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

2024-06-22

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通用8篇)

篇1: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

把小说明写成大文章

——谈如何编好单位部门预算说明书

江苏省南通市国土资源局 宗建岳

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以下简称预算说明书)是行政事业单位对其部门预算编制相关内容进行的书面分析与说明,是部门预算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说明大文章”,预算说明书反映了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财政部门对单位预算的审核确认,进而关系到单位经费的保障水平。部门预算在我国已实施十年,预算说明书却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存在着许多亟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一、编好预算说明书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财政部门推进预算改革。实施部门预算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部门预算实施多年来,仍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的地方,预算说明书的不尽完善是症结之一。一些内容不全、数据不准、依据不实、分析不透的预算说明书,客观上影响了财政资金分配的公正性和使用的效率性,影响了财政等部门和社会各界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管。编好预算说明书对于财政部门强化部门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阳光预算”改革,意义不言而喻。

(二)帮助财政部门实施预算审查。财政部门是预算说明书最主 要的审阅对象。一本好的预算说明书,有助于财政部门了解单位预算工作计划、单位基本情况和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原则,熟悉预算编制的依据和主要内容,并根据预算说明书中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收支预算的相关分析,对单位的预算情况形成一个全面而客观的认识,从而进行科学而有效的审核。毋庸置疑,预算说明书在争取财政部门保障单位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所需的经费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非其他预算工作所能替代。

(三)帮助预算单位规范预算管理。预算说明书是单位对预算编制、执行和绩效情况的书面约定,更是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纲。表现在:一方面,要求单位科学编制预算,预算说明书的内容客观准确。另一方面,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预算管理,规范执行预算,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人大、财政、审计部门以预算说明书为参考依据,审查单位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结果,也进一步督促单位将预算说明书的监管作用落到实处。

(四)帮助预算单位提早预算谋划。预算说明书是单位预算经费的计划书,体现了单位对工作和事业发展的一种预测和决策。做好预算编制工作,要求单位领导对预算工作计划有一个提前考虑,对每项工作开展相应的经费需求有一个详细预算。否则,预算说明书编写就容易演化成为上一预算数据重复或加减运算,与预算工作目标缺乏应有的衔接,形成预算说明书内容的“假、大、空”现象。

二、当前预算说明书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说明内容不够全面。一些预算说明书内容过于简单,一般仅有基础数据、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等内容,缺少预算单位基本情况介绍、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政府采购预算说明等,几乎被写成了一份经费申请。同时,预算内容笼统,缺少预算依据、测算明细、相关分析等相应要素。如支出项目只填写“会议费”,至于到底是什么会议、什么规模、什么人参加,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效果,没有说清。财政部门阅读此类预算说明书,无法全面了解单位情况与预算内容,也无法对预算进行科学的审核。

(二)预算说明依据不尽充分。编制依据直接影响到预算的可靠性和政策性,但预算缺少依据支撑是当前预算说明书普通存在的问题。以项目支出预算为例,在项目经费无标准和无定额的情况下,编制依据的作用尤为关键。如果预算说明书编写人员对项目的编制依据缺乏了解,则提出的项目经费预算一定缺少说服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部门对项目经费安排的准确判断。

(三)预算说明方法不符实际。预算说明书的编写者主要是财务人员,由于工作性质,他们大多对单位预算的业务工作计划缺乏了解。编好预算说明书时,一般是今年怎么做,下一还怎么做,或干脆听凭于业务部门一面之词。在编制时间紧的情况下,常常不得以闭门造车,忙于编表填数。编制工作只能应付数据填写完整,勾稽关系正确,无法保证数据的来源是否真实与客观。所形成的预算说明书,自己说不清,财政看不懂,与单位业务工作经费实际需求背离较大。

(四)预算说明作用未尽发挥。预算说明书是预算工作沟通、财务管控、预算内容汇报的一种具体手段。在预算实际执行过程中,预算说明书中的相关内容和监管作用往往成了摆设。预算归预算,花钱归花钱,预算执行结果与年初预算偏差很大,形成预算编制与执行“两张皮”现象,使预算编制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预算说明书应有的监管和约束作用未尽发挥。也影响了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三、预算说明书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

预算说明书主要包括文字说明和表格说明两个部分。文字说明是预算说明书的主体(表格说明部分文字说明内容不多,此处不再详述)。编好预算说明书的关键在于把握文字说明的基本要素、主要内容及相关注意问题。

(一)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依据、原则

主要对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主要依据和基本原则作一介绍说明。

(二)单位总体情况

包括:1.基本情况。对单位机构设置、职能、业务等内容进行简介。2.工作计划。阐述预算发展计划、工作目标和中心任务等。3.基础数据。提供单位人员编制、在职、离退休人员等财政供养(非供养)人员情况及车辆、办公(专用)设备等与预算相关的数据。4.相关情况。着重反映影响收支预算的政策调整因素和重大事件等。

(三)上一预算执行分析

对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是预算说明书容易疏忽的内容。编制下一预算的时间一般在上一(相对于下一预算时间而言)的10月份左右,此时上一预算执行时间仅有10个月,一些单位认为对未完成的预算进行分析,意义不大。事实上,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可以承前启后地反映单位经济活动情况,为单位进行下一预算编制提供客观依据。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也是编写人员对预算编制的重新验算与再次确认的过程,有助于财政部门更好地鉴别单位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科学性。

(四)收支预算说明

收支预算说明是预算说明书的重点内容。

收入预算说明包括:1.客观分析收入预算总量、各项收入预算构成及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2.综合分析当年收支增减因素,合理编制收入来源,并根据收入来安排预算支出。3.根据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征管情况和政策文件,提出相关措施,以保证预算收入来源的实现。

支出预算说明是预算说明书的重中之重,主要包括:1.支出预算总规模、各类支出预算规模及增减变化情况分析。一是基本支出说明,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三部分。编制该部分支出应严格按照财政部门提供的定额标准和单位人员、车辆、办公设备等基础数据测算作相应说明。二是项目支出说明,包括经常性项目支出和一次性项目支出两部分,重点是项目的论证与审核、项目名称、项目内容、项目编制依据、经费测算明细等方面的内 容。经常性项目的名称应注意前后保持规范、一致。2.支出预测绩效的分析。对数额较大的项目进行绩效管理,对其经济性、效率性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评价。

