知渠道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省级媒体占71.2%, 本地媒体占12.5%, 有8.7%的人没听说过, 而人际传播占7.6%。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对于本地区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本地媒体中传播力度较为强势, 但本地媒体对于其他地区的文化活动传播力度不够重视, 即使是较为著名的、规模较大的活动在本地媒体上也较少传播, 以至于还会有一部分人没听说过, 而担当起这些传播任务的首推省级媒体。虽然这种现象充分反映了受众选择节目时的“接近性”心理, 但对于地方媒体来说, 也可以巧妙运用受众喜欢关注本地媒体的“接近性”心理, 适当传播一些其他地区的文化活动, 从而协助省级媒体共同宣传中原文化。

关注度。我们对中原文化关注度的调查共设计了两道题目, 其调查结果令人堪忧。第一道题是:“在所有媒体中, 除《梨园春》栏目外, 您还能说出几个与中原文化相关的栏目?”调查数据显示, 能回答出一个的城市占27.8%, 农村占46.8%;能回答出两个的城市占58.5%, 农村占37.7%;能回答出三个以上者城市占13.7%, 农村占2.6%;另外有12.9%的农村受众一个都回答不出来。第二道题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原文化港澳行、登封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对这些事件的报道您关注过几个?”调查数据显示, 关注过一个的城市占16.3%, 农村占67.8%;关注过两个的城市占67.2%, 农村占18.2%;三个事件都关注过的城市占16.5%, 农村占1.6%;另外竟有22.4%的农村受众一个事件都不曾关注过。

从以上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周口市民对于中原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处于一般层次, 且城市和农村差异较大。第一题去除像《梨园春》这样影响力较大的栏目外, 一般人就很难说出其他节目了, 这一点城市和农村略有差别, 但总体说明河南省关于中原文化传播的精品太少, 品牌太少。对于第二个问题中的著名事件, 城市居民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农村, 虽然对于三件事完全知晓者还是少数, 但大多数人对其中的事件还是关注过的。但是在农村, 对于此类事件就很少有人关注了, 一个都不曾关注过的人竟达22.4%, 可见中原文化的传播在农村还任重道远, 媒体应该结合农村受众的习惯, 多在传播形式上下工夫。

再次, 谈一谈对中原文化传播效果的综合评价。

对于河南省大众传媒传播中原文化的综合评价, 我们是从重要性、满意度、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来考察的。

考察重要性“您认为传播中原文化对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有多大作用”的问题中, 回答“作用极大”的, 城市占43.8%, 农村占21.7%;回答“作用一般”的城市占27.4%, 农村占38.6%;回答“作用不大”的城市占8.6%, 农村占14.3%;回答“无所谓”的城市占11.2%, 农村占27.4%。

考察满意度“您对我省大众传媒传播中原文化的总体评价如何”的问题中, 回答“满意”的城市占18.8%, 农村占11.4%;回答“一般”的城市占52.6%, 农村占45.7%;回答“不满意”的城市占16.5%, 农村占15.9%;回答“不知道”的城市占12.1%, 农村占27%。

考察传播方式“您认为哪种方式在传播中原文化方面影响较大”的问题中, 回答“新闻类”的城市占52.4%, 农村占44.3%;回答“娱乐类”的城市占27.7%, 农村占40.2%;回答“专题类”的城市占10.6%, 农村占8.7%;回答“广告类”的城市占9.3%, 农村占6.8%。

从以上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 在被调查的人群中, 无论是对于宣传中原文化的重要性还是传播过程的满意度, 评价都较为客观。虽然城市与农村之间依然有差距, 但持肯定意见的皆超过七成。据此可认为, 中原文化的传播依然有较大的受众基础, 且作为宣传的有效传播方式, 人们较为认同的顺序依次是新闻、娱乐、专题、广告。此间娱乐节目排名较为靠前, 尤其是在农村更为突出, 充分说明高雅文化的传播应该走大众化的路子, 在高雅和通俗之间寻找出路。另外, 广告虽然排名最后, 但其所占比例与专题报道基本相当, 在城市调查的回答中仅差1.3个百分点, 这种现象也应引起媒介的关注, 可根据商品特性在广告创意中提升中原传统文化的含量。

总之, 经过这次调查分析, 可以初步了解目前河南省大众传媒传播中原文化的效果状况。因此, 各大媒体都应该结合自己的特点积极寻求有效传播中原文化的新途径。

首先, 在当前媒体泛娱乐化背景下, 媒体从业人员应从思想上树立弘扬中原文化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意识, 提高政治素质。河南电视台在摄制《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过程中, 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它的政治性和权威性, 要求编导不仅将这次创作当做熟悉河南人文历史的学习机会, 还要当成是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策把握能力的绝好锻炼, 让受众从节目中感受编导的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

其次, 各媒体应充分运用自己的传播优势, 扬长避短, 在传播途径、传播方式、传播力度以及策划角度、内容选择等方面保持清醒的认识, 树立符合自己媒体特点的精品栏目, 掌握各种宣传艺术, 雅俗共赏, 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在充分稳定城市受众的基础上努力扩大和发展乡镇农村的受众群体, 才能使中原文化的传播达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 充分挖掘网络的功能, 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的互动宣传。本次调查充分显示, 在获知信息的传播渠道中, 网络已超越报纸、电视, 跃居第二位, 逐渐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信息传播和社会舆论形成了多层次格局。在这种情况下, 加强和重视网络宣传, 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充分合作, 围绕一个主题, 多方位、多形式、交叉互动、扩大宣传, 是提高中原文化有效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一篇:白云幼儿园食品安全责任书下一篇:上海车展历年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