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2024-06-29

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精选9篇)

篇1: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六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报告

一、制作“小水塘”

制作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制作材料: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

制作过程:

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二、设计如何自制酸奶

制作名称:设计自制酸奶

准备材料:牛奶、玻璃瓶、酸奶、小勺、杯子、温度计、锅等 制作步骤:

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

2、待牛奶冷却到35——40OC,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并且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酸奶就做成了。现象:牛奶变成了粘稠的酸奶。结论: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一)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实验准备:湿馒头、干馒头、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5天后观察它们。

实验现象:湿馒头发霉了,干馒头没有发霉。

实验结论:馒头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二)“馒头发霉”的对比实验报告

问题: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

假设:

实验设计: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四、设计地球的形状模拟实验

材料:地球仪、纸做的小船、火柴梗等

步骤:

1、用纸做的一只小船,插一根火柴梗作为桅杆。

2、让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航行。

3、观察船进港,有什么发现?

4、再把船放在桌面上航行。两次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我的发现:船在地球仪上航行,进港时先看见桅杆,再看见船身;出港时,船身先消

失,桅杆后消失。而在桌面上航行时,船身和桅杆始终都能看见。

结论:地球是球形。

五、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实验名称:做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铁架台、铁盒子、土豆泥、番茄酱、洒精灯、火柴

实验过程:

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实验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六、研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冷暖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实验准备:洒精灯、装有水的容器、小石块、镊子、火柴

实验过程:

用镊子夹住一小片石头,在洒精灯火焰上烧一会儿,然后迅速放入冷水中,接着再烧,再浸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观察石头的变化,实验现象:会发现石头开裂变碎了。

实验结论:冷暖变化对岩石有破坏作用。

七、研究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流水的搬运作用

实验准备:木条、沙子、泥土、沙盘、胶带、塑料杯、小水盆、水杯

实验过程:

1、用木条将沙和泥土的混合物推至沙盘的一侧。

2、把混合物抹平,保证混合物各处的厚度相同。

3、将木尺横放在沙盘上,固定住,把底部有孔的水杯架在沙盘和木尺之间。

4、沙盘伸出桌外的一端底部有孔,地上放一水盆接水。

5、往水杯中加水,展示现象,并描述结果。

实验现象:往水杯中加水,沙子和泥土会被水冲走,并且水盆里有沙子和泥土。

实验结论: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使地表发生变化。

八、设计地震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毛巾、细干木棍等

实验步骤:

1、把桌上的毛巾叠成几层,平放在桌上,两手按住毛巾的两头,向中间挤压,观察毛巾会发生什么变化?

2、用手握住木棍两端,用力将它压弯,直至压断,注意当木棍被压断时,你听到什么声音?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现象:毛巾会发生弯曲,成了褶皱状;木棍被压断时,听到“啪”的声响,同时手有强烈的震颤感。

九、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实验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实验步骤:

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实验现象:干燥的烧杯内有小水珠;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十、做铁钉生锈实验,研究铁钉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研究问题: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假设:铁钉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材料:3根相同无锈铁钉、三支试管、试管塞、干燥剂、煮沸过的水

实验过程:

1、将3根洁净的铁钉分别放入3支试管中。

2、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使铁钉一部分浸入水中,另一部分暴露在空气中;向第二支试管中加满冷却的沸水,塞紧橡皮塞;向第四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干燥剂,塞紧橡皮塞。

3、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了大量的锈,第二、第三去试管中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结论:铁钉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在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放几年都不会生锈,另外光有水也不会使铁钉生锈。

十一、设计变色花实验

材料:紫甘蓝水、碱水、毛笔、白醋、纸花等。

步骤:

1、用毛笔在“花瓣”上抹白醋。

2、在“叶子”上抹碱水。

3、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看一看纸花变成什么颜色?

现象:纸花的“花瓣”变成红色,“叶子”变成绿色。

结论:这说明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十二、如何用紫甘蓝做试剂

1、将紫甘蓝(约50克)撕成小碎块,装入厚的透明塑料袋中。

2、往塑料代中加入半杯温水(约50OC——60OC)。

3、握住袋口,反复挤压菜叶3——5分钟,直到流出紫色的水为止。

4、将紫甘蓝汁倒入小烧杯中。

十三、做“哪种洗涤用品的效果好”的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

答: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实验中我们需要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在这个实验中用水量、污物大小、洗涤时间、用力大小、洗涤剂的用量应该相同,不同的是洗涤剂的品种。

十四、做模拟环形山实验的记录。

(一)从不同高度往沙盘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

问题:石子撞击的坑是否是高度越高就越大?

