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成长小故事

2024-06-12

新教师成长小故事(精选10篇)

篇1:新教师成长小故事

我的成长之路

——双桥小学刘晓惠

2015年8月,因为一个好消息——我考上教师了,给这个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一丝丝凉意,梦寐以求的三尺讲台愿望实现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总被认为是幸运的一个,因为毕业就考上了教师。但是,我的心里面有高兴,有期待,对于刚刚踏出校园的我,更多的还是恐慌。突然之间就从学生转化成教师,似乎还是有点不适应,时间是最好的见证,经过接近一年的锻炼,慢慢喜欢并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回首这一年的教学工作,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和喜悦,更多的还是感恩和学习。

2015年8月31日,我第一次踏进了双桥小学的大门,成为了学校的一成员,融入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在没来这里之前,我幻想过很多次,我可能会教几年级,分配结果却是意料之外,我教五年级两个班数学并担任五二班班主任工作。对于这个结果我很吃惊,很担忧,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新教师来说,有能力担任这些这些工作吗?即使心里面有过无数次的担忧,但行动上从未有过退缩。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我是一名新教师,就该多学习,多锻炼,经过一番心理斗争,调整好心态,开始了我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因为在毕业之前有过一学期的顶岗实习,所以这个过程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恐慌。新教师随时做好被听课的准备,上学期我被听过四次课,每次听课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成长。

还记得第一次听课,是全校教研课。很早就开始准备ppt,教案,教具等一系列上课所需要的东西,也在心里面默默想过教学场景,就是为了让自己在上课的时候不在那么紧张。从开始上课到这节课结束,我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没有平时那么自然,因为从来没有上过公开课。通过这次教研课,让我受益良多,学校的其他教师认真负责的进行评课,指出我的不足,教给我教学方法,给我许多建议。在此之后的教学过程中,我积极改正不足,努力克服自己的口头禅,让我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自然。教研室的老师也来听过几次课,每次都会根据我的教学过程提出不同的建议,我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采用,让学生和老师都轻松。经过接近一年的锻炼,在教学上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少了初来时的迷茫,更加多了一份自信。

除了教学之外,我还担任五二班的班主任,对于班主任这个工作,我感到很惊讶,甚至是有些害怕。对于班主任我完全是没有经验,也没有学习过如何当一个班主任,仅有的是我自己从小到毕业后班主任留给我的印象,就这样我接手了这个班级。作为一个新教师,初接手班主任这个工作,这一年走来是坎坷的,也是收获的。我曾为问题学生的表现烦得焦头烂额,也曾为师生共同努力而获得的荣誉兴奋得手舞足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和孩子们由陌生到熟悉,甚至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其中的苦辣酸甜只有自己能够体会。

五二班的学生行为习惯整体比较好,在前两个星期各方面都做得还好。但是到了第三个星期开始,打扫卫生就变得比较懒散,我想不出彻底治理的方法,我只知道在语言上说,发火,对于他们来说,语言起不了任何作用。我就去找我的搭班老师——江老师(原来的班主任)商量,她告诉我,让我把每件事都给他们示范一遍,边讲边示范告诉学生们,以后没这样做有什么惩罚,这个方法果然不错,接近一年了,只说过那一次,从那次过后很少在卫生方面出过问题。对于五二班来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习,学习气氛死气沉沉,很多同学不完成作业,我真的说是绞尽脑汁想方法,请教有经验的老师。对于那些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学生,我采取表面上冷落,私下和家长沟通,让家长和老师一起监督他完成作业。我把学生当做小大人,当做朋友,虽然有时候他们在我面前很随便,爱开些玩笑,但是这种氛围真的很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获得了运动会的团体第一名。我们班也有问题学生,其中张波就是其中一个,我接手的半学期里,几乎不做作业,上课也不认真,半期考试考得一团糟,我把它叫到办公室,根据他的家庭情况给他分析,找家长谈话,每天提醒他,期末考试有一点进步。这学期开学时,我当众表扬他,把他调来第一排,明显感觉在数学上比上学期好很多。对于学生思想和行动上存在的反复性,我要做的是在学生反复犯错的过程中,用正确的引导、无私的关心、足够的耐心带领他向上进之路迈进,而不是把他抛弃。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渴望尊重与关注。我的班主任之路,经历了困惑,收获了感悟,是幸福之路,收获之路。

在接近这一年的历练中,让我对教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教书真的是教良心,用爱教书,用心教书。回顾这接近一年的路程,无论是深深浅浅,都是值得回忆的经历。

篇2:新教师成长小故事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我已经踏上工作岗位三年了,回顾这三年自己的工作真是有经验,有教训,有挫折也有喜悦。

刚踏入工作时,对周围的新环境有一种新鲜感,对新的挑战有一种兴奋感,可当我在工作中实践时,却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孩子们年幼无知,琐事不断,真所谓“学校无小事,处处都是大事。”而且每件事情都要我们做老师的亲力亲为。又由于我刚参加工作,不是太熟悉初中各方面的教育教学工作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等琐事,所以刚开始我并不怎么适应这个工作。

就在这时我却迎来了进校的第一次重大“考验”——教学大比武,对于一个“新手”来说难免会感到紧张,尤其是我还从来没有正规上过课,所以紧张之余不免还让我感到措手不及。从选课一直到上完课,我都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不过在这段期间也使我看到了许多老教师对待工作的热情,勤奋,努力,使我感触颇多。我从这次大比武中学到了在书本上看不到的知识,这次的这种工作态度使我原本盲目的道路找到了方向。很多老师说“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良心活”,我感触颇多,我开始改变自己对待这份工作的态度,我每天平静地去面对工作中的点点滴滴,遇到繁琐的事情我不再皱眉头,我尽量微笑着去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一件事。

