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海岸》教案

2024-06-19

《金色的海岸》教案(通用3篇)

篇1:《金色的海岸》教案

整合社会资源 构筑“金色海岸”

中共徐州市鼓楼区委610办公室

2010年以来,我区结合反邪教宣传、教育巩固工作要求,开展社会治理创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打造“回归社会工程”平台——鼓楼区金色海岸回归社会工程工作站。工作站坚持以“构筑挽救海岸,搭建回归平台,推进帮扶帮教,促进社会和谐”为宗旨,以“落实人本关怀,实施解困帮难,加强心理疏导,扩大社会宣传”为工作内容,在教育巩固工作中努力实现由安抚到引导、由管理到服务、由粗放到精细的反邪教文化创新。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模式,完善工作机制,“海岸线”不断向社区和家庭延伸,全区364名涉邪教人员纳入平台管理和服务,有力促进了全区反邪工作开展,取得了显著社会成效。

一、坚持齐抓共管,大力推进“金色海岸”的基础建设 涉邪人员的教育转化与巩固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建设了“金色海岸”回归社会工程工作站,发挥社会组织的民间优势,协调相关职能部门支持,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顺利推进了反邪教工作的开展。

一是上下互动,强力推进平台建设。区委区政府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组织推进涉邪人员的教育转化与巩固工作,把加强回归平台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

-1- 要举措,常委会多次听取“金色海岸”回归社会工程工作平台建设的情况汇报,分管领导对推动平台建设作出专门批示,要求把工作做细,展现亮点,并亲自组织部署,推动各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平台工作,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省、市委610办公室领导多次到“金色海岸”工作站检查指导工作,大力推动平台建设,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各街道党工委的主动支持,7个街道办事处均设立了“金色海岸”分站,同时向社区延伸。在场地、经费、设备和人员等细节上支持到位。

二是部门联动,共同促进平台建设。加强协调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开展教育巩固工作。组织部门将基层党员文化活动中心资源无偿提供使用;宣传部门及时宣传报道“金色海岸”活动情况;政法机关利用法治文化节、国家宪法日、国家安全日、国家禁毒日等进行反邪宣传;司法机关组织法律专家开展“周二法律来敲门”咨询活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刑释人员再就业,办理医保;卫生部门协调专家开展心理疏导,健康讲座,送医上门;教体等部门给予工作对象子女特殊关爱,把各项文体活动场所全部纳入到涉邪人员健身活动平台,有针对性地吸纳他们进行健身锻炼;民政部门为涉邪人员提供救助帮扶,办理低保;宗教部门向涉邪人员进行宗教知识教育;工会、妇联积极帮助涉邪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在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对思想不稳定和家庭生活困难的涉邪人员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2- 三是社会动员,积极参与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反邪教协会等民间组织的作用,动员宗教界、法律界、教育界、体育界、文化界及事企业单位等社会资源,配合“金色海岸”平台开展警示宣传、教育引导、心理疏导、解困帮扶等工作,不断推动教育巩固工作社会化。“金色海岸”平台除正常工作人员外,还成立了以社区干部、转业军人、大学生村官等反邪教积极分子为主体的反邪教志愿者队伍,义务宣传反邪教。民间文艺团体也经常深入社区进行反邪教演出。与市心理咨询机构与平台合作,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民间心理咨询师和退休大夫积极参与心理疏导、健康讲座和义诊活动。彭淮律师事务所法律专家进站“周二送法”法律咨询活动。市基督教会长乔建设专门设立抵邪防渗专题讲座,定期到平台授课。王场小学校长经常到“金色海岸”工作站指导书法、绘画活动。志愿者协调小区物业公司接收刑释解教人员从事力所能及的保安、保洁工作,为他们回归社会填坑铺路。

二、强化人本服务,充分释放“金色海岸”的温暖能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注重统筹兼顾,完善机制,把教育转化和巩固回归作为一个完整链条整体推进。以涉邪人员心理、思想、民生和前途为巩固教育工作的抓手,打造心灵驿站、雨露心田、爱心港湾和希望家园四个工作室,围绕功能定位,大力整合社会资源,精心组织民间力量,不断丰富活动形式、内容,积极拓展“金色海岸”服务范围,从而促进、引导他们更好地

