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4-04-22

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通用12篇)

篇1: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

读书与治学现代文阅读答案

①章太炎先生在日本东京对中国留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中,打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比方。

②第一,是本钱和利息的比喻。他说:“大概看前人已成的书,仿佛是借钱一样,借了来,会做买卖,赢得许多利息,本钱虽则要还债主,赢利是自己所有。若不会做买卖,把借来的钱,死屯在窖子里头,后来钱还是要还债主,自己却没有一个赢余,那么就求了一千年的学,施了一千年的教,一千年后的见解,还是和一千年前一样,终究是向别人借来的,何曾有一分自己的呢!”

③第二,是写信人和送信人的比喻。章太炎指出,有学问的人,好比是写信的人;向这个人求学的,则是收信人;收信人学成之后,又向别人传授知识,那么,他就成了送信的人。搞学术研究,应当努力争取到写信人的地位,而不是永远都扮演送信人的角色。

④章先生打的这个比方,大意无非是说,学习别人的知识,要经过思考,要消化吸收,使之变成自己的思想养分,并从中滋生出新的见解,以有益于世道人心。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有所创见。否则,书读得再多,也只不过是【甲】,方法刻板,不知变通;【乙】,读了一些无实际用处的 书;【丙】,不懂得将书中的道理运用于实际生活。学问再渊博,也只不过是贩卖二手货。

⑤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说:“如果一个人几乎整天大量阅读,空闲的时候则只稍作不动脑筋的消遣,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就像一个总是骑在马背上的人最终就会失去走路的能力一样。许多学究就遭遇到这种情形:他们其实是把自己读蠢了。 ”叔本华的本意,当然并非反对读书,而是反对读书不动脑筋的迂腐之举。读书不动脑筋,难免就会越读越傻。

⑥那些人云亦云炒冷饭,或是炮制一些伪问题,乃至趋炎附势的所谓“学问”,只会把世界弄得乌烟瘴气,惟有鲜活的、有创见的、有独特价值的学问,才是照亮世界的明灯——退一步来说,即使他们只是星星之火,也会给人带来光明与温暖的希望。

1.①—③段举出章太炎演讲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答案要点:①—③段举出章太炎先生关于读书与治学的一段演讲,用本钱与利息、写信人与送信人两个有趣的比方,引出下文对学习知识要经过思考的论述,从而得出“无论是读书还是做学问,最为关键的事情,就是独立思考,融会贯通,有所创见”的中心论点。

2.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三个词语分别填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填序号)(3分)

①死读书 ②读书死 ③读死书

答案:【甲】处填:① 【乙】处填:③ 【丙】处填:②

3.阅读第⑤段,具体阐述叔本华的言论为什么可以证明中心论点?(3分)

答案示例:叔本华的言论首先提出假设只阅读不思考,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能力,接着用总骑马的人最终不会走路的比喻,指出不独立思考的危害,然后用现实中学究将自己读蠢的现象,从反面证明了中心论点。

(3分,有层次地分析叔本华言论内容2分,总结出从反面印证中心论点1分)

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小说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分析写作技巧

质量上乘的作品,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这是因为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1.常见题型:

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

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

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而有节奏感、用词准确而形象、词语丰富而多样),给读者提供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概括主题内容

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

1.常见题型:

①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②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谈谈你的一点体会);③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2.主题挖掘的基本途径:

对主题的挖掘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从作者背景看、从人物特征看、从情节发展看、从语言情感色彩看、从整体倾向看。

对主题的概括常用这样一些基本术语:

①歌颂、赞扬、张扬什么。②讽刺、批判、揭露、谴责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对什么现象的反思。⑤表达了什么情感。

3.主题的表现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①以小说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道德风貌、品格等揭示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②用故事的形式针砭时弊。③通过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虚构生活经历,反映人物生存状态和心理状态。

篇2: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

①很多人误解了读书的意义。在一些人看来,读书,不过是为了完成学业。而另一些人认为,读书,仅仅是为了研究某个问题。如果这样看待读书,就大大降低了它的价值。确实,为了完成学业,我们需要读书。为了研究问题,我们也需要读书。但这仅仅是我们读书的功用之一。如果我们的理解到此为止,就会丢失很多东西。

②我认为:读书,能丰富阅历,提高修养,使人精神愉悦。

③读书是一种对话与交流。德国伟大的文学家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你如果坐拥书城,那就是拥有了一大批随时准备接受你访问的重要人物。你走近他们的思想,可以赞同与欣赏,或者批评与反诘。你可以走进他们的情感之流,让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流动起来,让自己的思想充实起来,你可以从中获得道德的力量。对于人生来说,这种道德的力量往往是比知识的力量更为重要的东西。

④读书是一种超越。当你沉浸在阅读之中,当你实现了与那么多古今圣贤对话之时,你就是在超越你自己的生命,你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这令人沉醉的时刻,你让自己的生命飞翔起来,让它变得无限广阔,你体验了生命的真正意义,那就是不断地超越自己的有限境域。

⑤读书是一种搏斗、挑战与探求。人的一生,应该是与自己的无知进行搏斗的一生。

(A)读书,是与无知的搏斗,是对黑暗的挑战,是对光明的探求。每一本有价值的书,都会带给我们一片新的光明。每一次有价值的阅读,都会使黑暗悄悄退却。

⑥更重要的是,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在春雨淅淅的`夜晚,还是在雪花飘飘的假日;是在聚精会神的课堂上,还是在形迹匆匆的旅途中,当你拿起一本书, 忘情地翻开那散发着墨香的书页时,你不会感到一种生活的温馨悠然而至吗?

