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2024-06-18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通用6篇)

篇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海子街镇教管中心实施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你们来我镇进行素质教育工作督导评估,我谨代表全镇教职员工对你们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支持下,我镇广大教职员工根据《贵州省普通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发扬无私奉献、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精神,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一切教学资源,接受最新教育理念,以“培养全面发展合格人才,张扬学生优质个性”为办学理念,使全各校素质教育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现将镇教管中心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向各位领导作如实的汇报,在汇报中,肯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和指正。

一、全镇基本概况

海子街镇教育管理中心,辖一所镇中心完小,一所九年制学校,12所村级完小和3个教学点,社会力量办初级中学和小学各一所,一所学校现有校级干部12人,校长岗位培训率和持证率100 %、提高培训合格率100 %;有教职工 301 人,学历合格率达100 %,其中本科学历 96 人、大专学历 186 人,大专以上学历占 93.69 %;有小学中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99人;有市级骨干教师 4人,区级骨干教师4人,镇级骨干12人。全镇现有 146 个教学班,学生7421 人。近年来,镇中心完小学校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秉承 “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强师兴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文明、进取、自主、创新”的校风;“诚实做人、踏实做人”的教风和“勤学、好问、乐读、精思”的学风。为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素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已成为一所有一定影响力的镇级素质教育农村示范学校。因此,全镇其余13所村级学校校以此为榜样,扎实开展自身素质教育工作,素质教育成绩显著,硕果累累:学校集体先后荣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贵州省优秀少先队集体”、“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教师继续教育先进单位”、“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奖”、“禁毒示范校”、“地级绿色学校”、“地级德育示范校”等荣誉称号;教师、学生分别荣获国家、省、地、县、镇级表彰146人次。

二、工作与成效

(一)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保证素质教育质量 1.领导班子建设

各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锐意进取,身先力行。各部门团结合作,分工具体明确,职责到位且能独挡一面,是一支有号召力、战斗力、凝聚力的青年骨干队伍。能够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学习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管理水平。班子成员坚持做到定期检查自己的分管工作,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班子成员都具有为教师服务的意识,能够与教师真诚相处,工作中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在政治上引领教师,事业上支持教师,业务上指导教师,生活上关心教师,使教师能充分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让教师队伍充满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激发教师在工作中释放巨大潜能。

2.教师队伍建设(1)师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中,全镇各校长期坚持师德教育,弘扬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抓住考核和德育优秀教师建设评选,大力表彰奖励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如吴志凌、吴梅等14为教师被为县级德育优秀教师。同时坚持每周一、周四下午集中教师学习,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更新教师教育理念,不断进行师德、师能、师表的修炼,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每一次的学习中,校领导都耐心细致地教育引导教师处处做学生的楷模,做学生的典范,做学生最真诚的朋友。校领导不放过与教师每一次谈心的机会,结合教师实际工作潜移默化渗透新的教育理念。经过不断学习,教师的角色开始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向“平等和睦的朋友”悄然转变,由传授者向促进者悄然转变,由管理者向引导者悄然转变。(2)骨干培训

完成了获准省教育厅立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开发研究》和市教育局《六个三》课题实验结题工作,在实验过程中,结合新课改,打破教育教学活动“以课本为主”、“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闭关自守局面,构建了一种课内外衔接、校内外结合、多学科整合的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当年全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中,总体成绩居全区第一;2012年6月,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安排,完成了省级课题《学科教学中的学生合作学习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申请报评工作,获准省教育厅立项后,我校将立即开题实验,争取2014年结题。老师们在国家、省级、地级、县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参加省教育学会、省教科所论文评比40余人次获等级奖。

(二)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供素质教育保障

1.在上级教育部门帮助下,各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已按农村学校一类标准基本配齐,有标准篮球场、乒乓球桌、单杠、双杠、等。

2.学校教学用房充足,班班有教室,校校有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等。科学实验仪器齐全,能满足学生分组实验和各种实验需要。实验开出率为100%,每次实验,教师都会指导学生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全镇学校总藏书量达书193946册,生均26.13册。各校阅览室、图书室配有1—2名图书兼职管理员,全天向学生开放,各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及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

3.海子街小学、迎宾小学等建立了校园广播、远程教育接收系统;全镇学校现有电视42台,计算机85台,配备了相应的各学科教学光盘。海小两个计算机网络教室配备了完备的多媒体设备,为全镇的教研教改提供了先进的电教平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优良的信息技术学习场所,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传送,教学设备管理规范,办学条件大为改观。

4.为了让残疾儿童也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海小、前所等学校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工作抓的比较扎实。有专职老师辅导,因材施教。曾经省教育厅、民政厅、残联等三家联合授予了“贵州省‘十五’期间特殊教育先进随班就读点”荣誉称号;上级有关领导多次对我镇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给予较高评价。

5.各学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和留守儿童亲情聊天室。每天中午12:30到1:30,每周三、周五下午两节课后向学生开放。在开放时间,安排心理咨询兼职教师负责和前来咨询的学生或留守儿童谈话交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指导他们与父母聊天,解除他们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烦恼。

(三)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彰显素质教育本色 1.规范课程设置,切实减轻课业负担

近年来,各学校严格按《贵州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表》设置课程,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师严格按课程表上课,严禁语文课、数教课挤占音体美等课堂,各学校不断完善修改了对教师的教学评估方案,将音、体、美、综合实践、科学、英语、地方课程等学科的教学纳入教师绩效考核内容。各校加大集体备课力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按《省教育厅关于坚决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黔教基发[2011]85号)文件精神布置课外作业,禁止教师向学生推荐或暗示学生购买课外教辅用书,禁止教师私自办班和有偿家教,切实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

2.以教研教改为契机,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各学校严格执行教管中心制定的备、讲、批、辅等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对教师备课提出了具体要求,坚持先备课再上课,备课做到:任务清楚、目标落实、教法新颖、学法科学、反思及时。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落实课前研究,提倡集体备课,改变备课形式化;教师备课提倡写详案,教案形式多样化,做到目标明确,符合学生实际和认知规律,具有可操作性,真正体现新课程精神。要求教师每课写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执行《课程标准》,灵活机动地使用教科书。教导处对教师备课进行月查,对优秀的教学设计,向全体教师推广。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上课,多年来,我校教师自制课件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得以较好凸显。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倡导师生协作交流、自主探索,引导学生默读静思、质疑问难、筛选内容,进而合作讨论,以促进教学,张扬学生个性。在新课程改实验过程中,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给素质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变化。

3.以具体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各校高度重视“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引导师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机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努力做到:(1)上齐体育课。(2)进一步上好“两课、两操”(体育课、活动课、眼保健操、广播操)。(3)统一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4)举办好每一届冬运会。

4.坚持以德育为首,大力实施素质教育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德育教育质量是学校的发展之本,生命之本。(1)我校每周一坚持举行升国旗仪式,坚持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校刊、班刊、校园广播为宣传阵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德育规范建设。(2)每周少先队广播站广播内容由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中间插播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3)大队部坚持每学期开展“主题队会观摩”制度。近年来,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行”、“诚信在我心中”、“安全伴我行 ”等中队主题会。(4)将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在节日庆典中,如元旦,了解祖国过去一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六一”儿童节,感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学好本领;国庆节回顾光辉的历程,展望祖国美好的前景等。(5)将品德教育融入主题活动中。如爱心捐款、手拉手活动等。安全教育周,举办防灾自救知识讲座,观看《安全知识教育》,进行安全知识竞赛;文明礼貌月,“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队会活动及“告别不良习惯,争做阳光少年”大队主题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教育效果。

(四)开展特色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1.推广“经典诵读”,打造书香校园

烧杠小学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我校以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促进学生积淀文化底蕴,深化学校读书文化的教育。经过多年的《三字经》、《弟子规》等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学校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生背诵积累的诗篇猛增,作文水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进一步优化,更为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高尚的品格与快乐健康的人生观。

