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2024-06-16

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精选8篇)

篇1: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一)标题

1、标题的要求。标题就是调查报告的题目,由报告内容来决定,标题是画龙点睛之笔。(1)它必须准确揭示调查报告的主题思想,做到题文相符。(2)高度概括,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标题的写法。标题的写法灵活多样,一般有两种:单标题与双标题。单标题就是调查报告只有一行的标题,一般是通过标题把被调查单位和调查内容明确而具体的表现出来。

双标题就是调查报告有两行标题,采用正、副标题形式,一般正标题表达调查主题,副标题用于补充说明调查对象和主要内容。由于这种标题形式优点很多,正标题突出主题,副标题交代形势、背景,有时还可以烘托气氛,二者互相补充,因此成为调查分析报告中最常用的形式之一。

3、标题的形式。

(1)“直叙式”的标题,即反映调查意向或调查项目、或是地点的标题。这种标题简明、客观,一般调查报告多采用这种标题。

(2)“表明观点式”的标题。直接阐明作者的观点、看法,或对事物进行判断,评价。

(3)“提出问题式”,即以设问、反问等形式,突出问题的焦点和尖锐性,吸引读者,促使读者思考。例如,《中学生早恋问题说明了什么》等。

(二)概要

概要即调查报告的内容摘要,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第一,简要说明调查目的,即简要说明调查的原因;第二,简要介绍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第三,简要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介绍调查研究的方法,有助于使确信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说明选用该方法的原因。

(三)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正文部分必须准确阐明全部有关论据,包括问题的提出,引出结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等。

1、引言

(1)引言的写作形式。引言即调查报告的开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既可使分析报告顺利展开,又能吸引读者。开头的形式有这样几种:

1)开门见山,揭示主题。文章开始先交代调查的目的或动机,揭示主题。例如,2002年3月我们对2001级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心理障碍调查研究,目的是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矫正疏导各种不良心理,使学生健康成长。

2)结论先行,逐步论证。即将调查结论写出来,然后再逐步论证,这种开头形式,观点明确,使人一目了然。例如,2002年3月,我们对我校高一400名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不少学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方面的障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3)交待情况,逐层分析。文章开头可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层分析,得出结论。也可交待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等情况,然后分析。这样可使读者有一个感性认识,然后再深入分析研究。例如,《放眼未来之路--1011名专家人士眼里的中国数据通讯网络》的开头,“中国邮电电信总局与北京新华信息商业风险管理有限公司于今年4、5月间在北京、上海、广东、广州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力图考查我国通讯网络的现状,并展望未来之路。”在这次调查中,除了涉及到特定专业问题外,还围绕着网络化的大趋势设计了许多问题,包括用户目前的网络使用情况、意见、需求等,调查对象是各种单位中通讯网络或计算机方面的技术人员……。

4)提出问题,引入正题。用这种方式提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引导读者进入正题。

(2)引言部分写作应把握的原则。开头部分的写作方式很多,可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但不管怎样,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1)为什么进行调查;2)怎样进行调查;调查的结论如何。

2、论述

(1)论述部分的重点。论述部分是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决定着整个调查报告质量的高低和作用的大小。论述部分的重点:1)通过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分析说明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2)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3)提出具体的意见和建议。(2)论述部分的写法。由于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文字较长,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3)论述部分的主要内容。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两部分内容。1)基本情况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对调查资料有背景资料作客观的介绍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是要分析问题。2)分析部分。这是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资料进行质和量的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第一类成因分析;第二类利弊分析;第三类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四)结尾

结尾部分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结束语一般有三种形式:(1)概括全文。综合说明调查报告的主要观点,深化文章的主题。(2)形成结论。在对真实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报告结论。(3)提出看法和建议。通过分析,形成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或可行性方案。

(五)附件

附件是对正文报告的补充或更详尽的说明,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例如,在咱们写的调查报告里,我们可以把相应的问卷选一部分作为我们调查报告的附件。

篇2: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王亚楠

班级:12级林学汉班学号:120312616

学院:林学院

大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报告

时光飞逝,眨眼之间,三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马上面临的就将是紧张的就业或选择继续学习的选择。在大三刚开学之际,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而在大二时,我们也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前为我们接下来的考虑的就业方向打下了基础。通过这几周的课程,和这次参加的讲座,我得到了以下心得:

首先,要有正确的自我定位。一般而言,影响毕业生自我定位有如下因素:其一是职业定位模糊。由于是初次择业,多自考毕业生大都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想法,没有认真想一想自己的职业定位问题,也没有一个职业生涯规划。其二是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有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总是过高地估价自己,自我定位过高――工资看外企、职位看白领、单位看名气、环境看气派,因此总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其三是社会因素的干扰。―些毕业生往往受亲朋好友的影响较大,自己明明已看好某个职位,该职业也较符合自己的综合能力,可周围的亲友一有反对之声,自己就开始动摇了。其四是心理素质不过硬。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时期,一些毕业生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革,在职业定位时往往为心理因素左右,因此很准做出理性的选择,在择业中或盲目从众,或消极逆反;不是过于自尊,就是过于自卑,凡此种种,都会对毕业生顺利就业形成巨大的障碍。

因此,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首先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另外,毕业生还要排除各种外界干扰,如果自己和用人单位彼此都很满意,就应该早做决断。尽快签订就业协议;再者,就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就要求自考毕业生努力培养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勇敢地迎接选择未来生活的种种挑战。

