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2024-06-20

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共12篇)

篇1: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设计意图: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水果是孩子们所熟悉的丰收果实。“香香的水果”是我园园本课程中的经典主题活动,它能很好地整合幼儿对于水果的零散经验,提升幼儿对于水果的认识。

《橘子船》这首儿歌只有四句歌词,很适合小班幼儿学习,于是我尝试着对儿歌进行了改编和谱曲,并据此设计、组织了音乐教学活动,自然地融入了社会、情感等方面的教学内容,效果良好。

目标:

1.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初步学习演唱歌曲。

2.体验开着“橘子船”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准备:

1.教师用的苹果、梨子、菠萝、橘子各一,配套图标一套(如图)。

2.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3.幼儿已熟悉《橘子船》旋律,会唱《水果歌》。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着《橘子船》的旋律做律动“摘水果”。

师:果园的水果成熟了!我们一起来摘果子吧!

2.演唱《水果歌》。

幼儿根据教师逐一出示的水果,演唱《水果歌》进行练声。如,教师出示苹果,幼儿演唱:“来来,我是一个苹果,果果果果果果……”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想象。

师:橘子瓣儿像什么?(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并根据幼儿的讲述引出橘子船,出示图标一、二)。

2.理解歌词内容。

(1)橘子船要开了!它要开到哪里呢?请你们听老师唱一首歌。

(2)教师范唱后提问:小船开到谁的嘴巴里了?(幼儿回答后,教师出示图标三、四。)

(3)教师再次范唱,一边唱一边逐一指图,帮助幼儿进一步熟悉歌词。

3.学唱歌曲,体验与大家分享水果的快乐。

(1)幼儿在“开小船”的游戏情景中,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面前巡回“开”着“橘子船”,带领幼儿学唱3~4遍,后面两遍教师可适时地将“船儿”开进幼儿的嘴巴里。)

(2)幼儿大胆想象并替换歌词演唱。

师:小船除了可开到妈妈的嘴里边儿,还可以开到谁的嘴里边儿呢?(幼儿如说“开到爸爸嘴里边儿”,就替换原有歌词引导幼儿集体演唱。)

(3)讨论和交流。

师:为什么小船要开到妈妈和其他人的嘴里边儿呢?

三、结束部分

幼儿自己剥橘子,师幼一起唱歌,幼儿将橘子船开到教师或同伴的嘴巴里。

附:橘子船(原文) 张强

剥个橘子瓣儿,像只小黄船儿。

小船开到哪儿?妈妈嘴里边儿。

篇2: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1、安静倾听故事,能理解故事大意。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活动准备:

1、故事《悄悄话》及其幻灯片

2、故事中角色的手饰

3、音乐:班得瑞《仙境》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与班内任意一名幼儿说悄悄话,吸引班内幼儿的注意力。

2、提问:老师刚才做什么了?

3、接着提问:悄悄话是什么意思?

4、教师小结:悄悄话就是悄悄的说话,说话的声音很低,只有说话的人和听的人能听到,别人都听不到。今天,康老师就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就叫《悄悄话》,请小朋友安静的听。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幼儿安静倾听。

2、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

——故事中都有哪些小动物?

——在故事中小动物们都做了什么事情?

——它们说了句什么悄悄话?幼儿讨论回答。

3、观看幻灯片讲述故事,幼儿观看倾听。

4、边看幻灯片提问并讲述:

——蚂蚁和蚯蚓说了句什么悄悄话?

——蚂蚁是怎么来的?

——请小朋友学学蚂蚁的动作。

——蚯蚓对蜗牛说了句什么悄悄话?

——蚯蚓是怎么来的?

——请小朋友学学蚯蚓的动作。

——蜗牛对青蛙说了句什么悄悄话?

——蜗牛是怎么来的?

——请小朋友学学蜗牛的动作。

——青蛙对小鱼说了句什么悄悄话?

——青蛙是怎么来的?

——请小朋友学学青蛙的动作。

——小鱼对蜻蜓说了句什么悄悄话?

——小鱼是怎么来的?

——请小朋友学学小鱼的动作。

——蜻蜓对乌龟说了句什么悄悄话?

——蜻蜓是怎么来的?

