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大学小学生作文

2024-06-17

我理想的大学小学生作文(共8篇)

篇1:我理想的大学小学生作文

表姐拖着大大行李箱出门了,后面前呼后拥跟着一大堆送行的亲朋好友,我站在门口远远在看着表姐,快进电梯了,表姐突然停下脚步从背包里掏出一本书,转身向我走来,她把书塞进我手里,“这是你喜欢的那本小说,送给你,记住,要好好学习,将来也跟姐姐一样考进自己理想的大学!”说完表姐冲我笑了,看着表姐那双像黑宝石一样,闪耀着聪敏刚毅的大眼睛,我坚定地点了点头,并笑着挥手跟表姐道别。

看着表姐远去的身影,我又想起了表姐填报志愿的那段日子,那些天表姐总是在网上浏览各个大学的网站,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清华大学的招生宣传片,短片中清华大学那雄伟美丽的景色把我深深吸引住了,那美丽的花坛、那铺满田田荷叶的荷塘、那高大雄伟的校舍----“清华大学真是太美了!”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表姐转身见到站在她身后的我,她笑着拉我坐到她的身边,并开始给我介绍起了清华大学,表姐告诉我:“清华大学诞生于19,是清政府依托美国退还的“庚子赔款”建立的。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从这里走出600余名院士,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都曾在这里执教------”说着说着,表姐突然沉默了下来,“可惜我今年的成绩不太理想,还是跟清华失之交臂了。”表姐脸上写满了遗憾。“我是上不了清华了,但是你还有机会,一定要考上清华。”表姐看着我一脸严肃地说。看着短片中的清华大学,我点了点头,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努力读书,长大了一定要考上清华大学。

小时候的我,每当大人们问起我:“长大后想考什么学校?”我都会不假思索地回答:“考大学!”那时的我并不明白“大学”是什么,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长大的我明白,大学是放飞理想,追逐梦想的殿堂,是梦中的象牙塔,它是那样让人向往。而如今的我,对梦想中的大学更明确了,我梦想中的大学就是“清华大学”。

我清楚地知道要想实现这个五彩斑斓的大学梦,我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怀揣着大学梦,我一直在努力学习着,课堂上我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为了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些,我毫无怨言地参加妈妈给我报的各类补习班,尽管有时应对那些多得像小山一样的作业,我也曾抱怨过自己连喘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了,更别说短时间地玩一会儿了,整天写啊,练啊,我手上都起泡了。可每次考试时,当我自如地挥动着手中的笔,把一道道难题轻松解答出来时,我还是感觉心里美滋滋地,有付出就有收获。我知道自己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虽然现在我离梦想中的大学还很遥远,但我相信,只要我坚实地走好现在的每一步,未来我会以学子的身份迈进我梦想中的大学清华大学的校园。

篇2:我理想的大学小学生作文

校园大门两根蓝色的大圆柱上面,一只白色大海鸥昂首远眺。站在大门口,笔直的校道,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远方。两排绿树像卫兵一样挺立在校道两边。校道的尽头,是一座庄严的升旗台。风中,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升旗台后面的教学楼的正门上方,挂着一个大电视屏幕。瞧,学校电视台正在直播新闻呢!那个女主播好漂亮好神气!我心里暗暗下决心:加油!有一天,我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电视台的女主播的!到时候,我每天不仅要及时为老师和同学们播送全球最新的资讯,我还要插播一些笑话,让整个校园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叮叮叮——”上课的铃声响了。这里的教室真大啊!阳光透过明亮洁净的的落地窗,照在长长的课桌上,给莘莘学子们镀上了一层薄薄的金色光环。你可别小看这课桌,课桌的右上角有个不起眼的U盘插口和三个按钮。红色按钮一按,桌面就成了显示屏,可触屏,哪里不懂点那里,网络老师随时都可以跟你互动。绿色按钮一按就启动上课录音功能,录下来存到U盘里,我们就可以带回宿舍慢慢琢磨!而黄色的按钮是最让我喜欢的,我看到一位戴眼镜的女同学埋头看书太累了,就轻轻按下黄键,座椅马上启动提神醒脑的震动按摩模式!多么人性化的设计啊!

“加油!加油!”大楼外面传来一阵阵的呐喊声。我循着声音飞到了教学楼旁边的体育馆。这是一座超大型的建筑。可别小看它,里面篮球场、足球场、溜冰场、羽毛球场……应有尽有。此时“大球”里面正在举行羽毛球比赛,同学们都围在双方呐喊助威呢!这个体育馆是学子们的天堂!同学们在这里挥洒汗水,释放激情!因为大家知道:只有强健的身体才能飞得更高,运动场上的友谊才会天长地久!

“咕咕咕——”哎呀,从一栋十层高的大楼里飘出的一阵阵香味引得我的肚子直叫!不用说,这就是大学中的美食大楼。这座大楼里囊括了全中国大江南北的各种美食,红的、黄的、白的、黑的……五颜六色;酸的、甜的、咸的、辣的……五味俱全。难怪每个学生脸色红润,笑容满面。

紧邻美食大楼的是“两本巨书”。别小看这两本“巨书”。它们可是学校里的宝贝。泛黄的那本“书”,里面装的是纸质的书,古今中外,包罗万象。淡蓝的那本“书”,装的是全息立体书。想看什么,立马就身临其境。那叫一个奇啊!

迎面走来两位老学者,看起来是满腹经纶,很有修养的样子,原来是南怀瑾老师和余秋雨老师!哇!国学泰斗啊!校园里,篮球高手——姚明和乒乓球的老将——邓亚萍正与大学生们切磋;大树下,季羡林教授正与学生们畅谈;演讲台上,闻一多先生慷慨激昂地演讲着……真开心,看到他们,我如同来到《哈利波特》里面的魔法学校。老师们一个个身怀绝技,手中的魔法棒一挥,大家脑洞便大开……

篇3:我心目中理想的中小学体育

笔者认为, 作为学校体育工作者, 不仅要努力工作与正确地做事, 更要做正确的事, 做有价值的工作。《辞海》对体育的解释:“体育是增强身体素质, 提高健康水平的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体育是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自觉锻炼身体习惯的活动, 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诠释对我们认识与理解学校体育具有启示作用。

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的丁伟民局长曾经同笔者谈论过他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与理想中的学校体育:

首先, 学校体育不应该简单地等同于学科教学, 如果把学校体育等同于学科教学, 就意味着用学科管理的方式来管理学校体育;用大规模考试的方式来保障体育课程的开设和体育教学的发展, 我觉得, 这是学校体育的痛苦和教育的悲哀。