其次是准确把握自身优势。我们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好自己的职业定位,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深入了解自我,清楚自己的优劣势,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抓住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尽量避开自己的不足,这样,就有可能使你在择业竞争中占据主动。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并把它放大,这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用人单位除了看基本知识水平的同时,对综合能力的注意有很大倾向。也就是说他们不再单单看文凭,很多时候要考虑应聘人的行政办事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以及是否取得其他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最后面试应该注意的细节和沟通技巧:带多几份简历前往面试,多投些比较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带多几份简历,面试你的人可能不止一个,预先料到这一点并准备好会显得你做事正规、细致。最初和最后的五分钟是面试中最关键的,在这段时间里决定了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和临别印象以及主考人是否欣赏你。最初的五分钟内应当主动沟通,离开的时候,要确定你已经被记住了。完整地填妥公司的表格--即使你已经有简历。即使你带了简历来,很多公司都会要求你填一张表。你愿意并且有始有终地填完这张表,会传达出你做事正规、做事善始善终的信息。清楚雇主的需要,表现出自己对公司的价值,展现你适应环境的能力。要确保你有适当的技能,知道你的优势。你怎么用自己的学历、经验、受过的培训和薪酬和别人比较。谈些你知道怎么做得十分出色的事情,那是你找下一份工作的关键。展示你勤奋工作追求团体目标的能力,大多数主考人都希望找一位有创造力、性格良好,能够融入到团体之中的人。你要必须通过强调自己给对方带来的好处来说服对方你两者皆优。穿着得体,不能过于随意。穿正装面试比较好,说明你对这次面试的重视。

篇3: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1、为实践能够真正起到辅助就业, 明确就业目标, 提前体验就业三大目的, 实践前我们通常会帮助学生进行实践规划。大学是一个实现梦想的地方, 我们作为思想政治辅导员, 首先是要尊重他们的梦想, 倾听他们的梦想, 收集他们的梦想, 并且告之他们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是我们的职业规划。系部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并大力鼓励所有在校学生参与和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大环境引导下。社会实践必将成为一股助推力, 让他们更易接近梦想, 实现梦想。为此, 我所在年级组统一进行了就业意向的收集, 这不仅让他们对实践和就业引起深思, 细数自身学习的收获和调整后期学习的方向, 更为我们实践的指导和推荐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 为充分把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看法和需求,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调研阶段, 进行了有关学生社会实践的问卷调查,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 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现象 :66%的在校学生支持以学校为单位有组织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占83%的在校学生认为, 以系为单位建立实践基地是非常有必要的;72%的在校学生不满意现有的实践课程指导;50% 以上的在校学生希望争取到与专业或专业方向相关的社会实践岗位;积累社会经验与了解社会现状, 以及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成为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普遍目的。

2、拓宽实践平台, 探索实践途径。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上, 实践与否取决于学生个人, 辅导员更多的是促进学生多实践, 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实践。在学校和社会的环节上, 辅导员鉴于自身相关专业知识有限, 更多应该定位于搭建信息平台的引导者。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如今网络信息如此发达, 如果能动员所有的学生积极搜寻实践信息, 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发掘社会实践资源, 组织他们搭建信息平台, 并且由我们作为中转站将所带几个班收集的信息汇总综合, 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比如以班为单位, 集体组建就业实践指导办公室, 一部分同学收集实践信息, 一部分同学收集对大学生实践和就业的相关政策, 一部分同学负责通讯, 交换和发布信息。而辅导员作为指导者, 时刻把握住这一部分的学生, 用他们来引导其他学生, 带动其他学生, 形成一股积极良好的影响力。另外, 辅导员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网络主动收集社会实践相关信息, 积极为学生争取各类实践机会, 并且及时有效地将这类信息带给学生。与多家单位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并达成长期合作。

3、实践前的预热工作尤其重要, 这决定了学生是否真正敢于投身于实践而不是敷衍了事。我们不能强行将学生推向社会实践的位置, 我们也不能盲目地鼓励他们去参与其中, 我们能做的是增强他们实践的勇气, 坚定他们实践的信念。首先让他们看清自己, 其次我们也能主动去留意学生身上未被发现的品质, 这些都有利于因材施教。其次发动学生集体准备简历, 耐心地修改了他们的简历, 从格式到内容的充实度, 并且结合他们之前所写的优点, 让简历更为完善。第三, 组织模拟面试, 分析实践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集体思考解决方案。先收集他们修改了几次后的简历, 针对他们面试的类别进行分类准备, 布置严肃全面的面试场景, 面试官争取问得专业, 问得深刻。还请来了资深的专业课老师作为旁观者, 对面试者的举手投足, 言谈举止和专业性进行一一点评, 让他们发现差距, 努力缩小差距。

4、在临近实践时, 我们一定要把好学生外出实践的安全关和筛选就业信息这一关。在社会实践前, 我们应当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在信息时代, 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获得大量的需求信息, 但这些信息并不是都有效和有用, 还必须对信息加以筛选,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对于筛选后的信息学生需根据社会需求、个人期望以及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决策, 最终选择自己理想的实践岗位。

