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强化法制教育

2024-06-19

论文强化法制教育(通用6篇)

篇1:论文强化法制教育

强化法制教育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

湖北通城县城关中学吴跃雄 437400

摘要: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相持不下,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小学违法犯罪的现状,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强化法律教育,它将为遏制中小学生犯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强化法律教育遏制违法犯罪

正文:

近几年来,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率相持不下,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了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我们要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关键要强化中小学生法律常识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使他们做到知法,懂法、勇于护法、自觉守法。

一当前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现状:

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2002年人民法院刑事案件中青少年犯罪情况显示,1997年青少年犯罪为19.9万人,到2001年上到25.3万人,每年中小学生犯罪比例占全国刑事犯罪的10——12%,全国公安机关每年抓获违法犯罪的中小学生15万人之多。这种现象令人担忧。

1、从以案数与当年同期全部刑事案件比较的情况看:一是中小学生违法案件呈现低龄势态;二是中小学生作刑事大案数的比例不断增长,重大恶性案件时有发生;三是从作案对象看,初中生比高中、小学生多;四是从案件分类情况看,盗窃、抢劫、流氓寻衅滋事占的比重大。

2、从年龄结构和家庭情况看:一是年龄小的只有几周岁,年龄最大的不超过18周岁,89%以上的不能承担刑事责任;二是“三多”,独生子女和排行最小的多(16%),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的多;父母有违法犯罪记录或经营发郎、游戏厅、网吧等特种 行业的多。

3、从违法犯罪的特点看:一是在校表现一般的学生与中途辍学的(中小学生辍学率连年回升)学生相互勾结,结成团伙违法犯罪情况比较严重;二是作案形式增多,已从“单一型”向“多样型”发展,手段超于成人化;三是谋财意向寻衅滋事结伴斗殴案件居多;四是犯罪出现“五性”,组织上的纠合性、活动区域的局限性(网吧是主要滋事场所),行动上的冒险性,活动上的反复性(55%的多次交付派出所教育、处罚过),爱好兴趣的同一性;五是其侵害的主体大多数是在校学生和偷劫财物等;六是违法犯罪突发性

强,当遇到某种 偶然事件的诱导和激发等情况,往往缺乏思考,不顾后果,违法犯罪。

二、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有如下六个方面:

1、法律知识强化教育不够,使有些中小学生不懂法律或法制观念淡薄,不知不觉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不得力,特别是近几年受来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进而导致违法犯罪。

3、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发育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非辩别能力差,自我约束能力低、涉足社会比较浅、社会知识缺乏,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极易冲动,往往在“哥们义气”的驱使下,为一些鸡毛算皮的小事,失去理智,走上违法的道路。

4、社会上消极因素的腐蚀。首先是受黄色书刊,淫秽暴力凶杀录像及不健康网络的影响;其次是受极端个人主义、江湖义气等一些腐朽没落思想的影响,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5、学校教育管理的片面性。“一俊遮百丑”追求高分数、升学率。把教育重点放在部分成绩拔尖的学生身上,对“双后进生”不愿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动不动赶出学校,促成有些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6、家庭管教失当。一是有些家长过分溺爱,使孩子逐渐形成懒惰、贪婪、自私自利的等不良性格;二是有的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打,甚至赶出家门,使子女 产生逆反心理;三是有的家长自身的恶习,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四是少数学生由于父母离异、家庭破碎的原因,孩子失去了正常的家庭教育,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强化法律常识教育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

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给社会、学校、家庭及违法犯罪者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不仅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净化育人环境、而且毫不手软的打击违法犯罪,强化防范效果;但更重要的是从小学起应开设法律常识课,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及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

1、加强法律常识教育有效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

①加强法律常 识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术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在现代社会里,法律素质是思想品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大法律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

②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保护其健康成长的需要。对中小学进行富有成效的法律教育,使其懂得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增强明别是非的能力,养成自觉守法的良好习惯;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这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预防或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出现,使广大青少年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③加强法律常识教育,是帮助中小学生逐步形成现代社会生活的必需的法律意识;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和发展。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④加强法律常识教育,是贯彻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的需要,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了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方略和目标,是提高全体公民法律素质的前提,其基础又在于抓好青少年的法律教育,引导他们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逐步树立起牢固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使他们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逐步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这是关系到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百年大计。

2、采取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有效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

①学校建立以综治办、政教处、年级、班主任、学生治保委员为核心的法律教育网络;培训法律骨干,各班成立法律知识学习兴趣小组,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利用团课、班会课、课活课进行案例剖析,从而使学生懂得违纪不改会走向违法、违法不纠会导致犯罪,达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②聘请公安局领导同志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法制副校长经常来校针对学生中违纪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法律知识讲座,对“双后进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强了法律观念。

③开设模拟法庭,让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充当审判长、审判员、记录员、公诉人、辩护律师、原告、被告等,让学生从案例中学习法律知识,从案例中体会到法律的尊严,从案例中体会到法律具有的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约束力,从而按校纪校规,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④开办“双后进生“学习班,学校对那些有不良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不够高,同时学业成绩低劣的学生,利用学校法制教育网络开班学习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给他们作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讲座,坚持启发诱导鼓励等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教育为辅的原则,对他们不抱怨、不歧视、不侮辱、不打击、不体罚、不驱赶、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净化灵魂,增强法律意识。

⑤开办“家长学校”,首先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班级设置,课程安排,作息时间、管理手段与措施及平时的操作方法,使家长对学校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有利于学校与家长间的相互配合与交流。第二,让家长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包括思想情况,心理状况,个性特长及学业成绩等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实施教育。第三、让家长了解教育,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家长们共同探讨新时期中小学生教育的策略,研究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双后进生”产生的原

因及转化对策,法制教育在规范中小学生行为中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例成因的形成等,家长之间也相互交流教育子女的分析和方法;这样基本上消除家庭教育失当的的现象,使家长懂得了对孩子教育的方法和重要性。

⑥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社会舆论、呼吁社会关心下一代,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倡导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民主法制意识,使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成长。

总之,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祖国的明天。强化中小学生的法律常识和多种形式的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它将为遏制中小学生违法犯罪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2000年2月《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览资料剪辑。

2、2003年通城县隽水派出所年终治安通报。

3、中国教育报第5401号《心理健康教育亟待“专业化”》。

4、《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作者:

吴跃雄、男、通城县城关中学校长、湖北省中学高级教师、咸宁市名教师,国家中级心理咨询师,现

任企业高级咨询顾问;此文曾获国家优秀论文二等奖。437400、***、电子信箱:

wuboss68@126.com.

