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2024-06-10

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共9篇)

篇1: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多元智能视野下高职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刍议

张庆云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在多元智能视野下,高职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过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着眼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文约3200字。

【关键词】多元智能 高职学生 实践能力 培养途径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出版了《智能结构》专著,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在大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指出人的智能结构是由八种智能要素组成。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他认为,在人的一生中,各种智力不断地受到先天及后天的影响,启发或阻抑。因此,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发掘并指引这些智力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但在职业教育领域研究较少。多远智能理论提醒教师应从多元渠道切入教学,提供不同的课程内容。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中综合性、实践性素质训练,正与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在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一、创建有利环境,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加德纳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然

而,如果我们能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这就告诉我们: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他们的多元智能才有可能被激发出来,获得发展。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对于专业实验课教学,应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对于实习课教学,应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管理和指导,积极组织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的的专业实习和专业培训,确保毕业生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活动能够得到落实,增强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鼓励支持在校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技能大赛等各项活动,突出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要加强实训管理,积极开展生产性实训,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实习内容应与所学专业密切结合,确保顶岗实习的教学效果和岗位技能训练水平。实施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努力使相关专业符合条件的应届毕业生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在实践教学中,多措并举,多种形式有意识地营造一个立体多维的实践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激发创造性的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探索实践教学训练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加德纳指出,由于太多的原因,今日有大多陈旧的教学内容仍然保留在课程里。我们应当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要求,重新确立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使之利于传授当今急需的技能、知识和最重要的理解能力。高职院校应当大胆探索实践教学训练模式,勇于更新课程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从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从统一规格向差异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从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从单向传授向相互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从居高临下向师生和谐转变,树立情感意识;从模式化向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多种潜在智能训练,强化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丰富课程资源,营造合作文化。人际智能是多元智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协同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能力,开发学生的人际潜能,而且可以帮助、促进学生智能互补。为实现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异

质性分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较有争议的话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争执起来,在相互论辨中相互提高认识,增长智能。也可以设计从不同角度提炼主题的材料,让学生分组讨论,形成意见后再相互交流,在协作中提高各种智能。这时,教师最好以参与者的身份介入,以便自然地发挥协同学习的作用。通过这种有意义的合作,学生逐渐明白团体的成功有赖于团体的协同努力,从而在小组中建立起一种积极的、相互依赖的关系。

针对学科特点,改革实践教学手段。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为促进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手段因学科特点要多种多样,切不可千篇一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验实习课中让学生动起来,多角度参与教学之中。同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学生在调动多种感官的同时,强化直观性,进行多种思维和想象,进而提高各种智能。

改革评价方式,提升学生自我认知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多维的角度进行。加德纳认为:在一般的环境中,没有任何一种发展与别人无关。我们是通过与别人的关系来认识自己的。因此,除了自我评价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同样显得十分重要。让每个学生在反思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

三、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在实现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立足专业特点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实际,为社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的专业带头人,能够洞悉市场前景和专业发展方向。同时,高职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要达到70%以上,切实满足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改革课程设置结构,创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高职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调整课程门类,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与生产实际结合紧密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推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倡导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技能培训。高职院校要求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等多种培训模式,确保毕业生在离校前都能参加实习、实训等教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实施毕业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强化实践教学内容,如汽车拆装实习、汽车驾驶实习、汽车电气强化实训、汽车检测等。为切实落实实训计划,我院制定了严密的实习大纲和指导书等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建立了20处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先进的工作理念,实施产学研结合。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产学研用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形式。通过产学研用合作,一方面,让企业了解学校,接纳学生实习并安排就业,学生在提升实践能力的同时完成了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为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同时教师在与企业的接触中也改善了知识和能力结构。随着产学研用合作的深入,企业为学院走向市场铺平道路;学院也为企业设计合理的人才结构,保证企业人力资源的高效稳定。

加强毕业论文指导,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制定科学严密、切实可行的论文指导计划。指导教师由教授(研究员)、副教授(高级实验室、高级会计师、高级工程师等)、讲师(实验师、会计师、工程师等)担任,科学指导,严格要求,使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整体提高,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开设创造学课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开设《创造工程学》、《创造心理学》等课程或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创新思维的基本规律和创造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各社团组织要经常开展演讲比赛、技能比武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

经济社会文化迅速发展,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在这个富于变化的时代中,就要不断更新。我们要积极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适应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钟祖荣 伍芳辉主编:《多元智能理论解读》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年版。

2、梅汝莉,《多元智能与教学策略》[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9。

3、杨艳云,《关于多重智能理论的几点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9。

4、李国栋,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研究[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3)。

篇2: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是高职院校学生形成独立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思想的重要能力。本文在调查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是构建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1、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调查了许多高校,既有公办高职院校,也有民办高职院校,从大一到大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研究,我们提炼出高职院校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长时间以来,传统教育思想与模式深深束缚了我们国家的教育系统,老师教学生听,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高耗、低效”是课堂教学一直存在的现象;教师考什么,学生学什么;重视知识的教学和分数的高低,轻视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培养,致使学生素质不能全面发展,不能和谐地发展,缺少自主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一种表现就是有一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习惯了被动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另一种表现就是教师对学生多扶,少放,过度关心学生,不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严格要求过分,学生的自主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主能力。