二、抓好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重点做好暑期学生社会实践工作

暑期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好时机。近两个月的假期使得学生可以比较系统的进行社会实践锻炼。在学期末召开专题会议, 研究部署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下发《关于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 利用暑期在家庭所在地开展针对性的实践活动, 学生到系部网站下载《暑期学生社会实践鉴定表》, 开学后所有学生都要求上交《暑期社会实践鉴定表》, 社会实践成绩计入学生社会实践档案。同时, 我系统一组织部分学生到社会实践基地参加社会实践, 4名学生参加了在成都举行的世界男女排锦标赛预选赛赛事服务、82名学生参加暑期由绵阳市关工委组织的暑期绵阳三台县、梓潼县挂职锻炼。全系共有1070余人次参加了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而我作为实践基地指导教师, 主要是在前期对我系学生进行了仔细的选拔和培训, 团队成员均为我系党员, 大部分是班团委干部、系团学骨干, 思想觉悟高, 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工作细致认真, 善于在工作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整体素质高, 综合能力强。在实践期间, 我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进程, 保持与学生的联系, 及时解决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比如初到岗位, 他们既对一切事物都好奇又急于检验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单位所用, 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 但是毕竟初到单位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 踏踏实实地去理解工作所需, 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去满足工作所需。在炎热的夏天, 大家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投身于社会实践, 当现实与理论知识之间表现出差距的时候, 当酷暑让他们体力不支的时候, 我都会在他们身边给与力所能及的帮助。及时调整学生的状态, 做好思想工作, 让他们能更好地融入检察院这个集体, 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显现个人价值。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 我明显感受到了学生的成长, 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学生表示通过实践认识到, 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通过实践检阅就不是自己的知识, 同时对就业方面的认识有了巨大转变, 从前认为自己的知识足以应付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经过实践发现自身的不足, 最重要的是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只有不断学习, 充实自己, 从而在将来迎接更大的挑战。实践结束回校以后, 学生们将实践中的体会做了分享, 大家认识到书本知识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应扩大知识面, 珍惜在校园里面的时光, 从而真正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

所在系部教师都是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实践的指导老师也各自带有相应的团队。我们在暑期都用电子邮件, 电话的方式与学生取得联系, 时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另外我们也争取与实践单位联系, 交换对学生实践的意见, 这有利于我们把握总结和下一次知道的方向。

三、着眼长远, 完善配套措施, 建立长效机制

重视每一次社会实践的成果, 这既是对每一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也有利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 为以后的实践指导找准方向和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了总结, 我们应当做好下一步实践的规划, 规划中要发扬学生在这一次实践中展现出来的优秀品质, 锻炼这一次实践中出现的弱项, 并结合专业课程难度和层次的提升, 自身在这期间的自我培养和针对性的知识补充, 制定全面详细的部署和安排。

社会实践指导是一个连贯的工作, 我们应当完善学生社会实践档案, 这是学生课外技能培养的一份重要证明。社会实践档案的不断充实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证明。社会实践档案应该是学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学生成长, 成熟的证明, 也是我们从事社会实践指导工作的重要依据。

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以其独特的身份接触社会, 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了解社会、感知社会、认识社会, 而不是闭门造车, 是其成长成才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生体验。“修身”与“成才”是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 而社会实践无疑是两者很好的结合点。而思想政治辅导员在这过程中应做到积极引导, 激发和保护积极性, 鼓励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协助归纳总结, 服务于学生, 帮助他们不断提升的重要作用。两者有力结合必将充分发挥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手段, 就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始终。而思想政治辅导员应在其中起到引导和服务两大作用, 三个部分来抓好这项工作。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引导和指导是关键;实践中把握学生实践的方向, 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实践后期的总结工作是查漏补缺, 为下一次的实践和就业提供方向, 建立完善的实践档案有助于结合学生客观实际, 更为有效地指导就业。

篇4:指导学生实践培养观察能力

一、让学生在观察中明确观察的意义

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应先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去观察,懂得观察对写作的作用。如以《课间生活剪影》为题指导写作。由于学生没有认真观察课间生活,很多作文都是内容空洞、不具体的。接着以课间生活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去观察体验,以同一文题,让学生再去写作文。这一次因先做了细致观察,写作时学生感到有事可写有话可说了,内容也充实具体了,很多学生写出了真切感受。然后再指导学生对两次作文进行对比评议,使学生认识到,造成作文内容不具体的原因是缺乏细致观察。这样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观察对象,在反复指导学生观察写作的实践中,使学生逐步明确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学会观察,才能学会写作。

二、让学生由被动观察变为主动观察

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首先应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描写,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朱自清的《背影》对父亲过铁道买桔子的细节描写,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在作者的笔下,为什么能在平凡中见伟大,于一般中现珍奇,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把景物写得美不胜收呢?这原因就在于他们重视观察生活,有深刻的观察感受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的教育作用,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从而激发起学生观察的兴趣。

通过课内作文教学来进行。先确定观察对象,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指导写作。如布置《猜猜他(她)是谁》的作文,以班里一名同学为观察写作对象,看谁观察细,写得像。于是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创造的欲望也调动起来了,都仔细去观察,认真去写作,激发了学生观察的兴趣。

三、传授要领,让学生学会观察

1.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观察对象是什么,要观察什么,搜集哪些材料,应有明确的目的。观察还要有计划、有步骤按顺序进行。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是先局部后整体,还是先整体后局部,采用什么观察方法等都需要事先考虑好,然后按计划分步进行。如带领学生观察市场,要先明确观察的目的,观察的重点,然后按计划先确定一点让学生对市场全貌进行观察,再依次去观察摊点、人物。否则,学生走马观花式地东看看西瞧瞧,只能留下大致印象。所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观察是提高学生观察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2.观察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观察事物不能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类别及独特之处,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观察人,不仅要从人物外貌、衣着、动作、语言、爱好等方面去观察、体验,还要抓住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要观察事情发生、发展、结局的发展过程,观察事情的各个阶段的特点,抓住事情的整体特征,这样才能客观、具体的了解事物的全貌。 3.观察事物要有思考有分析

