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024-06-27

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精选8篇)

篇1: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数控1104班杨闯20112304043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求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强调科技发展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时代特征鲜明政策导向明确落实要求具体对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自主创新是我国企业发展新的战略基点和导向

把自主创新提升为国家战略上升到国家意志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标志着我国科技发展路径的战略转型也标志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调整为当前和今后我国的企业发展确立了新的战略基点和导向。面向未来我国企业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之上积极主动地跨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和实现形式努力通过自主创新再造企业竞争优势。积极主动地跨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 回顾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过去我国企业经历过两次创新浪潮第一次创新浪潮发生在计划经济时代特征是封闭状态下的自立创新创新主体是国家第二次创新浪潮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征是开放状态下的全面引进再创新创新主体从国家逐步转移到企业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渐突出。现在以我国加入WTO过渡期为背景借助全球产业格局调整的重大机遇 我国企业迎来了以开放状态下的自主创新为特征的第三次创新浪潮。在这次创新浪潮中我国企业必须积极主动地跨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真正确立企业自己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从宏观层面看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还很薄弱自主创新受到多方制约。但同时应当看到的是新兴工业化的进程也是不断自主创新的过程即使是处于追赶阶段的落后国家也可以创新而且创新是实现赶超的最佳途径。国际上不乏这样的先例。还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诸多有利因素。如我国现有的科技人才已达3200万具有研发能力的科技人才达105万研发投入总额已跃居人口的巨大市场对创新的需求潜力巨大在这种需求的拉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形成市场导向的自主创新机制。这一切都为我们着力自主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空间。由此可见那种认为我国现在还没到强调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自主创新的条件还不具备的观点既不切实际也过于悲观。从微观层面看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已经具备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条件和动力自主创新大有可为。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华为、中兴通讯、海尔、奇瑞等科技型企业的发展已经表明一批优秀企业已具有强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生存意识和发展意识他们已经深刻认识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不仅一刻离不开研发和创新而且研发和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为切实强化企业竞争力服务。这是我国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条件。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坚持自主创新就无法应对当代经济竞争知识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毫无疑问我国企业具备的上述意识是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强大动力。

因此无论从宏观层面看还是从微观层面看在第三次创新浪潮中我国企业一

定会积极主动地跨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将自己塑造成自主创新的主体锤炼成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

准确把握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和实现形式 积极主动地跨入自主创新的发展阶段要求企业必须准确地把握科技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和实现形式。对企业而言自主创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包括企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创造性活动展开。企业这种创造性活动的自主创新与自主创新的宏观含义一样大体上也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原始创新。这类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是集成创新。这类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类创新是充分消化吸收引进国外技术之后的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只有准确地把握自主创新的丰富内涵才能因时因地合理地选择自主创新形式。民族精神等等因素的状况以及国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创新方式的重点也会逐步演进。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应从国情和国际环境出发因时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自主创新的实现形式。

三努力通过自主创新再造企业竞争优势

成功企业的实践表明大力强化自主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源源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才能再造企业竞争优势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在当今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最高层次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谁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创造出更多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知名品牌谁就能再造出竞争优势就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提高我国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基础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既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科技政策的科学引导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因此我国的各级政府要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撑下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广大企业要牢固树立以创新求发展的理念以市场竞争为根本动力积极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和企业家精神不断革新创新机制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企业自主创新仅靠市场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努力解决存在的问题。破除错误观点弘扬自主创新的民族精神,确立并不断巩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家在科技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加大对科技自主创新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强化科技中介机构建设。

篇2: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以湖北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分析【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本文以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出发,分析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企业文化;经营管理;发展 引言

企业文化是一种新的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企业要真正步入市场,走出一条发展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使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就必须普及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通过提升企业软实力,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同心同德与同甘共苦,离不开能使员工为之自觉奋斗和奉献的企业文化。员工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的目标保持高度一致,具有“企兴我荣、企衰我耻”这一共同的奉献理念,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增强。因此,努力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2.1 企业文化的特点

企业文化的特点用几个简单的词语描述就是独特性、继承性、相融性、人本性、整体性、创新性。

独特性: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具有相对独立性,每个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淀积,这是由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特色、企业传统、企业目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内外环境不同所决定的。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和发展,企业文化是历史的产物。

继承性:企业文化的继承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精华。二是继承企业的文化传统。三是继承外来的企业文化实践和研究成果。

相融性:企业文化的相融性体现在它与企业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性方面。企业文化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必然要与企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以及社区环境相融合。

人本性: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最本质的内容,就是强调人的理想、道德、价值观、行为规范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作用,强调在企业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注重的全面发展,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

整体性:企业文化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引导企业职工把个人奋斗目标融于企业整体目标之中,追求企业的整体优势和整体意志的实现。

创新性:创新既是时代的呼唤,又是企业文化自身的内在要求。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在继承中创新,随着企业环境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而改革发展,引导大家追求卓越,追求成效,追求创新。2.2 企业文化的功能

(1)导向

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企业文化的导向功。企业文化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二个方面。

