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2024-06-25

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中都中心小学校本课程 “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实施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按照《福建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要求,立足农村乡土文化发展实际,贯彻“合理利用继承发展”方针,我校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努力营造特色的教学氛围,把乡村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继承发展民俗传统文化,在传承乡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爱国爱乡情感。

二、开发背景

目前在我国实施课程改革中,课程价值取向已由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发展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密切联系。我们中都素有“文化之乡”的美称,有丰富的特色文化,主要有女子五梅武术、客家山歌、客家船灯等。“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新载体,是我们结合地方实际的一项工作举措。这一举措,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的专业发展,给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

“传统文化进校园”有其独特的一面,而且意义深远,它是提升乡村文化特色的一个尝试;是保护乡土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加强学生爱国爱乡的一项举措。

三、开发目标

五梅武术系北方五梅武术流派,该武术流派在中原一带早已失传,却在闽西汀江流域的上杭中都得以继承。五梅武术具有动作灵活、快疾如风、变幻莫测等特点。为了使这一中华武术瑰宝发扬光大,后继有人,促进青少年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故把其引进校园。

我镇仙村活跃着一支文艺队,以客家山歌、船灯为主。内容新颖,有特色,曲调优美。这一内容有助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文体活动的开展。

四、内容形式

女子五梅武术包括拳术、棍术、杈术、对练,主要娉请五梅武术传人丘金连作武查证指导。

客家山歌、船灯主要以学生到乡村收集为主,学校结合实际进行改编,从而更加贴近学生实际,富于时代特色。

五、活动时间、地点及安全保障

时间定为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课,地点则在校内新楼活动大厅和篮球场。训练期间禁止非参训人员进入场地,重视安全防护和道具使用安全常规教育。

六、组织机构

“传统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

组长:张守琼

副组长:郑启家

邓建军

成员:何喜梅

赖四娘

何秀华

丘才珍

篇2: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自己所在小学的地址、邮编、电话号码。

2、初步熟悉学校环境,熟悉校园各个场所的功能,快适应小学生活。

3、了解校园的一些基本的秩序。教学设计:

(一)、看校园风光,初步认识我们的学校

1、媒体出示校园图景。

你知道这是哪一所小学吗?

出示以校园为背景的标签: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谁能说一说?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找自己的好朋友对说。

2、小朋友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小学生,高高兴兴地背着新书包来到了学校,你们觉得我们的校园漂亮吗?

说说你进校园看到了些什么?

3、学校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校的设施也是非常完善的,下面老师就带着你们来欣赏我们美丽的校园。

观看视频,初步了解。

(二)、当回小导游,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学校

播放视频,跟随视频,当回小导游,说说校园中的各个活动场所的名称和各个专用室的作用。

(三)、有秩序地游览校园,熟悉校园

老师带着学生边游览,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作介绍。① 老师工作的地方。——办公室 ② 每天早上升旗的地方。——升旗台

③ 小朋友进行阳光体育活动的地方。——操场 ④ 小朋友不舒服的话,就会来到这里。——卫生室 ⑤ 小朋友学做实验的教室。——实验室 ⑥ 为我们烧出香喷喷饭菜的地方。——食堂 ⑦ 课余可借书阅读的地方。——图书室

⑧ 少先队、儿童团干部开会的地方。——少先队室 ⑨ 这里有许多电脑,是小朋友学习的地方。——电脑房 ⑩ 雨天照样可以活动的地方。——体操房、乒乓房

(四)、直观感知,落实行动。

1、观看录像的片断,引导学生遵守一些基本规则和秩序。情景一:一个小朋友进老师办公室时,轻轻敲门喊“报告”。情景二:小朋友排队依次玩“儿童乐园”。情景三:小朋友们安静地用午餐。

情景四:课间时,小朋友在教室里、走道里等文明休息。情景五:小朋友上下楼梯靠右走。

2、说说你会在什么场所怎么做。

篇3: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焦作市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优美教育特色的学校。学校占地面积共3万多平方米,已绿化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先后种植了百余种花草树木。一进校园,满目葱绿,随处可见一棵棵茁壮挺拔的树木。漫步在美丽优雅的校园里,细细地观赏,你会发现除了常见的杨树、柳树、松树、梧桐树之外,还有许多不常见的树种———皂荚树、杜仲树、楸树、朴树、流苏树、菩提树等,“树”成了焦作市实验小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校园内72棵见证学校历史的参天古老的大树和682棵种类丰富、生机勃勃的小树,给学校带来了优美的环境。整个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

“树”通常是自然、绿色、生命、向上、坚定、坚强、希望的象征。为了充分利用树资源,挖掘树文化,发挥树资源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我们自主创新,大胆探索,研发了独具特色的《树课程》。旨在以“树”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辨别能力、绘画能力、设计能力、整理资料能力等综合能力。

为了实施《树课程》,学校制订出一系列的实施方案。一是认班树:每班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组织下到校园里选择一种树作为本班的班树;二是取班名:每班根据本班所认养的树,结合树的本名及班级风格确定本班的班名,如:槐荫故事班、皂角串串班、银杏白果班、参天白杨班、墨梅点点班等;三是写班名:将本班的班名制作好悬挂在教室前,撰写在每个学生的课桌上和凳子上;四是研究班树:不同学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及学生特点制订出各学科《树课程》教学目标,每月上一次班树课,开展与班树有关的学习与研究。为了保证《树课程》的开展,我们还在课程计划上大胆创新。1~6年级各学科每学期安排2个课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活动。每学期末组织各班将各学科研究成果进行展示评比总结,毕业时将树文化课程的研究资料进行汇编成册。

