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2024-06-29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精选8篇)

篇1: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农村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多年来,环保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城市和工业

污染防治,而对农村和小城镇建设。

一、农村环境污染情况现状及原因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迅速转移,化肥、农药及地膜的频繁使用,小城镇和乡村聚居点人口快速增加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源点多面广的现状,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1.生活垃圾污染。突出表现在:

(一)农民的环境意识较差,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现象严重,“柴草乱堆、污水乱流、粪土乱丢、垃圾乱倒、杂物乱放、畜禽散养”等问题普遍存在,不仅影响镇容村貌,还对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垃圾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是可以就地化解、循环使用的,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得塑料和电子等产品产生的难以降解的废品占比例越来越大。

(三)农村成为城市垃圾的转移地。由于农村天地广阔、管理松散,往往成为城市转移生活、建筑垃圾、有毒有害工业、医疗卫生垃圾的选择地。

2.水污染。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饮用水的污染主要来自无机亚硝酸盐及农药、腐植酸、藻毒素、氯化消毒副产物等四类有机物。许多研究表明,饮用含有病原体或有机物污染的饮用水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巨大,往往会给人带来血液性疾病,并与肝癌、胃癌、食道癌的发生存在相关关系。

3.工业企业污染。基于优先发展经济的考虑或因把关不严等原因也引进了一些污染型企业,其中只有部分企业能做到达标排放,相当一部分企业是在或明或暗的排放污水、废气,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总量日趋增多,造成农村环境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

4.农业面源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种类主要有:

(1)畜禽粪便污染.(2)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加剧环境污染。

(3)收获时节农作物秸杆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

(4)其它影响环境因素

高频度耕作种植,采取大水漫灌的不当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有机质减少,局部土壤条件恶化。

二、农村环境现状

1.农村居民生产、生活以及工业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污染。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不断增加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垃圾大量增加。加之农民环境意识淡薄,垃圾沿河、路等随处乱堆乱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畜禽养殖户普遍规模小,没有相关配套污染处理设施,禽畜粪便的堆放也成为农村重要污染源之一。还有部分企业由于受利益驱动,擅自倾倒短期内难以降解的固体废物,也是造成农村垃圾增多的重要因素。

2.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各乡镇政府把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招商引资等作为增加当地财政收入的良策。而在发展乡镇企业的同时,往往是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采石,兴办小高炉等,这些企业往往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不惜以牺牲环境代价获取经济利益。更有甚领导不经考察,盲目引进一些淘汰落伍、能耗高、污染重的项目,甚至对一些企业实行重点保护。这些措施虽然在短期内见到了经济效益,但由此带来的污染也不容忽视,甚至酿成重大事故。

3.农民盲目滥用农药、化肥等生产物资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农民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而过度使用化肥、农药等,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给农民带来经济损失,而且导致环境污染。

三、农村环境污染成因分析

1.环保意识淡薄 农民环保意识淡薄是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的思想根源。长期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环保知识的缺乏,造成广大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比较差,认为环境污染与己无关。只顾眼前效益,不顾长远利益,更不考虑生态环境,无节制地使用农药、化肥等,重而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恶化。

2.农村环境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和城市工业化向农村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乡镇政府一味讲发展,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

3.农村环保法律缺失

目前,国家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不健全。

四、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措施

1.加强环保法制宣传,提高农民环保意识环境保护重在全民参与,而在农村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环境保护法知之甚少。各级政府要通过组织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和活动,广泛宣传环保法律知识,让农民掌握基本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乡镇干部、乡镇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使乡镇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使乡镇企业负责人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明确责任,自觉减少、控制污染。

2.要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管理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农村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严格按照生态功能区或环境要素,划分生产和生活区,对不同区域实行相应的环境标准并严格监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工业园区进行集中生产、集中治理。统筹建设工业废水、生活废水集中处理系统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保护农村饮用水质卫生安全和农村环境卫生。

3.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农村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单纯依靠环保专项行动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加强法律制度建设,将农村污染治理纳入法制化轨道,才能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各地政府应结合本地实际,在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防治法的基础上,制定农村污染防治的实施细则和办法,使农村环境管理走向法制化、标准化、长效化。同时,还要注重与现有法律文件的整合与完善,解决相互间的矛盾和冲突,提高法律的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才能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生活和现代化建设。有关部门和所有农村人们用实际行动来改造我们生活的环境,用我们自己的双手让农村的蓝天白云、青山秀水再次重现!

篇2: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2009-04-28 15:23:03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荒漠化加速发展,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内外污染源不断增多并造成逐年增长的经济损失。

●造成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森林、草地严重破坏,水域、湿地不适当的开垦,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城镇污染的转嫁,人口无节制增长和人口素质下降。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现代生态农 业;开展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广生态环境新技术: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执法监察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还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 加强领导,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栌长效机制。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建设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一项基本方针。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些年,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生态农业建设、环境保护和绿色食品生产得到 了重视和加强,促使我国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不能不看到,我国农村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还相当严峻;工业及

城市三废污染还未得到根 本解决,个别地区甚至还在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牧业生产内源性污染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 趋势。认清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现状,了解其退化原因,找出解决退化的对策和方法,遏制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推 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现状

生态环境退化是指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和不合理利用而造成的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生产力下降、水土资源丧失等一系列生态 环境恶化现象。特点是: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恢复起来就非常困难,而且有些破坏甚至是不可逆转的。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所有大的江河流域。最新资料表明: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达367万 km2,占国土总面积的38%,而且每年还在以1万km2的速度递增,全国每年因水土流失损失的土壤50亿吨,带走的N、P、K营养元素超过了全国年产化 肥的总量;因水土流失而毁掉的耕地达270万km2,年均损失约6万km2;由于泥沙淤积,全国湖泊面积缩小了186万km2,占现有湖泊面积的40%,使得江河引洪能力降低,灾害频发。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流失面积大,波及范围广,发展速度快,侵蚀模数高,泥沙流失量大,危害严重。

2、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全国荒漠化面积262.2万km2,占国土总面积的27.3%,遍及13个省市区的598个县(旗),近4亿人口受到影响,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41亿元。目前荒漠化发展速度还在进一步 加快。研究表明:在50-70年代,我国沙漠化土地平均每年扩大1560 km2,进入80年代每年增加到2100 km2,目前沙漠化土地则以每年2460 km2的速度发展,因此而造成的草场退化达8418.8万km2,耕地退化283.8万km2,扬尘天气迅速增加,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态后 果,治理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甚至形成了:一处治理,多处破坏;点上治理,面上破坏;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恶性循环。

3、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而淡水资源仅占世界8%,约2.8万亿m3,人均拥有水资源仅及世界人均的1/4,居世界 109位,是世界公认的贫水国。我国水资源的特点:一是缺水严重,除城市、工业缺水严重外,全国农田平均受旱面积由70年代的1.7亿亩,增加到1997 年的5亿亩。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粮食减产750-1000亿kg;每年有14亿亩草场缺水;有约8000万农村人口和4000多万头牲畜饮水困难。二是水利 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我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系数仅为0.3-0.4,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为0.8kg/m3,不及发达国的一半。三是开采利用不合 理,加上河流上、下游用水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调度,近年来,争水、断流经常发生,导致环境退化严重,旱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对地下水的掠夺性开采,引 起了一系列的生态退化问题。四是水污染没有得到根本的控制,我国每年从城市、工矿、企业排出来未经处理的污水达300亿-400亿m3,已使七大江河、五 大湖泊

20%-30%的水体遭受污染,仅黄河流域四级水污染河段12000km,占干支流的60%以上。

4、环境污染不断加深。我国农村环境污染的加剧,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之一,其主要特点:一是污染源不断增多,除工业及城市三废对 农村污染即外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多外,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粪便及秸秆引起的污染即内源性污染的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水源污染导致5亿 农民的饮水不符合卫生标准,鱼塘、农田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大气污染导致酸雨面积不断增加,全国酸雨面积已经超过国土面积的29%;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 圾共同污染着水源、污染着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形成了农村新的污染物,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农产品品质低劣,市场 竞争能力差;农膜的大量使用,所带来的"白色"污染,使农田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减少、地力下降。二是环境损失造成的经济损失1985年为830亿元,近年 来估计每年达千亿无左右,逞逐年增长趋势。环境污染还危及广大群众的健康,疑难病症增多、死亡率增加,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污染造成的民事、刑事案 件增多,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工作的开展和安定团结的局面,影响了政府的公众形象。

二、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原因

1、森林、草地的严重破坏。我国森林蓄积量虽然名列世界前列,居第8位,但人均只有8.6 m3,是世界人均71.8 m3的12%;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26%的一半;人均森林面积0.11hm2,是世界人均水平0.64 hm2的17.2%,居世界119倍。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相当贫乏,加之滥砍滥伐得不

到控制,全国每年仍有44万hm2的林地,转为非林地,有 165.4万hm2的林地转为无林地、灌木林地和疏林地。

森林毁坏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域小气候条件,蒸发量提高、温度降低、风速增大,大风日数多,不仅使草场失去了抵御风沙的天然屏障,同时使区域生态环境明 显恶化,最终导致沙漠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大面积的森林、草地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沙海和沟壑纵横的荒坡。森林的破坏,使得调节气候、截流吸纳雨水、保持水土、净化大气等的能力减弱,洪涝及干旱灾害越来越频繁、灾情越来越重、水土流失越演越烈,导致大面积生态失调和环境污染。