(五)其他预算说明

政府采购预算说明是预算说明书不可或缺的内容。凡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及达到限额标准的,必须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说明包括采购项目的名称、数量、价格、采购类型、方式、时间、资金来源及采购物品的用途等内容。

(六)其他部分说明

包括加强预算管理的建议、对策和措施等。

四、对编好预算说明书的几点建议

(一)做好预算编制相关准备。相关准备是编好预算说明书的基础。一要提前谋划下年工作。按照职责任务,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预算工作,早打算,不漏项,使预算编制更具针对性和完整性。二要做好预算调查摸底。包括单位预算资产、人员、编制等基础数据的收集、管理和利用等,使预算内容更具真实性和准确性。三要及时总结预算执行。对上一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方向有一个总体认识,判断单位事业发展趋势,揭示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使预算说明书更具预见性和科学性。四要注重预算项目储备。平时注意预算项目的积累和整理工作,建立项目库,不要等到编制预算时,才临时拼凑项目,这样提出的项目很难做到论证充分,也很难保证预算质量,更难通过财政批准。

(二)吃透预算编制文件精神。文件精神是编好预算说明书的指南。一般可围绕“三个原则”进行预算说明书的编写。一是综合预算原则。将所有收入及安排的各项支出纳入预算,说明全面、真实反映单位实际的收支情况。二是厉行节约原则。包括如何从严从紧编制出国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压缩会议、文件与通信费用的分析说明。三是零基预算原则。不考虑以前的支出基数,按预算所有工作事项的轻重缓急和财政规定的口径、定额标准,重新测算每一项支出的需要。

(三)注重预算编制形势分析。形势分析是编好预算说明书的前提。就是通过对预算相关信息资料、数据、政策方针、发展战略规划的搜集整理,分析和研究预算形势。一要统筹预算安排内容和项目,由单位领导集体决策项目预算是否安排与时间顺序。二要总结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掌握单位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的概况,找出影响收支预算的主要因素。三要预测国家有关政策对预算的影响,领会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和财政部门的预算管理规定,分析本单位事业发展对经费的实际需要等。

(四)统筹预算编制组织分工。组织分工是编好预算说明书的抓手。预算说明书编写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事,各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业务部门对自己所主管的工作任务最清楚,能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收集并提供最新的情况,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原则下,由它们协助相关专项经费预算编制,将 7 会使预算说明书编写更加切合单位实际情况,内容更加全面,测算更加准确,依据更加充分。

(五)提升编制人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编好预算说明书的关键。预算说明书编写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编写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求比较全面。会计人员除了熟悉单位情况与财务管理、主要业务和预算编制要求外,文字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就是要学习掌握预算说明书写作要领、基本框架、主要内容等相关知识,做到胸有成竹;坚持对预算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对待写作,不能应付了事。

(六)健全编制质量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编好预算说明书的保证。一要建立质量评价制度。财政、审计部门适时组织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审计。通过分析预算与决算的差异程度,通过对预算执行进行绩效考评、追踪问效,来考量预算说明书的编写质量。二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财政、审计部门对单位预算执行中发现的预算编制问题,及时归纳总结,为以后预算编制提供借鉴和指导。对预算执行结果与预算编制偏差较大又无正当理由的,建议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或从经济上给予处罚。

作者电话:0513-83534372;电子信箱:jsntzjy@163.com;通讯地址:江苏省南通市青年西路39号;邮编:226006。

篇2: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

摘要:结合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实践经验,对部门预算改革的重大意义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部门预算编制的框架、部门预算资料的编制原则等几个方面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具体程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以期给规范和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部门预算 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

所谓部门预算是各部门按照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程序依法批准的部门综合收支计划。编制部门预算是世界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部门预算工作遇到了新的要求和新的形势,有必要对之进行一定的改革。笔者通过几年来对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实践,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如何规范完善部门预算编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浅谈自己的看法。

一、推行部门预算改革的重大意义

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财政体制改革有四项内容,即: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部于2006年下发《财政部关于完善和推进地方部门预算改革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完整性,逐步建立起一套框架体系完整、内容有机结合、运转高效有序的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和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实现预算管理的公开、公正、公平。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的部门预算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部门预算透明度不高,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预算调整过于频繁,预算管理不到位,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

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推行公共财政和阳光财政,财政资金的安排越来越透明,公共大众的知情权也要得到充分落实。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不断增长,资金量不断增大,以前编制简单预算的做法已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这就要求必须推行部门预算改革,不断完善和规范部门预算的编制。

二、我市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具体做法

1、建立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框架

我市从2005年试编2006年部门预算,全市118个一级和二级预算单位编制了简单的部门预算,2007年统一使用编报软件,从市直各部门到各乡镇,全部编制了规范的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要做到“一个部门一本预算”。具体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部门预算的编制主体是部门,部门要对编报的部门预算负责。(2)部门所有收支,包括部门取得的一般预算拨款收入、非税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土地出让收入、墙改基金收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其他收入等,从不同来源取得的各类收入以及相应安排的基本支出、项目支出等各项支出,都要编入部门预算,体

现综合预算的原则。

(3)部门本级及其所有下属单位,包括各个级次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都要编入部门预算,单独反映。

(4)部门本级及其下属单位所有收支要按照有关政策规定,细化到具体的预算项目和相应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

2、确立部门综合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我市编制部门综合预算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省政府确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这条主线,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快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农”等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重点支出。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增收节支,从严从紧编制预算,推进预算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升预算管理绩效,努力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有效的财力保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我市在对部门综合预算进行编制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则,以提高预算编制的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1)依法理财的原则

部门预算编制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采用零基预算、标准定额预算、项目预算等先进方法,做到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财政局预算科根据全市可用财力情况修订汇总部门预算建议

计划,形成政府预算草案,经局务会研究后,报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批准,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以财政局文件形式,及时批复到各部门执行。这样就保证了预算编制的法律可靠性,有利于预算的编制和实施。(2)“全口径”编制收支计划原则

统筹考虑预算内外、基金等各类资金,“全口径”编制部门收支计划,部门各项收入全部纳入综合预算盘子,统筹安排各项支出,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部门收入预算要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指标,结合部门发展计划和履行职能需要,参考历年收入情况(三年平均数)和预算收入增减变动因素,按照不同的收入来源,分别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

