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2024-06-10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精选9篇)

篇1: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基层公安机关是整个公安工作的根基,是公安机关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和政府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必须以基层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为重点,以点带面,从而实现队伍正规化的整体推进。自2007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以开展“三基”工程建设为契机,以加强队伍正规化建设为主线,继续狠抓《2004—2008年全国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纲要》和《公安部关于加强基层所队正规化建设的意见》的贯彻落实,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进一步深化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建立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长效机制,成为各地公安机关面临的新的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县级公安机关的现状,就基层公安机关在推进队伍正规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一、推进基层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基层民警认识不一。一是概念模糊。有的民警片面地认为队伍正规化就是形成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要求和统一的操作模式。仅仅只是做一些表面功夫或形式,简单地概括为硬件设施或标识标牌的统一,外观整齐划一就行了。二是工作偏差。有些基层领导对队伍正规化建设大会小会强调,看似干劲很足,什么都往队伍正规化建设上套,什么都

往里面装,实行胡子眉毛一把抓,缺乏针对性,泛泛而谈,逐一解决不到位。三是责任心不强。有的民警从根源上思想认识不高,“为民行政”的工作责任心上不去,日常工作中未按法定程序和规范要求履职,有法不依,有令不行,“忽悠”群众的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有的民警得过且过,存在怕麻烦的思想,导致工作绩效低。

(二)基层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一是一些民警的法制观念和群众观念淡薄。有的民警只经短期公安业务岗前培训仓促上岗,缺乏系统培训,执法经验欠缺,法律意识较低;有的民警对执法的规范性认识不足,在执法中存在不作为或滥作为等随意性,缺乏规范性。二是大量非警务活动牵扯了公安机关大量的警力和精力。在基层,警察成为政府部门屡试不爽的“万精油”,从征地拆迁、河道整治、纠纷调解、集体上访、群体性事件到计划生育等,以及配合国土、城管、环保、安监等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的执法,民警都不得不被安排早早披挂上阵,甚至成为部分群众发泄不满的“替罪羊”,这些不仅牵制了基层公安机关大量的警力和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警民关系。三是不同程度受腐败丑恶现象的消极影响和侵蚀。在当前,基层公安机关借势“三基一化”工程东风,工作环境和待遇较以前有了很大飞跃。但不少民警总是通过横向和本地其他党政机关来比较自己的政治经济待遇,和其他地方公安机关比较自己的工作环境和经济收

入,得出“待遇不高,工作强度与待遇失衡”的判断,对民警的人生观、价值观构成了不小的冲击。四是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有些民警对内部执法监督检查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抱有“只要大事不出,小事自己解决”的想法,在执法监督中存在临时性、应付性监督检查多而经常性监督检查少的现象。加上现有的监督制约措施与日常执法工作结合得不紧密,使监督措施未能有效渗透到各个执法环节中。

(三)民警个人素质参差不齐。一是民警素质存在结构性差异。由于民警在年龄结构、工作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使得当前基层公安民警队伍素质参差不齐。老民警有工作经验,老成持重,处理工作问题沉稳。但对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办公技术则接受较慢,明显跟不上公安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和要求。新民警思维活跃、工作积极性高,接受现代信息技术快,但工作经验欠缺,尤其是群众工作的技能技巧差,处理问题简单粗糙。二是自我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随着公安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治安形势的复杂化,对公安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对基层公安民警的素质要求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才能有效履行好职能。据笔者了解,在派出所等基层所队中,部分民警学习时间比较少,看问题缺乏深度,在处理和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时,往往是束手无策,更谈不上运筹帷握了。一些民警的学历通过培训是提高了,但学历与实际工作水平

不成正比,也由于自身“底气”的不足,在日常工作中,往往是只求过得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些都是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不够所引起的。三是警力编制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10多年来,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警务工作大幅增加,但编制增加较慢。因人少事多,公安民警普遍超负荷工作。在休工薪年假方面,90%以上的民警没有能够休息。超负荷的工作量,在很大程度上既影响了民警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工作质量,工作中存在应付现象,这是一个重要原因。四是基层机关工作超负荷情况不容乐观。基层民警的工作量大、危险性高、责任重是大家的共识。由于警力不足,大部分民警都身兼多职,既要承担繁重的治安、刑事执法任务,又要担负大量的维稳调纠、基层基础工作、突发性事件处臵、警保卫和群众工作,特别是纠纷调解、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以及非警务活动的大幅增多,让基层民警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笔者所在县局一天出警两三次或同时出兵两地甚至三地已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无警可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公安机关的所有工作部署,最后全部都落到基层民警身上。基层民警的工作强度大、职业风险大、待遇低、休息无保障,民警超负荷的付出、低待遇与一些单位少付出、高待遇形成的反差,使一部分民警心态失衡,产生潜在的不公平感,导致一些民警爱岗敬业精神淡化,工作积极性不高,“只求稳不进取”现象较普遍。

五是教育培训不紧贴实际。公安机关把“轮值轮训、战训合一”训练模式作为提升民警综合素质、增强队伍战斗力的主要措施来抓。特别是近年来,公安机关建立起省市县三级培训机制,但许多基层民警认为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前几年参加了培训,过几年再次参加培训还是现人讲现课,培训的内容与基层现实中的执法执勤活动不相符或脱离实际,培训的形式单一,培训方式枯燥无味,民警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学训的效果不佳。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基层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建总体上应自上而下,以进一步完善正规化,长效机制为主线,强队伍、提素质、促规范,全力打造一支政治上靠得住、案件上破得了、战力上打得赢的现代化、信息化的公安队伍。

(一)抓住根源强学训。提高公安队伍素质最大的问题是学训内容和方式问题。一是强化政治,思想上靠得住。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利益调整的加快,不仅给公安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也给公安民警的思想上带来了新的冲击。对此我们不能等闲视之,必须打主动仗,通过政治课、忠诚教育,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公安民警的政治觉悟,确保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确保公安队伍对党忠诚、为党履职、为民履责的政治本色。二是强化学训,素质上过得硬。强化学训,是提高素质的快捷途径。各级公安培训中心、执

