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2024-07-04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精选8篇)

篇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40周年历史回顾和经验总结

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来的一条重要经验。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改革开放40周年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

1、改革开放的经验凝结在发展理念的不断探索和更新中。我们都学过马哲,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告诉我们,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实践服务。历史一再证明,在很多情况下,谋求发展光靠赶超的勇气和激情是不够的,必须有正确的发展理念作指引,这样才能少走弯路、实现发展目标。在改革开放40年的实践探索中,我们的发展理念也随之经历了不断突破和升级的过程。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党提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进步”“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观等发展理念。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念的又一次重大提升,预示着我国发展将再次取得突破性成就。

2、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首要位置,不创新是死路一条,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

我国改革开放后长期依赖投资、出口和劳动力供给,通过引进外资、实施外向型发展战略和发挥劳动力比较优势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目前,这些条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为产能过剩、出口受阻、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仅仅依靠传统发展动力,继续沿着老路走,已经很难走得下去。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年科技创新正在让百姓生活更为便捷,正在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让国家实力更加强大。一个很有趣的街头调查显示,现在外国人最想从中国带走的特产是什么?是移动支付、网购、共享单车、高铁等等,所有这些都说明现在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有科技含量了。在中国我们可以几个月不取现金,3个手机用户就有2个在用移动支付,只要有手机就能看病、下馆子、叫外卖,不论你在菜市场、加油站还是路边摊,是买衣服、买汽车还是买房子,统统都可以移动支付。如此随心所欲的支付新时代完全得益于中国云计算和金融系统运算实力的迸发。近年来,我国在大飞机、重型汽车、智能机床、高铁、高速公路、大型桥梁、手机、互联网等一系列领域已成功走出创新之路,在创新的引领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第一引擎。

二、创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1、我国经济向高质高效发展靠创新实现

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我国经济今后发展的目标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我们在发展中既要讲速度也要讲质量,2018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年均增速在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第一,我们已经世界是第二大经济实体,但是速度快并不意味着质量高。近年来,海淘已经成为消费新潮流,我们去日本买马桶圈、美国买MacBook,法国买香奈儿、LV,瑞士买手表,我们的新生代父母从亚马逊、考拉、京东、淘宝等平台买母婴用品,为什么海淘会成为一股热潮?难道我们中国不生产这些产品吗?当然不是,还是因为我们有些产品质量不高,就影响了国人对国货产生了总体上不好的印象。所以我国经济从高速向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我们在发展中还要讲效率、要保持生态平衡。目前中国产能过剩问题还很突出:钢铁生产能力已经大于市场需求2亿吨,但还有在建能力7000万吨;电解铝产能已达1030万吨,闲置能力260万吨,企业亏损面超6成;十二五期末,中国汽车产能已超2000万辆,产能过剩数百万辆,很快我们就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合金现有生产能力2213万吨,企业开工率仅为40%左右;电石现有生产能力1600万吨,有一半能力闲置。由此中国的生态危机凸显。如何解决当前产能过剩问题,治理生态危机?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解决,只有创新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2、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靠创新实现 如何实现?

首先,推进知识创造、加大非物质要素投入力度 工业革命进入4.0时代(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美国:《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 德国: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中国:《中国制造2025》

过去我们在发展中注重的是资金、土地、厂房,现在我们更多地去谈全社会研发投入,在今年的政府报告提到近五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但这还不够,最近的中兴事件,让大家清醒的意识到:移动支付再先进,没有手机终端,没有芯片和操作系统,竞争起来的话,你的实力也不够。大家往往看到做基础研究不赚钱,遥遥无期,投入很大,做应用能更加简单一点。所以我们国家在创新的成果上,科技应用在一些方面已经全球领先,但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还相对薄弱。产学研政需通力合作,投入更多资源在信息科学、物理、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加大基础科学研究投入,这样才能具备真正的实力。

其次,推广互联网+制造业,制造业+互联网

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概念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创造的过程发生变化,这对制造业产生了新的影响。

