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4-06-16

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9篇)

篇1: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心理弹性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学者虽然没有形成对“心理弹性”概念的统一认识,但却基本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从个体发展结果的角度界定,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遭遇严重挫折和威胁的情境下,仍能获得适应和发展良好结果的心理现象。二是将心理弹性视为个体所具有的能力或素质,指“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个体从消极经历中恢复过来,并且灵活地适应外界多变环境的能力”。三是侧重于动态理解的过程性界定,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一系列能力和特征通过动态交互作用而使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成功应对的过程。”在这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中,过程性界定实质上包括了前两种观点的核心内容,强调了个体的良好适应能力和发展变化的结果,其同时描述了危险性特征和保护性特征之间的动态性。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是基于这种概念界定基础上进行的。

二、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国外学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心理弹性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与‘危险性因素’相对的内外部‘保护性因素’”。那些阻碍个体正常发展、使个体受伤害或导致不良发展结果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都可以称为危险性因素。而保护性因素则是指能减轻不利处境中的个体所受到的消极影响、促使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各种因素,其中包括个体性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如:儿童的个体因素有智力水平较高、社会技能高、有内控制力、有吸引力、计划能力强、对心理弹性能自我界定、对经历的“认知―情感”加工好等;家庭因素有父母关系和谐、家庭经济状况良好、支持型的父母、良好的教养方式、亲子关系良好;社会性因素则有社会支持网络(亲戚、社会团体的物质和情感支持)、成功的学校经验。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研究更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体现了外在环境、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交互作用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后的研究可能还需要注重从学科融合、交叉的视角,开展多维度的研究,要注重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的应用,更要注重文化背景对个体心理弹性建构与发展的影响,要注重心理弹性作用机制的生态性、系统性研究。

三、心理弹性的测评以及干预研究

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逐步深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向和方法也由早期的质性研究、个案法、访谈法等转变为以量化评估研究、实验研究为主。比如运用成熟的已有量表、问卷进行测查,或者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采用经验效标法、因素分析法等编制新的心理弹性量表、问卷进行调查。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量表和问卷有:CD-ResilienceScale,加利福尼亚健康儿童问卷中的学生心理弹性问卷,黄希庭等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弹性量表,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徐家华编制的大学生心理弹性问卷等。随着心理弹性研究的进展,许多具体措施也在研究结果的指导下应用于实践。与传统的旨在改善危险性因素不同,许多干预工作对个体自身和个体所在环境中那些发展性、保护性的资源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如生活技能训练是一项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目的在于帮助提高青少年的一般生活技能和抵御社会不良影响的训练。通过示范、角色扮演、行为家庭作业等活动,以发展与提高个体的自尊、人际交往等有关的认知行为技能以及减少焦虑。国内的学者也开展了一些心理弹性的训练和干预研究。如滕秀杰设计了以认知行为为导向的心理弹性团体辅导方案,实验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显著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并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曾红以农业院校学生为被试,开展了相应的心理弹性训练,发现“能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效果显著”。还有学者研究认为个体的心理弹性系数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可以通过后天培训,增强个体的心理弹性系数。建构和扩充动态内在因素的对于提升个体心理弹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心理弹性研究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心理弹性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探索个人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使逆境对个体的消极影响最小化,使个体的适应和成长最大化,这一目的是与心理健康教育殊途同归的。如何有效帮助处于生理、心理发展关键期的初中生更好地适应与成长,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题和中心任务。所以充分借鉴心理弹性研究的成果并从中获得启示和参考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1.心理健康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已有心理弹性研究充分表明,儿童早期和青春期是心理弹性塑造的关键时期。在这些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个体的心理弹性水平往往是不稳定的和比较弱的。因此注意避免让个体经历高危事件、减少危险性因素,降低心理弹性损害十分关键。同时,要注重保护性因素的增加和拓展,良好依恋关系的形成和安全感的提升都有利于为心理弹性的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抓住青春期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要做好学生入学、升学等关键节点的教育工作。

2.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目标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强调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的预防、消解与应对,通常是处于一种被动或消极应对的模式。而心理弹性理论则更倾向于注重个体积极心理特质的培养和塑造,如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积极评价以及自我调节、意志力等个性品质的养成。这样,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着力建构学生的乐观认知、体验积极情绪,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个体洞察自我和心理成长的活动,更要成为发现、获取和培养心理弹性的活动,其目标应为帮助个体形成积极个性品质、不断追求个体人格完善、促进个体达到自我的完满状态。

3.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形式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多以课程、讲座等知识传授形式为主,辅以活动课程和团体心理训练等形式。而心理弹性理论表明,个体的自我体验、调节能力和认知评价能力、个体应对水平的提升和发展对于心理弹性的生成与发展密切相关。自我调节和体验能力的增强可以促进学生情绪健康发展,增加他们行为的稳定性和行为的可控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个体的切身体验和主动性、参与性,要以心理训练、团体活动的教育形式为主,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体验,强调技能的训练和养成。

4.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力量

心理弹性发展的动力来自于个体内部(个体特质)和外部环境(家庭、社会)的保护性因素。具体来讲,构成心理弹性动力系统的有:个体特质系统(自我效能感、问题解决策略、应对方式、心理控制源及心理防御机制)、家庭环境系统(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依恋类型等)和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生活、师生关系、朋辈交往等)。而目前我国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号称“三位一体”,但实际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也只有学校教育人员,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展示出来。这就需要广大家长真正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任务,努力营造温暖融洽的家庭氛围,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积极关注孩子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成长需求,真正成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同时,学校、教师也要给予个体积极关注和关怀,注重促进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从社会层面来说,应当构建关心和保护个体尤其是青少年的氛围和良好的社会环境,真正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合力。