篇2:论文强化法制教育

——在全市教育系统强化管理提高质量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教育局局长

易加耕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同志们:

这次动员大会,是教育局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会议,这次大会是我们教育局集体研究召开的,同时也请示了市委刘书记、市政府陈市长的同意。他们说这个会一定要开,而且一定要开好。我到教育局来已经公开的与我们县区教育局长、部分重点中学校长,还有市直学校的党员,包括今天这个大会已经开了四个会,第一个会可以是个紧急会,中心内容是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就要抓清华,北大。刘书记问我们今年清华,北大考了几个,我就跟招办联系,因为那时一本正在录取,结果一个也没有,不好向领导交账,所以就召开了紧急会,赶快采取措施。紧接着我们就制定了五个办法,成立了一个基金会,正在筹备。到井冈山召开了一次会议,召集了各县区教育局长,还有重点中学校长,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解放思想,强化管理,提高质量。那天我们在全市市直学校党员大会上我们也讲了要强化管理,提高质量,要规范我们教师行为,同时我也讲了我们办学要采取各种方式,解放思想,有的校长也意识到了。今天这个会就是一个誓师会、动员会,本来还想请部分初中校长,小学校长发言,考虑到时间问题,你们县区可能还没有开会,你们到县区去开会的时候发发言。象这么大规模的会议,召到中心小学,全市好像好长时间没开这样的会了,所以今天开会,我也把书记叫来了,各位精神饱满,会议纪律我可以这么讲,我也参加了好多会,我看今天的会议纪律数第一的好,使我感动。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强化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教育局全体班子成员向全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教育事业的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几位领导分别宣读了四个考评、考核办法,其实还有一个考评方案,那就是我们局机关的考评方案,我们局机关也采取百分考核,对各个科室进行考评,这个方案我们自己在机关内部开会的时候再宣读。徐书记对规范办学行为提出了具体要求,教师代表、各位局长、校长也作了表态性发言,讲得很好,希望大家会后认真学习,按此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六点意见:

一、要站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性

市委刘书记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育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发展的生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以前讲质量是生命线,还以为是我们校长讲的,其实是我们刘书记讲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讲的。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必须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抓好教育教学质量这项核心工作。搞教育就要抓质量,如果我们后继无人,你这个家庭,你这个家族,你这个国家,那就没有了希望。同志们,我到了好多地方考察学习,一个地区,没有教育质量,没有文化,就没有智慧。一个没有文化的人类就是一个愚蠢的人类,一个家庭没有读书人,那这个家庭会出些什么人,就不要我说了。为什么我们现在乡村里面,祠堂里面都募集资金资助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到今就非常重视教育。解放前,我们每个县市,那时田是分到家家户户,但是有几亩是公田,公田是干什么用的,出租,收了租金是干什么用的,就是用于后代读书。所以,抓教育,并不是我们现在提出来的要质量,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这样,为什么我们这个国家一直能够在全世界顶天立地呢?因为我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满清进来后,当时朝廷就规定,必须要学汉文,你不学汉文,就不能担任重要职务。所以现在解放以后我们国家到今天的发展,如果没有教育支撑,那是不可想象的。

中央电视“1+1”栏目组搞了一次问卷调查,“你认为知识能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吗?”肯定65%,不知道25%,不信10%,为什么提这个,今年中国农业大学新生农村孩子只占35%,65%的是城里孩子。清华大学农村孩子占七分之一,北大稍微好点,这就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教育开始不公平了,对那些欠发达地区,这个学生不能考上重点大学,不能接受最好的优质教育,这就意味着不平等,所以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原因是多方面的,采访了几个农村孩子,这几个孩子的回答是这样的:我们的知识面窄,见识不广,尽管我们拼死拼活我们还是赶不上城里的孩子,所以为什么现在在北京要花几十万进幼儿园,花几十万进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今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通过这个调查,说明现在社会上还是知识决定人的未来,一个大学生,一个农村的孩子考上大学就决定了他的未来。我们在座的可以这样讲我们都是来自农村,萍乡以前是很小的,城里的人都是农村过来的,不要看不起农村人,本身中国就是农业大国,我就是典型的农民出身。考上了大学就是家庭的希望,所以,老百姓对我们的教育质量特别关心。我开这几次会,大家知道,老百姓说:“你在井冈山开会,就想沾点井冈山的灵气,你又开始下指标了,好啊,要下。你懂教育,你考评,要发奖金,这个奖金发的值得。”这都是老百姓的声音,这充分证明全社会都对知识决定未来是肯定的。考上一个大学生决定一个孩子的未来,是一个家庭的希望。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科学发展、城市转型、赶超跨越的攻坚时期,也是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对接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发展竞争,面对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面对日益紧迫的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教育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在教育上抢到的机遇是最大的机遇,赢得的发展是最具价值的发展,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就是抓未来,就是抓核心竞争力的观念。

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们萍乡有浙赣线,明年又有高铁通车,交通发达。我们现在西接长株潭,市委、市政府决定搞转型经济,实现转型。现在我们每个县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产业,我们2000年的时候,市财政收入只有7个亿,现在我们萍乡城市怎么样?今年达到80亿元。