其次, 学校体育也不等同于学生的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只是它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年来, 我国一代又一代学校体育工作者, 为保障学生的体质健康付出了艰巨的努力, 而学生体质连年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滑的要素是多方面的, 从教育内部来讲,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教育思想的异化和教育管理的软弱, 学校体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课时的减少、运动量的减少是学生体质健康表现出来的一个表面现象。本质上, 却是教育思想问题、教育管理问题。

第三, 学校体育更不等于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应该面向于全体, 促进每一位学生身体、心理的协调发展, 而用简单的比赛方式难以完成学校体育的使命。

总之, 我心目中理想的学校体育, 应致力于提高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激发学生活动的激情,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养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能力;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 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增强自信, 提升成长的需求;应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意识、开放的胸怀、健康的情绪、坚定的意志, 最终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应致力于现代体育文明的传播、宣传、交流, 提升学校体育的价值, 丰富学校体育的文化;应致力于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 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每个人对学校体育的解读会有所差异, 笔者心目中理想的中小学体育, 是对学校体育理想状态的向往与期待, 也是对作为学校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的描述。

一、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是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学习生活的体育

中小学生是一个个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活生命的生命体, 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工作, 而且学校体育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实现学生体验、感受丰富多彩的、具有吸引力的学校生活的不可替代的手段, 理想的学校体育要想对学生的未来具有奠基作用, 就应首先让体育在学生当下的生活中更美好, 对学生的生命产生积极作用。

请品味某校高三 (6) 班叶费同学的切身感受:

高一体育选项设有网球内容, 最初我只是觉得好玩,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网球选项班, 没想到, 网球却成了我的校园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首先, 网球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 全身各部位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其次, 在运动过程中能很好地锻炼心肺机能而不会感到乏味;再次, 网球是一项很有趣、很高雅和安全的运动, 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项目;此外, 打网球还可以广交朋友, 提升个人品位和魅力。如今, 我的网球拍每天都不离身, 一有空, 就对墙练习或找同伴打球, 它让我在紧张的生活中收获快乐, 让我更好地感受蓝天、白云、新鲜空气与繁忙之后的轻松。在网球班一年多的时间里, 从对网球的崇拜到酷爱, 我懂得了收获的代价是付出, 知道了成功的前提是坚持, 明白了胜利的背后是努力。那些赛场上的英雄们是我生命的导明灯, 是我学习的楷模, 因为他们的可贵, 不仅仅是一面面的金牌、银牌, 更是他们生命中生生不息的雄心烈火。让我们一起热爱网球吧, 网球给予你的不仅是身体健康, 还有精神的指向。

是啊, 网球已经成为叶费同学生活中快乐、轻松和感受自然的重要来源。只有将学生真正看成一个有血有肉、富有情感的一个人时, 教师才有可能对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教育和引导。只有学校体育真正能给学生的生活带来良好的回忆、体验与感受的时候, 学校体育才有可能真正成为学生内心向往的学校生活、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才有可能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二、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体育

学校体育要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成为学生自觉主动参与的活动, 那么学校体育就应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体育。深圳高级中学杨静 (女) 这样谈及学习网球的感受:

在小学和初中时, 我不喜欢体育课, 自认为是个没有体育细胞的小女生。因此, 开始学打网球时很差劲, 老师陪我打球时, 经常要满场奔跑来接我打过去的球, 一会儿他就满头大汗, 感觉不是在训练我, 而是在训练老师。几节课下来, 就找到了感觉, 经过不懈努力, 我慢慢学会了打网球。现在高二了, 每天下课后我都要对墙练习, 有时还与同伴比赛, 简直“上瘾”了。在体育课中, 我争分夺秒地练球, 甚至“拼命”地与同学对打……打网球时是我最快乐的时刻。也许爱屋及乌, 我喜欢看电视转播的网球比赛, 那些职业选手打得精彩极了, 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我羡慕职业运动员的精湛球技, 尤其是大力发球、扣杀球、截击球等技术, 期待6月1日快点到来, 因为网球四大满贯之一的法国公开赛就要开始了, 我又能一饱眼福了。现在, 观球、打球已经成为我必不可少的生活。

深圳高级中学高二 (12) 班万亚妹等女生竟然疯狂地喜欢上“纯爷们”参加的橄榄球运动, 她这样描述:

“我们都是橄榄球队伍的一员”, 当这样告知其他同学自己报的体育项目时, 那些铜铃般的大眼睛充满了诧异, 我们却沾沾自喜:我们是女生, 我们就玩橄榄球。以前, 我们只是在电视上目睹那些爷们打橄榄球。今天, 玩橄榄球成为我们女生谈之就兴奋的活动, 有时, 我们时常会合手祷告“明天, 请不要下雨”, 两个碰面的橄榄球女生队员的问好则是“明天场上见”。我们女生曾经有过与低年级男生40∶0的纪录, 那场面:风萧萧兮, 有壮士沙场秋点兵之势, 一个个意气风发, 风华正茂, 热血沸腾;哨声一响, 顿时如奔涌的潮水般汹涌而至, 势如破竹般迅速奔驰。而场上的精彩包含着狡黠的技巧:侧蹬变向、左躲右闪、精准传球……眼珠子转得飞快, 一切动作瞬时产生。橄榄球, 绝对是女生最好的选择!

经常听到体育教师抱怨现在的中学女生, 尤其是高中女生惰性大, 体育课特别难上。但是, 从上面两个片段里中学女生对网球与橄榄球的酷爱中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体育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实际, 选择适当的内容, 能与学生和谐相处, 能创设良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环境与氛围, 就能给学生带来喜悦与成功, 体育就一定能够成为包括高中女生在内的中小学生时代最具有吸引力的课程。

三、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功的体育

要想体育成为最具有吸引力的课程, 就要使体育课程成为学生有可能成功的课程, 也就是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体育中体验成功的课程。请看某校高三 (8) 班体育学困生程伟的变化:

一看胖胖的身材, 就知道我是体育困难户, 过去一上体育课就头疼, 怕完不成动作、怕出洋相、怕被讥笑, 特别没信心。高中后, 选择打篮球的我也没有信心, 但自从分到基础组后, 老师并没有因为基础差而轻视我们, 而是从我们的实际出发, 从最基本的动作教起, 使我们逐渐树立起打好篮球的信心。现在, 每次课我都特别投入, 面对篮球技术好的同学, 我羡慕, 但不自卑, 或许我永远达不到他们的水平, 但我知道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再看一位体育教师处理学生身体有残疾的案例:

接手一个新班级, 在第一节体育课上, 教师采用让学生跑50米的检测方法来了解学生的体育情况。一位学生请假, 因为身体不好, 教师同意了他的要求。想不到的是, 第二次课时, 这位学生仍然不愿意跑。教师听一名学生说:“他不会跑, 他是南极企鹅!” (曾经有教师说他跑步的姿势像“南极企鹅”) 课后, 这位教师走访了学生的前任体育教师, 访问了他的家长, 知道了缘由:他在初一参加50米跑时, 由于跑姿难看, 遭到了上课教师的嘲笑。而跑姿不雅的原因则是由于医疗事故, 导致了他小时候就形成了臀大肌肌腱粘连, 影响了他的动作幅度。接着, 教师走进了医院, 医生告知, 这种现象可以在发育前通过手术治疗来解决。这位教师又慎重地说服了学生家长, 学生最终接受了手术治疗。几个月后, 他终于再次出现在体育课上, 学生不再笑他是“南极企鹅”, 虽然他的跑步姿势还不算很好, 但是他已经可以像别的学生一样开始跑了;虽然他的速度还是跟不上其他同学, 可是, 他再也不怕跑了。看到他能和同伴一起参加各种活动, 体育教师特别高兴。

身体有残疾的学生都可以在体育中体验和感受到成功, 体育教师当然更有理由为更多身体正常的学生带来成功的体育。

四、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是没有失败者的体育

笔者认为, 所谓体育学习的失败者, 是在学校体育过程中未能获得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的希望与机会, 很少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合理引导、肯定与鼓励, 不知道努力的方向, 缺少体育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成功感等;并且在体育过程中经历和感受到的多是失败、无助、自卑、焦虑, 甚至厌恶, 从而失去体育学习的愿望与信心, 并在行为上远离体育的学生。

没有失败者的体育与没有失败的体育仅差一个字但含义却差之千里。学校体育学习与锻炼过程在本质上, 可能甚至应该是学生经历失败、感受失败、体验失败、战胜失败, 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 困难越大、障碍越难逾越, 通过努力后战胜的困难与挫折越大, 成就感和成功感就越强烈。理想的学校体育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的情境, 使学生从不能转变为能、从不会转变为会、从害怕转变为不害怕。而制造失败者的体育则是指, 选择学生无法从事的运动、制订学生根本无法达成的目标、依据简单的竞技体育比赛规则、创设学生害怕失败与不敢尝试的情境, 因为不成功或失败将被众人讥笑和讽刺, 形成少数学生成功、多数学生失败的结果, 导致多数学生害怕体育。

理想体育不是没有失败、挫折, 而是没有体育的失败者。黄全愈在《玩的教育在美国》一书中讲述了一个“失败了也进凯旋门”的故事:

某年的一个赛季, 有一位教练很会别出心裁地鼓励自己的小队员们。第一场球打完后, 教练就让家长们面对面地排成两队, 然后家长们都把手举起来, 各自与对面的家长手握手, 排成一个长长的“凯旋门”。让孩子们欢笑着一个个从“门”下跑过去。无论输赢, 家长们都照搭“凯旋门”不误。结果, 这支球技并不怎么样的球队, 竟然一直打到了社区的冠军决赛。

“凯旋门”, 顾名思义就是为欢迎“凯旋”归来的将士搭的“门”。为什么失败了还钻“凯旋门”呢?

学校内外少年儿童的体育比赛, 是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为目的。参与了比赛, 打了球, 出了汗, 努了力, 目的就达到了。虽然输了, 但孩子们从中却学到了不少东西:球技、心理承受力、团队精神、体能锻炼, 拥有了这些理由, 难道还不够资格钻“凯旋门”吗?

《中国学校体育》 (2007年第10期) 发表的“一位女声理想中的体育课堂”一文中有一位中学生这样表达自己对体育课的态度变化:“到了初二, 奇怪地发现我居然十分盼望上体育课了。也许是那份汗水所不经意的收获, 也许是那片掌声所带来心灵的慰藉, 也许是那种乐趣所吸引的吧!我开始希望铃声迟点响, 好让我再上一会儿体育课, 它教会了我很多。”

因此, 体育课不是天堂, 但可以带给学生天堂般的美好。每一位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会经历困难、挫折, 甚至失败, 但是, 他们自身与教师都能明确意识到这些是体育学习的正常过程, 需要彼此的不断鼓励、激发与努力, 以及教师的指导, 并能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从失败走向成功。那么, 完全可以期待没有失败者的体育教育。

五、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体育

理想的学校体育是对学生具有吸引力的体育, 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对学生具有吸引力, 学生在体育过程中能够感受和体验到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什么样的呢?请听一位高中学生是怎样说的:

提起我们的小张教练啊, 还没有一个人不说他可爱的呢!他呀, 简直就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孩——他那双眼睛, 比夜明珠还要亮呢!黑白相间的, 咕噜一转, 又不知要出什么主意了!只要他一咧开嘴笑, 就会露出两颗长得很可爱的老虎牙, 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 可爱极了!小张的皮肤比较黑, 形象又健康, 所以我们这帮人一致认为不找他拍“黑人牙膏”的广告真是浪费!

至于我们为什么觉得小张可爱呢, 有这么几点原因——第一是他长得帅, 这一点使得我们女生都很喜欢他;第二是因为他很幽默, 很滑稽, 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做一些很搞笑的事情来调节课堂气氛, 让我们的课上得特别开心;第三是因为他的脾气很好——真的很好, 认识他这么久了, 还没见他骂过人呢!而且, 小张讲课的时候非常有耐心, 只要你不懂, 他就会不厌其烦地为你讲解动作要领, 直到你明白为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小张与我们没有代沟!我们之间就像朋友一般, 关系好得呀, 让其他的老师羡慕呢!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张教练了, 怎么样, 可爱不?