5.心理健康教育要有新重点

心理弹性的已有研究表明积极的认识模式对于缓解、削减高危经历带来的损害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重点帮助个体正确认识压力或逆境,尤其是在特殊压力体验时期,更要及时给予充分的关注和指导,以帮助其形成积极的态度和评价,促进心理弹性的形成与提升。另外,应对方式、应对策略在心理弹性缓冲压力,促进适应中起积极作用。因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并培养个体应对方式、应对策略的运用技能,使个体能因时、因地、因事制宜,采取有效应对,增强心理弹性。再有,心理弹性是个体适应系统的一种重要资源,它需要在生活中逐渐地提升和扩充,而且适度的危险性因素、压力有助于激发个体心理弹性的生成与发展,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关注挫折的运用,要搞好挫折教育,促进个体健全人格的形成。总而言之,心理弹性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新理念、一种新标准、一种新手段、一种新资源都应值得广大心理健康教育参与者去重视、去学习、去体验、去应用。

[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要] 该文在探讨当代初中生心理挫折的来源后,介绍了传统的挫折教育模式,进而引入基于心理弹性研究的初中生挫折教育方式。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引导人们关注个体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成长因素,和以往将挫折看作阻碍个体发展的消极观点比起来,它将心理挫折视为收获成长、增强心理弹性、发挥个体潜能的机遇。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构建和完善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发挥和增强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理弹性;挫折教育;初中生

一、当代初中生的心理挫折

心理挫折是指个体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从事有目的活动的过程中,遭遇到了障碍或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得到实现,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及情绪状态;亦可以理解为个人因无法扫除在其动机实现过程中遇到的干扰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心理挫折贯穿在人的一生中,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会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挫折。对于初中生来说,心理挫折主要来源于人际交往、兴趣爱好、学习和自尊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的心理挫折是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比如说,青少年在人际交往方面遇到挫折之后,情绪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到学业态度和课堂表现,最终影响到学业成绩等。另外,在不同的时期和情境中,来自不同方面的心理挫折带来的影响所占的比重不同。

心理挫折的产生有一定的必然性和普遍性,即每个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挫折,采取适当的方式去应对心理挫折能有效地减少因为心理挫折给个体带来的影响。

二、当代初中生的挫折教育和新视角的引入

挫折教育是为提高学生克服在遇到挫折时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的能力,其教育方式是在挫折发生前向学生传授有关知识或让学生置身于某种环境以增强其心理适应能力,它是心理教育的重要形式。

面对初中生心理挫折,较为常见的应对方法为心理疏导法、心理互换法、愉悦法、形象感染法、表征性奖励法和强化暂停法。i另外,还可以根据心理挫折的不同来源提出相应的应对方式。例如加强学校、家庭、学生三方的有效沟通,发挥榜样的模范作用,在学业方面采用学生 “互教” 模式等等。ii其他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方向性、概念性的应对方法,如减负降压,稳定情绪;分析原因,克服外部挫折;疏通思想,克服内部挫折;修正目标,知己知彼等。iii除了一般性的应对方法外,还有学者将不同学科领域综合交叉,提出结合音乐的挫折教育。

上述关于挫折教育的方式纷繁复杂,但都一个共同的基本特点,即把挫折心理视为困难和问题,遭受心理挫折的初中生则被视为需要帮助的个体,忽视他们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对传统挫折教育的反思促进了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心理弹性在最近几年开始进入教育者和学者的视野,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三、心理弹性的含义和研究

心理弹性(Mental Elasticity),启发于物理力学的“弹性”概念,它是指人的心里功能并未受到严重压力(逆境损伤性影响)的发展现象。iv它通过保护性因素,使具备弹性的个体在面对逆境时可以积极应对。

个体的心理弹性使得个体在面对挫折时能产生良好的适应结果。在面对压力事件时,原本处于平衡状态的个体为了维持平衡,会调动保护性因素和危险性因素来抵抗压力。当压力过大或是个体无法抵抗时,则会感受到心理挫折。身心失衡之后个体可能倾向用破坏行为或反社

会行为等应对压力,或者是感受到低自尊水平、自卑、自我否定等,但是遭遇到心理挫折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体发展必然受到阻碍。个体有可能恢复到平衡状态,心理弹性没有增减。而还有一种状态,就是发展。即个体经历了挫折并积极应对,激活了潜能,不光克服了挫折心理,心理弹性还进一步提升,从而获得健康成长。

心理弹性的研究旨在引导人们关注个体具有的积极因素和成长因素,和以往将挫折看作阻碍个体发展的消极观点比起来,它将心理挫折视为收获成长、增强心理弹性、发挥个体潜能的机遇。本文将把视野聚焦在心理弹性与挫折教育的联结,尝试提出基于心理弹性理念下的新型的挫折教育方案。

四、基于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

心理弹性强调个体在遇到压力事件时表现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力量,把挫折视为机遇,强调在应对挫折时的保护性因素和冒险性因素。在挫折教育过程中,构建和完善个体的保护性因素对于发挥和增强其心理弹性具有重要意义。

主体保护性因素:它指的是个体天生的特质、能力以及后天习得的技能和自我概念。在挫折教育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从个体自身拥有的资源出发,引导个体关注自我本来就拥有的资源和潜能。

客体保护性因素:它是指除了初中生自身以外其他一切保护性因素,具体来说包括来自家庭、学校、社区乃至社会方面的保护性因素。比如说,温暖支持的亲子关系、学校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同辈群体的支持都是构成初中生增强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基于心理弹性的挫折教育启示我们把挫折教育融入生活,关注初中生的潜能和能力并加以培养。心理弹性的理念让我们在着重发现初中生其优势和潜能的同时,更加注意去强化和培养。

