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小桥的优美散文

2024-06-17

描写小桥的优美散文(精选14篇)

篇1:描写小桥的优美散文

虽是初冬,但北风料峭。

早晨起来,沉沉的阴云笼罩里,竟然有零星的雪花。

窗外,树枝摇曳。这雪可能来得太突兀,也太清清淡淡,星星点点的雪花在空中随风曼舞。不过,落在地上就倏忽而逝!

因为是周末,女儿起得晚,但听到下雪却一咕噜起了床,趴着窗子就向外眺望。像精灵的雪花,漫天飞舞,但地上却了无踪迹。不到半晌,这雪竟兀自停了。女儿不由怅然若失,感叹不能堆雪人了。

我也空自叹惋。毕竟,冬天的雪最是令人难以萦怀,不能赏雪,心头就落寞了许多。

于是,只能让记忆漫溯。或许,只有记忆中的雪才能宽慰此刻的心情。

冬天的记忆很多,也很温馨。

倘在晴天,至少正午的阳光暖暖的,穿过银杏稀疏的枝叶,穿过崖畔黄绿缤纷的杂芳,抑或穿过老家青黛残缺的瓦扉,就足于使人惬意了。

比如,老家村口大槐树下圪蹴在碌础上的老人,眯着眼,叼着眼袋,云腾雾燎里浓浓的秦音……比如,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那条粗糙笨拙的老棉裤,挤在墙角,打闹着,跺着脚御寒取暖的乡村小学场景。

但最深的印象就是雪了。

记忆中最好的雪是在儿时。

漫天飞舞的雪花令人沉迷。飘飘扬扬,琼树玉枝。那时,最喜欢的就是和一群小伙伴肆意在田间崖头。田埂的小路很窄,又坑坑洼洼,雪花固然美丽,但落得久了,地面湿滑,加之我们肆意的奔跑顾不上许多,于是跌个跟头是常有的事。不过,沾满泥浆,摔得两手发麻,比起这依然在耳畔,脸颊旁飞舞的雪花,我们就不在乎了。

大雪菲菲,田野一片苍茫。远处,晴日黛色的山峦本来约略的剪影,颇有点水墨画的感触,但这时已经没有了踪迹。凭着老家熟稔的印象,我们只能勉强辨出来去的方向。坡路斗折,我们拽扶着刻意爬上村子东面很远的崖畔。深秋崖畔缤纷的色彩已经变成茫茫一片。站在远处,银装素裹,分外妖娆。不过,对于儿时的我们是浑然不在意的。不过,毛泽东的北国风光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咏雪诗情,我们似乎很懵懂,因而也就并不在乎。我们在乎的是大雪覆盖的酸枣树丛中是否还有星星点点的红色招摇的酸果,我们在乎的是一两只惊起的野兔在雪原上留下一连串的足迹,我们在乎的是沉沉的叠压成弧状枝条上的雪,以及猛然踏上一脚后,雪末纷飞,树下小伙伴满头满身是雪的狼狈相,我们在乎的是滚得越来越大的雪球和堆起的各式各样的雪人,甚至于相互在田间地头来一场肆无忌惮的雪仗……这样的乐趣很多,就像童年的故事一样,常常令人萦怀难以割舍,而这雪中的记忆似乎就更加绵长隽永。

记忆中最美的也是雪。深秋的枫红菊黄,天高气爽,自然令人印象深刻。盛夏的月荷蛙鸣,云淡风轻,固然令人神而往之。仲春的蜂飞蝶舞,杨柳依依,早就令人心旌摇曳了。但,这雪,却最使人难以萦怀。或许是冬季的料峭里过于冷寂,景色过于寡淡的缘故吧。这雪显得格外的醒目,也就格外的惹人爱怜了。

我们喜欢扬着头在空中凝视。轻舞的雪花在苍茫的天穹中翩跹而来,嬉戏着,一会儿佯装着飞到东,一会儿忸怩着躲到西。晶莹的雪花,越上我们的肩头,拂过我们的脸颊,也沾满我们凝视的眼睫毛……

捧着雪,像捧着一袭洁白的哈达,神圣而纯洁。那一刻,我们似乎也被融化!美丽晶莹的`雪花,像盛开的娇艳的含羞草,娇羞中有缕缕的清凉渗入细细的掌纹。

记忆如水。每逢冬天,我自然就想起雪,想起那故乡儿时的冬雪。这种美丽是永远伫立在心田的。有雪的日子,我会细细把玩,慢慢品赏。没雪的日子,我会静静怀想,淡淡回味。有时,我会因为雪花蹁跹的缘故,轻舞东风,揣着缕缕的诗情,吟咏一首只属于雪的诗歌。有时,我也会因为没有雪,便无端的让思绪翻飞,肆意的憧憬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或者回想往日里那晶莹剔透的雪花了。

就像,今天这零零星星的雪花。就像这倏忽而逝,来不及凝视,来不及赏玩的雪花。

但,落寞只是一瞬间。

毕竟,冬天才刚刚开始,看雪的日子还很长。

也许,触手可及固然令人欣喜,但最美的风景,或许就在这清清淡淡的怀想之中!

篇2:描写小桥的优美散文

被喧嚣和尘埃笼罩着的城一下变成洁白的世界,纯净而透明……

我们都喜爱雪。

小孩子喜欢雪,下雪了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下大了还可以不上学,那是最开心的了;那些摄影爱好者就兴冲冲地拿起家伙,到山上,到湖边,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去捕捉每一处风景;有茶客也会去到山上收集雪水,用它沏新春的第一壶茶……

下雪的样子是美的。轻飞曼舞,飘飘洒洒,尤其在夜晚的路灯下看着雪花飘落,别有一番意趣和情调;

被雪覆盖的大地是美的。银装素裹,白色尽染,特别是旧时老屋以及水榭亭阁,此时就更显韵味和雅致;

飘落的雪花是美的。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有人把雪花用去观察,发现其形状和结构异常的美,非常符合美学的定义。而雪花给我们的美感更在于它的意象,正如我们从雪花中感受到的温馨和温暖。

被雪花荡涤的心灵是美的……

篇3:让优美的描写扮靓你的写作

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 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 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 只有通过描写, 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 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昧、有形, 使人有亲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最近学习的美文《三颗枸杞豆》就运用了生动细腻的描写。写自然环境, 生动细腻;写人物外貌、动作、神态, 细致传神。

自然环境描写, 又称景物描写, 是对人物活动的自然景物进行的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有:

(1) 写景衬托人物心情;

(2) 写景点明时令、地点;

