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

2024-06-18

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通用11篇)

篇1: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

外墙真石漆施工工艺和外墙真石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施工条件

施工前应充分了解天气变化情况,做好防护准备:

(1)气温应在5摄氏度以上

(2)下雨后不能施工,且湿度不大于85%

(3)施工后6小时内如下雨应采取说遮盖措施

(4)风速不大于3米/秒

2施工机具

空压机(应保证每把喷枪施工压力为6-8KG/M2)、喷枪。

3、施工工艺

真石漆涂料工艺流程为:基层验收-辊涂底涂--遮盖保护及打分格条-喷涂真石漆-辊涂罩面漆

3.1基层验收

真石漆涂料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以下几个方面验收

(1)表面质量。

一般抹灰工程观感质量、充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凡基层有空鼓的应用机具切去后修补,如有裂缝、缺棱掉角、凹凸不平等质量缺陷,应用聚合物水泥腻子或其它等同腻子修补。

(2)基层含水率。

基层含水率不应大于10%。一般情况下,夏季基层干燥14天,冬季干燥21天,含水率即可达到要求。基层含水率可用薄膜覆盖法粗略判断。

(3)酸碱度。

PH值应小于10。基层碱性过大会影响涂料的粘结、起层及涂层变色等质量事故。其测定方法可用清水将棉花浸湿,然后按在待测基层上以吸收基层的碱分,几分钟后用PH试纸测定接触的棉花。

除以上几点之外,基层还应无浮浆、灰尘、油污等。

3.2辊涂底涂

底涂主要成分为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能有效保护中涂及面涂免受墙体内部化学物质的侵蚀。选用底漆时颜色应与中涂层及面涂层颜色一致,这样可以更加突出仿石特点。

施工时应用滚刷和毛刷上底涂,滚刷时应先横滚后坚刷,不得斜滚,边角用毛刷涂齐,底涂要均匀不得漏涂。第二次滚涂应在第一次干燥后,通常气温25摄氏度时间隔2小时,随环境温湿度不同而变,底涂理论耗漆量为11平方米/升。

3.3遮盖保护及打分格条

在喷涂真石漆前应先用塑料膜将门、窗等不需喷涂的部位保护好,如需图案效果,可先用铅笔在其面上描出图案,再用分色纸沿图案贴好。

3.4喷涂真石漆

真石漆可分两遍喷涂,每道间隔最少2小时以上,施工压力约为6-8公斤每平方米,施工时应注意控制厚度防止漏喷、流坠、透底、不均匀现象。喷涂时湿度为25摄氏度,湿底小于50%时,真石漆表干时间为2小时,实干时间为24小时以上,干透后真石漆厚度为3mm左右。

喷涂时,枪口与墙面垂直略往上倾斜,枪口与墙面距离300-350mm,自左向右,不停抖动喷枪,画圆向右平等移动,运动轨迹呈环状。到边后紧接其下部再自右往左平等移动,运动轨迹呈S型。第一遍应快速薄喷一层真石漆,可采用喷枪口径3-5喷口气流较近时,可以到较为平坦的涂层,用量约3KG/M2。第二遍时采用喷嘴口径为6-9,并适当调大喷口与流口距离,可以得到凹凸感较强的涂层,用量约为5KG/M2。

3.5辊涂罩面漆

在真石漆完全干燥后,应用砂布等工具磨掉表面之浮少及砂粒之锐角,以增加真石漆之美感。墙面修整后,用喷枪将附尘吹掉后即可用滚筒和毛刷辊涂罩面漆滚涂。滚筒要沾饱满但不流淌,横向顺序滚涂均匀,边角和凹进部位用毛刷均匀到位不得漏刷。

4、注意事项

4.1在罩面漆施工前,一定要确认真石漆是否完全干透,这往往是施工成败关键。

4.2视喷涂施工要求,真石漆可用清水调节粘度,应从少到多试加,一定不能多加,这步最好由有经验的人负责。

4.3在每次开始喷涂前,应预先在试板上作试验喷涂,视喷出状态进行调整,在确认了色相,喷布幅面等均无问题后再进入正式喷涂。

4.4工程施工初期喷涂不熟练时,应在后墙或不起眼地方试喷,待熟练后再到正面喷涂。

4.5喷涂接头部最容易发生颜色不均,所以一块涂完后应尽早地涂下一块。

4.6为尽是减少色差,应一次性订购所需材料。

施工规范

1、涂封闭底漆:喷涂(刷涂、滚涂均可),用无气喷枪均匀薄喷一遍,施工温度10℃以上,喷涂量0.2-0.3Kg/m2。

2、喷涂中层真石漆:采用喷涂方法,喷涂压力在0.5-1.0mPa/cm2,根据样板要求选择合适喷嘴,施工温度在10℃以上,厚度1-2mm,涂抹两道,间隔两小时,干燥24小时后打磨。喷枪应垂直于待喷涂面施工,距离约60厘米。对于阴阳角施工过程中,喷涂时特别注意不能一次喷厚,采用薄喷多层法,即表面干燥后重喷,喷枪距离为80厘米,运动速度快,且不能垂直阴阳角喷,只能采用散射,即喷涂两个面,上雾花的边缘扫入阴阳角。喷涂量3-5 Kg/m2。

3、打磨:采用400-600目砂纸,轻轻抹平真石漆表面凸起砂料及尖角,切忌用力过猛。

4、喷罩面漆:采用喷涂(刷涂、辊涂均可),用无气喷枪均匀薄喷一遍,施工温度不得低于10℃,完全干燥需要10天,喷涂量0.2-0.3Kg/m2。

不同颜色真石漆施工工艺

1、白色、浅色的真石漆施工

墙体先批刮一遍白水泥,要求平整、无明显批痕;或者直接涂刷有色液体底漆,再按规定喷涂中层、面层;

2、深色的真石漆施工

底漆按规定喷涂,在施工中层时,只需薄喷一层,厚度控制在1—2mm,再罩面漆。基本参数

1.真石漆:材料包装:25Kg/小桶、250 Kg/大桶施工参数:每小桶可施工5-8平方米(主要视基面平整度、施工技术及工程难度)2.防碱底漆:材料包装:3 Kg/小桶包装、(160、180)Kg/大桶包装施工参数:5-8平方米/ Kg 3.防污面油:材

料包装:3 Kg/小桶包装、(160、180)Kg/大桶包装施工参数:3-5平方米/ Kg 4.人均施工参数:平均每人每天可施工面积20-50平方米(施工面积与施工人员熟练度、施工天气以及施工难度有关)天然真石漆与其他装饰材料的比较产品 优 点 缺 点 天然石材 庄严、朴实、气势宏伟、坚固耐用。成本高,施工难,变化少,资源渐缺,难于进行天花装饰。l 木材 方便设计、制造,与真石漆配合可营造不同效果。价格昂贵,资源有限。陶瓷制品 较经济。档次不高,品种变化较少。油漆涂料 价格低廉,施工方便。耐用性较差。墙纸 价格低廉,施工方便。易剥落,受潮,发霉,破损,难以有大的发展。天然真石漆 具有仿真石效果,阻燃,防水,符合环保要求。适用于各种基面的室内外装修、工艺美术、城市雕塑,变化随心所欲,可营造各种效果,施工方便,价格适中。气温低于5°c,不易施工。

篇2: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

第 1.0.1条 为了保证外墙涂料工程施工质量,特制订本规程。第1.0.2条 本规程适用于乳液型、溶剂型薄质涂料施工的各类工业及民用建筑的外墙涂料工程。

第1.0.3条 外墙涂料工程施工的安全技术,劳动保护,防火措施等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材 料

第2.0.1条 本规程所述的材料是指合成树脂乳液型、溶剂型外墙涂料。

第2.0.2条 在外墙涂料工程中应用的涂料,其性能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要求,具有材料生产厂的质量保证书,并经施工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2.0.3条 外墙涂料工程中所用的封底抗碱材料性能必须与外墙涂料相匹配。

第三章 基 层 第一节 适用的墓层和类型

第3.1.1条 外墙涂料的基层应为普通、中级、高级抹灰基层和混凝土基层。抹灰材料应用1:2~3水泥砂浆或1:1:4~6水泥、石灰、砂组成的混合砂浆。1:2~3的水泥砂浆抹灰层应以括糙和面层两次成型,面层应粉光。1:1:4~6的混合砂浆抹灰应以括糙、中层和面层三次成型。面层宜用1:1:4配料,其中洁净砂必须通过2.5mm筛子。

第二节 基层的一般要求

第3.2.1条 抹灰和混凝土基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JGJ7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3.2.2条 不论抹灰层或混凝土表面层,不得有沽污物。第3.2.3条 基层不得有裂缝或起壳。

第3.2.4条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乳液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

第三节 基层处理和检查

第3.3.1条 起壳、裂缝、脚手支撑点应补平修正,按要求养护。第3.3.2条 清除墙面一切残浆、垃圾、油污。

第3.3.3条 大面积墙面宜作分格处理,分格条应用质硬挺拔的材料制成。

第3.3.4条 外窗盘抹灰面层二侧做挡水端,檐口、窗盘底部必须做滴水线,女儿墙顶部,阳台栏板顶部抹灰面泛水应向内侧。

第3.3.5条 外墙涂料施工前应对基层的平整,裂缝等质量指标进行验收,并作记录,认可后方可涂料施工。

第四章 施 工 第一节 施 工准备

第4.1.1条 外墙涂料的材料准备应根据实际面积与材料的单耗,并计人损耗,正确计算备料。

第4.1.2条 根据设计选定的颜色,以外墙涂料标准色卡定货。当超越标准色卡范围时应由设计提供颜色样板,不得任意更改或代用。

第4.1.3条 涂料包装桶上的标签不得损坏,储存应避免日晒雨淋,冬季应避免受冻。第4.1.4条 不同品种,不同颜色涂料应分别堆放。当同一品种同一种颜色徐料批号不同时应一并倒人大型容器中搅拌均匀,确保一幢建筑物同一墙面所用涂料不会产生色差的条件下才得施工。第4.1.5条 涂刷开始前应将桶内涂料搅拌均匀后才能使用。第4.1.6条 双组分涂料应注意比例正确,搅拌均匀,并在产品规定时间内用完。

第4.1.7条 脚手架的拉结铅丝和支撑在涂刷前妥善移位并修补平整。第4.1.8条 脚手架应清理干净。

第二节 涂料施工

第4.2.1条 外墙涂料工程应按“一底二面”要求施工,根据工程质量要求可增加面涂度数。

第4.2.2条 先在墙面上涂刷配套底涂料一度,然后涂刷第一度面涂料。涂装溶剂型涂料 时,后一遍涂料必须在前一遍涂料千燥后进行,涂装乳液型涂料时,后一遍涂料必需在前一遍涂料表干后进行。每一遍涂料应涂装均匀,每层必需结合牢固(主要工序见附录一)。

第4.2.3条 涂料施工应由建筑物自上而下进行,每一次涂刷以分格缝、墙面阴阳角交接处或水落管等为界。

第4.2.4条 当选用传统的辊筒或漆刷涂刷时,每次蘸料后应在齿状木板上来回滚动一周或在桶边舔料。

第4.2.5条 涂料在涂刷时和干燥前必须防止雨淋、尘土玷污。各类涂料的施工温度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温度控制。第4.2.6条 采用机械喷涂时,应将不喷涂部位遮盖。

第4.2.7条 涂料施工工具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或浸泡在相应的溶剂中。

第4.2.8条 涂料施工完成后作好饰面保护。

第五章 验 收

第5.0.1条 涂料工程应待涂层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检查所用材料品种,原材料质保书,基层验收资料。颜色应符合设计选定要求,同一墙面色泽均匀,不得漏涂,不得沾污。

第5.0.2条 在同一墙面的涂刷接茬处,不宜出现明显接痕。第5.0.3条 检查数量按涂装面积抽查10%,墙面涂料工程应符合表5.0.3-1和表5.0.3-2所列各项指标的规定值。

表5.0.3-1 乳液型涂料工程的质量要求

项次 项目

普通级涂料工程中级涂料工程高级涂料工程掉粉、起皮 不 允 许不 允 许不 允 许漏刷、透底 不 允 许不 允 许不 允 许泛碱、咬色 不 允 许 不 允 许不 允 许流坠、疙瘩 允许少量 允许轻微少量不 允 许颜色、刷纹

