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2024-06-20

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

篇1: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How is your school life going? 你的学校生活怎么样? 2.I am a little busy this term.这学期我有点忙。3.start school 上学

4.What subjects do you have ? 你有什么科目? 5.some others 一些其他的

6.have a big sports meet 举办大型的运动会 7.twice a year 一年两次 8.take part in...参加……

9.last term上个学期this term 这个学期 10.the long jump跳远;the high jump 跳高 11.win first place 得第一名

12.be good at +名词/代词/动名词(doing)擅长做某事 13.all by oneself(myself, yourself, himself, herself, itself)独自/单独/靠某人自己

14.want to be +职业 想成为…… 15.in the future 在将来

16.at the sports meet 在运动会上 17.in Grade Seven 在七年级

18.make many different things 做许多不同的东西 19.make...from...用……制作……

20.work in groups 以小组形式活动(工作)21.draw and paint 画画 22.play the guitar 弹吉他

23.on one’s(my/your/her/his)own 独自/单独/靠某人自己 24.follow these steps 按照这些步骤 25.a piece of hard paper 一张硬纸板 26.cut out...裁剪;剪下 27.use...to do...使用……做…… 28.live in a small village 住在一个小村庄 29.love doing sth./love to do sth.喜欢做某事

30.give up...(名词/代词/动名词)放弃某事(做某事)31.make a difference有所作为;有重大影响 32.make a good life 创造好的生活 33.give me hope 给了我希望

34.want sb.to do sth.想要某人做某事 35.drop out of school 辍学

36.help us in every possible way 尽一切可能帮助我们 37.in one’s life 在某人的一生中 38.get a good education 受到好的教育 39.help out 帮忙

40.every weekend 每个周末

41.a 12-year-old boy 一个12岁的男孩

42.on the first day of...在……的第一天 43.in a big fire 在一场大火中 44.Don’t be afraid 别害怕 45.be with sb.和某人在一起 46.come up with...想起;提出…… 47.say to sb.跟某人说

48.It’s +形容词+(for sb.)to do sth.做某事(对某人来说)……

49.the next day 第二天(用于过去时态)50.help others 帮助别人 51.help each other 互相帮助 52.raise money 筹钱 53.give away 赠送;捐赠 54.be excited 激动

55.be ready for...为……做好准备 56.I hope so.我希望如此。57.hope to do sth.希望做某事 58.win first prize 赢得一等奖 59.Don’t worry.别担心

60.do a great job 干得好,做得好

61.be interested in+(名词/代词/动名词)对……感兴趣 62.make a video 录制视频 63.have...for...有……给…… 64.the history of...……的历史

65.different kinds of...不同种类的…… all kinds of...各种各样的

66.teach sb.to do sth.教某人做某事

67.write an email to sb.给某人写一个电子邮件;write to sb.给某人写信;write back to sb.给某人回信 68.How are you doing ?= How are you? 你好吗?69.I’m doing well.= I’m fine.我很好。70.be friendly/nice to...对……友好 71.move from...to...从……移动到…… 72.

篇2: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Unit1 1.be scared of sb./sth.恐惧某人/某物

2.go up 上升,与rise 同义,与go down 或set 相反 3.make a noise 发出声响,吵闹

4.arrive in 到达,表示到达某一城市、国家等大地方时,用介词in;表示到达某一村庄、车站等小地方时,用介词at ;到达的地方用副词表示时,可不用介词。

5.not„until„直到„„才„„ 6.see„doing„停止做某事

7.go cycling 相当于 go to ride a bike ,意思是去骑车。

8.nit sb.on the head 表示“打某人的头”,表示的“打某人的脸”要用hit sb.in the face。9.turn around 转身 10.fall off 摔下来

11.give sb.a push 推某人一下

12.help sb.do sth.= help sb.with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13.get off 从„„下来,通常指下火车、巴士、轮船、飞机等。14.think about 思考、想起、想到(某人或某事)15.all day 一整天

16.one by one 一个接一个地,类似有year by year 一年又一年;day by day 一天又一天。17.hold on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电话)不挂断”;一个是“抓紧”。18.come down 下来 Unit 2 1.grow into 长成„„

2.pass sb.sh.= pass sth.to sb.递给某人某物

3.billions of 数十亿的,hundred, thousand, million , billion等词前面有具体数字时,其本身用单数形式,直接修饰名词;表示一个笼统的概念时,这些词用复数形式,而且常与介词of连用修饰名词。

