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扶持创业 江苏省泰州市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2024-06-26

统筹城乡扶持创业 江苏省泰州市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共2篇)

篇1:统筹城乡扶持创业 江苏省泰州市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统筹城乡扶持创业 江苏省泰州市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近年来,泰州市以被确定为全国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扩大就业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截至5月底,全市创业农民1871万人,创办企业项目1164万个,创造就业岗位5916万个。

一、落实目标责任,统筹城乡创业任务

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充分就业工程,增加城乡就业岗位”列为“改善民生十大工程”之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民自王创业的工作意见》,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就业,计划到2010年培训创业农民3万人,扶持农民创业30万人,带动就业80万人。为此,市成立了由有关负责同志任组长,多部门共同参加的促进农民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各市(区)、乡镇、村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同时,建立社会调查失业率制度,在全省率先发布社会失业率,作为把握农村就业形势、完善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的依据,去年全市的社会调查失业率为499%,其中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10%,农村调查失业率为5.31%。年初将扶持农民创业、农村调查失业率调控等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市(区)、各部门,列入考核内容。

二、改善创业环境,统筹城乡创业政策

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农民创业引导资金,各市(区)根据辖区内农业人口总数按每人每年2元标准设立促进农民自主创业专项资金。全市已建立2500万元的农民创业引导资金。将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向农村延伸,在贷款额度、贷款次数、贴息比例、反担保条件等四个万面向农民放宽政策。截至六月底,全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和小企业贷款2.1亿元,带动就业岗位3.36万个。畅通多渠道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农村信用工程建设,大力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农村信用社“一卡通”制度。建立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担保机构,降低反担保门槛和贷款抵(质)押标准,为创业农民提供担保服务。全市己为1.5万农民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1.2亿元。

降低创业门槛限制。放宽农民创业市场准入,取消歧视性的身份和行业限制,拓展农民创业的发展空间。将农民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围,享受与外地客商同样的优惠政策。放宽工商注册登记限制,对创业农民初创的小企业,按照行业特点降低公司注册资本限额。完善创业用地政策,把农民创业生产经营性建设用地统筹纳入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农民创业。引导和鼓励创业农民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厂房、农村撤并的中小学校舍等进行创业。

完善税费减免政策。实行农民创业“零收费”,3年内对创业农民免收登记类、管理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农民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创业项目免征营业税,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完善社保补贴政策,对农民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吸纳零就业、零转移家庭成员和低保贫困家庭成员上岗,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农民新办企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享受3年本企业缴费工资10%的补贴。向农村贫困家庭、残疾人、退役士兵等七类对象发放《再就业优惠证》,给予与城镇失业职工同等的就业扶持政策。

三、拓宽工作思路,统筹城乡创业培训

将创业培训向农村延伸,为所有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培训机会。狠抓乡镇创业培训师资培养,在乡镇开办创业培训班,推动农“民工潮”向“创业潮”转变。去年以来创业培训农民l.3万人,其中成功创业0.68万人,带动就业2万人,较好地发挥了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去年全市对16万农民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0.74万农民开展农业创业培训。泰兴市新街镇先后举办以大棚搭建、蔬菜栽培、市场营销等为内容的创业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1756人次。2007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400多元,比上年增加1300元,高效农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达76.9%。完善大中专毕业生见习培训制度,对见习培训期满实施创业的农村大中专生给予3000元创业补贴和两年社会保险补贴,一年内免缴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狠抓在校大中专学生创业培训,全市五所高校全部开设创业培训选修课。两年来,已有10批次1470名大学生参加创业培训选修课学习。

依托各地产业优势、地理优势、文化等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农民创业培训品牌。兴化市戴南镇放大产业优势,大力培训不锈钢营销人才,延伸不锈钢产业链。泰兴市黄桥镇放大文化资源优势,将黄桥烧饼制作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旅游景点开设黄桥烧饼品牌连锁店1500多家,带动就业l.2万人。

狠抓创业培训基地建设。筹集近亿元资金建成2个省级、5个市级创业培训基地。成立了125人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建立创业服务卡制度,明确扬子江药业等96家为市级创业实习基地。向社会广泛征集了221个创业项目并免费推介。去年共安排1560名学员到创业实习基地实习,有635名学员选择了免费推介的创业项目,组织专家进行跟踪服务445名创业学员。

