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2024-06-14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精选6篇)

篇1: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武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工程SDⅢ标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中铁十二局武广客运专线SDⅢ标项目经理部

二○○六年一月

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武广客运专线重点隧道SDⅢ标段的工程项目主要为大瑶山2号隧道出口段和大瑶山3号隧道。该标段隧道洞身地质复杂,多种地质构造并存,断裂发育、节理裂隙具有复杂多变的性质,通过对设计提供的工程水文地质等资料的认真研究,现场调查和开会讨论,确定当隧道穿过高地应力、断裂破碎带、岩溶等地段时存在岩爆、突水、突泥、围岩失稳等较大危险。此外该标段位于大瑶山森林茂密地区,施工场地狭窄,雷雨、大风天气多,还容易发生火灾、爆炸、雷击等事故。

根据以上地质、地理特点和现场实际,项目部按照我集团《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ZT12/OHS/CXWJ-33),采用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综合调查和评价SDⅢ标隧道施工现场、材料库区、危爆品库区、生活区、办公区的安全风险,最后评价得出本项目重大危险源主要有:岩爆、坍方、涌水、突泥、火灾、爆炸、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交通事故、职业病危害、食物中毒等。为防止以上重大危险源诱发的事故发生,特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如下:

一、岩爆

1、岩爆预测、预报

(1)以超前探孔为主,辅以地震波等手段进行预测预报;(2)对开挖面及其附近的地质观察、素描,分析岩石的“动态特性”,主要包括岩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声响和局部岩体表面的剥落、崩裂等现象;

(3)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宏观预报。如设有平行导坑,则平行导坑应掘进超前正洞一定距离,以了解地质分析可能发生岩爆的地 1 段,为正洞相应地段施工提供依据。

2、岩爆预防措施 岩爆的发生速度快,来势猛。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在其活跃地段和活跃期,或者在岩爆孕育期和孕育地段就适时地采用合理的加固措施,是岩爆控制与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在可能发生岩爆地段的隧道施工中,坚持“短进尺、多循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岩爆级别可采取下列技术措施:

(1)掘进时短进尺,每循环进尺宜控制在1.0~1.5m ,一般不超过2.0m。

(2)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方法。用超前钻孔释放能量或喷射高压水冲洗法,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以减少岩爆的发生。

① 微弱岩爆地段可直接在开挖面上洒水,软化表层,促使应力释放和调整。

② 中等岩爆地段在边墙及拱部隧道开挖轮廓线10-15cm范围内打设注水孔,并向孔内喷灌高压水,软化围岩,加快围岩内部应力的释放。

③ 强烈岩爆段除采用喷注高压水外,可采用开挖超前导坑的方法,提前释放部分应力。

④ 采用预裂爆破以释放预应力。

(3)加强光面爆破技术,使开挖轮廓线圆顺,降低岩爆发生的强度。

选用与硬岩相匹配的水胶炸药。周边眼间距较无岩爆地段适当加密,周边眼采用ф20小药卷不偶合装药,严格控制药量,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

(4)局部增设锚杆及钢筋网或采用钢架锚喷支护等手段进行防 2 护,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

① 对于岩爆强烈的开挖面,可采用超前锚杆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锁定。

② 在拱部及两侧侧壁布臵预防岩爆的短锚杆,锚杆长度宜为2m左右,间距宜为0.5~1.0m,并宜与微纤维喷射混凝土联合使用,形成喷锚加固作用。

3、发生岩爆采取的措施

隧道施工中,一旦发生岩爆,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理措施:(1)停机待避,同时进行工作面的观察记录,如岩爆的位臵、强度、类型、数量以及山鸣等。

(2)在工作面、侧壁和拱部,每一循环内进行2~3次找顶。(3)采用能及时受力的锚杆:锚固剂锚杆。(4)采用喷射微纤维混凝土,厚度为5~8cm。

(5)当用台车钻眼,岩爆的强度在中等以下时,可在台车及装碴机械、运输车辆上加装防护钢板,避免岩爆弹射出的块体伤及作业人员和砸坏施工设备。

二、坍方

1、坍方征兆及预报

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过程中,围岩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及岩石力学特性会反应出一些征兆。根据这些征兆可预测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地质预报,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施工安全,防止隧道坍方。围岩的变形破坏、失稳坍方,有以下一些征兆:

(1)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涌水量增大、水质由清变浊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

3(2)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

(3)围岩节理面裂缝逐步扩大,很可能要发生坍方。(4)支护结构变形(钢架接头挤偏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明显裂纹或剥落等),甚至发出声响,有坍塌的可能。

(5)围岩或支护结构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或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失稳坍方。

2、坍方预防措施

(1)全面了解设计提供的地质状况,并及时与现场实际情况对比,领会设计意图。

(2)做好超前地质预报工作。对开挖面前方地层进行探测预报,判明地层和含水情况,为超前支护和止水提供依据,及时修改或加强超前支护和支护参数。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岩性变化,遇有探孔突水、突泥、渗水增大和整体性变差等现象,及时调整施工方法。

(3)加强施工监控量测,实行信息化施工。对地表沉降、拱顶下沉、围岩收敛进行量测,及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及时反馈于设计和施工,及时优化设计参数和施工方法。当量测数据表明围岩收敛变形接近控制标准的警戒值时,尽快采取加强措施进行加固,抑制变形,防止因变形突变引起坍塌。

(4)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开挖方式,采用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地层的超前支护措施,注浆选材视不同岩层和地下水情况分别采用水泥浆、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注浆加固周边围岩,提高其自承能力,减少围岩松弛变形。

4(5)对不同围岩,分别采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CRD法、CD法等开挖方法。分步开挖时,支护要及时闭合成环,每一环支护均施作锁脚锚杆,加强支护,防止拱脚下沉和内移,引起过大变形,导致拱部岩层坍塌。

(6)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控制爆破装药量,减小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

(7)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支护和衬砌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8)施工期间,洞口应常备一定数量的抢险材料,如方木、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

(9)有下述现象发生时,应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先撤出工作面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指定专人观察和进行加固处理后,确认险情排除方可恢复工作面施工: a.围岩量测所反映的围岩变形速度急剧加快。b.围岩面不断掉块剥落。

c.支护喷混凝土表面龟裂、裂缝或脱皮掉块,钢架严重变形。d.掌子面节理裂隙中渗水量或涌水量明显加大。

3、坍方处理措施

(1)隧道发生坍方后应及时迅速处理,不得随意拖延时间。处理前,必须仔细观测坍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动情况等,分析坍方原因,制定合理处理方案。