法监督部门和政工部门要建立长远的队伍教育培训规划和素质提升目标,加大培训经费投入,多组织调研课题和学训计划,深入基层调研,找出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使培训不流于形势,并着力抓好在职学训、离岗培训、岗前培训和“传帮带”的随岗培训,全面提高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三是强化典型,引导上方向明。坚持以典型引路,把公安队伍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及群体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品质提练出来,作为公安民警认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坚持抓先进促后进严格。管好后进这一头,按精细化进行定等,与政治、经济待遇切实挂钩,便之不能负面影响其他民警的积极性。通过管好两头,带动整个公安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二)围绕核心抓执法。要把握好理性、平和、公正、文明执法这条生命线,就必须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工作,建立责任心强、专业水平高的执法队伍。一是加强法律和程序教育,增强民警执法责任意识。通过强化走出去、请进来,正反案例评析等多种形式的学训,经常性观摩一些有惨痛执法教训的专题片,大幅强化民警的执法责任感和严格执法的意识,进一步遏制民警在执法中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形成明查暗访监督机制,增强执法透明度。将公安行政执法和程序等向社会公开,培养民警自觉接受人民监督的意识。同时,经常性不定期实地开展日常性明查暗访,特别是

要把初期群众报警是否登记录入这一问题根源抓实,狠抓黑案不放松。问责与政治、经济待遇挂钩,使之形成长效奖惩机制。进一步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发挥内外部执法监督作用,增强执法公正性。三是严格执法,安抚民意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抓起,下大力解决执法不公和贪脏枉法问题,坚决纠正违法办案和行政管理中不作为、乱作为和消极作为问题,树立公安机关良好形象。

(三)完善制度抓改革。从上至下,应大力完善更新内部管理制度,强化制度管警,用制度提高工作绩效,用制度提高工作质量,用制度纯洁公安队伍。一是整章立制抓纪律。纪律是执行路线的保证。公安机关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必须建立警令畅通、作风文明、纪律严明的公安队伍,要进一步强化和建立警令执行问责制,确保警令畅通;要进一步健全学训奖惩制度,促进学习;要进一步健全反腐倡廉、内部审计制度,强化执行力;要进一步健全对单位综合考评和对民警个人的精细化考核机制,提高工作绩效;要进一步健全执法办案,考核监督机制,强化责任意识等。二是抓好人事制度的改革,完善用人机制,本着公开、公平、竟争、择优的原则招录和任用人民警察,严把进口关,疏通出口。坚决打破“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传统,摒弃论资排辈、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自上而下消除用人中的不正之风,确保政治、经济待遇与基层综合考评结果切实

挂钩,在公安机关上下形成“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良好大格局。二是加大基层警务运行机制的改革。在警力编制增加和分配上大力向基层公安机关倾斜,尤其是所队名额要与辖区和工作复杂程度基本匹配。同时,县级公安机关可探讨向党委政府争取支持,将乡镇一些干部调拨给基层派出所管理使用,协助派出所开展一些诸如社区警务、流动人口、出租屋管理、行业场所管理、纠纷调解等非执法性工作,以弥补警力不足,遏制工作“花架子”和“弄虚作假”现象。三是改革工作模式,提高服务水平。通过进一步改革公安行政管理体制,取消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有关限制性改革政策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进一步探讨实行审批与收费“两条线”,强化行政管理透明化、人性化、质量效能化的工作运行机制。加强窗口警种的服务培训和服务评比,完善便民利民措施,简化办事程序。

(四)围绕科技强警抓实保障。警务保障的落实在模式上可将其纳入综合考评体系,促进落实力度,从而进一步凝聚警心,提高工作绩效。一是加强科技信息工程建设。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化革命的大潮中,公安机关仍沿袭传统的人海战术已难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战斗力和工作绩效得不到根本提高,必须加大科技信息装备的投入,加大易损耗型装备的更新,实现由手工型公安向数字型和信息化公安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

效能转变的“三个转变”。二是丰富警营文化。可进一步强化基层公安机关工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每年适度核出一定比例的经费。在工作之余组织一些文体比赛,活跃警营文化,缓解民警平时工作压力,增进同事间的友谊和凝聚力,促进工作间的团结协作。三是抓实从优待警。政治上要自上而下对那些“老黄牛”、“老基层”民警、“超负荷运转”民警高看一等,厚爱一层,想方设法切实解决他们的职级待遇。经济上要进一步解决好基层公安民警的社保、住房公积金、医保和各类福利、执勤补贴等政策性待遇。组织上要多方创造和用足政策,尽量解决好民警的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等警心工程,使基层民警真正切身感受到组织的“严”和“爱”,增强抵御腐败现象的后劲,“放下袍袱、开动机器”,全心全意、清正廉洁地为党履职、为民服务。

篇2: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2010年12月9日和10日,在局党委的统一安排下,我局40多名中层骨干到益阳、长沙兄弟单位考察学习。我们一行分别参观了益阳市公安局下辖的赫山分局、交警直属三大队、沧水铺派出所,长沙市公安局下辖的岳麓分局、四方坪派出所等单位。两天的参观学习虽然短暂,但收获颇丰,不仅亲眼目睹了兄弟单位在推进正规化建设以及“三化一基”工程建设中取得的显著成效,更通过对比看到了我们自身工作的努力方向,对我们未来工作开展进一步开阔视野、开拓思路、创新举措、加大力度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感受

