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图书馆的宣传工作

2024-06-19

浅谈图书馆的宣传工作(共10篇)

篇1:浅谈图书馆的宣传工作

浅谈图书馆的读者工作

文章指出:研究和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有利于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特点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要,并预测他们的`阅读走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服务质量就会得到不断提高.

作 者:孙玉霞 作者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00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3)分类号:G252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 服务方式

篇2:浅谈图书馆的宣传工作

浅谈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文章对地方文献的`概论、意义、收集范围和原则、收集方式进行了阐述,对目前地方文献收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收藏好地方文献的具体措施.

作 者:傅晓岚 作者单位:重庆图书馆,重庆,400037刊 名:内蒙古科技与经济英文刊名:INNER MONGOLIA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250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地方文献 收藏

篇3:浅谈学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

1 导读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图书馆流通部的导读工作, 是指在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流通过程中, 结合图书馆自身的业务工作和服务工作, 开展有目的的文献阅读指导工作。当前图书馆流通部导读工作的主要目的:一是将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根据读者需要推送给所需读者;二是将内容高尚、符合社会发展理念和人文道德文献导引给读者, 它对加强读者的政治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建立读者健全的阅读心态, 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 充实读者的精神生活, 树立读者高尚的情操, 改善读者的思想方法, 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三是使用现代化的便捷手段服务于读者。在以信息资源数字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服务系统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服务时代, 图书导读工作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率地做好导读工作。

2 导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要注重思想教育。

图书馆是以提供书刊资料来为广大学生读者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单位, 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也对学生读者负有重要的教育责任。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 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师生思想尚未成熟, 鉴赏力也不够, 但是他们的可塑性大, 因此, 开展导读工作首先要注重思想教育方面。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内容丰富的好书, 就等于对学生进行一次思想品德教育, 可配合学校的有关部门对入学新生推荐有关残疾人立志成才等书籍进行热爱特师、热爱残疾儿童, 献身特教的思想教育活动。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主题向学生推荐有关的图书资料。

2.2 要注重系统性。

学校工作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学生开展导读工作也应该是一个系统工作, 而推荐的这些图书资料其本身就是一个系统, 它们有各自的体系、发展规律和过程。读者队伍也是一个系统, 由低向高发展。图书馆的一切工作都是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分不开的, 所以, 开展导读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个系统而开展。遵循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 要和学校的整体教育保持一致, 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

2.3 要注重实效性。

做任何一项工作都应讲究效果, 而导读工作的开展也同样讲究实效。图书馆里书海茫茫, 许多学生不知如何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 时而出现一种书多人借, 或一些有阅读价值的书而无人问津,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 导读工作做得细致、全面, 能使借阅率提高, 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3 对学生开展导读工作的具体方法

要想做好导读工作, 管理人员要了解读者的阅读动机、需求、兴趣及爱好, 要苦练基本功, 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来辅导读者, 解答读者所提出的咨询。对学生开展导读工作的具体方法概括有以下几种:

3.1 板报形式。

墙板、黑板报是导读工作中最简捷、最实用的方法。可以快速通报图书文献信息、新书预告:定期出版报也有利于馆内活动的开展,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给板报投稿, 也能活跃学生的阅读气氛, 达到寓教于学的目的。

3.2 编制推荐书目。

所编制的推荐书目可分为专业性和非专业性书目两部分。其优点有: (1) 便于图书馆藏书的收集管理。 (2) 便于各类图书文献资料的区别外借。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不同阅读需求的读者、不同类型的图书开展不同方式的服务。 (3) 根据各专业或各班级的教学特长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 (4) 可使借书人员有效地分流, 避免一些书籍借的人拥挤, 而一些确有阅读价值的书却无人去借, 从而提高库存资料的借阅率。

3.3 组织学生读者协会。

学生读者协会成员是从各班级选拔1~2名优秀的学生参加图书馆的管理工作。由于他们生活在学生中间, 可将馆内的文献资料的流通信息情况及时地传给学生, 起到了图书馆的义务宣传员作用;同时也可将学生中阅读需求、倾向及兴趣及时地反馈给图书馆, 这样就成了沟通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纽带, 由此看来, 读者协会是导读工作的信息反馈者与收集者。

3.4 开展课外讲座。

开讲座课, 能有效地推动导读工作的开展, 带动一类图书的借阅。利用讲座课可以将馆内库存的有参考价值的特教资料、特教科研成果及教学方法等, 请有关专业教师分专业开办讲座, 推荐给学生阅读, 这样可为学生提供教科书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资料, 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也拓展了知识面;也可请相关的教师开讲座, 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课外读物, 教给他们好的方法, 会取得好效果的。

3.5 开辟网上专题索引。

利用网上的优势, 在网上举行图书导读栏目, 让学生从网上就能找到自己想找的资料。如我校图书馆的阅览部, 就利用图书馆的主页, 这两年一直坚持开展网上图书导读工作, 先后办了医学现刊专题索引、两课参考、文学期刊导读等等, 大大方便了学生, 同时也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4 做好导读工作要着力提高图书馆流通部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学校读者的知识层次较高, 要求知识面广, 图书馆流通部的工作人员要想做好导读工作, 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业务能力。馆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深浅直接影响着信息管理与服务的水平, 所以应该具备更为丰富、深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信息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文化知识。作为流通部的工作人员, 第一, 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决定着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先进、科学的思维方式, 会激发人的创造能力, 获取丰硕的实际效果。导读工作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 正确对待自己的经验思维, 不断更新观念;积极进取, 激发自己的思维创造性, 提高导读效益。第二, 不仅要努力学习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知识, 还要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在社科方面, 必须懂得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 了解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流派、代表作及作者, 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具备学科知识和知识信息的挑选能力以及扎实的外语知识。在理科方面, 对每种图书的内容要有初步了解, 掌握各种书的适用范围和层次, 对本专业读者应推荐什么书, 非本专业读者推荐什么书, 哪些适合教师使用, 哪些适合学生使用,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 才能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层次的阅读需求, 给读者提供最新的、最有用的信息知识, 从而提高服务效率。第三, 工作人员必须明确职责范围, 熟悉工作内容, 同时还要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阅读倾向和阅读规律, 业务熟悉了, 服务质量也就提高了, 在导读工作中让读者体会到我们对他的热情, 这样和读者建立密切的人际关系, 读者就容易接受我们给他推荐的图书资料和宣传观点。做到有的放矢的为读者服务, 对做好导读工作很有帮助, 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建存.图书馆导读工作初探[J].邢台师专学报.[1]张建存.图书馆导读工作初探[J].邢台师专学报.

[2]王秀英.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之我见[J].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王秀英.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之我见[J].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3]王顺新.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学生读者的导读工作[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57-58.[3]王顺新.高校图书馆应做好学生读者的导读工作[J].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57-58.