四、落实配套措施,统筹城乡创业指导

完善农民创业服务载体。l2个街道、88个乡镇全部成互“创业指导中心”,在222个村试点建设“农民创业指导站”,计划三年内所有村建成创业指导站,并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成立泰州市创业者协会,定期组织会员外出考察和市场调研,打造成创业人员培训、交流、发展的平台。目前已发展会员1500多人。通过各类宣传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民自主创业的典型,组建创业事迹报告团,开通农民创业服务网,按月组织开展“创业服务大蓬车”进乡镇活动,营造“创业光荣、创业有功”的社会舆论氯围。

畅通“十位一体”创业绿色通道。市及各市(区)建立“创业服务超市”,提供创业指导、信息服务、项目推介、技术培训、创业实习、资金扶持、创业孵化、开业指导、政策落实、跟踪服务十项服务项目。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创业孵化基地,财政给予租金补贴。完善“创业农民绿色通道”制度,建立创业服务联合办公机制,相关部门和单位定期现场办公,创业农民开业手续由创业指导机构负责办理并确保在七个工作日内办结,为创业农民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服务。

下一阶段,泰州市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完善政策,优化服务,进一步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创业培训。在市及各市(区)成立创业培训学院和分院,依托高校资源强化师资培养,充实专家志愿团队伍,优化课程设置,办成全市农民创业培训大学堂。二是在全市以开展争创“十佳农民创业之星”、“十佳服务农民创业先进单位”、“十佳服务农民创业先进个人”活动为载体,营造更加浓厚的扶持农民创业社会氛围。三是完善“创业服务超市”,加强制度化建设。四是强化创业孵化建设,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有效的服务指导,到2010年全市建成农民创业孵化基地50个。五是狠抓各部门的创业服务项目创业服务承诺、创业引导资金等各项扶持农民创业政策的落实,切实为农村劳动者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篇2:统筹城乡扶持创业 江苏省泰州市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就业工作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这要求我们加快促进就业工作的进度,加大促进就业政策的力度。

为客观分析我省的社会就业现状,为实现充分就业目标,我厅通过对南京、无锡、苏州、南通、泰州市和扬中、大丰市进行了调研,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省推进充分就业工作的现状,并在客观评价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关于充分就业的内涵和现状

(一)充分就业的内涵

“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全部都就业,而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此时,因为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会存在供求不匹配的摩擦性的失业。这种情况下的失业率被后 来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称为自然失业率。经济学家们最初认为自然失业率为2%—3%即为充分就业,随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生的经济和技术变革,标志充分就业的自然失业率水平也上升到5%左右。当代经济学家们还认为,实现社会充分就业时还有三个特征:一是劳动力供求基本平衡;二是劳动关系相对稳定;三是劳动者素质得到较充分开发,对其就业产生积极作用。

我国充分就业是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一种状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一是城乡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出发点。二是市场就业机制完善,就业渠道通畅,劳动者流动就业、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环境良好,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三是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或处于积极准备就业的状态,失业率调控在社会可承受的水平,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标志。四是大多数劳动者实现就业且比较稳定,并通过不断提高就业质量持续地增加收入,劳动关系更加稳定和谐,这是实现充分就业的结果。

(二)我省促进社会充分就业工作现状

2007年,全省人口总量继续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9.37‰,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07‰,下降0.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2.30‰,上升0.02个千分点。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624.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5万人。全省就业规模扩大,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年末全省城乡 从业人员461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4万人。通过多种途径使50.5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9%,比上年末下降0.21个百分点,已连续五年下降,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2万人,已有60%以上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分别增加108万人、133.4万人,覆盖面分别达98%、95%。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启动实施。年末全省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167.3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326.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1069.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36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968.5万人。

(三)各地对促进社会充分就业的探索

部分市区主动围绕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工作目标,适应统筹城乡就业的需要,统筹规划城乡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管理,探索建立了基于包括城镇和农村劳动力的社会失业率制度,特别是在界定农村劳动力就业标准时做了大量工作。

泰州通过政府发文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失业的界定标准为:1.向城镇或非农产业转移直接进入第二、第三产业就业或经商的劳动者,以工资性收入为主,每年从业时间满6个月,年收入达到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倍的,视为就业。2.从事种、养殖业的劳动者,年收入达到当地农 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4倍的,视为就业。3.劳动者劳动时间不固定,从事多种种养殖业以及其他灵活就业,年综合收入高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3倍的,视为就业。

