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的感悟

2024-06-16

读论语的感悟(共11篇)

篇1:读论语的感悟

翻开论语,窥见其中个中道理和圣人之语,你会发现朴素平淡的语言背后隐藏着理想之光和圣人光辉。

理想之光所体现之一在于其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孔子认为学习要抱有“默而识之,学而不厌”的精神,在学习上我们要努力的学习,默默的记下学到的知识,努力参悟,并且对学习永不厌倦,勤奋努力;要有“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过后,不断温习,并且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得到新的感悟;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学与思相结合,他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的同时要注重思考,否则就是白费工夫,但如果只思考而不去继续学习,同样是白费。学与思不能偏废。同时学习的内容也要广泛,孔子提出要把“文、行、忠信”作为学习纲领,还提出了君子六艺,这都有助于培养自身优秀的品质。同时也要学会多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也是孔子所提倡的,这不仅是孔文子可以谓之文也的原因,也是孔子对学生们的教诲。我们回顾中华民族绵延千年的历史,这其中不乏文人雅士,他们在各自的时间熠熠发光。更有一些伟人“十有五而至于学”企及“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儒学关于学习这方面的理论影响了无数人,也不怪历代帝王中不乏有人把儒学作为科考内容以选拔人才。这种理想之光,足以闪耀数千年。

理想之光所体现之二在于其中关于仁的思想。“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又如其中“人而不仁,如礼乎,人而不仁,如乐乎。”礼是外在形式,仁才是其中感情,外在形式是以内在感情为基础的,只有怀着仁德之心的的礼,才符合天理,才是真正的仁德。孔子对于仁的理念深入人心,便是弟子也小有成就,子夏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许多人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不到位,认为才华才是衡量人是否仁德的标准,有人会说只有如孔子那般才华横溢,所通甚多之人才会有仁德之心,但是才华并不见得就是衡量一个人仁德的标准。事实上,仁德是儒家所崇高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全德,并不见得仅仅囊括才华,孔子曾经夸赞一人学习三年不去做官是好的,这便是对以才华衡量仁德的明显反驳,孔子认为做官的标准衡量是品行仁德。你可能又要说,那如何才能做到仁德?如果才算是仁德?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只有心怀仁爱之心,博施济众,才会离仁的境界迈进,如论语中所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但我们大多都是平凡人,达到那样的境界着实不易,那么我们便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努力坚持,即使达不到如此高的境界,也会小有所成。

理想之光所体现之三在于其中关于大义的思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对于义最好的提下你,君子在乎的是大义,而小人所在乎的是自己的私欲和利益。大义就是不含任何功利性,是仁心之决断。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所想的是德行,小人所想的是有利可图,君子所想的是刑法,小人所想的是遇事心存侥幸。如果说上一句是对大义从仁德这个角度出发的深层次的概括,那么这一句就是对大义从君子和小人的对比当中反应出来的浅显的表达。君子正是因为心怀大义,所以才会注重德行,注重家国刑法,与之对应的小人也正是因为心中不存大义,才会贪图利益,才会在遇事时抱有侥幸之心,做出罔顾刑法礼仪道德之事。我想孔子的一句话从大义上对于君子和小人这两类人做出了评价。“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中有心怀仁德之人,而小人中是没有的。有人说这未免太过绝对,可孔子出身乱世,他的学说不被当时的人所接受,那么他和他的学生有些符合大义的行为甚至可能为他们招来无妄之灾甚至杀身之祸。但是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却不在意。只要他们所做之事是大义所在,他们就要坚持到底。于是孔子说出“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大义是他们这些人心之所向,他们如此知识求心安,不计较利害得失与否。这中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绵延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为我们中华民族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兴旺这中华,照耀着中华大地。你可还会说这句话过于绝对?

有人说灵魂和肉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那我们为何不选择让灵魂在路上,用心去学习论语,让灵魂浸润在论语所带来的理想之光中,去思考论语带来的理想之光的丰富和浩大。

公众号:星星艺校

篇2:读论语的感悟

今天,爸爸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

在学校,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说乎?”了。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小学生读论语的心得感悟

《论语》子路篇第18,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注:偷盗)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於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说老实话,如果我的亲人做了错事或者犯了法,我也是会为其隐瞒包庇的,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是会这么做的,人之常情嘛,不过我还能意识到我这么做是错误的,而且违法,如果没被抓住就算了,抓住了就认栽。

可孔子就能够厚颜无耻颠倒黑白地说“直在其中矣”,你要干坏事你就干嘛,你还硬要强词夺理把你干坏事说成是“正义的”,自此之后,就开创了中国人一种很恶劣的传统:即,到底什么是正义,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解释成是“正义”“真理”。

读论语有感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第七)