由于滥垦过牧和不适当的管理,导致我国草场面积不断缩小,草场质量日趋下降。目前我国北方牧区2.24亿hm2可利用的草地中,明显退化的面积有 0.467-0.667亿hm2,其中有0.133亿hm2已退化为沙漠,并以每年133.33-200.00 hm2的速度在不断扩大。我国草地退化率已达56.6%,耕地退化率也超过40%。毁林、毁草和不合理的耕垦,使得沙漠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沙尘旱暴及扬沙 天气越来越频繁和严重,已经对经济发展、居民生活人力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2、水域、湿地的不适当的开垦。湿地包括湖泊、沼泽、泥炭地、海岸带、红树林、珊瑚礁等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湖泊和湿地是流域来水的"汇"积调节库,承担着蓄泄河川、调节流域水量平衡、降解污染物和提供灌溉、旅游资源等作用、被美誉为"地球之肾"。

我国现有湿地面积2500万hm2,占国土面积的2.6%,不足世界平均6%的一半。由于不适当的开发利用,现在已全面退化。据调查和不完全统计,建国以

来,有1/3以上的湖泊被开垦,开垦总面积13000 hm2以上,因开垦而消亡的湖泊达1000余个。开垦湖泊的蓄水容积减少达500亿m3以上,这一数字相当于淮河泾流量的1.1倍,五大淡水湖蓄水总量的 1.3倍,在建三峡库容的5.8倍。库容减少的直接后果是调节江河来水能力降低,洪涝、干旱灾害加重和淡水资源的减少;间接后果是,调节气候的能力减弱,导致气候异常,雨水分配不均,自然灾害频繁等。由于湿地景观的严重破坏而缩小,还使生物多样性衰退及污染日趋加剧,导致湿地生态功能下降与湿地进一步受 损。

3、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污染向农村的转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这种发展主要靠的是化肥、农药、兽药、除草剂、地膜等化学投入的大幅度增长。近20年来,我国化肥的亩施 用量超过世界平均用量的1 倍多。1997年全国化肥总量为4637万吨,其利用率只有30%-40%,其余60%-70%的化肥进入环境,污染水体和土壤,进而影响农作物的质量。我国是农药生产大国,2005年农药产量100万吨,约占世界总量的1/10左右,现阶段我国每年有25万吨以上的化学农药原药被加工成100万吨以上的 制剂加以施用,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80%-90%散落在土壤和水里,漂浮在大气中。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农用地膜用量增大,回收甚微,又难于降解,已给农田造成新的"白色"污染。

我国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加剧了农村的腐败之风和农村环境的恶化,乡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从业人员素质差,设备技术陈旧落后,成为农村环境新的最大 污染源。2004年全国乡镇企业废水排放量为37.35亿万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6.9%,但废水中的COD排放量为407万吨,占整个废水 COD的37.93%;废气中二氧化硫、烟尘、粉尘和排放量分别为849万吨,880万吨、957万吨,分别占全国同类废气排放总量的26.4%、56.23%、63.59%;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排放量分别为40100万吨、16863万吨,分别占全国的37.889%、91.59%。由于许多 乡镇企业急功近利,只顾赚钱,不讲对污染的防治,加剧了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厂点,污染点与农田、农村居民点交织在一起,直接污染严重,危害更大。往往是一 家小造纸、小印染污染一条河,一个小冶炼、小采选毁掉一座山。

城市污染向农村转嫁是加速农村污染的又一重要原因。全国80%以上的城市污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已造成1/3以上河段受对污染而引起农灌 水的恶化。90%的城市垃圾在郊外农村填埋或堆放,2005年我国垃圾填埋量为9.5亿吨,并且每年还以10%的速度递增。工业固体废弃物年产量达6.5 亿吨,累计存量131.4亿吨,已占地11.5万公顷。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许多宝贵的土地资源,又污染了周围的水质、土壤和大气。

4、人口的无节制增长及人口素质的下降,始终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我们经常自豪的声称,我们以占世界7%的土地养 育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当然是个奇迹。但这个奇迹的后面隐藏着巨大的生态危机。它像一副沉重的十字架,始终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脊梁上,成为跨世纪的 沉重负担,我国的许多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无不与人口重负这个问题直接相关。如在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贵州,人口增长过快,毁林毁草开荒严重。有的地区将 35°以上的陡坡也加以开垦,造成水土流失、水旱灾害越来越严重。在素有"北大荒"之称的三江平原,为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的需求,经过40多年的大面 积开发,垦殖率已由1949年的7.22%,增至2004年的18.21%,湿地面积减少386万hm2之多,森林覆盖率也由1949年的30.41%,降到2004年的18.21%。滥垦滥伐的结果使得该地区的生物、淡水、土地等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我国西北、华北草地的滥挖、滥垦、过牧,长江中上 游森林的滥砍滥伐,五大淡水湖区的开垦,沿海滩涂的不适当开发等,也无一不和人口的迅速增长密切相关。

三、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的对策

1、科学规划,统筹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认真做好村镇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农村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在固体废弃物特别是生活垃圾处置方 面,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建立垃圾集中收集、转运、处置设施。二是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要结合村镇实际,科学规划环境设施,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三是在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将镇(村)环境建设规划与农业产业规划,特别是畜禽养殖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划定禁养区、限养区、宜养区等区 域,控制和集中处理畜禽养殖业污染。四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继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和绿色产业,降低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量,有效防止农业污染;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推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在新农村建设中,应科学规划,将环境问题作为规划的重要方面,结合实 际,将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排放、垃圾集中堆存、畜禽圈舍建设、改厕改灶、庭院绿化、兴建沼气等纳入整个规划之中,严格要求,坚持标准,统一建设,从根 本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

2、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引起的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已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多年来,由于人口的增加,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加之对合理利用 资源认识不足,因而在不同程度上对资源采取掠夺式开发经营,致使资源衰退,破坏了人与资源的平衡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人 口快速增长是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生态环境失衡的主要原因。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严格控制人口过怏的增长,尤其是农村人口的迅 速增长。每一个有识之士,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中国人尤其是农民,为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只生一个孩子吧!

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包括文化素质、科技素质和社会公德,尤其要加强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要认识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严重的危害,要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心。树立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

3、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现代生态农业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业-再生资源”的新经济 模式,以彻底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从而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先进适 用技术和“绿色技术”,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源头上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排放,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

产,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 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实现城市与农村统筹发展、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采用农业生态技术,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良性循环的高效集约农业。生 态农业主张提高太阳等自然能源的利用率与转化率,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率和农业废弃物的再循环率。开发农村能源,保护自然资源,多施有机肥和生物农药,减少 化肥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外部投入防止污染,用地养地,精耕细作,改革农业结构等。在当前对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恶劣、生态脆弱的地区,要确实搞好产业结 构调整,退耕还林、草、水,进行资源重组,生态恢复和重建工作。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毒性化的发展趋势。构建生态农业京系统,保护农业 生态环境,4、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应以饮用水源保护、生活污水治理、垃圾处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和综合利用、中小企业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 实施。加大乡镇工业环境管理力度,对环境治理设施不完善的责令限期完善,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责其停产技改,对无污染处置设施的坚决取缔;严格防止城镇化 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新建项目要实行“环境优先”原则,严禁新建重污染企业;尽

快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强农家乐的污染治理;认真研究制订畜禽养殖污染和农药、化肥、农膜污染防治等具体政策措施,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持;发挥典 型示范作用,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与“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农民饮用水、小流域治理、清水河道建设、农村新能源建设等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政府应成立农 村环境整治专门机构,实施统一监督领导。农业、林业、畜产、水利、科技、环保等部门要通力合作,统一规划,协调工作,用生态农业的观点,开发运用现有的科 学技术,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现有的耕地,形成农业生态良性循环。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化肥,重视农家肥的利用;推广生物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发展“无 公害”蔬菜和绿色食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推广使用环保型可降解的农用地膜;继续抓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坚决禁止焚烧秸秆,引导 农民进行综合利用;继续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禁止乱砍滥伐,禁止开垦和破坏草坡资源,划定基本草坡保护区,实行轮牧制度,提倡舍饲养殖,达到草畜平衡。要切实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预防和制止水土流失面积的扩大,继续抓好小流域治理项目的实施,加快治理步伐。

5、实施科技创新战略,推广生态环境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才能在发展生产和经济的同时,做到资源合理利用,环境有效保护,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当前要 积极引进,研究和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尤其是高新生物技术。重点解决快速封山育林,植被恢复和建造技术;小流域或区域综合治理和综合发展技术;优良畜禽(作 物)品种选育及其高产、高效饲养(栽培)管理技术;生物综合防治技术;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绿色食

品、有机食品等生产配 套技术等等。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不解决,要实现既定的目标即协调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只能是一句空话。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农业 科技工作者,充分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努力去为农业、农村和农民解决1-2个技术难题;要求每一位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科技人员创造一个推广科学技 术的宽松环境条件。只喊口号,只要求做什么,不告诉怎么做,"以其昏昏,令人昭昭"是不能阻止中国农村生态环境退化趋势,因而也就不能彻底解决中国农业的 可持续发展。

6、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执法监察体系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重城市轻农村的缺限,国家应抓紧修改,在环境保护法中明确现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地位、作用,管理任务和违法 责任的条款,使之成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法,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依据。在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同时,应以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田径流污 染、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和农村环境管理机构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积极研究和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快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建设步伐,使农村环境管理有法 可依,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法律保障。环保、闺土、林业、农业、水利、畜产等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土地管 理法》、《森林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整治步伐。要建立使健全执法监察机构,加大执法监察力度。根据各地具体概况,目前农村生态环境徐护整治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遏制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防止水土流失等的政策,坚决取缔、关停并转污染严 重、治理无望的"十五小"企业;对退耕还林、还草、还水要制定一套完整的政策法规,由群众来监督地方官员

认真执行。二是对土地施用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农 药施用强度,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力度。实施生物防治、地膜回收等进行奖励,要制定出农牧产品优质优价的政策。三是加强新上工程和项目的生态环境评价和 论证。尊重科技人才而不是"玩弄"科技人才。在环境问题上要实行一票否决制,以避免造成新的环境隐患和问题。四是放宽"四荒"地拍卖政策,严格遵守协议,加快治理速度。五是坚决杜绝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农村环境污染行为,保护治理成果。