(3) 写景表现人物关系;

(4) 写景表现人物性格。

例如:课文写小山沟:“我的故乡是一个小山村, 有山有水。尤其是门前的山沟, 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 里边还有小松鼠、小兔子……山谷里的树林成了我的乐园。”形象地表现了这里是“我”的乐园, 同时也表现了大自然对一个孩子的吸引力。

“一只大花蝴蝶冒冒失失撞在我额上, 又慌慌张张飞走了。”“大花蝴蝶飘飘荡荡落在一朵蒲公英上”既写出大花蝴蝶飞的状态, 又写出“我”的贪玩。

太阳“这时, 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 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 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等这些自然环境的描写生动、细致, 极富感染力、表现力。

人物描写主要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 细致传神。

“那人慢慢地站起来, 手里拄着一根桦木削成的棍子, 微风吹着他颤颤摇摇的身体, 似乎一根根筋骨都能从衣服外面数出来。那两只眼睛, 像开得大大的窗户, 嘴唇发紫, 像成熟的桑葚。”细致描写了三叔的动作、外貌, 突出了瘦弱、有病这一特征。

“说到这里, 他的眼睛闪射出一种异样的光辉, 瘦瘦的脸颊上升起两朵红晕。”通过对神态的细腻描写, 从中我们体会到仔细观察后有所发现的兴奋。

“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 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 就放弃了。这一摞书, 是我第二个理想, 想当一名作家, 写了几篇稿子, 寄出去被退回来了, 我又灰心丧气, 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 是我第三个理想, 想当一名生物学家, 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 我又颓唐[颓唐 (tuítánɡ) 精神萎靡]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 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 你该回老家了!’”

从三叔的语言描写里我们可以体会出他总结出的自己一生的教训和悔恨:遇难而退, 一事无成。

“是呵, 有点烫手, 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 就变了, 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 所以才这么亮。”

三叔和“我”关于太阳的对话意味深长, 告诉我们要真正做到捉住时间、捉住生命是不容易的, 是要付出努力的。但只要我们捉住了时间, 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有价值。

因此, 我们想让自己的文章内容充实, 言之有物, 立体感强, 充满诗情画意, 语言生动流畅、表现力强, 就离不开对自然环境、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做细致的观察, 生动细腻的描写。

摘要:描写就是用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文字语言把表述对象的状态, 生动、具体地描绘出来, 给人以栩栩如生、身临其境之感。它是一种“形神兼备”的表述方法, 是记人、叙事、写景类文章的主要表述方法之一。什么是描写?描是描绘, 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观察,描写,写作

参考文献

[1]《文章写作原理》, 管金麟, 河南大学出版社。

篇4:传递正能量的优美散文

《散步》只有短短580字,写一家三代人在春天的田野上散步的故事。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漫长的寒冬终于过去,迟来的春天终于到来,“我”劝母亲趁天气好多出去走走,母亲接受了“我”的劝告,于是初春的一天我们一家三代人一起到田野去散步,一路上高兴地欣赏春天的美景,其乐融融。难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我”的妻子背上年幼的儿子。就是这么一次平常的散步,谱就了一曲真善美的赞歌。短文不仅熔铸了浓浓的亲情,歌颂了生命的意义,而且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符合时代的要求,传递了正能量。文中几处叙述和描写感人至深,并且饱含哲理。

《散步》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揭示了生命延续的道理,而且也表现了家庭的“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没有家庭的和谐,就没有社会的和谐。而“和谐”正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重要内容。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乃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之一。

《散步》的深刻意义还不仅于此。儒家经典《四书·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古代先贤将这段话概括为“修齐治平”四字。可以说,文中的“我”,是“修身齐家”的榜样。他是一家的核心,是家中的顶梁柱,担负着赡养老人抚育儿女的责任。由于有他,这个家才母慈子孝,夫妻和睦,小儿天真可爱,全家其乐融融。如果全社会人人都像他一样,何愁不国家大治,天下太平?

《散步》也是一篇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这主要表现在对景物的描写上:文章写一家人在初春的田野里散步踏青,必然要对初春田野的景色进行一定的描写。但文章对颇有诗情画意的景物的描写仅有寥寥几笔:“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着重的只是“随意铺着”的“新绿”和水田里不断冒出的水泡,并由此引发哲理性的思考:“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的确,生命是顽强的,但人的生命和植物的生命不同。植物的荣枯可以周而复始,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所写,“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而人的生命却不能长生不老,也不能返老还童,所以作者将笔墨更多的用在生命的新老传承上。关于景物,作者还通过“我”的母亲的眼睛作过同样精炼的描写:“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分明就是一幅春天的画卷,明媚的春景愉悦着母亲,儿子的孝心温暖着母亲,无边的春色弥漫在祖孙三代的心中……。

篇5:描写天空的优美散文

每当夕阳沉醉在晚霞的温柔里的时候,我便开始张望,望那落叶像蝴蝶一样纷纷落下,望那孤单的晚雁默默地消失在山的绵延处。夕阳终老,谁去叹红尘短暂?

自己一个人的世界,有时候,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或许,说什么都不好。如此,也许,便只有深夜里某一个跳动的音符,会触动你整个世界的弦,离离分分的旋律,如此这般的循环与轮回,最后,你倾你所有,埋头痛哭。

谁远或者谁近,默默地,我只是一个人,习惯了没有涟漪的世界。

在破败的巷口,在夕阳终老时,在青苔蔓延成寂寞的季节,我一个人默默地听着音乐,一个人默默地吃着小卖部里过期的零食,一个人默默地自由幻想,一个人默默地上网,最后一个人默默地为孤单疗伤。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也不知道是不是会有一个人也跟我一样,在深夜里,一个人安静地听自己的心跳,心房的血液默默地流回心室,悄悄地完成一次旅行。在旅行中,有时候,也会不知不觉地想起家。或许因为,月光是抓不住的思念,握紧就变成了惆怅。

每当灰暗的余烬叹息着失落的悲哀,在日记本里,被关押着的文字,就会悄悄地被打开。翻开尘封的回忆,在我们都为青春而眼眶潮湿的年纪,在我们失落的世界里,我们为生活,为文字而悄悄感动着。

当夕阳渐渐老去,阳光赖着不走时,我喜欢望着天空。风,带着黄昏的温柔,挥手告别这一天。我不知道,在天空的另一边,是否也会有一个人像我一样,在转弯的巷口,在某一个角落,静静地读叹着这些不能再回头的时光。

