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2024-06-15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精选6篇)

篇1: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公司内部環境(7S)

----------公司文化、策略、核心競爭能力(專利)、組織結構、領導風格、公司內部管理系統、員工數值(知識)

1、公司文化:組織內部共有的價值觀念。包括:企業管理宗旨、管理溝通。

2、策略:為實現公司目標所採取的系統活動等。包括:外部環境分析與成果、內部資源分析及整理成果、策略邏輯、策略實施與控制方案。

3、核心競爭能力(專利):企業的顯著特徵技術。包括:研發能力、市場競爭力、生產能力、財務能力、創新能力。

4、組織結構:組織結構以及職權/責任之間的關係。包括:組織架構與技能、權責結構。

5、領導風格:管理人員的管理方式以及為取得組織目標集體化所花的時間。包括:管理風格、企業文化。

6、公司內部管理系統:諸如信息系統、製作過程、預算和控制過程。包括:面向夥伴的關係過程、面向管理的作業過程、信息流、物流、資金流。

7、員工數值(知識):企業內部的人員以及人員組織中的社會化。包括:員工績效、員工滿意度、員工屬性和結構、員工來源和去向。

篇2: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一、公司简介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国有控股家电企业,是中国首家净利润、纳税双双超过百亿的家电企业,拥有格力、TOSOT、晶弘三大品牌家电产品,其产品包括家用空调、中央空调、空气能热水器、TOSOT生活电器、晶弘冰箱等。2014年格力官方商城重磅上线。

2012年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001.10亿元,成为中国首家超过千亿的家电上市公司;2015年1月19日,格力电器发布2014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公司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05亿元,同比增长1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15亿元,同比增长29.84%,继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格力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用空调年产能超过6000万台(套),商用空调年产能550万台(套);2005年至今,格力空调产销量连续10年领跑全球,用户超过3亿。

实干赢取未来,创新成就梦想。展望未来,格力电器将坚持专业化的发展战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为目标,为“中国梦”贡献更多的力量。

企训

忠诚 友善 勤奋 进取 企魂

给消费者以精品和满意,给创业者以机会和发展,给投资者以业绩和回报。企略 运用双赢智慧寻求发展空间,实施规范管理激活创新机制,容纳多种声音构筑和谐环境,追求个人梦想创造格力奇迹。

二、企业资源

(一)有形资源

1、实体资产

生产基地:珠海、重庆、合肥、郑州、武汉、石家庄、芜湖、巴西、巴基斯坦

制作工艺:格力不仅有适应多种工质(R22、R407C、R134A、R410A)的智能总装生产线,而且通过室外机管路的充氮焊接工艺、高效精确的冷媒灌注工艺、系统双向过滤杂质工艺、带模拟工况自动商检系统和自动打包、套包工艺的配合,形成了一套高质量、高效率的整机生产流程。

主要实业:

a.工业

格力电器、凌达压缩机、格力罗西尼、格力磁电等一批有实力的工业企业;

b.房地产

格力地产,坐落于南海之滨“百岛之市”珠海,是一家集房地产开发、海洋经济产业、口岸经济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产业于一体的集团战略化、全国布局性企业。在珠海、重庆、西安、香港等地拥有20余家下属公司;

c.石化产业

中化格力仓储有限公司由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和珠海格力集团公司于2004年合资组建。在全国主枢纽港、一类开放口岸、广东省重化产业基地和重点石化园区——珠海市高栏港经济区拥有1335米码头岸线和65万平方米仓储用地。

d.财务公司

现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为人民币15亿元,股东包括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珠海格力新元电子有限公司。

e.小家电制造

格力电器(中山)小家电制造有限公司位于中山市民众镇,京珠高速与番中公路之边,占地面积约300亩,投资超过2.5亿元人民币,员工人数逾1800人的大规模的小家电生产制造基地;拥有50多套先进检测设备、3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公司严格质保体系,拥有210人的专业质控队伍以及超过200人的科研队伍,旗下现已形成包括电风扇、电暖器、电磁炉、电饭煲、电饭锅、电热水壶、饮水机、加湿器等在内的丰富产品群,年产销量2000万台。

f.手机行业

在2015年3月18日举办的广州中山大学博学大讲堂上,格力电器董事长明珠宣布格力手机已经做出来,其本人已经在使用,但正式发布时间尚未确定;