7、实现城乡一体化 还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

城市生态环境和农村生态环境处于不平衡状态。要解决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打破二者的界限,实现城乡一体化,还给农民农村生态环境主体,保好护农村生态环境。一要有利于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能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利益。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能否保护好现有的耕地面积,关 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和整个农村生态的保护问题。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防止城市建设对农村耕地的侵占。二要由城乡中心主义转变为城乡一体保护。我 国现有环保法律明显偏向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调节好农村与城市的资源分配,多把精力财力投入农村的建设,使生态环境保护之力度趋于平衡。三要积极发展 现代农业,提高农村的综合生产能力。四要农民的环境权得到有效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环境权是农民合法权益的内容之一,是农民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 础。但在环倮方面,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享有的待遇不同。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出现引起重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受到高度重视,而农村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农 民的环境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断裂不断加剧。弥合城乡断裂,实现城乡和谐应是

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五要新农民。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特别重要的一条是应当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好良好的道德风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

8、加强领导,构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列入区(市)县、乡镇党委和政府政绩考核评价体系,评先创优活动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继续推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各 级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目标和任务,并认真组织实施,通过逐级签订环保目标任期责任书,加强任期内考核,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和措施到位。重点乡 镇建立环保机构并设立专职环保员,具体负责本辖区环保工作,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乡镇、村环保到边到底,形成反应敏捷、管理高效的运行体制和机制。解决农 村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性、艰巨性、综合性、公益性的工程,应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保护责任制,将各级政府对本辖区农村环境质量负责的责任制落到实处,实行严 格的考核、奖罚制度。要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夯实责任,坚持不懈,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确保农村环境问题得到根本好转。

篇3: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奥斯特罗姆夫妇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 主张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建立多个权力中心、多个治理组织, 从而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三农”问题, 如何有效的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成为了重点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对多中心治理中政府、市场、农民角色功能的分析, 探讨了其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各自的作用。

1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我国农村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使得农民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了众多未经处理的污染物。2012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63036.4万hm2, 化肥施用量5838.8万t, 灌溉面积和化肥施用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其中一大部分进入土壤和表水水体, 加剧了土壤及水体污染。另外, 我国农村养殖场饲养的畜禽排放的粪便等固体废弃物也给整个农村的水体、土壤、空气及农产品造成了污染。随着乡镇工业的蓬勃发展, 环境污染问题逐渐从城市向农村蔓延。据1997年公布的《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显示, 全国乡镇工业“三废”排放量达到了工业企业“三废”排放量的1/5至1/3, 一些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的一半以上, 特别是小造纸对农村水域的污染, 小水泥对农村大气环境的污染, 小煤矿、小矿山对农村耕地的污染已经十分突出, 成为农村环境恶化的主要元凶。随着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 而无配套的贮存、处理设施, 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

面对日益严峻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政府不断加大治理力度, 然而从多中心治理理论来看, 农村环境污染的整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1 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在农村环境治理中通常是政府采取绝对领导的方式, 贯穿于治理的各个环节。一般在具体工作的执行过程中, 环保部门负责环境污染调查、考核和整治工作;水利部门除了兴修水利设施等工作外还要检测水质的污染情况, 保证水质符合的规划功能;农业部门除了主抓农业生产和指导外还要负责农田灌溉水源、种植区环境空气、土壤等污染情况的检测。同时, 在整治工作效果的监督和考评中, 环保部门、农业部门和水利部门都有明确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 而且他们之间的部分工作是交叉的, 考核过程中就难免出现大亮绿灯的情况。各部门同时具有执行和考核的职能, 部门之间存在“灰色考评”现象, 导致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职责不清, 相互交叉, 监督无效, 使得治理的效率难以提高, 出现“一直治理, 一直未改善”的现象。

1.2 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短缺

政府用于环境污染治理中的资金严重不足;大部分的乡镇企业还未形成规模, 没有能力拿出资金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农民收入不高, 束缚了农民自身对环境污染治理资金的投入。无论是近期还是远期来看,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投入巨大资金, 仅仅依靠政府承担, 不能有效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1.3 污染物处理方式落后

随着人口数量逐年增加, 新的乡镇企业不断发展, 农村畜禽养殖工程的进一步增加, 生活垃圾量、工业垃圾量、畜禽粪便量、农业垃圾量等污染物正在迅速的增加。而污染物处理方式还很落后, 生活垃圾没有进行分类处理;对环境污染危害大的废物没有进行专门处理处置, 而是随意抛弃或者简单掩埋;对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秸秆进行焚烧, 既不能变废为宝, 又污染了环境;畜禽养殖粪便未进行处理就进行农田施用, 或者随意排放。

2 建立农村环境污染多中心治理体系

2.1 转换政府的角色定位

明确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的主导性角色, 从宏观上进行全局掌控, 制定环境污染治理的政策体系。政府可以通过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手段和技术, 再结合政府部门的实际特点, 寻求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治理效率的先进方法和手段, 并将其应用到环境污染治理中去;同时, 政府可以将自己处理不好, 而通过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的责任和权力进行让渡,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来对环境污染治理体制中的市场机制进行管理;另外, 还应该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综合管理工作, 做好村庄发展规划,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总之, 政府要实现由传统的全能型、管制型角色转向有限型、有效型的角色转变。

2.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支撑作用

将市场机制应用到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 会弥补政府单独治理环境污染时的诸多不便之处。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 选择出适合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方式、方法, 这样能有效提高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效率。另外市场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可以将环境污染治理的形式进行转化, 化被动为主动。引入市场机制治理环境污染,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1) 通过政府的硬性政策规定和市场机制强化乡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让乡镇企业承担起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责任。 (2) 推行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用市场来规范和引导企业、农业、畜禽业、个体业的行为, 实行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 (3) 运用外在隐形约束力制约企业对环境的污染。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消费者开始在市场上居主导地位, 他们的喜好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努力方向, 在成为被服务对象的同时还成为了企业各种行为的监督者;越来越自由的舆论媒体报道也成为企业污染行为的监督者。

2.3 强化农民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意识

农民作为农村环境的主体,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最具有发言权, 但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生活、生产习惯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 致使农民整体素质较差, 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意识很差。为了改变目前环境污染的严峻局面, 急需提高农民的自身觉悟, 发动农民积极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行动中来。首先,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宣传力度, 让农民们从思想上、意识上认识到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性, 动员农民们参与到环境污染治理中来。其次, 大力普及环境法律常识,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增强农民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让他们明确自己有享受优美环境的权力、有监督治理环境污染的权力和保护环境的义务。鼓励农民采取法律方式来保护农村环境, 保护自己的利益。此外, 可以联合媒体,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按照不同的阶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 让农民认识到环境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生活的重要性, 提高农民参与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积极性。

总之, 当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 归咎起来,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单主体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即社会力量参与的缺失。因此, 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构建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体系。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包容进政策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当然, 我们也应当提倡建立有效的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公众的基本权利。我们相信随着政府和社会关系的发展以及政策决策机制的不断完善, 随着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由单主体向多主体的转变, 问题将会逐步的解决, 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也将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 等.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都市警察服务的制度结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0:11-12.

[2]李彩宜.农村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4) :54-55.

篇4:关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思考

关键词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生活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2

目前,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农村环境的污染治理问题十分严峻,刻不容缓。因此,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原农村美好生态环境,是当前农村工作中的一大重点,也是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有效举措。

1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宣传力度不够,一些农村地区的居民环境污染治理意识比较淡薄,特别是在部分山区。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处于初级阶段,不少群众对这一问题普遍不予重视,生活习惯在短时期内难以更改,自主性参与环境污染治理意识较差[1]。其次,家畜家禽养殖较多,污染比较严重,一些农村地区在养殖家畜家禽时,直接将养殖产生的废水排放到沟渠中,严重污染生活环境,并且导致水体加剧富营养化,甚至导致水体黑臭的情况。再次,村容村貌环境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部分集镇与村庄结合部环境比较差,并且问题严重[2]。在农村中,普遍存在垃圾站内的垃圾没有及时清理,道路两侧存在大量的垃圾和废品等问题,这些都是由于环境污染治理管理不到位所致。最后,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而由于大部分乡镇资金有限,财力薄弱,长效运营经费难以维持,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顺利开展与执行[3]。

2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

2.1 政府部门需要做好表率

对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首先需要加大对其重视程度,提升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而政府部门就需要做好表率工作,起带头作用,特别是基层部门需要重视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要集中精力,进行专门保护与管理。为此,可以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小组,然后由政府分管领导组织,以环保部门和农业部门为主,建设、经贸、工商、计划和财政等部门互相配合,在领导部门下,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调查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具体情况和具体现状,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长效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开展实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并且这一重点工作要实施地方政府领导责任制,并且与其政绩挂钩,增强落实力度,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2.2 要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可运用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的方法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政府有关部门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培训或辅导活动,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环境保护意识的指导与培训。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进行宣传,如电台、广播和报纸等,大力向农村居民宣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环保意识与生活方式。同时,加强对农民科普培训与教育,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为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地方政府增加资金投入

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需要耗费一定的资金,不仅需要人力支持,还需要一定的物力与财力支持。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需要增大财政投入,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设施的构建与完善,并且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水平与技术。同时,各地地方政府需要将环境保护纳入财政预算的刚性支出内容,并根据需求适时调整或增加投入,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经费支持,建立和完善必要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对于农村生活环境中垃圾的收集与统一处理要全面贯彻实施与落实,有效开展农村废水的治理,解决家畜、家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水污染问题。另外,要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使用,不断完善企业、社会和政府的投资融资机制,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从根本上保证环保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并且保证其有效使用和运行,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

2.4 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制定

要想全面解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还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完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在治理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时,由于环境污染点多面广,情况较为特殊,比较复杂,在治理过程中状况比较多,纯粹的环境保护专项治理无法从根据上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将农村环境污染并入法律法规频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法可用。

3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投资大的系统性工程,而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来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因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切实落实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并且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联起手来,共同治理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广大农村居民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臧延云,吕志敏. 农村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239.