篇4:浅谈如何做好图书馆的编目工作

一直以来,编目部门都是作为图书馆的后台业务部门,不直接面对读者,但是编目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使用。编目工作像是一个GPS 卫星定位,读者通过它才能快速、准确地定位到所需的文献。如果数据著录不完整,标引不准确,读者就会在浩如烟海的图书中迷失方向。因此,在编目工作中首先要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意识, 提高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满足读者的需求,提高服务的质量。

目前图书馆文献标引工作依据《中国分类主题词表》,词表中的词汇都是非常严格的规范词,虽然准确,但由于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新生词汇不断产生,词表中的词汇在时间上无法同步更新。读者想检索新生词汇,很难通过主题词查询到理想的结果。另外,主题词对于图书馆专业人员来说是必备的专业知识,而对于一般读者而言就很难掌握了,他们在查询中可能更倾向于使用较为宽松的关键词,因为关键词对于来自各个层面的大众读者来说更加方便、易用。所以,在工作中编目人员可以做增加关键词和关键词组的探索,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2.注重新技术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

进入联机编目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对编目工作效率的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过去需要人工完成的工作现在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编目工作中,还有一些工作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应用来提高效率。比如在做外国著者个人名称规范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来提高效率。如一本名为《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的新书,英文原名《Digital systems design using VHDL》,它的著者是(美)Charles H. Roth, Jr.,(美)Lizy Kurian John。在做原著者个人名称规范时,由于书中没有原著者的中文译名,编目人员需要通过查阅纸本的《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翻译出中文译名。如果在编目人员的计算机上安装这部工具书的电子版,就可以使编目人员在联机编目工作中不必去翻阅查询纸本工具书,这将会给编目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从而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努力提高编目人员业务素质

编目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需要编目工作人员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宽广的知识面。要确保编目工作的质量,图书馆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增强编目人员责任心

编目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这是做好编目工作的前提。善于发现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只要多用心、多检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编目员要增强责任心,本着对每一条数据负责的态度认真去完成。

3.2 定期组织编目人员进行业务讨论

增加定期总结讨论的次数,定期总结一段时间内经常出现的错误现象,提示每位编目员注意。在平时的编目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产生的分歧,大家都应及时提出进行讨论,达成共识,使每位编目员在每次的总结探讨过程中都有收获,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3.3 加强校对工作

要提高编目工作的质量,就要有效地控制错误率,可以采取自校、互校或抽校等形式,对各道工序的成果及时进行审查与校对,这样可提高全体编目人员重视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以防为主,防检结合,人人参加质量检查,使质量问题在每道工序中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编目工作的质量。

3.4 提高编目人员综合素质

对于从事编目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很多,既要有专业基础知识,还要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当前新学科、边缘学科的交叉渗透,编目人员只有其有广泛的知识面才能对文献进行准确分类,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4.不断加强编目队伍的后续建设

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对人员素质要求很高,专业性很强,培养一个合格的、全面的编目人员需要2~3 年的时间,而从事编目校对工作的人员最少需要具备5 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所以编目队伍的后续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4.1 选择优秀员工

在新员工的选择上,除了关注学历和专业以外,要选择那些喜欢书籍、虚心好学、踏实肯干的人员。只有从心里喜欢这项工作,才能把工作干好。

4.2 培养新员工的自信心

让新员工充分理解编目工作的特点和性质,认识到无论是传统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编目工作都是基础的业务工作,没有默默无闻的编目工作就没有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培养新员工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4.3 培养新员工业务能力

新员工在工作中,要虚心向老同志请教,也要让老同志把多年积累的编目经验传授给新员工,使他们能够迅速胜任编目工作,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不断进步。

4.4 提高新员工学术研究能力

在工作之余,应为新员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根据每个员工的专业特点和兴趣,支持和带领他们参与图书馆的各种课题研究,使新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不断提高。

5.结语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图书馆的编目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从传统的手工编目阶段进入到现代的联机编目阶段,计算机操作成为每个编目人员必须掌握的工作技能,编目工作的系统化和软件化也彻底改变了编目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而随着读者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需要更为准确、更加便捷地获取知识,这对图书馆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全心全意满足读者需求,注重新技术在编目工作中的应用,努力提高编目人员业务素质,不断加强编目队伍的后续建设,就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参考文献:

[1]倪红华,韩明杰,周学伟.强化编目工作中的读者服务理念[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年06期

篇5:浅谈图书馆的宣传工作

民族地区图书馆除了负担着为科研和生产服务,为提高当地各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服务的任务外,突出的是还应担负起收集和整理、提供民族地方文献这一特定的任务。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图书馆,在收集地方文献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在对地方文献收集的范围,类型以及民族地方文献的作用的认识和做法上,都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探讨的地方。本文拟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民族地方文献的范围和类型

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首先应该掌握该民族的历史概况,社会发展与地方文献形成的关系,再根据本民族的特点,调查了解地方文献资料在民族地区的流传形式、保存情况,进行有步骤、有计划的挖掘。

地方文献的形成与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文化、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有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建国后从原始社会跨越到封建社会、有的民族受封建制度的统治时期较长,经济、文化的发展落后于内地,地方文献的形成与汉族地区相比也相应的有许多不同之处。

地方文献的形式又与语言文字有密切的联系。有些民族的社会发展较为迅速,文化上受汉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地方文献中正式出版物占的比例也较大。而有的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把本民族的各种历史事件、传说故事、风俗习惯采用各种不同方式进行记载,如采用不同符号代替的、象形的、摹仿汉文字的。有的民族还用手势、队形及各种表现方式对事件进行反映,有的则以口头形式流传。

各民族地方文献形成与形式的差异,必然带来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工作的特殊性,收集范围也不能限制于地方志、人物志、革命史料、科技史志及本地区发行的一切正式出版物,还应该包括民族地区采用不同方式方法记载流传下来的一切能反映民族地区风貌的,反映政治、经济、山川、自然资源方面的.资料。如果根据各民族地方文献的形式进行划分,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进行收集。

(一)正规出版物。民族地区由于受社会发展、政治经济、语言文字的局限,正规出版物的数量与质量上都不能同内地公共图书馆相比,许多民族地区解放前从未纂修过地方志。所以这方面的地方文献主要是建国后的国家出版物中涉及有关民族问题的部分,以及民族研究单位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民族地区政府部门有关法令、材料汇编及外地著者反映民族地区的作品,及各种调查报告,资源考查等。

(二)非正规出版物。非正规出版物是构成民族地方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份。民族地区图书馆要根据自己民族地区地方文献形成的特点及与一股性公共图书之间的差异,确定收集的范围,根据对某个民族地区的非正规出版物的调查统计的分析,一般非正规出版物包括:

1、民族中为了反映某一历史事件,纪念历史人物等各种事件记载的碑刻、石刻,民族自然村的乡规民约碑、人物题记等。这些碑刻可以复制为拓片、照片进行收集。

2、由于边域纠纷冲突引起,对边疆领土划分、冲突事件进行详细记载的各种抄本、图册。

3、各个民族家庭中、自然村中对各种事件记载的家谱、村谱、户籍册、统计表。

4、至今流传在民族群众中的各种经卷、史诗及各民族采用不同方式对本民族事件记载的各种抄本、稿本。

5、能够为研究民族历史、民间艺术提供一定研究资料的画册、画卷及能够反映某一历史风貌的照片图册。

6、民族中受语言、文字限制,采用各种不同方式对历史事件进行记载的实物。

(三)口头流传的“资料”。严格说来,不属于文献范围;但我认为民族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不能仅限于文字的东西。口头流传下来的,把它记录整理出来也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我国少数民族口头流传下来的东西很多。收集时要保持原貌。口头流传的“资料”包括:民族地区的民间艺人演唱的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曲谱、曲调及各民族中广泛流传的神话、民间故事等。我国有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地方文献资料的收集工作更要着眼于实物资料和口头流传的活资料。

二、民族地方文献的作用

民族地方文献一向为民族地区图书馆所厚爱。有的民族地区图书馆把所收集来的地方文献资料称之为“镇库之室”。一般说来,民族地方文献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用于研究民族族源问题。有些研究人员一直苦于没有这方面的文字资料,只能借助于考古来开展研究工作。但它们仅是出土文物,没有文字根据。地方文献资料中的家谱、族谱、村史对这方面有着详细的记载,家谱中记载着家族的变迁。有的家族采用的父子连名制依据等,对研究该民族与外来民族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的文字根据。

(二)用于研究民族历史人物。地方文献资料中的碑刻、名人题记中对此就多有记载。如白族著名诗人赵藩的家乡,村口所立的“故里碑”中对他的生平简介,就为研究提供了较为可信的原始资料。

(三)用于研究民族文化的形成及民族文学的演变过程。例如:沐氏统治云南时期的地方典册、民族文史资料都已焚毁,流传至今的正规出版物几乎没有,但依靠大理州境内的洱源西山公社保存的白族民间演唱曲本、谱本、民歌抄本、稿本及流传在民间歌手口中的各种民歌却能找到与那个时期有关的许多文史资料。大理喜州的“山花碑”,文字方面借用汉字记白语,书写采用“三七一五”的山花体民族形式刻在碑上。这些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料为研究白族民间文学的发生发展,研究民族的历史和语言的发展,民族诗歌的源流及文字使用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资料。

(四)用于研究民族中的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由于民族文化的落后,对自然界侵袭造成的各种灾祸得不到理解,各民族对自然界的各种物质进行崇拜。有的民族从各种不同渠道传入了宗教。由于宗教的传入,加上民族中对自然界崇拜,民族地区工、农业各方面受到相当的影响。地方文献资料中的各种传说故事、经卷、神话、叙事长诗、还有在部分民间艺人中演唱的曲抄本、民歌,对各时期宗教的兴盛、自然崇拜的形式都有记载。

(五)用于研究民族艺术史、音乐史。例如:大理国时期的《张胜温画卷》,南诏国时期的《南诏中兴二年画卷》,及各种不同形式记载的大本曲本、吹吹腔谱本及民间艺人口中流传的演唱曲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南诏中兴二年画卷》中所展现的南诏大理国时期南诏开国的传奇神话历史故事,从画面上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宗教与政治的关系。这些珍贵的资料被研究人员称为“南中瑰宝”。

(六)用于研究民族科学技术的发展。民族地方文献中有不少记载民族建筑风格,建筑形式及建筑过程的数据,地方疾病的防治以及历史上民族地区有特色的各种生产技术资料。它们的作用往往是考古所难以达到的,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材料。

篇6:浅谈图书馆物业管理工作

有一部热门的电视连续剧《亮剑》,剧中李云龙有一段话十分精彩:“古代剑客和高手狭路相逢,假定这个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你明知不敌该怎么办?是转身逃走还是求饶?当然不能退缩,要不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有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军人就要有‘亮剑’的精神,亮剑精神就是军人的军魂。”我们作为物业人对业主也要有“亮剑”式的服务精神,才能把物业工作做好。

物业管理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公共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物业管理服务有别于特约服务和专项服务;受益群体的广泛性和差异性,使客观评价物业服务质量的难度增大;即时性和无形性,使得业主无法像有形产品的消费者那样意识到物业服务的真实存在;持续性和长期性,使得物业管理企业必须长时间接受客户的监督和考验。业主或物业使用人虽然共享一个住区,但是不同人群的主观喜好和经济承受能力的差别决定了他们对物业管理服务的需求是千差万别的,差别就容易产生矛盾,所谓“众口难调”在物业管理行业体现得最为突出。

正因为物业行业的特殊性,使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更要将服务放在第一位,也就是把物业管理的一切工作都看成是服务。服务是服务,管理也是服务,服务是出发点,也是归宿。既然业主成了房产的主人,那么主人所需要的就是服务,如果业主也是服务行业,那么业主服务的对象也同样是我们服务的业主。当然,提出服务至上的理念,并不是每天开会强调能够做好的,要将服务理念的精神深入到每一名物业人的心中,让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遇到业主时保持服务的热情,体现服务的质量,使物业工作得以顺利的开展,构建文明和谐的物业管理环境,为建设和谐社会出一份力。

我们所在的管理区域是一所大学的图书馆,图书馆现代化的管理和干净整洁的环境成为在校学生理想的学习场所,每天出入图书馆的读者数以千计。我们为图书馆既要做好大型设备、卫生清洁、秩序管理等基本的物业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协助做好读者的管理工作,才能使我们的业主——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更专心地做好图书馆学研究工作。由于图书馆是一幢性综合性智能大楼,我们特别制定了一套完善物业管理方案,使正常的物业管理工作开展之余,也能很好地引导读者正确的使用图书馆。如:图书馆规定读者须凭本人借书证入馆。因为读者大多为在校的大学生,他们充满自由的向往,因此不能自觉遵守图书馆的管理规定,当我们大门岗的保安员发现读者冒用借书证时,有个别读者还不以为然,认为保安员小题大做,我们的保安员礼貌地向读者解释这是规章制度,需要读者自觉遵守。身为一名保安员,或许他的学历不高,而当他所面对高学历的业主时,只有克服心理的胆怯,要勇于指出违规读者的错误之处,才能很好地完成维护秩序的任务,达到图书馆的管理要求。