探究这些现象,隐藏在他们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既有我国教育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的弊端,也有教师的原因和学生的原因,要改变这种现象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求社会、学校和教师齐抓共管。下面我想就教师这方面进行探讨。

2、针对不同的现象采取不同的解决办法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针对以上林林总总的现象,我们应采取不同的办法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给他们创设自学的“氛围”。这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主要体现在:

1)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

只有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习的主动权才能被学生真正把握,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给他们创设条件,努力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2)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提供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各抒己见,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真正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不断反思自己,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增强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使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全面,放飞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培养他们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3)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为学生创设一种盎然的学习气氛,布疑难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设悬念从而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创情境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使学生的情趣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主动地学习。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实验、想象得出独到的见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机会,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首先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善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说心里话,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要师生平等,生生平等。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学习。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争论,鼓励学生自由地去想、去问、去说,让各种观点有充分碰撞、汇合的机会,让学生在充满关爱的学习环境中轻松地学习,愉快地思考探索,自由地发表看法和见解。

其次要倡导互助、互爱、互学的生生关系。教师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知识基础等因素不同而呈现出较大的差距。不能互相轻视、嘲讽不同的学生,耐心听取同学的谈话,真诚给予同学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关爱,感到心理安全与自由,形成团结合作、虚心学习的良好氛围,主动与同学探究学习中的问题,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就会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从而对学习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当他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有一种不达目的死不罢休的劲头,这是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法宝。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长期以来, 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那就是把一个人学业上的成绩、事业上的成就、生活上的成功都仅仅归因于理性心理素质, 特别是归因于智力, 即认知能力或一般能力。这种“智力决定论”的片面观点致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和各种文化价值观念互相撞击、社会心态复杂纷繁的今天, 看我们的现代教育, 特别是对心理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其对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培养显得那么的软弱无力!

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 处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 是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社会现实和未来发展, 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潜能储备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学生是社会的骄子, 也是民族振兴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他们能否担当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 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成长, 而且还关系着民族的未来, 所以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高职院校的学生若想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 除了要有扎实和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专业能力外, 还必须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 克服挫败感, 塑造出健康健全的人格。可实际情况是:一方面, 当代职校生不仅处于新旧观念冲突强烈的社会转型期, 而且面临世界范围内金融危机、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各种竞争加剧的新时期, 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适应方面遇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据一项对全国3000名高职院校学生调查显示:42.73%的学生“做事情容易紧张”, 55.92%的学生“对一些小事情过分担忧”, 47.41%的学生“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冷漠”, 67.26%的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时找不到朋友倾诉”, 48.63%的学生“对考试过分紧张, 感到有些吃不消”, 枯燥的数字反映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长期忽视了包括学生情感因素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 相对普通高校,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少适合自身特点的教育模式。职业院校学生群体与普通院校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对学生的培养要求也与普通院校有所区别, 因此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也必须要体现其独特性。另外, 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普遍存在起步较晚、尚未系统化、缺乏机制保障、重咨询而轻教育等问题。考试、升学、就业等竞争压力造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乃至心理挫伤。通过针对我校学生的调查了解, 学生理性心理素质普遍较好, 非理性心理素质 (以“情商”为主) 普遍较差, 特别是出现在学生之中的“孤单、抑郁、易怒、不驯、容易紧张、忧虑、冲动、好斗”、“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好逸恶劳的生活态度、脆弱的性格特征、发展失衡的能力结构”、“不了解自己的情绪、不了解他人的情绪、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缺乏激励自己的能力、缺乏心理承受力”等现象, 几乎已成“校园痼疾”。一个情商能力欠缺的人, 是难于立足社会的, 更不用说成就事业。可见, 社会需要情智并茂的人, 只有切实实施情商教育, 才是符合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的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命题。

如何有意识从各个方面开展情商教育, 培养学生的情商能力。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提出了以下几点想法。

1 提高心理素质, 培养受挫能力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年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 加强职业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 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 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 才能变压力为动力, 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针对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 学校要有针对性地开设相关的课程, 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 并通过校刊、校广播站、校园网等载体, 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 增强社会应变力, 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 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消除心理困惑,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团队精神

只有既学会知识, 又学会做人, 才能更好地创新。注意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让学生认识到宽容合作是一种美德, 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 是当今和未来社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引导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 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 能够接纳他人, 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引导帮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 会关心、理解、同情、忍让他人, 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 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

3 进行道德素质及公德教育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学习期间对于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 高职院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 而且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道德素质教育, 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教会他们做人之道, 使他们真正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材。而公德教育在学生道德教育中应当占据特殊的地位, 在公德教育中, 既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培养独立的人格, 同时也要强调集体意识、社会公益意识, 避免因道德和人格的发展发生偏差而形成某种不健全的心理, 走向极端、狭隘或偏执。