[2]李鹏晓.我国农村环境治理的策略与治理体系构建分析[J].科技传播,2014(17):93,89.

[3]胡敬.环境公平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对策[J].商,2013(18):390-391.

篇5: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1.基层领导对农村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农村的基层领导对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问题比较重视,但往往是注重一时的经济发展,缺乏可持续发展观念,忽视环境保护,认为农村的天地广阔,有点污染没关系。

2.环境监管、保障体系不健全。与城市系统、严密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严重滞后。环境监测、环境监理和环境规划在农村难见身影,农村环境治理的范围广,牵涉部门多,需要社会各界的配合,而按现行的监管体系,农村几乎成了环境保护的死角。职能部门各自为阵,没有全面形成衔接协调的执法管理网络。同时环保部门管理人员不足,装备器材落后,乡镇一级环保几乎空白。农村没有环保基础设施,就是有些新建的中心村,由于受条件限制,也不可避免在存在污水横流,垃圾乱堆,蚊蝇满天飞的景象。

3.农民本身的环保意识差。认识不到环境污染深层次的危害性和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加之长期传统的生活习惯短期难以更改,也缺乏遏制环境污染的主观能动性。在农村调研时,指着门前、路边的垃圾、到处乱扔的塑料袋,问村民:“你们就看着这样脏,也不管吗?”村民的答复几乎都是“我们农村就是这样子的”。滥施滥用农药化肥、随意丢弃生产生活废弃物等行为,农村生物多样性被破坏,土壤、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被污染,再加上农村垃圾没有进行专门处理,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二、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领导责任。县、乡、村层面坚持主要领导自亲抓,负总责,积极为整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给予大力支持,确保工作扎实推进,强化宣传引导,进一步动员全民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贡献力量。抓整治重点,既要解决“浅层次”问题,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从解决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着力抓好场镇街道、市场等薄弱环节的治理工作。抓好背街小巷,居发院落卫生设施规划建设,以点带面推进治理工作深入开展。

二是要加强论监督和宣传,普及农村生态环保知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城乡干部群众生态观念,形成全民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良好氛围。一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必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绿色生态屏障作为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思想教育。积极开展生态环境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利用举办展览,发放环保书籍和宣传画,表演文艺节目等多种形式,逐步在农村普及环境科学知识,促进农民更新观念,不断从自身做起,保护身边环境。

篇6: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内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加之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垃圾治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的整体面貌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级政府在推进城乡尤其是农村环境治理工作中,把乡村的环境卫生作为考核内容,加大了督查力度,大部分农村的卫生保洁有了一定的改善,制度建设上也相应完善,但在垃圾的处理问题上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大部分乡镇没有财力建设垃圾处理场,所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未进行填埋处理或运往县城集中处理,而是在乡镇所在地寻找低洼地带或废弃坑塘石坑等地方倾倒,没有得到标准处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后期处理带来影响。

二、垃圾收集体系没有真正形成。县、乡、村生活垃圾统一的收集、清运和处理体系没有正真形成,大部分县城生活垃圾都能得到有效处理,乡镇街道也基本能保持好的效果,但村组之间由于无力投入垃圾收集、运输机械,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无法外运,只能简易填埋处理。

三、环卫设施维护无力承担。随着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大部分村组均建设了垃圾池,购置了垃圾桶(箱)等环卫设施,配备了保洁员,但乡级政府基本没有富余资金投入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的维护上。

综上,为加快农村垃圾治理,最大程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市加大对县乡在农村环境治理支持力度。让县乡政府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清洁工程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上有更多的保障,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改善。

篇7: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关于加强我市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 民革沈阳市委员会

《沈阳市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了沈阳市倾力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的奋斗目标。倾力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离不开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R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于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废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直接影响到我市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生命安全和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化肥尤其是氮肥的大量使用是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2、农药的泛滥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另一因素。

3、农膜的大量使用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又一原因。

4、养殖业迅速发展,带来了畜禽粪便的排放、处理和污染问题,使得周边的河流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5、农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和废水量的日益增多是造成农村面源污染的另一因素。倾力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离不开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策略。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与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相结合是防治农村面源污染的必由之路。为此,民革沈阳市委员会提出如下建议。

一、化肥施用的减量化和有机肥绿肥施用的增量化 鉴于目前化肥的过量使用多是由于化肥施用的盲目性和配比不合理造成的,为此建议以县乡技术推广部门为龙头,大力推广按照土壤养分测定和植物营养诊断结果而实行的配方施肥技术。鼓励有一定土壤养分测定和植物营养诊断能力的化肥生产和销售企业与县乡合作建立综合测定体系。推行平衡施肥技术,改善化肥施用结构,调配各元素营养比例,改变氮、磷、钾比例失调或营养元素单调的局面。研究合理的耕作制度,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做到化肥的减量、定性、定量化使用。

为完成打造生态宜居之都的目标,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经费资助力度。通过资金补助、项目推广等方式,在农村大力建设能够充分利用农村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和秸秆资源进行有机肥和绿肥加工,使农村就近取材的有机肥和绿肥加工的小型企业,使之不仅能够充分处理一些面源污染源,而且为农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有机肥资源。推行有机肥和绿肥加工的产业化新模式。大力推广水稻专用肥、掺合肥料(BB 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型肥料,继续发展绿肥种植。

以往一家一户建沼气池的方式已经过时。在农村应该像建自来水供应系统那样,结合有机肥和绿肥生产小型企业的建设,建立沼气生产厂。既解决农村畜禽粪便和秸秆加工问题又为农民提供洁净的能源。

随着农村化肥的大量使用和煤炭、液化气能源的普遍使用,秸秆的废弃和焚烧现象越来越严重。农作物秸秆拥有大量的有机质和能量,无故焚烧和废弃殊为可惜。近三年,民革沈阳市委不遗余力地积极推介的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是既能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又使农村废弃秸秆得到充分利用的成熟技术,它在2010年9月召开的联合国大会上荣获第27届世界农业科技成果最高奖。实践证明它是增加农田肥力的同时,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同时降低由于秸秆焚烧引起的二次污染得非常现实和实用的生态农业发展技术。所以我们将矢志不渝地大力推广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

二、制定农作物栽培技术规程规范农用化学物质使用 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结合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制定农作物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尤其是蔬菜无公害、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栽培技术规范。规范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物质的应用种类、数量和方法。严格农药登记管理,调整农药产品结构,开发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逐步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品种。采取化学、生物、物理措施综合防治作物病虫害。要从农用化学物质的源头上进行规范化管理。尤其是应加强对农用化学物质供销系统的管理。严禁剧毒化学农药流入市场,积极推广微生物农药和抗病、抗虫农产品。

三、加强对农膜的市场管理和废旧农膜的回收利用 防止低于一定厚度的农膜流入市场,增强对废旧地膜的回收与管理,防止在土壤中积累。建立废旧地膜收购和加工企业,通过适当提高收购价格,促进废旧地膜回收。

四、对畜禽养殖业合理布局,并做好对畜禽粪便的处理和利用工作

对畜禽养殖进行合理布局,划定禁养区、控制区和养殖区。对高密度养殖区,严格控制养殖规模,对新扩、改扩各类畜禽养殖场(户)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审批制度。减小近市郊和水源保护区的畜禽饲养规模。在源头控制的基础上,加大畜禽粪便处理力度,对规模养殖户(场)建有机肥加工厂、沼气池进行补助,对分散养殖农户(场)的畜粪则建立畜粪收集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通过资金补助等形式建立简易的有机肥加工点。将畜禽粪便处理和有机肥的生产、沼气池的建立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逐步探讨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城市化的新模式

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措施之一,大力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的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市政府在《纲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具体目标。建议将农村城镇化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农村城镇化一定要先做好试点,适时适度的加以推进。农村城镇化要基于农业产业化程度而定,在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率先进行,切不可超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强行推进,以避免人为增加农民的负担,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对非城镇化的农村也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动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的覆盖。对农村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采取建农村垃圾储运站等措施,避免未经有效处理的生活垃圾,随意堆放或填埋,甚至倒在河道旁,给河水带来严重污染。在生活垃圾收集的基础上,要开发适合于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实用技术,包括利用垃圾进行沼气发酵、制作堆肥,或生产有机无机复混肥等。真正实现垃圾的收集、管理与资源化的统一,使农村生活垃圾变废为宝,使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农村管理的城市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应通过资金、项目的方式逐步探讨真正适于农村发展的新模式。

六、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逐步实施荒山造林计划,加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力度,最大限度地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推进果树林地的建设,将经济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水土保持工作。

在河流两岸建立生态护坡,最大限度地保持现有坡岸植物结构,同时引入高效保水保土植物品种,增强河道岸坡抗冲刷能力,拦截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对河滩地采取保护措施,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恢复能力,同时,加速培植芦苇等湿生植物、水生植物及浮游生物,提高河滩地的动、植物多样性,利用生物降解和吸收能力,降低水中污染物和有毒物质含量,达到提高水质的目的。

七、将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与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相结合

篇8:关于农村环境污染与治理

1.1 政策背景

农村环境问题, 特别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央就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982—1986年, 中央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 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2011年, 中央又连续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 强调了农业、农村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的重要性[1,2,3,4]。同时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要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 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 把农村环保放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改革开放以来, 湖北省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 分别下发了湖北省委、政府1号文件, 制定了《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 要求全省要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 促进农民增收, 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 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国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随之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湖北是农业大省, 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 随着人口的增加, 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特别是农村土地污染问题突出。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尚未得到根本性遏制, 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 农村生态环境频遭破坏等现象在农村依然存在, 这都成为制约湖北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亟待解决。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 更好地落实中央1号文件的要求, 解决好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实现全省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是当前面临的一项新的历史任务。