如何使《树课程》与学科、活动课程有机整合,学科教育与学生活动有机整合,我们进行了不断的尝试。下面就以一节《树课程》的教学设计来展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的生长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学习梅花的品质,从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有感情地朗读有关梅花的诗词,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设计理念】

本设计将“认识梅花、感悟梅花的精神品质”作为教学目标。教学中努力体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思想。

1.将绘画引入课堂,借助画画,再现梅之风姿,梅之品格。

2.将音乐引入课堂,借助音乐,抒发对梅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通过对比阅读,解读梅花的两种形象,诗人的两种境界。

4.引导学生查找、搜集、拓展有关梅花的其他诗词。通过组织学生阅读与梅花相关的文章和举办梅花的诗词朗诵会,促使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情感。

【教学过程】

一、观察梅花,感知外在美

课前准备:

1. 仔细观察校园里梅园的梅花,了解梅花的形状、颜色、香味、种类。

2. 邀请美术老师指导孩子们画一幅梅花图。

3. 让学生为自己的图配上一段文字,记录观察所得。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思维的触角,对于孩子来说,良好的观察能力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所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在观察活动之前做了细致具体的指导,这样做有利于促进学生观察的积极性,使观察更仔细、认真。通过这一环节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让学生对梅花的外在美有了感性的认识。】

二、吟诵梅花,品悟内在美

1. 配乐欣赏,激趣导入。

(1)展示几幅学生画的梅花作品。

(2)欣赏古今画家不同画风的梅花作品。

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千姿百态的梅花,感受到了艺术家对梅花的钟爱有加。自古以来,梅花就是文人墨客吟咏不绝的主题。在我们的校本课程《古诗词300首》中就有许多描写梅花的诗句,一起来回顾一下吧。

2. 课件出示多首古诗,学生吟诵。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流清气满乾坤。

《早梅》

宋·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

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

依然新白抱新红。

3. 试学一:

根据以上的诗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并试着说出这样填的理由。

()的梅花

4. 引导学生总结梅花这一千古以来人们反复赞颂的形象的特点。

(凌寒开放、坚贞不屈、美丽孤独,等等。)

5. 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诵。

【设计意图:诗文的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积累。它不仅是语言积累,而且是文化积淀。对学生搜集和积累的古诗词进行交流,可以激发学生读背、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教学时要结合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梅花精神的感悟。】

三、赏析梅花,感受语言美

过渡语:梅花,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往往是人格的象征。由于审美情趣的差别、吟咏时心绪不一,不同诗人笔下梅花的风姿与味道也各具其趣。

1. 课件出示毛泽东和陆游的词《卜算子·咏梅》,男生齐读毛泽东的词,女生齐读陆游的词。

2. 试学二:

(1)两首咏梅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试着概括一下。

(2)请分别用一段话,说说两首咏梅词中梅的形象。

3. 小组探究,展示结果,师点评。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上阕:梅花凌寒开放

下阙:梅花品格高洁

生:狂风怒号,白雪皑皑,悬崖万丈,数九寒天,是你,用那点点红花点燃了人们心头对春的希望。迎春黄了,桃花红了,山花烂漫,万紫千红。你呢?早已成了心痛的落红。可是,我却在你的脸上看到了世间最欣慰、最美丽的笑容。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上阕:梅花处境艰难

下阙:托梅言清高志

生:黄昏,驿外,断桥,风雨,那枝孤独的梅花默默绽放。伴随她的只有群芳的忌妒,她无意与她们争宠,但是在自己凋谢飘零、被碾成尘土时,也不忘“流清气满乾坤”。

4. 导学。

(1)设疑激趣: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都选梅作为咏叹的对象,而毛泽东又是读陆游的咏梅词后,反其意用之。这就意味着两首词在形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着相同,又有其各自的不同。请四人一组结合课前收集的历史背景,仔细品析。

(2)小组学生代表汇报探究的结果,教师随机讲析。

相同点:

ɑ.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b.都表现了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c.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

d.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点:

ɑ.梅花的处境不同。

毛泽东所咏叹的梅花开在百丈寒冰堆积的悬崖上。

陆游所咏叹的梅花开在荒凉冷落的“驿外断桥边”。

b.梅花的形象不同。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何等的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陆游笔下的梅花却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

c.梅花的追求不同。

毛泽东的追求是以革命家的乐观精神,将自己融入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事业中。

陆游的追求是独善其身,却始终无法忘怀内心的伤痛。

d.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一样。

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陆游的词感情基调低沉、孤傲。

小结:梅花是我国历代诗人所爱吟诵的对象,但由于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诗人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有所不同,这也正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课标中多处提到阅读时要“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感受语言的优美”“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都应该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通过对两首词的对比赏析,意在鼓励学生探究发现,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刻性和对作品的欣赏能力。】

四、歌唱梅花,抒发爱梅情

活学一:

1. 邀请音乐教师教学生学唱《红梅赞》《梅花》等歌颂梅花的歌曲。

2. 尝试根据音乐,自己改编歌词或者编排一段展现梅花的树操。

【设计意图:学生在欣赏了梅花的外在美、品悟了梅花的内在美后,对梅花会产生深深的喜爱之情。通过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借助歌唱、舞蹈来抒发自己内心积蓄的情感。这样既放松了学生的心情,活跃了气氛,又增进了学生对梅花的热爱之情。】

五、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活学二:

1. 课后学生积极准备,参与歌颂梅花的诗词朗诵会。

2. 阅读有关梅花的文章。

【设计意图:一节“树课程”只是学生对自己的班树认识过程的一次展示,学生对树的观察和了解是不会停止的。此环节旨在激发学生继续通过各种形式,加深对班树的研究和探索。

篇4:稳扎校本课程 让爱洒满校园

学校在完成国家和地方课程教学的同时,针对专门学校学生的特点,实施对学生问题矫治、教育、管理的有效措施,大力抓好校本课程建设,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积极营建适合学生特点,利于学生素质养成的教育教学环境,努力打造育情、育行、育人的特色校本课程体系。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明确校本课程教学的工作方针和发展规划

学校确定了校本课程教学要实现的三个基本目标:一是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能够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学习兴趣、科学知识、劳动技能,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的今后发展受益。二是利于构建符合学生发展需求与成长规律的专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体系,让特色体现的是学生需求而不是学校或教师的预设,有完整有效的教学体系并有独到的教学特点和有效的教学成果。三是利于教育教学整体质量的提高,校本课程与日常教育教学相结合、相融入、相补充、相促进。在学校《2011-2013三年发展规划》中,学校确定了校本课程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了“将校本课程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校教育教学重要载体”的工作定位和实现“强化内涵建设、构建完整体系、注重教育效果、形成特色发展”的工作目标。

构建校本课程教学体系

经过近三年的工作,学校校本课程教学基本实现了五有:一是有校本教学规划和措施,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和各学期学校工作计划都对校本课程教学做出安排,校本课程教学纳入任课教师的课时,做到总体规划、阶段落实、分项实施、逐步形成、构建体系。二是有校本课程教学管理制度,与文化课程同等标准,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加强校本课程工作质量和目标实现的过程性监控,每学年度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大会同时对校本课程教学进行总结表彰。三是有校本课程教材和教案,经学校教师撰写和专家审定,学校编写了7个学科的初中校本课程教材,目前还有3个正在编写当中。凡校本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与文化学科任课教师一样,都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校本教材编写课时教案。四是有校本课程的师资、基地和社会实践活动,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教师技能,学校定期组织校本课程任课教师进行校本培训,并投入资金安排参加社会培训,有的已取得了相关技能资质证书,有的正在学习取证。根据已开设的校本课程,学校建设了6个校本课程专业教室或基地。除安排课堂教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到社会相关单位进行校本课程的实习实训,把课堂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学校每学期举行的教育教学开放日上向家长和社会展示。五是有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社团,在开展全员学习校本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依据个人爱好自主选择和能力选拔,组建了多个校本课程的学生文化社团,制定了各社团章程,使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发展到新的层次。

强化校本课程教学对学生素质养成的作用

学校注重通过校本课程深化学校工作层次和工作效果,突破对学生“只要看住别出事”的传统管理方式,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实施教育的转变,达成学校确定的“变学生看得住为德育教得好”的德育工作目标。在校本课程教学工作中,坚持做到三个实现:一是实现蕴德育于教学过程,强化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注重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重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针对专门学校学生的问题及特点,强化校本教学对学生问题的教育、矫治、管理针对性,在坚持通过校本教学提升学生素质总体目标下,通过不同学科的校本课程内容,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促进学生不同方面的转变与提高。如心理健康教学课程重在引导学生加强品格修养和健全心理;法制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弟子规课程教学重在传授民族文化与传统礼仪;腰旗橄榄球社团重在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舞蹈社团重在提高学生的艺术和性格修养;茶艺社团重在使学生把握学习制茶之道先学会做人之道;紫砂社团重在引导学生学会陶冶人生;种植养殖课程重在培育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吃苦耐劳毅力等。二是实现社团活动成事成人,学校把学生社团作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养成的有效方式,在发挥学生特长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个人素养,在活动学会辨别真善美,学会修身养性,学会劳动创造,学会做人做事。各社团章程明确规定了不努力学习或不遵守纪律等停止和取消社员资格的条件,让学生自觉约束自己。三是实现关注学生实时成长,为了保证教育效果,学校建立了入学检测制度,每名初中新生入学时进行文化知识、心理状况和法制知识三项检测,根据检测结果,作为学校发展创新项目,组织了学生个性化教育,并于每个学期未再次进行检测,通过对比分析,掌握学生入校后的发展变化和综合教育效果。

巩固校本课程教学成果,促进生师校整体发展

校本课程教学的综合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反映在:

第一,促进了学生思想品行和精神风貌的明显变化。这是近几年社会各方面对学校和学生的最主要、最突出的积极评价。学生中的不良行为得到有效纠正,近3年未发生严重违法违纪案件,无逃跑、逃学现象发生,轻微违法违纪行为相比前几年大幅度下降。学生出勤率保持在每年94%以上。通过家长调查问卷显示,认为自己的孩子入我校后有明显进步的达到70%,有进步的达到25%,认为自己孩子的毛病有明显纠正的达到92%。在学校组织的学生状况工作调研中,75%的学生认为自己比入校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感恩社会意识不断提高,在学校组织的二次“让爱延续”义卖活动中,学生捐物义卖善款4768元,全部注入学校建立的爱心基金,用于捐助社会贫困家庭儿童。今年四川雅安地震发生后,学生主动提出为灾区献爱心,自发掏钱买来材料,从未接触过针线活的男学生一针一线做出了新棉被,每床新棉被中还附有学生亲笔签名的慰问信寄给了灾区学校。

第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将“提高学生学业成果”与“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一起,明确作为学校发展的工作目标,学生学业成果包括了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劳动技能等综合内容。校本课程教学不仅获得了学生们的喜爱,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和引导,还激励了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学业成果进步明显。近三年,初中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或毕业考试成绩,均比入学文化知识检测成绩大幅度提高并实现了每学期逐步提升。