此外,我们还应该避免一个误区,即全部交给学生自己面对,老师和家长放手不管。在相信他们有能力克服挫折和困难的同时,除了要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克服挫折外,老师和家长还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

提高心理弹性的关键在于将个人品质、家庭支持和外部环境支持系统整合匹配。我们不仅需要帮助那些处于逆境的人们知道如何生存并获得良好的发展,更要注重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让初中生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社会和个人生活。

[参考文献]

篇3: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为什么同样处在不太顺利的环境中, 有的留守儿童能够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 而有些留守儿童却表现出很焦躁的情绪呢?经过儿童心理学家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的儿童在经历逆境后, 没有产生什么心理问题, 相反, 他们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增加了韧性, 可以更好地生活, 但是有些儿童却不是。笔者试图寻找影响留守儿童心理方面的各种因素, 来帮助留守儿童更好地生活。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留守儿童大多数正处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初中学生大部分都会选择在学校寄宿, 但小学生由于还不能完全照顾自己, 可能会在校寄宿也可能回家住宿。农村学生的住宿条件一般较差, 一个25平方米的房间一般都会住到25个左右的学生, 一张高低床铺, 上下分别睡两个人, 由于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 他们的生活费一般也很少, 平均每天10元左右, 这样的标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日益成长的身体需要。再加上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 很少关心和照顾他们, 导致他们的心理、行为和学习方面产生了一些问题。

二、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几个因素

1. 生活方面

留守儿童一般由父母家中的亲人照顾, 但是由于家中的亲人大部分都很年迈, 他们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全方位的照顾。虽然父母外出打工, 对家中经济条件的改善有所帮助, 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困惑却不能及时地请教父母, 这对他们以后的成长造成了阴影。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有效的保护, 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 学习方面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地外出打工对他们的学习肯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小学生。当父母到外面打工后, 他们在学习上都会变得很消沉, 课堂上不能够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听课, 也不能很好地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导致他们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3. 品德方面

据调查发现, 大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期间都会出现问题, 尤其是初中阶段的男生表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主要表现为:不服从学校老师的管教、晚上会偷偷地溜出去上网打游戏、看黄色录像、同学们之间拉帮结派、赌博, 等等。留守儿童正处在自控力比较差的阶段, 由于缺少父母严格的管教, 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 心理方面

在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所有问题, 最后总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表现为他们的心理一般比较敏感和脆弱, 容易自卑和胆怯。也就导致他们的心理弹性比较弱。所谓的心理弹性就是指当一个人处于极其不利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复原或者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学习、行为等方面的影响而缺乏这种能力。

三、我们应该采取的办法和对教育的启示

对农村的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当地的政府和社会应该予以高度关注, 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 需要家庭、学校和政府之间共同努力: (1)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父母在繁忙的工作之余, 应该时常地打电话问候、关心自己的孩子。一个德才兼备的孩子需要父母持续不断地付出自己的爱和精力, 需要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适时的帮助和呵护。 (2) 学校完善管理制度, 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大力加强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工作, 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 及时发现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及时的诊治。 (3) 社会上也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可能是中国社会转型中存在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我们希望在解决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时候, 可以发现这些儿童中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 提高他们的心理弹性, 也为中国的发展储备好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邹泓.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同伴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99 (1) .

篇4:论心理弹性及其教育启示

关键词:心理弹性;作用机制;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 (B)-0000-00

心理教育上的弹性最早源于美国,到现在已经发展三十多年,在西方心理学研究领域地位极其重要。心理弹性教育是个体与环境方面相互作用的动态性过程,在现如今研究中仍旧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去合理规范。但是,心理弹性理论在现代化教育中具启示作用是研究者有目共睹的,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培养具有现实性意义。

1 心理弹性作用机制

(1)保护性

对于被研究者而言,心理上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个体上心理保护性的激发,主要在于其能力、性格以及特质。在研究过程中,心理弹性的培养能够帮助人们合理解决问题,并在交往能力方面得以提升,可以利用周围人群的帮助去解决问题。这种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的行为就是保护性因素发挥效用的结果。所谓的外部保护,一般指周围朋友、家庭成员、学校同学等具有帮助个体心理恢复因素的个体。

(2)危险性

危险性因素是指对个体心理发展产生阻碍以及负面影响的因素,个体长期在这类因素的作用下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危险性因素主要指心理波动、思想认知、生物影响以及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因素,在教育中,这种因素主要表现为生活态度方面的孤僻、对社会的不满、遭到周围人群拒绝、物质随意浪费、家庭暴力等。

(3)两者交互

当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两者相互作用之后,容易造成个体在心理上的失调,使其内心的平衡被打破。研究表明,对待同一问题,所反映出的行为上的差异主要是由对待问题的不同心理引起的。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行为上表现出的主要是积极主动性;而用消极心态去面对,表现出的往往是被动状态,不利于解决问题。因此,引起个体在心理上产生挫折感的并不是面对的问题本身,而是个体对于问题的心态。

2 心理弹性的教育启示

2.1 构建和谐的外部环境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在心理弹性构建过程中,外因是其发展的动力。外在因素主要表现为家人朋友以及社会稳定方面,和谐的氛围能够促使心理弹性教育更具有效性。

(1)家庭方面

父母是每个孩子的启蒙老师,在心理建设过程中,父母在事件的處理上对孩子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心理弹性的构建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因此父母在家中应努力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活氛围,与家人的关系要融洽,让孩子在健康环境中成长。只有这样,个体才能够表现出人格上的健全,在心理弹性方面能力也比较突出。