1.2 研究范围

1.2.1 农村环境。

指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各种天然的和影响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农村自然要素的总称。包括该区域内的土地、大气、水、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道路、设施、构筑物、乡村等。

1.2.2 农村环境保护。

指对农业或农村环境资源的保护与管理活动的总称。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 农村生活污染治理, 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治理, 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 农村土壤污染防治, 农村自然生态保护等。

1.2.3 农村环境污染。

指由于农村社会成员的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乡镇企业生产以及农村商业经营中的不当行为, 导致农村环境质量下降, 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等造成不利影响等。包括水质 (地表水、地下水) 变差、土壤污染、大气污染等对农村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1.3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为理念, 以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目标, 以“规划共绘, 设施共建, 责任共担, 环境共保, 资源共享”为原则, 按照建设全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 把湖北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 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着力推进湖北省农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 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1.4 研究目标

通过对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 力争使全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农村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 农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2 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必要性

2.1 是实现全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湖北农村经济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2006年, 以不足全国2%的国土面积生产了全国8.4%的稻谷、6.3%的棉花、10.3%的油料、5.4%的猪肉和18.0%的淡水水产品, 并为全国5.2%的乡村人口提供了生产和生活空间。但是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自然资源过度消耗、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通过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 可以有效解决常规农业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 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有效地保护耕地, 节约资源, 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提高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

2.2 是促进全省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保障

湖北是农业大省, 但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目前, 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为526.67 m2, 居全国第21位, 而且耕地总量呈下降之势。湖北又是水稻种植大省, 水资源消耗大。湖北水资源分布不均, 给水资源的有效供给带来困难。据有关数据统计, 湖北水资源总量1 027.8亿m3, 只占全国的3.5%, 列全国第10位。同时, 生产化肥、农药所需的石油、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较低, 对外依存度较高。湖北作为全国粮食主产省之一, 承担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的压力很大, 如果继续沿袭传统的粮食增产方式, 以土壤肥力、水资源、化肥、农药的大量消耗来确保粮食安全, 不但粮食安全问题不能从根本得到解决, 而且会破坏农村的自然资源。因此, 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可以降低农业生产对水资源、化肥、农药的消耗和需求, 既是缓解资源紧缺矛盾、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的有效措施, 又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

2.3 是减轻全省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

据资料显示, 2005年, 湖北被列为全国15个农业面源污染高风险省市之一, 全省农村地区氨氮排放量为4.74万t, 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2.09倍;化学需氧量排放24.28万t, 是同期工业排放量的1.40倍;总氮和总磷的排放量分别为19.09万t和3.31万t。全省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排放指标已经超过全省工业污染排放总量, 仅占全省国民生产总值16%的第一产业地区, 却排放了超过全省50%以上污染物。进行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的研究, 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整治, 加强植被保护和动、植物疫情防治, 能有效地支持农业污染防治工作。

3 湖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近年来, 湖北省委、省政府为解决全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多次整治, 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和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农村乡镇企业污染监管力度, 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大力开展农村生态水系整治与修复等工作上, 使全省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 针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湖北发改委采取实地踏勘、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 专程到荆州、襄樊、咸宁、潜江、丹江口市 (区) 等地, 同时还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荆州沙市区皇屯村等11个乡镇村等进行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湖北省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总的来说相对滞后, 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和科学管理等方面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农村土地污染严重

据资料显示, 全国农业每年的化肥施用量超过4 000万t, 但其利用率只有30%~40%, 其余60%~70%进入生态环境, 造成土壤有机质降低, 土壤理化性状变劣, 肥力下降, 使农业环境遭到污染。全国农药生产能力约76.7万t/年, 其中约有80%农药直接进入农村环境, 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药生产大国。化肥、农药的使用已成为提高耕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 我国农药的过量使用在水稻生产中达40%, 棉花生产中超过50%[5]。化肥、农药的利用率较低, 在耕地中的残留又成为土地污染的主要原因。此外, 还有农膜残留造成的“白色污染”以及城市转移的污染等, 严重污染和毁损了农村土地。在调研中发现, 全省农村地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污染问题。

3.1.1 化肥、农药污染严重。

一是为追求农作物高产的短期经济效益, 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存在。据农业部统计, 2005年, 化肥施用量达4 766万t, 其中氮肥施用量达2 200万t, 有机肥施用量仅占肥料施用总量的25%。而湖北的化肥平均施用量也超过了国际公认的上限225 kg/hm2, 年化肥施用量为283.6万t, 其利用率仅为30%左右。据估算, 湖北省每年流失的化肥约24.6万t。如沙市区皇屯村, 该村平均每户耕地为0.60 hm2, 平均化肥施用量为1 891.5 kg/hm2, 远远高于全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水平 (400.5 kg/hm2) 。木桥村也存在该现象, 该村每季施用碳铵超过1 125.0 kg/hm2, 磷肥超过750.0 kg/hm2。二是由于农药的长期使用, 害虫抗药性愈来愈强, 导致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病虫害防治成本也逐年提高。由于农药过量使用, 致使农村耕地、水体、农产品等污染加剧。统计数据显示, 全省农药年使用量在4.3万~4.8万t之间, 单位面积使用量已达4.5 kg/hm2。目前, 全省农药使用量随着田间害虫耐药性增强而上升, 并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仅化学除草剂用量已达到每年0.78万t,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已达每年250多t, 未来还将呈发展趋势。3.1.2大量废弃农用地膜处理不当。一是全省农用地膜的推广使用, 给农村带来了“白色污染”。据农业部统计, 2005年, 农膜生产量达176万t, 农膜残留量高达45万t。近几年, 湖北的设施农业发展较快, 大棚农业逐步成为各地市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 农用地膜广泛推广并大量使用。但是大棚农业的副产品地膜的回收和处理却相对滞后, 随着地膜的使用量和覆盖面积逐年增加, 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残膜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 给农村环境带来了“白色污染”。二是农用地膜的残留, 降低了耕地的渗透性, 减少了土壤的含水量, 影响了耕地的抗旱能力。在地膜处理中, 没有认识到农膜残留的危害, 只处理大块残膜而忽视了小块薄膜。

3.1.3 城市部分垃圾向农村转移, 填埋处理无规划。

一是城市固体垃圾向农村转移严重破坏了农村环境。农村是支撑城市发展的原材料产地, 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为城市提供初级农产品, 城市生活生产废弃物向农村输出, 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据统计, 每年有约90%的城市垃圾和工业废弃物填埋或堆放在郊外农村。2006年, 我国垃圾填埋量31 384万t, 并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城市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不仅占用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而且污染了周围的水质、土壤和大气, 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二是城市污物无序排放, 污染农村土壤和水体。由于目前城市污物处理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全省垃圾还没有完全做到分类收集处理,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 垃圾中有用物回收率更低, 90%的城市垃圾采用运往郊区农村进行填埋、堆放和焚烧等方式处理, 造成对城市周边农村耕地的侵占、污染和毁损。

3.2 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

调研发现, 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环保等相关部门为改善湖北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态环境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 加大农产品与食品卫生监督力度, 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退耕还林、沼气、坡改梯等工程, 这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农村水体污染的压力。但是全省农村地区水污染不断加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性遏制。

3.2.1 农村水体污染严重, 农民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一是目前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体污染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 除长江、汉江外, 主要水体水质恶化逐步加剧。全省11个省控湖泊中, 水质符合功能区划标准的湖泊仅占26.7%, 处于富营养状态的占46.2%。全省100 km以上40余条河流中, 由于水量小而沿河城镇迅速发展, 大量工业、生活污水排入河流, 大多数河流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目前, 除鄂东北黄冈地区污染较轻, 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污染。二是近5年来全省境内湖泊、水库、河流、鱼池等水质污染程度不断恶化。据统计, 武汉、黄石、鄂州、荆州、襄樊、十堰、荆门7市内湖和11条纳污河渠的水质污染十分严重, 水质绝大部分为Ⅴ类。水质状况与2004年相比, Ⅱ、Ⅲ类水质的湖泊减少了14.2%, Ⅴ类水质的湖泊增加了14.3%。

3.2.2 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无序, 养殖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生活污、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导致水质恶化。目前, 全省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刚刚起步, 缺乏系统、可靠的基础性资料, 使全省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制订、流域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流域水环境容量的确定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可靠的数据源, 致使全省农村县城以下生活污水处理不足3%, 97%的污水则随意直排进入水体, 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二是畜禽养殖业超规模迅猛发展, 造成水污染。目前, 全省农村由于绝大多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 畜禽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农业环境, 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据统计, 全省畜禽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6%, 同时, 由于化肥生产的发展, 种地者用化肥取代了畜禽粪肥, 大量畜禽粪便未加无害化处理就排入附近河渠或渗入地下, 污染地表水、地下水[6]。如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存栏量肉牛9.23万头, 猪3.34万头, 肉鸡325.61万只。将60只鸡折算成1头猪、1头牛折算成5头猪, 按标猪废水日排放强度1.2 m3/ (百头·d) , 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17.9 g/ (头·d) , 氨氮排放量3.6 g/ (头·d) 测算, 老河口市2007年畜禽养殖业废水排放量达372.41万t,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达66.66 t, 氨氮排放量达13.41 t, 这些排放物都未经任何处理, 直接污染农村水体。三是水产养殖业超规模发展, 带来的农村水污染。据统计, 全省水产养殖的排放物占全省农村面源污染总量的30%。由于水体污染源的扩散, 使原有水体丧失使用功能。湖北是淡水水产品生产第一大省, 总产量连续12年居全国第一, 水质污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产养殖的发展。