据字典中的解释,上面这则中的“纲”指的是拉网的总绳;弋指用带绳的箭射鸟。故其说的是:孔子钓鱼,但不用鱼网网鱼;用箭射鸟,但不射已经归巢的鸟。有人说,这是虚伪,既然要捉鱼,那用网捕和用鱼竿钓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其实和上面讲的“文”和“质”是同一个问题。“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看似是一些陈腐的框框条条,其实这是“文”的表现。即便猎取也是有度而有原则的。我不大相信一个信手残害生灵而内心不感到丝毫不忍的人能有什么好的“质”。

《论语》是从生活中来的,也应该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实践它。否则,《论语》对我们来说仅仅是一些古奥的文字而已。

像董子竹先生那样,钻研《论语》多年,然后带着火药味地和别人争论仁义君子。我是不太赞同的。

论语读后感

《论语》,一篇充满高尚的文章。今天,我们读着读着眼前仿佛出现了孔子智慧般的面容,宋代开国丞相赵曾说:“半部《论语》知天下。”可见这句话道出了论语在修身治国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本书上层说过,孔子。一个2000多年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的先进,那么贴切,何以想象《论语》这本书却通知了中国近二十一个世纪。

真理本不是辩出的,而是做出的,孔子的徒弟在徒弟把孔子曾说的话综合在一起,写下了这篇文章,他所说的不仅是做人的道理,生活的道理,生存的哲理,还有学习的好处和如何学习。

我喜欢的一句话:“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管做任何事情都得像这句话所要表达中的一样,可我们现在的社会,却连这一句话都做不到!

孔子,一个创下无数辉煌的学家,现在却已成了一个历史,但孔子仍然活在我的心中!

论语的读书心得

过去曾有过“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在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时代,《论语》也是国家录用官员考试的指定教科书。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治理国家的环境变了,治理国家的方式自然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指望通过两千多年前形成的《论语》上面制定的治理国家的方式来管理国家,是不切实际的。

所以我根据开放社会的理论、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围绕怎样学习文化知识和怎样学习做人的主题,从整部《论语》中选择了一半与此有关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顺、仁爱、诚信、礼节、义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这十二个分类推荐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学会怎样做人有所参考。另外,为了保证《论语》的完整性,我们同时也在这本书的结尾,附上了整本《论语》的全文。一来可以让大家了解本书所选择的部分在《论语》中的具体出处,二来也可以为那些有兴趣学习整本《论语》的读者提供一个方便。

学习《论语》的心得体会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说:“学了做人处事的道理,并在适当的时候印证练习,不也觉得高兴吗?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不也感到快乐吗?别人不理解你,而你并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度吗?”短短的几句话,包含了做人、做事、交友、处世的道理。在论语中,孔子表达的“学”,不仅仅是读书学知识,而是泛指学习做人处事的道理。孔子一生热爱学习,而且乐此不疲,一直到了晚年还刻苦钻研非常深奥难懂的《周易》,故有“韦编三绝”的美传。

《论语》中对于教育思想方面的内容对我启发很大。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他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贤愚,机会均等。用今天的话来说,孔子非常尊重学生。在教育的方法上,孔子主张“因材施教”,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触类旁通,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本学期我所教的课文中,讲的就是孔子与学生的故事,再次重读孔子的《论语》,让我再次接受了教育。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孔子认为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

读孔子的《论语》,让我想到了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实际,发现孔子的很多教育思想在今天仍被继续沿用,仍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部经典著作。如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了,提出了“学”是“思”的基础,“思”又能使“学”不断深化和扩大,阐明了学和思的辨证关系,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学思结合。再如今天的因材施教、写作参考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等这些教学原则、方法在《论语》中都能寻找到痕迹,除了教学,孔子关于做人也有自己的独树见解。他强调做人要正直磊落,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在孔子看来,一个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然而我们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他还强调做人要重视“仁德”。这是孔子在做人问题上强调最多的问题之一。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又曰:“人

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说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做人还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孔子强调做人还要重视全面发展。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人。

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孔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意思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是我们忧虑的啊。由此可见,读书的目的,不在于死记书本,而在于应用,在于实践。

篇3:《论语》名言的感悟

施政, 尤其是施德政, 必须取信于民。子贡问政, 孔子说:“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又问, 万不得已要去掉一项呢?“去兵。”那又要去掉一项呢?“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颜渊》) 一个国家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信任就会垮掉, 而取信于民历来是为政的第一要务。“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用, 就不知道他如何立身处世。为政者还应当知道, 就像有若所说的:“百姓足, 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 君孰与足?” (《颜渊》) 只有民富国兴, 不能民穷国富。孔子说:“近者悦, 远者来。” (《子路》) 一个国家国力强盛, 人民安居乐业, 声名远播, 外国人慕名而来, 内政、外交俱佳, 岂不是为政者的功劳?