古语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老师的就要事事为学生作表率。我们学校每年都举行秋季运动会,可是我们班的学生体育方面根本不行,所以我们班只有争取精神文明队,我除了让同学们积极排练方队花样,还让同学回家写广播稿,可看到同学们写广播稿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我灵机一动,我说晚上回家我也写,并且写二十篇以上,看看谁能比我写得多,同学们一听,积极性空前高涨,回家都写了很多。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班在运动会中获得了“精神文明对”的称号,同学们都特别开心。

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当我们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传授学生知识,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不高,眼神不够渴望;当我们认真投入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却发现这些调皮个性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对此我们会有说不出的恼火、伤心。

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让你欣慰和感动。记得有一次学校的流感的学生特别多,当时还剩几天就要期中考试,我很着急,天天为学生消毒,每天打扫教室卫生,拖地,当时觉得身心俱疲,压力很大,终于我也病倒了,发高烧。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我白天上课,晚上打吊瓶。可就这样,我的嗓子还是不幸哑了,几乎说不出话。身在异乡的我感觉很无助,可就在这时孩子的行动让我欣慰和感动,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都纷纷给我送来药和祝福,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想到同学们实际上也是如此关心爱护着我,我又何必如此大骂他们,伤了他们爱我的一颗心呢。所以我想爱你身边的这些孩子们吧,去接纳孩子的优点和缺点吧。

篇3:一位农村体育教师的成长故事

一、山路多崎, 我向何方

2002年, 我胸怀着满腔热情走进了自己喜爱的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群, 社会经验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以及不被重视的体育教学工作, 这些都让我忐忑不安。当时, 我不断地问自己:“我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吗?我能在这里干好工作吗?”我心中一片茫然, 全然不知我的路将会在何方。

那时候, 学校的条件很差, 土操场上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我独自承担全校6个年级7个班的体育教学工作。工作之初, 整天忙得天昏地暗、腰酸背痛, 却始终不得要领, 但我是学校当时为数不多的师范毕业生, 学校把我当块宝, 对我非常信任, 也抱有很大的期望。但越是这样, 我的压力就越大, 就越是找不着“北”。在忐忑之中, 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大考——全乡踢毽子、跳绳比赛。

从接到通知的那天起, 我就开始做计划、选队员, 组织学生训练, 一心想在这次比赛上一鸣惊人, 但事与愿违, 结果是大败而回。那时, 感受到的只有失落、无助、苦闷和彷徨, 突然觉得以后的路不知该如何走下去。

二、山穷水尽, 柳暗花明

工作上的压力和对领导信任的内疚, 让我病倒了, 连续三天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又因为错吃了药引发过敏, 患上了过敏性紫癜, 需住院静养治疗。没给学校争得荣誉, 却给学校增添了负担, 我不敢跟校长请假, 但我双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血泡, 瞒不过陈景科校长的眼睛, 他果断安排我停课治疗, 并宽慰我:“病了先看病, 这边不用管, 我先给你顶着, 千万不要着急。”

我满怀着感激和愧疚, 边调养、边反思、边“充电”。我向自己的老师请教, 我向以前的同学学习, 当病情有所好转, 我开始用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前所未有的动力, 投入到工作中去, 慢慢地竟然也小有了一些成绩。就在我觉得即将走出迷途时, 又一个考验到了。也正是这次考验, 使我增添了自信, 使我从青涩逐渐走向了成熟。

2004年初, 全县体育评优课全面展开, 每所学校都下发了通知。我心虚怯战, 以场地器材匮乏为由没有报名。但鬼使神差, 当时的副校长高光到局里开会时, 得知我没有参报这次活动, 以为我不知道这个消息, 就顺便帮我报上了名。我知道我没有退路了。“上!还能怎么的, 大不了再丢一次人呗!”一切就在慌乱中开始了, 我选定三年级持轻物投准的教材。教学楼那时刚竣工, 工地尚在, 我在一角找了点白灰, 按照自己的设计画了一个场地, 向学生们交待了学习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没有上课用的器材, 我就发动学生回家做个小口袋, 还请以前的同学帮忙找资料, 设计了两个小游戏……在忐忑中, 我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公开课。

三、无心插柳, 小荷初露尖尖角

从来没在这么多教师面前上过课, 学生紧张, 我更紧张。学生们还不时出现一些我想不到的状况, 我一边忙着输出我的“程序”, 一边忙着化解出现的问题。那一节课, 我觉得无比漫长, 下课时, 我感觉快虚脱了。教研员曾老师课后破例点评道:“课的设计较新颖, 思路清晰, 课堂驾驭能力较好……”这些话语像春风一样温暖着我, 让我获得莫大的动力, 使我至今难忘!