1)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

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念规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形成共识,有着共同的价值目标,企业的领导和员工为着他们所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追求卓越》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2)企业目标的指引

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约束

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

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

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了共同的目标和理想,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形成统一的整体。这时,“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成为职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爱厂如家”就会变成他们的实际行动。

(4)激励

企业文化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职工都感到自己存在和行为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必将形成强大的激励。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氛围中,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特别是领导对职工的关心,职工会感到受人尊重,自然会振奋精神,努力工作。从而形成幸福企业,另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5)调适

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哲学和企业道德规范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完美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调适功能实际也是企业能动作用的一种表现。

(6)辐射

企业文化关系到企业的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公众舆论和品牌美誉度。企业文化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企业员工产生影响,它也能通过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向社会辐射。企业文化的传播对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有很大帮助,优秀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文化

襄阳博亚精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位于襄阳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业是冶金、有色、石油、军工等行业机械零部件、装备、生产线及精密成套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博亚自1999年成立以来,多次当选为襄阳十强民营科技企业、民营企业纳税大户;2005年被认定为襄阳市知识产权重点保护单位;2006年获襄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007年获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2009年被湖北省科技厅列为重点培育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JB9001A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博亚现已在全国32个省市建立了销售网络,产品远销东韩国、泰国、越南、菲律宾、日本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在未来5年内,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

在博亚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最初的企业文化是“快乐工作、快乐生活”,博亚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每个人都是企业的主人,只要你愿意与博亚风雨同舟,就能在博亚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人生价值。这种氛围的形成,得宜于博亚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包容,得宜与博亚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发展战略。

博亚愿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产业精密装备制造商,最具客户价值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者。

第一步:成为冶金、军工、石油、工程机械领域国内领先的最具价值的系统精密装备及核心零部件的提供者和制造商。第二步:成为材料资源制造和应用领域成套精密装备系统的提供者和制造商。第三步:成为材料资源综合制造和应用领域国际一流的系统方案提供者和成套精密装备制造商。

博亚核心价值观

诚信:诚,对客户的真诚、对企业的忠诚,对同事的热诚,对社会的挚诚,对其他利益共同体的坦诚;信就是信誉、信用、信任,是对工作必胜的信心和对企业未来坚定信念。

创新: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态度,需要勇气、激情和行动;是一种借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是一种超越,不能固步自封,超越自我,持续挖掘和创造客户的需求,超越客户的需求。

人和:人和—和为贵。是人与人、人与企业、人与客户、人与社会的和谐,真正的和谐是以公平的环境和均等的机会为前提,以适度竞争为途径的多方合作与共赢。

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企业实现愿景和使命的必由之路。博亚一直在努力“创建专业领域优秀企业,打造同类产品知名品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博亚“胸怀广博,勇于拼搏,追求卓越,永不满足”。

正是由于所有博亚人的努力,领导人集结了所有人的智慧,创建了博亚的企业文化,形成了博亚精神,带领博亚走向更高更辉煌的发展。总结

从博亚的发展实例来看,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力保证。企业文化建塑的根本目的,就是用文化力激活生产力,增强凝聚力、执行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建塑,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实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

自主创新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价值的过程。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从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普遍经验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即自主创新的主体。多数的技术研发中心建在企业,科技队伍的主体集中在企业,这是因为:1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始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不搞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3.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实践中,能够使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4.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企业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

二、企业研发费用的内容

进行自主创新就意味着企业要将资金投入研究开发中,形成研发费用。据有关资料统计,发达国家的大多数企业至少把销售额的5%投入研发当中,而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仅占销售收入的0.56%。不同国家的财务会计准则规定的研发费用内容不同。

《国际会计准则第9号——研究与开发费用》中规定,研发费用应包括可直接计入研究与开发活动或以一个合理的基础分配计入这些活动的所有费用。具体包括:1.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人员的薪金、工资和其他与聘用人员有关的费用;2.研究与开发活动中消耗的材料和劳务费用;3.用于研究与开发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用;4.与研究开发有关的间接费用(不包括一般管理费用)。这些费用的分配方法与存货间接费用的分配方法相似。销售费用不包括在研发费用中。借款费用是否包括在研发费用中,应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3号——借款费用》中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确定。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2号公告——研究与开发费用》对研发费用作出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有相似之处,具体与研发活动相符的成本要素包括几个方面:1.材料、设备和设施。材料(无论来自企业的日常存货还是为研发活动而特意订购的)的成本和为研发活动而外购或自建的以及以备将来使用的设备或设施的成本,应在外购或自建时以有形资产的形式予以资本化。这些在研发活动中消耗材料的成本以及这些用于研发活动的设备或设施的折旧就是研发成本。然而用于特定研究开发项目且将来不会有别的用途,因而没有独立经济价值的外购或自制的材料、设备和设施的成本在这些费用实际发生时列为研发费用;2.人员。年薪、周薪和其他从事研究开发活动人员有关的成本应归入研发费用;3.从外部购入的无形资产。从外部购入的用于研究开发活动的无形资产应予以资本化,其摊销额构成研发费用;4.劳务成本。由外部提供的与企业研究开发活动有关的劳务成本,包括为了该企业的利益而由外部执行的研究开发活动,应该归入研发费用;5.间接成本。研发费用应包含一个合理的间接成本分配额。然而管理费用与研究开发活动不是息息相关,不应归入研发费用。