部门支出预算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两部分。部门支出预算编制要坚持综合预算的原则,统筹各类资金,兼顾单位支出需求和财力可能,量力而行,量入为出,要优先确保基本支出,合理安排项目支出,切实保障部门履行职能和事业发展的需要。这样可以保证编制的预算既能够满足增长的基本需求,还可以在适当增长的基础上保证各个部门的预算需求的增长得到基本的满足。(3)公共财政原则

财政支出预算安排,优先保证履行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加大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卫生、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投入,突出对“三农”的支持和倾斜。要压缩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从严控制会议、招待、论坛、庆典、节会等活动。各部门、各单位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等要保持零增长。(4)勤俭办事原则

认真贯彻节俭理财的思想,按照“两个务必”和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控制一般性经费支出。

(5)集中财力办大事的原则

支出预算安排要突出重点,加大相关资金的整合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好地落实“三个保障,一个支撑”的理财要求,有计划分步骤地解决突出的“瓶颈”问题,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益。(6)注重绩效原则

财政资金安排与使用要树立绩效的观念,各项重点支出要制定明确绩效目标,科学引导财政资源的流向;积极探索资源的共享、共建和整合,使有限的财政投入产生最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各部门编制的项目支出预算,首先要经过市投资评审中心预算评审,再纳入财政项目库。按照轻重缓急和效益优先的原则排序,根据财力情况统筹安排。对当年未纳入项目库管理的支出项目,列入项目备选库,实行滚动管理。各部门要对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及跟踪调查。凡绩效考评结果较差的,要削减乃至取消预算。(7)实行刚性预算管理的原则

部门预算经法定程序批准下达后,必须严格执行,各部门不能随

意调整预算科目和项目投资使用方向,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除了不可预见的事项引起的新增支出之外,其他需要在当年增加支出的预算,应通过预算单位对内部支出结构的调整自行消化,确有困难不能解决调剂的,纳入下一的预算作统筹考虑,原则上不能再追加预算。对于符合规定的预算调整及追加项目,应由部门提供有关依据和测算资料,报财政部门审核、汇总后,再按规定程序报政府、人大审定,财政部门根据政府、人大审批意见,办理有关调整及追加事项。

(8)增强透明度的原则

第一,对于单位的经常性支出,通过对科学规范的定员定额体系的建立,实现标准化的预算分配。第二,自觉接受审计、纪检部门、人大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第三,逐步完善和规范部门预算编制格式,让社会公众及人大代表都能看到、看懂预算内容。

三、结束语

部门预算的编制是一项具体细致、任务繁重的工作。几年来,通过我们认真研究、科学谋划、统筹安排,不断规范完善部门预算的编制,大大提高了政府、财政和各部门依法理财、依法行政水平;强化了财政支出管理,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了政府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大大增加了政府的可用财力,提高了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参考文献:

[1]陈佳.对完善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思考.《山西财政税务专

篇3: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问题,措施

预算编制在事业单位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的预算编制在现有的事业单位中已经不能胜任了,我们需要对以前的预算编制进行改进完善,以求其能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作用,让事业单位能够更好的更长远的发展下去。

一、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概述

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和之前的相比总体来说有了很大的改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和改变;较之前来说,改变了原有将基数作为资金核算基础的编制方法,变成了现在的零预算方式;另外,将自筹收入变为预算工作的重点;同时也加强了单位财务人员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这些都是相比之前的预算编制较好的地方,然而现有的预算编制也并非完美,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将进行详细描述。

二、现有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上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编制时间短,内容不全面

在现有的事业单位中,预算编制工作一般就在一个月时间左右,这对于本身繁琐的预算编制工作来说是不够用的,不能做到细致全面。使得工作人员在资金的使用上面无法进行合理的分析规划;对于资金使用也缺少时间做到仔细考证核查,这也导致这一个月的预算编制工作无法作为全年资金使用情况提供有效的考核依据。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预算编制工作的信效度。预算编制不仅仅是某一部分人的工作,这是整个事业单位的工作。然而,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中,领导对于预算编制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并不重视,认为这只是编制人员的本职工作。这也导致其他部门对于预算编制的不配合,在沟通交流上严重不足,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工作人员也就很难从其他部门中获得可靠的信息,全员没有积极地参加到预算编制工作中去,这十分影响预算编制工作的进行。

(二)现有预算编制方法需要改正完善

零基础的原则可以让事业单位很好的开展预算编制工作,这是目前很理想的工作方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零基础预算原则遇到了很大的阻碍;最主要是审批部门对于上报信息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确认;正因如此,零基础预算在现有事业单位屡屡受阻,只能够采取传统的预算编制方法,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是最适合事业单位的方法。

(三)预算编制工作执行力度不够

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事业单位在资金拨付时一般采用的是在满足财务部门的要求后再进行国库集中支付的;这种方式虽然看着安全,但是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带来了许多的麻烦;因为这个过程不但十分繁杂而且十分严格;这也对资金的及时到账带来了不便。虽然预算编制工作可以使得资金正常使用和有效的管理,但是由于其本身执行力度不够,又没有完善的监督控制机制,使得预算编制工作和实际执行情况产生很大的偏差,这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发展。

三、解决问题措施

(一)提高事业单位对预算编制的重视,增加预算编制时间

预算编制是一个全员性的工作,需要整个事业单位的共同合作,只有全体成员都加入到预算编制工作中来,预算编制才能做到最好;首先就是要加深全员对预算编制的了解,提高他们对预算编制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的让全员参加进去,加强预算编制人员与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以确保及时的获得准确可靠的信息。另外,领导层不但要重视预算编制工作,还要对其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使得预算编制工作规范科学,预算工作顺利进行。适当的增加预算编制的时间,使得事业单位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在预算编制就要提前做好准备;这样就可以使得预算编制人员对于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为事业单位的年终考核提供可靠依据。

(二)加大事业单位编制工作的执行力度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问题很多,最主要之一就是执行力度不够;这需要建立一套有效地编制制度,以确保在预算编制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执行力也可以避免预算工作中出现资金用途变动的问题;另外,不但要有完善的编制制度,还要按照制度去执行。执行力度是一个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有了足够的执行力,预算编制工作的进行就变得更加的顺利。

(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对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我们可以建立并完善合理的预算编制制度,提高预算编制水平来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完成效率;在实际工作中切实的加强监督和管理;另外,使用电子化信息平台对预算编制全过程实施监控管理,对于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记录解决;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对于预算编制工作进行绩效考核,对于预算管理中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掌握预算具体情况;通过这些方法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监督管控。

四、结语

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有很大推进作用,而预算编制是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部分,我们只有做好了预算编制,才能加速事业单位的经济发展进而国民经济得到综合提升;通过加强对预算编制的监督和管理,促使全员加入到预算编制工作当中去,加强预算编制人员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使得预算编制充分的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郎琴.完善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探讨[J].会计师,2015,07:72-73.