当下, 城市的中学女生由于各种各样的文化影响, 对白皮肤的追求几乎到了无所不及的地步, 而由于体育教师的热情、真诚、不懈努力与人格魅力, 缔造了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 因此高中女生居然可以喜欢上整天日晒、风吹、雨淋的橄榄球运动, 并无悔地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由此可以看出, 要使体育课真正具有实效, 就要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那就需要学生真正喜欢体育课。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课, 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课的体育教师,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的理由——魅力、气质、态度、知识、技能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参与体育、感受体育、享受体育的基础与前提, 能使学生在体育中轻松、愉快地进行运动, 从而获得良好心理体验, 形成积极的正面经验。只有学生对体育具有良好的体验, 才能使学校体育真正成为对学生具有影响的教育过程的不可或缺部分。

六、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是能磨炼意志、铸造体强心强的体育

一个人的勇敢、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是人从事任何活动必不可少的品质, 是战胜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和挫折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 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将学生“培养成英勇无畏、坚韧不拔的人, 使他们在生活的道路上碰到艰难困苦的时候——他们应随时做好这种准备——不至于一筹莫展, 软弱无能”。而精神上的坚强同结实耐劳的体格是相联系的。“少年的体力和身体条件越好, 他在意志力量方面的自觉因素应该越加明显, 促使他参加活动的观念也应该越强。”苏霍姆林斯基作为一位教育实践家, 看到了体育的巨大教育潜力, 他指出:“有规律地经常锻炼, 不仅可以使身体变得健美, 动作协调, 而且可以培养性格, 锻炼意志。”在体育锻炼过程中, 学生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人为的障碍和危险, 激烈运动引起的生理剧变, 跨越高度和远度, 战胜炎热和寒冷等, 这些正是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很好锤炼, 学生会为自己在体育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力量感到极大的快慰。这些都对学生坚强意志品质的形成产生良好的作用。

北京市第八中学杜家良老师的“自然体育教学”同样具有启迪意义:

北京市第八中学从1983年开始进行了自然体育教学实验。每个周末的下午, 八中的“自然体育课”是学生们最开心的时候。学生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走出校门, 开始野外训练, 内容有越野、爬山、骑车、划船、游泳、跳水、潜水、滑冰等活动。“从苹果园走回学校, 有17.8公里呢, 烈日当头, 腿直打软, 但我喊着自己的名字, 你要坚强起来!于是又挺着走下去。到了学校一种幸福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因为这是我忍着艰苦用自己的双腿走回来的。这次我尝到了历尽艰苦达到目的的幸福。”

那一批批离开学校的学生在给杜老师的信中写道:“平心而论, 您是我遇到的少有的恩师。您在体育方面不仅强健了我的体魄, 还教会了我锻炼的方法, 教给我做人的道理。”“现在一想起爬泰山的苦来, 平时的苦显得多么微不足道!”“您给了我一个好身体, 一个将与我一生为伴的朋友。我的一生将得益于您的自然体育教学。”“我为曾是您的学生而自豪, 为接受过您的训练而骄傲!我感到我的体力在现在同学中是出类拔萃的。” (北京出版社, 《学会做人》)

教育学者桑新民这样说过:“现在教育很需要一点儿斯巴达教育的精神, 就是强调体育训练, 加强身心锻炼;需要设置一些粗犷的、粗鲁的、彪悍的、严格的半军事化的运动课程, 要自觉地让学生吃点儿苦头, 摸爬滚打, 强壮筋骨, 增强体质。唯有进行强有力的体育运动, 让学生心智‘苦’, 筋骨‘劳’, 不断体验欢乐和痛苦、成功与失败, 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 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 (朱永新《新教育之梦》) 这一观点虽然激烈, 但是在目前男生教育女性化和学生趋于软弱的背景下, 这样掷地有声的表达更值得体育工作者深思。

七、理想的中小学体育是再塑学生生命的体育

体育不仅仅是身体的再造, 更是学生生命的再塑。南开中学校长康蚰岩在《生命因教育而精彩》书中讲述了一个“从monkey到‘金刚’”的故事:

他上小学的时候, 因为身体不好, 几乎到哪个学校都是免修体育课, 小学六年, 相当一部分时间是请病假, 参加的体育课到不了一个学期的课时。但他天性好动……后来他考入南开中学, 都初一了, 身高也就1米4多点, 体重就更别提了, 所以人送外号“monkey”, 坐在教室最前排。

我 (康蚰岩校长) 特别对他的体育教师说:“一定不要放弃这个孩子, 我看这个孩子体质虽弱, 但通过锻炼是可以改变的……我把改变他命运的任务就教给你了。”我又说:“不只是要改变这一个孩子, 体育教师可以改变很多孩子的命运。你们的价值是文化课教师永远替代不了的, 你们直指他们生命的最原始状态。”

从此, 这个体育“特短生”就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关爱。所有的体育教师因材施教地给他安排体育锻炼计划, 鼓励他多参加集体活动, 从兴趣入手……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 他已经长成一米七几的男子汉了。又三年过去了, 高三的他已经可以和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体育课各种项目的锻炼了, 而且在单杠、双杠、跳高等项目上的体育成绩还是满分。体育教师开始针对他的弱项让他重点加强锻炼, 关于锻炼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更是不厌其烦, 手把手地教他, 直到他会了为止。六年的时间, 体育教师换了一个又一个, 但对小monkey的关注却始终如一。体育教师把一个几乎上不了体育课的孩子, 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毕业生, 也算是一个“奇迹”吧。

在monkey毕业后, 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运动对于我来说, 和健康、和生命有着一些不同于常人的含义。难得有这个机会, 在这里谈谈我对母校的一份难以言喻又无法割舍的情感, 对教我育我的恩师铭刻于心的感情。

到了大学我马上送给体育老师一个欣慰的‘礼物’, 一入学, 就凭借着各方面均衡的身体素质被同学选为文体委员, 是年级足球队领队、排球队副攻手……在系运动会的100米、4×100米项目上进入前三名, 虽然不是什么骄人的成绩, 但对于培养我的老师来讲, 已经值得他欣慰了吧。

最重要的是, 老师不但给了我健康的体魄, 还教给了我良好的锻炼习惯, 这是我一辈子都受用不尽的财富……运动给了我一个健康完整的生命, 培养了我奋争进取不服输的性格, 锻炼了我把握机会争取胜利的竞争意识。

健康代表你的一种生活态度, 使你自信地面对一切挑战, 健康是一种财富, 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健康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人, 为了对父母、对子女、对家庭的责任。再一次用我最真诚的心, 对我的南开老师说声:‘谢谢您!’”