篇6:描写书香的优美散文

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偷偷读书的事来,那时候的书大部分是借来的,往往书一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阅,就算被母亲喊了几遍吃饭啦,也置若罔闻,非得等母亲劈手夺走了书,方才乖乖地回到饭桌上。还记得第一次读《红楼梦》,一下子便被曹雪芹描写的纷繁世界吸引住了,吃饭、上厕所都舍不得丢下。

到了夜晚,单等家人睡下了,偷偷地在被窝里打开手电筒,继续我的精神之旅。那时还小,虽然未必理解的了书中深刻的含义,但只看那些美丽的文字就已经让我如饮琼浆。看着看着,不知何时就睡着了,仿佛看见清灵飘逸的林妹妹轻挽罗衫,肩负花锄,从桃花烟影中走来。

长大些,对书籍的喜爱,愈发浓烈。随着理解力的增强,阅读面也越来越广。自然的、历史的、哲学的,读不同的书会有不同的收获。

品读自然,看日升月落,听陌上花开。身体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轻松到达。不必昂贵的机票,不必曲折的路程,指尖轻轻翻动处,便纵览千山万水,阅遍人间景致。看一看极地千年不化的雪,观一观赤道四季不歇的雨;闻一闻梨花沁人心脾的甜,嗅一嗅瓜果成熟诱人的香。四时流转,地域变迁,都在一页一页的纸间换了容颜。

读诗观史,与古人握手,任思绪驰骋,上下千年。遥想当年周郎英姿飒爽,运筹帷幄;思忆岳鹏举精忠报国,壮怀激烈;感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往事越千年,看兴衰成败,演尽多少群雄逐鹿,沧海桑田。

读哲理故事,品味生活的酸甜苦辣,开启生命的智慧之光。沉醉里,不知蝴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蝴蝶。遥想中,感悟着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体味着人性的脆弱。一卷卷书就像一泓泓深邃的哲理泉水,帮我学会了悦纳当下,不徒增心灵的烦恼;让我知晓了时间不过是恒河里的一粒沙,学会了在成长的岁月中轻吟浅唱。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读书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也能够学会阅读,在读书中收获快乐,在读书中悠然成长。

★ 春满山庄优美散文

★ 花香和书香散文

★ 书香的散文

★ 优美短篇散文

★ 短篇的优美散文

篇7:描写重庆的优美散文

重庆非常有历史感。在战火硝烟的岁月,重庆除了遥远,尚有一丝神秘感!电报收发机、小s枪、美丽的女间谍和她拿一支香烟的暗号,重庆很神秘。“重庆方面,有何消息?”这种在油灯下低声的探询,紧张悬疑之外,令人放心。在那个时候,重庆和伦敦的唐宁街、华盛顿的白宫,是同一阵线的。

后来不一样了。著名小说《红岩》,一开头就是重庆烟雨里的抗战纪念碑。然后是大学校园,职业学生黎纪纲,在暗中打探一份共产党地下机关刊物《挺进报》的消息。

《红岩》里的重庆有浓浓的气氛。譬如,特工围捕许云峰,在国泰戏院对面的一家酒家。许云峰身份暴露了,甫志高领着特务上楼,许云峰掩护与他接头的同志李敬原撤退,自己从容被捕。这一场戏写得感人,友谊、理想、斗争,而且像中国式的希区柯克。

特务在等着人犯回家时,爱吃磁器口的花生。同志送别,在朝天门的码头。嘉陵江的春雾,汽笛一声呜咽,开走了向长江下游飘去的轮船。重庆在李可染的水墨暮色里,千檐万瓦,雾锁楼台,是那么令人迷茫而神往。

篇8:描写小桥的优美散文

美, 是人类的理想。如何把新闻作品写得更有文采, 更美, 更有情感, 更受读者的欢迎, 进而能感动读者, 走进读者的心里?新闻界老前辈穆青用其一生的实践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穆青的新闻作品, 尤其是其通讯的散文化写作特色, 给人留下强烈而又精彩的印象。

在上个世界的六十年代, 新闻界著名的老前辈穆青就曾经创造性地提出了“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的观点, 这一观点打破了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束缚。穆青说:“我觉得, 从广义上说, 新闻即是散文的一种。因为散文无非是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事, 这件事有什么意义, 散文中的叙事文不也是如此吗?既然叙事文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那样写, 为什么新闻就只能按照死板的公式去套呢?我看只要事实能交待清楚明白, 在写作上可以突破老一套的公式, 不一定非得第一段写导语、第二段写背景、第三段写……可以百花齐放, 大胆创造。”

以穆青之道, 我们赏析其新闻作品, 笔者认为散文化新闻的写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 穆青的新闻报道语言似散文般优美,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反映一个个不同的人、一件件不同的事这才是新闻作品的特点所在, 每一个人之间的性格不同, 所说的话自然也不相同。介于此, 新闻老前辈穆青非常细致入微地观察人物, 对于不同的人物形象使用不同特点的语言。例如在作品《两张闪光的照片》中对人物的刻画, 简单几笔, 就生动形象地把一个不惧怕生死的农民英雄刻画得栩栩如生, 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好奇心, 另外也增加了其感染力。

许多的新闻界朋友都认为, 新闻作品不等同于小说需要纪实, 只要说清意思就行了, 没必要过于追求语言的华丽、优美。穆青则不是这么想, 所以我们看他的新闻作品, 文章都充满诗意, 字里行间之间充满深情。在他的作品《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 作者集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等多种写作手法与一体, 悲愤与苍凉并存, 发人深省。

第二, 使用白描手法展现事实。《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中有一段关于周总理与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的对话, 其中白描手法的运用, 可谓是穆青作品中的典范。在文章中穆青通过对两位老人白描手法的运用, 一方面描绘了周总理对吴吉昌的期望很大;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农民科学家吴吉昌身上的担子沉重而艰巨, 更深度刻画了吴吉昌坚决完成任务的决绝。穆青把两位老人家的对话这一段放在了报道的开头, 这样既起到了引子的作用, 也为下文农民科学家吴吉昌在文革被当作“敌人”时仍不屈不挠地为科学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做了铺垫。

白描的写作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很容易起到一个传神的作用。以少胜多, 不作过多的雕饰, 寥寥数语, 声态毕现。白描的手法在形式上与叙述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经常被人混为一体, 所以我们有时候听人说, 所谓的白描就是描写与叙述的高度结合, 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白描只是以单纯的质朴的文字, 淡淡几笔抓住对象的重要特征, 通常不设喻, 少修饰, 简明生动不加渲染地勾画出形象来。使用白描手法, 正是写散文化新闻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形式。