我国关于研发费用没有专门的准则,只是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按照这个规定,所有可以直接归属于该研发活动产生的费用,除注册费和律师费以外,都在研发费用中归集。而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没有具体说明哪些属于研发支出。研发费用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必然形成的一项支出,会计上如何处理研发费用将会影响到企业关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制定。

三、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三种方法: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及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以下对这三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一)费用全部费用化处理

这种处理方法主要以美国为代表,考虑研发费用所带来的未来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将其资本化则不符合谨慎性要求。这种方法将支出直接计入费用减少了企业当期利润,从而递延了企业的税款上交,并且能及时收回投资,核算起来也非常简单。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研发投入越来越大,而外购无形资产与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入账差异及无法真实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均违背了可比性要求;这种处理容易造成单纯为了提高眼前利润而减少研发投入的短期行为;研发支出的费用化使得研发阶段的利润降低,从而导致企业在市场无法顺利融资。新准则实施前我国就是采用这种处理方法。

(二)费用全部资本化

这种处理方法以荷兰为代表,即将研发费用在发生期内归集起来,待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时列作无形资产,在受益期分期摊销。这种方法核算简单,便于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企业的短期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由于费用资本化会增加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企业会盲目投入研发活动,不再谨慎考虑是否可行。此外,也增加了盈余管理的机会,企业将会把大量的其他费用故意与研发费用相混淆,以制造调节报表的机会。

(三)费用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

这种处理方法以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会计准则为代表。它要求研究费用在其发生的当期确认为费用,开发费用只有在满足特定条件,即表明这些费用很可能产生未来经济利益,应确认为资产,即资本化。这种方法符合谨慎性要求和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企业的研究活动属于初步性的分析与调查阶段,其未来是否会带来经济效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将其费用化既保证了企业当年就可以收回用于研发的部分资金,又不至于使得当年的净利润大幅下降;而企业开发活动是将技术应用于实践,并产生实践性的改进,不确定程度较低,并且受益对象是特定的产品,可将其资本化。

(四)我国新准则对研发费用的处理及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我国新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采取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会计处理方法,适合我国现有的国情。

其一,有利于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具有明显的后效性,在研究与开发费用投入后,其效果要经过数年才能体现出来。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受托经济责任,而经营者在接受所有者委托经营管理企业的同时,会为了某些原因而使自己的目标与所有者的目标相背离。旧准则下全额费用化的处理方式,该项支出的增加必然导致本期利润的下降。管理者不愿因为业绩下降而引起所有者的不满,于是企业经营者往往只要自己在位这几年的利润好看,而不愿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投入,这样虽然暂时满足了所有者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却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将研发费用有条件的资本化,就能够有效地克服上述弊端。

其二,能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知识经济主要特征是知识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因此,新准则对研发费用的处理由过去的全部费用化转变为一定条件下的资本化,有助于改变人们的观念,也改变了企业的观念。

其三,促使高科技企业成为今后国内企业的发展趋势。从近年来美国、我国香港地区等地的股票市场看,科技类股票的市盈率普遍高于其他各类股票的市盈率,这说明“科技含量”已成为企业价值的组成部分。将研发费用部分资本化后,能使财务报表中资产、费用、利润等数据更好地说明企业价值的大小,从而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而且也促进国内企业走向高科技企业行列。

四、新准则中研发费用处理的不足及完善

(一)新准则中研发费用的处理仍有一些不足

一是对研究和开发活动除了定义外没有限制研究与开发活动的项目。在会计处理中,企业很难判断哪些活动属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范围;二是开发阶段支出的资本化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很可能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机会;三是资本化的金额只包括了一部分开发支出,并不能反映该项无形资产的真实成本,使该信息的价值受到一定影响,这种以部分成本为基础的后期摊销的做法也不符合配比原则;四是开发失败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对开发支出进行资本化仍有一定风险。

(二)随着企业自主研发意识的加强及投入的增大,在对开发支出资本化处理过程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

一是对研究开发活动范围进行界定。国际、美国、英国、日本的准则在给出“研究”、“开发”的定义后又详细地列举了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以及不属于研究和开发的活动的内容。我国可参照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二是对资本化条件的完善。我国新准则中资本化的条件可考虑增加“经济利益性”及“收入大于支出”两方面的规定,即研发支出形成的技术或产品能够为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并且能够以收抵支。否则,企业进行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将造成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所以企业在考虑研发费用资本化时,应对其产生的经济利益进行可靠的预计;三是在制定研发费用具体处理方法时应针对不同类型企业采取不同的方法。如对于以研究开发为主要活动的企业、软件开发类企业,可将研究开发费用全部予以资本化。对于一般高新技术类企业,可以将研究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将符合条件的开发支出资本化。对于一般研究开发费用不大的企业,如劳动密集型企业,依据重要性要求,可直接将其作为当期损益;四是建立专门的评估机构,对企业是否满足资本化条件进行统一评估或审计,这样可以防止企业滥用准则,歪曲财务数据。

总之,我国对研发费用的处理从全额费用化转变为有条件的资本化,可以说是顺应潮流,不仅改变了原来有失公允的做法,也更符合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和相关性要求,而且将促进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毛凯军,吴贵生.自主创新内涵初探〔J〕.经济纵横,2007(05).

