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2024-05-24

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共10篇)

篇1: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2015年龙泉二中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根据教育局关于2015年特色办校的文件精神,学校决定继续推进特色学校建设,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新课程改革精神,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班级创建、硬笔书法、花样跳绳、天音合唱、口琴吹奏等特色活动,加强班级特色创建,使学校特色与班级特色共存,努力做到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大事,“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加强学生文艺活动,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要内容。为此,我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工作的抓手,以学生特长培养和课外兴趣社团训练为切入点,全力推进学校的特色建设,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化,加快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二、特色学校项目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抓手,以教育教学为主体,以教学研究为动力,全面提高升学校办学品位。

1、加强班级特色的创建工作。依据班主任的特长,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确定恰当的班级特色,如:书法、乐器、跳绳、文艺表演、手工制作等,围绕特色,布置班级文化,营造氛围,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人人都能得到发展。

2、课外兴趣社团:花样跳绳、墨香书社、天音合唱、口琴演奏等。

三、创建背景分析:

育创新人才,建特色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校品位是每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出路。教育教学永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而真正良好的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家庭的基本特点是:父母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大;父母有的长时间在城区上班,早出晚归,有的远离家乡到外地务工,与孩子接触的时间很少;管孩子的大多是爷爷奶奶,对孩子较宠爱,往往忽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教育。

为此,学校决定以特色项目为突破口,通过课外兴趣小组训练陶冶学生审美情操,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品行质量,为少年儿童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同时提高教师的素质,让专业教师发挥其特长,更好的为学校服务,提升学校的品位。

四、创建工作方法及要求:

1、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创建工作的实施方案,并进行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及时进行总结、调整工作,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予以推广。

2、认真做好基础性工作。

①、加强学校社团建设,确定人员,专题研究,指指教师具体负责。

②、购置器材与学生自备相结合,配齐各类学具、用具等。③、组织成立课外兴趣社团,合理安排时间进行专门指导(每周三下午)。

④、由各社团辅导教师负责制定本社团辅导计划。(一学期按15周制订)

⑤、各社团学期末将代表作品交档案室保存。

3、名师指引、怡情激趣。

①、观看名师辅导实录及讲座辅导,提升各小组辅导水平。②、每星期至少组织社团活动1次,每学期组织师生观看一些各社团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

③、积极进行班主任培训,提升班主任素质。

五、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15年1月—2月 准备酝酿、研讨规划、逐项细化方案。

主要任务是:制定、公布规划方案、计划,依据总规划将内容逐项细化,整理形成具体可行的方案。初步改变校园环境,教师、学生积累学习,活动逐步实施。

第二阶段:2015年3月—7月 墨香书社、天音合唱特色社团等活动重点开展阶段。主要任务是:按照具体方案部署开展各项活动,收集、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初步形成学校特色。

第三阶段:2015年8月—11月 口琴吹奏、花样跳绳特色社团等活动重点开展阶段。

主要任务是:按照各个社团的具体方案开展各项活动,收集、积累资料和活动经验,使学校特色办学效果明显。完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全校师生的文化底蕴,突出校园文化特色。

第四阶段:2015年12月 总结反思、滚动发展阶段

主要任务是:对创建特色活动进行反思和回顾,不断调整、总结、提高,组织特色活动展示特色教育的成果。

教育是一项百年工程,不能有半点的浮躁,而需要的是立意高远、需要的是大气沉静。学校校将通过改善育人环境,加强特色办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张扬个性,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将通过改善办公环境,开展富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增强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工作热情。从而提高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品位,真正踏上素质教育发展之路。学校走特色之路,是一个不断探索、摸索的行动研究过程,这需要我们学校、社会、家长的共同努力和实践。

龙泉二中

2015-1-23

篇2: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实施方案

根据黔教办体【2015】8号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申报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及足球运动开展的相关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校是发耳镇的中心小学,坐落于乡政府附近,教学环境优雅,总占地面积23331平方米,2014年塑胶运动场地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拥有塑胶篮球场5个,200米6跑道塑胶跑道1个,各类体育设施、设备齐全,基本能满足学生各类活动的需要,2011年10月乡村学校少年宫在我校建成,开展了足球、篮球、田径、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现有1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373人,其中女生582人,入学率、巩固率皆达100%;教职工68人,学历达标率100%,其中音乐专业教师2人、体育专业教师4人,美术专业教师2人,是一支年轻化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二、组织领导

(一)成立了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付 永(校长)

副组长:段开跃(分管体、卫、艺的副校长)

张明永(分管教学副校长)李 俊(分管后勤副校长)

成 员:杨 敏(教务主任)王 勇(政教主任)

尹广能(总务主任)石光东(体育教研组长)

范茂荣(体育专业教师)余祥(体育专业教师)

各班主任

(二)贯彻落国家相关政策

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师生的喜好,并将足球运动作为我校特色项目,三至六年级每周的体育课至少开展一节足球教学课,以少年宫活动为载体,利用课余时间,抓好足球队的训练。

(三)纳入学校发展规划

将足球运动的开展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14年上半年拟写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案,完善的足球教育管理制度。2014年下半年建立班级足球队,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局面,2015年三至六年级,每年级都有一个足球队。2016年在市、县的比赛中,力争第一,在市的比赛中做到保三争二。

(四)建立和完善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各类制度和方案 每学期期初有足球训练计划方案,期末有总结,并注重足球训练、足球教学图片、记录等过程资料的收集,建立健全足球教学管理、课余训练和竞赛、运动安全防范、足球教练师资培训、检查督导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落实和执行,使足球教学和训练落到实处。

三、条件保障

(一)组织保障:学校把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开发列入工作日事议程认真抓好,做好实施的组织、检查、评估工作。充分发挥项目组长的作用,紧紧依靠全体教师做好开发实施工作。

(二)制度保障:制定相关的足球特色学校创建实施制度,搞好制度管理。

(三)激励保障:把创建实施的成绩与对老师平时检查、期末检查、考核结合起来,与绩效工资结合起来,与考核实验成果、考核先进结合起来。发挥激励机制,调动全体老师的积极性。

(四)经费保障:学校将从整体预算中专门划出部分资金用于足球特色学校创建的实施,确保本课程的顺利进行。

(五)进一步完善足球运动场地,由于我校没有专职的足球运动场,目前无法实施规格的足球竞赛,力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在2015年修建一个足球运动场,并不断添置足球训练相关器材。

四、教育教学

(一)创新教学理念,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学校将足球教学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开展足球普及教育,实施“足球进课堂”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具备简单的足球技能,掌握基本的足球知识,了解足球的历史渊源,激发喜欢足球的情感,在活动中形成勇于拼搏,敢于竞争,团结合作的品质,并把在足球活动中形成的精神力迁移至更广泛的学习生活中去,使学生具备勤奋刻苦,持之以 恒、善于交往合作的学习和做人品质。

(二)科学合理安排体育锻炼时间

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将足球运动纳入阳光体育一小时运动和大课间活动的重要项目,并安排有专长的老师具体负责,保证活动的实效和效率。

(三)合理开发利用足球课程资源

开发足球文化和足球校本教材。根据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足球特色学校实践基础,充分考虑本校实际,把足球知识、足球技能,足球历史,足球名人,足球故事编入教材,并形成一套适合于我校学生的足球校本教材。

