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修建防洪堤的报告

2024-06-13

申请修建防洪堤的报告(共16篇)

篇1:申请修建防洪堤的报告

关于申请修建肖家桥乡宋家坪村防洪提的报告

县扶贫办: 肖家桥乡宋家坪村境内防洪提长达1605米,但在1998年历史罕见的水灾中,被洪水摧毁,村中资金短缺,防洪基础设施薄弱,遇到洪水期经常肆虐村庄,致使村民房屋、牲畜、农作物、基础设施建设等损失惨重,给村民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制约了我乡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上述原因,本村村支两委在宋家坪老百姓的强烈要求下,我村申请修建防洪提。申请修建的理由是防洪抗灾关系村民切身利益,有利于保护村民财产人身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受益面积将达200多亩。我村经过预算,修建防洪堤需要资金22余万元,现本村已集资资金5万余元,防洪堤修建还差资金17万余元,特向县扶贫办申请,希望给予17万余元资金进行缺口补助。使我村防洪防汛建设和修复工程早日上马,以保证我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工作安全运行。山村百姓将万分感谢,同时将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恩情!特此申请,为盼!

肖家桥乡宋家坪村村民委员会

2012年11月12日

篇2:申请修建防洪堤的报告

花垣县水利局:

花垣县双龙镇张刀村境内有防洪堤两条:第一条:自“夯度若”(地名)至“卧博”(地名),全长米左右;第二条:自“凼喀”(地名)至“卧博”(地名),全长米左右;共计近米。都是张刀村祖辈从大山深处肩挑背驮用青石堆砌而成,有几百年的历史。但在1998年历史罕见的洪涝灾害中,被洪水冲毁。现汛期来临洪水就肆虐农田,致使农田、农作物等损失惨重,严重时农田被毁,颗粒无收。

基于上述情况,群众强烈要求修建防洪堤。该防洪堤的建成在我村防洪抗灾历史上可以说将具有划时代意义。直接受益农户就达多户人,受益面积达多亩。同时将进一步刺激张刀村人民群众的种养积极性,推动张刀村经济民生又好又快发展。但张刀村是个名副其实的集体经济“空壳村”,无力修建防洪堤。经过预算,修建防洪堤需要资金万元,现已完成集资万元,防洪堤修建还差万元,特向贵局申请,恳请给予万元资金进行缺口补助。使我村防洪防汛建设和修复工程早日上马,以保证我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安全运行。张刀村人民群众永远铭记贵局一直以来的关怀、支持与帮助!永远铭记党和政府的恩情!

特此报告!

张刀村一组村民

隆正权

篇3:申请修建防洪堤的报告

(2015年10月19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十次主任会议研究通过)

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防洪排涝工作审议意见处理落实情况的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经过一年来的整改,省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全省贯彻“五水共治”战略决策推进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大部分得到落实,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必须看到在不少地方还存在部分河流缺少流域性控制性工程、主要平原排涝能力有待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亟待加强、小流域缺乏系统治理等问题,防洪排涝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为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统筹推进防洪排涝工作。要按照尊重规律、科学治水、疏堵结合和“给洪水以出路”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我省“十三五”防洪排涝工程规划编制工作,并继续编制和完善流域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城市排涝规划等,建立完整的规划体系。着力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引领、推进防洪排涝工作。二、进一步加大重点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的推进力度。省有关部门要掌握情况、针对问题,剖析原因、分类施策。对需要列入国家的重点项目,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要素保障,争取国家早日批复和加快建设;对列入省重点工程的项目和跨行政区域的项目,省有关部门要统筹协调,简化审批程序,加强检查指导,推进项目加快建设。在抓建设进度的同时,要把工程质量放在第一位。切实加强项目全过程的监管,使这些民生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三、进一步重视小流域的治理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要总结小流域治理的经验和教训,调整思路、统筹规划,实行综合治理,把工程措施、生态修复与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按照整体规划、全流域治理的要求,一条一条地抓好治理工作,逐步消除山洪、泥石流等隐患。同时,要加大山塘水库特别是“屋顶山塘”的治理力度。省财政对山区、海岛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和小流域治理任务重的县(市)要给予更多的扶持。四、继续统筹做好姚江流域防洪排涝工作。要围绕提高姚江流域防洪排涝能力的目标,加快实施已经部署的六大工程。省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帮助宁波市做好姚江东排二通道的科学论证、规划制定等工作。督促、推进姚江流域沿线各市、县团结治水,切实加快把姚江治理好。以上意见,请省政府研究处理。

篇4:关于小学修建围墙的申请报告

XX教育局: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校服务XX镇区10000余人口,现有在校学生501人。2015年学校新建了教师周转房宿舍,缓减和改善了全校教师的住宿条件,学校北面和东面无围墙,恐有社会上的闲杂人员,随意出入学校,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广大师生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很是提心吊胆。学校虽然成立了护卫队,加强了管理,封闭危险路段,但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需修建围墙140米,全校师生及广大学生家长急切盼望能尽快修建,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校和谐发展。以上请示妥否,请批示。

XX学校

篇5:房子修建申请报告

径山村委:

转呈径山镇危房改造办公室:

本人***,身份证号:****************,家住径山镇径山村*组*号。由于我的房子建于****年,至今已经有**年之久,限于当时农村建筑工艺及经济条件,是泥墙土瓦结构,没用到一丁点水泥和钢精。由于居住年份太久,特别是****年*月*日特大山洪和泥石流冲击,使老房子变成危房,急需及时修建。理由如下:

1、****年*月*日特大山洪和泥石流是近50年来少有的(电视台来实地进行现场采访与播报),辛好特大山洪前期我**对房子周围进行了加固,否则后果不甚没想。通过这次特大山洪,山坡上的(茶叶山)山体已经松动,到来年雨季及有可能造成再次山体滑坡。目前我的房子正好对着上次山体滑坡的正前方,如果再来一次山体滑坡必定危及我的财产与人身安全。所以恳请各级相关领导来实地查看,同意我把危房往北移**米进行修建。

2、我有*个儿子,都于*年前分户建房独居,他们目前每人供我半个月吃饭。目前***房子被征迁,暂时居住在我家。今后**要搬迁到双溪里洪,我只能自己开伙仓。因为我习惯于晚上住自己的家,原因是上年纪的人最怕上下楼梯。目前我的房子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一到下雨天我都担惊受怕,严重影响我的晚年生活。所以恳请各级相关领导同意我把危房往北移**米进行修建,排除安全隐患,让我安度晚年,再享受几年共产党给我带来的清福,不胜感谢!

3、为了不给各级领导增加麻烦,我承诺以下几点:一是修建资金自己解决,不给政府财政增加负担;二是建筑面积不超标,不给政府工作造成麻烦;三是修建完成后三个月内将危房自行拆除。

综合以上实际情况,特此报告,恳请领导批准为盼!

申请报告人:径山村***

篇6:申请修建多功能报告厅的报告

关于申请修建多功能报告厅的报告

舟曲县教育局:

峰迭新区中学总占地面积172.7亩,现有54个教学班、学生2725人,教职工296人。学校办学规模大、师生人数多,是目前我州最大的全寄宿制学校。

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学校自身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为教育教学的有序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我校目前缺乏一座多功能报告厅,现有的图书馆报告厅规模小、功能少,无法满足学校教育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

学校从教育教学的大局出发,对拟建多功能报告厅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提请校委会审议通过。拟建的多功能报告厅一是具有先进的展示功能,能有效表现与展示教育教学领域的最新信息;二是具有完善的会议功能,能满足学校各类大型会议、学术讲座、报告会、家长会等各种形式的会议活动。三是具有强大的培训功能,能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四是具有一般性演出功能,能满足师生的文艺演出、演讲、竞赛等活动。五是鉴于我校是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为缓解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便于学校组织学生在周末观看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主题教育影片。如能建成多功能报告厅,将会极大地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大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改善我校的办学条件。

为此,恳请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解决为盼!

特此报告,不妥之处,请指正!

篇7:校舍之外的修建

除了修建加固校舍,其实我们还要很多方面需要“修建”。

为何先倒下的总是学校?

四川汶川地震最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一座又一座教学楼整体倒塌。查阅当时的报道,四川省非重灾区校舍倒塌近7千间,重灾区校舍倒塌约2百万平方米。连远离地震中心的重庆梁平也发生校舍倒塌。在众多学校倒塌的同时,存在一些反差极大的现象。聚源中学成为一片废墟,邻近的楼房却都未倒塌,顶多只是地震后成为危房。富新二小所在的富新镇并非灾情最重的地区,全镇垮塌最厉害的就是这所学校。北川县建筑物垮塌情况惨烈一些,不少政府办公楼宇也严重损坏,但是北川中学的废墟旁边也有一座20多年“楼龄”的房子屹立不倒,还有三栋建筑幸免于难。

校舍在地震中倒塌的原因何在,是一个极其专业极其严肃的问题,值得深层次反思和改进。两年多以来陆续有些技术上的补救,比如“校舍安全工程”在全国展开,但是关于制度安排上的反思严重缺乏,更多的是相互之间推诿。比如将校舍垮塌的原因归纳为:校舍空间跨度大,比民居和办公楼宇抗震难度大;地震级别超过了预计强度,学校校舍抗震难以抵御;学生疏散时集中在楼梯和走廊,相对整栋建筑来说这些地方是最薄弱的环节;相当多的校舍楼龄较长,建设安全标准低,加上陈旧老化等等。

上述归纳有搪塞公众之嫌,没有一条站得住脚。汶川地震重灾区属于地震高发地带,7.8级并未超过预计强度,我国制定的建筑工程抗震标准足以应对汶川地震,只是没有被执行。

我国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中,将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和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譬如核电站、生化实验室、重要化工厂、通信中心等建筑。乙类建筑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者需要尽陕恢复的建筑,譬如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低层教学楼。丙类建筑属于除甲乙丁以外的建筑,丁类建筑属于次要建筑。

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要求如下:

1.0.1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失或者不需要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者不需要修理仍然可以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汁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至于倒塌或者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3.1.3各抗震设防类别的建筑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设计值)应该符合本地区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该按照本地区设防高一度的要求。

概括起来,国家标准对建筑物的抗震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即使面临超过了预计强度的地震,建筑物也不应该垮塌。通过航拍图像也可以看见,即使是四川汶川震中附近,也有很多相对正规的房子,依旧挺立,少数房子甚至还完好无损。日本阪神地震的时候,处于震中的很多高层建筑,连玻璃幕墙都没坏一块玻璃。建筑物在地震中垮塌了,必然是违反了建筑规范,没有什么理由好讲。个别专家出来辩护,只会让专家的名声更臭。

汶川地震与唐山地震震级相当,与唐山市几乎被夷平不同,汶川地震带上尚有为数不少的建筑物幸存,这说明建筑的安全性还是大幅度进步了。据地震后的统计表明,倒塌楼房90%都是1995年之前建的,其中上世纪80年代的占了一半。而我国的建设监理制度1988年开始试行,1993年后逐步推开,到1997年《建筑法》以法律制度形式明确我国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后,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尤其是1995年之后建筑监理制度设立之后,所建的校舍安全性大幅度提升。由此看来,倒塌的大部分校舍并没有实行工程监理,在全面推行工程监理后,其倒塌学校的数量明显减少。因此工程建设监理在曰前的建没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说明原建设部在《建设工程监理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86号部令)将学校、影剧院、体育场馆项目定为强制监理的范围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其强制监理的范围和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进步归进步,地震中,校舍倒塌得最惨烈,这个现象是不容否认的。现象背后的根源是本该对基础教育负责的地方政府,却不重视教育。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地方政府不重视教育的动机是很明显的。

为何地方政府不重视教育?

教育行业不是财政上今年投入一百万一千万,明年就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政绩。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学生成材,需要经过义务教育阶段,再走过高中阶段,最好完成大学本科学业,需要十六年的功夫。相对于行政长官的任期,这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时间。现在政府首长多半是异地交流,一届只有5年时间,要在这5年时间里面有政绩给上级看,只有搞见效快的政绩工程,能“下蛋”的项目,所以不少地方首长上任的主要工作都是搞城建,扩展城市面积,建高楼大厦。而教育投入大,见效慢。即使教育投入有效果,也要在自己走后才能见效,到时候政绩就是别人的了。这样自己栽树,别人摘果子的事情,对于那些官员来讲,是绝对不会去做的。

基础教育对于儿童与父母来说,无疑非常重要,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地方政府来说,正好相反。基础教育越好,离开家乡的人口便越多,地方经济便越难发展。在急剧城市化的当下,农村地区的教育投资实际是为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培养成才,假如全体中学毕业生全部考取大学,那么本地区别说办工厂,开商店,连耕田都没人了。用经济学术语来说,这叫外部性。因此,不要说地方氏官任期有限,不会重视产出周期长的教育事业,即使让地方长官长期负责,同样缺乏动机去重视教育。除非改变长官负责制,或者地方长官不是向上负责,而是向当地居民负责。

再者,无论哪里的基层政府,都数教育部门摊子最大,人员最多,老师的工资已经占去了地方财政预算绝大部分。对于那些农业为主的县份,在农业税减免之后,财源大减,只有靠上面转移支付。上面把算盘打得极精,勉强够各部门正常运转,叫做吃饭财政。一般不会下拨城市建设资金。地方政府只有打教育的主意,抽取教育资金去搞城市建设。各地只有抽取教育资金或多或少之别,不抽取教育资金已经是最”重视”教育的了,不可能在此基础上更“重视”教育。而以往在拨付教育资金这一块里

面,校舍预算尤其不足。

几乎所有现代国家,基础教育都是由基层政府提供。因为基层政府才最清楚适学儿童多少和家庭状况。让上级政府来负责,就容易造成资源错配而浪费。那么,他们是怎样做到基层政府职能和动机相吻合,不出现中国目前的状况呢?其实很简单,他们的地方政府是向下负责,向居民负责。基础教育对于地方财政而言具有外部性,但是对居民没有那么大的外部性,学生即使成长了到外地就业,仍然符合家长利益。而家长所需要的公共服务最要紧的就是基础教育,地方政府不能不重视,否则得罪居民就得丢官帽。

教育投入增量主要靠中央财政

前面讲了基础教育改善,一不会直接创造财源。二会促进劳动力外流,双重外部性导致地方政府没有动力搞教育,但是教育对于国家发展又至关重要。

教育投资比起固定资产投资有更高的经济效益。美国布鲁斯金学会的一项研究报告证实:1948到1973的二十五年间,美国经济增长约有三分之二靠提高教育水平获得。报告还指出,每1美元的农业教育投资可以在10年内获得13美元的利润。苏联经济出版社1977年出版的《改进青年工人的职业培训》一书谈到:苏联在提高工人专业知识方面花的每一卢布,一年内能提供利润53.3戈比,而一卢布固定资产投资只有39戈比的利润,这其中固定资产的投入还包含着知识和技术的因素。这些数字说明,教育投资的效益远高于固定资产的投资,其根本原因在于劳动力素质的改进会大大提高劳动出生率。