第三,推动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的发展。校本课程教学的开展,受益的不仅是学生,同时形成了教学相长、师生同进、学校发展的态势。一是教师队伍的育人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视学生为自己孩子的大爱精神正在成为教师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自觉行为,从学生的积极变化中教师切身体会到了专门教育工作者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二是校本课程教学拓展和延伸了学校教师队伍的社会知识、专业知识结构、教学范围、工作技能,更加符合专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与需要,学校一专多能、“双师型”的教师人数不断扩大,教师区级以上教育教学荣誉称号和教科研论文的获奖数量、获奖范围、获奖层次创下了学校近年新高。三是优化了学校管理,深化了学校文化建设,改善了学校校风,学校大门悬挂的“当您走进学校大门时,您就是学校的主人”和“当您走出学校大门时,您就是学校的形象”的宣传内容己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为实践和学校文化的外在展示。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工读学校)

篇5: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实用美术也称“应用美术”,指具有社会实用意义、反映生活应用目的的美术,用于衣、食、住、行、用等生活领域,经过设计和艺术加工并结合生产的美术。以实用为主要目的,并不限于物质产品的生产,还包括各种以实用为目的的美术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直接服务于幼儿园、中小学和大学校园的美术,利用美术技能为各学科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美术与设计。校园实用美术是专门用于校园的美术与设计。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政策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三级课程的重要概念,将原来国家过于集中的课程决策权分配一部分给地方和学校参与课程开发,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并行组成的课程结构。同时,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校本课程是“以校为本”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言的特色课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高校有开发校本课程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权利和义务,这为开发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校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依据。

三、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校为本”的特色

学院要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在校本课程开发上下功夫,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应“以校为本”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学院管理层的支持和帮助,使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得以借助学院的管理手段,实现以学院为课程策源地和实施依托的美术课程的结构统整。使得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一方面能够获取和利用优势资源条件,以突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另一方面使其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源远流长,前身是南宋时期张虼窗斓某ど吵悄鲜樵海初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秉承百年师范教育传统、创新小学教师教育模式,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小学教师是我院在小学教师教育方面的办学传统和特色。我院的小学教育专业紧扣农村小学教育实际,于6月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构建了“综合培养,分向发展”的培养模式,规定了“一专二能三艺四技五证”的培养要求,其中“三艺”即具备识谱视唱、少儿舞蹈和教学简笔画三项艺术素养。教学简笔画就是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中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四、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开发“以生为本”的特色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了更好地适应我省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省教育厅从20开始启动并实施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工作,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独家承担培养任务。培养模式严格按照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小学阶段课程设置的要求,实行分专业培养,为湖南省县以下农村小学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扎实、教学能力强且具有实施素质教育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能力的本科层次小学教师和小学教育带头人。2010年9月,已面向全省招收了1400余名初中毕业生,前两年综合培养,后四年分专业培养。校园实用美术课程是处于综合培养阶段的校本课程。

初招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年龄偏小,女生较多,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来自偏远的农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等诸多原因,其教师职业综合技能几乎为零,但他们勤奋好学,可塑性强。如何在两年内训练好没有任何美术基础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是摆在小教部美术教师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我国高校很少有人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美术教学改革,与教育部对师范院校提出的重教师技能培养要求是不相适应的,也是造成当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实用美术技能低下的主要原因。本人以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为校本课程的教学对象,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培养初中起点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实用美术技能,并付诸实践。

五、在实践中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教程

校本课程开发专家斯基尔贝克(skilbeck)认为,校本课程开发一般要经历以下五个阶段:①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②拟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③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④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⑤校本课程方案的修订与完善。

(一)情境分析是开发校本课程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实施情境的分析上,仅限于学校内部和周边的资源条件与课程实施环境的分析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兼顾源自国家、地方的课程理念及相关的政策导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能顺应时代潮流,兼顾“以校为本”、“以生为本”,符合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二)拟定适合的目标是校本课程开发重要的环节。

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能够利用实用美术技能为小学教学服务和宣传美化校园的高素质小学教师。美术所特有的直观造型功能在小学各科教学中有特殊的辅助工具作用,是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校园实用美术可以丰富各科教学的表现力,优化教学效果;可以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因此,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教学,全面提高小学教育专业教师美化校园的能力和辅助各科直观教学的能力,对于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制定校本课程的具体操作方案,自主编写相关教材或教案。

笔者曾于20主编了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小学实用美术》,设置平面手工、立体手工、校园报刊设计、校园平面设计、教学用具设计、校园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与展示设计等八个章节。教材由湖南省五年制专科层次农村定向师范生使用了三年,普遍反映实践操作性较强。从起,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编写体系,还与时俱进增加了校园实用计算机美术与网络美术等内容,编写既能立足师范美术技能培养,又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的本科层次教师教育系列教材之一《校园实用美术》。本教材分为三个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的编写目标是强化师范生的基本美术技能训练,包括字体设计、教学简笔画、黑板报、手抄报、墙报、校园海报等内容。第二部分的编写目标是运用多种工具材料和表现技法,设计制作与儿童美术发展相适应的实用美术,包括纸艺创意手工、综合材料创意手工、重彩画、创意版画、沥粉装饰画、铜丝沙画等特殊技法装饰画。第三部分的编写目标是综合运用各种传统与现代化手段,美化校园与服务教学,包括校园与教室环境布置、校园舞台美术、校园会展设计、电脑美术在教学中的运用、电脑美术在校园活动中的运用、电脑美术与网络教育等内容。

(四)将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付诸实践,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开发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编写《校园实用美术》教材,并通过美术教师认真实施校本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校园文化建设的需求。

