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欣赏:九龙池

2024-06-18

现代诗歌欣赏:九龙池(通用4篇)

篇1:现代诗歌欣赏:九龙池

九龙池

九龙池位于玉溪市州城西北10公里奇黎山下的九龙池,又名奇黎溪, 是当地著名的佳景胜地之一。

目录历史文化景色描述景点介绍历史文化

位于 玉溪市 州城西北10公里奇黎山下的九龙池,又名 奇黎溪 , 是当地著名的佳景胜地之一。 据《 重修九龙池碑记 》载, 寺庙初创于清朝之前, 几经扩建,到公元1729年(雍正七年),又“新作石桥,长虹卧波,几于腾空直上。继修大寺阁,燃然一新,俨若普陀”。可见, 200多年前,九龙池庙宇已颇具规模。 九龙池风光,最吸引人的地方,首先是那潭十分清澈明净的池水。乾隆《 新兴州志 》描写其水,从“岩石间潺潺流出,聚为一泓,清可鉴发”。不论春夏秋冬,无数游鱼,摇尾相戏。晴日,池旁斑驳的树影清晰如画地印在池中;微风吹来,则涟漪轻荡,树影碎散,鱼群晃动,别有佳趣。有池子四周,设有栏杆。 池上,一桥飞跨正中,桥洞门头上,刻有“九龙池”三字。龙潭的出水量,比本地其他泉池,都要大得多,历来是灌溉玉溪坝子“四十二屯”万亩良田的重要水源之一。故前人有诗吟道:“山满青光水满池,滔滔利泽本无私。未知百里临民侯,可似九龙作雨 时。”九龙池的山岩峭壁耸峙, 层峦叠嶂。 沿着池畔台阶拾级而上,在险峻的林壑之巅,建有楼台亭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大观楼、听泉楼、三圣阁、大士阁、文星阁等,均有诗词对联可以观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文星阁位置最高,巍峨矗立,直插云霄。只要登楼远眺,众山皆小,翡翠般的`玉溪坝子,可尽收眼底。远处山川,连绵不绝,此起彼伏; 星罗棋布的村舍,缕缕炊烟,袅袅升起;纵横交错的林荫大道,车水马龙,往返不息。视近处,龙池周围,古木参天,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林涛阵阵。池子东边的平场上,有古戏台一座,至今尚存。历史上,每年春节在此大闹花灯是个传统。四面八方来游玩的人,真是人山人海。 除池、 亭、 山、水之外,九龙池还有上中下松园,三园相近。园内的云南巨松,拔地而起,苍劲挺拔,高达十数丈,相传为明代寺内老僧所值。座落在龙池下面的飞井海(水库),水面宽阔,碧波如玉。西岸的农村,坡坡桃林,处处绿荫。山道弯弯,阡陌相连。当盛产飞井桃,其味甜美,远近闻名。近年来,当地人民政府拨款进行修复,建立了专门管理林园机构,使古老的九龙池恢复了青春。

景色描述

九龙池就是山顶一股清泉,顺势流下时在山涧里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潭。然而,由于水至清、石至奇,水因石而增色,石得水而鲜活,水石相映,变幻莫测,形成一个奇景,曾有人盛誉为“黄山第一景”,足见其景色之美。

从山脚顺溪而上,溪中石块如坛,圆溜规整,两岸山花异草,引人入胜。始进山,即有一石崖,溪水溢崖而下,落地成池,为一龙池,丈余,池水浅处黄绿,深处墨绿。据说是龙王洗澡的地方,村人又叫龙王澡盆,上方陡壁上有形似太师椅的河潭,是龙王纳凉的宝座,故名“龙王椅”。龙王椅左上方横排有一学堂基,占地一亩左右,是古代村中文人读书的地方,学堂不知毁于何时。二龙池是一不规则池潭,靠山的峭壁长出一圆柱型伸到潭底,宛如老龙汲水,惟妙惟肖。池水较深,黑不见底。往前数十步,左侧有一石拱背屈腿,活像一个蛤蟆,这就是蛤蟆石。二龙池附近还有一处有趣的奇景,一突兀的崖石耸立,正面看上去酷似中国的版图,得名“中华石”。