假设:沙盘各个点的硬度都是相同的,且是绝对平整的。

实验设计:准备大小相同的石子、沙盘,然后从不同高度往沙盘丢石子

实验记录:从高处丢下的石子造成的坑比从低处丢下的石子造成的坑深。

结论:从不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相同的石子撞击的坑是高度越高就越大。

(二)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

问题:石子撞击的坑是否是石子越大就越深?

假设:沙盘各个点的硬度都是相同的,且是绝对平整的。

实验设计:准备大小不同的石子、沙盘,然后从相同高度往沙盘丢石子

实验记录:大石子造成的坑比小石子造成的坑深

结论:从相同高度往沙盘里丢下石子撞击的坑是石子越大就越深。

十五、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实验名称: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研究问题: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的关系

我的假设:行星公转周期与行星与太阳距离有关

实验准备:1.5米长的细绳、水笔的塑料管、有孔的橡皮塞、秒表、砝码、合适的场地

实验过程:

1、把细绳穿过塑料管,一头拴上橡皮塞,一头拴上砝码。

2、捏住塑料管,举过头顶,让橡皮塞做匀速圆周运动。注意:塑料管下的绳长保持不变。

3、分别使转动的绳长为20厘米、40厘米、60厘米,每次转动10圈,然后用转动时间除以10,至少重复三次,取平均值为公转周期。

实验结论: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越远,行星的公转周期越长。

篇2: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一、P14第5课 蜡烛的变化

方法有:

1、用小刀切块,放在铁片上加热,再遇冷。

2、点燃。教材P14有个实验记录表:蜡烛在点燃、熔化两种实验方法下的现象。点燃的现象是:蜡烛先熔化,然后燃烧;燃烧时发出光和热、冒出烟。熔化的现象是蜡块逐渐融化成液体状态的蜡;冷却后,逐渐凝固成固体状态的蜡。根据产生的变化,只改变形态的有蜡烛熔化、折纸、小麦磨成粉、铁熔化、木头破碎、泥塑……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的有:蜡、木燃烧,鸡蛋和面制成面包,铁生锈,泥烧成砖,石头烧成石灰…… 为看清点燃时的变化,可把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会在烧杯里留下什么物质(烟尘、水蒸气)。实验得知,蜡烛燃烧时,不仅在形态上发生了变化,而且产生了新物质:光、热、二氧化碳、水蒸气、烟尘等。

二、P16第6课 食盐和水泥

用学生熟悉的两种物质认识可逆变化与不可逆变化。

(一)食盐的变化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角架、石棉网。方法:把食盐放入水中搅拌,让食盐完全溶解,观察到食盐看不到了。再取部分食盐溶液放入蒸发皿,用酒精加热,观察到食盐又变成原来的样子,是可逆变化。

(二)水泥的变化器材:烧杯、盘子、水泥、玻璃棒、酒精灯、蒸发皿、石棉网、锤头。方法:把水泥放在盘子里,加水搅拌,观察到它成了水泥浆。把水泥浆放入蒸发皿,用酒精灯隔石棉网加热烘干,得到了水泥块。然后,用小锤敲碎它,又得到了水泥块粉。最后再加水搅拌,不能变成水泥浆。总结出:水泥加水变化后不能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是不可逆变化。

三、P19第7课 铁生锈

铁生锈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变化现象,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让学生交流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重点是培养对比实验的能力。做“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生锈”实验需要准备:铁钉、纱布、玻璃瓶、碱、盐、油、醋、砂纸。实验方法:

(一)用砂纸打磨铁钉,去掉其表面覆盖物。

(二)把铁钉放在瓶子里,放在一个地方,并编好号:

1、空气,2、装满水,2、半瓶水,4、盐水,5、碱面溶液、醋溶液……同时放入相同铁钉,相同时间后观察铁钉生锈情况。

(三)观察记录铁生锈的情况:水中,轻微;一半水、一半空气,严重;空气中,轻微;醋、碱、盐、水中,严重生锈;油中无锈。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有水、有酸碱盐的情况下容易生锈。P39第四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亮主要是模拟实验。

四、P41第14课 白天与黑夜

先根据照片及讨论,引出:地球上有昼夜,昼夜最主要的不同、造成昼夜不同的原因。再让学生想“站在宇宙中”,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让大家设计实验。师生共同研讨出实验方法: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观察实验现象。这时,使学生注意地球仪不要转动得太快。调整手电筒与地球的距离,光线照亮半个地球即可。调整后,手电筒不能随便乱动,最好找个有毅力的孩子负责手电。实验中一般会出现两种转动地球仪的方法:一个由西向东,一个由东向西。到底怎样转动,让大家根据平常看到的现象来判断:车向东行驶景物向西,车向北景物向南。思考:当看到景物由东向西时车该向哪运动。太阳东升西落,为了观察更清楚,首先确定一观察点(北京、上海都可以)。