我曾经在上栗中学买了一辆桑塔纳坐,就有老师告我的状,提我的意见。说我坐个桑塔纳,拿个大哥大,像个什么样。如果现在的校长坐个桑塔纳,拿个大哥大,还有老师讲你吗?这

就是观念的转变。我们都不会想到萍乡发展这么快,我当时到经济开发区来的时候,我还是个桑塔纳,现在看看萍乡街上桑塔纳那相当于当时的破吉普车。现在萍乡一年赚20万的人大有人在,我们的GDP达到600多个亿,我们今年财政收入估计有80亿元以上,所以我们创建文明城市才有底气。为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搞好,不然老百姓会指责我们的。

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和终身奋斗目标

我是教过书的,好多老师确实没什么钱,我们一旦进入教室后看到我们这么多学生,不能把气撒到学生身上,才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所以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和终身奋斗目标。什么是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明白。

1.清华、北大今年在我省录取了181人,按万人比算我市应录8人,但我市一个都没有。

2.全市文科最高分考生是上栗中学杨勤,总分598分,位于全省第88名。理科最高分考生是上栗中学邓优,总分639分,位于全省269名。高分在全省排位不高。

3.全市一本上线人数650人(其中文史128人,理工522人),上线率为7.6%;位于全省第九位。一本前三位萍乡应是837人,差187人。二本上线1745人,(其中文史424人,理工1321人),上线率为20.4%;位于全省第三位。

4.全市没有一所本科大学,职业教育不如新余,电大办学还可以,在全省有一定知名度。我们是全省唯一没有本科大学的设区市,所以要把高专“专升本”作为我们教育的突破口。这次我们局里专门由邱局长负责,邱局长今年抓两件事,第一抓升学率,明年的的清华,北大,一本,二本由邱局长负责。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负责一个县区。

从以上数据说明,我市二本上线在全省还可以,其他几项是很差,尤其是清华、北大一个都没有,对不起萍乡人民。

明年的奋斗目标:清华、北大萍中3人,湘东2人,芦溪2人,上栗2人,莲花2人,二中、三中、七中、九中、安源中学各1人,一本、二本上线率进入全省前三名。对考上清华、北大、二本以上的学生要追溯到初中、小学,这样可以看出义务教育的质量。教育教学质量要从娃娃抓起。

一年有两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校,挂牌为清华、北大学生培养基地、优秀学生培养基地,小学也挂,初中也挂;连续三年每年都有一个学生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校也挂牌;近十年来有6个学生考上清华、北大的学校也可以挂牌。金字招牌,老百姓看到这个地方就高兴,校长就光荣。初中的升学率,各县区教育局长回去要下指标,考上重点高中的多少,我们要闷头干。现在好多学生都走,因为我们没考好,明年我们考好了,他自然会回来的。一个企业生产产品赚了钱,企业就搞好了。学校也是如此。

所以我们搞教育的就要把质量搞上去,校长带领教师、学生朝这个目标奋斗,学校就会欣欣向荣,这个地区就有希望了。莲花人为什么建这么好的房子,有一所莲花中学在那里,一本,二本考了几百个,莲花老百姓越干越有劲,“我的儿子在读大学,我不努力不行,今后我家庭有希望,干得也痛快。”这是他们的心声。

三、强化管理,引入激励机制是狠抓提高质量的主抓手

(一)强化管理

抓教学质量不能干与不干都是一个样,干好干坏都一样,这不行。

要建章立制。5个管理方案的出台,可见市委、市政府对抓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程度。各县(区)教育局要根据以上方案制定相应的办法,对本辖区内的教育进行考核。各学校也要制定方案进行考评,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章可循,使全市教育工作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我们萍乡要坚持继续考评,一个地区没有文化,没有教育,教育质量不高就没有智慧,文明城市我们评上了,教育一定要考评,好的奖励,不好的一年亮黄牌,二年亮红牌。这是陈市长讲的。

市委刘书记对教育提出了几点要求:抓好高专“专升本”;煤校、技校做大做强;卫校要与赣南医学院联办;高中教学质量要抓上去,义务教育一定要抓好,把教育园区建设好。各县(区)教育局、各学校要根据刘书记提出的要求抓好落实。

制度的制定,要公开、公正。先集中、再民主、再集中,并在考核中不断完善,使各项制度科学合理,有利于调动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格考核

(1)半年一小考、算总账。到明年这个时候市教育局会给你们算账的。

(2)平时抽考,重在课堂教学。我会在不打任何招呼的情况下深入课堂听课,每学年不少于听50节课。如高安县一位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经常深入课堂听课,不管小学,初中,高中,重在抓45分钟的课堂效果。结果高安的质量越搞越好,大学生越考越多。同志们,抓质量不是靠开大会,而是看实际行动。课堂质量不提高,都是空讲白讲。要上好一堂课,必须花几个小时备好课。这个知识点高考要考,就必须要讲100遍,练200遍。所以45分钟非常关键,我们校长们必须重视,不然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

(3)德、智、体、美全方位考核。怎样才能从德育入手教育好我们的年青一代,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现在德育要联系我们的实际,要从高新科技、大国是如何崛起的、我国今后的发展方向入手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把这些东西教给学生,激励学生,要多看书,要能主动接受新东西。电脑我们要很好的引导,未来不懂电脑就是个文盲。身体要好,我到萍乡中学看新生军训,一上场就有十几个学生晕倒,说明招进去的初中学校没有很好的抓体育。我下学期不但会去听课,还会去叫学生跑步,高中男生跑3000米,女生跑1500米;初中男生跑1500米,女生跑1000米;小学男生500米,女生跑300米、200米等。这是必考的。还有要保护好眼睛,不要小学生就成了近视眼。还有俯卧撑,引体向上,仰卧起坐等等,身体不好,读不成书。

(4)及时通报考评结果。

(三)总结、奖励

(1)一总结一次,(每年的8月份进行总结、开大会,教育系统内部、市政府对县区年终考核)。

(2)发奖金。完成指标奖5万元/人,超额完成指标翻番,上不封顶,初中奖2万元/人,小学奖2万元/人,教育局完成任务奖5万元,超额同样翻番。职业教育也要奖励,同样要制定方案,马上跟进。