4.look after = take care of 照顾,照料。5.be full of 满,充满=be filled with 6.be made of/from由„„制成,be made of 表示在制成的过程中,原材料没有发生质的变化;be made from 表示在制成的过程中,原材料发生质的变化。be made by 被(某人)制造;be made in 在(某地)制造

7.carry away 把„„搬(移)走

8.on the tree 在树上,指的是树上本身的东西,即长在树上;in the tree 也表示在树上,但它所指的是外来的东西,不是树本身的东西。

9.make „into 把„„制成„„

10.half of „„中的一半,当它所指代的是不可数名词时,代表单数,如果half of 后边所接的是可数名词的复数,那么它所代表的也是复数概念。

11.look like 看起来像

12.use „ to do sth.用„„来做„„,其中to do sth.表示目的和用途。13.put „ outside /on /into„把„„放在„„的外边/上面/里面 / 4

14.turn into 变成;turn„into„ 把„„变成„„ Unit 3

一、短语

1.play with与„„一起玩;拿„„来玩 2.slow down 慢下来 3.come from = be from 来自

4.all kinds of 各种各样的; different kinds of 不同种类的; a kind of 一种 5.protect sb./sth.against/ from sth.保护、保卫某人/某事物不受„„的侵害。6.go extinct 灭绝

7.stop sb.from doing sth.阻止某人做某事(在主动语态中from可以省略,在被动语态中from不可以省略)

8.make friends with 与„„交朋友 9.take photos of „给某人照相 10.wake up 醒来

11.have a good day 玩的愉快

12.play a joke on „开某人的玩笑,戏弄某人;have a joke with sb.与某人一起以某事取笑;make a joke about/of sb./sth.拿某人(某事)开玩笑

13.stand still 一动不动地站着

14.get out of 除外走动;get out of sth./doing sth.逃避(责任或义务),不做份内的事,(使某人)放弃、停止或戒除(习惯等)

15.be famous / well-known for 以„„著名,以„„闻名; be famous as 著名的„„ 16.get married 结婚

二、词语辨析

1.through ,across穿过

through 指“从里面(中心)穿过”,其含义与in有关,尤指森林、人群等。across 指“从表面通过”,其含义与on有关 2.nearly , almost 几乎,差不多

almost 表达的程度比nearly更接近一些。nearly不能用于修饰否定词,但可被not修饰。3.above , over 在„„上方

above 是介词,表“在„„上方”,“比„„还高”,与below相反。

over 也有“在„„上方”的意思,但是它着重指正上方,或盖在上面的意思,而above 并不强调在正

Unit 4 1.look into 研究,调查

2.do an experiment 做一个试验

3.fill/cover with用„„把„„装满/盖住;fill in 填上 4.upside down 向下翻转过来 5.right side up 正面朝上 6.turn over 使„„翻转

7.in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围外);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在范围内)8.on top of 在顶端 / 4

9.takesth.offsth.使某物离开或脱离(一表面或边缘);take off(指飞机等)起飞,匆忙离去;takesth.off(从身上)除掉、脱下(衣物等)

10.be ready for 准备 11.take away 取走 12.be surprised 使惊奇 13.a spoonful of 一匙 14.dissolve in 溶化,溶解 15.half full of „一半 16.use up 用光,用完

17.enough to do sth.足够„„做某事

二、辨析

1.find , look for , hunt 找 find 强调找的结果,意为“找到” look for 强调动作过程,“寻找”

hunt, hunt for sb.sth.意思寻找,寻找某人某物,与look for 同义。Unit 5 1.go to...on foot=walk to...:步行去...2.Of course.=Sure.=Certainly:当然!3.take a ship:坐轮船

4.a new type of :一种新型的...5.high-speed trains:高速列车 6.in large numbers:大量的

7.had better+动词原形:最好...否定:had better not+动原 8.in a hurry:匆忙

9.make presentation:发言;演讲 10.gluesth onto...:把某物粘到...上

11.at the front of:在...前面(强调平面空间)in the front of强调立体空间。12.get+形容词=be+形容词:变得...13.in the future:在将来

14.send sb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place:把某人从一个地方送到另一个地方 15.learn about:学习关于...think about:思考;考虑 16.present sth to:向...展示某物

Unit 6 1.connect to:连接到...2.hear from sb:收到某人的来信 3.in small groups:在小群体中 4.in a short time:在短时间内

5.thousands of:数以千计的 hundreds of:数以百计的 6.answer the phone:接电话

7.right now=at once:立刻;马上;现在 8.take a message for sb:给某人留口信 / 4

9.wait a moment:等一下 10.chat on the Internet:网上聊天 11.millions of:成千上万的

12.get/buy sth for sb:为某人买某物 13.fail to do sth:做某事失败

14.feel like doing sth=want to do sth:想要做某事 Unit 7 1.be abroad:在国外 go abroad:出国 2.pen pal:笔友