-3- 融入社会、回归社会。

一是搭建心灵驿站。心灵驿站的功能是释疑解惑,既可预约服务,也能主动作为。由室内谈心延伸至室外调解各种矛盾,跟踪进行心理疏导或救助。承担这项工作的同志有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徐州市领悟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定期到金色海岸为涉邪人员提供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和心理救助,帮助他们调解家庭矛盾或情感危机。为了保证工作正常开展,工作室制定了咨询接待人员从业制度,要求按时到岗,接待热情,调解矛盾客观、理性、耐心,并严守来访者的秘密等。工作中我们坚持释法说理,疏导劝诫,引导他们形成具有良好心理与健全人格的行为规范。如痴迷“全能神”的朱某,因信邪教与丈夫离婚,把自己仅有的两万元钱也奉献给了所谓的“神”,后经专家心理疏导,现已回归正常生活,成为转化典型(见《凯风视频》)。

二是开辟雨露心田。雨露心田工作室承担教育转化、宣传警示和文化建设等任务,活动由室内延伸至室外各种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工作中坚持三送(送法律、送科普、送技能),实行开放式教育。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较多,除了基层文化、法律工作者外,还有宗教界人士与教育界贤能,群众的参与度很高,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志愿者组建“金色海岸”艺术团,自编自导自演节目,寓教于乐,每周四来站排练,每月到社区演出。在金色海岸艺术团的带领下,夕阳红艺术团、老年说唱团、喜洋洋演唱团等一批群众性志愿者演出队伍相继组建,分别活跃 -4- 在各个社区。反邪教主题文化公园、科普长廊、寺院教堂、道德讲堂、书画室都是雨露心田的一角,发挥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反邪教书法展、各类邪教识别宣传板百日巡展、“禁双毒”活动、春风驱邪三部曲、中小学反邪教知识竞赛、反邪教进大学等系列活动,起到了教育群众、带动家庭、引领社会共同抵制邪教的显著成效。目前,全区有宣传的地方就有驱邪的内容,涉邪人员处处受到正能量和友好警示,有力挤压了邪教的生存空间。

三是建设爱心港湾。爱心港湾工作室的主要功能是对弱势群体进行帮扶,其触角延伸至社会事业服务各领域。建立困难家庭档案和领导联系困难户制度,和工会联合建立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将生活困难的已转化人员纳入基金帮扶对象,工作室接受工作对象的低保、医保、助学、廉租或安居房申请,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民政、工会、卫生、教育、房管等部门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大力支持爱心港湾,形成了帮扶联动格局。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一次打入资金16万元,随时可为困难户排忧解难。近年来,爱心港湾先后为5名涉邪教人员办理了低保,帮助1名涉邪转化人员的无户籍小孩解决入托和入学问题,为1名涉邪转化人员办理了大病救助手续,为多名涉邪转化人员办理了社保和医保。涉邪人员丁某,服刑期间丈夫去世,志愿者对他8岁的儿子捐款捐物,帮办了低保。市防范办和区委区政府领导多次参加爱心港湾送温暖活动,亲自把温暖送到困难人

-5- 员家中、医院病床前,让涉邪转化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思想进一步得到有效巩固。

四是构筑希望家园。希望家园工作室主要是帮助有就业需求和创业理想的涉邪转化人员解决就业和创业问题,帮助他们燃起新生活的希望。希望家园工作人员定期走访,就业跟踪,帮助涉邪转化人员早日脱贫致富。人社、市监、发改等部门积极配合,为希望家园奉献爱心,开辟绿色通道,帮助适龄刑释解教人员再就业,为他们脱贫致富提供资金、政策扶持。保安公司、物业公司尽力接受释解人员再就业。通过希望家园的协调,涉邪转化人员李某、高某、屠某刑释后,均得到物业方面的工作安排。

三、建立工作机制,积极促进“金色海岸”工作常态化 在抓好“金色海岸”平台建设的同时,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确保平台良性运转、长效发展,切实发挥教育巩固、宣传警示的作用。