(2)学校方面

在孩子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必然会到学校接受系统化的教育。在学校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正确的心理辅导以及人文关怀,并在平时的生活习惯中表现出积极的心态,为学生心理状态的培养打下基础。现如今,少部分道德沦丧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表现出的违法行为已经对学生心理上造成影响,对社会和谐环境的构建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环境中,青少年的心理弹性教育是难以发挥效用的。因此,学校应该规范教育制度,并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让学生在心里弹性教育中受到更多的帮助。

(3)社会方面

在社会层面,对心理弹性的教育应将重点放在尊重上,让青少年感受到社会对自身的尊重以及重视。具青少年犯罪动因调查,很大部分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对社会的不满或是想要达到引起注意的效果,犯罪的起因只是一个导火索。因此,社会应该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心理教育,让其产生对社会的认同感,在运到困难时不会向过激层面思考。

2.2 培养个人心理弹性

个人心理弹性的构建需要保护性因素的有效发挥,让其在遇到挫折或是困难时不会产生过大的挫折感或是引发过激行为。对于个人而言,优化心理弹性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自我满意度、自尊心培养、沟通能力培养、处事的预见性与计划性培养、面对问题的心态等。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对其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有计划的实践性活动来提高心理弹性。

(1)沟通能力的培养

与周围朋友、家人进行有效沟通是减少心理负担、解决面临困难的有效方式。通过沟通,被教育者能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并且从他人身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遇到挫折时,亲人及朋友的关怀往往是解决心理压力的有力手段,因此心理弹性的建设离不开有效沟通,在教育中应将沟通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

(2)合理的自我认识

很多时候,人们心理弹性较小是因为对自身能力的认识不足导致的。教育应该让他们知道自身蕴含的潜力,形成积极向上的自我反馈。自我反馈应包含自我尊重、自我认识、自我能力培养以及自我接纳等。这样一来,面对挫折才会有信心去解决,而不是在较弱的心理弹性下产生畏缩感,失去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动力。

(3)科学的认知能力对于同一事件,不同心理弹性的个体在对事件评价方面也不尽相同。这是因为对事物的感受以及内心信念的差异导致的。在教育中,应培养教育对象正确认识逆境、通过辨证看问题的方法,将逆境看作是能力提高的渠道,以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去面对,让心理弹性力度加强,并合理对事件进行归因分析。

3 结论

总之,心理弹性的培养需要外界与个体之间相互配合来进行。在教育中,应培养被教育者面对逆境或是挫折以积极地心态去面对,充分利用心理弹性来缓解压力的能力,让其在面临困难时能够通过“弹性”适应环境,帮助被教育者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蔡润杨.论心理弹性及其教育启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2]王双全.探析心理弹性研究及其教育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

[3]许长花.浅析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负向反应及其教育启示[J].知识经济,2012(14).

篇5: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地平线上

摘要:通过分析多篇与心理健康有关的论文数据与结论,结合教学经验,简要谈谈当前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初步得出结论:生活事件对心理弹性有着负性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

一、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

(一)根据百度百科,“心理弹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受到物理学中弹性力学的启发,它是以个体的先天素质为发生条件,并伴随个体后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特征。心理弹性有四方面的特征:意识性、互动性、整合性、差异性。心理弹性被激发的前提条件是出现使个体身心受到损伤的逆境或压力事件。生活事件作为压力事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衡量个体心理弹性大小的指标之一。心理弹性越好的人对于在逆境或重大威胁消失后能够恢复到之前的健康心理,甚至在应激后获得成长和进步。因而研究生活事件对生活事件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生活事件是一种应激源,其产生的紧张感需要个体逐步消除而达到身心适应。当生活事件影响没能消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个体就可能出现躯体或精神方面的问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正在处于心理的断奶期,在心理层面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一些生活事件对他们的影响不尽一样,有的学生可以接受,甚至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而有的则在挫折面前搏手无策,甚至会产生逆向心理作出令人难以想象的举动,这就

说明心理弹性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会有着不同的反应。因此研究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对初中生的心理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关于心理弹性和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一直以来都有学者研究,并且得出的结论基本相同,因而这次研究采用分析多份文章的数据以及结论,进一步概括,并结合教学经验得出结论。对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研究,无非是想得出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讨论自变量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对因变量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着重要作用。

(一)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作用的讨论

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由胡月琴等2008年编制产量表共有27个题日,共有五个维度: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弹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青少年心理弹性较好。将心理弹性各维度按平均分排序,从高到低依次为:家庭支持,情绪控制,人际协助,目标专注,积极认知。

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多加培养孩子的积极认知、目标专注、人际协助三方面的意识,全面提高心理弹性的强度,但是也不能忽视家庭支持、情绪控制方面的培养,作为家长这两方面要值得注意,如果做得不够好,就会导致孩子在心理弹性方面落后于平均水平,从而大幅度减弱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多加关心和呵护,让孩子这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

(二)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作用的讨论

生活事件可以用量表的形式进行测试,根据刘贤臣1987年编制的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该量表共有27道题,包括了6个因子: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它,适用于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学生生活事件发生频度。多数的研究都是采用此表进行测试,并且得出相似的结论:初中生在生活事件上的得分要比城镇的高,并且得分情况由于年级和性别的差异而不同。除开第一个区分,我们就可以得出农村初中生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在年级分布上,高年级的得分要比低年级的高,在对分数进行多重比较,会得出结论:初一的学生比初二初三的学生心理较为健康,生活事件影响较小,其中的原因可能因为初一的学生大部分处在正在发育或者没发育的阶段,在身体上对心理的影响没有那么大;其次是学习的分量没有高年级的多,升学压力也较为轻,来自老师、家长的过高期望也会少很多,所以内部和外部的影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没有那么突出。这就提醒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对低年级进行心理预期干预,为他们进入高年级做好心理准备和动作准备。面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多加指导,让他们对于压力有理性的分析,增强自身的心理弹性能力,能够接受各种挑战。