3.travel around the world:环游世界 4.four main oceans:四大洋 5.give a report:作报告 6.at the end=finally:最后 7.keep doing sth:一直做某事

8.look up:查找八年级英语第八单元知识点归纳 1.pick up:捡起 2.clean up:清理

3.finish doing sth:做完某事 4.throw away:扔掉;乱丢

5.reusable bags:可重复使用的袋子 6.give prizes:颁奖 7.leaking toilet:卫生间渗漏 8.make into:制作成 9.worry about:担心 10.try not to do:试着不要做

篇3: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 其前身是仪征化纤公司于1981 年创办的职工子弟中学, 1987 年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学校坚持“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 谨遵“立志、博识、超越”的校训, 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舞台, 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学校的作文教学注重序列化训练, 明确作文的学段目标与训练重点, 避免随意性;注重学生互帮互助, 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自改与互批;注重读写结合,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刚性阅读”制度, 强调读书笔记的撰写, 引进“源头活水”。 学校在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 近年, 李泽健、高雅儿、陈静溪等同学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 (初中组) 特等奖或一等奖。

【习作巡诊】

彼此的眼神 你我的友谊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题记

还清楚地记得,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 我与你美好的相识。 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 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 温暖澄澈。 沐浴着暖洋洋的阳光, 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 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 试探地问道:“你好, 我忘带课外书了, 能否与你合看一下?谢谢。”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 但看到你眼中那真诚的、渴望的光芒, 我点了点头。 你是位安静的读者, 同我一样。 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 就会相视一笑。 后来, 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 由此相识, 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 学业越来越难, 有一次月考, 我的成绩退步极大。 随后, 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 走路不便,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万分, 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没有光明, 也看不到希望。

课间, 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尽管有些不情愿, 我还是答应了。 一路上, 你我都未说话, 你轻轻地搀着我, 两手温暖有力, 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到了操场, 蓦地, 我闻到了芳草的馨香与泥土的气息, 顿觉心旷神怡。 太阳渐渐西斜, 愈向前走, 影子愈显瘦长, 愈显昏暗, 愈显混沌。

突然, 你停了下来, 看看地上的影子, 又望望身后的太阳, 淡淡地说:“看, 有影子的地方便一定有光! ”我一愣, 继而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 阳光仍是那么动人, 那么惬意, 直射入人的心灵。 我豁然开朗:是的, 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 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 你的话淡淡的, 却如和煦的春风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 使我猛地振奋起来, 浑身又充满了力量。 我感激地望着你, 不知说什么好, 你会心地点了点头, 微微一笑, 瞳仁里仍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愿记住彼此的眼神, 愿铭记你我的友谊。

课前导学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在这篇习作中, 小作者写了与自己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 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再现了这段美好的经历, 文笔流畅, 描写形象。 同时, 根据这次写作的要求, 小作者注意到了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确定线索“眼神”。 但毫无疑问, 小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虽已有“线索”意识, 但仍然未能在习作中充分体现。 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习作, 该如何修改才能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呢?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交流对材料的理解, 以及课前“初诊”的意见

孔老师:同学们, 读了这篇文章后, 你们找出它的线索了吗? 为什么?

生1:应该是“眼神”吧, 因为题目、开头、结尾都有“眼神”这个词, 首尾呼应。

生2:我感觉本文的线索不太明显, 如果不是题目中有“眼神”, 就更难确定了。

孔老师:看来你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小作者设置的线索应该就是“眼神”, 只不过未能达到我们此次的要求 “线索清楚”。如何修改才能使得线索清楚呢?

生3:我觉得文中出现线索“眼神”的次数太少了, 如果能多出现几次, 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 自然也就清楚了。

孔老师:非常好。你其实告诉了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 那就是一篇文章如果“以物为线索”时, 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 且要贯穿文章始终。 那就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这篇作文, 思考一下我们应如何修改。

生4:如果题记保留的话, 里面可以加上有关“眼神”的词语。 第一小节作者的描写很细致, 但没有出现“眼神”, 也可以在写同桌眼中真诚、渴望的光芒时, 出现“眼神”这个词。

孔老师:是的, 这是小作者第一次比较具体地对人物进行描写, 他能够有意识地抓住人物的眼神来展现人物特征, 说明小作者的线索意识还是比较强的。 当然, 如果能够明确出现“眼神”这类字眼, 线索会显得更加清晰。