(四)营造校园足球文化

通过“足球月”开展足球联赛,足球知识竞赛,足球板报评比,足球摄影,足球征文等系列活动锻炼学生健壮的体魄,培养学生拼搏争先的意识,敢于竞争与合作友爱的精神,用足球内在的文化底蕴引领全体师生意志品质,精神世界的提升,服务于师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高。

五、抓好训练与竞赛

(一)抓好余业足球队的训练

以少年宫活动紧密联系,进一步选拔人才,扩充足球训练队的规模,认真挖掘有潜力的新队员,建设好球队,壮大球队,保证球队的持续发展。于每周二、三、四下午3:40---4:30开展好校级足球队训练,必要时,可以聘请校 外足球专业教练参加辅导。

(二)落实活动内容 1.提高队员运控球能力。2.掌握正确的传接球技术。3.学习简单的传切配合技术。

(三)完善训练体系 1.进一步完善足球训练计划

足球训练必须做到有计划进行,足球训练计划的制定要力求科学合理并做到严格执行。

2.建立足球训练监督机制

以教导处为主,定期对足球训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训练的质量和次数。

3.建立运动员成长档案和运动员管理制度

每个运动员的成长都是一个系统训练的过程,建立成长档案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运动员活泼好动,思维活跃,比较容易冲动,较难管理,所以,建立和完善运动员管理制度非常重要。4.健全训练制度

(1)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到达训练场地,不迟到,不早退。

(2)每次训练都要履行运动员点名制度(3)训练期间不能做与训练无关的事情 5.开展多种形式比赛

(1)每年定期举行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的足球比赛不少于 10场。

(2)根据学校的情况,多与兄弟学校开展竞赛与切磋。足球教育从娃娃抓起,通过小学足球教育,为积极高一层学校输送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目标而努力。

水城县发耳镇发耳小学

篇3:创建学校文化特色要凸显“四性”

本土性

本土性就是立足学校实际, 根据学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及特殊优势, 深入挖掘文化魅力和内涵, 让每一个师生时时呼吸乡土气息, 感受身边文化, 在文化的滋润下健康成长。如, 我们罗通山镇中心校位于名扬省内外的罗通山风景区和罗通山古城遗址附近。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出发点和突破点。2000年, 我校在校园内建立了“罗通山八景亭”, 在亭子四周绘出优美秀丽的罗通山八景和美丽传说。为了搜集有关罗通山的教育资源, 笔者曾多次请教业余考古爱好者高占一老师, 编写出了校本课程《家乡在我心中》, 教材中既有罗通扫北的传说, 也有义和团抗击沙俄侵略者的历史故事, 还有杨靖宇智战邵本良的动人经历。此外, 我们还把发生在我镇四保临江战役之一的大通沟地区战斗写入了教材。这些校外教育资源丰富了我校文化建设的内容, 使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同时作为省级研究课题后, 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罗通山”是我们师生的骄傲, 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焕发勃勃生机的载体!实践证明, 学校文化建设离开了本土性就会步入“形式”和“作秀”的恶性循环之中, 成为摆设的“花瓶”。

系统性

学校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 相得益彰。三者如果厚此薄彼, 顾此失彼, 都会造成学校文化建设的“短板”和“失衡”。一所畸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不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如, 1998年, 我镇开展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资源, 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课题研究, 由于当时对课题认识不足, 总觉得那是纸上谈兵, 所以, 实际操作过程中, 没有严格的制度做保证, 整个实验过程蜻蜓点水, 师生还怨声载道, 认为增加了工作负担。其结果是教师滋生了应付、得过且过的心理, 从此, 科研工作一蹶不振。物质文化固然重要, 但它需要制度文化来执行作保障, 精神文化来潜移默化熏陶, 日久天长, 才会积淀厚重的学校文化。这决非一日之功, 是融入了学校每一个成员的生命和心血, 它是几代人的精神“接力赛”。

传承性

要注意学校文化的历史内涵, 注重传承, 而不能因为学校领导的改变而轻易改变。实践中, 不难发现, 有许多学校新校长上任后, 总是大兴校园文化建设, 造假山、会说话的墙壁和购置大量名人画像等, 有的甚至把栽了几十年的大树伐掉, 换上了人造的长廊等。其实, 师生对校长的这些做法非常不满, 他们需要的是欣赏自然的美丽, 沉淀丰厚的文化根基。当对学校文化失去了亲切感和人情味时, 学校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定力和向心力, 而产生了落后文化的毒素。2003年, 我校新校长上任, 有领导提出把栽了近二十年的樱桃树砍掉, 原因是学生到樱桃熟时, 总偷摘樱桃, 不好管理。对此, 校长当即否决, 他说, 樱桃树是我们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它承载着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 彰显一所学校的文化背景。如今, 这些樱桃依旧旺盛地生长在校园内, 师生年年品尝它的果实, 也收获一个个爱草木, 以校为家的好品质。

创新性

学校文化不能孤芳自赏, 固步自封, 其建设要体现时代特色, 与时俱进。学校文化不是一潭死水, 而是一个拥有一泓泉水的常流水, 生生不息, 哺育着一代代莘莘学子。学校文化特色的创新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 它集中了全体师生的智慧和文化底蕴。如, 今年学期初, 我校学生反映, 每年春游总去罗通山, 活动形式单一, 内容枯燥乏味。对此, 笔者深有同感。经过一周分析研究, 我校决定以“罗通山”这一德育基地为点, 向四周辐射, 最后, 把参观通化靖宇陵园锁定为今年春游活动的新看点。为了保证活动的系列性, 我校组织学生重温罗通山中的有关杨靖宇故事材料, 在此基础上, 笔者又从网络搜集了大量杨靖宇材料, 打印发放给学生阅读。此活动的创新, 拓宽了学生的历史视野, 使幼小心灵受到了震撼, 更使我校的文化建设迈出了稳健全新的一步。

篇4: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何建忠:连江文笔中学创办于2009年9月。在连江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指导和旅加华侨陈兆在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办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高标准?摇严要求?摇办特色?摇创品牌”的办学宗旨,提出了“办强初中?摇壮大高中”的办学思路,确定了“三年中考成绩全县前茅,六年办学质量三级达标”的初期办学目标。通过努力,我校已于2012年实现了“三年中考成绩全县前茅”的目标,并于今年4月高分通过“省三级达标校”市级初检,将于10月迎接省级复检。在此基础上,我校又确定了“2016年打造市级文明校,2019年争创二级达标校”的中期办学目标。为实现办学目标,我校通过不断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打造优质教育质量,以强劲办学竞争力,努力建设县级品牌特色学校。

办学6年来,学校励精图治,办学效益显著。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课题‘基础教育高效教学行为研究’实验学校”“省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市足球特色学校”“县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我校办学6年,历经四届中考,均取得优异成绩,考生上线连江一中等省重点中学人数均名列全县前茅,其中2012年、2015年两届中考,杨先航、林隆中同学分别荣获连江县中考第一名;2015年我校首次参加高考,共有48位同学上线本一,本科上线率88?郾5%,翁碧聪同学以604分考取我校理科最高分,黄焕栋等两位同学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

