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2024-06-28

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精选8篇)

篇1: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统筹转移就业 打造富民产业

武威市就业服务局(劳务办)

地处石羊河流域核心区域的武威市,是甘肃省的农业大市和河西走廊第一人口大市。全市总人口194.24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36.16万人,城镇人口58.08万人;总劳动力120.18万人,城乡富余劳动力37.47万人。近年来,武威市委、市政府立足农业人口富余、工业经济薄弱和“三产”吸纳能力有限的就业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劳务大省的重大决策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服务理念,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促进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目标,把加快劳务输转步伐,推动劳务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作为促进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加快富民强市进程的重大战略措施,不断强化政策支持,着力推动转移培训,大力开拓劳务基地,努力改进服务手段,在强化组织领导、制定发展规划、靠实工作责任、优化服务环境上狠下功夫,基本建成了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十五”期间,累计输出城乡劳动力109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1.56亿元,使全市劳务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致力民生之本 振兴输转大计

——坚持政府推动,强化组织领导。做好劳务工作,发展劳务经济,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动员和依靠各方力量,齐心协力向前推进。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以发展抓项目的精神抓劳务输转,以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要求,把劳务工作摆上全市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项目和一把手工程狠抓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持深入实际调研劳务,外出考察必谈劳务,亲自撰文宣传劳务,相关会议强调劳务,在全市营造出了人人关心劳务、个个支持劳务的良好社会氛围。市县区均成立了劳务输转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就业工作和农民工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基本形成了党委统领、政府抓总、劳务牵头、部门配合、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就业工作机制。特别是结合乡镇职能转变,市上明确提出了“在乡镇抓项目就是抓劳务”的目标定位,使乡镇党委、政府明确了职责,转移了重心,进一步夯实了基层工作,促进了乡镇劳务的健康发展。

——坚持市场拉动,大兴劳务产业。在坚持政府主导发展

劳务经济的同时,我市更加注重劳务市场主体的培育和发展,研究出台了扶持劳务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培育和壮大了一批经营灵活、运作规范、遵纪守法的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他们联系市场紧密,信息渠道广泛,组织灵活高效的有组织输转优势,使市场配置劳务要素的活力得以竞相迸发。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集成的中坚力量,连起了千家万户与全国就业市场的沟通桥梁,壮大了劳务经济规模,提高了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延伸了劳务产业链条,促进了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拓宽了市场化发展劳务经济的路子。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引导和支持劳务市场主体健康发展的同时,狠抓市场监管,定期开展治理整顿,严厉查处和打击黑中介,维护了市场秩序,促进了市场的健康成长。

——理顺管理体制,统筹城乡就业。针对我市劳务工作职能与就业服务职能分立的弊端,市委、市政府在组织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劳务管理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进行了全面整合。通过整合,进一步明确了职责,理顺了体制,增强了合力,实现了城乡就业的统筹管理,消除了统筹发展城乡就业的体制性障碍。目前,除天祝县外,我市市本级及三县区公共就业服务管理机构职能、机构整合工作均已顺利完成,基本构建起了全市城乡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一体化管理的新格局,我市就业服务管理事业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基础服务体系建

设全面加强,乡镇、街道全部设立了工作机构,配备了专兼职工作人员,初步实现了机构、人员、场地和经费、制度、工作的“六到位”。目前,全市已建立就业工作服务机构123个,其中市级1个,县区4个,乡镇(街道)118个,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433名,基本形成了三级联动的管理服务工作机制。

——严格目标考核,完善落实机制。按照落实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新农村建设“22345”工程目标任务的要求,我市把劳务工作全面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市委办公室专门出台了考核办法,进一步靠实了工作责任,健全了奖惩激励机制。市县区政府逐级细化分解目标任务,将目标任务签订到村,落实到人,狠抓落实,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凉州区建立起了完备的劳务工作督查、考核、奖罚、通报制度。古浪县提高了劳务工作在政府责任书中的考核分值比重,并安排专项资金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和部门给予奖励,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做好劳务工作的责任性和积极性。

——坚持规划先行,谋求科学发展。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用规划来引领、指导和推动劳务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把劳务工作放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谋划,去部署,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全市劳动力资源变化趋势和全国就业市场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编制了全市劳务发展规划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并将劳务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

规划。根据规划,市县区将目标任务分细化落实,稳步推进,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定期有通报,年末有考核,保证了劳务工作的科学有序发展。

——强化政策支持,推动目标落实。为了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围绕劳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先后出台了《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转工作加快劳务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共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和《中共武威市委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促进劳务健康发展的政策性文件,使劳务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得到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逐步建立起了促进劳务发展的长效机制,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劳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整合资源资金,力求最大效益。针对涉及劳务工作的扶持资金量小且管理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优势的实际,市县区政府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组织优势,走出了整合申报项目、对口争取资金、资金捆绑使用的新路子,将分散在农口、扶贫、财政、建设、工会、妇联等各部门的项目资金集中起来统筹使用,既充分利用了有限的资金,减少了资源的重复浪费,又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如市妇联申报组织实施的中英大龄女童就业培训项目,就采取了由市妇联负责落实培训资金,市劳动

就业培训中心承担具体培训任务的联合办学、委托培养方式,既充分利用了中心的培训资源,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又利用项目资金改善了培训中心的办学条件,实现了三方的互利共赢和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坚持市场导向,做大转移培训。我市各级劳务部门紧紧立足输出人员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知识型、技能型人员所占比重较小,市场应对能力较差的劣势,努力克服“重输出、轻培训,为输出而输出”的短视行为,牢牢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突出技能培训这个重点,按照“先培后输,输培并举”的原则,坚持“两手抓、两不误”,把劳务输转和就业培训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把提高劳动者就业技能作为促进劳务输转的重要措施,把注重劳动力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和适应市场需求作为培训工作的根本目标,按照“适度扩大规模、重在提高质量”的发展思路,加大培训资金、资源投入、整合力度,加快建设“双师型”职教队伍,采取政府资助、企业订单、部门协作等方式,着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稳步发展壮大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全市现有大中专职业教育院校26所,每年可输送各类技能专才3000人左右;建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54所,年输送各类技术人员约20000人次。

针对输出人员普遍存在的吃苦精神欠缺,工作责任心不强,不愿受厂方纪律约束,个人本位意识强,心理承受能力差等问

题,全市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在抓好技能培训的同时,把培训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培训重点之一,着重加强适应性训练,使培训人员和职教培训机构的市场应对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

市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积极顺应市场发展需求,在继续做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的同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全省率先开办了技工学校,实现了由过去单一的短期培训向以规范的学制教育为主的转型。争取国债资金56万元,对原有的设施设备进行了更新改造;争取省厅划拨电动缝纫机30台和价值17.5万元的多媒体电教系统一套,提升了培训手段,优化了培训环境。中心还努力创新培训方式,前移培训阵地,开办乡村流动课堂,送培训到农家院落,送服务于生产生活,传技能于农民群众。借助于这些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群众真切地感受了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对他们转变思想产生了极大的触动,调动了他们参加技能培训进而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恪守人本宗旨,优化服务体系。全市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业务能力建设,把自身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的提高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日常业务培训,规范服务标准,严格流程控制,努力提高办公的自动化应用程度,基本形成了流程完善、制度健全、机制灵活的管理体系,做到了

