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含义

2024-06-24

风铃含义(通用6篇)

篇1:风铃含义

枕上闻风铃,枕上闻风铃陆游,枕上闻风铃的意思,枕上闻风铃赏析 -诗词大全

枕上闻风铃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毒暑今年倍故常,蚊声四合欲舁床。

老人不办摇团扇,静听风铃意已凉。

篇2:紫色风铃

她叫风儿,在我们医院实习,我带教过她。我们医院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医院。每年都有很多医学院校的学生来医院实习。鄙人工作能力一般,可每一批实习生转到我们科室实习,领导都安排让我带一个或两个。说心里话,我也不想带实习生,担心误人子弟。领导安排,尊敬不如从命。风儿在我们科室实习两个多月。遵守纪律,尊敬老师,关心病人,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我对她印象不错。实习结束,她转到其它科室。上班忙忙碌碌,慢慢就淡忘了。可每次在路上碰见,她都会叫我一声老师好,远远的距离。

一天晚上,我接到风儿的电话,吞吞吐吐说想借200元钱。她没钱吃饭了,过几天实习结束,也没钱买车费返回学校。风儿是位性格相对内向的女孩,她自尊自强。我们值班,有几次中午一起去吃饭,她都不让我帮她付钱。她不是随随便便的女孩,她开口让我借钱,不知道下多大的勇气。想起自己读书时,也有过经济危机的烦恼和痛苦。我对电话那头的风儿说:明天你来科室找我。风儿接到钱后,很感激地对我说:老师,我回到家后就给你寄钱。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没有风儿的汇款消息。风儿可能忘记了吧!忘记就忘记吧!送钱给她的时候我就没想要她还过。风儿跟我上班两个月,也帮我做了很多事。我们一起做过三期黑板报。医院要求科室每月出一期板报,宣传医疗健康知识。小时候,被家父送去练过书法,后来又自学绘画知识,领导就把出板报的担子放在我肩上。劳动能增强人的智慧,劳动是幸福的,能为科室多做点事情,也是快乐的。有一次,正好赶上医院出黑板报比赛,时间紧迫,那天我们值班,我和风儿加班加点做到半夜3点多钟,她的衣服和鞋子沾染五颜六色的颜料,却没有半句怨言。板报评比结果,我们得第四名。我很感激风儿。

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了,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黄了。元旦节来了,我收到风儿的汇款单和寄来的风铃。风儿说:她妹妹今年考上大学,家里经济困难,虽然上班领了工资,但要寄钱给她妹妹读书。紫色风铃是她在精品店里精心挑选的,新年来了,她希望紫色风铃带去她的亲切问候和祝福:祝好人好梦。

篇3:夜夜风铃响

每当有风吹起,那只悬于卧室窗前的风铃便会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声音,似海潮低吟,似小溪潺潺。每夜每夜,如歌如梦的铃声伴我入眠;每夜每夜,如泣如诉的铃声又不时将我从梦中唤醒。

漆黑而寂静的夜里,遥望窗外的星星点点,耳中响着断续的铃声,心便越过大海飞向我的家——那个在大海另一边的家。此时此刻,耳中听到的虽是一串铃声,而心中却分明响着两串铃声——两只完全相同的风铃,在相同的夜晚,在同一阵风中,将无边的思念通过铃声敲入心中。我知道,大海的那一边,睡梦中的妻与女儿肯定也在思念我,也许女儿正在梦中叫着“爸爸”。虽然大海的那一边不一定有风,虽然那只悬于她们窗前的风铃不一定会响,但那只风铃在我心中是一直醒着的。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住在长岛,而妻却带着两岁的女儿住在黑山岛。家,被一片大海分成了两个,一对风铃也因此一分为二,夜夜诉说着绵绵的思念。

只有周末,才是我们一家人团聚的日子。每当我乘船去到大海的那边,远远地看见码头上携手而立、翘首而待的妻与女儿,心中便如过节一般喜悦。抱起两岁的女儿,听她一声声地喊着“爸爸”,我的眼睛便禁不住湿润起来。女儿还小,不会说太多的话,可她最早学会又最常说的一句话竟是:“爸爸,我想你!”而且总是一边说,一边用胖胖的小手指向自己的心窝,说,她想爸爸想在心里。那胖胖的小手指在女儿的心窝,却似针戳在我的心尖,有一种隐隐的痛楚。