1、正规化建设是构筑人民警察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的基础。我们参加的五个单位是全省公安系统正规化建设的先进单位,通过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方式,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正规化建设在构筑人民警察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方面的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正规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是形式主义走过场的事,不是停留在口号上挂在墙壁上的事,而是要将正规化建设贯穿于局、所、队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纳入日常化管理和制度化考核,才能通过日积月累显现成效,才能真正打造人民警察平安卫士的品牌形象,才能构筑公平正义的社会公信力。益阳和长沙的同行在正规化建设中,实现了四个方面的提高。一是警员精神面貌得到提高。无论是在分局机关,还是在基层队所,我们看到的同仁警容规范、精神饱满,言语神态之中流露出对工作的热爱和激情,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二是内务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沧水铺派出所登记详细的《首问负责登记簿》、交警三大队的精细化管理考榜、指纹考勤处、民警检点台、备勤室等软硬件的有效结合,无不体现出规范的内务管理和严格的考核要求。三是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提高。益阳、长沙公安机关坚持民意导向,坚持从严治警,通过全面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管理精细化、工作信息化,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执法公正、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公安队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四是社会评价得到广泛提高。无论是“三基一化”工程建设,还是正规化建设,我们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建设一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需求的卓越公安队伍。益阳、长沙公安通过全面落实公安部对公安机关和警员的各项要求,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社会满意度也得到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2、细节决定成败。近年以来,我局在推进正规化建设中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兄弟单位相比,在细节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差距。比如,沧水铺派出所对营区设置、物品摆放、卫生管理等进行了全面规范,以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突出细节,确保内务建设与省厅下发的《派出所警务正规化指南》要求分毫不差。该所所见之处彰显细节的价值和魅力。一是规范内外标识,全所大到派出所外观、办公室设置,小到门牌字体大小、灯具式样都做到了统一制式化。二是规范物品摆放,细到茶具座签各有所位。该所按照《指南》要求,结合派出所实际,从办公室、值班室、宿舍物品放置位置到办公桌、文件柜内物品、文件分类放置都有具体要求,做到了《指南》没有允许摆放的物品一件没有,《指南》规定可以摆放的,从纸篓、报架到茶杯、座签都规定摆放位置,并每日由内勤对各办公室、值班室进行检查,及时发现纠正问题,确保了全所里外整齐有序。三是规范卫生管理。走进值班民警宿舍,床上褥子始终铺得平平整整,被子叠得方方正正;来到各类办公室,桌上烟灰缸里的烟头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超过5个。整个营区做到无尘土、无痰迹、无烟头、无纸屑、无蛛网。细节化管理在悦人耳目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管理者的用心,执行者的到位,真正感受到正规化建设对推进规范管理的巨大作用。

3、制度的执行比制度本身更重要。我们从来不缺制度,我们的制度也不比任何一个兄弟单位缺失和落后。我们所有的差距只来源于我们对制度的执行力度。如果总有理由、借口绕过制度,逃避制度的规范和约束,那么,我们永远也无法将制度公平地传导到每一个人,公正地考核每一项工作,公开地执行每一个决策。

4、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我们的此行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高科技装备。随着现代犯罪智能化、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对于公安机关侦察手段和侦察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该队强有力的经费保障、高精尖的设施装备,都充分体现了科技在公安业务中日益重要的地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我们提升侦察能力、提高破案率的重要因素。

二、建议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党成立九十周年,新形势下政府和群众对公安机关如何做好“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寄予更高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我局而言,明年的工作要继续以推进“三基一化”工程建设为重点,以加强公安警务工作正规化建设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升职业能力,加强教育培训,切实深入群众,夯实基础工作,全面推进我局队伍职业化建设、民生化建设、流程信息化建设、服务制度化建设、管理系统化建设,实现打造公安新形象,树立群众新口碑的目的。

1、转变工作作风,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思路决定出路,眼界决定境界。我们与先进兄弟单位最大的差距在于员工的工作态度问题、责任意识问题、执行力度问题。全局要自上而下统一思想和认识,建立完善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考核机制,确保局领导的思路和决策要通过中层传达到基层,在执行过程中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彻底改变过去工作中的认识问题和态度问题,加强工作责任心。对于重点中心工作、难点热点工作,倡导每一位民警树立“5+2”和“白加黑”精神,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履行人民警察神圣的职业使命,确保一方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2、提升执业能力,推进民生化建设。公安工作涉及千家万户,覆盖方方面面,我们时刻要关注不同时期社会危害性最大的是什么,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是什么,群众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现阶段,我们县局公安机关为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根据民生关注的焦点应当是依法打击,狠抓破案特别是“二抢一盗”等侵财性案件。此类案件涉及面广,群众期望大,涉及到基层老百姓日常生活安居乐业问题,目前案件侦破率太低了,人民群众对公安破案失去了信心,有的干脆不报案,长此以往,公安机关将失去了人民赋予的职责,最终损失的是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我局应加大对侵财性案件的依法打击力度,加大警员投入力度,加大案件侦破率的考核,显示公安机关民生关注度和人民警察的执业能力,切实扭转人民群众正日趋势形成的思维观念,维护公安机关的形象。

3、加强教育培训,推进流程信息化建设。公安机关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大势所趋。网络无纸化办公将极大地提高办事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同时也是对公安民警综合素质的极大挑战。目前,我局很多人没有认识到公安信息化是一场新的警务革命,仍然习惯沿用传统和常规的思维方式去考虑、开展工作,对信息化重视不够,对信息化的概念认识不清,认为公安信息的应用工作是技术人员或是内勤干的,与己无关,不善于从公安网上获取新的信息,信息化应用基本技能差,从网上获取信息的学习氛围还未形成,使信息化应用在公安基层处于被动状态。随着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以及现代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知识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对我们公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的公安工作尤其是基层公安工作千头万绪,刑事犯罪的新的方法、手段也不断出现。犯罪活动的智能化、暴力化、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些老的知识、旧的方法已经难以解决问题。一方面每一位民警要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保证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任务、新形势的需要。另一方面局机关也要为广大民警提供学习机会,建立学习型组织,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让每一位警员从学习中成长,进而实现我局队伍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4、切实深入群众,推进服务制度化建设。公安机关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当建立和依靠群众路线,群众满意度是衡量和考核我们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标准。我局应进一步加强服务意识,深入群众,实现服务群众的制度化。一是加强社区警务工作,让警力真正沉下去,力争做到一个社区配备一名民警,真正做到社区情况心中有数,矛盾纠纷高效解决。通过制定措施,落实制度,提高民警待遇,绝不能让社区民警分配依法打击处理指标,依法罚没任务,减少工作压力,让民警解除后顾之忧,真正让民警放心、顺心、舒心扎根社区,服务群众。二是加大治安巡逻工作,特别是城区,多见警车警察,以制度化的服务措施创造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篇3:浅析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现状