三龙池和四龙池分别是群龙戏水和休息的地方。四龙池到九龙池相距不远,为一高崖上连续跌宕的几个深潭,上下均有瀑布,高度约为数十米,层层叠叠,遇到雨季,玉珠飞溅,水声淙淙,景色甚为壮观。五龙池相传是最具有灵气的,能让祈雨者满意而归,因传有老龙常卧其中,故称“卧龙池”。六龙池背后有一凹进去的阴影,远远看去像一幅观音像,面目慈祥,形状象一个宝葫芦,咕嘟咕嘟往下倒水,村人说那是济公 和尚醉后的酒葫芦,这酒一泄下,造就了山里人好酒豪爽的性格。八龙池又叫龙门关,两石相对而立,挟八龙池而为龙门,据说有人曾用8两麻搓线捆上石头投下去还没有到底。九龙池离八龙池40余米,一石崖伸到中央,水下有孔相通,像牛鼻子可以穿绳,又叫牛鼻串。由于植被茂密,这九个龙池始终满贮清泉,不涸不竭,潭水飞瀑如串珠般相连,有分有合,千姿百态,有时迅猛奔腾,势如惊雷;有时蜿蜒曲折,舒缓缠绵。

再往上行至山顶,豁然开朗,两山之间砌着一道长石坝,拦住清泉,形成一湾水库,高山出平湖,湖水清澈碧绿,似一块巨大的翡翠,山风阵阵,波光粼粼,疑为瑶琳仙境。四面群山如聚,树木葱茏,青松古柏,生意盎然,无论从那个方向看过去,均如巨幅山水画卷,景色秀美绝伦。

九龙池所处的峡谷,怪石峥嵘,峭壁看似惊险,却有路可攀,密林中兰草丛生,苔藓铺地,琼花玉叶随处可见,实为一个观景探险、健身休闲的好去处。

景点介绍

一、池潭溪流

大龙潭,底有泉穴7个,清泉仰涌而出,水下有陷落石桥,隐然可见。潭面微波细浪,层层展开,游鱼戏水,喋然有声。周围参天古树,盘根错节,荫罩池面,故而冬温夏凉。“乱刺棚”潭,水如珍珠,串串涌出,其中游鱼,头多向下,直对涌泉,以免被水卷走。“有爷爷无庙”溪,水自悬岩下平流而出,如地河于此露面,悄然无声。麻龙潭则独泉翻滚,喷薄而出,哗然作响,池内苔藻翠绿,如丝似带。每个池潭的下面,各自有溪;溪内彩石粒粒,碧藻丝丝,两岸或树木蓊郁,或绿草如茵。至麻龙潭下面,众溪总汇为一河,即龙池河,流入飞井海水库。

篇2:现代诗歌欣赏:九龙池

飞云现代城原设计为商业楼,由于功能改变,四层改为浴区;新增40 m3的桑拿水池,经设计院核算,原设计无法满足该功能要求,需对该建筑物的区域梁、板进行加固处理,经设计单位分别对工期成本及施工方法进行计算比较后,最终选择:1)增大底面侧面主次梁截面;2)主次梁上表面支座处粘钢的方法。粘钢长度至少应伸入跨中1/3长,才能满足结构承载力要求,主梁支座用植入柱中的螺栓进行锚固,植入深度至少15d

现主要针对主次梁支座处粘钢的施工工艺进行说明。

2 机具准备及动力组织

2.1 使用机具

(见表1)