(2)隧道坍方应根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坍先治水,治坍先加强”的原则,采取锚喷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砌、设臵护拱等技术措施,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 5 理。

(3)坍方后首先要防止其扩大,在处理前加强防排水工作。a.坍方发生后,首先应防止坍方范围继续扩大:

① 在坍方范围的顶部与侧壁危石及大裂缝应先行清除或锚固。② 加强原有支护。对坍方范围前后原有的支护进行加固,以防止坍方扩大。

③ 在坍方范围内架设支撑或喷射混凝土,必要时加设锚杆。b.处理坍方前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加强防排水工作: ① 地表沉陷和裂缝应采用注浆填充和加固,或采用不透水土壤夯填密实,开挖截水坑,防止地表水下渗进入坍体;

② 通顶陷穴口的地表四周应挖沟排水,搭设防雨棚遮盖穴顶;洞内衬砌通过坍方后陷穴应及时回填,回填应高于原地面,并用黏土或浆砌片石封闭穴口,作好排水;

③ 坍体内有地下水活动时,采用管、槽引至排水沟排出,无法进行引排时可采用注浆堵水。

(4)隧道洞口坍方处理

a.中小型坍方应将坍体自上而下全部清除。根据坍方后坡面情况可选用刷坡卸载的方法,同时应对仰坡面自上而下进行喷锚网加固。

b.大型坍方的坍体不必全部清除,可采取先挖台阶的形式清除一部分,再进行喷锚网加固,并在仰坡上适当位臵设浆砌片石挡墙防护。

c.仰坡加固完成后,洞口段已露空洞身可采用暗洞明做或改为明洞衬砌,拱圈上部可回填土石或浆砌片石。

d.根据仰坡坍方的规模及稳定性情况,对洞内二次衬砌应进行 6 加强。

(5)石质类坍方的围岩级别一般为II~IV级,岩体以未风化或轻度风化的岩层为主,节理较发育,坍体呈碎石状,未坍方的围岩呈相对稳定状态。坍方规模一般为中、小型,个别为大型坍方。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根据坍体内坍腔的矢跨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① 当矢跨比h/B<0.7时,可采用外层初期支护(W)加内层初期支护(N)再加防护(F)的方法进行处理;

② 当坍腔的矢跨比h/B≥0.7时,可采用W+F的方法进行处理。b.岩石类坍方已塌到隧道上方的原地面时,应先处理地面坍口,后处理洞内坍方。处理洞内坍方时,应采用注浆加管棚整体加固的处理方法,即Z法,并应以渗透注浆为主,管棚应为长大管棚。

(6)土质类坍方的围岩级别一般为Ⅳ~Ⅵ级,隧道的围岩以土质风化岩石为主,坍体呈土状,含有大量的黏土、砂质土(≥70%)及少量的石屑和孤石,坍方范围以外的未塌部分呈相对不稳定状态,坍方规模一般较大,主要为大型和特大型坍方。可按下列方法处理:

a.土质隧道坍方不宜采用清碴的方式处理;

b.土质类坍方可采用注浆加管棚的处理方法进行,注浆可视坍体中土质(或砂)的颗粒大小分别采用渗透注浆或劈裂注浆。

(7)坍方处理完毕后,应防止其再次发生,隧道的开挖及支护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a.采用W+N+F和W中F法处理的坍方,由于坍体已全部清除,故开挖及支护工作是在未坍方的围岩中进行。因此,应根据其围岩级别、地质构造状况、地下水活动情况等因素综合选定施工方法。在坍方影响的范围(一般为10~30m)内,应严格按照“短进尺,弱 7 爆破,强支护”的原则组织施工。

b.采用Z法处理的坍方,其开挖及支护是在已注浆加固的坍体中进行,施工时应正确合理地选择开挖方法,严格控制开挖进尺和爆破装药量。除在注浆效果十分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全断面开挖外,一般均应采用台阶法或分部开挖法,其开挖进尺宜为0.5~1.0m。开挖后,应及时支护。支护应以喷锚支护为主,宜采用如早强药包锚杆或自进式锚杆等尽早受力的锚杆,并根据现场注浆加固效果和管棚支护效果,选择钢筋网、钢架和微纤维喷射混凝土。

(8)坍方地段的衬砌应视坍方的大小和地质情况,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架混凝土予以加强。衬砌完成后,应及时施作护拱和回填。采用Z法处理的坍方,其二次衬砌背后应采取填充注浆处理。

三、涌水

洞内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危害很大,施工中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水、排水措施。根据涌水量的大小,提前封堵和疏排,同时做好应急准备,一旦发生涌水,迅速排出,以防大量地下水涌入洞内,造成危害。

1、涌水预测

根据在类似地质条件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成功经验,以超前钻孔探水为主,相似比拟法预测为辅。

2、涌水预防及处理措施

施工中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加强地质调查,进行超前钻孔探测,采用综合物探手段预测预报,判明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或管道引排等方案。

(1)加强地质预探、预报。根据设计文件,在开挖即将进入设计富水地段时,加强工作面前方的地质预探、预报工作,准确掌握 8 前方地下水含量、压力、分布,并结合预测结果设臵超前探水孔,判断是否有发生涌水的可能。

(2)根据水源补给、涌水量和突出水压等预测预报情况及设计要求,分别采取帷幕注浆、超前注浆堵水措施;超前钻孔、管道引排等方法,排除部分地下水,减少水量,降低水压。

(3)采用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台阶法等开挖方法,并辅之以超前小导管预注浆止水(浆液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穿越突水段。按顺序分部开挖隧道断面,施作支护。支护系统锚杆由厚壁小导管代替,施作支护时,根据渗漏水的情况,在各渗漏水处钻眼引水,设臵弹簧排水管。在大面积淋水或水流量仍很大的情况下,设臵多层弹簧排水管,通过弹簧排水管将水引入墙脚纵向排水管,流入排水沟将水排出洞外。

(4)铺设复合防水板,全断面模筑防水钢筋混凝土。(5)富水地段备足抽水设备,加强施工用水、排水管理,防止拱脚和基底浸泡。

四、突泥

涌水在较厚断层泥或溶洞充填物中往往导致突泥,造成坍方,而且使隧道周围岩体产生空隙以至大体积的空洞,危害更大。

1、突泥预防措施

施工中,首先要依靠地质超前预报作出判断,根据断层或溶洞规模及填充物的性质,提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或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进行封堵,以加固地层并堵水。