⑦(B)亲爱的朋友们,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就犹如徜徉在冬日温暖的阳光下,你的心会感到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2.请你说说第①段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选文第⑧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4.选文第③段中说: “对于人生来说,这种道德的力量往往是比知识的力量更为重要的东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5.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点评。请从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对其语言进行品味,并作批注。 (2分)

我选( )句,批注:

6.读完选文,你对读书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2分)

答案

1(2分)读书,能丰富阅历,提高修养,使人愉悦(读书温暖人生)

2.(2分)列举了很多人误解读书意义的现象,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3.(2分)道理论证。引用歌德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进行论证,证明了“读书是话与交往”这一分论点,进而证朗了中心论点,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4.(2分)对于人生来说,追求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追求诸如热爱祖国、珍视亲情、珍 重友谊、信守承诺等美德更为重要。这些美德的力量会使我们的人生达到一个更高的 境界,使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美好。(语言通顺,意思对即可)

5(2分)示例:A句采用排比与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从“与无知的搏斗”、“对 黑暗的挑战”、“对光明的探求”三方面论证了“读书是一种搏斗、挑战与探求”这一分 论点,文句语意连贯、气势畅达:B句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读书比作在冬日温暖的 阳光下徜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读书能给人内心带来无比的愉悦和幸福。

6.(2分)扣住自己实际淡读书的看法。

如何利用原文答题

离开了原材料恐怕谁也答不准,答不全。因此,准确解答阅读题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原文中找答案。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当然,找出的语句不一定能够直接使用,还必须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加工,或摘取词语或压缩主干或抽取要点或重新组织。即使是归纳概括整段整篇文意也必须充分利用原文。

小说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篇3: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

1. 文体教学在文本阅读能力培养中的位置

在课程改革中, 现代文考查力度的加大, 引发了广大教师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研究的极大热情, 也引起了中考命题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总的来看, 现代文阅读教学与评价的思路对阅读教学的导向已越来越明确, 关于文体教学的基本观点是:文体是形式, 不是核心, 不能用文体来肢解和约束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钳制学生的思想。阅读教学评价走上了逐渐突出语文阅读能力的考核, 淡化文体特点考查的去文体化道路。当前, 各研究领域都在这种趋势下展开积极有效的思考。研究学科教学论的专家们将现代文阅读概括为:感知认读能力、整体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记忆能力、迁移能力以及速读能力等能力构成。而全国各地出台的《中考说明》多将之概括为:整体感知、词句理解、理清思路、体验感悟、鉴赏评价等考查内容。也有学者将之提炼为三种核心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鉴赏能力。以上从现代文阅读能力点上来概括阅读教学和评价的思路反映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 也为中考命题人提供了命题理论支持, 为语文阅读教学做了引导, 还原了阅读教学本位的方针。

从概括阅读教学和评价的能力点上来看, 尽管不同的研究层面说法不一, 但实质并无区别。总的来看都是尊重和理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符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要求和评价要求, 不再把文体知识点作为教学和考查的内容。阅读教学突出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主张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把文本研读的重点落实到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评价上强调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由此看来, 淡化文体这种阅读教学趋势已把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更多地带到阅读能力的培养上来, 引导紧紧扣住文体的教学和评价不放的思路发生变革。然而这种导向也为我们教学和研究带来了不少困惑, 引起了一些观念上的偏差。实际上, “去文体化”并没有否定文体教学, 我们要正确理解“淡化文体教学”这种阅读教学与评价的趋势实质上是针对以往文体教学超过了应有的“度”而提出来的一个缓解行为策略, 可以认为“淡化文体教学”就是不要过于强化文体教学。如果按照这种趋势来构建语文阅读教学, 现代文阅读的走势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原来必然要考查的那些文体方面的知识全都替换成了语言理解或欣赏评价的内容。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则突出对作品阅读的概括、分析和鉴别, 教者自然不必过于关注文体, 学生也不必过于担心文体知识的不足, 只须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阅读感受联系起来, 对作品的语言、内容、内涵、情感进行解读即可达到阅读的目标。

2. 去文体化的趋势在阅读教学评价中的体现

纵观课程改革, 中考命题技术对于现代文阅读的把握, 体现出更加注重阅读材料的多样性和人文性, 在全面考查阅读能力的同时逐步体现出重视理解探究、迁移拓展能力的考查特色。在材料的选择上更加注重材料自身的熏陶感染功能, 突出材料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品位, 体现价值观导向。不少地区的中考命题在选文上打破了过去三种文体的考查格局, 把选材指向材料自身的语言水平和文化底蕴, 淡化文体的鲜明倾向, 实质上是打破了以往现代文阅读记忆性考查的偏向, 走上了提升阅读品质的教学与评价的道路。

2005年教育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课题评价组和教育部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联合推出的《中考命题指导·语文》中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中考现代文阅读部分试题进行评析时指出:选文注重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 注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把握, 注重考查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试题突出文化性和语文特色。在选文上提出题材、体裁丰富多样和难易适度等方面体现了《课标》的要求, 在材料的整体把握上指出命题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考查了学生对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 综合考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这些观点和意见已比较清楚地阐释了“去文体化”的概念。

2005年以来, 江苏省淮安市的中考语文命题依据教育部的中考指导意见, 把握“去文体化”的趋势, 较好地引导了语文阅读教学与评价工作。要求阅读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能做到了解叙述 (记叙) 、说明、议论、描写、抒情等五种表达方式, 能初步体会运用表达方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方法对于文章思想与情感等表达的意义和作用。在中考说明中还特别注明:了解表达方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方法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达成阅读目标, 明确中考命题不涉及表达方式、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修辞方法等辨别性考查题。现代文考试内容中要求:能品味重要词语和句子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能找出并正确理解文中的关键性语句;能初步把握文段内部或文段之间的内容和结构的联系;把握文段的思路和中心意思;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或思想感情;能用准确简明的文字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等。除此以外还对文学欣赏提出了具体要求:初步感悟作品中重点内容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有益启示;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与生活实际, 品味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内容, 如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人的情境或形象等, 并能以简明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能对作品中的景物、人物、情节、环境、思想、感情和语言等内容进行初步赏析并作出自己的个性化评价。这些要求与教育部2005年命题指导意见和江苏省2008年八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学业水平测试对情境和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测试情境 (为获得文学体验的阅读、为获取信息的阅读、为完成任务的阅读) 、测试能力 (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做出评价) 。