在图书馆的物业管理工作中,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其次是图书馆的广大读者,对这两者的服务差异,也是我们平时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随着在校学生的经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于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当他们有困难的时候,立即就会想到找物业管理部门处理;当被物业部门的保安员发现有违规现象时,他们就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甚至拒绝承认错误。而我们也只能委婉地提出批评的意见,至于他能否改正,也要看学生心理承受而定。有些读者在自习的过程中,因为没有保管好个人的物品造成丢失,他们当中还有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寻找失物的,就是在丢失物品的地方张贴“失物寻找”启示,希望有好心人能将他的物品还给他。有时看到这些“启示”觉得又可气、又很可笑。可气的时明明张贴有很多的安全提示,可是大家偏偏都不在意、也不重视;可笑的是这些大学生既能用这么天真的方法来寻找因为自己粗心而丢失的物品。我们遇到过一名“丢失”了两次手提电脑的读者。有一次,他自带电脑来阅览室学习,在自习的过程中接了个电话需要离开图书馆,他想着反正待会还会回来继续学习的,干脆把手提电脑放在阅览室里好了,应该不会有人要的。于是便离开了图书馆。当值班的工作人员发现这台手提电脑长时间无人使用,他的主人也不知去向,出于责任心,老师将手提电脑整理好后送到大门给保安员保管,以免丢失。大约过了几个小时,这名读者办完事情后回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发现手提电脑不见了,吓得他四下

/ 2

寻找,经过工作人员的核实后便将手提电脑还给了他,他感慨:果然是虚惊一场。不久,他与同学一起来图书馆自习,也带上了手提电脑,中途又接到电话需要外出,他交代好他的同学帮他保管好手提电脑,同学也答应了,于是就他放心的离开了。刚在他离开不久,图书馆因临时停电需要闭馆,老师清场时发现,有一台手提电脑似乎很眼熟?哦,原来是上一次曾经丢失的那台,不禁感慨:如今的学生啊!于是只能将手提电脑交到物业部门处理。不久,那名同学找到了我们,理直气壮地要求快把手提电脑还给他,理由就是原来帮他看电脑的同学因为有事临时离开了,没能及时带走他的电脑所以才被老师收走的。我们于是耐心地跟他解释这样做的不安全因素,他甚至反问,难道会被其他读者带走?这位读者看到有物业管理的图书馆安静、美好的学习氛围,而忘了物品保管的重要性,虽然对我们的工作树立了信心,尽管目前我们所提醒的安全问题被他所忽视了,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安全教育的引导工作,使读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财物的损失。因此,在图书馆的物业管理工作中遇到形形色色的读者,关键是要摆好服务的心态,我们既要维护好图书馆安静和谐的美好环境,又要充分认识到读者放松警惕的危害性,既对大家经常进行安全提醒工作,又要对诸多读者不能认识到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做好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

当遇到业主找到我们的时候,假定这位业主是对物业工作是不满意的,我们明知道他不理解怎么办?是置之不理还是让他继续固执己见?当然不能逃避,要不然就不配做物业管理人。只有我们认清行业的形式、摆正服务心态、冷静分析业主不满意的原因,积极地应对,一定能融化业主心理的坚冰。这需要每一名物业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服务好每一名业主,才能有一个社区的和谐,一个一个社区和谐了,社会的和谐就多了一份安定的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要从自我做起,从本岗位做起,树立物业服务精神,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多做贡献。

篇7:浅谈省级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6 熊润芝: 省、市图书馆的地方文献收藏工作 赣图通讯,1982.(4)

7 朱其华: 天津全书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处〕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1997.(1)

篇8:浅谈图书馆的宣传工作

1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改革历程

1.1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开始,图书馆流通工作发生了第一次转变。

在信息化前,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一直以手工方式从事图书的检索、借还工作。读者通过卡片手工检索所需书籍、馆员通过卡片查找读者需要借阅书籍。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架位不乱,缺点是矛盾重重,如:读者要有良好的检索素质、检索书籍需要时间多、关键是检索到书籍在书库查找也需要大量时间,有时还查不到,读者怨言挺多。在信息化建设后,面貌有所改观。读者检索到所需书籍卡片时,馆员不需要再到库里找书就能告之读者所需书籍是否有,另一方面图书馆这时已经开始试验开架阅览方式。虽然架位少,但是所放书籍是读者阅读率高的书或者是新书。总者,虽有所改变,但对读者而言,还是不太方便。

1.2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前提下,流通工作进行了第二次飞跃。

这时期的文献呈现多样化,读者的需求层次化。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图书馆流通工作变革。一方面图书馆强化了内部网络化建设。目的是利用计算机对流通工作中的流通信息、流通状态进行自动控制,同时也方便读者查询图书馆的各种信息。现在高校图书馆比较流行的系统有南京大学图书馆研制的“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深圳市图书馆的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等。高校图书馆根据读者的需求,按照人性化的理念,引进OPAC(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ue)机,即联机公共查询目录,极大地方便读者。另一方面在国家、地区政府的支持下,图书馆界加强合作,建立文献资源共享机制,实现网上联合编目、馆际互借等业务。正如美国学者贝克在《资源共享的未来》一书的前言中写到;“今天的图书馆正生存在一个相互依赖的时代。”

1.3在数字潮流中,高校图书馆正在向复合性的图书馆发展。

面对机遇与挑战,流通工作的第三次变革旗帜已经升起,正扬帆前进。1996年英国的图书馆学专家苏顿在《未来的服务模式与功能的融合》的文章中使用了“复合图书馆”一词,后被图书馆界认可。复合性图书馆不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两种不同形态的叠加,而是有机结合。流通工作在复合性图书馆运作模式下,会将传统业务与网络结合,突破时空的限制,随时随地地为读者服务。现在沿海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开始在馆内引进自动化设备,如自动借还机、自动打印机、自动上网计费机等设备,将馆员从简单工作中转化出来,从事网上咨询、学科馆员服务、信息查询、课题查新等业务。其次,这种变化极大地方便了读者。

2面对第三次变革,国内有些高校转变中遇到问题,改革的步伐放缓

2.1由于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影响了对信息的搜集、加工能力,制约创新能力,致使流通工作的改革在全国高校发展良莠不齐,差距明显。

差距有:地区差,即:越靠近临海地区或者说发达地区,图书馆的变革步伐越快,流通工作的种类越多,读者的满意度越高。而内陆、边疆或者落后地区的高校图书馆发展也不齐,有的还处在信息化共享阶段,有的正在向复合图书馆迈进;垂直差,中央直属院校尤其是211工程院校与省级或者地区级院校形成的差别;表现在国家级院校发展快,设备更新快,服务内容广而深,辐射面广,影响大,是流通工作改革的引领者。地区院校受到地区差的影响,缺少了改革的动力,只能按部就班的工作。种类差,普通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也存在差距。普通院校发展快,高职高专慢,有的高职高专院校才对图书进行回溯建库工作。