3.2.3 污水大量灌溉且严重威胁耕地、地下水和农产品质量。

一是乡镇企业盲目发展, 生产废水未经处理无序排放, 污染农村水环境。自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给农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但是乡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也逐年增加[7], 许多乡镇企业 (主要集中在造纸、印染、化工、冶炼、矿产、建材等)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向河沟、水库和农田, 大量杂乱堆放的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又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如咸宁市八把刀村位于咸宁市赤壁镇东南部, 调研发现该村没有任何工业企业, 但是城市企业污染的转嫁仍对村里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长江支流陆水河流经该村, 在陆水河上游的一家大型纸厂每天向河里排放大量污水, 以致陆水河受到严重污染。二是大量农田因污水灌溉受到不同程度的病菌、有害物、重金属等污染。调研中发现, 由于农村农业灌溉需求的持续增长和水资源掠夺式使用等, 已导致全省农业灌溉用水面临枯竭、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用于农田灌溉给污灌区的饮水及食物安全造成危害。

3.3 大气污染严重

3.3.1 部分地区农作物秸秆随意焚烧, 造成大气污染。

据调查, 农村的生物质能源主要是秸秆、薪材和煤等[8]。农村农作物秸秆类型较多, 随着农作物单产提高, 秸秆总量迅速增加, 而直接作为生活燃料和饲料的比例大幅度减少。据农业部统计, 2005年农作物秸秆产生约6.5万t, 但有40%未被有效利用, 多数地区秸秆焚烧现象严重, 不仅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而且带来大量烟尘, 污染环境。如在荆门沙洋县荆南村调研发现, 由于该村工业不发达, 68%的村民仍以农作物秸秆为生活能源, 对周围空气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由于秸秆随意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 每到夏收、秋收时节, 大量剩余秸秆被焚烧, 或被抛弃于河湖沟渠、道路两侧, 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而且造成大气和水体污染。有关数据显示, 湖北每年夏、秋2季秸秆产生量大, 空气污染最严重。在江汉平原等粮食主产区,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70%~80%的农作物秸秆未被有效利用, 农作物收割后不待秸秆彻底干燥即进行焚烧处理, 由于燃烧不充分, 产生大量的浓烟弥散在空气中, 导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浓度增加, 不仅严重污染农村空气, 而且还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 造成交通事故频发。如2010年5月29—30日, 沪渝高速公路荆州丫角段因焚烧秸秆产生的烟雾使能见度降低为20~50 m以内, 沪渝高速被迫关闭3 h;同日, 二广高速荆门段因焚烧秸秆发生交通追尾事故。

3.3.2 垃圾处理工艺落后, 污染空气质量。

据统计, 湖北农村地区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610万t, 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居住分散, 由于距离垃圾收集设施远而不愿将垃圾送入垃圾桶中, 仍按传统习惯就近倒在房前屋后、庭院旁边或沟渠之中。如玻璃瓶、饮料罐和不可降解的薄膜塑料袋随处可见, 且大多数村镇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 生活垃圾被随意抛弃在河塘或低洼地。其处理方式为“污水基本靠蒸发、垃圾基本靠风刮”, 这种现象既污染了农村地区居住环境, 又威胁着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在调研中发现, 目前农村垃圾呈现出3个明显特点:一是不可降解物大量增多, 塑料袋和塑料薄膜的使用和丢弃已习以为常;二是垃圾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且不仅是生活垃圾, 农村的建筑垃圾量也在迅猛增加;三是垃圾来源多极化, 除农村自产的垃圾外, 城市垃圾也在向农村转移, 且有扩大之势。例如桂花镇位于咸宁市南大门, 明星村则紧挨镇中心, 该村地处丘陵地带, 地势较平坦。全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265户, 原有的池塘既可养鱼又可供周围的居民饮用, 但现在池塘已经被垃圾填满, 恶臭弥漫、蚊蝇孳生, 空气质量差。

3.3.3 农村乡镇企业环保处理设施落后, 废气、烟尘等污染农村环境。

目前, 全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能耗高、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等特点, 多数企业没有相应的环保处理措施, 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导致污染治理难度大, 乡镇企业每年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量排放量较大, 直接污染严重, 对农村群众健康危害大。例如咸宁咸安区桂花镇明星村现有21个采石厂、1个电石厂、1个茶砖厂、1个胶板厂, 工厂排放出大量烟尘, 严重影响了周围生态环境。

3.4 生态环境频遭破坏

生态环境的稳定是一个地区稳定发展的基础。当前由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的因素, 导致局部生态平衡破坏, 生态功能失调, 生态调节作用减弱, 各类自然灾害频发。

3.4.1 耕地面积锐减, 生态功能退化。

由于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 厂房、住宅、交通道路等建设, 大量耕地被占用, 再加上盲目围湖造田、开垦荒地等, 使湖北原有的湿地面积缩小, 打破了自然生态平衡, 影响了蓄洪、湖水自净、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湖北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紧缺的省份, 人均耕地面积为506.67 m2, 不仅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 而且还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提出的最低警戒线。目前, 湖北省经济发展步伐加快, 城市扩展、工业建厂、居住地建设、道路交通建设等占用耕地, 使耕地面积减少, 土地流失后的潜在性生态功能退化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例如处于典型丘陵地带的木桥村, 坡度在15~25°之间, 土地的使用率达到100%, 许多坡度较大的旱地也常年连续耕种, 遇到雨水季节, 土壤因受雨水浸泡而变得松软, 经常发生水土流失。

3.4.2 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影响生态环境平衡。

资源与生态密不可分, 资源枯竭会引发生态危机。湖北省境内沉积地层完备, 各种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丰富, 铁、铜、石膏、岩盐、汞、镍等储量大, 水力资源居中国第4位, 地表水体积占中国第10位;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 过境容水量约有6 338亿m3;全省树种有1 300余种, 其中用材林约占一半, 药用植物1 300多种, 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植物园。但是湖北省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植被资源等在开发中不注重保护, 浪费和破坏现象也相当严重, 特别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 普遍存在因开发无度导致资源枯竭。例如大冶矿产资源丰富, 但因资源开发不合理, 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分散的开发方式竞争力很小, 也无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只有把小型矿厂整合在一起才能承担得起环境保护的费用和市场风险。

3.4.3 生态系统失衡, 造成各种自然灾害频发。

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是农村环境的新问题, 往往比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更严重, 治理难度更大, 产生的负面影响更加深远。近几年, 湖北省各级政府重视生态建设, 2008年, 全省造林14.51 hm2, 零星植树达到1.8万亿株。全省自然保护区达到63个, 其中国家级生态示范区9个, 省级自然保护区15个,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9.53 hm2。乱砍乱伐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环境逐渐有所好转。但是湖北省生态环境总体还是比较脆弱,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生态系统破坏问题比较突出, 最终导致洪涝、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如咸宁咸安区马桥镇严洲村地处丘陵地带, 山岭较多, 有些地方的植被遭到较严重破坏, 很大一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由于植被减少, 造成山洪暴发、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 大量的污染物随着雨水流入河水中, 严重污染严洲村水环境。

4 湖北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环保观念落后是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4.1.1 农民环保意识薄弱。

一是农民环保意识缺乏。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 农民由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 农民环保知识的普及教育一直相对缺乏, 对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危害、防治办法等了解甚少, 存在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二是农民大局和参与意识淡薄。农村环境保护需要依靠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 但在调查中发现, 一些农民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热情不高, 对环境保护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缺乏认识, 普遍习惯于对政府提要求, 而无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对治理污染、改善环境的诉求很高, 部分农民对乡镇污染企业关停、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不予支持、配合, 甚至有抵触情绪。

4.1.2 乡镇企业法制观念淡薄, 环保管理方式落后。

一是乡镇企业法制观念淡薄。农村乡镇企业发展迅速, 对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确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但目前在湖北大部分乡镇企业中, 因其法制观念淡薄, 又缺乏环境保护和生态学知识, 在利益驱动下消极对待污染的防治, 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而偷排。二是管理方式简单。目前农村乡镇企业普遍存在布局不合理、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防污治污设施不健全等现象, 因只注重眼前利益, 忽视长远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污染物处理率也明显低于工业污染物平均处理率[6], 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不良影响, 污染了农村环境质量。同时不少地方还过多注重眼前利益。如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加的价值取向, 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将环境和生态问题优先考虑, 生态和环境的价值被短期利益取代的现象普遍存在。

4.1.3 部分基层政府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视不够, 监管不力。

一是部分基层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 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 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二是“兼”多“专”少。在调研发现, 乡镇环保员大部分是兼职, 专职的比例很小, 由此导致环保人员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环保工作上, 同时农村基层还存在环保人员变动快、业务不精等问题。乡镇环保工作人员变动过快, 使刚刚启动的乡镇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4.2 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滞后

目前, 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主要是针对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而建立的, 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重视不够, 已建立的农村环境保护体制也不够完善。湖北农村环境治理体系建设也是如此。

4.2.1 农村环境保护机构匮乏, 管理职能交叉。

一是湖北农村地区环保管理机构还普遍匮乏。据统计, 目前大多数村镇政府没有设置环境管理机构, 县级环保部门基本上没有在其所辖村镇设立派出机构, 农村环境监测和环境监理工作基本属于空白。极少数乡镇设有环境监督部门, 由于工作人员配备少、经费不足, 难以支付行政管理开支、履行环保职能。二是管理职能交叉, 政出多门。据调查, 目前现行的环境管理体制存在垂直分级负责、横向多头管理的缺陷, 涉及农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部门较多, 有环保、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 且各自为政, 部门之间“责、权、利”不统一, 有利则相互争权, 无利则相互推诿, 造成“管理重合”和“管理真空”现象, 损害了规章制度的统一性和权威性。加上农村环境治理范围大, 相关部门职能分割, 致使农村环境管理协作难、漏洞多, 从而导致农村基层监管工作困难, 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4.2.2 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滞后。