篇4: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资金;解决

中图分类号: D6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2-39-2

0 引言

事业单位是保障我国各项公共基础事业平稳发展的重要单位,在财政支出与收入中资金流动量大、资金项目多,财务预算是一大难题,加强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问题,推动我国各项事业均衡和谐发展。

1 事业单位加强部门预算编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开始逐步增加建设民生项目的专项费用,这就对基层部门做好基础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把握好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才能确保民生投资的钱都花到了刀刃上。目前,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主要编制方法,是结合单位的下一年工作计划,参考前几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考虑人员变动和工作重心调整情况,尽可能合理的编制预算计划。这种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方法改变了以往的缺少对费用使用情况控制的模式,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使得我国财政预算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方向迈进。

2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2.1 收入的预算数值与实际数值出入较大

很多事业单位部门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前期调研和分析,只是根据上级下发的指标,理想化机械化的将指标进行二次分配。或者采用上年基数加增长的方法来确定预算的数额,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甚至没有全面考虑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费用,造成实际收入数值和预算出入比较大的现状。同时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财务部门与实际执行部门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及时的问题,缺少能够既掌握该事业单位未来发展规划又能掌握如何参照过去预算决算数据制定下一年度预算计划的人才。这样就导致预算编制的结果可能会失真。

2.2 基本支出预算没有考虑全面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地考虑人员的工资福利状况,考虑“三公”经费的压缩现状,考虑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的按明细科目分类的现状。如果只是机械地根据去年的执行情况编制预算,就会出现问题。另外,一些差额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在不准确的预算数据下,更难得到保障,往往在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在年末进行账务调整,最后又导致下一年度会计核算数据反映信息不真实的后果。也就是说基本支出预算环环相扣,在制定之初,就应该综合考虑。

2.3 预算单位对部门预算的认识不足

很多事业单位对于部门预算的认知不足,忽略了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部门领导缺乏基本的责任意识,认为编制预算主要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忽视了对本部门的严格把控。实际上预算是通过数字编制未来某一时期实现目标的安排和行动计划,需要依据国家的有关政策逐级上报、审核和汇总。此项工作严肃且认真,是一个集业务、资金和费用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体系,需要各个单位配合好,群策群力,做好此项工作。

2.4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不重视

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支出项目,需要和部门预算同步编制。很多事业单位在执行的过程中,将两者分离核算,这很容易造成政府在采购中缺少资金保证。同时一些部门领导认为对政府采购的预算可以灵活掌控,不应该过细过严,这实际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不利于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部门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把握好资金的分类、项目名称及采购需要量,做到如实编写,绝不虚报和瞒报。

2.5 预算资金使用效率低执行和监督力度不足

目前对于预算资金的监控主要方式是要求按照月份均衡使用,由于各单位的特点不同,这种统一的执行标准可能会影响到一些资金的使用和预算进度完成情况的考核。事业单位应该把握好预算资金的使用,杜绝突击进度花钱的现象。另外,主要把控会计集中核算和会计监督脱节的现象,搞好财务管理和日常监督工作,花力气花时间去做好业务科室的核算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其了解核算部门的职能、工作性质和专项资金使用情况,执行和监督齐抓共管。上级主管部门要肩负起监管责任,确保部门预算能如实地反映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

3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编制中问题解决建议

3.1 提高对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

财务部门需要起到领头作用,加强对部门预算编制重要性的宣传工作,提高全单位对于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预算编制工作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年度工作的正常开展与否,需要切实地增强部门之间的配合,内部之间做好协调,把预算工作当成一个大事来抓。同时预算编制工作的直接负责人,应该加强基础知识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参与各项培训,了解政府的宏观信息政策,提高预算的编制效率,确保所编制的预算具有合法性、真实性和实际应用性。

3.2 降低财务风险和审计风险

事业单位部门预算主要是依据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为前提。对于大宗的办公用品、办公设备和专用仪器设备,一定要使用政府采购的模式,图书政府的主导性地位。要按照采购的项目、数量和资金来源编制政府的采购目录和清单。对于建设项目和专项的支出,需要提供支出项目申请,出具项目论证报告。碰到政府要求的刚性支出项目,需要合理地做好预算,不能违背国家相关制度的要求。

事业单位必须掌握财务的真实状况,参考以往的预算执行情况,测算好支出项目的支出范围和标准,结合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做好各个部门的预算,最后汇总到单位形成“大预算”。这种共同编制预算,实施项目预算内部或者外部专家评审的方式,可以完善整个预算环节,有利于部门预算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部门预算的快速发展,值得学习。

3.3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夯实预算执行基础

各个部门都应该严格地执行《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要求,从预算编制的源头,做好预算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的发展。建立预算的部门需要考虑到当今社会物价水平的高低,以此为基础,使得预算编制合理。同时应该进一步推进基础支出预算编制中的定员定额管理模式,确立项目支出预算中采用项目库管理模式,推进项目预算的发展,细化基本预算体系。

3.4 加强预算执行中的控制力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想要确保预算执行,离不开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努力。预算执行的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控制力度,事业单位内部应该经常性地进行内控检查,降低财务的运行风险。对于在检查中,表现突出的单位,要及时给予奖励和表彰;出现问题的单位,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限期整改。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会有助于保障预算的执行,确保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

3.5 强化决算管理和审核力度

只有加强决算审核力度才能够保障预算的完整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对于项目严格按照预算内容核算的,需要决算去反映整个预算的执行情况。具体的做法是控制好基础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分别核算,对于项目要严格地按照预算内容单独核算。同时,决算将作为下一年度预算结果的依据和参考,预算单位要明白需要更有动力的保障预算和实际执行的一致性。

3.6 推广“零基预算”编制办法改革预算编制流程

目前,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常采用“增量预算”的编制方式,存在一定的漏洞和隐忧。改变现有的模式,采用“零基预算”的方式可以考虑好各种因素带来的社会效益,发挥更大的财政功能。同时在整个预算的编制流程中推广使用“自上而下”的模式,避免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出现过度和浪费的状况,有利于资金的合理分配。