记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指明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您校是如何创新德育工作模式的。

何建忠:办校伊始,我校树立了“为了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育人观,在办学理念中突显“人文关怀”“厚德”,倡导仁爱和道德修养,践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精神,把“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摆在德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1. 挖掘德育优势内涵。我校初中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其余来自城区的大多为独生之女。根据生源情况,我校积极挖掘不同地域学生身上的德育优势内涵,成立校本课题“文笔中学初中部城乡学生习惯养成等德育优势互补的尝试”。几年来,我校在德育工作中一直强调因势利导,优势互补,并不断深化班级管理,目前已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2. 践行“三进”德育工作。以“走进家庭、走进内心、走进班级”为德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学校密切联系家庭和社会,扎实推进家访工作,取得社会、家庭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营造良好的社会德育氛围,在家校间架起感情的桥梁。

3. 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我校在每个班级门口由师生共同精心制作一张班级名片,风格各异,不仅汇集了师生的智慧才华,更浓缩了真善美的德育内涵;针对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早恋、考试作弊等普遍存在的焦点难点问题,几年来,学校通过师生互动的主题班会公开课和在每年学校文化节上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德育小品,以真实典型事例,引发师生共鸣,德育效果显著;学校尝试开辟的主题班会公开课在市级公开课中,得到专家及听课教师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县推广。这些由被动他育走向主动自育的德育工作新模式,有力助推了学校德育工作提升到新的层次。

记者:贵校创办6年,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益,请您具体介绍一下贵校在教学精细化管理方面的经验。

何建忠: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工夫。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在强化教学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如下:

1. 同课异构公开课模式。我校十分重视对课堂教学、作业布置及批改等情况的教学常规管理。为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与方式,统化了教师课堂教学管理。6年来,我校大力开展“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的“高效课堂”教改活动,实行同课异构公开课模式。这种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的校本教研制度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教学思维、理念及教学风格的转型,营造了良好的学科集备氛围,极大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武,林良捷等40多位教师获全国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一等奖;多次成功承办了市、县两级教学公开周活动。

2. 业绩评估促教学团队建设。我校地处城乡接合部,初中生源质量不太理想,为整体提升教学质量,淡化教师个人业绩竞争,激发学科团队意识,学校建立了一套切合实际的业绩考评方案。几年来,这套以校际竞争激励团队合作的业绩评估方案,大大激发了我校教师集备教研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团队风格,为教师职称评聘等工作顺利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 培优辅差因材施教。我校还建立了一套质量监控制度,实时对教学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对毕业班学生依据学业程度不同,采取分类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方式,进行专人培优辅差教学强化。实践证明,这套扎实有效的培优辅差质量管控制度,无论在优等生培养还是后进生辅导方面,成效都十分明显。

4. 培养兴趣特长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坚持“面向全体?摇全面发展?摇尊重个性”的育人理念,积极挖掘、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成立了合唱、书法、摄影、足球等学生社团,创办了《文笔山》校刊和《春池》文社,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2012年,我校学生足球队首次代表连江县参加福州市运动会,取得第四名的佳绩,2015年获评“市足球特色学校”;6年来共有100多名学生荣获省市县乃至国家级各种艺体类和学科比赛优胜奖。培养艺体特长生是创办品牌特色学校的思路与方向,也是我校根据校情生情大胆尝试艺体类高考的主要途径。

记者:一所学校的发展始终是文化的发展。在创建校园文化方面,只有强调团队的凝聚力,才能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请您谈谈贵校在创建校园文化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何建忠:办校之初,学校就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立志要办成一所让师生具有幸福归宿感的学校,对师生的关怀更多地从精神层面出发。我校以“人文关怀文化立校质量第一”为办学理念,确立“厚德?摇博学?摇宽和?摇致远”的校训,凝练“坚持梦想〓勇于挑战〓敢于超越”的学校精神,形成了以“文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旨在把学生培养成既德才兼备又勇于担当的“能文能武”的新时期全面型人才。

6年来,我校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倡导独具风格的团队文化,强调治学严谨,教法科学,以专业为导向进行团队文化建设,重视合作与竞争,正确引导,以求同存异为管理宗旨,丰富学校团队建设,并将其视为教师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标准,作为学校文化组成的关键部分不断进行优化与强化。从和谐的行政班子团队、融为一体的学科集备团队、班主任为龙头的班团队到班集体乃至保安团队,学校团队文化得到了充分展示。

在不断强化团队文化建设中,学校把实现教师个人价值的目标与学校管理的目标结合起来,让学校变成教师与学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可以说,几年学校取得了不错的办学成效,就是依靠这强劲的团队力量。

通过6年的努力,我校已经从制度、行为、环境等表层的文化建设向富有内涵的文化建设跨越,学校文化建设已初具雏形。

篇5: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总 结 材 料

2012年10月

2010年,桐城市启动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我校积极响应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精神,以特色建设为指向,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方向,牢固树立“文化建校”的观念,确立了“阳光教育”的文化特色项目。此特色项目传承学校优良的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充分考虑区域文化、环境资源等各种因素,适宜于绝大多数师生参与,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010年底,学校组建了以朱娟同志为组长的文化特色学校创建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特色建设实施方案,将特色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计划分阶段落实实施,并把文化特色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辐射到学校的各个领域,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特色建设与课程改革理念紧密结合,与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紧密结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现将有关材料总结如下:

一、阶段性目标设计

1、提炼课改理念,结合时代精神,传承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充分考虑我校实际,确立“阳光教育”的定义,进一步明确“阳光教育”的内涵。

2、提出“阳光校园”的达成目标,营造“阳光校园”的氛围。

3、提出“阳光教师”的达成目标,号召全体教师争做“阳光教师”,初步形成一支德艺双馨、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

4、提出“阳光少年”的达成目标,号召全体学生争做“阳光少年”,初步形成昂扬向上、积极求知的精神风貌,逐步养成健康、阳光的心理状态和优良的道德品行。

5、提出“阳光班级”的达成目标,号召所有班级争创“阳光班级”,营造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特色。

6、提出“阳光家长”的达成目标,号召所有家长争创“阳光家长”,逐步把阳光教育理念渗透到家庭、辐射到社会,扩大阳光教育的影响力,力求得到家庭、社会的广泛赞同和参与。

二、近期管理机制

成立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作小组,切实加强对文化特色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将特色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合理分工,建立并落实文化特色建设的激励、保障机制。分工如下:

组长:朱娟(负责文化创建的全盘组织工作)副组长:叶来发(负责文化创建的教学片工作)史良祥(负责文化创建的后勤保障片工作)组员:曾康丽 张龙英(负责各阶段目标设计、具体实施方案及阶段总结工作)

章守红 桂龙祥(负责阳光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工作及阳光教师、阳光学生、阳光班级、阳光家庭的相关评价、奖励工作)

季贤云 陶英(负责阳光校园的氛围营造及相关设施的配备工作)

陈瑶(负责少先队各项阳光教育活动的组织、策划工作)