在性别分布上,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女生好,这个结果说明了进入青春期的初中生在身心发展上,出现了性别的差异,其中的原因因为身体上的发育给女生的心理影响较大,女生不易于接受身体某些部分的迅速变化,而在生活上,女生柔弱的一面越来越凸显,比起男生,思考的方面更加缜密细腻,对一些之前的行为有所戒备,从而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这提醒我们在对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注意男女性别的差异,对男女初中生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才能引导他们健康地发展。

同时有研究指出,青少年生活事件各因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丧失、其他,说明青少年阶段面临的主要生活事件是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以及受惩罚。我们要在这些方面多加注意和引导,切莫躁动教育。

(三)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与生活事件关系的讨论

经过大量的分析表明心理弹性可以通过性别、年龄、种族、受教育程度、社会支持、现在和过去的生活事件产生的压力等等进行预测。有的结果显出,生活事件对儿童心理健康具有负面影响,但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可以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灵活性,减少应激性生活事件对儿童的影响,从而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研究结果表明应激与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是应激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心理弹性在应激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因此,为了让农村初中生的心理能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在生活事件上多加关系呵护,减少外部带给他们负面的影响,减小生活事件给心理健康带来的冲击。但同时,心理弹性的加强往往是来自生活事件的一些较为负面的影响,只有一些负面的影响出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检验他们的心理弹性去到什么程度,因此我们在教育的时候要多加引

导,让他们勇于面对生活的各种事情,不断使自己成长起来。

总之,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都会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而生活事件对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有着显著的相关。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从而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2]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5:34-3G.[3] 邓多林.青少年生活事件与心理弹性关系的研究[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3(4):218-219

[4] 王瑶.高中生心理弹性、生活事件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D].沈阳师范大学,2012.[5] 李鹏,刘爱书.初中生生活事件、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篇6: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李学昌(菏泽学院资源与环境系,274015)

摘要:随着我国大学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诸多来自校内外的压力,如情感、就业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考验,对在校大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显得异常的重要。本文通过分析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探讨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提高90后大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的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心理品格。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麦灵格尔说过:“心理健康的人应该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48年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是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由此可见健康不仅在生理上要健康,而且在心理上必须是健全的。

一、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1、自我定位模糊。大部分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意味着长期拼搏的目标已经达到,心理上得到了满足,生理上希望得到休整,加上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适应能力不强,竞争的气势也有所减弱,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有的学生入学前把大学生活过于理想化、神秘化,入学后感到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因而产生失望感,再也鼓不起前进的勇气了。对于上大学学习为了什么,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自己的人生之路该如何往前走等问题的思考使他们一度迷茫,充满疑惑。

2、爱情挫折承受力弱。大学生恋爱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因而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遇到如单恋、失恋、爱情波折等种种挫折是在所难免的事情,其中失恋是最严重的一种挫折。如果个体的承受能力较强,就能比较好地给予应付,如果所受到的挫折超过承受能力而得不到合理的情绪疏导,就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少数大学生因一时冲动,或早恋早婚而荒废学业,或未婚先孕而痛苦不堪,或触犯刑法,走上犯罪的道路而留下终生遗憾。莫里哀曾说过:“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我们重新做人。”歌德因为得不到其初恋情人绿蒂的感情回报,而一度陷入了感情的危机,但他后来因此而写下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书,用文学的创作来表达其受挫的情感,使自己的情绪得以升华。

3、就业压力大。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大转折,面对目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给90后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思想、心理压力,也使部分大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作为心理品质“高危人群”的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产生心理问题是有普遍性的,这既不利于就业,也严重威胁到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联系

1、挫折教育是大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需要。90后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逐渐形成需要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当前,90后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容乐观,部分学生在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他们不是努力思考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式方法,而是采取消极回避或者过于激进的行为,此时往往消极的情绪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不当处理会严重挫伤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要全面提高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我国的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讲授轻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综合能力不高,受挫能力不强,导致毕业后走上社会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这也是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造 1

成的结果。因此,加强和提高90后大学生挫折教育能力,是形成健康心理,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抗挫能力,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技巧充分发掘自身心理潜能,有意识的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性情,在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保持自信、乐观、真诚、豁达和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培养大学生抗挫能力要坚持点面结合的原则,不只是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教育的结合和他人帮助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

三、透过挫折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积极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近年来,心理咨询机构不断完善,增设了多种形式的服务,已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

2、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首先,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所以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显得就尤为重要,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次,大学生还应保持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遭遇挫折,比如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就业压力大等,这些问题均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这时他们必须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要学着自我调节,适度地宣泄或者控制情绪。