2.2 人员配备

1)打磨清理:3人一组,共3组,配备角磨机及清理机具。

2)配胶硬化:2人一组,共2组,配备搅拌容器。

2.3 材料选用

根据设计要求加固结构采用5 mm钢板Q345,结构胶JJK-31,螺栓5级,6级。

3 粘钢加固的基本原理

粘钢加固法是利用建筑结构胶粘结力强,抗剪、抗拉强度大的特点,充分利用原构件的承载力,通过后粘结钢板和原构件的共同作用,提高结构承载力,增强抗剪、抗震和稳定性,改善受力状态,提高构件承载力。

4 施工方法

4.1 施工工艺

粘钢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粘钢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具体步骤为:表面处理→卸载→配胶→粘结→固定与加压→固化→检验→防腐处理。

4.2 施工要点

4.2.1 表面处理

由于该工程为新建改造工程,可直接对混凝土粘合面进行清洗处理,先用钢丝刷将表面松散的浮渣刷去,再用棉纱蘸酒精擦拭干净,待完全干后即可涂粘结剂。

对于钢板粘贴面进行除锈和粗糙度的处理,用喷砂、砂布或平砂轮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打磨粗糙度越大越好,打磨纹路尽量与钢板受力方向垂直,其后,用棉纱蘸酒精擦拭干净,如果钢板锈蚀严重,需先用适度盐酸浸泡20 min,使锈层脱落,再用石灰水冲洗,以中和酸离子,最后用平砂轮打磨出纹道。

4.2.2 卸载

为了能更好地使后粘结钢板与原构件同受力,加固效果更好,施工效率较高,该工程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使之作用在主次梁交接处,能卸去原构件承担的部分恒荷载。使后粘结的钢板与原结构协同受力,目的是为了防止出现由于原结构与后加部分先后破坏,各个击破的现象。使其在破坏时共同进入各自极限状态,结构总体承载力可显著提高。

4.2.3 配胶

该工程采用JJK-31型建筑结构胶结剂为AB两面,该胶经实验,在-5 ℃~40 ℃温度下,固化时间为48 h,要求在现场配制。使用前先进行现场试配,根据太原地区当时气温,存放时间为24 h,3 d后可受力使用。最佳配比为底涂胶A∶B=3∶1,粘结胶A∶B=4∶1。称量后将高组分倒入容器避免雨水进入,容器内不准有油污且按同一方向进行搅料,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直至色泽完全均匀为止。

4.2.4 粘结

胶粘剂配好后,用抹刀同时涂抹在已处理好的混凝土表面和钢板粘合面上,先用底涂胶在结合面上来回刮抹数遍,再用粘结胶添抹至所需厚度,胶断面宜呈三角形,中间厚3 mm左右,边缘厚1 mm左右,然后将钢板粘贴于构件表面,钢板粘贴后,用手锤沿粘贴面轻轻敲击钢板,如无空洞声,表明已粘贴密实,否则应剥下钢板,补胶,重新粘贴。

4.2.5 固定与加压

该工程涂胶前在混凝土结构和钢板的相同位置每隔500 mm埋设膨胀螺栓,临时固定,待钢板粘结好后,拧紧螺栓,适当加压,以胶液从钢板边缘挤出为度。

4.2.6 固化

该工程采用JJK-31型建筑结构胶粘结,在常温下固化。由于气温保持在20 ℃以上,48 h可拆除固定加压系统,3 d后可受力使用,固化期间不得对钢板有任何扰动。

4.2.7 检验

该工程加固构件的粘钢质量采用非破损法检验,外观检查钢板边缘溢胶硬化程度,用小锤敲去钢板,检验钢板的有效粘贴面和有效粘贴面积不应小于95%。该工程经检验一次达到合格标准。

4.2.8 防腐处理

钢板加固完毕后采用20 mm厚M15水泥砂浆抹面保护,以防锈蚀。为利于砂浆粘结,在抹灰前涂刷一道混凝土界面剂。

5 粘结质量保证措施

1)粘钢加固,工艺要求严格,为保证质量必须在施工中严格按工艺要求施工,实行全流程质量控制。2)所用的胶粘结剂必须是合格产品,并且进场后一定要经有关部门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时,搅拌时间充足,色泽一致,涂胶均匀,应严格按要求时间使用。3)粘结面清洁必须按上述工艺处理,每道工序均应有专人负责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施工。4)对使用的钢板应彻底除锈,认真涂刷胶液,保证结合处粘结牢固,确保粘贴质量。