三、具体运作过程

1、转变思想,端正态度,加强文化特色学校创建的宣传力度,全体师生树立阳光教育的观念。校领导班子高瞻远瞩,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创新求发展,以特色树品牌。通过对我校已有校园文化的考察、学生素质状况的调查,结合我校硬、软件资源优势,并广泛借鉴外校文化特色创建的先进经验,集思广益,聘请文化馆、市教研室有关专家,协同全校教师参与讨论、交流,提出“阳光教育”的文化特色建设项目,规范“阳光教育”的定义,确立以“阳光教育”为核心的阳光校园、阳光教师、阳光少年等一系列的阳光品牌争创体系。

2、加强组织管理。设立校文化特色创建工作小组,强化责任,分工到人,实施校长全盘负责制。以教导处为龙头,将阳光教育的理念渗透课堂,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总务处和办公室协同合作,为各项创建活动的开展提供给良好的保障设施和后勤服务。营造阳光校园氛围

3、制定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各项相关制度和量化考核制度。包括学校制定的《阳光校园管理制度》、各班主任制定的的《阳光班级管理制度》、文化特色建设小组制定的《阳光教师评选细则》、《阳光班级评选细则》等等。这一系列的制度措施为阳光教育的实施进行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依据和考核依据,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有本可依,进入正常运行的轨道。

4、全员培训,加强师德教育,深化阳光教育的指导思想和阳光教育的教学理念,全面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学校充分发挥文化特色建设小组的指导作用,校长亲自到教育强市——上海某小学挂职考察,观摩学习,并到香港等地,学习各地文化特色学校创建经验。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献计献策,搜集参考古今中外有关文献资料,总结反思以往创建过程中的问题,合理定位阳光教育理念并加强宣传。召开全体教师会议,不断修缮和完备阳光教育理念范畴。号召全体教师自觉学习阳光教育新理念,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此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创新和实践阳光教育的新模式,同时通过阅读书籍、教学骨干引领、同伴互助等方式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和业务学习,为下一步形成较 具影响力的阳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奠定基础。

5、优化校园环境,创设阳光校园文化氛围。(1)狠抓卫生管理,建立卫生责任制,净化校园,绿化校园,美化校园。(2)在过道、走廊、宣传栏、教室张贴阳光教育宣传标语,使学生处处可见阳光教育的行为习惯标准,耳濡目染,让学生时刻保持愉悦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状态,逐步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行,习得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3)以班级为单位,营造阳光教育氛围。各班利用班名、班级公约、班级宣言对班级进行个性化管理,利用板报、张贴栏对班级文化进行宣传和渲染,形成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争创阳光班级。(4)广泛开展阳光教育主题活动。发挥少先队的主阵地作用,定期组织阳光教育主题活动,如本期刚举行的“阳光在眼里 快乐在心里”读书讲故事比赛活动。除此之外,还适时开展一些以阳光教育理念为主导思想的的公益活动,如重阳节开展的“我给老人送阳光”等活动,使阳光教育走出学校,走向社会。(5)校广播站开设“播撒阳光”栏目,及时宣传师生身边的“阳光”事迹和每月评选的“阳光少年”和“阳光教师”的先进事迹。

6、以课堂为主要载体,开展阳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和研究工作。各教研组长带领本组教师学习阳光教育理念,探讨本学科阳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矢志创新,不断实践和反思,逐渐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阳光教育课堂教学模 式,籍此推动教师专业发展,逐步形成一个有个性特长的教师群体。

7、把阳光教育的推行和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建设紧密结合。我校今年被评为安庆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学校。学校以此为契机,创造性地把我校的文化特色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派专人到安庆等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提高师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使我校师生具备了阳光的心理状态,使阳光教育的实施工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8、召开家长会,宣传阳光教育的新理念。指导家长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召孩子,用勤勉向上的人生态度熏陶孩子,营造阳光家庭的氛围,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1、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的阳光教育理论体系。包括阳光教育的内涵、阳光校园、阳光教师、阳光学生的评价标准等等。

2、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内清洁整齐,走廊过道张贴着温馨的阳光教育的提示语和名言,班级内美化到墙,班级文化特色可见一斑。上课、下课的铃声充满了人性化设计,同学老师见面微笑问好,校园处处洋溢着阳光般 的温情。

3、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很多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获得自信、积极的阳光教育,大批学生潜能得到开发,有一批学生开始显露自己的个性特长,参加与特色教育相关的竞赛活动,成绩骄人。如我校503班的王兴同学获得全国拉丁舞比赛少儿组一等奖,502班吴焕然同学获得桐城市少儿书信大赛一等奖,另外在去年的小学生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取得团体第二名的好成绩,而陈静等同学通过重重选拔,成功地参加了安徽电视台《小孩很忙》中歌唱类节目的录制等等。很多低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性明显提高,作业再不拖拉;高年级学生自学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班风活泼,学风淳正。

4、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教师迈向成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得到提升。教师在阳光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极大地提高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理论水平。很多教师经过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变得更自信,更豁达、更乐观,善于沟通和交流,在教学中克服了自卑、保守的教学心理,勇敢地展示自我,挥洒个性。如朱娟校长倡导的“鼓励教育”,让一大群孩子丢弃了不好的行为习惯,每天自信满满,乐于求知。章晨老师倡导的“兴趣教学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 上了枯燥的数学,爱上了灵动、轻松、幽默的数学课堂,学生的数学成绩直线上升。章晨老师自己获得全国网络教研大赛的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在桐城市“我最喜爱的老师”的初评中脱颖而出并报送安庆电视台,在市内外具备了一定的知名度。一大批年轻教师正意气风发,跃跃欲试,意欲在阳光教育的沃土上洒下个性教育的种子,收获职业人生的金秋。

5、带动广大家长参与到阳光教育的行列中。在学校的宣传发动下,很多家长自觉学习阳光教育理念,订阅家教杂志,主动与老师沟通联系,改变教育观念,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感染孩子,熏陶孩子,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多方提升孩子的素质,携手学校推广阳光教育,服务家庭、社会。

五、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1、阳光教育理念需要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有所体现,目前此项工作仍需专家引领和教师的反复实践。

2、如何将阳光教育更好地与学生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使阳光教育更加具体化、细致化是我们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思考的问题。

阳光教育,润泽生命。现阶段,我校的“阳光教育”文化特色创建活动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之中。我们必定能克服困难,战胜压力,把此项工作持之以恒、有声有色地 开展下去。我们相信,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全体同安人的共同努力下,阳光教育必将成为一个旗杆、一面旗帜,为同安教育抒写新篇章!