(3)奖高级教师,一级教师聘用指标。考一个清华、北大给十个高级指标,小学,初中同样要奖硬性指标。

(4)评优、提干的条件。优秀班主任要破格提拔,能当好一个班主任就能当好一个校长,能当好校长就能当好教育局长。

(5)对教育教学质量差的要实行问责制,第一年不合格亮黄牌,第二年不合格亮红牌。

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建立一支优秀校长队伍,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好校长就是地区的希望。

教育工程是个系统工程,是个高科技工程。校长的素质:政治素质、经济素质、学术素质、廉政素质、协调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对一个校长非常关键。

政治素质,政治敏锐性,关键时刻就看你处理问题的能力。要和上级保持高度一致。

经济素质,就是你这个校长要会搞钱,但义务教育校长就不能乱搞钱。

廉洁自律、一身正气,不进歌舞厅、不打赌、不利用权力收受财物、洁身自尊、树立高尚的品德。我们教育系统内部的人如果品德有问题,老百姓是非常痛恨的。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子女交给你,所以务必要求我们每位同志一定要保持高尚的品德。

吃苦在先、模范带头(共产党打败国民党就是实例,大家不能忘记)。话好讲,做起来难,希望大家一定要做到正人必须先正己,尤其是教育局长难当是高危行业,当好更难。必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与组织上保持高度的一致。以前的叛徒是出卖共产党,现在的叛徒是贪污腐败。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核心,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投身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人翁热情,充分发挥他们教书育人,创新实践的积极性,我们的教育事业才能真正兴旺发达。

第一要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要合理考评,奖罚分明。明年全市要表彰100名教育管理者、优秀班主任和教师及教育工作者,戴红花、发奖牌、发奖金、上红榜、上电视、上报纸(这叫一戴二发三上)。

第二要提高教师的生活待遇,高级5万元左右,一级4万元左右,一般3万元左右。

第三要提供学习的机会,不断更新知识,走出去,引进来学习新经验、新知识,摒弃“一朝学成,终身受益”的陈旧观念,现在知识更新很快。

第四要大力培养年青人。压重担、树信心、树典型、破格提拔年轻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建立青年教师梯队。比、学、考、管、帮各项手段都用上,使教育后继有人,一代更比一代强,萍乡的教育才有希望,我们只要用心,必然会出成果。

第五强化管理,使广大教师自觉加强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修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全身心地热爱教育事业,投身教育事业。要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引导、塑造、涵养年轻一代,真正融入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心灵,成为年轻一代健康成长的领路人。对工作不负责,职业道德败坏的教师要清除教师队伍。

3.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大科研力度。

第一高度重视市—县(区)—学校三级教育科研机构的建设,出台科研机构建设标准。

第二建立“名校长、名师、名班主任和名教研员工作室。”选派一批年富力强学校管理人员,即后备校长人选、骨干教师和教研员到国内外进修。发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课题研究和学科教研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培养一批闻名省内外学术界的优秀教育人才。

第三重点要提高教学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环境,提供科研经费,实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把科研工作做好、做实、做出成效。

第四加强科研信息库建设,并且要有萍乡的特色,在本市做到资源共享。要建立专门的教育信息情报员队伍,为教育教学提供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在这个方面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要舍得花钱。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此项工作市教研室责无傍待,要一马当先,要做出成效。明年同样要同你们算总账的,教研员要与学科成绩挂钩,有奖有罚。

第五教育教学方法要创新,要着力探讨“学的方式”的改革。有拔尖人才,就要用拔尖的方式培养,使其健康、快速成长。鲁迅先生说的好:“浪费时间、等于自杀”。对尖子生可以办小班、开小灶,千方百计为尖子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条件。但尖子生要选准,一般要对准高考的水平测验,总成绩应达到650分以上才可承认其尖子。教的方式也要改革,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变尖子生为主动,教师服务型教学。差什么学什么,教师可以外请,还可以请专家、学者、专业人员来校讲课,为尖子生的发展提供便利。

4.加大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落实到位。

这项工作主要是教育局要认真抓好落实,明年是教育年,中央财政将投入9700亿元用于发展教育,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第一要算好账,国民生产总值的4%,财政支出的16%,这是法定经费必须保障到位。二是要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3%,足额征收教育附加,专项用于教育事业;按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2%足额征收地方教育附加,专项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当年土地出让收入在扣除相关费用后按10%的比例计提教育资金,重点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要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逐步提高教师特殊津贴标准,要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加强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强化审计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加大教育园区建设,要着力打造一批教育园区(市、县、区基础教育园区要占地400亩以上,职业教育园区要达5000亩)。

5.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全市职业教育要走出一条资源集约化、办学模式多样化、投资主题多元化、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效益最大化的发展路子。

6.完善学前教育办园体制。

学前教育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模式,由教育局统一规划、准入和监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幼儿园建设,在每个乡镇至少建设1所公办示范性幼儿园。进一步规范办园标准和办园行为,依法加强对学前教育的管理、业务指导和专项督导。

五、解放思想,办人民满意教育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要用改革的办法增强教育发展的活力,用创新的思维破解教育发展的难题,用世界的眼光审视教育发展的态势。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坚定不移地加强教育交流与合作,让一切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的要素和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和迸发。

一要实施高中教育集团化办学,强强联合,高中与初中无缝对接。二要广招人才。教师要外聘、学生要外招。三要多方筹集资金办学。四要搞好服务,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六、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以更加有力措施确保教育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促进全市教育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一是要加强领导,高位推进教育各项改革。《萍乡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市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为贯彻落实好这个《教育规划纲要》,各县(区)教育局要抽调精干人员具体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协调和督导。高位推进各项教育改革工作。