4 加强创业教育和角色转换意识, 促进顺利就业

智商显示一个人做事的本领, 情商反映一个人做人的表现。在今后的社会中, 公司职员不仅要会做事, 更要会做人, 求职者除了要具有高智商外, 还需要良好的情商。为此,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要顺利就业, 首先, 要加强创业教育, 包括创业的心理准备、创业的知识技能准备、创业的情感准备等。其次, 要有角色转换意识, 多数企业认为角色转换慢是影响职专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

5. 结语

篇4:浅谈高职院校大学生情商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 情商 培养

1 高职院校大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要意义所在

情商顾名思义即为情感商数,EQ作为情商的代名词,是美国的两位著名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指的是控制、感受、表达自己或者他人情感的能力。这两位心理学家认为EQ的内容涵盖了以下几点:①控制情绪的能力;②公关能力;③控制冲动能力;④控制情绪能力;⑤自我观察与激励的能力。

从始至今,在历史的长河中,人们常常把生活、学习以及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都归位于理性心理素质,这种思想已经根深蒂固。也就是将成功归为智力的影响,即一般能力与认知能力。这样的观点是非常片面的,“智力”决定成功的论断使社会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价值观不断的冲击着人类的大脑。现如今社会心态日趋复杂,学校与家庭教育属于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却没能引起社会的注意,在培养心理素质与情感方面仓皇无力。

在社会经济发展阶段,高职院校对于学生心理素质与情感的培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与根基。高职院校学生是时代的产物同样也是时代的骄傲,作为中华民族骄子的大学生为民族振兴的基础,是完成社会主义国家建筑的支柱。从实际出发,高职院校学生潜能储备、心理素质与情感培养以及社会实践力是国家发展之根本。能否担当国家赋予的使命,直接关系民族的兴盛与国家的发展。需要引起社会与学校的关注。

若想在社会当中有立足之地,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需要着眼于专业能力与基础知识的学习。除此之外对于心理素质的提高与感情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容面对失败,培养健全人格以及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事实是:第一,现代高职院校大学生面对社会进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旧观念起着强烈冲突的当代社会,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现在金融危机袭击全球经济,国内经济压力不断增大,社会就业竞争不断加剧,而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与工作当中面临的问题不断增多,挑战越来越大。因此出现心理障碍和问题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不断增多。对我国在校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经研究发现:做事紧张的学生占56.12%,对小事会过分担忧的占35.67%,没有倾诉对象的占59.37%,因为考试会很紧张75.65%,对身边的人与事比较冷漠28.36%。这样的一个调查问卷的数据能够反映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情感是需要引起社会与学校关注的。第二,高职院校相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并没有一个符合自身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职院校学生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需要与普通院校区别开来。所以,高职院校大学的心理素质与情感的培养有着适合自身发展的独特性与必要性。除此之外,由于起步晚,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与感情培养并未有一个系统化的规范。在学生面对社会以及学习给带来的升学压力、考试压力与就业压力等,都给高职院校大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通过对我院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理性心理素质较好的占绝大多数,以情商为主的非理性心理素质较差的占绝大多数。这些表现主要反映在:孤独、易怒、桀骜不驯、冲动、性格乖张、孤僻、焦虑、冲动等等,对于这些是最为常见的特征,有些甚至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情绪,面对压力无法激励自己前进,常常伴有挫败感等现象。在高职院校大学生当中,这些特点是普遍存在的,对于一个情商不健全的人而言,很难在社会当中有一席立足之地。对于促成事业的辉煌这样的语言更是无稽之谈。因此可见,才情并茂的优秀大学生是社会与国家最为需要的,只要关注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情商培养才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增砖添瓦。与此同时也是时代赋予学习的重任,具有一定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符合教育改革科学性与前瞻性的命题。

2 高职院校大学生情商培养的有效措施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情感培养,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特点,展开情商教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受挫能力

伴随着人的成长逐渐发展起来对心理素质的培养,其有着发展的必然性。在传统教育模式当中是我们忽视的一部分,而现如今对心理素质的教育成为了高职院校加强教育的重中之重。心理素质与情商提高了才能够使学生从容面对当今社会的巨大压力,让学生更好的把控自己的人生、抓住机遇。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处于尚未成熟的阶段,高职院校开设的教育课程应该更具有针对性。在学校当中增设心理健康交流角,心理健康咨询,心理健康校刊以及在各自学校的网站、广播站等加设心理健康普及专栏。指引学生控制自我情绪,学会面对现实,增加自己自信心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候学会自信心理调节,积极应对各种问题,提高适应社会适应群体的能力。

2.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和谐人际关系

社会对高职大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学好专业知识,更需要大学生学会做人。指引学生培养自我团结协作能力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是一种美德。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与国家未来人才储备的根基,是人才的基本素质,树立学生自信心,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能够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引导帮助学生远离自卑,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以及尊重他人等。严于律己,诚实守信以培养学生团结精神。