当在瞬时出水量达到40m3/h(Φ42探孔)、压力在0.06MPa以上的突水情况时和初期支护变形、开裂明显,可能出现突泥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2、突泥处理措施

出现突泥时,必须尽快将口堵住。堵塞的材料以钢筋、钢管和型钢为骨架,填塞草袋,劈柴和木板。堵口后,用喷混凝土将其封闭,并将周围洞身加固;然后沿开挖面周边设超前钢管支护,采用直径φ40mm、φ50mm或φ80mm长6~8m的无缝钢管。必要时两层、三层重叠,形成“套管”以增大其抵抗松散地层压力的能力。同时在此断面附近设臵监控量测点,监控量测围岩的收敛变形情况。

五、火灾

1、火灾预防措施

(1)开展防火安全意识普及教育,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通过召开周一安全例会、挂设警示标牌标语、加强巡逻防护和检查等形式,开展多样化防火宣传教育,强化防火意识。

(2)加强对护林防火、施工用电、动火及生活区防火工作的组织领导。生产中心成立由主任、区(队)长、安全员、领工员组成的消防领导小组,研究、布臵、检查消防工作。对生产、生活易燃易爆场所划分责任区域,设立消防责任牌,责任到人,抓好落实。

(3)生产中心定期组织防火安全大检查,切实消除隐患,凡不符合安全规定和存在火灾爆炸隐患的,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杜绝一切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4)对事故易发点安排专人现场监控,对关键部位严控人员进出,坚决杜绝火种、明火进入山区、林区、库区。遇五级风以上高火险天气,要加大森林防火巡查频度,防止明火作业、焚烧垃圾、乱扔烟头等造成森林火灾。

(5)制定防火安全制度,按章作业,标准化施工,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种,如电、气焊、油漆工等要有防火安全措施,并要严格遵 10 守操作规程。

(6)现场动火的作业点,应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现场生产、生活、库区等必须配臵足够和有效的消防器材,并定期检验。

2、发生火灾后应急措施

发生火灾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按以下程序执行:(1)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生产中心防火防爆组织立即奔赴现场,迅速判明起火、爆炸位臵。

(2)所有应急小组人员,根据各自分工,奔赴现场,履行各自职责。

(3)安全救护组首先在判明不会再继续爆炸的情况下,迅速抢救受伤人员,送往当地医院救护;灭火行动组根据不同的火灾、爆炸性质、燃烧物质、采取正确的灭火方法,使用正确的灭火设施和器材。(如果为电器设备引起火灾,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采取沙土等进行灭火,不得用水灭火。如果是油类着火,应采取沙土和灭火器灭火,不得用水等灭火);通讯联络组迅速拨打119或110电话,通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

(4)公安消防队伍到达火场后,参加灭火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公安消防机构总指挥员统一调动,执行火场总指挥的灭火命令。

(5)灭火工作完毕后,保护好火灾、爆炸现场,单位防火组织 协助公安消防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核实火灾损失,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

六、爆炸

1、爆炸预防措施

(1)爆破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对爆破作业人员定期进行考察,发现不合格者,应停止其作业,收回爆破 11 作业证。

(2)爆破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经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爆破作业。

(3)按爆破物品管理规定办理领取、运输、使用手续在 装运过程中严禁起爆器材与炸药混装,必须有专人清点押运,未使用完的爆破物品,必须及时办理退库手续,严禁私自存放,不能丢失。

(4)配合台车打眼平行装药时,装药与钻孔人员必须分区;装药与钻孔必须自上而下,钻孔与装药应隔一排孔,其距离不得少于2.5米;不准边打眼边装药。

(5)进入装炮位臵,首先检查围岩情况,松动石块应清除干净或支护,作业区应照明良好,专用器具齐备完好。

(6)装炮使用的脚手架,需搭设牢固,板面宽度及承重能力符合作业要求,使用高压风吹眼时,应疏散眼孔正面工作人员,以免飞石伤人。

(7)导火索长度必须保证点炮人撤至安全位臵的距离,大断面开挖的机械设备待避距离不得少于200米。

(8)爆破后在20分钟检查处理人员方可进入爆破场面,检查处理人员必须认真检查有无瞎炮及残余炸药或雷管,有无围岩变化,支护有无损坏变形。瞎炮处理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定。

(9)洞内爆破作业时,必须由专职安全员和现场值班员参与落实安全警戒,否则不能进行爆破作业。爆破作业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爆破前应发预警信号,待危险区内人员撤离后再发爆破信号。爆破作业中出现哑炮时,按规定方案进行处臵,不准私自草率处理。爆破作业结束并确定安全后,方可解除警戒。

(10)各种气瓶的运输、存放和使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12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氧气瓶和乙炔瓶严禁同室储存;存放地点不得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距明火距离不得小于10米。

2、爆炸应急措施

万一发生爆炸事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参照前面火灾应急程序执行。

七、触电

1、触电预防措施

(1)编制施工用电组织设计,实行三相五线制,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漏电保护装臵应与设备相匹配。不得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二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使用标准配电箱,动力箱与照明要分开。各类电气设备悬挂安全警示牌。

(2)现场值班电工,持证上岗,坚持定期巡检,特别是夜间值班。发现老化或存在触电隐患的设备,及时采取措施。

(3)现场电源接头用绝缘胶布包扎良好,不准用塑料包扎,接头不能放在潮湿地上和水中。电源线严禁在钢筋网或尖锐石块堆上拖拉。

(4)现场电源线与高压电线安全距离应符合规定,对空间狭小而小于最小规定要求的,要加屏障遮护,用围栏或防护网进行防护。

(5)现场电气线路,必须按规定架空敷设坚韧橡皮线或塑料护套软线;手持移动电具的橡皮电缆,引线长度不超过5m,不得有松动;现场使用的移动电具和照明灯具,一律用软质橡皮线;现场电线架设,凡使用橡皮或塑料绝缘线,必须瓷明线搭设、开关设臵管理。

(6)室外电机要有防尘防雨罩,基础高于地面,电源线要架空,不准在地面拖拉。

13(7)手持或移动电动工具电源线须有漏电保护装臵。特别潮湿环境中使用安12伏安全电压。隧道开挖工作面,应使用36伏安全电压。

(8)对职工进行经常性用电安全教育,不得私拉乱接电,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发现安全问题,及时解决。

2、触电应急措施

万一发生触电事故,启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小损失。(1)接到触电事故报告后,生产中心立即组织人员奔赴现场,迅速判明触电位臵,总指挥迅速组织抢险队伍,进入应急状态,控制事故蔓延发展。