2、金融资产

2014 年度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单位:人民币元 增减幅度

项 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营业总收入 140,005,316,317.54 120, 043,070,005.50 16.63%

营业利润 16,204,090,372.81 12,263,010,098.93 32.14%

利润总额 16,865,273,554.17 12,891,923,945.32 30.8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114,601,409.21 10,870,672,842.47 29.84%

基本每股收益(元)4.69 3.61 29.92%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35.81% 35.77% 0.04%

项 目 本报告期末 本报告期初 增减幅度(%)

总资产 156,864,302,458.69 133,702,103,359.54 17.3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

44,216,447,387.28 34,582,810,312.23 27.86% 权益股本 3,007,865,439.00 3,007,865,439.00 0.00%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14.70 11.50 27.83% 资产(元)

(二)无形资源

1、品牌价值

刚刚过去的2014年里,在中国品牌研究院联合《品牌观察》杂志揭晓的2014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榜单中,“格力”以品牌价值1108.45亿元位列第20位,成为家电行业最具价值的品牌

2、企业荣誉

2005年12月9日,格力电器在会上被授予“中国出口名牌”称号,是珠海市唯一获得这一称号的企业。2006年1月12日,珠海格力磁电有限公司的“MMC”商标被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委员会认定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2006年7月,第三届“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信息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发布了2005年度全国工业重点行业效益十佳企业信息。在“家用空气调节器制造行业”评选中,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其下属的格力电器(重庆)有限公司均榜上有名。

2006年9月6日,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GREE格力牌空调器被中国最高质量技术检测监督机构——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共同授予“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授牌仪式上,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代表格力电器领奖。据了解,这是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第二次公布“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名单,仅有4个企业的4个产品入选。空调产品是进入了“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名单,格力空调由此成为中国空调行业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世界名牌产品。

2006年11月4日 “2006全国追求卓越大会”在北京举行,格力电器被授予国家质量管理最高奖项——“全国质量奖”。格力电器在一年之内独揽这三大顶级荣誉,震撼业界,这在中国企业是非常罕见的。

2006年11月25日上午,格力总裁董明珠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李长江手里,接过了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出口免验”证书,从而成为中国空调行业首家获得“出口免验”的企业。这是格力电器先后被授予 “中国空调行业标志性品牌”、“中国世界名牌”、“全国质量奖”等顶级殊荣后,获得的又一项最高荣誉。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格力电器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良好的品牌行业领先性和品牌公众认知度),荣登“中国最佳信誉品牌”大奖。

截止2014年末,格力累计有3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累计有12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权威机构专家组的“国际领先”认定;累计申请专利140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约5000项,在全球空调行业中是绝对的知识产权领头雁。

3、企业文化

格力精神

企业精神:忠诚、友善、勤奋、进取 经营理念:制造最好的空调奉献给广大消费者 管理理念:创新永无止境

管理特色:合理化、科学化、标准化、网络化 服务理念:您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格力的大事 人力资源理念:以人为本

价值观

愿景: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 使命:弘扬工业精神,追求完美质量,提供专业服务,创造舒适环境 核心价值观: 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质量第一、顾客满意 忠诚友善、勤奋进取 诚信经营、多方共赢 爱岗敬业、开拓创新 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一、企业能力

1、管理团队

格力集团正以“忠诚、友善、勤奋、进取”的企业精神,立足发挥现有优势,加快发展速度,加大改革力度,将格力做强做大,力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使格力发展成为世界的格力。

董事长:董明珠(兼任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副董事长:鲁君四

党委书记:待定(周少强因“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银企合作交流座谈会超标准用餐事件”违纪被免职)[3] 总裁:待定(周少强因“珠海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银企合作交流座谈会超标准用餐事件”违纪被免职)

下属格力地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君驷

2、研发实力

格力电器自成立以来,以“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企业”为座右铭,致力于技术创新,把掌握空调的核心技术作为企业立足之本。格力电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行业内独一无二的技术研发体系,组建了一支拥有外国专家在内的5000多名专业人员的研发队伍,成立了制冷技术研究院、机电技术研究院、家电技术研究院、自动化研究院4个基础性研究机构,拥有400多个国家实验室。