——请小朋友学学蜻蜓的动作。

——请小朋友学学乌龟的动作。

5、请七名幼儿上前佩戴动物手饰进行故事表演,剩余幼儿与教师一起讲述故事。

蚂蚁蚂蚁跑过来,蚂蚁对蚯蚓说了句悄悄话。蚯蚓蚯蚓钻出来,蚯蚓对蜗牛说了句悄悄话。蜗牛蜗牛爬过来,蜗牛队青蛙说了句悄悄话。青蛙青蛙跳过来,青蛙对小鱼说了句悄悄话,小鱼小鱼游过来,小鱼对蜻蜓说了句悄悄话。蜻蜓蜻蜓飞过来,蜻蜓对乌龟说了句悄悄话。什么话?乌龟告诉大家啦:大家注意啦,要下雨了。

6、请全部孩子上前分组进行完整的故事表演。

三、结束部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一个道理:朋友同伴之间要互相关心和帮助,希望我们小朋友在生活中也能像小动物们一样,互相关心帮助,团结友爱。

活动反思:

1、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本活动在课堂教学中能按设计思路及顺序进行,目标达成情况很好,重难点能较好的把握并突破,孩子们理解了故事大意,

2、本次活动的亮点:

(1)导入部分直接、形象、生动,紧扣主题,并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

(3)活动的基本部分环节设计科学合理,层层递进,紧扣本次活动的目标。

(4)教师的语言及提问设计合理,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并且准确到位。

(5)活动中能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3、存在的不足:在分组表演时,如何让全体的孩子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就是如何能做到既面向全体又能注重个体差异。我会在课余时间给本活动没有积极参与活动的幼儿单独给予他们重新活动的时间,让他们知道老师是重视他们的,也让他们有了自信,在以后的活动中积极参与。

篇3: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关键词:职校,机电类专业,小班化实习教学,实习项目开发,教学比较

职业学校的教学应该以职业能力为核心, 工作过程为导向, 采取工学结合的办法, 让学生在完成各个专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职业教育改变传统的以学校课堂为中心的做法, 职业教育的课堂有些要设在学校, 有些要设在工厂车间、服务场所和田间地头。

当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企业联系的还不够紧密, 想要完全在工厂里开展实践教学是不现实的。但可将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引入学校的实习场所, 模拟实际的工作项目。因此, 职业学校实习项目的开发, 实习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是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

职校机电类专业教学中实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转变意识的突破口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如果职业教育的教学都是在课堂上开展理论教学, 那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这样的教学不可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 职业学校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意识, 重视和加强实习教学。

加强实习考核是改变职校教学评价难的有效途径职业学校的很多学生理论学习能力较差, 如果职业学校的考核方式也跟普通中学一样采用试卷形式, 很多学生的成绩会不合格, 但往往这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很强, 要求做一个工件或完成线路安装对他们来说并不难。这种动手能力正是职业学校学生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因此, 实习考核应该是职业学校考试方式的重要形式, 很多专业技能课可以采用实习考核方式, 而基础课则可以用理论的考试方式。这种理论与实习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全面、更合理。

实习教学是提高职校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职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浓, 特别是一些理论课和基础课, 课堂教学气氛很沉闷, 学生无精打采。相反, 大部分学生在上实习课时很认真, 很有兴趣。当成功地完成某个项目时, 学生求知欲更浓, 即使当时没有成功也会想办法解决问题或向别人请教。在实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找到学习成功感, 改变学习态度。

实习教学是完成职校专业教学任务的关键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做事, 学会学习, 学会发展”。因此, 除了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继续学习能力以外, 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职业能力。而培养职业能力主要是通过实习过程完成的,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机电类专业实习的有效形式———小班化实习

机电类专业实习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动手能力和动作规范性的培养, 一个不标准的动作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甚至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指导到位, 有时要逐个学生进行指导。机电类专业实习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危险性, 不管是机械专业实习还是电子电气专业实习, 都存在安全问题。因此, 在实习过程中, 不仅要求学生规范操作, 而且要求指导教师时刻注意每一个学生的操作, 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学生。基于以上两个特点, 笔者认为, 机电类实习宜采用小班化教学, 一个实习场所学生以20人左右为宜。

小班化实习的组织与实施实习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能力养成。要想搞好实习工作, 必须加强组织管理。首先, 由于实习时间长、任务重, 必须有专门进行管理和协调的部门。实习部门负责实习制度制定、设备添置和管理、安排实习等。其次, 实习要有统一规划和具体计划。每个专业都应该有长期的针对本专业的实习规划, 还要有短期的实习计划。长期的实习规划要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来制定。短期的实习计划要结合每学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调整。在每个学期初要做好实习安排。再次, 实习要有严格的要求和考核指标。实习实施过程中一定要严格管理, 细心指导。一般将一个班级分为3个小组, 每个小组在不同的实习场所完成不同实习项目。每个实习场所的实习项目安排一名或两名教师负责指导。每个实习小组实习2周后与其他小组调换项目进行实习。具体分工安排如下:

小班化实习项目的开发与实习教学的开展要完成好实习, 除了要有科学的组织与管理外, 实习指导教师开发的实习项目也很重要。笔者认为, 一个好的实习项目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训练内容与职业岗位很接近; (2) 内容充实, 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 (3) 难度循序渐进; (4) 评价科学合理。实习指导教师在开发实习项目和进行实习考核评定时要遵循教学规律, 把开发实习项目和实习指导看作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