〔3〕邓倩,李文芳.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处理的改进建议〔J〕.财会月刊(综合),2006(10).

篇4: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文化 自主创新 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27-03

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涉及方方面面,对社会的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从企业的角度看,不同的企业文化模式,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着力自主创新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专家呼吁“创新文化的淡薄、创新观念的缺失,能够影响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形成”,“如果仅仅是增加大量的科技人员,仅仅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而没有适宜科技发展、适宜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创造力不断涌现、创新活动自觉开展的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涌现出大量的创新成果”,“创新产生于适宜的文化氛围里,成长于公众理解和支持的社会环境中”——条条建言切中要害,令人深思。

一、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1.创新型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由于其巨大的涵盖范围它的概念很难界定,但是众多学者比较认同的定义是:由一个企业拥有,并且仅为这个企业特有的,根植于理解力、价值观、信仰、或期望的一种社会结构,或者说是可认知的事实。Wallach还清楚地定义了三种独立的、可以测量的企业文化,即创新型、支撑型和官僚型。

创新型文化作为组织文化的一种类型,其定义也是众说纷纭,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定义如下:创新型文化是以一种初始方式,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满足创新思想数量最大化需要而培育的一种行为模式;创新型文化是组织内一种奖励创新和鼓励冒险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激励和奖赏杰出工作者;企业创新型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即将创新作为企业的经营理念,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条件,制定出相应的创新经营战略,并将其渗透到组织文化中去,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组织文化;创新型文化就是指能够激发和促进企业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有利于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

由此可见,创新型文化是指企业的主要理念是创新,秉持只有创新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的文化价值观。主要表现为:企业的管理阶层注重创新、倡导创新;企业管理阶层和企业员工都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并且创新思想己经渗透到企业员工的意识深处,已经成为了企业员工日常行为习惯的文化。在拥有创新型企业文化的企业中,管理者和普通员工都积极进行企业变革、勇于进取,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管理方面,只要有创意就可以努力实施。这种企业对市场变化和顾客需求非常敏感,而且能够对之做出迅速反应。在这里,信息是畅通的、对称的,人们彼此之间的沟通是可以越级、越位的,这是一种开放型的文化。

2.技术创新与创新型企业文化。技术创新是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开发,并使之商品化的过程。它包括市场机会捕捉与选择,发明的引入与研究开发,设计与试制,批量生产与销售等环节。从企业文化角度研究技术创新,则可以把技术创新分为技器物(产品)创新、组织和管理创新以及价值观念的创新(更新)。另外,技术创新是一个与经济学相结合的概念;技术创新是使成果向产品化、商品化不断逼近的过程;技术创新也是组织和管理过程的创新,没有组织和管理上的创新,不可能实现技术过程、经济过程的创新。我们所研究的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对主要技术的不断自主研制开发,提高自身技术能力,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创新”、“内部创新”、“模仿创新”等,大体上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原始创新,以获取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目的;二是集成创新,将多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形成新产品、新产业;三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自主创新的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

按照企业创新型文化的行为主体、依据企业员工在企业中的组织形式和对创新所起到的不同作用,可以将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划分为:独立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依附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与服从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从创新角度来讲,企业创新型文化最具有特色的功能,就是它能够作为创新活动的驱动力来推动和引导企业创新活动的进行。它可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尤其是企业的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一个开放的、宽容的、积极的文化环境,能够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提供良好的文化支撑,可以说是现代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根本所在。特别是它所表现出来的创新价值观,将技术创新活动中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用统一的创新文化凝聚到一起,并指明了需要共同实现的远景规划,保证了企业能够以最大动力去实现技术创新活动的目标,这也是企业创新型文化几项功能之中最为重要的功能。

二、创新型企业文化模式对自主创新方式的影响

任何企业的活动都需要一定的文化模式来支撑,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自然也需要与之相应的企业文化模式相契合,而企业创新型文化模式是社会和企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每个企业因自身个性特点的不同,其文化模式表现也相异,因此,企业有必要对自己的创新型文化模式进行选择。如果所选择企业文化模式与技术创新活动不相符,它很快就会因为企业制度层面的问题而导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下降,其创新优势则难以形成。一个创新型企业的文化模式,是该企业所拥有的经过反复整合已经模式化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曾经卓有成效的适应了一定的企业发展环境,经过时间的推移而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的东西。即使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物质因素改变了,这种企业创新文化模式的特质还会继续蕴含在新的因素当中,会借助其固有的文化惯性力量体现在技术创新的各个环节上。正是由于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有这样的整合力量与影响力,我们在进行企业创新文化模式选择的时候要注意到所选择企业创新文化模式的“可操作性”与“应用性”。由此可见,对企业创新文化模式的选择与自主创新活动紧密相关。