二是要形成合力,确保重大教育工程全面实施。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形成坚强的合力,确保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幼儿园建设、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扩充、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和高等学校质量提升等10个重大教育工程的全面实施。要积极推进乡镇幼儿园建设,统筹抓好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逐步改善现有公办幼儿园办学条件。支持普通高中改善办学条件,使70%以上的学生享受到优质高中教育资源。

三是要强化措施,确保教育体制机制活力增强。要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要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合作办学等方面的自主权。要认真实施好教育改革试点,逐步建立长效的教育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四是要加强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坚持把目标责任考核作为推动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建立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工作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单位要动脑筋、想办法、出实招,要“站得高”、“抓得准”、“落得实”,强化管理,切实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篇3:强化法制教育,促进依法治国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准确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坚持反腐倡廉常抓不懈,坚持拒腐防变警钟长鸣,把反腐倡廉建设贯穿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不断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这是全国人民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殷切期盼,也是为全面实践科学发展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它是需要全社会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1 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是依法治腐的基础性工作

我国历史,处于封建社会的时期很长,人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及其淡薄,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必须面临的突出问题。早在1980年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我们国家缺乏执法和守法的传统,要加强法制观念,必须开展法制教育。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目的就是要把体现人民意愿的法律,交给亿万人民群众,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法律知识。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充分享受当家作主的权利,这是“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的具体体现和要求。依法治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立法、执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和健全法制,另一方面要通过普法教育加强广大干部群众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广大干部群众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依法治国的进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法制宣传教育,能够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使之自觉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运用法律手段同各种违法行为作斗争。通过大力普法教育,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观念不断灌输到全体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头脑中去,使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事必须提倡的,什么事坚决反对的,真正做到人人懂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却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通过教育使有条件腐败的“不敢腐败”,“不想腐败”,使广大人民群众“不让腐败”,从而从思想上根治腐败。

2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国家工作人员廉洁从政是反腐拒变的有效途径

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规范人们的行为,是让公民去遵守,国家工作人员去执行,使廉洁从政和依法行政成为每个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这才是从根本上治腐的方法。为此,在普法中各地各单位也经常组织干部收看和播放各种警示教育片,用廉洁奉公和违法违纪的正反两方面典型进行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国近些年来发生的贪污腐败大案要案,其腐败之源就在于某些领导干部的行政道德意识发生了严重偏差,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从“人民的公仆”蜕变为“人民的主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恶性膨胀,导致最后成为人民的罪人。因此,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思想写进了党章,这是我国加强行政首要建设的总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理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公平,公正、民主、法制。在普法教育中,必须按照“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长期不懈地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要在党员干部中进行“四有”教育,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把公务员职业道德立法当作行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对树立公务员的良好形象,从思想上根治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3 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为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通过普法教育,可以不断增强公民依法监督的能力和自觉性,对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监督就会更有效。正如1871年4月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历史经验时指出的:“公社彻底清除了国家等级制,以随时可以罢免的勤务员来代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老爷们,以真正的责任制来代替虚伪的责任制,因为这些勤务员总是在群众监督之下工作的。”列宁在谈到如何防止苏维埃政权受官僚主义毒害时,也特别强调了坚持人民监督的重要性,他说:“正是苏维埃同劳动‘人民’的亲密关系,造成一些特殊罢免形式和另一种自上而下的监督,这些现在应该大力加以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同黄培炎先生谈到怎样才能跳出“其兴业孛焉”,“其亡也匆焉”的历史周期时,回答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也深刻指出:“我们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各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通过加强党内的监督,法律的监督,群众的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这些论述都充分说明加强人民群众的监督,对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防止国家工作人员的腐败,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4 结语

大浪淘沙,推动历史进步;吐故纳新,永葆党的生力。走进新世纪的大门,与时俱进,坚持创新,襟怀坦荡的共产党人,在党的十七大精神鼓舞下,一定会以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在依法治国的征途上,以反腐败的卓著成效,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要: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根治腐败既是一个历史性难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本文论述近些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依靠“大力普法,从思想上根治腐败”有效途径及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大力普法,根治腐败

参考文献

[1]贺国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发腐败斗争新局面.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3日.

[2]何勇.坚持反腐倡廉方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人民日报,2009年10月23日.

篇4:强化成本意识教育

一、成本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指标

成本是生产某一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是某项具体投资项目的总花费,是生产和销售一定种类与数量产品以耗费资源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价值。企业生产产品需要消耗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这些消耗在成本中用货币计量,就表现为材料费用、折旧费用、工资费用等。我国规定企业成本的构成内容主要包括原料、材料、燃料等费用,设备折旧费用,员工工资等。企业销售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财产的保险费用等也应计入成本。[1]

现代企业生存的最重要要素是质量、营销和服务,而最终能永续经营靠的是利润,成本和利润是所有企业家和生产经营者关注的焦点。成本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它是制定产品价格的尺度,是计算企业盈亏的依据,是企业决策的基础,也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的一项综合性的指标。因此,成本在经济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成本是企业生存立足之本。在当今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微利时代,降低成本也是企业取胜的法宝之一。

二、成本意识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

现代企业普遍重视员工成本意识的培养,使职工认识到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员工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

现代企业都把成本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及员工必备素养。如伊利集团的成本意识渗透在工作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对每个卫生间定量配发卫生纸;量化控制办公室楼的用电用水,空调温度设置上下限;自助餐不允许剩一点儿饭菜,否则将受到重罚。丰田公司在办公用品的使用上节省得近乎苛刻,公司内部的便笺纸要反复使用4次,第一次使用铅笔,第二次使用水笔,第三次在反面使用铅笔,第四次在反面使用水笔。[2]所有企业在员工招聘、考核、评优时,都把成本节约作为重要指标。

三、成本意识是学生向工人过渡的首选要素

一谈到校企合作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学校普遍关心的是学生的角色认知、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服务意识等。这些固然重要,但我们对基本的企业文化本质内涵和企业经营目的忽略了。事实上,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现代企业提高利润的方式很多,尚在校内没有职场经验的学生不一定能完全理解,而成本意识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校学生必须深刻领会的。