6 安全注意事项

1)坚持对工人入场进行三级教育,重点加强班组一级岗前基础教育,增强工人的安全防护意识。2)项目部建立安全周检制,由项目经理亲自组织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按“三定一改”的原则,做到检查有记录,整改有措施,落实有效果。3)使用酒精等易燃物品,注意防火,专人专库保管。使用时禁止用明火。4)高层作业要系好安全带,戴好安全帽。5)对电器使用应注意防火。

要求合理配置、整改、更换各种保护电器,对电器和设备的过载、短路故障进行可靠的保护。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宜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配电室等配置绝缘灭火器材等,禁止烟火。

7 效益分析

1)工期:因施工速度快,缩短了工期。2)成本:与其他提高荷载的方法相比较,粘钢技术费用低、施工技术易于掌握、劳动力少、收益高。3)社会信誉:能满足社会需求,紧跟时代步伐,促进粘钢加固结构发展。

摘要:结合飞云现代城桑拿池加固改造工程实例,探讨了粘钢加固的基本原理,对主次梁支座处粘钢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说明,提出了粘结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注意事项,并总结了粘钢加固法的优点,以推广该施工工艺。

关键词:粘钢技术,施工工艺,结构承载力,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序鹏.粘钢加固钢筋混凝土板抗裂性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5,31(1):67-68.

篇3:诗歌欣赏过程之刍议

【关键词】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如临实境;亲临其境

诗歌是文学中的文学,语言中的瑰宝,一首首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审美的光辉。它以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陶冶性情、净化灵魂,从而使人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

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

跟其它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产生过程中通常具备的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次沟通是:诗人(主体)对于审美对象(客体);诗歌传播过程中通常具备的审美主、客体之间的一次沟通是:读者(主体)对于诗人诗作(客体)。而诗歌欣赏也应该包含这两个层面,简言之,一是亲临实境,一是如临其境。

一、亲临实境――由特定的“情境”想到诗,即对诗人感发诗情过程的还原。

我们平常读诗,对其中的一些诗句并不觉其怎样出色,有时感到很费解,但当我们一旦亲临实境,置身于此情此景中,就感觉到诗句状物写景的形肖神似,或抒情议事的情合意切。

记得那年我大学毕业时,乘车返家,坐在车上恨不得插翅飞到家中,真可谓归心似箭。可一下车,远望村庄,却又有些不知所措。当时我好象正一步步感受着跨步电压。身处此境,不由想及宋之问的“近乡情更切,不敢问来人”的诗句。像这般迫切的希望一旦变成事实,而自己却难以承受,这是激动中的惊悸。只不过当时我的心里较宋之问诗句中少了一些戴罪之人所独有的惶恐罢了。平日读此诗并未感其妙,只有当亲身经历时,方知其佳,仿佛出于自己之口。

对于李商隐的《锦瑟》诗之主题的纷争,历来很多而且难有定说。不管诗为谁而作,均融有诗人自己的身世遭遇和人生感受,所以浑沧虚括,似此似彼。但赏诗者首先要探究的是诗的灵魂――诗心。“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天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物与我的融合,梦与醒的纠缠。何其迷离、缥缈与哀怨!一如娇嫩的草芽抖颤在旷野春寒的晨雾中。当我们在可遇而不可求的迷惘、悲恸、伤感和恍惚的心境下,不能不为之产生共鸣,不能不在心灵深处震撼于“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之诗句。

如此这般,我们由特定的“情境”想到了与此相关的诗,于是也便将诗人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还原为与之对应的生活依据。