教育投资不仅从长远看有很高的效益,而且从短期看也能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如果投资1000亿元用于校舍扩建和改造,按照建筑业的劳动生产率。大约可以提供100万个就业岗位,安排300亿元用于扩充师资队伍,就可以接纳大约]00万大学生就业。对于解决就业问题,投资教育比投资工矿建设具有投资少效果好的优势,在许多方面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投资教育要比投资于产能建设更为稳妥。

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早就认识到了。我国教育的财政投入从1993年提出要达到发展中国家平均占CDP4%的目标起,17年了,仍然在GDP的3%左右徘徊,根本原因是各级政府之间相互推诿。传统上,基础教育属于基层政府的责任,似乎责无旁贷,但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日益窘迫,光靠行政指令,造不出钱来。而且按照前面分析的受益原则,也没有利益动机刺激地方政府增加教育投入。

教育水平可以改善个人收入,山可以提高劳动者对财政收入的贡献。中国2010年人均GDP每月约24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1600元,之间相差的800元可以视同对财政作出的贡献(尽管统计数据显示只有500元)。按财政收入统计数据可知,这800元主要贡献给了中央和城市。由于当前跨省市流动非常大,劳动者贡献受益城市不一定就是屆地城市,对属地城市来说,基础教育同样也存在外部性问题。在当前中央财政收入占了大头的情况下,由中央财政负担起教育投入的增量部分责无旁贷。

中央政府怎样花钱更有效?

由中央财政增加对基础教育方面的开支,除了传统该项事权属于基层政府之外,还有资金使用效率问题。毕竟中央对基础教育的需求远不如地方政府清楚,如果先通过乡、县、市、省到中央,五级政府汇拢信息,编制预算。然后再按省、市、县、乡这个顺序把资金安排下去,几乎半年时间就过去了。信如果还要就各级政府资金配套比例进行讨价还价,一来一回恐怕整个财政年度都搞不完。

基于当前政府纵向横向议价的效率极低的现实,应该改变过去那种以中央拨款为主,让省市县乡各级政府分摊资金的传统财政模式。与其按总额分摊,不如将改造项目按比例分配,分为中央项目、省级项目、市级项目、县级项目,各司其责。谁资金足,条件够,谁的工程先上马,不用相互扯皮推诿。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由政府垄断的情况下,中央政府试图干预地方建设,几乎不可能绕过各级政府。改革开放之后,政府后撤,让给企业,这就给中央直接插手地方建设创造了条件。就拿校舍建设来说,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等环节完全可以分别发包给企业去做。过去效率低主要低在政府部门之间扯皮,权责不明。不仅效率低,而且造成了内部索贿行贿的机会,经过的层级越多,腐败的可能越大。

另外,教育是一个市场化极低的行业。前面说了地方政府对教育投入的热情不高,地方领导流动性大,造成校舍建设无人负责的情况,所以汶川地震之后很多地方主张校舍质量由校长终身负责。有人终身负责,好过无人负责,但是校长终身负责。又不如老板负责。总之,与其将学校交给一级不情愿的政府管理,不如将学校民营化,给学校找个永久的主人。

学校民营化并不必然与基础教育作为公共服务的性质相冲突。只要将政府的教育补贴证券化,直接交到学生和家长手里,由他们选择学校,校方再向政府兑现。学校之间出现了竞争,教学质量势必提升,而家长的负担没有增加,财政资金的效率因此提高了,尤其是中央对基层公共服务的事业的补贴效率大为改进。民营化并不意味着只有私营一种形式,它可以是私营,也可以是社会团体,比如慈善机构、教师工会团体经营。

篇8:要求政府资助修建村道的申请报告

我区江山乡前村村是一个偏远的革命基点村,距乡政府所在地19公里,海拨1100米,现有205户、700多人口,村民以种植反季节蔬菜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今年该村由于遭受强降雨袭击,造成村道多处塌方,道路坑坑洼洼,直接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为此该村两委决定为民办实事,全面整修村内道路。经初步概算,需投入资金15万元,通过村民捐资、投工投劳,尚缺资金10万元,特向省老区办申请道路补助资金5万元,望省办给予大力支持为盼。

xx区老区与扶贫办

xx区财 政 局

二XX年十月十五日

篇9:关于乡村小型桥梁修建的申请报告

梅溪镇人民政府:

坪水底村石河片房屋密集,道路狭小,也只能通过一部小车,周边都是高山溪流,也住了很多人,每天都有很多车出出入入,进出村庄也非常不便。由于石河—平石头组的道路需要通过一条小河,跨径很大,影响了村民生活生产出行,由于近期台风“山竹”的破坏,冲毁了原有的桥梁,村民建房材料与日常生活出行无法通行,固想在石河组至平石头组的小河上修建建一座桥梁(宽4.5米,长度20米),受益群众共40户150人,以方便村民的出入,更好的在10月底前完成住房安全保障任务,早日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为此,现特向镇政府有关部门申请,希望政府及有关部门能关注和认识到村民的实际困难,尽快批准在石河组至平石头组修建一座桥。特此报告。