第三, 注重描写对象的细节。所谓的细节描写就是指在事件中, 那些细枝末节的部分。要知道事件的构成要素之一就是细节, 细节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事件上, 无细节就无事件。对于一个事件的描写就该恰如其分地运用细节描写, 如果缺少了细节描写, 就会缺少形象, 形象就没有血肉。众所周知, 文学上的细节描写分为两种类型, 一是典型性细节描写, 二是非典型性细节描写, 它们之间的运用也不相同, 要是想突出文章的主题, 描绘人物形象就应该运用典型性细节描写;要是想反映现场面貌、事件背景就应该运用非典型性描写, 采用非典型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加文章情趣。

穆青一直很看重细节描写, 而且他认为细节描写最具有表现力, 要想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 准确而又生动地运用细节描写, 就应该在平时的采访中多留心观察, 观察生活中的典型事件、典型人物。细节描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有很强的现场感, 现场感对于新闻报道来说非常重要。要知道语言文字并非是电视机, 能够直观明了地动态展现给观众, 但是借助于细节, 我们就可以把场景写得充满画面感。在穆青的文章《铁人王进喜》中有一个细节, 铁人王进喜开始的时候, 不会写“矛盾”这两个字, 就在本子上画了一个贫农, 一个地主, 用来表示矛盾的意思。这个细节道出了千言万语, 表面上平平谈谈, 其实则是暗流涌动, 让人对于王进喜的细节过目不忘。

仔细阅读穆青的作品, 发现他在很多的作品中都通过大量生动的细节表现主题。新闻叙述不能虚构, 它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刻画, 但你的文字又不能写的太过于贫乏, 要深刻感人就需要花大力气思考, 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感人细节。

第四, 采访写作饱含热情, 情感奔放。对祖国的热爱, 对党的热爱, 对人民的热爱, 对劳动者的热爱, 使穆青的笔调一直饱含着激情。用他的话说:“我一直主张记者应该拥有激情。我完成一些新闻作品的过程往往也是一个激动的过程。”

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深受迫害, 却顽强与之斗争, 不屈服于困难险阻, 穆青在对其进行报道的时候, 常常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愤慨。而焦裕禄的事迹, 作者是流着泪采访, 流着泪写作的。在其《历史的审判》中, 对林彪、江青等反革命集团, 作者嗤之以鼻, 无情地鞭笞与声讨。面对生机勃勃的珠江三角洲, 穆青老前辈万丈豪情跃然纸上, 唱起了“大江日夜流, 风帆起珠江”的高亢之颂歌。穆青说:“ (写通讯报道) 要积极投身于英雄人物为之献身的伟大事业, 热爱人民, 热爱生活, 有一种高度的革命责任感, 加上火一般的激情。”“要使读者动感情, 首先记者自己要动感情。”穷其一生, 老前辈之所以有如此多的新闻名作被读者记住, 除了其爱憎分明之外, 还有其对于新闻报道形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真实性是新闻活的灵魂, 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 新闻必须必备真实性与时效性这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在现今社会中, 记者是新闻事件的组成部分, 有记者的新闻才算的上真正意义上的新闻。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 记者必须第一时间出现在事件现场,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客观的再现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等, 不能在报到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与自己对事件的评述, 这样, 违背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舆论导向。所以,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 要切实明白自己的角色, 为自己的角色寻找准确的定位, 不能超越角色要求报道新闻事件。

1新闻记者的角色误区

新闻事件是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事情, 大到国家政策法规实施的社会效果事件, 小到家庭纠纷、邻里矛盾, 新闻记者作为这些事件的可能主角, 在新闻事件到报道中无形之间就会忽略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事件的报道时参杂自己的主观情感, 对事件进行评价论述, 有些记者甚至站在一方当事人的立场报道新闻事件, 忽略了自己采访者、报道者的身份, 严重的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 与新闻的价值造成了严重的冲突。

1.1角色越位

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越位是指新闻人员在报道新闻事件中, 自己的语言、表情、动作、态度的表现形式直接超越了自己的工作职责传播新闻事件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 忘记了新闻的基本属性与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报道时混入自己的主观情感, 没有客观公正的报道新闻事件的原始面貌, 使民众在评论新闻事件时, 由于受记者先入为主的扭曲报道评论影响, 社会民众不能客观公正的评论新闻事件, 形成错误的舆论导向, 对新闻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新闻事件中的记者角色定位

文丨武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新闻报道在民众生活中越来越获得关注, 民众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社会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观察者与直接报道者, 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是民众对新闻事件形成正确认识的提前, 影响着民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力和舆论导向, 所以, 记者必须在新闻事件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客观、真实的报道新闻事件。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品质

参考文献

[1]穆青等编.《穆青论新闻》, 新华出版社, 2003年版

篇9:大运河的优美篇首(散文)

人对什么都有探求之心,泰山极顶,长城龙头,黄河源地,天涯海角都已去过,大运河之首却成为一个焦渴的期待,那是久违的故乡吗?

正是草枯地阔,木落山空时节,出京城好远了,又出了通州好远,天地越见舒朗,直到再不见一座建筑,完全一片野旷天低的景象。

有雪纷纷扬起,温度更显低落,情绪却昂扬起来。浑茫间走下一个斜坡,再拐个弯,就看见了粉墙黛瓦。是的,这里该有一些房舍,这里该是多么繁闹的去处,茶肆酒楼客栈官署都会有。一排高树挤出了一条通道,落叶发出苍然的声响,车辚马萧一般。尽头一堵巨石,石上有字,再看一个牌坊,上书:漕运码头。是了。急走几步,不顾鞋子踩进水洼,眼前已然出现一条气宇轩昂的大河。禁不住喊出了声,那声音,连自己都吃惊,似乎在村口见到了倚望的亲人。我呆愣着,这就是大运河?那个京杭大运河的北首?