2.倡导低碳生活,宣传环保理念

近年来,海子街小学开展了“倡导低碳生活,宣传环保理念”活动,将养成教育渗透在环保活动中。在学校里,学生可将学校每一角落的垃圾捡起,每一位学生都会守护好班级植物角,坚决不让任何一个人摘走一片树叶,使整个校园四季常绿鲜花常开。这是我校在学生中广泛宣传绿色环保理念取得的成效,对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尊重个性差异,改革学业评价方式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光“的机遇,每个学生都有被激励、赏识和成功的权利,从而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我校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全面推行学生综合评价方案,决不单纯以语文、数学成绩评价学生。而是从道德品质、运动与健康、科学素养、审美与特长、学业成绩等方面进行评价。既有平时评价,又有期末评价,改变了学业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在每学期末,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认真填写《学生素质报告册》。认真记录每一位学生在成长路上的闪光点。班主任对学生评语贴近学生,为学生需改进的地方指引方向。

(六)营造美好育人环境,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1.创建“平安校园”

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安全工作计划”。每学期初学校与班主任、学校与全体教师、学校与值日教师、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学校与食堂工作人员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强化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安全责任意识。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告家长书、宣传橱窗、校会、队会等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防溺水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要求各班每学期进行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学校水、电路、教学设施及教学楼的安全隐患排查,并记录存档,及时作出整改。同时,学校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加强学生食堂管理,同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师生饮食、环境卫生的监督整治工作。学校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预案,建立了相关安全管理制度,争取做到无安全隐患死角。由于宣传到位,措施得力,学校教学秩序井然,多年来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

2.校园文化建设

海子街小学通过问卷形式,组织全体教师和高年级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问题:你理想的人生是什么样的?你理想中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如果你是校长,你办学的愿景是什么?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从老师和同学的想法中找到了我们的办学愿景——校训:健康、诚信、平安、快乐;校风:文明、进去、自主、创新;教风:热爱学生、严格要求、施教严谨、理念创新;学风:勤学、好问、乐读、精思。各校按照《海子街镇教育管理中心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不断加强育人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每一面墙和每一个角落育人功能。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朱红色的校门柱子上镂刻着一副对联——“春风无限意宜晴宜雨,苑树几多情渐长渐新”,这幅对联是曾在我校读书又在我校任教的知名老教师路敦书所撰,且有幸得到我们区教育局陈影平局长宝墨书就。每当师生进出校门时,这副对联随时都在滋养着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勾画出一幅学生每天都在教师的无限春雨中渐长渐新,校园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顽强、积极向上的育人美景。校园内从下操场到上操场的梯子中间的大理石上刻着校训、教风、学风以及校徽等内容,这个校徽来之不易,是托人请北师大的一位教授精心设计而成,他表达的意思是以乌蒙山为背景,象征我们毕节海子街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天空中展翅翱翔的大雁如放飞的希望,把祖国的花朵一批一批送往梦想之地,下方的阶梯象征一切从海小起步,走向成才,实现理想,登上人生之顶峰。右边树荫下的墙上是曾在我校任教的靳鑫、吴亚宇两位老师的巨作,左边是吴亚宇老师书写的国学经典《弟子规》,让学生知道《弟子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教育学生做一个对社有用的人。,首先要孝敬父母,有爱兄弟姐妹,其次,说话办事诚实守信,在与人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亲近有仁、有识之士。在此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很好报效父母,报效祖国。上下操场敬立着雷锋、陶行知、张衡、孔子爱迪生等多位古今中外名人雕塑。让学生从小就把他们对世界所作出的贡献及精神画像深深的刻在心里,深受教育,让他们的精神时时鼓励师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教学楼走廊、墙壁经过规划设计,悬挂名人名言、张贴师生作品等,校办文化长廊让学生的手抄报、书画作品、才艺展示在此得到尽情展示,琳琅满目的作品不但令人眼界大开,还凸显学生的成就感和自豪感。道德苑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吟咏诵读,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

三、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打算

在全镇各校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镇各校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也面临诸多困难,有待切实解决。一是硬件设施的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配置和应用还要加强。二是师资队伍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要逐步充实。三是教学研究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改革要继续深化。

今后我们将在问题中寻找办法,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一是再加大要资金投入,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争取区教育局的支持,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吸纳更多的青年教师和紧缺学科教师,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不断加强校本教研,用教科研来促进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提高全镇办学质量。

谢谢大家!

篇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山东省临沂益民实验学校

益民实验中学是经河东区人民政府同意、临沂市教育局批准的一所新建初级

中学。学校从2000年5月开始筹建,占地138亩,校舍建筑总面积合计为28516

平方米。建有标准多媒体教室38口,移动多媒体教室3口,微机室2口、语音

室1口、理化生实验室6口、音乐教室2口、舞蹈教室1口、书法教室1口、美

术教室1口、教师学生阅览室3口及容纳1000人的学术报告厅一口。学校建有

校园网、广播电视台、宽正教研平台,实现了校园网、多媒体教学网、校园广播

网、通讯网、有限电视网“五网合一”的现代教育教学网络。

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2120名在校学生,教职工132人,其中高级教师名,中级教师名,专任教师名,本科学历100%。获“国家级优秀教师”、“国

家级优秀班主任”、“省级特级教师”、“省、市级优秀教师”、“沂蒙名师”、“市师德标兵”、“市优秀班主任”、“市教科研先进个人”、“市优秀教育工

作者”等荣誉称号者达人,市级教学能手人,市级教学新秀人,河东区学

科带头人人,区教学能手、教学新秀人。名教师参加省市级讲课比赛、教

学基本功比赛获奖,名教师在省市区执教过公开课,名教师在省市级论文、课件评选中获奖,篇论文在市以上刊物发表。

几年来,我校以“自强不息,厚德博学”为校训,树立“一切为了师生的发

展”的办学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

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

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育创新,以争创省级教学示范学校为动力,规范管

理,依法从严治校,德育为先,狠抓质量,全面开创益民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取

得了显著的工作成绩。学校先后获得的荣誉有:“临沂市学校管理先进单位”、“ 临

沂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临沂市机器人实验先进学校”、“临沂市规范化

学校”、“临沂市教学示范学校”、“临沂市师德建设先进单位”、“临沂市科普示范

学校”、“临沂市教科研示范学校”、“临沂市绿色学校”、“山东省校本研究示范

学校”、“山东省奥林匹克竞赛优胜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绿色学

校”、“全国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单位”。

一、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机制

1、办学思想和总体目标。在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之后,学校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新的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并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深入人心。我们将

“自强不息,厚德博学”作为校训,提出了“一切为了师生的发展”的办学思想、“让每个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的教育理念和“每个学生都是重点学生,每个学

生都能成人成材”的人才理念;倡树“重德、好学、关爱、自强”的校风和“诲

人不倦,追求卓越”的教风,建立严格、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坚持“育人为

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行为习

惯、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为总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教

育创新,努力实现“办人民满意的特色教育”的办学目标。

2、以先进的理念引导教师。思想上,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服务意识,“学校是我家,发展靠大家”。向老师公开征集益民教师誓言,我们的教师誓言

是:。“把简单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已成为每个益民教师的工作理念。业务

上,教育老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真正理解“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我与学

生一起成长,学校的发展就是自己的发展。另外,我们提倡建立融洽的新型师生

关系,开展“我做一天学生活动”,彻底改变“师道尊严”的思想,让老师放下

架子,做学生的朋友,建立民主、和谐的益民大家园。

3、坚持德育为首,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健全德育工作网络,改革德育工作评价方案,充分发挥政教处、团委、年级组、学生会的自我管理能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建立“德育辅导员工作机制”,德育工作人人有责。坚持以制度约束人,以活动锻炼人,“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相处,学会创新,学会审美,让多数学生成才,让全部学生成人”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努力为每位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教育”是我们教育的愿景。

(二)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1、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科目开设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省定课程计划,开设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并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三大学科,没有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课时。学校制订《益民中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十项规定》,要求全体师生认真学习贯彻《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和《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学校与每位教师签定了《规范办学行为教师责任书》。高度重视并认真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校本与音体美等课程。学校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引导教师科学设计学校课程与教学方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目前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有《诗情润泽人生》、《走向成功》、《明礼》、《住宿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校园法律法规教育读本》等。

2、依法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每周上课五天,早晨起床不早于7:00,晚上熄灯不迟于21:00,保证学生每天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严格考试次数,每学期只进行一次期末质量检测,考试成绩不排名、不公布,平时单元检测实行无分数评价。随时调控学生的作业量,不给学生增加任何的课业负担。