2.2由于图书馆经费的影响,制约了流通工作的改革。

受到地区差、垂直差的影响,发达地区或者211工程院校,学校经费足,给予图书馆建设的支持也就越多,对图书馆的发展越有利。这些院校的经费大约是2000万到4000万,而内陆地区只有300万,有的比这还要低。另一方面国际电子书库价格每年在疯涨,图书与期刊价格也在上涨,使内陆院校的本来不足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用于图书馆的建设与改革更是纸上谈兵。

2.3由于图书馆馆员的素质影响,致使流通工作改革步伐缓慢。

高校图书馆竞争由原来的馆藏数量与建筑规模的竞争向信息资源的搜集、组织与服务转变,馆员的素质决定了这种转变,需要馆员在图书情报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拥有相关学科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带头人、信息导航员、信息管理员、信息咨询者。但现实是,馆员离这种要求还具有一定距离。

3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困难,加快改革的步伐

3.1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卷二》画诀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要想与时俱进,管理层与馆员们就必须走出去考察、学习。我们不能每天坐在图书馆里想如何使流通工作适应复合图书馆发展的要求,如何创新服务模式。只有走出去,看到别人的长处与优势,才能迸发出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加强沿海与内地、部署院校与省、地级院校、普通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者们、领导们的交流。可以请进专家学者,做有关图书馆建设及发展趋势的报告、图书馆流通工作创新案例等。

3.2高校图书馆在节流的同时加强与学校领导沟通,增加图书馆资金投入。图书馆是公益部门,创收能力差,只有节约开支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图书馆在资金有限情况,电子资源可以采用一些免费的数据库。如ESA、INFORMS、NRC等数据库。图书馆硬件建设上可以慢慢行,但在软件上应加快步伐,积极探索服务方式的改革。如学科馆员制度、馆际互借、联合编目等等任务。

3.3按照复合图书馆的要求,加快高校图书馆馆员知识的更新能力。高校图书馆针对馆员素质的提高应建立和完善一套激励机制及评价机制。内部引入“竞聘上岗、择优入取”的竞争机制,激发馆员的学习动力;培训机制,开阔视野。树立学习型图书馆文化。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说过:“活到老学到老”,图书馆员应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的信念,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与素质。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科研、教学、信息传递的中心,应在机制上建立一种学习氛围。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团队,通过团队彼此学习各自的优点,同时也可以聚大家之力,深化服务,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

3.4高校图书馆的流通工作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中需不断进行变革,适应读者的需求。

摘要:图书馆流通工作的改革是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以美国国会图书馆发行MARCⅡ的机读目录为标准,开始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始阶段、发展阶段、高级阶段。本文以这为背景,根据读者需求的转变,汇总了流通工作的改革过程,并侧重说明现阶段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改革

参考文献

[1]曹红英.浅谈现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素质及提升策略[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36

[2]陈能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8

篇9:浅谈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流程优化

摘要: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比较多,每个工作流程进行期间耗时也耗力,使得图书馆采编工作效率比较低下,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高效率借阅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提高。本文提出提高读者推荐书籍的积极性,提高“访”环节工作质量,以及将图书编目工作外包,提高编目效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图书馆 采编工作 流程优化

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优化高校图书馆采编流程,提高采编效率和质量,对于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读者,促进高校教学、科研良性发展有重要意义。

1、图书馆采编流程存在的问题

1.1对“访”的环节重视不够

图书馆采访工作中的“访”是指对读者进行访问,征求和收集读者对图书馆文献资料的需求信息,以便使图书馆采购的文献资料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需要。因此,“访”的环节是图书馆管理最基础的环节。高校图书馆普遍存在着对“访”的环节重视不够的现象,未能很好的收集读者意见,采购的文献资料不适合读者需要,借阅率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图书馆服务意识淡漠,图书馆自身重“采”轻“访”。由于收集师生们的书籍需求信息是一项比较繁琐的工作,因此一些图书馆只考虑如何完成采购任务,而未进一步考虑采购的书籍是否是师生们最需要的。二是师生们对推荐图书不热心。各学校图书馆一般都有读者留言本,以及图书馆网页上有读者建议栏目,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有何意见,以及有何书籍推荐都可以给图书馆留言。但是许多教师和学生对此不重视,很少留言,或者留言的推荐信息很不完整,推荐书籍的书名、作者、版次、ISBN号等基本信息都不完整或是有错误,导致学校难以根据这些留言推荐信息购买书籍。

1.2编目工作效率不高

主要表现为新书到馆后,不能及时编目上架,供读者借阅。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十分迅速,许多书籍出版后一年甚至半年就慢慢过时。

2、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优化探讨

采编工作是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首要环节,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业务工作。面对传统图书馆采编工作模式的种种弊端,面对现阶段高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必须要寻找一种优化高效的方式来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工作效率,节省图书馆采编成本。

2.1采取激励措施,提高读者推荐书籍的积极性

2.1.1提高读者推荐书籍积极性的必要性

图书馆的职能就在于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文献资料,如果图书馆采购的文献资料不能适合读者的需要,那么即使图书馆藏书数量再多再丰富,也不能对读者有所帮助,只不过是白白浪费宝贵的购书经费。但目前高校少则几十个专业,多则上百个专业,图书采编人员难以做到对每个专业都熟悉,而且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学科发展得非常快,知识更新也非常频繁,图书采编人员很难及时跟踪学科发展的动态从而使采购到的书籍不过时。相反,学校师生是各专业知识的传播者、研究者、学习者,他们对各专业知识的发展动态比图书馆采编人员有着更为深入的了解,他们推荐的书籍更加适合自身的需要。因此,图书馆要想采购到符合读者所需的图书资料,首先必须大力加强“访”环节的工作,大力收集读者的需求信息,只有这样图书馆采购的文献资料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满足读者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访”环节的工作是图书馆最基础的工作,这个环节的工作做好做扎实了,其他环节的工作才有意义。

2.1.2在读者中广泛开展评选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的活动,提高读者推荐书籍的积极性

图书馆要建立多渠道的读者推荐书渠道,并且对于读者的书籍推荐信息要认真记录、整理,作为采购书籍的重要参考。同时,为了激励读者推荐书籍的积极性,还可以以读者推荐书籍借阅率的高低,按照一定比例评选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首先,在学生中开展评选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的活动。对于获得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的学生颁发奖状,如果条件允许时也可以发给一定的奖品;同时,建议学校在评选学生各项奖学金、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时,对获得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称号的学生适当照顾,把是否积极向图书馆推荐书籍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另外,获得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称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生热爱阅读,书籍涉猎广博,知识面宽广,建议学校在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就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获得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称号的学生。其次,在教师中开展评选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的活动。建议学校在评选优秀教师、职称评定时,把是否积极向图书馆推荐书籍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对获得优秀图书采访资料员称号的教师适当倾斜。以上这些措施需要得到学校领导重视、支持才有可能做到,这首先需要学校图书馆自身要高度重视,积极向学校领导反映、强调图书馆在学校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争取学校领导的支持。