许多河流的源头,都是细水浅溪,就像一部交响的序曲,而后才渐入高潮。只有大运河首来得这么突然,横江断河一般,置你于无准备的惊叹之中。

河首像个大口,万里旷风都顺到了这里。水面蒸腾着雾气,像河在呼吸。大运河,你老有千岁,同自然的河流相比,却仍是一条年轻的河。你那么平静,平静得只有轻波微澜,越是如此,越显端肃。你那么宽阔,比我想象的宽多了。看不清你流去的地方,那里已烟锁雾罩。

漕运码头空无一人,干净得像一个封面,打开去看,却是山重水复、雄浑壮阔、帆樯林立、舳舻相接。身背肩扛的急步,浑浊嘶哑的呼喊,昂扬长啸的骡马,低陷沉转的车轮,泪眼彷徨的送别,白发苍然的祈望。一条大船刚刚离港,一批船舶又小心靠岸。漕运发达时,仅从天津每年过来的漕船就有两万艘,更别说还有商船。

大运河,一个运字,让水的实用功能活泛起来。运河不仅输去一条通衢大道,还输去了大河的文明之波,广袤的土地变得丰沃,并催发了农耕经济向商旅经济的转变,码头带动着一个个集镇和城市迅速膨胀。水道的开通已使直沽寨发展成远近闻名的“天津卫”。运河沿岸呢?淮阴、镇江、常州、无锡无不得益大运河的润泽,还有苏州、嘉兴、杭州呢。长江和运河交汇处的扬州,更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方。

700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看到运河的时候,不由得惊叹万分,并说:“值得赞美的,不完全在于这条运河把南北国土贯通起来,或者它的长度那么惊人,而在于它为沿岸许多城市的人民,造福无穷。”马可·波罗当时把浙江称为蛮子省,他没有想到,那个蛮子省,后来成了世人向往的人间天堂。

说起来,应该庆幸一次次从皇宫里发出的疏浚运河的圣谕,不仅是从隋文帝开始,在他之前早已有过,隋炀帝之后更是接续不断。那些声音越过道道森严壁垒的高墙,低徊于运河之上。

运河的挖掘和整治,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我们无从知道那些群体中的普通姓名,但不妨碍对他们深怀敬意。从一条沟渠的初始,到千里通畅的结果,无疑见证了人类构筑文明的艰苦进程。声声号子里,多少生命在蠕动,他们淌洒着汗水和血水,也淌洒着一个民族的苦难史奋争史,而最终,低沉的号子变成了水边清丽的歌声。

运河首先表现出了民族对自身环境的挑战,它是一种群体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价值取向和生命观念的飞升。正是运河的穿引,中国东西走向的水系有了横向交流,运河身上汇通了黄河、长江、淮河、钱塘江和海河的血脉。一个数字难掩心中的自豪,大运河比苏伊士运河长10倍,比巴拿马运河长20倍,世界上没有哪一条运河能与之比肩。

站立运河源首,想着她不同于其他河流的地方,她不跌宕,不凶猛,没有急流险滩、峡谷漩涡,她母亲般大气、淳厚、秀美、沉静。她比其他河流更善于接受和容纳,即使是很窄的河道,也能见到一支支首尾相接的船队往来穿梭,那种繁忙有序而无声,不会出现大惊小怪的声笛和躲闪。即使是目前,京杭运河也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我知道,北京的很多河流都归入了大运河,这条人工开挖的河首先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都城带来了好運,以至于不少帝王从这里一次次乘舟巡访。乾隆是在哪里下船的呢?“御舟早候运河滨,陆路行余水路循。一日之间遇李杜,千秋以上接精神。”这是乾隆登舟时的心情。李白早从白帝城出发,乾隆从北京而去,同是烟花三月,到了扬州也相差千年。不过李白站在运河边说了:“齐功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乾隆的毎次出行都有收获,不是考察的收获,就是私访的收获,或是文思的收获。乾隆十次到泰山,六次下江南,借助大运河,他走得比历代任何一个皇帝都勤。

不能简单说这些帝王都是游山玩水,包括隋炀帝在内,他们还是要做些事情的。出行起码比坐在金銮殿听汇报强,比在位48年有25年躲在深宫不理国事的朱翊钧强。也许杨广修好了运河,一激动排场搞过了头,史上这种一激动的事情不算少,因而杨广挖运河的功劳被骂名掩盖。皮日休倒是给了个公道话:“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不过这样也好,提醒有些人做点事别忘乎所以。

大运河既已完成,就不是哪个人的了,而是整个中华甚至整个人类的。隋炀帝早已销声,乾隆帝也随波匿迹,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帝王更是淹没在浪沙之中。多少年后一声锤响,中国大运河被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看见了燃灯塔,它高高矗立在大运河的北端。凭着“一支塔影”,顶风沐雨的船工就知道通州河首到了,心境立时开阔起来。

在燃灯寺的外面,见有从运河挖出的巨木,那从南方运来的宫廷用品,不知哪一次事件,使它们水下沉睡400年。塔前还遇一老者,81了,十分健谈,他说中学就在运河边上的,前面坐的同学是刘绍棠。立时想起那个善写河淖的通州人,运河水波托举出多少人物?可是灿若星辰了。

将目光放远,运河不远处,还有一个同样由人工修造的工程——万里长城。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线条,长城和运河的一撇一捺,构成中华版图上的“人”字。是的,那是历史最能代表人类活动的标志。现在看来,长城的一撇,更多地成了观赏物,而京杭大运河,却是有力又有益的一捺。一防一疏,总是后者被视为经验。想起河首所在通州的名字,这名字那么名副其实。古时万国朝拜,四方贡献,商贾行旅,水陆进京必经通州,通州有着“九重肘腋之上流,六国咽喉之雄镇”的美誉。一通而百通,不说其他,光一条运河就够了。

雪花弥漫。大运河,久久看着你的时候,就感觉你身上有一种宗教色彩,原以为你很难抵达,真到了跟前又似乎在虚幻中,是因为心中久存的景仰吗?

想有一段清闲时日,乘一叶扁舟,慢慢地漂,慢慢地体验运河所带给的感知与兴奋。而后望着燃灯塔,在通州源首靠岸。

责任编辑 黑 丰

篇10:描写村庄的优美散文

我有了我的住所,就在村庄那条清澈见底的河的对岸。但村庄还是只有那条硬化了一半的路,紧接着另一条公路。顺着公路往东可以去北泽,抚州,向西可以去县城。从县城又可以去泉港、新余、赣州。更远的地方,就不想去了。

就在这宁静、广阔的村庄。安下身心,快乐生活。

我会像祖父那样,提着一捆新鲜的嫩草,走上村头那种着柿子树的小坡上。撅一截断枝,为那断了尾的老牛驱赶六月里的蚊子。或者,转身,蹲坐在那块被岁月磨平了的大石上,点燃一些烟草,静看坡下那一大片一大片起伏的庄稼,黄了又青,青了又黄。一直看到炊烟四起,暮色苍茫。然后,起身,拎起土箕,牵上牛绳,走下小坡。顺便,随手拍去身上的泥土,属于哪里的,最后终究还是要让它回到哪里去。