为政以德, 还要注意领导艺术。孔子说:“先有司, 赦小过, 举贤才。” (《子路》) 要有明确的职责, 不要事必躬亲;对部下的小错不要揪住不放, 而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拔德才兼备之人, 实行民主开放的用人之道。孔子还说:“无为而治者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卫灵公》) 孔子提出的“无为而治”, 一方面提倡从修养自身入手, 治理国家, “恭己正南面”;另一方面, 强调举贤授能, 就像舜那样, 左膀右臂有禹和皋陶, 不下席而天下治。所以说, 儒家的“无为而治”是积极有为的态度, 实际上是领导艺术的问题。领导艺术表现在组织手段上。孔子说:“举直错诸枉, 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则民不服。” (《为政》) 选拔正直的人放置在不正直的人之上, 人民拥护, 并“能使枉者直” (《颜渊》) , 带动不正直的人也正直起来。可见, 如何选拔人才也是治国方略之一。 (待续)

篇4:读《〈论语〉十则》感悟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以实现“仁”的理想做为儒家最高追求目标。“仁以为己任”,深知“任重而道远”,仍“死而后已”。这是一种为理想而奋斗终身的精神。为了实现这一理想,需要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能经受得住艰苦环境的考验。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为实现这一理想付出了巨大代价。唐代诗人杜甫关注民生,在贫困潦倒的晚年发出“安得广夏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的呼号;宋代文学家范仲淹被贬他乡仍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王安石变法历经磨难。他们是追求儒家理想的代表人物。

“仁”的含义就是“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万物。一旦做到了这一点,一个人就会达到自身和谐,坦然面对人生。真正做到宠辱不惊,不计较个人一时的得失,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从而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他人关系和谐,彼此和睦相处。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难免会出现矛盾纠纷,倘若心中有爱,就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宽广的胸怀化解矛盾,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进步,也有利于集体的发展;与自然万物和谐,合理开发,有序利用。今天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就是和谐发展。虽然天生万物是供我们人类取用的,但自然资源总是有限的。一个智慧的民族不会为了今天的繁荣而断送了子孙后代的明天。现在我们提倡保护自然,退耕还林正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仁爱之心对待大自然,实际上就是以仁爱之心对待我们人类自身。这些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然而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需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看工作中自己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人际交往中是不是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只有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 工作,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赢得真正的友谊。

向别人学习借鉴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办法。“贝贤思齐”“择善而从”,看见那些学识,品德超过自己的人,就主动向人家看齐,这是一个人向上的精神动力。人无完人,我们要善于发现一个人的优点并努力效仿,看到他们的缺点也要自我反省,千万不能犯相同的错误。

由于一个人成长环境不同,所接受教育程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对同一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每个人的性格又是不一样的,表现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形成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因此,我们首先要尊重每一个人,当听到不同意见的时候不是针锋相对,而是认真倾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问题,找出最好的解决方法。我们自己做事的时候也要认真思考一下,看是不是伤害了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除了待人接物,孔子还告诉了我们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也就是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在科学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每个人已知世界的外面还有广大的未知领域,这样在做学问的时候就会谦虚,敢于向他人学习,也能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指正。这也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修养。

现在学生了解知识的渠道日益广泛,许多教师不知道的知识,学生却早已掌握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态度,也一定会赢得学生的尊重。

儒家思想主张开放吸收,推陈出新。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就是说欢迎那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他们的到来传播了新知识、新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起着积极促进作用。阿拉伯数字的引入,促进了数学的发展,胡服骑射的改革,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正是那些远道而来的“日本遣唐使”、“威尼斯商人”使中华文化传遍世界。

一个进步的民族不能一味地继承,还要不断地创新。要做到“温故而知新”,通过温习旧的知识,而有新的理解、新的发现。一个人做到这一点就可以做学术带头人,有新发明,新创造;一个民族做到这一点,就会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代在进步,那些束缚我们思想的旧理论,旧制度必须破除,只有这样民族前进的脚步才不会停止。

理解了《<论语>十则》中体现的儒家思想,不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中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篇5:读论语感悟人生

――――《论语》

在我们降临到离开这个世界的过程中,学习始终伴随在我们的行为中,我们通过五官随时地收集各种信息,然后经过大脑的处理来修正我们的行为以求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东西。

有的学习是我们自身本性的反应,而后天好多学习是我们为了掌握某种技能、知识、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学习。学习最大的动力来自于对欲望的需求,当你感觉自己某些方面不足的时候,你的学习动力是最大的。

记得小时候大人老家一句话:“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其实从心里来说听上去就很害怕,之后老爸又加了句“十年寒窗苦读”,更加觉得学习是一件又苦又累的差事,而且需要漫长的时间,于是乎老问自己能吃得那份苦吗?能坚持那么久吗?感觉人生是追求快乐的,那时老想我不学习我就很快乐,那我为什么要让学习这件如此痛苦的事情把我的快乐带走呢?如此逃学、偷懒等消极对待行为的事情时有发生。

随着岁月的流逝,慢慢懂了,建立自己适当的欲望或者人生愿景,让学习给与自己快乐。当通过学习掌握某种技能的时候,看着自己做出来的活有种成就感,有种荣誉感,所以我快乐了。

也许是为了生存的压力,不断的追求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因工作需要而去学习是最大的任务,但慢慢发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确实给与了我们很多的物质财富。但老感觉心里空空的,而且心很累,始终快乐不起来。突然发现,自己忘记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也忽略了对它的学习,使自己变成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了……原来知识和文化竟有如此大的区别!