这样看来, “去文体化”, 应该不是不要文体, 不学文体知识, 而是文体不能“偏废”只能“淡化”。“淡化文体”只是相对于过去的重文体知识而言的一种矫正行为, 不是全盘否定。阅读文本时, 只有根据不同的题材、体裁灵活地选择解读方法, 才更有助于学生准确透彻地剖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布局谋篇和感情的表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学科课题评价组、教育部初中毕业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项目组《中考命题指导·新课程新中考语文分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

[2].刘芳《中学语文教学淡化文体应把握的尺度》,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中教研究) , 2007年5~6月。

篇4:读书人是幸福人现代文阅读答案

17.(1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上段和本段的分论点。

18.(3分,意思对即可)

先提出本段论点读书使人追求崇高情趣高尚(1分),然后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读书对人的良性影响,再举自身的事例论证读书给人的幸福,最后引用笛卡尔和雨果的名言,用道理证明读书可以使人向善避恶(1分),从而论证读书人是幸福人的中心论点(1分)。

19.(3分)开放题。

篇5: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剪1-6题。(16分)

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在人类产生之前,地球上的陆地都是莽莽荒原。但人类一出现,即使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为了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总是在不断地消灭荒原。因为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获得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食物、燃料和栖身的场所。多数人类学家认为,最早的人类产生在东非大裂谷,后来才迁移到世界各地。促使早期人类迁移的因素不少,但最主要的还是生存的需卜随着人口的增长,总要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②农业和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两大进步,但随着大片农田和一座座城市的出现,荒原的面积不可避免地相应缩小。无论是中国的先民“毕路蓝缕,以启山林”,还是欧洲的清教徒远航新大陆,他们的目的都是将荒原变成家园。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开发荒原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特别是在工业化以后,在农田、牧地、居住区以外,工厂、矿山、油田、铁路、公路、港口等设施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城市占据的面积也越来越大。一般认为,到了21世纪,地球上能够利用的土地已开发殆尽,□□地球上的陆地还有不少无人区,□□大片的原始荒原、特别是人类尚未进入的荒原已经屈指可数。

③在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中,总是先选择自然条件相对适宜的地方,例如,已经发现的先民聚落遗址,一般都在生活和生产用水便利却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台地。正因为如此,平原、河谷、海拔不高的台地、土壤疏松的土地、气候温暖且水量充沛的区域往往先得到开发,并且基本不再留下荒原,然后再扩展到丘陵、较低的山地,最后留下的荒原都是人类目前还无法利用、或利用成本太高的沙漠、戈壁、干旱区、峻峭的山区、传染病流行区、地质灾害区、热带丛林、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以及多种不利因素兼而有之的地区。也有些地方虽适宜开发,却因远离人类聚居区,或因交通闭塞,得以保持着原始状态。

④在人类基本定居,或有了一定的活动范围后,会尽可能避免进入荒原。但是总有少数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穿越或深入荒原,如出使异域的外交官、负有军事任务的.将士、长途贸易的商人、被流放或驱逐的犯人,还有人会由于偶然的原因误入荒原。不过,自古以来,都有人主动探索荒原,他们或是为了某种物质利益——寻找新的土地、资源、财富、劳动力、交通线,或是为了某种精神追求一一取经,求仙,实现信仰,获得真理,净化灵魂,也可能纯粹出于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他们的经历和记录,又吸引着更多的人投入荒原之旅。

⑤当地球上多数地方人满为患时,当人类不断面临现代化、城市化的挑战时,荒原愈发展示出无可替代的琳力:有的储存着最后的天然财富,有的是珍稀生物仅有的乐土,有的是洪荒时代的再现,有的是理想的实验室,有的是自然的竞技场。人类终于认识到,为了地球,为了自己,为了今天,为了未来,荒原应该得到珍惜,受到保护。但也有人出于贪婪、无知或无奈,想在荒原消失前尽可能多地掠夺和榨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条件的改善,出现了如全球定位系统、卫星遥感遥测、卫星电话、夜视器、高速摄影摄像、高速宽带网络、直升飞机、高性能越野车等先进仪器和装备。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人类进入荒原和在荒原的生存能力已经大为加强,并且在不断提高。

⑥对荒原的破坏当然必须制止,但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保护荒原,却存在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可以有限度地利用,有人主张绝对保持原状:有人认为适度亲近有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有人反对任何人进入。见仁见智,众说纷绘。

⑦争论还不会停止,但无论如何,珍惜荒原、热爱荒原的人已经有了共识:现存的荒原是不可替代的,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那样爱护它们。当你进入时,尽可能少惊动那里的

一切;当你离开时,除了你产生的垃圾废物外,请什么也别带走。

1·第①段加点词“消灭”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填入第②段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所以B·即使然而"C·尽管但是D·既然那么

3.第③段概述人类进入荒原的过程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对第④、⑤段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人类基本定居后,多数人不愿在荒原生活。

B进入或穿越荒原者,有主动的,也有被动的。

C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荒原的价值得到凸现。

D随着人类生存能力逐步提高,荒原终将消失。

5·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3分)