生5:老师, 第四小节除了最后部分写到了眼神, 还可以在这一节的开头部分写“眼神”。

孔老师:你的意见很好。 其实, 第二小节也可以虚写一笔, 一带而过。 作为线索, 它就在文章中推动了情节的一步步发展, 而这也恰恰是线索的重要作用。打个比方, 线索就是一根丝线, 将一堆散乱的珍珠串起来, 变成光彩照人的项链。

孔老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 但是, 老师还要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这篇习作, 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学生思考)

孔老师:作为线索的事物, 除了要在文中反复出现, 还要起到突出人物形象, 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同学们, 我们不妨来读一读朱自清的《背影》。

2.医学档案:朱自清的《背影》的启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 祖母死了……父亲说:“事已如此, 不必难过,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

回家变卖典质, 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 这些日子, 家中光景很是惨淡, 一半为了丧事, 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丧事完毕, 父亲要到南京谋事, 我也要回北京念书, 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 有朋友约去游逛, 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 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 本已说定不送我, 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 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 怕茶房不妥帖; 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 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 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 他们去不好! ”

我们过了江, 进了车站……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 夜里要警醒些, 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我说道:“爸爸, 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 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 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 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 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 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 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 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 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 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 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 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 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 回头看见我, 说:“进去吧, 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 再找不着了, 我便进来坐下, 我的眼泪又来了。

……

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孔老师:《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要想达到这一表达效果, 《背影》 这篇文章除了多次出现线索“背影”外, 文章中哪一处描写使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突出? 更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呢?

生7: 第四小节父亲决定亲自到车站送我这一片段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8:第五小节父亲送我上车, 帮我拣定座位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9:就在第六小节“买橘子”这个部分, 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孔老师:找得很好,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六小节, 感受一下。 (生齐读)

孔老师:作者紧扣线索“背影”, 对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艰难、努力进行了充分的表现, 是本文的动情点。 这就使得父亲这一形象更加感人, 从而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所以, 回到老师最初的那个问题: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生10:我明白了, 还要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 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孔老师:很好。我们可以学习《背影》的手法, 比较细致地描写小伙伴的眼神, 也使之成为习作的“动情点”。 当然, 这篇习作除了“眼神”这一线索, 还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那就是“我与小伙伴相识相知、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孔老师:当然, 文章的线索有很多种形式, 今天, 我们只是学会其中的一种:如何“以物为线索”来结构一篇文章。 今后, 我们还要学写一些更加复杂的以线索贯穿全文的记事写人的文章。

【诊疗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决定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 “ 线索” 是文章组材之脉络, 是全篇材料安排之总绳。 可以说, 线索具有结构、表达的双重性。

2. “ 以物为线索” 时, 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 贯穿文章始终, 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3.“以物为线索”时, 要在恰当的时候, 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 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 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 合作小组交流研究。随后, 师生共同研讨修改后的习作。

你的眼神

杜炎

君子之交, 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 咫尺千里。 汝之眼神, 伴我成长。 你我友谊, 终生难忘。

———题记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 我与你美好的相识, 你的眼神我如今仍然铭记于心。 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 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 温暖澄澈。 沐浴着暖暖的阳光, 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 试探地问道:“你好, 我忘带课外书了, 能否与你合看一下? 谢谢。 ”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 但看到你眼中真诚期待的光芒, 我能感觉到你心中对阅读的热爱和渴望。 于是, 我点了点头。 你是位安静的读者, 同我一样。 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 就会相视一笑。 后来, 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 由此相识, 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 课程更加艰深, 有一次月考, 我的成绩退步极大。 随后, 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 走路不便。 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不已, 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 找不到出路, 看不到希望。课间, 你常默默地用柔和的、鼓励的眼神看着我, 我不由得有些感动。

春日伊始, 余寒料峭, 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 尽管有些不情愿, 我还是答应了。 一路上, 你我都未说话, 你轻轻地搀着我, 两手温暖有力, 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 到了操场, 樟树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 夹杂着泥土的气息, 令人神清气爽。太阳渐渐西斜, 愈向前走, 影子愈显瘦长, 愈显昏暗, 愈显混沌。

突然, 你停了下来, 看看地上的影子, 又望望身后的太阳, 若有所思。 不一会儿, 你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 用睿智的目光望着我, 说道:“看, 有影的地方便一定有光!”我一愣, 继而回过神来, 转头一看, 阳光仍是那么动人, 穿透云翳, 直射入人的心灵。我豁然开朗:是的, 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 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 你的话淡淡的, 却如香樟的清香, 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 使我猛地振奋起来。 我感激地望着你, 不知说什么好, 你会心地点了点头, 微微一笑, 瞳仁里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那熠熠的光辉, 直射入我的心灵, 予我力量。

年华似水, 飞逝而去。每每走过香樟树下, 我总会忆起你, 在一片浅绿色的幽香中, 我仿佛又瞥见了你动人的眼神。

师生点评

孔老师:请同学们将修改润色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 说说文章有哪些变化?