观察事物凭一般地看、听、记,只能发现事物的表面现象,只有经过思考分析、研究比较,才能透过事物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挖掘出生活现象的深刻含义。要引导学生从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物中,挖掘出新鲜的东西,不要步人后尘。如指导学生观察雪后景色,有一名学生观察之后,一改以往人们对雪的赞美,而指出了雪的另一方面,是虚伪的,是无情的,独辟蹊径,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四、在广阔的领域里培养学生观察力

要扩大学生的观察范围,把观察对象由家庭学校,引向大自然、社会中去,广泛地去接触、体验形形色色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

要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如组织春游活动。要求学生细致观察一种植物,写观察日记。有一名学生观察了山杏林后,写道:“站在山头放眼望去,山前山后全是山杏林,简直是一个绿的海洋。走近茂盛浓密的山杏林,向树上瞧去,数不尽的小杏儿,已悄悄地挂满枝间,捋一把绿茸茸的小杏儿,拿一颗放进口中,酸酸的别有一番情趣。”这是学生远观近察,手摘口尝,积极去观察,提高了观察感受能力。

五、让学生学会怎样去积累材料

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基本功,在鼓励学生观察生活的同时,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把自己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分类积累起来。教师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分析,边记录的良好习惯。

开展各种类型的交流评比活动,鼓励学生勤于积累材料。指导学生自己动手选编观察积累的材料,整理成文,编成文集,自取集名,开展文集和观察日记展览评比活动,调动学生积累材料的积极性。这样学生总结整理观察结果,锻炼了学生选材的能力,提高了作文水平。

篇5: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宝钢新世纪学校顾欣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

关于作文教学,叶圣陶先生早在六十年代就曾经说过:“作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为,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这一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这就是说,作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以期学生具有自己会写的本领。

长期以来,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等弊病成了不治之症,诸如:(1)作文脱离生活。学生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2)语言表达的能力较差。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不会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去写,而只会用叙述性的语言去写。

产生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几十年沿袭下来的“封闭式”作文教学所致。诸如: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使学生很少能在写作过程中体验愉悦和成功,便谈“作”色变,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2、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作文实践,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2)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论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主要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想像来感知和

理解世界。我们则要重视把学生带进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像能力,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联系起来,把作文与生活,把语言实践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

3、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所谓观察笔记是指记录人们对事物观察所得的一种笔记。它是为写作积累素材,从而以达到提高写作水平为目的的一种札记、随笔。观察日记的内容要广泛得多,形式要灵活得多,表达方式也多是综合运用的,所以实际上就是一种单项的写作训练。

写观察笔记的要求:(1)真实:记录的材料必须是自己亲身观察过或生活中发生过的事物,不能是抄袭别人的 或是胡编乱造的东西。(2)集中:就是一篇观察日记要有一个中心,所选材料要围绕一个中心来写,切不可是生活材料的堆积。(3)具体:就是要把观察所得的事物形象生动地记录下来。

4、研究的意义

作文要厚积博发,要写出好文章,就要象蜜蜂“采蜜”一样辛勤积累。对此,教师应该提倡学生通过写观察笔记,留心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社会现象,做到触类旁通,由此及彼,从而拓展视野,获取丰富感人的生活素材。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无从下笔了。同样,如果能够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及时记下来。一旦形成习惯,不但能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且锻炼了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研究目标

1、激发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在开放作文教学实践中获得习作的乐趣,让学生习作自然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学习的需要。

2、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利用写观察笔记让学生从生活中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

3、培养一定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用一些方法去观察周围的事物。作文教学中的即兴观察或有意观察,都是认识生活、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时我们需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有意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美好的人和事。常用的方法如:观察要有一定的顺序;观察要动用全部的感官;观察时需要思考。

4、提高作文水平,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三、研究内容

1、利用写观察笔记来解决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2、利用“观察笔记”指导学生作文的过程中,立足学生实际,及时总结、发现“观察笔记”的适切性,就促进“观察笔记”推广的发展性、有效性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教师让学生写观察笔记,不仅仅就是为了写而写,关键是让学生在写完之后要及时总结,要让学生积累一些在写大作文时可以用的到的素材,以至于可以让学生把平时积累的素材用在作文上。

四、研究方法

我根据这个课题的特点,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有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

2、“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

3、个案法。通过个别事例进行深入研究,对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充分地分析个案中的各个变量要素,并从中归纳出一个或数个经验性的结论。

五、研究条件

1、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在上学期,对七年级同学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作文中出现了两个最大的问题:写作文没有材料可以写、不会用一定的描写手法去写。因此,就开始尝试着让学生在某个场景中去观察周围的某个对象,观察后,让学生去写。然后根据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总结、讲评。

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一点进步,在写作文时,有材料去写了,也会用一定的人物描写手法去写文章了。

2、当下同样症状的出现,为继续研究提供了可行性。

今年,因为是教六年级起始年级,他们在写作上仍然存在着同样的问题,所以,仍旧想用这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的写作能力。

3、以学校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为依托,进行了深入发展的研究。

六、研究阶段与步骤

1、准备阶段(2008.10~2009.1):