3、学校有科学、完备的教师培训培养的规划、措施,并落到实处。重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并形成制度化,形成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同伴互助;教学业务档案完备,建立了教师成长档案袋,管理规范。学校建立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制度,如全员培训制度、同伴互助制度、教师学习制度、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学校领导和学科带头人轮流讲座制度、外出学习汇报制度等。有近期和中长期教师培养培训规划和计划,工作落实、措施有力、效果好。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学校支持教师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和学习、培训、进修,并且形成制度化,老师们把外出学习、培训当成一种福利、一种无上的光荣,2007年上半年先后派出80余人次赴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参观学习;2008年10月派出两批共70余名优秀教师赴南京东卢中学参观学习;2009年11月派出60余名骨干教师赴安徽考察学习,同年12月,又派出10名教师到河南许衡中学参观学习;2010年6月又派出66名教师赴上海建青实验学校参观学习。所有省市级优质课评选均派老师听课学习。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四年时间先后派出200余人次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种培训及研讨,同时,教导处有效地进行过程管理,确保外出学习者返回后作一次报告或上一节示范课,一人学习,群体受益,形成资源共享。

二、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以实现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一)打造“活而有效”的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一个学校教育教学成功与否也关键看课堂教学。我们牢牢抓住课堂教学改革这一中心课题不放松,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探索。在2008年河东区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会上,教研室提出了构建“活而有效”的课堂的口号,其目的是通过改革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逐步使课堂教学达到两个层面的特征要求,即教师的教基本做到“精备、投入、有法、有效”,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兴奋、专注、活跃、满意”的基本状态,从根本上改变课堂教学气氛相对沉闷和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的现状,从总体上实现课堂教学“活而有效”的目标。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校也开始了构建“活而有效”课堂的探索。其具体做法是:①重视对临沂市“三五X”教学策略的学习和研究,充分发挥先进理念的引领作用。学校把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市“三五X”教学策略作为校本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把领会“策略”的内涵和实质,创造性的开展好“活而有效”课堂构建活动,作为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明确了市“三五X”教学策略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②构建“阳光课堂”,建立新的“活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学校要求所有的老师教学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我的课堂我做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评选阳光教师,重点不是看教师所教的班级学生的成绩,而是调查班级学生,喜不喜欢老师上课,是否盼望着老师给他上课。其次要求教师授课以“学案”为载体,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内容,构建一种“充分自主、有效合作、适当探究”的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主体地位,还孩子以“充满阳光的课堂”。

(二)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

1、紧紧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对象,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积极进行作业改革,规范作业布批,减少无效劳动,减轻学生负担。严格控制学生作业时间、作业量。作业的分量和难度适当且提倡分层布批。教导处实行作业监控制度,各年级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1.5小时(语数英各20分钟,理化各15分钟)。学校明文规定,坚决不搞题海战术,不准购买市教研室规定之外的教辅资料。并严把作业质量关,所有作业必须由班主任和年级主任签字,由教导处不定期抽查学生每日作业量的情况(包括双休日回家作业量是否超过各年级规定时间),在教师会议上通报检查结果,以此来规范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常规执行。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类分层布置作业,批改、反馈、辅导认真及时,耐心细致,针对性强,并且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

(三)构建科学全面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近年来,我校一改过去单纯以学习成绩来衡量评价学生的片面做法,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建立起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发展目标分为学科学习目标和基础性发展目标两大方面。学科学习目标是指各学科课程标准列出的本学科学习目标和各个学段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基础性发展目标是指学生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维度的表现。评价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评价过程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原则。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公民素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以及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评价,又要注重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评价,纠正单纯以文化课考试成绩评价学生、选拔学生的错误做法。

2、评价目标的发展性原则。以激励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表扬学生的进步,分析和理解学生的不足,提供诚恳的建议和帮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使学生明确自己发展的努力方向,促进学生发扬成绩,弥补不足,健康快乐的成长。

3、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原则。采取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的方法,评价结果采用等级评定、描述性评语、质性评语相互补充、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

体现不同评价方法的优越性和互补性。

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原则。改变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做法,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激发评价主体与客体各自在学生评价中的能动作用。充分发挥家长评价这一环节应有的功能,让家长广泛的参与学校的评价改革。

5、评价过程的动态化原则。学生评价的着眼点要瞄准学生自身的纵向发展,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终结性评价要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形成性评价。评价要贯穿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良好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多种潜能的开发、体质健康等学生素质发展的全过程。

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引导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评价观,转变了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引导学生实现了自我认识、自我教育,明确了发展的方向,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引导家长和社会逐步形成科学的观念,营造了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为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

综合素质评价不仅体现了“教”,更体现了“育”,它是每个学生真实记录成长轨迹,家长老师真心倾听学生成长脚步声的有效载体。

三、教育教学质量结硕果。

(一)学生自主发展结硕果。

1、以德育教育为载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利用对校本教材《走向成功》的学习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过程。教材中包含《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集体量化评估制度》、《益民学生一周常规》等28项管理制度。通过强化学习,进而内化为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

益民中学向来重视学生的自主管理,校长室、政教处一贯以来把学生自主管理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益民特色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管理效能。益民的学生自主课操、自主班会课、自主课堂等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引起了河东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今年5月份河东区“自主学习、自主管理改革”现场会在益民举行。校长刘敬国做了《学生自主管理,彰显教育特色》的交流报告,益民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的人选经过严格、规范的竞聘程序产生。先是班级推荐,接着政教处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然后进行公开竞聘演讲,评委现场面试,即时提问,最后汇总打分,遴选出品学兼优、素质过硬的学生组成自主管理委员会。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全部交给了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

2、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强化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内省,在内省中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经常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充分利用每周一升国旗这一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一周一个主题,一月一个序列,有爱国主义教育,有环境保护教育,有团结友爱教育,有文明礼仪教育,有爱惜粮食教育„„活动丰富多彩。结合我校寄宿制的特点,利用我校校园网的优势,开展了“校园歌曲天天唱”活动,每周播放一部教育部推荐的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利用校园广播、学校电视台及校刊校报等宣传渠道,对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真正达到了“男生有君子风度,女生有淑女风范”的境界。深入开展了如:“文明”“安全”“法制”等为主题的争做“小淑女小绅士”活动,“吃不言,睡不语”活动,演讲比赛、手抄报比赛、报告会等活动。以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学会感恩为主要内容,广泛组织学生参

与“手拉手”、“志愿者在行动”“为灾区献爱心”等公益活动。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全自动课操表演已成为对外界展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窗口,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科技节、图书节从倡议到计划,从组织到总结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从旗手、仪仗队训练到主持仪式,从国旗下讲话到学生誓言,全部由年级团总支部组织。这样,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得以培养起来。

3、以激励为主导,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评选“校园之星”和“益民魅力学生”是我校激励学生自主发展的主要形式。学校制订了详细的“校园之星评选细则”,细则凸显了学生自主发展,涵盖了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根据评选细则,每周从班级到年级层层选拔,每周确定两名。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为其颁奖并宣读颁奖辞。校园之星的事迹材料在学校宣传栏张贴,每学年从全年的校园之星中优中选优选出十余位“益民魅力学生”并在校园醒目位置展现他们的魅力形象,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榜样。

(二)智育水平超一流。

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是我校的立校之本,一流的教学质量是我校最大的特色。根据我校学生来源、师资结构和目前的教育形势,今年,我们提出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续创益民教育辉煌”的口号,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重点位置,把“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摆在学校工作的重点位置,把“关注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摆在学校工作的重点位置。

十年的办学经历证明,我校学生具有全面而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思维敏捷,应用能力强。在全国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有82人获得国家、省、市一二等奖;在“圣陶杯”作文大赛、宋庆龄基金会举办的全国作文大赛等比赛中,我校有200余篇学生习作获得大奖;2005年临沂市首届中小学机器人操作比赛在我校举行,我校获团体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2006年、2007年临沂市第二届、第三届电脑机器人比赛亦在我校举行,我校代表队获得多项冠军。09年电脑机器人比赛获一等奖。教学成绩连续七年位居全区首位,近三年已经跃居临沂市同类学校前列。我校连续八年被评为河东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五年被评为临沂市初中教学工作先进学校。

(三)体育美育两育并举。

在注重学生智育水平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加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逐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上好体育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开展每天上下午各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大力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让学生们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安排好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认真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按照标准测试学生身体素质状况。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发起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学校自2008年坚持至今。学校每年花费大量资金,添置体育器械及健身器材,每年春季、秋季举办两次田径运动会。连续五年承办全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并获团体总分一、二、三名;连续六年体育成绩居全区前两名,98%以上学生达到国家《国家学生体质建康标准》。