自行车诞生200年,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许多自行车厂面临倒闭。然而,因为中国共享单车的发展,自行车这一传统制造产业又被赋予了新的科技属性。如今中国的共享单车甚至已经走出国门,到日本、法国、英国的大城市,让世界居民体验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便捷生活,他体现了一个国家强大的移动通信能力,精准的卫星定位系统。

最后,一言以蔽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中国走创新发展之路要实现“智能制造+知识创造”。

学习完毕,谢谢大家

篇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我最喜欢习总书记的一句话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在这次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基本方法,也是实现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五大发展理念之中的创新发展理念最早由总书记在2015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会上他明确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际上在以前的很多场合总书记均提到了这一点,例如在2013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指出,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2014年5月考察上海时提出,上海要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15年1月又就自贸区建设要求上海努力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而在将创新发展纳入五大发展理念之后,总书记又在多个场合多次枪挑创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2016年3月5日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提出,创新发展理念首要的是创新。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作出大的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大的突破。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

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2017年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为什么习总书记这样重视创新发展呢?下面谈一下我的看法: 1.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一个重大论断,是对创新与发展关系的新认识。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是多方面的,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等,但科技创新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要。自古以来,科学技术就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十六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响了世界力量格局。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2. 创新驱动是形势所迫。从国内看,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更多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今天,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再要像过去那样以这些要素投入为主来发展,既没有当初那样的条件,也是资源环境难以承受的。我们必须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这也是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补”政

策的初衷。

3.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民族强。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而且由科技创新带来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得到的收益是巨大的,对我国后续发展产生的影响是长远的。

那么针对我们设计院怎样才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呢?我认为要从以下三点做起:

1.管理创新,提高危机意识。

以前建筑市场红火,项目多的都干不完,设计院效益还不错。现在项目少了,设计院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增加,竞争将趋于白热化,大浪淘沙,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在新的市场形势下,设计企业将重新洗牌,创新能力差的,思想转变慢的、实力弱的企业将被淘汰,强者将最后留下,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要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对每个项目要付出全力去争取,对争取来的项目要投入全力去做好,努力渡过设计市场的寒冬。如何通过一系列制度保证我们生产出产品的质量,就对我院的管理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技术创新,向新的领域进军。房地产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已经严重过剩,面临去库存的压力,十三五期间不会有很大的发展;在八项规定常抓不懈的形式下,政府项目也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建筑市场将朝哪个方向发展?历史证明,建筑市场一定是朝着国家政策的方向去发展,十三五期间国家的发展方向就是我们的努力

方向。近些年,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医疗、养老、节能、环保、绿建、装配式等建筑是未来的发展重点,我院应组织更多更强的人力物力对国家的政策及相关的工程做法进行研究,争取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为我院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3.制度创新,整合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力。

秦皇岛市作为三四线城市,其项目从建设规模、设计理念、管理模式存在局限性,项目规模也偏小。我院虽然在秦皇岛是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甲级设计院,但与国家级、省部级设计院的实力还有很大的差距。而目前,我们面临的竞争还是来自各种的单项竞争,还未出现为甲方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设计航母。若我院从制度上有所改变,通过与知名设计院的纵向联合以及与装修、施工、咨询等知名机构的横向联合,使得我院从设计领域的先进性及经营领域的广泛性上有所突破,将对我院未来几年持续发展提供良好补充。

总之,总书记关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论述不仅使用于国家的发展,而且也适合我院的发展。如何把这句话充分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并在工作中干出实际的成绩,是我院各级领导及广大党员认真思考的问题。只有广大员提高认识,树立危机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才能使我院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篇3: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

一、深刻认识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关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多种资源, 人力资源是我国最丰富、最可开发、最有潜力的资源。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有价值的组成部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最可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第一资源。人才资源决定着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 具有其它资源无法比拟的无限可开发性, 在所有的社会资源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强调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思想, 把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符合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符合国际人才开发与管理的客观趋势, 是资源理论的重大突破,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理论的重大创新。