(1)对学生在写作文时出现的最主要的问题进行了解。

(2)搜集与阅读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寻找适合本课题的理论支持,制订研究方案。

2、实践研究阶段(2009.2~2009.9):

(1)“实践—反思”的行动研究,运用观察笔记这一形式,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指导。

(2)探索总结利用观察笔记进行作文指导的策略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3、总结阶段:(2009.10~2009.12)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2)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经过训练,学生由怕写作文到喜欢写作文。他们的整体写作水平提高了,速度快了,训练前一节课能完成作文的只有30%,训练后提高到70%,而“过去要逼学生去写作文,现在学生写作积极性提高了,质量也好。我今后还要继续开展这项活动,“观察笔记”式的作文片段教学真的给了学生一双明亮的眼睛。

通过实验,我认为:“观察笔记”式的作文训练将系统化为局部,训练时可以将相应的写作理论传授给学生,这样长期训练,就能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较为系统的写作理论。该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专题里体会和认识规律。

该课题具有可操作性,将平面化的训练综合为立体化训练,并建立起生活——作者——文章的训练体系。经过训练,实验班在作文及格率、优秀率还是语文平均分上都明显超过非实验班。

实验证明:“观察笔记”式的作文训练,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这种训练方式给学生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写作源泉,在这翻腾浪花的源泉中,学生的思维活动积极展开,积累的词语一下子变得鲜明而有感情色彩,他们情不自禁到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词语去描绘眼前的情景,写出优美的作文,这不仅是语言的学习、作文水平的提高,更是智慧的启迪,心灵的陶冶和感情的升华。

篇6: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XXX 学院何佳雯

摘要:

2011年暑期,本人在一个风景区中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实践了51天,实践主要内容是在风景区负责租游泳圈。本次实践中,让我知道了看似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下来确是不易的,与陌生人交流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工作比想象的要艰辛。之前本人很少进行社会实践,缺乏较多经历,而此次实践正好加强了我的意志力,让我的思想更为成熟,大大提高了我的社会交际能力,同时也让我更能体会父母的艰辛。

关键词:

暑期 社会实践 艰辛 社会交际 风景区

正文:

步入大学后,我终于开始了我大学生活的第一个暑假。今年的暑假依旧是那么的令人讨厌,炎热的天气让我感觉全身乏力。虽然烈日炎炎,但漫长的暑假不能就此浪费。我想再这个暑期中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于是,我开启了我第一个暑期社会实践。没有经历过暑期社会实践的我并不知道其中的艰辛,心中想着体验不同的生活必定会有趣。我就像是一只刚出生的牛犊,等待着将要来临的冒险。

在父亲的帮忙下,我进入了一处风景区进行工作,这个风景区拥

有着很大的客流量,而且分了很多部分,而我则被分配到了游泳这块,而我的工作就是负责给游客租游泳圈。说实话,刚知道我的工作是负责租游泳圈时,我有种被泼冷水的感觉。我想象的工作是像导游一般带着游客们到各处风景逛,跟他们介绍各处的风景。我觉得这样的工作才能体现出我的口才,才能让我的能力有用武之地。想象着自己以后每天就得在这个地方傻站着给游客租着游泳圈,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无聊死。况且这工作也太容易了吧?我来这里就是要体验艰辛的,这工作每天就坐同样的事情,而且又是初中生都能做的工作,对我来说应该算是浪费了吧!没办法,事已至此我也只好做了!

工作的第一天,我还在抱怨着自己这份工作,觉得这工作并没有什么难度。所以我工作起来很是没劲,完全没有激情。一天的工作下来,果然如我之前的想法无多大差异,工作实在不难,除了无聊还是无聊,说工作累,也只是时间稍长而已。我心中的埋怨更是增加了!

接下来的几天工作,我一直都漫不经心的!以为这个暑假就要这样过去的时候,事情突然有了变化!事情的变化就是:我竟然被负责人骂了!他对我说了这样一句话:“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可你连一份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有什么资格去做那些复杂的工作;也许你会认为这是一件很无聊的工作,可你都没有用心去做,你有什么资格说它无聊。你连一个起码的工作态度都没有。”身为一个女孩子被这样教训,心里真的不好受,但是仔细想一下又没有可以反驳的理由。被教训一番后,我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我从一开始就没把这份工作当成一回事,还真的没有认真工作。仔细想一下才发现

每天从我手中租出去的游泳圈寥寥无几,大部分都是从其他工作人员手中租出去的。看来,我并没有把一份简单的工作做好,我也不想让人看不起,于是我决心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

本以为只要我有了决心,一切都会做的很好!当我真的认真工作时,困难接踵而来!口才是我感觉很自豪的东西,我认为以我的口才能很好的处理与游客之间的矛盾。我主动与游客交流,我想尽量多的从我自己手中将游泳圈租出去。然而,一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我发现很多游客都不跟你讲理,而你跟他讲理他反而更加不可理喻。很多时候我跟游客聊不了几句吵了起来,更别说什么把游泳圈租出去了。更离谱的是,还有游客投诉我,说我服务态度不好。我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一样,心中满是委屈。不过,我并没有放弃,我可不想回归到当初的那个样子,被别人说成连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的人。说也奇怪,和我一起工作的人也有好几个啊,为什么只有我被投诉,为什么只要我跟游客交流就会产生矛盾?本想向其他工作人员请教的,但是碍于面子,我又不好意思请教,总觉得我一个大学生向他们没读过大学的人请教很不合适。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也怕被他们嘲笑。