通过模拟实验,学生会知道地球是自西向东运动。经过探究得出了地球仪由西向东转,手电筒光线照亮半个地球不能移动,观察一个地方的昼夜变化。

五、P47第16课 四季更替 说说生活中对四季的认识。

说明四季带来的主要变化是气温和昼夜的长短,昼夜长短也影响气温。这样开始使学生精力集中到四季变化主要是气温变化造成的。气温变化原因猜想

一、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形成

一月初 147100000千米 冬季近日点 七月初 152100000千米 夏季 远日点(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

二、地球自转 根据前面学的知识,自转一周为24小时,如果是自转形成,四季变化应当每天一次。

三、地球公转 让学生探究如何公转:手电筒模拟太阳,地球仪模拟地球。

1、(1)一年循环一次,得出周期一年;(2)方向应从星空逐渐西移,认识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2、如果地轴直立、地轴不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注意观察,太阳直射点是南北变化的吗?此时学生发现太阳直射点只射赤道。明确地轴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保持不变,北端指北极星。发现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南北半球接受到太阳光照射面积是不同的。引导学生: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阳光照射面积大,北半球受到热量多,气温就高,是夏季;反之,北半球是冬季。当直射点在赤道时,南北半球照射面一样大,热量一样多,从而形成了四季。

六、P49第17课 弯弯的月亮

1、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到过月亮是圆缺变化的,十五是圆的,初三是弯的……

2、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明确月球不停自西向东绕地球运动。

篇3:《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简析

一、跳出“教材”教“教材”

翻开全新的《品德与社会》教材,处处体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个个生活场景,一个个鲜活的话题,无不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灌输,而是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有效的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了解社会、把握自我,并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发展自己,提升自己。教材中的部分事例和画面内容不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事例要么是过于成人化,学生不感兴趣;要么是讲外省、外县、外乡的事,对学生没有亲和力。一些画面没时间、地点、真实姓名,或者不够全面,给学生造成一种“虚”的感觉,真实感不强。由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灵活多样地来处理教材。例如,《我家住在新农村》一课的插图画面,它展示的是浙江新农村和城市的画面,对学生来说没有亲近感。教学时,可以用自己家乡农村的画面替代。又如,我在教学《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通过师生对家乡的文化习俗进行搜集、整理,开展“新平大不同”知识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把学习当成了一件快乐有趣的事情。

二、注重“情感”和“体验”

新课程赋予《品德与社会》的内涵就是要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培养他们有爱心、有责任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在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体验,教育就成为苍白的说教。真实的生活体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生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就拥有了自己真实的生活世界。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搭建心灵交流的平台。如教学《谁是最值得敬佩的人》时,可进行职业体验游戏。教师出示写有各种职业称谓的卡片,让学生随意抽取。20年后,如果你从事这个职业,你喜欢这个职业吗?为什么?有谁喜欢这个职业?假如你从事这个职业,你会怎么做?我们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哪些人的辛勤劳动?假如缺少了他们当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劳动,我们的生活会出现怎样的情形?

长期以来,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只注重知识的达成和传授,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教学内容添加一些情感色彩,增添一些人文因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主动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良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三、注意知识点的挖掘和延伸

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有着非常强的社会性。它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结合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组织教学内容。它的的综合性非常强,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的要素是综合的,涉及到的社会领域是复杂的、交叉的。在教学每一课时,为了达到丰富学生的生活知识,让学生过美好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有必要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挖掘和延伸。例如,在教学《民风、民俗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对北京四合院的了解不能仅凭书上的内容,知道四合院的建筑与北京的历史、地理环境有关。结合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利用“走进北京四合院的情趣”视频,让学生边看边讨论、交流其中的内涵,可以让学生畅想住在北京四合院想做的事,补充外国人如何评价北京的四合院的资料。在教学《发展中的城市》时,可利用新闻报道“城市中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引入,使学生有展望未来新城市的欲望,指导他们出金点子规划家乡,大胆畅想20年后的新城市。

篇4: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找拱形》。这一课是在前面一课研究了拱形的特点之后,进一步发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1、认识圆顶形和球形等具有拱形相似特点的弧形结构。2、认识生活用品中的拱形。3、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本课就紧紧围绕这三个活动,扩展学生对拱形的认识,提高学生过程与方法的能力。

◆ 说学生: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其科学探究的意识已经较为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论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拱形承重的特点已基本掌握。学生具备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的基础。六年级学生,在实验室学习常规的不断熏陶和影响下,已经具备了很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和品行,能充分调动小组每一个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团队的力量,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行为上的储备。

◆ 说目标:

正是对于上述教材的理解和学生实际的分析,特制定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所以承受很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1)、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2)、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2)、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的影响

