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新闻

2024-06-29

大众传媒新闻(精选十篇)

大众传媒新闻 篇1

1)有很大的不同存在于文学作品和大众传媒新闻之间,曾有人就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做过相关的探讨和研究,例如,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分析,作品的形式在新闻中过于淡化,而在文学中则得到强化,前者是为了尽可能的将喧宾夺主的意味避免掉,而后者是为了尽量的把渲染的效果增强。从功能的层面上分析,审美能力的提升是文学的主要作用,而信息的传播是新闻的主要目的,前者是为了将人们追求美的愿望满足,后者是将人对信息需求的达成。

2)新闻标题就是新闻的题目,它是对新闻内容的整体概况,是新闻的眼睛,是读者们看到的第一印象,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一个好的标题不仅能成功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也能更好的揭示新闻内容,突出新闻主体,使整个文章锦上添花,也正因为新闻标题的重要性才让他的拟定设计工作如此重要,而拟定新闻标题不仅是对文章内容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同时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应该如何制作新闻标题才能够突出它的作用,发挥它的价值呢?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做到信达雅”,信即真实准确,达即通顺明了,雅即优雅有文采,而用这一点来说明制作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是十分贴切的,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同样也要做到“信达雅”。

3)不同影响力的形成是由于不同的作品差异而造成的。创作的动机决定着作者选取的作品标题,因此我们在日常中所看到的大多数的文学作品的标题都富有寓意或较为含蓄。但是新闻标题却不是这样,它主要起着向人们传递信息的作用,因而显著的位置放置的都是重要的信息,直奔主题就是其去标题的主要手段,明确的在标题部分就将整个文章的内容展现出来,这也是主要的一个大众媒体的特征。所以,语义构成在新闻标题中受到了来自新闻事实要素的约束,简单来说就是在新闻标题中至少应该有一个以上的用词归属于新闻要素,而这也正是句子化形式在大众传媒中新闻标题里的特征体现,也就说新闻标题作为一个句子,谓语和主语都缺一不可。

2 关于新闻标题在大众传媒中制作的艺术分析

1)关键词的重复。通常情况下,在文学作品的某一句话中,相同或相似的词语都是禁止反复出现的,尤其是在诗词当中。而在新闻标题中却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或是某一传递信息的需要。因而,我们常能看见在同一条新闻标题中反复的使用的相似或相同的词语作为关键词,但是从深层次的含义上分析,不同的作用体现在相同的词语当中,后来出来的词语所表达的新闻信息的含义是另一种,有别于前者。

例如,在《人民日报》的2012年2月19日版中,《咬文嚼字》咬上郭敬明,称其为“错字大王”。标题中反复出现了两个“咬”字,郭敬明不但是当红作家还是网络红人,他具有一定的名人影响力,而此标题提出,立马引起了读者的研究兴趣,作为一个作家怎么能够出现错别字,这是大众眼中的共识,因而,新闻所想要达到的效果会因为标题的作用而事半功倍。

但是,所谓的重复并不是说对整个标题中的关键词都重复,而只是将其中的某一个或某个部分重复,同时,其作为独有的一个属性存在于大众传媒新闻的标题修辞艺术手法当中,因为其将新闻中存在的要素以及要素的评论进行了分别表达。为了将所使用的修辞特性展现出因势利导的作用,在重复词语的选择上,还可以采用同音词。

例如,在大河网2012年4月16日刊,名为《三门峡一景区在搞“扯蛋”大赛,不少游客批其太扯淡》的新闻标题中,新闻的主要内容是绿皮鸡蛋被放在广口瓶中,参与者需要将线头的一端抓住,当主持人“扯”字一出,鸡蛋就需要被参与者往自己身边拽,失败的人就必须带上绿帽子(乌龟的)以表示惩罚。这样新颖的游戏吸引了很多人的参与,但是也有另外一个声音的存在,他们人们这样的游戏有失格调,并不文明,因此,后者的扯淡是对前者的批判。

2)动态化的词语。为了活跃标题,语义关系的动态化展现形式应当在新闻标题中得到体现,就需要使联动的关系在2种新闻表达要素中形成。例如,人民日报的2012年7月3日版的标题为《‘愤怒小鸟’飞进现实,上海将建主题公园》的报道。

Rovio是芬兰的一家游戏公司,“愤怒小鸟”的游戏便出自他们之手,目前,由于该款游戏的火爆,已经成功的将它们从游戏世界中接入到现实空间了,“愤怒小鸟”实体店像苹果一样开遍全球,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已经建立了这样的实体店,并将小鸟类的玩具衍生品推出来,该游戏相关的第一个主题公园将在上海建立。上文的标题中巧妙的借助了小鸟飞的动作以此为题,有效的将上海建立愤怒小鸟主体公园的信息传递。

在《北京晨报》的2008年11月14日的报道中,有篇名为《北京哈德门饭店停业,数千人争享“最后的晚餐”》。哈德门饭店是老北京人的记忆,在其停业之前的最后一夜,成百上千的人争相品尝最后的一餐。通过对最后晚餐的渲染,使得连贯的动作关系在哈德门与最后晚餐之间形成,形象有效的将新闻信息传递,带有奇妙艺术的展现手法,人们会联想到与题目同名的著名画家达芬奇的油画作品《最后的晚餐》。

3)映衬的对比性。新闻要素在大众传媒新闻中标题的凸显,需要将不同事物的本质或人物通过映衬的方式将新闻价值展现出来。

例如,在大洋网2013年3月19日版的《贫困县县委书记被曝配备百万豪车上假军牌》的报道。将几大新闻要素密集在一起,将新闻的重大和不同寻常的特征体现了出来,一个贫困县的书记怎么能拥有百万豪车,还使用了假军牌,胆子可真大。将百万豪车和贫困县重点突出,新闻的报道价值也得到了凸显,增大了社会讨论热点,达到了新闻出版目的。

4)比喻形式多样化。新闻要素作为比喻本体存在于大众传媒的新闻标题之中,同时本体能够直接被喻体替换掉,当然也允许喻体和新闻要素一同出现的情况。例如,在《新闻晚报》的2010年2月4日版的报道中,有标题为《居民暗藏“炮”库》的一篇报道。一个“炮”字的运用就将险情巧妙的凸显了出来,新闻的主旨和内容都能够被读者理解到。

3 结论

新闻标题对大众传媒在新闻出版目的的达到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整个标题只是内容的只言片语,但其突出了新闻内容的关键部分和关注重点。一个好的新闻标题,不仅要成功吸引人们的注意,还要体现出新闻的真实性,而这就需要借助到对标题制作艺术的运用手段,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标题的制作要在遵循事实的基础上,力求做到具有美学性、艺术性、欣赏性。

摘要:对于大众传媒而言,新闻标题的制作既要有足够的吸引力概要保证足够的真实性,而这是一门技术活。因此,本文将围绕大众传媒新闻的标题制作的艺术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大众传媒新闻,标题制作,艺术

参考文献

[1]李海宏.大众传媒新闻标题制作艺术新探[J].新闻传播,2014(11):72-73.

[2]孔文静.《南方周末》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3]王娜.大众文化中的“三俗”现象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4]辛华.新闻标题语言的艺术[D].长春:吉林大学,2008.

[5]康晶晶.日报与晚报新闻标题语言风格差异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大众传媒新闻 篇2

论文摘要:近年来部分大众传媒在关注受众中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在追求效应中呈现出趋于虚假化倾向。规范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应该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化倾向;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

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中国的文化建设与发展却明显滞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引起了有识之士的警觉,更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提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即是一个极为英明的战略。该战略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提高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高度,是高瞻远瞩的。

在推进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众传媒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把握与规范大众传媒的作用,确立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对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现代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大众传媒对于文化教育与文化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俄罗斯文化学家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指出:“任何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首先要掌握前人所创造的文化知识,学会利用前辈们积累的社会经验。掌握文化知识可以通过人与人的交往(在学前班、小学、中学、大学、企业、旅行、家庭中的交往)和自我教育(阅读、独自参观博物馆等等)的方式来实现。大众信息手段——广播、电视和报刊所起的作用也很大。”[1]生活中,大众传媒不仅成为了解信息传播文化的媒介,更成为文化教育与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加快了市场经济的步伐,市场手段引入到大众传媒的改革中,“将市场经济引发的灵感发挥到更广泛的领域,形成了一系列建立传媒产业的理念,包括规模经济、传媒集团、市场细分、资本经营等。这些市场经济的概念已经成为中国新闻和传媒改革的重要构成,而且,党和政府经过多年后置式的选择自上而下的创新实践、打击违规行为之后,也开始呈现基于这种市场导向的话语而采取更加主动的策略和态势”。[2] 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独立承包、自负盈亏、经济效益等成为大众传媒转型中的一些关键词。大众传媒在过于注重大众传媒产品的商品性质的同时,却忽略了诸多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在一味迎合市场过程中,从以往党的喉舌与工具,突然转到大众的娱乐工具。在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失重,构成了某些大众传媒从脱离现实的崇高,落入倾心市场的媚俗境地,以致于形成了某些大众传媒误导社会与大众的偏向。

以电视节目为主分析近年来某些大众传媒的误导偏向,大约主要呈现在如下方面:第一,在关注受众中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倾向。在市场经济左右下,大多数电视台减少了文化类节目,而增加了娱乐类节目,构成了新闻、电视剧、娱乐类节目为主的荧屏结构。据统计,中央电视台15个频道的综艺娱乐节目占据了全国77.1%的收视份额,湖南卫视占据了7.4%的收视份额,排名第二。湖南卫视以“打造中国最具活力的电视娱乐品牌”为目标,突出“快乐中国”的理念,其《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谁是英雄》、《超级女声》等节目如一阵“快乐旋风”刮遍全国,掀起了快乐、欢乐的热潮。但是在娱乐性节目中明显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的倾向,在提出“娱乐至死”的口号中呈现出泛娱乐化的倾向,在娱乐大众的口号中却常常呈现出“愚乐”大众的境况。重庆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第一次心动”被勒令停播,就呈现出节

目在过度娱乐化中,内容格调低下、曲目庸俗媚俗的状况。

第二,在迎合市场中呈现出过于低俗化倾向。在市场经济的左右下,大众传媒呈现出迎合市场迎合受众的趋向,缺乏在普及中提高的视野,却注重迎合世俗趣味,往往呈现出低俗化倾向。“明星取代了模范,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在躲避崇高中推崇轻松惬意,在漠视严肃中恣意挑逗调侃,从轻松滑向轻浮,从通俗堕入庸俗,从求新趋向猎奇。在某些电视真人秀竞技节目中,眼睛喷火、腿上切肉、滚钉板、吞毒虫等场景的实播,在充满猎奇性的节目中令人不忍观看,在感官刺激中产生视觉污染。甚至新闻报道也呈现出低俗化的倾向,故意渲染一些残暴凶杀案的细节,津津乐道于某些人间悲剧的色情与暴力,将人们痛苦的经历戏剧化、娱乐化,在不择手段的市场竞争中呈现出低俗化倾向。