一是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参与帮扶帮教,动员人社、卫生、民政、宗教、教育、工青妇等众多部门参与“金色海岸”建设,定期召开联席会,建立联合办公机制,建立联络沟通机制,坚持跟踪问效,形成配合顺畅的整体合力。

二是建立工作对接机制。“金色海岸”成立了领导小组,四个工作室的工作人员均由各工作领域的人员组成,平台工作与相关部门进行无缝对接,融入法律宣传、健康教育、职业培训、-6- 走访慰问、帮扶救助等工作,使平台功能倍增。办理低保、医保、救助等服务工作在平台就可直接协调,形成绿色通道。各街道建立金色海岸分站与区站对接,并将“海岸线”继续向社区延伸,使教育巩固各项工作均落到实处。

三是工作排查机制。为及时发现涉邪人员思想问题和现实困难,工作室专门设计了《金色海岸关爱对象情况月报表》,涵盖“学历专长、心理状态、学习与活动、生活状况、低保医保劳保、住房状况、入托入学”等诸多栏目,工作站定期组织志愿者搜集信息,排查需帮人员和项目,对能直接解决的就在街道解决;不能解决的就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四是建立工作的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反邪教志愿者队伍,按照“人员整合,一岗多责,统筹调度”原则,动员基层干部、“五老八员”志愿者和各界志士贤能等,担任宣传员、帮教员,确保教育巩固工作有人去做。领导小组开展经常性的工作指导,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增添了他们干好这项工作的信心与动力。努力协调资金,纳入财政预算,争取上级支持,确保工作经费和帮扶资金来源。

五是建立结对帮扶帮教机制。法律工作者与难明是非的人结对,心理咨询师与自我封闭的人结对,医师与身体疾病的人结对,宗教管理员与误入“全能神”等邪教的人结对,其他志愿者挂勾有困难人员,定期了解工作对象的情况,实行帮教工作定点定位。

-7- 金色海岸建设以来,我区没有发生任何危害性案件,实现涉邪人员转化率和巩固率两个100%,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高度肯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前进的道路没有一帆风顺,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坚信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市委610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在各界贤能志士及基层群众的热情参与下,我们将忘初心,锐意进取,将进一步强化“金色海岸”回归平台建设,融合全区乃至全市力量,延长“海岸线”建设,把“金色海岸”筑成“精神补养”与“人格塑造”的黄金海岸,努力促使更多的受害者尽快“上岸”,享受阳光沐浴,重塑金色人生,参与新时代建设,同创幸福生活,共筑美好家园。

-8-

篇2:《金色的海岸》教案

一、虚拟海岸电台的设计构想

在对我国海岸电台日常工作进行深入考察之后, 笔者通过结合当下技术发展情况, 对整个系统的设计思想为, 首先必须将虚拟海洋电台看做是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工程, 通过使用软件工程技术, 着重在技术、管理的层面提升整个开发与设计, 将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大大控制劳动强度作为宗旨, 将保证系统较高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作为主攻方向。 (1) 将业务系统的开发当做是一项十分巨大的系统工程, 详细的对业务系统开展详细的调研与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确定系统的性质、主要功能以及规模大小。以此为基础确定系统建设的总目标, 并将系统依据实际需求化解为若干个子系统, 每一个子系统都应当具备自身的功能。 (2) 鉴于海岸电台自身具有国家公益性质的独特属性, 系统在确保经济性的同时, 最终目标锁定在可靠、迅速的将信息传递给船舶, 以为船舶安全行驶作为最终目标。 (3) 注重提升系统的网络化水平、信息化程度以及可扩展性。由于海岸电台在业务运作时需要相当大一部分信息的, 不仅仅如此, 信息还需要在电台以及用户之间交替, 再加上必须定期对信息进行统计, 因此数据在整个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系统设计的时候, 必须通过最大限度的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 对网络化水平、信息化程度以及可扩展性进行不断的提升。

二、虚拟海岸电台的业务实现

整个系统七大部分构成, 分别是业务台处理系统、有线台处理系统、广播业务处理系统以及人工投送报文系统等, 具体构成情况如图一所示。每一个子系统分别担任海岸电台的相应业务, 在网络的参与西安最终实现数据库共享, 每一个系统在实际工作中间是相互联系的。