2.3 进行道德以及功德教育

高职院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最佳时期,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树立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所在。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已经不是学校的唯一教育重点了,对于心理素质与情感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教育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教会做人,培育健全的人格与心智,是让学生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然而公德教育有着其自身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培养独立人格个性时,需要同时加强团体意识的教育,避免学生因道德偏差与社会背道而驰。

2.4 加强创业教育和角色转换意识,促进成功就业

智商是受个人基因影响,反映一个人做事的本事,然而情商则是反映的做人方式。社会的要求不仅是需要一个会做事的人,更需要一个具有良好情商的人。高职院校对于大学生的培养需要在专业基础课与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情商的培养。为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提供保障。

3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情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着重后天培养。就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社会而言,大学生单纯具备专业知识完全不够,更需要一个较高水平的情商。既会做事又会做人才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沈逸君,王丽.以就业为导向的民办高校学生情商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3:173-174.

[2]李增华,徐朝晖,曹颖利,刘晓娟,卢勇.高校任课教师的个体因素对学生情商的影响[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05:98-100.

[3]朱楠.音乐教育对高校学生情商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12:216-217.

[4]余继武.重视对高校学生情商的培养[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1,04:42-44.

[5]游敏惠.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篇5: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高职学生 综合能力 探究学习

高等职业教育突出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为高职大学生构建以知识底蕴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为主导的综合能力结构框架,其人才培养模式始终是围绕“素质”和“能力”而展开的。素质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基础,能力则是内在素质的外向体现。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关键已不单是学习或掌握某个知识要点,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方法策略,并加以创新。因此,探究学习是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内涵及其影响因素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应具有的综合能力是:具备较扎实的职业知识技能、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较好的开拓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一)综合能力的基本内涵

综合能力由知识技能、方法策略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高度概括和融合。知识技能是综合能力形成的基础,它包括学科内、学科间综合以及以社会问题为核心的综合等。方法策略是综合能力的核心,方法策略包括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学习策略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方法策略学习比掌握知识具有更高的概括性、迁移性和适应性。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是综合能力发展的保障,在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将知识技能的综合与方法策略的应用有机结合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关键。首先,它对知识技能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结构和功能要求,也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提供了必要条件;其次,它找到了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即构建具有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探究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职业能力就是某一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即根据职业(工种)的特性、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方式等要求,对劳动者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操作能力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其本质应该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因此,可以把综合职业能力理解为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逐步学会获得知识的策略,形成实验操作技能,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影响因素被动学习成为大学生的思维定式。

进人大学后,他们并没有即刻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尤其是大一新生囿于应试教育的成见,仍然习惯于灌输式学习,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习惯了老师有层次、有步骤的教学内容,做具有确切答案的作业,是在“学”知识。而作为大学生则是一个学习的“探求者”,对于知识则是理性和审视的态度,是要“做”学问。他们心理上要经受一个转折期。高职学生缺少学习规划。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主体是高考录取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少大学生不会学习,仍然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忽视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无所适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较高的学习需要,对未来职业生涯很少考虑,导致学习自信心缺失,低估自己的智力,完全按个人兴趣来学习,不感兴趣的就不想干,出现了畏难情绪。信息应用素质普遍偏低。

高职学生缺乏信息意识和信息鉴别能力,不能独立自主筛选信息,缺乏利用图书馆和校园网来查阅相关文献的自主性,不知道对信息如何分析、收集、积累以及对信息的管理利用。面对社会实践活动或具体实训操作时,~些大学生不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不积极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社会实际生活领域,不愿从实践中直接获得知识,又缺乏相应知识方法论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与韧性。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控能力较差。

他们思想活跃,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自我意识和个性较明显,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确定,自控能力较差。在学习上不善思考、不求甚解,课后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对于毕业后如何工作,今后如何发展却茫然无知。更有甚者,有的教师为保证多数学生考核及格,或保证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采取复习时划圈,缩小考试范围,好让学生考试过关。这种做法更助长了学生平时不学习的不良风气,造成恶性循环。

二、高职院校开展探究学习的可行性

(一)探究学习切合高职大学生的认知风格

学习过程是以人的整体心理活动为基础的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过程。学生的认知风格不但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造就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认知风格是指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化的和一贯性的偏好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总不尽如人意。总是似是而非,学得快,忘得也快,职业技能的掌握不够扎实;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不求甚解,往往“压缩(简化)信息”,表现出认知风格的粗放性。粗放型认知风格不利于高职学生知识学习和技能掌握,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业。这不仅影响了他们职业素质的提高,同时也难以达到社会对高职学生需求的标准。因此,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设法改进教学策略,帮助其采取措施消除粗放型认知风格对学业成绩的不良影响。

(二)探究学习切合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沿袭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由于培养定位的差异,这种模式并不能满足高职大学生的学习需要。探究学习不但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而且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探究学习方式重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并使探究性学习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可以尽早形成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使其所学知识技能具有实用性。