第三,在追逐时尚中呈现出极端窥秘化倾向。为了迎合受众进而掌控市场,某些大众媒体揣摩受众追逐时尚的心态,将关于名人、明星的节目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文化娱乐新闻成为一些大众传媒的主打内容,窥探明星隐私、爆炒明星绯闻就成为某些大众传媒的制胜法宝,或捕风捉影、危言耸听,或道听途说、张冠李戴,或断章取义、别出心裁,或夸大其辞、哗众取宠,在满足受众的时尚心态、追星心理中,扩大市场的份额。充溢着个人性生活细节的木子美日记的窥视热潮,矫柔造作的芙蓉姐姐的粉墨登场,刘亦菲堕胎变性的恶意谣言,刘晓庆离婚假新闻传播等,连篇累牍的明星逸闻花絮构成了大众传媒的极端窥秘化倾向,使大众传媒成了飞短流长、打探隐私、传播绯闻、炮制奇谈怪论的孳生地。

第四,在追求效应中呈现出趋于虚假化倾向。大众传媒应该具有社会的公信度,注重真实性应该是其基本行业准则。近年来,在道德失衡、有偿新闻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下,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假新闻屡屡见诸新闻媒体。2007年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訾北佳编造《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北京某报《〈艺术人生〉被令限期自救》的虚假消息,在无中生有中煞有介事,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2007年的“陕西野生华南虎”、2008年的“平江野生华南虎”事件,成为令人不齿的假新闻。这些由地方行政机构、投资商与大众传媒合谋的假新闻事件,导致一些经济利益市场效应的追求中呈现出虚假化倾向,严重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声誉。

哈贝马斯指出:“随着商业化和交往网络的密集,随着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宣传机构组织程度的提高,交往渠道增强了,进入公共交往的机会则面临着日趋加强的选择压力。这样,一种新的影响范畴就产生了,即传媒力量。具有操纵力量的传媒夺了公众性原则的中立特征。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于是,公共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失去了权力的竞技场,其意旨在于通过各种讨论主题和文集既赢得影响,也以尽可能隐秘的策略性意图控制各种交往渠道。”[3]在商业化的左右下,传媒改变了公众领域的结构与公众性的原则。虽然,如上所述大众传媒出现的这些偏向,仅仅为某些媒体的作为,我们并不因此否定大众传媒所具有的传播信息、文化教育、舆论监督与社会导向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必须要充分关注与克服大众传媒出现的这些偏向。

大众传媒的负面性影响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注意,有学者认为大众传媒本身是一柄双刃剑,它既能引导受众又可能误导受众,既能整合社会也可能引起社会动荡,既能教育人又可能造出一批庸人,既能娱乐人又可能毒害人的身心健康。[4]有学者指出大众传媒娱乐化倾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削弱大学生的辨别力和批判精神、降低大学生的审美情趣、鼓吹新潮时尚而抛弃节俭实惠、使大学生的社会观呈现出世俗性。[5]大众传媒对于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因此,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中,必须注重引导大众传媒正确健康的舆论方向。

在倡导注重大众传媒的正确健康的导向中,应该注重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内蕴与艺术特性,在注重娱乐品质中反对泛娱乐化倾向。大众传媒进入消费时代后,大众传媒多元化发展无可厚非,不能简单否定传媒的娱乐性,但是必须强调树立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在弘扬主旋律中也不反对非主旋律的作品,在注重大众传媒的教育意义中,也不反对其消遣作用和娱乐作用,但是必须具有某种度的规范,尤其应该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内蕴,在政府部门与社会团体的支助下,扩大与拓展文化作品的艺术深度,尤其注重文化娱乐性作品的艺术特性,反对与避免过度娱乐化的倾向,而应强调作品的艺术品质。

其次,规范传媒的社会责任,强调传媒作品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位,在注重提高大众水平中反对低俗化倾向。哈贝马斯认为,“新闻媒介是社会之公器,是全体公民窥视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共同管道和从事公共事务讨论的公共论坛,在现代国家的公共领域建设中具有头等的重要地位。”[6]大众传媒作为社会之公器有其独特的社会责任。早在1923年,美国报纸主编协会就制定了《报业规则》七条,规定了报业的责任、新闻自由、独立、诚信、公平、正直、庄重,明确反对和谴责报纸假借道德之理由,对于社会伤风败俗、如奸淫、掳掠之犯罪事实着意描写,迎合低级趣味,煽动低级感情的行为。在大众传媒中必须强调作品的文化品格与艺术品位,不仅注意文化的普及,更强调文化的提高,反对大众传媒的低俗化倾向。再次,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强调具有时尚风格的传媒作品的精品层次,在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中反对窥秘化倾向。在大众传媒的不断发展中,必须不断完善传媒的监督制度,将政府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将政府审核与行业自查结合起来,在政府监督、行业规范、社会舆论三者的结合中,落实传媒的把关意识与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传媒作品的档次,在注重传媒作品的时尚性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文化层次,在不断推出新的作品中,反对一味模仿拷贝的现象,注重具有创意的独创性作品的推出。在文化娱乐性节目的设计中,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反对一味猎奇猎艳,反对娱乐性作品的窥秘化倾向。

最后,加强传媒的职业精神,强调传媒人员的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在注重提高传媒公信力中反对虚假化倾向。作为从事社会之公器工作的传媒人员,应具有独特的职业规范,尤其新闻工作者必须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在大众传媒中强调传媒的公信力,即以社会责任为己任,通过大众传播提供客观、全面、及时、权威的资讯而获得的社会普遍认同。媒体的公信力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其要义在于实事求是地传播新闻、坚决杜绝虚假新闻。传媒人员必须具有行业自律精神,在社会的监督过程中加大对于虚假新闻的打击力度,建立大众传媒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加大假新闻的媒体问责制,在注重提高传媒的公信中反对虚假化倾向,坚决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

有学者对中国传媒制度的变迁作了勾勒,认为从新中国建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形成了制度均衡时期,建立了稳固的党的新闻体制;改革开放后,打破了这种均衡,形成了媒体主动开发财源的现象;传媒与广告共生时期,传媒从单一承担政治使命的宣传工具,转变为辅佐政权与营利的双重角色;传媒集团发展时期,在全球传媒进入与市场经济的威胁下,努力有效地将市场机制吸纳到国家控制的传媒产业中。[7]在中国传媒制度的变迁中,虽然传媒的形式与结构的方式有所变化,但是传媒的基本特性仍然没有变,作为国家舆论与社会公器的特性仍然是大众传媒的基本性质。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大众传媒承担着十分重要的社会导向作用,只有加强大众传媒的正确导向,才能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起到其应有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文化产品中,引导文化市场与文化消费健康迅速的发展,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与社会风气,为中国与世界文明的发展留下诸多文化精品。

参考文献:

[1]安娜·尼古拉耶芙娜·玛尔科娃.文化学.王亚民、宋祖敏、张静萱、王翠译.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3:3.[2][7]潘忠党.有限创新与媒介变迁:改革中的中国新闻业.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7、9-10.[3][6]于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浅析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篇3

【摘 要】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作为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大众媒体是大众文化的载体,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互相促进发展。本文分别选取报纸、电视、网络这三个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探讨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大众传媒    大众文化     影响

一、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定义

有关大众传媒的定义,有多种定义方式。从手段、工具的角度定义,大众传媒是指传播媒介,即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传播信息的手段、工具;从机构组织的角度定义,认为报社、电台、电视台等媒介机构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又把它们称为大众传播者,或称为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是指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工具进行沟通,所构成的集团规则、习惯、语言、态度等。如果没有沟通交流,就只剩下没有意义的行为动作,而这一技术和沟通的手段、工具就是我们所说的大众媒体。可以说大众文化是由大众传媒决定的,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诞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大众文化的发展也与大众传媒息息相关,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传媒和大众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互相促进发展。

二、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传播的影响

特别是近代社会,大众文化不能离开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影响大众文化,产生大众文化。大众媒体的类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情报信息,大众传媒制造文化,并且大众媒体将其制造的大众文化进行扩展。随着时间的流逝,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密不可分。在经济发展、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大众传媒的发展速度飞快,作为手段和工具的报纸、电视、网络等传统与新兴的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则是大众文化的载体。而且,虽然大众传媒是手段和工具,但是大众媒体自己本身也是沟通本体,人们通过多样的大众媒体看世界,从情报中开发自己的思想和观念。曾任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所长的斯图亚特·霍尔说:“无论是就质和量的观点来说,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20世纪,媒介在文化领域里已经取得了决定性与关键性的领导地位,单只是就经济、技术与社会文化资源来看,大众媒介所能控制的部分,比起目前还存在的所有更为传统的、更为古老的文化渠道,其素质优越多了。”

1.报纸与大众文化

报纸、杂志等印刷媒体并不是物理、化学上等所定义的物质实体和现象,而是为了传递信息、情报,所携带的一种符号状态。特别是报纸这一印刷媒介,就是一种以活字的形式,为传播世界范围的情报,它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是大众文化的载体,以文字的形式将大众文化传播至每一个角落。报纸的特点为受众广泛、内容丰富、更新迅速、覆盖能力广泛。人们读了相同的报纸,如果看到同样的情报信息,容易形成相同的价值观,形成共同认知。尤其是报纸上具有评论性质的文章,代表着报社的立场,并且具有一定的舆论导向性,影响着人们的观点和思想以及生活方式。通过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大众文化得以创造和传播,没有大众文化就无法得以传播,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形成的重要手段。

2.电视与大众文化

随着电视传媒的迅速发展,电视具有传播的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等,能够满足大众对信息传播的需求。近年来可以称为大众传媒中的主流媒体,是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其中,2002年兴起的民生新闻,这一新型的新闻报道节目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民生新闻以“民生”为理念,新闻内容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将镜头面向大众,贴近大众,全部是大众关心的内容报道,在每天晚上的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极高,建构着以大众为主导的大众文化,促进了大众文化的发展。而且,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也是大众文化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省级电视台对电视剧以及综艺节目的制作大力投入,电视剧和综艺节目不断创新、题材新颖、层出不穷,促进了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的发展,满足了大众审美和欣赏上不断变化的需求。

3.网络与大众文化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其已经成为大众传媒的新兴角色,冲击着报纸、杂志等传统大众传媒。近年大众文化的盛行与网络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网络的发展速度飞快,同时信息传播速度也变得飞快,使大众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大众文化的传播时间和空间无限扩展,是大众文化延伸的重要源泉。网络媒体作为大众文化的载体,其传播的情报信息愈来愈被大众所接受、所熟悉、所喜爱,甚至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文化发展的新兴动力。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速度空前提高,信息大量涌现。例如,大众使用较多的微信、微博的盛行,其评论、转发功能的运用,使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流行手段。而且网络媒体具有能够保存的特征,将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大众文化永久并良好地保存下来。

三、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的影响

大众传媒成就了大众文化,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也影响着大众传媒,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兴盛。大众文化在大众传媒的推动下快速发展,使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和传播信息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使得大众传媒自身得到了发展,使得大众传媒愈来愈有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为主要群体,是大众的文化消费形式。随着大众文化的扩散,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的受众范围也从都市扩展到全体大众,具有了平民化、世俗化、标准化的特征。而且,从内容上来说,随着地方都市报纸的不断增加,其言说空间得到了扩展,从之前的政治、经济为中心扩展至与大众息息相关的社会文化生活为中心。大众文化也使得电视传媒具备了平民化的特征。除此之外,大众文化促使电视传媒不断发展壮大,内容不断丰富,愈加能满足大众的欣赏所需。其中,日益增加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所蕴含的大众文化也备受人们所青睐,使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身心放松、压力释放。在网络传媒方面,使得本身内容就极其丰富的网络空间不断得到扩展和延伸。例如,大众文化中动漫、音乐、游戏等内容与网络媒体结合,使得网络媒体中增加了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内容。大众文化与网络传媒的结合,加速了网络传媒的发展,形成了许多网络文化,网络传媒的内容增加了许多大众文化属性。

总之,大众文化的盛行是文化发展的必然,大众传媒在其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它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同时,大众文化也促进了大众传媒的发展,两者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武小红.试论大众传媒对大众文化的影响[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4(02).