苏州在部分县(市)开展试点,农村劳动力就业参照标准是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统计周期内从事了1小时以上(含1小时)的生产劳动,月平均收入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农田生产除外),可视作就业。试点地区在试点时期可根据本地区从事林、牧、渔业及农村灵活就业的具体情况细化农村劳动力就业标准。农村劳动力进入单位就业或被雇工的,以及取得工商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的,按城镇劳动力就业标准计算。

无锡的农村就业人员是指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男16至60周岁,女16至55周岁),从事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其中,劳动报酬达到和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为充分就业;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高于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本人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为不充分就业。

南通的农村劳动力平均月收入达到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即为“就业”[测算依据:最低工资标准(700)×80%=560与农民人均月度纯收入(6905)/12=515元相当];平均月收入介于本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之间的即为“不充分就业”;平均月收入低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的[测算依据:农村居民最低 生活保障标准(210)×1.5=315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20元相当],界定为“失业”。

二、我省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进行的有益探索和效果

(一)构建了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机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促进充分就业放在最优先的位置,优先考虑,优先安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走出了一条经济与就业同步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是在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挖掘第三产业就业潜力,2007年末,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 万人,在三次产业从业人数中比重最高,达 %。二是在做大做强大中型企业、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的同时,培育发展数量众多、结构合理的中小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2007年底,全省注册登记的各类中小企业 万家,占全省企业总数的 %,从业人员占企业就业人员总数的 %。三是在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重视发展就业弹性大的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我省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2000年增加了 万人,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人数达 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 万人,占三产从业人员增加总数的 %。四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的同时,加快发展外资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从业人员比重分别 为 %、%,与2000年相比下降 个、个百分点;城镇股份制经济从业人员占 %,上升 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单位从业人员占 %,上升 个百分点;城镇私营个体从业人员 万人,是2000年的 倍。五是在苏南快速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着力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就业增长。通过南北共建开发区,实现园区对接、产业联动、优势互补,加速苏南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促进苏中、苏北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二)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促进充分就业的服务体系。几个市都注重不断完善街道社区和乡镇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布局,将就业信息、培训信息、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等公共服务延伸到社区、乡镇。不少地方在城镇所有社区、农村重点村都建立了平台。各地都做到了社区平台的“机构、编制、人员、经费、场地、工作制度”的“六个到位”,探索实施了“三个一”,创新了“八个统一”。一些地方还将劳动保障信息网络终端延伸到街道、社区,各项管理和服务基本实现了网络化传输,市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各项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劳动保障工作重心的下移。苏州市在进一步完善城市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网络建设的同时,将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到村,扎实推进劳动保障工作“村村通”。目前,100%的乡镇实现了“镇镇通”。“村村通”推进工作顺利。目前,全市已有1888个社区和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协管员,专职的占60%左右,其中行政村共配备 了1339名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全市社区、行政村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到位率超过90%。泰州、南通在完成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分层次、分阶段稳步推进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

(三)基本建立了覆盖城乡的人力资源开发、职业培训体系。在发挥劳动保障部门主阵地的同时,按照市场化要求整合培训资源,建立政府支持引导、市场化运作、多主体共同参与的高效培训运行机制,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层次多样化、培训主体多元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普遍落实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形成惠及城乡劳动者的职业培训政策体系;建立市场信息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输出地与输入地有效衔接、政府与企业功能互补的就业培训维权保障四位一体的机制;在农村地区开展创业培训,扶持有条件的城乡劳动者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开展品牌培训,推动劳务输出,推动劳务经济由量向质的转变。泰州市建有2个省级、10个市级培训基地,154家乡镇成人职业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68家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工种近43个,年培训能力3万人以上;同时针对各类不同的就业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政策:对城乡各类失业人员提供近30个全免费培训工种,对城乡所有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每年一次免费培训机会。对大中专毕业生开展见习培训,对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两后生”开展“两后双百”工程,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实现100%接受培训、培训后100%推 荐就业。苏州市确立80个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基地,开发60个种类的课程和校本教材,培育10大类精品专业。每年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工作要完成对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培训12万人,外来劳动力职业培训16万人,创业培训4000人。90%以上初次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按照“培训—认证—就业”的公共服务制度提供职业培训服务。南通市建立了以“培训券”为主要依托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补贴制度。每2—3个乡镇至少确定一个定点培训机构,全市定点培训机构不少于150家。实行“培训四化”一是培训质量标准化,二是培训形式多样化,三是培训服务社会化,四是培训补贴全员化。无锡市通过全面实施“农民现代化、知识化”教育培训工程,对有就业愿望、尚未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普遍进行一次职业指导,并帮助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对进入第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和储备式技能培训。

