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2024-06-15

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精选5篇)

篇1: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主要目的是全面推进科技兴企战略,动员和引导广大员工积极投身创新创效实践,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思想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基层员工在推进“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时,首先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站在公司改革发展全局的角度,去认识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来,为实现公司创新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企业是国家推进自主创新活动的主体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科技进步、管理优化、效率提升等方面,企业总是扮演着探索者、先行者的角色。回顾百年工业化长河,现代企业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推动人类社

会创新进步的历史。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创新成果,特别是重点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成果,不再仅仅是企业竞争的法宝,有些已经上升成为国家竞争的重要砝码。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华北电网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国有大型电网企业,更应该承担起国家创新发展的责任和使命,通过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汹涌激荡的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

(二)创新是实现“两个转变”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转变电网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随着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的投产运行和电网智能化规划的编制出台,华北电网正在迈向以特高压和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新时期。我们必须看到,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不是简单的规模增大、设备增加,而是涉及到电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调度技术以及运行管理的根本性变革。公司上下要充分认识到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带来的新挑战,通过不断的学习创新,努力掌握特高压电网的运行规律,积极探索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沿技术,不断适应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发展要求,切实增强电网的输送能力、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抵御事故能力,提高驾驭大电网的水平。

创新是转变公司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今年,公司结合

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体制改革要求,系统总结了一段时期以来的管理实践,创造性地提出了“四元”管理模式(精细的管控模式、精准的流程再造、精益的成本管理、精确的工作标准)。“四元”管理的出发点,是重新构建一个精细的管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对业务流程进行精准的再造,建立基于流程管理的标准制度体系,从而推进管理的精益化。实施“四元”管理,是提升公司管理水平的一次有益尝试。在深入推进“四元”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我们进一步创新管理理念,查找分析基础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建立适应现代公司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真正实现公司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创新是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才是企业不断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是培育人才、成就人才的平台和载体。任何一个创新型企业,必然拥有一批具有首创精神的优秀员工队伍。近年来,公司各项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举措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当前,公司正处于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更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信赖、尊重、培养人才,在实践中锻炼、凝聚、成就人才,引导广大职工立足岗位,投身于创造性劳动之中,使广大员工在服务企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广大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创新变革带来的实际收益,最终实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二、突出重点,深刻把握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的着力

公司改革发展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开展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必须着眼全局、统筹兼顾,把握前沿、突出重点,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核心业务,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技术进步和管理变革,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

(一)必须坚持理念创新,为创新型企业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理念创新是企业科学发展的生命源泉。我们一要具有开阔的创新视野,有效把握时代脉搏,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广泛汲取国内外已有的优秀创新成果,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创新经验,用开放的理念推动学习,用开拓的思维助力创新。二要善于把握创新规律,有效解决存在问题,更好推进工作和事业。深入分析当前公司改革发展的实际形势,认真总结、提炼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症结点,深刻了解我们在价值管理、流程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不足,建立起适应企业发展规律、符合企业发展特点的创新体系;三要富有创新精神,充分凝聚集体力量,形成开拓创新的良好局面。使创新理念、创新愿景深深融入到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新、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勇于承担创新风险,让创新的火花在实践中竞相迸发,让创新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涌流,让创新的成果在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

(二)必须坚持技术进步,为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强

大支撑

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公司作为技术密集型的国有大型电网企业,必须担负起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历史使命,在新能源革命、智能电网建设、通信信息领域抢占发展先机。

一要研究新能源革命新课题。当前,华北电网风电迅猛发展,预计到2010年底,京津唐电网风电装机总容量将达到244万千瓦。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公司在风电运行控制手段上比较单一,在风电运行分析力度上仍不够深入,在风电消纳管理方法上还需要加强。我们要在风电日前、超短期发电出力预测、风电日常管理工作等方面深入研究,针对风电低电压穿越、风电机组模型参数、风电大规模投产后仿真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关键技术上率先取得突破。

二要开发智能电网建设新领域。国家电网公司根据电网发展的客观实际,明确了加强特高压、智能控制、信息通信、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攻关和设备研制的中心任务。必须深刻认识到华北电网发生大面积停电的风险仍然存在,输变电设备集中停电、重叠停电的现象仍有发生,城农网薄弱问题亟待解决。我们要在特高压交流输电设备交接及预防性试验技术、华北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技术等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在输电线路防雷、防覆冰、防污、防鸟害、防风偏和防舞动等方面加强对策研究,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方面创新技术手

段,针对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高低压电网结构优化、降损节能技术等方面深化研究,加快推广柔性输电技术、大截面导线、紧凑型线路、耐热导线、节能变压器等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在智能变电站建设、大电网运行与控制等智能电网关键技术领域率先取得成就。

三要探索信息通信技术新方向。智能电网建设带来了电网受端的革命,其标志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两个方面。必须深刻认识到当前我们在“三网融合”技术的实施上仍有不足,在电网可视化、虚拟化等方面还需要加快推进。我们要积极探索,建立起最优化的通讯方式和通讯路线,要总结规律,针对电网安全数据统一、规范化管理和数据增值利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智能用电小区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成效。

(三)必须坚持管理变革,为现代公司建设提供强大助力

管理变革是推动企业科学发展的有力保障。公司在管理变革上,已经进行了诸多实践,我们要在既有管理成果的基础上,注重在以下方面进行管理创新。

在“五大”体制改革方面,要坚持“统一规划、分级管理”的“大规划”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起发展部归口管理、专业部门协同配合的新型管理模式,形成上级规划指导下级规划,下级规划支撑上级规划的良性互动工作格局。要搭建“两横五纵”的“大建设”管理模式,在基建现场状态管控

方面开拓思路,在推进220千伏电网工程集约管理过程中创新手段,不断提高基建管理精益化水平。要深入开展“大运行”体制改革,探索开展调度大值班、无人值班站建设、集控中心建设等新型模式研究,实现公司运行管理向“调控一体化”模式的平稳过度。要在深入推进“大生产”体制改革过程中,探索在变电一、二次设备的常规检修与运行维护、操作等业务整合和工厂一体化检修过程中的新方法、新流程,提高生产管理的精益化水平。要加快实施“大营销”体制改革,着力在建立客服、电费、配电、计量中心四大专业管理体系过程中,在网省级“95598”供电服务中心、工厂化计量中心和营销一体化管控中心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进行管理、技术方面的创新。

在精益化管理方面,要探索建立对公司战略目标、工作举措进行层层分解的目标管理体系。推进确保价值链增值的全面预算管理。综合考虑电网、设备、人身安全因素,统筹分析设备等效利用时间,创新设备的分平均投资、运维成本、检修成本、事故抢修成本、报废处理成本等方面的分析手段,促进安全效能成本指标(SEC)管理精益化。探索建立起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管理理念向执行力的有效转变。

在管理架构的重组方面,要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集团化、集约化、精益化和标准化的“四化”管理要求,根据“一级管控、两级作业”管理模式,搭建起具有华北电网特色的