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能给人美的熏陶和爱的启迪,美的刺激能增进儿童的创造力,学校环境的布置本身即构成一种潜在课程。校园为教育的场所,它的环境布置也会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初中起点六年制本科小学教师将致力于营造浓郁的书香味,将校园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

2。加强校园实用美术技能训练,满足各学科直观教学的需求。

直观教学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缩短学生同教材的距离。使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快乐地得到知识,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审美素养。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

3。美术技能求实用,教学方法求灵活。

校园实用美术课程强调美术技能在小学的应用功能,以实用为目的。本课程的实施要注重培养师范生的独立精神,倡导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师范生灵活运用不同工具材料的使用和设计制作方法,为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美化校园环境和优化课堂教学,掌握扎实的校园实用美术基本功。

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发展,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和乐于探究的精神,鼓励想象、创造和勇于实践,用美术及其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它学科的学习。

(五)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的修订与完善

教材经过教近一年的使用,发现校园实用美术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过多强调实用美术作品的制作步骤,导致编写内容的文化内涵不足;校园实用美术作品质量要求偏高,师范生在实用美术技能的训练上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对其他教师技能的训练有所抑制;校园实用电脑美术由于受硬件设备的限制,只适合小部分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且爱好美术的师范生学习,尚不能普及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亟待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小学教育专业校园实用美术校本课程。

篇6:校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课程方案

1、主讲教师:

2、教学材料: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拓展)

3、课程类型:学科拓展类授课时间:一学期

5、授课对象:初二

具体内容

(一)需求评估随着学生的长大,他们越来越需要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其中,对于小学生而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是异常重要的,但对于中学生而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但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内容容易被教师忽视,因此不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量化考核;二是教师和学生的着重点都在“重、难点”的基础知识上,而忽视了计算能力的提高,这反映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实施上的矛盾。说明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课程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使学生学会自主分配时间,课内和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及整体素质。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教师善于发现问题,勤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和解决新困惑的勇气和本领。

4、努力寻求能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有效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个人教学风格,形成教研组特色。

(三)课程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将研究内容分为三大块:

1、在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概念的深化过程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2、习题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四)课程实施建议

1、实施方法:

(1)模拟训练

(2)传授法

2、实施形式

(1)课堂集体训练。就是本班成员共同参与课堂训练。

(2)分组训练。把学生分成若干组参加训练。这种方法在训练中比较实用,便于学生化整为零进行训练。

(3)教师设计、组织、主持。基于对课程的认识、设想、开发等原因,校本课程的设计应以教师为主。当然设计应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延伸、拓展。

(4)学生设计、组织、主持。校本课程是为学生发展开发的,学生对设计教学内容、步骤有较浓的兴趣,教师提供一定的目录、内容,让学生挑选擅长或感兴趣的项目设计活动、情景,给予学生充分参与课程设计的权利,调动学生积极性。

采取哪一种形式或哪几种形式,没有固定的程式,应根据具体环境、场合、学生实际而定,不可拘泥于形式,形式应服从于内容、任务,服务于学生发展。

(五)课程要求

1、依照新课程理论对课例进行剖析。

2、开展教学研究反思活动,在自己日常教学中不断研究,不断反思。

3、开展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4、做好常规教学工作,从细节做起。

5、加强计算教学,上好新授课,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透彻理解算理掌握法则。

6、平常练习严要求,养成好的计算习惯。

7、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认真审题、分析的良好习惯。

8、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9、加强练习,运用多种形式,使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10、收集错题类型,做到对症下药。每堂新授课可以加入前一天作业中的易错处,让学生改错。几节新授课后,在练习课中安排一节专门以改错类型的课,以巩固、运用新知识为主要任务,目的是及时针对学生作业中输出的错误信息,集中分析订正,使学生准确掌握新知识,并在改错中化知识为能力。

(六)课程评价

1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课堂训练的态度。

(2)学生思维能力有无变化。

(3)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参加本课程以来思维能力的变化,自己对自己评价。内容包括:思维能力的灵活性、准确度等。

(2)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思维能力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册、记分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

(3)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某写活动中特长发挥,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被评价者思维能力的灵活性的变化,给予认为合适的评价。

篇7: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我校把“国学启蒙”教育做为学校的校本课程实施。以“国学”的儒家之德,儒家之学,儒家之教为血肉精魂,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智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文学鉴赏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国粹,对个人修养和人格发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课程的价值就体现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之中。根据我校实际,“国学”校本课程将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开放与统一相结合、培训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和技能相结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边开发边实施,二者相互补充。

一、“国学”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方案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是决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负责。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由教导处、教科室领导及各类课程的负责人担任,具体落实好各门课程实施工作。

2、制定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明晰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培养目标。课程开发小组本着“以校为本,以人为本”的原则,起草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后,各课程的专任老师根据这些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

3、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学校要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素养。

(1)、专家培训模式。定期聘请专家来学校对教师进行讲座,培训指导教师,使教师首先走近经典、诵读经典,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

(2)、实践性模式。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成立教师读书沙龙,通过自己阅读、交流读书体会、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会等形式,大力提倡教师积极开展诵读经典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阅读节活动,以教师的读书活动带动学生读书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建设良好的读书风尚,更好地实施古诗文启蒙教育。

1(3)、课题研究模式。为了使古诗文启蒙教育更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更加具有鲜明、长远的效果,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就必须提升教育的科研水平。

4、积极开展校本实践活动。

在实施校本教材过程中,以古诗文诵读为基础,根据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尝试开展各种丰富多样的古诗文特色活动,激发孩子们阅读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人文修养。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法

1、国学启蒙与学科教学有机渗透。

进行科研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国学启蒙与学科教学如何紧密结合,是我们研究实施的重点。主要进行了以下的尝试。(1)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凭借。