这时的村庄,点点亮起如豆的灯光,其中离河最近的那盏会收留我,温暖我。

村庄的夜晚,静谧空旷。偶尔路上细碎的脚步声和隐约的谈论,引得四邻的狗儿叫成一片。狗儿的叫声在村庄的上空荡漾。月亮一会儿躲进云里,一会儿躲在水里。月光下,村庄的睡眠,踏实而酣畅。所有月光下发生的都是秘密,不要说。

鸡鸣狗叫的清晨,推开院门,迎来村庄的好空气。睁开眼,我便看见那向西去流去的河水,还有那正随风摇曳的柳条。我的院落里架着黄瓜、西红柿和豆角,种着土豆、茄子和白菜。就用这些可爱的植物养活我知足的胃。每月逢一、四、七的日子,去镇上赶集,买来油盐酱醋和粗布衣服。回来的路上,向竹林讨一根长长的竹竿,闲暇时用来赶鹅或钓鱼。在乡间的小路上,白鹅是最体面的绅士,一路曲项向天歌。在鹅群嬉戏的河水边的青草地上,含一颗叫不出名字的草,躺在蓑衣上,看天上云飞云散,鸟来鸟去。或者甩出鱼钩,独坐南风中,水波不兴,鱼钩不动,愚人自乐,春钓雨雾夏钓早,秋钓黄昏冬钓草。

我还要在住所后面的空地上种遍桃树、杏树、梨树,还有茶子树和桂花树。这些美好的树木,受南方的阳光和水木的恩泽,有一天会开出灼灼的花,结出累累的果。就算花果都老去,也还有桂花和茶花用淡淡的苦香抚慰我。如果可以,我还要让野菊在我的身边肆意绽放。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因为不能预见未来,所以才用心耕耘现在。

我肥沃的田地里长着憨厚淳朴的花生和红薯,英资飒爽的玉米和香甸甸的西瓜。它们提醒着我时令和农事,让季节在村庄里隐退,节气凸现;让我记住清明谷雨春播,白露秋分收获;记住小暑锄草,二伏种菜……祖先传下来的农谚,纵使过了千年也还灵验。

最爱村庄的冬季,落了叶子的`树,干枝凌乱的定格在屋后村头,让冬天没有边际的萧瑟。参差的屋顶上落满白雪,几只麻雀起起落落,打破银装素裹的沉默。在这样的夜晚,邀上老友,煎茶煮酒,围着火炉,烤着红薯,谈着天,说着地,用炉火和语言守住温暖,抵抗严寒。

像大海收留河水,村庄会装下我所有的爱和悲伤。很多年以后,我依然会在村庄那条只硬化了一半的路上,走走停停。看,山还是那么的青,水,还是那么的绿,村庄还是那么的美,是多么美好的事。

可这是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篇11:描写阳光的优美散文

善能感召人。世界上,共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绝大多数的历史时间都不长,短者不过几十年,长者一两千年。唯独中国的历史最长。仅根据文字记载的时间,已达5000多年。尽管中国历史上也发生过大大小小无数次的战争,但主体格调仍然是文明与和平的,各民族是团结的,能够和谐相处的。这让世界上不少国家的人很是费解:中国为什么能够保持5000多年的历史而不分裂?简单的回答就是,是善的力量感召着许许多多的人,善是中国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人心向善,中国不散。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

善能教育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多的人都记得河南出生的人民艺术家常香玉的故事。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美国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中国为了保护亲兄弟似的又是唇齿相依的邻国朝鲜的和平与利益,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身为艺术家的常香玉,为了以实际行动支持抗美援朝,决心举行全国性的义演,为国家捐献一架价值15亿元的飞机。她的这一善举,教育了全国无数的人民群众,结果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就圆满实现了捐献一架飞机的愿望。仅具有一个地方剧种即豫剧演唱家的常香玉,为何通过义演能够收入15个亿?人们看中的就是她的善行。

善能感动人。在美国,有一家名叫绿山咖啡的公司,过去曾经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仅次于同行业老大“星巴克”的著名咖啡公司。更让很多人不解的是,这家公司的每杯咖啡价格比其他公司的高出l美元。价格高反而能够使公司的发展兴旺,原因何在?主要就源于该公司的创始人鲍勃·斯蒂勒。原来,在一次去南美洲的咖啡种植场考察时,他发现这里的工人们非常辛苦,可报酬却特別低,每人每天的收入还不到5美元。经过详细询问才知道,原来咖啡巨头们靠着需求量大而“店大欺客”,以极低的价格从农场主手中购买咖啡豆,使得农场主毫无利润可言,而那些辛苦劳作的工人,便也成了间接的牺牲品,只能忍气吞声地承受这种剥削和压榨。这让斯蒂勒感到非常震撼,他深深地自省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我们愿意给农场主3倍的收购价格,只要他们能把多余出来的钱发给那些辛苦的工人们。”成本增加了,为了保证企业能继续生存和运营下去,绿山公司只能涨价,于是他们这样对外宣告:“为了帮助南美洲那些可怜的咖啡种植工人们,我们的咖啡要涨价——每杯涨1美元。”按常理来说,美国的咖啡企业遍地开花,谁愿意多花1美元来买一杯比別人贵的`咖啡呢?但事实却是,绿山咖啡不但没有因此而关门,相反还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多出来的l美元,我出,算是我做慈善!”很多家长甚至以此来教育孩子:“去买一杯绿山咖啡吧,这是一种善行。”虽然喝一杯咖啡多付出了1美元,可顾客们在喝绿山咖啡时往往会觉得更加心安理得,自己是在帮助那些远在千里之外的工人们。正是这样的善,让绿山咖啡一跃而起。

篇12:描写菊花的优美散文

看着墙面上挂着菊花美丽的身影,听说菊花很优雅,我一直都不知道优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闭上眼睛时,仿佛面前的就是菊花,就像一场恋爱,想着爱人出现的时候,睁开眼睛那美丽的脸庞就在眼前,这脸庞一直都没有出现。

此后有了彩色的课本,菊花在书面上铺展开优雅的黄色,原来这就是菊花,看到她我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是优雅。后来在网络上看过很多很多的图片,当看到有关菊花的图片时总会停下来细细欣赏一番。

今天在群里面要求写一篇关于菊花的文章,我几经强烈的思考终于还是放下,我几经提起的笔不得不丢下。菊花,我该怎么去描写她呢?她在我的生命里从来都没有正真的出现过,我特别想念看到菊花时的样子,我在她旁边闻着芳香,听着风声,静静地在秋日微暖惬意的阳光中呆一下午,那该是多么美好的时光,没有人打扰,不像所有的争芳斗艳的花,在大街小巷出现,在那女朋友的手中出现,我和菊花同在,此刻在墙角里优雅的开放。

我想着游山玩水了,寻花的冲动让我的心情也激动起来,人们总是在秋天里错过了看花,在我们的潜意识里秋天应该是结束的季节,所有的花花绿绿都应该落地、枯黄。当听到秋天的菊花正在热火朝天的开放的时候,我落寞的心怎么能不激动呢。

我不甘心这辈子忘记菊花,我不甘心第一次对你的喜欢没有任何表达的机会就结束,也许这辈子还有很多机会看到你,但这第一次的感觉就这样消磨掉了吗?就像我的初恋,还能找的回来吗?

