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素质培养

2024-05-30

音乐素质培养(共6篇)

篇1:音乐素质培养

关于本科学前教育学生儿歌弹唱的现状及

能力培养的文献综述

摘要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从社会、教师到家长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在幼儿成长及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前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音乐启蒙教育满足并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音乐才能,保护和不断发展孩子的创造想象能力,促进孩子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作为幼儿园培养一线教师的摇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到幼儿教育的发展,因此,笔者针对本科学前教专业学生儿歌弹唱现状及能力培养的研究而作文献综述。

关键词:学前教育;儿歌弹唱;能力培养

一、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现状及原因研究 在2001年就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指出“艺术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文章从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弹唱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当代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儿歌弹唱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针对以上内容进行综述。

(一)儿歌弹唱能力的现状

根据查阅的相关文献,如在张天乐的《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和倪添文的《浅谈学前教育自弹自唱教学中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等研究中重点分析现阶段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弹唱技能的现状,“学前教育专业集教育教法、艺术、体育、心理、生理等课程于一体,是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教育专业。其中艺术类课程包括键盘、声乐、舞蹈、美术等技能课。能够自弹自唱,是本专业键盘和声乐课最终要达到的综合教学目的。目前,由于是非音乐专业学生,大多数学生的键盘技能为钢琴业余三级以下水平,演唱能力为初、中级程度。学生在弹唱课上,常出现只顾奏,无法顾及演唱,无法顾及弹唱乐感、表情的情况。在幼儿音乐实践教学中,大多数的幼儿教师还是最喜欢选用录音机范唱,在弹奏歌曲时,只能用比较简单的伴奏形式,而在弹唱的过程中,常出现弹与唱配合不好,弹唱表情、乐感无法表达等现象”。

综合查阅的相关论文研究中得出以下结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弹唱孤立。弹唱不能做到同步进行,只弹不唱或只唱不弹;第二,不弹不唱。第三,错误弹唱。对于歌曲的附点、休止等节奏视而不见,出现大量的错音伴奏,弹唱不流畅,经常停顿,破坏旋律的美感;第四,简单弹唱。在教唱过程中右手始终是单手旋律弹唱,左手的伴奏也始终只用一个和弦且是单一的伴奏型。

从总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达不到幼儿园课堂教学的要求,这是以后高校有待改进的地方和笔者有待研究的地方。

(二)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儿歌弹唱力普遍不高的原因

1、学生生源存在的问题

在王新乐的《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表达能力》和李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浅谈》等相关论文中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儿歌弹唱现状的原因分析中认为,“由于学前教育这个专业涉及的学科众多,对学生的要求很严格,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招生对象则是面向全体高考学生的,录取时,只在基础文化素质上有高要求,对其音乐特长没有特别门槛。大多学生进校时都不会用正确发声方法唱歌,从没碰触过钢琴。对音乐的感悟能力、理解能力、表演创造能力会相对薄弱许多。所以,进入本科院校后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儿歌弹奏方面还是要从头学起”。所以生源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2、教师存在的问题

在李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浅谈》和王辛的《学前教育专业自弹自唱个性化培养的改革创新研究》等相关论文中对教师的结构进行研究,认为教师队伍结构单一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我国教师队伍的培养主要来自于高等师范院校,这些教师具有很强的师范性、较高的学术性,有着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和专业学术水平,有较好的理论基础,‘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但是缺乏“双师型’、“复合型”教师”。

从相关研究中归纳出:高校教师结构的单一,教师只熟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而不能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今学前教育发展方向。现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综合化,如果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特点和内涵把握不够的势必给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一些影响,造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不足。