其实在上学的时候,或者后期都读过《论语》、《道德经》这类的书籍,但那时只是知道字面的意思,觉得没有多大的用处,自身的人生经历也领悟不到其中的真谛,回想起来,学生时代,二十岁的时候,三十岁的时候,直至今日,读这类书籍的感受竟有如此大的区别。

“学而时习之”看过的书,学过的知识,闲暇时重新拾起看看习习,竟然会有如此大的感触和收获,有些困扰自身很久的问题,突然顿悟,原来圣人所给自己竟然已经知道,但没有领悟到。

让对专业知识给与我们物质财富,让文化知识给与我们精神财富,或许这就是学习,这就是自身快乐唯一的源泉和方法。

当朋友来临的时候,也许很容易做到脸上的微笑和愉悦,可内心呢?想想自己的内心是不是真心的欢迎和愉悦?对多少朋友我们做到了?“眼不见人过”,其实是指内心要将他人的过错放下,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朋友的行为。能做到吗?难!想做到只有通过对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身有一种平常心、愉悦心去对待人和事物。

人生三十、四十的时候对专业知识已经有了丰富的积累,因此要加强对文化的学习,真正做到让自身强大起来,去修身,去养性,让自身在无形中焕发一种磁场。

让自身随时保持梦想,保持对美好的期待,对人生的追求,让它们给与自己学习和前进的动力和快乐,也许他人无法理解,无法支持,请相信自己而不要去责怪和抱怨他人。

篇6:读《于丹《论语》感悟》有感

读《于丹《论语》感悟》有感

暑假中我有幸拜读了于丹教授的《于丹〈论语〉感悟》一书,对其中的道理虽然谈不上大彻大悟,但也感到收获良多。

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一个现代人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感悟演绎出来,灰色的孔子一旦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论语》,大家都知道,是孔子弟子编录的孔子的经典语录,这部曾被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现代人的生活,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吗?今天还能启发我们的心智吗?还能对我们今天的心灵产生触动吗?最近读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感触颇多,于丹教授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

大家别以为,孔夫子的《论语》高不可及,现在我们必须得仰望它。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说白了,《论语》就是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坐标。这就是于丹教授《论语心得》给我们的启迪。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穿越两千多年的时间隧道,体悟经典的平凡智慧。相比易中天的《品三国》更好一些,她的语言没有易中天那样幽默,但绝对值得思考。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于丹给我们讲述的《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这就是《论语》告诉我们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自,信”的伦理教育,从孔融三岁让梨的尊礼,守礼,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患意识,无不显示着儒家学说对国 民成长过程中千丝万缕的渗透。几千年来世人仍愿意尊奉孔子,把他的话作为座右铭,作为修身养性的准则,我想这与孔子的“直道而事人,何往而不做黜!”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度好这一轮回。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祖先,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篇7:读《于丹论语感悟》有感

黄冈小学

赵晶莹

人生是一艘驶向未知的航船,在光怪陆离精彩无限而又充满艰难险阻的航程中,我们需要有大智慧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需要知识的力量作为奋勇前进的推动力,我们需要在学习中不断找到智慧的源泉,无论是“智慧之道”、“学习之道”还是“诚信之道”。读完于丹的《论语》感悟一书,于我做人做事和工作学习上有颇多启发。无论身处何种岗位,我们实际工作就是在做人做事,而做人做事都要有大智慧,都要不断学习。