(四)初步形成扶持创业带动就业的工作机制。各市坚持实施扩大就业战略,鼓励和扶持创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泰州市完善面向所有创业者的扶持服务,实施创业培训“三进”计划(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面向各类群体开展创业培训。建立了与科技、农业、妇联、团委、残联的“五联合”创业培训模式,充分发挥各部门资源优势。确立了70家创业实习基地,每年组织500名创业者免费实习,并以免费或低价租赁方式提供创业孵化基地,征集200 个创业项目并免费推介,跟踪扶持100个创业项目。建立“创业广场”宣传平台和创业者协会交流平台,为创业人员提供专家政策咨询指导、扶持政策“绿色通道”、无限期跟踪服务三项创业支持,切实提高了创业成功率。到去年底,全市累计培训学员1.38万人,其中创业成功0.86万人,创造就业岗位3.8万个。不断强化创业信贷支持,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小企业贷款和创业贷款政策,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56亿元,发放量居全省第一,支持0.6万人自主创业,带动3.2万人再就业。苏州市初步形成了集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推介、专家评析、融资服务、创业孵化、政策扶持、跟踪服务于一体的创业服务体系,2002至2006年,全市创业培训合格1.95万人,其中成功创办企业的4210人,自谋职业5314人,新创造就业岗位2.63万个,2007年完成了6000多人的创业培训任务,较好发挥了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目前,市区已建立1000万元的创业引导性资金;建设100个创业孵化基地的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已有初步成果;全市推介创业项目已超出100个;市区已建立了超过700万元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全市培训“准老板”已超出1万人。

(五)强化了城乡一体的劳动用工执法监督体系和制度,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各市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要求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及时调整、合理确定最低月工资标准和小 时工资标准,规范分配秩序,建立企业工资协商机制。积极推进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建设,重点建立和完善镇(乡、街道)一级三方协商机制,在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镇(乡、街道),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加强劳动保障执法监督,切实维护城乡劳动者合法权益。定期开展了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活动,整顿和规范企业用工秩序,严格禁止和纠正不签订劳动合同、故意压低和拖欠工资、不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和随意裁员等行为。无锡劳动保障部门加强与公安、工商等部门合作,严厉打击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黑中介组织。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保障城乡劳动者权益。要求企业与城乡劳动者都要签订劳动合同,积极推进工资集体协商,落实最低工资保障,特别是落实建设工程担保、工资保障金和民工月薪制等制度,规范和监督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对恶意拖欠和克扣工资的企业,依法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南通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把市区的20个街道(镇)划分为241个网格,在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聘请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仲裁员,成立了一支由465人组成的监管队伍,建立针对农民工和城市就业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提供制度,动态监控用人单位方面的用工行为,及时纠正和惩处违法行为。泰州市强势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为主线,以非公企业和个体业主为重点,建立企业劳动合同管理员队伍、社区和村的劳动合同指导员队伍、劳动合同监督员队伍三支队伍,完善劳 动合同台帐制度、备案报告制度、信息发布制度以及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园区、社区等四项制度,构建市、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劳动保障执法监察体系,形成“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一万管百万”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体系。加强和谐仲裁建设,建立了答辩期征询和节假日、晚间开庭预约制度;实行仲裁费用全免;在用人单位成立“劳动争议调解庭”,建立劳动仲裁联系点制度;创造和谐仲裁氛围,着重处理好仲裁机构、当事人、法院以及仲裁委三方关系;制定重大疑难案件处理办法,实行“三方会诊、共同审理”;仲裁结果全部上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完善案例指导、案件评查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做到理念公正、程序公正和结果公正。