在技术研发上,格力从来不设门槛,需要多少投入多少的做法,让其成为了中国空调业技术投入费用最高的企业。据统计,仅2012年,格力电器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就超过40亿元。

目前,格力电器在国内外累计拥有专利超过8000项,其中发明专利2000多项,是中国空调行业中拥有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也是唯一不受制于外国技术的企业。格力实验室

格力实验室全称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简称GTL,实验配备设施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固定资产总值过亿元,是一个能够独立开展工作、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和有能力保持诚实性、公正性的检测单位。

格力实验目前拥有120余台(套)各类高、精、尖的实验检测设备,包括平衡环境型房间量热计、噪声振动实验室、淋雨安全实验室、电磁兼容实验室以及其他电气安全测试仪器设备、商用空调综合实验室、高落差焓值法量热计、可独立或联合测试的焓值法量热计、可独立测试的焓值法量热计、高低温环境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包装运输实验室。

格力实验室一贯奉行以科学为动力,以管理为基础,以公正为核心的原则,坚持向委托方提供公正、科学、准确的检测结果和优良的服务的质量方针,以坚持公正地位,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和更新检测手段,努力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开拓新业务领域,争创国际一流实验室为质量目标,为向广大客户提供国际一流的服务而不懈努力。在线监测系统

1、在线测试系统可同时对10台多联机进行制冷制热、电参数测试;户式机在线测试系统可以同时对8台水冷户式进行制冷制热、电参数和部分关键工艺参数进行测试;

2、模块机在线测试系统可同时对4台60-600KW的模块机等风冷冷水和水冷机组进行测试;

3、水冷螺杆测试系统,可同时对2台60-1700KW水冷螺杆机组进行测试。研发领域 a.压缩机电机技术 ·离心压缩机技术 ·螺杆压缩机技术 ·漩涡压缩机技术 ·转自压缩机技术 ·高效电机技术 b.控制技术 ·变频控制技术 ·太阳能控制技术 ·远程控制技术 ·群控技术

四、企业核心竞争力

1、自主创新

·全球首台直流变频离心机组在格力下线

·2011年,格力地(水)源热泵机组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由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地(水)源热泵机组研究开发”项目,日前在珠海通过了技术鉴定。·格力多功能地暖户式中央空调被鉴定为国际领先

由格力电器和东南大学共同研发的“冷暖辐射生活热水多功能一体地暖户式中央空调”被专家组一致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格力物联网空调通过无线传输与安防终端、业务平台、用户手机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

在第三代无线通信技术的依托下,格力物联网空调通过无线传输与安防终端、业务平台、用户手机之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智能网络

·格力“热回收直流变频模块化多联机组”获2010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

2010年,格力“热回收直流变频模块化多联机组”获2010年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直流变频多联热水机组”获批2010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除以上核心科技外,格力集团还拥有各项专利及技术,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

2、核心产品

格力电器视自主创新为生命,在中国空调业界技术投入费用最高。格力电器建有国际一流的实验室400多个,科技研发人员5000多人,在国内外拥有专利8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2000多项。

篇3: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一)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Corporat e Governance)亦被称为公司治理机制、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督导机制、法人治理结构等,是关于如何治理公司实体、特别是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程,即运用权力指导公司的方向,监督管理人员的行动,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和按照公司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公司。

(二)内部审计:

美国著名的内部审计学家劳伦斯·索耶(1990)在其著作《现代内部审计实务》中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功能,是一个总的概念,包括组织中内部审计人员所进行的各种评价活动,审计人员对各类业务和控制进行独立评价,以确定是否遵循独立的方针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是否有效和经济地使用各种资源,是否正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届年会对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会通过。