“两横N纵”矩阵式管理体系,研究“决策、调整、控制”一体化的有效方式,探索按标准作业、按流程作业的新型作业模式,实现管理责任的清晰、明确,管理机制的纵向集中、集约,横向制约、协调。

在统一优秀企业管理文化的推广方面,要在始终坚持国家电网公司“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基础上,通过创新员工职业生涯设计开展模式,搭建新型的、符合实际的员工能力素质模型,营造员工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

(四)必须坚持培育人才,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注入蓬勃生机

优秀人才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要素。要以事业培育人才、以文化塑造人才、以感情留住人才、以待遇保障人才,打造一支梯次结构合理、专业种类齐全的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在用工和薪酬制度改革方面,要深入调查研究,创新管理方法,切实解决供电企业生产一线结构性缺员问题,要建立起市场化用工机制,利用浮动点值设置、绩效考核薪酬等激励手段,建立起企业员工激励与约束机制、引进与退出机制,实现公司人才结构的最优化。在能力管理体系建设方面,要结合工作实际建立责任矩阵评价体系,形成具有华北电网特色的责任矩阵模板,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培养,创新开展能力素质建设和职业生涯设计,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当前,公司即将迈入实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发展期,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是公司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各单位创新能力是公司深入推进创新创效活动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清醒看到,部分员工对创新重要作用的认识不高,公司在生产关键技术领域的支撑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技资源的集成和整合亟需加强,新技术推广应用和标准化管理体系仍待完善,适应公司和电网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统筹协调、全面把握、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坚持从观念、机制、方法、队伍、文化等多个环节入手,积极建设创新型企业,全力推进“五小”创新创效活动,进一步增强创新对公司发展和电网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一是创新创效要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推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创新机制和创新体系。要创新工作载体,形成企业为主体、成本为导向、管理创新与技术进步并重的工作体系;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内在机制,引导企业走创新型发展的道路,增强创新创效的内在动力和能力;要加强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对创新成果以及创新成果所带来的创新投入、创新管理、创新绩效,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

二是创新创效要因企制宜、突出企业特色。要从解决企业最紧迫的问题来开展创新创效工作,面向公司和电网发展 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实施管理理念创新,重点推进管理流程重组,重点加强管理机制研究,重点推广管理文化落地,重点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通过技术创新不断发展生产力,通过管理创新不断挖潜增效,通过营销创新不断提高精益效益,通过服务创新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三是创新创效要尊重职工的首创精神。要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员工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度尊重广大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党、工、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搭建起企业级的资源共享平台、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和交流合作平台,培育典型,加大奖励,建立创新型企业建设“赛马机制”,营造出创新创效的“品牌”效应,实现个人与企业发展的共同价值。

三、精心组织,扎实推进职工创新创效活动深入开展 当前,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在公司刚刚起步。面对新科技革命提出的新挑战,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新要求,我们必须深刻审视,把握大局,将创新创效活动作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在公司上下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打造“线条清晰、流程严谨、权责明确、体系完备”的保障格局,推动创新创效活动深入开展。

(一)要着力加强工作指导

一是加强理论指导。我们常讲,实践催生理论,理论引

导实践。加强理论指导就是要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源头和根本上纠正思维中的模糊认识,澄清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深入基层、深入职工、深入一线,静下心来,沉下心去,潜心思考探索活动的发展规律,规划活动的前进方向,针对活动中的问题和难点,及时提出指导活动开展的思路和办法,推动活动有序开展。

二是注重典型指导。今天展出的这些“五小”创新成果既有代表性、又有群众性,工会、政工、新闻宣传等职能部门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和频度,及时总结交流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通过抓典型、育典型、树典型、学典型,形成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典型群体”,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典型效应,做到成熟一个、推广一个、以点带面、逐步带动,使创新创效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三是注重分类指导。创新创效活动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结合企业特点,按照本单位实际来分类推进。要以技能人才、科技人才、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为重点,突出做好“四个深化”:技术创新层面要在围绕项目攻关、课题领办等方面力求深化,服务创新层面要在围绕窗口单位班组创优出新等方面力求深化,管理创新层面要围绕凝聚管理人才、发挥管理人才作用等方面力求深化,营销创新层面要围绕提高营销人员素质、创新营销理念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力求深化,通

过“四轮驱动”,促进公司整体工作的提升。

(二)要着力加强机制建设

一是建立推进机制。各单位要成立党政主要领导牵头,工会具体组织,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体系,建立工作汇报和阶段总结制度,随时掌握工作动态,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存在问题,纠正工作偏差,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二是建立评价机制。创新创效活动的评价既要考核技术水平,又要考核经济效益。要比照公司科技成果和合理化建议的评价体系建立创新创效评价体系,依托专业团队对项目进行阶段性考核和权威性评估,促进考评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各单位要制定激励政策,把活动纳入企业奖励体系之中,将创新创效活动成果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在晋级、培训、福利待遇等方面形成激励政策,推进活动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是建立推广机制。要围绕“三个面向”(面向公司发展重点领域、面向生产运行一线、面向世界电力科技前沿),组织开展关键技术研发,通过组织观摩创新创效成果的运用、举办创新创效成果展览和转让洽谈等方式,将职工创新创效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五是建立长效机制。各单位要从建设创新型企业的战略高度,把创新创效活动作为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重要战

略任务,积极探索、把握规律,勇于实践、大胆尝试,为创新创效活动开展铺好路子、树好梯子、搭好台子,确保创新创效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下去,努力走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前列。

(三)要着力加强工作衔接

一是将创新创效活动与创先争优活动紧密衔接。中央明确,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提出了“五个好”、“五带头”的具体要求。当前,创先争优活动正处在开好局、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要把创新创效活动贯穿到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不断强化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整合思维,不断克服官僚主义、经验主义、形式主义,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领导素质,实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二是将创新创效活动与学习型班组建设紧密衔接。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创新创效活动的具体参与者、支持者和实践者,是公司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把当前广泛开展的学习型班组建设与创新创效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凝聚一线员工的智慧和力量,把技能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把组织资源转化为创新资源,把工作成果转化为创新成果,自觉投身到加快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推进“三集五大”改革和“三个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来,自觉带着责任去创新,带着干劲去创新,带着热情去创新,圆满完成创新创效活动任务。

三是将创新创效活动与“号”、“手”活动紧密衔接。“工人先锋号”、“岗位能手”(以下简称号、手)活动是近年工会组织实施跨世纪职工文明工程、跨世纪职工人才工程的主题活动,在公司取得了积极成效和广泛影响。作为对“号”、“手”活动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创新创效活动要充分借鉴和吸纳“号”、“手”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并按照新的理念加以提升;另一方面,“号”、“手”活动要进一步丰富内涵,丰富载体,不断提高创新含量,使两项活动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相得益彰。

同志们,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持久繁荣和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铸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公司的改革发展为职工创新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宽阔的舞台。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多出成果,扎实有效地推进职工创新创效活动,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两个转变”,建设现代公司做出新贡献!