没过多久, 证书发了下来, 虽然只是二等奖, 但这节课, 应该是我的一个转折, 它增加了我在体育教学中大踏步前进的信心。此后, 我在2006年和2008年两次参加全市体育评优课, 全都获得了一等奖。

2006年9月, 我校受命承担辽宁省“十一五”体育科研课题研究, 这个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 我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虽然, 此前我参与过市级课题的研究, 但那也只是“打打下手”, 而这毕竟是省级课题, 可以说我是一点经验也没有, 参加完省里的开题会议后, 我通过调查, 结合学校的实际, 确定了“农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的子课题。

开弓没有回头箭, 除了每天日常的工作, 我不停地查阅资料、写报告、写总结、做调研、研究案例, 并到各个城市参会、取经……三年间, 我先后到过沈阳、本溪、大连等城市多次, 听专家讲座20余场, 名校名师经验交流、课堂教学30多节……这三年是我人生得到升华的三年, 这三年是我得到飞跃发展的三年。三年时间, 转瞬而过, 2009年末, 课题终于结题了,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在学校同仁的精诚协作下, 课题荣获三等奖, 我撰写的结题报告结集出书一本。

四、山花烂熳, 行者无疆

篇4:花袜子小乌鸦成长故事

德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奈乐·莫斯特和插画家安妮特·卢道夫共同创造了花袜子小乌鸦这个可爱的形象。花袜子小乌鸦聪明、活泼、热情,又有点儿淘气、任性、骄傲,常常冒出一些鬼主意,偶尔也跟朋友们闹些小意见。在成长的过程中,谁能没有一点儿小缺点呢?所以,这只小乌鸦一出现,就受到小读者们的认同和喜爱。十几年来,小乌鸦穿着他那只经典的红白相间的花袜子,和成千上万的小读者一起经历着成长的喜悦和烦恼。【精彩试读】《全都吃掉了!》之“花袜子做买卖”

烈日当空,天气真热。

花袜子小乌鸦和艾迪熊一起吃着冰激凌。

“大热天吃点儿冰激凌,真是太舒服了。”艾迪熊心满意足,自言自语地说。

“没错儿!”花袜子小乌鸦说,“不过我可惨了。”

“怎么了?”艾迪熊问。

“我的冰激凌吃完了。”

“我的也快吃完了。”艾迪熊有点儿郁闷。

“得再去买点儿才行。”花袜子小乌鸦说。

可是他们都没钱,没法儿再买冰激凌。

“得找人给咱们买点儿冰激凌吃。”花袜子小乌鸦说。

“谁肯买呀?”艾迪熊问。

“我有个主意!”花袜子小乌鸦呱呱叫道,“你要是好心帮人家忙,人家就会请你吃冰激凌。”

“你觉得这样能行吗?”艾迪熊问。花袜子小乌鸦胸有成竹地点点头。

“咱们最好分分工。”花袜子小乌鸦建议道,“我飞来飞去找一找,看谁需要帮忙就告诉你。你赶快去帮人家把事情办好,就能有冰激凌吃了。”

艾迪熊同意了,只要能有好多冰激凌吃就行。

花袜子小乌鸦首先发现獾妈妈独自拖着四个大包袱,她可真需要帮忙。于是,艾迪熊帮她把包袱扛回了家。

花袜子小乌鸦又发现鼹鼠的眼镜丢了。于是,艾迪熊帮他找到了眼镜。

花袜子小乌鸦还发现老鼠们在急着赶路。于是,艾迪熊用拖车把他们送到了火车站。

花袜子小乌鸦发现了很多帮忙的机会,艾迪熊累得满头大汗。

艾迪熊帮助了不少朋友,花袜子小乌鸦觉得够多的了。“现在就等着吃冰激凌吧,能吃到明年的圣灵降临节呢!”他高兴极了。

艾迪熊背着大包回来了,包里肯定全都是冰激凌。

“怎么样?”花袜子小乌鸦问,“帮人忙到底值不值呀?”

“嗯。”艾迪熊含含糊糊地回答。他抹抹额头上的汗,把背包放了下来。

“你究竟弄到没有?”花袜子小乌鸦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结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弄到了一点儿,可是……”艾迪熊犹豫着。

“那就快拿出来,要不然冰激凌全都化了!”

“没有冰激凌。”艾迪熊闷闷不乐地说,“只有这些。”

他从背包里掏出一根棒棒糖、一个苹果、一本书、一列木头火车、一根胡萝卜、一块烤饼干,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怎么回事?”花袜子小乌鸦很纳闷,“你难道没说想要冰激凌吗?”

“我没敢说。”艾迪熊承认道。

“哎呀,那咱们不是白忙活了?”花袜子小乌鸦抱怨说。

“我觉得帮人忙没什么好结果。”艾迪熊也很失望。

正在这时,长耳兔刚好路过,看到了背包里的东西。

“嘿,胡萝卜可以给我吃吗?”他问,“我正饿着呢。”

花袜子小乌鸦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当然,你拿去吧,长耳兔。”他说,“可是,你要给我们买点儿冰激凌!”

长耳兔照办了,因为比起冰激凌来,他更爱吃胡萝卜。

因为这次交易很成功,花袜子小乌鸦和艾迪熊干脆合伙开了一家冰激凌换购店。

“大减价!”花袜子小乌鸦喊,“要什么有什么!换购一件好东西,只需一个冰激凌!”

生意马上就来了:獾仔换走了书,帅狼换走了木头火车,刺猬喜欢吃苹果,猫头鹰想要烤饼干,她正在减肥呢。

一眨眼的工夫,东西全都换光了。花袜子小乌鸦和艾迪熊这回可有冰激凌吃了。

“现在咱俩得减肥了。”艾迪熊瓮声瓮气地说,同时舔着两个冰激凌。

“你瞧,艾迪,”花袜子小乌鸦呱呱叫道,“好心有好报!”