◆ 说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圆顶形、球形以及各种弧形结构的受力特点。

2、教学难点:能用已有的知识对弧形结构的物体作合理的解释。

◆说用具:

1、分组准备:(1)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2)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每组一个圆环(主要在实验时能更好地起到抵住拱足的作用。)

2、教师准备: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实物、课件等。

◆ 说教法、学法:

根据这课的特点,结合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轻松地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方法:

1、“引导——探索”法。

刘默耕先生的“引导——探索”教学方法,有利于布鲁纳的“发现法”,也不同于兰本达的“探究——研讨”教学法。“引导——探索”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是学着像科学家那样自己去探索大自然秘密的探索者。

2、分组讨论法

分组讨论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乐于交流,并能发表自己的不同意见。

根据新教材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启发式的点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组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

◆说理念:

《小学教育学》告诉我们: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实物,课件等,把静态的课本教材转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一次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研讨方法——实验证明——分析现象——获得结论”的完整的探究过程。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使他们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演绎科学概念构建的完整思维过程,从而有效构建科学概念,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

◆ 说设计: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先教后学”,主要依靠老师在课堂上大量的教,甚至是满堂的灌,来使学生获取知识,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得到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而课堂学习效率不高,提高教学效率成为一件很难的事。

近几年来,我试行了一套符合小学科学课堂的“五自”教学模式,来实施“先学后教”,并做了课题研究。现在我就《找拱形》这课是如何实施“五自”教学模式的,谈谈我的设计。

(一)激趣设疑,自主学习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新课导入,能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知识迁移,对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

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欣赏课件中的圆弧形、圆顶形等建筑物和周围熟悉的物品(如安全帽等)的图片。让学生在观察中自主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有类似拱形的结构。在此,我引导学生回顾拱形结构承重的特点,并让学生找找身边的拱形结构。同时板书课题来揭示新课的学习。

这个导入,我用知识铺垫,以旧引新,设置悬念,学生则回忆知识,引起期待,思考质疑,提出“它们与拱形有相似的特点吗?”这个问题展开自主探究活动。

(二)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之后,接下来是讨论研究方法。在这个环节上,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中方法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虽然,探究方法有很多,但是有的方法还受现场材料的限制,针对材料的特点和實验效果,选用更合理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实验,是学生有效实验能力的培养,更是学生探究品质的一种培养。仔细分析我们发现,让学生选择一种他们认为合理的方法去实验,能锻炼学生的选择能力,也同时蕴含问题。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对于其探究的质量无疑是一种考验。

讨论之后,我们最终选用了前几课中用过的材料:硬纸条。我在这时向学生出示这样的“探究活动记录表”。

探究活动记录表

许多同样的拱条可以组合成一个圆顶形。测试不同数量的拱条组合在一起时能承受垫圈的数量。

实验方法

预测能承受的垫圈数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能承受的垫圈数

一个拱形

二个拱形

三个拱形

更多拱形的组合

我们的发现:

先让学生作出假设:随着拱形数量的增多,承受的垫圈数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预测这样的问题。一是源于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要求,让学生经历一次完成的探究过程。二是从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水平,为学生后续的重难点解决做好认知上的铺垫。三是,与上节课《拱形的力量》的场景再现,以求建立起心理和思维的对接,有利于学生探究思维的构建。

(三)归纳提炼,自觉巩固

有了方案,又做好了预测,接下来就是让学生自己去尝试一下。在尝试的过程中,有的小组会成功,有的小组则不会成功,这就有方法上或材料把握上的问题,是对前面小组确定实验方法、材料数量使用的反思。从某种角度上将,需要部分小组不成功,只有这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探究中,方案规划和考虑的更加周密。个人认为,实践中构建思维和构建思维之后再实践,在学生的思维培养中同等重要。关键在于,在什么样的环境和什么样的需要。

合作探究之后,自觉地去整理数据,分析现象,汇报交流,最终获得这样的结论:拱形越多的组合,承重力越大。就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解决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反馈矫正,自行提高

有了前面的理论作支撑,引导学生继续探索:半个乒乓球有多大的承重力?以及对塑料瓶形状的分析,那就轻而易举了。学生通过摸一摸,捏一捏,压一压,放上重物试一试等方法,当堂检测了“圆顶形有拱形承载压力大地特点,而且不产生向外推的力”的事实。接着就顺理成章地学习“球形”的受力特点。

紧接着,让学生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更有意思的是有的学生想到:眼皮、鼻子是拱形的,指甲是拱形的,屁股是拱形的,鸟类等动物的蛋也是拱形的,甚至有孩子会说“我们在妈妈的肚子里也是由球形的子宫保护着”。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此环节的设计,还能提高学生联系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教育就应该让儿童结合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来学习科学,通过观察、试验、综合及运用,在掌握科学概念原理的同时,获得对社会、自然的真切了解,增加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积累社会生活经验。