小学阶段,语文、思品、音乐、美术这几个学科,人文性强,是国学启蒙在学科教学渗透的主要渠道。我们就以语文学科为龙头,牵动其他学科进行。语文学科教师全员参加,其他各科选拔1-2名骨干教师为子课题组成员。

每日早读十分钟背诵

每天早晨课前十分钟为全校学生的古诗文背诵时间。由语文教师具体组织,背诵内容是课题组在提前准备好的“一周一诗一语一言一经”内容(即一首古诗、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句三字经),语文教师将其书写在前黑板的专栏中,供学生们一周背诵用。

每周的背诵实施签名制,学生背诵完后由教师或班组长挑背,然后在表上签名。在这里要说明的是,我们的背诵不是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全部背诵,个别学困生可以只背一首诗或一个成语,不是硬性的规定。

课前五分钟复习

语、音、美、思等这几个学科,在上课之前,采取多种形式开展 2 古诗诵读、接龙比赛等,在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听记中进行记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由于这几个学科人文知识浓郁,所以要求各科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涵,精心设计,将国学启蒙教育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或某一个细小的环节之中。

A课前导入

五年级实验教师在执教《匆匆》一课时,教师是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开展古诗诵读已经半年多了,谁能吟诵一下珍惜时间的古诗、成语或名言?一石激起千层浪,“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生命是由时间组成的。”“光阴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能回”“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由此,教师引入了课文的学习之中。

B课中渗透

二年级教师在上《节日广场》一课时,师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你知道哪些节日?你知道哪些关于节日的古诗、成语或名言?然后师出示了本节课的情境图(国庆图):学生们从图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且解决。当学生们有点累时,一节课过去了一多半,这时,教师设计了一个课间休息小娱乐节目。请两名学生进行背诗挑战赛,其余学生为他们二人记录背诗数。背诗结果是在1分钟内一人背诵7首,一人背了9首。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两人背诗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当时,学生们提出了很多问题:1分钟王海文比王壵多几首?他们两个一共背了几首?王圭每分钟背7首,6分钟背几首?王海文7分钟可以背几首?《长歌行》这首中,每句诗5个字,四句诗一共多少字?„„而后,教师又让同位两背诵诗,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巧妙设计,既让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从背诗中发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还激发了学生们背诗的热情,学生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到古典文化的美,受到情感与知识的熏陶。

C课后提升

在课堂教学总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吟诵相关的诗句、成语、名言,进一步体会学习内容,从而进行提升。如品德课教师在上完《博大的胸怀 》后,引导学生吟诵毛泽东同志所作的诗文,学生们吟诵了《沁园春 雪》《菩萨蛮 大柏地》《采桑子 重阳》《卜算子 咏梅》等,透过诗词,进一步体会其宽阔的胸怀。课后让学生继续搜集毛泽东诗词,并背诵,以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则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诗词的广阔天地。(2)语文学科中的特定课型的教学 A古诗文教学

以往的古诗文教学呆板、枯燥,上课无非读读、背背,说说意思,而我校的古诗文教学却与之大不相同。(附古诗文教学案例)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们读、画、写等,通过古诗文的教学,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古典文化的积极性。

B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和古诗教学有点相似,对其教学,学校对任课教师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⑴把主动权教给学生,指导学生借助注释朗读。

⑵文言文教学和现代文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

⑶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质疑、释疑,教师要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才精当讲解。

⑷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理解词、句,4 还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

⑸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注释。⑹有些文言文蕴含深刻的寓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懂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性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C口语交际教学

除了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口语交际练习之外,学校还注重了科学性与实效性,根据不同的时令、节日等选择主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例如,在开学伊始,五年级一班就开展了收集激励或警示同学们发奋学习的古诗或成语、名言活动。并要求把自己最喜欢的,在班上背诵、交流。语文课代表李涛在背完《明日歌》后,结合班上同学不及时完成作业的现象,语重心长地说:“我选这首诗背给大家听,是想让大家懂得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要等到明天,因为明天还有明天的新功课”。

随季节的转换我们又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搜集时令诗,比如春天来了,语文教师就组织同学们收集背诵描写春天景物的古诗,一首首《春早》、《江南春》、《春晓》、《春夜喜雨》等跃然出现在我们的眼前,萦绕在我们的耳际,学生根据古诗对诗中景物的描述,更是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捷径之一。这样的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更丰富,效果更显著。

D习作课的教学

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们提倡学生能把学到的古诗文内容适当地运用于自己的作文及平日的日记中,在一开始时,学校提出了几点要求,即:

⑴教师做好作文教学指导,刚开始时教师先写篇范文,恰当好处的运用上古诗、成语、名言等,让学生对其进行评价,领略画龙点睛之妙。

⑵提倡学生课前围绕作文主题,多方面搜集资料,为写作做准备。⑶鼓励学生留有积累本,丰富、积累自己的语言。

⑷除作文,日记也多提倡学生学着用诗句、成语、名言来描述自己的喜怒哀乐、想法与感受。

通过古诗文的背诵与积累,学生识字多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的思路开阔了,想象力丰富了,下笔有言,语气流畅,妙用诗文名句随处可见。

(3)课题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天地

为了让国学真正融入学生生活,结合节假日、时令节气等,精心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活动,搜集到相关的信息,感受到更多的传统文化。