根据2010年中央政法会议精神, 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 紧紧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公安队伍这一目标, 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素质能力‘四大建设’, 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可见, 加强队伍建设和规范执法, 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今后公安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目标。[1]

建国初期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 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 我国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己日趋成熟, 其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法规体系

建国至今, 我国前后制定了若干关于法律、法规及行为规范来指导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内务条令》和《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 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规范。

(二) 开始重视正规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一直以来, 我国公安机关在正规化研究方面出版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公安管理学》、《公安人事管理学》及《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初探》等书刊[2], 并在警察院校学报等公安理论刊物上涌现了一大批有关正规化的学术论文, 为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正规化建设水平与新世纪公安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少长远性总体发展规划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发展规划, 是实施正规化建设的基础。但是, 我国的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至今, 仍然缺少一个清楚、明确、长远的发展规划, 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虽然在基层公安机关中, 民警根据日常工作总结处了正规化建设的经验, 但是终究得不到理论的总结和升华, 其合理性和实效性有待检验。正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和及时指导, 我国目前的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仍处在低层次、低水平的循环, 效果不明显。[3]

(二) 公安法规和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公安法规体系是由《人民警察法》、刑事司法业务法规、治安、交通等行政法规和民事法规等组成。

目前, 最突出的是缺乏公安组织法规, 各级公安机关及公安基层单位 (派出所、公安警队) 在人事和执法、行政工作上得不到明确的规范性指导, 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和各级、各区差异过大, 阻碍了区域、部门、组织之间工作的协调和沟通, 不利于公安机关正规化的建设。

三、当前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问题的成因

(一) 公安理论研究滞后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缺少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是严重阻碍其实现正规化和“四化”建设的绊脚石。[4]回顾正规化建设历程, 不难发现, 深入的、系统化的研究不多, 多数是浅显的, 浮于表面和经验式的口口相传, 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提升。正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 我们才无法对当前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清晰的回答, 也难以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建设筹划蓝图。

(二) 公安工作特殊性的局限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在现实工作中, 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动的统一和协调, 确保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 但是, 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样的管理模式很明显的会导致上级机关的命令必须层层传递, 中间接受的部门、人员会很多, 导致部分的消息丢失和失真。此外, 自下而上传递消息时也是需要层层审核, 同样的会影响办事效率和事实的可靠性。

(三) 缺少正规化建设的认识

长期以来, 公安机关已经习惯了经验型的工作方式和口口相授的学习方法, 形成了思维定式, 对于新的工作规范难以接受。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 对执法规范、服务规范等方面推行的一些规章制度产生严重的抵抗情绪, 无法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 缺少长远的发展战略目光, 只看到了短期的时间消耗。[5]这些, 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公安机关对正规化建设的认同感, 制约了正规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摘要:公安机关正规化是公安机关“四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公安机关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 虽然正规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 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非正规化现象。相对于革命化、现代化和军事化建设而言, 正规化建设进程较慢, 因此, 清楚的认识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现状, 深入剖析其原因, 做好总结, 是实现正规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公安机关,正规化,现状

参考文献

[1]李翠红主编.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初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8.

[2]张兆端.关于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中的非规范化倾向及对策[J].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文选, 1998.

[3]刘昕.浅谈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J].法制与经济, 2011 (2) .

[4]黄晓平, 张爱国.当前基层公安队伍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07 (1) .

篇4:对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公安机关 正规化 建设 思考

一、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內涵

科学地界定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概念及其内涵,是进行公安机关正规化研究必须首先解决的理论问题。我国近代以来最早进行正规化研究和建设的是人民军队。1936年12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最早提出了军队的正规化建设问题。他说: “到了红军的高级阶段,必须逐渐地自觉地去掉它们,使红军更集中些,更统一些,更有纪律些,就是说使之更带正规性。”[1]指明了正规化是我军向高级阶段发展,建设强大人民军队的必由之路。

相对而言,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起步较晚,从理论到实践上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包括公安机关正规化概念的本身。从人们公认的界定看,所谓正规化就是符合正式规定和公认标准的状态,它强调的是正规化要达到一种规范的、公认的状态和效果,即“符合正式规定和标准”的状态。

据此,我们可以把公安机关的正规化表述为:公安机关为了更好的履行职能,根据自身的性质和特点,通过建立和实施统一的规定和标准,使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规范化、法制化[2]。这一概念具有以下内涵:

第一、公安机关正规化的目的是更好地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能,全面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水平,更好地发挥公安机关“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惩治犯罪、服务四化”的职能。

第二、公安机关正规化必须体现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因此,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的内容和标准要从其自身性质出发,实事求是。在管理训练、机构设置、工作方式、装备配备等方面要体现公安机关的特色。

第三、公安机关正规化的核心是规范化和法制化。一方面要求通过建立必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努力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做到违法必究。

四、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意义

公安机关正规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公安体制和运行机制而提出来的。正规化建设之所以成为公安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措施,是由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公安工作自身规律共同决定的结果。

(一)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社会环境发生了急剧变革,给公安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客观方面要求公安工作必须走向正规化以适应新形势[3]。此外,社会的文明进步既为公安机关正规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二)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动依法治国战略实施的重要措施。

公安机关直接面向社会,其自身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对于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成员的法制观念和守法行为直接起到引导示范作用。因此,这就要求公安机关必须不断提高其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自觉性,提高全体民警法律意识,建立健全指导其日常工作的规章制度,切实做到依法治警、依法行政。

(三)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司法机关,是一支日日夜夜都要执勤作战的纪律部队。因此,公安机关必须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强调严格组织纪律和机动快速反应能力,并具有适应复杂情况和突发事件的战斗体制,这些都对公安机关自身的正规化建设提出了要求。

(四)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是公安工作自身管理从传统走向科学的必由之路。

公安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走集约发展、质量强警的科学管理之路。传统经验型的管理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实现公安管理方式从“经验型”向“科学型”的转变。公安工作必须要走质量、素质、效率的发展道路,而这些正是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内容