3、教学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

张海波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王琳、黄晓敏在《学前音乐教育在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苏立在《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现状及对策》,步社民在《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等研究中已经意识到幼儿园课程的综合化己经向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及在游怡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现状及对策》等研究中意识到到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有着更高水平的要求。但是学校还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在学科编排和课堂设计上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课时安排较少,而且全部为大班上课,学生个别辅导少,导致整体进步较慢,同时在教学中教材疏离幼儿歌曲。二是由于专业目标定位不明确,以学科为中心,偏重单一技巧,导致音乐课程的设置所占比例少。由于学前教育的专业性质,不能像音乐专业的学生一样,有大量时间进行音乐专业技能训练。这将导致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音乐素质不能满足幼儿园音乐艺术教育发展的要求。三是很多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效仿主义”明显,模仿音乐专业院校或是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将声乐、钢琴、舞蹈、乐理、欣赏等学科分科细化,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的模式用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身上,不自觉地就陷入追求音乐技能高低的误区。没有考虑学生平均音乐水平,出现难以弥补的水平“断层”,导致很多基础薄弱的学生只是将音乐学某领域根据自身兴趣所向进行学习,没有较强音乐综合能力,更别说将音乐学科与学前教育其他学科相渗透融合;没有实现学前音乐课程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跨学科融合,实用性不强,缺乏应用性,背离幼儿园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从目前的相关研究中归纳出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不足,具体还有其他的原因有待笔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完善。

二、学前教育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对策的综述

(一)总述

根据何志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学习困难的原因及对策》等相关研究,总结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认知、兴趣、自信心、意志等方面。提出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首先,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学特点。其次,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高校应以符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为原则,提高音乐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科学构建学科体系,注重教学实践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素质,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最终满足新时期下社会对新型幼儿教师的客观需求。

(二)分述 在综合赵沧海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究》、洪如彬的《谈教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姚娜的《如何提高学前教育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等的相关研究都对学前教育学生如何提高儿歌演唱能力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打好声乐基础是演唱幼儿歌曲的前提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止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良好的歌唱习惯,掌握止确的呼吸方法。要求声音自然圆润、连贯流畅、声区统一,叶字清晰,能较完整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意境。培养学生具备基木的声乐艺术的理解能力、范唱能力及艺术表现力,并能运用这些所掌握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木技能技巧去指导幼儿正确、规范和科学的发声与歌唱。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是演唱幼儿歌曲的前提。

二、教师要突出教学示范性、专业性,加强歌曲弹唱的教学与练习

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综合性特点,大多数学生的音乐技能只是初级水平。自弹自唱技能中“唱”为重点,但是“弹”却为难点,因此弹唱技能的学习安排在键盘课的教学计划中后期进行。教师在教授自弹自唱技能时应注意教学示范性。当学生的键盘技能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只是讲解乐曲的弹奏重点和难点,往往忽略了范奏。而在讲授自弹自唱时,最重要的首先是教师自弹自唱的示范。键盘教学进行到中后期时,学生已经能够自主学习简单乐曲的曲谱、节奏,但是也形成了独奏模式。教师良好的自弹自唱示范,能够给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在示范时教师要体现出儿童歌曲弹唱时的唱法、表情,弹琴时眼睛与学生的交流等,引领学生进入幼儿歌唱教学的氛围。在这个基础上,再从专业角度教授弹唱技巧,效果会更好。另外,学前教育专业键盘课的最终目标是伴奏与弹唱,因此在保证基础训练的前提下,应该与音乐专业的键盘课有所区别,大力度加强歌曲弹唱的练习。

三、重视学生对幼儿歌曲伴奏技能地掌握和运用

幼儿歌曲配上和弦伴奏后,音响效果由单声部变为多声部,听觉效果则由平而感变为立体感。于是,音乐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为幼儿歌曲选配和弦的方法:(1)为幼儿歌曲伴奏选配和弦前一定要分析和明确歌曲旋律的调式调性、结构、节奏、节拍等;(2)要根据歌曲旋律音选配和弦;(3)处理好弦音与和弦外音;(1)安排和弦的连接;(5)处理好和声功能地进行:(6)处理好歌曲的终止式等。

四、强化对幼儿歌曲自弹自唱的综合实践

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是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一项技能,在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被广泛应用。自弹自唱必须具备基木的钢琴弹奏技术、歌曲伴奏的和声编配技能和声乐演唱技巧,这是幼儿歌曲弹唱的前提条件。示范曲、配弹曲和自配曲都要附有歌词,在弹奏过程中必须始终与歌唱相结合,既一边弹一边唱。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实现歌唱、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弹奏的综合性训练。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的培养有待笔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结合实际分析。