篇2: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创新是一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铸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为了鼓励青年积极参加以“小革新、小改造、小发明、小设计、小建议”为内容的创新创效活动,发挥青年智力优势,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公司青年员工和青年占主体的员工集体均可参与“五小”创新创效活动。

第二章

组织发动

第三条

公司各级团组织要教育引导青工立足本职进行创造性劳动,发动青工围绕企业在工艺、质量、成本、能耗、物耗等方面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大胆提出创新性、建设性、改良性意见。

第四条

发动可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自上而下”,即团组织协调有关职能部门,提出适合青年参与的项目,组织青年招标,竞标成功并经审核后,可立项攻关;“自下而上”,即由青工结合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发现的问题,填报成果(项目)申请书,报同级团委。

第五条

各单位团委每季度面向青工开展一次“五小”创新创效成果征集。

第三章

成果申报

第六条

申报的“五小”创新创效成果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在降低生产能耗物耗,节约材料,提高产品质量方面进 行革新、改造或提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了经济效益的;

(二)围绕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所进行的革新和设计,经试验可以应用于生产,并有较好效果的;

(三)对落后的技术设备、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建议,被确认或采纳,已取得一定成效的;

(四)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安全环保发展、节约清洁生产、和谐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被确认、采纳,已取得一定成效的;

(五)构思巧妙、新颖,有推广使用价值的多种发明、设计、革新,经应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

(六)符合上述内容,虽应用、试验失败或短期内未见效果,但有创意或有理想预期效果的成果和科技论文也可参加评审。

第四章 评 审

第七条

设立由有关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公司、厂两级青年“五小” 创新创效成果评审委员会,负责青年“五小”成果的核实、评审、授奖工作。评委会办事机构设在团委。

第八条

各直属单位每季度自行组织一次青年“五小”创新创效成果的评审和奖励,并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公司级“五小”成果的评比工作。

第九条

公司每年至少对直属单位推荐申报的优秀成果进行一次评审和奖励。

第十条

申报参加公司级评选的“五小” 创新创效项目,必须报送如下附件:

(一)公司青年“五小”成果评比申报表,并经基层主管领导签 字确认。

(二)申报项目说明书(包括选题背景、发明目的、发明思路、理论计算、工作原理、示意图、采用单位、效益说明等)。

(三)革新、改造、设计、发明等要附带图纸、照片或形象化说明,小建议要有采纳单位证明。

第五章

奖 励

第十一条

“五小” 创新创效成果的奖励,坚持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鼓励为主的原则。对在“五小” 创新创效工作方面做出贡献者,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并推荐纳入公司青年人才库。

第十二条

对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进行通报批评,取消荣誉称号,追回所获奖励。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第十三条

公司团委从每年活动经费中支出30%作为“五小” 创新创效成果的奖励基金。

第十四条

对于已立项的公司、厂两级技改技措项目、相关部门(处室)组织的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提交过的获奖成果,不在评审奖励之列。

第六章

发布和转化

第十五条 对于经“五小” 创新创效成果评审委员会评审出的优秀成果,各级团组织要定期通过成果展示、科技论坛等方式向企业青工进行发布和展示,形成创新创效光荣的群众性氛围。

第十六条

对于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优秀成果,各级团组织要协同相关部门对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强力推广,使之在更大范围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课题来源于生产、成果应用于生产的良性 循环。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公司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篇3: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今天, 教育部在这里召开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会议, 主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思想, 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

刚才, 四个单位的同志围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工作做了很好的发言, 很有启发意义。下面, 我就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谈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及最近中央提出的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 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同志指出, 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 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 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知识经济的兴起, 使国际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 以及对知识产权的拥有和运用。知识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基础的。目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 关键是自主创新人才不足, 这反映了我国教育, 特别是高等教育还不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需要我们用新的目标、新的视野、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来办好高等教育, 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人才。

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当今世界, 不同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充分认识到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把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培养一大批具有社会责任感、创业能力和创造精神, 善于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促进经济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是新时期高等学校的战略任务。

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

温家宝、刘延东等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要求把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内容列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 并“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近年来的“两会”上,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上世纪末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实现了历史的跨越, 进入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2900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4.2%, 每年大学毕业生600多万人。高等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 既包括规模发展, 也包括质量提高。中央多次强调提出, 今后一段时期内, 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质量, 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质量高低, 根本标准在于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 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的全面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国家发展的主要基础和支撑。在高等学校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创立事业、成就事业, 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创业热情;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因此, 必须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并以此为切入点,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使更多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社会就业岗位, 能够促进我国当前和长远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大局稳定。

创业的核心、本质是创新, 创新支撑着创业。创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密不可分。就业是民生之本。据测算, 今后一个时期,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约1000万人, 加上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 需要就业的城镇劳动力超过2000万人;农村转移劳动力超过1.5亿;高等学校毕业生超过600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相当突出。这个问题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社会大局稳定, 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从根本上讲, 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毕业生, 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社会岗位的主要创造者。今天毕业的大学生, 既是过去毕业的大学生创造出来的社会岗位的获得者, 同时又是未来毕业的大学生和其它社会人员获得的社会岗位的创造者。随着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 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仅仅是求职者, 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当前, 我们要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要求, 把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紧抓好,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缓解整个社会就业压力。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探索也开展的比较早, 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如2002年, 教育部在清华大学等9所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 2008年, 教育部通过“质量工程”项目建设了30个创新创业教育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团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各高等学校也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近几年,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迅速升温, 受到较为普遍的重视。但总体来看, 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 课程与教材建设滞后, 缺乏创业实践平台和政策支持体系, 缺乏国家层面的整体设计和要求,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较低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高等学校必须审时度势, 进一步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总结借鉴, 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为导向, 促进我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教育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大学生, 结合专业教育, 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通过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传授, 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使所有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期待一部分学生将来成为自主创业者, 为社会其它就业人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创新创业教育也是把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一种模式。在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过程中, 必须结合当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刚才, 黑龙江大学介绍了他们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 我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还有像福州大学设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训练小学期、中南大学在《二级学院目标责任书》中增设“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计划落实”的内容、上海交通大学整合学校资源, 面向全校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课程等等, 都是很好的做法。

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 重视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培养。要调整、优化课程体系, 强调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与专业教育类课程的有机融合。要改革教学方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要立足专业教育实际, 通过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环节, 积极开展以创新创业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要通过开展诸如创新创业计划竞赛、参观创业企业、模拟企业管理、举办创业沙龙等, 培养学生的创业兴趣, 增强学生的创业体验,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创新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同时要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前移, 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推进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关键之一是要着力培养、建设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创业教师队伍。要引导各专业教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和案例研究, 及时反馈到教学环节, 不断提高在专业教育中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要从教学考核、职称评定、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要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导师制度, 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要支持教师参与创业实践, 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学习、访问和经验交流。要采取有效措施, 积极从社会各界中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和专家学者等作为兼职教师。

在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过程中, 要强调多样化原则。从学校类型、层次、特点和所处区域的实际差异出发, 强调探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探索实践活动, 才能促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繁荣发展。

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 处理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推广, 不断推进我国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落实和完善创业扶持政策, 打造创业实践平台, 大力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明确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既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 也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加大工作力度, 采取切实有效措施, 出台优惠鼓励政策、提供创业实践和孵化平台、强化创业指导和服务, 努力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切实扶持一批高校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