二、如临其境――由诗想到特定的“情境”,即对诗歌本身所提供意象的感触。

诗歌是想象的果实。诗歌欣赏需要我们设身处地,它离不开生动活泼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

在读到“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晖”(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时,我们不能不为其词采清华和情致深婉所折服。在这满月的光里,月圆而人不圆;在这满月的光里,柔情似水,一泻千里,而千里之外的夫君呵,可与“我”共明月?诗人以月亮的亏损作比,写思妇常对月抒怀,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而其形容日损。诗末由“满”字生出“减”字,将闺中之思表达得淋漓尽致。人非草木怎无情?有这般经历的人,通过诗句会自然而然地回味那种情境下的主观感受。个中滋味,怎一个情字了得?“思君如满月”这一由表面物象所构成的意象,使人浮想联翩,从而享受到艺术再创造的美感。

而戴昺的《夜过鉴湖》,为我们展现出一幅神美的画卷:“推蓬四望水连空,一片蒲帆正饱风。山际白云云际月,子规声在白云中。”一个“饱”字,表现出蒲帆正鼓满风力昂扬奋进的形象,极具活力,乃传神之笔。那鉴湖“水连空”,那蒲帆“正饱风”;山峦起伏,明月在云际,白云在山际,子规声声,源于白云中。这些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空间境界,使人如临其境。末二句三次出现“云”一字,兼之以“山际”、“云际”二词,形成了回环往复的节奏,语言朴素,富有神韵,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欣赏过程中,可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自己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面辐射。如:扣住诗中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和谐相映。莲叶涌到了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的格外艳丽。接天盖地的繁华,远景近景的搭配,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画卷。

2、感觉迁移。即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等方面迁移。欣赏着悠悠的荷塘,好像闻到了淡淡的花香,还带着甜甜的味道……

3、动静联想。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银缕撒满了莲叶荷花,静静的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

4、主客相生。即在欣赏诗歌时,我们应充分角色化,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主观感受融入欣赏的过程,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起来,与诗人产生共鸣,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如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时,仿佛自己也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包围里。

篇4:语文选修古代诗歌欣赏

2、欣赏诗歌意境,感受诗歌氛围。

3、感悟诗歌情怀,认识诗人心路历程。

4、对比诗歌风格,鉴赏艺术手法。

教学方式:学生自主研读为主,老师讲解为辅。

教学步骤:

一、 新课导入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杜甫的创作态度与实践。他以沉郁顿挫的诗风独步诗坛,具有鲜明抒情风格。笔触严谨而客观,忠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面貌,极富生活气息。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以来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使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作品反映社会的深度和广度,对国家人民的深挚感情,对弱小的同情以及利他思想,对友谊的执着与珍视等诸多方面,杜甫可算是当之无愧的诗坛第一人。我们今天来学习他晚年的三首诗歌,了解这个“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诗人。

二、 知人论世

三首诗,三段历程:

1、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五月,杜甫携家离开成都浣花溪草堂,乘船沿岷江南下,经嘉州(四川乐山),抵戎州(四川宜宾),船入长江,改向东行,至渝州(四川重庆),停留数日后,继续东行至忠州(四川忠县)。在忠州停留数日后,吟衣食无着,遂继续沿江东行。日行夜宿,皆在舟中。沿江浩淼,宇宙苍茫,常令诗人发身世孤微之叹,《旅夜书怀》一诗,典型地表达了这种感受。

2、 诗人从唐代宗永泰元年九月到大历元年春末,养了半年的病,身体稍微痊愈后,便又启程扬帆沿江东下,飘至夔州(今四川奉节)。杜甫在夔州住了不到两年,却换了四个住处,初到夔州时就借住西阁。西阁位于半山腰,南临长江,地势很高,可以看到江上渔船和来往的客船。《阁夜》就是诗人居住阁楼时的一个不眠之夜写下的。