2、构建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校园文化。学校将每年的10月份定为“金秋艺术节”。“金秋艺术节”活动由体育、音乐、美术组成。“校园歌手”大赛、舞蹈比赛、器乐演奏、曲艺比赛、美术作品展、篮球赛、乒乓球赛、运动会等丰

富多彩的活动,给每个师生一个展示自我、挖掘潜能、培养个性特长的舞台。艺术节文艺汇演,将活动推向高潮,会场歌声高昂,管弦悠扬,琴音缭绕,舞台上下温馨亮丽,为校园谱写了一篇秋日华章。在五届区中小学艺术节中,我校学生共获音乐类25个一等奖、美术类30个一等奖;在2008年全区中小学“唱响青春、喜迎奥运”阳光体育之歌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第一名;2009年“庆国庆”师生合唱比赛中获一等奖并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首届中小学生奥运精神进校园美术大赛中,九人获得一等奖,一人获二等奖,我校获组织奖,09年全国中学生书画大赛中获一等奖5人,二等奖4人。2009年,我校承办了临沂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汇报表演现场,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篇3: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多年的基础教育经历, 让我体会到, 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学校持续发展的顶层设计构建

(1) 价值体系, 即育人价值。人的发展, 应该成为一所学校追求的起点和终点。我推崇的教育观是“教育是为了人的成全”, 学生观是“每个学生都是一座宝藏”, 致力于培养学生“善良、自律、阳光”的品质。善良是指淳朴、友爱、温暖, 人性中的至纯至美;自律是指正己、诚信、自觉, 行为中的自我约束;阳光是指健康、快乐、自信, 心境中的积极开朗。

(2) 目标体系, 即核心素养。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基于此, 我主张的学生核心素养是:身心健康、品格高雅、学养深厚、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身体健康, 有强健体魄;心理健康, 有阳光心态。品格高雅:爱国情、感恩心、文明语。学养深厚:学养就是学识、修养的概说, 它对人起着直接或间接的启迪智慧、增强悟性与创造能力、提高高尚品位的重要作用。自主发展:我们每个人只不过是和自己赛跑的人, 通过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培养自主意识, 达到自主发展, 远离平庸, 走向卓越。

(3) 策略体系, 即达成途径, 源于需要、高于学生、合作创生。写进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分部门分线具体分工, 稳步推进。校长要坚信:健康≥德育≥成绩, 一个人走得更远, 不是因为他成绩好、分数高, 而是他拥有健全的人格, 成绩是健康与德育的副产品。

二、立体课程体系的探索开发研究

结合校本实际开设三大课程体系:品格类课程、学科类课程、生涯类课程。品格类和学科类为学生必修课程, 由教师自主开发, 让教师成为专家,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生涯类为学生选修课程, 让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大学、走进职业, 力求为学生的生涯规划助一臂之力。就“学习”而言, “学”是指掌握知识和技能, “习”是指实践, 我们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前者, 而忽略后者。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教育的良心是爱与尊重。教一个人, 要教他自主探索的思维;育一个人, 要育他形成健全的品格;帮一个人, 要帮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孩子需要具体帮助, 习惯的养成、时间的管理、人生的规划、爱的感悟能力等, 并告诉他们成长为自己喜欢的模样。

重构课程目标:人格塑造、民族情怀;科学精神、国际视野;职业规划、创新素养, 让生命在课程中走向丰盈。

三、学生自主发展的培养方式改进

当前, 我国最大的危机是创新的危机, 也是教育的危机。早在2005 年, 钱学森就提出:“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十年多过去了, 钱学森之问, 依然是教育之“痛”, 这个“痛”是当下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长期思考的问题。今天的学校教育往往是大规模的“同质化”“工业化”, 我们老师做了一个个判官, 无情地扑灭了学生的创新火花,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 有无数“屈死的灵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提出:“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应该从课程的自主选择、知识的自主学习、行为的自主管理三方面入手,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众所周知, 德国的教育是世界领先的, 但在德国, 你根本看不到培训学校和补习广告, 《德国基本法》明确规定, 任何人都不可以对儿童进行所谓的学前教育, 比如跳舞、体操、读书、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等统统被禁止。那里没有强加, 孩子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志趣学习, 那里没有高考, 每一个人通过申请就可以上大学, 因此, 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幸福乐园, 学习成为孩子们最快乐的事。

学生在什么时候学习收获最大?不是听讲的时候, 而是用心自我探索的时候;把主动选择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我赞同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的:“通往智慧的唯一途径是在知识面前享有绝对的自由。”

快乐, 是学习最好的内在动力。老师和家长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是帮助孩子建立学习的兴趣, 引导孩子从学习中体会到快乐, 找到自己, 简单地说就是发现孩子的天分和兴趣。老师真的不必在乎一个孩子在数学课上看惠特曼的诗集, 或者一个热爱数学的孩子从来不读文学经典。教育的出路是尊重每个孩子的内在, 所以, 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篇4:学校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关键词】学校教育;发展奠基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1-0007-02

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数年前,台上学校便深刻认识到正确办学理念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确定了以人为本,“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基,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

1 为学生个性发展奠基

学校教育对学生整体而言,要有基本统一的要求和内容,即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但是,统一的要求和内容要在学生身上使之个体化。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孩子,我们不能把学生培养成一模一样的人,也不应该这样要求学生。

有人说:“教育要有真正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只有从骨子里认可、欣赏孩子才是根本。”

这种认可和欣赏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学生个性的肯定。尊重与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每个教师的法律义务,尊重更应该表现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具有个性的人才,我们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们要用一种合理的、民主的鼓励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和期望去塑造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都有好的一面和差的一面,教师要全面地、辩证的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尽可能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自强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展。

2 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

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其含义广泛:既要使学生学会做事,又要使学生学会做人,要把做事和做人教育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正确地继承知识,又要使学生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把继承和创新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增强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又要使学生发展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要把发展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既要使学生提高智慧,又要使学生增进身心健康,把提高智慧和增进健康结合起来。

在教育实践中,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劳动,充分发挥课内外、校内外教育作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调动学生动脑动手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积极地获取知识,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尊长爱幼、欣赏同辈、维护公德、遵纪守法等意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心理耐挫能力。

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基,是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育的根本。

3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一直以来,我们在教育中都非常看重一个学生,或一个人最终成了什么样的人,有了什么收获。但并非每个人都会有非常好的结果,所以对于每一个普通的生命而言,我们应该关注的是生命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经历的每一天,体验的每一刻,也许学生的题目并没有做对,作文写的并不优美,但他们去做了去写了,这就是收获就是成长,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需要让学生体验成长的过程。

为了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在为学方面,重在授之以“道”建立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习真正成为他们的终生自觉行为;在修身方面:重在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其诚信、坚韧、自信等优秀品格,引领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爱,感受生活中的美,并积极创造美的生活,乐意奉献自己的爱心。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重在学校思想教育工作的转变,在目标上,由一般的形势教育向学会做人这个目标转变,赋予每个学生做一个成功人所需要的各种素质:如爱心、敬业、毅力、信仰、价值观、创新等;在内容上由呆板的课堂教学向丰富的生活实际转变,倡导学生参与公益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倡学生阅读。在方法上由灌输式向着自我教育方式转变,让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努力培养学生“五会”——会做人、会生存、会求知、会合作、会创新。

纵观历史上成功的教育,都有其科学实效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大凡成功的教育,都因其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理念,并在其先进的理念指导下全面施教。

School education found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bstract】Of advanced educational concepts, internal cohesion, centripetal force, external is the core of competitiveness and brand. School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a whole, a basic uniform requirements and content fo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s the foundation, laid the foundation stone for the lifelong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篇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广东省中山市实验小学创“智趣教育”办学特色之路

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学习是中山市实验小学办学不懈的追求。学校本着“以智启智,以趣激趣”的做法,让有潜力的学生兴趣得到培养和发展,在游戏和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减少他们成长的烦恼和挫折。践行“学校是乐园,活动是心灵的体操”的思想,力争通过建设一支有能力、有追求的教师队伍,培养品学兼优、智趣盎然、特长突出的学生。“以情换情”、“以趣激趣”、“以智启智”、“智趣交融”构成了中山市实验小学鲜明的“智趣教育”办学特色的全新教育内涵。学校围绕学生的智慧与情趣和谐并进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构建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校园环境体系,完善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制度,建设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学校文化,展开智趣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践。伟人故里名校领航