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公安队伍和公安工作的诸多方面。正规化建设如同其它事物一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条件,正规化建设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因此,从科学的意义上讲,正规化建设是永无完结,不断发展、不断上升的过程。

(一) 统一领导指挥

统一指挥就是利用组织权责,领导权威,采取指示、命令、指导、监督检查等手段,使系统的各个机构、各类人员为实现计划、目标而发挥整体作用。

(二) 统一体制和机构

统一体制和机构,是加强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古人云:“欲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而公安的“根本”是体制。要加强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必须下决心理顺公安体制和编制。

(三) 统一管理制度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其核心就是规范和统一公安机关的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逐步实行规范化、法制化[4]。实现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研究和制定一整套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的法规和制度。

(四)统一工作规范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最广泛的内容是管理的正规化,而公安业务的统一、规范是其重要的内容之一。公安机关的业务工作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严肃性,不同于一般的行政机关。因此,公安机关在打击犯罪、维护稳定和治安管理等项工作中,必须具有系统的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秩序,努力减少工作的随意性。

(五) 统一组织纪律

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半军事化行政机关,其集中性较大、纪律性较强,因此,统一的纪律必然成为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公安机关虽然不同于人民解放军,但在执勤、作战和执法办案等方面都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和政治纪律。只有严格统一的纪律,才能保证公安机关的高度统一集中,步调一致,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使命,才能促进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在强化自身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正规化建设,并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面对二十一世纪社会的高速发展,公安机关如何通过正规化来强化自身建设和提高战斗力,己经成为中国公安战线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江建辉.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初探[J].徽州社会科学,

2005(10)

[3]戴艳军.我国公安队伍建设的领导学思考[J].辽宁公安报,1997(8)

[4]任志安.公共行政视野下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J].民营

篇5:浅析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现状

浅析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现状

作者:金天宇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2期

【摘要】公安机关正规化是公安机关“四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公安机关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此项工作,虽然正规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非正规化现象。相对于革命化、现代化和军事化建设而言,正规化建设进程较慢,因此,清楚的认识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现状,深入剖析其原因,做好总结,是实现正规化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公安机关;正规化;现状

一、当前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

根据2010年中央政法会议精神,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公安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公安队伍这一目标,全面加强公安信息化、执法规范化、和谐警民关系、素质能力„四大建设‟,努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可见,加强队伍建设和规范执法,进一步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是今后公安工作的主要方向和根本目标。[1]

建国初期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我国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己日趋成熟,其主要成果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基本形成了较完整的法规体系

建国至今,我国前后制定了若干关于法律、法规及行为规范来指导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内务条令》和《公安机关督察条例》等,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规范。

(二)开始重视正规化建设的理论研究

一直以来,我国公安机关在正规化研究方面出版了《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公安管理学》、《公安人事管理学》及《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初探》等书刊[2],并在警察院校学报等公安理论刊物上涌现了一大批有关正规化的学术论文,为我国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公安机关的正规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正规化建设水平与新世纪公安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少长远性总体发展规划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发展规划,是实施正规化建设的基础。但是,我国的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至今,仍然缺少一个清楚、明确、长远的发展规划,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虽然在基层公安机关中,民警根据日常工作总结处了正规化建设的经验,但是终究得不到理论的总结和升华,其合理性和实效性有待检验。正是由于缺少整体规划和及时指导,我国目前的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仍处在低层次、低水平的循环,效果不明显。[3]

(二)公安法规和制度体系不够完善

公安法规体系是由《人民警察法》、刑事司法业务法规、治安、交通等行政法规和民事法规等组成。

目前,最突出的是缺乏公安组织法规,各级公安机关及公安基层单位(派出所、公安警队)在人事和执法、行政工作上得不到明确的规范性指导,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和各级、各区差异过大,阻碍了区域、部门、组织之间工作的协调和沟通,不利于公安机关正规化的建设。

三、当前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问题的成因

(一)公安理论研究滞后

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缺少系统化的理论研究是严重阻碍其实现正规化和“四化”建设的绊脚石。[4]回顾正规化建设历程,不难发现,深入的、系统化的研究不多,多数是浅显的,浮于表面和经验式的口口相传,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提升。正是由于理论研究滞后,我们才无法对当前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出现的许多重大问题做出清晰的回答,也难以提出科学的、有效的建设筹划蓝图。

(二)公安工作特殊性的局限

目前我国公安机关实行的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在现实工作中,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行动的统一和协调,确保大型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

这样的管理模式很明显的会导致上级机关的命令必须层层传递,中间接受的部门、人员会很多,导致部分的消息丢失和失真。此外,自下而上传递消息时也是需要层层审核,同样的会影响办事效率和事实的可靠性。

(三)缺少正规化建设的认识

长期以来,公安机关已经习惯了经验型的工作方式和口口相授的学习方法,形成了思维定式,对于新的工作规范难以接受。尤其是基层公安机关,对执法规范、服务规范等方面推行的一些规章制度产生严重的抵抗情绪,无法理解这些工作的实际意义,缺少长远的发展战略目光,只看到了短期的时间消耗。[5]这些,都不同程度影响了公安机关对正规化建设的认同感,制约了正规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翠红主编.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初探[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2]张兆端.关于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中的非规范化倾向及对策 [J].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文选,1998.[3]刘昕.浅谈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J].法制与经济,2011(2).[4]黄晓平,张爱国.当前基层公安队伍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7

篇6: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2014年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途径之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

招警考试网:为了备考2014年招警考试的同学能更好的了解掌握相关的招警考试专业的基本知识,中公老师将为大家进行一系列的招警专业知识的解读,祝备考招警考试的同学马到成功!