(三)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人们行为的内动力,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充满探究欲望和探究激情,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不仅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具有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有利于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探究学习让学生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探究、分析比较、课堂互动,体验从未知到新知的探索过程,形成对探究对象的判断以生成新的知识。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高职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对策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远大志向和抱负。要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让学生们了解社会,了解时代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拓展学生的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教学内容要与当前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密切结合,要与学生的思想实际及其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理论授课、专题讲座、社会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关注热点问题,针砭时事,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和抱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自我修炼、奋发向上。

(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技能的掌握往往是通过实践教学过程来完成的,也就是借助实践教学获得与现实的生产实际相同(实际的岗位实习)或相近(模拟的生产实训)的体验,有效地完成学习迁移,并通过对技术、工艺的应用和再现,实现技术创新或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专业素养的基础平台。通过模拟项目、模拟案例、模拟产品等方法,以课题的形式对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技能进行训练,它强调的是独立操作、反复训练、学会技能、形成技巧。同时,要注重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选择符合学校专业实习条件的单位作为相应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聘请部分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骨干人员作为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使学生亲临生产现场,系统全面地了解整个生产的所有基本环节,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篇6: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本身目标就在于培养社会实用性人才,并在此基础上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体育教学,一方面能对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起到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学生的社会能力提升也将起到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中要求人才一定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并为心理健康等方面做好基础准备。因此,体育教学能起到这样的过度作用,促使学生能从学校逐步的过度到社会实践当中去[1]。再加上体育活动的实践性,更能为学生的未来实践奠定稳定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使他们在未来能更加容易面对社会。此外,体育教学是提升学生素质的重要措施。体育当中包含着大量的动手和竞争项目,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能起到提升作用。而当中的团队项目内容,又能有效强化学生之间合作和沟通的能力,这也是现代社会中对人才发展的重要需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将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篇7: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摘要:美术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直以来都是整个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所以美术专业必须将实践教学作为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等,进而培养出可以满足社会具体需求的美术专业实践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近年来,随着“艺考热”的兴起,美术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不断增加。只懂得理论知识而没有实践能力的美术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大多陷入困境。所以,高校强化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社会实践切实融入美术专业教育,具有重要的、长远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对于学生自身的作用

能够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实践能力就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美术专业学生来说,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才能知道在校学习所收获的专业知识具体的掌握情况,可以说实践就是使美术专业知识得到延伸的最佳方式,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帮助美术专业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不但能够促使学生更为熟练地掌握相关的技能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融入社会,用主观意识进行观察,并将观察所得合理地转化成个人的素质修养。

二、提升美术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1.改进与完善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体系

如果想快速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就一定要合理地转变相关的教学理念。固有的教学理念尽管具有一定优点,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环境的改变,其已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具体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强化将实践作为主导的相关教学体系建设,从而使实践教学成为整个美术教学的核心,并以此对相关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等进行重新设置。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摒弃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合理地协调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提高实践课程在总体课程中所占的比例;与此同时,还要主动地将实践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中,进而形成一个更加系统的、更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2.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队伍的质量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假如教师只重视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学生自然也不会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所以,提升美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切实强化整个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建立一支更加高效、更重视实践教学的优秀教师队伍。对于这个问题,可以从教师的个人进修与集中培训两个方面展开。教师通过个人进修,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凭借集中培训又能稳步提高实践能力和实践意识。高职院校进而可以妥善地构建一支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3.加强建设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学生实践能力得到稳步提升的重要保障。利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和汇报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况,这样能够使实际操作和课堂理论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问题上,高职院校必须切实考虑到当地具体的民俗、风景、人文、历史等有关因素,可以建立一个具有经营性和生产性的小规模的艺术公司,或者实习实训室、美术培训学校等,如手工制作教室、工具和材料教室等,进而为学生创建优良的实践场所。

4.强化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实习是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长足进步的关键因素。通常来讲,学生的.实习期一般是在相关企业中度过的,所以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和相关企业保持沟通与合作,互利互惠、共同进步,最终达到共赢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一定要切实认识到当地企业所具有的特点和未来的发展形势,并且了解到其具体的生产流程和用人要求。高职院校只有妥善地做到这几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改革和专业课程设置。对于高职院校和企业双方来说,进行校企合作不但能够帮助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够帮助企业提高并完善人才方面的储备,从而实现双赢。

结语

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所具有的实践能力还不够高,高职院校具体的教学改革仍然任重而道远。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加大对于美术专业教学的研究力度,并努力实现教学改革的目的,进而为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提供更多能力更强的实践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吉玮,王文涛.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术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教学探究.教育教学论坛,(25).

[2]刘震.高职院校美术学科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2(1).