二、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首先,企业从制度的建立上需要内部审计。企业内部经营活动涉及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采购、销售、基建工程、投融资、会计核算等经济业务需要有效的控制制度来协调、组织各部门之间的衔接。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主要体现在一个现代企业完善、健全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必须有完善、严密的内部审计制度、独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和高素质、责任心强的内部审计人员,它是内部审计控制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系统,又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重要手段。其次,企业专项开支需要内部审计。企业的投资、基建工程、科研等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费用开支是否合理、手续是否规范、票据是否合法、是否有超预算支出等,需要内部审计参与其整个过程,对其进行监督控制,以保证这些专项开支经济合理,防止浪费。最后,经营管理人员经济责任的划分需要内部审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特别是中层以上领导人员,其管辖范围较宽,责任较大,如果不进行离任审计,会给继任者留下很多经营上的麻烦,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对前任在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及资产情况进行内部审计。

三、公司治理中内部审计的意义和作用

(一)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不仅是国有企业集团控制风险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对完善公司治理的有以下作用。

(1)内部审计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现代公司制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导致了不同利益主体拥有着不同动机的信息需求。内部审计师对公司相关的会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既可约束管理层会计信息的编报权力,也可督促管理层及时披露会计信息,以此来缓解投资者与管理层间的信息失衡问题。

(2)内部审计有利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二者作为企业管理的形式,企业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重要特殊形式,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环节,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内部审计机构处于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有利于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和决策的协调人。通过审查和评估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合法性、适当性和有效性,企业内部审计可以促进企业目标的顺利实现。

(3)内部审计有利于促进公司价值增值。内部审计是一项为了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而进行的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应用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进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内部审计可以通过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活动、业务导向的内部控制评价和咨询活动,以及保障公司治理的利益平衡机制等途径来增加公司价值。

(二)内部审计的作用,是随着内部审计目标的变化而变化的。内部审计的作用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内部审计的防护性作用,也称自我监控作用。内部审计通过检查和评价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发现那些不利于本单位目标实现的环节和方面。其次,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即自我促进和完善的作用。在实践中,由于各个单位的情况不同,内部审计发挥的具体作用也有所不同。

四、我国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现状

(一)内部审计的内容、范畴未达到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要求

2003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九条规定内部审计机构按照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的要求,履行下列职责: (1)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单位,下同)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进行审计, (2)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预算内、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3) 对本单位内设机构及所属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4)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 (5)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风险管理进行评审, (6) 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经济管理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 (7) 法律、法规规定和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者权力机构要求办理的其他审计事项。

(二)内部审计技落后于公司治理环境下内部审计发展新趋势

在我国审计发展的20年中,虽然《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能够对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一定指导,但是该规定的内容缺乏具体业务操作的指导,因此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的内部审计技术手段和装备落后,大多数公司长期以来都是运用查账手段为主进行审计,分析方法也是以财务分析为主,没有很好地把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评审技术、价值工程、经营分析等技术方法运用到审计实践中去,造成审计分析问题层次浅,系统性不强,难以很好地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成果,使得内部审计的功能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治理环境下的内部审计应该突破单纯的、事后的传统的方式,应逐步实现审计过程的三个转变:从单一的事后审计转变为事后财务收支审计与事中、事前的管理效益身机相结合。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非现场审计相结合。

五、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

(一)大力开拓审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内部审计是代表出资者、经营者、决策者从事的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直接参与生产,流通领域创造价值的过程,对公司全过程进行监督。其监督的内容应突破传统的以财务收支为主的模式,向内部控制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方面发展,对公司的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做出评价,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为公司增加价值服务。在一个存在有效治理机制的公司中,管理者的目标与股东目标一致,领导团队追求价值增值,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帮助公司实现这个目标。因此审计人员必须与管理者交流自己的审计结论协助经营者改善经营效益。

(二)审计部应建立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审计资料互享机制

把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相联系,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必须积极、参与配合外部审计工作,实行审计工作底稿互签制度,实现审计资料互享机制,在相互审计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加强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工作,同时防止外部审计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交易。

(三)强化内部审计的管理,制定内审人员约束激励考核办法

公司应及时研究制订出内审人员从审计的过程到审计的结果都应有的考核评价体系,促使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审计职业是具有较高风险的职业,内审也是一样。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系统学习审计风险方面的理论知识,使用和掌握经营审计、风险性审计技术方法。与此同时,审计人员应更新审计监督观念,将审计的重点从有形资产审计转移到无形资产审计,从财务会计审计转移到经营效益审计,重视管理方面和内部控制评价的审计,重视事前、事中的审计,提高对信息经济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陈佳俊.内部审计实现企业价值增值功能的途径[J].中国审计, 2009 (21) 。