小班化实习与大班实习的教学比较

小班化实习存在很大的优势, 如表1所示。首先, 在小班化实习过程中, 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更多, 教学反馈速度更快, 学生在实习中碰到的难题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指导。而大班教学, 由于学生人数太多, 平均到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相当有限, 学生碰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指导, 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实习效果不佳。其次, 从实习成本上讲, 表面看起来好像小班化实习由于要增加实习指导教师的人数而使学校的实习成本增加,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大班化教学虽然指导教师人数少, 但设备损坏率高、耗材多, 在设备维护和耗材上的成本支出会高出很多。因此, 从学校总的实习成本看, 小班化实习的成本并不会很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小班化实习是职校机电类实习教学的重要形式, 是职校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的有效途径, 是提高机电类学生职业能力的必要措施。因此, 学校要从适应职业教育意识的角度, 鼓励教师开发小班化实习项目, 积极支持小班化实习项目的开展, 从而不断提高职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言.项目教学法[J].职业技术教育, 2003, (7) .

[2]王栋松.计算机课程中开展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 2006, (9) .

篇4:小班英语反思性教学探究

[关键词]小班化 反思性教学 英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培养创造才能与创造型人才是时代的呼唤,社会的要求。而课堂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阵地,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素质,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该努力的目标。反思性教学(reflective teaching)是近年来在国外教学改革过程中兴起的,其理论和实践在我国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它把教师培养从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探讨转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这一新领域中来,成为实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成功的教师=经验+反思。小班教师更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对于改进自己的工作有独特作用。反思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立足教学实践,加强教学反思

小班英语课堂教学应当以创造语言交际环境、加强语言交流为中心环节,教师应当注重加强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交流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然而许多小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感到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外语没有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上课效率不同,这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学实践。当教学中出现类似以上现象时,教师首先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走出迷途。

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反思:(1)对教材了解把握程度如何。(2)教案设计是否合理。(3)知识讲解、导入是否清晰,语速是否过快。例如在Unit 8 dinner的教学中,我考虑到牛津英语教材所韵含的英国文化传播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Western Restaurant这一场景,以翻菜谱呈现水果—汤—主食—甜点为序逐一引出新单词,学生通过点菜,上菜,分享食物,吃饭为主线,充分运用新句型Do you likeYes,I like .及No,I don’t like.相互交流,并鼓励学生扮演Waiterand Customer,从而过渡到语段训练,让每个学生都活动起来,但是在扮演角色这一环节时,我在示范讲解时不太清晰,而且语速过快,有些学生的理解不到位,导致学生的参与面不广,在课后反思中,我发现教师的示范、导入、语速等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语言的积累不够丰富,很大程度是通過模仿教师来达到自己操练的过程。(4)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是否落实。(5)学生获得语言训练的机会是否均等,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一堂课至少有5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主动开口、动脑和灵活运用,作到精讲多练,多交流,让语言变成真正的交流工具。(6)教学反馈是否及时。比如,在教授Unit 4 Postman and Policeman Let’s talk中,让学生描绘人物的职业,一(一)班的Lily指着警察叔叔说She is a policeman,当时全班的小朋友都笑起来了。针对这种情况,我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指出,借此也拓展了Policewoman,操练新句型She is a policewoman/firewoman,丰富了学生的语言。(7)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是否落实补救措施。(8)教学中是否有激励措施。通过教师的学习思辨、实践探索、合作研讨、自我反思等环节,从而推动教师自觉提升小班化教育教学理念,并内化为具体的小班化教学行为,使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中反思,与课改同行,与学生共同发展。

二、反思性教学是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1.反思性教学能够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地位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实现这一角色的转变,教师必须具备自我发展的动力和能力。教师要积极参加教育研究活动,相互探讨小班化教学途径,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从业者变为研究者,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2.反思性教学能够拓展英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空间

语言教育尽管有其特殊性,但仍须遵循普通教育的一般规律。在反思性教学中,小班英语教师不再局限于语言问题,依托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关注教育原理、教育目的和教育后果等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不断拓展观察、分析、解释和决策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更有效地推动小班化英语教学的实施。

3.反思性教学能够端正英语教师对发展专业能力的认识

专业能力的提高不能依赖外在的指导,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设计活动、观察过程、收集数据,根据得出的结论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思想、观念转化为正确的教学行为过程中,教师经过不断循环的反思,成为一个自觉而有效的反思者,从而促进其专业成长。

篇5: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精彩”、“小心的”练习说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课文中的句子说每幅图的意思。

3、引导学生细致地观察图画,理解各段中体现动物表演特点的词句和观众看表演反应的词语,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这场马戏的确十分精彩。知道马戏团里的动物表演得精彩有趣,都是演员们精心训练的结果。