相聚的快乐时光转瞬即逝,星期一早晨的离别令人神伤。站在船边,远远地看着码头上孤零零的妻与女儿在微明的天空下挥动手臂,涌入眼中的泪水真的好苦好涩。一周在一起的时间只有一天,却有六天是在两地相思中度过。最难忘怀的一次是,星期一早上刚起床,女儿就叫着嚷着要跟爸爸到长岛。这情形以前也曾有过,可从来也没有做到过,因为女儿还从未离开过妈妈。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女儿竟那么执着,看见我出门要走,竟哭着喊着赶爸爸,两只小手紧紧地抓住我的衣襟不放,泪眼婆娑地仰视着我,嘴里喃喃着:“我要跟爸爸,我要跟爸爸……”实在不忍,我跟妻商量,那就带孩子到长岛住几天吧,可妻正赶上工作忙脱不开身。于是我问女儿:“妈妈不去,只你自己跟爸爸去,行吗?”女儿的眼中噙着泪花,用力地点点头:“行!”那语气竟很坚决。

在码头,临上船的时刻,妻又问女儿:“你自己跟爸爸走,会不会想妈妈?”女儿答:“不想妈妈,我要跟爸爸……”可语气已不那么坚决,一双小手也一直拉住妈妈的手,好像要把妈妈一起拉上船。看女儿的样子,我想,让她离开妈妈几天也许真的可以,于是抱着女儿上了船。

船缓缓地驶离码头,我跟妻挥手再见,又让女儿向妈妈告别,可回头一看,女儿的眼中早已蓄满了泪水。“为什么不跟妈妈再见?”我一问,女儿立刻“哇——”地一声哭起来:“我要妈妈,我要妈妈……妈妈为什么不和孩孩一起到长岛那个家?”紧紧搂住女儿小小的身子,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哦,不能怪女儿刚刚说过不想妈妈却又不算数,不能怪她!女儿小小的年纪不会太多地表达她的想法、她的感情,可我是她的爸爸,我真的明白,在那一刻,她幼小的心一定会问:为什么我跟了爸爸就要离开妈妈?为什么跟了妈妈又要好多天看不到爸爸?为什么不能像别的小朋友一样同时拥有爸爸和妈妈?我想,当她知道妈妈不能和她一起跟爸爸去长岛的时候,之所以还很坚决地要跟爸爸走,是因为在她单纯的心里一定存有一种美好的幻想,那就是也许爸爸会因此留下来多陪她几天,或者当她走的时候,妈妈也会上船跟她一起走,妈妈说不去只是在逗她,妈妈一定不会真的舍得让她走的。在码头,她紧紧地拉住妈妈的手,或许就是想把妈妈拉上船吧?然而她没有想到爸爸既没能留下来陪她,妈妈也真的没有上船,真的就舍得让她一个人跟爸爸走了。小小年纪的女儿,不得已尝到了分别的滋味,对此,不谙世事的女儿会不会和当爸爸的一样感到无奈、感到凄凉?

来长岛以后,女儿哭着喊着要妈妈,为了哄她,我买来两只风铃,两只颜色和声音完全相同的风铃。给女儿买的,其实也是给我和妻买的,一只挂在了长岛的家中,一只在送女儿回黑山岛的时候带回了另一个家。从此,两只风铃便在分开的两个家里敲打着相同的音符,在风中在海上飘散。

从此以后,女儿再也不提跟爸爸走了。也许她终于知道,在爸爸妈妈当中她只能拥有一个。从未离开过妈妈的她情愿跟在妈妈身边,一周只跟爸爸相聚一次,起码爸爸每周一次的“探亲”是可以“理解”,也是可以忍受的。女儿学会了将思念积累起来,等到周末傍晚和妈妈一起到码头迎接爸爸,在“爸爸、爸爸”的呼唤中将对爸爸的思念送给我。

常常地,女儿会用一只小手摇动那一串风铃,使它发出阵阵悦耳的声音,并一边摇一边问我:“爸爸,铃儿响了,爸爸在长岛会听见吗?”“会的,爸爸当然会听见。”女儿紧接着说:“那,等孩孩想爸爸了,就摇摇铃儿,爸爸听见了就会回来看孩孩了,对不对?”每当此时,我只有将女儿紧紧地搂在怀中,心里好酸好苦好痛:孩子,你真令爸爸心折!

我们有两个家的概念,已经在女儿幼小的心灵中形成了。“到长岛那个家吧?”“黑山的家没有长岛的家好。”这成了女儿最常说的几句话。只因为长岛的家里有电视可以给她看,有音响可以给她听,有软软的席梦思床可以供她蹦跳……所以,她认为家有好有坏。可是她不知道,在父母的心中,无论是长岛的家还是黑山的家,两个家都是我们的,两个家的分量和意义都是一样的。只是现在这两个家都还不够好,因为那其中除了物质还盛了太多太多的思念,最好的家还是两个家合二为一的时候。家的好与坏,不在于那里面的东西有多少,而在于是否有一家团团圆圆的人……

“叮铃,叮铃,叮铃……”此时此刻,风铃又在响。

隔着大海,两个家不会同时刮起同一阵风,两只风铃不会同时在风中响起。可我相信,不管哪个家里的风铃一响,必然会有两串相同的铃声同时在我们一家人的心中响起,将那一份思念通过铃声传递给远方的亲人。

夜夜风铃响,夜夜我在想——

什么时候,两只完全相同的风铃偎依着同时响起,共同敲打出一串和谐而美丽的音符?