首先, 要落实和出台更多的优惠政策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4月初, 人社部、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措施, 提出今年要针对大学生开展“创业引领计划”, 主要包括:在创业经营场所方面, 大学生可以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在资金方面, 大学生不必登记失业就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并享受贷款贴息扶持;在收费减免方面, 3年内对大学生创办企业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在就业保障方面, 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免费的劳动保障与人事代理服务, 等等。

各省级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把鼓励大学生创业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切实抓紧抓好。一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六部委文件精神, 认真抓好政策落实。要加强监督检查, 抓住政策落实的关键环节和难点问题, 研究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件一件抓落实。特别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社会支持, 通过财政和社会两条渠道设立“高校毕业生创业资金”、“天使基金”等资助项目, 重点扶持大学生创业。二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制订出台地方的优惠政策。很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已经有了很好的工作基础。三是高等学校要出台促进在校学生自主创业的扶持措施。高校可通过多种渠道, 普遍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依托大学科技园、创业基地、各种科研平台以及其他科技园区等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同时, 有条件的高校要结合学科专业和科研项目的特点, 积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成果、科技发明、专利等转化为创业项目。

第二, 要全面建设一批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 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场地和多种支持服务。一是要以大学科技园为依托, 建设一批创业基地。今年, 教育部会同科技部, 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主要依托, 全面建设100个左右“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推动省级大学科技园建立创业实践和孵化基地, 并给予大力支持。有关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科技园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大力支持科技园建立创业基地。二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 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省级大学生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 充分发挥基地的辐射示范作用。三是各地建立的创业实习和孵化基地要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服务方面的支持。这方面, 刚才介绍经验的清华科技园就做得很好。还有如浙江大学科技园拿出5000平方米场地支持大学生创业, 每个创业企业可享受50平米全免2年租金的优惠政策, 等等。此外, 还要建设大学生创业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降低大学生创业成本。同时, 有条件的大学科技园要设立种子基金,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创业资金匮乏的问题。

第三, 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指导和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大力开展针对毕业生的创业培训。确保每个有创业愿望的毕业生都能接受有效的创业培训, 同时还要不断完善培训内容, 探索、开发适合我国大学生创业的培训项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充分利用现有就业指导服务平台, 广泛收集创业项目和创业信息, 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对一”的创业指导和咨询。同时,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提高防范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领导, 开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新局面

推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 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纳入总体规划, 在经费、项目方面予以倾斜, 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要整合资源, 统筹协调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指导培训、创业基地建设、创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工作, 因地制宜, 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形成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合力。

创新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 要抓住重点, 办出本地区、本学校、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 研究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体现创业的区域和专业特色。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 确保工作实效。

经过多年试点, 许多省市和高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他省市可以借鉴, 并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不断创新。我们将继续总结基层经验和发现好的典型, 并逐步形成新的政策措施, 不断深入推进工作实践。

各地和各高等学校要广泛开展宣传工作, 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 积极宣传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的新动态、新政策、新举措、新成效, 宣传国家和地方促进创业的政策、措施, 宣传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先进典型。引导高校师生转变教育观念, 树立科学的创业观、成才观。

这次会后, 教育部将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 请各地结合本次会议精神, 认真按照文件要求, 切实贯彻落实。

同志们, 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是教育系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战略的重要举措,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希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高等学校积极行动起来, 加强组织领导, 狠抓落实, 争取经过3到5年的努力, 使创新创业教育和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借此机会, 我还要强调一下今年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

2009年, 各级教育系统密切配合兵役部门, 超常规推动, 十多万青年学生步入军营, 实现了我军历史上大规模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历史性突破, 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最近一个时期以来, 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要求我们把这项好的政策保持下去, 并不断扩大规模, 不断提高士兵的素质, 加强军队国防现代化建设。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 进一步明确了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重大意义。

前不久, 总参谋部与我部联合召开了高校毕业生预征工作会议, 对2010年预征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明确2010年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要在巩固去年成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规模、提高质量、形成机制。我部对预征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 首先是力争2010年预征规模进一步扩大, 希望各省预征人数要达到本省男性毕业生的5%;第二, 要进一步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预征人数和比例;第三, 预征是今后高校的一项常态性工作, 要着眼于建立健全预征工作的长效机制, 形成可持续的制度。

要完成今年预征工作的目标任务, 我们具有许多有利条件, 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利因素。为此, 教育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全面深刻领会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要特别注意纠正用单纯就业观点看待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的看法, 充分认识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的重大意义。

首先, 这项重要决策部署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不断拓宽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路子, 实施人才强军、科技强军战略的重大举措, 对于大幅度提升我军兵员素质, 改革我军生长干部培养和选拔方式, 促进部队更高水平战斗力的生成, 增强我军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的能力,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其次, 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 更有益于从长远促进青年知识分子健康成长和锻炼成才, 使他们成为既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 又具备过硬政治思想素质的有用之才;其三, 大批高校毕业生士兵退役后将走向社会, 他们既有高等教育的学历, 又经过两年部队的锻炼, 总体素质较高, 会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骨干力量, 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基层政权都具有深远意义。

因此, 征集高校毕业生入伍工作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长期性意义的利国利军利民的大事。我们必须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 不松懈、不动摇, 坚持不断地狠抓三年, 并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中央部属高校要高度重视, 加大力度, 做好工作, 发挥好带头示范作用。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要按照全国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 扎扎实实抓好各项落实工作。

一是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要在4月底前建立并完善高校预征工作领导小组, 召开预征工作会议, 全面部署预征工作;各高校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 明确目标任务, 抓好工作落实。

二是加强宣传和思想教育工作。从今年开始, 把每年5月份作为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工作月, 各地、各高校要整合各方资源, 形成工作合力,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和讲解活动, 掀起高校毕业生入伍预征宣传发动的高潮, 让每一位毕业生都清楚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重大意义, 熟悉国家在学费返还、升学优待、就业帮扶、户档随迁等方面的政策, 动员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积极报名应征。

三是做好网上预征工作。今年将首次全面启用大学生网上预征报名系统, 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积极配合兵役部门, 在4月底前完成预征报名系统的使用培训和宣传, 精心组织好网上预征报名工作。

四是满腔热忱地做好预征对象和入伍毕业生的服务工作。特别是要落实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工作, 确保6月底前有关资金发放到符合条件的2009年入伍毕业生手中。

五是加强对预征工作的督促检查。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兵役部门, 联合开展本地高校预征工作督查。教育部将于五月份在全国集中开展预征工作督查。通过上上下下的齐心协力, 推动工作不断走向深入, 力争圆满完成今年的预征工作任务。

篇4:深化“五小”活动 着力创新创效

立足企业加强管理多方指导

开展“五小”活动,要注重联系实际,注重活动的广泛性和时效性,积极组织领导,建立一套从上到下层层负责的管理制度,确立目标,明确责任,多方引导,坚持扶持,全面动员,才能使企业全体职工人人参与,满腔热情地投身于“五小”活动中去。