(一)成本意识是融入企业环境的基础保障

对于职场新人而言,如何尽快融入企业环境,如何取得老板与同事的信任,如何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学生应该认识到,初入职场是企业给了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是师傅和前辈在培养自己。企业是要计算成本的,工作初期,薪水肯定低一些,这是正常事情。同时,员工是一个团队,许多人一起工作,讲究合作和效率,只有融入团队,才能配合默契,才能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发展了,员工就能与企业一起成长。所以,有了成本意识,员工就会自我控制和调节,尽快适应企业环境,认同企业的价值观。

(二)成本意识是平抑浮躁心态的心理良方

职业学校的学生初入职场,对工资、福利待遇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总想工作轻松一点、薪酬高一点,但往往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这时,他们就会心态浮躁,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据统计,中职学生开始顶岗实习的前三个月,有43%的学生离岗。[3]如果学生有良好的成本意识,了解企业是严格控制成本的,所有现代企业对每个员工都是公平的,有多少能力、在企业发挥多大作用与工资是挂钩的,学生就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待遇,心态也能平和了,也能在企业稳定下来并逐步成长。

(三)成本意识是促进终身学习的动力源泉

企业是讲究成本的,如果企业员工要想取得高薪,要想在企业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就必须对企业贡献大,这就迫使员工努力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理解了这个道理,职校学生就会不断促使自己在校苦练技能,到了岗位主动学习,取得了成绩继续努力进取,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四、成本意识伴随学生技能共生共长

学生实践技能和成本意识是相辅相成的,一旦接触实训,就必须接受成本意识教育。我们更希望,随着学生技能的不断提升,成本意识也会越来越强。职业学校的技能实训,与企业生产经营有相似之处,正是培养学生成本意识的有效途径。学校应把成本意识贯穿于整个实训过程的始终。

(一)确立可执行的成本意识要素

要进行成本意识教育,首先要确定学生技能实训中哪些方面涉及成本,在实训过程中,哪些环节、哪些要素必须进行成本控制。与企业相比,应对学生强化以下成本意识的对照分析。

(1)效率成本意识。效率和成本负相关,企业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直接人工费用。[4]学生实训时要集中注意力,找到正确的实训方法,提高实训的效率。学生在教师讲解时要专心听讲,如果存在问题要及时提问,同学间要协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最终降低时间成本。

(2)失误成本意识。失误和成本是正相关,失误会导致效率成本提高,并产生返工的成本或造成财产损失。失误不可避免,但企业要求减少失误,绝不允许把不合格产品带到下一个加工步骤。学生实训时就必须做到:一是多检查,坚持按质量标准操作;二是要建立确认文化,不清楚的内容务必确认,争取一次把事情做对做好,一旦做得不对,立即寻找原因,及时加以改正,将损失降到最低;三是实践第一,要多动手,在实训操作中反思总结提高,提升技能水平;四是相互交流,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经验。

(3)资产成本意识。任何企业都会充分利用企业已有资源。学生实训时也是如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场地和工量具等。如数控实训前,要在电脑上模拟编程,就要在数控设备上虚拟运行成功后才能试加工,避免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失。当然,有些旧的工量具,只要能用,就要充分利用。

(4)费用成本意识。企业一定会把钱用到刀刃上,一般都推行定额管理,降低制造费用。学生实训时,材料消耗较大,也可采用定额管理。如车工实训车床开动后,学生就必须进行上机操作,避免空车浪费能源。钳工实训时一天只发定量耗材和一根锯条,如果使用不当损坏,学生必须自行购买。这样做不但有利于节约成本,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习惯。

有了清晰的成本意识,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时间观念、效率效益观念,才会积极自觉地追求技能实训的有效性。

(二)建立融入成本意识的管理制度

提高学生的成本意识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学校管理者、全体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带头参与,学校可从管理上和制度上加以规范。

做好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在实训项目开出前,要组织专业教师进行成本核算工作,并纳入实训计划之中。实训执行过程中的成本如果与预算经费有出入,要研究后调整,有效地监督执行。这样的操作程序要落实在制度上,使成本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定体系。

管理人员和教师对成本管理的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学校可加强管理人员和教师的培训工作,使他们具备相关知识、熟悉企业情况,使他们体会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强化成本管理意识,充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成本管理全员化。

制订实训管理制度和学生上机操作细则时,要把各项成本控制要点融入到各条目之中。同时,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提高设备利用率,定期维修维护,减少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运用成本考核手段从严管理,使教师和学生意识到控制成本的严肃性。

(三)实施过程化的成本意识渗透

企业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渗透于工作的每个细节,可以说融入了员工的血液。因此,强化成本意识,可以从学生实训中实施过程化成本管理着手。

一是每次实训中要强调成本管控意识,分析成本节约的环节和方法,营造成本管控氛围;二是要加强用料指标管理,做好细化分解工作,各实训小组和个人要完成实训任务符合成本指标,即在规定的时间、材料定额等范围内高质量地完成任务;三是优化实训过程组织,加大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按序摆放工量具,按规范操作,杜绝设备事故发生;四是加强质量管控,多分析、多测量、多检查,做好每一个细节,确保零失误;五是切实落实成本控制各项措施,延伸成本管理触角,如严格执行值日、出勤制度,推行6S管理等,在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文明和谐的环境中提升实训效能。如此过程化的成本意识渗透,一定能推动学生成本意识的形成。

总之,成本是企业的立足之本,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关键环节,成本意识是企业员工的必备素养。职业学校引进优秀企业文化对学生开展成本意识教育是当务之急,也是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冯巧根.中小企业成本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

[2]张德.企业文化建设: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张苏强.中职学校学生定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思路[EB/OL].[2011-05-05].http://wenku.baidu.com/view/7bc835

0016fc700abb68fcf0.html.