篇5:幼儿园新教师的成长故事

我从小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教师。毕业后,我如愿的走进了这充满梦想的世界。记得第一次以教师的身份走进幼儿园的时候,我的心情万分激动、自豪。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才发觉幼儿园的工作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刚工作,园长为了磨练我,让我带了小班。刚开学的那段日子,整天听着孩子们的哭声,还有一堆的笔头工作等着我去做,甚至还有几个孩子一起尿湿了,大便了……幼儿教师的工作是如此的平凡和琐碎。本属年轻的我,觉得好委屈。再想起在幼师时,不知多少次在班会上、演讲台上高声颂扬着教师职业的伟大,不觉眼前一片迷茫。

可是什么动力感染了我呢?使我现在满腔热情的来告诉大家我爱这份事业呢?是我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每当面对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时,什么苦,什么累,都烟消云散了。在和他们相处的日日夜夜里,他们那天真无暇、活泼可爱的样子早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是那么地让我喜欢,那么地让我感动。教师对幼儿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这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在生活中,我像母亲一样,给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当天气冷了、热了,我都会及时提醒那些粗心的家长更换被子;午睡时,我为踢被子的孩子掖被角,巡视每一个孩子是否安然入睡;如果有谁生病或不舒服,我都会及时处理。或者给他吃药,或者让他休息。在学习中,我像姐姐一样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努力缩小孩子与我之间的心里距离,平等的对待他们,给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能够在爱的滋润下茁壮、健康的成长。

为了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幼教工作的需要,我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好幼教工作打好基础,为了学习先进经验,我还订阅了幼教刊物,并有选择性的阅读,记好笔记,平时也不失时机地向周围老师学习,积极听老教师讲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业务上,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我为自己制定了个人成长记录,不断认真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作为现代的幼儿教师,应与时俱进,及时吸纳新思想、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吸收能够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有用信息,并结合班级情况和幼儿实际,有选择地利用这些信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勤的劳动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为了主持好元旦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帮助下,我的主持稿改了一遍又一遍。最后,我终于圆满的完成了任务;为了上好种植示范课,我认真向有经验的老师讨论修改教案,仔细思考每一个活动环节,最后获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我认真收集好的绘本故事、儿歌教班上的小朋友,班上孩子的语言能力得到很好地发展。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是值得,自己在这些活动中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

家长是幼儿园不可缺少的教育资源,《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重要、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尊重班上每一位家长,理解他们对子女的关心、珍爱和期望的心情,与他们建立良好平等的关系,互相学习和交流教育幼儿的经验,每周更新家长园地的内容帮助他们了解幼儿教育的要求。电访,家访,解决在教育子女中的困难,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篇6:成长小故事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孩子读书发生的一些故事拿出来分享下,请老师不要笑话我哦….我的感觉,引导孩子读书读好书是顺利完成语文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但我却发现这样一种现象:连环画书、漫画书架前气氛活跃,而且手持连环画册的学生有90%只翻阅画面不看文字,三分钟一换,五分钟一调。学生没有认真读书的好习惯,读书没有目的性,很盲目。上阅读教学课时学生的回答更让我诧异,三年级的孩子竟然不认识雷锋是谁,只熟悉“小火龙”、“天使兽”;不知道苏轼、杜牧、冯骥才,但对《乌龙院》中的大师兄与小师弟如数家珍;翻开作文本,“数码宝贝”“七神剑”历历在目……由此,我深深意识到对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已势在必行。课外阅读对开阔学生视野,获取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读书乐”活动,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于是我和学生的读书计划也悄然在我的操作下一步步实行了。

首先要让学生养成爱读书的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许多,我是通过“讲故事”、“办手抄报”、“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读课外读物的兴趣的。在这么多的活动中,要属“讲故事”最能让学生感兴趣了。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故事听多了,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就有了。最近,我们讲了一篇课文是《倾斜的伞》课文描写的是祖孙俩互相撑伞的感人故事,故事写的很细腻,很真实也很感人,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导入的时候,我给学生讲了“鱼头的故事”,同学们非常爱听,课下还要我给他们讲故事,于是我抓住了时机,布置了读书任务,每个人都读一篇亲情的文章,然后放在课堂上给同学们讲,效果非常好,同学们讲的故事生动感人,有的还结合自己的父母发表了感想,于是我趁热打铁,又布置了了写作任务,每个人把自己读书后感想写下来,我们班还制作了“亲情集”,收集了每个同学与家人之间真实而感人的故事。事后家长反应很好,说:“孩子懂事儿了,知道感恩父母了”。学会读书,学会做人,我想这也是我们读书的初衷。

其次读书是要培养孩子们的各项能力。读书不是目的,我们要让孩子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动手收集资料,自己亲自实践,自己调查研究的能力。我给孩子们讲了一篇文章是《矿矿的研究》,描写的是一个移居美国的二年级小学生自己动手写论文的事情,课后,我说:“同学们,同样是小学生,在美国学习的就可以写论文,难道我们就不能写吗?”同学们一听我的话不服气了,异口同声的说:“能!”于是我交给了孩子们如何写简单的论文的