中山市实验小学创建于1957年,现有40个教学班,学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近200人。是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广东省文明单位、首批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中小学科研兴教示范基地、全国书法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透过历史,中山实小在刘道康校长的引领下追逐“智商情商双向开发,素质特长全面培养”的过程,让学生彰显着个性,让教师洋溢着幸福,让校园充满着生命活力。

特色

智趣教育奠基人生

何谓“智趣”?“智”,即“智慧、智能、智略”,就是智慧与能力;“趣”,即“生趣、情趣、理趣”。“智趣”即以趣导智,以智激趣,学校教育始于激发兴趣、培养志趣并发展情趣,目标指向增添智慧,提高能力。

从培养目标来看:“智”反映学校努力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从知识基础到认知水平,从思维能力到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落实智育目标。“趣”反映学校努力促进学生情感素质的提升,从公民道德到社会责任,从心理品质到自我调适能力,全面落实德育目标。

从教育内容来看:“智”侧重于学校设置的各门文化课程,落实课程计划,提高教学有效性,优质高效地完成各学科教学任务。“趣”侧重于学校开发的各类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拓展课程视野,丰富儿童精神世界,鼓励个性发展,重视特长培养。

从教育方式来看:“智”强调了学校教育行动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客观、理性、务实,遵循教育规律,尊重现实基础,以科学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治校、治教、治学。“趣”体现了学校教育活动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的指导下,生动、灵活、创新,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以勇敢的探索精神和开放的教育情怀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从教师发展来看:“智”要求教师要充满智慧,体现了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更高要求,以智慧启迪智慧,教师需要有广博并且精深的知识结构应对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望。“趣”要求教师以趣激趣,用浓厚的兴趣、鲜明的志趣、高雅的情趣激发学生产生源自于精神世界内部的发展需求。

学校全面实践“智趣教育”特色办学,以此让学校更有朝气,让师生更添智慧;让学校更具美感,让员工更添和谐;让教育更富创造,让师生增添情趣的教育。培训

打造智慧阳光教师团队

宽松的环境能够愉悦身心、释放压力。学校为了陶冶教师性情,培养教师高雅的情趣,丰富服了校舍紧张、资金短缺的困难,建成了一动一静的“教师活动中心”。茶艺室、书法室、瑜伽室、舞蹈室、乒乓球室„„应有尽有,目的是让高雅情趣就这样渗透在教师生活中,学校积极打造教师的“一流阳光团队”,因为只有心中有阳光的教师,才会将阳光播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学校还着重从教师的培训、评价和激励三个方面来加强对教师专业的引领。

分层培训,任务驱动,专业引领。学校对教师进行分层培训,新教师以“为美好的职业生涯奠基”为基本目的,立足本校、本岗、本职,自从事教学工作的第一年起就努力进入一种研究的状态,构建“岗位研修,名师帮带,协同研训,制度管理”的新教师校本研训模式;青年骨干教师,以“向远大的教育理想启航”为基本目的,构建“定向培养,任务驱动,名师导学,目标管理”的骨干教师校本研训模式;名教师培养对象经过长期的实践考核和依据具体的评估标准选拔产生,以“向教育家的巅峰迈进”为基本目的,着力于探索名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构建“学研结合,课题驱动,优势发展,整体提升”的名教师校本研训模式。探索出了一条“名优化、专业化、特长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引进一个教师,形成一个亮点,打造一门特色”的方针,建设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绩效评价,超越规范,追求创新。通过实施多评价主体参与的全程教师工作绩效评价,进一步优化学校管理,推动学校管理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建立了教师成长记录档案,教师绩效评价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成果激励,超越平凡,追求卓越。学校还多种渠道筹集资金设立了学校奖教奖学专项基金,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争创荣誉,为校争光。奖学专项基金共有9大类,分为团体荣誉奖、科研成果奖、教学成果奖、竞赛辅导奖、荣誉称号奖、学历超标奖、职务晋升奖、名师成才奖和优秀学生奖。学校每年都举行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并给予教师相应的奖励。同时,学校还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区、市、省乃至全国的各种评优、竞赛活动,激励教师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在提高教学艺术的崎岖道路上,勇敢地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与困难,去领略险峰的无限风光。

中山市实验小学憧憬的“智趣教育”的理想境界是——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是教师快乐工作的家园,是孕育梦想、追逐梦想的摇篮。在实验小学学习与生活应该是充满欢声笑语的,实验小学的每一张脸庞应该是洋溢着朝气和活力的。学生在“兴趣-成功→兴趣→更大成功→更浓厚兴趣”的螺旋式上升中感受着成长,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让智趣充盈到每一个角落,把智趣播撒到每个人心中。让工作充满智慧,让学习富有情趣,让教师在富有智趣的工作中收获成功,让学生在富有智趣的学习中快乐成长,让学校在智趣特色中卓于一方„„中山市实验小学将带着更美好的憧憬在特色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文化

以人为本立体布局

营造智趣教育的校园环境。学校一直努力建设书香校园、文化校园,创造乐园,为学生打造一方净土,营造一片天空。把让校园成为师生生命栖息的家园,成为师生放飞生命智慧的乐园和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作为不懈追求。学校一直致力于打造绿色生态校园环境,让每一个绿化带,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块石头都能彰显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美感。本着突出“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按照全面构建、立体布局、错落有致的总体要求,着力体现人文气息,主要在“内秀”上做文章,形成让每一处小景、每一堵墙壁都能表情达意,让花草树木赋诗,让文化设施启智的人文环境。

建设智趣教育的物质文化。在物质文化建设上,体现了人文性与科学性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英语广角”、“奇石馆”、“科学馆”、“快乐园地”的创建,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音乐、美术室、机器人室等专业教室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设计,无不彰显着实小追求“以人为本”、勇于创新的精神。

完善智趣教育的制度文化。学校的管理始终围绕促进人的发展来构建,包括制度建设、管理机制、管理行为,不仅体现了人性化,而且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把每个成员的个体智慧最大限度地加以开发与整合,形成学校的集体智慧。学校强化“以德治校”,实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这种“德”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无为而治的境地。

构建智趣教育的精神文化。以“敢为天下先”为抓手,着力塑造学校形象,打造学校文化品牌。将充满智慧富有情趣的“文”(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教师文化、师德师风)春风化雨般地“化”入环境中,“化”入管理的细节中,“化”入师生的心田里,组成学校发展的灵魂,凸显学校的个性。

课程

形式多样 启迪心智

构建智趣教育拓展课程。学校智趣教育拓展课程的基本思路就是围绕学校开发的各类校本课程与课外活动,拓展课程视野,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鼓励学生个性发展,重视特长培养。以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为主要形式,总体规划,科学设计校本课程和课外活动。

缤纷艺术节,异彩纷呈。学校一方面开设了包括舞蹈队、腰鼓队、民乐队、铜管乐队、手风琴等近20个课外兴趣小组,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选择,同时,为了让兴趣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每学年都要规划各种活动课程,举行“缤纷艺术节”。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为学生特长的展示提供了宽阔的平台;种类繁多的艺术竞赛,让学生在竞争中相互学习、学会合作,收获成长。

智趣科技节,启迪心智。学校举办了不同主题的科技节,如结合“神七”上天,举办了“飞向未来”的科技节活动,还有写科技小论文、做科技小发明、绘科学幻想画等。每一次科技节都让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既是一场科技知识的竞赛,也是一次智慧的比拼。学生在这个丰富多彩的展台上,用自制的科技发明、科幻小说、科技绘画等作品营造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浓气氛。

阳光体育节,展示自我。以“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体育科组的教师对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集中大课间活动作了精心的设计,坚持课堂体育教学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原则,人人参与,丰富师生生活,增强师生体质。把学生自主锻炼和有组织的体育、心理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安排了班级间的乒乓球比赛、篮球比赛、跳绳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真正实现了把健康、快乐和能力还给学生的目标。学校还号召广大师生“走进操场、走进阳光、走进大自然”,唱响“运动、健康、快乐、阳光”的旋律,用健康的体魄面对学习与工作,创造美好生活,成就灿烂人生。