参考文献

[1]徐丹妮.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J].中职业教育,2011(2).[2]胡鹏,余艳.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培养[J].音乐时 空.2013.[3]邹杰群,翁云晓.高职幼教专业音乐能力素养培养—谈歌曲即兴 弹唱技能方法训练[J].田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4]许卓娅.幼儿园音乐教育洁动—歌唱活动[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马拉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培养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2,(04).[6]蒋艳琦.学前教育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旧[D].长春:东北 [7]张天乐.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J].现代幼教,2007(04).[8]倪添文.浅谈学前教育自弹自唱教学中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范[J].教学实践与管理,2010年.[9]王新乐《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表达能力》

[10]李岩.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歌弹唱能力的培养浅谈[J].文化教育.[11]王辛.学前教育专业自弹自唱个性化培养的改革创新研究[J].北方音乐,2014(05).[12]张海波.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研究[J].学科教育,2011,6.[13]王琳、黄晓敏.学前音乐教育在实施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教育战线.[14]苏立.论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音乐素质培养现状及对策[J].读与写,2008,10.[15]步社民.本科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问题[J].教师教育研究,2005.[16]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17]张玲.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问题的研究[D].西南大学.[18]赵沧海.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实践研究[J].文化教育.[19]洪如彬.谈幼教专业学生自弹自唱能力的培养[J].教学探讨,2011(07).[20]姚娜.如何提高学前教育学生自弹自唱的能力[J].新课程,2011.

篇2:音乐素质培养

问:我的孩子的年龄为两岁半,她比较爱音乐,一有音乐就扭动身体伴舞,有时仿佛被陶醉了。我和孩子父亲都不懂音乐,我该如何做?

答:音乐是表达心灵感受的语言,对孩子来说,音乐能促进智力的发展,提高孩子对情感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提高孩子的文化修养等。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孩子学习一件乐器,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或进行一些舞蹈、唱歌方面的指导,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教育,对于孩子接受艺术熏陶是很有意义的。当然,在这之前首先要培养孩子这方面的兴趣,如果不顾及孩子本人的兴趣,强制她去学,就违背了音乐教育的初衷。

篇3:浅谈学生音乐素质的培养

一、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

音乐教育是把青少年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如此的教育目的, 首先就要让小学生学会识谱。节奏是音乐的脉搏、基础和动机,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主题和激情, 和声是音乐的色彩、渲染和修饰, 良好的节拍感、节奏感是学生学习音乐应具备的音乐基本技能, 也是学生学习视唱、合唱等基本能力赖以形成的基础。音乐教师要注重以兴趣促进学生直观训练, 以训练促进巩固, 最后达到学生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音乐素质的目的。

二、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1) 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当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采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成了课堂中必要的手段, 它信息量大, 交互性强, 快捷简便, 直观形象。同时, 也要借助于电视、广播、Internet各种媒体。如歌曲《草原上》优美、抒情, 表达出了一种草原人民的欢快与喜悦之情。农村学生大部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 没有见过大草原的和谐美丽的景象, 我通过制作课件, 当学生唱起“蓝天高, 太阳照, 草原好热闹”时, 播放一段课件介绍蓝天、白云的草原景象, 学生们会目不转睛地看着, 然后和着《草原上》歌曲的声音, 随着图文创设的情形来欢唱, 促使学生生动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

(2) 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来进行情感体验教学。如节奏的变化使情绪有很大的差异, 情感体验就会不相一致, 节奏缓慢时会心情平和或沉重或压抑, 节奏鲜明则一般情绪会高涨、激动。

(3)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让他们贴近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审美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感悟音乐中陶冶情操, 这是小学音乐教学追求的主要目标。

三、音乐鉴赏力以及课外音乐兴趣培养的延伸

(1) 适当安排欣赏课。欣赏课可以有多种欣赏方式, 随之配合的学习方式也有所不同。欣赏课中更多地需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逐层深入形成问题系统, 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 从而有效地解决欣赏中的问题。

(2) 让音乐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情感桥梁。在教学过程中, 我注重多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对学习效果好、掌握技能快的学生, 让他们带头在全班同学面前大胆展示自我, 演唱、做示范, 树立他们的样板形象, 从而成为班上的主力, 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 以带动音乐基础差或不敢展示自己的同学, 共同体会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篇4:谈音乐教师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音乐教师 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

[作者简介]张德周(1953- ),男,陕西凤翔人,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凤翔师范分院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教学研究。(陕西 凤翔 721400)