之后又艰难的熬了几天,实在没办法了只好请教了一位大姐,她跟我说了很多,其中有一句话让我感受蛮深的。她说:“游客是上帝,游客永远是对的。”她要我尽量别跟游客斗嘴,游客要埋怨什么,听着就好,不要去辩解,游客有时候只是习惯性的埋怨一下,但是埋怨过后他会是该租的就会租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介绍产品,倾听游客的埋怨,要把游客当朋友看待,不同的游客要有不同的对待方式。

听了大姐的教导,我才发现我自己的交际能力是多么的不行。我完全就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让游客满意,一直以为只要自己有理由,把游客说的哑口无言,那我就赢了。根本没想到,当游客被你说的无言以对的时候,他的心里一定是有很多怒气的,就算你说的有理,他也不会买你的账,更别说到你这里租游泳圈了。现在才发现我要学的东西还很多。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经常跟工作人员交流经验,慢慢地学会怎么与游客交流。不久之后,我发现我的业绩明显提了上来,工作也变得有趣起来。

与各色的游客交流让我学到了很多,而此时的我才发现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竟然如此的不简单。现在想想我最开始的想法,都觉得自己可笑。现在完全感觉不到这份工作的无聊之处在哪,也没发现这工作会有多简单,更没觉得有多轻松。自从认真工作后,毫无疑问,我的交际能力才算是得到了真正的提高,当初的想法完全改变了。一些看是简单的东西,认真做起来还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搞定的!说实话,这次的社会实践着实把我累到了,仔细想一想,我也只工作了那么50多天,而且是那种认为比较简单的工作,再想想自己的父母,现在才感觉到父母的艰辛,心里多少有些愧对父母亲。

结束语:

此次的社会实践让我的心智得到了成长,让我明白了我之前所不能明的事情。虽然社会实践很苦,很累,但是却带给我很多的感触。

这不是仅是一次实践,它更是一次人生经历,它给与了我巨大的宝藏。有了这次的经历,我今后还要进行更多的社会实践,我知道,我还差很远,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我要通过更多的社会实践提高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能独当一面的人物。

谢词:

篇7:就业指导实践经验报告

高职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人才市场规则、就业的有关政策和就业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够,缺乏就业的有关准备,缺乏对择业技巧的掌握,对就业市场的适应度比较低。为此,就当前的就业形势,开设职业指导课,加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应该成为高职院校领导和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开设职业指导课的目的和要求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是判断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职院校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衡量高职院校工作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其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的欢迎,是否具有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的就业率与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密切相关。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好,就会得到市场的认同,学校的就业率就高。因此,为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开设职业指导课就显得格外重要。

开设职业指导课,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了解就业创业的有关知识;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的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兴趣和个性特长;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必要的就业创业技巧;树立高尚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克服在就业创业时存在的盲目性,自觉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特点,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逐步实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适应社会,不断发展,走向成功。

通过开设职业指导课,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涵义、特点、产生、演变以及职业的分类、职业群和发展趋势,培养职业意识;了解产业、行业、专业的历史沿革、现状、发展前景以及本专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专业、熟悉专业,树立热爱专业的思想,培养敬业意识。使学生了解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社会、行业对人才的要求,明确高职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学识能力与未来职业需要之间的差距,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意识地根据未来工作的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更新就业观念,能够收集和整理就业创业信息,做好就业创业的思想、学识、技能、心理、材料等方面的准备;掌握自我推荐、面谈、面试、求职等就业技巧和创业必备的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培养创业品质、创新意识、创业能力,掌握创业的法律和有关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

二、职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从学校的实践来看,职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就业

形势与就业政策的指导,认识自我与正确定位的指导,创业意识与创业品质培养的指导,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培养的指导,就业、创业信息搜集与利用的指导,就业准备与职业道德的指导,择业技巧与职业选择的指导,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的指导等。职业指导课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职业指导课的内容必须反映客观规律,符合学生实际;要按照职业指导的总体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职业指导涉及人才学、市场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职业指导要与文化课、专业课、实践课有机结合,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职业指导的方法、途径、手段必须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力形成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职业指导应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

2.开放性原则。职业指导的目标、任务、内容决定了它的开

放性。职业指导的方式、途径必须打破单一的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从理论到理论的封闭式状态。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参加有计划、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可以请优秀毕业生、专家、用人单位、劳模及有杰出贡献的人才来校作报告,与学生座谈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职业,了解职业,把握时代要求,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观。

3.实效性原则。职业指导应体现重在指导、突出应用的原则。职业指导的目标要适当,要适应形势对人才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需要。职业指导的内容要适应时代的要求,贴近学生的实际,职业指导的方法、途径要切实可行,要努力做到目的与行为统一、内容与形式统一、思想与实际统一,采取各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搞好每一项教育活动,完成每一个阶段的任务。

4.以人为本的原则。职业指导的目标、任务、内容、途径、方法、手段等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确有成效的指导,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职业适应能力得到加强。要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动机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职业指导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职业指导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建议

1.要讲清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意义,正确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创