(2)抢修组根据不同的触电原因,迅速制定救人措施,按规定拉闸停电,若不能停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用绝缘棒移走电源,穿绝缘服、绝缘手套、绝缘靴的抢救人员把触电人员脱离电源)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

(3)安全救护组立即组织对触电人员进行抢救,出现昏迷的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术、胸外心脏扣击术等方法,注意触电人员是否还有其他外伤(如流血等立即采取包扎止血)。

(4)联络组及时联络救援人员,车辆和物资。

(5)救护组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触电者送至医院,在途中坚持抢救,不得轻易放弃。

(6)总指挥组织人员保护事故现场,查明事故责任,处理善后事宜。

八、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1、2米以上(含2米)的各种高处作业,周围又无安全依托的,必须系挂安全带,挂在牢固的物体上,严禁在一个物件上拴几根安 14 全带或一根安全带拴几个人。

2、高处作业中的设施和安全标志,使用前应仔细检查;临边作业设臵防护围栏和安全网;悬空作业应有可靠的安全设施。

3、高处作业所用物料,应堆放平稳;拆下的物件不得向下抛掷。

4、高处作业不宜上下重叠,确需在高处上下重叠作业时,应在上下两层中间用密铺棚板隔离或采取其它隔离措施。在梯子上作业时,要固定牢靠,有专人防护。

九、机械伤害预防措施

1、非司机不得开动机械。机械开动之前,必须检查润滑是否良好,制动是否可靠。各种机械严禁带病或超负荷运转。

2、机械运输时,应遵守公路或铁路的承载限度和桥梁、渡船的承载吨位。机械搬运时,必须捆扎牢固,检查合格后方可启动。

3、机械上下坡应用低速档。机械下坡时严禁脱档滑行。

4、轮式装载机装运时,斗子不能位于最高位,伸臂不能向前伸出,运转速度不能过快。轮式装载机卸料要注意适当高度,不得过高。

5、严禁在挖掘机头、臂运转半径内观察或行走。行驶时,除驾驶室外,任何地方严禁乘坐人员。

6、砼搅拌站(机)必须由专职司机操作,搅拌机料斗升起时,严禁人员在料斗下工作、行走。不准用工具伸到转动中的搅拌筒内扒桨和出料,不准满负荷起动搅拌机。停工后,应用水倒入搅拌筒内扒桨和出料,检修机械或工作人员进入搅拌筒内时,必须切断电源,锁好开箱。

7、任何电器,在没有验明无明电时以前,不能盲目触电。拉接临时电力线时,应从机具接向电源,断电时应先解除并及时拆除。15 机械在运转中不得进行维修、保养、紧固、调整等到作业。

8、重要设备装设的电机,应采用交流接触器及磁力起动器。7.5千瓦以上电机应采用减压起动方法,并加过载保护装臵。合闸后如电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应立即拉闸,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再行起动。各种机械的传动部分必须要有防护罩和防护套。

十、交通事故预防措施

1、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及操作规程,未经批准,不准私自用车;任何车辆的时速决不准超过有关要求和规定速度行驶,行驶中必须严格执行有关交通法规和法则。

2、严禁领导干部、非驾驶人员或有驾照不在岗位人员驾车。严禁司机酒后开车、违章驾驶、让别人开车。

3、严禁带故障车辆上路,不管大车、小车或轨道车等作业车,没有安全保障的车,坚决不准动用。平时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做好各种车辆的保养、维护和检修工作,防止车辆带病上路,做到开好车,开安全车。

4、严禁雇用机动车驾驶人员,要通过加强车辆的维修与保养,对驾驶员进行安全行车专题教育,严禁故障车上路、疲劳驾车、强行超车等违章行为,严防各类交通事故的发生。

5、车辆按指定车位停放,不得私自乱停;坚持车辆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对车辆普查一次,确保车辆完好率。

6、严格执行车辆管理及使用规定,坚持做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教育、及时传达、学习有关安全规章、文件等。

十一、职业病危害预防措施

隧道施工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是有害气体、粉尘、噪声、放射性的危害等,主要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定期检测隧道内粉尘及有害气体浓度,发现超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委托外部有资质单位对定期隧道内放射性危害进行检测,如有超标,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职工健康。

2、、钻眼作业采用湿式凿岩,可从源头上降低大量粉尘的产生。凿岩机在钻眼前,必须先送水后送风;放炮后必须进行喷雾、洒水。

3、出碴前,用高压水喷射碴堆与岩壁,冲洗附着粉尘。出碴车辆限制速度,减少扬尘产生。

4、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机。

5、新鲜风流连续经过几个工作面时,在两个面间和混合式通风系统中两组风管交错的距离间,根据防尘效果,应适当增设喷雾器净化风流中的粉尘。

6、机械通风,通风除尘兼顾。通过现场测定选用最佳的通风风速以排除粉尘。另外通风管专人检查养护,尤其是爆破后靠近掌子面损坏的通风管,要及时补好接上(或爆破前先取下一截,爆破后再接上),保证出风口离掌子面距离不大于15米,保证掌子面新鲜空气和降尘效果。

7、监督施工人员配戴好防尘面罩、口罩、耳塞、护目镜等劳动防护用品,定期体检,发现职业病及早治疗,保障工人健康。

8、严禁在洞内进行熬制沥青等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

9、隧道中设备配备废气净化装臵,加强维护保养,减少废气和有害气体排放量。

10、如通风设备出现事故或洞内通风受阻,所有人员应撤离现场,在通风系统未恢复支持工作和确认有害气体符合标准前,任何人不得进入洞内。

11、作业面开挖复工时,必须先进行通风和分析空气中有害气 17 体浓度,确认符合标准后方可进入;人员严禁在风管的进出口停留。

12、有害作业场所设立明显安全警示标志,禁止违规作业。

十二、食物中毒

1、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1)采购原料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腐烂变质、有毒有害、污秽不洁、霉变生虫等异常食品;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禽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

(2)保管员应严把验收关,经常检查库内存放的原料或食品,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如发现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处理。仓库应由专人保管,明确责任,做好防鼠防盗等措施,防鼠用器具及药品应定期检查处理,并由主管人员检查核对签字。

(3)加工人员必须严格检查待加工的原料及食品,发现有腐败变质或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应立即废掉,加工的器具生熟分开,标志明显。对蔬菜选购、贮藏、保鲜必须严格把关,食用前一定要做到“一洗、二浸、三烫、四炒熟”,以保证饮食安全。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严格按要求将熟食与生食分开处理和贮藏,以免相互夹叉污染。