A·走进荒原,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B·荒原一一永恒的姑力

C·荒原一一科学家的乐园

D·人到哪里,哪里就没有荒原

6·结合文中信息,对第⑥段画线句的两种意见,选一种加以简评。(不超过80字)(4分)

参考答案:

1·(2分)开发2·(2分)C3.(2分)人类进入荒原的先后顺序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4·(3分)D5.(3分)B

篇6:智慧与国学现代文阅读答案

物理学家海森堡给上帝带去了“相对论”和“湍流”两道难题。我也有一个问题,但我不想向上帝提出,那就是什么是智慧。当然,不是上帝的人对此倒有些答案,但我总是不信。相比之下我倒更相信苏格拉底的话: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他还有些妙论我更加喜欢:只有那些知道自己智慧一文不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人。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

如果说我们都一无所知,中国的读书人对此肯定持激烈的反对态度:孔夫子说自己知天命而且不逾矩,很显然,他不再需要知道什么了。后世的人则以为:天已经生了仲尼,万古不长如夜了。再后来的人则以为,精神原 子 弹已经炸过,世界上早没有了未解决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人总要以为自己有了一种超级的知识,博学得够够的、聪明得够够的,甚至巴不得要傻一些。直到现在,还有一些人以为,因为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可以坐待世界上一切寻求智慧者的皈依——换言之,我们不仅足够聪明,还可以担任联合国救济署的角色,把聪明分给别人一些。一种如此聪明的人,除了教育别人,简直就无事可干。

马克•吐温在世时,有一次遇到了一个人,自称能让每个死人的灵魂附上自己的体。他决定通过这个人来问候一下死了的表兄,就问道:你在哪里?死表哥通过活着的人答道:我在天堂里。当然,马克•吐温很为表哥高兴。但问下去就不高兴了——你现在喝什么酒?灵魂答道:在天堂里不喝酒。又问抽什么烟?回答是不抽烟。再问干什么?答案是什么都不干,只是谈论我们在人间的朋友,希望他们到这里和我们相会。这个处境和我们有点相像,我们这些人现在就无事可干,只能静待外国物质文明破产,来投靠我们的东方智慧。这话梁任公19就说过,现在还有人说。洋鬼子在物质堆里受苦,我们享受天人合一的大快乐,正如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拿人间的朋友磕磕牙,我们也有了机会表示自己的善良了。要不是达•伽马找到好望角绕了过来,我们还真闲着没事干。从汉代到近代,全中国那么多聪明人,可不都在闲着:人文学科弄完了,自然科学没得弄。马克•吐温的下一个问题,我国的一些人文学者就不一定爱听了:等你在人间的朋友们都死掉,来到了你那里,再谈点什么?是啊是啊,全世界的人都背弃了物质文明,投奔了我们,此后再干点什么?难道重操旧业,去弄八股文?除此之外,再搞点考据、训诂什么的。过去的读书人有这些就够了,而现在的年轻人未必受得了。把拥有这种超级智慧比作上天堂,马克•吐温的最后一个问题深得我心:你是知道我的生活方式的,有什么方法能使我不上天堂而下地狱,我倒很想知道!言下之意是:忍受地狱毒火的煎熬,也比闲了没事要好。

是啊是啊!我宁可做个苏格拉底那样的人,自以为一无所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也不肯做个“智慧满盈”的儒士,忍受这种无所事事的煎熬!

1.联系上下文,说说“这对某种偏向是种解毒剂”这句话该怎样理解。(6分)

2.文章第三段引述马克•吐温的故事,主要有哪些作用?(6分)

3.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参考答案:

1.中国人自以为拥有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或“自以为拥有一种超级知识,足够博学和聪明”),除了教育别人就无事可干。(2分)苏格拉底对“智慧”的理解,(2分,如答“苏格拉底的话”或“苏格拉底的妙论”给1分)恰如一剂苦口良药,可以疗救国人自高自大的毛病。(2分)

2.用天堂里的人闲着没事谈论人间朋友和国人自以为拥有最高智慧可以拯救世界的盲目自大作类比,(2分)批判(或“讽刺”)了国人的抱残守缺,不思进取,(2分)呼吁跳出传统,寻求新知,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2分)

3.首先,由海森堡的难题引出苏格拉底关于智慧的论述;(1分)接着,分析中国人有一种自认为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的“偏向”;(2分)然后,用马克•吐温的故事讽刺国人的固步自封;(2分)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要努力去体会寻求知识的快乐。(1分)

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这是一种根据文体特点来阅读记叙文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阅读一切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写人、写事、记事、绘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各种类型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日记、游记、参观记、访问记、回忆录、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等。其方法一般可以概括为下列六个步骤:

一“看标题信息”

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是以哪个为主。

二“抓记叙要素”

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记叙文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三“理行文线索”

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

即辨析自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无间有插叙、补叙或追叙等叙述方法。

五“挖中心思想”

目的是“理解作品的意义”,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

六“析表现手法”

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这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语文表达方式,象片、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记叙文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阅读时间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记叙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特征.