一是环境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期以来我国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农村的环境污染防治方面重视不够, 导致农村环境管理体系、监管力量难以覆盖广大农村地区, 难以适应管理要求, 难以遏制各类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二是农村环境管理法律法规滞后、不配套。国家虽然也颁布实施了一些有关农村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如《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但就整体而言, 农村环境的现实与需要的法规不配套, 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 现有的涉及到农村环境治理问题的法律法规可操作性不强, 对损害环境的民事赔偿无法律依据可循, 一些重要农村环境保护领域还存在着立法空白。如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等都无法可依。

4.2.3 缺乏实用性强、可操作的治理技术。

一是农村环境治理措施和模式缺乏。目前国家针对城市和大型企业污染制定了许多相关治理办法和措施, 还设立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 对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提供贷款贴息等, 而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却没有相关治理办法、措施及政策。二是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滞后。在调研中发现, 目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基本沿用城市和大的工矿企业环境污染治理方法———末端治理法。末端治理适用于大规模的工矿企业单一点源污染的防治, 而在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和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治理中, 会受到农村治污设施建设不完善、经济规模小以及折旧率高等客观因素限制, 不能起到有效控制污染的作用。

4.3 农村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使治理无保障

农村环保属于公益性事业, 投资回报率小, 周期长。长期以来国家用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企业和城市, 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 而湖北地方财政实力不充足, 大部分乡镇财政比较紧缺, 难以支持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求。社会闲散资金由于没有适宜的政策引导, 还无法顺畅流入农村环保事业中, 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进程。

4.3.1 资金来源缺位且投入不足。

一是用于农村环境治理资金严重不足。实际经验证明, 解决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1.0%~1.5%可以基本控制污染, 达到2%~3%可以逐步改善环境[10]。实际上中央财政资金对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投入严重不足, 地方财政负担普遍较重, 用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资金投入严重缺口, 导致农村环境保护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 绝大多数市 (县) 农村环保投入均为空白。二是环保基础设施投入不够。许多乡镇村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不全, 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场所。

4.3.2 融资渠道不畅, 缺乏市场机制引导。

一是农村环境治理融资渠道不畅。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实质上是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一种补偿, 是实现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保证。目前全省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主要是政府投入、机构扶持和企业投入3种方式, 其中乡镇企业自身投入是主要的, 但大部分乡镇企业几乎没有多余的资金投资环保建设, 这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治理的直接原因。二是缺乏市场机制引导。目前政府用于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有限, 优惠扶持政策少, 贷款授信程度低, 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市场化机制难以建立。同时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尚未建立起市场引导和激励机制, 银行、企业和社会闲散资金缺乏政府正确引导, 参与农村环境治理融资的积极性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

4.3.3 农业比较利益偏低。

一是由于农业比较利益偏低导致农业环保支出严重不足。环境保护意味着资金的投入, 1979年以来, 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虽然有所缩小, 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农业税被取消, 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增长较快, 但是农业比较利益偏低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定价偏低, 而销往农村的工业品价格却不断上涨, 一度缩小了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又重新扩大, 削弱了农业的积累能力, 从而导致用于农业环保支出的资金严重不足。二是农民是农村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在利益和价值关系上, 农民面临着两难选择。如改变贫困是农民目前最大的渴望和利益, 但农村环保投资回报率小、周期长, 制约了农民对环保资金的投入。4.4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是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城乡二元结构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建构, 人为地将公民分为“农村”和“城市”2个部分。在这种“二元结构”下, 农村的环境保护长期受到忽视, 环保政策、环保机构、环保人员以及环保基础设施均供给不足, 这是农村环境污染失控的一个重要背景, 由此造成的社会分割和身份歧视导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 成为产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成因。4.4.1户籍制度加剧了农村人口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 事实上是将城乡居民分成2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如, 1953年修改的《劳动保险条例》详细规定了城市国营企业职工所享有的各项劳保待遇, 而农民的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虽然我国农村正在组织实施农村合作医疗, 但由于农村一直沿袭的“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模式, 农村人口生育率和自然增长率大大高于城市, 加剧了农村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4.4.2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的差异产生不对等污染源。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异导致无形的污染在城乡之间发生和损害农村环境的原因。据统计, 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是10 493元, 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 255元, 二者之比为3.22[11]。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非货币性收入, 包括城镇人口享受的公费医疗及各种实物性补贴, 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可能要达到4~6倍[12]。城乡收入差异必然导致消费水准的悬殊, 最终会影响到农村环境。一方面是资源从农村转移到城市, 另一方面是污染从城市转移到农村。而城市没有因为其污染转移行为而得到适当的经济处罚, 农村因资源过度开发、污染转移而产生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不仅得不到有效补偿, 而且还要用贫困、健康的损害来替城市承担后果。

4.4.3 城乡承接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获取自然资源产生的利益不对等。

资源的消费往往伴随与资源开发总量相应的污染物的产生, 资源消耗量越大, 排放的污染物越多。农村对于城市来说是作为原料输入地而存在, 支撑国家工业化、城市化需要的资源主要来自农村, 农村耗竭地力和其他资源来供养城市, 还为城市居民提供初级农产品。一方面将矿产资源及自然资源转移到城市, 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农村地力衰竭、生态退化等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 城市人均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远远高于农村, 城市作为资源消费方, 并没有支付和其资源消费量等比例的环境污染费用。农村相对来说较少使用资源和产生环境污染, 却承接了城市转移的生活污染和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 农民把自己应享有的环境及资源使用权无偿过渡给城市居民。农民的环境资源使用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不仅影响了农民生存和基本素质的提高, 而且影响了农村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3]。

4.5 农村环保技术滞后使治理难度增大

农村环境问题治理难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农村环保技术落后, 现有的污染防治技术跟不上实际需要。目前, 农村普遍粗放耕作, 农家肥减少, 施肥、施药的配套技术和器械也不完备, 严重缺乏技术指导, 不仅造成农用化学品大量浪费, 还直接污染了土壤和环境, 使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农业病虫害的天敌种群数量锐减, 生态食物链受到破坏, 导致农作物发生病虫害严重。

4.5.1 农村环境问题研究部门和力量薄弱。

农村环境问题十分复杂。污染源分散、种类繁多, 既有点源污染又有面源污染, 全省各级对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缺乏深入性和系统性, 政府、社会对农村环境问题重视不够, 认识不足。目前, 国家和省政府部门、科研机构虽然成立研究机构, 但科研力量薄弱, 对农村环境问题治理的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研究不够, 由此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研究停滞不前。

4.5.2 农村生产和种植技术落后。

农民根深蒂固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 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问题难以根治。同时, 农民长期沿用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 又缺乏科学技术指导, 导致土壤有害物质残留严重。

4.5.3 技术推广应用不深入。

农业生态保护技术研究不够, 可应用推广的实用技术少, 从事农村环保技术研发和推广的人员严重不足, 导致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多套用解决城市污染的末端治理法, 难以解决农村生活污染、乡镇企业污染及规模化养殖场污染等问题。

5 湖北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治理对策

农村环境问题也引发了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 目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要达到城乡经济发展、生活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点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环境为重点, 坚持技术创新和机制创新, 实现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从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14]。

5.1 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 增强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环保意识不提高, 农村的环境污染就得不到根治, 必须强化农民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 提高其节约资源、合理使用资源的自觉性, 转变传统观念, 树立环境资源价值论。要加强组织领导和部门协作,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公众进行环境保护法律知识宣传, 尤其要对基层领导干部进行环保知识培训。

5.1.1 加大宣传力度, 增强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一是要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和引导, 通过从宣传《环保法》入手, 深入开展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教育, 利用各种媒体向广大农村群众宣传环境保护对生态建设和人类自身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高农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法规的认识。二是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网络、科教片等形式, 逐步让农民树立农业资源忧患意识、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满足不同层次的农村劳动经营者对农业科技知识、技能、管理方法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同时要转变工作职能, 增强基层干部的环保意识。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从法制上保护农村环境不受污染, 做到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有制度、有投入、有考核、有人负责抓落实。

5.1.2 建立培训机制, 提高广大农民文化、科技和环保素质。

一是从小抓起, 从学生抓起。要从小培养环境保护的环保意识。二是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培训模式。如组织新闻媒体和教学单位下乡普及环保知识, 采取图片、宣传册、多媒体等宣传教育形式, 重点是乡镇和村一级要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农民进行环保知识教育, 帮助农民群众熟悉和掌握相关环保常识。使广大农村群众和各级基层干部了解农村环境恶化的现状及其危害性, 促使其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同时组织力量编写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实施技术简易手册, 以提高农村群众、各级基层干部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知识的普及程度和文化、科技、环保素质水平。

5.1.3 转变工作方法,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普及。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转变工作方法。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纳入基层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对照新农村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和分年度目标, 精心组织各种全面性和专项性相结合的教育和督查活动, 并培育一批有说服力、有推广意义的镇、村、组和农户典型;在编制村镇规划时, 融入环保知识和加强生态保护等内容, 建立完善实用的污染防治和废物综合利用示范技术体系, 为新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强力支撑。二是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切实把环境保护任务和责任落到实处。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目标管理责任制, 实行创先评优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 把环境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和预算保障的重点。完善联合执法机制, 依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15]。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 建立灵活高效、协调有力的联席会议制度。