4、仿照课文二、三、四段的写法,任选略写的三个节目中的一个说几句话。

活动准备:

要运用多媒体,再现马戏表演的情景,缩短文本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活动过程:

1、播放马戏场的鼓掌声和喝彩声渲染气氛,把学生的情感带入马戏表演的环境中,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让学生对照图画,自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节目读读、并在小组里交流体会。

4、汇报交流,精读品味。为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到马戏的精彩之处,作者在遣词造句中用词的讲究。我引导学生重点部分精读,关键之处细读,特别之处品读,达到句句顺口,领其义,悟其理。并适时地运用多媒体播放表演细节。

5、以演促读,内化语言。设计小游戏——应聘马戏团的节目解说员。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活动积累语言材料,培养语感。

6、启发想象,延伸说话。,运用多媒体直观播放这几个节目,让学生学习课文第二、三、四小节的写法,仿说一段话,这样不但让学生产生了新奇感,降低了说话的难度。而且在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会运用语言。

7、观看课件:“小狗做数学”、“猴子骑车”、“马钻火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其中一个节目,把它说具体。

活动结束:

篇6: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全班共有40人,女生18人,男生22人。

2、幼儿发展情况及年龄特点。

本班幼儿大部分都是4·5_5岁

3、集教活动设计思路

给予幼儿大胆量的想象空间和宽阔的交流空间。

4、户外活动思路

让幼儿在运动中体验乐趣,爱上体育活动。

活动预目标:

1、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

户外活动目标:

1、让幼儿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2、让全班的小朋友都爱上早操,积极参与早操活动中。

活动流程:

一、晨检接待(7:30-9:00)

目标:检查幼儿手与口,留意幼儿是否带了不安全物品入园。

二、早操(9:00-9:20)

目标:1、让幼儿从早操中开始全新的一天。

2、能跟着老师和音乐的节奏完整的完成早操。

三、集教活动(9:30-10:00)

(一):活动名称:语言《爱心小兔》

(二):活动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体验爱的情感,感受关爱别人和得到关爱的快乐。

3、仔细观察图意,积极想象和讲述在爱心小兔熏染下感情的转变。

(三): 活动准备:

图片;绒毛小兔一只(脖子上挂“爱心小兔”)。

(四):活动过程:

1、引题

(1)、师:小朋友,你们听——什么声音?

(2)、听了大灰狼的话,森林里闹开了,小动物们有的急,有的愁。小动物们为什么发愁啊?

(3)、大灰狼可凶了,送什么礼物好呢?请你们商量一下,给小动物们出个主意!

(4)、原来你们想的办法都是借送礼物来惩罚大灰狼,那小动物们会送什么礼物呢?

(5)、小动物们不同意,为什么呢?小猴子笑着说:我自有办法!什么办法呢?请听故事《爱心小兔》。

二、边讲述边表演故事。

1、故事听至“小猴说:别着急,我自有办法。”到底什么办法呢?“从此以后,大灰狼天天和爱心小兔生活在一起。”

2、听了这个故事,你们听到了什么?(很感动)哪一句话让你很感动?大灰狼以前听过这样的话吗?爱心小兔怎么叫“大灰狼哥哥”(甜甜的),谁来试一试?

1、大灰狼到底有没有变好?(看见什么,小兔会关心地说什么?狼听了又是怎么做的呢?)

2、谁愿意来说说?(大灰狼听见了赶快帮山羊公公把青草送回家;大灰狼把小猫从河里救起来;救回被狐狸抓走的小鸡)

3、小猴为什么送爱心小兔给大灰狼?

原来大灰狼在爱心小兔的提醒帮助下,变好了。

三、结束

1、一年过去了,大灰狼的生日又到了。大灰狼变得这么有爱心,我们送什么给大灰狼呢?

篇7: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1、了解绘本内容,知道尿床是一件难为情的事。

2、能够根据食物猜出尿床的小动物,大胆表述小熊没有尿床的原因。

3、愿意养成不尿床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小兔、小猫、小猩猩、小象、小熊图片、PPT

三、活动重点:

能够根据食物猜出尿床的小动物,大胆表述小熊没有尿床的原因

四、活动难点:

为自己能养成睡前尿尿不尿床的好习惯而自豪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小熊图片)。

1、小朋友,今天来了一个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是谁?(小熊)

2、让我们一起来和小熊打个招呼吧。

3、小熊还请来了很多好朋友,看看都有谁?(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二)根据食物猜测尿床的小动物,用故事里的话进行表述。

(三)大胆表述小熊没有尿床的原因教师小结:因为小熊每天睡觉前都会去厕所小便,即使要小便了也会马上爬起来去厕所,当然不会尿床喽。

(四)探讨如何养成正确尿尿的好习惯。

1、小朋友,请你想想我们怎样才能和小熊一样做个不尿床的好宝宝呢?(引导幼儿说说在幼儿园里我们睡觉前要做些什么呢?)