篇8:高职院校学生情商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呈现:职业院校学生自理、自律能力现状

职业院校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与敏感期, 绝大部分学生已完成高中学业, 生理基本成熟, 完成了外形突变、性发育成熟、脑机能发育成熟三大生理巨变;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心理上的三个特征:一是发现新生的自我, 自我意识猛醒;二是意识强烈自己是大众中的一员, 并由此产生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的矛盾, 反抗和服从的矛盾, 闭锁性和求谅的矛盾;三是出现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易采取逆反、反叛行为取向。 我们在情商系列主题教育中, 结合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特征, 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式调研、分析后发现, 职业院校学生普遍在校期间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学习主动性;自我调控能力差, 违纪、违规情况时有发生。正如青年学生中最流行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 自尊感特别突出。很多学生强调自我, 但限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阅历的不足, 他们的自理、自律能力存在很大差距, 形成较强反差。生活方面:对父母的依赖性强, 独立生活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个人卫生、宿舍卫生、教室卫生不能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行为方面:仪容仪表不规范, 不符合职业要求;言行举止不文明、不守时、不守信;公共卫生观念淡薄, 公共物品损害严重;守纪方面:不能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不能很好的自我约束, 缺乏自控能力, 有些学生甚至对学校的校规校纪熟视无睹。

通过行业调查我们发现, 毕业生同样存在自理、自律能力较差的现状。在广泛调研中不乏这样的案例:某旅行社的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导游, 第二天要带团出行, 却因出发前一晚和朋友聚会喝酒, 忘记了第二天的工作任务;幸好其负责的上司一早叫醒了这名新导游, 才避免了一次严重的工作失误。这样的案例正是典型缺乏责任心, 自律能力差的表现。有的毕业生独立生活不适应, 自理能力差。某风景区经过公开选拔录用了九名高校毕业生, 均学习成绩优异。到单位后统一安排入住集体宿舍, 因为宿舍在景区内, 需要自己洗衣、做饭, 很多毕业生应付起来十分困难, 经常没饭可吃, 既影响了生活, 也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景区负责人了解情况后深深感叹, 现在的青年人自理能力实在太差!试想这样的学生又如何能保证做好本职工作?同样, 在学校内, 新生入学后, 每到周末常能看到父母驱车来接子女回家, 顺带将子女的脏衣服带回家清洗;返校后又将子女的床铺衣物整理好后, 才放心离开;更有这样的家长, 看着儿子宿舍卫生一塌糊涂, 已经到了无处下脚的地步, 干脆请来钟点工进行打扫;有的家长选择自己替子女打扫宿舍卫生, 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我们不禁要问: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这样的年轻人走上社会该如何面对激烈的竞争, 建功立业?

自理自律能力的不足不仅反映在生活上, 在调查和访谈中, 企业反映更为担忧的是这种能力的不足反映在日常工作中、与他人交往中。在诸多工作面前, 无法分清轻重缓急, 不能条理清晰地安排工作;面对顾客的要求和投诉, 无法抓住要点, 恰当满足顾客的诉求或给予适当、适时地化解和说明, 有时反会失控, 暴露出工作常识上的不足和处理问题的稚嫩。此外, 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 缺乏成熟的思考, 更看重眼前的利益, 没有中长期的发展规划, 过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等等这些也反映出自理自律能力的缺失, 是企业和用人单位尤为担心和不安的。虽然, 这样的情况并不代表绝大多数毕业生, 但今天用人单位特别是以服务取胜的旅游业, 每一个员工的个人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品牌和产品的质量, 用工成本的逐年增加, 更使企业希望每一位员工都能人尽其职、人尽其用, 能对企业忠诚、岗位尽职、顾客精心, 对工作的品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二、解决途径:“情商系列主题教育”之自理、自律能力培养

根据调研获得的大量数据和资料,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近年来创新开发并实践了“情商系列主题教育”, 以丰富人才培育模式, 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提高学生进入行业的竞争力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 以学生为主体, 自我完善为主导, 培育自理自律能力。“情商系列主题教育”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是职业教育实践的自我完善。情商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 是学生获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 是使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好发挥作用, 顺利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因素。在职业院校开展“情商系列主题教育”, 正是以行业发展对人才素质要求为出发点, 分析、解读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情商现状, 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通过开展“情商系列主题教育” , 将情商教育的内容具体化, 职业化, 设计出可操作、可评价的系列主题活动, 走出一条适合学生特点、满足行业需要的特色情商教育之路, 帮助学生实现角色转换, 适应职业发展需要, 进一步实现职业教育实践的自我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创造……这些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的过程, 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 离不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所以把学生放在情商主题教育的中心位置, 才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才能培养有开拓性和独立性的合格人才, 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们的自理、自律能力。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的“情商系列主题教育”, 在自理、自律模块中开发不同的活动, 以提高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活动以班级为一个组织单位, 学生是主题活动中的主体, 这是培养学生自理、自律能力的根本, 也是真正提高学生自理、自律能力, 成功开发主题教育的关键, 这样主题教育本身就真正成为学生自理、自律的过程。辅导员是整个主题活动的指导者、引导者、启发者以及时间进度的把控者, 辅导员要具有以生为本的学生观, 在主题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 构建民主平等、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保证主题教育活动顺利进行, 达到预期目标。在自理、自律主题模块实践的班级, 辅导员在活动中扮演“守夜人”的角色, 淡化辅导员在活动中的分量;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各种活动由学生自己策划、执行、总结, 解决活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辅导员则进行必要的指导, 实现学生与辅导员的双向交流和充分合作,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配合主题教育组织的一次新春游园会的活动中, 一个班级承办了美食节活动, 从选材到制作, 从宣传到策划完全由学生自己负责。活动效果完全出乎预料, 所有食品很短时间内销售一空, 活动现场, 气氛热烈, 超额完成预期的销售计划。让老师们刮目相看的是学生们通过这一活动的组织不仅很好展示了他们的行动执行力, 还充分展现了年轻人的创新能力、求知欲望以及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学生们在活动总结中写道: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感谢这次主题活动, 让我们知道自己不仅可以自理, 更能自律!