二、以人才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

1.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加紧培养和造就人才。

现代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出大本钱, 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培养一批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高层次人才,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大幅度提升各类人才整体素质和能力;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使用人才, 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锻炼人才, 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成就人才。

2.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吸引和凝聚人才。

人类历史发展要靠人才, 构建和谐社会要靠人才, 有人才, 才有创新, 有发展, 才有强大竞争力。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之所以能抛掉贫穷落后的帽子, 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 重要的一点就是靠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 吸引凝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 还有较大的差距, 要缩小差距、应对挑战, 更应提高生产力, 更应重视人才, 人才多, 技术就高, 发展就快。

3.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广泛激励人才。

要以制度建设为根本, 积极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的机制和环境。要拿出改革创新精神, 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要有广阔的视野, 建立和完善人才的竞争、激励和选拔机制, 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 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要有博大的胸怀, 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 关心、爱护、理解、信赖人才, 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使他们充满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建设高素质人才工作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4.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建设高素质人才工作队伍。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人才工作队伍。要选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 把那些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创新、作风过硬的同志充实到人才工作队伍中来。要加强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 努力提高人才工作者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执行能力, 尤其要加强政策理论和专业培训, 培养人才工作的行家里手。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关心广大人才工作者, 既严格要求, 又热情关怀, 调动他们做好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 必须积极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共同推动人才发展。

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社会团体和欧美同学会等组织要加强与人才的联系, 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各类人才的桥梁纽带作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要充分发挥联系广泛、智力密集的优势, 团结人才、引进人才、服务人才。各类行业协会、人才协会、企业家协会等社会中介组织要为各类人才搞好服务。

从我国自身发展看, 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急需人才资源的开发。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廉价资源、人口红利和低成本劳动力的拉动, 但这些要素现在已难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靠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 走上内生增长的轨道。这需要人才作为转型发展的支撑。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中最有活力的因素, 而人既是生产力中的第一要素, 也是拉动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 尤其是创新型人才, 更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大量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涌现, 科学发展才可能获得内在持久的动力。

所以, 人才是竞争力。以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吸引人才的流入, 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宽的胸襟培养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作用的体制、机制, 以灵活政策吸引人才, 以发展机遇集聚人才, 以良好环境留住人才, 牢固树立人才是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 才能开创广纳群贤、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摘要:人才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 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 这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理念。要认真总结基层的实践创造, 充分吸收国际人才发展的先进思想理念, 不断创新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深刻认识人才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关键, 以人才发展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

篇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关键词:发展理念;创新;第一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建议》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创新的理论的最新成果,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用以创新为首的“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时代发展,必将带来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强劲动力。

一、全面把握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

我们党历来重视创新。将创新与发展联系在一起,多次出现在党的会议中。比如,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七大明确了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党的十八大确立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提创新,新意就在于“理念”二字。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中指出:“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将创新从之前的政策举措上升为发展理念,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第一次。

(一)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摆在如此之高的位置,这是由当前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决定的。“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为此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为了确保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年均GDP增长底线是6.5%。与此同时,“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提高增长的“含金量”。在速度与质量之间寻找平衡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以技术创新为抓手,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必须改变原有的发展动力,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

此外,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实现提高国民素质、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这些目标要求的实现都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具有乘数效应,不仅能创造新技术,而且能提高劳动力、土地、资本的使用效率。尤其是通过制度、管理、商业模式等方面创新,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1912 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创新理论”。在他看来,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个概念包括五种情况:采用一种新的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的组织。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涉及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

五中全会指出的创新,内容更加丰富,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仅包括经济生活全过程,而且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种全面的创新,真正将创新视为一个系统工程。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各类创新活动的思想灵魂和方法来源。制度创新是持续创新的保障,是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全面创新的主要引领。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活动不竭的精神动力。

(三)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就是要让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激活民间智慧和创造力,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最大程度地释放全社会创新潜力。