用高素质促进高效能,用高效能促进快发展,职业介绍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县区公共职介机构已真正成为县域劳务输出的主渠道。同时,为提高市场应对能力,巩固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各县区职介机构还注重加强劳动力市场预测和人力资源储备,积极拓展劳务派遣业务。市中心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均等化的就业服务。顺应当前铁路系统劳务派遣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巩固扩大新疆铁路系统这一老牌基地,在哈密、库尔勒等地申请设立劳务派遣分支机构,积极参加乌铁系统劳务派遣机构准入招标,成为我省唯一获得市场准入资格的就业服务机构。

——他乡据点筑巢,遍引孔雀纷飞。“十五”以来,我市持续加大劳务基地开拓力度。各县区劳务部门把建立稳固的劳务基地作为拓展劳务输出领域、提高输出质量的关键环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组织县区劳务部门负责同志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类经济展会,积极与用工量大、信誉度好的省区市和用工单位加强联系,增进沟通,在巩固已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东南沿海地区就业市场,努力开辟中高端劳务基地。目前,全市共建成劳务基地753个,其中百人以上劳务基地55个,设立劳务联络处26个,派驻市外办事机构6个,武威劳务已遍及全国28个省区市,输往市域外的劳动力已占到总输出量的75.2%。

坚持锐意创新 做强劳务产业

伴随“十一五”以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全市用水需求迅速扩大,由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流域生态严重失衡,人多水少的矛盾日渐尖锐,节水、压田迫在眉睫,加快实施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和富裕农民的治理举措显得尤为迫切。如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比较优势,妥善解决好城乡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问题,显化和开发劳动力这一市场要素体系中“活的要素”的功能,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已成为全市各级组织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效增加群众收入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武威劳务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巨大的发展机遇。

2006年,全市完成劳务输转43.1万人次,同比增长39.48%;其中,有组织输出15.13万人次,同比增长51.3%。全市实现劳务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37.9%;务工人员人均劳务收入达到3225元,占到2006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51元的31.4%。2007年,各县区劳务部门紧紧抓住石羊河流域关井压田工作全面铺开后富余劳动力增长的的时机,不断改进转移就业综合服务水平,全市劳务输转步伐进一步加快,已进入我

市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上半年,全市完成劳务输转37.36万人次,同比增长13.1%,占全年任务的84.9%;其中组织输出13.8万人次,同比增长 13.1%;实现劳务收入13.08亿元,同比增长31.99%。劳务输转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和农民增加直接收入的主渠道。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这一贯穿全市发展的主线,在全面总结“十五”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将劳务工作摆在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了“管理主导,服务为本”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快了劳务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力度,为推动全市劳务工作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力求以质取胜,推动品牌就业。随着劳务工作实践的日渐深入和全国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全市各级劳务部门进一步强化了劳动力商品意识,对输转质量的控制提升和劳务品牌的培育打造日益重视,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思路,积极发挥本地输出比较优势,推行差异性输出,加大了对品牌的挖掘、筛选和培育力度,努力打造县域劳务主打品牌。借助多种形式,加大品牌宣传,加强品牌包装,维护品牌声誉,着手申请注册商标,积极引导品牌联动,借助品牌的良好声誉和经营之道带动区域、行业劳务输出质量的提高,实

现由一般输出到特色输出的重大转变,推动一地一品,一技一品格局的发展和形成。

——构建信息平台,促进供求互通。做好劳务工作,基础在基层,关键在平台。做好以户单位的劳动力资源库建设,摸清工作底数,既十分必要也很紧迫。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劳务部门十分重视这一基础性工作,对适龄劳动力的教育程度、实践经历、技能水平和求职意向等情况逐户逐人实地登记,建立台账,适时更新,动态管理,为做好工作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基本达到了“组有表,村设帐,乡建库”的目标。

县域基层劳动力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按照“小步快走”的思路,以方便群众为准则,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在成功开通市级就业服务网站、实现市县(区)两级劳务信息联网的基础上,着手启动了劳动力信息网络向农村基层的延伸服务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劳务信息的收集、发布成本,提高了信息的时效性,逐步实现了劳务信息在农村地区的全覆盖,使广大群众就地就近就可得到优质丰富的信息服务,为实现全市就业信息市县乡(街道)三级联网创造了有利条件。

——鼓励返乡创业,推动就地转移。通过转移就业,广大输出人员不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掌握了技能,学到了管理经验,还积累了部分创业资金,可以说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一批输出人员利用积累的资金和学到的技术回乡创业,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通过外出务工成为企业家的已达500多人,创办成规模的企业240多户,吸纳数万劳动力实现就业,成为扩大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的又一重要途径,劳务输出-积累资金-返乡创业-就地转移的劳务产业链条日渐成型。

——围绕增收核心,优化输出结构。发展劳务经济,根本的目的在于增加群众直接现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推动生产发展。基于此,近两年来,我市劳务部门通过内强输转能力,外联高端市场,积极抢占中高端劳务市场的制高点,在提高输出人员的知识型、技能型含量上狠下功夫,逐步扭转了输出结构失衡的局面,优化了输出结构,进而增强了组织输出的吸引力,组织输转比例逐年攀升,有力促进了全市劳务输出的跨越式发展,直接推动了劳务收入的大幅增长。

尽管我市城乡就业工作特别是转移就业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就业服务工作的实际要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努力推动我市城乡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篇2: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xxxxxx

今年,xx被确定为全省丘陵地区唯一的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城市,这是我市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也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统筹城乡发展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处理城乡发展问题的一大新思路、新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推进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作为xx市中心区的xxx区,如何结合区情,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突出特色,以城带乡,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新突破,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结合区情,充分认识我区城乡统筹发展的优劣势

xxx区行政区域面积152.94平方公里,总人口39.8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8.71万人,城镇率78.13%;2006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8.94亿元,城市人均纯收入89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05元,收入比为2.48:1。

目前,xxx区农村的基本现状是:农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63亩;城乡收入差距大,2006年城乡收入比达2.48:1;农村公共资源少,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比较落后;农村消费能力弱,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多数农民还停留在小生产方式上;农业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弱,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仅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仅1家。同时,xxx区地处xx市中区,具备了较好的区位、商贸、人才等优势,交通便利,产业配套,通讯快捷,信息灵通,城市基础设施完备,综合条件优越。xxx区属典型的大城市带小农村区(县),商贸业十分发达,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工业体系也初步形成,这些都有利于“城市支持农村”、“工 1

业反哺农业”政策的落实。因此,xxx区具备了统筹城乡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明确目标,创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工作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是当前xxx区一项主要工作,我们将结合区情,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作机制,促进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区人均生产总值达43000元,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控制在2.4:1以内;五年内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56000元,城镇化率达到82%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0.2个百分点;到2020年,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

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构建六大体系:

产业体系。加快xx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做好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商和企业入驻等工作,尽快引进一批上规模、高技术、低能耗、利环保的优势企业,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工业的带动和反哺农业的能力;以xx、漆树优质水果,xx花椒,xx蔬菜为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以xx生猪、xx肉鸭、xx“林下鸡”为重点发展特色养殖,以xx、xx为重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农业;全力打造“大东方”核心商圈、培育特色商业街和专业市场,巩固提升第三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城镇体系。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重点对城区及近郊的xx、xx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体化城市片区,同时完善xx、xx、xx、xx的中心村、农民集中居住地及新农村规划,到今年底,完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产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充分发挥市中区和城市延伸区的聚集效应和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有序转移,鼓励城市人进入农村创业,实现城乡互动。