三、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方针、原则和基本要求(一)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

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从严治警:即对公安民警严格教育、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严格纪律,其核心是“严”字。严格教育是从严治警的基础,严格管理是从严治警的关键,严格训练是从严治警的手段,严格监督、严格纪律是从严治警的保证。

依法治警:即运用法律、法规,对公安队伍强化管理,在坚持从严治警的基础上,促使公安队伍向法制化、正规化迈进,实现依法从严治警。

(二)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

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原则是:高效务实、加强监督、着眼基层。

高效务实:《内务条令》适应公安改革和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需要,从调动广大民警的积极性、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出发,构架快速反应的高效务实的工作机制,将极大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加强监督:加强监督的目的,是保证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依法行政,廉洁奉公,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对党负责,对法律负责,对人民负责。

着眼基层:一切公安工作任务最后都要落实到基层,因此抓公安队伍建设重点应放在基层,内务建设上充分考虑基层科、所、队的实际情况。

(三)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要求

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培养公正廉明、英勇善战、无私无畏、雷厉风行的优良警风。

公正廉明:坚持依法办事,公正办案,大公无私,光明磊落,廉洁从政,清政为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

英勇善战:具有不怕困苦,不怕流血,敢于战斗,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无私无畏:公安民警只有克己奉公,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思潮的诱惑,才能在关键时刻乐于奉献,坚决果敢履行自己的职责。

雷厉风行:公安民警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行动坚决果断,令行禁止,反对拖沓和不负责任。

四、《内务条令》的基本内容

(一)宣誓

农大西学习中心

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宣誓是公安民警对自己肩负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的庄严承诺和保证。对新录用的公安民警,通过学习和宣读誓词,有利于坚定其献身人民公安的信念,激发其社会归属感和荣誉感,增强其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北京特警考试网校辅导课程

誓词内容:“我志愿成为一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我保证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严守纪律,保守秘密;秉公执法,清正廉洁;恪尽职守,不怕牺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愿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为实现自己的誓言而努力奋斗。”

(二)内部关系

内部关系指公安机关内部上下级之间,同级与同级之间,警种与警种之间.按照一定规则构成的关系。

1.人民警察不论职位高低,政治上一律平等,相互之间是同志关系。

2.公安民警依据行政职务和警衔,构成上下级和同级关系。行政职务高的是上级,行政职务低的是下级,行政职务相当的是同级。在相互不知道行政职务时,警衔高的是上级,警衔低的是下级.警衔相同的是同级。

3.上级应当关心、爱护和严格管理下级;下级必须服从上级。

4.处理内部关系的基本要求是:各司其职,密切协作,互相支持,协调一致。(三)警容风纪

警容风纪指人民警察在着装、仪容、举止、礼节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警容风纪是人民警察政治素质、文明程度、精神风貌、纪律作风和战斗力的综合反映。公安民警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着警服,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谈吐文明,精神振作,姿态良好。

(四)日常制度

日常制度主要包括日常行政会议、请示报告、公文运转、请假销假、工作交接、证件印章管理、文件收发运转、保密工作等方面的制度,是提高工作效率,养成良好工作作风的重要措施。

(五)接待群众中公一对一课程全新上线

公安机关是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民警每日每时都要和群众打交道,做好这项工作是密切警民关系的有效途径。基本要求是: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人民群众。

(六)值班备勤

值班备勤是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常备不懈的戒备状态,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按时交接班,保持公安工作的连续性、有序性,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七)突发事件的处置

农大西学习中心

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突发事件是指事先没有觉察而突然发生。对社会治安秩序造成严重危害的突然性、紧急性事件。要求人民警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必须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八)装备管理

公安装备是用于实施和保障公安保卫工作的武器、弹药、警用标志、警械及警用技术器材的统称.是公安机关统一指挥、快速反应、整体作战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保障公安任务完成的基本条件。

(九)办公秩序与内务设置

建立整洁优美的工作环境和井然有序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对保障民警顺利完成任务十分重要。(十)安全防卫与卫生

实践证明,民警自身安全防卫做不好,就会造成人为的牺牲,给党、国家、人民、家庭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民警的卫生状况(包括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心理卫生)不好,就会影响其工作的开展。只有做好这项工作,才能保障公安工作的有序开展。

(十一)警徽、警歌

警徽是人民警察的象征与标志;警歌体现了人民警察的性质、任务和宗旨。在庄严、重要的场合悬 挂警徽中公图书、试卷全场5折、奏唱警歌是进行人民警察性质、宗旨教育的良好形式。

(十二)阅警

阅警以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接受检阅为形式,充分展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良好的精神风貌、严明的组织纪律和强大的战斗力。这是人民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培养人民警察意识、规范人民警察行为、强化人民警察团队精神和组织纪律观念、壮大人民警察声威和树立人民警察良好形 象的重要途径。

农大西学习中心

篇7: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安徽招警考试笔试名师辅导课程【网校】

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的含义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即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内部事务。具体说就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部工作运转程序和公安民警对外发生联系的活动。主要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公安机关内部工作运转秩序,包括入警的主要程序、内部关系的基本原则、警容风纪的一般要求、日常行政管理、接待群众与值班、重大活动的主要议程,以及警徽、警歌等内容。对这些事项的明确规定,是公安机关内务工作有序、高效的基本保证。另一部分是公安民警成员对外发生联系的行为规范,包括着装、仪容、礼节、警务公开、接受报警与求助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这些事项明确规定,是树立人民警察良好社会形象和构建健康警民关系的现实需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健全公安队伍的内务制度,公安部根据《人民警察法》的规定,于2000年6月1日颁布实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以下简称《内务条令》),为公安队伍的内务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

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建设的任务

(一)建立规范的工作、学习、生活秩序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的专门机关,由于其履行职责和担负任务的特

殊性,必须建立严格有序的工作秩序,保证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令统一,指挥有序;规范学习秩序,以保证基层民警经常学习,从而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生活秩序,使公安民警在业余文艺、娱乐活动中振奋精神,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增强体魄。

(二)树立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

《内务条令》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强调在人民群众中牢固树立爱民为民的忠实公仆形象,在打击犯罪和执行任务中牢固树立威武之师形象,在依法行政中牢固树立从严治警形象,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牢固树立文明执法形象。

(三)提高公安民警队伍的战斗力 《内务条令》强调以坚强的政治思想工作调动公安民警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潜力;强调以良好的管理,保障装备在民警执行公务中发挥威力;强调以报警、接警的快速反应,提高迅速平息事态和破敌、制敌、控敌的能力;强调以扎实的基础工作促进公安队伍基层组织的战斗力。