学生的身体、学生对身体和身体运动的感受与体验, 学生能否生动活泼地进行各种运动, 不仅关乎到他们的身体健康, 而且关乎到他对生命和人生的感受;关乎到一个学生的性格与命运。学校体育绝对不只是制造“五大三粗”的“肌肉人”, 而是在为学生创设感受身体、感受激情、感受坚强与勇敢、感受超越与卓越的活动和经历, 总而言之, 是再造学生心理、性格生命的最佳场所。

八、理想的中小学体育竞赛是人人参与、人人享受的体育

学校体育面向全体学生, 不仅是体育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 也是学校体育课外竞赛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校运动竞赛“首先不应该为了在比赛中获胜, 而应该是为了锻炼健壮的体魄。”“学校内的竞赛, 必须坚持真正的‘群众性’, 不能以学生有无运动能力, 作为能否参加体育运动的依据, 使学校内的体育竞赛仅仅成为少数运动尖子角逐的场所。”“根据青少年学生好胜逞强的心理特点, 教师在组织体育竞赛时, 要把握竞赛的尺寸, 要特别注意防止学生不健康的竞技狂热和虚荣心的滋长, 使学校运动竞赛变成极少数人争名夺利的手段。”

一位教师在访问日本后写了这样一段观感:

日本学校的运动会属于全体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运动员, 每一位学生都有参赛项目。运动会的组织非常简便, 每个班的学生都以大致相等的人数组成两个小小的红白队, 以他们所戴帽子的颜色来区别, 然后再和其他班级、年级的红白队组成全校的红白队。

比赛时的规则也很简单, 例如百米跑比赛, 每一轮比赛, 红白两队同一个年级各出两名学生, 跑到终点后, 学生就自觉地来到表示一、二、三、四名次顺序的旗杆下依次坐下, 一轮一轮地如此排列。最后点一下第一名旗杆下红队有多少人, 白队有多少人, 其他名次的旗杆下又有多少人, 以此来决定红白队的点数。其他项目也是如此, 然后累计总分, 决定红白队最终的胜负。最后记载于绶带上, 留存于学校, 年年如此。运动会上, 历年的绶带都会挂在运动场的主席台旁, 让大家追忆过去的荣誉, 激发今天的热情。

此外, 学校上至校长下至教师外至家长都会融入到运动会中来, 参加一些有趣的比赛。

日本学校的运动会首先能给人一种气氛和气势, 所谓“人多势众”;其次, 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比赛项目多注重整体性和协作性, 如组合操等;运动会组织工作也较为简便, 省心、省力、省钱。 (《我看中日两国的学校运动会》, 南京师大附属中学, 成运芬)

现在应该改变学校体育竞赛原有的面孔——奥运会的简版、运动员风光之日、少数人当参与者多数人当观众。必须使学校体育竞赛真正成为全体师生参与, 甚至家长的盛大节日。

在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非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这样一段格言:

如果你想聪明, 跑步吧!

如果你想强壮, 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 跑步吧!

笔者将其稍加修改献给一线体育教师:

如果你想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灵, 请引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吧!

如果你想学生拥有强壮的体魄, 请指导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吧!

如果你想学生拥有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 请从学生生涯开始培养吧!

篇4:我理想的大学小学生作文

关键词:精英化;大众化;大学理想;大学使命

中图分类号:G64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5010004

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不是同一个命题,但却相辅相成,大学使命源于大学的理想,大学使命的变化也必然会引发人们对于大学理想的再思考。高等教育在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发展过程中,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走过了一条不断嬗变的路程。

一、从精英化到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的嬗变

(一) 英国纽曼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红衣主教纽曼认为,大学教育不是为专业教育而设,而是为自由教育而设。那么,什么是自由教育?纽曼认为,自由教育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也就是说,自由教育是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它的培养目标是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等品质于一身的优雅绅士。这种教育观点在对待知识上的态度上是为知识而知识,“知识按其程度变得越来越特殊时,知识就越不能成其为知识”,因此,自由教育从根本上来说是反对在大学里进行狭隘的专业教育的。

其次,纽曼认为大学教育是理智的而非道德的。以他的标准来看,自由教育是排斥美德的培养的,它应该完全地限制在理智培养上。大学教育的目的是训练理智,发展人的理性。就自由教育的课程来看,很显然,他看重的是古典学科特别是文学的学习。

第三,纽曼认为大学教育重在知识的传播而非知识的发现。与知识的传播相当的是教学,与知识的发现相当的是科研。也就是说,纽曼认为,教学和科研虽然是知识的两大职能,但就大学而言,它的职能是教学而不是科研;人们设立大学不是为了创造新的知识而是为了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所以教学只能是它的惟一功能。他说:“大学是一个传授所有知识的场所。这意味着,一方面,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科学和哲学的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如果大学的目的是进行宗教训练,我不明白它为什么会成为文学和科学之府。”[1]

(二)德国洪堡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德国的洪堡认为,大学有两大使命:一是个性与道德的修养,二是对科学的探求。修养,是新人文主义的一个核心概念,指一种道德和人格上的境界修养,是个性全面发展的结果,是人作为人应具有的素质,与专门的能力和技艺无关[2]。相反,洪堡认为专业实用性的学习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它会使人偏离通向修养的正途。那么,如何达至道德修养呢?洪堡认为要靠纯科学。所谓纯科学是不追求任何科学自身之外的目标,只进行纯知识、纯学理的探求。由此观之,洪堡眼中的纯科学是反对进行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研究的。因此,在洪堡看来,大学并非狭义的教育机构,它是从事科学研究的机构,所以,大学与其说是教育机构不如说是科学研究机构。

洪堡认为,大学应相对独立,摆脱国家政治和经济的干涉。但是大学的相对独立并不代表国家就是无所作为,因为,从国家方面来看,大学对国家的发展太重要,国家不得不对大学提供必要的支持,并采取相当的措施,防止各种弊病侵害大学的健全与健康发展。洪堡认为,大学的学术自由和国家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说,国家在整体上“不应该就其利益直接所关所系者要求于大学,而应抱定这样的信念,大学倘若实现其目标,同时也就实现了,而且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国家的目标,由此而带来的收效之大和影响之广,远非国家之力所及”[3]。

洪堡的科研观与大学——社会的关系二者是一脉相承的,在洪堡看来,科学只涉及纯粹的知识,无关乎实用,几乎等同于哲学。这就决定了其目中的大学,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以纯知识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因此,大学应有一种“象牙塔”般的精神贵族的气质和对纯学术的信念,而不应该去考虑社会经济、职业等种种实际需要。那么,如何保持这种尊贵的气质呢?就是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就是要大学与社会保持相当的距离。