(4)食堂工作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后才能上岗,凡患有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及有皮肤病者都不能从事炊事员工作。严格要求所有员工自觉遵守个人卫生制度。

(5)外来人员或非食堂工作人员禁入操作加工间或限制区域,如发现应立即让其离开,并检查进入区域,防止投毒现象发生。

(6)制定食堂管理制度,认真做好食物和餐具的通风、消毒工作。

2、食物中毒应急措施

万一发生食物中毒,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并按以下程序执行:(1)发现食物中毒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生产中心和项目部。(2)由总指挥立即召集抢救小组,进入应急状态。

(3)由工地医务人员判明中毒性质,初步采取相应排毒救治措施。

(4)经工地医生诊断后如果需要将患者送医院救治,联络组与医院取得联系。

(5)由总指挥组织安排使用适宜的运输设备(含医院救护车)尽快将患者送至医院。

(6)由总指挥组织对现场进行必要的保护,同时配合事故调查组做好事故原因调查,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

篇2: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危险源分析及相关预防措施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安全事故也随之增加,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思想意识不强,对危险源的识别与预防能力不够,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分析得出: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中安全事故的危险源是人、物、道路、环境和管理等五大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 者:倪秋萍 汤明泉 作者单位:扬州华建交通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刊 名:商情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010“”(10)分类号:关键词:高速公路 扩建工程 危险源 安全监理

篇3: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1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案例

宜春市袁州区行政中心大楼工程, 建筑面积55 964.70 m2, 浇筑部位为主体结构12层楼面板, 最大支撑高度达43.5 m, 最大梁跨度27 m, 最大梁截面尺寸为600×1 800, 板的厚度150 mm。该工程是综合支撑高度超高、荷载超重、跨度超大等多种危险源于一体的复杂结构, 项目部严格按照住建部87号文件规定, 编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并组织专家论证。在施工时严格按专家意见修改后的专项方案和相关施工规范施工, 架子工班组、质检员、安全员做第一关检查, 现场专业监理认真复查, 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负责人抽检, 安全监督部门全程监督, 于2010年1月26日安全、顺利完成混凝土浇捣工作。

据新华社电, 2010年3月14日11时30分, 在建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工程A2展馆至A3展馆之间过街通道的模板支撑体系发生局部垮塌事故,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2 危险源分析

通过对以上两个成功与失败案例的分析总结可以得出,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可以分为常规危险源和特殊危险源, 其中常规危险源是所有支撑系统都可能会遇到的, 其影响因素多、范围广, 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由量变到质变, 引发大安全事故。高支模支撑系统中的常规危险源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

特殊危险源则是针对单个工程案例的危险源所做的特殊分析, 其具有单件性、独特性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对于高支模特殊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种:1) 荷载超重。在大跨结构和带梁式转换层的高层及超高层结构经常出现大梁截面或超厚的楼板, 线荷载往往大于20 kN/m或面荷载大于15 kN/m2。此种情形易引起因荷载超重导致扣件滑移或支模架强度破坏而垮塌, 还可能因刚度不足而失稳。2) 高度超高。随着现代建筑多功能使用要求拓展, 经常出现高度超过8.0 m的超高构件或跨度超过18 m的超大跨构件, 这样往往需要搭设高度大于8.0 m或跨度大于18 m的超高超大跨架体。 对于这类架体若处理不当, 将极易导致支模架局3.2 板底治理方法部倒塌、整体垮塌和高空坠物伤害等危险。3) 地基承载力不足。高大模板支撑系统中立杆直接支撑在原地基土或回填土上, 此时必须做好地基承载力检测工作, 若土层承载力达不到设计承载力, 则容易造成基础承载力不足而出现不均匀沉降, 影响支模体系的整体稳定性。4) 楼板承载力不足。若支模架支撑在刚施工完成的地下室顶板上或其他结构楼层上, 支模架钢管直接支撑在已完成楼地面上, 这样也必须进行楼板承载力验算。如支座反力大于结构设计荷载, 则会造成已完成结构破坏, 从而影响支撑系统乃至建筑物的稳定性。5) 支撑落在薄弱构件上。由于结构设计要求, 很多情况下超重梁和超高模板支架会落在后浇板带、加强板带或悬挑结构上 (如图2所示) , 对于这些部位如果不进行特殊设计和构造处理, 极易造成由薄弱环节破坏而导致整个架体的垮塌。6) 支撑高度不同。在支模架体搭设时, 立杆钢管分别落在不同标高的楼 (地) 面上, 如游泳馆高台跳水台支模架、影剧院屋面板支模架等等, 其支撑高度不统一, 容易造成钢管的压缩比不一样, 为此要对其进行增加支撑或加强构造处理来减少压缩比, 从而保证架体的整体稳定性。

3 危险源应对措施

1) 加强安全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查工作。对于超重超高超大跨的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及各地方各部门规定程序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组织相关责任人审核、审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从源头上防范群死群伤恶性安全事故的发生。2)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施工管理人员应提高安全意识, 严格按照专家论证意见修订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对施工作业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于工程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做好重点交底, 落实到每一个节点细节, 不可走形式过场, 并在支撑体系搭设完成后, 做好技术检查工作。对于一些不符合规范和方案设计要求的部位, 必须进行整改。3) 把好支撑材料关。支撑钢管型号尺寸必须与方案相匹配, 严禁使用横截面小于设计要求截面的钢管。所有进场的钢管及扣件必须提供材料出厂合格证和材料二次检测报告, 对于没有出厂合格证和材料二次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不得在现场使用, 对于有洞眼的钢管和损坏的扣件不得使用。4) 做好支撑体系过程验收。架子工班组认真做好自检自查工作, 现场施工员、安全员必须做好模板支撑体系的细致检查工作, 对关键节点必须全数检查, 如大梁及厚板下的扣件紧固程度是否达到规范40 kN·m~65 kN·m, 对于滑丝的扣件必须更换;超重区域内的立杆间距是否符合方案设计要求, 立杆的接长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纵横水平杆步距是否与设计相符;水平、垂直剪刀支撑是否按方案和规范搭设, 形成空间网状形式;立杆地基是否按方案要求处理并达到设计承载力等。5) 重视支撑体系总体验收。安全员、质检员、方案设计人员、项目经理、现场安全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及甲方驻现场代表共同对支撑体系进行验收。依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和规范标准, 对关键节点要运用各种检测工具进行认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未到位不得进入后续工序施工。同时政府安全监督部门重点监控督办, 注意检查现场搭设质量是否与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相符, 并符合相应规范规定。6) 加强事中监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 现场施工员和现场监理进行浇筑旁站。方案实施中应在重大危险源处进行警示, 让作业者提高安全意识, 做好防范工作;依据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设置变形监测点, 安排专人、定仪器、定时检测监控, 并做好监控记录。当单次变形突变量或累计变形量超过方案设计允许值时, 立即中止施工, 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 并启动应急预案, 待查明原因后才能进行后续浇筑工作。