颇色一致 颇色一致,允许有轻微少量砂眼,刷纹通顺 颇色一致,无砂眼,无刷纹装饰线分色线平直(拉5m线检查,不足5m拉通线检查

偏差不大于3mm偏差不大于2mm偏差不大于1mm门窗

洁净洁净洁净

表5.0.3-2 溶剂型涂料工程的质量要求

项次 项目

中级涂料工程高级涂料工程脱皮、漏涂 不 允 许不 允 许透底、流坠、皱皮

大面和小面明显处不允许不 允 许分色裹棱

大面积不允许小面允许偏差2mm不 允 许装饰线,分饰线平直(拉5m线检查,不足5m拉通线检查)

偏差不大于2mm 偏差不大于1mm 5 颜色、刷纹 颇色一致,刷纹通顺颇色一致,无刷纹门 窗

洁净洁净

附录一 乳液型、溶剂型外墙涂料在抹灰基层和

混凝土基层上施工主要工序

项 次 工 序 名 称

乳液型涂料溶剂型涂料修补 + +清扫 + +填补缝隙,局部刮腻子 + +磨平+ +刷底涂料 + +第一遍面涂料 + +第二遍面涂料 ++

注:①表中“+”号表示应进行的工序。

篇3:外墙保温施工工艺及裂缝防止措施

(1) 保护主体结构, 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 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 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 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事实证明, 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 厚度合理, 外保温可有效地防止和减少墙体及屋面的温度变形, 有效地消除顶层横墙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因此, 外保温既可减少围护结构的温度应力, 又对主体结构起保护作用, 从而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耐久性。

(2) 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层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

采用外保温可以避免“热桥”的影响, 如:内外墙交接处、外墙圈梁、构造柱、框架梁及顶层女儿墙与屋面板交界处周边所产生的“热桥”。外保温既可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的结露, 又可消除“热桥”造成的附加热损失。

(3) 使墙体潮湿情况得以改善。

(4) 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5) 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质量。

为了更好的推广和应用这项新材料和新技术, 结合嘉峪关怡心苑住宅楼工程的施工经验, 就外墙外保温的施工质量和防裂缝控制技术作如下探讨:

1 挤塑聚苯板保温体系的基本构成及特点

本体系是以挤塑聚苯板为保温材料, 采用苯板保温粘结砂浆, 将挤塑板固定在墙上, 用罩面砂浆加耐碱增强玻纤网格布增强, 外饰面为涂料。其构造由里到外为:外墙———挤塑聚苯板———抗裂砂浆面层贴耐碱纤维网格布———刮弹性腻子———刷涂料面层。

建筑的安全性, 耐久性, 抗冲击性和可靠性, 是建筑物的必备条件, 节能措施则是建筑物的内涵。本工程外墙保温采用了保温性较好及容量较重的挤塑聚苯板, 加上面层采用了抗裂性强的专用粘结罩面砂浆, 使整个系统热工性能良好, 主体结构坚固。

2 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2.1 保温材料的选用

选用的保温材料应具有耐冻融、耐爆晒、抗风化、抗降解、耐老化等性能。基层变形适应性强, 憎水性好, 透气性强, 耐火等级高, 柔性强度高及适应抗冲击能力强, 导热系数低、热稳定性好。该工程选用的保温板设计密度为35kg/m3, 厚30mm的挤塑聚苯板。

2.2 配制保温砂浆

单组份保温专用砂浆, 使用时直接加入清水用手持式电动搅拌器, 约搅拌5min, 直到搅拌均匀, 且稠度适中, 保证粘结剂有一定粘度, 将配制好的砂浆静置5-10min, 再次搅拌即可使用, 调好的砂浆应在2h内用完, 严禁将已凝固的砂浆二次搅拌再投入使用。

2.3 粘贴聚苯挤塑板可采取点框粘贴法或条粘法, 粘贴面积不得<30%

本工程采用点框法:用抹灰刀将搅拌好的粘结砂浆均匀涂抹在保温板边缘上形成边框, 然后在板面上均匀分布5个高于边框的粘结点, 最后按上述方法将聚苯挤塑板粘到墙面上用靠尺靠平。

2.4 挤塑板粘贴完毕验收后进行保温罩面砂浆的抹灰

抹灰分底层和面层两次。在挤塑板面抹底层罩面砂浆, 厚度为2~3 mm, 将网格布绷紧后贴于底层罩面砂浆上, 用抹子由中间向四周把网格布压入砂浆的表层, 要平整压实, 严禁网格布皱褶。待抹面胶浆稍干硬至可碰触时, 再抹面层抗裂性强的专用粘结砂浆。门窗洞口部位必须要做加强网处理, 沿口勒角处要做翻包处理。

3 保温墙体面层裂纹的防治

外墙外保温系统从构造上可分为基层、保温层、防护层和饰面层, 每个构造层均有可能出现裂缝, 并影响到相邻的构造层上。由于各构造层材料组成差异较大, 应逐层分析其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制订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3.1 基层裂缝的控制

基层裂缝是指由于基层处理不好, 使保温层与基层之间未可靠粘结, 形成空鼓, 进而开裂, 造成基层之上的各构造层不同程度出现裂缝。针对基层的处理, 除了要去除基层表面污垢、屑尘, 并提前浇水润湿外, 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界面处理。界面剂的施工方法最好采用拉毛法, 即将界面剂用刷子、扫帚等工具甩刷于基层, 拉毛成粗糙面, 使界面剂自身应力得以分散, 变形方向具有多向性, 避免自身的开裂;同时使相邻的粘贴层材料变形应力能均匀传递, 不致突变造成应力集中开裂。同时, 外保温工程施工期间, 基层温度不应低于5℃, 防止因温度变化产生的变形应力带来的破坏。

3.2 保温层裂缝的控制

目前保温层材料比较多的采用挤塑聚苯板———XPS板。XPS板密度大、强度高, 由于自身变形而产生的变形应力也大, 故而更容易产生裂缝。现场施工应控制好材料缩变时间, 当无法确定保温板养护天数时, 应尽可能提前将保温材料进场, 增长在工地的存留时间, 保证材料缩变期完成。保温板在现场留存时宜采取架空、覆盖等防潮措施。在保温层施工过程中, 把控制重点放在保温层应力集中的部位, 比如门窗四角, 应采用整块XPS板切割成型, 不得拼接, 避免因板缝而产生裂缝。同样道理, 阴阳角应采取交错互锁的排板方式。

3.3 防护层裂缝的控制

防护层是紧邻保温层之外的构造层, 由抹面砂浆和增强网构成, 起到防裂、防水和抗冲击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 防护层对整个保温系统的防裂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防护层自身出现裂缝, 将会影响整个保温系统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防护层的抹面砂浆应为防裂砂浆, 通常指聚合物砂浆, 是一种掺和了聚合物、纤维和外加剂的专用砂浆。在聚合物砂浆和增强网的共同作用下, 不仅可以抵抗自身的干缩、温湿变形, 也可以中和基层与保温层传来的变形, 从而保证防护层的抗裂性要求。防护层分两种情况, 当饰面层为涂料时采用薄抹面层, 厚度为3~6mm, 饰面层为粘贴面砖时采用厚抹面层, 厚度为25~30mm。抹面层不宜超厚, 否则会大大增加收缩开裂的可能性, 由于防护层位于保温层之外, 只有保证了保温层的平整度, 才能避免防护层抹面超厚。

增强网包括玻璃纤维网格布 (以下简称“玻纤布”) 和钢丝网。当饰面层为涂料时采用玻纤布, 饰面层为粘贴面砖时必须采用钢丝网。由于抗裂砂浆呈碱性, 对增强网有腐蚀性, 故规范规定必须采用耐碱玻纤布或镀锌钢丝网。施工过程中, 现场应重点控制好两个方面:一方面, 耐碱玻纤布正确的施工方法是铺贴在抹面砂浆中, 并靠近饰面层一侧。此时, 玻纤布可以起到最佳的抗裂防护作用。另一方面, 门窗洞口是应力集中的地方, 也是防护层的薄弱环节, 故洞口内侧周边与大墙面形成45°阳角部分各加一层300×200网格布进行加强, 大面积网格布搭接在门窗洞口周边的网格布上, 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裂缝出现的几率。

3.4 饰面层裂缝的控制

该工程饰面层为涂料, 因此饰面层的施工和质量验收符合 (GB 502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相关要求, 就能防止裂缝的出现。

针对外墙保温施工工艺, 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人对关键部位和关键工序进行验收, 并尊循“柔性渐变抗裂技术”路线, 随时分解和消除温度应力, 从而有效地防止裂缝的产生。

4 结束语

建筑外墙保温是近年来新兴的施工工艺, 按照逐层渐变, 柔性释放应力的原则, 以达到保温、抗裂的目的, 在国内近几年的推广和应用中取得了许多宝贵的施工经验, 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认可, 但外墙保温防裂是一个综合问题, 了解和分析裂缝产生的因素及其如何作用的原理, 可以让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裂缝的发生, 从而保证外墙外保温工程的质量。

摘要:近年来, 随着新材料的不断涌现和人们对建筑物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 外墙外保温技术作为一种新的节能技术, 无论从节能机理和节能效果来说, 都具有相当大的优点。外墙外保温系统已被广泛的认为是最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之一, 同时也是改善大气环境, 发挥投资效益的强有力的手段。

关键词:外墙保温,挤塑聚苯板,裂纹控制

参考文献

[1]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篇4: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关键词:给排水;施工;验收

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大大加快了国内建筑业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这也同时对于建筑给水排水安装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于设计和施工单位资质等级有了更高要求,对于设计和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有了更高的标准。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施工队伍的素质管理工作,做好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等提高施工管理技术,并且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才能确保建筑给水排水安装工程的施工質量。

一、给水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及要点

(一)给水管道的安装:1、管道安装之前需复测管道地沟,支架是否符合管道安装的标高、坡度和坡向。支架间距是否符合图纸和有关规范的要求。考虑到放空和管道运行的工艺需要。2、法兰焊缝及其他连接件的设置应便于复检,并不得紧贴墙壁、楼板或管架。3、管道安装施工过程中及完工后,应及时填写各种施工技术资料表格并经签证记录,埋地铺设的管道,应做好试压试验,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并及时回填,这些施工技术资料均应整理存档。4、管道穿越剪力墙、梁适宜预留钢套管,但穿越楼板、砖墙可用塑料套管或预留洞,比如卫生间排水支管,只需预留洞。具体见《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阻火圈。排水塑料管道穿越封闭空间内(如管井、厨卫内)宜增加阻火圈,非封闭空间,可以不加阻火圈(如外墙、阳台)。6、管道安装工作如有间断,应及时封闭敞开的管口。7、管道连接时,不得用强力对口,也不得用加热管子及加偏垫等方法来消除接口端面的空隙偏差、错口或不同心等缺陷。8、近年来,给水管材多采用PP-R管,排水管多采用UPVC管。以上两种管材与传统金属管道相比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等特点。9、PP-R管材有热融和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其中热融连接最为安全可靠。连接前应清除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及异物。连接时应无旋转的把管道插入加热套管内,达到预定深度;同时无旋转的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加热,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子和管件从加热套管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的均匀用力插入到所要求的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在规定的加热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进行校正,但严禁进行旋转。管材和管件加热时应防止加热过度,使厚度变薄。10、给水管道试压。在管道安装完毕后再全面检查核对已安装的管、阀门等,全部符合设计和技术规范规定后,把不宜和管道一起试压的配件拆除,换上临时短管,所有开口处封闭,并从最低处灌水,高处放气。系统试压时须考虑应急措施,发现异常立即中止,并应有及时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设备。试压合格后应对管道进行吹洗工作。

(二)排水管道的安装:1、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2、排水主干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3、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4、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低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检查口,其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为1m,允许偏差±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在暗敷立管上的检查口应安装检查门。5、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安装应符合规范。

二、土石方与地基处理

(一)管道交叉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满足管道间最小净距的要求,且按有压管道避让无压管道、支管道避让干线管道、小口径管道避让大口径管道的原则处理。2、新建给排水管道与其他管道交叉时,应按设计要求处理;施工过程中对既有管道进行临时保护时,所采取的措施应征求有关单位意见。3、新建给排水管道与既有管道交叉部位的回填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使回填材料与被支承管道贴紧密实。