空间里找到了网友写的诗歌——关于菊花。都是作者心中的感想,然而真正的菊花在开放吗?菊花开了谁亲眼去看了,菊花谢了谁的心轻轻的牵动了一下。此刻对着清晰的电脑屏幕,菊花开了,开的比以往都艳丽,没有泥土的气息,没有鲜活的生气,这色彩灿烂的耀人的眼睛。

篇13:小桥暗布的应用

在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背景下,在建设资金相对紧张的二级公路建设中如何在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资源的同时在保障公路安全运营与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中寻求平衡成了设计者需仔细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宜安公路工程实际总结小桥暗布的优、缺点,以期抛砖引玉,请同行指正。

1 项目实施背景

2006年7月江西省交通厅决定修建宜春—安福二级公路,江西省公路管理局为业主,争取与武宁—吉安高速公路同期建成通车,此时武吉高速已开工4个月。为了争取时间,业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有关规定决定宜安公路按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运作。项目于同年11月开工建设。设计单位为贯彻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和省公路局关于做好项目开工后的设计优化工作的指示精神,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原谢家村平交优化为9 m跨的暗桥。

2 工程具体情况介绍

宜安公路起点位于宜春市北外环宜阳大桥南端,在K0+325与宜新公路平面交叉后分别于K0+820上跨沪昆铁路、于K1+027经谢家村村道(村道宽6 m与主线成105°交角)后向南经袁州区新坊乡延伸至安福县。其中公路起点约3.3 km路线位于宜春市中心城规划区内,为配合宜春市城市规划建设,根据省交通厅与宜春市政府签署的相关协议要求K0+325~K1+285段路基宽度按24.5 m设计。

为跨越K1+027处谢家村村道,在初步设计阶段采用3 m~20 m预应力空心板桥跨越;施工图设计阶段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改为平面交叉以节约工程造价(中心桩号移至K1+008.58)。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设计单位根据宜春市人民政府[2006]125号文件精神对宜安公路起点段纵坡进行了调整:在K0+405增设变坡点以保证K0+325处宜新公路平交维持现状。纵坡调整后K0+405~K0+820路段按4.35%的纵坡值上坡,K0+820~K1+300路段按-3.237%的纵坡值下坡,其中K1+027处填方高度为9.915 m。纵坡调整后设计单位经仔细权衡利弊最终决定将跨越方案优化为小桥暗布方案(见图1)。下文将着重从技术、经济和工期等几方面对这3个不同的跨越方案进行综合比较。

3 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技术经济比较见表1。

3.1 3 m~20 m空心板桥方案

本设计方案桥梁单幅净宽11 m,左右分幅布置,第二跨跨越被交道路,桥梁按正交设计,施工技术简单、工艺成熟。由于本方案跨度大、桥下净空高为以后道路升级改造留下了巨大的空间,施工中除梁体外架设过程基本不影响附近村民通行且占用耕地最少。地质钻孔资料显示桥梁所在地岩层风化严重,设计中桩基础采用摩擦桩设计,桩基工程量大造成造价过高,工期较长。由于桥台处填方高度较大,填方路基与结构物的不均匀沉降易产生桥头跳车这一常见病害,且后期伸缩缝、支座养护工作量较大。

3.2 平面交叉方案

平交方案造价最低,施工简单,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也最少但工程占用大量耕地。土方施工周期虽短,但平交道油面施工需与主线路面同步施工,因而实际工期反而最长,对村民出行影响也最大。路线为跨越沪昆铁路,在铁路分离立交两头路线纵坡较大导致视距不佳,虽然设有较完备的交通安全设施也不能彻底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3.3 小桥暗布方案

小桥暗布方案在梁板顶面先填土约3.5 m厚再铺设0.49 m厚的路面结构层。桥下净空为8.5×5 m为以后道路升级改造留下了适当的空间。施工过程中对村民出行影响也较小。造价相对平交方案而言虽有所增加但节约了大量耕地资源。由于暗桥顶面的填土层和路面结构层起到了良好的应力扩散和缓冲作用,改善了桥梁的受力性能,暗桥不设钢制伸缩缝和橡胶支座,建成后的养护工作量仅与普通暗盖板涵相当。桥面填土与台后填土的同步沉降也大大减小了路基与构造物的不均匀沉降,从源头上减轻桥头跳车,增强行车舒适度。

经过以上对比分析不难看出:小桥暗布与常见的立交方案相比能节约大量造价、缩短工期。经过暗桥建成后一年多的观察,小桥暗布从根本上解决了桥头跳车这一常见公路病害。与平面交叉相比,小桥暗布在增加少量造价的情况下节约了大量耕地资源,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

4结语

小桥暗布在宜安公路中的应用表明小桥暗布能够在不影响群众出行的前提下节约造价、降低施工难度、缩短工期,还可节约社会资源、消除安全隐患,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

摘要:结合小桥暗布在宜春—安福二级公路优化设计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各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表明小桥暗布能够在节约工程造价、缩短工期的同时保护耕地和自然环境,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线交叉,小桥暗布,应用

参考文献

[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

[2]余为干,李荣国.小桥暗布的构想[J].华东公路,2002(2):47-48.

篇14: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我以为,《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而非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

造成误读的“结”在哪里?如此改判的理由何在?