2.2 将图书编目工作外包,提高编目的效率

图书编目业务外包是指图书馆将图书编目工作承包给图书供应商或是专业的图书编目机构完成的一种图书编目管理方式。图书市场的发展,使得编目外包成为可能。目前,图书市场上的书籍供应商非常多,图书市场已经成为买方市场。众多书籍供应商为了获得订单,不仅仅在图书价格上开展竞争,而且纷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以最大程度的满足客户的需要,如帮助客户贴条形码或磁条、书籍分类、盖馆藏章、免费配送书目数据、书籍编目等服务。竞争的结果使得许多大型书籍供应商的技术服务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专业,一些书籍供应商甚至组建了自己专业的图书加工队伍,负责为客户提供各项图书加工服务。这使得高等院校图书编目外包成为可能。

图书馆采编工作流程模式的优化不仅有利于节省图书馆的书籍管理成本,提高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工作效率,更加有利于读者快捷、高效的搜索到自己需要的图书,节省借阅时间。但是对于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流程模式的优化工作要始终以读者的需求为基准线,以节约图书馆的采编成本和管理成本为目的。对采编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将环节进行简化。

参考文献:

[1]侯文利.图书馆采编业务流程优化探析[J].现代交际,2011(8)

篇10:浅谈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

地方文献一般是指内容上带有地方性,同时具有重复使用价值和保存价值的文献。主要包括地方志、地方出版物、地方人士著述及地方性的其它研究资料、调查报告、档案、薄录、碑记、家谱、族谱、地图、照片等等。由于地方文献与地区经济发展、文化建设及专业研究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文献在记录某地区历史、现状、为某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提供服务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因此在公共图书馆中,地方文献已越来越广泛地得到重视。早在1982年文化部颁发的《省(自治区、市)图书馆工作条例》中就有“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和地方文献”的规定,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地方文献工作和地方文献理论的研究日趋繁荣。本文拟就河南省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实际情况对它的收集、整理和利用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河南省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地方文献馆藏现状

河南省地处中原,交通便利,自古以来便是人杰地灵、文化鼎盛之地,长期处于政治文化中心,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改革开放、经济繁荣的今天,它正以新的姿态焕发青春。纵横古今,河南省地方文献资源十分丰富,作为省图书馆,我们理所当然地担负着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工作。早在八十年代初我们便设立了专门的地方文献部,十几年来地方文献馆藏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地方文献在藏书建设方面的独立系统。为了方便叙述,我从时间上以19为界线将地方文献划分为古代地方文献与现当代地方文献两部分。

1、现当代地方文献

主要包括河南和籍贯属河南的现当代各界人士与河南有关的著述,各种出版社、学协会及史志研究机构编辑出版的与河南有关的各种正式、非正式出版物等。

①图书:目前集中存放的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地方文献图书约七千余种一万五千余册。这些图书包括现当代省内各地市县地方志、各地邮电志、粮食志、商业志等专业志、各地经济统计年鉴、文史资料、历史考古文献、河南人物传记、地方作家文艺作品、河南民间艺术、风光民俗、科研资料等。

②期刊:地方文献期刊已装订成合订本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达470余种。内容包括党史资料、省情统计、改革论坛、经济探索、社会科学动态、河南内参、医学动态、地质情报、农林科技、交通运输、化工、能源、建筑、烟草等等。仅省内各大、中专院校校报就有50余种。

③已装订成册有卡片式目录索引的报纸合订本88种,包括地市县机关报、晚报、区报、地方文化报、各地教育报、学报等等。

④解放初期至七、八十年代旧报合订本345种2999册。

⑤1912年至1949年之间的出版物。如民国间漕运、矿业资料、国民党政府工作报告等地方文献资料近40种,《东京梦华录》、《中州人物考》等地方文献资料十余种。至于散见于旧平装目录中未及挖掘的地方文献资料如《河南财政说明书》、《太行区财政工作》、《河南警政》等未有准确数目。

综合以上现当代地方文献馆藏状况可看出:(一)我馆所藏地方文献比较全面、集中。文献涵盖面广,涉及到河南各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医药卫生等各个方面。(二)期刊连续性不强。由于期刊采购人员变动、期刊改刊等原因,期刊资料虽种类繁多,但就某一种期刊而言,资料不够完整系统,有不少缺期现象。(三)民国期间地方文献资料比较散乱,有待整理。(四)馆藏地方文献特色不够突出。大多是在地方文献广义范畴内泛泛收集,缺少重点特色收藏,地方文献的特色是地方文献的生命力所在。作为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在尽可能广泛收藏地方文献的基础上,要有着眼点和重点,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从省情出发,搞特色收藏是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重要途径。例如河南是个农业大省,农业方面的资料可以是个重点;河南豫剧全国闻名,豫剧资料也可作为馆藏地方文献的特色来收藏。(五)与我馆一百多万的现当代中文图书藏书量相比,地方文献所占比例偏低。

2、古代地方文献

我馆19建馆,是全国建馆最早的图书馆之一,长期的历史积淀,数辈图书馆人的努力,我馆古籍地方文献也较为丰富。现有专门目录的河南古代地方志260余种,包括民国后据旧刊本重印的及解放后影印出版的。其中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万历)辉县志》、《(康熙)许州志》、《(顺治)息县志》等都是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孤本。我馆还藏有90余种河南地方志缩微胶卷。这些历代纂修流传下来的地方志,深入到河南各地不同时期的方方面面,大至政治变革、典章制度、文化渊源,小至百姓衣食、民风民俗等大都有翔实的直接资料记录。至于更为具体的书院志、寺庙志等,更是一方水土某时某地的详细文献见证。这些宝贵的地方文献资料能够有幸保存至今,对于我省的经济文化发展和专业学术研究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其次是分散保存于经史子集书目中未集中整理的古籍地方文献资料,数量不可低估。先以我馆古籍藏书集部为例。总集中(金)元好问辑的《中州集》、(清)苏源生辑的《国朝中州文徵》、集丛中(明)刘昌辑的《中州名贤文表内集》、(清)宋荦《商丘宋代三世遗集》等,几乎网罗了元明清河南地方文献文学类的主要部分,是研究我省乡邦文献和风土人情重要的资料室库。别集中的地方文献资料更是十分丰富。其中北周著名诗人庚信(南阳新野人)的《庚子山集》有清康熙、道光、光绪及民国等各种版本20余部;杜甫(河南巩县人)各种诗集著作各代版本60余部、800余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河南孟县人)之《昌黎先生集》等各种版本40余部、500余册,这些馆藏地方文献对于研究这些文学家的艺术成就及他们在河南文化史上的地位有很大价值。在宋代政治活动中有着重大影响的北宋大臣相州安阳人韩琦、南宋民族英雄河南汤阴人岳飞、元代中书左丞、馆阁巨手汤阴人许有壬、明初文渊阁大学士滑县人宋讷、清代学术家孙奇逢(祖籍河北容城,明亡隐居辉县)、豫东商丘人侯方域、宋荦、贾开宗等人的著作都馆藏甚丰。其中侯、宋、贾之著作构成清代前期豫东商丘文化极富特色的体系。再如我馆所藏子部中的小说《歧路灯》深刻反映了清康熙、乾隆年间的河南地方社会生活,被认为是河南前清时期的风俗史。史部中馆藏善本《捻军闻见录》记载了清末捻军在河南夏邑、永城、商丘等地的斗争情况,是具有很高史料价值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等等。这些古籍中丰富的地方文献对于河南历史上各方面的研究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二、我馆地方文献的收集工作