此致

篇10:关于修建学生活动中心的申请报告

尊敬的市扶贫办领导:

我校是万年县汪家乡新华小学。学校占地面积约12.5亩,师生近400人。现有教学楼两座,食堂、文艺会展舞台各一座。其中文艺会展舞台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屋顶盖瓦,屋脊最高约9米,屋内顶有天花板吊顶,属老式砖木结构。由于房屋空间跨度大,内部结构松散,且年代较久,屋顶上的瓦破损严重,导致渗水、漏水,使瓦下的木料、木架霉烂,部分断裂。天花板也破损严重,早在几年前就已列为一级危房,无法使用,现已封闭。而且会展舞台紧靠食堂,严重地威胁着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在会展舞台与校门口之间有一块约800平方米的黄泥地面,由于没有浇筑水泥,致使校园晴天满地灰,雨天一地泥.此场地高低不平杂草丛生,不但学生无法做操,更不好上体育课及开展各种活动,而且也严重影响了校园环境卫生及师生的身体健康。

为此,特恳请上饶市扶贫办领导拨款二十万元,为我校修建文艺会展舞台和硬化露天活动场地,赐予孩子们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和良好活动的场所。

万年县汪家乡新华小学全体师生切切为盼,将不胜感激!

万年县汪家乡新华小学

篇11:修建农村资本旱地的水渠

时隔18年,中央再次把农业和农村问题作为中央第一号文件下发。中国的农业和农村一直都是一块资本旱地。要让庄稼茁壮成长,不能少了甘泉的灌溉。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加快改革和创新农村金融体制。

其实,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农村金融改革就开始了,这些改革包括恢复农业银行(1979年)、恢复农村信用社的“三性”(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扩大农村信用社自主权(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中期)、创立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1996年底)、取缔农村合作基金会(1998)、恢复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组织(1996-2001年)等。

而最新一轮改革是2003年下半年启动的,这一轮改革是以明晰产权和完善管理体制为中心的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及正在酝酿中的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和农业银行改革。

新一轮改革不能回避问题

虽然经过历次的农村金融改革,但是这些改革并没有消除一些重要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新一轮改革所不能回避的。

一、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失衡,农村金融机构组织的功能日渐削弱。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布局相对较完善;但在中部粮食主产区农村,金融服务却越来越弱。

农业发展银行不但资金来源不稳定,而且资金运用效益不高,业务范围狭窄,功能退化,仅是在农产品收购方面发挥着政策性金融组织的作用,退化成“粮食银行”。

在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1998年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撤并县及县以下机构4万多个,且撤并还在继续。

农村信用社则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在政府隐形担保下运作;二是治理结构不完善,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三是经营中“商业化”倾向严重,资金大量流向收益率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部门,真正需要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农村小型企业常常难以得到贷款。

农村信用社这种“商业化”倾向本身不是问题,是金融机构本身的一项选择。问题是在国家的金融压制政策下,农村信用社日显单一化和垄断化,缺乏竞争,没有效率。而且农村信用社通过缴纳存款准备金、转存中央银行、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方式引起的农村资金流失,估计每年在1000亿元以上。

二、农业保险发展滞后,难以满足农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需要。中国农业每年约有5亿亩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而中国农业目前仍然主要依靠两种传统的农业风险保障途径: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

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受到国家财力限制,也不利于农户保险意识的培育。但农业保险的赔付率很高(1982—2001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综合赔付率为108%),商业保险机构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农业保险的承保率不足5%。

3、民间金融活跃,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存在风险和隐患。有的地方利率高达官方金融组织利率的数倍。从在温州的调查看,个别民间借贷的利率最高大约为月息1分半。

新一轮改革的思路

中国新一轮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需要是全方位的。其主要思路在于:

放开农村金融市场准入,培育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机制。如培育民营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按照行业或地区拆分,目前正在试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要摆脱现有产权与地域框架的限制,建立多元化、跨区域的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积极探索通过邮政储蓄回流农村资金的机制。邮政储蓄规模近几年发展较快,年增额从1998年的557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465亿元。2002年底余额已达7363亿元,其中65%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

但是邮政储蓄不能发放贷款,资金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流出了农村。虽然中国人民银行以部分转贷农业发展银行和对农村金融机构再贷款方式将部分资金又返还给了农村领域,但很有限。2003年底,中央政府虽然调低了邮政储蓄转存中央银行的利率,但并没有建立起一种邮政储蓄资金与农村信贷资金之间的关系。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农户和农村企业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加快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篇12:农村小学修建围墙申请报告

尊敬的领导:

我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学校服务马集乡永兴村以及马北村部分村庄,共计9000余人口,在校学生175人。今年2月份以来,我校的危房问题得到了中心校领导以及县教育局领导的高度重视,现已新建标准教室,张一自然村为我校建校无偿划拨土地1亩,并把原来东面的沟填平,解决了建校用地问题。但是,现在学校还面临着重大的问题:学校东面的围墙已拆除以及南面的厕所上面漏雨严重,四周墙体多出裂开,非常危险。由于学校东面无围墙,经常有社会上的闲杂人员,随意出入学校,加之学校厕所在围墙之外,给学校的管理带来极大的难度。广大师生在不安全的环境中工作、学习,很是提心吊胆。我校师生及广大学生家长急切盼望能尽快修建好围墙、厕所,彻底消除学校的安全隐患。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校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围墙厕所的具体修建方案和资金预算情况报告于后,希望中心校领导给予解决。

一、围墙厕所修建方案

目前的厕所修建的年代较早,比较低矮,且因地基的塌陷出现了多出断裂的严重的安全隐患,学校希望在教室东南角修建一个长12米,宽4米的男10个蹲位,女10个蹲位的厕所,地下挖沟约一米的蓄粪池,解决目前蓄粪池过小的问题。

围墙因新建教室而拆除,为了确保学校师生安全,需修长160米,高2.5米的围墙。

二、修建资金预算

1、厕所地面建筑面积50平米,按每平米500元计算,学校修建厕所需25000元,再加上瓷砖2000元,计27000元。

2、围墙每米500元,1600米,计80000元。

3、大门20000元。

综上所述,我校修建围墙、厕所两项项目所需资金约大约127000元。面对这个数字,我校肯定无力承担,希望得到马集乡中心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解决修建厕所、围墙的资金问题。

申请学校:

篇13:修建下水道及硬化地面的申请报告

申请报告

中心校:

去年投资兴建的幼儿园,现已投入使用,学生宿舍餐厅楼也将开工建设。如果投入使用会大大的改善我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但因校门口修路,路基加高,学校雨水无法排出,学校宿舍餐厅楼的污水更无法排出,给师生带来不便,特申请给予解决这一困扰我校师生的难题,在校门口修建下水道。下水道预计需100 米左右,造价每米需300元,需30000左右的资金。

另外,每天上学放学期间,家长接送学生的车辆较多,没有停放地点,有的聚集在学校门口,有的停在公路上,影响了交通秩序,也是严重的安全隐患,打算硬化校门口两侧的空地,用于家长停放车辆,也美化了校园周边环境。预计需900平方米左右,造价平方米需100元,大约需90000左右的资金。

恳请批准。

小学

篇14:申请修建防洪堤的报告

韩庄小学幼儿园现有大中小三个班,学生计92人;教职工6人,其中5名为女性。现在幼儿园已经独立成院,因为资金缺乏,只能临时搭一个用几块石棉瓦围成的简易厕所。这个厕所里面没有蹲位,只有一个窄狭的长条形水坑。厕所四处透气露光,仅能供幼小的孩子临时使用,老师则只能到一百米外的小学厕所方便。这给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幼儿园的孩子时刻都需要老师的看护,片刻离开就存有安全隐患。而对于幼儿园临时厕所男女不分的情况,孩子们的家长意见也比较大,他们多次要求学校在幼儿园内建一栋男女分开的厕所。为此,我校特提出申请,在幼儿园内修建一栋新的厕所。

关于厕所的规格,我们学校也有了初步的规划:厕所面积为12*5=60平方米,每平方米造价700元左右,共需资金42000元左右。

恳请牛庄中心校和县教育局的领导实地察看,帮助我校解决困难,为我校幼儿园建一栋厕所。我校全体师生会以更高的热情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

牛庄乡韩庄小学

篇15:修建天兰铁路的日本技工

1950年冬天,寒冷的一个下午,西北门户的天水车站老站房前,从数节棚罐车辆组成的“专列”上走下许多人来,他们纷纷用新奇惊讶的目光瞅着白雪覆盖着的南北山梁,瞅着脚下陌生的黄土地。随后,他们向前来迎接的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宝天机务段、天水车站的领导展示了自己的调转信函。仅从服饰装束和语言、肤色,你绝对看不出他们是日本人。因为,基本不用翻译,这些日本铁路技工大都会讲一口略带东北口音的较为流利的汉语。

这是《天水机务段志》描述的关于日本技工来到天水的一个场景。2010年岁初,记者访问了《天水机务段志》主笔、《西北铁路早期在天水史话》作者张福平。他在修志的过程中接触到这段历史,并为此走访了当年曾与日本技工共事过的中国人,还查阅了天水机务段保存的数十份日本技工档案,上面记载了日本技工到来的日期:1950年10月、1951年1月,连同日本技工的家眷在内,当时共有200多人分两批来到天水,其中有车辆检修、机车检修、机车驾驶、运输管理、行车组织、线路养护、土木建筑、内燃电气、医疗护理等方面的人才,正是当时建设铁路所急需的关键工种。这批日本技工大部分年龄约在30岁至40岁之间,最小的日本技工年龄还不到20岁。张福平曾将这段特殊的历史整理成文,发表在1998年4月13日的《甘肃日报》上,题为《秦州不了情》。