基础设施体系。以40公里公路环线为整体骨架进行规划,大力实施“通达工程”和“畅通工程”,努力改善我区城乡交通状况;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农村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大力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提高有线电视覆盖率;加强乡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实施“万村千乡”工程,加快发展乡镇集贸市场、连锁超市和便民店,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力强的农村市场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按照统筹城乡教育发展要求,调整农村教育布局,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农村居民转变为城镇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保障机制,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整合城乡公共卫生资源,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逐步完善以中心卫生院为核心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有效保障农民群众健康;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把就业培训等服务管理工作延伸到乡镇、村组和社区,依托区、乡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增强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能力;建立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与城市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接轨,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环境与保护体系。加快城乡配套的污水处理、垃圾集中处理系统建设,结合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加强xx、xx天然林保护,加快农村沼气池建设和“二建五改”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大胆创新,力争实现统筹城乡发展“五个突破”、“三个推进”

五个突破。一是力争在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上取得突破,结合xxx区实际,开展土地流转工作的改革和试点探索,在农村用地流转为城市用地、农村用地流转为工业用地、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用地、农村第三产业发展用地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用地方个方面取得突破。二是力争在迅速提高农村社会保障能力上取得突破,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最终目的,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共同富裕,我们将重点在农村养老、就业培训、教育、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争取率先实现突破。三是力争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上取得突破,因地制宜制定好农业产业政策,支持农业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等集中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加大农业招商,发展新型农村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突破。四是力争在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支持系统上取得突破,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整合各类有利于改革发展的资源优势,参与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工作中来,为xxx区统筹城乡工作出谋划策,提供支持。五是力争在推进城乡居民户籍制度改革上取得突破。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管理体系建设,力争先行先试,率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实现户籍制度新的突破。

三个推进。一是实施农村中心城镇三集中试点,推进xx工业园区建设。以xx工业园区建设为核心,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在xx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进行农民集中居住的试点工作,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土地向工业集中区集中;加快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移,实现农民在中心镇集中居住;落实转移农民的社会保障、就业、公共服务等配套服务,推进xxx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二是实施乡村旅游试点,推进xxx风景区开发。积极整合风景区旅游资源,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以xx为中心打造生态旅游小镇,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集中居住,发展乡村休闲养老度假项目。三是实施集约化经营,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快土地合理流转,科学编制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开展农业产业化试点,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

篇3: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蔺市镇历史文化积淀丰厚, 旅游资源殷实。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历史文化景观众多, 可供旅游开发和利用的有:一是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新石器时代凤阳遗址, 建于清朝年间的龙门桥、安澜桥, 古院落云家湾、上鲁家院、雷家大院、冉家院子、上大夫等, 古街道麒麟街, 文庙, 夏氏节孝坊、百步梯题刻等古迹资源。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民间流传有造纸、酿酒、酿醋、竹器、草编、榨油、熏制豆腐干、织麻布工艺、木器、铁器、银器加工等手工艺。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突出, 在春节、端午等重大节日都保留了传统的民间地域特色。三是自然景观资源。印象梨香溪、古镇、梯田、天然氧吧构筑起蔺市镇的特色景观。山水风光如诗如画, 古镇建设与周围山体遥相呼应, 街巷空间“狭巷夹天”, 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的人性空间。

抓住三峡移民大镇和涪陵区“七个重点镇”规划发展机遇, 镇党委、政府围绕拉开“三大组团、六大片区”的小城市骨架, 首次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三峡库区人居环境最优的滨江小城市。党委政府客观地分析了原因, 理清了思路, 科学地制定了目标, 为蔺市镇城镇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2011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称号, 为蔺市镇旅游村镇建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镇长访谈

本刊记者:杨镇长您好, 请问蔺市镇的整体发展定位和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是什么?

杨会:蔺市镇紧紧围绕“打造以旅游为特色的城乡统筹示范镇”这条主线, 按经济强镇、旅游大镇、农业特色镇、城乡统筹示范镇的“四镇”建设要求, 坚持“政企结合、产业带动、镇村一体化推进”的思路, 打造以集镇鸡公山游乐公园、古镇、梨香溪生态旅游为“龙头”, 以五马片海怡天休闲渡假、养老养身的乡村旅游为“龙身”, 以堡子片清水塘水库、十里南方早熟梨为代表的特色生态观光农业为“龙尾”的旅游产业链。

本刊记者:旅游资源对于实现发展目标来说是否充足, 目前资源的开发情况如何?

杨会:近年来, 蔺市镇旅游产业高速发展,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古文化、鸡公山现代旅游乐园正成为涪陵旅游一大品牌。2009年底完成3.5亿元的投资建设任务, 其中2008年完成古镇一期建设任务, 二期投资200多万元完成古镇北京四合院样板工程建设;鸡公山现代旅游乐园2009建设后已投入使用。目前年接待海内外旅客20余万人次。二是立足特色农业发展, 做强堡子片区观光农业。依靠不断壮大的“蔺市坪大米”、“蔺市蔬菜”、“南方早熟梨”三大品牌, 宣传农业文化, 引导游客参与到现代农业当中。同时, 不断发展的现代农业, 在旖旎的自然风光下, 强力带动了堡子片区万亩水稻制种、万亩油菜和彩色玉米等特色观光农业的发展。三是加速推进五马片区休闲渡假区的农民新居、文化广场、十里樱花走廊、古树一条街、寺庙、乡村酒店、乡村别墅、养老产业园建设, 继续做强做大万松乡村旅游项目。四是完善交通网络、旅游服务、旅游保障及景区可持续发展管理四大配套体系。投资3000万元完善景区公路网络, 在景区建设星级休闲山庄, 提高旅客食宿的舒适度。立足于“一切为了游客、一切服务游客”的理念, 建立完善监管体系, 让游客游的开心、住得安心、玩得舒心、购得放心。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建设、持续发展、永续利用”的原则, 加强景区景点各项建设的规划执行管理力度, 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谋划蔺市发展, 定位蔺市未来。

虽然近年来我镇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总体来说, 我镇旅游资源开发还不深入, 配套服务设施还不完善, 总体发展规划还相对滞后。

本刊记者:“旅游品牌”是村镇旅游产业发展必须的“名片”, 在蔺市镇目前的开发过程中如何塑造“旅游品牌”?游客群的定位是怎样的, 如何解决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推广问题?

杨会:蔺市镇旅游主要是在统筹城乡背景下, 打造古镇文化, 乡村现代游乐、观光、休闲旅游两张名片, 游客主要以城市居民、自驾游爱好者等群体为主。在“旅游品牌”塑造和开发推广过程中, 主要抓好旅游项目的包装、旅游线路、拓展市场营销三方面的策划工作。加大力度, 完成对梨香溪异域风情旅游区、古镇建设、万松休闲度假、生态观光、宗教文化等为主的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推进蔺市镇旅游业的大发展。抓好蔺市镇旅游线路的策划, 力争按1—2日游策划旅游线路, 留住旅客。抓好美心特色工艺品和蔺市特色传统工艺品的宣传促销, 把我们的风景、我们的文化、我们的食品展示给游客。

本刊记者:被评选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对于蔺市镇未来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杨会:一是指明蔺市镇旅游业发展方向, 对于蔺市镇旅游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契机,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也是一张招商引资助推旅游的名片。不管是通过招商引资, 还是国家政策扶助, 对于完善蔺市镇旅游配套设施, 发展旅游产业, 都是一个很好的有效载体。二是加速以旅游为特色的城乡统筹示范镇发展。改变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传统观念和做法, 通过政策调整和旅游产业发展, 把农业、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 统一筹划、协调推进, 最终实现城乡全面发展。

本刊记者:目前蔺市镇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哪些?有些什么相应的对策?