地方文献是公共图书馆藏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收集工作直接关系到藏书的质量和特色。由于经费紧张、从事收集工作人员少及地方文献本身种类繁多、内容庞杂等诸多原因,给地方文献的收集造成许多困难。工作中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

1 现当代地方文献的收集

①明确地方文献收集范围,制定收集计划。

在工作中我们规定凡是与河南地方有关的有保存价值的文献资料不拘文献载体及文献形式之不同皆在收集之列,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应本着“重地方特色,稀有及重要者首先入藏”的原则。例如省内方志、专业志、核心地方期刊及其它较少见的反映河南地方特色有独特价值的文献资料都在首先收集之列,而一些虽由地方人士著述或由河南本地出版社出版但与河南地方性联系不大的文献可不予收集。这样分出轻重缓急,把有限的人力物力用在适当的地方,有利于提高文献的质量和价值。每年初,我们根据社会需求及经费多少,制定出较详细的收集目标和计划,进行有步骤的收集工作,并预留少部分经费,以备收集到计划外优秀地方文献资料时之需。

②与省新闻出版局及地方文献出版部门建立联系,多方获取信息。

为了在收集工作中占主动,我们与主管河南地方出版物的省新闻出版局建立联系,这样不仅能及时全面了解省内地方文献出版情况,而且能获取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做好防止地方文献资料流失的截流工作。例如10月我们从省新闻出版局了解到他们有一批历年来呈缴的河南省旧报纸资料准备处理,立即组织工作人员数次去分拣挑选,从中筛选出数百种地方报纸补我馆馆藏之缺。其中有不少保存完好的合订本及早已停刊的地方报纸等不易收集到的文献资料,非常难得。这种收集还节约了大量经费。我们还与省内各出版社、地方志编辑委员会、各史志办等有关单位建立起长期联系,对其所出书刊进行全面了解,再取其地方性强,有收藏价值的悉数收集。还通过报纸、广播、广告及其它可能的信息渠道来了解地方书源,努力拓宽收集途径,并利用一切机会对不成系统的缺藏部分进行可能的补充。

③采取灵活多样的收集方式

地方文献的收集方式比较灵活,除一般的订单订购、外出采购、接受上门推销外,让可采用摘抄、复印甚至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口述录音等多种方式,其中以搞各种地方文献展览、开座谈会等形式来宣传馆藏,进行免费征集也是一方面。在经济发展、注重信息的今天,许多公司企业都办有自己的报纸及多种内部资料,这些资料地方性较强,直接为各条战线经济建设服务,创办者的目的不在于赢利而在于宣传,他们一般很愿意借助于省图书馆这样一个拥有大量流动读者群的单位来扩大影响,因此免费收集这些地方文献资料是双方都何乐而不为的事,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扩大宣传使这种收集更广泛化和经常化。

④面向社会基层,深入调查采访。

地方文献中相当一部分非正式出版物因不被重视,印数较少等原因仅保存在某些单位和个人手中,特别是一些年代久远的资料。工作中我们必须不放过任何线索,深入到社会基层进行调查访问搜集。例如走访本地一些利用地方文献搞研究并有所成就的专家学者,从他们那里了解某方面地方文献的线索等。

⑤培养地方文献采购人员素质

任何一件工作,人是重要因素。地方文献收集不仅要求工作人员掌握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基本理论,更应该增强他们对社会需求和服务对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地方文献资料的准确把握和敏感性。并鼓励工作人员建立广泛的以工作为目的良好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地方文献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这样才能在这一特殊的工作领域,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把收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

我们的收集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缺乏详细采访条例,不同的工作人员有自己一套不同的工作方式,产生了工作中的盲目性。建议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支持,建立起各种地方文献出版物向我馆送交的“呈缴制”,这样有利于省图书馆在全面收集地方文献方面得到经费和质量的保障。

2 古代地方文献的收集

我馆现藏古代地方文献大多是经前辈们收集保存下来的,我只略谈几点。

①我馆古籍线装书是在“大粱书院”和“明道书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放后政府拨款委托新华书店到民间收集大量古籍由我馆收藏。几十年前,我馆工作人员曾以论斤购买的方式深入基层访求到不少古籍。想必其中地方文献占一定比例。

②我馆曾以购买缩微胶卷的形式对缺藏的河南方志90余种进行了收集工作。其中《(康熙)新乡县续志十卷》、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顺治)滑县志十卷》、清顺治十一年刻本等,都唯有北京图书馆藏有,对于我省来讲,是弥足珍贵的地方文献,缺藏的遗憾能以缩微胶卷来补偿,也算是件幸事。

③对于全国范围内重新出版的古籍资料,只要是与河南有关的地方文献,我们也采取购买的方式来补充馆藏。例如明嘉靖二十年刻本, 1961年上海古籍书店影印天一阁本《许州志》等等。

④凡是到我馆来要求鉴定和出售古籍的读者我们都热情接待,并说服他们将古籍交由条件较好的省图书馆收藏。对于价值较高的古代地方文献我们也不排除购买或复印的可能。

总之地方文献的收集是件长期的艰苦而细致的工作。它需要通过工作人员代代相传的辛勤努力积累才能逐步完善馆藏,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地方文献藏书结构。

三、我馆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就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整体而言,馆藏和收集是基础,整理是前提,利用是主要目的。我认为地方文献的整理包括加工与开发整理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针对新书刊借阅前的处理而言,后者则是针对文献中不够集中不便利用的地方文献资料进行二次发掘开发而言。