篇4:《风铃声声》序言

郭叙峰这个名字一点也不婉约,相反的有几分阳刚,是边塞诗,是豪放派,是她生于斯,长于斯的“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陕北佳县。有谁见过这样神奇的地方——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顶端,挑着一座摇摇欲坠的县城,万丈悬崖下面缠绵环绕着一条九曲十八弯的黄河。这是东方红起来的地方,是太阳升起来的地方。这样具有独特风情独特地貌的县城,全世界再找不出第二座。

现在你该明白了像“紫風铃”一样婉约美丽的女子为什么会叫郭叙峰了。

郭叙峰大学里念的是中文系。她对中国古典诗词情有独钟,连日记都是诗体的。她即兴写过不少分行的东西,却谦虚地认为皆不成体统,从未拿出来示人。直至有一天她上网了,眼花缭乱、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给了她一个平台,也给了她勇气,她用笔名将自己的几首习作悄悄贴在几个与文学有关,与诗歌有关的网站上,不久就得到许多读者的回应,盛赞者有之,鼓励者有之。有网友这样评价她的诗:“格正体雅,文润意切,皆能于异境而各见性情;散怀寄远,状物描事,其辞也丽,其意也尽,其情也真,所以能言其志,缘其情而绮靡者也……”从此她一写不可收,几乎天天都在写,有时一天能写两三首。写诗让她的心灵世界愈发的多姿多彩,让她的情感触角更加敏感而灵动,写诗也让人到中年的叙峰散发出空谷幽兰般的馨香和光泽。

我总觉得叙峰像是生活在现代的宋朝女子,她的心灵世界,情感世界,她的温良敦厚、善解人意,都有着宋词的绮丽婉约。诗歌是对生命韵致的直写,她的生命韵致也具有宋词的逶迤曲折和一唱三叹。

一个具有古典情怀的知性女子,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写作古典诗词,并不是刻意的复古,而是合情合理,自然天成。诗歌的外部形式是诗歌内部本质的必然体现,一个缺乏古典情怀的人,再有多丰富的文学知识,有多高深的文学造诣,也不大可能写好古体诗词的,他(她)也根本不会去写古体诗词的。

我很喜欢叙峰的古体格律诗,因为那样的节奏和韵律,那样简净朴素的美学思想,与她生命的律动,生命的韵致是和谐吻合的。

叙峰在写古体诗的同时,也写了大量自由体诗歌,虽然这些自由体诗歌没有在词牌名规范下的平仄押韵,但仍然体现的是古典诗歌的基本文化特征:诗人在保持自然界物象和物态的本来模样的条件下使用意象,从而形成了空灵的意境和清晰的画面。叙峰的大部分自由体诗歌都具有这样的文化特征,所以我想说她在写自由体式的古典诗歌。

古典诗歌的两大特征是“诗言志”和“诗缘情”。叙峰是一个有着中国传统美德的知性女子,其作品自然是“诗缘情”的多一些,抒的是爱情、亲情、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现在,叙峰将从她众多作品里择取精华部分结集一册《风铃声声》,奉献给喜欢和关注她诗歌的人们。我相信如果能静下来读,一定能读懂摇曳在叙峰心灵世界那只紫风铃独特曼妙的声音,能读出生命的喜悦与忧伤。

篇5:雨夜的风铃

耳边传来细碎的声响。擦亮火柴,点燃台烛,只见平日那挂视而不见的风铃在微风吹拂下轻轻转动,数十个小铃铛相互撞擊发出细碎的声音。为着这宁静里的清音,我灭了烛火,重又坐回黑暗中,一门心思感受这风中的音韵。

我想起一个人,一个身残志坚戴深度眼镜的街头艺人。在酷热难当的夏日正午一手握着粉笔,一手扶着阳伞,因双腿残疾,几乎匍匐在地上写他的诗、作他的画,神情是那样专注、动作是那样娴熟。他没有伸手乞讨,只是以自己的书画教人学会欣赏、学会同情、学会感动。当有人将1元2元塞到他手中的时候,他感激的方式就是赋一首小诗、录一段格言、画一幅速写赠予你。因为这,我在他的字画前往返流连,掏出了身上仅有的10元钱。不是因为同情,不是因为怜悯,而是觉得他的劳作是一种艺术展示,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愉悦,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震撼。