[2]陈艳利、刘英明.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J].审计研究, 2004 (5) 。

篇4: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环境

一、从内部控制定义的变化中引发的思考

(一)内部控制定文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内部控制的雏形一内部牵制。20世纪40年代以前,内部控制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在此阶段上。它重在事务分管、明确分工、加强责任,把一笔经济业务分割成几个部分由几个人分别去做,各负其责,互相监督,以防舞弊。这也是现代内部控制理论中有关组织机构控制、职务分离控制的雏形。

第二阶段是内部控制制度阶段。20世纪40-70年代,该时期的代表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1958年发布的《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它使得内部控制的目标不光停留在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还包括增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针。

第三阶段是内部控制结构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初,内部控制的发展进入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该时期的代表是1988年美国M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55号》,它将内部控制结构划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第四阶段是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2004年底,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专门委员会颁布了一个全新的COSO报告,即《风险管理一总体框架》中提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等八个要素,它将内部控制环境进一步明确为内部环境。

(二)从内部控制定文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

从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来看,控制环境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出来,它塑造了企业的控制文化,影响着员工的控制意识。许多学者认为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诚然,一个公司没有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是无法良性运转的,但是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是没有建立相应的会计控制系统,而是由于存在于控制环境中的缺陷导致会计控制系统的失效。因此,当前重中之重是要弥补控制环境中存在的缺陷,正如COSO的内部控制概念中所说,内部控制环境是其他因素构建的基础,基础中都存在极大的缺陷,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得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所以,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亟待改善的。

二、我国上市公司控制环境存在的缺陷

(一)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

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表现为管理者的各种偏好。经营管理的观念、方式和风格尽管是无形的,但它对一个组织的有效运行起着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在建立一个有利的控制环境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例如,郑州亚细亚集团新任董事长对集团进行调查时,发现郑亚集团机构根本无人主持运作,长期没人召集会议。自上而下的管理者对集团的性质、状况、资产分布情况一问三不知。管理者忙于私事;有的甚至利用职务之便,把家属送出国,随时做好离开的准备。这样逐渐地形成了一种消极的企业文化,那些只沾点郑亚小光的人,不以贪图小利为耻也就见怪不怪了。这种不健康的风气阻碍着企业的发展,阻碍着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这虽是一个特殊案例,但这种现象在我国还颇具普遍性。

(三)董事会

董事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对内部控制而言,一个积极、主动参与的董事会是相当重要的。董事会只有当拥有技术、才能和智慧,并以相对独立的身份进行适当的管理时,才能适当履行其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责任。目前,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班子,但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东方锅炉一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实施公司经营决策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的实际管理中职责重复。由此可见,公司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作为所有者代表的董事会,既不能充当所有者的“守护神”,又不能代表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董事”不“懂事”,经常只有一个虚职,没有起到一个独立机构的应有作用。

(四)内部审计

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国家审计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通过协助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我国许多上市公司,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不设内审机构,即使设了也附属于财会部门,组织地位极低,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人力资源政策及实务

COSO报告特别强调“人”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中每一个人的业绩和表现。一个良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

(六)组织机构、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和管理控制方法

管理当局设置合理的组织结构,明确地建立授权与分配责任的方法,运用适当的管理控制方法都可大大增强组织的控制意识,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由于我国上市公司中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个重要的权力机关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制衡和协调关系,加之不少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由一人兼任,很容易造成权利过于集中于总经理,董事会和监事会被架空。因此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结构和方法的设置上,还在于权力的制衡以及外部的约束上。

(七)外部影响

外部影响的因素较多,最直接的外部影响来自于有关管理机构实施的监督及提出的要求,这种要求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控制意识。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接受的直接检查来自于中国证监会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

中国证监会在股票上市过程中,承担了一个全能的角色,既要负责新上市公司的资格审查,也要负责日常上市管理,包括对事故的处理。但中国证监会一方面要禁止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以免引发资本市场危机;另一方面,它又是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扶持。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处境也一样,从独立的原则来说,是应该采用合理的审计程序发现虚假会计信息的存在,以维护该行业的声