(附:“阳光教育”相关内涵阐述)

阳光教育:阳光教育是一种光明的教育、温暖的教育,它希望每个学生都能生活在和煦的阳光里:人格良好发育,个性充分尊重,兴趣广泛培养,特长长足发展,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品学兼优的人。包括建设美丽、和谐、活力的阳光校园环境;培育健康、和谐、植株的阳光教育理念;塑造健康、乐学、善思、独立的阳光型品格;打造科学民主奋进的校园文化;创造和谐宽松良性的师生关系;建立乐观进取互帮互助的生活态度;提升自信独立、合作共融的人格素养。

总而言之,阳光教育就是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走向成功。

阳光校园:校园的氛围是明媚而温馨的,学校里既有严密的管理制度支撑的教学秩序,又有人性关怀贯穿始终的情感交融;既有人情味,又有原则性;既有竞争,更有合作;既有具体目标,又有对应措施;既有危机和压力,更有激情 和活力。教职员工自信不缺反思,勤勉敢当责任,引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充满阳光般幸福感,秀外慧中,内外兼修,有个性但不张狂,有理想但不媚俗;让每个老师的人生价值在学校里得到充分实现。爱岗敬业,发乎于心;忠于职守,循乎于理,用爱的阳光普照幼小心灵,使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第二个“家”。

阳光教师:为人楷模,言行一致,自信豁达,胸襟磊落,拥有阳光般健康的心态,用快乐达观的情绪感染学生,做到公平真诚,爱生如子,诲人不倦,养成善教、敏思的习惯和能力,德艺双馨,精益求精,奋发有为,甘于奉献。

阳光学生:会学、自主、健康,能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能悦纳自己,悦纳他人,具有自信的品质:学会与人合作交往;融于集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能自觉反思,自我约束,努力培养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在处理个人或应对紧急事件时,头脑清醒,举止冷静,在情绪起伏时,做到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疏导,保持良好的、愉悦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和优良的道德品行。

篇6: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孝德作为小学德育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启蒙儿童的心智,熏陶儿童的良好习惯养成,我校结合本校特点,开展了《德教育与孝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的研究》活动,历时将近两个月的准备酝酿工作,先于今天全面正式启动课题研究工作。

一、精兵选将,全员参与,浓厚氛围。

九月上旬学校班子成员商讨作出决定:面向全体教师公开课题参与人员推荐选拔工作,全体教师积极报名,经各组推荐,个人答辩研究实施方案,确定市级课题研究成员七名,外围工作人员八名,成立了以校长书记为主的团结路小学课题研究小组。课题小组召开了三次会议,宣布了课题研究方案,明确成员分工,各尽其责,不分分内外,不求功利,编纂了校本教材《》共章,篇,孝德校本教材贯穿全校一至六年级全体实践活动;德育处、大队部具体安排了本学期孝德实践活动计划;学校全体教师参与了“迎中秋,孝德征文”活动,评选出优秀征文十一篇,“迎国庆,孝德书法展”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发自教师对孝德的真情流露;全体师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孝德实践活动,如:,《弟子规》诵读、“孝德故事演讲比赛”、“重阳献孝心实践活动”、“孝心活动体验征文”、“孝德主题班会”等活动,浓浓的孝德溢满校园,校园时时听到《弟子规》的朗朗诵读声,处处看到孝德行为举止,孝德已初步与我校的德育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了。

二、诵读引路,点滴展示,塑造形象。

课题启动前期,我们组织学生进行《弟子规》诵读,发放《孝德德育教育读本》600多册,班与班展开诵读对抗赛,年级与年级进行诵读串诵,在诵读中和谐校园关系,在诵读中体会身边点滴孝事。全校1400多名学生全部参与到诵读队伍中来了,每周双休日的“爱心孝事”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身边的具体体验中来了。低年级512名学生人人为家长洗一次脚,写出二百字的孝德体验;中年级563名学生每周为家长做三件事,写出一篇体验感;高年级学生每天为家长做件家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心,写出周记;一杯茶水,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句善意教导,真真切切的体现了孝和爱;孝成了学生家长亲情的纽带,孝成了师生为人的根基。丰富多彩的孝德小事,如:向辛苦一周的父母道声:爸爸、妈妈辛苦了!回到家给照顾自己的父母一个甜甜的微笑,为父母倒上一杯茶,给劳累一天的父母洗洗脚等成了学生打造孝德的基础,以此塑造孝德形象,弘扬孝文化。

二、实践感悟,孕育孝心,升华情操。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小事感悟。经过学生自己的亲身体验,学生对孝德有了清楚的认识,他们以班为单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全校学生“爱心孝事体验”共3162人次,共写出孝德实践体会1200多篇,二至六年级选出优秀体验征文100篇。不管是朴实短小的低年级学生的感悟,还是中、高年级学生洋洋洒洒的长篇体会,都充分体现了孝德教育在我校学生中影响极大。九月底中年级的“孝德故事会”再次把学生的孝道感知推向高潮,在孝德故事的感召下,学生在“九九重阳节”纷纷向长辈献出爱的孝心。有帮社区长辈做好事的,有帮家长做家务的,有向辛勤培育自己的老师问候的,全校学生做孝事2631人次。高年级的主题班队会更是别具一格,学生围绕孝德主题畅所欲言,共同感悟,提升认识,再结合实际反思得失,升华情操,思想境界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真可谓:九九登高悟孝心,遍洒孝心敬长辈。温馨孝义动心弦,清新怡然绿苗佩。

篇7:校园文化建设和特色学校创建

学校本学重抓德育队伍建设,近日有2名班主任被聘为新市区骨干班主任,一名班主任参加市级骨干班主任培训,德育副主任和德育干事都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学校通过德育队伍的建设,通过他们的工作能力入手,为创建良好、优质、文明、健康的教育氛围而不断努力。

学校重视校园的美化净化及管理工作,坚持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实行每天两扫、每周一次大扫除的清洁卫生制度。为学生的学习生活营造出良好的环境。

开学以来结合当前形势,重抓民族团结教育和形势教育,在每周一10:oo---10:20,集中对全校师生进行民族团结和形势教育宣讲,学校德育处组织学生开展学雷锋每人做1-2件好事活动、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光盘行动倡议和签名活动,结合“3〃8”妇女节,开展“感谢有你”——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民族团结教育教育有奖征文活动,体育系列活动也正在进行当中,这些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尊师爱校、孝敬父辈、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爱护公物、遵纪守法等等,已经蔚然成风。

篇8: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归仁, 素来民风淳朴, 习俗优良, 这里汇聚众多的敦厚仁爱之士, 是远近闻名的遵纪守法示范乡镇。正因为此, 该镇一直是泗洪县人口最多的乡镇。淳朴的民风既来自优良传统, 也得益于该镇学校教育。近年来, 泗洪县归仁小学在归仁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 围绕“全县教育工作大会”提出的目标, 立足实际, 开拓创新, 挖掘地方元素, 提出了以孔子“仁爱”思想为核心, 大力弘扬孔子“仁”学文化的发展思路。以“创新的思路和视野, 突出自身底蕴和办学特色”为目标, 开拓出了一条符合归仁教育发展实际的特色道路, 探索出了一条通过“仁学”特色发展, 促进队伍素质提升的光明大道。

一、以孔子文化为主题, 营造高 雅的校园环境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良好的校园环境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规范学生的行为,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 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近两年来, 归仁小学在进行校园硬环境建设时, 高度重视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按照现代与历史和谐并存的要求, 因地制宜, 有意识地挖掘学校文化内涵, 将孔子文化中优秀的修身、立志、从教、治学思想融入其中, 让其渗透到教育活动中。