2、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太棒了,只要我们在睡觉前先上一个厕所,有小便的时候自己起来上厕所,或者睡前不喝水就不会尿床了。

(五)完整欣赏绘本故事1、其实呀,这些小动物都隐藏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你们想听吗? 2、播放音乐,完整欣赏绘本

篇8: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1) 课前导入。教师:今天我们教室里有很多老师来听课, 同学们可能感到有点紧张, 我们一起来做深呼吸, 调节一下情绪。学生做深呼吸。教师指导学生吸气、呼气。 (投影变换) 教师引入新课《人体的呼吸》。 (教师在导入新的教学内容时极为自然, 同时也协调了学生的情绪和课堂气氛。一举双得。)

(2) 创设情景。教师:让我们行动起来, 每个人来感觉一下。Ste p 1:用手将鼻子捏住, 人能不能呼吸?Ste p 2:用手将口捂住, 人能不能呼吸?Step3:用手紧紧捂住自己的鼻和嘴呢?每个学生都进行实验。 (实际上, 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已有相关体验, 只是没有深层次去思考问题, 教师用这种重体验加深学生的印象, 让学生去思考, 引入新课。) 教师:想一想, 人体主要的呼吸器官是什么?学生答:肺。教师:肺是呼吸系统的一个器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我们人体的呼吸系统的每个器官的特点和作用。 (学生的重体验与教师的提问及答案是否有直接的关联呢?)

(3) 分组合作。教师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分工合作, 进行如下的讨论: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自己是一名导游, 要带领一个旅游团去参观整个呼吸系统的每个器官, 请你组织好导游词, 介绍你负责的一个器官, 时间为两分钟。各小组讨论, 编写导游词, 选组长。 (小班化的教学为合作交流提供了最好的硬件, 小组的合作互动进行得愉快、热烈而且有条不紊。)

(4) 汇报交流。教师:随我们的导游一起游历一下人体的呼吸器官, 我们会有怎样的经历呢?请我们的第一个导游首先进入大门。 (学生举手) 王导请。学生王:请各位游客跟我走。这里光线明显幽暗, 只觉得地上、墙上茅草丛生, 挡住了我们的去路, 好不容易挤了过去, 呀, 只觉得四周湿漉漉、粘呼呼的, 又有点暖和, 这是什么地方啊?教师:很好。王导给我们介绍的地方是哪儿?生答:鼻腔。教师:根据王导的介绍, 我们来总结一下鼻腔的特点。 (教师板书:鼻腔特点:有鼻毛、黏膜, 湿润温暖, 作用是……) (科学课堂的教学语言是科学性的, 但是教师在这里巧妙地把语言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相互结合起来, 让两者的审美观叠加在一起, 把科学学科与语文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下一位导游的介绍。接下去几个学生作为导游分别用精彩的语言文字介绍咽、气管、支气管和肺, 教师听完叙述后一一小结、板书。重点讲了肺的特点和作用。

(5) 课后小结。教师:我们今天学习了呼吸系统的有关知识, 请同学们来总结一下。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分组, 讨论两分钟, 各自总结一下你们组所导游的部位。两分钟后。学生讨论结束, 各小组派代表对其中的一器官进行小结。 (小组合作探究在科学课堂上的运用, 正是科学学科的一大特色。在小班化的前提下, 学生的互动、师生的互动都能尽情地发挥其最佳效果, 但是不必要的小组活动犹如滥用条件, 生搬硬套, 画蛇添足。)

二、探讨与分析

笔者听课后, 通过对课堂的观察, 记录了大量的课堂原始数据如学生的参与度、教师的语言、合作学习的达成度、合作成果展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等, 从教师的行为表现和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 从中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小班化课堂为科学学科新课程教学创造了更好的硬件。根据《科学课程标准》, 科学学科教学的理念主要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课程是为学生提供学习经历并获得学习经验的观念, 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渠道的拓宽, 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二是教师要以学生为本,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 突出个性发展, 激发学习兴趣, 开发学生潜能。三是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 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更多地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进步和发展。小班化课堂则为这个目标准备了更好的硬件。让生活走向科学, 让科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都得到成功的体验, 充分体现了全面育人的新课标精神。这位教师的教学设计, 既体现了科学课堂教学的特色——小组合作与互动, 更把教学与语文教学紧密联系起来, 增加了文学性、欣赏性, 而且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 这需在小班化的课堂里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的有效性。