由不同类型的企业创新文化模式表现在企业目标、创新意识、战略计划、生产类型、风险、观念等等的差异上可以看出,企业对创新或者不创新、高水平创新或低水平创新的选择,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一种文化驱动下的行为方式。因此,企业创新文化模式的不同类型决定了它在创新中对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认知与把握。

1.独立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与原始创新。独立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可以理解为个体企业文化模式,这种模式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文化基础之上的,它讲求的是突出个体的作用、以个人价值观为核心,个人主义对创新起主导影响的创新文化模式。一般而言,一开始就走自主开发道路(即原始创新)的企业有两种情形:一是企业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先发优势,它拥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先进的生产设备、先进的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以及高水平的组织能力;二是企业生产的产品不一定有高的技术附加值,但属于具有地区特性的产品,或属于补缺拾遗的产品,或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已为发达国家所淘汰和正在淘汰的产品等。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不要求有国际水平的技术优势,但要有一定的地区技术优势,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力量。

个人主义社会文化下企业间的关系比较松散,个人更关注自身成就和独立性。并且在这种企业文化模式的引导下,员工们不墨守成规且充满自信,勇于挑战权威,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机会和克服创新中的惯例障碍。同时,个人主义的成就感、风险偏好还会促进企业家导向的培育,激发企业主动性的学习行为和经常质疑当前的有关消费者、竞争者以及环境的假设,从而有利于原始创新。

采用独立型创新文化模式的企业,在自主创新活动实施时必须让员工具有这种文化价值观,明白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自主创新。对企业来说,产品就是它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也是企业科技开发、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的缩影。企业要兴旺发达一定要有自己独特的产品,以便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独特产品的产生、产品的增值主要来源就是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只有不断地进行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品开发,才能不断地增强产品的效率、效益以及适应市场的应变能力;才能保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获得丰厚的利润,实现自主创新的价值,增大企业的收益,扩大企业的规模。

2.服从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服从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是指一种主从型文化模式,这种模式在创新活动中,有一个为“主”,其他为“从”,“主”决定“从”,“从”服于“主”,强调一种隶属的关系。这种文化模式下,企业员工必须明白自主创新的基础是学习。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学习,作为企业精神的活灵魂的创新精神更不能脱离学习,无论是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还是自主创新、观念创新都离不开学习。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学习的升华,离开学习的创新是无根无据的奇思异想。在自主创新活动中,不管是基础研究、成果转化,还是产品开发、产品营销,都必须以先进的理论作为指导,且将这些理论与工作实践密切结合,才能保障自主创新的成功。而这些理论只能从不断的学习中得来,并需不断地创新。

采用服从型创新文化模式的企业,在实施自主创新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选择引进的技术项目(也就是确定“主”),然后再学习、消化,进而创新(即所谓的“从”)。由于生产线、成套设备等硬件技术的引进能够迅速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占领国内市场,在实际技术引进过程中,许多企业更倾向引进硬件技术而轻视软件技术引进,这不利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而作为选择主从型文化模式的企业,其自主创新活动中的“主”(即引进技术时),应该注重对软件技术、关键技术的引进,做到统筹安排、分散引进、突出重点,引进技术后充分利用产学研合作机制,有效消化、吸收引进技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

3.依附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与集成创新。依附型企业创新文化模式可以解释为群体企业文化模式,它所提倡的是“群体创造意识”,坚持群体从事创新活动,拥有强烈而持久的创新价值观,注重发扬团队精神,促使全体员工清晰明白团队、团队精神的内涵及作用,并通过各种集团组织在人人参与的过程中实现创新,有意识的强调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这种创新文化模式可以促使企业间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结成较为紧密的联系,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开发市场,从而有利于自己的创新和发展。

行业协作性创新联合方式,即产业相关度较高的若干企业组成联盟,利用本行业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组成技术开发小组,以合同形式明确规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项目开发,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弱弱联合,优势互补,克服单个企业无法克服的困难和危机,并做好产业链上下游集成、单项技术系统集成、国外先进技术与国内技术系统集成、相关学科系统集成等,取得集成创新成果。

依托型方式,即企业选择大企业配套的技术项目,作为大型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积极与大型企业保持技术协作,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这种方式一方面可尽量减少与大企业的竞争;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大企业以求得自身生存。由于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庞大、市场销售稳定,能够带来稳定的市场,因而减少了自己的经营风险。再者为大企业配套生产,可以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信息等诸多方面得到大企业的支持,技术提升的速度会大大加快,可以获得高水平的经营管理经验尤其是创新能力。这些因素都有利于企业缩短研究开发周期,降低创新成本。