建立机构,落实责任,发挥促进作用。企业要设立“五小”活动领导小组,以生产经营为龙头,以基层管理人员为骨干,定期组织,统一规划,坚持目标管理。一是落实“五小”活动责任制。每年年初在制订企业目标任务计划时,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确立“五小”活动内容和目标,与车间部门订出责任书,确定课题组,分解活动,指标到人。二是实行管理人员分级负责制。企业要设立专人分管“五小”活动的落实,基层各级管理组织要积极组织协调督促活动的开展,及时反映活动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本人的绩效挂钩。三是开展讲评制。对“五小”活动要一月一小结,组织讲评,做到有奖有罚。要通过严抓,“短期行为”,使“五小”之花遍及企业各个角落。

加大宣传,开展教育,发挥鼓动作用。企业要注意利用各种宣传载体,营造深厚的舆论氛围,在大张旗鼓地通过厂报、广播、电视、黑板报、橱窗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开展“五小”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的同时,积极对“五小”活动中的先进典型集中组织人员写稿照相,进行重点宣传,典型引路,在“讲(讲精神)、选(选先进)、树(树典型)、学(学标兵)”上下功夫,使获得成果的有功人员橱窗里有影、广播上有声、厂报上有名,进而带动企业全体职工积极参与,走进“五小”活动中来。

统一考核,奖优罚劣,发挥推动作用。为了使“五小”活动扎实有效,在管理中要坚持细化考核办法,逐项逐级检查,做到“三查”:一查活动有无安排;二查活动培训情况;三查活动效果如何,并坚持“公示制”,将活动按车间部门提醒,促其赶上;坚持“奖罚制”,奖优罚劣,与车间部门管理工作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挂钩。另外在基层要设立职工“五小”责任台和竞赛台,在班组确立重点工艺攻关组,在重要机台落实培训导师,从而在企业上下形成培训经常化,管理规范化,活动多样化。

立足岗位突出重点力求实效

“五小”活动的关键是要有成效,具体要解决问题,通过努力,使广大职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开动脑筋,想方设法,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企业创造效益,作出贡献,这就要求各级组织必须从“小”中抓起,突出活动的特点,调动起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奋发努力,寻找目标,取得成果。

坚持技术练兵,多开“小灶”,注重“参与效应”。要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设备、不同工种,组织集中培训,重点突破,在互结对子、互帮互教中,对一些技术力量薄弱的班组和岗位,组织技术骨干轮番辅导指点,对部分技术差的职工落实专人帮教,以此拓宽活动阵地。与此同时,要积极组织各种劳动竞赛,把“五小”活动融入竞赛中。基层组织要依据本部门岗位设置和技术难点及存在的技术问题,坚持收集岗位技术资料,组织人员抓关键难题攻关。企业要定期检查,针对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精兵强将攻关,从而形成车间培训“小课堂”,班组技改“小核心”,机台练兵“小阵地”的新局面,带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促进“五小”活动顺利进行。

积极创造条件,多架“扶梯”,注重“综合效应”。面对职工技术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国有企业各基层组织在不断加强技术培训和练兵的同时,注意与企业有关职能部门联系,组织职工分期分批进行技术观摩和技术比武,请技术骨干现场讲解指导,并通过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兄弟厂联系,请专家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来企业讲课。对重要岗位的职工采用集体送出去学习和个别优秀职工重点送到大专院校学习的办法强化训练,以此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水平,鼓励全体职工积极奋进,使企业综合技术力量得到迅速提高,进而促进“五小”活动的全面开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落实倾斜政策,多送温暖,注重“激励效应”。囯有企业在开展“五小”活动中,要注意关心支持职工的奉献精神,对职工有关技术方面的设想、建议,要组织专人帮助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论证,能出成果的、活动有成效的要及时上报给以重视,并千方百计从设备技术上提供帮助,使职工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实行倾斜政策:一是每年对取得“五小”成果的项目进行评比并张榜公布,给予物质奖励。二是将有功人员树为先进模范典型,积极加强宣传。三是对取得显著成果的有功人员优先晋级、提拔和安排外出学习观摩、疗养、选购企业住房,以此激励,凝聚人心,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为“五小”活动的深入开展铺平道路。

立足创新总结经验不断进取

在“五小”活动中,国有企业要紧密结合企业技术设备的主要问题和生产经营工作现状,组织职工大胆实践,积极创新,不断总结经验,为企业技术发行服务,为产品畅销市场尽心尽力,促使“五小”活动取得成效。

迎接挑战,在设备上创新。国有企业多数是老企业,技术更新慢,设备维修多,技术装备远远不适应竞争的市场需要。尤其是一些配件需求量大,有些重要配件不但奇缺,而且还很昂贵,每年购买添置配件对企业是一笔很大的费用。面对困难,国有企业要依据企业实际,积极组织,统一指挥,动员全体职工开展攻关活动,对技术设备进行分解改造,采用“蚕食法”,逐车间逐机台进行分解改造,通过小改小革和大的技改,拓展“五小”成果,为企业增加和节约改造资金。

瞄准市场,在质量上创新。面对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加快品种翻改,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五小”活动要紧跟企业生产经营步伐,积极配合,全面渗透,在品种翻改中唱大戏。针对一些用户反映的重点工艺、质量等问题,积极跟进,频繁攻关,不断组织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力争解决每个困难和问题,将“五小”活动贯穿于生产全过程,以此满足用户生产需求,为企业打开销路。如此不懈的努力,将会推动企业技术改造,使企业产品档次提高,附加值不断增加,赢利产品不断增多,必使企业技改取得成效。

总结经验,在技术上创新。企业在“五小”活动中,要做到每项活动有安排,有目标,有落实,有考核,有总结,对典型事迹、典型经验注意总结,把立足点放在技术创新上,注意坚持“四步法”:第一步,积极讲评,在肯定成绩时,找出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活动做好准备。第二步,客观评点,对取得的成果展开分析,寻求更加有效的途径。第三步,不断改进活动方式方法,把重点放在创新上,在努力开展“推广一项新技术、开发一项新产品、创造一项新工艺、转化一项新成果”活动,以此为主线,在求实、求精、求效上下功夫,改变贪大贪多的思想和做法。第四步,创造成绩,从献计献策、提合理化建议入手,积极组织实施,使好的建议和方案成为企业的财富。同时要从职工的大量合理化建议中筛选出一部分好的价值大的建议汇总,发“安民告示”,公布于众,发动职工群众寻觅人才,积极组织攻关,以此求得好的成果,使企业在创新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积极开展职工“五小”活动,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创新创效,求得长远的发展。

(责任编辑:罗志荣)