① 重大节日,以节日为主题,进行活动。

如国庆节我们这样安排内容:主题是“快乐国庆节,语文伴我行”活动步骤:(1)斗转星移,我们伟大的祖国已在风雨中度过54个春秋。在这54年里,我们经历太多的风雨沧桑,有过太多的成败与荣光。今天是祖国的生日,你想对我们的祖国说些什么?(2)我为祖国写赞歌。(3)我决定„„(4)爸爸妈妈的评价。元旦是这样安排的:元旦实践作业(1)猴年喜洋洋,猴年大吉祥,猴年(),猴年(),同学们,给我们的亲人朋友送上真挚的祝福吧!(2)你能去搜集一些关于“猴”的成语吗?(3)关于“猴”的对联。(4)你能讲一个关于“猴”的成语故事吗?(5)搜集一幅关于“猴”的对联。

② 根据时令季节设计

今年春天开学后,下了一场大雪。我们组织学生们在外面赏雪吟诗,“雪中探宝”。具体是这样设计的:(1)你能搜集到哪些带雪字或有关雪的成语?请将他们写下来,并且用其中的一两个说句话。(2)你知道哪些关于雪的诗?请将其写出来,与伙伴分享。(3)搜集有关雪的古诗,背一两首新的。

③家校互动,拓展学习空间。

旨在充分发挥家长在家庭的作用,让其积极参与,家长指导孩子,孩子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教给家长,家校互动,全面提高。教师与父母携手,学校与家庭互动,国学启蒙延入家庭,充盈了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2、国学启蒙与德育工作有机融合

国学启蒙德育渗透的研究,主要与五小公民活动相结合,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展开。

教师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德育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的主题活动。在学生德育提高方面,主要设计了爱国篇、礼仪篇、励志篇、惜时篇等。教师的德育素养提高设计了爱岗敬业篇、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内容。今年,我们又根据重大节日,每个月设计了主题教育,如:庆国庆爱国主义主题教育、中秋节亲情教育、重阳节-幸福院献爱心活动、“亲师友,习礼仪”教育、各国元旦风俗知多少、“孝于亲,所当执”爱家庭传统文化教育、古今春联文化教育(来历、名句、佳作)、励志教育、“阴雨纷飞话清明”爱国主义主题教育、诵古代劳动人民诗作,体验当今劳动人民幸福、珍惜时间,做生命的小主人等,引导学生通过古典诗文、名言警句之中的思想性极强的内容,强化对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熏陶和影响。

每次活动,首先确定好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选材,为师生们提供“源”,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引导其转化成自身的行动。通过学生们的诵(学)、悟、做等形式,让学生们将其内化自身的素养,并且引导学生们将其转化为长久的实际行动,久而久之,成为习惯。

当学生从经典文化中吸取的文化养料在自身的意志、情感等方面产生了影响,学生能自觉产生自律、反思、内省等需求,并转化为自身的实践行为,在实践中能自我调整、自我改进、自我规范个人的行为活动,这就证明内化已成为可能。

读经典后,孩子有颗较温柔良善的心。他们透过读经典,慢慢地领悟做人处世的道理,并且提升内省的能力。

一位实验教师这样写道:五年级的一位学生因为连续三天不写作业被送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眼光与我对视的刹那,我觉得其中充满了对老师严厉批评的不屑一顾,和对自己没完成作业无所谓的态度。在询问了没有特殊情况以后,我把他带回了教室。这时,朗朗的读书声响起:“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古诗一连背了三遍,我看到他闭上眼睛,我知道他在用心灵去听。他在很短的时间里补上了作业,并在作业本中写道:失去的时间成为昨天,我希望把知识追回来。

3、校园文化建设同步开展

(1)校园文化营造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一进入大兴二小的校园,一种浓浓的书香墨气扑面而来。主楼的正墙上是三排整齐的镶金大字:以传统文化为载体,以细节教育为基石,培养合格小公民。这正是我们学校的办学理念,表明了我校的发展方向是要以传统文化为载体培养现代合格小公民。主楼侧墙八个镶金甲骨文大字:“孝、勤、和、礼、耻、俭、善、诚”,这八个主题字是校本教材中的八个单元,体现了古今文化的演变与传承,渗透了读书与作人并重教育思想。金字的底纹则是“中华魂”,描画着古代铜钱、战国车马、古长城、古兵器等,让人产生了解历史,崇尚先人的情感。其它几面墙壁各具特色,分别画有“孔子讲学图”、“孟母三迁图、成语故事,《弟子归》片断、《千字文》片断、汉字溯源等,图文并茂,文气十足,让人有身临其境、置身于古代之感觉。操场前边威严屹立着历代文学大家的雕塑,如:孔子、张衡、祖冲之、韩非子等,雕塑下方刻有他们的生平事迹,还有留传千古的名言佳句,以及哲学思想,让人读来顿生敬畏。楼道的书社建筑,古香古色。室内陈设着古朴的书桌,结石的座凳,已经发黄的书卷。墙壁上是孔老夫子的画像,两旁伴以长长的条幅:上联“忠孝礼智信”,下联“温良恭俭让”。吸引了许多小朋友前来参观读书。整个校园内古文化的书香雅气,伴随着现代明艳秀丽的假山、鱼池、翠竹、花草,相映成趣,让人感受到了清新自然,顿有静下心来沉于书香之感。学校到处充溢 着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气息。

(2)创浓浓书香之气,激发学习兴趣。

为了让孩子对《国学启蒙》课程产生兴趣,我们为学生开创了五彩的诵读天地,让孩子们走进了中华古典诗文,走进了与语文相关的课外读物,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

“书海拾贝”栏目中,不仅布置、张贴国学经典诗文的画幅,还展示着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图文并茂,让孩子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尊老爱老是我们祖国的古老传统。以画、文等形式,激发学生的诵经兴趣。