什么是大智慧?又怎么才能用好大智慧?正如于丹在书中提到的,“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面对人心,你拥有什么样的判断力”,知人是最好最朴素的大智慧,而知人善用又是智慧的延续,大智慧的获得,并非是为了我们蜚短流长品评人物,是为了有用。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知人之后应当知道如何用人。“在一个充满迷茫的世界里,真正深沉的智慧就是我们能够沉静下来,面对每一个人以及她背后的历史,能够顺着她心灵上每一条隐秘的纹路走进她内心深处的那些欢喜和忧伤,那些心灵的愿望”,此言用之于妇女工作上,也许有很好的指导性。因为妇女工作是复杂的,需要坚韧和细心,当然不惟妇女工作,其他工作也是如此。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把那些正直的、有才能的、善良的、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人,举荐上来,给他们一个好的空间,让这些符合核心价值的人,在那些不怎么善良的、有一己之私的人之上。并且能够带动其他人,使得大家能够共同遵循一个基本的符合社会核心价值的规则,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知人,无可置疑是一项超凡脱俗的技术。想要做到尽善尽美,着实要在一生的工作学习中去不断完善。首先,要找准清晰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顶天立地人格的人,这样才能“以德服人”、才能做到古圣人所说的“圣与地,神与天”,在天地之间做个顶天立地有尊严的人。“恭则不侮”生命就会有尊严,对人友好和善可以改变生命的质量,在天地之间让心性自由翱翔。其次,知人之后是要知人善任,而何以得众人信服爱戴?一是“信则人任焉”,以信立人,做人做事都要有信誉,才能得到信任,才能在人生的大道上走得更长久,走得更出色,才能独树一帜,才能在成功路上的激荡险滩上从容应对;二是“宽则得众”,以宽阔如大海的容人雅量对人就会得到更多人的信服和爱戴。人心怎么能够宽阔?“宽阔就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判断”。毋庸置疑,学习就是那个带给我们准确判断力的关键之所在。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哪些东西真正有价值,才能取其所长为我所用。三是“敏则有功”,一个人如果只有信誉只有宽容而没有如灵猫般的敏锐,她的工作就很难有效率保证。一个真正有敏锐有智慧的人是会在现实中发现各种机遇,即使在受到挫折的时候,也会最先发现那些最有利的因素。只有这样,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才能无所畏惧,才能“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面对工作事业,学习似朋友,如亲人,像故交,若长者,与我们娓娓而谈,向我们倾诉心曲,帮助我们在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而高效地慢慢成长。平日生活里,学习又似把我们带入到一扇神奇的窗户面前,从这扇窗户里,我们可以看到善良与邪恶,正义与非正义,聪明机智与愚昧无知,欢乐与痛苦,使我们的性情得到至纯至善的陶冶。在我们的一生中,连绵延宕,陪伴我们度过波澜起伏的人生之旅。

于人生细致处,学习是最可深入人灵魂深处的。但是做到这些---尤其是日复一日地做到这些事,简直“难于上青天”。“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没有大视野大格局,没有站在高屋建瓴的高度,学习很难深刻,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要求高度。所以培养大视野大格局是学习的头等大事。“在这个世界上,不同的人问同一个问题,可以获得不同的答案,原因在于主体的不同”,从主体出发的有方向的学习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率;真正有价值的学习还要和实际结合起来,要应该懂得学以致用。真正的学问往往是在最简单的地方,也就是如何最简单地可以“致用”。既是致用,就需要懂得“权变”。当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们要转换思路,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需要根据自身所需去学习去吸取养料。孔子也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也就是说只靠空想是没有任何用处的,要从实际工作中去学习,不断修正学习过程;而且还要从实际中检验所学的知识,“一个人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才能达到理想的可行之境”。所以我们要高举理论旗帜,坚定不移地做好思想工作,而且还要懂得在工作中灵活使用,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工作。

篇8:《论语》名言的感悟

孔子恳切地告诫为政者:“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为政》) “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卫灵公》) 为政者要做到:团结大多数而不结党营私, 庄重自尊而不争强斗胜, 办事讲原则而不相互勾结利用, 不搞宗派, 不拉小团伙, 不排除异己, 不唯利是图。“先行, 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 少说空话, 多做实事, 先做后说, 而不要光吹牛不做。须知“其言之不怍, 则为之也难。”《宪问》) 大言不惭, 却不能兑现, 往往被人看穿了。

孔子反对为政者急功近利, 他告诉为莒父宰的子夏:“无欲速, 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子路》) 事实确实如此。嫌庄稼长得慢而揠苗助长, 是“欲速则不达”的典型。虞国国君贪图晋国送给他的宝马、美玉, 借道给晋国消灭虢国, 虞国最终被晋国所灭。这个“假虞灭虢”的故事, 就是贪小便宜坏大事的实例。像这种欲速不达、因小失大的教训, 我们要引以为鉴。

孔子提出为政者要戒除贪欲, 防止上行下效。季康子苦于盗贼太多而向孔子请教对策, 孔子没有告诉他抓盗贼的具体办法, 而是指出根治盗贼的关键:“苟子之不欲, 虽赏之不窃。” (《颜渊》) 为政者勤政廉洁, 不贪财物, 老百姓就会效法, 即使奖励他们盗窃他们也不干, 就不会出现盗贼了。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 谁还敢不端正?律己正人, 是为政者的根本。 (待续)

篇9:《论语》热中读《论语》

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遭遇最有戏剧性的历史人物,首推孔子。要说这近百年来有哪一本书经历了从“半部《论语》治天下”到“奴隶主复辟的白日梦”如此悬殊的评价,那就是孔子及后学们所写的《论语》。近二百年,孔子与《论语》的命运随着国运的兴衰而上下起伏,构成了近世中国最引人深思、让人回味的文化现象。如今,中国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传统文化复兴热潮。从学术界兴办中国文化书院到金融界热炒的儒商文化;从于丹《<论语>心得》在百家讲坛的名利双收,到民间各种文昌庙、魁星阁的香火旺盛,可以说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整个中国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表现出了近百年来前所未有的热情与兴趣。本文试从《论语》入手,梳理百年来的《论语》阅读接受史,研究不同思潮学派对《论语》的阅读与理解,并以此为借鉴,思考全球化时代中,现代人应该如何以正确适宜的姿态来阅读《论语》。