特色队活动,释放潜能。学校通过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少先队活动,释放学生潜能,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智慧,引领学生成长。“文明礼仪”活动——塑造学生文明行为、文化的底气和精神的意蕴。学校多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进行细则的制订、修改,通过征集礼仪标语、撰写礼仪征文、画出礼仪形象等活动,使文明之花盛开在校园、家庭、社区的各个角落。“快乐舞台”活动——以“展示自我,亮出风采,快乐舞台,伴我成长”为口号开展的表演活动受到了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遨游童话世界、校园生活小品、‘祖国,你好’诗歌朗诵、祝福奥运小型文艺会演、文明礼仪小品”,让学生回味无穷。“竞选演说——即兴问答——才艺比拼——民主投票”的少先队队干部的竞选程序,让学生经历“痛并快乐着”的成长。“实践体验”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体验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智趣队活动正是通过开展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寓学于乐,寓智于乐的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开启学生智慧,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真正让德育像呼吸一样自然。●点评1 享受学习与成长的过程

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山市学校优质化工程项目小学组专家

刘莉莉 当今社会,激烈的升学竞争使很多孩子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一些孩子的心理扭曲了,失去了本应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然而,中山市实验小学刘道康校长带领的团队让每一个孩子不仅始终保持着童趣,而且享受着奇思妙想的快乐,张扬着个性。作为一个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若不是一次次走进这所学校,我真的无法相信这里的孩子可以如此轻松地学习和乐观地生活。如果说实小风景如画的校园、书香四溢的图书馆、榕树阴下的棋苑、翰墨飘香的书法室是孩子们能够享受学习过程的基础,那么丰富多彩活动中教师智慧的引领则是孩子们享受成长的源泉。

尊重孩子的天性,在丰富体验中唤醒孩子的兴趣 知识的学习是建立在兴趣与爱好基础上的。我们知道小学是正规教育的开始,之所以一些学校的孩子会刚上学就厌学,是因为教师过于关注知识本身的传授,忽视了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扼杀了孩子学习的兴趣,导致孩子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小提出“以趣激趣、以趣启智”,就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由地运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地去采集和储存更多的信息。“使学习成为是好玩的事、学生喜欢的事情”。例如,在学校地理园,孩子们不仅可以用眼睛观察地质地貌、山川河流的差异,而且可以用手触摸感知环境的不同,用心去感受中国疆域的辽阔与蕴含的丰富等,他们还利用电脑找寻很多资料,探究在这个有限空间的资源无法感知的奥秘。此外,还建立了科学探究馆、机器人活动室等,正因为有了这些,社会与科学课的学习不再是老师一种生硬的灌输,而是一种求知欲的满足与兴趣的唤醒,在体验与探究中,孩子们从更深层次上领悟人类社会与生活。与辅助学科相比,实小的基础学科学习中更加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为此学校开设精彩语文、开心英语、创意数学等,趣味性教学活动设计让无意义的学习变成了有意义的学习,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究与建构,孩子思维得到训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尽管孩子的这种好奇是无意识的,甚至是短暂的,但实小老师们的因势利导让自由探究的孩子们渐渐开始有了自己专注的事情,也有了为自己的兴趣与爱好的付出。

关注孩子的不同需求,在充分展示中树立孩子的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条件。当老师只用一个评价标准衡量学生时就会让很多学生失去自信。因为学业成绩的第一永远只有一个。然而,事实上,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被赞美,希望在教师与同伴的肯定中获得愉快的体验。实小构筑了让不同的孩子都能展示与分享成功的舞台。正如刘道康校长所说:“让每一位孩子都拥有一个金色童年,让每一位孩子的梦想都能在实验小学这块沃土上放飞。”学校开设了包括舞蹈队、腰鼓队、民乐队、铜管乐队、手风琴乐队、小提琴乐队、合唱队、书法班、绘画班、集邮班、陶艺班、手工制作班、版画班等20多个课外兴趣小组,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兴趣选择,同时,为了让兴趣层次不同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学校每学年都要规划各种活动类课程,例如“缤纷艺术节”、“智趣科技节”、“阳光体育节”等。实验小学的学生平均参加2-3个兴趣小组,有的甚至参加4-6个,课外的学习之所以让孩子们如此投入与专注是因为他们会从自己的表演、作品展示中获得一种他人和自我的积极肯定。为了让这种愉快的体验深深地强化孩子对自己爱好与特长的专注,学校重视每一次展示活动。

呵护孩子的情感,在师生合作交往中提升孩子的人生境界

细心呵护不是纵容和放任孩子,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与责任。喜欢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体验、收获知识。但是,一旦放纵,就会导致孩子为了玩而玩,所有的兴趣也会浅尝辄止。实小的智慧型教师通过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亦师亦友的对话,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学生们的体验与探究不再是凭着一时的冲动和暂时的好奇,他们以一种认真细致的态度去注意、去思考和感受认知对象,并透彻地把握它、领会它。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 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才可以称得上是多方面的兴趣”。实小的教师团队用自身广泛的爱好和高雅的情趣熏陶和启迪着学生的同时,还以高尚的品德与完善的人格感染和鼓舞着学生健康地成长。如果说“实小主题班会”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的一个平台,那么教师儒雅的教学风范则是对学生持久的浸润。学生在熏陶中感受着关爱,感悟着成长,学会了担当与奉献。

点评2

有特色方可成为名校

广东省中山市教育局局长

刘传沛

50多年来,中山市实验小学一直在探索中发展,“兴趣强烈,情趣高雅,品德高尚,人格完善”成为了学校的文化特质,并在实践中提炼出学校“智趣教育”的办学特色,让实小的管理之道与教学之法变得更为成熟。

尊重学生发展规律,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使学校成为学生回归天性、张扬个性的乐园,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这是学校的办学追求。校园的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廊、一块碑的精雕细琢也无不彰显着学校鲜明又富有时代气息的办学理念。“英语广角”、“科技长廊”、“快乐天地”等显性文化的创建,昭示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完美结合的无穷魅力;现代化的电脑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音乐室、美术室等专业教室都以实用化、个性化、特色化为原则,为学生量身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人性化的课室设计、完善的硬件设施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震撼着你的眼球;团结奋发的风貌、敢于创新的精神、执著教育的大爱如春雨般浸润着你的心灵。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它的校长。”刘道康校长就是一位充满活力,敢于求变、求新的年轻校长。他有思想,有追求,好学习,善思考,敢创新,能努力把理论用之于学校教育实践,按他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实际绘制学校发展蓝图,在培养目标、课程改革、学校文化建设、学校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实小特色的设想。让从实小走出去的学生,志存高远,情趣高雅,品德高尚,乐群好学,能坦然地面对挫折和坎坷,都能快乐地享受美好生活。在学校特色建设中,刘道康校长带领学校领导班子确立适合本校特点的、符合时代要求的鲜明的办学理念,并广泛宣传发动,使之成为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引领学校自我超越、特色发展。学校有追求卓越的一流团队。一所充满魅力的学校,总有一群充满活力而又不断追求卓越的人。在以刘道康校长为班长的引领和影响下,实小有一支爱生、乐教、敬业、创新的教师队伍。他们用爱心加智慧和血汗谱写了实验小灿烂而壮丽的教育之歌。著名作家刘墉说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实小在教师队伍建设中正是秉承了这一目标,让每位教师都怀揣梦想,并帮助和引领教师把这种梦想变成现实。实小为教师量身定做个人发展规划,搭建促进其发展的脚手架,不断提高教师在专业上的“含金量”。用欣赏的眼光关注着教师的成长,及时记录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家校沟通等方面的经验,观察教师的成长轨迹,总结成长经验和教学特色。让每位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专业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团队作用得到体现。试想,当每一个教师都感到自己在不断发展时,我们的孩子怎能不显示出鲜明的个性和生命的活力呢?我们的学校又怎能不一步一步走向成功呢?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实小的教师不仅注重教书,更注重育人;不仅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学校校本培训丰富多彩,既有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培训,也有本校特色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既有学科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也有教育反思、安全研究的培训;既组团赴外校参观考察,也派相关人员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既有专题讲座,也有分散学习,分组研讨。学校还定期组织骨干教师教学开放日活动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同时,学校建立奖教奖学激励机制,把满足教师的物质需求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与教师一同营造朴实、温馨的物质家园,在教师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要后,激发他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些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学校教师的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努力中山市实验小学培养了一大批名、特、优的教师。

中山市实验小学学生彰显着个性,教师洋溢着幸福,校园充满着活力,全体师生践行着“智趣教育”的办学理念不断奋进。

篇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教育管理中心素质教育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学校工作汇报材料