(四)保证圆满完成公安机关的各项任务

《内务条令》体现了我国公安机关的革命性、进步性和公安民警的群众观、服务观,强调公安民警、忠实地服务于人民群众,全力维护社会治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篇8: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关键词:警营文化;建设;公安队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理,警营文化是公安事业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警营文化是指警察组织群体长期的警务活动中形成的警察意识形态。它包含警察思想、警察价值观、警察精神、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等非物质因素。警营文化是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体现警察强有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具有深刻的涵义。

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的意义

警营文化意在提高民警素质,质在加强队伍建设,核在弘扬精神,不仅是满足民警求知、审美、娱乐、健身、成才的有效途径,而且具有陶冶情操、振奋士气、增长知识、促进团结、健壮体魄的作用。倡导倡导文化育警,把文化育警同政治建警、科技强警结合起来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警营文化,寓教于乐,可以缓解民警长期紧张疲惫的状态,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整体素质和良好形象,激发工作热情,进而有效增强对组织的信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全力提升公安队伍的战斗力与凝聚力。

二、基层警营文化建设的现状

目前,警营文化在各基层单位的建设和发展层次水平不一,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上对文化活动重视程度不够。基层交警大队领导和民警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育警”的强大功能,甚至错误认为开展警营文化会影响交管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使得警营文化工作在基层一些单位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没有正确处理好文化活动思想性与娱乐性的关系。二是警营文化建设的内容形式多样性不够,难以激发和贴近民警的兴趣爱好。目前,基层警营文化建设多集中于开展球类、棋牌类、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形式较为简单,开展的模式也一成不变,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到参与的民警群体也较为固定,有一定的范围局限性。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往往是利用重大节日或年终与辖区单位开展一些联谊活动,难以激发民警兴趣。同时,现在的青年民警知识面宽、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自我意识也很强,对集体组织活动,往往热情不高,很难有一种活动可以吸引很多民警参加,往往是参加活动的民警中,因感兴趣而主动参与的只占一部分,另一部分属被动响应参与。三是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和警力不足的现状,导致警营文化活动参与度不高。基层民警不仅要担负日常业务工作,还要承担大量的警保卫工作和上级交办的临时性工作,民警精力严重透支。再者由于外部执法环境差,民警常常无故受到群众的谩骂或殴打,而民警工作稍有差错,轻辄批评教育,重辄处分、辞退、开除,使民警长期处于疲惫紧张状态。即使勉强组织参加参与警营活动,也“疲于应付”,活动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

三、加强基层警营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基层文化建设是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级要针对基层警营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按照文化育警和和谐警营建设要求,不断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把警营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的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切实加强基层派出所警营文化建设。笔者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警营文化建设。提高认识,狠抓落实,对警营文化的认识程度决定了公安文化建设的力度。加强警营文化建设,首先必须解决认识问题。各级公安机关党委要高度重视,将警营文化建设系统规划好,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党委成员要带头参与,亲临其境,做好表率。政工部门要精心策划,合理布局。结合公安宣传、教育培训、心理咨询等工作,将警营文化建设有机融合一体,相得益彰。警务保障部门要对警营文化建设每年都要有预算,并当作民生工程大力支持,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全力参与,形成良好的警营文化氛围。彰显公安机关奋发有为、乐观向上的团体精神和引以为豪的荣誉感、使命感。

(二)从形式上扩展丰富警营文化建设内容。坚持文化工作主体是广大民警的原则,针对文化需求,在内容上拓宽视野,打好主动仗、进攻仗,给民警以振奋、启发、鼓舞和教育。一要抓好文化娱乐活动。要以落实队伍集会有歌声,周末假日有活动,体育每月有比赛,重大节日有晚会四句话要求为中心开展歌咏、乐器演奏、读书、智力竞赛、参观、游览等活动。二要抓好文学艺术活动。要从提高基础素质着眼,对民警进行文学艺术知识教育,开展书画、摄影等业余艺术活动,组织专题文艺讲座,观看电视、电影、专业文艺演出,开展书评、影评、剧评和业余文艺创作,办好黑板报、学习园地、墙报等。三要抓好艺术审美教育。引导民警正确进行美的欣赏,培养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按照美的要求塑造警营美和自身美。四要抓好体育竞技活动。要组织民警自觉、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开展警体达标活动,搞一些竞技类项目,进行各种球类、棋类、牌类、田径、游泳、爬山等活动。

(三)从人才上广纳贤才充分发挥基层文体骨干的带头作用。以优秀成果为标准,广泛吸纳文化人才。要通过入警特长登记、各种人才选拔等方法建立文体骨干人才库,深入发掘各种人才,按文学、文艺、体育、电脑等进行分类,组建兴趣小组,建立一支警营文体骨干队伍,为繁荣警营文化提供人才支持。不断拓宽文体骨干培养渠道,采取办班、送学、请老师上门辅导等多种途径培训各种文体活动骨干,采取请社会艺人教、老文体骨干带、民警家属传等途径,采取专题短训、调演观摩、组织比赛等形式,不断提高文体骨干的组织活动能力。平时要多给文体骨干交任务、压担子,在组织文体活动时,让他们充当“小教员”、“负责人”,尽情地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感到有用武之地。以促进基层文化活动的经常性。从而确保基层公安机关能在繁忙的工作间隙去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文化活动,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做到张驰有度,劳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公安机关的软实力。

(四)从加强硬件设施上积极营造和谐亲切警营环境。硬件设施的建设也是警营文化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加强警营硬件设施的建设,对于调动警察工作的积极性和更好的发挥处置事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设先进警用设施,例如在警局当中修建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地等设施,定期开展相关比赛和活动,强化警察队伍的身体素质;建设警察文化历史馆,陈列本单位自从建立以来各类实物、图片、文字资料,以及本单位先进警察及其优秀事迹,并向公众开放,加强公众对警营文化的了解,增进警民交流,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警察,另一方面,在与群众的交流中,也强化了人民警察服务人民的意识,共同构建和谐亲切的警民氛围。