[中图分类号]G64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03-0143-02

一、前言

笔者从事音乐教育三十余年,曾经历了小学、中学、师范、高职的音乐教学。在这三十余年里,笔者深深感到,旧的音乐教学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党在十七大提出的教育改革的任务,这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也是多年来音乐教育工作者总结和积累并汲取外国教学先进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音乐教育,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人才。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宝塔式的教育模式,培养的人才是高、精、尖,知识是竖向发展,而这种人才毕竟是少数,社会需求量极少。事实已经证明,音乐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这是一个信号,说明音乐学院的教育已经跟不上社会的需求。而职业教育是随社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技能教育,它是解决以社会需求和学生职业为目的的一种技术教育,这种教育正好弥补了音乐教育的不足,它的音乐教育应该是横向的,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复合型的,多才多能式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所以,笔者认为,一方面,我们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音乐人才;另一方面,音乐学院的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素质才能真正符合社会需求,具有职业竞争力和个人提升空间。笔者仅就音乐教师所应具有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进行阐述。

二、音乐教师的政治素质

(一)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

搞好本职工作是一个人生存的前提,这就要求音乐学院的学生认真学习,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培养学生积极的敬业精神、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坚强的进取精神。工作是一种责任,要教育学生认真负责地去做每一件事。搞好本职工作实际上是一种个人能力的体现,是人生价值的反映,也是个人生存的必要条件。试想,一个人连本职工作都干不好,那还能干什么呢?这就要教育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知道搞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懂得了这个道理,才能千方百计地去做。人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不是说一个人爱什么工作不爱什么工作,而是根据个人知识、经历、社会实践决定的。既然干了某项工作,就要热爱它,绝不能朝三暮四、三心二意。热爱工作,从大局来说是为人类做贡献,从个人来说是为了生存。热爱本职工作,实际上也是一种奉献。工作不分大小,只要做好了,就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当然,工作中会有曲折、委屈,只要调整好心态,任何艰难险阻和困难都能克服。随着时间的推移,工作经验和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来越大。

(二)高尚的团队协作精神

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集体这个大家庭中,任何一种工作都离不开协作精神。人们常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说明协作精神是很重要的。协作精神是人品和心态的体现,这也是一种工作精神。在工作中所取得的任何成绩都不是纯个人的,都直接或间接包含着大家的支持、关心和帮助。工作中要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帮助了别人实际上也是帮助了自己。另一种是精神上的协作,人在工作中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对别人的成绩要正确对待,不要有嫉妒心理,要学习别人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取长补短。对别人的成绩不要说风凉话,对别人的工作不要评头论足,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要说,以免影响同志之间的关系。团队协作精神也是一种团结精神,一种集体主义精神。只要有一个团结的集体,任何事情都可以解决。没有协作精神,工作注定是要失败的。

(三)顽强的虚心好学精神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进步的,知识也一样,也是不断发展和更新的。虚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是人人都知道的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人都有长处,我们要不断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在音乐方面,有的人有器乐特长,有的人有声乐特长,有的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这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另外,在处理人的关系上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还要正确地评价别人,不要认为自己什么都行,别人什么都不如自己,好高骛远,最后一事无成。好学应该是我们一生的追求。我们要赶上社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学习。在音乐学习上,要做到“琴不离手,曲不离口”,“三天不弹手生,三天不唱口生”。在弹钢琴上, “一天不弹自己知道,两天不弹内行知道,三天不弹外行知道”,这也说明了学习的重要。在音乐学习上,音乐的道路是漫长的,没有尽头。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在音乐上样样是世界第一,除非这个人有病。在音乐的天地里,不要小看这小小的七个音符,加上节奏的变化,是其乐无穷、千变万化的,里面蕴含着很多奥妙。

(四)积极的开拓奉献精神

奉献是一种高尚的美德,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奉献精神尤为重要。干什么工作都不能把眼睛老盯在一个“钱”字上。人们把教师比做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笔者也认为教师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是毫不保留地、无私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就是一种奉献。所以,奉献精神也是一种无私精神。在工作中绝不能斤斤计较,不要把个人的利益看得高于国家利益,高于人民利益。奉献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亏精神,人们说吃亏是占便宜,有它一定的哲学道理。今天在这件事上吃了一点亏,但可能改变人们对你的看法,说不定又是占了便宜。奉献精神表现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在当今一切向“钱”看的社会里,在某种情况下失去一点物质的东西,但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可能会成为一个无私的人、高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严格的遵纪守法精神