方法,这一周,可是忙坏了孩子们,他们有的请家长帮忙买资料,有的自己放学后去学校图书馆查资料,有的到网上去查,一周以后,我大吃一惊,我的每个学生都交给我一篇论文,内容令我耳目一新。论文题目有“吃人的白鲨、小青蛙,君子兰,美丽的蝴蝶,小蜜蜂……等等”里面的内容着实让我学到了很多。有的同学说:“老师,我为了观察小蝌蚪怎样进食,怎样睡觉,一连好几天我都没休息好呢”有的说:“老师,我妈妈给我跑了好几个图书馆,终于给我买来了有关白鲨的书”有的说:“老师,有了这一次写论文的经验,我想下一次,我会写的更好!”听着孩子们真心的话语,我激动地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老师佩服你们!”台下,台上,我们一起鼓掌,为孩子们自己。

最后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要让学生乐在其中。有时我们做题做累了,我说,孩子们,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放松一下吧,于是“白字先生”的故事让大家忘却了学习的疲劳。现在我们班的同学,有的会讲很多笑话呢,无论现在还是将来,让孩子们以幽默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不如人意的事情,我想这也是学会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面。正是在这种读书的浓厚氛围之中,我带领孩子们走进了冰心的《小橘灯》,走进了《生活中的雷锋》,走进了《少年时代的周恩来》,走进了《海伦凯勒》,而孩子们则带着我走进了《格林童话》,走进了《皮皮鲁的故事》走进了《一千零一夜》,是孩子们让我知道了“七神剑”,知道了“小火龙”,知道了“天使兽”……带着一颗童心和孩子们一起读书,一起体验书中故事给我们带来的惊喜,体验书中人物的善良与邪恶,天真与美好。我用我的读书感受告诉我的孩子们,热爱读书吧,你能通过书这扇窗户,去读老师,去读朋友,读人生,其实这世间就是一本大书,奇异、美妙、忧伤、丑恶、善美,又蕴藏着丰富的知识源泉。人间的酸、甜、苦、辣,真实极了,灿烂极了。

篇7:成长小故事作文

我觉得他们很可爱。笨笨(狗的名字)是黑色的,除了下巴下面有一条白线。它还有两只大眼睛,好可爱!快快(也是狗的名字)下巴下面也有一条白线,但剩下的都是黄色的。它的眼睛是蓝色的,很像洋鬼子,但是很奇怪,腿很长。爷爷说:“快的是抓兔子和狗,笨的是沙皮狗。”

记得有一次,笨笨迷路了,爷爷很着急。他告诉我们赶快去找他。爷爷说的话谁敢不听?然后,我家老少都开始行动,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笨笨跑到西溪家。找到笨笨真是快功劳!赶紧找笨笨,因为他们相处久了,有兄弟情。我家给快快做了一桌好菜,都是他们兄弟爱吃的肉和肉骨头。从那以后,我和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好。我教他们跳绳和站立。他们和我一起比赛,玩得很开心。

有一天,我放学回家,听到房子里有哭声。我让奶奶帮我找找声音是从哪里来的。结果是很蠢。我看见笨笨躺在那里尖叫,赶紧在旁边看它。我叫奶奶走开。奶奶走后,我开始为这件事哭泣。我走到笨笨身边,轻轻地抚摸着它。我在想美好的回忆,我为什么这么倒霉。然后,我跑进客厅,抱住奶奶说:“我不会让笨笨死的。”不断重复这句话。奶奶一直在安慰我。那天没睡,一直陪着笨笨。

第二天,笨笨坚持不住了。他死的时候,赶紧跑来告诉我们。我非常难过。我让爷爷埋了。我和爷爷挖了个坑,我们先跳进去吧。那是因为他们彼此一样大。洞挖好以后,我在洞里放了一层棉花,让笨笨睡得舒服。

篇8:小课题研究: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走出小课题研究的认识误区

在一些中小学教师看来, 课题研究似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其问题关键还是认识上存在着一些误区, 主要体现在:

神秘论。有些中小学教师把课题研究看得深不可测, 导致课题研究在中小学很难有太多的“市场”。课题研究到底是什么?我认为, 简而言之, 课题研究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就是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并把这一过程总结出来。正是这种持续性的研究行为, 提高了教师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负担论。在部分学校, 课题研究已经成为众多教师的负担。大部分教师平时工作十分繁忙, 如果再把研究当作另外一件事来做, 自然就增加了工作量。其实, “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 既是一种工作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方式, 二者应合二为一。工作为研究提供对象, 而研究为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单一论。如果教师把课题研究仅仅当作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显然远远不够。教师往往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 还需要解决相似的或者由这个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新问题。同时, 还要勤于发现和思考新问题, 积极主动地进行经验总结。

速成论。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科教学能力, 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教师只有静下心来, 持续地深入钻研学生、课堂、教材等, 才会有所收获。

游离论。部分教师会为研究而研究、为写论文而研究, 这种研究显然是很难深入的, 也违背了研究初衷。课题应是产生于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解决这些问题。显然, 那种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研究是一种虚假的研究行为。

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小课题研究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研究来提高教师自身能力, 如反思能力、总结能力和改进课堂教学的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工作, 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是课题研究的价值取向和魅力所在。

促进教师个人的思考能力。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节课、同一种现象, 不同教师的认识程度显然是不一样的。比如, 观完一节课后, 大家在交流过程中, 就会发现部分教师的点评是鞭辟入里、条理清晰的, 其实这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搞课题研究, 就是要培养教师的思考能力。只有在研究中持续不断地思考, 才会使我们的思考更敏捷、更敏锐、更深邃。