单位领导需要高度重视本部门的预算编制工作,各个处室之间应该相互配合,做到责任和分工明确,保证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对于下一年度的工作应该早做计划和安排,将预算细化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同时整个部门要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需求有效的方法和流程管理好预算的编制和控制工作。预算的编制人员需要加强相关部门情况的了解,进行合理必要的调研工作,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充分发挥应有的效能,提高预算流程的顺畅性。

3.7 强化对于预算的监管力度

各级预算单位应该建立和完善内控控制体制和激励机制,将预算编制的责任落实到人,通过绩效考评制度和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挂钩,严格执行和密切关注支出执行的进度情况。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有重点有区分的将预算工作按月份均衡考核,加大对重点单位和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力度,及时地发现问题和查摆原因。同时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理应肩负起相应的责任,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内部的审计和控制,提升预算支出和执行的管理力度,增强预算单位责任感和自查意识,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建立健全基层事业单位预算资金的跟踪回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以及预算项目的变更、取消、追加和调整审批制度,加大对于监管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罚力度。会计集中核算部门的人员应该对本部门的职能、工作性质和专项资金的用途,有基本的掌握,做好基础把关工作。上级预算监督单位需要及时地检查和发现问题,对于存在的挤占、挪用项目资金,隐瞒收入、虚列支出、收支“两条线”执行不严等常见问题,要有基本的敏感程度,能够迅速地找出。总而言之,事业单位部门需要自查、互查,迎接上级检查结合的方式,做好预算编制工作,最大限度地防范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4 结语

我国处于预算管理改革的初级阶段,需要进一步地开展综合性的预算编制和改革工作,借鉴国外的先例,发展符合我国经济特点的预算管理体系。事业单位部门预算的编制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各个事业单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重视此项工作的开展,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体系,对可能发生的费用项目进行合理地分析,做好预算编制的基础工作,使得预算的编制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同时上级部门应该加强其监督的职能,监管好预算的编制工作,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管上全方位尽职尽责,以保障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张明华.浅析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J].中国外资,2013(16).

[2] 冯小红.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5(03).

[3] 余秀萍.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预算内控的建立[J].全国商情,2014(18).

[4] 杨洪.浅议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的协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5] 李伟.行政事业单位部门预算改革与会计核算协调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1).

篇5:2016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概况

二、主要职能

——路桥区委(二)部门预算单位构成

路桥区委老干部局部门预算由路桥区委老干部局本级预算组成。

二、2016年部门预算安排情况(一)收入预算安排情况 收入预算为340.73万元。具体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88.37万元,政预算拨款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52.36万元。(二)支出预算安排情况

支出预算为340.73万元。具体为:

1.按功能科目分类,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8.81万元,教育支出17.81万元,和就业支出14.12万元。

2.按支出用途分类,基本支出216.94万元,项目支出123.79万元。

(三)“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

三公经费预算为8.2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81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元。同比增减情况说明:与上一年持平。

三、名词解释

篇6:2018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一、部门情况

(一)部门机构设置、职责

区园林绿化局(区绿化办)是负责本区园林绿化工作的区政府工作部门,内设6个科室。

主要职责

(一)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园林绿化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北京市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区园林绿化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计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城市园林专业规划和绿地系统详细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指导和监督本区城市绿化美化养护管理工作;负责园林绿化重点工程的监督检查工作;组织、协调重大活动的绿化美化及环境布置工作。

(三)承担管理和保护本区绿地和林木资源的责任;负责林木资源的调查评估、动态监测、统计分析等工作。

(四)组织落实园林绿化的地方标准和规范;负责本区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立项和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组织、指导园林绿化的节能减排工作。

(五)承担保护本区野生动植物的责任;依法组织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作,组织、指导林木、绿地有害生物的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

(六)负责本区公园、风景名胜区的行业管理;组织编制本区公园、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监督、指导公园、风景 名胜区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公园、风景名胜区资源调查和评估工作。

(七)拟订本区园林绿化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指导相关重大科技项目的研究、开发和推广;负责园林绿化信息化的管理;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林业碳汇工作;负责园林绿化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八)负责本区园林绿化的普法教育、宣传工作及绿线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

(九)承担本区绿化委员会的具体工作;负责本区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和组织评定工作。

(十)组织、协调园林应急情况的抢险、救灾和防汛险情处置工作。

(十一)承办区政府和上级业务指导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安全监管职责

(一)负责区域内园林绿化安全生产工作的行业监督管理,指导区相关部门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及施工,以及区属公园、景区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在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职责中,对涉及安全的有关事项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查把关,对已批准的行政许可事项和未经批准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依法承担相应的监管或管理责任,超出职责范围的及时报告区政府或告知有关部门处理。

(二)人员构成情况 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实有行政人员34人;退休人员55人。

(三)本预算的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是落实新总规、践行“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西城区园林绿化局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好的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全年计划新增城市绿地13公顷,其中:微绿地及休闲空间8公顷,城市森林5公顷,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达到94%。新增屋顶绿化1万平方米、垂直绿化1000延长米,创建花园式单位1个、花园式社区1个;开展园艺文化推广活动300场。

二、收入预算说明

2018年收入预算1,6039,814.46元。其中:财政拨款15,046,444.64元, 比2017年收入预算增加993,369.82元,增长6.6%。主要是工作需要部分项目有所调整所致。

三、支出预算说明

(一)2018年支出预算按用途划分:(1)基本支出预算11,441,914.84元,比2017年基本支出预算10,752,747元增加689,167.84元,增长6.41 %,主要原因是按工资政策调整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因素影响,增加职业年金等所致。其中:2018年公用支出1,375,170.72元,2017年公用支出1,479,133元,比2017年减少103,962元,降低7.03%,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所致。(2)项目支出预算4,597,899.62元,比2017年项目支出预算4,293,697.64元,增加304,201.98元,增长7.08%,主要项目是①“城乡手拉手 共建新农村” 活动130万元②西城区古树名木生长势评估及挂牌33.26万元③危险性林木有害生物防控27万元等。

(二)2018年涉及政府采购项目3个,预算资金64.32万元;比2017年涉及政府采购项目3个,预算资金64.03万元,增加0.29万元,主要原因是采购项目内容略有调整所致。

(三)2018年涉及政府购买服务项目4个,预算资金106.3万元;比2017年涉及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个,预算资金49.8万元,增加56.5万元,增长113.45%,主要原因是具体工作需要所致。