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意味着要强化创新的法治保障,培育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健全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增强各类市场主体的创新动力。让每个有创新意愿的人都有机会和空间,加速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希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二、深刻认识“第一动力”的主要原因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脉,揭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特点。这一重大论述是我们党在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中形成的。

(一)创新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资本论》指出:“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以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变革,即为现代语境下的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表述,如用新的生产技艺、新的生产方法、技术变革、机器改良、科学在生产过程的应用等对经济发展或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表达技术创新。按照马克思的理解,创新通过技术和制度变革提高劳动力、改进劳动工具,通过拓展新的生产领域开辟新的劳动对象,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以及社会生活。

邓小平同志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又作了进一步提升:“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 把科学技术提到整个生产力体系中的首位,创新了生产力结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注入了新鲜内容。现在我们党对创新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在社会发展中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都离不开创新的推动作用。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上,再次强调创新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已经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称之为第一动力。这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且是我们党把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二)创新是破解发展难题的现实抉择。经过几十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正如《建议》指出的仍“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首先,“三驾马车”拉动增长效果甚微。拉动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指投资、消费、出口。改革开放以来,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步入新平庸,内需刺激经济作用大不如前。通过“三驾马车”的需求侧刺激经济,空间有限,亟需把目光锁定在增加有效供给方面。这也是近期供给侧改革横空出世的重要原因。其次,低端制造业的竞争力难以提升。1978年至2014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由1173亿元猛增到20.2万亿元,增长了170多倍。22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之首,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制造业大而不强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成为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导致我国企业依然在全球产业分工的末端,核心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差。再次,粗放型发展方式不可持续。粗放型发展是指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产量,创造GDP。这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发展方式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当前,我国已经完成“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下降16%,年均下降3.43%的目标。但是,单位GDP能耗依然很高,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创新发展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回顾历史,创新决定大国兴衰。近代以来,世界经历了数次科技革命,一些欧美国家抓住了蒸汽机、电气和信息技术革命等重大机遇,一跃成为世界大国和世界强国;上世纪70年代,资源极度短缺的日本面临石油危机严峻挑战,通过大规模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成功实现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推动了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德国在二战时期就引入国家标准体系并建立了大学教育和职业教育双元发展的先进体系,为战后再次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焦当下,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创新慢了,意味着受制于人,依然没有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当前,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2010年我国的互联网经济占GDP的比重,即IGDP仅为3.3%,落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2014年这一指数已达到了7%,成为世界第一。然而,我们离网络强国的差距还不小。由于技术受制于人,网络安全存在重大隐患。我们不再津津乐道于后发制人,而是要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拥有更多世界级的创新成果。

展望未来,创新已成为世界大国竞争的新赛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纷纷把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2012年,美国商务部发布《美国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报告指出,创新是美国近几十年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保障未来全球竞争力处于领先地位的关键。该报告被誉为美国发展的创新路线图,将发展聚焦创新领域。2012年,德国工业4.0研究小组向联邦政府提交了《未来项目工业4.0落实建议》,其重点是以技术创新,带动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提高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三、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的基本遵循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议》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作为“十三五”期间战略任务予以部署,明确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与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原有动力减弱的情况下,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新旧动力的平稳转换,成为“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关键问题。新动力的包括多个方面:第一,依靠技术创新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领域,在数字机器人、分布式能源、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大体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有机会走到创新的前列,甚至走在创新的最前沿,对这些领域应当予以优先发展;第二,依靠产业创新打造我国经济发展新优势,创新要落到形成更具竞争力的产业优势上,2015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纲要》,为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业标定了航标;第三,依靠业态创新拓展我国经济发展新空间,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破经济发展界限,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生产,释放大量有效供给。

(二)发挥政府导向职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场是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企业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政府的职能弱化,相反政府在创新发展中需要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一,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习近平同志在《说明》中指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到2030 年在体现国家战略意图领域力争有所突破;第二,推动政府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围绕从研发到产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政府将面向更多的企业主体,采取的更加多元化的服务方式,满足不同主体的创新需求;第三,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政府调控优势,汇聚创新资源和要素,推动各创新主体打破壁垒开展深度合作,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