一、近二百年来《论语》的遭遇

孔子由“素王”降为先秦诸子之一家。自清代中期始,学术界经历了一个自省的时代,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即是诸子学的兴起。从高邮王引之、王念孙父子的《读书杂志》等著作开始,到德清俞樾的《诸子评议》,再到孙饴让的《墨子闲诂》、章太炎的《国学概论》等著作,可以明显看出一条诸子学逐渐明晰到成为显学的线路。诸子学的崛起显然打击了儒家《论语》一枝独秀的局面。同时,随着近世民主思想的兴起,尤其是在认识到西方的文艺复兴、启蒙时代的“人类群星闪耀”之后,逐渐明白:所谓儒家,亦只不过是共同奠定了华夏文明思想的一支而已。这种反思可溯源到清中期,肇兴于清末,在学科发展上的标志性事件则可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中文版的出现为代表,胡适第一次正式将《论语》与《老子》、《庄子》等诸子放到一起进行专论,但在当时对这种观点的认可尚不在多数;直到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出版,学界的争议之声才稍歇,转而对其报以赞扬,由此正式开始了研究中国学术的“子学时代”。《论语》开始与《老子》、《吕氏春秋》等书平起平坐,在教科书上只有篇幅多少之别,而无档次高低之分。学人开始由仰视改为平视孔子,而像林语堂这样对传统文化抱以温情主义态度的人,甚至还敢于写出像《子见南子》这样开老夫子玩笑的剧本来,就更不用说郭沫若写的《豕蹄》、《孟夫子出妻》这样大逆不道的小说了。

对孔子与《论语》的功利主义的利用从来没有停止过。近代孔子在学界的第一次被利用,始于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与《新学伪经考》,康有为在书中俨然将孔子打造成了一个托古改制,力图改变现实社会的改革家。当然,从历史现实来看,康有为的做法有其合理的一面:通过对孔子的改造,为其当时的变法注入历史的逻辑,提升戊戌变法的合理性。但是,这种功利主义的利用显然是对孔子原始形象的扭曲,将孔子打造成为一个改革先锋显然无益于从历史、文化、学术的角度来理解儒家思想,也蒙蔽了《论语》文本的真正价值。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与康有为的“左派《论语》”相反,在七十余年之后,孔子成了“代表腐朽没落的奴隶主阶级,为奴隶主复辟服务”的“孔老二”,《论语》也相应成为了“供批判用”的“大毒草”,孔子成了与林彪并列的反面人物。这两个活动,一左一右,将孔子捧到九天,又摔倒九地,体现了巧合般的历史对称性。

近三十年来对孔子的重新评价。十年动乱期间,在全国对孔子大加伐钺时,有四位文化名人坚决不批孔,他们是新儒家梁漱溟、文字学家胡厚宣、通儒吴宓、史学家陈寅恪。其中,与毛泽东渊源颇深的梁漱溟在“批林批孔”一开始,写下了《敬告各位朋友,我将这样参加批林批孔运动》与《我们今天该怎样评价孔子》两篇文章,宣称:林彪是个野心家,与孔子并无关系。梁漱溟迫于时势,对孔子作出的赞扬是有保留的,但他的文章仍不随时流,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文革结束,李泽厚先生第一个发表了对孔子的全新的评价:《孔子再评价》。此文虽然仍是建立在阶级论的基础上,但是通过对先秦历史的梳理,为我们勾画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孔子形象,并且正确恰当地评价了孔子的历史贡献与局限。随后,他还配合出版了《论语今读》一书,该书的一大优点就是对语句的解释与注疏不囿于朱熹的《四书集注》的经典见解,能够将自己的独立思考贯注其中。随后,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以及钱穆在台湾注解的《论语新解》等书也被重版与引进,成为读《论语》必备的参考书籍。

二、近三十年《论语》热的文化生态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论语》热持续升温的三十年。

《论语》热来自于全球化影响下自我文化认同的需要。除了《论语》之外,国家大修《清史》,重印《四库全书》,编撰《四部文明》,各大高校成立国学院等,都是全球化影响下的民族尊严自我捍卫的手段。在全球化影响下,民族主义的兴起,也成了《论语》重获生命力的契机。孔子曾经说过: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论语·八佾篇》)。《论语》所持的华夏文化中心论,显然暗中契合了现世对中国崛起文化想象的需要。

功利主义仍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论语》的阅读与利用。通过对最近一系列文化事件的观察,可以发现,在对《论语》的阅读与利用中,主流意识形态对它的控制欲解读、影响仍然存在,这以北师大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播讲的《论语心得》为代表。《论语》被解读成了“心灵鸡汤”,孔子被矮化成了一个蹩脚的心理治疗师。孔子提倡的独立人格、大丈夫气概、君子品行都被过滤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儒主义的思想,孔子论道成了“幸福生活指南”,孔子的文化观念被简化为《读者》式的小故事。北师大一位从事古典文献研究的学者就曾揶揄于丹“这到底是于丹说《论语》呢,还是《论语》说于丹”?