来到归仁小学,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大门西侧正面刻有“以仁育人, 天下归仁”校训的文化石, 背面刻有该校的“厚德爱人”校风、“修身树人”教风、“立信成人”学风。正对校门是孔子讲学假山, 其逼真的造型、优雅的姿态、古朴的建筑彰显着孔子的儒雅之风。寓意聆听先哲的教诲, 感受圣人的博大精神, 实现雅俗相融、古今对接, 给师生以心灵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走进教学楼, 各种孔子文化元素随处可见, 在每幢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走廊里以及学生教室悬挂孔子语录, 并配以解释和说明, 便于学生在课余能够随时随地吟诵, 认真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儒家思想, 并由学生自己选用孔子文化名言警句、主题板报、张贴孔子的小故事等。这些举措, 在正确的世界观形成、审美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等方面, 对学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与熏陶, 提升了学校办学品位, 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孔子文化为理念, 打造儒 雅的教师队伍

教育发展, 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 师德最重要。师德建设必须借鉴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孔子文化中“仁者爱人”的道德理念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的教育思想至今对我们的教师 队伍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为此, 学校始终把“孔子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紧密结合。

一方面, 该校对孔子文化中的教师道德理念进行研究和探讨, 指导广大教师重教明理, 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师德理念的精华, 如, “敬业爱生”“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 多次组织全体班主任以及部分学生代表, 走进山东曲阜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进行参观学习, 虚心学习兄弟学校关于孔子文化研究的经验与成果, 做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相互借鉴。让教师以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为荣, 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为乐, 从而促进了学校的师德水平的全面提高。

另一方面, 学校又以孔子文化中“孜孜以求”“博学知新”“学而不厌”的思想引导教师促进自己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了儒家经 典品读活动, 每一位教师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并组织多名教师参与编写了《天下归仁———故事卷》《天下归仁———诗文卷》等系列校本教材, 广大教师既虚心学习, 又开拓创新, 读本一经出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大家也在编写过程中极大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化水平。经过两年多的努力, 将真挚情感倾注于学生, 不断提升自己, 为教育教学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已成为归仁小学教师的共识。

三、以孔子文化为规范, 塑造文 雅的学生行为

“不学礼, 无以立”。中华民族向来以礼著称, 礼仪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支柱, 是我们综合素质的体现。今天, 归仁小学在强化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 也不忽视孔子文化“礼”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学校紧紧结合孔子“仁”学的精髓, 积极选拔优秀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心编排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乒乓操”“文明礼仪操”。不但能够将学校确立的“孔子文化”特色创建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 而且有效地加强了对学生的文明礼仪等养成教育, 让他们从小就能够文明、懂礼、诚实、守信, 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以“论语”“孔子诗文”“孔子故事”等为主题, 每学期都至少举办一次师生书画展活动, 遴选出优秀作品进行装裱, 并张贴在教室、走廊、橱窗、学生宿舍等醒目位置。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 学校还能够认真评选, 并投寄到省市县报刊进行选登和发表, 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每年五月, 镇政府都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活动, 我校借助这个契机, 认真组织师生举办孔子文化系列艺术展演活动, 通过演唱、吟诵、表演、展示等形式, 进一步扩大学校特色创建的影响力。学校还围绕“文明习惯润生活”这个教育主题, 开展一系列活动:组织教师带领学生深入敬老院, 继承和发扬尊敬长辈的传统美德;驻足田间地头, 体验父辈的勤劳和艰辛;深入大街小巷, 搜集家喻户晓的美德故事;了解名人事迹, 寻访历史足迹;开展小导游评选, 深化地方文化特色宣传与影响……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 学校的规范教育已经初见成效, 更多的学生把恭敬辞让、宽以待人、孝敬长辈当成了自觉的行动, 真正做到了言有礼、行有规。规范教育得到更多家长和群众的首肯, 学校的社会认可度也不断提高。2013年该校被泗洪县委、县政府授予教育工作“先进集体”, 被宿迁市教育局评为“市特色学校”等一系列荣誉, 在全县特色学校观摩评比中获得小组第一;该校在江苏省第二届基础教育论坛上做特色建设经验交流。

四、以孔子文化为主导, 创建特 色教育品牌

篇9:创建学校文化特色要凸显“四性”

作为农村学校,一提到学校文化建设就会想到校园中的标语牌、墙报栏和布满学生作品的墙壁等,其实,这是对学校文化的片面理解。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相辅相成,构建了学校文化的系统工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创建学校文化特色要凸显以下“四性”。

本土性

本土性就是立足学校实际,根据学校所在的地理环境及特殊优势,深入挖掘文化魅力和内涵,让每一个师生时时呼吸乡土气息,感受身边文化,在文化的滋润下健康成长。如,我们罗通山镇中心校位于名扬省内外的罗通山风景区和罗通山古城遗址附近。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让我们看到了学校文化特色建设的出发点和突破点。2000年,我校在校园内建立了“罗通山八景亭”,在亭子四周绘出优美秀丽的罗通山八景和美丽传说。为了搜集有关罗通山的教育资源,笔者曾多次请教业余考古爱好者高占一老师,编写出了校本课程《家乡在我心中》,教材中既有罗通扫北的传说,也有义和团抗击沙俄侵略者的历史故事,还有杨靖宇智战邵本良的动人经历。此外,我们还把发生在我镇四保临江战役之一的大通沟地区战斗写入了教材。这些校外教育资源丰富了我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使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作为省级研究课题后,提升了我校的知名度。“罗通山”是我们师生的骄傲,更是学校文化建设焕发勃勃生机的载体!实践证明,学校文化建设离开了本土性就会步入“形式”和“作秀”的恶性循环之中,成为摆设的“花瓶”。

系统性

学校文化建设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和谐统一,相得益彰。三者如果厚此薄彼,顾此失彼,都会造成学校文化建设的“短板”和“失衡”。一所畸形发展的学校文化是不会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如,1998年,我镇开展了《挖掘当地人文地理资源,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课题研究,由于当时对课题认识不足,总觉得那是纸上谈兵,所以,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制度做保证,整个实验过程蜻蜓点水,师生还怨声载道,认为增加了工作负担。其结果是教师滋生了应付、得过且过的心理,从此,科研工作一蹶不振。物质文化固然重要,但它需要制度文化来执行作保障,精神文化来潜移默化熏陶,日久天长,才会积淀厚重的学校文化。这决非一日之功,是融入了学校每一个成员的生命和心血,它是几代人的精神“接力赛”。

传承性

要注意学校文化的历史内涵,注重传承,而不能因为学校领导的改变而轻易改变。实践中,不难发现,有许多学校新校长上任后,总是大兴校园文化建设,造假山、会说话的墙壁和购置大量名入画像等,有的甚至把栽了几十年的大树伐掉,换上了人造的长廊等。其实,师生对校长的这些做法非常不满,他们需要的是欣赏自然的美丽,沉淀丰厚的文化根基。当对学校文化失去了亲切感和人情味时,学校文化就失去了它的定力和向心力,而产生了落后文化的毒素。2003年,我校新校长上任,有领导提出把栽了近二十年的樱桃树砍掉,原因是学生到樱桃熟时,总偷摘樱桃,不好管理。对此,校长当即否决,他说,樱桃树是我们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它承载着学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彰显一所学校的文化背景。如今,这些樱桃依旧旺盛地生长在校园内,师生年年品尝它的果实,也收获一个个爱草木,以校为家的好品质。