遵纪守法是我们公民应尽的义务。教育学生每到一个单位,首先要遵守单位的纪律,包括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各项工作制度、作息时间等。有些人认为这个话可笑,实际上我们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学生毕业到了单位,不能按时起床,上班经常迟到,自以为了不起,但工作松松垮垮,漫不经心,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就有可能丢掉饭碗。其次是守法,就是遵守国家的法律。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要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用国家的法律保护自己;另一个是要遵守法律,不违法犯罪,做一个合法的公民,这是我们的基本义务。

三、音乐教师的业务素质

(一)理论与实践的能力

篇5:音乐教学中非智力素质的培养

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有智力方面的素质,也有非智力方面的素质,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甚至后者更为重要。通常我们指的智力方面的素质主要包括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等;而非智力素质主要包括兴趣热情、情感个性、意志毅力等。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我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可见音乐教育在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过程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在教学中,音乐教师要根据音乐本身的功能,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陶冶其高尚情操,键全其审美心理。那么,我在音乐教育教学中是如何进行非智力素质培养的呢?

一、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很少有哪门功课比音乐更能牵动儿童的心。看他们听乐而律动,闻声而起舞的神态,足以证明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有了兴趣,学习过程便是主动地接受,这就与素质教育中提到的“主动精神”和注重形成健全的个性是吻合的,就连一些“大门类”的学科也借助于音乐的这一“兴趣”优势来丰富自己的教学。例如语文、英语、历史等课程中运用的:愉快教学法“,就充分利用音乐艺术的魅力,通过优于单纯逻辑记忆的情绪记忆,形象记忆来提高自己本学科的教学质量。可见,音乐这一兴趣优势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的加强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1、创设情境,感染兴趣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课堂教学要以情贯穿始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音乐课的关键。

音乐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首先教师本身对音乐感兴趣,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进入情境,采取情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愉快情绪中进行的有效保证。如上《堆雪人》一课,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首先展示了一幅精彩的画面,根据画面简介了《堆雪人》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歌曲。它描绘了少年儿童在冰天雪地里堆雪人的动人画面,表达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接着我放映了冬天下雪以后,小朋友们堆雪人打雪杖的实况录相,营造出了新歌教学的特定氛围,从而将学生带进歌曲所表现的情境——冬季迷人的雪景之中。在学生欣赏冬天雪景画面时,我做了如下的语言描述:“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分外妖娆。这白茫茫的雪地不正是小朋友们游戏的天地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美好的想象闸门,像滚滚波浪被打开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诉说自己在雪地里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的过程和感受┈┈有趣的画面,形象的图样,恰当的语言点拨,使学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美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渴望和兴趣,启发了他们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师生共同创设的美丽情境氛围中受到美的熏陶。此时,我见火候已到,便话锋一转,进入正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堆雪人》这首歌!”几句话,引出了学生学习新歌的强烈欲望。

2、引导学生歌表演,增强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它在教学中倍受学生欢迎。低年纪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作的:

(一)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

(二)教师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

(三)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美丽的造型所吸引,教室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往往是台上的表演者更加精神,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就连平常最胆小的同学也跃跃欲试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强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内外结合,巩固兴趣

认真组织好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互相补充,在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中发展学生兴趣。比如:结合所学的音乐课,组织学生排演歌舞等活动,可成立学生业余合唱队、演奏队、舞蹈表演队,定期排练、学生自编自演的节目,定期开展歌舞、器乐、配乐诗朗诵等比赛,尽量营造一种学习音乐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同时从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这两个平行“渠道”中获取知识,巩固兴趣。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仅仅成为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权威,而忽视了教师应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泉眼”,这样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发挥,甚至散失了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的教会为学会,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同时给学生创设大胆发问、质疑、创造的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求知,实践中创造,让每个学生的智、情、意、行协调和谐的发展。

1、灵活多变

在组织教学方面,教师往往采用让学生听音乐进行整齐的律动,这样看去非常整齐、和谐,但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我在设计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听与本节课有关的音乐,再进行即兴表演或师生一起讨论、创编再表演,使每节课内容的律动都不一样。这样利用简短的组织教学时间,创设活泼、轻松、和谐的气氛,给予学生一定的表现音乐和创新音乐的空间,提高学生应变、记忆、表演、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