浅析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篇4

(一)概念

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又称大众媒体,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大量大众传播的一类传播媒体。常见的大众媒体有以下五种形式:第一,广播媒体,如电台广播、录制音乐、电影以及电视等;第二,纸质媒体,如报纸、书籍、宣传册及漫画等;第三,户外媒体,如公告牌、标志及招贴画等,一般放置于商业建筑、体育场馆、公交车和商店;第四,数字媒体,如互联网、移动电话网络等;第五,其他,如公众演说、事件组织等。

(二)传播方式

大众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经历了由原始的传播方式——手抄传播方式——印刷传播方式——电子传播方式这一过程。人类最早是通过语言、手势、图记、烟火等方式进行信息的传播,这些方式均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现阶段最广泛的传播方式为电子传播。

(三)功能

大众传媒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获取并传递信息的功能:这是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第二,传承文化的功能:大众传媒是良好的文化传承者,不仅传播历史的知识和经验,还记录当代的探索与创新;第三,监督舆论的功能:大众传媒是社会公正的维护者,其能够揭露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善恶美丑,促进社会的发展;第四,休闲娱乐的功能:如看电影、看电视、听音乐等。

二、关于新闻传播

(一)概念

新闻传播是指由综合因素构成新闻的各种题材的提炼,经过社会舆论、价值体系、社会影响各层次等的筛选过后的定向总和,因此新闻传播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和舆论导向性。新闻传播将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等真实的一面展现在大众面前,不仅影响着社会环境及社会风气,而且还是经济、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

(二)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真实性:传播内容真实、准确可靠、实事求是;第二,公正性:为群众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第三,客观性:按新闻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报道;第四,全面性:传播各方面事实、情况和意见,不片面报道,不隐匿事实;第五,快捷性:迅速及时地反映最近或者正在发生的事件。

三、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积极影响

1.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不仅单一落后,而且还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众传媒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截至目前,我国的报纸种类有近3000种,各类期刊有9000多种,广播电台及各类媒体的种类均在不断增加。此外,国家通讯社也逐渐发展为国际交流性的通讯社,扩大了通讯社在全球的覆盖率。这些均改变了新闻传播的方式,使得新闻传播的方式呈现出多样化。

2.改变了新闻传播的状态。传统的新闻传播是编辑决定报道主题,然后记者收集资料,最后编辑成新闻,通过报纸或其他方式传播给大众。同时,传统的新闻传播只是单向的信息传播,非新闻单位,普通大众均不能进行信息的传播。大众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这一状态。大众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获取和了解新闻信息,还可以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发起网络群聊、撰写博客日志等方式参与新闻信息的传播。

3.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传统新闻传播的信息容量较大,内容多但比较单一。大众传媒不仅具有多种多样的传播途径及方式,并且其传播内容也比较丰富。大众传媒通过对新闻内容的选择,传播历史知识和经验,记录探索和创新,能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风气,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和舆论观。传播内容大到国家大事,如国家形势政策、重大改革,小到个人的生活经历,并且大众还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如对社会丑恶现象进行批评和揭露,对个人的励志经历进行赞美和发扬等。

4.增加了新闻传播的经济效益。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新闻传播的广告收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面媒体的广告经营压力较大,而网络、电台以及户外广告媒体的市场在不断扩大,其中,以网络媒体为主要市场途径,户外广告、移动电视、商厦广告、电梯及公交广告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大众媒体发展大大地增加了新闻传播的经济效益。

(二)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消极影响

新闻媒介是展示社会环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传媒市场的真实写照。但是随着社会主义体制的逐步建立,新闻媒介也逐步趋向于产业化和市场经济化,由原来的公益性转变为现阶段的盈利性。大众传媒的多样化传播途径使得新闻传播更加广泛和及时,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例如,很多新闻媒介为了追求收视率和商业利益,以及追求内容的轰动性和刺激性,不惜违反新闻传播的基本要求,违背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以及公正性,造成了社会的恐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还有的新闻媒介传播没有经过过滤的信息资源,造成了信息污染综合征,等等,这些都是大众传媒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结语

大众传媒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信息的告知者、道德的倡导者、文化的传承者,并且还是社会问题的阐述者。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强有力的沟通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新闻的传播。大众传媒的影响有好有坏,对于积极的影响,我们应继续发扬、发展;对于消极的影响,我们应及时找到根源并解决。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我们应积极利用其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通过积极影响,让新闻传播成为媒体建立和维护大众关系的信任纽带,成为社会大众信赖的信息传播平台。

参考文献

[1]陈婷婷.浅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和使命[J].理论观察,2014(10):120-121.

大众传媒文献综述 篇5

(文献综述)

摘要:大众传媒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媒介符号的空间中,报纸、电台、广播还有电视、网络等等整日连续不断地传输信息给我们,不管我们需要还是不需要,我们都在潜移默化地接受着媒体的影响。所以,大众传媒在各方面的作用以及它的正面、负面功用,是不可避免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大众传媒 功能作用 传播

美国政治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认为,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功能包括三方面:其一,对环境进行监视;其二,使社会各部分为适应环境而建立相互关系;其三,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这里的“社会遗产”指的是人类积累下来的文明和文化成果。之后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认为,除了上述三种功能以外,还又增加了一种功能——娱乐功能。美国被誉为“传播学之父”的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具有社会雷达、操纵引导、指导教育和娱乐的功能。我国学者邵培仁认为传媒的功能包括个人、社会和组织三个层面。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则认为,新闻事业的社会功用归纳起来有五种:沟通情况,提供信息;进行宣传,整合社会;实施舆论监督;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作为企业,赢得利润。(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09-113.)

樊娟娟(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在《大众传媒内涵及其功用探析》一文中,根据大众传媒的特点,认为其功能与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舆论方面;

二、经济发展方面;

三、文化教育方面;

四、社会协调发展方面;

五、娱乐功能作用方面。(大众文艺.2010(17).)本文也将从这五个方面着手对大众传媒的作用做以整理归纳。

一、政治舆论方面:

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提出,报刊应该成为对立法、司法、行政起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大众传媒是一个公共的场域,在这里有识之士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国家事务、日常议程起着监督评论的作用。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这一公共的场域就是区别于私人领域的“公共领域”,即公共的传媒话语平台。在这里公民有权利对政府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与批判,使国家政策、政治管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发挥人民智慧,集思广益,集中民意、民情,反映公共舆论并引导公共舆论,切实地实践着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行使着人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方向下,大众传媒更是担当起引导公众视听,承担着分辨是非,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社会责任。(樊娟娟.《大众传媒内涵及其功用探析》.大众文艺.2010(17).)马武刚在《大众传媒在党的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探析》中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在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紧跟时代步伐,加强党的建设方面,具有现实的需求。1.党的建设离不开大众信息的传播大众传媒的本位就是信息传播。在党的建设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历史经验、党的先进性等,都需要通过大众传媒进行广泛宣传,将相关的信息送到到群众手中。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党的建设就是在制定各种党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大众媒体的作用,实现党的思想能够上传下达,向广大群众传播党的信息,统一群众思想,消除人们头脑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实现党的执政职能。2.党的建设中需要大众传媒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大众传媒在发挥信息传递作用的同时,其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舆论引导功能。从党履行的历史任务来看,党的建设就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从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工作出发,采取科学的工作策略,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党的建设必须具有前瞻性、现实性,因此在推行党的建设意见中,需要通过大众传媒的力量,向广大群众其中阐解党的思想,解释党的理论,都需要大众媒体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大众传媒中的解释工作,二是大众传媒中的社会矛盾的化解工作,三是社会特殊问题的关注工作。3.党的建设中需要大众传媒发挥监督作用舆论监督是大众传媒的重要职能。在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很多是深层次的、潜在的,而不是暴露于表面现象中的。因此这就需要大众传媒发挥其舆论监督的作用,按照媒体求真、求实的原则,关注问题,深入问题,敢于剖析各种深层次社会问题和矛盾。当前,在党的建设中,腐败问题已经严重地威胁到党的发展,因此,加强对党员、党的领导干部监督,维系社会的公正,需要社会的积极参与。其中,舆论监督就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舆论监督,尤其是对社会中突出问题的针砭时弊、批评引导,可以有效地表达群众的意见、建议,起到舆论监督的良好作用。近些年来,由于有一个良好的民主政治环境,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功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对党和国家重要会议的公开报道,保证了人民的知情权,激发了人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对少数党员贪污腐败现象以及社会丑恶现象进行的 揭露和批判,维护了社会正义,保证了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使人民群众看到了党和国家的希望;大众媒体通脱对质量问题、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农民工问题等的监督,保护了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了党的自身建设。4.党的建设需要大众传媒发挥先进文化的教育作用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就是文化传播。由于当前多元文化并存,对人们的文化认识、文化观念和文化理解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共产党作为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政党,必须大力弘扬和传播自己的先进文化,这就需要借助大众媒体,秉承党的宗旨,大力传播先进文化,尤其要针对社会中存在的腐朽文化思想,进行猛烈的抨击,抵制粗俗文化、低级文化,取得广大人们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认同。”(马武刚.《大众传媒在党的建设中的重大作用探析》.中国报业.2011年16期)

严功军也提到了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他的文章中讲到“在当前党的先进性建设中,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利用各种形式普及先进性建设相关知识,传递党关于先进性建设的方针、指示,阐释领导讲话内容精神,介绍先进典型,进行先进性建设方法讨论等。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以很快使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对整个先进性建设活动迅速扎实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大众传媒全面、及时、深入的信息传播功能决定了其在党的先进性建设实践中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责任与使命。通过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可以使民众及时准确地了解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和主张,党也可以准确地了解老百姓的呼声,获知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判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并适时做出调整,真正做到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既能正确引导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和愿望,又能准确地把落脚点放在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呼声的契合点上,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群众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又看到前景和希望,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这就是传媒舆论监督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应该达到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严功军.《大众传媒在党的先进性建设中的作用》.当代传播.2006年第4期)

裘敬(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 0046)也指出“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大众传媒成为了公共政策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参与者,它对公共政策议程的设定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主要源于大众传媒有着巨大的信息优势。大众传媒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言论自由、新闻自由,一种公开性,它往往也是公众进行意见与利益表达的一种渠道,由大众传媒来影响政策议程的设定以及影响整个公共政策过程,有利于政府相关决策的民主化与公开化。保持大众传媒一定的独立性和自由,让其深入社会,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反映现状,有利于政府及时地发现社会问题并及时地加以解决,同时可以结合大众传媒所反映的专家与民众的意见来制定政策,减少决策失误。”(裘敬.《论大众传媒在政策制定中的作用》.管理观察.总第429期)另外,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也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张互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1)提出:“在权力制约机制中,舆论监督的重要贡献就是提高了政治行为和活动的透明度,弥补了司法监督和行政机构监督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漏。通过媒体的公开报道,对政府工作和政府官员以及其他一切权力和掌握权力的人进行监督,将腐败行为、不法分子曝光,舆论监督通过公开报道、公开评论的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舆论的支持,不仅在监督范围上是全方位的,在参与监督主体上也可以发动广大公众,它的巨大影响制约了政治权力极端扩张和膨胀。推动了政治民主化和经济民主化,对消除腐败现象、净化社会环境发挥了莺要作用。”“对政治权利的法律确认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方面。在现代民主国家中,宪法都规定了表达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我国宪法就明确规定,言论、出版自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依法运用而表达自由的重要现实体现就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不仅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的体现,更是公民行使和维护自己公民政治权利的有效表达方式,也是民主政治得以维系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和民主政治的重要表现。借助大众传媒来表达意愿、影响决策,是当今在民主政治发展中最常见的社会成员参与社会事务的方式,是公民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对政治的参与权、知晓权和监督权等权利的重要途径。”(张互桂.《浅谈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在民主发展中的作用》.中国市场.2010(26))

二、经济发展方面: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马克思曾说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里的精神生活应该就是指包括大众传媒在内的一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范围很广,所有跟法律、政治、宗教、艺术或哲学等等相关的精神生活的内容都涵盖其中。媒体作为社会精神生活的呈现与表达,当然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根据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原理,当经济自身影响着包括大众传媒的上层建筑的时候,上层建筑反过来也会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大众传媒对经济运行起着一定作用。当经济运行良好时,它可以发挥其示范宣传的功能;当企业发展不景气时,它又能及时提供经济情报,对经济发展走势进行预测,同时传播经济知识,引导企业走出低谷,进而协调经济活动,使企业发展步入正轨。(樊娟娟.《大众传媒内涵及其功用探析》.大众文艺.2010(17).)