誉,在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中,会计师事务所的声誉就是其赖以生存的条件;另一方面,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竞争激烈,不当竞争仍然存在,致使会计事务所为了生存和提高竞争实力不得不放弃公正、独立的原则而出具审计报告。

所以,中国证监会在监管的过程中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都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在这种状况下,中国证监会和中介机构都没有形成完全拒绝虚假会计信息的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企业的控制意识。

三、制定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有效性的对策

(一)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使权力有所制衡

1、增加董事会功能。现在推行独立董事制度就是增加董事会功能的一项具体措施。在我国独立董事是指独立于管理层,与公司没有任何可能严重影响其做出判断的交易或关系的董事会。现阶段,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资深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独立董事的来源。

2、强化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担负着对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职能,其作用的强化关键在于有一批品德好、能坚持原则、素质高的人员,比如可以引入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师为主的独立监事。

3、监督和控制经营者行为。所有者应采取激励加约束的控制措施,达到经营者与所有者双赢的目标,把核心人员及其员工的短期行为长期化。股票期权制度在理论上来讲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这种激励和约束,使公司核心人员更关注公司长远的发展,从根源上消除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动机。

(二)建立优良的企业文化

1、关注员工的培养和教育。加强对员工的诚信教育,使员工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提高管理者素质。由于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是企业文化塑造的原动力,只有管理者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人格和完善的价值理念才能推动和激励良好文化氛围的建设。

(三)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1、提高审计的地位,对于审计部门的设置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出内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否则只能是形同虚设。

2、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四)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政策

1、为员工提供合理的报酬,创造良好的劳资关系,并通过科学的绩效考评,对员工实施晋升和奖励制度,使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得到承认和鼓励,树立正确的导向。

2、建立对不合格员工的严格淘汰机制,彻底打破心存舞弊意网的潜在违规者的侥幸心理,阻止其不法动机。

3、通过培训,使员工了解应遵循的工作职责、行为要求及业务流程,帮助他们熟悉应该掌握的岗位技能、工作内容和工作标准,以保证员工更好地履行规定的职责。

(五)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加强内部控制从本质上来说是企业内部的问题。其根本动力来源于企业自身。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企业加强内控的动力不是很强,这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颁布有关法规和制定法律促使企业加强内控,以外部压力来杜绝企业管理部门负责人滥用职权造成内控的虚位。

篇5:公司内部环境综合治理安排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环境 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意见

集团公司各单位:

为了认真贯彻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和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并结合申国资[2011]168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内部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安排意见》,进一步改善公司环境卫生面貌,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确保如期完成“双创”工作目标,集团公司决定在第四季度继续开展内部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现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公司卫生、环保方面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整治企业环境面貌,改善职工居住生活环境,教育引导职工提高卫生、环保、文明意识,提高文明程度,优化企业投资发展环境,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二、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9月20日至10月5日)。

主要任是务:层层召开动员会,传达全市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动员大会精神,结合企业实际,明确治理内容,突出工作重点,制定具体方案。通过宣传动员,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使这项活动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10月6日至11月30日)。主要任务是:按照实施方案认真抓好落实,着力解决公司环境卫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强企业基础设施、街景整治、内部环境卫生整治、创模工作、病媒生物防治、健康教育等方面工作,彻底改善公司环境卫生面貌。

第三阶段:巩固提高(从12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任是务:在各单位自查的基础上,由公司“双创办”检查考评,整改提高,巩固成果,总结经验,建章立制,探索建立公司卫生环保工作的长效机制,迎接上级检查验收。

四、主要任务:

1、完善公司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内部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绿化美化、雨水、污水排放以及生活垃圾清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整修公司内部破损路面、人行道、排水、绿化等基础设施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功能,提高设施完好率,努力达到绿化覆盖率≥37%,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常住人口)≥8平方米,亮化率达到90%以上,从根本上改变公司硬件设施普遍薄弱的现象。