(2) 小班化课堂为教师个性化地演绎教材创设了表演的平台。因为有个性, 才体现授课的艺术;有个性, 才能产生美的享受。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教师的课。教学中强烈的个性化意识、健全的心理品质, 有利于教师在教学天地里自由发挥, 也更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进行课堂学习。这位教师的有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在课的开始就创设导游中的问题情境, 一开始就沟通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热情也随之展开。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在精神高度集中、趣味盎然的各种活动中学习, 往往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特色, 在知根知底的教与学的小班化课堂中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和提升。教师了解每一个学生优点和不足, 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从而提升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并能有的放矢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牢牢对准学生的瞳孔, 指挥学生的大脑, 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更发掘了学生一种综合学习的能力。这班学生, 在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的引导下, 发挥出了优秀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这源于小班化课堂里教师的“能”和学生的“能”在层层递进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3) 小班化课堂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了合作的园地。小班化课堂为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人境交互创设了最佳的时空, 它在特定的范围内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最合理配置, 有助于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开发的最大化, 更为实施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这位教师利用“小班化”优势, 积极营造了平等、民主、和谐的生生互动活动, 创设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围, 培养他们之间健康的互动情感, 使他们在合作中学习, 在合作中竞争, 在合作中发展。而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操作, 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竞争, 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等方面都得到了提高, 使学生真正参与到科学教学活动中, 不仅在知识上, 而且在情感、合作技能上互相理解、尊重、宽容, 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但是, 是否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就像是使用万能胶, 想到了就用, 用得越多越好呢?这位教师在这堂课中用了两次这种方式, 第一次确实是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 形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那么, 在最后小结时是否有必要再让学生来一次相互合作讨论, 并且是讨论同一内容呢?这也许是事情做得太过而适得其反了吧。所以,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我校的小班化资源, 组织好每一次的小组合作, 真正做好“物”用所值, “物”尽所值。

总之, 科学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思维的方法, 运用方法进行探索、创造, 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 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开展“合作、自主、开放”的学习方式, 不能流于形式, 更不能为了套用形式而浪费了小班化课堂教学这个良好的硬件, 要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把握它们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7.

篇9:高校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关键词:教学改革;小班化;研讨式

一、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背景

随着世界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和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已经到了极为紧密的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今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中国的发展也离不开世界。因此,国际问题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影响。世界经济形势和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也必将对中国未来的战略机遇期形成挑战。对国际问题进行讨论与分析,对于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重要阶段的大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程将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在了解西方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讨论当前的热点国际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独立思考、辩明是非,准确理解和把握我国的对外战略与政策,从而形成正确的国际观和全球观。

二、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该课程旨在实行小班化研讨式教学,首先是基于对目前大班化教学弊端的认识:

1.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有的同学将其视为升级版的“形勢政策”课,也有的同学将其当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对理论素养的提高兴趣不大;

2.教学的组织形式单一,课堂教学人数多,大教室授课,师生交流互动存在很大困难,基本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能力得不到训练,教学相长难以实现;

3.考核方式简单机械,由于班级多、规模大,又属于考查课程,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都采取交课程论文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能相对容易地通过考核,但人文社会科学应予追求的学生表达能力,即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无法得到锻炼。

4.单向度的讲授式教学,使得教学内容趋于肤浅,使得学生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了解几近缺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研究能力。

三、小班化教学的设计

本课程是面向本科生开设的小班化、研讨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发表见解,对于切实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习惯,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具体教学环节如下:

该教学流程的设计,改变了以往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授课的做法,使教学内容保质循环更新。

四、小班化教学的成效

小班化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减少班级人数,使课堂讨论互动成为可能。《国际问题纵论》课程每个班级的人数都严格控制在30人以内,课堂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这种授课取得一定的成效。

第一,实现了以教师“教”为主到学生“学”为主的转变

作为探究高深学问场所的大学教学,在本质上应该是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但是,一般的理论课程因班级人数过多,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能采取讲与听为主教学方式,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大多来自教师的储备和整理,而且这种资源的流向是单向的,即从教师流向学生。在这种由听讲和记笔记支配的学习行为中,大学生自身积累起来的资源无法呈现在课堂之中,多样性的学习资源无法在教学过程中发生聚合反应。小班教学则有可能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主动性,如本课程授课讲教师准备了17个选题(1.国际政治基本理论;2.硬实力&软实力;3.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问题;4.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问题;5.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6.中国地缘战略问题;7.中日关系研判;8.世界能源问题及中国的能源战略;9.中美关系问题;10.全球气候与环境问题;11.非传统安全问题;12.朝鲜核危机;13.网络与“数字鸿沟”问题;14.网络与民主化;15.中国的国际介入问题;16.全球化与反全球化问题;17.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在第一次上课时让学生自主选择,最终根据学生选择,确定了8个选题(1.国际政治基本理论;2.硬实力&软实力;3.欧洲一体化及中欧关系;4.中国地缘战略问题;5.中日关系问题;6.朝鲜问题与中美安全合作;7.网络与民主化;8.中国的国际介入问题)作为本学期学习研讨的话题。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尊重与体现。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变成了学生讨论,教师听,教师从课堂的中心变成课堂的组织者,探讨的此导者和辅助者,这样学生也从“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探究式的学习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探究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火花相互碰撞,他们在交流与思考的氛围里获得了个体表达的自由与机会,并且彼此相互关心、相互欣赏、相互交流、相互竞争,使良好的个性品格得以养成。