3、引导90后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为了减轻甚至摆脱受挫而引起的紧张不安、焦虑和痛苦,恢复心理平衡,避免行为失常,应当引导90后大学生合理利用心理防卫机制。一是有意识地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卫机制。有的大学生因失恋极度悲伤,甚至萌发轻生念头,经疏导后,专心于学习,成为佼佼者,也可视为升华作用。我们平时说的“化悲痛为力量”,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升华。如一个不擅长吹拉弹唱无法在晚会上一展风采的学生,可以刻苦攻读,成为品学兼优者来赢得同学们的敬重,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二是当遇到挫折,感到强烈痛苦,焦虑不安时,不妨采用合理化机制,类似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酸葡萄”心理和“甜柠檬”心理是最典型的两种合理化机制。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宣泄不良情绪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受挫的90后大学生的消极情绪反应往往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产生的,因此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建议受挫学生通过心理热线、个别谈话、意见征求会等方式,给其提供宣泄受挫情绪的场所和机会,把受挫的经过和目前的心境讲述出来。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因此,学校应该花力量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篇7: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而大学生则首当其冲地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沉重的使命,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些压力的来源有很多方面,比如个人压力、家庭压力以及国家发展的压力。正是因为如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是教育界非常重视的内容。同国外相比,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还较为落后,在实践中,未能够起到很好在理论指导作用。在本文中,笔者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入手分析,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方向进行简要阐述,并为完善其教育途径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大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心理健康一样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有着明显的特色。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一般的学科有很大的不同,其具有基础性、复杂性、系统性以及创新性。在学科教育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学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内化以及在生活中对自身心理健康内控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顾名思义,同大学生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大学生为出发点,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具体目标。

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主要运用到的知识是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并结合其他学科理论,通过大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完善对应的心理调节功能,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越来越完善。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首先,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建设不够完善,目前仍然没有出台相关具有操作性的规范。如有的大学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但是这些机构没有完善的设备也没有规范性的领导组织与领导章程,在工作过程中常常无法可依。又如,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很多大学都是以心理咨询室作为主要教育场所,不能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其次,由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时期比较晚,到目前为止,也只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逐渐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是毕竟时间比较短,我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从研究的人才来看,缺乏专业化的人才,由于时间不够,各大高校还不能够培养出强大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队伍,现行队伍中的人才表现为学历较低、专业性以及职业性不足。从研究的对象来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受众范围还不是很广。

最后,应试教育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以及发展,很多时候产生的负面的效果,同样也造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困境。一直以来,成绩都是我国衡量大学生的重要标准,学生在追求成绩的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认识偏差,认为只有好成绩才能够带来好就业。在大学生活的过程中,没有充分重视自己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大学内虽然已经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没有充分重视,往往流于形式,大学生很难从这些课程上,学到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更不用说对心理健康技能的掌握与内化。

三、新形势下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加强宣传,使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学生了解。

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针对帮助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有着更为专业的知识与人员,因此,其在辅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更加具有优势。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要发挥起作用,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首先,由于学生心理知识的缺乏,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功能与作用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需要帮助大学生了解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比如绝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室等,要使这些机构能够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应当进行大力宣传。大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会对这些机构有着一定的信赖感,也更加愿意接受心理辅导。根据相关的大学生心理辅导调查资料显示,有些学校里的学生,对心理健康机构有所了解的大学生人数不到百分之五十。因此,学校应当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比如积极利用学校的传媒以及心理教育课程,还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社团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在校园论坛上对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进行宣传。从而创造出较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2.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促进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不同于私人咨询、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其有两个很明显的特性,一是趣味性,二是开放性,这两种特性都十分受大学生的欢迎。同时心理讲座还有深入浅出的特点,在心理讲座上,老师将较为深奥、难以理解的心理知识,通过较为浅显的语言表示出来,在这种氛围之下,大学生对心理知识更加具有接纳性,更加愿意去思考与面对自己在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心理知识达到了内化的效果,使得学生在处理心理问题上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大增强。因此,学校应当多举办相关的心理健康讲座,为广大的大学生深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创造一个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 符晓航,符晓峰.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0(20)

篇8:心理弹性研究下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一、心理弹性研究概述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人们更多从积极角度看待压力对于个体发展的影响, 这一取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与临床干预的重要指导理念。心理弹性研究的先驱Rutter (1987) 认为:“研究为什么和怎样使个体活得有自尊和充满自我效能, 要比只是去了解那些使个人放弃希望的原因更富有意义。”[2]

心理弹性 (resilience) 是一个伴随压力应对的研究而日益引起心理学家们重视的概念。1950年, Block首次提出自我心理弹性 (ego-resiliency) 的概念。目前, 国外对心理弹性的定义有“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笔者基于心理弹性定义的“特质论”观点, 将心理弹性定义为能够使个体在压力、危机、挫折或创伤下仍积极适应、茁壮成长的心理品质。心理弹性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 共经历了识别心理弹性个体以其家庭或环境的特征、探索心理弹性的保护因子和通过临床干预检验心理弹性理论观点的实证研究三个阶段。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了心理弹性在抵御压力的过程中的保护性调节或中介作用。

二、心理弹性抵御压力的心理机制研究

近四十年来, 心理弹性研究受到国际心理学界日益广泛的关注。目前, 心理弹性在压力与心理健康问题之间所起的作用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表明, 心理弹性在缓冲压力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蔡颖, 2010) [3]。Aspinwall和Taylor (1992) 的研究显示, 注重任务的应对与心理弹性正相关, 注重情绪的应对与低心理弹性相联系, 应对策略可能提供人格和健康之间的中介连接[4]。

我们对1253名大学一年级新生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 心理弹性可能间接通过自尊、乐观认知风格、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抵御压力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高心理弹性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自尊水平, 积极的自我图像会使他们能够自信地处理问题;倾向于采用注重情绪的认知调节积极评价压力性生活事件;更多体验愉快心境;更容易感知和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性资源;更倾向于综合运用各种应对策略并主动影响压力情境, 这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压力所致的消极情绪反应, 更好地适应环境。

研究还发现, 低心理弹性个体, 倾向于消极评价和夸大压力事件的威胁性, 更容易消极思维并耽溺于负性情绪反应中;更倾向于采用注重情绪的行为应对策略, 更多表现出防御、回避和退缩行为;缺乏与他人主动连结或高质量社会关系, 更容易缺乏情感支持和体验负性情绪, 不利于有效地处理问题。因此有可能导致更多的压力困扰症状和适应不良。