2、加大创模工作力度。一是污水排放处理,确保检测系统正常运行,环保实施稳定运转率达到95%以上。二是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理,杜绝粉尘污染,对燃煤锅炉除尘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大于或等于9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排污登记执行率达100%,排放稳定达标率100%;三是废气、噪音整理,排放达标。要通过强化管理,定期检查,确保上级部门检查合格。四是抓好节能与清洁生产。各产业公司要继续抓好清洁生产,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五是抓好创模宣传。公司企划部、党委宣传部门要认真组织“双创”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把创模要素落实到经营活动中,体现在岗位工作上,切实抓出成效,受益千家万户。

3、继续开展厂容街景整治。以治理杂物乱放、车辆乱停、乱搭乱建、乱贴广告、乱养宠物等现象为重点内容,组织安排专门力量,集中时间,采取措施,对厂区和生活区存在的“五乱现象进行治理。规范沿街门面广告牌,粉刷沿街立面墙体,拆除各种临时搭建物。要利用双休日组织公司干部职工清理野广告、打扫卫生等活动,领导带头,再造声势,营造全民动员抓双创的浓厚氛围。

4、规范生活区内小摊点和职工食堂的管理。实施食品卫生监督分级管理,严格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制度,发证率达到100%,食品及食品原料的索证率达到98%以上。全面推行餐具集中消毒,规范操作规程,杜绝生熟混放,防止交叉污染。生活区内摊点要严格管理,严禁占道经营、乱摆摊点、乱扔垃圾,保证生活区内环境整洁有序。

5、开展厂社区环境卫生整治。要从环境卫生作业入手,日常清扫保洁要精细化,提高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抓好门前四包(自扫门前地、自护门前洁、自养门前路、自保门前绿)责任制。要对厂区实行全天保洁,及时清理堆积垃圾,及时检查清理果皮箱,加强对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弃废物等不良行为的监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重点是在办公区、车间、生活区等公共场所卫生保洁,坚决消灭卫生死角。

6、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切实抓好“四害”的防制工作,尤其是抓好鼠、蝇的消杀和防治。加强和完善病媒生物防治专业队伍,通过义务培训、密度检测、消杀防治等工作,消除病媒生物滋生地,使鼠、蚊、蝇、蟑螂等病媒生物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要认真做好记录,收集相关资料,做到消杀药具齐全、消杀记录规范。

7、继续开展职工卫生环保意识教育工作。要继续加强企业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做到每个企业、每个部门、每个车间都有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有人负责,有宣传专栏,并通过开展知识讲座、印发宣传资料、报刊宣传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使职工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健康教育网络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这次公司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参与建设家园、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把整治活动转化为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努力实现公司环境卫生面貌的新突破。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各单位、产业公司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这次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统筹安排,分工负责,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各单位负责人要真正高度重视,亲自抓、负总责,主管领导具体抓。要定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集中时间,集中人力,保障财力,确保整治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单位要搞好经营和日常工作,也要提高“双创”,必须把企业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整治活动的具体办法和措施,进一步细化工作 任务,明确责任及时限要求,认真抓好企业内部环境整治工作,做到领导到位、措施到位、落实到位。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开展丰富多彩的舆论宣传,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对工作不力,造成卫生环境较差、改进迟缓的要进行批评通报,要广泛宣传、大力普及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群众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企业环境整治工作服务,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督查,务求实效。集团公司双创办将切实加强对这次整治活动的检查、指导和督促,通过现场检查、限期督办等方式,推动整治活动深入开展。

集团公司“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代章)

二O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抄报:国资委、市双创办

抄送:集团公司各领导、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档

篇6: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浅谈公司治理下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我国的企业将面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将有助于我国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当前,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成为发达国家治理公司的手段,在国际上的研究已日渐成熟。