5.2 健全完善政策法规制度和规划编制工作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环境规划, 是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本措施之一, 它可以解决乡镇企业与农村环境保护问题, 防止城镇污染向农村蔓延、扩散, 保护农业和自然生态环境, 实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5.2.1 结合实际, 加强组织领导, 制订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 明确工作责任。要结合工作实际, 明确年度工作目标, 分步骤、分阶段抓落实, 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各级应成立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机构,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和队伍建设, 乡镇应明确主要领导主抓此项工作, 配备专职环境保护管理人员, 村级明确专人负责环保管理, 确保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达标, 使生活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农业面源、点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二是建立农村环境治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完善“乡镇组织领导、村组织具体负责、服务队定岗定位、群众参与监督”的管理体制。制订和完善农村环保法律规章, 如制订和实施农村环境的地方性法规、规章以及专项管理制度, 制订防治城市企业污染转嫁农村的管理办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办法、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垃圾无害化治理及污染的防治办法、农业废弃物堆存处置制度、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制度等。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监测站点管理和环境执法工作, 真正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5.2.2 因地制宜, 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建立环保管理体系。

一是认真编制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完善管理体系。要结合“两型”社会建设, 把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纳入城乡发展统一规划, 编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规划编制要强调系统性和实用性, 要和农村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供水、供电、交通等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相适应。二是要有效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 必须以规划先行、靠规划调控、按规划执行, 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 从规划入手解决布局性和结构性污染问题。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互动的高度出发, 务求小城镇环保规划和农村环保规划共同修编、衔接融合、相得益彰, 形成城乡一体化环保规划体系。

5.2.3 上下结合, 加大管理力度, 建立环境管理政府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

一是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 实行领导逐级负责制。要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逐级分解任务, 落实具体措施, 一级抓一级, 层层抓落实。要建立村镇行政负责人为首的农村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负责制订本辖区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并组织实施, 基层应配备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农村生活垃圾、全村环境监督管理和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同时要制订奖惩办法, 建立健全奖励约束机制, 对保护环境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 把环境整治工作与年终考核、平时考核相结合, 逐步推行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强化农村环保的执行力。乡镇特别是行政村要制订村规民约、责任制度、保洁执法、奖惩办法等制度。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划分, 建立集成管理体制和联合执法制度, 推行重点环境问题市级挂牌督察、督办的方法, 促使污染查处到位、整改到位, 对超标排污、违法偷排企业从重从快实施处罚, 加强对各类污染源的巡查、联查、督查和抽查, 切实提高农村环境监管的质量和水平。

5.3 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投融资机制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和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 将公共投资重点向农村环境保护领域倾斜, 加强对农村环境保护的投入, 并引导乡镇企业向环境保护投资。同时要引导其他方面的资金进入农村环境保护领域, 坚持“谁污染、谁付费, 谁收益、谁负担, 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 以为治理环境污染提供资金保障。

5.3.1 改革财政、金融对农村环保工作的投入机制, 确保各级财政对农村环保投入、补贴和配套。

一是中央和省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目前,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薄弱, 建设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 国家必须突破“二元”体制束缚,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 真正体现“工业反哺农业, 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导向。二是完善农村环境质量资金扶持、补偿、奖励、补助政策。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各级财政资金投入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 明确部门责任、落实资金用途、加强资金监管。同时还要拓宽农村环保治理投融资渠道。

5.3.2 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 缩小城乡差距, 促进农村环保投入和支出平衡。

一是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国家应该加大对农业支持力度, 加快农产品价格改革步伐, 消除农产品的地区分割, 促进全国农产品统一市场的形成;增加政府对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 促进农资工业不断增加生产能力、改进技术、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以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及时充足供应和价格稳定;逐步缩小和消除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增加政府对农业和支农产业及机构的投资, 使农业资金的流入与流出大体持平。二是使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在资金投放上, 要重点支持有助于延长农业产业链的产业和采用环保工程的农业产业。在税收、信贷、服务等方面予以倾斜, 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积极投资兴办农业生态重点工程, 兴办废物利用的环保产业等, 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 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

5.3.3 建立多渠道多元化投入机制, 发挥市场对农村环保工作资金的配置作用。

一是建立多结构多层次投资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庞大系统工程, 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农业、工业、水利、环保等多个部门, 仅靠涉农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 各级政府要协调建设、农林、水利、卫生等涉农部门整合财力, 扶持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本地, 实行个人、集体、国家三结合, 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 增加投入。把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农业建设结合起来, 把单项建设变为综合建设, 发挥专项资金的综合效益。二是建立多渠道多元化融资机制。鼓励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建立开发基金、农民自筹资金、引进外资等多种筹资形式。除了国家财政投入、省财政补贴、地方财政配套外, 还应出台税收、信贷等相关优惠政策, 吸引农民、社会资本、国际、国内金融组织等参与农村环保事业, 对积极主动有效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国有企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 在项目立项、银行贷款、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和优惠。同时还要建立农村信贷抵押担保机制。

5.4 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增强农村环境技术支撑能力

农村生态环境脆弱而复杂, 全省各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差别较大, 总体上是山区优于平原。目前还有许多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了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结合农村实际情况, 深入分析问题成因, 理清发展思路, 找准环境问题的切入点, 不断提高环保科技含量,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环保科技支撑[16]。

5.4.1 加大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支撑力度, 促进农村环保科技创新

一是加快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创新, 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鼓励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性经济合作组织参与农业科技推广, 构建新的科技推广服务体系, 使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成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生力军。鼓励支持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二是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各级政府作为农业科技的投资主体, 应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 加快农业品种技术更新, 加快优质品种的引进和示范, 大力开发无公害优质品种, 在农产品集中产区重点建设一批农业科技园区, 开发一些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先进适用技术, 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治理, 使农村环境治理真正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5.4.2 推进农村环保科技攻关与推广工作, 创新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一是推广实施生态农业技术, 预防和解决农村污染。研究农村垃圾资源化处理技术和方法, 对生活垃圾、粪便进行及时清理、收集, 进行无害化处理后, 制成有机肥, 用于农业生产;制订农村养殖废弃物处理方案, 完善农业生产废弃物收集处理集成和工业污染物控制与处理办法;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制度和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防污治污试点示范推广工作, 改革农业生产方式。二是研发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推广普及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 大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产品, 提高农村清洁能源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减少农村环境污染, 缓解农村环境压力。同时, 优化农村产业发展布局, 加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提高现代农业技术普及率, 促进农业新技术的转化和应用。

5.4.3 建立健全市场运作机制, 鼓励农村组织兴办农业环保企业, 实行有偿服务。

一是建立多元农村发展组织形式。积极培育企业带动型合作经济组织, 形成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的农民合作组织;引导培育社区合作型合作经济组织,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统购统销;大力扶持龙头合作经济组织, 带领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重点培育以资金、劳动力、生产要素入股的股份合作组织, 鼓励龙头企业、科研单位吸纳合作经济组织以土地使用权或产品入股, 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的利益共同体, 增强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会和农民协会, 从组织和制度上赋予农民公平合理的话语权和维权平台, 更有效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二是筹建农村协会组织。研究探讨成立“农村安全用水协会”, 实行农村用水有偿服务, 由其负责农村水务建设与管理工作, 承担农村安全饮水、水源保护、用水管理、节水管理、污水治理、沟渠河塘管理和维护等工作;制订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实行有偿服务制度, 鼓励支持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以科技服务、技术承包、技术转让和技术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环保产业化市场经营活动。

5.5 探索新生产模式, 提高农村自然资源利用效率

针对目前全省农业生产状况, 积极推广新型施肥方式、改进灌溉制度、发展生态农业、合理种植、推广复合肥、防止水土流失等是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和提高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同时加强对乡镇企业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中管理和治理, 这些将对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5.1 加大治理力度, 做好农业环境调查和监测工作。

一是研究制订与国家相配套的农村环境污染措施和办法。如制订《农村土壤污染治理办法》《农村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办法》《农村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办法》等,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和统计工作体系, 定期开展农业环境质量调查, 正确评价农村环境基本要素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 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 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二是建立农业污染监测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制订农业灌溉污水水质、土壤、农产品及基本农田环境污染进行监测的规章制度。建立农村废弃污水、地表水、地下水和生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系统, 加强农村生态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并举, 做好农村水资源和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倡导农村垃圾处理、水污染处理集中管理和收费制度, 将交纳农村环境污染治理的相关费用规定为广大群众应尽的义务, 专款专用, 明确责任和义务, 从源头上杜绝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

5.5.2 依法加强农村环境和乡镇企业的环保监督管理, 控制“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一是加强农村环境建设,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群众广泛参与、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农村环保体系。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管理制度。各级环保、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 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 提高管理效率, 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三是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努力加快推进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 建设一批绿色水产品基地;全面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建设一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控污示范区;实施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处理试点;开展河道整治及生态河道建设, 定期对河道清淤;杜绝乡镇企业“三废”对农村环境的污染, 积极创建生态村镇, 努力提高农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5.5.3 建立农村农业发展和生产补偿机制,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总趋势, 并且对减少农业污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 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农业建设包括2个方面。首先是面上生态农业, 如农田改造、滩涂开发、土地合理利用、增施有机肥、生物防治、植物合理布局、立体种植等。其次是点上生态农业, 主要指生态村建设、清洁养殖、综合利用秸秆, 如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制炭、秸秆厌氧制沼气[15]、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 以及农牧林结合的生态农业等。具体措施如下:一是借鉴发达国家做法和经验。实施配方施肥、化肥深施、有机肥多施的耕地保护措施, 积极推广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减少农膜残留量, 提倡农牧结合, 清洁养殖, 综合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 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走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之路。同时还要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能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二是加快推广农村沼气池建设。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促进农户改厨、改厕、改圈、改水, 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一场一厂”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模式、发展“畜禽—沼—果 (草、渔) ”等立体生态种养模式, 实现废物综合利用和零排放。同时结合各地实际,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条件, 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林业、畜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走劳动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农业集约化可持续发展道路。

摘要:研究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 夯实“三农”发展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现湖北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的需要。该文在分析湖北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总体状况的基础上, 结合湖北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指出其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 提出治理对策, 对进一步推动全省新农村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农业强省, 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上一篇:财务会计第一次作业下一篇:饲料销售经理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