(六)初步探索完善了促进就业更有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各城市积极探索覆盖城乡各类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农村保障体系,将农民纳入;更多的地方是实行针对不同群体的分类体系,包括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外来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等。苏州市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将农村纯农人员全部纳入社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与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相互衔接,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医疗保险体系。对被征地农民实行“土地换保障”政策,统一纳入基本社会保障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转移衔接机制,以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村与城镇基本 养老保险两种制度转换接续。对农村和外来劳动者在单位就业的,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劳动者失业后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无锡市针对不同的就业群体,大力推进社会保险的全覆盖,积极开通了社保“四条通道”:一是对城镇单位就业的所有城乡劳动者,无论是本市城镇劳动力还是进城农村劳动者,不受户籍限制纳入社会保险范围,并实行“五险合一”征缴。二是对在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者,要求全部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三是全面落实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将无地和人均耕地0.1亩以下的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四是对本市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没有纳入其它基本生活保障的老年农民,通过农民个人、农村股份合作经济和财政转移支付三方共同负担的办法,建立起新型农保制度。此外,为了鼓励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在本市稳定就业,还探索建立了“社保户口”制度。南通市以“工伤保险”为突破口,实行与其他保险捆绑征收的办法,逐步将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基本养老、医疗等保险范畴。去年已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特别是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今年又统一将境外劳务、就业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目前已有25.1万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还专门为高风险行业的农民工开通了工伤保险单险种先行的“绿色通道”。截止2007年底,共有2371名农村劳动者享受了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待遇。泰州市加快推动社会保险制度 全覆盖。实行财政、社会、单位“三三制”办法筹集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费,帮助困难改制企业退休人员100%享有医疗保险。推出政府补贴的城镇居民医保政策和在籍学生少年儿童医保统筹办法,出台灵活就业人员自主选择的医保“套餐”政策,实现城镇医疗保险全覆盖。出台实施个人缴费、乡镇补助、财政补贴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明确折算、转保、重新参保三种方式衔接两种养老保险关系,基本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关系无障碍衔接。推出社会保险断保救助制度,帮助特困灵活就业人员解决断保后无力自费续保问题。出台农民工参加失业保险办法和流动人口参加工伤保险办法,稳步推进社会保险全覆盖。

三、推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遇到的问题

(一)农村就业的标准尚未明确。推进“充分就业”的首要问题是什么叫“就业”。这个问题在城镇没有争议,因为对于城镇人员的就业和失业已有了权威和成熟的界定。而对于农村劳动力,究竟何为“就业”和“失业”,是按土地的占有面积还是按收入的多少来区分,在实践操作中确实较难把握,建议省政府人作统一部署和研究。

(二)惠及所有劳动者的就业优惠政策还没有建立。近年来国家、省、市均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城镇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等自主创业的政策,但促进农民就业或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非常少,除了被征地农民可以领取《再就业优惠证》并持证享受税费减免、无息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 政策外,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均无法领取《再就业优惠证》。

(三)覆盖农村和基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比较弱。特别是村级平台建设。基层平台服务特别是乡镇、村职能不断增加,工作任务重,而受制于财政收原因村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非常缓慢,推进难度较大。

(四)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的经费缺口很大。随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各项政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受惠群体将进一步扩大,统筹就业工作必将面临资金需求增多、缺口增大的困难。

(五)全国范围的城乡社会保险政策不尽统一。异地农民工回归后保险关系转移仍是问题,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影响到城乡社会保险制度的全面对接。

四、对构建促进社会性就业更加充分的政策建议 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需要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在做好促进就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做好创业扶持,在完善市场就业机制的现时更加注重困难群体的安置就业,在放大就业数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就业的稳定性和保障能力。为实现我省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下一步,我省就业工作的重点应该在“实施两大战略、建立三大体系、完善七项制度”方面。

(一)实施两大战略,即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积极就业战略。

一是实施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统筹城乡就业,就是从我 国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贯彻以人为本的要求,在搞好城镇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从体制、政策和工作体系入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劳动者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当前,我省要按照“开发就业、平等就业、素质就业、稳定就业”四个方面的要求,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程。要率先实行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创业促就业,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要统筹兼顾,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做好本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来人员流动就业工作;以统筹城乡就业为先导,带动城乡劳动保障工作不断跟进。要加快形成城乡平等的就业培训制度、城乡贯通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机制、惠及城乡劳动者的社会保障计划。