说明文阅读如何找到“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篇7: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

1. 测试的“信度”“效度”不够

初中现代文阅读题考查的目的是为了检测初中生的阅读能力, 其中包括对词语、语段文章的理解能力, 对材料包含的信息的探索整合能力等。简言之, 要考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懂文章内容, 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和用文字顺畅表达个人阅读情感的能力。但是, 现在的一些题目很难做到这一点, 学生只能揣摩, 或根据教师平时传授的方法用“格式”去套, 去碰运气。还有一类“咬文嚼字”的题目, 如这样一道题目:父亲买完橘子后, “扑扑衣上的泥土, 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中“似的”一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___________。近十多年来, 中考试题中充斥着这一类题目。姑且不论它能否检测出学生的词语辨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就题干本身而言就显得累赘, 如果填上“标准答案”后, 很可能是一个病句。

这一类流行的“主观型”题目以及一些“开放题”, 由于学生答案千奇百怪, 不可能与参考答案完全一致, 所以在中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 总会被扣掉一些分。这样, 现代文阅读的分数自然高不了, 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与差的学生在这一部分题目的得分相差不多, 缺乏区分度;题目的指向性太笼统就可以作多种理解, 就缺乏信度;考出的成绩并不代表学生的真实阅读水平, 没有区分度的试题就没有效度。“测验的价值取决于测验的测值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想要测量的结构概念的整个内容。为此应当探讨:构成测验的各个测题 (项目) 对于做出估计有多大效用?”我们当今的现代文阅读题对于估计出学生的“阅读能力”究竟有多少“效用”, 很值得怀疑。试题是否客观、公正、准确是一回事, 经过学生作答, 阅卷后它能否真实反映学生语文的实际水平又是一回事。

2. 压抑学生阅读动机与兴趣, 导致初中生形成不良的阅读习惯

让学生具有流畅自如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作为母语教学, 还应培养学生具有民族精神、民族感情。“母语不仅是其他学科的入门和训练教学用的一门学科, 而且是旨在发扬民族精神、民族感情, 作为教授民族语言和文学的学科。它不是纯粹的工具学科, 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要完成这个任务, 就要让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然而, 如今的初中语文学习已异化成为一种像数理化一样的习题训练, 尤其是九年级, 整个一年学生在做各种各样的“模拟题”。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而实际上学生却在不断受到挫折。学生形成的现代文阅读习惯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因为真实的阅读, 谁也不会像做现代文阅读题那样去读书。“所学非所用, 所用非所学”, 是现代文阅读真实的写照, 学生是为了答题才去那样思考和记忆的, 等考试结束, 他们就会把学习的材料忘得一干二净。更为严重的是让学生形成了一种不良的阅读习惯———返读、停顿。我们知道培养流畅自如的阅读需要读句子读语段, 需要把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图像, 需要整体理解, 所以从学生开始有能力阅读, 就要培养他们的整体理解能力。但是, 如今的课堂训练在学生刚学会阅读时, 便让他们分析句子, 分析词语的“用法”, 辨析此一词与彼一词不同的好处……结果每读一段文字便停下来思考“这一句好不好?”“那个词表达了什么意思?”边读边停顿, 为了答题还要对一个词、一句话揣摩它的“内在”涵义。长此以往, 阅读的愉悦感无从谈起, 阅读速度减缓了, 阅读理解能力削弱了, 还让学生以为这就是学语文, 会把这种认识和阅读习惯带到高中去。中学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 很大原因在于这种不恰当的训练方式。在如今的境况下, 社会各界还希望我们的中学生“走近经典”, 希望振兴“国学”, 这岂不是不着边际的奢望吗?

3. 考试试题形式固定, 导致积久成弊, 相沿成习

现代文阅读是当前教学的薄弱环节, 也是教师对中考感到最不适应的部分。所谓的现代文阅读教学只不过是语段训练而已, 而且这些语段大多是参加编写练习册的命题者“随意”或“精心”从报纸杂志中找来的文章。所不同的是如今的师生们已经“适应”了这种考试方式, 而且这种现代文阅读训练方式还在向小学语文蔓延。小学也有了这种所谓的阅读分析训练, 以致学生认为语文的考试从来就是这样的。从来如此吗?语文的考试并不是从来如此的。

从考试来看, 一种试题形式如果凝固下来, 必然会“积久成弊, 相沿成习”, 人们就会有一套对付考试的办法。因此, 任何一种有效的考试方式总要不断改革变化。所谓“稳中求变”, 变是常态。语文阅读题如果大量采用客观型选择题, 学生就会有“再认”的方式编码而放弃背诵默写;如果用默写填空来测试, 他们就会用“回忆”方式来编码;而如果试题形式采用“主观型”“开放式”, 答案不固定, 他们就会根据答题需要寻找最实用的解题方式, 但由于这种答案是因命题者不同而在变化, 所以他们就不知道该如何来编码, 所能做的只是一遍一遍地跟在教师后面做习题。即使你告诉他“这样的试题是考核你的总体理解能力, 多做习题是没有用的, 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他还是会沿用老师在课堂里教的那一套, 所以试题一定要有所变化。

长此以往, 在这种导向下就很容易使得学生用“贴标签”来代替对文字的揣摩。学生不再关注文字, 他们感情的触角开始钝化, 心灵的世界变得沙化。他们漠视语言本身, 现代文阅读分析在他们眼里都是机械化的克隆, 都是几个范式的简单重复;而分析鉴赏又无Z非J教学方圆是为他们归类并贴上一个模式化的标签。换句话说, 他们所做的只是将内容对应到内心贮存的一些范式、模板中而已, 而非真正进行语言分析。要知道, 我们的失误就在于没有深入语言的“腹地”, 与语言真正接触!试问语感从哪里来, 语文素养从哪里来?回答是肯定的:品味语言!语文阅读就是要从对语言的细读开始, 从孙绍振先生所说的“微观分析”开始, 与语言真正的接触, 加之生命体验的介入。我们呼唤细读, 呼唤裸读, 呼唤深读, 呼唤注入生命的悟读!

◇责任编辑陈顺◇

篇8:敬业与乐业现代文阅读答案

《敬业与乐业》第六、七段(原文略),做1――8题。

1、文段中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2、作者所谓“人生合理的生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试用自己的话概括。

3、“业”在文中指“职业”,也指做一件事情。请你说一说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业”?

4、选文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5、什么是“敬”?为什么该敬业?