3、 时间过了两年,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在夔州住了两年的杜甫,出峡漂泊到了两湖,年底船到岳阳。岳阳城西门门楼即名播天下的岳阳楼。登楼可以望见洞庭壮景,曾有不少文人墨客来此登临赋诗。杜甫舍舟登楼,本想一舒望眼,稍释郁怀,却不料被眼前浩淼壮阔的洞庭水触动家国之忧,身世之慨,写下了千古绝唱《登岳阳楼》。

三、 吟咏诗韵

1、 请分别体会三首诗的意境,看诗人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旅夜书怀》意境: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夜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着漫漫长夜,三两星盏衬托着无边荒凉的原野,月亮似乎不堪滚滚而来的大江水的压逼而一下子涌了出来,如此开阔的坏境,如此孤独的小舟把诗人衬托得何等孤单 , 何等渺小 ——诗人命运的写照。

《阁夜》“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营造出的意境:五更时分,军营里的击鼓声和号角声传来,在作者听来,这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异常悲壮。——鼓角声悲(实)

他想到了在漫长的战乱期间和这个夜晚相似的很多不眠之夜:当战争的消息传来时,听到过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听到过很多地方传来渔人、樵夫的歌声。百姓的哭声和渔樵的歌声就是乱世的音响。——乱世音响(虚)

《等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营造的意境:洞庭湖水波涛万顷,巨浪千层,方圆数千里的江南大地訇然裂为两半,刹那间,乾坤摇动,天崩地解——洞庭湖气势磅礴

阔大的洞庭湖能包容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他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飘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

2、 在意境中感悟詩情,这三首诗都蕴含着那些复杂的情感?

[明确]《旅夜书怀》一诗中诗人漂泊在浩淼辽阔的江面上,我们感悟到的是“沙鸥”飞翔茫茫天地间的孤独凄凉。

《阁夜》悲壮鼓角声以及山川美景的秀丽中,我们读到了一份爱我神州、痛我神州的悲情萦绕诗人的心头。

《等岳阳楼》诗人面对汪洋浩淼的洞庭湖,回想自己的遭遇,眼看自身的处境,那凄凉、哀痛、愤怨之情,不言自明。

三、 对比阅读

1、 这三首诗选取的意象和营造的意境有什么异同?

分析:《旅夜书怀》写了四个典型意象:阔岸

平野——孤舟

大江

《阁夜》写的实景:天涯霜雪、五更鼓角、三峡星河

虚景:千家野哭、数处夷歌、卧龙跃马 ——阁楼上的“我”

《登岳阳楼》画面:浩瀚洞庭水

苍茫天地 ——孤舟

[结论]我们发现诗人选取的意象都是壮景。诗人在船上,在半山阁楼,在岳阳楼顶,看到听到的都是雄浑开阔之音影,都摒弃了眼前细微之景,以大处着笔,吐纳天地,心系家国安危,悲壮苍凉,催人泪下。

2、 这首诗都饱含着诗人深挚复杂的情绪,请你分析对比,看看诗人一直都执着于什么?

[明确]我们发现,每一首诗都有诗人孤独漂泊的身影,而且总是年老多病:“官应老病休”岁暮阴阳催短景”“老病有孤舟”;但是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诗人此时关注的是人民,是国家:“鼓角声悲壮”,“戎马关山北”;可惜,诗人只能感叹:“名岂文章著”,“卧龙跃马终黄土”,“凭轩涕泗流”。

这个早年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理想的诗人一生漂泊孤苦,到了贫病交加之时,仍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那年老孤独的悲伤,对亲朋的眷念,对国家的忧虑,对百姓的怜惜,对无以报国的哀叹无处不在。

3、 找一下这三首诗都用到的艺术手法。

三首诗的艺术手法各有不同,但是都用到了对比衬托手法,诗人一纵一收,不仅意境上大开大阖;情感上更是,诗人孤独的身影里藏着爱国爱明的宽广胸襟。正是有这样的思想感情做基础,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景色交融在一起,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

四、 小结

上一篇:关于商品混凝土价格调整的函下一篇:小松鼠看错了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