(1) 业务台处理系统业务台讲计算机网络作看做是流通渠道, 将有效管理每一个子系统没有能够发送成功的标准格式报文看做是工作重点。主要针对这一部分的报文实行处理、归档, 并对已经不再需要发送报文信息进行记录, 是相关人员进行计费以及查询的重要凭证。为实现顺利运作, 子系统需要对路由进行单独设置, 同时应当兼具监视以及处理待发报文的能力, 可以对去报进行修改、删除并执行注销操作等等。 (2) 有线台处理系统以及莫尔斯报台系统。有线台处理系统主要是对全部的非标准格式报文进行全面的编辑处理、传送, 内容包括由人工收到电报、业务通知等等, 对其进行编辑处理、传送。具体方式为将人工处理看做一项基础上, 通过系统录入, 统一的获得报文相关信息。该子系统为了能够确保可以顺利十项工作, 同样有防止工作统计不准确的相关功能。莫尔斯报台系统主要由来报、去报处理两个部分构成。来报主要根据实际的业务的情况, 对各种来报进行编辑处理, 同时肩负起对于船舶资料、报台频率以及计费查询等方面的内容。去报模块是要是通过报文拍发的状况, 实施及时的报文拍发并且能够对已发送报文进一步的归档处理和查询。 (3) 广播业务处理系统以及NBDP报台系统。广播业务处理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对每天各种广播业务进行播发。系统同样是由来报、去报两大部分构成, 该系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着很强的公益性, 为实现更加准确的提供服务, 来报模块的功能和上文所提到的莫尔斯报台系统的来报模块十分相近。去报模块则是主要担负起对报文播发的工作, 每当报文被播发结束, 该报文将自动的从系统待发报文中减去。NBDP系统也是由来报、去报两模块构成。来报模块工作模式与莫尔斯报台系统想象。去报模块主担当自动播发、对电台工作量及时录入等功能。 (4) 人工投送报文系统以及数据维护系统。人工投送报文系统模块根据报文路由以及系统具体情况确定路由, 利用打印设备对报文进行输出, 该项工作完成之后由人工投送对电报传送进行完成。数据维护模块, 主要是为确保业务系统正常工作, 而开展的一项定期维护工作。

三、结语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该系统使用VB技术以及微软系统共同开发完成。在服务器/客户机的应用模式下, 系统可以充分的适应业务规则的繁杂特点, 通过对数据库的集中、有效管理, 使用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就行可以顺利实现各种操作。

参考文献

[1]房少军, 金红, 高松.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在海岸电台中的应用[J].无线通信技术.2012 (02) :115-116

篇3:《金色的海岸》教案

摘要海岸带经济作为世界临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已经逐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并进入了各个临海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但是对于什么是海岸带、什么是海岸带经济、以及海岸带经济与海洋经济、沿海经济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海岸带在国际上没有取得一致的定义,关键在于国内外对海岸带向陆地和海洋两侧延伸的范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地理标准、经济地理标准、行政区域标准、任意距离标准、人为选择的地理单元等五种标准的不同认定。与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相比,海岸带经济与它们既相关,又存在着自己的特点。海岸带经济在覆盖空间上包括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重合的部分,以及部分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依托的自然资源主要是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的有效结合;海岸带经济所承载的某些产业具有海岸带的原发性产业特征;海岸带经济以沿海港口城市为空间载体。

关键词海岸带海洋经济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

海岸带——陆海经济协同发展的空间载体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以海洋经济为代表的蓝色经济将主宰全球经济的发展。正如孙中山所言,“凡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是强盛还是衰败,取决于它能否支配海洋”。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几乎所有的世界强国,包括最初的“位于欧洲的大西洋南海岸和靠近地中海的出口而获得的明显的战略利益”的葡萄牙,随后崛起的海洋贸易强国西班牙、荷兰、英国、日本以及世界经济中心的美国,所有这些国家几乎无一不是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在以海立国的基础上实现了以海强国的成功案例。“正如河流是国家财富的重要因素一样,海洋是世界的最有价值的财产之一。”随着陆地资源开发日益濒临衰竭,海洋作为临海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空间的价值日益凸显,几乎所有临海国家都推出相关计划,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举措。