[4]刘志伟.企业生存策略[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篇5:强化法制 依法统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际接轨后,我国的改革进入全面提速阶段,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诸多领域中的深层次矛盾比较集中地暴露出来,这些都迫切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统计法》作为规范统计工作的基本法律,无论是统计调查对象还是政府及企业的各级管理部门都应该严格遵守,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近年来,由于受政治或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屡禁不止,有法难依、违法难究的现象比较突出。严重损坏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也给统计工作及统计工作者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因此加强统计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和实行依法统计,充分发挥统计法制在维护统计工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对于做好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时期统计法制工作的作用、我市统计法制工作的现状,以及如何进一步强化统计法制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统计法制工作的地位:时代的需要,统计的保障

统计是认识社会和了解国情国力的“晴雨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管理国家、监督国民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及企业制定社会经济计划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用普遍能发挥作用的管理方式规范 统计活动,调整在统计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是由统计的基本任务和作用决定的,统计法制与统计活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法制是维护统计工作秩序的重要手段。现代意义上的统计法制是随着政府统计工作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并且日趋完善,这种制度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在世界的很多国家中都已建立,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可以这样讲,没有统计工作就不可能有统计法律,但任何政府的行为都是通过法律的确认而变得合法化,所以说,统计法律是统计工作的行为准则,在统计工作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保护和促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统计工作更是面临着新的矛盾和问题,一方面社会各界对统计数据的需求日益增多,社会变革、企业改革日新月异,统计工作任务在不断增加,但被调查者的合作程度在下降,统计工作越来越不好做;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受到干扰,“数字腐败”现象不断发生。这些问题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为了打击统计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统计工作秩序,依靠法律的有效实施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增强统计法律威慑力,有效地引导和促进人们依法从事统计活动,遵守统计法规和制度,是做好政府和企业统计工作的 关键所在。

二、统计法制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统计信息已成为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科学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将由直接管理逐步转变为间接管理,特别是涉及国民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必须建立在对宏观经济状况深入调查研究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所掌握的和使用的宏观和微观的基础统计资料,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而决不仅仅是一些局部的、零碎的。在这种情况下,统计调查制度的实施,统计信息的采集,统计资料的整理与公布等统计活动,只有以法律为依据才能确保顺利实施,统计活动也才能真正成为由法律保障的国家管理行为。

三、统计法制是有效的、科学的统计工作的重要保障。统计工作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涉及范围广、调查的面宽,其指标复杂,工作任务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个体工商户和公民,都是统计调查的对象。要明确确定其在统计调查中的义务,维护其统计调查中的权利,并保证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按照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取得真实可靠的统计资料,统计法制作为人人必须遵守的普遍的法律规范,对于技术性和科学性较强,涉及调查范围 广、任务重、难度大的统计调查活动的组织是非常适宜的,也是最为有效的,这是因为统计法律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其它一些机关、部门、单位制定的规章、规定、行政性文件或者是领导讲话均不可能具有法律的同等效力,更不允许超越法律,如有超越不仅是一种错误,而是一种违法行为。

四、统计法制是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重要依据。法的核心是权力和义务的统一。统计的法律制度不仅统计相关人员遵守,统计行政管理机关和统计执法人员也要遵守。在统计执法实践中,有的地方比较重视对统计违法行为的制裁,而往往忽略了统计法律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同时也忽略了对统计执法人员的教育和监督,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这是统计人员最重要、最基本的品德,统计人员要正确理解统计法律的含义,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的行为准则,准确把握统计法律规定的行为准则,准确把握统计法律的原则性和使用性,是对统计人员最起码的要求。

统计法制工作的现状:任重道远,亟待加强

近些年来,随着全社会法制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市委、市政府对统计法制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我市统计法制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统计工作正逐步步入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的统计法制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统计法制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 思维定势以及社会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一些内在固有的矛盾正逐步显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计法制工作的重要性与过低的社会认知度之间的矛盾。统计法制工作在整个统计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地位,是确保统计工作正常运转,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工具,但这种重要性却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认知。在多年的法制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不少的人根本不知道《统计法》为何物,对统计部门开展统计法制工作感到不可理解,认为统计部门就是收集汇总数据,搞法制工作是不务正业;不少单位和个人对统计执法往往采取抵制、推委、阻挠甚至人身攻击;而少数基层党政领导对统计法制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仅仅停留在文件上、报告中,不注重解决统计法制工作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过低的社会认知度,严重地阻碍了统计法制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繁重的统计法制工作任务与基层统计部门现状之间的矛盾。统计法制工作包含了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统计违法案件的检查、处理,统计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统计数据调查、收集、汇总的全程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的工作,贯穿了整个统计工作的全过程,任务十分繁重,需要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其正常运转。但县级基层统计部门的现状却令人担忧。目前,县级统计局一般只有8—10人,除开局级领导后,正常的业务工作尚显人手不足,根本没有专门 的人员从事法制工作。同时,受县级财政的影响,基层统计部门的办公经费大多捉襟见肘,统计法制工作经费没有任何保障,因此,基层统计部门的法制工作基本上处于无人员、无经费、无办案工具的“三无”状况。

三、统计数据失真的严峻形势与统计法制手段弱化之间的矛盾。近几年来,由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统计法制工作的不断强化,统计方法制度和统计手段的不断更新,我市的统计数据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一些单位和个人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屡禁不止,在少数地方和单位呈现出现了愈演愈烈之势。以常德市统计局近三年的执法检查为例,三年中共检查单位174家,发现有统计违法行为而立案查处的有131家,比例高达75%。再从执法检查所抽查的指标来看,131家被查处的单位中有37家抽查的是从业人员劳动报酬,37家单位共瞒报从业人员劳动报酬1240万元,以此估计,仅市直单位每年少报的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就高达2亿元,这不仅使我市GDP等经济总量指标的核算难以准确,也使数以千万元计的以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为依据的财政性基金和社会保障资金难以征收到位,更重要的是严重影响了市委、市政府各类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但相比之下,我市统计法制手段却相对弱化。由于受统计部门自身条件的限制和执法大环境的影响,统计普法难、执法检查难、违法处理难、案件执 行难等“四难”问题仍然相当普遍,无法对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形成真正的震慑和教育作用。