李娟和刘勇(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合肥230011)进一步论述分析了大众传媒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对大众传媒业具有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产业,传媒业本身就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对大众传媒业具有决定性影响。历时地考察传媒业的发展脉络,新闻事业诞生的原初目的即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对信息尤其是经济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作为一种信息产业,传媒业本身就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表征。尤其在人类步人信息社会的当代,大众传媒业的内涵与外延都有了巨大拓展。”他们考察的经济对传媒的推动作用有以下四点:“

1、经济体制影响大众传媒功能和活力的全面发挥;

2、经济发展推动传媒变革;

3、经济增长为传媒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

4、经济发展为传媒培育日趋成熟的受众市场。”根据[英]丹尼斯·麦奎尔(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69—179.)探究的媒介经济的七个特征(即:一是媒介在市场、产品和技术方面是混合体;二是媒介成本结构的特性是劳动力密集和高额的固定成本;三是媒介商业既含创造性又含不确定性;四是媒介产品的多重使用性和反复利用性;五是媒介自然地倾向集中;六是媒分产业难以进入;七是由于公众兴趣方面的因素导致媒介产业不同于其他商业),李娟和刘勇总结出大众传媒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以下三点:“

1、大众传媒业本身就是建构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

2、作为最佳广告载体,通过登载商业广告,刺激、满足社会的消费需求;

3、通过特有的“守望”功能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李娟、刘勇.《 经济视域中的大众传媒业——论大众传媒业与经济的双向互动关系》.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而张颖霞、王鹏玲(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116029)则以后奥运旅游为例,探究大众传媒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她们在文中明确地阐述了大众传媒与旅游的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现代人们生活在一个被信息包围的世界,旅游作为现代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与大众传媒有着紧密的关系。一方面,大众传媒的社会影响力空前强大,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大众传媒加大了旅游活动的社会覆盖面,加速了旅游信息的传播速度,在介绍旅游产品、塑造旅游地形象、引导旅游消费观念诸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大众传媒通过其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吸引社会注意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生活的进步,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对旅游业的关注成为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量媒介信息中传播旅游文化、报道旅游动态、预测旅游前景常见诸于报刊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之中。各种电视频道、收音机节目、旅游网站及旅游相关方面的书籍及杂志在人们生活周围不断更新,这不但拓展了大众传媒的空间而且也有利于广大旅游者的参考和学习。同时旅游的发展又丰富了大众传媒的内容,成为其源于生活、贴近大众的重要原因,可以说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现代旅游业之所以对广大受众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大众传媒的桥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她们提出:“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旅游影响的表现在:

1、大众传媒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1.1 增强吸引力,提升知名度,1.2 减弱负效应,打造新形象;

2、大众传媒对旅游者的影响,2.1 影响旅游者的出游动机,2.2 影响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3、大众传媒对文化的影响。

4、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时期旅游开发的影响。”并且阐述了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旅游影响的手段:“

1、加强国家形象宣传,优化旅游环境;

2、加大奥运遗产宣传,丰富旅游产品;

3、细分媒体受众,扩大旅游市场”。(张颖霞、王鹏玲.《大众传媒对后奥运旅游的影响——基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研究》.现代商业.2009(4))

张君君(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则以衡阳地区为例,从大众传媒构建人文环境这个方面探究了衡阳大众传媒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大众传媒建构人文环境主要表现在对内、对外宣传上。对内宣传,塑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稳定和发展“内部资源”,为引进持续稳定的“外来资源”打下坚实的基础。内部人文环境塑造的好坏关系到能否把人们一时的“注意力”转化成长久的“影响力”,是一地区能否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外宣传,为本地区打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增强本地区的“影响力”,吸引更多“外来资源”。同时,大众传媒也必须先做好自身建设,才能在建构本地区人文环境上发挥最大的作用。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传播,才能吸引最大的注意力,这对一个地区的主流媒体质量提出了一定要求。”(张君君.《衡阳大众传媒构建人文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4期)

三、文化教育方面:

“大众文化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讯息表达。随着大众传播手段的电子化、网络化,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传媒的讯息按摩。传媒所承载的社会传统文化观念、时事评论标准以及社会规范等等都在传递着、实践着它给予人们的文化心理、信息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樊娟娟.《大众传媒内涵及其功用探析》.大众文艺.2010(17).)

大多数学者都论述了大众传媒对思想道德建设的推动。玉函在《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中提到:“

一、大众传媒尤其是互联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手段,极大地改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物质条件,达到省时、省力、低投入高产出的效果。第一、信息传递的快捷性。第二、教育对象和教育信息内容的广泛性。第三、教育活动的替代性。

二、大众传媒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三、大众传媒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转变。”(玉函.《大众传媒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学习导报.2009年09期)

黄富峰, 赵丽臻(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提出“ 大众传媒在社会道德变化的积极作用是: 大众传媒的道德理念优化了社会整体的道德价值;其道德权利意识提升了人在道德行为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良好德性提供了社会道德变革中的新观念;其解决道德冲突方式的创新为社会道德变革提供了可参考的路径和方式。”(黄富峰, 赵丽臻.《 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道德变化中的作用》.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夏安提到“大众传媒无时不在和无处不在的传播方式使其比其他教育方式更具有广泛性和影响力。电视、广播、报纸、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获取各种知识的主渠道,人们对社会生活的观点和看法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的指导,它们充当着社会教师的角色。”(夏安.《论精神文明建设视野中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10年第9期)

在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和民俗文化的推动方面,也有不少学者做了研究。赵莉在《浅析大众传媒对民俗的影响》中明确表达了大众传媒影响民俗的方式:“1. 对民俗生活的描述。大众传媒通过对民俗文化的描述性报道使受众能感受、了解和认知各地的民俗文化。2. 对民俗生活及其变迁的诠释与思考。这种类型的新闻报道往往是带有评论性的,文章一方面客观地再现民俗生活和文化形式,另一方面用现代人的思维重新审视和诠释传统民俗的意义,对人们的生活给予帮助和指导。3. 影响民俗并再造新民俗一方面受现代传媒技术日益发达的影响,一些民俗事像发生了改变。以商业民俗为例来看,现代媒体发展速度的日新月异,使得现代广告营销策略理论与理念得到广泛的宣传,在现代商业民俗中许多广告营销手段被充分的运用,如灯箱广告,店内POP 招贴等。再如,过春节时,燃烛守夜对于城市人来说已经断环了,看《春晚》成为主要的娱乐活动;拜年的方式也日益多样化,电话、短信、e - mail 拜年等利用现代通讯技术进行拜年已成为流行方式。另一方面,现代传媒对民俗事像的报道次数、报道内容、版面大小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受众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大众媒体的功用也可以延伸至社会文化领域。在对传统节日报道的议程设置、主题把关、以及符号象征上,媒体无时无刻都在潜意识里影响着受众的判断力和甄别力,具有再塑和重塑节日符号与意义的功能。”(赵莉.《浅析大众传媒对民俗的影响》.鸡西大学学报.第10卷 第6期 2010年12月)

宦晓渝指出了大众传媒对于民俗文化具有保护作用。“从媒体的角度看,不管是静态还是动态保护,都可以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目前大众传播更加注意受众群体的细分,以电视为例,频道专业化已经日益成熟,如中央电视台开辟专门的戏曲频道,将传统剧场里小范围传播的戏曲与大众媒体相结合,赋予了民间文化更顽强的生命力;不少地方台也立足本土,弘扬民间文化,如福建电视台推出《走南闯北》栏目,通过对民间文化采取表演性转变、角色转变和时空转变等影视艺术手法,创造性展现民间文化。这些都为我们依靠媒体,充分利用高科技的传播手段,加强对民间文化的保护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即将媒体的传播特点与民间文化的优势结合起来,采取有效的传播手段,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他指出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大众传媒可以为民间文化的创新创造新的机遇,也可以利用品牌传播,打造民间文化优势品牌。“近几年,张艺谋团队策划的“印象系列”,如《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印象·大红袍》、《印象·普陀》等山水实景演出,利用品牌传播的理念将当地文化与旅游资源较好地结合起来,打造出“印象”品牌,应该说是对民间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的有效尝试。”(宦晓渝.《浅析大众传媒与民间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新闻知识.2012年01期)

“大众传媒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 作为现代城市人们的精神食粮之一, 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通过大众传播, 传承社会遗产和社会文化。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里, 大众传媒提供的信息成了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外地、本地文化信息和文化专栏、专版, 提升文化品位。大众传媒通过对外地、本地文化人物或事件等的报道, 使受众了解文化领域的最新变化和最新成就, 通过文化专栏、专版甚至专业频道, 解读地方文化和外来文化, 拓展受众视野,陶冶受众情操, 提升受众文化品位。”“大众直接接触文化栏目和板块, 如报纸的副刊, 这是最具文化意味和色彩的了。副刊以其宁静多彩的文字、画面带人进入一个审美世界。”“通过音乐、电视剧、电影等, 感受大众文化魅力。大众传媒有提供娱乐的作用,也即为消遣活动, 摆脱工作和现实问题,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大众传媒的这种作用在今天体现得格外充分。”“通过媒体举办或参与文化活动, 活跃城市文化气氛。媒体举办的活动, 比如主持人大赛、歌手大赛、朗诵演讲大赛、剧本创作大赛、感动人物系列评比、人物评选、重走有历史纪念意义的道路等, 这既是媒体提升品位档次、扩大影响力的途径之一, 也是活跃城市文化气氛的途径之一。在活动中, 媒体在制造的新事件中提供新视点, 人为地制造文化的热点和兴奋点, 从而使媒体成为文化热潮和发源地,引导正确的文化走向。大活动提升大活力。比如河南的恳亲大会、祭祖大典、中原文化上海行等, 由于传媒的作用, 扩大了活动的影响, 使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是杜付贵有关大众传媒对城市文化的作用的研究。(杜付贵.《大众传媒与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8·9(下半月))

侯健、李丽娜、程丽丽(北京城市学院信息学部 北京 100083)提出:“大众传媒的传播功能决定了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 同时大众媒介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 其与文化价值潜能的释放、促进城市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异常深厚。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而文化则是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传媒塑造文化,文化影响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 反映文化、代表文化, 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 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 如大众传媒建构了电视文化、流行文化等。而实际上, 大众传媒在传播一定文化的同时, 也在建构一定的价值意识形态。”(侯健、李丽娜、程丽丽.《大众传媒在城市文化价值潜能释放中的作用》.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增刊)