可见,在当下读《论语》是一件复杂的事情,需要我们仔细的甄别与反思。

三、全球化时代如何读《论语》

批判地接受仍是阅读《论语》首要的立场。从对近百年的文化史的考察来看,我们发现:五四时期,鲁迅胡适们的反孔,其针对的是被官僚体制利用的“孔教”或“孔家店”以及利用这些文化的官僚体制,他们从来没有对孔子本人做过不恰当的人身攻击,但是,他们这一代人拥有极强的主体意识,在研究阅读儒家经典同时,对经典中有违于现代民主自由科学等普遍价值的言论,具有明确的辨别意识,他们读经典,经历了怀疑——否定——扬弃的过程,以达到有利于现世文化发展的目的。以鲁迅为例,他在《故事新编·出关》中描写的孔子,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物,但是,鲁迅并没有对其进行丑化。在《十三年的读经》、《四库全书珍本》等文中,鲁迅对“孔家店”阉割、扭曲文化的现象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同时,又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等文中,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传统培育出的士大夫表达了自己的敬意。这就是鲁迅,以否定之否定来阅读经典,思考传统。胡适亦不例外,他的“整理国故”就是希望在扬弃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重新建构民族文化,使其达到与现实无碍,甚至有利于文化建设的目的。

紧扣文本是阅读的主要态度与方式。这里的紧扣文本有三重意思。首先要使用好的出版社版本,优秀学者的注本。优秀的本子在字词的删定、词句的考订上有极大优势,这与完全理解孔子思想有极大关系。这些版本中,在版本的忠实性与注解的规范性上,首推中华书局杨伯峻先生校注的《论语译注》;在注解的思想性与批判性上,首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在儒家思想的完整呈现与阅读的通俗性上,首推钱穆先生《论语新解》。第二,指阅读要以文本为主,而不能以《百家讲坛》式的文化事件来代替文本的阅读。孔子曾经说过:强立不反,谓之大成。读《论语》尤需要这样的思想风骨,仔细阅读原文,参考先人注解,得出自己见解,这是现今读书最需要的境界。如果远离文本,而以《论语心得》式的视频音频观赏代替阅读,那么得到的永远不会深刻。第三,指要通晓《论语》的全盘思想,有必要同时阅读除《论语》外的《四书》、《五经》,孔子曾经如此教育自己的儿子:“不读《诗》无以言,不读《礼》无以立。”中国古代儒家传统是一个整体,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必须广为涉猎。

“抽象继承”是利用、继承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主要方法。 “抽象继承”是冯友兰先生在建国后提出的对儒家文化继承的方式,大意就是:对儒家文化要批判性继承,继承的方法可以以抽象精神的继承为主,即抽空孔子所说话的具体语境,将其中积极方面转变为普遍价值,从而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规范性准则。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例,在后人的理解中,这里头当然有孔子作为历史人物的局限性,但是,一旦抽空其中的文化背景,将其转化为一种各居己位、各安其事的处世态度,就对社会的良性运行有极大的推动所用。再比如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话显然是蔑视女性的,与现代价值中的男女平等相悖。但是,使用抽象继承法,将其中的蔑视女性的成分抽去,转变为藐视小人,显然在现代社会也是可以通行的。

《论语》是一本常读常新的经典,在全球化时代,此书也体现出新的价值,绽放出新的光彩。现代著名的第一代新儒家,绍兴人马一浮先生在指导学生如何读经时,有这样一段极有现实价值的话:一、此学不是零碎断片的知识,是有体系的,不可当成杂货;二、此学不是陈旧呆板的物事,是活泼泼的,不可目为古董;三、此学不是勉强安排出来的道理,是自然流出的,不可同于机械;四、此学不是凭借外缘的产物,是自心本具的,不可视为分外。在全球化时代,阅读《论语》尤其需要以这样的思想为指导。

篇10:读论语的感悟

论语的朴素和温暖,就在于里面不仅有天下大道之志,更重要的是它永远不失去脚下朴素的起点。

孝敬之道就是这样朴素的起点。于丹在本书开头就倡导了这样一种朴素而又现实的思想。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孔子的学生有若就曾经解释过孝悌的重要性,他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同样,诚信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信誉,就好像这个车子有了横木也是虚架上的,没有关键的木销,不就无法行走了吗?对一个人来说,信誉是什么呢?是你行走于世界最基础的那个保障。

也就是说,只有靠信誉,才能把人生这辆车驱动起来。只有信誉,才能够让你不管穿越什么样的风险,坎坷,都颠仆不破,而在坦途上一路前行的时候,也能够保障你的速度。就是因为有信誉,才让你始终是一个完整的人,可以立的起来。要是没有信誉,就缺少了安身立本最根本的条件。