4 结语

近年来, 虽然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 但是建筑业仍属于伤亡事故高发的行业之一。在日常施工中应遵循“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的原则和“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的方法来减少和杜绝施工伤亡事故。全力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现场操作过程的有机结合, 做到制度管人, 使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发生, 杜绝重大和特大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摘要: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针对在高大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的常规危险源和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分析论述, 并提出了相关处理措施, 以期减少一般安全事故发生,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 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关键词:专项方案,模板支撑系统,危险源,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科荣.城市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防治[J].施工技术, 2004 (8) :9-11.

[2]张宏胜, 罗东.浅析房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施工技术, 2006 (35) :20-22.

[3]邱一飞.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现状及对策[J].建筑科学, 2007 (12) :52.

[4]张立平.浅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建筑, 2009, 35 (20) :212-213.

篇4: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电网调度 危险源 预防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电网的规模和技术也同时发展起来,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电网调度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电网调度管理工作是保证电网安全的前提,对电网能否优质、稳定、安全、经济运行起着直接的影响。电网的调度工作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危险源影响调度工作。因而,正确的分析电网调度工作中存在的危险源,及时进行预控,是保证电网调度员能否安全、有效、高校的运行电网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

一、电网调度工作中的危险源分析

(一)交接工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隐患

电网运行具有连续性,在对电网运行生产工作进行交接的过程中,如果调度员交接时不认真,不能严格按照调度的相关规程执行,就会出现漏交或错交问题,这样就可能使交接后的人员不能准确了解电网运行的情况,就会给电网的运行管理,以及操作和事故处理等带来巨大的隐患,而且对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投入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随时可能发生大面积断电现象,或导致电设备烧毁事故的发生。

(二)电网倒闸操作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发生

对电网进行倒闸的操作是电网检修调整以及事故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因此在对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的权衡,考虑对其操作是否合理、正确,如果不能够按照调度的相关规定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只凭主观经验进行操作,就可能会出现下令错误的问题,而引起电网的大面积断电,甚至是设备烧坏,人身伤亡等重大问题的产生。

(三)对事故处理不当而引发的重大事故

对电网事故进行处理需要按照一定的操作规范,如果在电网发生故障后,对技术考虑不全面,操作指令下达错误,很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为任何的操作步骤都有严格的规定,而每一个错误的步骤都有可能引起电网运行中新的危险点的增加,所以,对电网运行中出现的事故在不明情况的前提下就进行判断,很有可能会造成多大的事故产生,甚至是设备烧坏,人员触电。

(四)继电保护不当而造成漏电、火灾的发生

在电网运行工作中,调度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证电网能够安全、经济、稳定的运行。近年来,随着电网的改造,电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使电网调度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继电保护既是电网运行的安全屏障,同时又可能是电网事故扩大的根源。因此,搞好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管理,使继电保护装置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确保其正确工作。

(五)参数整定计算错误引发的故障

在电网调度管理的工作中,由于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的参数整定计算错误,就会使上下级保护的时限出现配合不正确的现象,这时如果电网发生事故就会使保护装置的快速反应性能、准确性和可靠性等相关性能受到影响,不能正确的诊断故障,而引发更大的事故产生。

(六)因检修不当而引发的事故

为了能够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稳定,需要定期对电网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如果不能及时或者不按照规范对电网设备进行实验和大小修工作,就会埋下安全隐患的种子。同时,如果检修的工艺技术不按照规范流程,不符合标准,就会导致电网设备病态运行,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产生。

二、电网调度工作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提高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

保证电网调度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最根本的要提升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要有针对性的开展每周的安全日活动,注意收集调度业务中遇到的问题,和各部门之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并及时向调度员传达有关文件、事故数据,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安全技术交流,提高职工自我保护意识、调度员责任意识,强化安全责任,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做好每一步工作的安全教育,在整个调度工作中,让调度人员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责任心,为安全运行奠定基础。

(二)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防止违章操作

在电网的操作过程及事故实例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禁止习惯性的违章操作。计划错误,操作事故基本上都是因为规章制度执行不严,不认真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要养成自觉认真执行规章制度的习惯,克服习惯性违章。

(三)做好事故预想

根据掌握的操作模式,及时做好危险源的预想,做好預防及应急措施。调度员首先对电网运行方式的运行状态,以及主要电力设备和工作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有可能使电网运行受到影响的天气、电网运行方式等方面做好事故预想,提前做好应急措施,以保证在异常情况出现时能够及时、果断的处理。同时要加强对输电线路的维修工作,重点警告,避免误调度事故的产生。

(四) 加强对调度人员的技术培训和业务素质的提升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电网现代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对调度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能够够好的适应工作,调度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能,对调度人员进行的培训要突出实用性,侧重对技能和岗位的训练。

(五)严把检修质量关

首先,要完善各种质量检修管理制度,调度部门要对其它各部门的设备检修拟出计划,做好申请,同时协调好设备的检修工作,避免出现重复停电问题。其次,质量监管部门要严把质量关,对于检修要进行审查,考核,加大考核的力度,对于违规操作的工作人员,要严格处理。

(六)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要将责任到人,严格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层层签订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书,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制度,对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重复违规者进行重惩。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意识到自身的责任意识,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黄玮.浅谈电力系统调度运行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机电信息,2012 ,(27)

[2]邢立峰, 姜波.电网调度工作危险点源分析与预控[J].石油工程建设,2007 (6)

篇5: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刘娟

儿童期意外伤害也称儿童期意外事故,是指由意想不到的原因对儿童造成的损伤或死亡。近年来,儿童意外伤害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威胁儿童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问题[1]。其发生率高,后遗残疾多,已成为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它不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还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它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21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学龄前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由于感知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尚未成熟,成为意外伤害的高发年龄段。本文通过对引起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 危险因素分析 1.1个体因素