6、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

7、作者引用了庄子和孔子的名言,二者去掉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8、“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

参考答案

1、是从生存需要(为生活而劳动)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的`角度来论证的。

2、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并对所做之事充满敬意,进而发现乐趣。

3、对于学生来说,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地投入学习当中,就是敬业,专注方可心静,才会日有所进,取得成就。

4、我们要敬业。

5、“凡做一件事――一点不旁骛。”“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6、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7、不好,因为作者是从正方两方面加以论证的,如果去掉一个,就少了一层意思,论证不严密。

篇9:人类的老师现代文阅读理解与答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方法,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从前,在大海中航行的轮船,虽然头是尖尖的.,但总是开不快。而有圆圆的大头的鲸,却常常轻而易举地超过海轮。这是什么原因呢?科学家们。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体。而流线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最小的。后来工程师模仿鲸的形体,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可是无论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怎么这样坚固呢?科学家怀着极大的兴趣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发现薄薄的蛋壳之所以能够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中,设计出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和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是这种薄壳结构。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模仿A.mB.m

正确答案:B

2.判断正误。

第3自然段的段意是:轮船流线体形式设计的过程。

A.正确B.错误

正确答案:A

3.判断正误。

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改为被字句是:船体的设计被工程师改进了。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B

4.判断正误。

工程师改进了船体的设计。改为把字句是:工程师把船体的设计改进了。

A.错误B.正确

正确答案:B

5.科学家从蜻蜓、鲸、鸡蛋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A.从鸡蛋身上得到启示,在建筑物上运用了薄壳结构。

B.从鲸身上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的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

C.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正确答案:ABC

【课文同步】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以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健所在。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呀!现在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的飞行特点,造出了许多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1、看拼音写词语。psujioxnxīnshjūnyn()()()

2、。亡用部首查字法应该先查部,再查()画;鼠用部首查字法应该查()部;匀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组词:()、()。

3、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科学家从鱼儿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潜水艇,()说,鱼类是人类的老师。(2)()早知道蜻蜓翅膀末端的厚斑点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科学家()可以少花不少精力。(3)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怎样用力()不能把它捏碎。

4、填空。(1)人类的老师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课题加上双引号表示______(2)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有许多,除了本文列举了的例子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①科学家从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科学家从_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类根据__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根据_______发明了____________

1、破碎教训新式均匀2、亠一鼠Jjūn

篇10:《贫穷与学问》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贫穷与学问》,回答问题。

①一个人要在学问上做出成绩,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与努力。其中对学问本身影响最大的当是个人的品德。关于道德对学问的重要性,许多大学者已经在道德标尺上为后学做出了表率。但我以为,德行之外,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划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贫穷乃学问之大敌。

②《东轩笔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范仲淹在南京做学官期间,秀才孙明复,常因贫穷而乞讨,范仲淹观其乃才俊之士,对他的胸无大志表示不能理解。不过当得知是贫穷使然后,范仲淹就使他日可得三千以供养,让他能安于为学。十年后,孙明复不负众望,从一个秀才成长为一代大儒。范仲淹知道后感慨地说:贫之为累亦大矣,倘因索米至老,则虽人才如孙明复者,犹将汩没而不见也!

③贫之为累亦大矣,谁说不是呢?在古代,有多少聪敏之人因家境贫寒而导致学术早夭啊!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正是这样一个典型。方仲永少时天赋异常,名扬乡里。但故事的结局却是个悲剧--长大后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作者认为是因为方仲永没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但进一步看,他为什么没有获得良好的教育呢?那是因为他家世隶耕,祖祖辈辈以种田为业,家境贫寒啊!且不说家财万贯了,即使是一个中等之家,恐怕他父亲也不会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四处乞讨而不使学了。因贫穷导致方仲永的人生悲剧,我们要为他惋惜。

④贫穷对学问之累,古代尚且如此,在今天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环境下,当更是严重。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事情,不是随处可见、支耳可闻吗?人穷志短。富兰克林也说两个口袋空的`人腰挺不直。没有钱,保持一己的品格操守尚且很难,又何谈做学问这个更需要人格独立,需要安定气质的事业呢?大圣人孔子招收弟子时尚且要求干肉一束作为学费,想必是非常明白个中道理的。如果没有这种物质基础,孔子又怎能安下心来删定六经呢?如果一个学者连一己的生活都不能很好地维持,何谈抱负、理想,又怎能兼济天下呢?

⑤学者大师的成功历程一再告诉我们,做学问除需要高尚的品德、安定的气质、忘我的勤奋外,还需要一个衣食无忧的后方,一个面对一定的资料费和交游费而不用愁的资金支持如果没有这些物质基础,学问就会沦为谋生的手段,学问即在饭碗中,饭碗即在学问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想取得优秀的学术成果,无异于缘木求鱼。然而现实的状况并不令人乐观。

⑥而有些人却撇开这些物质基础,大肆批评学术浮躁和后继乏人,这种批评无疑隔了一层,没搔到痒处,也显得批评者不厚道。学人固然应寂寞投阁,固然应板凳甘坐十年冷,固然应不追求名利富贵,但学人自身的不追求难道能成为管理者们不给予他们的理由吗?既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那无异于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1、第⑥段中画线句用成语表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论点是_______________。为证明论点,文中举了不少事例,如第③段就举了_______________ 的例子;从论证严密性的角度看,原文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方面的事例。

3、根据作者的看法,做学问除需要(1)高尚的品德、(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还需要_______________,否则学问就会沦为谋生的手段。

4、本文的论述在语言上很有特色,请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学人固然应寂寞投阁,固然应板凳甘坐十年冷,固然应不追求名利富贵,但学人自身的不追求难道能成为管理者们不给予他们的理由吗?