杨会:蔺市镇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一是集镇用地条件极差, 海拔182线下用地的限制, 场镇扩容困难, 核心区带动力不强;二是基础旅游配套设施还不完善, 对于游客的吃、住、游、购、行等条件还达不到要求;三是投融资形式单一。目前我镇的融资主要依靠国家项目投入, 社会融资还未破题, 旅游产业推动缺乏动力。

相应地, 我们也针对问题采取了一些对策。一是按照精品镇战略打造集镇中心区域, 辐射堡子、五马场镇的发展;二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三是加大“引进来”发展战略力度, 加强政府服务能力, 吸引城市资本下乡。

本刊记者:根据旅游产业发展构想, 未来有哪些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

杨会:一是狠抓古镇、梨香溪旅游开发。加大古镇建设力度, 完善古镇旅游设施, 打造“千年蔺市、君子古镇”文化品牌。打造梨香溪异域风情旅游区。沿16分里长的梨香溪两岸打造异域风情文化, 在梨香上打造梨香溪水上游乐等旅游项目。二是竭力打造万松村以休闲度假、养老养身、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等为主的旅游项目;三是引进龙头企业, 加大特色产业发展, 大力推动观光农业的发展。四是利用巴渝新居建设, 改善民居风貌, 让特色的风貌民居也成为乡村游的观光点。

篇4: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一、加强组织领导

武宣县党委、政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一项中心工作进行部署,明确各部门和各乡镇“一把手”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主要负责人,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均与县人民政府签订责任状,把就业再就业工作列入绩效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经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自治区下达就业专项资金的5%作为该统筹城乡就业

打造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县就业工作经费,争取了工作主动性,确保了工作正常开展。

二、建立就业再就业长效机制

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形成关心、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局面。该县定期组织召开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及时通报工作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出工作思路,有效调动部门的工作积级性。二是建立县乡村三级工作网络。在现有的劳动保障平台基础上,经村委、社区推荐、个人自荐,由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把关,每村聘请了两名劳动保障协管员,并将其纳入劳动保障部门管理,同时将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人员管理体系,形成衔接密切、工作高效的县乡村三级就业工作体系。

三、认真落实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实现稳定就业

武宣县立足于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就业扶持、创业扶持等不同方式对城乡富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等群体实施就业创业援助。

(一)整合培训资金和培训师资,建立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基地。自2007年以来,武宣县全面实施“能力促进就业计划”,整合全县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县委党校、乡镇党校、县职校和县就业训练中心、企业等培训基地,根据农村劳动力特点和市场需求,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同时将培训基地开设到村屯,并根据情况灵活利用白天和晚上的时间进行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截至2010年底,全县共建立技能培训学校7所,创建培训基地17个、实习基地5个,近3年来共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300多期,培训人数2万多人,提高了该县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加了他们的就业机会。

(二)培育“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武宣缝纫工”两大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08年以来,武宣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不断完善县乡村屯四级培训基地,向区内外用人单位输送了大批的优秀技术人才,“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和“武宣缝纫工”逐渐走俏市场。该县将培训劳务品牌作为打造武宣人才品牌的重要手段,以“武宣缝纫工”、“武宣电子设备装接工”为龙头的“技岗对接”的订单式培训输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8年以来,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203人,转移就业17173人,许多员工成为东莞冠元灯饰制品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深圳富士康等知名企业的技术骨干,带动了该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截至2010年底,该县外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劳务经济收入6亿多元。2010年10月,武宣县被评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

(三)实施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实施就业扶持、实施创业扶持和开展就业创业跟踪服务。1、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广泛收集用工信息,提供就业政策咨询服务。利用每年春节期间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多的时机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举办企业用工招聘会,为广大农村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援助服务。2007年以来,该县共举办各种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23场,其中大型现场招聘会3场,共计进场求职40000多人,提供就业政策咨询30000多人,达成意向12000多人,当场签订用工协议8600多人。2、提供就业扶持。一是为返乡农民工、计生户特别是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全方位多角度促进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就业,2010年为返乡农民工、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安排公益性岗位136个。二是建立就业基地,扶持用工企业,稳定企业用工,解决企业项目运作中的困难,促进项目提供就业岗位,鼓励用工企业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如日新百货、华奇国际大酒店优先安排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户就业;武宣县锦兴制衣厂、敏诚矿业有限公司为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提供培训和就业岗位,成为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基地。三是输送外出就业。该县与广东省高要市、鹤山市建立了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签订劳务协议,把培训与就业有机结合,采取“培训—输出—成才—致富”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模式,先后推出计算机操作、服装缝纫、家用电器产品维修、摩修、电子装本、电工、中式烹调、餐饮服务等实用技能培训,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仅2010年通过订单培训向区内外输出农村劳动力3253人。3、实施创业扶持。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创业。根据他们的需求开展创业培训,建立特色产业培训基地。该县注重整合社会资源,依托本地调整特色产业结构,建立食用菌、甘蔗、茶叶、哈蜜瓜、规模养殖等特色产业培训基地,带动周边广大农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有技术,走科技致富路;同时抓好创业基地示范建设,通过创业带动就业。4、实施就业创业跟踪服务。通过村级农民工工会组织,制作了返乡农民工、农村计划生育家庭“连心卡”,对一些特困户,县、乡镇挂点领导和计生、劳动保障部门干部职工实施结对子帮扶,建立了返乡农民工、计划生育家庭就业创业跟踪服务卡,结对子人员对帮扶对象定期回访、交流,及时收集信息,提供跟踪服务。

该县就业再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单一,整体素质较低,且期望值过高,就业、择业观念不符合当代社会的要求等问题。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求职难”并存,结构性矛盾突出,仍是影响该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稳定就业局势的一道难题。

四、下步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政府引导,创新工作方法,真正实现劳务工作由“输出型”向“开发型”转变。紧紧抓住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争取和筹措培训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培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多形式、多渠道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二)组织开展企业用工培训需求调查工作。根据该县招商引资发展的需要,对该县现有企业扩大再生产和新引进企业用工需求及培训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摸底调查。要摸清底数,了解和掌握动态,并进行短期或中长期预测,为制订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和组织开展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开展定单培训或创业培训。要将职业技能培训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紧密衔接,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需求制订全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指导意见,指导各培训机构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各培训机构应根据市场需要组织开展企业定单委托培训;要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培训专业和人数,为企业输送符合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合格员工,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要引导企业组织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鼓励有条件的重点企业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基地。

(四)要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要重视和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投入,并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将培训工作所需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逐年增加资金数额,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加快建立专业理论水平高、专业技术过硬、专业种类多的师资队伍。

(五)要充分开发利用劳动力资源,为该县的招商引资工作和企业发展提供合格的技术工人。要了解和掌握该县外出务工人员的基本情况和联系方式,并通过开展宣传工作和及时通过乡镇和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家庭向他们提供企业招工信息,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同时,还应拓宽工作思路,加强与县外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为该县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服务。

(六)统筹兼顾当地企业发展和农民工权益维护。不断完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加大企业发展扶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同时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篇5: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酒泉市、嘉峪关市 (以下简称“酒嘉”) 作为甘肃省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 两市地缘联系紧密、城镇化水平高, 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比较好, 拥有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可能性。笔者通过参与《酒泉—嘉峪关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课题研究, 在多次实地考察、调研以及多方论证研究的基础之上, 就酒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期望可以对我国城乡“绿色”富民战略提供一些参考。