特殊优待

“日本投降之后,滞留在东北三省的日本人基本上在1946年5月至10月间被遣返回国了。当时国民党当局留用了原伪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所属的一部分技术人员,解放后这部分官兵参加了解放军。”作者风清在《敞开祖国的西大门——天兰铁路修建记》里记述了日本技工的来源。该文援引了当年参加天兰铁路修建工程的日本技工南谷正直的自述文字。南谷正直回忆,1950年10月,他和其他几百名被四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留用的日本技术人员,接到命令,一路辗转开拔到了目的地——中国西北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中国古代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的故里——天水。

不过,根据《天水机务段志》主笔张福平的回忆,在采访那些曾与日本技工共事的中国工友时,没有人提到这些日本技工是否参加过解放军。他强调,这些日本技工并非战俘。他们在青少年时,就在日本本土接受过较为系统的正规教育,后来又在沈阳、大连强化受训,具有较高的专业和文化素质,一直从事技术工作。被卷入侵华战争的日本技工最终成为了受害者。日本战败,这些技术人员被遗弃在中国,一度颠沛流离,境遇悲惨。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东北解放后,他们被吸收进铁路系统,日后又被调转到西北,参加西北铁路建设。

日本人来到甘肃时,曾担任过陇西机务段段长的郑子祥那时还是小孩子,1952年,4岁的他跟随母亲来到陇西。当时中方技术人员奇缺,1951年,郑子祥的父亲郑朝银从丹东机务段技术室调到陇西机务段筹建处任技术员,也是陇西机务段中为数不多的中方技术人员。郑子祥认为,当年日本技工的技术水平是高于父亲的,父亲郑朝银实际上起到了监督作用。

郑子祥至今收藏着一幅早年间的铁路设计图,这幅图的全名是“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天兰线陇西工程段陇西机务段内检查坑设计图”。天蓝色的图纸上,十分清楚地标记着如下字样:“设计者:蓬田;绘图者:品川;审核者:熊耳;科长:郑朝银;核准日期:1951年12月1日。”

谈起图纸上的几位日本技工,郑子祥回忆,他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日本技工的家属为丈夫送饭的情景,她们都穿着高高的木屐,咔叽咔叽地行走着,对丈夫毕恭毕敬。孩提时的郑子祥觉得很好玩,“和中国人生活习惯不一样。给丈夫提着工具箱,送到单位,鞠躬再见,下班再去接丈夫。”

日本技工刚到天水时,都是租住民房,或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为妥善安置这些日本技工,半年后,就在北道埠道北铁路职工医院后面,建好房子供他们集中居住,取名为“铁路工房三院”。兰州铁路局原陇西机务段退休工人周荣太现已77岁,他曾经参加过建房的工作。周荣太向记者介绍,新建的房屋除带小厨房外,内室还分走廊、套间、储藏室、卧室等,充分考虑了日本人的生活需求,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布局合理、十分舒适。而这些住宅全都是土木结构的瓦房,是当时天水最好的房子。

日本技工在食物供应上也受到特殊照顾。郑子祥告诉记者,“他们吃得比我们好,大米、白糖,只有日本人有,中国人没有。”

日本技工逐渐安定下来,他们的孩子直接进了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日本人很注意劳逸结合,利用休息时间举行运动会,并举办具有日本风味的樱花会。日本技工中间,有许多人信奉佛教,是很虔诚的佛教徒,有时也会举办一些佛事活动。

不过,也有人用书信方式偷偷辗转投书日本报纸,如北道工务所的一名日籍工人,写信说在中国受到过不公正待遇,受到了许多日本技工的批评。

日本籍的劳动模范

“我们和中国工友携起手来,一起战胜严寒酷暑,为工程的早日完成而奋斗。在这里,既看不出民族的隔阂,也看不到人的等级差别,还有多名日本技术人员被选为劳动模范。”

多年后,曾参加过天兰铁路修建工程的日本技工南谷正直撰文回忆。

出生在日本长崎县的川端新太郎,来机务段后任机车钳工,半年后因工作积极,被评选为一等劳动模范,受到表彰奖励,并很快得到提升,担任工长、检修领工员。

出生在日本福冈县的田中梅五郎,1950年10月被调至宝天机务段,担任检修钳工。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被评为西干局北道埠一等劳模,与川端新太郎一同出席了在天水召开的西干局劳模代表表彰大会。

日本技工也发生过意外事故。1951年冬季,日本司机富田豆男运送路料到渭南镇车站,翌日清晨换班后到机车水柜的木楼中休息。接班司机忘记了机车正在补水,转线时木楼被铁链勾挂,富田豆男与副司机索章等坠落后受伤,被紧急送往天水西干局职工医院治疗。

日本技工技术精湛,而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劳动间歇,他们从来不像中国工人那样,会躺着休息,有时仅仅是站立一会。如果工作达不到要求,高级一点的日本技工还会扇人耳光,不过他们从来不会这样对待中国工友。

一些日本技工收了中国徒弟,教徒弟技术非常诚心,要求也十分严格。原陇西机务段退休工人周荣太告诉记者,他非常要好的同事许启才就有一个日本师傅,名叫田边,是陇西机务段机车检修技师,铜焊技术非常高超。一般情况下,加工焊接一个机车零件,从高温到常温,要采取保温措施,逐渐冷却后才可以使用,但田边焊接的机车零件直接可以使用。田边将其精湛的技术毫不保留地教给了他的中国徒弟许启才。