(三)强化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发展新体制。激活创新第一动力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第一,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创新归根到底是人才创新,创新驱动归根到底是人才驱动,人才是支撑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股权激励、实行成果转化奖励、破除人才流动制度障碍;第二,深化金融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机构体系,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第三,注重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相继出台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日臻完善的顶层设计,将更好的推动发展新体制。

参考文献:

[1] 任理宣.坚持创新发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512.18 (第七版).

[2] 刘延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5.11.11(第六版).

[3] 杨承训. “第一动力”论的重大意义[N]. 人民日报,2015.5.27(第七版).

[4]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篇5:今天是我参加创新培训的第一天

今天是我参加创新培训的第一天:2013-7-15

我今天学会了处理器的发展历史,我今天没带笔记本,没办法记录,就用手机拍照而记录的,但是那时侯老师见到了我的的行为,当时我真的太惭愧了!我今天接触了stm32 处理器,

篇6:生存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存的空间,何来发展,为此,我认为,生存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

现在许多人把企业如何作强、作大,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制定出宏伟的发展规划,一至二年内要达到什么规模、达到什么水平、实现什么利润等等,这些观点我是认同的,企业没有一个发展计划和目标,肯定是不行的了,但关键是设定规划目标的基点是什么?规模、水平、利润等固然重要,但生存更为重要,不论是大企业、中小企业,还是已发展十年二十年的企业,还是刚刚初创的企业,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在好的项目、在多的资源、在好的市场、企业无法生存下去,什么事也作不成了。

企业如同人的一生,有童年、青少年、中年和老年,在生存的几十年里,健康和生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健康的体魄,才会有未来的发展空间。什么是健康和有生命力的企业?我认为应由以下指标:企业内部:与行业相匹配组织架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畅通的沟通渠道、完善的管理制度、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流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管理氛围;企业外部: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形成和建立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建立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适应市场环境能力强,有强烈的市场开拓、创新、求新、求变能力,所有这些要素,只说明健康有生命力的企业所具备的必要条件,但关键还是要看企业有没有获利能力,没有获利能力,就象人一样没有了造血功能,断了血脉,企业就无法生存。不管投资者财力多么雄厚,最终

会放弃的。

我在许多的企业作过,其中有一些中小企业,也不乏一些资金雄厚大企业,因企业在经营管理运作出现了问题,而最终都是以失败告终,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目标定位问题、有战略发展目标问题、有内部管理问题、有决策问题、有人才问题、有资金问题、有技术研发问题等等,总之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关键的还是失去了获利能力,有这样的一句话,“失败的企业都是一样的,成功的企业各有各的成功”失败总是那么简单,成功总是如此复杂,企业成功只有必要条件,没有充分的条件,企业生死定律的第一

条就是:“没有利益,就没有生存的意义”。

那么投资和高层决策者,如何以企业生存为第一要务?

首先应把企业经营运作的着眼点,始终放在企业生存上,生存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这是

解决思想观念问题,不解决观念问题,我们的工作出发点就会产生偏差;

二是制定出符合企业生存的战略目标,重点是考虑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水平,目标要量力而行,切合实际、与自身的资源条件相匹配,既要考虑企业生存这个基本点又要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

三是在明确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企业的一切资源配置都要围绕这个战略来进行,包括:经营理念、运作模式、管理制度、操作流程、组织架构、资源配置、竞争手段、品牌推广等等;

四是在企业实际运作中,制定的各种计划、各项经济指标、市场定位、操作策略、都要符合企业生

存的需要。

五是生存是企业根、企业的本、企业的源,只有生存下来,企业才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是决策