建设良好的警营文化,对于提高人民警察综合素质,增近警民关系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群众路线的要求,找准切入点,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法,为构建和谐活力警营而努力。

【参考文献】

篇9:加强基层公安机关正规化建设的思考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从古至今,是历代军事家在运作战争前的首要任务。公安事业的发展壮大,以警务保障为基础,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务保障工作所涉及管理的内容是后勤上的所有事务,服务的对象是领导、机关人员、基层一线民警。新时期新阶段,公安警务保障在加强公安被装、固定资产、车辆管理、基层基础建设等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软实力,加强内部管理,逐步完善各类制度,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作为一名基层公安警务保障民警就新形势下的公安警务保障队伍建设谈几点看法。

任何工作大到决策研究,小到具体执行,归根结底都是人的事,每件事都是由具体的人去操作,具办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决定需要办理的事能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警务保障工作首要就是狠抓队伍建设,挑选“精兵强将”,建成一支勇于开拓、富于实干的高素质警务保障队伍,使警务保障工作更好地为公安工作服务。

一、建设学习型队伍,提高警务保障队伍的业务素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就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

(一)落实学习制度,强化业务素质。一是学习要有计划性,要有学习制度,对业务学习的内容、要求、组织方法等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学习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二是落实学习日制度,每周固定相对集中时间对上级一些重要文件、方案组织学习;落实检查讲评制度,定期进行检查、讲评,督促大家学习;落实学习交流制度,对警保民警的工作总结、经验做法评审,组织一些好工作方法交流学习,而后组织大家进行评议,使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二)坚持领导带头学,带动民警主动学。一是警保领导要有自我提高的想法和行动,摆正工作和学习的关系,研讨工作和学习之间的关系,用新眼光理解古人“磨刀不误砍柴工”的经验总结,尊重学习的应有地位,认识学习对工作的促进作用。二是带头学习,学理论、学管理、学业务,结合实际,拓展思路,务实创新,提高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形成“讲学习、学模范、找差距、比贡献”的氛围,带动民警学习,不断提高警务保障民警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

(三)强化培训力度,严格考核指标。一是建立健全财务、装备、基建、采购、固定资产、仓储、应急保障等业务知识培训制度,尝试在警务保障民警中设立职称,通过考试获得相应职称,优先提拔任用;二是定期举行信息化业务比武竞赛,以赛促学,将成绩纳入警务保障部门绩效考核,晋升晋级培训中相应加入业务学习内容,力争达到警务保障部门民警会上机操作、业务流程基本知晓的目标,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二、建设创新型队伍,激发警务保障队伍的工作活力

创新是在新的观念支配下、运用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实现新的目标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警务保障部门要结合警务保障工作发展趋势和公安工作实际,积极探索研究经费保障“配额化”、装备投入“精确化”、后勤管理“全息化”等警务保障创新和管理工作,进一步促进警务保障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一)坚持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一是调查研究是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的重要渠道,只有切实了解警务保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解决,最终助力公安工作。警务保障民警必须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确保调查材料的真实性。二是树立全局观念,确立“一盘棋”思想,避免分析问题产生片面性,解决问题出现盲目性,确保工作思路的科学性。

(二)加强日常分析,超前部署安排。“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体现了公安警务保障工作的超前性。一是新时期的公安警务保障工作,不仅要准备“粮草”供应“兵马”,更需要对“兵马”运动的方向、方式,“粮草”配备的数量、种类等进行超前分析研究。要做到警保工作的超前性。二是要建立健全日常性、阶段性的研判制度,要对全年公安工作的目标了然于胸,对具体警保工作作出阶段性、超前性安排,有计划、分步骤进行。

三、建设廉洁型队伍,坚定警务保障队伍的职业信仰

廉政建设事关公安工作全局,是作好各项公安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一)加强政治修养,树立廉洁意识。警务保障民警应坚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根据“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严格标准、严格措施、严格纪律;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时刻牢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宗旨,时时自重、自省、自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不断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真正理解、支持、参与廉政建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打造风清气正的警务保障队伍。

(二)加强道德修养,培养健康情操。一是立德立言,保持高尚人格。立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为人处世、修身养德,在责任要求、纪律约束、个人形象方面不能混同于一般老百姓。同时要坚持诚信,要加强团结,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修正自我,言行一致,团结同事。二是克勤克俭,艰苦奋斗。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传家宝。警务保障民警应增强节俭意识,在勤奋节俭中保持形象,做廉洁奉公的模范。三是清正廉洁,律己慎行。警务保障民警应加强个人修养,做到廉洁自律,培养健康、高雅的生活情操,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三项纪律、五条禁令等警纪条令,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守得住清贫,抵制不正之风的袭扰,抗得住庸俗关系的侵蚀,在纷杂的社会关系中明辨是非、鉴别美丑,保持清醒,培养高尚的个人情趣,保持严肃的生活作风,不参加任何色情、赌博或变相赌博活动,在赞扬声中保持清醒,在奉承声中保持自警,在诱惑面前保持坚贞。

(三)加强职业修养,树立奉献精神。热爱本职工作是干好工作的前提,警保民警应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不求功、不求名,始终心怀奉献精神。一是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基层公安机关警务保障室具体负责全局的经费预算、财务管理、装备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多项工作,所以警务保障室要当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为领导科学决策、科学理财提供准确地数据和参考,保证经费投入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当好“内当家”。二是当好保障的行家和里手。基层公安机关警务保障室应始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弘扬践行“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和“服务、求实、勤俭、廉洁”的警务保障精神,学习朱爱民,做一名警务保障好民警,促使民警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引导民警履行职责,熟练掌握被装系统、装备系统、固定资产系统以及财务人员的应知应会,积极探索警务保障新机制,努力当好保障的行家和里手。三是当好民警的后勤和帮手。基层公安机关警务保障室是基层的综合管理部门,和实战单位有着密切联系,所以要立足本职,贴近基层,高效服务。

上一篇:新华电脑学校简介下一篇:七年级数学上期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