统计法制工作的着力点:依法行政,综合治理

统计法制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统计法制工作必须要按照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总体要求,从统计法制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使统计法制工作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也才能真正凸现统计法制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讲,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一个理念,摆正统计法制工作的位置。统计法制工作必须要有正确的理念加以指导,在如何看待、评价和运用统计法制工作上,要进行一次重新认识,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切实摆正统计法制工作的位置。一是从统计法制在整个统计工作的地位上,要矫正“孰轻孰重”的思维定势,摈弃“时轻时重”的做法,要将统计法制工作摆到相当的高度加以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统计部门要重视、关心、支持统计法制工作,要在人员、经费和办公条件上给予统计法制工作适当的倾斜。二是在统计法制工作的目的上,要矫正过去一度出现的法制生财、法制牟利的错误做法,要将统计法制工作的目的转移到保障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正确轨道上来,确保统计法制工作不脱轨、不变 味。三是在评价统计法制工作效果上,要矫正单纯看办了多少案、罚了多少款、处分了多少人的片面做法,而要采取综合评估的办法,通过对统计数据质量、全社会统计法律意识、统计工作运转状况等多方面来公正、全面、客观地评价统计法制工作。

二、坚持两手齐抓,讲究统计执法的策略。统计执法是统计法制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计法制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在统计执法中,既不能呆板教条,也不能丧失原则,要做到在敢于执法的基础上,注重善于执法。在敢于执法方面,各级统计部门的法制工作者要克服“畏难发愁、怕得罪人”的思想,要明确统计法制不仅是法律赋予的一项行政权力,更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工作中,要敢于碰硬、敢于拔“钉子”、敢于捅“蜂窝”,对一些拒不履行法定义务、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按照统计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严肃查处。在善于执法方面,统计法制工作者要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注重执法策略的运用,要注重对被检查单位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讲明统计执法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要注意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解释,要引导被检查单位加强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当事人加深对自身违法行为的认识,心悦诚服地接受检查和处理。

三、构架三足鼎立,夯实统计法制工作的基础。基础工作是否扎实,直接影响统计法制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在工作 中要做到以下三抓:一是抓普法宣传,舆论先行。各级统计部门要采取设立宣传咨询站,悬挂宣传横幅,开辟普法网站,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进行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要通过面授、函授等形式加大对基层单位法人代表、统计负责人和统计人员的普法教育,切实提高统计法制工作的社会认知度。二是抓苦炼内功,固根强本。“打铁必须自身硬“,统计法制工作者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统计法制工作的成败。因此,各级统计部门要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加大对统计法制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统计法制工作队伍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明确统计法制工作的责任,着力建立健全统计法制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统计法制工作者的责任制。要切实规范统计法制工作的各项程序,要将按法律办事,按程序执法作为统计法制工作的第一要务。三是抓严明纪律,规范执法。要加大对统计法制人员的监督力度,切实规范统计执法行为,确保统计法制工作依法、照章、遵纪进行。

篇6:强化养成教育(模版)

丁健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强化习惯养成,塑造美好人生》。

何谓习惯,顾名思义,就是“习得已久,便成惯性”,习惯就像是走路,如果你选择了一条路,就会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惯性的力量会使你不自觉地强化自己的选择,并让你轻易走不出自己选择的道路。一个人的日常活动,90%都是在不断重复原来的动作,再在潜意识中转化为程序化的惯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摇身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道:“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多大的影响,因为它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规定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良好的习惯,是人的内在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的体现,没有内在的修养,外在的形式就失去了根基。因此,好的习惯会使人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作为一名高中生,正处于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世界观、价值观逐渐形成阶段,我们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塑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可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总有一些令人不满意的现象出现。例如,我校有一群“伸手族”,课间专门伸过铁栏杆买东西,这不仅影响了自己的形象,还影响身体的成长,更可怕的是还留有很多的安全隐患。同时我们也不难看到,刚刚清扫的校园,就有我们同学扔下的未喝完的饮料罐,面包纸,更有同学在教室里看也不看,就把废纸扔向窗外;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上,有的同学却精神萎靡不振;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却左顾右盼,窃窃私语。有的同学为了方便,随便的草坪里走来去,或者干脆就是在草坪里玩耍;……还有一些同学受一些不良习惯的影响,讲粗话,脏话,打架,搞不团结;有的同学为了自己的酷劲,留长发、穿异服,把充满知识氛围的校园变成他们的T型舞台。

以上种种现象,不仅严重违反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更为严重的是久而久之,它就会变成我们的不良习惯。所以,我们应坚决摒弃我们身上种种不文明的习惯,而要除掉旧习惯,最好的是培养新习惯、开辟新的心灵道路,并在上面行走及旅行。

在此,我向全体同学发出三点倡议,就是“敬我师,净我校,静我心”。《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作为中学生,在校时,见到老师要主动问好,公共场合能主动礼让老师,上下楼时,见到老师要主动让行,上课时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真正做到“敬我师”。

第二,我们还要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积极认真的参加劳动值日。不过,清扫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干净的校园需要同学们自觉地维护、保持。在校园里看见果皮纸屑,能弯腰拾捡。真正做到“净我校”。

第三,“静我心”是最为重要的,想要好好学习,就需要一颗安静的心,我们的心是否是安静的,很多时候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好的学习心态,我们要做到:在校园内轻声慢走,不喧哗,不打闹,上楼梯时,主动靠右行。“两操”要做到迅速、安静、整齐,认真。发型服饰要符合中学生身份,能做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如此,我们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彩。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从弯腰捡起身边的每一片废纸,停细擦干净教室每一块瓷砖,认真做好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做起吧!

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85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重复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让我们将好习惯的种子埋下,用恒心去浇灌,用良好的习惯,奠基美好的人生,成就生命的精彩!

谢谢大家!

上一篇:建筑资料员工作流程下一篇:最后一片叶子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