(五)课后延伸,自由发展

前面的“认识生物体中的拱形”,学生兴致非常高,不由自主地滔滔不绝地交流着、讨论着。但是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我就顺势设计了这样的课堂延伸“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品、建筑物、生物体上有拱形结构?请课后继续收集资料,下节课在一块分享。”

作为探究的延伸,学生绝对有这样的兴致去进行探究。这就是,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素养提升,串成一个整体,一个过程,努力营造课堂教学与课外延伸的有机结合。

◆ 说特色:

本节课,让学生经历里一次较为完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尤其是对实验有效性的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学生思维构建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在本课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生成,尊重学生的选择,是本课一个显著的特点,如何做到既尊重又不放羊,主要体现在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帮助,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提供策略支持。

我力求从上课到下课都在真正地全面放手——让学生真正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让学生自我总结,自我提升,自我发展。在这种充分期待与信任之中,学生就能够取得较大的进步。但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同时做到“自主而不自流,放手而不放任,互动而不浮动”,也就是我们教师要切实做个问题的发现者、指导者、引领者。

篇5:六年级科学上册总结

一学期即将结束,在这一学期,我任教了六年级科学课,感受颇多。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共同学习,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思考,提高科学课的实效性。我本人积极参加科学课竞赛活动,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研讨活动,获得指导的同时,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发挥科学课优势,激发学生热爱科学。

这学期教科学课,虽然在教科学课之前,我学习了课程标准,阅读了相关资料,同时,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也曾经教过自然课。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要想上好科学课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一、教学任务完成情况

本学期圆满完成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情况如下:

1、能够意识到系统是有一定结构层次的。系统中的成员是相互联系、协同工作的,尽管每个成员或每层结构的功能和作用不同,但都在整个系统中发挥着各自重要的作用;能够从结构和系统的角度去研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中有关生物多样性、能量与能源、太阳系等内容,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实验验证、收集整理信息、得出结论。在充分体验科学的认识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猜想预测能力,观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和能力以及设计与制作能力、建立了科学模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始终保持对探索丰富多彩生命世界、不同的能量形式间的转化与控制、能源的利用与开发、太阳系的组成等兴趣,逐渐树立了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物资源、节约能源的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了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事物,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系统中发现的各种现象,系统成员中的相互关系;鼓励学生大胆想像,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事物的发展;体验感受系统结构和谐、对称的科学美。

3、能够认识更多的生物种类,通过比较、推理、归纳某类生物的主要特性,能够说出生物的生长需要能量,了解了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而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到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知道了能源有可再生的和不可再生的,能够说出太阳系的组成及九大行星的排列顺序以及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关系。

4、能够通过对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的认识,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发霉、腐烂等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保护生物资源的方案;能够设计制作一些能量转换装置、节能装置(包括节能方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能量、能源问题;能够大胆想像,关注科技的发展,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设计有关太阳系的开发、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案,进一步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主人翁的角色参与决策,培养了学生用联系、发展、系统、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取得成绩的经验

首先,在理念上的转变。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以下六个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需求;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标准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些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其次,在内容方面,我把自然课与科学课进行了对比,我发现:

1、科学课的主要内容,不仅综合了自然课的主要内容,还增加了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对人体自身的认识、环境保护教学内容。这样做更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

2、科学课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趣味性和灵活性。课程中的内容更注重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符合儿童兴趣和需要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发展学生探究能力的教学形式,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全面的发展。

再次,由于理念的转变以及主要内容的变化,引起了我在教学各方面的转变。

1、由于文本提供的学习内容的开放性很强,在备课时,教师要充分想到可能发生的情况,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和教学时间。所以,在备课时,我不仅要考虑到文本的内容,还要考虑到文本延伸到的内容,查阅相关书籍,上网查阅资料,以防上课时出现过多的学生质疑,而自己却不知怎样回答的情况。

2、既然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那么在上课时,教学方法要根据课堂上出现的情况,灵活多变的运用;重视学生观察思考、探究性学习教学环节也要随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3、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创设开放性课堂。有的学习内容,实践性非常强,需要的时间也比较长,因此,教学过程不能仅仅在课堂上,需要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搜集材料、合作探究、从中获取知识。而在课堂上,只是汇报交流结果。如铁的生锈。当然,虽然探究的过程在课外,老师不能看到探究的过程,这就要求老师的指导更要及时、准确,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探究,得出结论。

4、及时帮助学生写出探究记录。在写探究记录时,指导学生把探究的过程写得有条理、清楚,把结论写明白,并提出自己还没有弄清的问题。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如何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让他们自愿的积极地投入到科学的学习过程中去,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2、小组合作只流于形式,没有起到一定的作用。

3、教学经验不足。

四、弥补不足,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精心备课,虚下心来,向有经验的教师多请教。

2、改变教学模式,多借助现代教学工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3、让小组合作确实起到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篇6: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整理有关实验数据;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 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3、 认识牛奶常见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知道牛奶有哪些变化,牛奶的用处。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同学们喜欢喝牛奶吗?