提升教师个人的经验总结能力。在平时的工作或生活中, 问题需要总结, 成功也需要总结;他人的好经验需要总结, 自己的失败经历也需要总结。这些经验总结就是个人思维不断系统化、缜密化、严谨化的过程。课题研究的过程, 就是要不断培养教师个人的经验总结能力, 进而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提高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能力。改进课堂教学, 提升课堂效率, 这是课题研究的最主要目的。比如, 针对不同的课型, 是否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班级, 是否可以进行差异性的课堂组织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任务, 是否可以施以不同的备课方式等等。通过课题研究, 教师不断地、自觉地改进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备课方式、教学行为、教育方法等, 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课题为抓手, 改进课堂教学

“抓手”, 原义是指人手可以抓握的部位, 只要把手“抓”在上面, 人便有了依托, 有了凭借。如乘公共汽车, 车厢里有“抓手”。各种机械和工具, 如果没有抓手, 人就无法操控。那么, 课题研究作为抓手显然是该词的引申意义, 包含两层意思, 一是指课题研究是开展工作的重要途径、突破口或者切入点;二是指课题是解决问题的载体。

篇9:姚明妈妈讲述小巨人成长故事

孩子的母亲方凤娣身高1.88米,比普通身材的上海男子高出不少。孩子的父亲姚志源是个身高2.08米的巨人,由于长期低头穿过对他来说太矮小的门框,以及低头聆听别人说话,他的脊背总是微微佝偻着。这对夫妇从小就拥有高人一筹的个头,所以人们都习惯叫他们“大姚”和“大方”,孩子出生前,队友们就已经开始推测起了孩子的身高,不过孩子长大后还是让他们大吃一惊。

第六人民医院的工作人员肯定没见过这样的新生儿:长长的腿、又宽又平的脑门、手脚大得像三岁小孩。这孩子出生时体重5公斤,比普通新生儿重了几乎一倍。

姚家夫妇给儿子起的名字是姚明,小姚明呱呱堕地的时候,他未来的路就已经注定,谁都看得出来将来他将和父母一样成为篮球运动员。即便姚明的身高具有巨大优势,但大姚和大方那时还不曾想到,他们的儿子会成为中国新一代运动员的领军人物,更想不到他还能震惊遥远的美洲大陆。

已经退休的王重光教练是上海篮球界元老,上世纪70年代他曾是姚志源的队友,20年后他又成为姚明的教练。对于姚明,王重光有许多话要说,这是他等待多时的人才:“为了等待一个像姚明这样的篮球苗子,我们足足等了三代人,所以我觉得姚明的名字应该叫姚盼盼。”

中国的运动员培养体制借鉴了前苏联的做法,有运动天赋的孩子被送入体校,接受专业体育训练,姚明的父母也都是体校培养出来的运动员。父母又继续培养姚明,上海篮球界对于姚明的培养虽然没有一个特别的称谓,但是现在将其叫做“姚明行动”也是无可厚非。

方凤娣:小时候我想当演员

当年轻的方凤娣站在南京西路651号的大理石拱门下时,那道门是如此高大,以至于像她那样高的女孩都会暗自敬畏。那是在1965年,15岁的方凤娣走进上海体工队训练基地,她将在那里度过五年,从一个活泼的女孩变成篮球明星。当时大方并不喜欢打篮球,她回忆道:“我只是个喜欢唱歌跳舞的小女孩,小时候我想当演员,一点也不喜欢打篮球,从来没想过要打篮球。”

大方的身高引起了上海女篮的注意,体育局官员造访大方的家,征询其父母的意见。他们告诉大方的父母,他们的女儿能为这座城市甚至整个国家带来荣誉。此外,能进入专业体育队在当时也是个“铁饭碗”,那意味着大方今后可以过衣食无忧的生活,也不必像她的母亲一样在棉纺厂的生产线上忙碌。

在体工队里,五六个运动员住在一间宿舍里,他们有固定的食谱,也有牛奶和肉类供应。在那个物资紧缺的年代,这些都是专业运动员的特权。刚进体工队时,大方遇到了一些麻烦,她当时的一位教练回忆:“大方刚进来时跑得很慢,抓不住球,而且在场上跑几个来回就跑不动了。”

无论冬寒夏暑,专业运动员每天都要训练八到十个小时,有时候训练会艰苦得让人哭出来。林美珍曾是上海女篮的前锋,她说:“我们认为意志是体育运动的最高境界,一个运动员的技术提高是有止境的,但意志的提高却是无止境的。”

大方的意志也在不断提高,接受专业训练一年后,她的技术还是很生涩,但是在抢篮板球时她更加主动,有时为了争一个球,她会毫不犹豫地扑倒在地板上,这样的意志品质也让她在之后艰难的生活中始终没有放弃。

1969年,上海恢复了专业运动员的训练,由于大量老运动员的退役,19岁的方凤娣被推上主力中锋的位置。大方稳定的投篮和在篮下的顽强作风让她得以入选国家女篮,并在1976年亚洲女篮锦标赛上战胜当时的亚洲霸主韩国队。当时的国家女篮控卫罗学莲说:“大方是个非常内向的人,训练结束之后她总是坐在寝室里织毛衣。”

月收入80元 养孩子很吃力

方凤娣的球員生涯在1979年走到尽头,艰苦的训练让她背部的旧伤越来越重,体能也急剧下降。上海男篮中锋姚志源,就是在那个时候走进方凤娣的生活。姚志源本是个锤接电机部件的工人,由于身高出众,被选拔进上海男篮,并于1978年退役。

大方在28岁那年退役后,找对象成了问题,她从来没吻过一个男孩子,甚至很少约会。从青春期到成年这段日子,她的世界只有篮球。帮大方找对象的任务自然落在以前的教练身上,前上海女篮教练王永芳说:“我们不得不为退役运动员说媒,这些女孩子与教练和领队在一起的时间比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多,我们不关心她们谁去关心?”