篇7: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09道桥隧 许巍 20090710151

摘要: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由落后的不发达状态向先进的发达状态的过渡与转化。后不仅仅指经济而言,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人的素质等诸多方面的要素。发展也不仅仅指经济发展,它还包括社会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等诸多内容,也就是社会整体、协调、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任何具体的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有机统一,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经济、政治和文化有机结合的全面发展。关键词:发展,执政兴国,经济的发展,全面发展

坚持发展,历来是我们党全力关注和努力实践的核心问题。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实际作用。我们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一,发展是执政兴国的前提和基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重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前提和基础。

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中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归根到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还明确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称为“中国的发展路线”。

(一)发展,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凝聚力、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需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尤其要集中力量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我国经济能不能加快发展,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继续持续、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有进一步的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显示出更加蓬勃旺盛的生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有更加可靠的保障。

(二)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增强我国国力和地位的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以科技和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经济优先已成世界潮流。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济实力。在发展问题上,我们既面临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又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竞争中占有优势的压力。从国际比较来看,西方发达国家已处于较高的发展水平,即使我们始终保持一个较快而又稳定的速度,要追上它们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们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既要利用机遇,又要防范风险。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面前,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二、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也就应该是执政党执政兴国所要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的执政地位是人民赋予的。党之所以能肩负起领导国家建设的责任,归根结底,是因为党能够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和规律,带领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所以,党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一切都要遵从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都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既然当代中国最关键的问题和最主要的任务是发展,那么,作为长期执政并肩负领导国家建设责任的党来说,就应该把发展作为执政当中最关注的课题、最主要的任务、最优先的日程,竭尽全力处理好,解决好。党执政的中心和关键,就是运用自己掌握的国家权力,制定和实施正确的纲领、政策、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发展,促进发展,实现发展。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坚持还是不坚持发展,是一个关系到党怎样执政、执政干什么、怎样执好政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必须抓好的三大任务。三大任务,各有自己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其中,现代化建设是核心。它既是关键性、全局性的任务,又能对其他任务起促进和保证作用。所以,实现三大任务,仍然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发展来解决或带动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确定,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是新世纪我们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以发展为主题”,从执政的角度来说,就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两者的含义和要求是一致的。把“主题”作为“第一要务”抓紧抓好,我们才能开创新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三、全面把握第一要务的内涵和要求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好,还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的内涵、要求和实现途径等等。

发展,首先是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包括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社会等等各方面内容在内的全面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保证。经济发展的成果必须体现在社会各个领域以及社会关系的完善上。经济发展应该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所以,邓小平从来也没有说中国的发展只能、或仅仅是经济的单一发展。他的一连串关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的思想。当代世界,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发展。

发展,应该是包括经济和社会在内、以人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所以,江泽民同志说:“我们讲发展是硬道理,讲的是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包括精神文明的发展。”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既要求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同时,也要求把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抓紧抓好。就像弹钢琴,十个指头都要张弛有序。不能一个指头用力,也不能握成一个拳头全部用力。

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并不等于其他任务就无关紧要了。比如说,改革、稳定,与发展一起,构成当代中国发展全局的三只大棋子。它们的关系和状态如何,决定着中国的大走势、大格局。发展是主题,改革是途径,稳定是保证,三者缺一不可。发展,要通过改革消除体制性障碍以后才能得到更大的实现。不改革,就难以发展,甚至不能发展。改革,往往伴随着利益的调整。如何处理好人们的利益关系,从而保持社会稳定,就成为改革能否进行、发展能否实现的重要条件。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办不成。所以,十五大强调指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保持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实现社会政治稳定。

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

篇8: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

为了进一步明确推行“新课课练”的必要性, 为了保持新一轮“课课练”热潮的生命力, 本文就相关问题, 再作说明, 与学校体育从业者共同讨论。为了行文上的方便, 将概念作“课课练”和“新课课练”的区分 (实际上很难区分) 。