生11:线索更加清晰了。 题目修改后更简洁醒目, 内容显得更加充实, 人物特点更加丰满了, 突出了小伙伴对我的帮助, 景物描写也比较精彩。

孔老师:同学的评价客观到位, 修改后文章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楚, 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达到了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

【杏林春暖】

下面我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 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

台阶

张文宇

台阶, 是一种奉献。

———题记

小时候, 父亲宽厚的肩膀是我的台阶。

依稀记得有一天, 父亲带我去看马戏。我小小的手拉着父亲大大的手, 在人流中穿梭着, 寻找一个好位子。 可是四面都是高高的人墙, 将矮矮的我围住, 什么也看不见。 我听着那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笑声, 只能干着急。 父亲看到我抓耳挠腮的样子, 便蹲下来, 用健壮的臂膀将我抱起, 托到他的肩膀上, 又慢慢站起来。 骑在父亲的肩膀上, 就像站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 看得比谁都清楚。 风从无数人的头顶上方吹过来, 凉丝丝的。 我猛然觉得, 父亲就如同一座大山, 挑着多沉的担子都不会垮。

成长中, 父亲期盼的话语是我的台阶。

那一次, 我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书, 被老师发现了。 老师立刻将父亲叫了过来, 当着他的面教训了我一番。父亲一直红着脸, 连连说着“是, 是”, 但我却没有说话。 回到家, 我才大声向父亲争辩道:“是他先拿我东西的!我没有错!”父亲却坐下来, 低着头, 沉默不语。 这时我发现, 年仅三十几岁的父亲, 头上竟然有了一丝银白, 眼角竟然多了几丝皱纹。 过了许久, 父亲抬起头, 看着我, 眼神里带着一丝渴望。 他终于开口, 说了一句:“儿子, 不管别人怎么样, 爸爸只是希望你能够正直做人。”看着父亲的目光, 我沉默了。 刹那间, 父亲的话语像坚实的台阶, 将我托向正确的道路。 我认真地回答道:“知道了, 我不会再这么做。 ”———至今我还记得, 那时我得到的, 是父亲欣慰的笑容。

而如今, 父亲沧桑的背影是我的台阶。

光阴似箭。我一天天长大, 父亲却一天天变老。 在我的眼中, 父亲的身影不再像从前那么挺拔, 而是渐渐变得佝偻。 那天早晨, 父亲送我去学校。 到了校门口, 父亲举起手, 拍了拍我的肩膀, 又敲了敲我的背, 好像还想摸一摸我的头, 但最终没有那么做, 只是轻轻说了声:“好好上学, 再见。”便转过身, 缓缓地离开。 我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离去的背影。那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沧桑?父亲一步又一步地走远, 渐渐地在街角消失不见。 剩下一条空荡荡的街, 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强忍着泪水, 心里不断地念着“父亲”二字。 父亲用他的全部, 为我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将我越送越高。 我转过身, 从那一刻起, 我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我绝对不会让父亲的付出白白浪费。

父亲, 感谢你为我做了14 年的台阶。等我长大后, 我也会做你的台阶, 将你高高地托起, 就像你曾经托起我那样。

母爱的秘方

洪国成

冬至到了, 照例要回老家祭祖, 也好看看年迈的母亲。 临行时, 妻关照一定要从老家带点萝卜条。 老妈亲手腌制的萝卜条香脆清甜, 是商场无法比的。 每年妻都会从老家带不少, 只是不易保存, 每每看见萝卜条霉变, 妻直叫可惜。

为了不让母亲着急, 我起了个大早。一路风尘到达老家, 母亲早已守候在门前。她一边询问我早饭吃了没有, 一边已端来米粥, 还有一碟清炒萝卜条。 这道小菜在我们当地名曰“响菜”。 也就是将腌制好的萝卜剁碎, 下锅翻炒, 起锅后拌入麻油, 吃起来香味入鼻, 甜味入口, 脆响声声。

母亲坐在桌边, 望着我喝粥。母亲真的老了, 虽然染黑的头发掩盖了一点年龄, 但眯起的眼睛已是沟壑纵横。

大冬天喝上一碗热粥的感觉真爽, 更何况还有响菜!