三、结论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创新型文化是以鼓励创新、容忍失败为核心价值观,以有利于创新的组织结构和制度为价值观体系实现的保障和推动力,以企业员工的各种创新行为为外在表现的人性化和主动式的组织文化。从创新文化的功能上看,它是一种能够激发组织创造力和创新行为发生的文化,这也是创新文化的核心所在。但不同类型的创新文化模式在自主创新中对技术机会与市场机会的认知与把握也有所不同,即企业创新文化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企业自主创新方式的选择。所以,要更好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使企业选择的创新文化模式与其自主创新方式相契合。

参考文献

1.Petrock E. Corporate culture enhances profits [M]. H R Magazine, 1990(9)

2.Hofstede O., Neuijey B., Ohayy D D., & Sanders O. Measuring organizational cultures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tudy across twenty culture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0(35)

3.Wallach E J.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he cultural match [J].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 1983(2)

4.Thornberry D M. Fostering a Culture of Innovation [J].Proceedings of the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2003,129(4)

5.陈春,陈泞.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发展现状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5(14)

6.水常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7.远德玉,马世绕.企业技术创新概说[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

8.陈凡,张明国.解析技术——“技术—社会—文化”的互动[J].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9.罗孝高.创新文化的基本模式与创新文化的建设[J].广西社会科学,2004(5)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 湖南永州 425100)

篇5: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所涉及的业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给企业的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但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转型,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软件技术引进到企业内部,把产品的销售放到互联网上进行交易,改变过去传统的商业交易模式,这样,不但减少中间渠道环节,而且为企业降低了销售成本,为人们提供了产品选择的多样性、便捷性。电子商务的出现,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迫使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方向转变。企业在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好处时,也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企业管理的创新,这样,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才能接受时代的考验。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管理;创新

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其发展的现状

电子商务,指在互联网开放的大环境之下,基于一种B/S的应用方式,参与买卖的双方素不相识,但能够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这个平台进行交易(如网上购物、网上电子支付、网上其他交易等),以及参与其他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投资理财等等,集各种服务、消费于一体的一种现代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活动,它主要是利用微电脑技术、以及现代网络通讯技术等所从事的一种新型商务活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学者、不同的企业界相关人士等,他们所站的地位不同、角度不同,因此,对电子商务给出的理解不相同。

电子商务的模式主要包括:O2O(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线上再推广)、B2C(企业对末端消费者的模式)、C2C(个人对个人的消费模式)、B2B(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B2M(专门针对市场营销的一种电子商务企业)、M2C(生产厂家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一种商业模式)、B2A(企业面向政府的一种电子商务交易模式)、C2A(指政府对个人所从事的一种电子商务交易模式)等模式。

在九十年代,IBM公司就率先提出了比较狭隘的电子商务概念,到目前为止,电子商务已经发展了十几年,各个方面都发展的比较成熟了。纵观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其具有相似的特点,如普遍性、方便性、整体性、集成性特征、协调性与安全性等特点。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各种交易、各种服务,它具有网上购物、在线进行支付、网上咨询、金融平台、投资理财、售后服务等各种功能。如今,电子商务平台发展非常的迅速,集各种高科技的应用技术于一体,并且,网上交易平台也很受欢迎。电子商务的这些先进的理念,如今被很多企业学习和应用,有的实力强的企业对电子商务的管理理念不断进行创新,如虚拟企业就是对电子商务进行的创新。

2、电子商务在企业管理中的影响

现代企业的管理要素是:企业文化、人才、市场、品牌等要素,这对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国家之间的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现代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归根到底都是人才之间的竞争。对企业来讲,拥有优秀的人才,就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以,企业招聘优秀的人才、培养和发展优秀的人才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来引进人力资源,不但便捷,而且招聘成本、管理成本都很低,并且也容易招聘到优秀、合适的人才,大大的提高了招聘效率。另外,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也会变得很透明、很客观。通过这种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招聘,打破地域、时间的壁垒,进行全面开放的招聘,更容易吸引全球优秀的、符合条件的人才来应聘。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带来很大改变,大大的提高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能力。在企业内部的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等方面,由于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其传统落后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思想,使得其认知等各方面都得到极大的改善。另外,电子商务的飞越发展,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经营模式,改变了企业的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

3、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企业如何实行管理创新 3.1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转变传统的思想理念。创新,它代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一种进步的表现,是一种灵魂。企业的发展要跟上时代的潮流,同时,领导的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这样,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企业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同时,又是企业寻求发展的一种机遇,只有把握好这种机会,企业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因此,企业的各层领导,要充分认识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发展带来的科学性、必然性。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的创新。

3.2 加强企业内部的软件、硬件建设。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要借助互联网来支撑,加强企业内部的硬件设施、软件管理系统等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硬件方面,要求拥有安全性、性能强的服务器及网络设施设备等。在软件方面,要求企业建立ERP企业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网站、及集成CRM等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只有当企业的软件硬件建设都比较成熟、比较先进的时候,企业才能电子商务谋求更远的发展。

3.3 为了适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要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企业要加强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要求其掌握互联网相关知识,掌握各种电子工具的操作,掌握各种电子商务模式及经营理念。在人才方面,企业一方面加强内部人员专业知识的培训,另外一方面对外进行招聘来补充企业内部的需求,促使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求。