(二)给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回填沟槽。回填前,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制钢筋混凝土管道的现浇筑基础的混凝土强度、水泥砂浆接口的水泥砂浆强度不应小于5MPa;2、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的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3、混合结构的矩形或拱形管渠,砌体的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4、井室、雨水口及其他附属构筑物的现浇混凝土强度或砌体水泥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5、回填时应采取防止管道发生位移或损伤的措施 6、化学建材管道或管径大于900mm的钢管、球墨铸铁管等柔性管道在沟槽回填前,应采取措施控制管道的竖向变形; 7、雨期应采取措施防止管道漂浮。

三、沟槽回填

(一)沟槽回填从管底基础部位开始到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回填;管顶500mm以上部位,可用机械从管道轴线两侧同时夯实;每层回填高度不应大于200mm;

(二)管道位于车行道下,铺设后即修筑路面或管道位于软土地层以及低洼、沼泽、地下水位高地段时,沟槽回填宜先用中、粗砂将管底腋角部位填充密实后,再用中、粗砂分层回填到管顶以上500mm;

(三)土方开挖应保证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畅通,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面水或雨水流入沟槽。

(四)直埋管道的土方开挖,宜以一个补偿段作为一个工作段,一次开挖至设计要求。在直埋保温管接头处应设工作坑,工作坑宜比正常断面加深、加宽250~300mm。

四、回填工程

(一)直埋保温管道沟槽回填时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回填前,应修补保温管外护层破损处:1、管道接头工作坑回填可采用水撼砂的方法分层撼实。2、回填土中应按设计要求铺设警示带。3、弯头、三通等变形较大区域处的回填应按设计要求进行。4、设计要求进行预热伸长的直埋管道,回填方法和时间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二)回填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回填料的种类、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2、回填土时沟槽内应无积水,不得回填淤泥、腐殖土及有机物。3、回填土的密实度应逐层进行测定。

五、质量控制

(一)给排水材料质量的事前控制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检、试验,严禁不合格的产品进场;对工人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使工人熟悉关键部位操作方法、提高操作水平。

(二)严格执行隐蔽检查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隐蔽验收制度。高层施工中给排水管道及设备安装相对较复杂,必须按设计和规范要求通过监理工程师隐蔽验收。

六、小结

篇5: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

册数规格全四卷+1CD 16开精装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优惠价450元 定价998元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设计施工图集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及设计施工图集 详细目录: 第一篇 建筑防水工程综述

第一章 建筑防水工程的概念与分类 第二章 建筑防水工程的内容及要求

第三章 建筑防水工程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第四章 我国建筑防水工程的现状和发展 第五章 建筑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介绍

第二篇 建筑防水屋面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一章 卷材防水屋面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二章 涂膜防水屋面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三章 刚性防水屋面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四章 屋面接缝密封防水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五章 瓦材防水屋面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六章 屋面细部构造防水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三篇 建筑工程外墙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一章 建筑工程外墙防水概述 第二章 外墙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 第三章 墙体渗漏维修

第四章 工程质量控制手段与措施

第四篇 建筑工程厨房、厕浴间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一章 厨房、厕浴间防水概述

第二章 节点构造与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 第三章 地面防水层施工新工艺新技术 第四章 厕浴间渗漏维修

第五章 工程质量控制手段与措施

第五篇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一章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二章 地下工程水泥砂浆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三章 地下工程卷材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四章 地下工程涂膜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五章 地下结构塑料板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六章 地下结构金属板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七章 特殊施工法防水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八章 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细部构造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九章 排水工程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十章 注浆防水施工新工艺新技术与质量控制验收 第十一章 地下工程渗漏水治理

第六篇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禁忌 第一章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禁忌

第二章 厨房、厕浴间防水工程施工禁忌 第三章 外墙防水工程施工禁忌 第四章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禁忌

第七篇 建筑防水工程工料计算 第一章 工程量计算规则 第二章 项目工料定额

第三章 防水工程工料计算步骤及实例

第八篇 建筑防水工程施工图集 第一章 房屋建筑与防水构造图 第二章 防水工程材料图 第三章 防水工程设计图

第四章 防水工程常用施工机具图 第五章 卷材防水屋面施工图 第六章 涂膜防水屋面施工图 第七章 刚性防水屋面施工图 第八章 密封材料施工图 第九章 保温隔热屋面施工图 第十章 地下工程防水施工图 第十一章 厕浴间防水施工图 第十二章 墙体防水施工图 第十三章 构筑物防水施工图 第十四章 建筑防水堵漏施工图

篇6: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

最新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及编号汇总(国标);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2;

3、《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5年版);

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6、《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

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GB50208-2011

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10;

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11;

1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

14、《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

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16、《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BJ/T01-27-2003;

17、《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18、《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

19、《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20、《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10;

2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2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10)最新施工工艺标准及编号

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8-2003;

2、《建筑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12-2003;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2-2003;

4、《钢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5-2003

5、《屋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7-2003;

6、《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9-2003

7、《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3-2003;

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1-2003

9、《给排水与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10-2003;

10、《通风空调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11-2003

11、《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6-2003;

篇7:燃气工程设计及施工 验收规范

一、总则

1、为了统一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提高城镇燃气室内工程的施工质量,确保安全供气,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城镇居民住宅、商业建筑、燃气锅炉房(不含锅炉本体)、实验室、使用城镇燃气的工业企业(不含燃气设备)等用户室内燃气管道和燃气设备的施工及验收。

3、室内燃气管道所用的管材、管件、设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出厂合格证;燃具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并经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产品。

4、术语:城镇燃气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主要成分CH4,成分较单一,是较好的燃料。液化石油气是提炼汽油、煤油、柴油、重油过程中剩下的尾气,加压使其变成液体,其主要成分是乙烯、乙烷。人工煤气是指用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经转化制的的可燃气体其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调压装置:将较高压力降至所需较低压力调压单元总称,调压箱(柜)指将调压装置放入专用箱体和柜。

二、施工工艺

1、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最高压力和用气设备的燃气燃烧器采用的额定压力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 50028 的规定。

2、燃气计量表具应有出厂合格证书,质量保证书,标牌上应有CMC 标志,并有计量检定结构出具的合格书,燃气计量表的安装位置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家用燃具应采用低压燃气设备。

3、燃气管道、管件、阀门等材料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并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在安装前进行检验。室外埋地燃气管道采用SDR11聚乙烯管。SDR为公称外径与壁厚之比,分为SDR11和SDR17.6两个系列。燃气管道上的阀门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埋地阀门采用PE球阀,地上阀门采用钢制阀门,并选用燃气专用阀门。室内阀门采用快速式切断阀球阀。钢制阀门应在关闭状态下进行安装。采用的PE阀门安装应在开启状态下进行。

4、连接方式:聚乙烯(SDR11)管道管径大于等于De90的可采用热熔对接连接或电熔连接,小于De90的宜采用电熔连接。聚乙烯管道和金属管道连接需采用钢塑接头连接。镀锌钢管采用螺纹连接。室内燃气管道当设计文件无明确规定时,管径小于或等于50,宜采用镀锌钢管或铜管;燃气管道管径小于或等于DN 50 的燃气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管径大于DN 50 或使用压力超过10kPa的燃气管道宜采用焊接连接;铜管应采用硬钎焊连接。

5、燃气立管每层设置一个管卡,每根高层建筑立管中部设置承重支架。埋地燃气管道要做好防腐除锈工作,与其他管道的净距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管道穿越墙壁、楼板等处应设置套管。室内燃气灶具与直嘴阀采用软管连接。

6、室内燃气管道安装完毕后,必须按本规范要求进行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介质宜采用空气,严禁用水。试验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

强度试验压力为引入管阀门至燃气计量表进口阀门(含阀门)之间的管道;严密性试验范围应为引入管阀门至燃具前阀门之间的管道。严密性试验应在强度试验之后进行。试验压力与方法应符合规范要求。

7、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燃气供气管道立管采取沿建筑物外墙敷设至屋顶,各层用户从立管处引出到厨房。

8、燃气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引入管、立管,屋面管及设备调压箱等处应做好防雷接地工作。

三、流量计算及管径选择

1、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管径及设备通过能力应按燃气计算月的小时最大流量进行计算。小时计算流量的确定,关系着燃气输配的经济性和可靠性。确定燃气小时计算流量得方法有两种,不均匀系数法和同时工作系数法。

2、居民住宅室内和庭院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一般按燃气用具的额定耗气量和同时工作系数K0来确定。

用同时工作系数法求管道计算流量的公式如下:

QhKtK0QnN

; Qh—— 庭院及室内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Nm3/h)

Kt—— 不同类型用户的同时工作系数,当缺乏资料时,可取1;

K0—— 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

Qn—— 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的额定流量(Nm3/h);

N ——相同燃具或相同组合燃具数。

居民生活用燃具的同时工作系数K0。仅使用燃气双眼灶的K0

值用K1表示,同时使用燃气双眼灶和快速热水器的K0值用K2表示,根据计算流量预选管径并计算阻力损失

·预选管径

预选管径可通过平均压降法或经济流速法来确定。本设计按照

3m/s的经济流速预选管径。公式如下:

d4QhvQhv0.7853600

; Qh——管段的计算流量(Nm3/h)

d—— 管道内径(mm);

v—— 经济流速(m/s);

根据计算流量以及预选管道的内径,确定实际流速。公式如下:

d2vQh/()4

v —— 实际流速(m/s);

; Qh —— 庭院及室内燃气管道的计算流量(Nm3/h)

d —— 管道内径(mm)。

3天然气替换的可行性分析

在此,仅对现有设计好的管道用天然气来置换人工煤气,在管道直径不变的情况下是否能满足输送天然气的压力及压损的要求。在燃气的互换性问题中,华白指数式衡量热流量(热负荷)大小的特性指数,可用下式计算:

WQH

s

W——华白指数;s ——燃气的相对比重,即为燃气密度与空气重力密度的比值。为了保证燃烧器具的燃烧稳定,华白指数的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5%。

浙江省住宅小区燃气管道配套设施费相关规定

一、根据《浙江省燃气管理条例》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委关于加强天然气利用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2]41号)精神,管道燃气作为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对在管道燃气规划供应范围内的新建、改建住宅或需用燃气的非住宅,都必须根据规划设计要求同步配套建设安装燃气管网,并作为工程验收的必备条件。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向城建档案管理机构移交完整的工程项目技术档案。

二、根据《浙江省定价目录》规定,全市住宅小区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可收取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主要用于燃气工程的建设、安装和维护。具体价格管理形式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具体如下:

1、新建普通住宅小区内各类住宅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实行政府定价。建设费分为小区管道设施建设费和户内设施安装费两项,小区管道设施建设费按每套住宅2000元计收,户内设施安装费按每套住宅1000元计收(含户内管线、阀门、计量表、中压进户的户内调压器等),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的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按每套住宅2500元计收。

2、其他普通住宅(建成出售时无管道燃气配套的普通住宅)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用户要求安装管道燃气的,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按户计收,其收费标准为新建普通住宅小区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的20%内下浮。管道燃气经营单位可根据建设成本和市场需求与开发经营企业协商确定。

3、新建别墅和排屋等高档住宅区的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收费标准为:排屋3500元/户,别墅5000元/户。

4、管道燃气建设经营单位在收取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费后,根据开发商提供的设计图纸进行小区管道设施和户内设施的安装,包括一个计量表、两个用气阀门、中压进户的户内调压器和户内10米以内的管线,均免费提供安装;用户需增加或改装的,在规范允许的前提下,增加的材料及安装费按实结算。

三、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由管道燃气配套设施建设经营单位向住宅开发单位收取,并签订相关合同,计入住宅开发成本;住宅开发单位不得在房价外向购房户另行收取。

规范及技术标准

一、设计依据:

篇8: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及施工工艺探讨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 人类对能源的环境有了明显的保护意识, 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已成为当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对住宅条件有了更高的需求, 应人们生活的所需, 现在建筑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大量的降低能源消耗和保护环境的新产品, 新材料应用于建筑行业当中, 国家为了更好的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节能的新标准。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的大户, 所以这些新标准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在建筑上控制能源的消耗。建筑业的节能减排一直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尤其是针对建筑外墙的保温技术的推广, 有效的降低了能源消耗, 在建筑业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作用