创新性

篇10:校园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工作计划

马鞍山市山南小学王永红李诗华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民族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一直以来,我校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和谐发展育人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中求发展,探索中创特色,以 “健康-智慧”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学校重点发展项目,结合学校实际,以篮球运动为切入口,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为目标、以“快乐运动,健体益心; 增强体质,提升品质”为理念,积极创建篮球特色学校,使校园呈现出充满活力、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一、更新观念,加强领导,为创建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色学校的“特色”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富有时代特征和相对稳定的学校文化,它不是只表现为一系列外在的呈现形式,更应表现为凝聚在学校每一个成员身上的一种精神品质,并影响人的一生。创建特色学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因此,我们从学校特色的调研选项定位、特色内涵的阐释、到特色创建方案的制订与不断完善,都是经过全体师生员工参与、集思广益、自下而上多次研讨酝酿磨合后形成的。这个过程既是学习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激发热情、明确方向、明晰思路、寻求策略的过程。以创建篮球特色为切入口,铸造学校“健康 智慧”文化,促进学校“培育健康素养奠基幸福人生”的育人目标的实现,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领导班子是创建管理的核心力量。学校成立了创建特色学校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处室主任和体育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同时还成立了技术指导小组,邀请市、区体育教研员及对口衔接学校体育组长担任技术顾问,校体育组长担任组长、全体体育教师和有特长的非体育教师担任组员。坚持定期召开工作小组会议,组织学习特色学校的相关理论和先进经验,研究部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使大家认识了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创建特色学校的 过程,就是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贯穿始终、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过程。创建小组明确分工,制订了创建工作总体规划方案和分阶段计划,并请市有关专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所有人员根据分工,履行职责,团结协作,使创建工作规范化有力向前推进。

为了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学校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发动广大教职员工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先后制订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山南小学岗位职责汇编》《山南小学教学管理规程》《山南小学各类规章制度汇编》等,其中包括《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实施细则、体育保管员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奖励标准、学校篮球训练活动规章制度、篮球特长生招生制度,山南小学学生业余篮球训练队管理规

章制度等创建特色学校的相关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对学校管理制度进行充实完善,还将一些活动的开展制度化。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营造浓郁的创建氛围

我们山小培养的孩子既要聪明,更要健康,因为健康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础。我们按省课程设置标准开齐开足体育课程。我们结合篮球特色,创新体育课堂,落实课外体育活动,扎扎实实地组织好每天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轰轰烈烈地举办学校运动会和篮球竞赛。我们希望以多形式、多渠道的篮球活动为切入口,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锻炼热情,带动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蓬勃开展,为学生健体质、展特长、亮才艺搭建舞台,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提升健康素养,在乐趣无穷的活动中彰显阳光个性,在合作拼搏中培育团队精神。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做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校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篮球为主要内容的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把课外活动安排列入课表,做到时间、地点、内容、教师“四落实”。有检查,有记录,活动面达100%。

我们在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和学生体质达标运动会中加入孩子们喜爱的篮球比赛项目;

我们定每年的11月为学校“动感篮球阳光运动”篮球活动月,宣传篮球知识,举办篮球比赛、“我最喜爱的篮球明星”演讲比赛,评选校园篮球小明星;

我们精心策划校篮球趣味运动会,融篮球技艺比拼、赛场精彩瞬间摄影比赛为一体,教师、学生、家长,师专学生齐参与;

体育课上,篮球特色教学拓展了学科的内涵,优化了课堂的结构,篮球游戏使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炼身体、长技能,潜移默化地强意志、增情感;

大课间活动中,篮球成为许多孩子亲密的伙伴、追逐的宠儿,成为阳光下校园里最快乐的元素,孩子们伴随着篮球一同欢跃舒展、生龙活虎的矫健身姿是运动场上最迷人的画面;

课外活动课时,班级之间的篮球挑战赛使操场一片沸腾,小球员紧张投入各展雄姿,班主任赛场指导煞有介事,拉拉队呐喊助威此起彼伏;

课间十分钟,篮球活动成为孩子们放松神经、休息大脑、活动筋骨最喜欢的方式,以往追打瞎跑的少了,会玩的多了;

下午放学后,不定期的教师篮球赛总是吸引了大批的同学驻足观战,越看心越痒,越看手越痒,于是,师生同场切磋球技成为小球迷最开心的事;

同时,我们常常走出去,请进来,与兄弟学校篮球队打友谊赛,在交流中提高水平,在拼搏中学会合作;

我们把亲子篮球赛作为班级家长会的一项内容,带动家长加入到我们的特色校园健身活动中来;

此外,同学们还常常自发临时组建小小篮球队进行比赛,他们每天早上早早到校晨练,下午放学后流连球场,拼得激烈,打得酣畅。有些家长下午放学时也

到校饶有兴致地陪着孩子进行篮球练习,他们说:“学校氛围好,孩子喜欢,我跟他一起锻炼,觉得自己也变年轻了。”

如今,校园的操场中,社区的空地上,处处活跃着山小篮球爱好者欢腾的身影;如今,“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已成为山小运动场上最响亮的口号;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科学理念在山小深入人心。

形式多样、新鲜有趣的篮球活动吸引着学生,感染着学生,鼓励着学生,同时,也帮助我们培养和发现了一批小篮球苗子。

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营造了浓郁的创建氛围,使山小的孩子们沐浴着阳光,感受到运动的趣味、体育的魅力;使山小朝气蓬勃,呈现出向上的精神面貌。

三、加强培训,拓展渠道,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注重队伍建设,确保投入支持,使我们的特色创建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1、造就一支高素质、有特长、有魅力的教师队伍。教师是学校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特色建设要靠特色教师来实现。教师自身的素质、专长、个性、魅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特色的创建,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创建特色学校是一个艰苦的奋斗过程,需要孜孜不倦的积淀。一方面,我们邀请了市、区体育教研员和红星中学体育教研组组长、篮球训练骨干教师陈刚担任学校创建工作的技术顾问,对特色项目进行专业技术层面上的培训与指导,并热情支持教师外出学习研修;另一方面,我们在师资培训上坚持走校本发展之路,依靠本校体育骨干教师对本校其他教师传授篮球基本技能,组建教师篮球队,利用每天下午课后休息时间组织教师练习篮球基本功,进行小型球赛,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带动了全校群众性篮球活动的开展。目前,我校共有五位专职体育教师,他们各个基本功过硬,且乐钻研、肯吃苦,善合作,各有所长。其中,体育组长邹福祚老师具有较丰富的带队训练的经验和热情,所指导的学生篮球队曾连续多次在市赛中获得冠、亚军;区级骨干教师李诗华曾获省体育优质录象课评比二等奖;万代红老师的体育论文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朱炜老师曾获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年轻的丁承燕老师曾经在省田径运动会上夺得数枚金牌。

2、训练一支学有兴趣、训有毅力、练有所长的运动员队伍。特色的形成,不仅靠教师的满腔热情,更要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一方面我们学校购买了近两百只大小篮球,分发给班级,由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正副班主任利用课外活动课、队会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基本的技能技巧,激发训练兴趣;另一方面学校通过发告家长书,向家长宣传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和篮球运动的锻炼价值,动员家长为子女购买了篮球,使家长也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篮球运动中,使特色活动由校园延伸到家庭。学生快乐地抱着篮球来上学以成为山南小学校门前的一道特色风景。体育课上、大课间活动时、课间十分钟„„操场上滚动着篮球、空中飞旋着篮球,篮球为山小孩子的校园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篮球为山小孩子的童年记忆增添了鲜活绚丽的色彩,篮球为山小孩子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健康。在广泛动员、人人参与的基础上,我们组建了各班级篮球兴趣队(由