(四)2018年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情况

2018年本部门(本级)履行一般行政事业管理职能、维持机关运行,用于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行政运行经费,合计 1,375,170.72元, 比2017年机关运行经费1,479,133.00元减少103,962.28元,减低7.03%,主要原因是人员减少所致。

行政运行经费是指为保障单位正常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网络运行维护费、办公用房租赁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以及 其他费用。

四、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全为零。

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表我局不涉及。

六、2018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一)预算单位范围

北京市西城区园林绿化局(本级)部门预算中因公出国(境)费、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的支出单位包括0个所属单位。

(二)关于2018年部门预算中“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的说明

2018年部门预算“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60214.7元,与2017年财政预算数35714.7元,增加24500元。其中:

1、因公出国(境)费

2018年财政拨款预算安排0万元, 与2017年财政预算数一致。

2、公务接待费

2018年财政拨款预算安排14214.7元, 与2017年财政预算数一致。

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篇7: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

一、人员经费编制范围、标准说明

(一)预算安排经费的人员范围说明 包括实有人员、计划内临时工以及遗属等。

实有人员。实有人员包括实有职工、离休、退休和退职人员。其中实有职工包括在职职工和非在职职工。非在职职工包括待分流人员、分流学习人员、病休人员等。

计划内临时工。指行政事业单位经人事部门批准招用的临时人员。

遗属。遗属是指符合石家庄市人事局、市财政局《关于转发省人事厅、财政厅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遗属生活困难补助标准的通知》(石人[2007]101号)有关规定,并享受相应标准遗属补助的人员。

(二)预算安排人员经费标准说明

1、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其他。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其他中的发入项目、发放范围及标准按照国家、省和我市的有关现行规定执行,以2013年11月份现有人员的工资标准为计算依据。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取暖费按按石家庄市人社局、财政局《关于调整市直事业单位职工取暖补贴的通知》(石财[2012]17号)文件规定执行。

2、特殊岗位津贴。包括人民警察警衔津贴、人民警察值勤岗位津贴、人民法院办案人员岗位津贴、法官审判津贴、人民检察院办案人员岗位津贴、检察官检察津贴、审计人员工作补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津贴、税务工作人员税收征收津贴、密码人员岗位津贴、信访工作人员岗位津贴、安全生产监管岗位津贴、人民警察值勤岗位津贴,津贴标准依据人社部、财政部最新下发的有关通知要求列入预算。没有人社部、财政部批准文件的津贴补贴,不列入预算。由区组织部、人社部门批准执行的津贴补贴,以实际批准数额列入预算。

3、年终一次性奖励。行政单位及离退休人员一次性奖金按基本工资及基本离退休费执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后不再执行年终一次性奖金。

4、临时工工资。临时工工资按各部门现行标准安排。注意:居委会兼职干部工资按每人每月1320元、离任人员补贴按每人每月800元列入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部门预算。城管协管员工资和卫生队一线清洁工工资按每人每月2500元列入预算。以上四项在“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中的“长期聘用人员和长期临时工”项中填报。教育系统班主任津贴按每位每月100元列入预算,在“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中的“其他”项中填报。

5、社会保险缴费。反映单位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险费。

(1)基本养老保险费。按现行规定,自收自支和差额管理事业单位的全部人员、行政机关和全额事业单位的合同制工人参加养老保险,需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依据有关文件规定的养老保险费标准和参保人数计算,所需经费按原渠道落实。

(2)医疗保险。机关事业单位的医疗保险费,按工资总额的14.9%列入预算。

(3)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根据石家庄市劳动局、石家庄市财政局关于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事业单位缴纳失业保险费有关事项的通知》的通知(石劳[1999]162号)规定,事业单位失业保险费按事业编制人员工资总额的2%编制预算。

6、绩效工资。事业单位2015年的绩效工资按全年安排。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包括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上半年。

7、离休费、退休费。反映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和移交地方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费及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给离退休人员的护理费和其他补贴。

8、退职(役)费。反映行政事业单位退职人员的生活补贴。

9、抚恤金。国家机关职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统一按石民政[2012]6号执行,事业单位按原标准执行。

10、生活补助。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遗属生活补助按我市2014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安排。发改局负担的区属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养老补助及民政局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等支出据实列入部门预算,并提供明细表。

11、离休干部、建国前参加工作老工人以及享受100%退休费的人员增发生活补贴。根据参加革命工作时间,对应相应的增发标准:1937年7月6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每人每年增发三个月的基本离休费;1937年7月7日至1942年12月31日参加工作的,每人每年增发两个半月的基本离休费;1943年1月1日至1945年9月2日参加工作的,每人每年增发两个月的基本离休费;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参加工作的,每人每年增发一个月的基本离(退)休费。享受原工资100%的退休老专家参照执行。

12、离休干部生活补贴及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仍按原统计口径填报。

13、医疗费。全区离休人员医疗费根据实际需要全额安排;区财政负担的辖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缴费由劳人局据实列入部门预算。

14、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按工资总额的12%核定,按原开支渠道全额安排。

(三)与预算安排相关的工资口径的确定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包括公务员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机关工人的技术等级(职务)工资和岗位工资;事业人员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试用期)工资。

2、工资总额:行政单位的工资总额界定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年终一次性奖金、生活补贴、工作津贴。事业单位的工资总额在工资改革到位后界定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绩效工资3项。

二、正常公用经费预算编制范围、标准说明

正常公用经费是用来维持单位正常运转,保证单位正常公务活动和日常业务开展所必需的经费,在编制预算时采用按定额核定的方法,以2014年11月份实有人数为准核定各单位正常公用经费,预算内不负担公用经费支出的部门,由预算外资金参照标准定额安排。

教育系统正常公用经费即指生均公用经费,计算依据为2014年9月30日实际在校学生人数。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各中小学按城市小学生均345元,农村小学生均685元;城市初中生均506元,农村初中生均885元;高中、幼儿园按原标准安排,由各学校参照下列项目标准依次安排,公用经费总量不超生均公用经费,不足部分由财政专户资金安排(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不含职教费、福利费、离退休公用经费)。

1、办公费:区四大班子在职人员按每人每年650元,其他部门在职人员按每人每年450元标准定额安排。

2、报刊费:区四大班子和宣传部按实际需要安排报刊费,其他部门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200元标准定额安排。

3、印刷费:区四大班子按实际需要安排印刷费,其他部门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80元标准定额安排。