1 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对酒嘉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首先, 嘉峪关城市化水平很高, 2009年其城镇化率已达到90.32%, 城市文明普及率理论上已达到100%, 推进酒嘉区域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能够扩大嘉峪关城市文明向酒泉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范围, 加快酒泉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对于推进酒嘉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其次, 嘉峪关工业实力雄厚, 具备较强的“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 能够有效弥补酒泉工业基础薄弱、产业体系不完整的弱势, 带动酒泉周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对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 酒泉地域广阔, 矿产资源丰富, 农业相对发达, 农村劳动力充裕, 推进酒嘉区域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能够有效解决嘉峪关矿产资源衰竭的发展危机, 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对嘉峪关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 统筹酒嘉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是集聚两市生产要素、促进优势产业有序分工协作、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区域工业化发展步伐的重要举措;是统筹两市城乡发展、消除二元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要求;是优化配置两市各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经济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2 酒嘉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 由于地方资源和财政实力有限, 导致酒嘉地区大量公共社会资源和财政资金投向城市, 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相对简陋, 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具体表现如下。

从城乡财政服务看, 农村资金供给偏少, 农民无法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2008年, 酒泉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7.51亿元, 不足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4, 财政直接用于“三农”支出4.25亿元, 仅占财政支出的11%, 全市农村仍有8个乡镇和40.8%的行政村没有通公路, 27%的农户不通自来水, 农村饮水安全率不足40%;从城市发展较快的近10年来看, 城市整体和个人投资增长了28倍, 农村集体和个人投资仅增长了5.7倍。

从城乡教育发展看, 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 师资力量短缺, 教育教学质量落后于城市。2008年, 酒泉市农村教育投资为2.41亿元, 仅占教育总支出的32.5%, 生均教育经费3 353元, 相当于城市的58.8%, 农村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相当于城市的32.34%, 中小学高级教师只有27人, 不足同类城镇学校的1/9, 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8年, 比城镇少2.1年。全市现有的3 000多青壮年文盲全部为农村人口。

从城乡医疗卫生资源看, 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还不够健全, 农民不能享有与城市城镇职工同等的卫生资源和医疗补贴,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还比较突出。2008年, 酒泉市财政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支出7 800万元, 仅相当于城镇的49.36%;农村每千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1.97人, 比城市少3.75人, 44%的农村人口只享有全市30%的医疗卫生资源, 且医疗的硬件条件和软件条件均远低于城市水平。

从城乡文体事业看, 农民的文化生活极度贫乏, 一些地方终年没有任何文化体育活动, 亟待从多方面加强。首先是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文体基础设施落后;三是农村文体人才后继乏人;四是传统文化节目形式没有创新;五是农村文化的创作力量非常薄弱;六是缺乏激励机制, 群众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从城乡就业服务看, 农民工就业、社会保障制度还很不健全, 处于探索和试点阶段。2008年, 酒泉市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只有2 405人, 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只有4 750人。全市农村就业、社会保障支出2 450元, 是城镇的1/20, 44%的农村居民只享有4.7%的社会保障支出。由于农民工劳动保障制度缺失, 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转移, 许多农民宁愿在家受穷, 不愿外出务工就业。

从城乡社保体系看, 农村社会保障很不健全, 保障覆盖面小, 保障水平低, 涉及农民后顾之忧的养老保险 (2009年全国10%的县开始试点) 、失业保险等尚未建立, 土地依然承担着农民基本的社会保障功能, 农民工未能享有与城镇职工同等的社会保障待遇。由于长期执行不同的医疗政策造成农村基本医疗的差别待遇, 如2008年, 酒泉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只有80元, 比城镇居民基本医疗补助标准低10元, 人均医疗卫生费支出178元, 只有城镇居民的55.6%;新农合保障能力有限, 目前农民人均年医药费支出300元左右, 而新农合人均筹资额只有100元, 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相比, 整体水平还偏低。

综上所述, 酒泉在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方面还比较薄弱, 这既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公共资源分配不均等历史原因, 也有市场经济体制下效率优先引导资源配置、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市转移的动因。

3 统筹酒嘉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纵观我国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历程, 实际上就是贯穿着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走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 是由城乡二元到一体化的巨大变革。鉴于酒嘉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加大对财政、教育、卫生、文化、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农力度, 并逐步建立起引导更多的城市资源为农村服务的长效机制, 加快促进农村社会管理城市化, 实现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

3.1 建立城乡财政制度

加快推进酒嘉城乡社会事业统筹发展, 财政的支持将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社会保障实现城乡一体化, 其资金缺口必须要由财政资金来弥补。二是城镇建设需要财政资金投入。通过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才能更好地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导向, 主要依靠社会资金建设城镇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形成城镇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 逐步建立起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公共财政服务制度。

3.2 统筹城乡教育事业

加快高中、初中向城市集中、中心小学向乡镇集中的教育资源整合步伐, 完善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和推进农村三年学前教育, 提高城镇中小学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能力;加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和农村教师队伍培训的力度;加大重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和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程, 组织和引导进城或返乡农民参加各类技能培训, 传授就业技能和外出就业基本知识, 增强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 市县两级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职业培训经费补贴。

3.3 整合城乡医疗卫生资源

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向农村延伸;按照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设施和人员配备标准, 提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服务能力, 建成城乡一体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 推进农村人口医疗和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

3.4 发展农村文体事业

新建一批乡镇、村社基层文化、体育和培训“三位一体”的活动场所, 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立和完善乡镇文化站、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活动场所, 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开展文化先进乡镇、文化特色村、科技文化中心户等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乡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教育, 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3.5 统一就业服务制度

首先, 加强城乡劳动力培训。针对目前乡村劳动力知识水平不高、劳动技能不高的现状, 实施城乡有别的免费劳动力就业培训。在培训的内容上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根据劳动力市场上岗位需求的特点, 适时调整培训内容, 使城乡劳动者掌握既符合自身特征, 又满足市场需要的劳动技能。其次, 建立城乡劳动力市场。加快完善劳动力市场调控机制、劳动力市场的开发机制、劳动力市场利用和配置机制、劳动力市场规范体系、安全保护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各方面制度。最后, 重点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工作。在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同时, 使得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尽快转移出去。具体措施一是就地安排到乡镇工业就业。二是加大村级劳务公司的组建力度。三是支持和扶持农民自行就业和自主选择创业。

3.6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在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覆盖的前提下, 一是要扩大宣传和政策引导, 采取扎实的措施, 提高居民的参保率;二是要提高乡村居 (农) 民的个人交纳标准和政府补贴标准, 在探索城乡社会保障标准相互衔接的基础上, 尽快制订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要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和反包倒租等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张鼎三.城市化的轨迹与展望[M].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9 (增刊) :185-187.

[2]催传义.城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切入点[J].中国城市经济, 2009:40-43.