一幢建筑的兴起,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建筑的外表层, 这就是所谓的建筑外墙, 建筑外墙是房屋建筑项目中重要的一项工程, 一幢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此建筑对自然环境及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建筑长期处在自然环境中, 经历着风吹日晒及狂风暴雨的侵蚀, 良好的外墙保温技术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使建筑内部具有良好的保暖功能。其次, 外墙保温技术不仅仅是抵御外界环境的侵蚀, 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房屋维修的成本, 外墙保温技术在建筑物外部形成一层良好的保护层, 使建筑物免受寒冷的侵蚀, 如果外墙保温技术不好, 长期的环境侵蚀墙体极易发生霉变, 长久下去对建筑结构会造成一定的损坏。外墙保温技术的实施很好的保护了墙体及建筑的功能实施, 延长了建筑的使用寿命。

2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常用材料

现在市场上的外墙保温材料多种多样, 质量也良莠不齐, 所以在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进行选择时要选择信誉好的厂家, 对材料的合格率要加以保证。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外墙保温技术的优劣, 所以外墙保温材料的选择是建筑外墙技术施工的必要条件, 现在对建筑外墙的材料运用上主要是岩棉板、泡沫玻璃、聚苯乙烯膨胀泡沫板等, 这些材料基本广泛应用于外墙施工技术当中。为了保证外墙施工技术的良好实施, 可通过对外墙的热量损失度进行计算后再去选择适合的材料, 通过建筑物墙体的K值很容易就能计算出热量的损失, 针对不同的热量损失值来选择保温性能好的材料, 在对材料进行选择时, 一般情况下都是保温性能好的材料较重, 较轻的材料保温效果往往很一般, 所以可以根据这些材料的储热量进行需要的选择。

热能是流动性的, 对于一幢整体建筑物进行热能测试, 在加热过程中, 热能就会沿着热到冷的顺序进行流动, 在这流动过程中如果墙体的储存热量好的话就能在热能流动过程中储存较多的热量, 当停止对建筑物加热后, 墙体储存的热量就能自动的返还给建筑物本身, 所以墙体在很大程度上是热量的载体, 所以在施工过程中, 对墙体保温材料的选择尤为关键, 性能良好的保温材料能真正使墙体成为整幢建筑的保温层, 使建筑在寒冷的冬季具有良好的保暖功能。

3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施工工艺

任何一项施工都离不好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工艺, 在建筑外墙施工中也如此, 建筑外墙施工中的施工工艺对外墙保温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直接决定了外墙保温技术的施工质量, 如果要想取得良好的外墙保温效果, 就要在施工工艺上下足功夫。

3.1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的主要施工工艺流程包括:基层墙面清理→吊垂直找水平→做灰饼→复验墙面平整度→界面处理→砖墙面浇水湿润→并配制保温浆料汁分遍抹保温浆→保温层验收→弹分格线→开分格槽→嵌贴滴水槽抹ZL水泥抗裂砂浆并随即压入耐碱网格布→抗裂防护层验收→涂刷ZL高分子乳液弹性底层涂料→刮ZL抗裂柔性耐水腻子面层装饰涂料。

3.2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保温浆料施工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施工时, 要注意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保温浆料的施工, 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在强制式砂浆搅拌机中先加入34~36kg水 (可视具体情况调整) 加入一袋净重为25kg的ZL保温胶粉料, 搅拌35min形成均匀的胶浆后, 加入体积为200L的聚苯颗粒轻骨料 (一袋) , 再继续搅拌4min左右形成均匀的浆状体即可进行施工。浆料的拌制质量可以通过观察其可操作性、抗滑坠性、骨料状态以及其湿表观密度等方法判断。

依据保温层厚度将拌制好的保温浆料用铁抹子分遍抹在墙上, 第一遍抹灰厚度一般为25mm左右, 面层 (最后一遍) 抹灰不能太厚, 一般为8~10mm, 中间每遍抹灰厚度宜为15~20mm。

3.3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分格线、滴水线槽施工

在房屋建筑物外墙分格线与滴水线均可采用嵌贴成品塑料线槽的方式形成, 所以在施工中分格线与滴水线槽做法基本相同。在抹好的保温层上按设计要求弹出分格线与滴水槽的控制线, 用壁纸刀沿线划开设定的凹槽, 槽深15mm左右, 用抗裂砂浆填满凹槽, 将塑料线槽嵌入凹槽与抗裂砂浆粘结牢固, 收去两侧沿口浮浆即可。

3.4 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抗裂砂浆施工

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房屋建筑外墙保温技术抗裂砂浆施工时要将32.5MPa普通硅酸盐水泥、中砂、ZL抗裂剂按1∶3∶1 (重量比) 用强制式砂浆搅拌机拌匀即可。配制中不得加水。将拌制好的抗裂砂浆用铁抹子抹到墙上, 厚度控制在3~5mm, 抹完一定宽度后随即用抹子将ZL耐碱网格布压入抗裂砂浆中, 网布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应<50mm, 先压入一侧, 再抹一些抗裂砂浆后压入另一侧, 阴、阳角处网格布要压茬搭接, 其搭接宽度在阴角处50mm, 在阳角处200mm。对一些在抗裂层施工时未处理好的孔洞, 应在其周边留出30mm左右宽度位置不抹抗裂砂浆, 将网格布沿对角线裁开, 形成四个三角片, 待修补好洞口后抹抗裂砂浆时, 将预留的网格布压入砂浆中, 并在孔洞上加贴一比孔洞大20mm的网格布压平。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外墙保温技术在建筑业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已进行了广泛应用的阶段, 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同时也对外墙保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更好的实现外墙保温材料的节能环保要求, 是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努力开发的目标, 从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入手, 真正的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健.外墙保温技术及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1]张健.外墙保温技术及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篇9: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

【关键词】装饰外墙、无机樹脂、施工工艺

一、项目概况

此工程建筑用途为办公楼,结构层数为框架4层,建筑总高度为20.7m,抗震设防烈度6度,建筑面积为4000㎡,此房屋表面积为4000㎡,其中刚挂成品板面积为2200㎡,湿贴成品板面积为1800㎡。

二、使用材料及规格

无机树脂单板采用天工石多彩石保温装饰板,其规格1200*2400mm,外观面密度≤15kg/㎡,对角线尺寸允许偏差≤3mm,压缩强度≥250KPa。

干挂单板材料:干挂主龙骨采用60*40*4mm热镀锌矩形钢管(6米/根,屈服强度≥195MPa),干挂次龙骨采用30*30*3mm热镀锌角钢,后置埋件采用200*200*8mm冷镀锌钢板(材质Q235,抗拉(弯)强度≥1830kg/c㎡),干挂件采用铝合金定制挂件,其规格为87.8*50*1.8mm、68*50*1.9mm,其挂件沟槽尺寸为8*(4-8)mm。

湿贴单板材料:锚固件采用膨胀钉,其规格为M10*130(其拉拔力标准值≥0.6KN,悬挂力≥0.1KN,长度需防止脱落问题),挂件采用53*31*1.4mm镀锌钢板,粘结砂浆采用专业粘结剂,其为袋装灰色粉末(25kg/袋)。

三、无机树脂装饰板施工工艺

A、外墙装饰板设计图纸做法分为湿贴锚固做法及龙骨干挂做法

湿贴锚固图纸做法: 龙骨干挂图纸做法:

B、外墙无机单板施工工艺做法

湿贴锚固工艺做法:第一步在墙面弹分格墨线(详细测量放线),并悬挂垂直及水平控制线;第二步从底层板开始,在墙面上打孔固定板下口锚固挂件(3个),将现场切割加工好的板背面抹粘结剂砂浆后,贴在规定分格线内,挤压放入下部已做好的挂件沟槽内,再将板上口用锚固件固定(3个)。第三步将相邻板块的下口锚固挂件做好,再将背面抹好粘结砂浆的单板插入已做好的挂件沟槽内,最后固定板块上口锚固件,上部和两侧板块如此类推,向上或向两侧方向铺贴。第四步贴胶带纸打耐候密封胶。

板材背面抹粘结剂砂浆,采用点粘接法,主要考虑防止树脂板材的热胀冷缩变形,而且在施工期间下雨时,板材背面便于排水,基层也容易干燥。

干挂单板工艺:第一步在墙面弹分格墨线,并悬挂垂直及水平控制线;第二步固定后置埋件后,焊接主龙骨和次龙骨(满焊刷防锈漆);第三步从下向上使用铝合金挂件进行板块安装(悬挂垂直及水平钢丝控制线);第四步贴胶带打耐候密封胶。

干挂板部位搭设脚手架时需考虑与墙面的距离(干挂部位凸出墙面的距离),满足干挂板材的空间要求。

四、施工过程中的管理

开工前期准备阶段主要事项是:合同签订、图纸深化设计并确认、材料样板设计确认、施工水电接入、临时设施搭建(含板材切割加工操作棚)、外墙脚手架搭设、施工专业班组选择、施工方案及进度计划报批等。

施工阶段的管理对于项目成败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大面积开展施工前,一定要在现场做实体施工样板,以便确定工艺操作流程及外观效果(板和胶的颜色),经各方验收合格后方可展开施工,施工过程中还应该严格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对其规格、材质、厚度等做实测实量,若发现不合格的材料应坚决退场,严禁在工程上使用,因为厂家生产的板材是带表面涂层的大板(尺寸2.4*1.2米),而图纸设计板块尺寸为800*600mm的小板,故存在现场加工切割的环节,其切割质量也非常重要,需要控制无机树脂单板的切割尺寸偏差和板边的直线度,严禁板边起毛或板边缘处涂料层剥落,确保现场切割后板边缘平齐。

因无机树脂板的憎水性较差(现场做试验证明),故现场切割完成后的小板必须5面刷防水界面剂(厂家配套),避免板材吸水后产生变形。外墙板材的防水质量也是控制的重点,其板材面层经过试验后能满足外防水的要求,胶缝防水质量就成为防止渗漏的关键,其中窗顶、窗台板材需做滴水坡度,另外女儿墙部位做干挂龙骨时,女儿墙部位的埋板需设置对拉螺栓,其对拉螺栓的位置必须放在屋面防水线条以上部位,避免破坏屋面防水卷材而产生漏水。

成品保护在整个施工管理中非常重要,特别是门窗型材及玻璃的保护尤为重要,焊接龙骨是须对玻璃采取遮挡保护,以防止焊接电火花飞溅至玻璃上造成斑点或破碎,型材一旦损坏,更换将造成拆改工程量较大,故做好成品保护工作是决定管理成败的重要环节。

现场进度管理主要任务是控制材料供货时间、立面安装时间,根据厂家生产的工艺和实践表明,无机树脂单板的供货周期需30天,干挂单板的干挂件涉及单独定加工,供货时间需要23天,湿贴单板安装进度10㎡/人.天,干挂面板安装进度7㎡/人.天(钢骨基层除外)。

五、验收标准

此无机树脂单板材料及工艺属于新型材料和新技术,故可参考外墙人造板材的验收标准。

因无机单板及工艺为新型材料及新技术,很多外墙装饰公司均没有做过,建筑市场上也没有相同的成功案例,相比成熟的外墙石材工艺,此无机单板工艺存在很多待改进的地方:1、因外墙墙体为自保温砂加气块,为了使锚钉更加牢固地固定在砂加气内,使用普通锚钉容易产生松动,应采用具有倒刺的特殊锚钉;2、无机树脂单板湿贴工艺对土建基层抹灰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对整个立面垂直度、平整度的要求,为解决此问题,在推广时可将树脂单板(厚度8mm)改进成带保温层树脂板(厚度50mm),或者将湿贴工艺更改成干挂工艺,为节省成本费用,建议干挂做法为后置埋件+3号镀锌角钢+干挂单板,面层至墙体的距离为80mm,而非50公分。

六、成本价格比较

经过市场调查,目前外立面干挂石材幕墙的综合单价约为600元/㎡(含钢龙骨基层、25mm厚石材、胶等),铝塑板幕墙的综合单价约为400元/㎡,而本案例中的无机树脂单板综合单价为:湿贴板为270元/㎡(含10厚单板、粘贴砂浆、锚固件、界面剂、胶等),干挂板未345元/㎡(含8厚单板、钢龙骨、挂件、胶等),相比之下,其无机单板在成本上还是处于明显优势。