在海洋经济发展实践中,美国、日本等国家高度重视海岸带在陆海经济互动发展中的空间载体功能,并已探索出通过海岸带带动陆海经济协同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模式。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有关规定,中国享有的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平方千米。基于对美国等发达国家海洋经济、海岸带经济发展的经验,中国应合理开发和利用32000千米的海岸线,开发利用海岸带资源,带动海洋经济、推进陆地经济共同发展。

海岸带的概念及空间界定

为了实现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目前经常混淆的海岸带经济(coastal zone economy)、沿海经济(coastal economy)、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等概念进行区分。

1、海岸带的定义

对于海岸带,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定义如下:

第一种:美国的定义。在美国,海岸带的官方定义来自美国1972年的《海岸带管理法案》(U.S.Coastal Zone Management Act of 1972),其中海岸带被定义为临海水域和邻近的岸边土地,受到对方的强烈影响并且靠近几个沿海州的海岸线,包括岛屿、转型中和潮水区、盐碱地以及海滩。这个区域从海岸线延展到足够控制岸边的陆地,这些土地的使用将对沿海水域产生直接并且重要的影响,对这些地理区域的控制有可能会受到或非常容易受到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海岸带的定义在美国的各个州之间也不完全相同。在美国,罗德岛、特拉华、佛罗里达、夏威夷这4个州整个都位于海岸带。华盛顿等9个州则根据县或者与县对等的边界来界定海岸带。比如,在得克萨斯州,海岸带是从海岸往内陆不超过30英里(50千米),而且通常情况下比这个更窄。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带是从内陆16-32海里(即大约25-52千米)。其他的州则根据政治(比如,镇的边界)和地理特性(靠近潮水)来界定海岸带。比如,密西西比州的海岸带包括3个邻海的县。阿拉巴马州的海岸带则往内陆连续扩展10英尺(大约3米)的海拔高度。

第二种:墨西哥的定义。墨西哥的海岸带界定由墨西哥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在2006年6月的《墨西哥海洋和海岸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环境政策》中提出。在这个政策中,海岸带被视作是以下三个区域的综合:①陆地区域。这个区域被沿海自治市和靠近沿海自治市的内陆自治市覆盖。②海洋区域。淹没在水下的区域往上到200米等深线处。③所有墨西哥岛屿的组合。在Ellina Levina等人的《海岸带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以墨西哥湾为例》一文中,将海岸带定义为“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具体包括江河海的河口、河口湾、海湾、盐沼泽、高潮线与低潮线之间的岩石、防护岛屿以及实心的陆地形式”。

第三种:中国的定义。徐质斌、牛增福认为,“海岸带是海洋与陆地的交替过渡地带。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沿着海岸线的陆地,二是潮水出没的滩地,三是陆地向海面以下延伸的部分。海岸带的上界是划在海浪作用可达到的地方,下界是定在海水深度(H)相当于当地经常作用的波浪长度(L)的1/3或1/2的地方,即H=1/3-1/2L处。”赵怡本认为,“凡是在行政区划上拥有海岸线或河口岸线的县市均划入海岸带地区范围。海岸带是一个辐射的概念,又是一个扩散的概念,即靠得最近的是一个最基本的单元,遥远的应扩展到省、市、自治区甚至周边国家;另一方面海岸线的主要根据地是海港,岸外的根据地是海岛,海岛以外能扩散到领海,领海以外是经济管辖区,再外是开放大洋”。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海岸带目前国内外尚没有统一定义,但有一点非常明确,那就是海岸带位于陆地和海洋的交界处,如图1所示。

2、海岸带的划分标准

海岸带之所以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关键在于国内外对于海岸带向陆地和向海洋延伸的范围存在差异。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主要包括自然地理标准、经济地理标准、行政区域标准、任意距离标准、人为选择的地理单元等五种标准(见表1)。