(三)美国克拉克·科尔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到了科尔时代,大学已不同于纽曼的牛津大学、洪堡的柏林大学,他看到大学已彻底地参与到社会中去,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它是一种新型的机构,他把这种机构叫做“多元化巨型大学”。多元化巨型大学有多元的机构,有多重目标,多个权力中心,为不同的顾客服务;它维持与传播真理、探索新知、服务社会;它不是一个村落,不是一个城镇,而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

科尔认为,“大学已成为实现国家目标的一个主要工具。这是前所未有的,是现今席卷我们大学的改革之风的实质。”[4]63它需要满足国家在四个方面的需要:一是要求大学培养学生数量的增加;二是要求大学满足国家事业日益扩大的需求;三是要求大学把各项活动与工业前所未有地结合起来;四是要求大学适应新的知识潮流并为其重新开辟途径[5]。

科尔还认为,大学还面临着三大相关领域的调整,即,发展、学术重点转移以及介入社会生活。随着进入大学的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现有校园将已不能满足要求,许多新校园将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与之相伴随的,知识正在急剧增长并呈现爆炸状况,社会对某些技能的需求也急剧增长,大学必须要适应所有知识的“爆炸”和社会的需求,“大学已成为人们进入这些专业的主要‘港口,一种专业只有通过使大学成为其‘入境港口,才能得到社会承认”[4]77。科尔认为,“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不可避免地要为社会提供服务[4]80。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下,我国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的理想

1. 国家及受教育者知识需求的供给者。

无论是从简单的受教育人数上的增加,还是从教育的理念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经与精英化时代有了显著不同。大学现在不再是一个村落,也不是一个城镇,而是一个五光十色的“城市”,但不管大学变成一个什么样的 “城市”,它首先面对的是受教育者。纽曼的大学是保存和传授普遍性知识的场所的理念奠定了他的传统的大学思想的基础,洪堡的大学的核心是探索和发现知识的论点是他的大学理想的基石,那么科尔关注大众化时代人的现实需要的论断正是对应了我国现今的大学理想,所以我国大学的理想之一就是关注现实中的受教育者。阿特巴赫认为,“学生越来越把高等教育视为通向较好的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社会流动的途径。他们更少地关心高等教育的内在价值。学生们把自身当作教育产品的消费者”[6]。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下,社会强化了受教育者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地位,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大学最世俗的一个理想。

同时,知识经济悄然而至,经济全球化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国际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大学与国家命运的关系从来没有这样密切过。大学是知识的殿堂, 是思想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圣地,更是国家发展的“动力站”。大学利用自己三大优势,即知识上的优势、技术上的优势和人才上的优势,全面为社会发展提供以学术为特征的服务,满足社会对大学的知识需求,这是大学顺利发展,获得国家、社会支持的有利凭证。

2.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大学不仅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还是一种精神的标识。人生来就是脆弱和无助的,人类在不断地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宗教是人类精神的最初支柱,但对那些“希望在与人类的过去和未来关系中认识自己的青年人来说”,从宗教教义里获得的说词往往虚无缥缈的,他们看到“在今天已没有比大学更适合的去处了”,“通过吸收和运用知识来拯救自己已日益成为现代人的宗教”——大学成了世俗中的宗教,大学成了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者。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国大学的使命

1.向社会输送人才是大学的基本使命。

国家竞争力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出于大学,所以,人才的培养是大学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使命。向社会输送人才是大学的使命,但大学要向社会输送的是合格乃至优秀的人才,所以,数量是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但人才的质量才是更高的要求。数量的增长相对比较容易做到,只要通过扩大学校的规模并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进行优化等方式即可以做到;也就是说,数量的提高多半是通过办学硬件和物质条件。但是质量的提高,则有赖于学科建设和学术水平的提升,这就需要软件方面的运行和传统氛围起作用了。

2.进行科学研究是大学最得天独厚的使命。

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先天优势是众多人才云集。大学会集着社会上第一流的学者,最活跃的学生。数据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比如,仅1997年,大学获得的自然科学奖占到了全国各行业总数的58%,国家发明奖也占到了47.7%,科技进步奖占32.5%。有鉴于此,国家对大学科学研究的投入不断加大,这也成了大学进行科学研究的物质优势。大学要发挥这些优势,为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做出更大的贡献。

3.投身经济建设是大学不可忽视的使命。

大学通过“产—学—研”三结合的方式进入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也已经成长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比如,作为先行者的北大方正、清华紫光、上海交大昂立等高科技企业,就是在这种方式的指引下,率先取得优秀业绩。此外,决策咨询、对口扶贫等各项社会服务事业也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开展起来。

三、实现我国的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的内外部支持力量

(一)大学发展的内部支撑力量

1.大学要合理定位。

定位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性质的定位。大学是个学术组织,而且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学术组织,所以,学术性是大学的第一特性,“它既不是宗教组织,也不是行政组织,学术目标使它按照学术的逻辑建立其独特的内部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7],所以大学要把自己定位为学术组织。二是大学类型的定位。前面提到过的大学的三大使命,不同的类型的学校,其侧重点是不同的。有些学校强调科研立校,有的学校,尤其是一些地方大学,把为地区经济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使命,而有些学校只要把培养人才这一项做好就行了。大学的三大使命没有高下之分,关键是要根据学校以及学校在整个地区的地位,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思路、规划,借此,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2.协调两种权力的关系:学术权力与行政力。

大学的内部是一种奇特的组织,它有两种权力交织在一起,即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大学能否办好,关键在于能否协调好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英国教育家阿什比说过,“每个大学能否健康发展就在于校内由哪些人主持。”既然前面我们已经把大学定位为学术组织,就要按照学术的内在逻辑建立起与之相适的内部权力组织的结构及运行机制。学校事务虽多,但可以大体分为行政事务和学术事务,行政事务有行政事务的管理办法,学术事务也有学术事务的管理方式,所以,大学的学术事务的决策管理中,要避免行政权力的干涉,要依据学术规律而不是以行政手段,充分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以民主协商而不是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处理学术事务。