篇6: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近年来内蒙古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下岗失业人员在不断增加。一方面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下降,是因其家庭主要成员长时间下岗或失业造成的。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低下,成了最大的低收入群体,这无疑与我区广大农牧民长期“就业不充分”密切相关。失业问题突出,就业形势严峻是导致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之一。由农民收入低下和城镇失业所引起的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内蒙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所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从城市来看,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力度加大,城市职工下岗失业问题成为拉开城市居民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城市居民收入的70%以上来自工资收入,就业权是影响城市家庭收入的根本因素,城市劳动者一旦失去工作,就会逐渐跌入到城市贫困的高发人群。据统计,2005年全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为17.7万人,当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比2001年的3.7%增长了0.6个百分点。表面看。失业率增长幅度不大,但是随着企业改制和重组速度日益加快,城镇失业人数仍然在不断增加。下岗职工再就业比较困难,他们一般由于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加入了内蒙古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下岗职工再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不解决这些人的再就业问题。将成为内蒙古缩小城市居民间收入差距的一大障碍。

从农村来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的收入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牧区,使农牧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成为我区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近年来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处于一个结构升级时期,吸纳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逐渐减弱。内蒙古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规模有不同程度下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制约内蒙古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障碍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劳动力流动障碍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虽然存在着流动的可能,但是由于输入地对于外来劳动力收取的各种管理费太高,导致进入成本太大,形成外来劳动力与当地劳动力不平等的就业歧视,不利于规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二是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素质普遍偏低,造成了农村牧区劳动力只能就业于一些对劳动技能要求比较低的岗位,干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差的工作,并且收入不高;三是城乡户籍制度限制了劳动力的流动,这在客观上也造成了内蒙古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的不平等,导致了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二、几点对策建议

(一)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业,为扩大就业创造环境。非公有制企业绝多数是中小企业,他们吸纳就业的能力很强。全区平均每年有上万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入个体私营企业实现再就业,而内蒙古大部分进城务工农民也往往就业于个体私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内蒙古重要的就业渠道。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全区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83.42万户,私营企业为16492户,从业人员超过37.98万人。如果法律环境更加平等,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数量和就业人数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为此,一方面,政府要依法行政,进一步扩大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的范围,简化审批和办事程序,清理有关税费,使各项制度公开化,透明化,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中小企业主的素质,加强对现有中小企业主的培训工作,提升中小企业的发展能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创办各类小企业。激励他们的创业意识,引导城市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或者去小企业就业。

(二)大力提倡非正规就业,拓宽就业渠道。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对餐饮、清洁、保姆、老人看护等方面的要求显著增长,这些都为发展非正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非正规就业首先要转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观念,同时要将发展非正规就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各级劳动部门通过各种渠道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另外要设计切合实际的针对非正规就业的贷款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切实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帮助下岗人员自主创业。

(三)加快内蒙古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实现城市规模扩张,使现在有的中等城市发展为大城市,使更多的小城市发展为中等城市,在农村牧区有条件的地区建设一批小城镇,使农牧民实现非农形式的就业。大力发展农村牧区二、三产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农牧民就近转移。重点是要加快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处在困境的乡镇企业,各级政府要继续给予大力扶持和指导,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数S量,克服乡镇企业非农化倾向,重点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与农牧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城镇工业园区集中,以增强乡镇企业进一步吸纳农村牧区劳动力的能力。

(四)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农牧民有序转移,维护农牧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劳务信息网络,加强劳动力需求的信息交流,为农牧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各级劳动部门要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组织劳务输出,引导农牧民外出就业。对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劳动保护措施、居住生活等实行全面的用工考察,确保外出人员的劳动、生活安全。同时。还要外派负责人在劳务输出人员较为集中的地方进行跟踪服务管理,帮助务工者排忧解难,切实维护农牧民外出务工的合法权益。

篇7:统筹城乡就业的经济学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 城乡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矛盾突出。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问题, 统筹城乡就业, 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这是对传统二元就业制度的改革, 是新时期就业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党和政府就业方针政策的核心内容。

统筹城乡就业, 有两个层次的内涵。第一层次, 就是要把统筹城乡就业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置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战略之中, 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考虑就业与产业政策、投资政策、外资政策、社会事业发展政策等的关系, 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第二层次, 就是要兼顾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 并且把城市就业和农村就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 立足于城乡就业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适应和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现代化的进程, 实现城乡就业的统筹规划、良性互动和整体健康发展。城乡统筹就业的本质是一种机制, 是劳动力在城乡间、区域间有序流动和保证劳动力有效交易的一系列机制。本文从经济学角度探讨城乡统筹就业相关问题, 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制约因素

城乡统筹就业是对我国传统二元就业体制的改革, 和其他任何领域的改革一样, 涉及面极广, 不仅包含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而且包含城镇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 甚至还涉及到社会和政治领域内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要做好城乡统筹就业工作, 首要问题是弄清影响城乡统筹就业的一些制约因素。总体说来, 城乡统筹就业受到下列因素的约束:

1.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 总体上看经济发展具有非均衡的特点。东部为我国经济较为发达地区,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较多, 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较高, 就业机会相对较多;中西部地区经济较不发达, 国有经济的成分较大, 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较低, 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在理性的人们追逐利益目标的驱使下,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将会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 流动的结果一方面是满足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 但另一方面也会对东部地区的就业产生较大的压力, 还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因此, 城乡统筹就业就需要考虑在我国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条件下, 劳动力在区域间的流动给输入和输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应尽可能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有序输入和输出, 减少给当地就业结构造成的不利影响, 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

2. 人力资本的差异

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形成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因素, 也是影响劳动力流动能力的关键因素。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向城镇倾斜, 城镇劳动力能够享有的培训体系和基础教育体系较为发达, 而农村则较为缺乏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基础教育看, 大部分教育质量较高的重点中小学都设立在城镇, 中小学校招收学生也基本上是以属地招生为主;从技能培训看, 也很少有培训机构和人员深入农村。因而形成了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在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人力资本的差异使农村劳动力最终将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与素质较高的城镇劳动力竞争。

3.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

我国的户籍制度始于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户籍制度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居民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行政管理制度, 目的在于维护社会治安和提供人口统计资料。然而, 我国的户籍制度却有着特殊的意义, 它严格限制人们的自由流动, 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根本原因之一, 成为城乡统筹就业最大的障碍。

户籍制度的直接后果首先是使我国的公民形成两类享有事实上的不平等权利和身份的人群, 也就将劳动力市场分割成城乡两个大群体。同时不同规模和发展程度的城市之间的户籍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 进而市民身份本身也出现分割, 这就使我国的人群中产生了多重分割的现象, 这种人群的多重分割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多重分割。与城乡统筹就业所追求的城乡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目标模式相背离。其次, 户籍制度还形成了既得利益的市民群体, 从一般意义上讲, 这一事实在市民角度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心理的排斥, 农民的就业流动经常会被当作是对市民权利的一种侵蚀, 而事实上这本来是任何一个公民所应有的权利。而在农民的角度来看, 这种制度使农村人口把流向城市, 更换身份看作是一种地位的向上流动, 导致农村人口简单地以流向城市为目标。这种意识本身与城乡统筹就业的观点是相违背的。可喜的是, 户籍制度约束正在被打破, 2001年3月, 国务院批转的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规定, 在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建制镇, 只要有“合法固定的住所, 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与其共同生活的亲属, 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城乡户口的差异正逐步消失。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这种制度所形成的心理状态, 它可能会有巨大的惯性而继续影响统筹就业机制的建立。

4. 城乡不同的就业政策

在传统计划体制下, 劳动力从制度上被分割为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而且实行不同的就业政策。市场经济体制下, 中国进行了渐进式的改革, 但还很不到位, 农村劳动力在求职、就业、管理等方面受到不平等待遇。如对城市劳动力就业实施正规的劳动合同、人事档案、下岗证、失业证等, 对农村劳动者就业实行就业许可证、流动就业卡、暂住证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 一些大中城市出台了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的政策规定, 如北京市1995年出台的《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北京市外地来京人员管理规定》。随后, 许多大中城市纷纷效仿, 将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民工可以就业的领域限制的越来越窄。城镇能够真正向农民开放的只是小城镇就业市场和城市中那些“苦、脏、险”的就业工种;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强制性收取管理费、用工调节费等。例如, 广东省中山市对每个农民工的各项收费高达820元, 上海高达890元。另外, 当前我国强调把就业问题解决得好坏列入地方干部政绩考核指标,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地方领导为了追求个人的政绩, 以种种行政手段和所谓的法律手段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 极力排斥外来劳动力, 人为地分割劳动力市场。这种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的用工制度与城乡统筹就业制度直接相矛盾。