第二,实现了从“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评价方式的转变

《国际问题纵论》课程在考核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改革,大幅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平时课堂发言表现占30%,期中测试采用当堂写作的方式,让学生就一个国际问题写出分析报告,主要考察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这个测试占总分的20%;期末考试成绩只占50%,考核方式也由一般的书面考核改变为主题演讲,每个学生准备一个8-10分钟的主题演讲,这个演讲所有学生参与评分,学生分数按50%计入学期总分。这样就实现了“结果导向”向“过程导向”。在大规模教学班级中,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经常一一点名,学生的迟到、缺课很难发现,学生看报刊小说、发短信、打电话等违纪现象也难以杜绝,教室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调控到最佳状况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在考核上没能有效反应教学过程的重要性,学生对于教学过程不重视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小班化教学中,课堂管理的难度大为降低,学生考勤几乎不需要消耗教师太多的精力,学生学习纪律的维持、学习状态的调节都变得相对轻松,教师的课堂管理负担大大减轻。对于考核方式的改变,也迫使学生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任何人如果不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在各个教学环节上不花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要取得好的成绩几乎是不可能的。这种重过程的考核是保证小班化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

第三,实现了课堂内外的无缝对接

由于课程教学主要是研讨,学生必须在课前阅读相关材料,否则无法参与讨论,因此,可以说课程从来教室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在课堂讨论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很多时候,一个话题无法在一次课内讨论结束,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继续阅读。这样,课堂的教学也自然地延伸到了课外,特别是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为这种延伸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如除电子邮件以外,学生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等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种课堂内外的衔接自然有效,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

五、小班化教学的若干经验

由于课程教学以学生讨论为主,而且每次讨论的话题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学生课前对讨论主题有相当的了解,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在课堂讨论时基本上发不言,只能听其他同学讲,如此一来就失去了小班化探究式的意义了。学生普遍反映上这一类课程对自己是个考验,每次上课有紧张的感觉,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变得十分重要,对于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通过改革,在讨论式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研讨的选题要有吸引力,特别是应具有可可辩论性。由于选课的学生从大二到大四都有,每个学生专业不同,知识基础不一样,兴趣爱好各异,要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在选择讨论话题就要考虑话题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只有大部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引起共鸣,讨论才不会出现冷场的现象。比如,中日关系问题,既是中国国际关系中的一個重要论题,也常常是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学生们普通兴趣很高,诸如此类的话题就是比较理想的研讨主题。

2.阅读材料要准备充分,阅读内容指定精确。由于需要事先阅读材料,但因馆藏的原因,同一本书,大部分学生无法同时借到,所以最好是有电子版的书,或者可以提供重要的期刊论文,这样可以保证所有学生有材料可以阅读。与此同时,对方阅读材料的选择一定要做到精细化,每个学生每周要上十几门课程,不可能在这种选修课上花过多的时间,因此,指定阅读的内容一定要做到少而精,要确保每个学生一般情况下都能在上课前阅读完成。

3.充公发挥鲶鱼效应,带动讨论气氛,加强讨论的引导。一堂成功的讨论课,应该让大部分同学参与发言,现实情况却往往出现两极分化,有些同学几乎没有主动发言的习惯,而另外一些同学却是发言积极分子。比较理想的做法,是要充分发挥那些发言积极者的带头作用,形成良好的氛围,不断鼓励消极被动的同学发表自己见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共赢的效果。

六、优化小班化教学的建议

不论从硬件还是软件上,《国际问题纵论》课程中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对各个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加以改革,小班化教学或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小班化教学的环境要有保障。由于高校大班教学的现状,很多高校的教室都是为满足100人以上的教学而设计的,教室内的课桌椅也都是一排排地固定的,这样的教室一般是不能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实行小班化教学,对教学空间和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教室的空间不宜过大,课桌椅一般是非固定的,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和组合,如环型、U型课桌摆放方式,使得课堂上的人际空间更加人性化。为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小班化教学的教室应该配备电脑和投影仪等必要的设备,以便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