一、“课课练”的兴衰历程

首先, 再梳理一下“课课练”曾经的发展历程, 以便在此基础上, 提出几个必须予以重视的建议。

“课课练”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因其具有组织简便, 动作简单、新颖, 无安全隐患等特点, 加上当时《体育教学大纲》的明确规定, “课课练”在很短时间内发展起来, 其盛行时间约达8年之久。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 “课课练”逐渐退出体育课堂。其原因有三:一是每周两节体育课, 考虑到“超量恢复”机制所要求的锻炼效应的时间周期, “课课练”实际上没有锻炼实效;二是“课课练”本身枯燥单调, 不能满足学生兴趣;三是“课课练”干扰体育课“主教材”的实施。

事实上, 除了上述三个原因, 还有一个导致“课课练”从兴到衰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的能力。中国学校体育在“扬州会议” (1979年) 以后, 逐步迈入规范化、法制化道路, 每周两节体育课被普遍接受。但是, 这个时期, 体育课如何上, 上什么, 谁来上?一系列问题并没有解决。特别是当时的体育教师队伍中, 专职体育教师少, 兼职体育教师多, 在整体上不足以承担作为一个学科的教学任务。于是, “快餐式”的“课课练”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便应运而生并盛行起来。各种围绕身体素质的练习, 竞技体育中各种训练手段, 被广泛运用到体育课堂, 不仅仅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大行其道, 有的甚至作为主要内容充斥课堂。但是, 多年以后, 随着体育教师的充实与整体水平的提高, 毕业于师范院校体育系的大量专职体育教师纷纷进入体育教师队伍, 球类、田径、武术、体操等等教学内容逐渐丰富起来, 相对简单的“课课练”也就逐渐被淘汰或居于次要位置。

“课课练”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 达到一个高潮。这一时期, 全国23个省 (区、市) 尝试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加试体育 (当时称“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 将体育考试成绩计入升学总分。由于体育考试设置的考试项目都是一些身体素质练习项目, 于是出现了“考什么练什么”的现象。“课课练”在内容上包含体育考试项目, 因此这一时期, “课课练”一度成为课堂主角。随着体育考试至新世纪初逐步退出升学考试, “课课练”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

二、“课课练”重生的原因

世事难料, 20年后, “课课练”在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背景下又“起死回生”, 并呈“风生水起”的态势。认真分析这种情况, 其实也不难理解——当下学校体育又形成了适合“课课练”的土壤。

首先:“每天一小时”逐步得到推行, 体育课课时大大增加, 在初中以下各年级, 特别是小学阶段, 每天安排一点“课课练”成为可能, 基于“超量恢复”机制的身体素质提高也成为现实, 可以保证学生体能状况的有效改善。

其次,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 许多原来用于运动训练和康复医疗的先进的、针对性强的训练及康复手段被大量运用到青少年体育锻炼中, 丰富和发展了“课课练”的内容与形式, 彻底改变了原来“课课练”单调、枯燥的现象。“课课练”不再是俯卧撑、仰卧起坐、高抬腿等徒手训练, 琳琅满目的小型器材功能独特, 形式多样的练习方法深受学生欢迎。特别是色彩心理学在体育器材设计中的应用, 能够激发青少年主动锻炼的兴趣。

第三, 总体上, 近10年, 体育教师整体的能力水平下降, 其体育技术技能水平大部分不足以驾驭体育课堂和学生。因此, 技术性相对简单的“课课练”, 可以弥补体育教师技术水平的不足。

第四, 体育考试成绩重新计入升学考试总分。从2008年开始, 全国20个省市恢复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 山东省将体育成绩计入高考成绩, 这些举措重新将“课课练”纳入到体育课堂中。许多学校提出“向课堂要效益”、“向课堂要成绩”。

三、“新课课练”的持久生命力在于创新

“课课练”重生是值得欣喜的, 但是, 要使“课课练”常胜不衰, 关键在于其创新程度。关于创新, 学界有不同的表述, 但是, “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是其核心内涵。