2、激趣自创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由此可见,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应处于平等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老师问学生,而少有学生问老师,长此以往,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被抑制,他们只会墨守成规,对于这样的孩子谈创造谈创新只能是一句空话。反之,把自己融入孩子中,做孩子的朋友,注意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交流,鼓励孩子质疑问难,才能激起学生的创新火花。

在教学《到小熊家里去》时,我带小朋友们一起来到草坪上,边唱边玩。当我要求他们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时,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老师,我想用竹筷敲碟子代替碰铃,用装满沙子的铁罐代替沙球┈┈”虽然这些是“土乐器”,却是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用这些“乐器”演奏就好象学生们也参加了小熊的宴会,增添了一份情趣。对于这个学生的发言,我及时给予肯定,并带大家一起尝试练习,学生的创作意识被激发起来,纷纷畅所欲言。

3、动画结合

在欣赏教学方面,我在教学时打破了由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在活动中、图画的描绘中掌握音乐的主题、曲式结构及情绪。如:“我在教欣赏课《在钟表店里》这课时,先让学生观赏自己带来的小台钟及听它们发出美妙的声响,然后再欣赏音乐,结合生活中的钟表声理解乐曲所描绘的情景。每个学生都很投入,有的学生边听边扮演各种钟表跟着乐曲节奏摆动;有的模拟木偶,手臂一上一下煞是可爱;有的模拟小鸡吃米钟;有的模拟猫头鹰钟,两只眼睛骨碌碌地左右转动┈┈五花八门的”人体模拟钟“在活泼欢乐地走动。整堂课以活动为中心展开各个环节的教学。学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中理解了音乐。

4、及时评价,鼓励参与

篇6:音乐素质培养

摘要:在教育的各种要素中,教师和学生是其最基本的要素,而教学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因而,研究教师和学生以及科学教学法是实现音乐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音乐欣赏

音乐审美

音乐教育是审美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有效途径。审美素质教育如果不能与新世纪、新形势相适应,不仅教育本身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且还会严重阻碍社会在新世纪的前进步伐。

一、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是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条件 音乐审美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活动与一般审美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教师在审美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的审美活动是由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作为审美对象的音乐客体两种因素构成,多是表现为白娱自乐的自发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产生的美感是人对音乐的一种主观反映。而音乐审美素质教育是由学生、教师和音乐三者组成的统一体,其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促进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之间必不可少的中介和桥梁。所以,音乐教师的审美品格与素养至关重要,将直接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产生影响。

(一)音乐教师较高的业务素质是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前提 音乐教师的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教学仪态与气质,唱、奏、演等教学基本功,以及一定的教学能力。第一,教师应具有美的教学仪态与气质。音乐教师是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和实践主体,而且也是美的传播者,一个美好的音乐教师形象,不仅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喜爱与信任之感,而且会使学生乐于接受音乐。作为“美的使者”音乐教师应十分看重自己的仪表及服饰,使教学仪态符合礼仪要求及审美规范。实施音乐审美素质教育,音乐教师只有具备这样的教学仪态与气质才能够有益于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也才能真正成为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灵魂工程师”。

第二,音乐教师应具有“唱、奏、演”等较为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音乐教师只有具备“唱、奏、演”扎实的基本功才能在音乐审美素质教育中把音乐之美展现给学生,也才能以情动人,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对音乐的兴趣。

第三,音乐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要具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即:口齿伶俐、语言标准、情感丰富、音量适度,随着表达内容的需要做出强弱变化,节奏快慢有处理,语气有抑挫,富有感染力,简洁并具有启发性,使学生在教师清晰、准确的讲授过程中,使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同时,在板书方面也应做到,文字端正秀美,乐谱整齐规范,设计精巧,布局合理,美观清晰,便于记忆,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二)音乐教师较高的思想素质是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关键 教育的过程是以人塑造人的过程,是以优良的职业道德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的过程。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多在更深刻的意义 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儿童、青少年将成长为怎样一个人,与学校的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音乐教师的职业与其他职业相比,有其特殊性。音乐教师作为“美的使者”,不仅是音乐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是是非曲直、完美人格的塑造者。因此,音乐教师良好的思想素质是影响学生形成健康审美品格的重要因素。