维南区第三实验小学现为省级教学示范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现有教学楼6座,综合办公楼1座,建筑面积17500平方米,教学班43个,在校学生1950多名,教职员工139名,学历达标率100℅。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音美教室等各种功能室配备齐全,功能完善,教学仪器、资料及音、体、美器材等内部设施均按国家一类标准配齐。学校以“创建规范加特色学校,培养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办学宗旨,确立了“追求卓越,超常发展”和“继承、借鉴、创新、发展”的学校精神及“高质量,有特色,塑名校,创品牌”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素质教育办学思想,秉承“让每位教师发展,让每位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立足长远,面向全体,实施“一二三”工程,探索出了一条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一、立足一个转变——转变教干教师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是目前推进素质教育、制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因此,抓教师观念、知识、方法等的更新,是我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着手,把学习作为更新、提高的有效途径。一是以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基本理念为学习重点,扎扎实实抓好教干教师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通过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的学习,教干教师们能够把教学实践很好的与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进行对照,找出在素质教育实施中、在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提高执行新课程的能力,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水平。二是坚持周集体理论学习制度。每周二下午办公时间组织教师集体理论学习1小时,主讲人由业务教干、骨干教师轮流担任,主讲人事先有目的的捕捉新的教改信息,并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书面材料,交学校审批。实现经验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三是以课堂作为学习的阵地,要求教师做到“六勤”:勤学课;勤听课;勤研课;勤评课;勤跟课;勤反思。为此,组织了大量的“听课—说课—评课—反思”实践学习活动,让教师们在这些活动中不断钻研,努力探索,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四是抓好教师的读书,开展了“读专著、学报刊”活动。每学期都要编印以素质教育、构建高效课堂等为主题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专集,及时传递教改信息,努力让全体教师始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最前沿。以学习《给教师的建议》、《山东教育》为主,开展 “读报刊、学报刊”读书论坛活动,开阔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二、搭建两个平台——常态问题教研和名师联盟教研 1.搭建“常规、问题教研”平台,强化教师问题意识(1)以“问题教研”为抓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遵循“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活动流程深入开展问题教研。排查问题——教师在自我反思中发现教育教学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并和教研组的成员们进行交流,选择大家都感兴趣、带有共性的问题,作为校本教研的主题。制订计划——根据教研主题,搜集、学习、整理相关的文献,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的症结和关键,在骨干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行动实践——根据制定的研究计划,教研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探索,并保持探索过程中的同伴互助。修改方案——结合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反思,修改原来的行动计划,使之更加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再次实践——依据新的实施方案再次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取得第一手的实践资料。并注意反思实践过程是否和修订之后的方案相吻合。若差距比较大,还需进一步修订方案,并进行第三轮的实践。总结反思——教师个人将参加这次校本教所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育教学片段,通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和全组老师一起分享。同时教研组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开展过程的得失,写出教研活动的报告。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做到有问题及时解决,有经验及时传递,使教研深入教学一线,直接服务于教学,帮助教师排忧解难,分析原因,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目的。

(2)夯实常态教研,于日常管理要成效

抓实集体备课。积极推行教学通案,按照“检测—先导课—主讲—研讨—个体修改”的活动流程,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活动。在活动中,加大教师教材研究情况的检测频率,检测成绩记入教师业务量化积分,督促教师加强对教材和通案的研究,搞好初备,引导教师自觉培养独立钻研、把握、解读教材及设计教学的能力。实行级部主任先周备课签字制度,对教师备课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在常态课中,加强对通案使用情况的监控,把备课的质量高低与课堂教学效率紧密结合起来,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作为评价教师备课质量高低的主要依据,实现“备以致用”。发挥教干、教研组长的引领作用,教干包靠“教研组”,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给以指导;教干定期、不定期听课、听推门课,取得第一手资料,及时准确处理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把握主体方向。教干积极开展“下水课”和“当一天学生”的活动,开研究课,做学术讲座,引导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搭建网络教研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一是充分发挥学校网站学习、研究的阵地作用,在学校网站开设了“高效课堂论坛”、“优秀课例”、“教

育博客”等栏目,为全体教师搭建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二是充分利用新浪网“UC视频直播互动平台”开展网上互动教研,实现了“不花钱”“不出门”就能聆听到专家报告、观摩到名家课堂,并在网上开展互动研讨、交流活动。

开展以“磨课”为主题的课例活动,大兴课堂研究之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磨课”,我们青年教师更加需要“磨”。为此,每学期我们都要开展大量的好课多“磨”活动。基本程序:确定主题——集体备课——一次教学——重构教案——二次教学——反思研讨——提升总结。“磨课”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每个主题确定一名教师进行两次或多次执教,这种磨课方式对教师个人专业素质的提高效果十分明显。另一种是备课组选一主题,两名或多名教师依次执教,最大化的发挥备课组教师的集体智慧,强化了课堂研究的力度。同时,每学期坚持开展好“同讲一课”活动,坚持青年教师的过关课、汇报课,学科教研组的研究课,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全体教师的达标课、优质课的课例制度。开展多层次、多课型课堂达标活动,达标活动以推门听课为主。加强课堂的刚性管理,对老样子、且效率低的课,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2.搭建名师联盟教研平台,充分发挥团队智慧

为团结名师,增强凝聚力,整合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名师队伍在校本教研中的中坚力量作用,学校成立了15人的“名师联合会”,设立工作室,制定了联合会章程。开展的主要活动有:一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成立攻关小组,针对学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集体攻关,及时反映教师在思想、教学、生活上的动态情况,为学校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二是学术交流。定期召开学术交流会,向教师们展示研究成果,传授先进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理念。三是举办主题论坛。每两月举行一次主题论坛,每届论坛提出一个主题,特邀一位嘉宾(教育专家)主持、引导,大家共同探讨,形成共识。通过论坛活动,旨在提高教师们对教学水平的提高。四是带徒弟。每位联合会成员都带2-3名徒弟,带他们“登堂入室”。五是读书沙龙活动。定期举行读书沙龙,交流、汇报读书心得、收获,提高名师队伍的文化品位。

名师联合会的成立,为名师之间搭建起通畅交流的平台、发展的平台,推动和促进名师在思想、业务等方面不断提高,为尽快锻造一支数量可观的名师团队,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带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实现三个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自能高效课堂、学生综合素养

1.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质(1)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

几年来,学校立足于带好每一位教师。遵循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的理念,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努力做到把成长的道路铺到每个教师的脚下。一是全程全员培训——搭建学习的平台。成立“教师学校”,进行全员培训,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教育、管理、教育心理等方方面面,开展“洗脑运动”,通过大运动量的学习讲座,使全体教师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信息。二是学习、实践、反思——搭建工作平台。把“理论培训”与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融为一体,使它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开展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技能等系列研修学习,让老师们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边小结,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丰厚文化底蕴,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发展模式,打造学习型团队。充分发挥名师、名家“专业引领”作用,聘请专家成立“导师团”,到校集中指导,导师们主要学科教师集中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听课、点评,备课、指导。充分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组成“专家军团”,开展“师徒”结对。大力倡导同伴间的交流与互助,将“同伴之间的教学观摩”作为重点来抓,积极倡导好朋友间相互听课,使大家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三是创造各种机会——搭建展示平台。学校积极为教师开展各种活动,比如教学技能大赛等;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研部门的支持,让老师们尽量在一些教研活动中露脸,为教师的成长创造各种锻炼的机会。四是满足教师成长的需求——搭建支持的平台。学校从财力、物力及人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年安排的教师培训费用近20万元。

(2)以六项基本功训练为抓手,抓好校本培训 ①练掌握新课标的基本功。要求教师“四弄清”:弄清教学目的和任务;弄清培养能力的要求;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及各册教材、各单元、各节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采取的方法是:学、考、评。②练使用教材的基本功。要求做到是“三准一活”:即对知识点的认识要准,对重点把握要准,对训练项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法要活。采取的办法是:一是请老教师传帮带;二是大力开展教研活动,特别是以年级观摩课为龙头,开展切合实际的帮教活动;三是要求写好教学反思。四是以集体备课为主阵地,把使用教材作为集体活动的主要内容。③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基本功。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有计划的抓好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使全体教师能够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④练通用基本功。开展以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