2.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要完善

小班化教学对学校和对教务部门的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固定的学时与课程灵活安排的要求之间的冲突如何解决。一般课程都要求按照固定学时、既定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但这种要求对实施小班化教学是不利的,有时一个话题学生讨论热烈,原定学时无法完成,教师不得已要中止课程,留待下一次课再讨论,事实上过了一周以后,学生对讨论的内容已经陌生,也许讨论的兴趣和热情也不再有,这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再如,口头汇报考核方式的认可问题,一方面,教务部门要求加强过程的考核,不能期末一纸试卷定成绩,但真的实行口头考核,又有专家对实际效果提出质疑。最后,是教学成果的评价问题。实行小班化探究式教学,看似教师从讲课中解放出来了,但实际上,从话题设计、材料准备、讨论引导到考核,每一个阶段都比传统的大班授课付出多得多的时间和精力,如还是按照以往的按教学班级人数计算工作量来评价。这样的小班化教学将无法持续。

3.师生的教学理念要转变

小班化教学旨在突破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实施个性化教学,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多方面新的挑战。教师角色至少要发生以下变化:由实践者转化为研究者,由主讲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要习惯于退出舞台中央,但却始终主导着演出的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教学理念而进行。上课中要多提多提发散式、开放式的问题,少提聚敛式、归一式的问题,多提挑战性的问题,少提已经定论的问题。当学生讨论偏离主题时,要及时有效地予以引导。按照这种方式训练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他们的思维就会日趋活跃,创造能力也会慢慢地得到培养。 对学生而言,要迫使自己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要课堂有准备,课中有参与,课后有反思。唯有如此,小班化教学才能名副其实。

综上所述,小班化教学是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也是提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要使这种教学真正取得实效,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方共同努力。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如今一种新教学形式——SPOC课程已经出现,笔者以为,这是传统小班课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它的出现必将使小班化教学更具推广性。

参考文献:

[1]李宏敏.我国高校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9,(2):33.

[2]陈婷、胡素芬、杨朝燕,高校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小班化教学[J],理工高教研究,2010,(2):143.

篇10: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1.初步尝试选择喜欢的材料装饰小包。

2.巩固材料的使用方法。

活动准备

1.废旧报纸、各色水粉颜料

2.各色即时贴

3.小包纸样

活动流程

欣赏感受——回忆用法——幼儿操作——玩玩小包

1.欣赏感受

出示范例,问:“这小包漂亮吗?”

说说小包上的花纹是用什么变出来的?

2.回忆、演示材料用法

纸团:要点—用力把纸团小,才去蘸颜料。

即时贴:贴在空的地方,不贴重复。

可以一起用在包上。

3.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愿意选择喜欢的材料制作。

注意留出空处,可以用不一样的材料。

老师及时帮助个别幼儿。

4.玩玩小包

拿着小包走走玩玩,说说自己用什么材料变出花样来的?

活动结束:

篇11: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1.能愉快大胆地作画。

2.学习用各种颜色的线条表现虫子的形状。

活动准备:

1.创意绘本,油画棒(或水彩笔)。

2.绘画大范例。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做手指谣:虫虫飞。

虫虫虫虫飞 (两手食指轻轻点,然后分开)

飞到嘴巴上 (用手指点指嘴唇)

虫虫虫虫飞 (两手食指轻轻点,然后分开)

飞到鼻子上 (用手指点指鼻尖)

虫虫虫虫飞 (两手食指轻轻点,然后分开)

飞到眼睛上 (用手指点指眼睛)

虫虫虫虫飞 (两手食指轻轻点,然后分开)

飞到耳朵上 (用手指点指耳朵)

咦?虫虫不见了 (两手背到身后藏起来)

2.请幼儿说说,什么动物爱吃小虫子?你见过什么虫子?它们长什么样?教师根据幼儿发言进行小结,出示绘画大范例,请幼儿观察范例中虫子的外形特征。

3.引导幼儿用肢体模仿虫子的外形及动作,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4.翻开绘本,请幼儿在书上进行添画。

篇12: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

1、理解图片的主要内容及“拔、钩、浮、有深又窄等”词义。

2、知道遇到事情要动脑筋。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取皮球》。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画一:

——“草地上,小朋友们在玩什么游戏?”“发生了什么事情?”

2、出示图画二:

——“哎呀呀,不好啦,皮球滚到哪里去了?”“可以用什么办法取皮球?”“看看他们用什么办法取皮球?”“用什么办法能很快的取出皮球?”

3、幼儿说说每张图画的主要内容。

4、教师在讲解图片的过程中,让幼儿通过动作理解拔、钩、浮、有深又窄等”词义。

(二)理解体验:

1、教师完整的讲述图片内容,并为图片取名:“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小朋友吗?还记的故事的名称吗?

儿歌:

大皮球

大皮球,圆又圆,

拍的轻,跳的低,

拍的重,跳的高。

嵫......皮球漏气了,

哎哟哟,皮球爆掉啦,

上一篇:写景的高一作文下一篇: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