1.1.1年龄

学龄前儿童年纪小,心理行为发育不成熟,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能力逐渐增强、范围增大,同时又缺乏生活常识、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能力,在面临危险或潜在危险时,易受到伤害。

1.2 性别

众多研究表明,男性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几率明显高于女性儿童,这与男女儿童的行为差异有关。男童生性顽皮、好动,活动频率高、范围广,情感冲动,探究欲强,喜爱冒险,因而更易发生意外伤害。学龄前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最主要类型为摔伤、碰伤、交通意外、坠落伤、切割伤、烫伤、锐气伤等[2]。1.3 气质类型和行为

儿童气质会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儿童的行为动机和气质、能力都与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3]。张劲松研究结果显示[4],难养型气质儿童易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并可能导致适应不良,同时还发现启动缓慢型儿童的行为问题也较易养型多。众多研究结果均表明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儿童意外伤害发生比率明显高于其它气质类型。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对幼儿园儿童进行心理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意外伤害的儿童多表现为好动、行为冲动、情绪不稳、粗暴、注意力不集中、大胆冒失等特点,具有明显的事故倾向。2 家庭因素

2.1 家庭一般状况

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收入、子女数、家庭类型等因素与儿童意外伤害密切相关。父母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子女多、单亲家庭或留守儿童,这些家庭中的父母对意外伤害的防范意识不足,使儿童受到安全教育的及时性和频率降低,意外伤害的危险度随之增加。

2.2 家庭生活场所

建筑设施和室内装修不合理;在室内外及住房周围存在危险因素,如地面光滑、室内光线不足、室外周围有水塘、深坑、公路等;一些家庭设备或具有安全隐患的物品摆放不当;食品、药品、物品及其它化工品保管不当;玩具、家电等产品的设计缺乏安全性,如玩具噪音过大会损伤儿童听力,难以清洗的毛绒玩具会传播疾病,颜色鲜艳的玩具含铅量相应高,由于儿童吸允、啃咬将漆皮吃入体内,造成慢性铅中毒;再加上对儿童照顾不周,均易导致各种意外伤害的发生。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交通日益发达,车辆剧增与交通管理脱节,儿童缺乏应有的交通安全常识,导致儿童交通事故日益增多;城市高层化建设;儿童公共设施和幼儿园体育设备及器材从设计到制造的各个环节缺少安全预防性监督;媒体对意外伤害的危害性宣传不到位,未引起儿童、家长及幼儿园教师的充分重视;医院急救运转系统不健,都大大增加了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几率。2 预防对策

2.1 积极开展教育干预

教育干预是预防儿童意外伤害4E干预理论 [5]即教育干预(education)、技术干预(engineering)、强制干预(enforcement)、和经济干预(economics)中的重点。教育干预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增强人们对伤害危险的熟悉,改变不良行为。刘可等认为[6],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的发生。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的主要执行者,在预防儿童意外伤害中担负有重要责任。他们应将儿童、父母、幼儿园教师作为重点干预人群,根据不同儿童的气质类型或性格特点进行个体化教育干预。同时通过教育干预也可提高家长及教师对意外伤害的警惕性和预防性,使他们掌握安全防范常识,及时发现和排除意外伤害隐患,从而避免或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

学龄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已有明显发展,有较强的模仿力和求知欲,家长和教师可采用做游戏、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将预防意外伤害的常识融入到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培养训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不良行为,识别各种危险因素,使儿童由被动保护向识别危险、主动避开危险转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控能力,减少意外伤害的发生。重视环境安全管理

加强危险源的管理和改变危险环境可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由于儿童具有好动、好奇心强、辨别能力差等特点,在一些有危险隐患的地方张贴明显的安全标志;阳台、窗户安装护栏网,及时关闭;开水瓶、电熨斗,锐利器具等应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儿童接触电源;鼠药、农药、各类药品及消毒剂、洗涤剂要妥善放置,并告诉孩子药品或物品的用途及危害性,不可随便拿取,逐渐了解适应周围生活环境。加强急救和防护系统

建立健全院前儿童意外伤害的社会急救和防护系统[7],提高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在急诊接诊时,医护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应迅速及时、沉着冷静地处理每位意外伤害的儿童。由于意外伤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特别是发生窒息、溺水或触电时,现场急救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以社区为中心,开办家庭急救知识讲座及操作培训,教会群众做好儿童意外伤害的防护及简单易学的急救知识,如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简单的止血、包扎、固定等技术,提高意外伤害现场首次抢救技术,从而降低儿童意外伤害致残率和死亡率。

学龄前儿童意外伤害是由多种因素作用所致,其预防和控制是一系统工程,需要儿童、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依其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健康宣教,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强化家长、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最大限度的减少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参考文献:

篇6:危险源分析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石油液化气球罐,危险性分析,预防措施

【摘要】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破坏力强的特点,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对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发生火灾爆炸的模拟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液化石油气球罐操作的措施和防灾的对策,以确保液化石油气球罐的安全稳定运行。

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破坏力强的特点,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对液化石油气泄漏后发生火灾爆炸的模拟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加强液化石油气球罐操作的措施和防灾的对策,以确保液化石油气球罐的安全稳定运行。

1前言

液化石油气是石油化工厂生产的基本原料,也是一种常用燃料。由于液化石油气具有易燃、易爆、破坏力强的危险特性,所以在储存与运输过程中存在着潜在的危险。这方面已发生过多起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亡和大量的财产损失。如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城由于液化石油气容器泄漏引发的火灾,造成500多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大量财产损坏。我国注化石油气事故也时有发生,如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储罐区发生了一起因液化石油气泄漏而引发的恶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11人死亡、1人失踪、33人受伤,炸毁400m球形储罐2个,100 m卧式储罐4个,烧毁气罐车10辆,经济损失惨重。

实践证明,液化石油气的泄漏是液化石油气罐区潜在的最大危险,由于液化石油气贮罐采用高压球罐,一旦发生火灾,便迅速蔓延扩大,造成灾害升级。

我车间3000单元和5000单元共有4只液化石油气球罐,每只罐容积为1000 m,周围贮罐林立,球罐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球罐泄漏的危险特性

液化石油气球罐是按三类压力容器进行设计、制造、安全、管理、使用的,一般情况下质量是能保证的。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某种原因而出现泄漏问题,或罐体焊缝开裂,或在与其连接的管线焊缝处开裂、甚至发生断裂等。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会出现大量的、带有一定压力的液化石油气从断裂处向外喷出,迅速扩散,形成可燃性蒸气云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遇到明火立即发生燃烧爆炸,给周围造成难以估计的危险和破坏。