为主的通用基本功训练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能达到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和钢笔字,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的目标。加强日常练功的指导和检查力度,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展示活动,促使教师教学基本功再上新台阶。⑤练教学技能基本功。包括设计教学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能力、说课评课的能力、反思的能力等。⑥练教育科研基本功。以课题为载体开展教育科研基本理论及方法的培训,指导教师有效地开展教育科研,将教育科研工作融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逐步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加强教师训练情况的考核,提高教师练功的积极性。把教师平时的学习、培训等情况,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

(3)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加强教师梯队建设

多年来,我校遵循教师成长规律,本着“确定目标,拜师求教,骨干引领,整体提高”的原则,多措并举,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依据“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结构层次,突出阶段重点和目标,搞好个人发展规划。同时,建立起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对教师专业发展实施跟踪落实,促进教师自身提高。第二,重视各级教学骨干教师的培养和使用。通过开讲座、上示范课、带教研组等活动,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辐射作用,带动青年教师登堂入室。对有潜质、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教师要压担子,定任务,大力扶植,重点培养,尽快培养成为各级骨干教师。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建立健全成长记录袋,把帮扶情况详细记入档案。要求青年教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做到“四个三”。一是过好“三关”:基本功关、业务关、科研关;二是学会“三课”:听课、评课、上公开课;三是练好“三字”: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四是读好“三书”:教科书、专业理论书、教育理论书;对“四个三”计划的落实,学期末进行评估,对青年教师和导师写出定性的总结和评语,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师徒、同伴之间定期互相听课、评课,探讨教学中的有关的问题,以此来促进教师群体业务素质的真正提高。第三,建立青年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机制,推动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开展“教坛新秀”“学科首席教师”“教学能手”等评比活动,大张旗鼓的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牌。

几年来,先后培养了省级教学能手1名,沂蒙名师2名,市级教学能手12名,区级骨干教师28名,初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可观的骨干教师队伍。

2.强势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1)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是转变观念,排查问题,明确高效课堂的标准。几年来,我们把高效课堂理念的学习作为教师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开展了大面积的“高效课堂”专题理论学习,转变教师观念,实现理念引领。组织全体教干深入

课堂,开展“查摆”问题活动,逐科排查制约课堂高效的因素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课堂教师大家谈”活动,明确各科努力目标,确立了鲜明学科核心任务,努力形成各科特色,提升学科品位,制定了各科高效课堂的标准。

二是吸收、移植先进教改经验,搭建课改高平台。几年来,我们先后组织300余人次,分别到苏南、北京、青岛、潍坊、莱芜等先进地市参观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为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成熟经验,避免在课改上“走弯路”。目前,我们主要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有潍坊、泰安、莱芜等地课改经验。除了组织部分骨干教师亲赴先进地区学习之外,我们还坚持利用网络与他们联络,开展校际间的网络教研,与他们一起探讨、交流课改,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聘请各级专家、区教研室领导等到校指导,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支招”,提升课改水平。

三是确立课改理念,明确课改方向。我们在充分学习、摆查问题基础上,根据我校实际,确立了“尝试、自主、建构”为我校总的课改理念。在此引领下,我们确立了语、数、英各科课堂教学改革基本策略。即:语文“以学定教,自主建构”课堂教学策略;数学“目标导学,尝试自主”课堂教学策略;英语“问题导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策略。

四是成立课改组织,集体攻坚,典型引路。一是整合教师资源,打造名师团队。组建了校级名师联合会,并设立名师工作室。二是在名师联合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的课改小组。课改小组成立后,各小组根据学科特点积极进行了课改实验工作,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的模式,即:小学语文构建了“以学定教,自主建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构建了“目标导学,尝试自主”课堂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构建了“问题导学,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课改小组坚持每周学习制度,由业务校长主持,每周召开课改调度会,课改教师汇报课改得与失,就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集体研究,集体攻坚,明确下一步努力方向。

五是整体推进。为推广学校高效课堂模式,我们开展了“树标---学标---达标”活动,从领导班子带头做起,然后是骨干教师,再然后是全体教师,先示范、后观摩、再达标。同时,设立课改贡献奖,评选“课改之星”活动,充分调动老师们课改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由个体到群体,由“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

(2)明确职责、齐抓共管

建立教研、教科研、督导、培训等处室合力推进工作的联动机制。在课改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的基础上,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①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活动组织、督促检查、调研、工作推动、经验交流和推广和对常态课堂教学过程督查等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不断推进实践研究活动深入开展。②教研室以教材和课堂研究、指导为重点,推进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优化的深度研究,为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提供高质量专业服务。③教科室以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为科研重点,组织好课题立项、研究、指导、服务和成果推广工作并组织开展高效课堂学术交流研讨活动,为学校提供具体的研究策略和学术支持。④督导室加强对“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的专项督导,以此促进学校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课堂。⑤名师联合会发挥资源优势,保障资源的有效供给,为学校学习实践有效教学及时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鲜活案例,努力创建高效教学资源库,构建教师对话平台,充分发挥信息服务功能。

3.着力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1)抓好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①循序渐进,分类制定目标。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分学段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不同的要求,制定《学生学习习惯目标要求》,如低年级侧重于基本的读、写、听等学习习惯的培养,中年级侧重于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合作交流、观察思考、使用学习工具等学习习惯,高年级侧重于自主探究、学习反思、灵活运用、熟读精思。这样各学段均有不同的目标、要求,层层深化。实施时,各班又根据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把近阶段的总体要求,分解成若干板块,若干细目,逐条落实,要求讲究实效,不走过场。②以知促行,激发兴趣。古人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学生的认知出发,逐步导行。在认知环节,避免以往死记硬背的方法,从“需要”和“兴趣”出发:在主题班会上引导学生根据学校《目标要求》中的内容,分项逐条制定符合本班实际的学习常规,并让学生以歌谣、快板等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③强化训练,落实养成。把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形成良好的学风结合起来,重点放在“主动”、“认真”两个方面,以班主任为主,其他任课教师为辅,对学生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形成了各科教师的有效合力。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采用“家校联系卡”、电话等形式定期与家长取得联系,形成了家校合力,有效地巩固了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④注重检评,完善激励。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检评,并把其作为教师量化积分中的一部分,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地对

养成教育进行检评、反馈,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同时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些小型的适度的竞赛活动,诸如“一周无错题”,“谁的作业最认真”,等活动,并在班级内开设异彩纷呈的“收获台”,比比谁收获的良好学习习惯最多。这些方式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

(3)抓好读书学习和特长培养

以《维南区中小学“建设书香校园、创建学习型学校”实施方案》为纲领,深入开展读书学习活动,真正开放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好班级图书交换站,成立读书小组,读书课每周一个主题,上好读书课,举办好读书节,广泛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写作竞赛等活动。重视读书兴趣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指导,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通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学生才智,使每位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让书香充满校园。广泛开展特长教育,增加特长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努力做到每位教师都带一个特长队,为学生搭建更多的成长平台。学校先后组建了“蓓蕾艺术团”、“七彩虹美术社”、“雏鹰文学社”、“童稚书法社”和“金星运动队”五大艺术团体,长年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并实行一班两牌制,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爱好,班班有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全面素质得到大面积提高。

(3)充分利用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

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格调高雅、寓意深远”为主旨,设计建设校园整体人文环境,先后投资50多万元建起了用于学生活动的星河广场、北大广场、大唐广场、清华广场、南开广场、九龙广场、生肖园广场等七个文化娱乐场所,建起了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长城微缩景观”、“孝藕荷花池”、“大唐芙蓉池”、“中华世纪圣坛”及“大漠驼铃”、“荒漠树桩”、“唐风古韵”、“龙泉”、“石林”等十多处大型富有教育意义的景点,仅“中华世纪圣坛”景区,在高近20米的雄伟的华表周围,依次错落有致地围绕着“三皇五帝”、“中国历代帝王”、“中国历史年表”、“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二十四孝”、“三十六计”、“五十六个民族”、“三字经”、“百家姓”、“四大发明”、“四大名著”、“二十四节气”等图文并茂的精美石雕,内容丰富,引人入胜,既是师生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也是师生接受历史文化教育的最好课堂。这些景点的设置,再配上精美的知识牌、简介牌、古诗名言牌等,使整个校园移步易景,景景相连,起到了校园无闲地、处处皆育人的效果。

另外,我们还以校园环境为依托,以教育教学活动为载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上一篇:TCL集团校园招聘C/C++方向笔试题下一篇:初中物理骨干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