三、心理弹性研究视角下的新时期高校心理教育策略

人的心理特质相对稳定, 需要长期养成。笔者通过探讨心理弹性缓冲压力消极影响的机制, 从而在心理教育中聚焦于抵御压力的具体的有效途径, 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一) 以学生为本, 挖掘潜能抵御压力

积极心理学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新视角。以往的心理素质教育倾向于自上而下的指导和知识传授。研究显示, 大学生的自尊在心理弹性发挥积极作用中起到间接作用。因此, 在心理教育中教育者应以学生为本, 重视提升学生的自尊水平, 有利于心理弹性的培养。

1.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育者在设计和组织教育活动时, 应考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和重视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心理体验,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开展与时俱进的心理教育活动。让学生在被他人尊重的过程中体验和培养良好的自尊水平。

2.提倡赏识教育。马斯洛提出需要层次理论, 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是人类的基本需求。赏识教育是一种尊重生命规律的有生命力的教育, 是赏识学生的自发行为结果, 以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 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机, 通过实现目标提升自尊水平。

3.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当个体具备良好的自尊水平, 能够接纳自己的时候, 往往会更有勇气和力量面对困境和自身的局限性, 更关注自身的完善和自我实现。教育者应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意识, 关注心灵成长期, 让学生成为自身心理素质教育的教育者。

(二) 重视学生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

人的生命总是处于变化之中, 生活总要历经各种困境, 学会如何及时有效地调节自我的身心状态, 有弹性地应对压力情境, 身心健康而有意义地生活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

1.普及压力管理知识。当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变迁的时代, 大学生群体要面临就业、考研等社会压力。因此, 了解压力形成的过程、压力源的特点、影响压力反应的因素等知识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对提高学生抵抗压力消极影响, 培养心理弹性是非常重要的。

2.重视情商教育。我们过去的教育更多强调智商教育, 学生们聪敏而好学。但在了解自己、了解他人、自我激励、情绪控制与调节、人际交往等方面缺少体验和及时的引导。一些学生更是因为欠缺情绪智力, 其压力困境易变成危机情境。

3.关注压力时期的及时指导。大学生在一些特殊的压力时刻应引起教育者的注意和及时指导, 以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如入学是一个压力性的生活事件, 骤增的日常生活琐事、第一次离家独立生活是最重要的压力源;还有期末学习成绩的压力、考研、就业、恋爱、人际冲突等。

(三) 宣传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

大学生心理弹性研究发现, 应对策略在心理弹性缓冲压力、促进适应中起到中介作用, 但比较缺乏有效应对压力环境的方法和经验。应对策略一般分为聚焦问题的应对策略和聚焦情绪的应对策略, 了解和选择积极有效的策略对于个体应对压力困境具有直接影响。教育者应让学生了解并习惯于采取有效的应对技能, 增强心理弹性。

(四) 建构学生的乐观认知风格

个体的认知评价会影响到其对压力情境的解释, 从而进一步影响其压力反应。研究显示, 乐观认知在心理弹性减少压力困扰中起到间接作用。因此, 教育者应在教育中主动建构学生的乐观认知, 体验积极情绪, 有利于学生心理弹性的养成。

(五) 倡导情感教育的温暖氛围

大学生心理弹性研究还发现, 感知到的社会支持在心理弹性抵御压力中起到中介作用。当代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 孤独感较强。让学生感受到周围的人际支持和温暖的集体氛围对培养他们的心理弹性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 高校心理教育应形成教育与预防为主, 心理辅导、心理普查为辅的一体化, 通过心理课、团体心理训练和社团活动等, 多层次、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综述所述, 心理弹性能够通过提升自尊、乐观的认知、应对策略和社会支持的内在机制发挥其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这可以启发我们在心理教育中, 让学生更多了解积极品质和能力的特征, 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淬炼, 聚焦于发现和增强正向的力量, 以微小的积极变化带动系统不断走向良性发展。使大学生学习在危机困顿中发现积极意义与成长的机遇, 持着乐观的态度勇于迎接挑战, 相信自己的力量, 充分利用资源, 选择有效的应对方式, 坚定并有创造力地克服困难, 从而灵活地适应环境要求, 重建身心的平衡, 实现既定的目标和自我价值, 促进生命的成长。

摘要:心理弹性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 能够帮助个体抵御压力对身心健康的消极影响, 促进个体的良好适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 结合心理弹性抵御压力的心理机制, 提出通过培养学生的自尊水平、认知风格、社会支持和应对策略等途径促进学生个体心理弹性的养成, 为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心理弹性,高校,积极心理学,心理教育

参考文献

[1]梁宝勇, 郝志红, 卢国华.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 2009, (1) .

[2]Rutter, M.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American.Journal of.Orthopsychiat, 57 (3) , 316-331.

[3]蔡颖, 梁宝勇, 周亚娟.中学生升学考试压力与心理弹性、压力困扰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2) .