“味道真不错, 老妈的技术又进步了, 该申请专利了。 ”放下碗, 我和母亲耍了个贫嘴。

“真这么好吃? ”母亲笑了, “我帮你准备好了, 回去时记得带上。 ”

其实, 我早就注意到了, 冰箱上放着个大大的玻璃瓶, 里面填满了老妈的作品———腌制的萝卜。 哈哈, 妻子又该发愁喽:这么有味的萝卜条, 恐怕又不免吃到霉变了。

“妈, 给你提个意见。 ”我突然想和母亲开个玩笑, “要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你的萝卜条必须攻克一个技术难关。 ”

“什么难关? ”母亲笑了。

“你儿媳妇最喜欢吃萝卜条了, 过了夏天萝卜条就变霉了, 她可舍不得了。 ”

“放心, 这次不会发霉了。 ”真没想到, 母亲技术革新了! 原来, 去年妻子就提过意见了, 母亲知道后, 特地咨询了“专家”。

看着母亲得意的笑容, 我忽然觉得其实她老人家根本就年轻着呢。 “你学到什么绝招了? ”我拉着母亲的手, 好长时间不见了, 在母亲跟前我依然是个孩子。

“其实也没什么, 隔壁王大妈给了我一些东西, 告诉我放了就不会变霉了。 ”母亲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会是防腐剂吧! ”我一惊, 脱口而出。

“你说什么防腐剂? 我们吃了, 味道一点也没变。 ”母亲吓了一跳。

我轻轻地告诉母亲, 防腐剂是什么, 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望着母亲似懂非懂而又似乎有点惶恐的神情, 我突然觉得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母亲曾多么虔诚地向别人请教防腐的秘方, 母亲刚刚多么自豪地向我宣布萝卜条永不霉变! 那是饱蘸母爱的秘方啊!

我不再谈论萝卜条, 开始与母亲东拉西扯。 母亲也不再和我闲谈, 开始忙碌冬至的祭品与午饭。 天很冷, 母亲不让我插手。

例行的程式完成了, 稍作休息, 我便向母亲辞行了, 毕竟还有繁重的工作要做。

照例, 母亲为我准备了一些农家蔬菜, 妻子最喜欢这些绿色的无公害的东西了。看着冰箱上满瓶的萝卜条, 我愣了一下, 还是决定带回去。 看着我的脚步, 母亲连忙把瓶子递给我, 我抱在手里, 沉沉的, 竟有些温热!

“妈, 瓶子怎么是热的? ”我诧异地问。

“你放心, 防腐剂什么的我用水洗了, 怕不好保存, 我到开饼干店的李叔家用烘干机烘干了。 就怕味道差了, 清炒时放点酱油或许会好些。 下回我不放那什么防腐剂了。”母亲一面絮说着, 一面望着我, 就像一个犯了错误被老师抓住的孩子。

我一怔, 泪水快要出来了。

车子到了, 我抱了抱母亲和她告别。

篇4: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关键词:提出问题 大胆假设 认真验证 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摆的快慢有哪些因素作出假设。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能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摆动的次数。3、能对实验过程中测量搜集、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结论。4、通过反复实验,让学生意识到经验可能是错的,正确的实验结果是需要反复测量的。

科学知识:1、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则快。2、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知道可以用数据分析实验结果。3、继续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进行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2、体验到对待科学研究要持严谨的态度;体验合作、发现摆的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学生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铁架台、量角器、秒表、米尺、摆绳若干、钩码。(2)教学课件:①幻灯片:各种各样的摆钟。②幻灯片:实验设计方案模板。③幻灯片:温馨提示:④幻灯片:《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⑤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

1、幻灯片出示各种各样的摆钟。2、提问:摆钟靠什么来计时?3、板书:摆

二、探究新知: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一)引导提出问题

1、实物出示:一个单摆,拨动、介绍、并板书摆的各部分:摆线、摆锤、摆角:2、教师:要了解摆,首先,让我们来掌握一项本领,学会测定摆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那摆怎样才算摆动一次呢?3、教师演示:把摆拉开一个角度,松手。同时讲解:摆摆到另一面,再回到开始运动的地方我们就算摆摆动一次。

4、实物出示,引导提问。一组单摆,(摆线长短不一,摆锤轻重不一,)同时让它们摆动起来(摆角大小不同)。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

5、小结板书:摆的快慢不一

6、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摆,探究一下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把课题板书完整: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和假设

1、请同学们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小组合作,制作一个摆.