那你知道牛奶有什么好处吗?牛奶中富含维生素A,可以预防皮肤干燥及暗沉,使皮肤白皙,有光滑。

(二)猜想假设

大家收集的资料真全面啊!那么关于牛奶,你还想知道什么问题呢?看来你们都是注意观察的好孩子,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揭开这些问题的答案!

(三)制定方案

先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谁愿意把我们小组的实验设计说出来与大家分享?我们小组四位同学每人进行其中一种混合实验。一定要记录好实验现象。

(四)实施探究

1能具体说说哪些东西能让牛奶发生哪些变化呢?

牛奶中放醋,牛奶中出现混合物凝集现象。

将啤酒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有絮状物产生。

将食盐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没有变化。

将柠檬汁加入装有四分之一牛奶的烧杯中,牛奶中有沉淀生成。

2、交流有关引用牛奶的知识

有人习惯空腹喝牛奶,这不科学。

牛奶不宜久煮或加热次数过多。

(五)展示交流

用牛奶做胶水。

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制作方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步:将40l的脱脂牛奶倒入一个杯子在,加入10l的醋,搅拌一下,使其充分混合。

第二步:用纱布过滤上述混合物。

第三步:用玻璃棒将纱布中收集的固体物质倒入杯子中。

第四步:在杯子中加入适量小苏打,搅拌。

(六)拓展创新

篇7:六年级上册实验(模版)

一、蜡烛的变化(5课 蜡烛的变化)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蜡烛 火柴 干玻璃片 试管夹 实验步骤:

1、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2、试管夹夹住干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上变黑。实验结论:蜡烛燃烧,一是形态发生变化,二是生成了新的物质——烟。

二、探究食盐变化的实验(6、食盐和水泥

(一))

实验的目的:探究食盐的变化

实验材料:杯子 筷子 食盐 火柴 盘子 小勺 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 实验步骤:

1、将食盐倒入盘中,往盘中的食盐加水,观察食盐的变化。

2、把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给食盐水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食盐在水中溶解了,看不到了。

点燃酒精灯,给食盐水进行加热,坩埚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实验结论:

通过给食盐水加热的方法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注意事项:提醒学生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

三、探究水泥变化的实验(6、食盐和水泥

(二))

实验目的:探究水泥的变化

实验材料:杯子、火柴、盘子、小勺、铁架台(带铁圈、石棉网)酒精灯、水泥块。实验步骤:

1、将水泥倒入盘中,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观察水泥的变化。

2、将水泥快放入坩埚,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加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往盘中的水泥加水,过了一会,水泥凝固了。

点燃酒精灯,给水泥块进行加热,水泥块没有变化。实验结论:

水泥不能恢复原状。

四、探究铁生锈的条件(7、铁生锈)

实验材料:油、醋、肥皂屑、食盐、铁钉、瓶子、玻璃棒。实验步骤:

1、将食盐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盐水。

2、将肥皂屑倒入杯子中,加水搅拌,形成肥皂水。

3、准备3个瓶子,分别标记为1号、2号、3号、4号。

4、在1号、2号、3号、4号杯子中分别倒入等量的醋、油、盐水、肥皂水。

5、将4枚相同光泽的铁钉分别放入4个杯子中。

6、观察一周,记录现象。实验现象:

1号、3号、4号瓶子中的铁钉生锈。放在2号瓶子中的铁钉没有变化。

五、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实验器材:棋子 尺子

实验步骤:把3个或五个棋子摞起来,然后用尺子迅速打击下部的棋子,观察上面的棋子的运动。

实验结论:上面的棋子没有与被击打的棋子一起飞出去,而是竖直向下落回原处。(注:棋子的初始状态是保持静止的,击打其中一个棋子,只是改变了这个棋子的状态。)

六、月相的成因(17、弯弯的月亮)

实验名称:

月相变化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电灯 皮球 实验步骤:

1、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做地球,用皮球当做月球。

2、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3、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实验记录:

当月球;亮面转到背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黑的;当“月球”亮面转到向着“地球”的方向时,“月球”几乎全是光明的;当“月球”亮面由向着“地球”到背着“地球”时,“月亮”的明亮部分逐渐减少。实验结论:

月球不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亮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骄傲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七、日食和月食的模拟实验(18、日食和月食)

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 实验步骤:

1、在与你的眼睛同样高的墙壁上悬挂一盏电灯,用它当作太阳。手持一面圆形的小镜子当作月亮,与你看电灯的视线大体相平。

2、面对电灯,闭上一只眼睛,调整“月亮”与眼睛的距离,使“月亮”能完全遮住“太阳”,这时,就发生了日食。

3、保持原有姿势,沿逆时针方向原地转动,当你的头部(相当于地球)遮住射向“太阳”的光辉时,便发生了“月食”。

4、再重复几次实验,观察“日食”和“月食”时哪边先亏。实验现象:

“日食”时总是太阳的西边先亏。“月食”时总是月亮的东边先亏。

八、蚯蚓对明暗环境的反应(20、蚯蚓找家)

实验材料:

扑捉蚯蚓若干

长方形纸盒

黑湿布

透明的塑料薄膜

实验步骤:

1、找一个长方形纸盒把里面涂黑,把盒底挖掉一半,贴一块透明的塑料薄膜。

2、在桌上铺一块黑湿布,在布上放5条蚯蚓,用盒罩住,使蚯蚓正好在盒内的明暗交界处,观察蚯蚓往哪边爬,比较亮处和暗处蚯蚓的数量。实验现象及结论:

蚯蚓都爬到暗处,说明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的环境。注意:

控制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只有光的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

要尽可能的选择健壮的蚯蚓,防止蚯蚓太弱小或有伤残,干扰结果。

实验完毕后,把实验用的蚯蚓放回田野,不要伤害蚯蚓。

篇8:六年级科学实验上册

1. 比较反思, 形成技能

教材上从例题到习题, 方程的形式改变了, 但是解方程的思想方法是一致的, 都是利用等式的性质将复杂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这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与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解方程并不是简单的计算, 其过程要比计算复杂, 往往需要将方程进行转化、变形, 最后才是进行计算。因此, 解方程的教学需要让学生在进行系统学习时, 通过自主反思感悟转化的思想, 在比较中体会转化的方法, 并形成思想方法的积累。

【教学实践】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后, 教学解方程。

(1) 进行比较, 启发转化

师:2x-22=64与2x=64有何不同?它复杂在什么地方?

生:多出了减22。

(学生一般观察到的是多了22, 而不是多了-22, 教师可在板书中用色笔突出这一点)

师:能把左边的-22直接去掉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办?

(2) 引导转化, 强化方法。

(1) 说出跟形如ax=b的方程相比, 下面的方程有何不同, 然后完成填空。

(2) 你能不能把下面的方程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并说一说是怎么转化的。

(3) 总结反思, 形成技能。

让学生思考如何能很快地转化, 引导学生总结出先比较再转化。

对数学内容的理解, 有人将其分为“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前者指“只管公式, 不管理由”, 后者指“不仅知道要做什么, 而且知道理由”。在方程教学中我们往往会把重点放在分析等量关系上, 这样就会大大缩短解方程的教学时间, 把解方程当作“非重点”来处理, 弱化为解决问题教学时的“衍生品”。对此, 我们可以在初次教学解稍复杂的方程时, 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工具性理解”。因为这时学生还没有积累相当的感性经验, 不可能充分体会其中的转化思想并将付诸实践。而在单元复习时, 学生有了相当的经验, 有足够的能进行比较归纳的素材, 这时引导学生总结、反思, 就容易帮助学生将一般的解题方法提升到思想方法的高度, 并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实践, 从而实现“关系性理解”。此时, 可以出示适当的变式, 以促进学生异中求同, 突显转化的思想,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这样教学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学生在题目的引导下逐渐习惯解方程的书写形式, 容易获得成功感。部分数学教师有一种误解, 认为“工具性理解”应该避免。实际上, 英国数学教育家斯根普调查发现, “工具性理解”与“关系性理解”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都非常普遍, 而且各有各的用场。但是斯根普也强调, “工具性理解”只能取得短期的效果,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 还是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关系性理解”。

2. 提炼思想, 积累经验

学生在获得“工具性理解”的同时, 已经积累了“关系性理解”所需的感性经验, 这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反思, 将技能提炼上升为思想方法。例如, 在《整理与复习》的单元教学中这样的比较就显得必不可少。

【教学实践】

像3.4x+1.8=8.6、5x-x=24这样的方程各应怎样解?在比较其相同点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转化的基本思想。

学生解方程:

师:这两题解方程的倒数第二步, 即3.4x=6.8和4x=24有什么相同点?

生:最后都转化为简单的方程。

师:能具体说说这两题各是怎么转化的吗?