篇5:在“五小”创新创效活动推进会上的讲话

塑窗下乡作为我们协会的大事, 也是全体在座与塑窗相关产业链中八大行业企业的大事, 大家共同来抓这个事情。我具体想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塑窗下乡的意义深远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1978年至2010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5919元, 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住房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城乡住宅建设上个世纪50年代是茅草房, 60年代砖瓦房, 70年代小楼房, 到了80年代加上外走廊, 90年代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住房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 按照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部署,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组织实施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工作, 帮助住房最危险、经济最贫困农户解决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问题。自中央2008年第四季度启动贵州省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起, 中央投入逐年快速增长, 具体补助标准从户均5000元, 提高到2010年户均6000元, 在此基础上对边境县一线贫困农户、建筑节能示范户每户再增加2000元补助。累计补助资金286亿元, 共支持全国473.4万贫困农户完成危房改造, 补助范围已覆盖中西部重点地区。

现有农村住房建设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建设量持续快速增加

农村住房存量大幅增长。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 1980年至2010年全国农房实有建筑面积98.3亿现在增加到222.3亿平方米, 新增194亿平方米, 一半以上的农户建立新房, 农村人均收入、民房面积增大。1980年至2010年, 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11.6平方米增加到31.6平方米, 增幅达到173%, 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农村住房建设规模仍然很大, 历年农村新建住房保持在400万户以上, 每年农村危房改造竟300万户, 农村住房的质量逐步提高, 从农民住房的结构上来说, 2005年到2008年, 在收入水平和经济条件逐年改善, 农村住房的质量提升, 已经全面加速, 近几年结构改变更为迅速。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住宅内部设施配套日益完善, 功能逐步趋于合理, 并且开始重视住房的美观。总之, 近年来, 受国家惠农政策支持, 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住房建设规模扩大, 一个侧面拉动了门窗等建材需求, 客观上也促进了塑料门窗等制品销售。2010年, 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动建材下乡”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目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形势, 为了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 支持农房质量安全性能提高而做出的重要决定。我国农村农民建房存在的可用建材种类少、结构建材材质差、建材流通成本高、建材使用不规范、很少采用建筑节能措施等问题, 是农房质量安全状况差的主要原因。农村每年新建农房在800万户左右, 大部分节能性能很差, 推进农房建筑节能潜力很大, 这项工作利国利民。2010年9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土部、商务部等六部委共同下发了《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确定在山东、宁夏开展水泥下乡、地方政府予以补贴的试点, 探索下乡建材生产企业招标、下乡建材经销网点备案、下乡建材质量监管、下乡建材用户 (农户) 备案管理等建材下乡的管理办法, 所需补助资金由区、市、县财政共同承担, 共补5万多户农户建新房。2011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土部、商务部等五部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扩大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试点范围扩大为北京、天津、山东、重庆和宁夏, 并协调试点省份落实了省级补助资金。试点内容在2010年水泥下乡的基础上, 扩大到节能建材下乡, 即用于墙体、门窗、屋面等农房围护结构的节能建材产品。而作为节能示范内容之一的塑料门窗将会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2) 房屋质量逐步提高

(1) 农村住房结构方面。仅2005年至2008年期间, 在收入水平和经济条件逐年快速改善的情况下, 农民住房质量的提升已经全面加速。近几年结构改变更为迅速。

(2) 农村住房抗震性能方面。上世纪农村住宅的茅草房、土坯房年代久远, 由于建筑材料和结构原因, 难以进行修缮加固。近年来砖木和砖混结构住房的建设, 使住房结构显著改进, 而“构造柱竖向钢筋在地圈梁内的锚固”、“过梁、挑梁的安装”、“卷材防水施工”等关键技术的使用大大加强了农村住房的抗震性能。

(3) 居住功能不断完善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村住宅内部设施配套日益完善, 功能逐步趋于合理, 并且开始重视住房的美观。

总之, 近年来, 受国家惠农政策支持, 农民持续增收, 农村住房建设规模扩大, 一个侧面拉动了门窗等建材需求, 客观上也促进了塑料门窗等制品销售。

2010年, 中央1号文件提出“推动建材下乡”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目前农村建房快速增长和建筑材料供给充裕的形势, 为了进一步扩大农村市场, 支持农房质量安全性能提高而做出的重要决定。

我国农村农民建房存在的可用建材种类少、结构建材材质差、建材流通成本高、建材使用不规范、很少采用建筑节能措施等问题, 是农民质量安全状况差的主要原因。农村每年新建农房在800万户左右, 大部分节能性能很差, 推进农房建筑节能潜力很大, 这项工作利国利民。

2、拓展化学建材市场的需要

1993年, 国家经贸委牵头, 成立了由建设部、化工部、轻工部、国家建材局和中石化总公司组成的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 组长由当时的建设部常务副部长担任, 目的是协调原料、生产、应用各部门工作, 推动我国塑料管道、塑料门窗、防水材料等几种化学建材的发展和应用。原因是化学建材有许多优于钢材、铝材、木材和传统材料的性能, 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 提高建筑功能。

1994年, 化学建材协调组, 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化学建材生产和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提出各级主管部门要明确发展目标, 确定发展重点, 抓住应用环节, 推动化学建材产品在建设领域大面积应用。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 大力开展推广应用化学建材重要性的普及宣传工作。自此之后, 我国化学建材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0年, 国务院机构改革后, 重新组建了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 会上印发了《我国化学建材推广应用“十五”计划和二○一○年规划纲要》, 要求推出化学建材进入产业化发展。

而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 塑料门窗作为节能门窗获得更大的应用。我国自1986年执行采暖地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30%的节能标准, 至1995年节能率提高到50%的节能设计标准, 2004年许多城市地区逐渐执行65%的节能设计标准, 2012年北京市将执行75%的节能设计标准。2011年11月发布的《北京市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重点研究推广四腔或五腔塑钢型材生产应用技术。近二十年的推广应用, 塑料门窗、塑料管道和防水材料应用已十分广泛, 其中塑料门窗年销售量已达三亿平方米, 但主要集中在城市成片开发的住宅小区中应用。

3、低碳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塑窗下乡是低碳文明社会建设的需要, 所谓低碳文明, 就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 进入到第三大文明阶段, 人类社会最早是农业文明, 由于蒸汽机的发明人类社会进入到工业文明, 今天要从工业文明进入到低碳文明。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经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也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建筑行业是典型的高能耗行业更应如此。

众所周知, 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耗能的40%, 门窗能耗又占建筑能耗的50%。过去安装的普通钢窗、铝窗等金属门窗, 不但对于建筑造成较大的使用能耗, 增加了老百姓的采暖和空调费用, 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为此, 我国在2007年颁布了《节约能源法》对建筑节能进行了规定, 同时严寒、寒冷、夏热冬冷等地区也于2010年也实施了新的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新建工程必须按照要求使用性能达标的节能窗。

塑料门窗在建筑节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欧洲很早就大量推广使用塑料门窗, 其市场占有率也是高居首位, 如德国为50%, 法国为56%, 美国为45%。据了解, 每年塑料门窗可帮助欧洲的家庭房屋节约热成本总共约10亿欧元。

随着我国节能工作的深入, 未来中国将对塑料节能窗框会有进一步的需求。而塑料门窗的节能性还体现在其生产和回收方面, 首先生产单位重量的PVC的能耗仅是钢材的1/5, 铝材的1/8, 旧窗改造换下来的金属窗如果要重新利用, 还要经过熔炼, 这依然会造成巨大的能耗。塑料的回收利用只需把旧制品清洗、粉碎, 分选之后, 即可掺入新原料或单独挤出成制品。这一过程因不像金属材料要重新熔铸, 节能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发展塑料门窗有益于节能和减少污染物的大量排放。