以一个1000 m液化石油气球罐为例,如罐体焊缝突然断裂,罐内液化石油气全部泄漏出来,则对周围环境的危害进行估算。

2.1爆炸性混合物的扩散范围

设1000m球罐充填系数为0.8,液化石油气的密度以550kg/ m计,液化石油气重量为:

1000×0.8×550=440

333

3440t液化石油气液态时体积为800 m,在常温压下液态液化石油气挥发后体积迅速扩大250~300倍,如按275倍计算,800 m液态液化石油气变成气态时的体积为:

800×275=2.2×10 m()

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爆炸上限混合气体,其爆炸上限为12%,所需空气量V1上;

V1上=2.2×10 m÷0.12=1.83×10(m< sup>3)

爆炸上限混合气体的体积V2上

V2上=2.2×10 m+1.83×10=2.05×10(m< sup>3)

假设在无风条件下,如泄漏成半球形由断口处向周围扩散,其扩散半径为γ

γ上

5665

: =〔v2上/(2Л/3)〕=99.3(m)

1/3

即扩散半径为99.3m。

与空气混合物形成爆炸下限混合气体,爆炸下限为1.5%,所需空气量为V1下:

V1下=2.2×10/0.015=1.47×10(m)=1.49×10()

爆炸下限混合气体的体积为V2下:

V2下=2.2×10+1.47×10=1.49×10(m)

假设在无风条件下,如泄漏成半球形扩散,则其扩散半径为r下:

r下=〔v2下/(2Л/3)〕=〔1.49×10/(2Л/3)〕=192.3(m)

上述计算表明,在无风条件下,以断口为中心,半径在99.3~192.3m范围内为爆炸性混合气体存在区域,在此区域内遇明火即产生爆炸或燃烧。

2.2爆炸能量的估算

根据燃烧性混合物的有效燃烧值与TNT的燃烧热值之比试验表明:丙烷的TNT当量系数为3.36,即1kg丙烷的爆炸力相当于3.36kgTNT炸药的爆炸力。则400t丙烷的爆炸力为:WTNT=400×3.36=1344t(TNT的当量),即相当于1344t TNT炸药的爆炸力。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计算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上液化石油气的泄漏与漏点的大小、容器、管道内的压力及周围环境如气温、气压、风速等有密切的关系。泄漏出的液化石油气初始是液态,很快气化成气态,并与周围空气混合。混合物的浓度由漏点向外逐步降低,其浓度分布曲线如图

1、图2所示。图1所示的是泄漏点较小、较慢的情况,可燃性气体扩散速度相对较快(周边空气多、可燃气少),爆炸上下限存在的范围相对较宽,爆炸力接近理论计算值。

由图2可以看出,在泄漏量大,泄漏速度快的情况下,可燃气扩散速度相对较慢(周围空气不够用,可燃气多),爆炸上下限存在的范围相对较窄,实际爆炸力与理论计算值相差较远。

3防止液化石油气泄漏措施

(1)严防球罐超温、超压、超装。

(2)加强巡检,重点检查球罐的液位、压力、温度变化情况,检查现场有无泄漏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球罐首次收料时,罐内应充入氮气(一般为0.4MPa),以防液化石油气进罐后因压力低突然汽化,造成球罐低温脆裂而大量泄漏。

(4)加强球罐的切水管理,杜绝边收料边切水。球罐切水采用密闭切水系统,切水时先切至切水罐,切断与球罐的联系后,再由切水罐往外切水。

(5)对球罐区域的可燃性气体报警仪和球罐的超压、超液位报警仪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6)加强球罐附件的检查和维护,特别是安全阀、液位计等,确保其完好。

(7)对球罐进行定期检测,有些液化石油气含有较高的硫化氢等含硫物,易使罐内壁腐蚀。

1/

371/3

3以及早发现球罐存在的缺陷,防止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发生。

4罐区的防灾对策

为预防液化石油气罐区泄漏引起火灾爆炸事故,首先必须加强对罐区的科学管理,避免液化石油气泄漏。同时一旦泄漏,也应有相应的防灾措施,及时处理,防止酿成更大事故。

针对我车间液化石油气球罐及周围油罐的情况,提出以下防灾对策措施:

(1)加强《液化石油气球罐泄漏事故预案》的演练,使车间相关人员熟悉事故处理步骤,万一有事故发生时,努力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保持球罐区域地面有一定的坡度。液化石油气球罐发生火灾时,罐体很可能受到破坏,罐内液石油气大量流于罐区内,如液体不能及时排出,就会聚焦在球罐低部燃烧,造成火热扩大、灾害升级。为使罐区内聚焦的液化石油气及时排除,罐区内的地面坡度采用1:40为宜,一般不应小于1:60,有这样坡度的地面,聚焦在罐区内的液化石油气能迅速排出,确保罐区的安全。

(3)保持水喷淋设施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水喷淋系统是液化石油气球罐的有效防火措施。

(4)及时降压。液化石油气球罐为高压容器,发生火灾时比普通常压油罐更危险。所以,当球罐发生火灾时应及时采取降压措施,以减少球罐爆炸的危险性。当球罐着火时,要尽快降低罐内压力,以保护其安全。降压可通过在紧急放空线上安装气罐阀来进行遥控操作。

(5)增设注水线,并保护注水设施处于备用状态。大量事故表明,球罐底部的法兰、阀门等密封点最易发生泄漏。球罐增设注水线后,一旦底部发生泄漏,就可通过注水线往球罐内注水。因水的密度比液化石油气要大得多,水沉降在罐底,这样从泄漏点漏出的物料是水,而不是液石油气,这就为泄漏点的处理提供了方便和安全。

(6)在球罐进出料线上设立快速切断阀。设立快速切断阀后可遥控关闭阀门,及时切断液化石油气的进出,有效地控制事故的蔓延,为事故处理提供保障。

(7)增强球罐支架的耐烧强度。建议在罐体的钢支架之外用耐火材料全部进行保护,以增加支架的耐烧性能。

(8)在液化石油气罐区设置相应的蒸汽幕设施。蒸汽幕是一种新型的防火设施,其特点是可以有效地防止蒸气云蔓延,稀释可燃气浓度,防止其扩散,为火灾的扑救创造良好的条件。

(9)对更换设备要严把进货质量关,这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关键是防止泄漏,所有液化石油气容器、管道以及其它附件必须符合安全质量要求。

上一篇:综合布线工程验收下一篇:银行防暴演练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