而此刻,在这微风细雨的夜晚,风铃在我的听觉世界里发出声声脆响,这是何等美妙、何等浪漫的一件事情,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潜在的艺术展示?我想起了朝夕相处的妻子,想起了她那双善于编织、善于构架人生梦想的巧手,不知何时把这挂风铃编结出来,挂在门檐上。而平日,风铃只是一种被遗忘的装饰,怎么也料想不到的是,在这样一个微风细雨的夜晚,它充实着我的思维,丰富着我的生命。面对风铃,有如面对我贤淑的妻子,于心灵深处碰撞出感情的火花,碰撞出久违的歌谣: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一路上收集点点滴滴的欢笑,等到以后坐着摇椅慢慢聊;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老得哪儿也去不了,你依然把我当成你手心里的宝。

我为一挂敲着脆响的风铃而感动着。生活中,有很多细碎的、微不足道的事情就像这雨夜的风铃一样让人感动,叫人心动,扣人心弦。那是以辛勤作铺垫,以真情为画笔描绘的人生情景。

篇6:摇风铃的野麻

河坡的地头尚有一片没开发的土地,爷爷随手用钉耙挠了挠,撤了些野麻籽。

每年夏季河水涨,急流过后,只留下一片黄土地。我想着黑松松的土壤里的确能长出参天大树,可这黄土地……我不住地摇头。

便是在意料之中的,它先是冒出两片黄芽,接着像是胆颤心惊地站起腿,极细极细的,像是长期缺少营养的孩子,却显出极努力的样子。日子一天天过去,植株一天天长高。夏后又是例行涨水,只留下野麻头随着波浪一起一伏的。“别指望它了吧!”我说。爷爷吧嗒着烟袋,眯缝着眼,“只要不淹没它的头。”一脸的自信。

等我再见到那片细细疏疏的绿时,比其它的麻矮了半截。只是使我惊讶的是,枝丫上竟有了点点黄米粒,转眼几天,又见一束束的黄花风铃般地摇曳,难道也为了追求一曲生命的赞歌?

爷爷整理好麻杆织成的簸子,又掬起一捧地上的那一小堆麻籽,“粒粒饱呢,要是早先不种,勿种勿地都是一季!”

我不由得为之心动了,被爷爷打发在黄土中的野麻籽,毕竟努力过,耐不住寂寞时,也曾大胆地拥有一次开花的辉煌,毕竟也走过充实而圆满的一生,完成了历史的使命,回归宇宙,化为永恒。近来,我也曾为人生路口的抉择而悲观而抱怨而自暴自弃,为前程而怨天尤人,全没想到,自然界中有那么多默默同生命抗争的人生启示。等我误了自己正在开放的花期,那又岂止是野马的一季!

我要永记心头的,只是那片绿。冥冥希冀中,仿佛想起自己已在人生的漫漫征程中轻轻摇响风铃……

安徽省临泉县牛庄中学南湖湾文学社

指导教师:牛红军 牛杰

美丽的天竺葵/方浩宇

2012年8月1日 晴

天竺葵又开花了,一团团,一簇簇,远远看去就像一串串红绣球。啊,那些红绣球,是哪个姑娘不小心扔到这儿来的呢?春天过去,花儿都谢了,可它却依然在开花。它们一朵挨着一朵,它们你推我挤,好像生怕别人看不见它似的!

“我是多么鲜艳!”它们骄傲。

“我是多么美丽!”它们自豪。

当天竺葵开第一朵花时,那翠绿中的一点红,是那么显眼,又觉得是格外的美丽。

正是因为这些引人注目的天竺葵,给了我阳台上一番诗情画意的风景。不仅只有我称赞,连别人也称赞呢。有一次,我在楼下玩正准备回家时,我好朋友的妈妈好奇地问我:“你们家阳台上的花是真的吗?”“当然是真的!”我得意地说。“红艳艳的,真漂亮,我还以为是假花呢。”听后,我心里美滋滋的,别提多高兴了。

天竺葵的叶子也很有趣。它是一个桃心状的,小的有一个婴儿的拳头那么大,而大的呢,几乎有成人的手掌宽。细细地观察,你会发现它和荷叶一样,表面有着很多纤细的绒毛,有时浇水,它会把不小心滴在叶子上的水滴举起再让它滑下去,一点儿水痕也不留,非常神奇。

看着看着,我突然想起以前的一件事:

一次刮大风,我的天竺葵没有搬进屋内。我和妈妈正在看电视,忽然听到“呼”的一声,我们急忙跑到阳台上去看,我的花盆都倒了,把天竺葵压断了好几根枝条。望着伤痕累累的天竺葵,我心痛得差点流泪,毕竟是我这个园丁没有照顾好它呀。可是,到了现在,它又长得如此的茂盛了,开出的花比往年更美更繁密。它是多么的坚强啊。可是,谁知道它为了开出花,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呢!

我爱天竺葵,更爱它坚强不屈的品格!

湖南省华容县终南中学1202班

指导教师:刘朝芳

上一篇:乡村月夜景小学作文下一篇:矿山生态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