七、外立面效果

篇10:建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配套表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 50319-2013)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JGJ/T 304-2013)家庭居室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BJ/T01-43-2003)高级建筑装饰、家庭居室装饰工程参考表

高级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标准(DB/T01-27-2003)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建筑工程管理文件资料形成及常用表式(吴松勤)》书配表 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628-2010)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5-2010)

铝合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576-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0)钢筋混凝土筒仓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69-20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表(GB/T 50375-2006)

烟囱工程施工验收规范(GB 50078-2008)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规范(GB 50236-2011)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记录参考表

消防工程资料

消火栓系统

泡沫灭火系统

气体灭火

防(排)烟系统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喷淋系统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6-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2007)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2006)

篇11:外墙漆施工工艺流程及验收规范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

验收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2〕912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 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 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 收规范》GB50173-92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原《电气 装置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82中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 线路篇”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能源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1992年12月

修 订 说 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 主编,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供电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原规范执行以 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 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十章和一个附录,这次修订是对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 收规范》(GBJ232—82)中的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进行修订。修订中,经我部提议,并征得建设部同意,将35kV架空电力线路有关内容列入 本规范,并改名为《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 规范》。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能 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良乡,邮政编码:1024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能 源 部

1991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UDC

GB50173-92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

及验收规范

国 家 技 术 监 督 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2-12-16 联合发布 1993-07-01实施

第一章 总

第1.0.1条 为保证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施工技术 水平的提高,确保电力线路安全运行,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及铁塔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有特殊要求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尚应符合有关专业规范的 规定。

第1.0.3条 架空电力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第1.0.4条 采用的设备、器材及材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 合格证件。设备应有铭牌。

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安装前应经技术鉴定或试验,证明 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0.5条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应制订不低于本规范水平的质量标准或工艺 要求。

第1.0.6条 架空电力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第2.0.1条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重作检验:

一、超过规定保管期限者。

二、因保管、运输不良等原因而有变质损坏可能者。

三、对原试验结果有怀疑或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2条 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线材,架设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 规定:

一、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

二、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三、钢绞线、镀锌铁线表面镀锌层应良好,无锈蚀。

四、绝缘线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线的 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第2.0.3条 为特殊目的使用的线材,除应符合本规范第2.0.2条规定外,尚应 符合设计的特殊要求。

第2.0.4条 由黑色金属制造的附件和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采用热浸镀锌 制品。

第2.0.5条 各种连接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 定。

第2.0.6条 金属附件及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等现象。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合,其公差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第2.0.7条 金具组装配合应良好,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 定:

一、表面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二、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三、镀锌良好,无锌皮剥落、锈蚀现象。

第2.0.8条 绝缘子及瓷横担绝缘子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 定:

一、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二、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三、弹簧销、弹簧垫的弹力适宜。

第2.0.9条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钢筋混凝 土电杆》的规定。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二、放置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的宽度不应超过0.1mm。

三、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第2.0.10条 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制造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环形预应力混 凝土电杆》的规定。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等现象。

二、应无纵、横向裂缝。

三、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第2.0.11条 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造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应有蜂窝、露筋、纵向裂缝等缺陷。

第2.0.12条 采用岩石制造的底盘、卡盘、拉线盘,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不应使岩石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

第三章 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

第3.0.1条 基坑施工前的定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直线杆顺线路方向位移,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1%;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超过设计档距的3%。直线杆横线路方向位移不应超 过50mm。

二、转角杆、分支杆的横线路、顺线路方向的位移均不应超过50mm。

第3.0.2条 电杆基础坑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电杆基础坑深度的允许偏差应为 +100mm、-50mm。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应按最深一坑持平。

岩石基础坑的深度不应小于设计规定的数值。

第3.0.3条 双杆基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根开的中心偏差不应超过±30mm。

二、两杆坑深度宜一致。

第3.0.4条 电杆基坑底采用底盘时,底盘的圆槽面应与电杆中心线垂直,找正 后应填土夯实至底盘表面。底盘安装允许偏差,应使电杆组立后满足电杆允许偏差 规定。

第3.0.5条 电杆基础采用卡盘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安装前应将其下部土壤分层回填夯实。

二、安装位置、方向、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深度允许偏差为±50mm。当设 计无要求时,上平面距地面不应小于500mm。

三、与电杆连接应紧密。

第3.0.6条 基坑回填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土块应打碎。

二、35kV架空电力线路基坑每回填300mm应夯实一次;10kV及以下架空电 力线路基坑每回填500mm应夯实一次。

三、松软土质的基坑,回填土时应增加夯实次数或采取加固措施。

四、回填土后的电杆基坑宜设置防沉土层。土层上部面积不宜小于坑口面积; 培土高度应超出地面300mm。

五、当采用抱杆立杆留有滑坡时,滑坡(马道)回填土应夯实,并留有防沉土 层。

第3.0.7条 现浇基础、岩石基础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 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章 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

第4.0.1条 电杆顶端应封堵良好。当设计无要求时,下端可不封堵。

第4.0.2条 钢圈连接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宜采用电弧焊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应由经过焊接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的焊工操作。焊完后的电杆经自检合 格后,在上部钢圈处打上焊工的代号钢印。

二、焊接前,钢圈焊口上的油脂、铁锈、泥垢等物应清除干净。

三、钢圈应对齐找正,中间留2~5mm的焊口缝隙。当钢圈有偏心时,其错 口不应大于2mm。

四、焊口宜先点焊3~4处,然后对称交叉施焊。点焊所用焊条牌号应与正式 焊接用的焊条牌号相同。

五、当钢圈厚度大于6mm时,应采用V型坡口多层焊接。多层焊缝的接头应 错开,收口时应将熔池填满。焊缝中严禁填塞焊条或其它金属。

六、焊缝应有一定的加强面,其高度和遮盖宽度应符合表4.0.2的规定(见图 4.0.2)。

表4.0.2 焊缝加强面尺寸(mm)

图4.0.2 焊缝加强面尺寸

七、焊缝表面应呈平滑的细鳞形与基本金属平缓连接,无折皱、间断、漏焊及 未焊满的陷槽,并不应有裂缝。基本金属咬边深度不应大于0.5mm,且不应超过 圆周长的10%。

八、雨、雪、大风天气施焊应采取妥善措施。施焊中电杆内不应有穿堂风。当 气温低于-20℃时,应采取预热措施,预热温度为100~120℃。焊后应使温度缓 慢下降。严禁用水降温。

九、焊完后的整杆弯曲度不应超过电杆全长的2/1000,超过时应割断重新焊 接。

十、当采用气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圈的宽度不应小于140mm;

2.加热时间宜短,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焊接后,当钢圈与水泥粘接处附近水泥产生宽度大于0.05mm纵向裂缝时,应予补修;

3.电石产生的乙炔气体,应经过滤。

第4.0.3条 电杆的钢圈焊接后应将表面铁锈和焊缝的焊渣及氧化层除净,进行 防腐处理。

第4.0.4条 单电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二、直线杆的倾斜,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杆长的3‟;10kV及以下 架空电力线路杆梢的位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的1/2。

三、转角杆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四、转角杆应向外角预偏、紧线后不应向内角倾斜,向外角的倾斜,其杆梢位 移不应大于杆梢直径。

第4.0.5条 终端杆立好后,应向拉线侧预偏,其预偏值不应大于杆梢直径。紧 线后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第4.0.6条 双杆立好后应正直,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直线杆结构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转角杆结构 中心与中心桩之间的横、顺向位移,不应大于50mm。

二、迈步不应大于30mm。

三、根开不应超过±30mm。

第4.0.7条 以抱箍连接的叉梁,其上端抱箍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应在± 50mm范围内;分段组合叉梁组合后应正直,不应有明显的鼓肚、弯曲;各部连 接应牢固。

横隔梁安装后,应保持水平;组装尺寸允许偏差应在±50mm范围内。

第4.0.8条 以螺栓连接的构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螺杆应与构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间不应有间隙。

二、螺栓紧好后,螺杆丝扣露出的长度,单螺母不应少于两个螺距;双螺母可 与螺母相平。

三、当必须加垫圈时,每端垫圈不应超过2个。

第4.0.9条 螺栓的穿入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对立体结构:水平方向由内向外;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二、对平面结构:顺线路方向,双面构件由内向外,单面构件由送电侧穿入或 按统一方向;横线路方向,两侧由内向外,中间由左向右(面向受电侧)或按统一方 向;垂直方向,由下向上。

第4.0.10条 线路单横担的安装,直线杆应装于受电侧;分支杆、90°转角杆(上、下)及终端杆应装于拉线侧。

第4.0.11条 横担安装应平正,安装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横担端部上下歪斜不应大于20mm。

二、横担端部左右扭斜不应大于20mm。

三、双杆的横担,横担与电杆连接处的高差不应大于连接距离的5/1000;左 右扭斜不应大于横担总长度的1/100。

第4.0.12条 瓷横担绝缘子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直立安装时,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10mm。

二、当水平安装时,顶端宜向上翘起5°~15°;顶端顺线路歪斜不应大于 20mm。

三、当安装于转角杆时,顶端竖直安装的瓷横担支架应安装在转角的内角侧(瓷 横担应装在支架的外角侧)。

四、全瓷式瓷横担绝缘子的固定处应加软垫。

第4.0.13条 绝缘子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

二、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

三、悬式绝缘子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与电杆、导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

2.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当有特殊困难时可由内向 外或由左向右穿入。

3.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应由内向外,中 线应由左向右穿入。

四、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的间隙不应小于50mm。

第4.0.14条 采用的闭口销或开口销不应有折断、裂纹等现象。当采用开口销 时应对称开口,开口角度应为30°~60°。

严禁用线材或其它材料代替闭口销、开口销。

第4.0.15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瓷悬式绝缘子,安装前应采用不低于5000V 的兆欧表逐个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在干燥情况下,绝缘电阻值不得小于500MΩ。

第五章 拉 线 安 装

第5.0.1条 拉线盘的埋设深度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线棒与拉线盘应垂 直,连接处应采用双螺母,其外露地面部分的长度应为500~700mm。

拉线坑应有斜坡,回填土时应将土块打碎后夯实。拉线坑宜设防沉层。

第5.0.2条 拉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安装后对地平面夹角与设计值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35kV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1°;

2.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不应大于3°;

3.特殊地段应符合设计要求。

二、承力拉线应与线路方向的中心线对正;分角拉线应与线路分角线方向对 正;防风拉线应与线路方向垂直。

三、跨越道路的拉线,应满足设计要求,且对通车路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不应小 于5m。

四、当采用UT型线夹及楔形线夹固定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安装前丝扣上应涂润滑剂;

2.线夹舌板与拉线接触应紧密,受力后无滑动现象,线夹凸肚在尾线侧,安装 时不应损伤线股;

3.拉线弯曲部分不应有明显松股,拉线断头处与拉线主线应固定可靠,线夹处 露出的尾线长度为300~500mm,尾线回头后与本线应扎牢;

4.当同一组拉线使用双线夹并采用连板时,其尾线端的方向应统一;

5.UT型线夹或花篮螺栓的螺杆应露扣,并应有不小于1/2螺杆丝扣长度可供 调紧,调整后,UT型线夹的双螺母应并紧,花篮螺栓应封固。

五、当采用绑扎固定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拉线两端应设置心形环;

2.钢绞线拉线,应采用直径不大于3.2mm的镀锌铁线绑扎固定。绑扎应整齐、紧密,最小缠绕长度应符合表5.0.2的规定。

第5.0.3条 采用拉线柱拉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拉线柱的埋设深度,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坠线的,不应小于拉线柱长的1/6;

2.采用无坠线的,应按其受力情况确定。

表5.0.2 最小缠绕长度

二、拉线柱应向张力反方向倾斜10°~20°。

三、坠线与拉线柱夹角不应小于30°。

四、坠线上端固定点的位置距拉线柱顶端的距离应为250mm。

五、坠线采用镀锌铁线绑扎固定时,最小缠绕长度应符合表5.0.2的规定。

第5.0.4条 当一基电杆上装设多条拉线时,各条拉线的受力应一致。

第5.0.5条 采用镀锌铁线合股组成的拉线,其股数不应少于3股。镀锌铁线的 单股直径不应小于4.0mm,绞合应均匀、受力相等,不应出现抽筋现象。

第5.0.6条 合股组成的镀锌铁线的拉线,可采用直径不小于3.2mm镀锌铁线 绑扎固定,绑扎应整齐紧密,缠绕长度为:

5股及以下者,上端:200mm;中端有绝缘子的两端:200mm;下缠150mm,花缠250mm,上缠100mm。

当合股组成的镀锌铁线拉线采用自身缠绕固定时,缠绕应整齐紧密,缠绕长 度:3股线不应小于80mm,5股线不应小于150mm。

第5.0.7条 混凝土电杆的拉线当装设绝缘子时,在断拉线情况下,拉线绝缘子 距地面不应小于2.5m。

第5.0.8条 顶(撑)杆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顶杆底部埋深不宜小于0.5m,且设有防沉措施。

二、与主杆之间夹角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

三、与主杆连接应紧密、牢固。

第六章 导 线 架 设

第6.0.1条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对已展放的导线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 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

第6.0.2条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刺 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

一、单股损伤深度小于直径的1/2。

二、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 强度损失小于4%。

三、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

注:①“同一处”损伤截面积是指该损伤处在一个节距内的每股铝丝沿铝股 损伤最严重处的深度换算出的截面积总和(下同)。

②当单股损伤深度达到直径的1/2时按断股论。

第6.0.3条 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需进行修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损伤补修处理标准应符合表6.0.3的规定。

表6.0.3 导线损伤补修处理标准

二、当采用缠绕处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2.应选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为缠绕材料,其直径不应小于2mm;

3.缠绕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缠绕应紧密,受损伤部分应全部覆盖,其长 度不应小于100mm。

三、当采用补修预绞丝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损伤处的线股应处理平整;

2.补修预绞丝长度不应小于3个节距,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具》预 绞丝中的规定; 3.补修预绞丝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且与导线接触紧密,损伤处应全部 覆盖。

四、当采用补修管补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损伤处的铝(铝合金)股线应先恢复其原绞制状态;

2.补修管的中心应位于损伤最严重处,需补修导线的范围应于管内各20mm处;

3.当采用液压施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 工工艺规程》(试行)的规定。

第6.0.4条 导线在同一处损伤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将损伤部分全部割去,重 新以直线接续管连接:

一、损失强度或损伤截面积超过本规范第6.0.3条以补修管补修的规定。

二、连续损伤其强度、截面积虽未超过本规范第6.0.3条以补修管补修的规定,但损伤长度已超过补修管能补修的范围。

三、钢芯铝绞线的钢芯断一股。

四、导线出现灯笼的直径超过导线直径的1.5倍而又无法修复。

五、金钩、破股已形成无法修复的永久变形。

第6.0.5条 作为避雷线的钢绞线,其损伤处理标准,应符合表6.0.5的规定。

表6.0.5 钢绞线损伤处理标准

第6.0.6条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档距内连接。

第6.0.7条 采用接续管连接的导线或避雷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力金 具》的规定,连接后的握着力与原导线或避雷线的保证计算拉断力比,应符合下列 规定:

一、接续管不小于95%。

二、螺栓式耐张线夹不小于90%。

第6.0.8条 导线与连接管连接前应清除导线表面和连接管内壁的污垢,清除长 度应为连接部分的2倍。连接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 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涂料,进行压接。

第6.0.9条 导线与接续管采用钳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接续管型号与导线的规格应配套。

二、压口数及压后尺寸应符合表6.0.9的规定。

表6.0.9 钳压压口数及压后尺寸

续表

图6.0.9 钳压管连接图 1、2、3、„表示压接操作顺序

A—绑线;B—垫片

三、压口位置、操作顺序应按图6.0.9进行。

四、钳压后导线端头露出长度,不应小于20mm,导线端头绑线应保留。

五、压接后的接续管弯曲度不应大于管长的2%,有明显弯曲时应校直。

六、压接后或校直后的接续管不应有裂纹。

七、压接后接续管两端附近的导线不应有灯笼、抽筋等现象。

八、压接后接续管两端出口处、合缝处及外露部分,应涂刷电力复合脂。

九、压后尺寸的允许误差,铝绞线钳接管为±1.0mm;钢芯铝绞线钳接管为 ±0.5mm。

第6.0.10条 导线或避雷线采用液压连接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 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第6.0.11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或避雷线,当采用爆炸压接时,应符合 国家现行标准《架空电力线路爆炸压接施工工艺规程》(试行)中的有关规定。

第6.0.12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当采用缠绕方法连接时,连接 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断股、松股等缺陷。

第6.0.13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在同一档距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1个。导线接头位置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

第6.0.14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在一个档距内,同一根导线或避雷线上不应超 过1个直线接续管及3个补修管。补修管之间、补修管与直线接续管之间及直线接 续管(或补修管)与耐张线夹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第6.0.15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观测弧垂时应实测导线或避雷线周围空气的温 度;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当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1档。

二、当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1档。

三、当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1档。

第6.0.16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紧线弧垂应在挂线后随即检查,弧垂误差不 应超过设计弧垂的+5%、-2.5%,且正误差最大值不应超过500mm。

第6.0.17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 计弧垂的±5%。同档内各相导线弧垂宜一致,水平排列的导线弧垂相差不应大于 50mm。

第6.0.18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导线或避雷线各相间的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 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m。

第6.0.19条 导线或避雷线紧好后,线上不应有树枝等杂物。

第6.0.20条 导线的固定应牢固、可靠,且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直线转角杆:对针式绝缘子,导线应固定在转角外侧的槽内;对瓷横担绝 缘子导线应固定在第一裙内。

二、直线跨越杆:导线应双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角度。

三、裸铝导线在绝缘子或线夹上固定应缠绕铝包带,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 30mm。铝包带的缠绕方向应与外层线股的绞制方向一致。

第6.0.21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作耐张且

表6.0.21 绑扎长度值

采用绑扎方式固定时,绑扎长度应符合表6.0.21的规定。

第6.0.22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采用悬垂线夹时,绝缘子应垂直地平面。特殊 情况下,其在顺线路方向与垂直位置的倾斜角,不应超过5°。

第6.0.23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导线或避雷线安装的防震锤,应与地平面垂 直,其安装距离的误差不应大于±30mm。

第6.0.24条 10~35kV架空电力线路当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引流线时,线夹数 量不应少于2个。连接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涂电 力复合脂。

第6.0.25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引流线(跨接线或弓子线)之间、引流 线与主干线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不同金属导线的连接应有可靠的过渡金具。

二、同金属导线,当采用绑扎连接时,绑扎长度应符合表6.0.25的规定。

表6.0.25 绑扎长度值

三、绑扎连接应接触紧密、均匀、无硬弯,引流线应呈均匀弧度。

四、当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其绑扎长度应以小截面导线为准。

第6.0.26条 绑扎用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其直径不应小于 2.0mm。

第6.0.27条 1~10kV线路每相引流线、引下线与邻相的引流线、引下线或导线 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电力线路,不应小于150mm。

第6.0.28条 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35kV 时,不应小于600mm;1~10kV时,不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 100mm。

第6.0.29条 1kV以下电力线路当采用绝缘线架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展放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和出现扭、弯等现象。

二、导线固定应牢固可靠,当采用蝶式绝缘子作耐张且用绑扎方式固定时,绑 扎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6.0.21条的规定。

三、接头应符合有关规定,破口处应进行绝缘处理。

第6.0.30条 沿墙架设的1kV以下电力线路,当采用绝缘线时,除应满足设计 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支持物牢固可靠。

二、接头符合有关规定,破口处缠绕绝缘带。

三、中性线在支架上的位置,设计无要求时,安装在靠墙侧。

第6.0.31条 导线架设后,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七章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

第7.0.1条 电杆上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安装应牢固可靠。

二、电气连接应接触紧密,不同金属连接,应有过渡措施。

三、瓷件表面光洁,无裂缝、破损等现象。

第7.0.2条 杆上变压器及变压器台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平倾斜不大于台架根开的1/100。二、一、二次引线排列整齐、绑扎牢固。

三、油枕、油位正常,外壳干净。

四、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

五、套管压线螺栓等部件齐全。

六、呼吸孔道通畅。

第7.0.3条 跌落式熔断器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各部分零件完整。

二、转轴光滑灵活,铸件不应有裂纹、砂眼、锈蚀。

三、瓷件良好,熔丝管不应有吸潮膨胀或弯曲现象。

四、熔断器安装牢固、排列整齐,熔管轴线与地面的垂线夹角为15°~30°。熔断器水平相间距离不小于500mm。

五、操作时灵活可靠、接触紧密。合熔丝管时上触头应有一定的压缩行程。

六、上、下引线压紧,与线路导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第7.0.4条 杆上断路器和负荷开关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水平倾斜不大于托架长度的1/100。

二、引线连接紧密,当采用绑扎连接时,长度不小于150mm。

三、外壳干净,不应有漏油现象,气压不低于规定值。

四、操作灵活,分、合位置指示正确可靠。

五、外壳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

第7.0.5条 杆上隔离开关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瓷件良好。

二、操作机构动作灵活。

三、隔离刀刃合闸时接触紧密,分闸后应有不小于200mm的空气间隙。

四、与引线的连接紧密可靠。

五、水平安装的隔离刀刃,分闸时,宜使静触头带电。

六、三相连动隔离开关的三相隔离刀刃应分、合同期。

第7.0.6条 杆上避雷器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瓷套与固定抱箍之间加垫层。

二、排列整齐、高低一致,相间距离:1~10kV时,不小于350mm;1kV 以下时,不小于150mm。

三、引线短而直、连接紧密,采用绝缘线时,其截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引上线:铜线不小于16mm2,铝线不小于25mm2;

2.引下线:铜线不小于25mm2,铝线不小于35mm2。

四、与电气部分连接,不应使避雷器产生外加应力。

五、引下线接地可靠,接地电阻值符合规定。

第7.0.7条 低压熔断器和开关安装各部接触应紧密,便于操作。

第7.0.8条 低压保险丝(片)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无弯折、压偏、伤痕等现象。

二、严禁用线材代替保险丝(片)。

第八章 接 户 线

第8.0.1条 10kV及以下电力接户线的安装,其各部电气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

第8.0.2条 10kV及以下电力接户线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档距内不应有接头。

二、两端应设绝缘子固定,绝缘子安装应防止瓷裙积水。

三、采用绝缘线时,外露部位应进行绝缘处理。

四、两端遇有铜铝连接时,应设有过渡措施。

五、进户端支持物应牢固。

六、在最大摆动时,不应有接触树木和其它建筑物现象。

七、1kV及以下的接户线不应从高压引线间穿过,不应跨越铁路。

第8.0.3条 10kV及以下由两个不同电源引入的接户线不宜同杆架设。

第8.0.4条 10kV及以下接户线固定端当采用绑扎固定时,其绑扎长度应符合 表8.0.4的规定。

表8.0.4 绑扎长度

第九章 接 地 工 程

第9.0.1条 接地体规格、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第9.0.2条 接地装置的连接应可靠。连接前,应清除连接部位的铁锈及其附着 物。

第9.0.3条 接地体的连接采用搭接焊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扁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宽度的2倍,四面施焊。

二、圆钢的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双面施焊。

三、圆钢与扁钢连接时,其搭接长度应为圆钢直径的6倍。

四、扁钢与钢管、扁钢与角钢焊接时,除应在其接触部位两侧进行焊接外,并 应焊以由钢带弯成的弧形(或直角形)与钢管(或角钢)焊接。

第9.0.4条 采用垂直接地体时,应垂直打入,并与土壤保持良好接触。

第9.0.5条 采用水平敷设的接地体,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接地体应平直,无明显弯曲。

二、地沟底面应平整,不应有石块或其它影响接地体与土壤紧密接触的杂物。

三、倾斜地形沿等高线敷设。

第9.0.6条 接地引下线与接地体连接,应便于解开测量接地电阻。

接地引下线应紧靠杆身,每隔一定距离与杆身固定一次。

第9.0.7条 接地电阻值,应符合有关规定。

第9.0.8条 接地沟的回填宜选取无石块及其它杂物的泥土,并应夯实。在回填 后的沟面应设有防沉层,其高度宜为100~300mm。

第十章 工程交接验收

第10.0.1条 在验收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检查:

一、采用器材的型号、规格。

二、线路设备标志应齐全。

三、电杆组立的各项误差。

四、拉线的制作和安装。

五、导线的弧垂、相间距离、对地距离、交叉跨越距离及对建筑物接近距离。

六、电器设备外观应完整无缺损。

七、相位正确、接地装置符合规定。

八、沿线的障碍物、应砍伐的树及树枝等杂物应清除完毕。

第10.0.2条 在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

一、竣工图。

二、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包括施工内容明细表)。

三、安装技术记录(包括隐蔽工程记录)。

四、交叉跨越距离记录及有关协议文件。

五、调整试验记录。

六、接地电阻实测值记录。

七、有关的批准文件。

附录一 本规范用词说明

一、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 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规定应按其它有关标准、规范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 或“应按„„执行”。

附加说明

本规范主编单位、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

主编单位: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供电局

参加单位:上海市中供电公司

南京供电局

重庆电业局

大连电业局

昆明供电局

武汉供电局

主要起草人:许宝颐

参加起草人:王之佩 王兴绪 董一非 顾三立 马长瀛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

及验收规范

GB 50173-92 条 文 说 明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利电力部负责主编,具 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北京供电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电气装置安装 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经中华人民共和 国建设部1992年12月16日以建标〔1992〕912号文批准发布。

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学校等有关单位人员在使用本规范时能正确理 解和执行条文规定,编写组根据国家计委关于编制标准、规范条文说明的统一要 求,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章、条 顺序,编制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条文 说明》,供国内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参考。在使用中如发现本规范条文说明有欠妥之 处,请将意见函寄北京良乡“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国标管理组”。

本条文说明仅供有关部门和单位在执行本规范时使用。

第一章 总

第1.0.1条 本条对制订本规范的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

第1.0.2条 本规范只适用于电压在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 及验收。

这次修订对适用电压等级作了变动。原35kV电压等级是在原《架空送电线路 施工验收规范》内,这次放在本规范内,其理由:

一、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发展,35kV的电力线路工程,一般是在城市或农村,或在大城市内的工程,已不再是电网之间的联络工程。调研中得知,不少城市已将 35kV线路工程列为城市配电电网的一部分。

二、35kV线路在农村占的比重较大,大多采用单杆,档距不大,与10kV线 路工程的特性接近,施工质量要求存在共性处多。在审查规范会上,经原水利电 力部提议,并征得建设部同意,将35kV线路工程有关内容列入本规范。原《电气 装置安装工程 施工及验收规范》第十二篇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篇改名为《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调研中了解 到,还有一部分35kV线路工程,由于输送容量大,使用导线截面大(LGJ—150以 上),采用了铁塔,其特性又接近110kV线路工程,可根据其实际情况在施工及验 收工作中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

对于有特殊标准要求的或有专业规定的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安装工程的 施工及验收(如电气化铁道滑接线、电车线、矿井内线路工程等),尚应按有关专业 的技术规定进行安装和验收。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改建工程,其安装及验收可参照本规范有关内 容,以满足安全运行。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的大档距,主要指其线路在跨越山谷、河流、湖泊 等地段,其档距、采用杆型、施工程序、工艺要求等均超过一般情况,需在安装中予 以特殊对待,本规范未列入这些内容的规定,为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内容的规定进行施工及验收。

第1.0.3条 本条强调线路工程在施工前应具备经批准的设计图纸,不指定由哪 一级来审批,由于各地机构分工不同,情况随时有改变,强调按批准设计图纸进行 施工,对工程质量是有利的。在很大程度上能纠正不合理现象,减少差错,对工程 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第1.0.4条 本条指出在线路工程上所使用的原材料、器材、设备必须是合格产 品,才能满足安全运行。目前国家关于产品标准基本上分为国家、部及企业三级,凡列为正式标准的产品生产前都对产品进行了鉴定。

我国目前的产品质量,虽然有了各级标准,并加强管理,但实际情况是,有些 生产厂家生产的产品并没有认真执行三种检验手段(即:型式检验、抽样检验、出 厂检验),厂方所印质量合格证明,并不能证明其产品的真实质量,施工单位不做任 何检验就使用,安装后发现造成返工,如:导线、绝缘子、金具等类似情况时有发生。为此应有足够的认识,必须把好质量检验关。

第1.0.5条 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应采取积极慎重和科学的态度,并 应有相应的标准和要求,以保证安装后的质量和安全。在制订上述标准或进行施工 时(采用新材料),能与当地电力部门取得联系,听取意见,以利工程在施工中更为 完善。规范虽然是工程经验的总结,但技术进步是不断的,为了适应这种情况,避免 规范僵化,做到保证安装质量,制订不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是必要的。

第1.0.6条 考虑到在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上,还有一些安装在线路下方的电 气设备,本规范对其内容又未能全列入,施工及验收时,应符合所列规范的有关内 容。

第二章 原材料及器材检验

第2.0.1条 本条强调线路工程在施工之前对原材料、器材进行检查,使问题暴 露在安装之前,以保证工程质量。

第2.0.2条 线材是线路工程中主要器材之一,由于多种因素,造成导线损伤。架设前检查是必要的,便于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增加绝缘线检查 内容。有关绝缘线调研中用于低压方面的比重很大。有的地区用于10kV线路上。

城市内低压电力线路的建设,过去采用的线材以裸导线为主,在安装质量及工 程验收方面,原提出的一些规定,对安全运行起到了较好的作用。近年来,城市建 设发展很快,住宅小区、通讯线、绿化等设施增长迅速。一些地区的地段,在采用 裸导线架设后,出现的一些问题,造成的一些矛盾,影响了低压架空电力线路的安 全运行和工程进度。

原水利电力部对城市低压配电网出现的矛盾、事故情况以及建设、改造等问 题,进行了专题研究,考察了国外一些城市的建设、运行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反复 研究、讨论,提出了我国城市低压配电网建设原则,规定导线应采用绝缘线的要求,并指定一些地区进行试点。同时拟定了绝缘线的线材制造标准,指定制造厂投入生 产。

国外城市在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中,采用绝缘线时间较长,有一套 成熟的器材和施工方式,是值得借鉴的。

我国在低压电力线路中采用绝缘线,虽已早有,但截面不大,使用面窄,未能 形成一个统一规定。近几年,原水利电力部对此已提出要求,指定在一些地区试点 采用,但受各种因素所限,还不尽完善,有待通过运行后总结经验。本规范在修订 中,收到一些意见。为满足现有采用绝缘线的要求,便于安装,提高工程安装质量。经调研,结合目前状况,提出绝缘线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的要求以保证工程质 量。

第2.0.4条 为提高设备紧固件的防锈能力,并便于运行检修拆卸,规定铁制的 紧固件采用热浸镀锌是必要的。

地脚螺栓不规定热浸镀锌,是考虑到露出基础外的螺栓已有混凝土保护帽加以 保护。

以黑色金属制造的金属附件,在配电线路中,主要是指横担、螺栓、拉线棒、各种抱箍及铁附件等。根据各地区运行经验,采用热浸镀锌作防腐处理,效果较好,延长使用年限。

从调查情况看,有些地区因受条件所限,采用电镀作防腐处理,运行中又补刷 油漆,反映上述作法不好,要求有明确的规定,故本条规定采用热浸镀锌作为防腐 处理是必要的。

第2.0.5条 对防松装置作出规定,主要是以保证安装质量,为安全运行提供好 的条件。

第2.0.6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金属附件及螺栓,各地自行加工 的较多,有的生产厂未按标准进行生产或产品质量不高,不少单位反映,在施工中 常感到螺栓问题较多。调研中,一些安装单位提出,施工中常有螺杆与螺母配合不 当,影响工程进度、质量,过去规定不明确,施工单位很被动,为此本条在参照有 关标准的内容后,对此提出了要求。

第2.0.7条 架空电力线路使用的金具,系国家标准产品,出厂时已有严格检 查。但由于某些原因,影响产品完整性和质量。调查中发现,有的厂所用产品合格 证是统一印刷,并未代表产品实际质量(如金具、导线等),经实际使用才发现问题。为保证工程质量,安装前仍应进行外观检查。

第2.0.8条 绝缘子在架空电力线路中很重要,安装前的检查,除为保证工程质 量外,也是保证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过去规定不严格,根据各地意见,提出这一 规定内容是必要的。

第2.0.9条、第2.0.10条 本规定中,有的与制造厂的标准不完全相同,这里指 的是安装前电杆已经过运输后的检查鉴定标准。各地对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 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电杆裂缝的看法和处理意见不尽一致。

如:对裂缝宽度南方放到0.2~0.35mm,北方放宽到0.5mm未作补修,其理 由是目前并未影响电杆的破坏强度,安装中尚未出现问题。我们认为,裂缝过大是 有危害的,表现在:

一、降低电杆整体刚度;

二、增大电杆挠度;

三、纵向裂缝使电杆钢筋易腐蚀,影响运行寿命。

为此,对裂缝应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运行经验不足,没有严格规定是很不利的。考虑到线路安装投入运行后,电杆荷载变化情况和运行 经验,适当放大到0.1mm规定数值是符合目前状况的。否则,将有一大批电杆能 用而不能发挥作用,造成损失。根据制造标准、制造质量要求,参照110~500kV 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对该产品的规定,结合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实际 情况,提出放置地平面检查的要求和规定。

第2.0.11条 本条是包括为线路工程使用的底盘、卡盘、拉线盘以及其它各类 预制件的要求,这类器材系各地结合当地情况,自行设计和加工的,对这类产品要 求符合设计,按图纸加工,能保证质量。

第2.0.12条 根据设计要求,因地制宜的采用岩石制作底盘、卡盘、拉线盘,对加速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建设,满足工程安装起到良好作用。采用时要保证岩石质 量,要求岩石结构完整无损,强度符合要求,这是必须做到的。

第三章 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 第3.0.1条 架空电力线路在施工时,因受地形、环境、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是较 大的,因而在定位中与设计位置不完全一致的情况是客观存在,根据各地意见,提 出适当的允许误差是必要的。经调研并综合各地意见,规定误差数值,如超过此范 围应进行修改设计。

第3.0.2条 电杆埋深要求关系重大,实际施工中受客观条件影响,存在着不能 完全满足设计要求的事实。各地虽有一些电杆埋深的运行经验,为统一标准,强调 应符合设计要求。本条中所提出的允许偏差,是总结各地运行经验而定。

第3.0.3条 对双杆基坑规定允许偏差是必要的,以满足电杆组立后的其它各项 技术规定。

第3.0.4条 本条对底盘的安装作了规定,施工时不可忽略,否则将会影响电杆 组立后的其它各项技术规定。

第3.0.6条 防沉土层指电杆组立后,坑基周围的堆积土。培设的目的,是防止 回填土土壤下沉后,电杆周围土壤产生凹陷,有利于电杆基础稳定。根据一些地区 经验,本条提出要求,如设计有规定,应按设计图进行。

第四章 电杆组立与绝缘子安装

第4.0.1条 钢筋混凝土电杆上端要求封堵,主要是为防止电杆投入运行后,杆 内积水,侵蚀钢筋,导致电杆损伤。各地在运行中感到制造厂对此并未引起重视,只能由施工单位弥补这一缺陷。关于钢筋混凝土电杆下端封堵问题,部分单位反映 在一些地区或某一地段,由于地下水位较高,且气候寒冷,电杆底部不封堵,进水 后,在寒冷季节中,有造成电杆冻裂、损坏电杆现象。为此应该考虑此情况,安装 时,需按设计要求进行。

第4.0.2条 钢圈焊接目前还不能全面推广电焊。采用气焊时,由于钢筋受热膨 胀对钢圈下面混凝土产生细微的纵向裂纹。参照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 验收规范,这次修订时提出以下几点:(1)如用气焊,钢圈宽度不小于140mm。(2)气焊时尽量减少加热时间,并采取降温措施。(3)当产生宽度大于0.05mm的裂缝时,可用补修膏或其它方法涂刷,以防止进水气锈蚀钢筋。曾用过的环氧树脂补修膏配 方见表4.0.2。