而根据《天水机务段志》主笔张福平的文字记录,当时为帮助提高学徒工学习业务技术的兴趣,日本技工还和中国技术人员一起,共同动手制作木制剖面教学器材。他们制作的汽室阀模型活动教具,一直保存至上世纪70年代末,为天兰线首通机车装饰制作的领袖头像与齿轮麦穗图案,也保存到了文革后期。

日本技术人员逐渐获得了中国人的尊敬与认可。原陇西机务段退休工人周荣太回忆,在当时的铁路卫生所,就有一位日本女医生,接生技术非常好。因为日本女医生采用了新式接生法,更加卫生,结果中国人纷纷找她接生孩子。

遣返回国

1952年底,中国红十字会与日本红十字会进行了多次接触,在时任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与日本岸信介政府双方所派代表的努力下,达成了分批遣返滞留在中国境内的日本人的协议。

当遣返回国的决定传达到天水时,已是1953年的春天。日本技工已经和中国工友朝夕相处了两年多。在原陇西机务段段长郑子祥的记忆里,起初还给日本人安排了安全岗哨,怕有老百姓对日本人不利,但后来就没有那么紧张了,逢年过节双方也会互相走动。日本技工邀请中国同事参加他们的婚礼,会做日本菜请中国人品尝。许启才和师傅田边关系就处得很好。他和师傅一家合过影,经常拿出来给人看,全身照片是师徒二人一起照的,半身的是和田边一家人照的。田边回国后,两家还有书信往来。

随着回国的日期临近,日本技工开始处理带不走的日常用品。《天水机务段志》主笔张福平曾访问了当年的一些亲历者。老人们回忆,那些日子,天水市及北道埠小市场上摆满了日本技工要变卖的缝纫机、铝锅、榻榻米、浴盆、照相机等物。西北铁路当局则为日本技工免去了水电和住宿费用,还召开了欢送会。

1953年4月,这批日本技工在异国辗转经年后,终于踏上了返乡路。北道埠机务段派人从天水一直送到了青岛港口。周荣太回忆,田边师傅还有一个日本徒弟,名字叫内藤,当时也就是二十来岁的样子。内藤非常留恋这个他生活了好几年的地方,哭哭啼啼地不想回国。也有日本姑娘与中国铁路工人结婚,最终留在了中国。

回国后的日本技工,组织了“天水会”。1985年9月21日,以南谷正直为团长的“天水会”访华团,组织了26人来天水机务段旧地重游,他们用过的火车头当时还在。此后,“天水会”又多次组团,携带亲属子女来访。曾经担任过接待工作的郑子祥告诉记者,日本技工来中国完全属于自费性质,这是一段令他们感慨的人生经历,也算是他们比较幸福的一段时光。因为在这里,他们受到了人道的礼遇,比二战后战俘集中营的待遇要好得多,也比日本战败初期的国内待遇要好得多。

1998年春天,昔日的日本技工还带来樱花,在天水市的河边公园里栽植了樱花树,建起了樱花园。

2009年9月,东京都立国际高等学校教师屈井弘一郎来到甘肃天水,作为一名学者,他想了解当年这段特殊的中日交往经历。他找到了《天水机务段志》主笔张福平等人座谈,遗憾的是至今健在的亲历者已寥寥无几。

而历史记忆永远定格在了1952年10月1日上午10时,近10万人举行了庆祝天兰铁路通车大会。庆祝大会的当天,兰新线就举行了动工仪式,铁路继续向新疆挺进。★

(本文参考了《天水机务段志》《西北铁路早期在天水史话》)

资讯

篇16:申请修建防洪堤的报告

报告

娘蒲乡政府: 米瑞村村委由于条件限制向村民开展各项宣传工作都受到了一定条件的程度的限制,无法达到优惠政策、科学知识等宣传应有的效果,为了能更有效的做好宣传、公式等工作,现申请在村部院内修建村委宣传栏为村民提供最新的资讯信息窗口,作为本村宣传的阵地,向村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科技、文化、卫生等各方面知识的窗口。同样,村委宣传栏也是村民掌握科普知识的一条重要渠道,是号召全民动员的“传话器”。因此我村工作队及村两委特此申请修建如图中的两个高度为两米左右,其宽度为两米五左右,带顶棚的宣传栏,为了不让宣传内容裸露在外面得不到保护及延长宣传栏的使用寿命考虑。若条件允许望所修建的宣传栏采用不锈钢为框架,钢化玻璃或者耐力板为面板,铝合金为顶棚,面板可以打开更换宣传画面。

这样宣传栏建在村委的出入口既保证了其使用寿命,也让村民无法回避,进行被动阅读。从有效的到预期的各项宣传工作。望请乡领导实地勘察,并给予修建宣传栏为谢!

特此报告

林芝地区工布江达县娘蒲乡米瑞村驻村工作队

上一篇:四年级科学《怎样让小球动起来》教学设计下一篇:清晨交响曲作文3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