根据欧洲节能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塑料门窗自身的节能和优良性价比的优势, 可以确信在我国塑料门窗将来必将有更大的发展。开拓农村市场也是应对当前城市开发建设不活跃, 市场总需求可能下降的重要对策之一。通过用户市场的调整, 保持相对稳定的产销量, 使行业度过这一时期。

二、塑窗下乡的组织构架

1、塑窗委员会牵头联合相关协会和民间组织组成塑窗下乡办公室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塑料门窗行业已成为从原料、型材、模具、机械设备、门窗组装、五金、玻璃、密封材料八个行业组成的一个完整产业链, 但在城市里濒临饱和的塑窗市场, 如何将新农村转化为新的市场增长点成为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可否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塑料门窗委员会牵头联合相关地方协会以及民间组织组成塑窗下乡机构, 负责协调各方面关系和工作, 确定门窗生产企业资格, 组织生产和供应, 对产品进行监督, 更好地维护企业和用户双方的利益。

这方面工作相当的多, 我们自己要组织起来, 要有一些人去研究, 我们要了解农村、熟悉农村, 才能去做好塑窗下乡, 你说的话农民不爱听, 你做的事情农民不欢迎, 那就糟了。塑窗办公室有许多事情要做, 目的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农村农民认识到塑窗的优越性或者好处。

2、由几家大的塑窗公司组成塑窗下乡的企业联盟

目前, 全国的塑料门窗企业有万余家, 综合产值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但技术实力强、设备装备程度高的企业不足10%。全国的PVC型材企业有400多家, 其中建成了大连实德、芜湖海螺、浙江中财等一批具有世界规模的型材企业, 其中连续几年芜湖海螺年销售50万吨以上型材, 居全国首位, 销售额50亿元以上;我国门窗设备企业主要集中在济南地区, 有100多家, 其中, 德佳机器公司产品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出口到西方先进国家, 而近些年其自动化生产线销售也增加了23%;铜陵耐科、北京长城牡丹等模具企业年出口创汇数千万元。

由于多数农村距离城市较远, 出于对运输费用的考虑, 门窗公司对于工程的承接距离一般不超过500公里, 而且农村市场相对于城市建设分散, 个体经营门窗加工店或者小规模的门窗企业也无法满足农村门窗的规模化生产、产品质量、安装质量、服务等方面的要求。因此, 有必要组织一些有地区或全国影响的大型型材企业, 由它们就近选择一批门窗公司, 经机构审查确定后, 组成企业联盟, 向农民推出一批就近的企业, 供用户选择。

这个我多次讲过, 告诉你们的总经理、总裁, 作为塑窗公司总经理、总裁, 应该要考虑周围方圆几百里内的县和镇, 把他们视为上帝, 把他们请到工厂, 叫他们看看我们的产品, 也可以联合几个企业到县、镇办塑窗博览会或者可行的广告, 跟县政府、镇政府有关农房建设部门签订合同, 凡是农房改造, 都用我这个窗户, 我会优惠的, 批量优惠。塑料门窗生产厂家要有一批人作为研究农村市场的专家, 使县镇领导了解塑窗的优势、了解本公司的优势的社会活动家。现在不能光在我们同行内部炒作, 作为企业要主动考虑的, 企业和企业之间结成面向农村的联盟。现在市场有一个不好东西就是不正当的竞争, 就是同行和同行之间互相撬行。怎么把这个招标撬成我的, 把你们企业的人撬到我这边, 这不是本事, 真正的本事是竞争与合作。企业之间组成联盟, 善于合作、敢于合作是最高层次的竞争, 是新时代竞争理念, 叫竞合理念。

3、选择几个新农村组成塑窗下乡的示范乡、示范村

在北方地区有相当农户使用了塑窗, 特别是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应用较多, 农户的个人采购活动中往往只能就近在一些规模小、质量不能保证的小企业采购, 使用后往往问题较多, 建议有条件、有质量保证的大企业在自己所在区域的农村中开设一些门店, 分散承接订单, 统一由企业设计生产, 分送到各门店, 再由他们完成安装。

全国现有村庄320多万个, 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生活习俗等情况千差万别, 东、中、西部地区有差别, 甚至同一个地区也有较大差别。为了探索塑料门窗在农村市场的应用, 希望在住建部和地方有关部门的帮助下, 选择一些发展水平较高、规划较为完善、农民集中住房建设量较大的新农村示范乡、示范村和农村节能试点工程的建设中向他们推广塑料门窗。

示范点从哪找, 具体做法我们是不是能借鉴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公布“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示范名单”:

《关于公布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示范名单 (第一批) 的通知》建村[2010]36号中公布了10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其中包括:北京市的门头沟区斋堂镇、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束河古镇等。

《关于公布第二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示范名单的通知》建村[2011]104号中公布了11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村) 。其中包括:黑龙江省亚布力国家森林公园滑雪旅游名镇、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等。

还有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名单”, 旨在更好地保护、集成和发展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

《关于公布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第一批) 的通知》建村[2003]199号中公布了10个镇, 如:浙江省桐乡市乌镇等, 12个村如: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等。

《关于公布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的通知》建村[2005]159号中公布了34个镇, 如: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等, 24个村如: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乡麻扎村等。

《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的通知》建村[2007]137号中公布了41个镇, 如: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等, 36个村如:山东省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楮岛村等。

《关于公布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的通知》建村[2008]192号中公布了58个镇, 如: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镇等, 36个村如: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查济村等。

《关于公布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村) 的通知》建村[2010]150号中公布了38个镇, 如: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等, 61个村如:海南省三亚市崖城镇保平村等。

三、塑窗下乡的技术经济政策和推广措施

1、塑窗下乡的优惠政策

(1) 开展对农民的宣传, 使之了解使用塑窗可带来的益处, 同时并使之了解选择好的加工企业和好的材料对保证产品的质量的重要性。

(2) 支持和发挥行业组织在选择生产企业、制定标准、质量把关和保护双方合法利益等方面能够起的作用, 也可选择试点, 成功后再更大范围, 甚至全国进行推广。

(3) 有条件的地区, 能否考虑使用塑窗后, 对节能减排做出的贡献, 给予农户一定补贴。

2、塑窗下乡的技术创新

(1) 塑料门窗的技术优势

(1) 生产和回收利用能耗低。据计算, 单位生产能耗塑料分别仅为钢材和铝材的1/4和1/8。此外, 塑料的回收利用只需把旧制品清洗、粉碎, 分选之后, 即可掺入新原料或单独挤出成制品。这一过程因不像金属材料要重新熔铸, 节能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发展塑料门窗有益于节能环保。

(2) 使用能耗低, 并且性能价格比优良。 (见下表)