业形势。要使学生明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有利于正确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势,形成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创业意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明确创业的方向,正确地选择职业或自主创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有充分的准备,形成正确的心态、良好的职业道德、恰当的技巧、强烈的创业意识、丰富的创业知识、一定的创业能力,从而顺利地走上社会、适应社会。要教育学生正确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创业形势,面对机遇和挑战,增强自信,树立信心,这是学生就业与创业成功的前提。只有坚信自己能够成功的人才会成功。讲就业创业形势要注意五点:一是要从正面讲;二是要坚持二分法;三是要讲清关键是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四是创业的道路是不平坦的,既要有信心,又要经过艰苦的奋斗;五是可以请专家、学者或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作就业创业的形势报告。

2.要教育学生明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

想。通过讲授社会发展的特征以及我们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从而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刻苦学习,奋发成才。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可以归纳为五个转换:从操作型向智能型转换、从单一型向复合型转换、从职业型向社会型转换、从传承型向创新型转换、从从业型向创业型转换。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和专业的情况用生动有说服力的例子进行讲解,也可以请厂

长、经理、校友作报告。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有利于确定人生发展的目标,有利于增强人生前进的动力,有利于激励人生价值的实现。本课程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教育和实践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讲课的时候,要结合案例讲清职业理想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或请成功人士与学生座谈,帮助学生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

3.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道德是调节个人与

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所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教育作为很重要的内容应该贯穿在本课程的始终。在教学中要重点讲解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4.要教育学生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必要的择业技巧。

这部分内容指导性比较强,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对学生的成功就业帮助也比较大,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讨论交流,重点讲授就业心理准备、就业材料准备、应聘应试技巧和求职成功技巧。要告诉学生企业不欢迎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人容易求职成功。

5.要教育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正确地选择职业。高职学生能

不能顺利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就业观念。有人总结成“四不管”:不管姓公姓私、不管脏累苦险、不管远近长短、不管临时长期。也有人总结成“五个不必”:不必一步到位、不必从一而终、不必徒有虚名、不必怕冒风险、不必互相攀比。

6.要教育学生树立强烈的创业意识,培养良好的创业心理品

质,努力提高创业能力。要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创业意识,走创业之路,这是本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这部分内容要重点讲清创业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创业意识,要结合创业成功案例进行讲解。就业、创业心理品质是指就业、创业过程中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起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是实现就业和成功创业的极其重要的内在因素。立志创业者,必须敢想敢干、有胆有识,必须具有克服困难、战胜逆境、艰苦奋斗的坚韧品质。只有具备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人,才有可能创业成功。这部分内

容应重点讲授个性心理品质与创业的关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和不良个性心理品质的调适等。强烈的创业意识和优良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活动产生的源泉和动力,而创业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基本保证。创业能力是一种能够顺利实现创业目标的特殊能力,是创业基本素质的核心。创业能力包括专业技术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没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目标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必须加强有关创业能力知识的教育。这部分内容重点讲授创业能力的作用、创业能力构成和创业能力的提高。

7.要教育学生了解创业的实务知识,熟悉创业的基本程序。这部分内容各校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讲授,也可以安排学生自学。创业实务知识、创业基本程序和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对以就业为主的学生可作为一般了解要求,以学生自学为主。但对于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主的学生应采取课堂讲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的创业能力。要告诉学生,即使自己暂时不打算创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也是很有帮助的。因此,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

篇8:指导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如何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 提高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对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2005年2月,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了解社会、认识国情, 增长才干、奉献社会, 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对于加深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 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如作家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 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大学为学生成才提供了相对优越的环境和条件, 但是大学生在高校接受教师积极正面教育的同时, 还会受到社会环境中复杂的负面因素的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学生正确认知教师课堂所传授的知识, 还有可能引起大学生的困惑, 甚至有的大学生会误入歧途。要想使大学生真正理解课堂老师所授知识, 把课堂所学知识内化为个人的意志和信念, 就必须引入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 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通过社会实践, 帮助大学生印证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真正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和假、恶、丑,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社会实践, 帮助大学生更加坚定热爱人民、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 立志成才。因此, 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从理论到行动的重要环节, 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近年来,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出来, 并呈日益上升趋势。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物质和生活水平极大提高, 生活的顺利及父母的宠爱使得他们很少经受挫折,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顺利时骄傲自满, 遭遇挫折时又沮丧郁闷, 甚至一蹶不振。社会实践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心理素质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 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形成健全人格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在深入艰苦农村参加参观调查、支农支教等“三下乡”实践活动中, 通过与农民、农村小学生的交流, 会促使他们转变思想、端正态度, 逐步培养劳动、节俭等良好习惯, 培养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在实践中, 大学生有机会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 通过与各种人群的交往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通过实践活动大学生还可以实现和他人较好的沟通, 不仅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还使他们的行为获得他人的认可, 有助于大学生培养自信、乐观的性格, 其社会关系也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状态也健康地发展。

3、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随着科技的进步, 社会分工的细化, 具备协作精神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当前, 由于中学只顾个人埋头苦读、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等多种因素影响, 使在校大学生的协作意识比较淡薄, 所以大学阶段需要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社会实践活动融实践性、教育性、团队性、社会性于一体, 让学生在其中感悟合作的价值、互助的意义。协作精神的培养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使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并且要使学生懂得, 协作精神不是否定竞争意识、排斥拼搏奋斗的相互妥协, 而是在相互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密切配合与相互支持, 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任务。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服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为宗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原则是管理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事务的准则。为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健康、顺利开展, 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个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既是参与者又是受教育者, 具有双重身份。应当调动、发挥、保护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只有大学生立足以我为主, 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 按自己的方式去研究和探索世界,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就是要在社会实践选题、组织、管理、运行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行为方式, 让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过程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