5. 农村社会保障的缺失

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不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统筹就业就不能彻底实施。所谓社会保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社会的力量, 保证所属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达到最低生活水平而形成的一种分配关系, 它提供的对象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却没有将农村人口纳入进来, 就连最低工资保障、最低生活费保障也把农民工排除在外。这个严重的缺失使农村劳动力有着巨大的后顾之忧, 同时大量在城市做初级工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无法享受城市的社会保障, 而他们事实上却是城市的一员。农村人口缺乏社保的支持, 使他们无法完全自由流动。另一方面, 从城镇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来看, 缺失的农村社会保障同样限制了城镇劳动力的流动意愿。城镇劳动力放弃城镇的就业机会就意味着放弃相关的养老、医疗等多种社会保障服务而选择没有保障的生活。理性的经济人是不会对这种选择有更大的偏好的。

6. 不平等的就业服务制度

我国的职业介绍机构和技能培训机构绝大多数集中于城镇, 为城镇劳动力和企业提供供求信息;而农村中缺乏就业服务机构, 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和及时做出进行技能培训的决策, 这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实现城乡统筹就业是不利的因素。

三、关于统筹城乡就业的经济学视角

1. 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看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政府与市场

凯恩斯的失业理论认为, 失业的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 主张通过政府干预, 实行反经济周期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创造需求以促进就业。新凯恩斯主义者通过吸收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假设, 从劳动力市场中分析失业的原因, 认为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工资存在粘性, 并将工资粘性分为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 构建了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 强调应在微观层次上对劳动力市场适当干预。凯恩斯主义政策在20世纪40年~60年代对缓解西方国家的经济衰退和失业问题曾发挥过显著作用。但在60年代中后期后出现“滞胀并存”的局面, 暴露了凯恩斯主义政策的不足。鉴于此, 我们应将凯恩斯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 全面考虑我国的统筹城乡就业问题。

首先, 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要发挥劳动力市场的调节作用, 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破除城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鸿沟和壁垒, 踢破劳动力流动的高门槛, 取消户籍制度, 消除城乡歧视, 真正实现全国统一, 有序流动的完善劳动力市场, 真正按市场机制优化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其次, 政府要谨慎进行行政干预。例如东南沿海地区近几年出现的民工短缺的现象, 实质是个别种类劳动力的“有效供给”不足, 是当地劳动力市场供求和工资状况的综合反映, 政府部门应谨慎进行行政干预。

再次, 政府应积极发挥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一方面要实行城乡平等的就业政策, 按常住地原则将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管理服务范围, 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与其平等的“市民待遇”, 改善用工环境;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 定期分析、预测、发布用工信息, 引导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流动。

2. 从制度经济学看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制度约束与创新

制度已被作为影响一国经济绩效的最重要变量, 有学者甚至提出“制度是第一生产力”。从一定意义上说, 宏观经济现象是微观经济现象某种方式的加总, 但微观经济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中出现的, 受制度的影响和约束。在影响城乡统筹就业的诸多约束条件中, 制度性的因素是根本的, 主要有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以及城乡教育制度等。因此, 要贯彻实施城乡统筹就业, 提高我国就业水平, 关键是改变现有制度因素对生产要素的影响, 进行制度创新。

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 制度起源的根本是交易费用的存在, 但是, 存在着对更加有效率的制度的需求并不意味着制度就一定会供给。很多时候, 新的制度不能及时出现, 有时甚至相反, 新建立的制度比原有的制度更加低效, 但它却能强制地被实施。所以, 制度虽然也和其它商品一样存在着供求, 具有“价值”, 但它是非常独特的稀缺商品, 它的重要特征在于制度的供给决定着制度的存在。这里, 政府的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我国, 制度变迁是政府主导型的, 政府的力量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市场有效发挥作用所要求的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 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并且无法替代。可以说是政府决定着制度的形成及其变迁的轨迹。因此,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约束条件下, 尽管不能忽视市场调节的作用, 但更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就业的宏观调控和指导。要贯彻实施城乡统筹就业, 提高我国就业水平应从制度的角度去寻找对策, 其中主要是:切实改革户籍制度, 实现就业机会平等;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教育制度改革, 逐步缩小城乡教育体制的差别。

3. 从福利经济学看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就业与社保

福利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创立的。在福利经济学中, 效率指的是资源的配置已经达到这样一种境地, 无论作何改变都不可能同时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其余的人不受损, 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已达到高效率时, 一部分人进一步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反之, 如果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 那么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方法, 至少一部分人可提高福利水平, 而没有任何人境况恶化。经济学家将资源的最大效率配置称为“帕累托最优”并将其作为检验经济总体运行效率和社会福利大小的一种准则。福利经济学针对失业和贫困影响到社会稳定, 强调通过国家税收和政府干预, 加强失业保险, 为失业者和贫困人员提供社会保障以保证社会稳定。

我国学者聂红隆论证了: (1) 按照帕累托最优标准, 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完全竞争经济是有效率的, 而采取了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入的不完全竞争经济通常是低效的, 并且会带来社会福利的损失。 (2) 由于资源 (劳动和资本) 的相互替代性, 限制农村劳动力参与城市就业竞争的政策, 将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业部门, 从而也阻碍了城市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转移, 延缓和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进一步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总之, 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允许农村劳动力自由参与就业竞争, 实施城乡统筹就业, 可以提高经济效率, 改善社会福利, 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在这一过程中, 应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和完善和社会保障体系。首先, 要以促进就业为首要目标, 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拓宽就业领域、创造就业机会, 从源头上带动就业增长;同时要积极扶持民营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 把就业问题的重点, 转变到服务行业就业、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上来。事实上, 近年来我国95%以上的新增就业机会是由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中小企业提供的, 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75%左右。其次, 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构建覆盖全民的科学的保障体系以必要的社会保障来抵御失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风险, 增强国民的安全感和稳定的长久预期, 从而扩大居民的消费, 带动经济发展, 进而促进就业, 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要求和必需。同时在制定社保制度时要科学把握社会保障的宽度和深度, 比较社会安排失业人员就业的机会成本与提供保障的机会成本, 考虑城乡统筹发展和劳动力的频繁流动等情况。制定出既有利于提高效率, 又有利于公平和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结论

面对转型期日趋严峻的就业问题, 统筹城乡就业, 实行城乡就业一体化是一条必由之路, 是对传统二元就业制度的改革, 是新时期就业工作重点转变的重要内容。贯彻实施统筹城乡就业, 要求我们必须把握统筹就业工作中的三个关系:第一, 把政府促进就业和市场调节就业结合起来,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 政府要谨慎进行行政干预, 积极发挥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第二, 把构建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 切实改革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教育制度, 实现城乡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机会和权力、统一的社会保障、平等的就业服务;第三, 把近期缓解失业问题的社保政策和从长远充分发挥失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结合起来, 制定出既有利于提高效率, 又有利于公平和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形成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政府积极促进就业为补充、经济增长为动力、社会保障体系为后盾的就业机制, 实现就业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摘要:统筹城乡就业,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分析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 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的视角, 提炼出我国在统筹城乡就业工作中应该注意的三对关系, 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论证。