参考答案:

1、隔靴搔痒

2、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所能达到的学术成就划定了另一个边界,树立了另一个限度。贫穷导致方仲永由少时天赋异常到最终泯然众人现代社会中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对一个人做学问的必要性

3、安定的气质 忘我的勤奋 稳定的物质基础

篇11:读书与自动的研究现代文阅读答案

关键词:NAEP,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一、试题题型数量比较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和2012年北京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的题型与数量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 NAEP2011八年级阅读共测试了三篇文章, 30道题, 其中选择题16道, 主观题14道, 两种题型几乎平分秋色, 平均每篇文章至少10道测试题。而北京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也是测试了三篇文章, 共8道题, 都是主观题, 没有客观选择题, 平均每篇文章最多测试三道题。很明显, 两者有很大的差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二者的评价目的不同。NAEP阅读测试框架中把阅读定义为“阅读是能动和复杂的过程, 包括理解书面文本, 发现和解释含义以及根据相应的文本类型、目的和情境使用这些含义”。这个定义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从对阅读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 NAEP阅读测试主要考察学生查找/回忆、整合/解释和批判/评价等能力。每篇文章充足的题量可以保证测试的全面性, 而这些能力的考查既可以以选择题的形式来考查, 又可以以主观题的形式来考查, 很灵活。我国的“中考说明”和“课程标准”并没有对阅读进行明确的界定, 中考阅读理解考查的重点是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记忆和理解语文知识的能力。《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现代文阅读能力的考查一项中列出了11个能力考查要点, 由于每篇文章测试的题目较少, 这些要点在考试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考查。

二、问题设计的比较

问题和指导语又称为题干。命题者通过题干来明确答题的要求, 落实评价的目标;被测试者则要根据题干来明确答题的任务。问题和指导语设计得清楚与否, 直接影响到测试的效度。

2012年北京市中考现代文阅读理解按照文体的不同测试了三篇文章, 记叙文测试的第二道题, 试卷中的第16题, 是这样表述的:

16.结合文章内容, 说说为什么作者认为“白梅无价”。 (4分)

记述文测试题的第三道题, 试卷中的第17题, 表述如下:

17.本文的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请以第3段的相关内容为例, 作简要赏析。 (不超过150字) (7分)

第16题题目设计简单明了, 学生读后不会出现歧义, 明确是结合全文来回答问题, 不能限于一个段落中。但是这篇文章语言诗意化, 有很浓的抒情色彩, 与考生平时的阅读有很到的差异, 题目有要求学生结合全文来回答, 所以难度很大。第17题是考查学生从表达方式的角度来赏析文章的第三段, 但是前半句的描述很笼统, 中考说明对表达方式的要求是了解即可, 学生对描写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也只是有所了解, 那如何用来赏析呢?为防止死记硬背的情况, 不妨把描写和议论做一下细致的说明。在两道题对学生的限制太多, 学生都必须要结合原文, 这样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很少了, 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独特想法和见解。

NAEP阅读主观题非常注意问题的设计。下面以NAEP 2011 八年级阅读试题中的一个问题为例来进行简要说明。

第2题: 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

第11题 你认为参政扩大运动中的女性可能对文中最后一部分的描述——“渐变”, 会有怎样的感受?用文中的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

这两道题分别考查了学生对作者写作手法的评价和对事件的看法, 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必须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还要做出合理的解释, 或是用文中的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总体来看, 这两个问题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题干中“你认为”更是在强调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观点, 并且言之有理即可。由此可见, NAEP阅读测试更侧重的是学生自己解读文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NAEP每一道试题都有清晰的能力和难度定位, 具有特定的难度等级和能力要求, 考试指向非常清晰。

三、评分标准的比较

在语文测试中主观题有着自身的优势:可以使学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对文章做出自己的评价。但是答案的开放性却给语文主观题的评分工作带来了困难, 评分的客观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下面我们以2012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题的第17题和NAEP2012八年级阅读试题中, 第2题的评分标准为例来进行分析。

北京市中考语文第17题的评分标准

17.答案示例一:

第③段描写了许老在“我”家作画的过程, 用“捉”“横扫”“挥舞”的动作描写, 写出了许老作画时恣意挥洒的样子;用“可他却无法从情感中自拔”的议论, 表达了许老作完画仍沉浸在悲痛之中的状态令“我”既感动又担忧的复杂感情。这些描写和议论都饱含感情, 表现了两位画家之间的深厚友情, 感人至深。

答案示例二:

本文寓丰富的情感与描写和议论中。第③段用“刚躺下, 又爬起来, 大叫‘拿宣纸来’”的动作和语言描写, 表现了许老想通过作画来悼念师兄的急切心情;用“他哪里是在作画, 简直是要划破阴阳之界”的议论, 点出许老作画时笔笔着力、悲痛万分的状态带给“我”的震撼。

NAEP2011八年级阅读试题第2题的评分标准

2.你认为第一段中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吗?并解释一下为什么或者为什么不使用文章中的信息。分数及描述:

第一, 完全理解。

这一级别的回答, 能通过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的特殊联系或者通过对文章开始与下文如何联系的理解, 来解释对阿比盖尔·亚当斯的描述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

①我认为这是开始文章的好方法,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1776年阿比盖尔·亚当斯就已经想为妇女争取平等权, 但是却没有得到重视。