篇9: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述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理论;积极;保护性因素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069-02

自1994年提出“留守儿童”的概念以来,国内教育和学术领域已经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概念没有统一界定,还存在许多争议。

随着社会对留守儿童问题关注度的提高,对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02年以后做了大量相关研究,经过对文献的梳理,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者一般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比如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方式,依恋,父母教养方式,社交焦虑,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等[1]。第二阶段,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开始出现了一些与以前不一致的结论。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很多方面与非留守儿童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留守并不必然对儿童造成负面影响产生心理问题,也不是导致个体发展差异的直接原因。第三阶段,随着积极心理学的逐渐兴起,心理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支撑,研究开始转向寻找提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目前我国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弹性的影响等。

一、心理弹性理论

(一)心理弹性(Resilience)的概念

心理弹性理论是在对处境不利儿童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中国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方式。查阅《汉语词典》对比弹性和韧性的解释发现韧性更强调耐受力,而弹性体现复原,弹性的解释和英文原意更加接近,所以本文采用心理弹性的译法。

学术界对心理弹性的概念至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查阅大量心理弹性的研究文献,发现主要有三种定义方法: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弹性;过程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成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品质性定义将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人的一种能力或品质,是个体所具有的特征[2]。

李永鑫等根据已有观点对心理弹性作出如下的操作性定义:心理弹性是在遭遇逆境时,有助于个体良好适应的保护性因素。个体自身因素以及个体外部因素是保护性因素的主要组成部分[3]。

(二)心理弹性理论模型

1.系统模型(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of resilience)

Mandelco&Peery;提出了心理弹性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与我国易经中的“守恒”有异曲同工之处,模型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部分,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而生物因素又包括身体健康、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认知方式、人格特点等。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等;家庭外因素包括同伴、学校、社会公益机构等。模型中的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某一个因素缺失或发生变化时,另外一个因素若能及时补充,也可以适应良好。留守儿童是属于家庭内某些因素的缺失,但如果学校和社会这些外部的因素能及时给予支持,也能表现出良好的心理弹性。

2.心理弹性动态模型(framework of resilience in action)

随着对心理弹性研究的深入,很多科研机构和心理学家开始转向实证和应用研究,把重点放到建立新的心理弹性模型和开发有效的测量工具上,于2003年提出了心理弹性动态模型。

该模型呈现了保护性因素是如何对儿童的弹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把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资源、内部资源及青少年需要。外部资源和一些保护性因素比如积极参与和亲密关系等,这些能满足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安全、归属与爱等心理需要。而内部资源主要是由青少年自然发展起来的个体特征构成,主要包括自我意识、问题解决、合作等。这些内部资源会在青少年遇到危险因素时起到保护作用,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一)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在人口统计学变量学的研究

李永鑫等(2008)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进行研究,研究从父母外出情况、外出时间、团聚频率等6个方面考察了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级这个因素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无影响;女童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男童[3]。李志凯(2009)也得出一致的结论[4];父母单方或双方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父母外出的时间越长团聚频率越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造成的负面影响越大;由母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高,由父亲照看的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最低。安容瑾的研究发现,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在年龄、年级、留守类型、性别等因素上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等级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5]。

在人口学变量上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显著地成果,但还不够全面,很多研究集中于农村,对城市留守儿童的研究还很少,也缺乏城乡对比。

(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特质

李永鑫等(2009)从人格特质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这个侧面的研究发现,积极的人格特征可以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进而提高他们的生活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特征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影响更大[6]。骆鹏程(2007)从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儿童的人格特征差异角度也进行了研究,发现高心理弹性留守儿童与低心理弹性留守儿童在人格的大多数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7]。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水平与人格特质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

分析目前研究发现,社会支持作为一种保护性因子在影响心理弹性的各种因素中,对留守儿童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8]。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客观支持这3个维度对儿童心理弹性的发展都产生积极影响,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一样,都比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影响更显著[6]。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留守女童比男童更多的寻求和利用社会支持,社会支持的高利用率也提高了心理弹性的水平[9]。而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高低也反过来对社会支持产生影响[4]。

(四)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

尽管目前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关系的直接研究还很缺乏,但是很多研究者都认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弹性中可能发挥着潜在的重要作用。在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中,自我效能感也是作为内部资源的一部分。

徐书萍(2007)在研究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进行时发现,心理弹性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显著[10];胡会丽(2009)研究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能有效预测心理弹性,是心理弹性的一个重要保护性因素,心理弹性也反过来影响自我效能感[9]。我们可以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

现有研究的共同点在于,研究重心从关注留守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影响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保护性因子和提高适应能力上来,通过挖掘儿童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来减少留守对儿童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目前国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研究的方法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实证研究也不够全面具体,关注点范围比较狭窄,因此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还要具有前瞻性,以便在后续研究中作出改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第一,查阅文献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方法比较单一,由于问卷编制不能很好地体现个体差异,必然给调查结果产生影响,所以以后的研究者应该注意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结合,另外在研究中还可以加入访谈和实验研究等方法,力图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准确。而实证研究大多集中在行为和心理社会因素,还需要对生物因素进行研究,才能更真实全面的了解留守儿童心理弹性。

第二,研究选取的对象不够全面。目前研究主要针对留守儿童中的在校学生,而忽视了辍学留守儿童;另外,第一批留守儿童已经面临就业和婚姻,留守经历对他们的学业、工作、家庭是否造成影响也是研究的重点。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选用不同的被试类型,被试的数量和取样的范围也要增加,使取样更具有代表性,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第三,目前对留守儿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还没有制定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可以推广的预防或干预方案。建议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团体辅导或班级辅导,这种自我体验式的活动方式,更有利于儿童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研究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建立起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来弥补留守儿童父母的缺位,增强他们的心理弹性。

参考文献:

[1]丁玲,韦炜.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影响因素[J].社会心理科学,2008,(Z1).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

[3]李永鑫,骆鹏程,谭亚梅.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4]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4).

[5]安容瑾.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网络、应对方式和生活事件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6]李永鑫,骆鹏程,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7]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7.

[8]王玉花.从心理弹性理论视角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

[9]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0]徐书萍.上海市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探索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反洗钱监督管理系统下一篇:《蝴蝶泉的另一边》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