四、社会协调发展方面:

“大众传媒是一个涉及到政府、公众和新闻机构等组织性团体;它有一定舆论导向功能,它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能够成为民意表达的社会公器,所以它对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一定作用。受众就是广大的人民,大众媒体作为公众代言人的权利表达工具,大体是通过“议程设置”的办法来参与到社会工作和生活中去的。”“新闻媒体不仅要促进议程的有效设置,还要建立公民积极、公平的参与意识,使广大的受众最普遍地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实现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传媒在危机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政府和新闻单位最广泛地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广播、电台、电视等对地震灾情进行了报道,使大众能及时了解灾民的真实境况。通过真实镜像的信息传递,调动了广泛的社会各界还包括娱乐界人士对灾区的爱心捐款和捐物。不仅如此,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及时地进行了信息反馈和双向连通,使大众能在第一时间对物资运输、人员救助、伤员医治等救援工作进行掌控,从而有利于灾后重建、灾民安置和心理安抚等工作的开展。”(樊娟娟.《大众传媒内涵及其功用探析》.大众文艺.2010(17).)曹丽虹在她的调研中提到大众传媒的作用:“预警作用。对公共事务的管理而言,大众传媒的预警作用通常体现在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特别是对涉及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危的紧急突发情况,作出快速反应和及时报道,以引起公众的警惕或帮助人们了解突发事件和真实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有效沟通作用。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政府已经从权威行政转向服务行政,需要大众传媒发挥其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有效沟通功能,通过双向对称传播,使民意得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提高政府服务的针对性。”(曹丽虹.《大众传媒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作用》.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上半月))

徐彤彤(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提到:“突发公共事件爆发时,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受到严重的威胁。社会很不稳定。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受到严重威胁.此时民众需要知道如何在危机中获得救助。大众传媒作为社会舆论的工具。由于其权威性和广泛的覆盖面,能够及时传递各种知识和信息,无疑是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舆论机构。是在危机管理中能否促成危险向机会转化的关键。政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时,需要利用新闻媒体传播信息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及时传递信息。给出正确的舆论导向,安抚民众情绪,更好地化解危机。”(徐彤彤.《浅谈突发公共事件中大众传媒的作用及管理》.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人文纵横).第9卷 第15期 2011年8月)

李洁则论述了大众传媒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大众传媒是整个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参与者,它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推进广大农村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大众传媒的作用就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农村、农民与外界沟通的最主要途径。1.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首先,大众传媒是生态文化、环保理念的传播者。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传播可持续发展、全球意识、资源有价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以及绿色消费等先进环保理念,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大众传媒的生态使命。对广大农民而言,大众传媒是他们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培养、提高环境意识的最重要渠道。其次,大众传媒能满足公众对环境的知情权。环境知情权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环境信息公开的最主要渠道,也是农民了解各类环保政策、环境事件以及本区域环境状况的主要平台。2.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作用社会舆论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大众传媒可以全方位地展示农村环境问题,使农民充分意识到农村环境问题的严峻性和危害性。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可以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生产的乡镇企业,予以曝光。可以提高乡镇企业领导和村、镇干部的环境意识,促使他们摒弃不科学的政绩观,发展绿色产业,实施清洁生产,追求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当然,大众传媒也可以对积极响应环境保护政策、实施节能减排、在环境保护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乡镇企业进行宣传,使他们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3.大众传媒的沟通作用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可以通过信息表达与利益协调,实现政府、技术专家和农民的全方位沟通,以促成相互之间的了解、共识与合作。政府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主导者,技术专家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人员,农民则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力量。政府的政策被技术专家和农民知晓、贯彻、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技术专家的建议被政府和农民采纳,农民的意愿被政府、技术专家了解都要依赖大众传媒这个沟通的平台。大众传媒发挥好沟通作用,便可促进公众参与,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李洁.《浅析大众传媒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新闻知识.2012(1))

五、娱乐功能作用方面:

“传媒娱乐的功能作用是源于其自身是大众文化的载体。这里的大众文化主要指的是通俗文化带给人生理和心理的满足感,当然也包含高雅文化带给人的精神享受和愉悦。通俗文化平易近人,使广大受众能在短暂的休闲空闲内,放松心情,释放生活和工作的压力;高雅文化也具有通俗文化带给人的消遣功能,但它更多的是给人审美观念和高尚情趣的熏陶,促使人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迈进。”(樊娟娟.《大众传媒内涵及其功用探析》.大众文艺.2010(17).)

宋正在《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中谈到了大众传媒对广告音乐、影视音乐、数字音乐等得积极传播作用。大众传媒对于这些音乐的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宋正.《大众传媒对音乐传播的影响》.新闻界.2011年第2期)包力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在他的论文中提到:“影的成功,正反映出大众传媒在当今社会的统治力量。电影通过它虚拟真实的方法抓住受众的心,使其欲望得到一定满足,又激发受众更多欲望,潜在地改变其世界观;正如媒介通过虚拟的实践最大限度繁衍出符号化的权力,人在这种景观世界构筑理想,消费虚假的梦想素材。我认为,通过这种美观而使人愉悦的假象以达到对人的控制,正是大众传媒最终所要达到的隐秘目的。”(包力维.《以电影为例,浅析大众传媒对受众的影响》.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8期)

以上都是从积极方面论述了大众传媒的作用,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大众传媒也有负面的作用。例如樊娟娟提到:“比如对新闻报道当事人隐私权、名誉权的侵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的较量,导致的有偿新闻和虚假广告;现代社会网络传播中的信息虚拟性与真实性问题,大量网民沉溺于网络,使人对社会的认知局限于传媒;还有娱乐传播中的媚俗化,西方世界的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引导着人们的生活观、世界观。这些都严重悖离了人类求发展、求和平、求共通的全球化传播理念。”(樊娟娟.《大众传媒内涵及其功用探析》.大众文艺.2010(17).)章辉美提到:“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 这种影响体现在: 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章辉美.《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3期)

黄富峰, 赵丽臻(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 山东聊城 252059)也谈到了大众传媒对于现代社会道德变化的消极影响:“信息的泛滥与缺失导致了人们价值观的迷失。大众传媒时代, 人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 信息的廉价但并不意味着信息的真正丰富。文化垃圾、虚假广告、欺骗性推销、因特网上和手机短信中的信息垃圾等, 不仅没有任何价值, 还会给公众带来思想和行为上的误导, 扰乱正常的社会关系。”“信息时代的公众对大众传媒所创造的虚拟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他们把它们当成最重要的信息源, 这些都增加了公众对现实环境的不真实感。人的社会关系通过大众传媒过滤后也被虚拟化, 真实的接触和情感体验被排除掉, 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紧张与冷漠。”“大众传媒, 尤其以网络为主所造就的虚拟世界, 形成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密切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在虚拟世界中, 有虚拟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它们或者模拟现实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或者与现实社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大相径庭, 后者对现实的道德生活形成了强烈冲击。虚拟的道德往往呈现出游戏性特点, 缺乏责任意识, 受虚拟道德的影响, 某些公众尤其是对大众传媒成瘾者, 就会形成游戏人生的道德心态。更有甚者, 虚拟社会中的一些反道德现象, 被某些公众所模仿, 应用于现实社会道德生活中, 产生了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对大众传媒的瘾恋和错误利用导致了现实道德矛盾的增多。一方面, 大众传媒作为信息社会的强势信息通道, 具有快捷性和按需所取的方便性, 许多公众成瘾成恋, 难以自拔, 表现出对大众传媒中某种特定媒体的特殊依赖性, 如电视迷、电影迷、网迷、手机迷等。他们把对这些媒体的享受当成生活中的唯一乐趣, 甚至可以不工作、不交朋友、不谈恋爱、不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 大众传媒还有可能被强势利益集团所错误利用, 成为其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黄富峰, 赵丽臻.《 论大众传媒在现代社会道德变化中的作用》.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传媒政治与大众政治认同 篇6

关键词:传媒政治;大众政治认同;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16-02

网络对全球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媒体的发展也有其深刻的划时代意义。在美国,传媒对社会各个层面的监督力量使其获得了继行政权、司法权、立法权之后的“第四权力”的美誉,但同时又存在着很多过分追求市场经济效益而忽视底层群众的利益。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如何积极地发挥媒体的作用,构建大众政治认同意识,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是当今转型中国社会最值得思考是问题。

1.传媒政治的概念

传媒政治是从传媒的视角来研究政治和从政治的视角研究传媒的一门政治学的分支学科。就他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来说,他指传媒与政治关系及其一般规律,是政治的一种手段和形式,是关于传媒的权力构成和权利分配。在我国,传媒制度实际上是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媒制度的重要核心是:传媒是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同时它又具有一定的公共领域监管的功能,如提供信息、传达思想、凝聚公众意识、表达公众利益、有限度地评判政府政策等。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哈贝马斯曾提出了“公共空间”(公共领域)的重要概念,是在相对独立于国家政权之外的公民社会中,各种利益团体可以就关系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广泛的政治辩论、交流,从而影响政治进程。现代传媒的快速发展使其在社会影响力上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感召力,因而也被美国人称为继行政、司法和立法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机构。媒体在推进民主等政治社会化进程中起着非忽寻常的作用,而媒体的目的性和现实服务性是在各国都被推崇的。在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的中国战场上,中国政府就积极利用了传媒的力量,对内对外广泛宣传,国内推动各阶级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筹措战争所需金钱和物资,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

2.政治认同的概念

政治认同,主要指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一种对国家、政党、政治思想在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公民,都应对自己进行角色定位,以某一政治角色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政治认同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多的是在结果的层次上来探讨问题,分析现状,架构未来,强调的是客观政治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累”,而政治传播更多的是在过程的层次上来探讨问题,它强调的是“政治信息得以流动的过程”,是特定政治文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拥有共同的媒介,其内涵表达方式也有相似处:

2.1政治符号。如国旗、国徽、国歌、政治领袖人物的肖像等等,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政治象征意义和代表意义,在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政治文化的传递作用。

2.2大众传媒。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媒是政治传播的渠道,也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2.3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组织。工会、职业协会、社团、政党,它们既是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的构成要件,也是政治社会化和政治传播的重要途径。政治认同的形成渠道包括从小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文化传统和舆论导向等,其中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政治认同构建的主要方式。

3.传媒政治与大众政治认同

3.1传媒政治在构建大众政治认同过程中的作用。

传媒作为政治文化的传播力量,在推进政治价值,政治信念,政治感情这些具体的内涵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府公共服务体现在媒体方面主要表现为控制对高档消费信息的传播,平衡社会心态。传媒通常是强势群体宣扬强势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场所,政府应针对不利于泛平民社会化的媒体内容进行合理“把关”。市场化的趋势使上层消费群体的生活状态展现于大众,然而在大众社会,99%的公民都只拥有一般消费能力,人们面对与自己生存状态差异悬殊的生活方式,短期内会羡慕,攀比,追求,不利于找到合适的社会定位,从而不利于建构大众政治认同。所以作为媒体中另外一只手的政府,在监管过程中,应该多提倡平民化的生活方式和平民精神,英雄主义的报道方式在短期内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热情,但不利于长期的社会发展。