(二) 以培养团队合作、集体主义精神为目标, 培育自理自律能力。今天的职业岗位跟传统的企业岗位已有根本性的区别, 最本质的差异在于凭借个人的力量包打天下的时代已成过去, 今天企业的成功、个人的成功更多的是依靠团队的合作、集体的力量。在我们的情商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中, 把团队合作、集体主义精神培养设计为自理、自律能力模块中的活动之一。良好的班级集体需要集体主义精神去浇灌, 只有每一个学生都关心爱护、维护集体的利益, 才能形成全班团结协作的局面, 进一步发扬团队合作、集体主义精神。在良好班风的熏陶下, 会有更多的学生为班级集体争得荣誉, 形成一种“我为集体出力光荣”、“破坏集体荣誉可耻”的氛围, 这样就会产生一种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力量, 最终实现学生自理、自律的目的。集体主义精神是自理、自律的思想基础, 为此在试点班先抓好班风建设, 借助此手段进行德育教育;利用目标指引、榜样激励、舆论监督等方法, 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比赛、检查, 及时进行爱校、爱班的集体主义教育, 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自理、自律教育。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某系一个班级, 全班均是男生, 叛逆心很强, 学习气氛较差, 集体活动无人问津, 班级、宿舍卫生无人关心, 全班缺乏凝聚力。通过情商试点教育后, 全班学生从认真清扫卫生开始, 逐渐改变不能自理的现状, 辅导员通过组织各种团队活动, 从质检评比着手激发学生们的集体荣誉感, 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班级气氛更加融洽, 学生违纪情况大大减少, 学生集体荣誉感、团队意识增强。目前, 这个班级在学校各项活动中表现出色, 各类比赛中经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通过集体主义精神培养, 学生们的自理、自律能力大大提高。

(三) 以多元化主题活动为载体, 培育自理自律能力。简单的理论教育和说服工作对于“90后”在校大学生而言成效甚微,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寓教于乐, 改变枯燥的刻板说教,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是南京旅游职业学院开发并实践情商系列主题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情商试点班级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气氛宽松活泼、个性可以得到充分释放的集体生活环境, 着力营造一种和谐的班级氛围, 巧妙的激发学生积极表达自我的冲动, 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互相激发, 使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自由充分的发挥, 为学生提供表达自我的舞台, 是发展学生独立自主性格的灵丹妙药。通过多元化的课外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及个性特长。如针对旅游院校“职业性”、“服务性”强的特点, 在学生中组织开展“职业自律”活动, 将职业自律分为“形象自律”、“言行自律”等几个部分。在主题班会中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职业自律的负面典型, 由学生自行进行点评, 指出问题所在及解决的方法, 无形中达到了明辨是非, 有效指导的目的。有的班级组织“自律与他律”辩论会, 通过广泛的搜集和筛选资料, 对辩手和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生动的自我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自理、自律的重要性, 变被动听为主动学。有的班级开展“自理大比拼”活动, 看似简单的生活中琐事、小事, 还真难倒了不少学生, 通过活动, 学生们意识到, 良好的自理能力, 是每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关键。通过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 让学生们体会到自理、自律的重要性。有的班级结合学院职业性特点组织愿景板书写,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目标管理, 对照愿景板, 检查自身还存在的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 有效缩短现实与理想的距离。在情商教育试点班级赴上海世博参加活动的过程中, 各试点班级学生的自理、自律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检验。在世博场馆中, 由于场馆分散, 人员众多, 无法做到集体活动, 各班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 整点向上一级汇报自己小组的方位和基本情况, 整个活动过程中, 无学生迟到, 无学生不服从管理, 无学生出现问题。在离开驻地前, 各房间学生自发组织卫生清扫, 将房间恢复到入住前的状态, 由他律转化为自律, “情商系列主题教育”初见成效。