②我确实认为这是开始这篇文章的好方法, 应为它说出了妇女权利运动最开始的情况。

③是的, 它为让你为下文的阅读做好准备。在开始讨论为独立而战和文章将要谈及的事有关。

④是的, 因为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国家里女性有取得和男性平等的决心。

⑤不是, 他们应该以1848年女性想要获得投票权来开始。

第二, 部分理解。

(1) 这一级别的回答要求能够提供基于文本的概括, 来解释对亚当斯的描写是否是开始这篇文章的有效方法。他们不用说明对文章开始和其他部分关系的理解。

①我想是因为这一事件为文章的开始做准备。

②是的, 因为它让你知道一些著名的人物在妇女平等方面的言论, 并且告诉你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③是的, 因为它奠定了文章的基调并且告诉我们将要读到的内容。

④是的, 因为引用历史可以引起我们的注意。

或者

(2) 解释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 但是他们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描写, 这么描写是否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这些回答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表达个人的意见。

①我认为这是文章开始的好办法, 因为讨论了独立权。

②不, 不完全是, 因为阿比盖尔所说的是女性还没有机会参加选举。

③她希望女性独立。

④阿比盖尔·亚当斯的陈述是文章开始的好方法。她坚持自己的信仰希望人们能起来反抗。

第三, 几乎不理解。

这一水平的回答提供不相关的信息, 或者无法支持个人的见解, 或者仅仅是简单的复述问题。或者是简单回答阿比盖尔·亚当斯的话而没有进一步的解释。

①不是, 它会把一切弄乱。

②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它读起来非常枯燥。

③是的, 阿比盖尔做了一个很好的陈述, 这是一个很好的介绍。

④可能它们应该和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有一点儿联系。

⑤是的, 因为她敦促她的丈夫“记住这些女士们, 对她们要比以前更加支持女性们。

仔细对比两个评分标准我们可以发现:

北京市中考语文主观题的评分标准是按要点给分, 答对一个要点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 然后把分数相加就是该题的最后得分。这种评分方法非常灵活, 便于操作。如第17题中, 答出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找出议论的句子给一部分分数, 对这些描写、议论的句子进行具体的分析给一部分分数, 整个题目的语言表达又要占一定的分数。

NAEP的评分标准是按照等级来给分, 只要达到相应的水平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NAEP阅读评分标准的制定是非常详细的, 把学生可能的答案尽可能的列举出来, 将这些的答案进行归类, 作为打分的分界线。第二题中把学生的答案分为完全理解、部分理解和几乎不理解三个不同的层次, 每个层次又包括对回答的具体描述与说明、所得分值以及相应的样例。根据这些具体的描述与说明增加了评价的可操作性, 也有效地控制了评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误差。

参考文献

[1]方云龙.开放性试题质量分析 (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 2002, (9) .

[2]姚永夫.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及其解法初探[J].中学文科, 2001, (8) .

篇12:《黄河一掬》现代文阅读与答案

黄河一掬 余光中

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车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我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这是临别的前一天上午,山东大学安排带我们来看黄河。一路驶来,做主人的见我神情热切,问题不绝,不愿扫客人的兴,也不想纵容我期待太奢,只平实地回答,最后补了一句:“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这些话我也听说过,心里已有准备。现在当场便见分晓,再提警告,就像孩子回家,已到门口,却听邻人说,这些年你妈妈病了,瘦了,几乎要认不得了,总还是难受的。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郭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加远,似乎再也勾不到边。昊天和洪水的接缝处,一线苍苍像是麦田,后面像是新造的白杨树林。此外,除了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

我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于是众人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几曾见天下太平啊让河水终于澄清?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在山大演讲时我朗诵那首《民歌》,等到第二遍五百听众就齐声来和我: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从青海到黄海|风 也听见|沙 也听见。我高呼一声“风”,五百张口的肺活量忽然爆发,合力应一声“也听见”。我再呼“沙”,五百管喉再合应一声“也听见”。全场就在热血的呼应中结束。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刘鹗,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龚自珍《己亥杂诗》不也说过么:亦是今生未曾有,满襟清泪渡黄河。他的情人灵箫怕龚自珍耽于儿女情长,甚至用黄河来激励须眉:为恐刘郎英气尽,卷帘梳洗望黄河。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 ,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 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山大的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有删改)

1.第二段中介绍“水色有点浑,水势倒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从全文结构来看画线句有什么作用?(4分)

2.结合全文,解释下面两句话的含意。(6分)

⑴黄河断流,就等于中国断奶。

⑵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3.本文第三段和第五段分别写出了黄河怎样的特点,在表达方式上又有何不同?请概括回答。(4分)

4.探究作者将名片投入黄河这一举动的意蕴。(6分)

【参考答案】

1.①为下文见到空廓而寂寥的黄河作铺垫;②为下文去伸手探水的情节发展作了伏笔;③引起下文,引发了作者关于黄河的`文化幽思。

2.⑴这句话意思是说黄河像母亲一样哺育了中华文明,如果没有黄河,中华文明的血脉将由此断裂。(意思对即可)

⑵这句话意思是说每当夜深人静,作者总会想起黄河,想起探访黄河的情景,黄河,是祖**亲的象征,对祖国的眷念之情永存心中。(意思对即可)

3.第三段所描写的黄河:空廓、寂寥,惹人感伤;第五段所写的黄河:厚重、悠久,是炎黄子孙的根。第三段是实写眼前所见的黄河(或直接描写黄河),第五段虚写历史、人文的黄河(或从议论抒情的角度表达“我”对黄河的感受)。

4.写出了投入母亲怀抱的一种急切与虔诚;也流露出因为阻隔思恋之深重;一个“接”字写出了黄河母亲与自己这个游子之间的亲近会心、和谐美妙、相互认同的关系,是作者情感诗意的表达。

学生提问:

1、为什么“水色有点浑,水势倒还不小。不过去年断流了一百多天,不会太壮观”为下文去伸手探水的情节发展作了伏笔?

2、“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僭妄的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许笑呼。”中“僭妄”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学故事下一篇:给父母的一封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