媒体的载体主要是语言和图像,语言的力量在于它传播过程中的感染,它所叙述的场景不能说不是客观和真实的,但一经语言的渲染,它便具有了真实场景所不具有的诱惑,它诱发了人们的想像并在传统中]变为神话;图像是人类纪录文明的高级技术方式,但是也有一定的虚幻性,如果用的不当,会起到想不到的后果,现代影像时代的发展加速了”读图时代“是到来,也对传媒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图像常成为”快餐文化“的罪魁祸首。媒体作为社会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尤其需要政府的有效治理,不仅要兼顾经济效益,同时要考虑到社会效益和对人们精神思想的冲击。

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构建大众政治认同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国家维持的基本要件,但国民素质的提高及网络媒体的发展使传媒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的把关不可能象旧传媒时代那样单一和隐蔽,这就要求他既要具有公正公开的服务精神,也要讲究宣传的技巧。对于传播带有官方意识的内涵时,不能过于明显,更要追求含蓄的民主的方式,新生代人们已不可能接受”强行给于的“,不管从物质还是到思想。市场化下的人们习惯了选择的行为和思考方式,对于单一的内涵有习惯性的排斥。于是政府在构建大众政治认同应提供更多的传导方式,国民们会拥有足够的智慧来选择崇高的东西。李普曼在他的传播学名著《舆论学》中有这样一句名言,”现今时代发生的最重要的变革不是经济的、政治的或是工业的,而是在政府中间产生的一种创造同意的艺术“。

3.2大众政治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意义。

中国转型社会的实际尖锐地提出了社会发展失衡的经济代价问题。当代和谐社会体现在量上,就是积极创建橄榄型社会阶层结构;优化国民生产结构;减少污染;加强国内外的全方位交流等。构建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橄榄型公民社会几乎是每个现代国家的目标,公民社会的基础就是要建立大众政治认同,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和谐社会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大众追求目标,一如人人追求美好的健康的事物。大众政治认同不是意味着单一的控制或大同,而应该是一种流动的大统状态。世界上有形的物态是可以强力控制的,但是认同作为一种关乎心理,认知的范畴,是最难以琢磨和掌控的,然而却又可以引导。建构大众政治认同任重而道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对和谐社会不懈追求的必然道路。

参考文献:

[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 --当代中国的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昆著.大众传媒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 李棋,陈熙春,王建国 主编.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 赫伯特-阿特休尔著.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1989.

大众传媒新闻 篇7

一、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概述

大众传媒是指传播、交流信息的载体。如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等。但如果仅仅按照这个定义, 谈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是没有意义的。因为, 谈论社会责任或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是社会责任或道德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是具有自由意志的行动主体。能否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行事是我们谈论行动主体的社会责任或道德义务的必要条件。显然, “传播、交流信息的载体”本身是没有意识的, 因此也不可能具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推理、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大众传媒使用者”并非具有社会责任的“大众传媒”的唯一含义, 甚至也许并非其主要含义。因为, 一个正常的社会里, 原则上每个公民都可以成为大众传媒的使用者。如果仅仅在“大众传媒使用者”的意义上谈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这样的“大众传媒社会责任”没有任何特殊性, 等于是谈论一般公民的社会责任。但显然, 我们所讨论的“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是某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责任。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大众传媒社会责任”中的“大众传媒”似乎主要指从事大众传媒工作的工作者或团体或社会组织, 我们似乎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这种意义上谈论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二、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社会责任

由于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是通过大众传媒的功能去实现的, 为大众传播言论思想提供平台, 因此,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主要的社会责任是客观的责任, 即客观报道事实和公平的责任, 即公平地报道事实和公平满足大众之需。人们常常谈到的大众传媒的监督、维护个人基本权和维护社会正确的基本价值观等责任主要是通过对突发公共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公平反映等各方需要来完成的。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主要的社会责任之一是客观的责任, 客观地报导事实和客观地反映公众之需。首先, 公民有知情权, 而公民的知情权主要通过大众传媒其功能才能实现。因此, 客观报导事实, 是大众传媒重要的社会责任。其次, 一个有心和正直的公民的涉及到社会公众益的正确的判断或正确的道德判断依赖于他是否能够获得正确的信息, 因此, 保证对突发公共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导事实是大众传媒重要的社会责任。第三, 个人, 团体, 政府有关部门或机构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道德的为或错误的为或失职的为最害怕暴露于阳光之下, 因此, 客观报导有关事实, 将当的为暴露在阳光之下, 可以有效使大众传媒监督的责任。第益, 提供一些社会情绪宣泄的适当渠道与出口, 起到“社会安全阀”作用, 这对于构建一个和谐和合的社会是必须的。也许还可以举出多的由支援和说明大众传媒在报道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客观性社会责任, 但上述的由似乎已足以说明大众传媒的这一社会责任。

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另一个主要的社会责任是公平性, 即公平地报导事实, 公平地反映各方意见, 公平地满足各方之需要。首先, 公平地报导事实是履行大众传媒客观性社会责任的必要条件。有选择地报导突发公共新闻事件, 往往会“歪曲”事情的本来面目。其次, 有些事实的报导涉及到社会各方的益和需要, 有选择的报导则会公平地反映和对待同社会群体的益和需要, 因此, “公平性”是大众传媒在报道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重要责任。第三, 在现代社会里, 每个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 只要履行这一权利的行为没有违反伤害原则, 没有违法。而大众传媒报道突发公共新闻事件的社会责任之一是给每个公民公平地表达自己意见的权, 这是因为:首先, 人们往往运用言论自由的权来维护自己的其他权和益, 如生存权, 财产权等。当人们的利益彼此冲突时, 公平给与各方言论自由的权利, 公平报导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各方的意见成为实现社会经济和政治公正的一个重要条件。其次, 但人们运用言论自由的武器讨论突发公共新闻事件时, 究竟哪一方是正确的往往并非一目了然, 这就需要通过辩论来逐步弄清楚。公平地报导各方意见, 以及给各方提供公平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是达到正确性认识或达成共识的必要条件。最后, 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 正确意见也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因此, 给每个公民或团体提供公正或同等的表达机会是避免密尔所提到的“多数人暴政”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有人也许会提出, 大众传媒在报道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社会责任, 如对政府、个人和组织等进行监督的责任, 维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责任, 以及维护社会正确的基本价值观的责任等。我们不反对这些都是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重要的社会责任, 但我们希望说明, 这些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履行客观性和公平性的责任来完成。正确的基本社会价值观需要在讨论和辩论中才有可能弄清和明确。现有的价值观并不能保证一定就是正确的。因此, 允许不同意见的表达, 甚至允许对现有价值观的挑战, 并为这种不同的表达或挑战提供公平的机会, 是大众传媒重要的责任。正是通过履行这种责任, 大众传媒履行了突发公共新闻实践中维护社会核心的正确的价值观的责任。

摘要: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发挥着极大的维护社会责任的功能。本文基于对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相关理念的概述, 综合分析了大众传媒在突发公共新闻事件中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突发公共新闻事件,大众传媒,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江波.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及约束[J].新闻导刊, 2006年第3期.

大众传媒新闻 篇8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对传播与传媒学全文数据库 (Communication and Mass Media Complete, 以下简称CMMC) 2005年至今收录论文的分析。CMMC是美国全文检索数据库EBSCO旗下的传播学数据库, 它几乎包括了新闻传播学及其相关领域的全部学术文献和参考资源。

笔者在2005年1月至2011年5月的时段中, 以“international news”为关键词检索到文献352篇, 不过根据论文摘要的内容判断, 近2/3的文章实际上与本研究关系不紧密, 实际成为笔者研究样本的论文为79篇。

此外, 本文仅考察期刊论文而未涉及国际新闻学的专著, 是因为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研究院国际新闻研究所所长刘笑盈教授已就2008年之前国外学者的国际新闻学著作做过详细介绍。而笔者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以“internationa news”为关键词检索, 2008年以后出版的论著仅有三本, 恐不具备代表性, 不过为了尽可能提供国外新闻学研究动态的全面图景, 笔者在此对这三本著述做一简要介绍。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媒介传播》 (1) 是盖伊·戈兰等2010年主编的一部论文集, 主题考察全球化如何在多方面重新界定国际传播。伦敦城市大学的两位学者欧文·约翰和希瑟·珀迪主编的论文集《国际新闻报道:前线和期限》 (2) 专注于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细节, 14篇文章均由资深媒体人撰写, 主题是记者面临的创伤与危机。媒介社会学家大卫·迪肯的《英国媒体和西班牙内战:明天未必太迟》 (3) 是一部媒介史研究著作, 书中通过大量和具体的报道分析描述了媒体在他国冲突中的表现。

二、研究焦点

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的“5W”模式界定了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基本内容, 影响极为深远。1994年, 美国学者库珀依据5“W”传播模式, 把研究焦点细分为十类划分标准, 媒介产业、传播者、新闻产制、媒介内容、受众分析、信息传播、微观效果、宏观效果、媒体政策与法规和其他。

本文参照上述分类标准, 针对分析样本的情况, 根据编码应遵循的穷尽性和排他性原则, 适当改动, 将样本的研究焦点分为媒体 (新闻从业者、媒介产业、新闻产制和讯息发布) 、内容 (话语分析、媒介评价、社会记录、全球本土化) 、传播渠道 (互联网、电视、报纸、广播) 、效果与使用 (议程设置、涵化、媒介霸权、社会建构) 以及社会控制因素 (政府、市场、文化、公共关系) 。

需要解释的是本文中的“研究焦点”是以研究者的目的为划分的, 而非研究对象。

媒介:从“把关人”研究开始, 媒体一直是新闻研究的热点, 笔者关注的这一时段中, 媒介研究的比重仍很高, 为22篇 (28%) , 且研究的角度较多元。如以加拿大通讯社和美联社为例, 考察全球通讯社与国家通讯社的张力以及国家通讯社与国内国际新闻报道的关系。在对传统媒体为节约成本削减驻外分社表示担忧的同时, NGO被寄予厚望。此外, 传统的研究主题——媒介所有制和消息源仍受到国外学者关注, 前者主要是通过比较研究分析公营、私营这两种不同体制的媒介在国际新闻报道的异同及其原因。后者则关注消息源的选择与国家主义偏见以及匿名消息源对新闻客观性的伤害。

内容:内容研究最受到关注, 为25篇 (32%) ) , 不过研究主要面向两个议题:全球本土化 (Glocalization) 和话语及框架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新闻越来越同质化了吗?反对者提出了全球本土化的概念 (4) , 强调地方媒体将全球事件本土化呈现的过程。近年来这一讨论仍在继续, 且观点不一。

话语和框架分析主要考察不同国家媒体对同一外国新闻, 或者同一国家媒体对不同国家的类似新闻所采用的话语框架和报道策略, 以及不同类型报道如消息和评论的不同呈现方式。这类研究主要运用于战争、灾害报道的比较分析, 其中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国际新闻的决定因素等是学者们考察的重点。

传播渠道:占总量11%的渠道研究主要聚焦于互联网对国际新闻传播的影响。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讯息”的观点后, 新的传播渠道是否改变了传统传播模式、信息流向等成为诸多研究者的关注点, 不过, 近期的研究结论认为媒体只是使用新技术复制老的操作办法。研究者对新闻网站超链接分析后得出结论:信息继续从“核心”国家流向“边缘”国家。不过, 新媒体在民主化浪潮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效果与使用:10篇效果与使用研究中, 对议程设置和教养作用的关注占很大部分。媒介报道与公共意见关系的研究认为负面报道更具议程设置效果。不过也有学者分析评估了国际新闻关注与对12个国家的评估之间的独特关系后指出, 媒介接触很难会告诉人们如何看待其他国家, 尽管人们被假设需要理解外部世界方面的导向。不过与之冲突的是, 有研究指出对巴以冲突的报道实际上在阻碍社会和解过程。