(二)大学发展的外部支持力量

1.大学需要一种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这个社会大环境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时至今日,国家也已承认,大学的学术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学术,大学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大学跟国家紧密相联。从国家政府方面来看,它所要做的就是通过简政与放权的方式积极地为大学营造良好的、宽松而宽容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使大学能够积极自主、自由地谋求发展的空间;同时,大学也应该知道,它的发展虽然离不开社会但也不能坐等社会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大学要自觉自愿地为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机遇,大学有它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任命,大学必须承担起来,真正做起社会发展的思想者、预言者、批判者和行动者,由此使自己真正成为社会的中心,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就我国的情况来看,协调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关键在于政府。前面我们说过,大学是种特殊的组织——学术与文化组织,所以,政府要始终把大学作为学术组织加以建设和管理,要尊重并维护大学的主体地位和相对独立性,使大学按照学术组织自身的逻辑运行与发展。政府要改变过去那种管家婆式的包办一切的管理方式,通过统筹协调、监督评估、方针指导、提供服务等方式,对大学实行依法管理、宏观管理。我们建议将大学这个组织与一般的行政机关区别开来,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下放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将具体的学术事务交给学校的教授委员会去处理,在学术事务中,要淡化政府的行为,从而根除“官尘暴”对学术界的干扰。

四、结语

从英国的纽曼到德国的洪堡再到美国的科尔,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曲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学逐渐具备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大学理想与大学使命也走过了一条不断嬗变的路程。时至今日,时逢我国高等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大学既不迷失理想又能完成自己的使命,这需要其内外部力量的双重支持:对内,大学要合理定位,解决好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关系;对外,大学需要一种良好的发展环境,还要协调好与政府的关系。参考文献:

[1] 纽曼.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

[2] 洪堡.立陶宛学校计划[A].瞿葆奎.联邦德国教育改革[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6.

[3] 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在和外在组织[J].高等教育论坛,1987(1):93.

[4] 克拉克·科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5] 肖海涛.大学理想演变的历史轨迹[J].高等教育研究,2000,132(1):104-108.

[6] 菲利浦·G·阿特巴赫.大众高等教育的逻辑[J].蒋凯,陈学飞,译.高等教育研究,1999 ,126(2):1-9.

篇5:我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作文

一进大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轻松了好多,大一的课也不多,如果你选理科专业可能累一些,像我们学经济金融的真的很轻松。一轻松就容易松散,大一的时间是过去得很快的,而且大一都是一些基础课,没什么太多专业课,专业课一定要上好。

到了大二就应该抓紧时间了,不然到了大三是很紧张的。又很多考试,英语四六级,专业类证书等等,还有学校的考试。想要拿奖学金就一定要好好准备考试!

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是对英语很有天赋,或者语言类很有天赋的,从高考结束的那一年就开始努力地准备四六级,口译等等,最好还能学一门二外,这样到了大二的时候,二外已经颇有成效,最好参加国家的紧缺人才的小语种考试,拿到证书。

语言类的学习是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入门又是最难得,所以在最轻松的大一攻破一门新的语言是最好的机会。

大三开始要为自己将来的人生做规划。你学的是什么专业,你在这个专业里又要往哪个方向发展,想到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而在你攀登这个目标的道路上有哪些证书是必须紧握在手的,你就要开始准备考起来了。不要盲目的考所有你听到过和你专业有关的证书,你忙不过来的,把精力用在最有用的地方。

说说别的,在大学,社团啊什么的学生组织很多,刚大一一进去,就想大展身手,这个也参加,那个也参加。其实这样不太好,因为各个学生组织的活动时间开会时间都是一样的,把那么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集合到一起,大家公共的休息时间不多的,所以你参加很多学生组织的话就会造成几个时间挤到一起,到时候这里觉得你刚进来就不来开会,做事不认真,那里觉得你一天到晚请假马马虎虎,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呢,最好还是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社团,选一个学生干部组织(校级的,院级的,系级的都可以)并且在面试的时候就告诉对方我还参加了什么其他的学生组织,这样就可以给大家都留下好印象,同时工作量适中也不会印象到你的学习!

总而言之,大学里不像中小学,有老师给你规划好你从踏入学校到毕业的一切事情,大学里没人管你的,要自己规划好自己。大到我要选修哪些课,我要参加哪些组织,要不要入党,考些什么证书,和哪些老师搞好关系等等,小到今天午饭吃什么,食堂还是街边?食堂的话人会很多我要怎么办?今天要检查卫生我打扫宿舍了没有?等等好多问题呢!

篇6:我理想的大学小学生作文

梦在你在我在。唱;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我的梦就在多远的未来,我排着队拿着梦的号码牌。大家好,我叫,来自。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张照片,是一位大学生为一位残疾老人撑伞,那个男生瘦弱的身躯,单薄的衣衫,却把背影留在了我的脑海。前些天,我和同学出去碰到一个老人向我们乞讨,那个老人看到我们没有零钱就向前走去,同学摸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摸出了一元钱,他追上去给哪个老人,那个时候老人应该很感动。有一次我坐公交回来,在车上上来一对母子,那个母亲把孩子放在我身旁的座位上,然后去买票,那个孩子说,妈妈,你把我放在这里,你怎么办呢,我起身为那位母亲让了座,那一刻,感动我的是那个孩子。如果我没有遇见你,我以为这就是世界。每个人过着自己的生活,但是这个世界比我想象的要美好,给我希望给我梦。

开学的时候我觉得很迷惘,已经大三了,但是却好象身不由己过着重复的生活,直到看到一个学姐的视频,她有着每个浙大人羡慕的背景和未来,但是她还有另外一个职业,她是云南省一个月薪两千元的支教老师。去年的时候她拿了奖学金,准备二次创业,还有出国。那个时候她拿出一张纸,在正面写上了;我知道,我要做一个社会企业家,我要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和经济财富。在背面,他又写上,我不知道,我不知道这个社会的底层是怎样的,我不知道我的未来要去做什么。7月份她放弃了出国,去了遥远的云南,做了一名支教老师。在那里,孩子们不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不懂得被尊重,也不懂得尊重别人。她的同学们都去了哈佛耶鲁名校,但她自嘲到我只是一个月薪两千元的支教老师。但想想我的长远的目标,我还能沉得住气。她说,当大多数的人在

大学生我的理想演讲稿

篇7:高三月考作文:我理想中的大学

我心想,哇!大学怎么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于是我们就开始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建一所大学,我一定要把它建造成我心目当中最理想,最优美的人间天堂。

要是我也能建造一所大学,我一定要好好规划,建一个占地5000亩以上的大学。我一定要建几幢很高的教学楼,每幢可以容纳上千人的教学楼,里面分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师,电脑机房,教师办公室,后勤储藏室等等,样样齐全。等教学楼拔地而起,就要开始建造宿舍楼,分为男生楼和女生楼各几幢。接下来就是建造图书馆的时候了,我会为学校建造一个很大的图书馆,收集科学类,文学类,语言类,体育类各类的书籍。图书馆里面设置足够的桌椅供同学们学习,创造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紧接着,还要建造两幢食堂和洗澡堂,分区规划足够的公厕。