“经典拾萃”中,展示着孩子们推荐的诗词歌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博大胸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爱国情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矢志不渝的探索精神。每一首诗词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孩子们。民族精神的一切一切,在孩子与诗文的对话之中融入心灵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浓郁的书香气息,让学生处处感受到诗文的陶冶。

4、形式多样,百读不厌。

篇8:用校本课程资源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富有特色的永荣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理念系统

学校行政、教职工、学生经过多次酝酿讨论、座谈交流并请市县领导、专家和部分家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友邻单位代表把脉、指导, 历经多次修改, 基本形成永荣中学学校文化建设理念系统, 其基本内容如下:

【办学思想】拓造师生美好生活

【文化特色】博大隽永 并蓄荣昌

【核心理念】拓

【管理理念】精益求精 惟实拓新

【办学理念】明德立身 勤学拓业

【学校精神】慎身修永 敏事拓荣

【校训】兼容至善 精诚拓远

【校风】经世致用 坚韧拓进

【教风】言传身教 厚德拓能

【学风】博采众长 励志拓知

【文化主题】五色石

夯实基础, 拓实真知——奠基求知学业发展

规范行为, 拓展文明——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道德励志, 拓造人格——树立自立自强精神

加强艺体, 拓宽技能——提升身心健康修养

热爱家国, 拓辟乡土——培养爱国爱家情操

【办学目标】构建师生共享的阳光校园、精神家园

【育人目标】培养有益于社会的现代人才

【发展目标】五年内把学校建成在渝西川东领先、校园文化特色鲜明的重点中学, 十年内把学校建成现代、一流品牌、校园文化特色市级示范学校。

【办学思路】文化立校, 依法治校, 科研兴校, 质量强校

【永荣传统】负重自强, 追求卓越

学校文化建设理念系统不仅较好地传承了学校传统, 体现了学校地域文化特色, 而且还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了以师生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 对教育的本质有较深入的认识 (特别是富有个性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 , 指明了学校发展的方向, 操作性强, 适用性好, 得到三千余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认同, 凝聚广大师生的人心, 成为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校为此将文化建设系统的含义、阐释等内容办为《永荣人》专刊, 分发到每一位教职工, 分发到每一位学生, 作为全校学习教育的校本资源, 作为校验教职工教育教学, 学生学习的一把尺子, 为师生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二、利用校本课程资源,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校是广大师生学习生活的地方, 学校不仅仅应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更应该是师生怡情养性的场所, 学校的环境对师生的发展成长至关重要。因此, 学校环境也应该是学校校本课程的重要资源, 为此, 学校将校园环境也作为校本课程资源, 并将其与学校文化理念系统结合, 着力打造具有永荣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抓好常规的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作的同时, 特别注意了以下方面:

1、交通节点立塑石。

学校对文化布局统一规划, 并与所在功能区及周边环境相互统一, 以塑石展示学校文化理念系统。办公楼前的塑石展示学校的核心理念和办学理念, 教学楼前草坪中的塑石展示“五色石”特色教育的内容……。在生活区, 以传承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塑石, 阐释着“明德立身, 勤学拓业”的理念, 学雅园里的塑石上的“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君子强学而力行”、“博学于文, 明之以礼”等无声地教育学生怎样生活、学习、修身。

2、走廊墙壁会说话。

走廊墙壁是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 在不同的功能区, 我们布置了不同的教育主题。教学楼里, 有传承中国传统道德、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树立现代世界意识的宣传版;在办公楼里, 有展示学校师生风采, 反映学校教育教育成果的宣传版;在实验楼, 有古今中外的科学家无声的激励;在宿舍楼里, 有日常安全、心理健康、常见病预防等知识的讲解……。

草坪、绿色植物、植物挂牌、励志宣传牌、学生成果展示板等与飞来飞去的小鸟相映成趣, 构成一道道育人的美景。以传承传统文化和树立现代意识为主题的走廊文化、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富有人情味的寝室文化、团结和谐的办公室文化、展示成果和宣传先进的橱窗文化让学校处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让学生在校园中的每个地方都能受到无声的教育。

三、学生活动课程化

我们充分利用校本资源, 依靠教师和学生, 将学生重要活动课程化,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突显亮点。

德育活动课程化。德育活动是“育心”的工程, 它是一个系统工程, 有其自身的规律。德育教育要针对本校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 循序渐进, 有重点地推进。我们在仔细总结我校德育教育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 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目标, 特别是学校办学理念, 将德育活动和特别是主题班会活动系统化, 组织相关教师整理相关资料, 汇编成《永荣中学学生德育阅读材料》读本。它包含了学生行为礼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校安全、中学生心理健康、学校管理等五篇, 作为学校主题班会活动课的读本。在此基础上, 各班主任在具体处理上, 可结合本班实际, 适当增删相应内容。本读本克服了主题班会的随意性, 既保证了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 又充分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 对我校德育教育的扎实有效的推进起了积极作用。

社团活动课程化。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学校鼓励学生成立了很多学生社团组织, 如佳艺话剧社、合唱队、科技创新小组、体育俱乐部等, 配备专业教师进行业务上的指导, 将其活动作为综合实践课或选修课程。师生根据具体情况, 编制活动计划, 确定活动内容, 并将内容序列化, 整理成校本教材。如佳艺话剧社将话剧介绍、话剧赏析、自编的话剧剧本、师生点评等整理成册, 多次修改, 成为话剧社活动读本。护绿小组在生物教师指导下, 对全校植物进行调查, 翻阅相关书籍, 整理汇编成校本植物简介读本, 并将其制作成植物挂牌, 布置于校园各类植物体上, 让全校师生增添了对植物的认识和了解, 也营造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上一篇:初中物理力和机械教案下一篇:褒义词的意思, 褒义词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