(四) 以“养成教育”为基础, 培育自理自律能力。多年以来,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结合行业发展规律及学生的实际, 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改革创新, 将“养成教育”纳入了人才培养体系, 开设了“职业养成教育” 课。每个专业的每个班级在校学习期间都需完成一周的“养成教育”课。在养成教育中, 为全院师生提供服务。在养成教育体系较成熟的基础上, 经过不断探索, 实现了与“情商系列主题教育”的有机结合, 尤其是学生自理、自律能力的培养。通过养成教育, 打造、提高、巩固自理、自律能力培养的效果。旅游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面向旅游服务行业, 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教育中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能力, 培养技术操作熟练和组织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在从事专门的对客服务中, 除具备相关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外, 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自理, 更能自律。通过“情商教育”理念的融入, 在养成教育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更注重自理、自律能力的培养;将“学校人”打磨成合格的“职业人”。在养成教育期间, 学生们需要独立排班, 按照各自分工, 完成服务任务, 解决突发问题。目前养成教育已经成为我院“情商系列主题教育”实施的特殊平台;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 解决职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突出问题, 充实教育内容, 提升学生素质, 适应职业需要, 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挑战, 达到“情商系列主题教育”的目的。

实践证明, 行之有效的“情商系列主题教育”, 对于提高职业院校学生自理、自律能力, 有着重要意义, 应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提高、完善, 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摘要:当代青年学生具有较强的成人感、自尊感, 希望被他人理解, 接纳;但很多学生独立生活不适应, 自理、自律能力差, 已成为其顺利步入职场的一大障碍。针对此类问题,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通过“情商系列主题教育”的开发与实践, 运用情商教育理论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 培养独立的人格以及社会责任感, 同时强调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努力帮助学生成长为心智健全、人格完善的人,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情商教育,主题教育,职业院校,自理能力,自律能力

参考文献

[1]. (美) 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力[M].法国罗贝尔.拉丰出版社, 1997

[2].周弘.教你如何赏识孩子[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2003

篇9:论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6-022-0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尤其是高职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不容乐观。笔者认为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毕业生走自主创业的道路,是高职教育解决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高职学生就业面临压力的主要原因

高职学生就业比较困难,有高职教育外部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 也有高职教育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还有高职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存在的一些误区。

高职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外部不利因素主要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够。一是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性质缺乏应有的了解。二是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了解不够,他们还是按原来的思维定势来招聘所需的人才。三是用人盲目性。某些单位、某些行业和岗位工种、用人高消费或用廉不用优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少高职毕业生因此被拒之门外。

而高职教育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首先,办学历史短,缺乏名校作用,社会影响力小,特别是相比于我国的普通高等教育;其次,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还没有真正凸显,高职院校从清楚认识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到创建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第三,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一些专业的教学内容缺乏前瞻性,甚至滞后于实际工作的需要,实践性教学还没形成相对独立的体系,产学研结合还停留于形式上;第四,专业设置与社会用人需求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是造成高职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之一。

高职学生自身对就业问题存在的误区主要是认识问题。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估计不足,定位偏高,只愿意去大都市的一些企事业单位,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农村、山区、海岛等偏远乡镇的用人单位缺乏兴趣,对自主创业缺乏信心。

二、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拥有的有利条件

目前,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有着极好的机遇与条件,高职学生完全可以大胆地进行自主创业的尝试。

1、党和政府对自主创业问题十分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各党委和政府在关心就业、再就业问题的同时,十分重视自主创业问题,把自主创业作为带动就业、再就业的一项重大措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规定。这些都适应于高职学生的自主创业。

2、产业结构的调整为自主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国产业结的调整,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人们的自主创业提供的机遇。

3、高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其日后自主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高职教育是以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为依托,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应用性人才的教育形式。

三、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创业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任务,它涉及的领域广内容多,因此,高职学生自主创业,必须大力加强自身素质,而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转变就业观念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很多数高职学生希望日后能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因而非常关注就业信息,却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化缺乏应有了解,在就业时往往只能消极等待就业机会。

2、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创业的过程是无疑要历经种种艰苦磨练,创业者也必定会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像来自社会、亲友的压力,创业成功与否的压力、资金、产品、销路、商业合作伙伴等等。

3、调整培养方案适应学生创业需要。学生自主创业既要有扎实的本专业职业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有丰富的相关知识与信息。高职院校在制订实施性培养方案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自主创业的需要。

4、广泛接触社会,锻炼学生创业能力。学生自主创业,除自身要具有扎实的内功外,还要有一定的社会经验。这种社会经验主要体现在了解社会需求,把握市场前景,协调各方关系等方面。而社会经验在课堂上是无法培养的,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与积累。因此,高职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就不能实施封闭式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建设好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并组织学生深入到校外实训基地,了解、分析、处理实训基地出现的实际问题,实行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应切实制订相关制度与政策,鼓励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广泛接触社会,在不影响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允许学生对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应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活动,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企业,组织学生参与或帮助有关企业制订创业、再创业计划的策划,亲身体验创业的艰辛,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 任 媛.高职院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探讨[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1)

[2] 杜 玲.张天然,李蔚.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01)

上一篇:辍学劝返工作总结下一篇:新生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