表4.0.2 环氧树脂补修膏配方

注:表中环氧树脂采用600为宜。

条文中的规定,仍强调要保证焊接质量。

第4.0.8条 以螺栓连接的构件,连接时首先满足连接强度,所以要求螺杆与构 件面垂直,螺头平面与构件平面间无空隙,以保证连接的紧密程度。

单螺母螺栓紧好后,外露两扣,其目的是:

一、避开螺杆顶端加工负误差,保证螺栓的承载能力;

二、便于采取防松措施。

双螺母螺栓的两个螺母有互相并紧的防松作用,所以规定双螺母螺栓并紧后的 第二个螺母允许平扣。当然,如能露出扣就更好。

第4.0.12条 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瓷横担绝缘子,是70年代以后经过不断研制 而发展较快的产品,不少地区陆续采用,有一定运行经验。但安装方法规定不一,有过一些教训。调研中,归纳了一些运行时间较长地区的经验,分析了利弊,对安 装的情况作了研究,提出了规定,使其受力情况更好些,以利于安全运行。

第4.0.13条 总结各地经验并按所提意见补充悬式绝缘子安装要求。

第4.0.14条 连接金具的螺栓尾部所用的锁住销,过去采用国家标准产品开口 销,因钢质开口销经热镀锌后失去弹性,且在使用中产生锈蚀,消耗较大。现电 力金具标准规定,电力金具所用的锁住销要求采用部标SD26—82《闭口销》,这种销子式样有改进,使用的材料为铜制或不锈钢,解决了长期因热镀锌钢开口 销而不能解决的锈蚀问题。

闭口销比开口销具有更多的优点,当装入销口后,能自动弹开,不需将销尾 弯 成45°,当拔出销孔时,亦比较容易。它具有锁住可靠、带电装卸灵活的特点。目前我国生产的闭口销有R型、W型,工程中现都优先采用闭口销,本规范规定了 闭口销的安装要求。

目前仍有一些地区采用开口销。为满足安装要求,本规范保留了这一产品的安 装要求。

第4.0.15条 经了解,近几年来电瓷检测中心检查的结果,国产电瓷在出厂前,其零值已占相当比重。包装不好再经长途运输、野蛮装卸,而使铁帽下的瓷质产生 裂缝。为使这些不合格的绝缘子在安装前检查出来,要求对其逐个进行检查是必要 的。按电瓷厂提供的数据,对铁帽下的瓷质厚度为18mm时,应使用电压不低于 6300V的兆欧表,才能更有效地检查出是否已出现裂痕。国内现只有5000V兆欧 表,故只能用此产品进行检测。

玻璃绝缘子因有自爆现象,故不规定对它进行逐个检测绝缘值。

第五章 拉 线 安 装

第5.0.1条 拉线、拉线柱、顶杆在安装后应达到:

一、保证电杆在架线后受力正常;

二、各固定点的强度满足要求;

三、施工工艺整齐、紧密、美观。

本章规定是总结了各地在施工和运行经验基础上提出的。

第5.0.2条 关于采用UT型线夹,其线夹处露出尾线长度由原定400mm改为 300~500mm,主要是70mm2以上的镀锌钢绞线尾端较短,制作中有的感到困难,有些单位提出需加长,但太长不美观。另外,大截面钢绞线(100mm2以上),由于截 面太大,在弯曲处不散股是有困难的。弯曲处散股,形成线股与线夹接触不密实,受力状态不好,目前有采用压接式。

关于拉线跨越道路对地面垂直距离的规定,原规范规定对道路中心垂直距离不 小于6m,认为是可行的。这次修订时,从征求意见中反映,原规定在执行中有不 足之处,保证对路面中心的安全距离是可行的,但对路边缘的垂直距离要求没有限 制,难以保证安全。经调研,近年来由于车辆增多,大型物资运输的出现,道路不 断加宽和改善,交通管理部门要求,装有高大物资的运输车辆不一定在路面中心行 驶,如仍按道路路面中心作为基点要求,已不适应,它不能满足拉线跨越道路时对 其路边缘的垂直距离。曾发生运输车辆在限高条件下,车辆在道路边缘行驶时,碰 撞了跨越道路的拉线,损坏了电杆,造成了停电事故。修订本条规定时,充分注意 到这一情况,经分析研究修改了原条文规定。修订后的规定除满足对路边缘垂直距 离要求外,对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要求也能符合。

规定的数值是基本要求,均应满足。

第5.0.8条 这次修订规范过程中,一些地区提出在地段狭窄或设置拉线、拉桩 柱均有困难的情况下,为满足电杆受力后的强度,提出设置顶杆的意见。经调研,提出这方面的规定。

为满足顶杆安装质量,本条中提出的规定是在总结一些地区的安装规定基础上 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 导 线 架 设

第6.0.1条 导线在展放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损伤情况,有的还能出现严重损 伤,影响导线机械强度。本条提出一些基本状况,应予以防止,以利导线架设后,满足机械强度和安全运行。

第6.0.2条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所采用小截面导线的比重是较大的,受 损伤机会多。当稍有损伤,则影响导线强度,对安全运行是不利的。各地在施工中 对此很注意,要求很严格。钢芯铝绞线在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使用不多,但在施工质量上要求也很严格。

对于一种导线,所列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不补修。强度损失控制在4%以下,对钢芯铝绞线来说最严重是6股铝1股钢芯的结构,经计算LGJ—10/2的导线,铝股1股损伤深度为1/2时,强度损失为4.17%(对钢芯铝合金绞线为5.1%),已超过 4%,是不允许的。这时受强度损失控制,因此,其允许损伤深度就应小于单股直 径的1/2。

第6.0.3条 关于导线损伤处理分界线,这次修订基本以拉断力损失多少为标 准。目前施工中仍以缠绕、补修管两种方式处理。当导线损伤、强度损失小于总拉 断力5%时,补修方法是采取以不补强强度为主,即缠绕(或补修预绞线)。当导线因 损伤而其强度损失大于总拉断力5%时,则用补修管修理,使损失的强度得到补偿。这种选择对导线的实用强度并没有降低。因现行导线制造标准对整根导线的实测拉 断力达到其计算拉断力的95%,(即所谓的保证计算拉断力)即为合格。设计在使用 导线时也是以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整根导线的实测拉断力比计算 拉断力真的降低了5%。这都是由做拉力试件造成的。因试件较短,又要有两个与 拉力机固定的固定点,因此才允许其拉断力降低5%以内判定为合格。当然一般拉力 试验都断在固定点处。美国标准规定,如拉断处离开固定点在一英寸以上时,其实 测拉断力应达到计算拉断力的100%。从此不难看出,如果导线损伤处造成强度损 失未超过计算拉断力的5%时,也正好是与目前的保证计算拉断力相等。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中采用钢芯铝合金绞线的情况是不多的。一些单位 在提出的意见中,要求增加这一内容,在参阅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 收规范修订调研资料的基础上,补充了这方面的内容。

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出现,应引起注意的是因为表6.0.3中的规定在钢芯铝绞线 中截面损伤与强度损失的这样规定是没有多大矛盾,仅铝钢比为19.4的钢芯铝绞 线截面损伤25%时,其强度损失为18%,大于17%。由于铝合金线的强度高于铝 线,所以这个关系要发生变化。目前钢芯铝合金绞线的国家标准尚未出版,无法计 算,要说明的是,等该标准出版后使用时应加以换算,如以强度为控制条件,则截 面允许损伤标准就要小一些。

可以补修的强度损失为17%,这与旧标准一样,用补修管补修,强度损失是可 以得到补偿的。

第6.0.5条 镀锌钢绞线的损伤,并造成断股,多数是由制造厂工艺不良造成 的,施工中造成的损伤,情况极少,且19股在同一处断1股以上的情况也少见。为了不使钢绞线强度损失过大,方便施工,参阅了已有的处理经验,提出了处理 标准。

按GB1200—75《镀锌钢绞线》标准,当7股断1~2股及19股断1~3 股时,计算拉断力的损失百分数可见表6.0.5:

表6.0.5 计算拉断力损失百分数

第6.0.7条 关于连接强度的规定:

一、试件的拉断力的判定标准以往是以该线的计算拉断力为准。这次对导线改 为以保证计算拉断力为准。因为GBJ1179—83标准中规定,整根绞线的试验拉断 力达到其计算拉断力的95%为合格。

二、由于国家标准《电力金具》(GB2314—85)中已将压缩型接续管及耐张线 夹的握着强度定为95%,原水电部颁发的《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 工艺规程》(试行)中也明确规定压后强度为95%。

本条按上述规定而订。对钳接接续管及螺栓式耐张线夹的握着强度标准均按 《电力金具》中规定制订。第6.0.8条 这次修订中规定了连接部分外层铝股采用涂电力复合脂涂料。

电力复合脂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涂料。华东地区及四川等地区已推广使用,效 果好。该涂料能耐受较高温度,不易干枯,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抗氧化、抗霉 菌、耐潮湿、无污染、无毒性、不失流、不开裂、不燃烧等特点,并能防止电化腐 蚀作用。连接时采用可降低连接部分的电阻,防止潮气渗入,并能提高连接处质量,应该推荐使用。这次修订中作了一些了解,并列入本条规定的内容内,将以往采用 凡土林涂料改用电力复合脂。但涂时也应注意,只薄薄地涂上一层即可,不可涂得 过多,过多会很快降低接头的握着强度。

第6.0.9条 关于铝绞线大截面压接数量及尺寸,因试验数据关系,本次尚不能 列入,今后再做补充。

第6.0.10条 调研中得知,各地在导线连接方面,采用压接中,有采用液压工 艺的施工方法,建议在本规范内提出施工质量的规定。鉴于该项工艺规定内容多,原 水电部已颁发了这方面规定,故本规范不再列入。当导线连接方式采用液压工艺 时,应遵照该规程内的规定进行。

第6.0.15条 关于观测弧垂时的温度,过去是以空气温度。美国、日本曾明确 规定以空气温度为观测温度。近年来有的国外文献提出实测导线本体温度为观测温度 的概念。我国也有单位对此进行了试点或试用。

对此其主要理由是,当阳光直接照射导线时,导线本体的温度会高于环境的空 气温度,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空气温度来讲,运用比较简单,它只受与地 面高度变化的有些影响。但对导线的实测温度,其影响因素除地面高度外,还有太 阳辐射强度、时间、空气湿度、风速、是否阴天等的影响。过去简单的试验得知太 阳对导线的辐射会使受辐射面的温度有所升高,但导线内层及背阴面如何,这些热 的传递究竟如何,尚未做过详细的试验与研究,尚无准确可用的结果。本条内容仍 规定按周围空气温度执行。

第6.0.16条 35kV架空电力线路的标准档距,最大在250m左右,相对应的弧 垂在3.5~4m,允许正偏差为5%时,绝对值是175~200mm,这种情况下,平地 难以用仪器观测,而采用异长法或平行四边形去目测,偏差值可以达到。如提高偏差 百分数,不易保证。如档距再小,更难达到。现规定是合理的。

第6.0.19条 征求意见中,不少运行部门提出,此规定应强调,不然施工单位 很容易忽略。故将其单列成条文规定。

第6.0.24条 采用并沟线夹连接导线,一般使用在跳线(弓子线)上,是重要的导 流部件,对线路正常运行至关重要。应引起施工单位重视,避免并沟线夹发热影响 运行。

并沟线夹的螺栓,应逐个均匀拧紧连接。螺栓拧紧的扭矩标准,应按该产品样 本的所列数值。

第6.0.29条 目前一些地区在低压架空电力线路建设中,已采用绝缘线,其架 设方法、质量要求均处于试行,一时难以统一,在收集到的资料中,分析了一些基 本要求。本条所列内容,只作为一般规定。

第6.0.30条 沿墙敷设低压绝缘线,广州地区用得较早,调研中得知,一些地 区正准备采用这种敷设方式,建议应有要求,本条只作一般规定。

第七章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上的电气设备

10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电杆上的电气设备是配电线路中的组成部分。本章 系在总结各地的安装规定、运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主要是:

一、安装牢固、可靠、工艺美观;

二、电气连接紧密;

三、考虑制造厂的技术标准;

四、各部电气距离、安装尺寸等规定,符合设计要求。

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安全运行。

第八章 接户线

上一篇:浩辰CAD教程_标注布局下一篇:幼儿园小班学期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