不足一万六千字的《论语》翻下来,“仁”这一个字前后被提到有一百零九处。可以说,仁爱的思想是儒家哲学里基石下的基石,重点中的重点。于丹认为,仁爱首先是一种人格情怀,它应该表现为一种高风亮节,一种胸怀大志的气度。我们这里说的仁爱,不是妇人之仁,不是那些小恩小惠,而是一种深刻,博雅,有使命、有担当的远大情怀。

曾子曾经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作为知识分子,他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肩上的责任太重大了,道路太远了。

有时候,仁爱是一种身体力行,点点滴滴的行为,它不仅让别人受益,它也会让自己有收获。仁爱是一种不断积累,他需要我们自身的时时呵护。人在生命流光的陶之下,如何时时呵护仁爱,会决定我们跟世界之间建立什么样的关系。

篇11:读论语的感悟

——读《于丹<论语>感悟》有感

一粒沙子LDF

为人儿女者好好地活着,就是给父母以最大的安慰,为人父母者好好地活着,就是让儿女享有莫大的福分!

于丹说:“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 我想,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应该是一个人的宿命吧。什么是宿命?我认为,一个人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是他的宿命。由于无法改变,所以生活中才会有缺憾与苦难,但是,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这一切?假如我们注定是乌龟,与小兔赛跑的时候,不要总是想着每只小兔都会在路上睡觉,好让我们最先到达终点,这种想法会让我们失望和沮丧,因为这是幻想。我们完全可以换一种想法,小兔跑步也好,走路也行,睡觉也罢,我们管不着,我们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来尽量弥补我们的缺憾就可。慢是乌龟的天性,慢有慢的好处,在慢慢爬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欣赏到路旁花花草草的美丽。我们还可以想象,假如终点就是自己的坟墓,慢一点到达不是更好吗?我们不要阿Q的胜利,但来一点阿Q的想法也未曾不可。假如我们注定是一只小羊,不要老是梦想着有朝一日变成狮子,把吃羊的狼吃掉,为羊群报仇,那样活着一辈子会很累很痛苦,因为这梦想永远实现不了。我们应该利用自己的智慧,如何避免被狼吃掉,然后与羊子羊孙一起好好地活着!既然宿命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就改变自己对宿命的看法,用恬淡、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发生的和没有发生的事情,我们的内心自然就会得到滋养,感受到上天赐予我们的幸福!

芸芸众生,没有谁的生活是十全十美的,多想想自己拥有的和别人没有的,我们就会体会到上天对每个人的公平,即使做不到以从容的姿态来对人对事,也要以淡然的心态看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想方法延长自己的寿命,不断地修养自己,使我们来到人世间的这一轮回少一点遗憾,多一点幸福!

于丹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要对生命保持一种谨慎,一种尊重,不断完善它。”“以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这样的心生活在这个社会,不管世界如何纷乱,如何迷茫,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活得自在一些。”佛与菩萨无论是自利或者利人,都能得到大自在,菩萨观世界而能自在拔苦得乐。于丹教授知道我们达不到佛与菩萨的境界,所以只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活得自在一些”就很不错了。在广州,聚集在各座寺庙旁和北京路附近的乞丐相对比较多,可能他们认定,打这些地方经过的人当中,能施舍1块钱给他们的人会较别的地方多一些。我们从旁走过,给他们1块钱,我们不存在损失什么,但滋养了彼此的内心。对于他们,得到1 块钱可以让他们在困苦中看到活下去的希望,内心感觉到些许的温暖,对于我们,拿出几块钱可以让我们发现藏在心底的那颗善良的心还在,内心会得到些许的安慰。我想,这是否就是忠诚于自己呢? 忠诚于自己,首先得好好地活着,只有活着,才有更多的时间不断地完善生命。

“善待他人,就是用一种发自内心的善意去对别人好。”于丹告诉我们,善意也不能强加给别人。作为教师的我们整天要求学生一定要养成怎么样怎么样的习惯,形成如何如何的性格,才会有如此那般的命运,其实我们自己很清楚,这仅仅是一种理论而已,与真理一点也不沾边,且现实有时也千差万别,学生长大后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和验证,但是,我们因为自己是老师就一定要强加给每一位学生,这善意的背后还有多少善意,只有自己的良心和天地才知道。在我们学校,我和不少的老师一样,总会利用学生的专科课时间和一天只有半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给学习困难的学生补课,不管学生是否愿意,只要学生在自己教的科目上能多考几分就心满意足了。无限大地夸大了学生语、数、英增加那几分的作用,而关于这样做是否可能扼杀这些学生的某些天赋,对学生以后的人生是否弊大于利等问题,因为没有什么可以论证也就忽略了。

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太多太多的人,不管是对亲人、朋友还是同事,在不知不觉中,总是把“己所欲,施于人”误认为是“己欲达而达人”,把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把强加当成是为了别人好,任何事情都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有了强加的意念,眼中就没有了平等,没有了平等,就谈不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没有了相互的尊重,就不存在对别人的宽容,没有了宽容也就不可能存在仁爱之心了。

上一篇:李白《将进酒》解读下一篇:苏州管理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