一、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形成思路死结

文本解读,首先必须理清全文思路。“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个道理谁都懂,但现实情况是,我们对于《故都的秋》并没有真正做到遵路阅读。赏析该文我们总是只围绕1-11段、13-14段这两大块,而占五分之一篇幅的第12段常被视之如鸡肋,甚至弃之如敝屣,教学中常常把它剔出文外。这种顾此失彼的解读缺失当然是无法摸清全文思路的。

作者究竟在第12段中具体阐述了什么?它在全文中该有怎样的地位?显然,作者是分三层阐述的:第一层,举例归纳论证了不论国别人种阶级,秋之于人总是一样的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秋味的普遍意义);第二层,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秋味的中国特色);第三层,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典型秋味的渊薮)。作这三层论述,至少彰显出两大信息:其一它显豁昭示,前者所谓景中之情“特清特静特悲凉”并非作者个人的心境,所谓清、静、悲凉的感触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该文当然就不会是所谓情景交融的抒怀之作;其二论述的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层层剥笋,有力揭示了中国典型秋味文化的渊薮。反观1-11段,两相比较,第12段无疑处于居高临下之位,具有警策全文之功。由此可以认定,1-11段尽管是写“饱尝秋味”,其地位也不过是为后者的议论作层层铺垫。前者为宾,后者是主,主宾关系分明了,行文思路之结也便解开了,对该文题材及主题的认定也便有“洞穿复杂是简单”的轻松之感。

局部与局部的关系理顺了,整体思路也清了,主旨自然就明了。归并该文段落可知:1-2段对比反衬突出故都秋味的总体特征(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非“清、静、悲凉”);3-11段作者选取寻常巷陌中的平凡小景进行描绘(赏玩秋味),旨在突显故都秋味的特点;12段层层揭示中国之秋的文化渊薮;13-14段表达赞美眷恋故都的秋之情。由此观之,主题便可初定为描写文化之秋,揭示文化渊薮,饱含眷恋之情。其中暗含着解读的指向——文化。

二、景观内蕴的错误判读,形成赏景死结

对于故都之景,我们总是用“一切景语皆情语”的思维联系方式,对“清静悲凉”作平面肤浅的解读,于是该文不可避免地被归于那种文人学士或悲秋或颂秋的旧式题材之列,把本是浸润文化气息的人文景观判读成情语景观。

“遵路阅读之,入境始相亲。”纵观全文,作者写故都之景,目的不在于传达拘于个人小天地之中的所谓景中情语,而是以景显秋之故都的风物人情,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故都文化之深厚。如写“小院秋景”,在点数了故都秋景名胜之后,随之退步假设“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向小院一坐,你(而非‘我)……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非七八分)的秋意。”这一退步假设不仅突显了故都秋意之“十分”,之“特别”,而且带有较强的招引意味,招引着一个个“你”。请注意,这一个“你”字,意味深长,它让赏景之“我”转瞬之间不觉变身为故都出色的文化导游,带着大伙体验小院秋景,体验传统文化中宁静淡泊的境界(“天色”、“飞声”、“日光”、“蓝朵”)。段末的“我以为”几句,透出“赏玩十足”的心态。作者在此重点赏玩秋草衬花的“悲凉”艺术,这秋草衬花的悲凉意境,其实就是一种托物喻人的隐喻,他暗含的就是那种中国秋士的品格: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孤芳自赏。因此,此景之悲凉,绝非个人心境,作者借赏玩“悲凉”,艺术地传达出中国秋士文化的内核(悲凉的文化内涵)。

此后四景,虽不著一“你”字,但无一处不是领你同行感受。

“秋槐图”中,那种脚踏落蕊的触觉,那种落叶清扫的细腻,突出了细微之处见清静之意。同时,段末收尾一句“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用“大约”推测:正是这深沉的北方之秋不知启发了多少古人智慧,催生了多少中华文化。

“秋蝉啼唱”一节,可分两个层面解读。其一,故都的秋蝉无处不在,蝉声无处不闻,较之于南方,秋蝉所营造的悲凉氛围要浓重得多,以此突显“特别之悲凉”。“秋蝉啼唱”为故都笼上一层浓重的苍凉色彩。其二,秋蝉意象的文化内涵,古诗词中虽早作定论,但其意象文化之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与第12段相照应。

“闲话秋凉图”中,那些都市闲人着符号之衣,吟京腔京韵。行动是清闲的(“咬着烟管”,“上桥头树底去一立”),语调是平静的,感叹是悲凉的。作者抓拍这些细节,定格都市闲人的典型瞬间,让读者从一个侧面体会到那些历经风雨变幻的皇城子民,在“人生几度新凉”时淡定达观的处世态度。这个精彩的片段,从世态人情的角度着笔,丰富了故都胡同文化的内涵。

由于此文是应急之章,“秋果奇景”较之于前四景,选材下笔都似显仓促,个中情味稍逊前者,本人不再赘述。

该文景观内蕴的判读指向,作者不光在第12段中作了暗示,典雅的四字文题——故都的秋,更强调了这种判读指向:故都,不称北平只言故都,不仅饱含眷恋之情,而且潜藏着浓浓的文化底蕴,再与“秋”结合,暗含着一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境界。而文题的这种秋之文化的浓浓气息又真真切切地弥漫在故都的每一幅秋景里。沿着这些判读指向,跟随作者来赏秋景,读文化,那种长达七十余年的“颂秋”与“悲秋”之惑的死结也便迎刃而解了。

至此可以作结:《故都的秋》就是一篇描写文化之秋的文化散文。

三、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形成“套解”死结

第三册人教社《参考》第80页编者云:“这是一篇情深意浓的抒情散文,按理很容易打动读者心灵,但由于

写作年代久远,作者抒写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感受和理解起来可能有些困难……‘清‘静好理解,‘悲凉就不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在30年代旧中国,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尝人生的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更是整个的人生感受。”更有甚者有些同仁唯恐背景之不详不周,补充其“两岁丧父,少小离家,异地求学,二十几岁得肺结核,日本侵华等等导致性格抑郁,感情脆弱”,以此印证“悲秋”之说。这是典型的先入为主的“背景情结”。

解读文本,“披文入情、披文入理”之法首当其要。若要辅之以背景,其前提条件是,那个背景是否是作文之时的境况。即便是那时那刻的境况,还得看两者之间联系的多寡、深浅,尤其是境况之真伪。《故都的秋》之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在郁达夫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1934年8月16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故都的秋》这一经典之作,还是编者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一篇意欲解脱坐索叨扰的急就之章怎会有那些繁复的背景呢?

自鸣得意的“背景情结”套住了一篇又一篇精美诗文,严重阻碍着文本的解读,其惯性之大,流毒之广,令人摇头叹息。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解读文本甚是关键。我们要善待文本,走进文本,聆听文本,披文入情,披情入理,而非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甚至人云亦云。实施新课程,首先要狠练文本解读的基本功,一名语文教师如果缺少整体把握之能、细节品味之功,又何谈让自己走进新课程?又何能让学生走近真语文?这也是重读《故都的秋》带给我的真切体会。

上一篇:给小彩贝们的一封信下一篇:旅馆业模拟考试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