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这个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消极被动,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的下一代,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主动性。音乐审美素质教育是要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消极被动的教育是不可能使学生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更不可能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使学生为音乐艺术之美所感动,也才能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效,从而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目标。

审美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不在于传授关于“美”的知识,更不是把“美”灌输给学生,而是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使之积极的进行审美创造。音乐教育本身就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如果教师能有意识的运用它来培养、扶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那么 学生就会在获得大量音乐知识的同时,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在音乐审美教学中教师可通过音乐实践启迪学生的审美创造。如:演唱歌曲就是发展审美创造的良好途径。在学习歌曲时教师可通过巧设问题、启发思维、反复实践、讲练结合、内化渗透、唱奏表演、升华提高等步骤,使学生在歌唱时自然的、主动的感受旋律之美,创造性的表现作者在音乐中蕴涵的情感,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被称为三度创作,它对于启迪学生的音乐审美创造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应通过语言文学艺术、美术等媒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如:在欣赏《阳光三叠》、《春江花月夜》等古曲时,教师可伴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轻声吟诵同名古诗,营造出古色古香的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倾听中体味美好情感,产生无限美好憧憬,启迪审美创造,而教师优美动听的语境也会引导学生产生审美创造。

三、科学的音乐教学法是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手段 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实现,只有教师和学生是不够的,选用合适的音乐教学法是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一)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应借鉴国际上先进的音乐教学法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因此,音乐审美素质教育也要注重吸取国际上优秀的教学经验。当前,国际上较有影响的几种主要音乐教学法有:达尔克洛兹的体态律动学、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铃木教学法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它们从体态律动、民族音乐、声势训练、祖国语言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美感。适当借鉴国外优秀的音乐教学法对于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达尔克洛兹的教学哲学即“唤醒天生的本能,培养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节奏感,建立身心的和谐,使感情更臻细腻,使儿童更加健康活泼,激发想象力,促进各方面的学习。”它注重以身体运动来感受和再现所听到的音乐,把身体当成“乐器”,称身体为一个管弦乐队。并且以节奏为核心,通过节奏运动唤醒儿童的音乐本能,以体态律动、视唱练耳和即兴创造为手段,来进行音乐教育。柯达伊教学法则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精髓,以集体歌唱为主要教学形式,尤为重视无伴奏合唱训练,让学生从小养成“对位的耳朵”。在教学中以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为节奏训练的起点,并且节奏训练往往结合旋律进行,以五声音阶(匈牙利的民间音调)为视唱教学的基础,并在识谱教学中,注重学生内心听觉和音乐记忆能力的训练。在视唱教学中采用首调唱名法,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程,他采用了英国新教派牧师约翰·柯尔文创立的柯尔文手势等等。而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是:元素性、综合性、创造(即兴)性。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是结合语言、动作、舞蹈为一体的,把培养节奏感作为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中心环节,教学中的“声势”训练是用拍手、跺脚、拍腿、捻拍进行多声部节奏感训练,运用“回声”训练培养学生精确的听觉,敏捷的反应以及记忆力和形式感,运用精美的音条乐器和打击乐器培养儿童的兴趣和创造力。铃 木教学法则被称为“祖国语言教学法”,它主张使乐器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强调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教师的素质,要求强化训练,他认为“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而不是天赋或固有的,多练习就多出效果。”他希望通过音乐教育,使所有的孩子都成为具有美好心灵的人。综合音乐感教学法,只强调音乐教学的综合性,而并不强求一定的技术或学习方法,它通过构成音乐的共同性因素(音高、节奏、音色)而进行音乐教学的一种从总体、从综合性出发的教学法。学生既可以是表演者,也可以成为听赏者或作曲者。综合音乐感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特性,并综合体验音乐的各个方面。

这五种音乐教学法产生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且各具特色。但他们也有许多共同之处,那就是注重通过节奏、听觉、歌唱、创造、育人等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去感受美、体验美和创造美,这五种音乐教学法就好像五幅色彩鲜明的音乐教学画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对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有重要的作用和借鉴的意义。