姚志源是个始终面带微笑、富有幽默感的人,多年来他和大方在同一个食堂吃饭,在相邻的训练场上训练,但两人却并不太熟。真正促成这段婚姻的人,是上海篮球队领队刘师余,他找大方和大姚分别谈话,建议他们可以“多交往一下”。

一年后,大方和大姚居住的那间小公房里挤满了亲朋好友,他们都是前来祝贺姚明的降生。不过小姚明最开始似乎并没有给自己的父母带来好运,由于年青时没有接受太多系统教育,大方在上海青年女篮担任了半年助理教练后,就再也与教练生涯无缘。

方凤娣最初被分配到体育系统内的工作岗位上,负责照料退役运动员的生活起居。不久后大方又被调到上海体育科研所,在那里做一些行政工作。姚志源退役后同样也没有担任教练,他被分配到上海海事局,并一直干到儿子去美国打球。

最开始,姚家夫妇的月收入加起来不到80元,要靠这笔钱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要抚养个头长得极快的姚明,让两口子有点力不从心。姚家附近小菜场的摊主们至今还记得,大方几乎每天傍晚都会穿着一身旧工作服出现在他们面前,为猪肉或转卖的配给米轻声讨价还价。

大方和大姚所有的收入几乎都花在食物上,就这样他们偶尔还只能半空着肚子坐在餐桌旁,看年幼的儿子狼吞虎咽。姚明4岁时,身高已经超过1米,体重也达到27公斤。又过了四年,姚明的身高蹿到1.70米,他的篮球天赋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大方的老朋友徐为丽这时恰好是徐汇区少体校的党支部书记,她希望小姚明能进体校接受系统的篮球训练。姚家夫妇的想法有些不同,他们吃过没文化的苦,所以希望儿子在普通学校里多学点东西。不过当徐为丽提及少体校的食堂至少能保证小姚明得到足够的营养时,大方和大姚让步了。大方后来说:“姚明的路不是我们帮他选的,不过我们是篮球运动员,我们原来的队友和教练在姚明很小的时候就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

想当考古学家 父亲利诱打球

姚明有幸生长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有机会接触许多当年他的父母无法接触的新事物,这让他从小就充满幻想。姚明说:“我从小就想当个考古学家,到世界各地去猎奇探险。当然,以我这样的身材在狭小的洞穴里前进,会相当困难。”

当父母告诉还未满9岁的姚明,他即将去体校接受篮球训练时,小姚明没有拒绝,他一向就是个乖孩子。每天下午,姚明放学后就站在学校门口,等教练骑自行车来带他去体校,训练的时间是周一到周五下午和周六全天。小姚明一点也不喜欢篮球,但他很少请假,因为那是父母要他做的。

刚进体校那会儿,姚明的大块头和笨拙的动作让他遭受了不少嘲笑,但嘲笑与艰苦的训练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基础训练是简单而枯燥的,一个孩子很难因此爱上篮球。每当姚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姚志源都会把他拉到小区的自行车棚外,对着钉在那里的篮圈练习投篮。

只要姚明投中一定数量的球,父亲就答应给他买一件小礼物,以至于姚明后来开玩笑说,他是“在父亲的利诱下打篮球”。姚明9岁的一天,大方弄到两张哈林篮球队的表演赛门票,小姚明第一次意识到篮球原来是如此充满乐趣。大方后来说:“我相信那次经历给姚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他知道篮球也是一种娱乐方式。”

尽管大方全力培养儿子对篮球的兴趣,可她也时常为小姚明的前途担心,她更希望儿子接受更多教育,过相对正常的生活。为此,大方一度积极地想让姚明远离专业体育。1992年姚明小学毕业,徐为丽向大方建议让姚明去体校读中学,大方断然拒绝,让姚明进入师资力量雄厚的南洋模范中学就读。

“大方只想让姚明好好学习,她不在乎他是否打篮球。”徐为丽后来说。不过大方的计划很快就被破坏,姚明虽然很喜欢地理和历史,但有些学科却跟不上,这时徐为丽再次劝说大方,11岁的姚明终于进入徐汇少体校。多年以后,姚明的一位朋友这样说:“为篮球放弃学业是姚明最后悔的一件事。”

火箭选中儿子 母亲喜笑颜开

两年后,年仅13岁的姚明身高已超过2米,他离开自己的家,住进上海体育运动技术学院的宿舍,他的职业球员生涯从此开始。接下来的八年里,姚明与父母很少见面,关心儿子的大方只能在他放假回家时,为他做一顿可口的大餐,或是在主场比赛结束后守候在更衣室门口,为儿子递上食品和衣物。

有段时间,大方很难在上海买到适合姚明那双大脚的篮球鞋,于是托在美国的远房亲戚代买一双。那个亲戚的男朋友名叫章明基,他花92美元买到一双18号的Nike Air篮球鞋并带回上海,这件小事在现在看来充满许多妙不可言的巧合:与姚明签约的第一家球鞋赞助商正是Nike,多年以后章明基成了“姚之队”的负责人。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大方萌生了让姚明去美国打球的念头,而让姚明首次踏出国门的则是Nike公司。1996年,一群Nike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第一次看到这个身高2.18米的少年,在惊奇之余他们不但决定为姚明提供运动装备,还邀请他前往巴黎参加1997年Nike青年篮球訓练营,大方承认那次巴黎之行“让姚明增加了不少信心”。