4、邮电费:包括办公移动电话费、办公固定电话费、领导住宅电话费、专用线路网络通讯费等。办公移动电话费安排原则:纪检委批准配置的移动电话,按四大班子在职领导和其他部门正职领导每人一部的原则,四大班子领导每部每年3000元、部门正职领导每部每年2000元定额标准安排。预算内对办公固定电话费用安排原则:由部门负担费用的外线电话按每部每年2000元标准定额安排;由部门负担费用的内线电话按每部每年1000元标准定额安排,单位报送办公固定电话费预算时同时附缴费电话号码明细表。对领导住宅电话费安排原则:在职正处级领导每年800元、副处级领导每年600元、正科级领导每年500元、副科级领导每年300元标准定额安排。对专用线路网络通讯费按提供的缴费合同或上年缴费依据安排。

5、取暖费:对实际发生费用的部门,按取暖面积每平方米31元标准定额,由预算内、外资金综合安排。

6、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核准小汽车数量,以编制内实有数为准。

公车运行费:区四大班子按每车每年40000元标准、部门按每车每年30000元标准定额安排。

执法车辆及应急车辆运行费:每部车按每年30000元标准定额安排。

其他车辆(工具车)运行费:每部车按每年20000元标准定额安排。

其他交通费:无车部门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1200元标准定额安排,有车部门不安排其他交通费。

7、差旅费:区四大班子在职人员按每人每年2250元,其他部门按在职人员每人每年1500元标准定额安排。

8、维修(护)费:包括房屋建筑物维修费和办公设备维修费。房屋建筑物维修费按每平米5元标准安排;办公设备维修费安排原则:区四大班子在职人员按每人每年150元,其他部门在职按每人每年100元标准定额安排。

9、会议费:分为一般会议费和专项会议费,一般会议费安排原则:区四大班子在职人员每人每年750元,其他部门在职人员每人每年500元标准定额安排。区四大班子按当年实际会议要求单独做专项会议费预算。

10、职教费:按基本工资的1.5%核定,按现行实际拨付渠道列入部门预算。

11、公务接待费:公务接待费原则上按公务费的2%核定。公务费包括:办公费、水电费、邮电费、取暖费、交通费、差旅费、一般会议费和物业管理费。

12、咨询费、手续费、水电费、物业管理费、租赁费、专用材料费、被装购置费、专用燃料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等:按上实际支出及本年已预知的政策变化,由预算内、外资金综合安排。

13、工会经费:按在职人员工资总额的2%核定。由财政统一拨付区总工会,不再列入各部门预算。

14、福利费:按基本工资的2.5%核定,按现行实际拨付渠道列入部门预算。

15、办公设备购置费:教育系统在生均公用经费定额内安排,其他部门一般不安排。

16、其他:包括离、退休人员公用支出及福利费等。主要内容为:

离休干部公用经费:副厅级以上人员(含副厅级)按每人每年1100元标准定额安排,正处级以下人员(含正处级)按每人每年700元标准定额安排。

离休干部特需费:按每人每年500元标准定额安排。退休干部公用经费:副厅级以上人员(含副厅级)按每人每年580元标准定额安排,处级人员按每人每年480元标准定额安排,正科级以下人员(含正科级)按每人每年380地标准定额安排。

退休干部特需费:按每人每年50元标准定额安排。离、退休人员福利费:按基本工资的2.5%核定,按现行实际拨付渠道列入部门预算。

三、专项公用经费预算编报说明

专项公用经费是指单位为完成自身职能任务而设立的用于单位自身运转且具有专门用途的公用经费支出。专项公用经费预算根据有关政策依据,按标准或实际需要安排。没有文件依据,但根据区委、区政府当年确实需要完成的专项工作,应由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同意后,报区主管领导签批后,方可列入预算。市、区教育费附加由财政按2014年教育费附加收入预算全额安排到教育局,不再由各学校分别报送。

2015年按适当压缩专项公用经费的原则,不再单独针对各单位的工作细项编制专项工作经费。在编制专项公用经费预算时,部门需同时提供相关政策文件复印件,并在预算报表上标注经费所依据文件名称、文件号及执行标准、数量等信息。所有专项经费将通过直接支付系统进行结算,并逐步加大对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

四、绩效目标考核有关要求

2015年将对区重点扶持项目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凡未确立明确的纯净目标、指标,或绩效目标、指标设立不可行、不规范的,不予列入部门预算。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申报审核工作与部门预算编制同步进行。要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对绩效评价结果不优的项目,下一减少或不安排预算。

五、乡(镇)、街道办事处预算有关政策说明 2015年乡(镇)、街道办事处按部门预算的编制要求及标准细编预算,同时财政还将以乡(镇)、街道办事处的辖区人口和面积为参数,单独安排 “社会事务专项工作经费”,以支持乡(镇)、街道办事处社会性事务方面的支出。

六、其他需说明的问题 1、2015年部门预算中的正常公用经费,均参考且略低于市直部门正常公用经费标准调整2015年编报要求。2、2014年人社部门招聘的公益性岗位、社区工作者人员经费按人社部门签订的合同要求编报人员经费,并在“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中“社区工作者工资及保险”中反映。

3、乡(镇)、街道办事处卫生院人员经费按在职基本工资和退休人员全额负担的原则在“专项经费”中编制预算。

4、街道办事处集体编制人员经费按档案工资(不包含高出津补贴30%部分)和实际缴纳保险费数额编制,在“专项经费”反映。

篇8:如何完善单位部门预算编制说明书

一、部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部门沟通配合意识差, 缺乏长期发展计划

尽管部门预算最终表现为财务预算, 但它是一个全面、综合的预算体系, 要牵扯到单位的发展规划、业务、资金、人事等方方面面, 而当前各相关部门普遍认为部门预算编制只是财务行为, 财务部门往往无法协调、调动各个部门参与以收集到相应的基础信息, 只能综合往年财务决算数据进行估算, 或象征性地征询各部门意见进行粗略测算。在这种相关部门缺乏沟通配合意识、没有长期发展计划指导的情况下, 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准确性不高, 只重视短期活动而忽视长期目标, 各期预算衔接性差,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只能频繁进行追加和调整。

(二) 部门预算编制方法滞后, 时间不足

受技术、人力等客观因素和利益驱动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目前大部分部门在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时实质上仍采用传统的“基数加增长”法, 并未真正实行零基预算编制方法。而项目预算也尚未建立起完善的项目评估机制, 缺少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科学论证;另外, 由于预算编制阶段时间仓促, 测算预算收支指标等资料掌握不完备、不准确, 预算编制中的收支安排带有很大的草率性与盲目性, 预算比较粗糙, 可操作性不强。