(二)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应确立科学的音乐教学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的教学动向的变化,教学观念的更新,也要求教学法要不断地适应新的需要。当前音乐审美素质教育正向着功能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它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审美能力、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因此,只有善于把握音乐教学的最新发展动向,确立科学的音乐教学法才能够适应 现代社会的培养需求,从而能更好地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

1、音乐教学法应以教育学、心理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学、心理学是教育的基础理论,它们的发展推进着教学动向的变化,音乐审美素质教育也是一样受到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影响。如:在2 0世纪6 0年代,教育心理学就涌动起“概念学习”的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思潮。现今,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在承认音乐的文化属性即非共性概念的同时,确定了音乐的共性概念。美国音乐教育全国会议主席R·盖兹提出:“改进音乐教学的最大变革之一,是普通音乐教师对概念方法的逐渐接受。”刘沛在他的《从“零点计划”和多元智力理论到音乐教育的观念更新》中提出要用认知主义心理学的最新发现和观点来改造和丰富音乐教育的实践,提出了树立内隐心理过程,和树立“元经验”和“元认知”具有最高价值的信念,以及建构以整合和关联为主要学习形态的学习过程,为音乐思想的创新和其他学术的、或实践的创新奠定和优化心理定势基础等观点将有力地推进音乐教学的改革。因此,可以说在音乐教学中遵循一定的教学规律和原理,会使音乐教学法更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也必将指导着音乐教师能够用更新的视角去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

2、音乐教学法要以音乐教育原则为基本要求

音乐教育原则是音乐教学实践的科学总结和概括,是音乐教学客观规律的反映。我国近年出版的一些音乐专著,对音乐教学原则的制定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曹理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概论》一书中提出了“形象性、教育性、律动性、科学性、发展性、因材施教”八 项教学原则。郁文武、谢嘉幸在他们合编的《音乐教育与教学法》教材中提出“审美素质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的原则,感性入手与理性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情感形象与技能技巧相结合的原则,大面积提高音乐素养与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相结合的原则。”教学原则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对音乐教学法进行研究时一定要善于认识音乐教学原则的发展性、整体性、动态性等特点。只有灵活的、发展的依据音乐教学原则,音乐教学法才能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也才会更好实现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任务。

3、音乐教学法要遵循音乐艺术自身的特征

音乐艺术本身具有很多特征,而审美性、民族性和创造性是它最主要的特征。音乐教学法只有遵循音乐艺术自身的这些特征,才能使其更加科学、更加有效。音乐艺术自身就具有美学特征,音乐教学以音乐作品为媒介,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必然体现美学特征,给人以审美感受。因此,音乐教学法的操作过程应以展示美、感受美、体味美、发现美为前提。

音乐教学法就是学习音乐语言的过程。音乐语言表现在旋律的序进、调式的构成、节奏节拍的特点、风格韵味等方面,不同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音乐语言,这就是音乐艺术的民族性特征。学习音乐从学习本民族的音乐语言起步就如同儿童学习语言从学习母语开始一样。因此,音乐教学法应充分体现民族性的特征。

音乐艺术的创造性,不仅表现在音乐作品创造上,而且也表现在音乐表演与欣赏之中,音乐教学法应运用开放的现代教育理念,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教学动向,灵活运用即兴教学法,充分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即兴创造的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法应把音乐艺术的审美性、民族性、创造性的特征加以综合的、灵活的运用,这样才能更有利于音乐审美素质教育的实现。参考文献:

1、曹理 《音乐学习与教育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 0 0 1年5月

2、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3年1月

3、[美]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 0 0 3年5月

4、陈秉义 《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2年5月

5、刘沛 《从“零点计划”和多元智力理论到音乐教育的观念更新》.《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 0 0 1年.第二期

6、[美]保罗·哈克 刘沛译 《走向功能音乐教育》 人民音乐.2 0 0 2(1 1)

7、张前、王次召 《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5年

8、邹爱民、马东风译 《音乐教育学》.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6年l 2月.北京.第一版

9、曹理 《音乐学科教育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音乐》.1 9 9 3年.第二期 0、郭声健 《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上海教育出版社.2 0 0 3年3月.第一版

1、姚思源 《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论音乐教育》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 9 9 2年6月

2、霍华德·加德纳[美] 沈致隆译 《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 0 0 4年4月.北京.第1次印刷

上一篇:经典词语练习题下一篇:运管业务知识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