生:第1题是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减相同的一个数。

生:有时也可同加、同乘或同除以相同的一个数。

生:第2题是先计算5x-x。

师:是的, 能先算的可以先算, 也就是先把未知数进行整理、合并。

篇9:六年级上册《习作3》教学品评

师:(出示一名学生的周记《炒土豆丝》片段:开始切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怎么也学不来。妈妈切的土豆厚度不到半厘米,而我呢,切的最薄的也有2厘米。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经过十分钟的努力,终于将土豆切好了。)读了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生:开始能学着妈妈的样子切,很聪明,只是妈妈怎样切的我们没看到,可以补写出来。

生:他能用数字——“半厘米”“2厘米”来写,只是他是炒土豆丝,两厘米多厚呀!一个完整的土豆,一般只是十厘米大小,几刀下去不就完了?用得着十分钟吗?

生:读到现在也不知他切的是土豆丝,还是土豆片。

生:“真是看着简单做着难呀!”他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师:大家帮帮他,把切土豆的动作写具体。

生:我觉得要将动作写具体,要一步一步慢慢地回忆。

生:实在想不起来回家再做一次,边做边记录,不一定全记下来,做完了再回忆、写完整。(板书:回忆体验记录)

【点评】能从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写作契机。看似一个简单的评价,为下面写好动作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亲自观察,体验动作

师:现在,咱们一起亲自感受如何写好动作。拿出你们带来的大蒜头,揉揉,捏捏,闻闻,它像什么呢?

生:它像个白色的小南瓜,上面还有个长长的小辫儿。

师:真会观察,注意到颜色,还看到了小辫儿。教师手里的这颗蒜头的小辫儿像什么?

生:直直的,像小姑娘的冲天辫,大约有两厘米长。

师:看得真仔细,比喻用得也恰当!怎样剥,猜猜看,能用到哪些动作?(板书:捏、掐、撕、拍、拽、捶、咬、掰、抠)

师:下面大家一起剥大蒜,注意动作和感受。(学生剥蒜)能说说你是如何剥大蒜的吗?

生:我用力掰没掰开,用牙齿咬,太辣了。我又用力拽中间的小辫儿,居然把它拽开了一个口子,再一掰就掰开了。

生:我是这样剥大蒜瓣儿的:先用食指挠几下,没把外皮挠掉,我用牙轻轻咬开一个小口,再用手剥,就撕开了它的外皮,露出白嫩嫩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白白的,就像个小宝宝。

师:你不仅会剥大蒜,还边剥边观察,边想象,真了不起!能把自己刚才剥大蒜的过程写下来吗?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1.生写剥蒜头,交流

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读你认为最漂亮的几句或一段?

生:看看它的头顶,不知什么时候长出了绿绿的芽,弯弯的,像舞动的小草,美极了。底部是一条条的蒜须子,黄黄的,硬硬的,摸起来一点也不舒服。我用指甲顺着蒜瓣的缝隙使劲地向外拉,想揪出一个来,可它们死活不愿分开,不知是兄弟情深,还是故意和我作对。

生:我拿起一个蒜瓣,它仿佛热了,早就想让我帮它脱外衣似的,我只是轻轻地一掀,它就脱去了外衣,露出白白的皮肤,滑滑的,嫩嫩的,可爱极了,像个可爱的小宝宝裹着一层纱衣。忍不住闻一闻,好香呀,真舍不得放进嘴里……

【点评】让孩子自己剥大蒜,亲自体验剥大蒜的过程,自然水到渠成,写起来便会得心用手。其实,每做完一件事,学生们都是在积累一种经验,习作也是一样。

2.写后修改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周记,用刚才学习写动作的方法,把你做菜的动作放电影,修改自己的习作。看谁的菜肴味道美,谁的菜肴我们一读就会做,就想吃!(生改习作)

师:谁愿意让我们分享你修改的快乐?

生:我先把锅烧热后倒油,谁知刚倒下去的油“啪啪”地叫起来,那些小油滴们到处乱蹦,好像一大群顽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一会儿蹦到东,一会儿跳到西,好不热闹。我赶紧把切好的千张倒进去,响声立刻小了许多,只有几个还在顽皮地小声偷笑。

生: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一只鸡蛋小心地在碗边敲起来,可鸡蛋好像和我作对似的,就是不开口。我稍微用力敲几下,好不容易才出现一个小洞,我用手一掰,蛋清和蛋黄就滑人碗中。淮知不小心,鸡蛋壳竟然掉了进去,它就像一只小船在河里划行。

师: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是抓住动作这个细节来修改文章的,炒菜会了,打球、洗衣、骑车……是不是都会了?放慢速度,好好体验,成就一篇精彩的习作!

【点评】这节课教师对学生“点化”了习作方法,并“引导”实践运用,这才是学生最需要的,印象深刻,影响也深远。

上一篇:六年级《世说新语》满分读书笔记下一篇:桥梁实习报告北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