2、目的性原则。

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 是为了参与社会活动,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社会和人民服务。这就要求组织者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 而要充分考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目的和需求。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时, 必须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 要有鲜明的活动主题, 活动设计要科学, 能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益, 学到在校内、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针对性原则。

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前, 应当详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的情况, 包括思想状况、身体状况、学业情况, 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和方案, 有针对性地进行, 能让学生切实接受教育, 避免形式主义, 切忌活动敷衍了事。具体来讲, 重点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针对高校特点和专业设置的情况, 选择对口实践单位开展活动;二是要针对当前国内外的新形势, 选取焦点、热点问题和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 引导学生探求答案, 从而选择能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单位开展活动;三是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特点, 选择不同的单位开展活动。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 他们的年级、态度、需要、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等各不相同, 要求我们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时既要考虑不同年级间的差异, 还要考虑同一年级不同个体的差异, 有针对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例如, 对那些经济困难者, 应选择有较高报酬的实践活动;对高成就需要者, 应选择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实践活动等。

4、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就是力求正效应, 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是校内教育的拓展, 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 应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并且在实践活动中注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 学生接触的是真实的社会场景, 真善美、假恶丑同时出现, 如何辨别是非、受到教育更需要及时地教育和引导。而且由于认识社会、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同,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也会产生不合理的认识, 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对大学生正确引导、进行教育, 否则社会实践极易走样。

5、多样性原则。

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要形式多样。目前, 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复合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这对我们培养人才的方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多样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社会、了解国情,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另外, 在现代社会, 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直接和密切, 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也要求社会实践的形式具有多样性, 因此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过程中应当遵循多样性的原则,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高, 得到更多锻炼, 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三、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的措施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和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校一贯重视社会实践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管理实施细则》等相关管理细则的出台促进了我校社会实践工作活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 并且每年进行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评比和表彰工作, 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也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信息管理学院党政领导对本学院的社会实践工作也非常重视, 学院营造了浓厚的重视社会实践的氛围, 我院的社会实践工作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年来, 有多名学生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多支服务团队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荣誉称号;多名教师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我院也被授予“社会实践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称号。总结近几年我院的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指导:

1、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激发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

在日常工作中, 学院党团总支的老师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如在新生的入学教育中, 辅导员带领学生学习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 让学生清楚社会实践学分制管理的相关规定, 并经常在平时的班会、班委会、主题团日活动中强调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经常组织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 让学生在平时就注意围绕社会焦点、热点问题, 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思考社会实践的选题, 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不仅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为他们培养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提供了锻炼的舞台。

2、积极指导学生做好社会实践的选题工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是整个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它决定着整个实践活动是否有价值、是否有意义。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焦点、热点选题, 如山东省爱卫办、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省卫生厅共同倡导省内高校开展“健康山东、我们先行”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据此选择了“健康山东”志愿者服务这一主题分别在济南和济宁开展了志愿宣传活动。另外, 还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选题, 学生结合自己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背景选择了华硕大学生IT科普志愿服务的主题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3、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做好宣传工作。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 学院党团总支的老师高度重视在现场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要求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多看、多记、多问、多思;具有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不断加强内部团结, 尊老爱幼, 以实际行动自觉维护学校和学院的形象;并且注意人身和财产安全。从场地布置到每天结束后的总结与交流会, 随时关注活动的进展情况, 即时处理活动中出现的突发状况, 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 当学生碰到困难灰心丧气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除了指导学生进行志愿活动, 对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院积极联系济宁当地的新闻媒体, 充分利用当地的新闻媒体资源进行宣传, “健康山东”志愿服务活动受到济宁多家媒体的关注, 并被“相约看天下”新闻栏目报道。华硕大学生IT科普志愿服务活动被“济宁新闻联播”、《济宁新闻》关注和报道, 新闻媒体的报道扩大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影响, 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4、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撰写社会实践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大多是以社会实践 (调查) 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 因此在实践活动结束后, 还需对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的写作进行耐心细致地指导。很多学生因为写作训练较少, 文笔生涩, 在报告写作时容易出现逻辑混乱、主题模糊, 甚至经常出现一些语言表达的低级错误。所以在活动结束后, 我们专门给学生详细讲解了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要求, 应该结构合理, 主题突出。报告的内容大体应包括四个部分:第一, 社会实践团队情况介绍及实践活动的目标和意义;第二, 社会实践活动过程, 分阶段、分步骤纪录下整个活动的实施过程;第三, 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成果, 这是整个报告的核心部分, 应参考学术论文的写作模式, 做到有观点、有论证, 既有数据资料, 又要有分析结论;第四, 经验教训总结, 是在实践活动后的心得体会。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不可能尽善尽美。在实践活动结束后, 要求实践团队的每个成员都静下心来进行反思, 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找出差距和不足, 明白有哪些值得肯定的经验, 有哪些应该吸取的教训, 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及应改进和注意的问题。通过耐心指导, 学生写出了较为满意的社会实践报告。

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应及时总结社会活动指导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 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争取把社会实践指导工作做得更好。

摘要: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作用及指导原则, 并对如何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原则

参考文献

[1]任艺, 付国锋, 刘文菘.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西部科技, 2011.20.

[2]李东, 赵冬鸣, 张艳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 2009.1.

[3]张贺楠, 王瑞.关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现状及改进措施的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8.10.

上一篇:徐志摩散文《石虎胡同七号》下一篇:生活需要挑战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