2、小组内动一动摆,大胆猜测和假

设: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1)、同学们小组里讨论讨论,你们觉得摆摆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这么想的根据是什么?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

(3)、生答,师板书:

(三)、小组内制定实验计划

1、师:刚才,同学们对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和假设,这些猜测和假设是否都能影响摆的快慢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验证。

2、师:由于时间关系,老师建议各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一个猜测和假设进行研究。下面请各个组长带领组员根据老师提供的提纲讨论实验计划,并完成实验设计方案。

3、幻灯片出示实验设计方案模板。3、学生小组汇报本组的设计方案,其余小组补充或提出修改意见。

4、小组完善实验方案。

(四)、小组认真实验,仔细验证

1、幻灯出示:

温馨提示:为了让我们的研究更加科学,操作更加精确,老师还想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几点:①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量角度,无论哪一次稍微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测量、记录。一丝不苟地做实验。② 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都定为15秒,在实验中要精确测量,每个实验至少要重复做三次,最后求平均值。还要注意掌握好实验中的不变量。③实验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并分析数据,完成实验记录单。

2、小组各自选取桌上的实验器材,开始实验,并及时完成好实验记录单。

3、幻灯片出示《摆的研究》实验记录单模板。你们研究的是哪一猜测就填写哪一项。

(五)汇报总结,得出结论

1、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和不改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2)通过对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你们得出了什么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实验后汇报实验探究情况进行小结,

①摆线的长度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锤的重量。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

②摆线的长度不变,

摆锤的重量不变,改变摆的角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摆的快慢与摆的角度无关。

③摆锤的重量不变,摆的角度不变,改变摆线的长度,记录相同时间内摆动的次数。验证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

3、汇总得出结论,并完成板书: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

三、实践活动:研究摆摆动快慢的内在规律

(1)出示幻灯片:15秒内摆动的次数表,并分派任务:全班十组,每组设计一个摆,使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如下表:注意:每次做的结果记录下来,便于修正。

(2)小组合作制作。

(3)制作完成的小组把摆挂到黑板相应次数的钉子上。

(5)观察挂在黑板上的摆,有什么规律?(6)小结:摆的快慢只与摆线的长短有关;而且摆线越长,摆得就越慢;摆线越短,摆得就越快。

四、总结交流

1、教师:这节课,我们又一次运用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研究了摆,你们获得了有关摆的哪些知识?

2、学生交流。

篇5:冀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1.生字词解释,多音字组词。

2.作者介绍: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代表作《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我这一辈子》《龙须沟》《断魂枪》《茶馆》。3.本文写作顺序: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写作。文章结构:母亲身世——勤俭诚实,做事认真——乐于助人,宁愿吃亏——坚强善良,关爱儿女——母亲的优秀品质影响我一生,我非常怀念母亲。

4.你认为老舍母亲是怎样一个人?从以下语句考虑。

“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的雪白。”“晚间,她与三姐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补到半夜。”“忙碌中——还把院子、屋中收拾的清清爽爽。”这些告诉我们,老舍母亲用那双终年鲜红微肿的双手教给他做人要认真,要勤俭,要诚实,要热爱劳动。

“凡是她能做的,都有求必应——她宁吃亏,不逗气。”这告诉我们,老舍母亲的宽容忍让教给他也教给我们如何帮助别人,如何与人相处。

“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可以看出母亲用自己的坚强教给作者在困难面前要冷静要沉着。

“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母亲不辞劳苦,只要儿子有出息。”正是母亲的坚持,母亲的付出,才让作者有了这样的成就,母亲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子女。“我回到家中——母亲笑了——她愣住了——叹出一口气——‘去吧,孩子!’”母亲渴望儿子和自己一起热热闹闹的过春节,当她知道儿子必须返校时,却故作平静地让儿子离开。母亲的平静下,埋藏着对儿子深切的关怀和理解,她用行动告诉作者理解别人是多么可贵。

5.从文中找出母亲留给我传给我了哪些好的性格和习惯?