班主任负责,本班体育任课教师指导,篮球兴趣浓厚、技能较强的同学组成)、校级篮球竞赛队(学校体育骨干教师担任教练,利用日常课余时间、假期训练),校外篮球训练队(学校提供场地设施、生源,由有少儿篮球训练经验的省体校篮球专业毕业生担任教练,双休日进行训练),采用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模式,在全员普及的基础上,精选出好的苗子组队训练参赛。多年来,凭借刻苦的训练和科学的指导,学校篮球队不断进步,年年在市赛中榜上有名,一批好的体育苗子被市重点优质中学特招录取。

3、加大投入力度,争取多方支持,为创建特色学校奠定物质基础。近年来,我校为保证特色学校活动开展,一方面自行加大投入,体育专项投入逐年递增,平均每年(除硬件设施投入外,奖励费、课时费、训练费、服装费、活动费、外出培训费等)在2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学校还积极与教育局沟通特色办学思路,在获得相应优质师资配备的同时,还获得了场地和设施建设的倾情扶植,配置了六副篮球架,建成了两个篮球场,马鞍山师专也主动赠送给学校一批球类活动器材,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特色工作的顺利开展。

规范有序的管理,扎实有效的培训,软、硬件经费的保证,为特色学校的创建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注重渗透,提升精神,丰富特色学校创建的文化内涵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曾经说过:“学校是文化的园地,办学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铸造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因此,以特色促学校文化建设成为我们创建工作的深入与提升。

1、篮球特色与校园文化结合。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篮球文化系列活动,如师生合作绘制了校园运动文化墙、制作了“动感篮球阳光体育”主题操场背景墙,设计了校园运动标识“成长”,组织了篮球知识竞赛、“我最喜爱的篮球明星”演讲比赛、篮球小报制作、篮球宣传橱窗板报展评、篮球摄影比赛、篮球小专题研究以及分级别、分层次、多形式的篮球擂台赛等,今年,我们还把篮球特色搬上了唯美的诗歌舞台,在全市的中小学生诗词吟诵比赛中,我们的大型原创诗歌朗诵节目《山之南花之园》获得全市第一名。比赛中,孩子们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情感饱满的表达和富含篮球运动健美元素的舞台人体造型生动而诗意地诠释了山小“健康-智慧”之育人目标和校园文化发展理念,抒发了体育运动中获得的欢愉美好之情。新颖多姿的篮球活动使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精彩纷呈,师生们感受到的是参与的乐趣,是拼搏的激情、是合作带来的成功,是成功带来的自信与自豪,是舒展、灵动、蓬勃的生命体验。而通过技术层面的篮球训练更培养了学生对待学习、生活的态度,培养了奋发向上的价值取向,培养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真谛。篮球是一种文化,它在锻炼学生的过程中,也造就了教师,强健体魄的过程,也是文明精神的过程。当拼搏向上、团结协作、不甘落后的精神融入到师生心灵深处,特色文化就进入了人的精神领域,而这,正是我们孜孜以求并正在努力打造的。

2、篮球特色与校本课程结合。学校把篮球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充分挖

掘教育资源。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及认知发展特点,结合学校实际,编写了以顾拜旦的《体育颂》为开篇、以篮球为主打内容的校本教材《球类运动与游戏》,把篮球的起源、发展、规则、基本技能及配套训练创意小游戏等内容纳入校本课程,通过读一读、练一练,玩一玩,赛一赛等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篮球兴趣,感受篮球文化。特色创建对口衔接学校红星中学自编的校本教材《动感篮球健康地带》已成为我们有效开展篮球特色课堂教学的设计参考。而体育组2009年11月获准立项并成功开题、扎实推进的市级教科研课题《小学篮球教学中提高学生运动兴趣的策略研究》则体现出老师们对特色创建的深入思考与探究。

3、篮球特色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我校教育科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研究》2007年初获得省级立项,实验中。我们把特色创建也有效地纳入其中,开展了以篮球运动为主题的网络信息查询、英语活动,创编篮球游戏,编写篮球知识手抄小报,设计家庭篮球运动健身计划,自主策划组织家庭小篮球赛等活动,以篮球运动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促进了学生对生活、对健康的关注、体验与理解,实践中加强了锻炼,提高了综合能力。

四、科学评价,有效激励,使创建活动成绩斐然。

成功源于自信,自信源于激励。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佳绩的保障。为此,我们围绕特色学校的创建工作制定了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激励制度。我们把组织学生开展篮球活动的情况纳入文明班级考核,把篮球比赛的结果纳入学校运动会各班级团体总分;对学校篮球队队员,我们利用升旗仪式、宣传橱窗、校园之星和校园篮球小明星评选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训练时的刻苦精神和比赛中顽强拼搏、为校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并给予表彰奖励,且优先评选“三好学生”;对于带队取得佳绩的教练员,学校更是在给予奖励的同时,在评先评优上给予倾斜;学校还对参加市赛的运动员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颁发“支持奖”„„在这些评价制度的激励下,在师生的共同奋斗下,我校篮球队在市级比赛中佳绩不断,在市小学生篮球比赛中,学校男女两队年年取得双双前六的佳绩,2010年夺得女冠男亚。近两年来,学校相继承办了安徽省体育大课间现场会、省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市小学生篮球比赛、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现场会等大型体育活动,其间,我校学生的篮球运动都成为活动中最亮丽的风景。

篮球特色项目的开发,极大地推动了我校体育工作的整体提升。全体教师高度重视体育,积极支持体育,热情参与体育。学校在不断加强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创新思路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我们坚持组织全体教师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需求,精心设计、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引领师生每天沐浴着阳光,享受体育健身的快乐,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的健康理念在山小深入人心;我们坚持带领全体教师认真策划、组织,轰轰烈烈地举办好每年的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和学生体质健康达标运动会,使之成为学生喜爱、师生及家长同乐的盛大节日;我们热诚鼓励体育教师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开展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发展,强特长,增自信;我们倡导班主任老师给学生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小手拉大手,传递运动健康的教育

理念;为激发全体教师参与支持体育工作的积极性,我们设立体育大课间活动考核奖,对取得成绩的体育教师加大奖励力度并在评先评优中优先,在校运动会上设班级团体奖对班主任进行奖励,等等。多年来,我校运动队在全市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连创佳绩,年年获得团体前六,2010年获得团体第二名。

如今,山之南,朝气蓬勃;花之园,生机盎然。我们的篮球特色,开启的不仅仅是对运动技能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终身锻炼意识的树立,是对健康人生的热切向往与追求,是对生命成长的的尊重和引领。“健康第一,体育与德育、智育血融于水!”——这是我们山小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教育观念。实践让我们自豪地坚信:

以球健体,壮哉!我山南学子!

以球育德,美哉!我山南少年!

以球兴校,盛哉!我山南校园!

上一篇:珍贵的回忆优秀作文下一篇:小一班第五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