由此可以看出, 使用塑料门窗, 可以降低建筑造价, 并可为居住者提供更为舒适的热环境。有效降低采暖和空调能耗, 并实现减排目的。就我们观察, 2010年参观德国纽伦堡门窗展时, 了解到德国将在2012年实施外窗U值 (类似我国K值) 小于等于1.0 W/ (m2·K) , 此外展览上基本上展出的产品都是塑料窗, 其他材料窗很少见。

就是说塑料门窗的优势在我们这个会上大家都能说出个一二, 要是讨论每个人都能说出不少, 但全社会不行, 中国十三亿人口我们才几个人啊, 要十三亿人口去了解有点难。

(3) 塑料窗密封性好。因塑料窗角部是焊接结构, 避免了其他窗因角部组角连接可能造成的泄漏, 所以可提高水密性、气密性和隔声性。

(4) 在国内应用广泛。我国塑料门窗基本上可以满足各类不同气候区、多类建筑, 尤其是住宅的使用要求。在高风压地区的高层建筑中也得到成功应用, 如厦门38层的光明大厦, 历经多次, 最高达15级的台风, 仍未损坏, 保持了原本功能;哈尔滨的观江国际小区, 四栋50层住宅也成功应用了塑料窗。

(2) 行业发展及技术创新

产品开发进步较快, 趋向大断面、多腔体、高性能发展。65系列外窗已成为北方主流门窗, 许多企业更开发了70、80等更大系列门窗, 其中浙江宏博公司开发出了90系列八腔平开窗;维卡公司开发出了MD82系列外窗, 配合K值小于等于0.84 W/ (m2·K) 的三层中空玻璃, 其整窗K值达到小于等于1.0 W/ (m2·K) 。

塑料门窗要满足全国各地的农村建筑, 就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 加大技术研发, 做好产品储备。如型材变大, 窗户重量及厚度也会增大, 五金配件应解决好强度、承重能力和使用寿命方面的问题。

我国各地气候差异很大, 如西北地区日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 需要耐候性能高的门窗。西安高科、浙江中财等公司就开发了高耐候系列的型材。南方地区雨水多, 需要抗风压、水密性能高的门窗。亚太、实德公司既开发了高水密性能的型材, 同时开发了可装配内置百叶中空玻璃的门窗以满足遮阳要求。

另外, 随着农村百姓生活水平提高, 许多农村居民也对住宅质量和装饰效果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少农村地区也出现了花园式住房, 这对门窗的装饰要求也更高。许多型材企业开发出了彩色覆膜、共挤、喷涂型材、铝塑复合型材产品, 可以仿木材、金属、大理石的质感和效果。农村住宅同样需要节能和改善居住环境质量, 塑料门窗应是首选产品。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高性能的塑料门窗固然很好, 但要考虑到目前农村消费承受能力和没有节能设计标准。因此要通过调查, 了解不同地区农村的使用习惯和要求, 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选择或开发适应不同地区和情况、价格适宜、性能满足要求的产品。企业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 适当让利, 通过试点、示范, 让农民感觉到实惠, 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实现双赢。

3、塑窗的社会宣传

1996年, 曾与北京市建委合办一次会议, 由委员会组织国内企业参加, 北京市建委召集了北京市开发设计施工等单位代表参加会上集中介绍了塑料门窗的技术特点和行业现状, 并邀请了建设部科技司有关同志, 介绍了国家发展和推广应用化学建材的有关要求。会议效果很好, 从此打开了北京市场的局面, 并因此而带动全国市场。

自北京会议后, 委员会未再组织集中宣传活动。20世纪初, 社会上曾经有过针对塑料门窗的不恰当的说法。如“强度低、不能用于高层, 是中低档窗、材料不能回收、受热释放二恶英毒气”等等, 有的甚至伪造国家部委文件说“限制使用塑料窗、到2004年淘汰塑料窗”。此时, 正值塑料门窗行业供大于求现象凸现, 恶性竞争逐渐加剧, 产品质量下滑, 更是火上浇油。自2002年起, 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塑料门窗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协会未组织正面回应, 但其影响一直到现在仍未消除。

根据发达国家及国内塑窗的应用和技术情况来看, 塑料门窗完全能够生产出满足不同的性能要求和消费层次的产品。社会上曾流传过一些塑料门窗的负面宣传或者报道, 比如塑料门窗“会短期内老化, 强度低、不能用于高层、档次低、不能回收”等等。全行业应该正视这些不客观的说法, 用实例说明真实情况, 既要做好技术研发和提高产品质量, 又要抓好行业宣传和产品推广工作。我们要编印宣传手册, 详细介绍使用塑料门窗对居住环境改善的效果, 可以节省的空调和采暖费用, 给住户带来的实际好处。也要说明使用加工作坊粗制滥造的劣质产品的危害, 免费发放给农民, 提高他们抵制劣质产品的意识。

4、塑窗下乡的示范合同文本

针对农民法律知识不多的普遍现状, 和各地不同情况应该制作一些示范合同文本, 如关于“下乡企业和用户的合同文本”, 委员会还可作为中介机构, 制定企业与乡镇政府签订有关合同文本, 避免产生纠纷, 做到既保护农民利益也维护企业权益。在这方面要特别重视塑窗行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 要承担得起对住房保修包换的种种承诺。

5、塑窗下乡规模化和下乡塑窗标准化

为了降低农村门窗的成本、保障农村新建门窗的生产和安装质量, 应该积极推动农村建筑工程的洞口标准化, 促进实现农村用塑料门窗的标准化生产。同时要在政府的指导下, 研究制定不同气候区的农村节能标准, 作为技术依据, 指导开发设计和生产。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塑窗下乡规模化, 就是某一个村, 这个村子以后新建房屋窗户统统用塑料窗户, 这个村子现有窗户的改造, 统统换成塑料窗户。旧房改造换成塑料窗户, 新房建设全部使用塑窗, 一个乡不是一个农户、两个农户的事, 而是一批农户, 一个镇的农户, 形成一定的规模化, 工厂生产也方便, 签订合同也方便, 在全国就寻找这样规模化的示范乡村镇。第二个是下乡塑窗标准化, 这是政府部门的责任, 我们协会正在工作。现在制造的窗户, 用户想多长多宽就多长多宽, 设计院想设计多长多宽就多长多宽, 同一个标准的设计, 出来都不一样, 设计随意、用户随意、施工随意, 窗户尺寸标准不一样。发达国家日本、美国不是这样, 因为不能标准化, 我们不好批量生产。没有标准化人家说的不是卖窗户是卖型材, 所以窗户行业很苦恼。如何推进标准化, 这个标准化也有两个方面:一个从全国来讲, 全国的企业东南西北中相差较大, 我们要做工作, 但要更注重地方标准。黑龙江有黑龙江的标准, 海南有海南标准, 沿海地区有沿海地区的标准, 西部地区有西部的标准, 要做到窗户的洞口标准化, 这个方面也有许多工作要做。我指出两个化, 塑窗下乡要做到规模化, 要逐步实现塑窗下乡做到标准化, 做到批量生产、商店销售。

上一篇:神经内科科室建设下一篇:父亲节优秀学生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