第二年夏天,姚明又前往美国参加了Nike篮球训练营,当他回到上海时,已经相信自己有在NBA打球的实力。那年9月,大方在自己家中设宴庆祝姚明的18岁生日,来宾中包括NBA教练和球探各一名,以及Nike公司中国市场部的所有高管。

到了2002年,21岁的姚明已经身高2.26米,他帮助上海男篮夺得联赛冠军,前往NBA打球的时机已经成熟。大方身边也有了自己的顾问团,那就是以章明基为首的“姚之队”。在“姚之队”的帮助下,姚明完成了选秀前的一系列手续,成为当仁不让的头号新秀。

姚明一家三口飞往北京观看选秀大会直播,当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宣布火箭选中姚明时,大方的脸上微笑绽放。

开车吃罚单半夜熬鸡汤 全职父母驻守美国

母亲在大多数NBA球员的心目中总是占据最特殊的位置,即使是脾气最暴躁的球员,在谈起自己的母亲时也会变得温柔。不过在姚明之前,很少有NBA球员跟自己的母亲住在一起。

大方决定陪儿子去美国,照料他的生活起居。中国球迷和美国的华裔球迷不难理解大方的爱子之情,但许多美国球迷一开始确实无法理解这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文化。姚明自己最初也不大习惯,毕竟他已经独自生活了八年,他说:“过去我是山高皇帝远,父母想管我也是有心无力,我已经习惯了那样的生活。”

在这个意义上说,去美国打球反而让姚明身边多了些家的温暖。大方是个精明干练的母亲,她不会对合同细则、劳资协议或休斯敦的房产市场不懂装懂,但她却可以依靠“姚之队”的帮助,将姚明的生活和财富管理得井井有条。

姚明还没动身赴美,大方就提前抵达休斯敦打前站,第一次赴美的她在市区以西的温莎湖买下了一幢四居室的房子,价值50万美元。姚明到达休斯敦的前夜,大方还在忙着打扫房子。现在照料儿子成了大方的全职工作,她为姚明整理卧室、洗衣做饭,有时还会轻言细语地提供一些篮球方面的建议。

姚明的家中本来有宽敞的开放式厨房,但大方并不习惯那样的布局,她把一间小洗衣房改造成了厨房,那样能防止做菜时油烟四起。遇上火箭打客场比赛,姚明到家时通常是凌晨两三点,大方会熬好一锅浓浓的鸡汤等着他,她说:“我儿子打球很辛苦,如果吃得不好,他哪有精力打好球?”

适应全新的生活对大方来说并不容易,她和丈夫都不会说英语,也没有驾照,只能请姚明的翻译潘克伦开着辆租来的车带他们出门购物。不过当潘克伦随姚明外出时,老两口就只好守在家里。几个月后,姚明一家都学会了开车,但大方和大姚依然不习惯有车的生活,大姚还曾因在高速公路上开得太慢而吃罚单。

姚明在NBA打的第一场主场比赛,他的父母没能看到,当火箭在季前赛中对阵76人时,姚家夫妇正坐在家中等人上门装有线电视。有人建议大方通知工人改天再来时,大方断然拒绝:“不行,我们和装有线电视的人早就约好了。”

篇10:教育成长小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们就住在一套用木板隔成的两层商铺里.母亲半夜起床上厕所,突然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便意识到家中出事了.等丈夫从梦中惊醒,楼下已是一片火海,全家两个女儿三个儿子以及两个雇工都被困在大火中.

孩子们别叫醒后,各个如受惊的小兔子,逐一聚拢到母亲身边.幸好阁楼上的天花板只有一层,砸开它,就可以攀上后墙逃生.绝望之余,父亲带着两个雇工砸开天花板,并第一个抢先越过墙头.

父亲出去后再也没回来,他只顾呼唤邻居救火.高墙里面,大火离母亲和五个孩子越来越近了,五个孩子中,最高的也只有1.54,而围墙却有两米多高,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攀上去.幸运的是,墙头有一个雇工留了下来.他一手抓紧房顶横梁,另一只手伸向墙内的母亲和孩子.

”别怕,踩着妈妈的手,上去!”妈妈蹲在地上,抓牢大儿子的脚,大儿子用力一蹬,抓住雇工的手攀上墙头脱离了险竟.用同样的方法,母亲把二儿子和小儿子一一举过了墙.此刻,火舌已舔到脚掌,母亲奋力抓起二女儿.此时,她的力气已用尽,浑身不停地颤抖.大女儿急中生智,协助妈妈帮妹妹举过了墙.火海中,仅剩母亲和大女儿.大火已卷上了她们的身体,烧着了她们的衣服.大女儿哭着要妈妈离开,但母亲坚决地将大女儿拉了过来,拼尽最后一口气,将大女儿托过墙头.当雇工再次把手伸向母亲时,她连站立的力气也耗尽了.转眼间,便被大火吞没了了.

墙外,五个孩子声泪俱下地捶打着墙,大声喊着妈妈.而墙内的母亲再也听不到了,永远的闭上了眼睛.

消防人员赶到,20分钟便将大火扑灭.人们进去寻找这位母亲,看到了极为悲壮的一幕:母亲跪在阁楼内的墙下,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平分生命

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 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上一篇:欧洲茶叶市场考察报告下一篇:英文投稿作者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