关键词:统筹城乡就业,制约因素,经济学分析,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元璋盛喜真:实施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障碍及变迁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 2003 (8)

[2]张建武:城乡统筹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 2001 (8)

[3]聂红隆:农村劳动力参与城市就业竞争的福利经济学分析[J].新余高专学报, 2005 (8)

[4]周青梅:中国就业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06 (11)

[5]葛苏勤: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最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 2000 (12)

[6]赵江华:论城乡统筹就业的制度约束[J].人口与经济, 2003 (10)

[7]张希君: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和谐社会[J].发展月刊, 2005 (8)

[8]马永红.中国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6 (12)

[9]贺艳红.城乡就业一体化的制度约束与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 2001 (1)

[10]袁建萍:统筹城乡就业的基本问题及现实意义[J].西部财会, 2007 (8)

[11]季建林:略论统筹城乡就业的新体制构建[J].改革与开放, 2003 (9)

篇8:统筹城乡就业,打造富民产业

特色产业助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

近年来,围绕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陕西省凤县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意见》、《关于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十大优惠政策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八个万富民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意见》等一批优惠扶持政策,为特色产业发展增添了活力。目前,秦岭脱毒洋芋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以上,杨凌本香生猪繁育场已引进种猪1200头,平木正大1200头种猪繁育场、桑园观光农业示范园6000平方米自动化连拱大棚已开工建设,全县新发展花椒芽菜基地3000亩,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林麝养殖基地和西北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基地,大鲵饲养量全省第二。农业特色产业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路子。

凤县地处秦岭腹地,是我国四大有色金属基地之一,工业经济多年来主要依赖矿山采、选、冶。高能耗、高污染的冶炼企业严重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一县情,2007年以来,凤县逐步将全县原有的130多户小型铅锌采矿矿山企业整合为29户,彻底消除矿山安全隐患后,又相继关停了一大批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产能的小规模企业,腾出市场容量,组建成立了凤州和留凤关两个产业园区,高标准实施园区污水处理、垃圾填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引进、上马了一批发展规模大、市场前景好、产业关联度高、促进全局发展和符合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项目,使声威集团公司、西安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1户大企业、大集团入园兴业。与此同时,围绕对选矿、冶炼企业的尾矿、尾渣综合利用和水能开发及技术改造等,新建或启动了贵金属回收和微晶板材生产等一大批三废回收利用项目,引进总投资10亿元安装33台1500千瓦風机的风能发电项目,实施了铅锌矿技改、锌冶炼厂余热发电、发展小水电等项目。建成投用小水电站12座,25台机组,装机容量为5810千瓦,年发电量为1154万千瓦。这些项目的实施,每年可循环利用的冶炼废渣和低品位氧化矿30万吨以上,大大缓解了由于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开发建设旅游产业中,凤县坚持高标准实施景区建设。即:沿嘉陵江建设自然生态人文景观轴。重点建设嘉陵江源头生态探险区、通天河森林公园生态观光区等“五大特色景区”和岭南植物公园、丰禾山佛教文化主题公园等“五大主题公园”。配套建设五大旅游服务区和两条旅游专线,有效缩短了旅游业的预热启动时间。

高品位打造精品项目。先后建成百公里生态长廊和百公里山水画廊,实施了环县城山体亮化工程,在县城周边山坡上安装了3000余颗太阳能灯,让游客观“星”看“景”。还建成了县城“一江两岸”大型水景灯光表演项目和180米喷泉。年年都有新亮点呈现给游客。

高标准培育消费市场。相继建成近10家风味美食城、烧烤夜市、西餐厅。由本县民营企业家投资建成两个三星级酒店,县城改造80余户家庭宾馆,农村建成100余户农家乐。开通了西安到凤县的旅游专列和县内五条旅游精品线路,在周边城市设立了4处游客接待站,组建3家旅行社和凤凰湖水上娱乐公司。

高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旅游业的突飞猛进,带动房地产市场升温增值,3年开工建设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近20万平方米,经营城市收入上亿元。旅游从业人员由2006年不足2000人猛增至近万人;去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66.54亿元,比2006年净增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连续两年突破亿元大关,达到2.54亿元;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从5000余万元猛增至20.6亿元,旅游产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升到31%,为地方财政增收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有效弥补了金融危机导致矿业效益下滑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也由2006年全省31位跃居至第8位。还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国家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十一五”时期,凤县共实施文化旅游开发建设项目80多个,完成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投资8亿多元,形成了县城、紫柏山、通天河、灵官峡、消灾寺五大景区。挖掘凤县羌族故里的历史,打造羌文化氛围,推出大型民族情景音话剧《凤飞羌舞》。今年以来,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郑州、兰州等20多个城市设立“凤州商会”,专门开展旅游宣传推广和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

促进农民富裕缩小城乡差距

本着产业富民的理念,凤县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建设用地、信贷支持的扶持力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同时以农民增收为重点,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殖业。近年来,全县新发展苹果10500亩,花椒留存4400万株,林麝存栏2421头,生猪饲养突破30万头,凤椒、凤唐牌苹果成为陕西名牌产品。建成汇丰度假山庄、秦海鹿业梅花鹿苑等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园15个,休闲农业实体560家,农民就地变成产业工人。

围绕增加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凤县狠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依托矿产资源,发展矿产工业“总部经济”,加快县域工业升级。凤州现代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大厦、七一七有色金属物流中心、园区商业步行街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开工建设,留凤关循环经济园区加快发展,园区承载服务功能有效增强,入园企业达到206户,东岭锌业、矿建公司等50户规模以上工矿企业、两个县域工业园区每年就地吸纳转移劳动力达到5000余人,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稳定就业。

依托山清水秀的生态优势和羌族故里的人文特色,构建“大旅游”格局,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主、人文旅游为辅、乡村旅游为补充的“旅游经济”。带动全县10000余人长期从事家庭宾馆、农家乐接待经营等三产服务。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城乡居民就业致富开拓了广阔空间,农林特产和民间手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农民变成了产业大军。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3387元和7621元,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5∶1缩小到3.1∶1,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小了。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乡均衡发展

围绕打造“水韵江南、七彩凤县”美丽小城,凤县始终坚持集中力量建城镇,以点带面抓农村,综合治理抓生态,提升品位抓改造,全面推出了一个锦绣和谐的新凤县。“十一五”期间,县城新增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水面绿地90万平方米,城区扩大近一倍,人口增加5000人,1200户城镇居民享受了保障性住房政策而乔迁新居。2011年,凤县在县城和9个乡镇启动了10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规划建设廉租房1520套,经济适用房180套,率先实现了保障性住房向乡镇的全面延伸,满足了不同层次群众住房需求,建立健全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住房保障体系,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凤县坚持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以新农村建设晋星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项目到村”工程。从2007年起,凤县先后实施了“三告别、三集中”及灾后重建工程,建成了63个统筹城乡生态移民安置点,全县7417户、2.5万名农村群众搬离危旧房屋迁入新居,全部搬迁安置到主要城镇、公路沿线或大村庄居住。2011年以来,在每个乡镇启动建设一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一所公办幼儿园、一个农贸市场、一个保障性住房小区和一个新型社区的“五个一”工程,进一步搭建农村公共服务平台,营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上一篇: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范文下一篇:次韵答陈正叔,次韵答陈正叔王安石,次韵答陈正叔的意思,次韵答陈正叔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