1.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加工整理与利用

①加工和整理

对于现当代地方文献而言,加工主要是指对新书刊等的分类、登记、做目录索引、入库、上架等投入流通前一系列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分类准确,加工及时,尽快使新的地方文献资料与读者见面,投入使用。 整理一方面是对于过期资料进行回溯性整理。例如我们为了使自解放初期保存下来的一些河南地方报纸得以利用,在97年组织人力对这些存放已久的散乱报纸进行了大规模分拣整理工作,最后分门别类装订成册,共有345种2999册。其中某些报纸数次改名、停刊、复刊,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加以耐心查证,进行了创刊、停刊、改名、缺期等方面的详细记录。虽然有些报纸有缺期现象,但这些报纸历经数十载,尤其是经过文革的一场浩劫,能保存下来已相当不易,十分珍贵,这些旧报纸作为历史的见证对于了解和研究河南这几十年间的政治历史等有很大文献价值。这项整理工作还为国家缩微中心进行缩微保存创造了便利条件。

另一方面是对现当代地方文献进行专题开发。由于地方文献在为政府机关决策提供参考,为公司、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为科研人员研究提供材料和论据等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因此与机关、企业、科研单位等建立联系,有目的地搞好地方文献专题开发利用是地方文献整理的重要方面。

②利用

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利用主要集中表现在阅览室借阅及咨询服务方面。以97年为例,地方文献阅览室接待读者7165人次。借阅对象包括党政机关干部、教师、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及以增长知识为目的的普通读者。例如在97年由郑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与郑州晚报社联合主办的《“红桃K杯”郑州历史文化名城知识竞赛百题》活动中,我馆地方文献阅览室发挥馆藏优势,为读者提供诸如《河南大辞典》、《郑州市情》、《郑州古今要史》、《郑州市教育志》等大量相关资料,仅此活动期间,就接待读者数百人次,在宣传郑州、热爱家乡这一活动中实现了馆藏地方文献的利用价值。我们还多次为来河南考查地理环境的日本学者提供资料,为日本留学生提供河南名胜古迹资料,为来自福建甫田到河南寻根的读者查找家谱方面的资料。这些咨询服务的例子举不胜举,是对我馆地方文献实用价值的最好肯定。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术研究的日益繁荣,地方文献作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最直接的资料服务于各行各业,阅览室地方文献利用率逐年增高就是一个证明。领导干部在这里寻找某些决策的依据,专家学者在这里为学术研究找到材料和论据,普通读者在这里了解河南各地的方方面面。

对于现当代地方文献的利用我有两点建议:①建议在馆藏达到一定规模、复本量有所保证时开展书刊外借,方便读者。②建议利用现存馆藏地方文献与某些单位搞联合开发。也即将前面所谈到的经过二次整理开发的地方文献资料运用到实践中去,使其得到更好的利用。

2.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

馆藏古代地方文献十分丰富,但在整理和利用方面存在不少缺憾。原因之一是此项工作要求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较高,而年轻人缺乏专业培训和经验;二是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整理起来耗时耗力,工作量较大;三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曾经做过的工作由于年代久远、人员变动等原因被湮没,不为后人所知,许多工作要重新开始。

①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

古代地方文献的整理任重而道远,它要求工作人员有沉潜于中的能力和素质对这项必须付出大量劳动短期内却未必有明显成果的工作有足够的兴趣和热爱。古代地方文献整理大有潜力可挖,根据我馆情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对于古代地方文献中本已成书的地方志等反映历史上河南某地某方面的地方文献资料。择其对于当代有一定意义和利用价值的可以点校、翻译等形式重新出版,使它们从图书馆的书架上以新的`面貌走向社会,更易被接受和利用。还可结合馆藏与出版社联合编印“河南地方文献丛书”等,有计划地系统开发馆藏文献。(二)从卷帙浩繁的古代文献中选取各种角度搞地方文献汇集。古籍文献浩如烟海源远流长,其中的地方文献资源难免会湮没其中,利用起来十分不便。因此只有进行有目的的专门地方文献汇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例如需查河南某地古人资料,如常备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等工具书未收入此人,人们便会想到此人籍贯所在地的河南方志,但如果不清楚此人具体籍贯就难办了。因此如果我们能把河南各地方志人物卷中的河南人物编成《河南名人辞典》会是件十分方便有益的事。至于再对散见于其它古籍(例如河南人诗文集序跋、传记)中的人物资料做一收集以补方志之不足,则可使此项资料汇编工作更为完备。(三)建议编印我馆地方文献目录及提要揭示馆藏。将我馆所藏地方志、乡土资料及经史子集中其它地方文献资料先集中编制完备的目录,再逐一以提要形式揭示出来,不仅是摸清馆藏古代地方文献家底的有力措施,也可大大提高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程度。

②古代地方文献的利用

地方文献的整理和利用是紧密相联的,搞好了开发整理也就自然方便了利用,目前我馆古代地方文献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向读者提供资料等方面。例如辉县市文化局某同志来信咨询百泉书院明清两代题写碑刻十八位官员简历,我部从《河南通志》、《续通志》、《卫辉府县志》、《辉县志》等馆藏地方文献中查到此方面资料,满足了他的研究需要。再如一位日本留学生来我部要求查阅河南武术方面的资料,我部工作人员从《河南府志》、《洛阳县志》、《新安县志》等地方志中帮他查到所需资料,解决了他的困难。多少年来,不计其数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从古代地方文献这块沃土中汲取营养,提高了素养,增长了才干,在各行各业进行着辛勤耕耘。

3.综合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资源

考虑到现当代地方文献与古代地方文献连续性等原因,我馆于1994年将主要负责当代地方文献的地方文献部与古代地方文献归属的古籍部合并为历史文献部以便统一管理和开发。我馆所藏大量地方文献记载了河南地区自古至今的灿烂文化,反映了河南历史发展和现状,对于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社会需求促进了地方文献的发展,而地方文献的繁荣又直接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因此根据社会需求搞好地方文献综合开发是进一步做好地方文献工作的必然趋势。就我馆情况而言,打破古代地方文献与现当代地方文献界线,合理开发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专题特藏。可将集中反映河南某方面特色的地方文献资料以专题特藏的形式予以揭示,可设专门书架、专门的目录索引。(二)专题资料汇编。我们可以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科研课题的需要,将散见古今地方文献中的某类专门资料以摘抄、复印等形式整理汇编成册,提供集中的原始资料依据,为广大读者服务。 由于地方文献资料的独特性和复杂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实行现代化技术管理,利用计算机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进行存贮、检索、二次文献整理等工作都将是事半功倍的。

地方文献资料从古到今,涉及到河南地区不同时期的方方面面,其间凝聚着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和智慧,我们从任何一个角度开发都会有取之不尽的资源财富。其实地方文献的整理开发和利用本身就是互为因果而价值循环递增的一种活动。人们根据以往的地方文献进行开发利用,其间又形成大批新的地方文献。这样不断开发,地方文献愈加丰富、详细,形成对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详尽资料记载并流传下去,又成为后人进一步研究的依据和前进的台阶。

以上主要谈了我馆地方文献馆藏现状及在收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恰当与否,敬请同行批评指正。

上一篇:幼儿园期末总结心得下一篇:北京旅游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