(三) 尚未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和项目管理体系

一方面, 由于国家、省、市出台的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制度相对滞后, 带来执行中“超标”现象的普遍存在, 增大了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定额标准体系的可操作难度。另一方面, 由于基础数据不够准确、真实, 不能正确反映各部门正常消耗的实际水平, 无法形成科学合理的经常性支出的定额体系。面对项目支出, 既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支出标准的对照审核, 又缺乏事中事后的监控, 加上传统的预算编制观念根深蒂固, 财力在部门之间配置不合理的现象无法从根本上改观, 进而加剧了资金供需矛盾, 固化了财政资金在部门间的分配格局。

(四) 各单位争要预算规模, 脱离实际需求

部门预算是在总体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对不同部门可支配资源的安排、配置和调整。许多部门在上报预算建议数时, 倾向于超量申请财政资金。各预算单位害怕按实上报预算, 财政部门会削减一部分经费, 往往编制预算时注入一定水分;另一方面财政部门凭经验对核报的预算进行削减, 而削减幅度的合理性成为审批部门最棘手的问题, 双方始终处于“讨价还价”状态。

二、现行部门预算编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对部门预算编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部门预算一般包括预算准备、预算审批和预算执行, 三个阶段其中预算准备是关键因素。但目前实践中“重决算轻预算”, 对预算的编制、执行与控制、预算的调整及年终决算等一系列工作缺乏整体认识, 结果导致部门预算编制对于控制支出无法产生根本性的作用。

(二) 预算法规建设、配套系统建设等滞后

到目前为止, 涉及到预算审批监督方面的只有一部预算法及预算法实施条例, 加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预算审批监督决定, 以及各省、市、自治区陆续出台的预算审批监督, 也不过只有2~3部法律法规可用, 而目前这些法律还过于笼统, 操作性不强, 远不能满足部门预算管理的需要。

(三) 开展基础性工作的条件不足

预算细化后, 要求预算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逐项测算各类费用, 财政部门审核预算时逐项审核各项费用的合理性, 需要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然而, 目前预算部门由于其所处地位, 无力协调同级或下级各部门。另一方面, 由于不少财务人员在审核某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费用开支方面力不从心, 而预算编制阶段时间仓促, 预算审核存在着随意性与主观性。

三、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 成立部门预算编制小组

一个行之有效的部门预算, 往往要经过各部门的反复推敲、协调一致才能形成, 而部门预算的编制也不是财务部门的独角戏, 是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协调沟通的产物。因此, 要把预算的编制和部门及单位的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起来, 成立由财务部门和预算经费归口管理部门组成的部门预算编制小组, 由财务部门牵头组织预算的编制, 并反馈给执行部门予以修正, 在修正基础上将年度预算层层分解指标、下达执行。

(二) 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程序

部门预算是政府下一年的财政收支, 通过立法机关审批后, 成为具有高度权威性和约束力的法律文件, 预算执行部门应严格遵照执行, 不能随意调整变更。应抓紧制定专门的部门预算管理法规, 采用相对规范的办法, 通过完善财政体制明确编制原则、依据、范围, 经费计算标准或支出定额、专项支出、突发事件支出的预算安排, 预算的调整和追加, 违规违纪的处罚等内容, 使部门预算管理有明确的法规依据和可操作性。

(三) 适当延长部门预算编制、审批时间

细化预算是科学分配财政资金的要求, 要将复杂的年度预算编制细化到每个部门、单位和各个明细项目, 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保障。当前我国部门预算准备最长是4~6月, 而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审议预算仅有短短几天时间。预算编制时间短, 编制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我国的预算编制质量偏低。因此, 适度延长部门预算编制、审批时间, 有助于部门项目的科学论证和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规划, 有利于财政“理财有道”, 部门“用财有效”。

(四) 推行预算编制绩效考核

尽管部门预算改革在全国各级部门广泛推开, 但对部门预算的编制质量、部门决算同部门预算的差异程度, 却鲜有人进行详细考究。特别是项目支出预算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绩效考评、追踪问效机制, 在具体编制过程中, 由于项目缺乏可比性, 可行性论证也不够充分, 难以分轻重缓急排列次序。因此, 应制定合理、客观、公正的部门预算编制考核奖惩办法, 激励基层预算单位如实编制部门预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督促基层预算单位主动在细化预算编制上下功夫, 强化预算的约束。

(五) 制定科学的财政支出的范围和支出标准

财政部门应加强对预算编制标准的调研, 完善定员定额、支出标准等体系。基本支出预算中的人员经费实行定员定额管理, 其人员编制和开支标准都有相应的制度规定, 执行比较严格, 具有一定稳定性。但公用经费、项目经费的预算定额比较复杂, 缺乏完整的标准。按照细化预算管理的要求, 公用经费、项目经费的核定应落实到具体的用途和项目上, 特别是对于低标准和无标准的项目加紧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 既要考虑工作需要, 也要考虑财力可能以及可操作性, 切实发挥预算编制标准的指导作用。

(六) 加强部门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

建立预算编制“回头看”制度, 对部门预算资金的使用进行跟踪, 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及预算项目的变更、取消、追加和调整审批制度, 这样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结果三环节中形成以预算编制为核心的系统运行状态, 以便及时找出编制与执行结果的差距、漏洞, 进而改进部门预算编制方法, 逐步缩小偏差, 为下一次科学、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提供可鉴之处, 进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完整性。

摘要:近年来, 部门预算改革虽取得了一些成绩, 优化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但在具体实践中, 部门预算编制仍存在许多问题, 影响了部门预算对部门行为的规范和制约作用。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应成立部门预算编制小组, 规范部门预算编制程序, 适当延长部门预算编制、审批时间, 推行预算编制续效考核, 制定科学的财政支出的范围和支出标准, 加强部门预算的监督检查。

关键词:部门预算,编制,编制小组

参考文献

[1]杨秀玲, 谷彦芳, 宋凤轩.深化部门预算改革的思考[J].经济论坛, 2004 (19) .

[2]傅道忠.关于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管理制度的思考[J].兰州商学院学报, 2004 (4) .

上一篇:与诚实守信的演讲稿下一篇:社交媒体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