6.中心思想:《我的母亲》以其平实、诚挚、质朴、自然的语言,叙述了母亲勤劳、奋斗、奉献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仰、热爱与怀念。

十二.济南的冬天

1.生字词解释,多音字,形近字,近反义词。

2.文章结构:第一段,连续三个对比,突出济南冬天的特点是“温晴”。第二段,阳光下山景图:小山的可爱,拟人修辞。第三段,雪后初晴图,小山的秀气,拟人和比喻修辞。第四段,城外水墨画,淡雅的远山。第五段,空灵水晶图,温暖的水。3.有关比喻修辞:使用比喻,首先,比喻的事物或情境要常见易懂;其次,比喻要贴切、恰当;最后,比喻要注意感情色彩。

4.作者抓住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以山、水为主要描写对象,用准确、优美的文字,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济南的冬天独有的美景,抒发了作者对冬天温晴的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十三.祥子买车

1.《骆驼祥子》写作背景:以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的揭示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老舍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劳动人民生活于痛苦深渊的一幕幕。小说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还刻画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一次次毁坏后的精神堕落,曾经善良勤劳的农村青年祥子,被现实残酷的社会毁坏成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2.课文中的祥子吃苦耐劳,为了理想而坚持不懈,表现了以祥子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淳朴、勤劳、善良的品质。

3.祥子买车经历了哪些困难和挫折?阅读课文时,画出文章描写祥子外貌和心理活动的相关字词句。从文章中找出反映祥子优秀品质的相关语句。

4.《祥子买车》叙述了祥子从租车到攒钱买车的过程,反映了旧中国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十四.养花

1.文章结构:养花(养花的目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对花的关心);有花有果,有香有色(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养花的意义)——热爱劳动,热爱生活(表达的感情)。

2.文中具体讲述了哪些养花的乐趣?从文中画出相关语句。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说一下,这句话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最后一段)

3.中心思想:本文描写了作者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从而使我们感受到:只有热爱生活、乐于付出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五.母鸡

本文写了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变为尊敬的 过程,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1.文章结构:一向讨厌母鸡:无病呻吟,欺软怕硬,拼命炫耀——转变——不敢再讨厌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2.理通文章思路:讨厌母鸡,为什么讨厌?不敢讨厌了,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3.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和尊敬的情感经历,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你觉得这个鸡妈妈配得上“伟大”这个词吗?为什么?

4.作者是因为母鸡成了鸡妈妈之后,作者从它对小鸡的爱护中产生了敬意,设想一下,对其它没有带小鸡的母鸡,作者还会一如既往地讨厌吗?

十六.我了解的老舍先生

1.课文通过对老舍先生“生活富有情趣”“淳朴的平民化气息”“为人处事的态度”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写老舍先生“为花操劳”“摆杏闻香”“收藏画作”“交友聚会”突出老舍先生的“可爱”;通过写老舍先生“待人亲切”“待客豪爽”突出老舍先生的“可亲”;通过写老舍先生的“为客人亲自倒茶”“为盲人的生计谋划”“关心百姓生活”突出老舍先生的“可敬”,那么,请你从文中找出这些具体事件的对应段落,仔细读一读,认真体会老舍先生的优秀品质。

2.中心思想:本文作者描写了自己对老舍先生的了解,向我们展示了老舍先生生活朴素、平易近人、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也表现了作者对老舍先生的尊敬和爱戴。

综合学习三

1.本部分内容的学习目的是要大家从“作家”“朋友”“父亲”“杂家”多个不同角度了解老舍先生,欣赏他的作品,感悟他的人生。

2.写作要求:从本单元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老舍的作品,写出读后感。

篇6: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形象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从下往上依次是:谷类---果蔬类---鱼蛋类---豆奶类----油脂类

3、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4、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人体的呼吸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2、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到毛细血管到肺循环:左心房、肺静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动脉、右心室。

3、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血量:占体重的7-8%

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单词表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

★ 冀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说课稿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 冀教版七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 冀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工作计划

★ 冀教版九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计划

★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7: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第一节控制人口的过度增长

1、我国人口急剧增长的年代:18世纪以后

我国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在人的出生率较高的情况下,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是人的死亡率大幅降低。

2、世界人口增长特点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还在不断增加,每增加10亿人口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

3、人口过度增长对社会造成的问题:粮食匮乏,交通阻塞、住房紧张,水资源短缺等。

4、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和优生。

第二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1、自然资源:凡是人类可以从自然界直接取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

2、自然资源:①不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不能更新或补充,利用一些就减少了一些(金属矿石、化石燃料)

②可再生资源:有些资源可以再生或更新。(水、生物、土壤)

3、自然资源的利用: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原则②合理开发利用;③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

第三节保护生态环境

1、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

2、生态破坏: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物种灭绝。

3、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四节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

1、生态农业系统就是人类按照自身的需要,用一定的手段来调节农业生物种群和非生物环境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合理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进行农产品生产的生态系统。

2、人在生态农业系统中的作用,提高太阳能固定率、生物能利用率的方式,农业遗弃物的再循环率等。

上一篇:教学反思附教案小班下一篇:固体废物堆场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