二是实施积极就业战略。认真落实《就业促进法》各项要求,全面总结五年来推进就业优惠政策的经验,制定更加系统、完善、长期、制度化的促进就业扶持政策。通过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强化服务功能,树立人本服务理念,推动就业工作实现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能够完善统一劳动力资源信息库、统一城乡失业登记制度、就业信息发布和岗位对接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通过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合理流 动,能够发挥乡镇、村级工作平台在统筹城乡就业中的基础作用。通过把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构建“培训就业一体化”运作机制,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开展“订单式”和随岗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培训质量,健全培训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基地。通过以创业促就业,发挥农民对创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大力实施农民创业工程,在项目推介、创业培训、资金扶持、税收减免和市场信息等方面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能够推动农民创业的长效机制。

(二)建立三大体系,即覆盖城乡的就业规划和管理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规划和管理体系。把城乡劳动力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在做好城镇就业工作的同时,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包括失地农民的就业、外来劳动力的流动就业)纳入就业计划和劳动保障管理。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特点和城乡劳动力资源状况,改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就业形态,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根据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的需要,大力开发就业岗位,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注重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政策扶持和双向选择,激发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促进法》要求政府通过发展公共就业服务和引导、规范职业中介服务 为劳动者就业提供服务。将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建立较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搞好信息网络和相关设施建设,完善就业信息发布制度和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制度。健全城乡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更加符合劳动者需求的服务制度。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注意发挥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规范管理,鼓励诚信服务,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与职业中介服务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

三是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基本原则下,重点研究以政府财政投入引导下的、更加优越的农村社会保险政策,提高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能力,实现稳定的、有保障的统筹就业。妥善解决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问题。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确保工伤农民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住院医疗保障问题。试行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等。

(三)完善七项制度主要包括:

一是完善新型就业与失业管理制度。完善城乡劳动者就 业、失业界定标准,建立城乡劳动力资源及就业调查统计制度,健全失业登记制度,定期公布城乡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状况。彻底废除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就业限制,取消针对农村和外来劳动力的行政收费,保障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的机会。建立跨地区就业劳动力管理信息沟通机制。

二是完善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制度。加大财政资金对职业培训的投入力度,完善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将加快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和加强对培训机构的引导支持相结合,充分调动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城乡劳动者多层次需求的培训制度,特别是在对农村“两后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对企业农民工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上有大的进展,形成制度化安排。围绕打造和建立创业型城市,从强化创业培训着手,制定实施有利于创业的政策措施,健全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多层面推动创业促进就业,形成创业培训连接创业服务、金融信贷、小企业孵化的机制,并延伸到农村和农业富余劳动力。

三是完善城乡多层次的人力资源市场制度。整合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各类资源,培育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注意发挥各类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加强规范管理,鼓励诚信服务,形成公共就业服务与职业中介服务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格局。

四是完善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制度。对就业困难人员实 施重点扶持帮助,是市场就业的通行做法,更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就业促进法》对此提出了专门的要求。要按照法律的要求健全就业援助的政策措施,并在基本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农村零转移家庭、城乡低收入家庭的就业问题的基础上,抓紧建立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工作机制,实现就业援助的制度化、长效化。

五是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推进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欠薪保证金制度,从制度机制上杜绝拖欠和克扣工资的现象,做到农民工工资月清月结或按劳动合同约定执行。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指导企业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正常机制,逐步改变农民工工资偏低、同工不同酬的状况。

六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认真贯彻《劳动合同法》,督促所有用人单位切实转变劳动用工观念,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管理,严格依法办事。各级劳动监察执法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各级劳动争议处理机构要增强化解矛盾纠纷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

七是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将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农民工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做好工伤农民工的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建立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解决农民工务工期间住院医疗保障问题。将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研究制定低费率、广覆 盖、可转移并能够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五、2008年促进社会就业更加充分主要工作计划

一、提请省政府出台《就业促进法》和国发5号文件的配套文件,在我省建立起更加完善、系统、制度化的促进就业政策、制度、服务环境。

二、提请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创建“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县(市、区)活动,强化领导责任,健全组织体系,加快政策落实,优化公共服务,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科学的创建标准、完善考核验收办法,以高规格的表彰、奖励措施加大促进社会更加充分的行政推动力度。

三是开展第二届创业明星评选表彰活动,力争出台更加有力的扶持创业政策文件,鼓励和扶持更多的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

上一篇:办公室环境布置的内容与要求下一篇:市人社局2019年度法治建设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