等这些最基本的设施齐全以后,就要开始规划美化环境了。首先,我要搞一个步行街,在街的两边开上各种特色小吃店,精品店,文具店,奶茶店,营业厅,等等。等同学们闲暇的时候就可在这些地方娱乐休闲,逛街买东西。还要建设两个环境优美的小花园,建一大块操场,操场的中间,会有一大块三亩的草坪。同时,还要在学生宿舍楼和教学楼和图书馆之间设立公交车站,这样,同学们上车就可以搭车去上。

篇8: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思考

一、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理信信念淡薄。

市场经济条件下, 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是无可厚非的, 但有些人过分强调经济利益, 为追求利益而不择手段, 对理想信念热情不高、关注不够, 甚至认为理想信念是虚的, 不能直接带来物质利益, 无追求的必要。这些想法都会对大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使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 有些学生为了逃避升学、就业的压力, 沉溺于虚拟的世界之中。网络的高速度、快节奏、易变性使他们只关注当下和眼前, 追求即时的满足和瞬间的快乐, 在虚拟的网络中寻求暂时的心理安慰, 理想对他们来说太遥远, 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故不再追求理想信念。

2. 功利化和实用性明显。

据有关调查发现,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理想的低层次性有扩大趋势。他们许多人由于个人本位思想的影响, 或者出于对以往理想教育的逆反心理, 认为金钱、房子、车子等个人物质享受的追求才是对生活真正有“刺激作用”的, 而为共产主义奋斗、做集体主义的“大我”不过是唱高调而已, 对人的生活没有实在的激励作用, 所以总是否认远大理想的作用。大学生中曾一度流传过这样的顺口溜:“理想理想, 有利就想;前途前途, 有钱就图。”所谓的理想带有明显的“功利”和“实用”色彩。他们更为关注的是自身的状态和现实的利益, 强调人首先应对自身、对家庭负责, 通过自己的努力, 创造实惠、美好的生活。

3. 以自我为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的竞争意

识、自我表现意识普遍增强, 加上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 他们从小就过惯了“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 信奉“人不为己, 天诛地灭”的极端利己主义, 把个人理想看成至高无上的境地。具有这种思想的学生, 学习上动力不足, 政治上不求上进, 生活上吃喝玩乐, 他们强调个性、自由和个人权利, 而忽视集体、纪律以及责任和义务。

4. 享乐主义思想严重。

有的学生迷信金钱万能, 把金钱看作幸福、荣誉的源泉和象征, 把追求金钱视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在实际消费方面, 一些大学生通常很少考虑自己的经济能力, 盲目地跟风、摆阔, 讲究高消费, 甚至借债消费。更令人担忧的是, 一些学生甚至错误地把这些不正当的消费看做是一种快乐, 一种派头, 一种价值的体现。在发财致富的观念的刺激下, 大学生择业首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不愿意去条件艰苦的地区和农村, 要求工作条件好, 工资待遇高, 超前消费意识比较强, 做今天的事, 花明天的钱, 超前消费, 透支人生。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偏差的原因

1. 国际环境方面的原因。

“冷战”结束后,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并没有放弃冷战思维, 他们利用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 不断从意识形态领域对我进行渗透, 强行推行它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 同时大肆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高等学校处于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的最前沿, 政治思想上尚不成熟的大学生极易被西方披着炫目外衣的所谓“民主”“自由”所迷惑, 导致社会主义信仰出现危机。因此, 西方敌对势力不遗余力地对中国实施“西化”“分化”政策, 给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 市场经济方面的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使得社会成员之间利益格局不断调整, 一方面有利于激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机和活力, 另一方面也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利己主义”。中国社会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 包括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疑惑, 进而信念动摇。比如学生普遍关注的腐败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因此, 如何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正确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 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3. 教育方面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发展,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网络和信息技术使各种信息快速传播;原来在“象牙塔”中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 就很难适应处在各种社会现象的影响以及各种信息冲击之下的现代大学生了。另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调、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教育手段落后、教育力度不够;教育者认识欠缺, 底气不足, 使理想信念教育流于形式和走过场, 效果甚微。

4.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和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环境下成长起来的, 因一直生活在宁静的环境中又承担着繁重的学习任务, 很少触及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缺少忧患意识, 而主要是关注个人生存发展的一些现实问题。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他们是在家庭照顾过多的情况下长大的, 有很强的优越感, 在某种程度上, 可以说, 他们从小生活在人为的“理想”环境中, 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现实环境的磨练。

三、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1. 加强理想信念理论教育, 发挥理论导向功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教学过程中, 教育者只有坚定不移地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才能帮助大学生自觉克服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思想困惑, 使大学生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任,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从而逐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然, 要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这一理论的威力并帮助大学生从思想深处真正树立起科学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信念, 还要把学习理论同大学生正确认识、积极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到基层和群众中进行实际考察, 了解国情。

2.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 是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 又具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 内在的教育导向、潜移默化的功能, 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传递文化知识、陶冶高尚情操、活跃课余生活、疏导消极情绪等方面, 是其他形式的教育难以替代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文化、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 提倡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内容和形式, 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 坚决抵制消极、庸俗、低下、颓废、腐朽的文化侵入校园;要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 体现不同层次和特点, 广泛开展大家喜闻乐见、生动活泼、健康高雅的文化活动。

3. 重视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直接面对和接触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 既是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工作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又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 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指出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作为“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的首要任务。

4. 发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导向方面的优势。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龙头,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顺应大学生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 开辟多渠道, 探索新方法, 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余党校、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等有效阵地, 扩大教育覆盖面, 加大培训力度, 使更多的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灌输”, 引导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对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大学生要及时吸收到党的组织中来, 加强教育和管理, 引导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5. 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个理论问题, 又是一个实践问题。社会实践是理想信念形成的最深刻的基础, 理想信念的性质、强度、稳定性以及建立的方式, 都与社会实践的具体状况密切相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获得对理想信念的肯定性体验, 对理想信念的情感深入才能完成, 成为坚定不移的信念。社会实践又是检验信念坚定与否的唯一标准。高校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 通过各种参观考察, 学习他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奋斗精神;要根据大学生特点, 组织开展科技扶贫、文化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 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 感受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以及国家建设的巨大成就, 增强奉献意识, 自觉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 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方世南, 等.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2]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陈琳.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思考[J].青年探索, 2005, (3) .

上一篇:电影《沂蒙六姐妹》影评下一篇:作文 另一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