1. 针对学生不同的体质健康问题, “新课课练”的目标必须更准确

与“课课练”时代相比, “新课课练”面对的学生不同了, 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方面, 如体能状况、对运动的认知等等, 都有所不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学生, 对运动投入, 是因为对体育文化的渴求、对运动体验的热衷和受教育的自觉;但是, 如今的学生, 不存在对体育文化了解不够的情况, 缺少的是运动体验和强壮的身体基础。换句话说, “新课课练”针对的是学生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要以解决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为第一目标, 目标更加明确、集中。

2. 为了最大适应学生的运动需求, “新课课练”的形式必须丰富多样

为避免重蹈“课课练”的覆辙, “新课课练”必须在追求形式的多样性和反复性上有所突破。“新课课练”的形式, 除了练习方法的变化, 还包括教法和教学组织的变化。形式的变化甚至氛围的创设, 对于改变学生对运动的态度、兴趣, 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铁岭市银州区一所农村学校的校长说:“跳绳, 其本身就有万千的变化, 但不知何故, 推行一段时间, 就会遇到发展瓶颈。无意中, 在学生练习时配上音乐, 一下子, 彻底改变了局面。在音乐的氛围中, 学生的热情被激发。”这个例子, 深刻揭示出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综合的、多渠道的信息整合。“新课课练”必须在形式上契合当代学生的这种特点。北京市通州区的运河小学, 将同时上体育课的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组织起来, 一起进行“课课练”。实践的效果是:无形中, 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开始“同场竞赛”, 大大提高了锻炼实效。

3. 有条件的学校可借助新颖的器材, 将复杂的锻炼原理落实到简单的器械练习中

器材的创新或改进, 对于“新课课练”的持久发展, 至关重要。

现在, 有的学校在使用一些新颖的活动器材。器材的使用, 有助于激发兴趣, 集中注意力;更重要的是, 一些新型器材的使用, 还有深刻的内涵。如, 有一种外形类似铁饼的扁形塑料软球, 是一种发展平衡能力的辅助器材;青少年学生在生活、运动中经常发生踝关节扭伤的运动损伤, 这种器材还可以很好地锻炼踝关节周围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 又是一种新颖的专门练习器材。所以, 新的器材或辅助器材, 还可以弥补“课课练”只有目标, 没有针对性练习器材和手段的空白。

我们知道, “课课练”的一些练习, 主要来自田径运动中的辅助练习, 随着体育运动的繁荣发展, 许多用于某专项运动的辅助练习, 也逐步脱离原来的运动, 成为一种发展身体素质的专门练习;一些用于医疗、保健、康复的器材和手段, 也加入到强化正常人机能的行列。如, 有一种直径约1米的大塑料软球, 原来是用来治疗“感觉统合失调”的特殊儿童, 现在, 则被用来锻炼青少年的身体综合调控能力。这是“新课课练”的独特性的表现。

另外, “新课课练”依托的一些器材, 应当是柔性的轻型器材, 以最大限度保证练习中学生身体的安全。

(3) 即时的效果测评、肯定性的评价反馈是“新课课练”持久的重要基础

“课课练”, 顾名思义, 是每节课上都要安排。事实上, 要取得提高身体素质的实效, “课课练”必须有时间和负荷的保证。由于现在各地执行体育新课标的课时安排与体育锻炼“每天一小时”的政策, 因此, 为保证“新课课练”的实效, 时间和负荷关键。依据身体素质训练的原理和规律, 一般来说, “新课课练”至少应每周安排三次, 每次练习的强度应当掌握心率130~150次/分钟, 持续时间在5~10分钟。当然, 针对专项目标的练习, 还要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计划。

在上述基本的时间和负荷要求下, 即时测评是“新课课练”本身的关键组成部分。“新课课练”的安排, 必须在不同练习前做好基础评价;然后在练习过程中, 不断进行测试, 及时、准确的测评结果, 以引导学生为达到练习目标进行积极锻炼。

(4) 可以与体育考试相结合, 但“新课课练”一定要覆盖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

上一篇:活动总结讲话下一篇:文言文翻译教学案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