此外, 研究者还分别从新闻传播的强度、接近性、耸人听闻性等角度研究国际新闻报道对受众的情感、认知、态度的影响。

社会控制因素:在13篇论文中, 媒介报道与公共舆论、外交关系的互动模式颇受关注。此外, 有学者采用定量分析考察国际新闻的流向, 以及国际新闻流动模式中的重要决定因素。有的研究考察国际新闻背后的经济因素, 并从市场角度讨论了未来美国媒体提供国际报道的几种可能性。

再者, 国际新闻跨文化传播的特性决定了文化因素的重要性。研究者们从文化的洲际差别, 一个国家的道义品行以及记者所处城市的社会结构等层面分别对文化的影响力进行了考察。

三、方法与理论视角:

近年国外学者的国际新闻研究中, 采用实证方法者最多, 占66%, 批判研究仅为4%, 不过, 占总量13%的多种方法并用的研究中, 很大一部分是在内容分析等实证研究的结论基础上进而对全球传播体系和媒介传播的话语框架、效果等进行批判与反思。

实地调查:实地调查研究主要用于对媒介组织和采编者在新闻产制过程中的策略、态度和机制研究。笔者的研究样本中共有三个实地调查案例, 一个是访问编辑室来看国际新闻在呈现给本地读者前如何被加工和二次加工, 作者尝试解构其过程和策略。

另一项研究是基于扎根理论, 对南佛罗里达州39名记者进行深度访谈, 以理解他们对国际新闻报道的态度和看法, 考察报道的社会建构过程。

第三项研究, 关注文化在形成记者行为中的作用, 以及价值体系如何在跨文化的新闻实践中得到应用。作者通过他们传统习惯的差异来对比德国和英美记者的采写行为, 并指出运用荷兰人类学家吉尔特·霍夫斯塔德的价值体系理论可以有效对比两种传统的差异, 同时理解记者如何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报道世界。

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这两种方法很少被使用, 比例分别为1%和3%, 有时研究者会借用可信度高的调查者的已有数据, 例如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或美国国会的数据进行分析。

内容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多是对报纸、网站或电视新闻进行跨国对比分析, 样本基数大且涉及多国语言。

在对内容的定量分析方法上, 有学者引用多变量回归模型MRQAP (Multiple Regression Quadratic Assignmen Procedure) 对64个国家的报纸进行两两对偶研究。MRQAP是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一种, 对一个或多个独立网络矩阵作非参数的统计算术相依回归矩阵, 分析研究对象两两成员间对偶的互动关系。研究者认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论下的研究很多并非真的具有全球性, 而采用社会网络视角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国际新闻流动中的重要决定因素。

采用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中, 学者的理论视角除了世界体系、文化帝国主义外, 还引入了竞争性理论如地缘优先主义 (Hyperlocalism) 、三极化 (Triadization) 等。地缘优先主义认为新闻报道非常本地化, 尤其是在重要的国际新闻报道中更具排外性。三极化视角认为, 新闻流动的空间模式并非从中心到边缘, 而应划分为三个文明与帝国集群 (北美、欧洲和东亚) , 信息在集群内部的流动更为活跃。不过一项对83个国家223个网站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网上, 新闻仍从核心国家流向边缘国家, 地理位置在新闻流中并没有预言中的威力。

实验研究:两项控制实验的研究主题都是受众对国际新闻的情感态度认知。

在通过实验法来考察危机报道 (朝鲜核试验报道) 和领导人 (布什) 的反应对受众的情感、认知及态度的影响时, 研究者采用2 (新闻强度) ×2 (领导人反应的效力) ×4 (新闻的顺序) 的阶乘设计。

另一项研究中, 作者将认知途径传播中的有限容模式 (Limited capacity model of motivated mediated messages processing, LC4MP) 作为对信息的认知和情感处理过程的理论框架。LC4MP主张记忆的产生分为三阶段:编码、储存及提取三项过程, 而LC4MP被设计来回答:哪些媒介要素影响编码、哪些媒介要素影响储存、哪些媒介要素影响提取, 以及人和三项记忆阶段如何发生交互作用。

批判研究:单纯的批判研究所占比例也不高, 为4%视角并没有太多新意。例如对全球化、私有化、娱乐化的批判;讨论如何增加外国新闻的质和量的同时警惕文化的偏向等。

诠释法也是研究者较常用的方法, 占总量的17%, 主要从历史、理论角度阐述媒介关系及其变化, 还有的研究是对新型报道机构、方式的介绍。

例如, 有学者对1894年至1917年间美联社和加拿大通讯社关系的历史研究, 来考察这两个不平等的“搭档”之间的张力。

多种方法:包括多种实证方法并用、实证与批判并用、实证与诠释并用, 三者在研究方法的总量中占13%, 其中实证与批判并用的研究方法所占比重最大。例如, 对111个关于犹太人遭基督教波兰人屠杀的英文报道的研究认为, 新闻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沟通作用, 反倒阻碍了社会和解。对西方主流媒体耶路撒冷分社报道的对比分析中, 作者批判媒介视角过于狭隘, 报道里“每个人说的都一样, 而且他们提出的问题差别也不大。”此外还有对新闻业私有化的批判, 通过对比公营电视台和私营电视台在内容 (新闻话题) 、世界性 (对国际新闻的强调) 、情感性 (执着于冲突和暴力) 、多姿多彩 (强调人性和人类利益) , 分析深度 (运用背景和报道篇幅) 、平衡报道 (消息源) 的差异, 指出所有权确实在影响着媒介的外国新闻, 私营化在逐渐削弱公共话语。

多种实证方法并用并非总是出于优化调查的考虑, 而是为了方便调查。例如对美国加州和瑞士选民的世界知识进行对比调查 (parallel survey) , 根据手段的可实现性, 对美国加州选民的调查采用网络调查、对瑞士选民的调查则委托调查公司电话调查。

注释

1Guy J.Golan, Thomas J.Johnson, and Wayne Wanta:International media communication in a global age,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10.

2Owen, John and Heather Purdey:International News Reporting:Frontlines and Deadlines.West Sussex, U.K.:Wiley-Blackwell., 2009.

3David Deacon.:British news media and the Spanish Civil War:-tomorrow may be too late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2008.

论大众传媒风格的塑造 篇9

“新闻传媒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分子, 它并非一种被动的、无知的工具, 而是一种与社会有着广泛互动的、具有个性风格的一种社会角色。”传媒在社会结构中所扮演的自身角色与理想角色总是存在着差距, 它必然会逐渐向理想角色靠拢, 满足受众的角色期望。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大众传媒的个性风格。

大众传媒个性与风格的形成有一过程, 这是它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原因是:

其一, 个性与风格是自然形成的。自然是指渐进性。它从无到有, 从低级到高级, 从不成熟到成熟, 逐步的演进, 显示其发展的阶段性。大众传媒也具有发展的渐进性。我们审视一张报纸的历史时, 都可以划分出其发展的不同阶段, 如《解放日报》原是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 横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三个历史时期, 如今已经有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被上海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誉为上海新闻崭新的排头兵、带头羊。可见个性与风格是一个媒体成熟的标志。

其二, 实践是媒体个性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 对传媒个性风格的认识来源于实践, 发展于实践;另一方面, 通过实践, 可以检验对传媒个性风格的认识是否正确, 是否符合社会的期望。而且实践不论作为认识的来源还是作为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 都表现为一定的连续性。实践本身也是一个过程。

其三, 个性与风格, 是由许多成分和特征所组成的, 但是他们并不是集中要素的简单总和。这些成分和特征错综复杂的交互联系交互制约而组成整体。因此, 个性不是个别性, 而是各个个别 (特征、成分) 统一在一个整体内。一切事物, 包括作家创作、大众传媒等, 往往在初始时表现出某种个别的特征。但这种个别的特征, 并不是事物、作品、大众传媒的个性风格。在长期创作和实践中, 作品、媒体逐渐出现许多特征。一些特征比较稳定, 组成了作家作品大众传媒的个性风格。如《新民晚报》的个性就是如何理解姓“晚”的于是明显的四个特征在《新民晚报》中透露出来:强烈的时效性—“人无我有, 人有我新”;广泛的社会性—以普遍读者的视角撷取新闻素材;评说新闻事件;结成的服务性—提供信息、传播知识、肩上娱乐的广泛服务概念;浓厚的可读性—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寓特殊性于普遍之中”“通过生动个别反映普遍一般”, 从个别性的特征发展到整体性的个性, 就必须有个发展、积累的过程。

大众传媒的个性风格形成后, 通过不同的层面, 不同方式活动表现出来。这是考察大众传媒的个性和风格的视角。大众传媒的活动是出版报刊、制作节目。这种个性与风格, 总的来说是从大众传媒各自不同的形态、即报纸、节目的内容与形势, 思想与艺术的统一中显示出来的。

处于同一层次、相同高度、位置的媒体风格也不尽相同, 深一层次的因素是个性风格结构的影响。

传媒倾向、传媒品质、传媒文风是形成大众传媒角色不同个性和风格的内在原因, 也是发展变化的依据。这三个成分排列组合层出不穷, 差异也变化万千, 从而形成了大众传媒个性风格的多样性。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以传媒风格为主要特征的个性风格。这类传媒特别强调自己的倾向性。新闻报道的倾向性表现的最为明显, 于是倾向性成为传媒最显著、最有代表性的个性特征。倾向性依靠特征表现, 特征受倾向性制约。传媒倾向表现在它的报道立场、新闻价值取向以及对社会的反应。把倾向性作为个性风格的主要特征的传媒以党的机关报为代表。如在1992年, 我国经济改革处在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时刻, 《解放日报》便抓住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时机, 通过言论和报道, 旗帜鲜明的拥护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大张旗鼓的宣传改革开放, 为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鸣锣开道, 在全国产生深远影响。《解放日报》这种鲜明的倾向特点和风格, 在读者中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党的机关报强调其倾向性, 并不是就轻视和忽视其他特点, 比如《人民日报》也十分重视报纸的品质。

相反, 有些报纸尽力为自己的主管单位或上级领导部门的工作评功摆好, 出现缺点和错误还护短的倾向, 新闻界和社会人士把这种报纸的办报思想和态度称之为“擦鞋”, 这类报纸也就是擦鞋的报纸, 十分通俗形象的道出这类报纸个性倾向。

另一类是以优秀传媒品质为主要特征的个性风格。这类传媒十分重视传媒品质, 不仅要形成整体的优秀品牌, 而且还要搬出一个名专栏。这类传媒以品质取胜, 以特色开创自身风格。《北京青年报》的“一飞冲天”, 得力于1992年创刊《北京青年报.青年周刊》和1993年创刊的《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其中周末专刊的特色, 主要有三点:内容范围和选材角度是青年性和社会性的结合;娱乐性和休闲性的结合, 并坚持团报的宗旨—寓教于乐;格调是通俗化和高品位的结合;娱乐性和休闲性的结合。在版面编排上, 他们追求一种“交响意味的系统配置”:头版主要追求新闻热点, 《咫尺天下》主要在知识型趣味性上做文章;《人在旅途》主要讲人生体验和人间真情;《星光灿烂》主要描述影视明星和歌星, 为人们提供美的艺术享受, 各部分形成强烈性板块、视野性板块、情趣性板块、愉悦性板块组成的和谐整体;版式上对线条、标题、图片的大胆、新奇、巧妙的运用, 使报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只提供一种东西—新闻”, 这是《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报眼上一句广告式的板报宗旨。