4、结束语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它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处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人都能利用互联网进行购物或其它活动,从而使得企业的各个方面快速发展。随着电子商务市场和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律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将会不断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同时,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对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进行创新,那么,企业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参考文献:

篇6: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姓名:范玉雪 班级:工管091

学号:08361084

指导老师:杨文升 目录:1.技术创新 2.技术创新与企业 3.实例 4.总结

1.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于1912年由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的,他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的组合包括①引进新产品;②引用新技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③开辟新的市场;④控制原材料新的来源;⑤实现任何一种工业新的组织。而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推动下知识社会的形成及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被认识,科学界进一步反思对技术创新的认识。《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科技创新》在对科技创新复杂性分析基础上,指出科技创新是各创新主体、创新要素交互复杂作用下的一种复杂涌现现象,是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双螺旋结构”共同演进的产物。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与发展推动了社会形态的变革,催生了知识社会,使得传统的实验室边界逐步“融化”,进一步推动了科技创新模式的嬗变。要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急需构建以用户为中心、需求为驱动、以社会实践为舞台的共同创新、开放创新的应用创新平台,实现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并驾齐驱。技术创新是指经济实体为了适应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变化,借助内外力量引进某种新技术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推动力,是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和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最根本的手段。2.技术创新与企业

技术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抓住市场机会,根据市场需求,开展新的产品或改进老产品,引进新的技术,并将其转化为能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技术,从而获得最大利润的过程。企业根据自己所制定的技术创新战略,分析企业所具有的资源和能力,寻找技术人员、调整组织、机制和文化等变量。如果资源与核心能力与现在所处行业的结构特点能够匹配,就要对这些资源与能力进行相应的调配与激励。否则还要调整技术创新资源的配置和能力培养的重点,或者依靠市场调整或者建立新的核心能力,使之与行业结构特点相匹配,并进行相应的创新活动。在市场机会少和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技术创新战略的资源基础模式以及相关的理论对指导企业回归主业,利用核心能力不断创新企业的核心产品,才能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率发挥作用

3.案例分析 4.总结

促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核心是质量效益,关键是科技进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自身发展的规模和质量。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谁在技术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中抢占先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

技术创新要始于市场,终于市场,紧紧围绕市场。企业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了解、分析,进而发现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抓住市场机遇。通常讲市场机遇主要来源于市场的拉力和技术的推力。这二者是技术创新的催化剂;而以市场为导向的市场拉力式的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的成功往往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篇7:论区域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论区域传统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在于通过人的思维观念影响人的.行为,它对区域企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上.因此,分析传统文化影响企业发展的方式和过程,目的在于探寻实现区域工业化的基本途径.

作 者:韦浩明 WEI Haoming 作者单位: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广西,贺州,542800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年,卷(期):4(7)分类号:G05关键词:传统文化 企业 基本途径

篇8:论自主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 从外资投资领域看, 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产业集聚性明显

首先, 浙江优势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环节是外商直接投资最为集中的领域。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对第一产业的投资较少。截至2007年底, 浙江外商直接投资第一、二、三产业合同外资结构比例是0.84︰80.62︰18.54。

其次, 浙江省所吸引的外资中, 主要是投向出口加工型企业。这些出口加工型企业主要生产的是机电产品与纺织品, 属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他们的特点是“四低”, 即加工层次低, 产品档次较低, 高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低。仅有的部分高科技、深加工企业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低的问题, 其高科技产品多以简单加工组装为主, 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装配环节, 而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量的设备和中间投入品都要从国外进口。

(二) 从外资来源地结构来看, 浙江外商投资企业的资金来源比较集中

浙江省的外资来源主要集中在港台地区、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香港的资金所占比重较大, 2007年浙江省实际利用的外资中, 来自香港地区外资占总额的39.3%, 居第1位, 维尔京群岛、美国、日本、台湾、意大利、萨摩亚、韩国、新加坡分别为第2-9位。与其他发达地区 (如江苏省、上海市等) 相比, 来自于欧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比较少。据统计, 截至2007年底, 世界500强企业到上海投资的逾300家, 到江苏投资的逾170家, 而到浙江投资的仅约72家。500强企业在浙江的投资企业数额仅为上海的24%, 是江苏省的42.3%。

(三) 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投资形式来看, 浙江省吸引外资中独资化趋势明显

从投资的方式结构来看, 浙江省外商投资形式中, 主要有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以及股份制4种形式。其中外商独资形式最受外商青睐, 已逐步成为当前浙江省外商投资的主流方式。2007年, 浙江外商独资企业的项目个数、合同外资额以及实际利用外资额分别占到了浙江省全省的60.6%、74.7%和66.2%。浙江省吸引外资呈现独资化趋势, 导致外商投资企业强化了其对技术转移是控制权, 减少了承接技术转移的主体, 这使得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不易在当地扩散。而且, 外商投资独资化还会降低了与浙江本土企业的产业关联度, 从而降低了对浙江省相关产业跨行业的技术外溢效应。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