关键词: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

一、我国的内部控制环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是公司治理不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是建立在以董事会、监事会为核心的双层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完善的公司治理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但目前我国公司治理仍然不尽完善,主要体现在股权结构不合理、董事会弱化和监事功能不足等方面。二是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我国大多数企业缺乏健康的企业文化。一个没有企业文化的企业,就不会有企业的经营哲学和发展远景,就可能使员工难以理解和执行内部控制环境的规定,也就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导致员工缺乏有效的沟通,信息难于共享。三是管理者素质不高。“人”是内部控制环境设计和实施的主体,内部控制的好坏取决于各层执行人员的素质和观念。内部控制的执行包括管理当局及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对内部控制负有责任并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四是内部审计的无效性。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是控制环境的要素之一。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管理部门监督,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我国不少上市公司未成立审计委员会,而且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独立工作的环境,无法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五是人事政策不合理。一个好的人事政策和实务,能确保执行公司政策和程序的人员具有胜任能力和正直品行。而我国上市公司中有一部分是原来的国有企业改制上市的,在人员的聘用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国有企业的色彩,同时也没有完全建立适合本企业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再加上外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的约束不力,导致雇员极易产生短期行为。

二、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对策、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完善宏观控制环境

(1)建立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发挥其固有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牵制的功能,因此其本身就是一个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处于核心地位。只有当董事会拥有技术、智慧和才能,并能进行适当的管理时,才能有效地履行其控制、引导和监督的责任。

(2)建立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而目前我国还未形成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经理人的外部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效能,就必须提高企业经营者素质。为此,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建立一个比较成熟的经理人才市场,形成一个约束、与激励经理人员的外部机制;②注意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建立一种“约束+激励”的控制方式,去引导经营者行为;③应从法律法规或制度方面要求经营者搞好内部控制工作,并制定“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

(3)设立完善的组织结构和权责分派体系。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指为公司活动提供计划、执行、控制和监督职能的整体框架。企业所组织结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成果及控制效果。完善组织结构具体应采取下列策略:①确保组织结构的适当性及其提供管理企业所需信息的沟通能力;②按照主管人员所担负的责任,判断其是否具备足够的知识和经验;③保证各主管人员所负责任的适当性;④企业应根据环境的改变相应调整其组织结构;⑤注意员工尤其是负责管理及监督职能的员工人数是否充足。企业设置组织结构,应按照相互牵制、相互协调的原则,结合规模、业务特点等具体情况设置职能部门并进行业务分工,以使每一项业务的全部处理过程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不是由一个部门单独输出,而是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完成。

(4)建立合理的公司组织结构。构建合理的组织结构,关键在于职责界定清晰,权责明确对等,结构层次分明,沟通渠道流畅。构建组织结构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公开原则。在组织结构建设中,力求增加结构的“透明度”,使组织结构的职责准确无误地公布于众,以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运行效率,保证内部控制的运行方向;二是牵制原则。一般情况下,授权进行某项经济业务的岗位与执行该项经济业务的岗位要分离,执行岗位与审核岗位要分离,执行岗位与记录岗位要分离,保管岗位与记录岗位要分离;三是效能原则。、不断提升企业管理者素质

管理者支配内部控制的权力,如果被不当行使,或者在既定的制度环境下,自设特例绕过制度或变通处理有关业务,就会使制度的执行随人的主观意志而存在不应有的弹性,这样势必会导致内部控制的功能大大削弱,严重的将会引起“群体越轨”现象,使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内部控制系统所设置的各个岗位,必须物色精明强干、训练有素和具有责任心的人去承担。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加强宣传教育,使执行内部控制的所有管理人员及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②按照具体责任和职能的要求培训人员,以提高每个职工的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③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定期进行工作轮换,以发挥人才的潜力。④激励机制,加强考核,促使制度执行者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3、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企业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生产方式、人文环境以及以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员工在企业当中所切身感受到的人文环境,也是企业员工的共同价值观念的体现,它支配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使员工始终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里,接受企业价值观念,增强团队意识,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

4、建立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

企业信息与沟通系统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环境的运行效率。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管理者及时掌握企业的运营状况,能够促进内部控制环境的有效运行。如通过存货记录和收发记录,有助于保证存货的安全完整,通过业务发生的批准和授权记录,可以判断业务活动是否合法等。

5、实施配套的人力资源政策

一个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不但能够提高职工的素质,更好地贯彻执行内部控制,而且还能够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性,有利于降低内部控制成本,弥补内部控制的缺陷,最终达到内部控制的良好效果。

三、结 论

上一篇:扶贫监督执纪工作总结下一篇:暖通工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