解析大众传媒时代的“奴” 篇10

“奴”, 《说文解字·女部》解释为:“奴、婢皆古之辠人也。”《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丧失人身自由, 为主人从事无偿劳动的人。”《广韵·模韵》则解释为:“奴, 人之下也。”

“奴”在古代汉语里可以独立使用, 可以构成双音节词“匈奴”等, 可以是女性自称“奴”、“奴家”, 也作为人的名字, 如鹰击将军赵破奴。另外, “奴”, 往往与“奴隶”、“奴役”义紧密联系, 经常作为语素构成双音节词, 且多处于前位, 如奴才、奴隶、奴婢、奴仆、奴性、奴役、奴化等, 也有多音节词, 如亡国奴、守财奴、奴颜婢膝。

如今, 奴隶社会早已离我们远去, 但是“奴”作为语素反倒活跃起来, 在词汇构成上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出现了大量“奴”结构。

大众传媒时代“奴”的新面貌

“奴”常紧跟在别的语素后面构成“×奴”结构, 其中以跟在单音节名词性语素后面为常见。

大众传媒时代“奴”的出现。随着2007年“卡奴”一词在台湾出现, 随之而来的是来势汹涌的“房奴”和继之而来的“车奴”。除了“卡奴”、“房奴”、“车奴”外, “奴”常常紧跟在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性语素后面构成类似的双音节名词, 如:

孩奴:然而当不当“房奴”、“车奴”, 还有选择余地, “孩奴”却是绝对的“刚性需求”。 (新华网, 2010.1.18)

墓奴:到了“墓奴”时代, 那么, “墓奴”的情况又是咋样的? (四川新闻网, 2010.11.3)

坟奴:可悲的不是“坟奴”而是做不起“坟奴”。……难以高攀的殡葬价格又催生了一个网络热词——坟奴。 (四川新闻网, 2010.11.3)

钱奴:所以只好拼了命写东西挣钱……按照现在时尚的说法, 那时候估计也该是个不折不扣的“钱奴”了。 (中华会计网, 2010.1.20)

“奴”前面的名词性语素是群体所涉及的对象, 在此表明人们对其的无奈。除了实实在在的物品外, 抽象的名词性语素也可以与“奴”结合, 如:

节奴:面对节日巨大的开支, 年轻白领叫苦不迭地称自己继“房奴”“卡奴”“孩奴”后, 又成为新一代的“节奴”。 (《华西都市报》, 2010.2.23)

大众传媒时代“奴”的风行。在各种压力汇集的今天, 人们调侃自己, 凡是面对不愿接受的对象、处境时都可以自称“奴”, 从而带来了大量的“奴”。

“奴”字可以出现在动词性语素后面, 如考奴、教奴、装奴、团奴;可以出现在形容词后面, 如老奴、白奴;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可以紧跟在双音节词后面, 如发票奴、租房奴、上班奴。随着运用的普遍, 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小说、电视剧、歌曲都有取名为“奴”的, 如小说《鸟奴》、《梦奴》、《寝奴》、《秋奴》、《网奴》, 电视剧《推奴》, 歌曲《情奴》, 电影《爱奴》, 网站有文奴网, 软件有词奴, 等等。

“奴”的异化及社会原因分析

“奴”的异化———与“奴隶”之“奴”的异同。奴隶社会的“奴”是受到奴隶主剥削、压迫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 他们的劳动成果属于奴隶主。奴隶, 是一种身份, 指处于阶级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在大众传媒时代, “奴”的身份发生了异化, 不再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而是各种事物的“奴”, 如“卡奴”、“房奴”、“车奴”。一篇叫《做“卡族”不做“卡奴”》的文章写道:甚至有不良信用记录等问题, 从而成为信用卡的“奴隶”。 (1) “卡”、“房”、“车”都不具备社会自觉性, 属于人所支配的对象, 在特定的环境下, 物不为人所用, 反而支配人、限制人, 人成为物的奴隶。

“孩奴”的出现使“奴”结构有了新解。“孩奴”不是孩子的奴隶, 也不是儿童奴隶, 而是为了孩子而有压力的父母。winnie的博文《奴隶的幸福生活》写道:“老奴, 至少证明你父母健在。” (2) 此处的“老奴”是“因为老人而有压力的人”, 也不能按照惯例理解为“老年奴隶”。

“孩奴”理解为“因为孩子而有压力的人”, “老奴”理解为“因为老人而有压力的人”, 那么, 其他的“奴”能不能也作如是解?我们先来看“卡奴”。“卡奴”指两种人:一种是每月都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为信用卡还款的人, 这类人又称“卡债族”;另一种是指钱包里全是卡, 生活被卡控制的人, 这类人又称为“城市定向运动者”。这样看来, “卡的奴隶”实际上是“生活被卡影响的人”;“房的奴隶”、“车的奴隶”本质上也是因为房、因为车而处于窘境的人。以至于“情奴”、“节奴”、“礼奴”也可以这样理解。“奴”前面的成分是这一群体关照的具体对象, 框定了群体的范围和身份。特别是“奴”可以出现在动词性成分后面, 动词性成分不可能成为独立的个体, 没有所属权, 如果把“考奴”看做“考试的奴隶”, 这一定中结构不能理解为领属关系, 不如理解为“生活因考试所累的人”;“上班奴”不能说是“上班的奴隶”, 只能理解为“因上班而影响身心的人”;“教奴”、“装奴”、“团奴”、“发票奴”、“租房奴”也一样, “奴”应该理解为“为某物所累的人”。这些“奴”不受奴隶主役使, 享受劳动成果的也正是他们自己, 此“奴”与历史上的“奴隶”已经发生了本质区别, “奴”已不再是一种身份, 而是一种存在状态。

“奴”的社会原因分析。大众传媒时代, 人们面对多重压力, 有就业方面的、工作方面的, 也有生活方面的。收入悬殊、物价飞涨、诚信缺失、信仰危机, 工作关系微妙、人际关系淡漠、安全感缺乏、幸福感降低, 一副副沉重的担子, 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处于渴求状态。为了生活, 不少人不分昼夜地奔波, 面对各种责难忍气吞声, 就像被困在机器上的玩偶, 原本不愿做的、不敢做的都硬着头皮去做, 停不下来也不敢停下来。某些人一掷千金, 也有人生活在温饱线下, 人们津津乐道的“富二代”和“官二代”, 既是讽刺的对象, 也是羡慕的偶像, 甚至有人出现了仇富心理。人们在自我定位迷茫、自我价值否定、对某些现象无可奈何时, “奴”出现了。“奴”一出现, 就迎合了大众心理, 在人们心里产生了共鸣, 在自嘲的同时有一种宣泄的快感, 短短几年时间, 便风靡全国。

“奴”的词尾化

“奴”的泛化。“车奴”、“卡奴”、“白奴”、“上班奴”在压力面前喘不过气来, 而随着使用渐趋习惯, “奴”的自由意味增强, 被迫意味淡化, 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只要是面对不喜欢的, 都可以称为“奴”, 如:

菜奴:在如今的高菜价面前, “菜奴”应运而生。 (《郑州晚报》, 2010.11.5)

装奴:“精”装修, 学会四大秘笈避免做“装奴”。 (《贵阳晚报》, 2010.12.3)

不但如此, 沉溺在某种嗜好面前, 也可以用“奴”, 如:

狗奴:看着别人穿着马甲带着眼镜的狗狗神气活现, 你养的小狗狗又脏又丑, 当然也要去比比了。 (中华会计网, 2010.1.20)

可以表明从事某种职业:

网奴:网奴是一群在网络界工作, 被网络现实环境所奴役的人。 (百度知道)

靴奴:他们的工作就是帮人穿靴子, 照理靴子……满足穿靴子的人的任何愿望。 (百度知道)

《奴隶的幸福生活》中说:“现今产生了N种奴隶, 什么房奴、车奴、老奴、孩奴、节奴,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奴, 而且这些奴还是集N种身份于一身。虽然奴隶这个词是贬义, 但是不怎么觉得被这样称呼的人不幸福或者受虐待, 因为大家都在享受着做奴隶。” (3) “奴”已经不再是一种身份, 而是一种存在状态, 面对一种压力是一种“奴”, 面对几种压力就汇集几种“奴”于一身, 有压力处皆有“奴”, 以至于各种“奴”在网络、报纸、杂志上迅速蔓延, 充斥在大街小巷, 敲打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奴”的迅速传播, 与大众传媒时代的信息化高度发达有关, 网络文化的自由与快捷再一次得到体现。我们发现, “奴”的使用主要在网络上和报刊上, 这些载体都在最新最快地传递着“奴”的信息。

“奴”正在词尾化

从今天语言学界对词尾的划定标准看, 是否具有能产性、定位性、意义虚化等是“奴”是否具有词尾作用的相应的条件。

能产性:从“卡奴”出现后大量的“奴”紧随其后, 我们有理由认为, “奴”的能产性很高。从“奴”的现有发展可见, 只要人们需要, 大量的“奴”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定位性:不管与名词性、动词性还是形容词性成分或者是双音节成分结合, “奴”的位置都是处于后面, 结构序列是“NP+奴”、“VP+奴”、“ADJ+奴”, 出现的位置是固定的。

意义半虚化:“奴”在此有范畴义, 在名词性成分、动词性成分及形容词性成分后面, 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功能, 表示属于“为某物所累的人”或“从事某一职业的人”这一类型, 具有一种较为泛化的类推意义。“奴”构成的结构与“‘所’字结构”、“‘者’字结构”、“‘的’字结构”的语法功能相类似, 我们是否可以称之为“‘奴’字结构”。“奴”的语义已经开始虚化, 与“奴隶”的“奴”不同, 特别是小说、电影、电视剧、歌曲、网站、软件、博客等都可以称为“奴”, “奴”的实词义正在消失。

有人把“奴”与“族”、“者”并提, 卡奴, 也称为“卡债族”, 或“城市定向运动者”, 《做“卡族”不做“卡奴”》 (金羊网2010.11.30) 、《“菜奴族”借定投赚补贴》 (《第一财经日报》2010.12.6) 。

以上几个例子, 或“奴”与“族”并提, 在人们肯定两者之间差异的同时, 我们也看见了它们的共性;或者两者连用, 说明在此阶段“奴”的实词性比“族”的更强;这正是“奴”词缀化过程中的表现, 文子在博客中预言, 将来还会有“衣奴”、“家电奴” (4) 。“奴”在将来还会更高频地出现, 随着现代汉语的蓬勃发展, 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可能会增加一个词尾。

摘要:随着“卡奴”的出现, 面临多重压力的人们对“奴”产生了共鸣, 几年时间产生了大量的“奴”, 大有泛化之势。“奴”出现在名词性、动词性及形容词性成分后面, 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功能, 有“为某物所累的人”或“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范畴义, 具有相对固定的位置。从“能产性”、“定位性”、“意义虚化”等角度来看, “奴”已经异化, 正在向词尾演变。

关键词:奴,泛化,异化

参考文献

[1].曾立英:《现代汉语类词缀的定量与定性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 2008 (4) 。

[2] .吕叔湘:《汉语语法发现问题》,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3] .朱德熙:《语法讲义》,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年版。

[4] .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 《汉语学习》, 2005 (6) 。

上一篇:国际金融专业下一篇:人为构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