(一) 外商投资企业在浙江省设立研发机构, 将推动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外商直接投资会给浙江省的本土企业形成“竞争效应”。一般而言, 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设立研发机构后, 本国企业在竞争的压力下也会增加自己的研发投入, 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能力。由于浙江本土企业是浙江省自主创新体系的主体, 在面临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下, 浙江省本土企业不得不重视技术开发与改进。因而, 在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下, 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

(二) 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入, 将有利于浙江省自主创新人才的聚集

从理论上讲,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 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区域内高技能劳动力的集聚。高技能的劳动力受过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拥有高质量的生产能力。其不仅是企业研究与开发、新产品投入生产, 以及市场分析和市场营销的核心, 而且实际上也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实施者。外商投资进入浙江省后, 通过为当地社会提供的各种专业培训来向浙江省自主创新体系提供人才储备。同时, 外商投资进入浙江省, 由于其先进的公司制度, 诱人的激励制度, 还会吸引大量出国人才的回流。外商投资企业的这些活动, 会有利于浙江省自主创新人才的聚集, 从而有利于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 外商投资企业的低端技术锁定会抑制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

从引进技术的方式来看, 浙江省通过外商直接投资主要以引进专有技术、成套设备、技术咨询 (或技术服务) 为主, 而专利技术较少。国外先进技术固化在设备之中, 浙江省本土企业很难从中学习其内在的技术。因此, 通过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可能会较大地提高浙江省企业的生产效率, 但很难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另外, 通过外商投资引进技术的浙江企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 即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不够, 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自主创新相脱节, 即“重引进而轻消化”。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调查表明, 浙江省有37.8%的企业在购买技术和机器设备方面投入经费最多, 对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尤其是系统集成和综合创新却不足, 基本上是引进10元钱, 消化和吸收仅花1元钱, 技术创新尚未进入良性循环。如果浙江的本土企业只强调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而忽视消化吸收, 并不能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 反而只会加重对国外技术和设备的依赖, 最后导致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追赶陷阱”。这将非常不利于浙江省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 外商投资的投资规模与领域限制了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外商投资的投资规模与领域限制了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会导致浙江省吸引外资的技术含量并不高。因为这些外商投资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 投资主要是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行业。这表明, 外商投资进入浙江, 主要是想利用浙江省相对廉价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生产资源以及优惠的税收政策, 在浙江省投资设厂从中追求短期利益。这些企业其实更像是外商投资企业的母公司在浙江省所设的加工车间, 他们只负责对原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或进行贴牌生产, 科研活动几乎没有。因此浙江省所吸引的外资对浙江省的技术外溢效应较弱, 它对浙江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推动作用不大。

(五) 外商投资企业的独资化趋势, 削弱浙江内资企业从技术外溢效应中的获利

目前浙江省的吸引外资中以独资企业为主, 尤其是在一些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 如计算机制造、软件等产业中, 独资的形式更明显。浙江省吸引外资呈现独资化趋势, 导致外商投资企业强化了其对技术转移是控制权, 减少了承接技术转移的主体, 这使得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不易在当地扩散。而且, 外商投资独资化还会降低了与浙江本土企业的产业关联度, 从而降低了对浙江省相关产业跨行业的技术外溢效应。据有关实证分析, 尽管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内资工业产生了正向外溢效应 (具体为0.44%) , 但其技术的影响力还是比较小。外商直接投资占全行业的比例每增加1%, 其对部门产值的增长贡献仅为0.04%。浙江省本土企业在这样外商严格控制的情况下, 无法通过外商投资的技术外溢获得较多的技术利益, 尤其是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见,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力远没有充分发挥。因而, 浙江省在今后吸引外商投资中, 应该注意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引导外商投资, 充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来提升浙江省的自主创新能力。

首先, 浙江省吸引外资应该转变引资的思维, 从对量的关注转移到对质的提高。应该特别注意调整外商投资的来源国结构, 尤其应该注意吸引更多的来自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

其次, 浙江省引进外资应该注意将利用外资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通过深化产业分工, 加强产业联系, 积极引导外商投资进入关联性强, 带动性大的行业, 从而能够通过联系效应促进技术外溢。并且要注意利用外商投资所显示的产业集聚性, 充分发挥其技术外溢的集聚效应。

最后, 浙江省应该加大对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的投入, 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 提高本土企业对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 提高浙江省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拉动外商投资企业增强其技术转移的力度。

参考文献

[1]、Blomstrom, M, Sjoholm, F.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illovers:Does Local Par-ticipation with Multinationals Matter[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1999 (43) .

[2]、国家统计局.2008年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gov.cn/.

[3]、潘峰华等.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对减速和浙江制造业的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6) .

[4]、黄明永.跨国公司独资化趋势技术外溢效应分析[J].合作与经济科技, 2008 (2) .

[5]、Kokko, Zejan.Local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d Productivity Spillovers from FDI in the Uruguayan Manufacturing Sector[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6 (32) .

[6]、陈林生.外商投资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6 (9) .

[7]、单亚东.浙江省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外溢效应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8 (6) .

上一篇:人力资源职场交流:职场人的好品质下一篇:脱贫攻坚迎国检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