在實际操作中,世界上主要沿海国家或地区是根据海岸带管理范围来对海岸带向陆地和向海洋拓展的空间进行界定的,具体如表2所示。

3、中国的海岸带空间范围及其具体面积

本文认为,在实际研究中,为了研究数据获取的方便,可以考虑采用行政区域标准,即向陆地一侧以沿海乡镇的界限或沿海县界为标准,向海一侧则以我国所管辖海域的外界为边界来对海岸带进行界定。关于中国的海岸带面积,不同学者给出不同的答案。徐质斌、牛增福在《海洋经济学教程》中根据中国1979-1986年进行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结果得到中国的海岸带总面积为35万平方千米。高振生主编的《中国蓝色国土备忘录》中中国的海岸带面积约为251625平方千米。本文认为,两者之所以出现偏差,是因为后者采用的是海岸带管理上理解的严格意义上的海岸带,前者则将行政区划全部算在内,所以前者给出的海岸带面积比后者要大。

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的关系

鉴于国内对海岸带研究的相对缺乏,本文借鉴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对海岸界定的相关知识,对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1、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概念

(1)海岸带经济(coastal zone economy)。图2展示了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对海岸的界定,其中海岸带由近岸、靠岸的海岸带县和不靠岸的海岸带县三部分组成。美国的国家海洋经济规划(NOEP)中将联邦政府批准的海岸带管理规划中的445个郡县中所发生的经济活动定义为海岸带经济(coastal zone economy)。

(2)沿海经济(coast Meconomy)。基于对海岸的界定,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对沿海经济的界定依赖于一系列的从海洋或者五大湖向内陆扩张的地理方法。沿海经济(coastal economy)就是由美国地质调查中所界定的作为一个州的海岸带管理规划或者海岸流域县的一部分的郡县所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总和。

(3)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美国海洋经济规划办认为,海洋经济这个概念来自于直接或者间接地将海洋作为经济活动的投入品的经济活动。这个定义部分是根据产业的定义(比如,深海货物运输),部分是根据地理区位(比如,临海小镇的旅店)来进行界定的。因此一个机构是否包括在海洋经济范围内,包括两种可能。第一种可能是该机构被包括在某个产业中,而且该产业的活动明确与海洋有关。第二种可能是该机构位于某个产业中,该产业活动部分地与海洋有关,并且该产业布局位于靠岸的行政区内。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海洋经济位于沿海地区(coastal regions),而有些海洋经济(比如,某些船舶制造和海产品零售商)则位于非沿海地区(non-coastal regions)。

2、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海洋经济异同

(1)覆盖的地理空间。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与海洋经济三者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中内陆经济就是A所代表的区域,其经济活动全部在内陆进行。

在美国沿海经济是由B+C+D三部分构成。B+C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狭义的沿海经济,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中所统计的经济活动均为陆域经济活动。我们所关注的海岸带经济则是C+D这两部分构成的,而海洋经济则由D+E构成。下文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沿海经济都指的是广义上的沿海经济,即由B+C+D三部分构成。其中的重叠部门D恰恰体现了海岸带这个特殊的空间载体的重要作用。A+B+C+D+E这五部分之和则构成了陆域、海域经济之和,这与我们常见的国民经济统计核算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A+B+C+D+E将海域经济纳入了核算范围。在我国,A+B+C+D这四部分经济主要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予以反映,而D+E部分则体现在《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海岸带经济被包括在广义的沿海经济中,或者说海岸带经济是沿海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2007年,美国沿海经济总量高达11.4万亿美元,其中靠海岸的县(shore-adjacent counties)创造了5.7万亿美元。

海洋经济(ocean economy)和沿海经济(coastal economy)活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直接或者间接将海洋(或者五大湖)作为投入品的经济活动的总和,而后者是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因此,海洋经济是通过投入关系来界定的,沿海经济则侧重于从地域空间来界定。一些沿海经济活动属于海洋经济,但是沿海经济包括更加广义上的经济活动。通过表3比较我们发现,美国海洋经济(包含海岸带经济)无论是在机构数量,就业人数、工资总额还是在GDP总量上,都远远小于沿海经济。

至于海岸带经济在沿海经济中所占比重,我们可以以纽约州为例进行说明(见图4)。美国海岸(coast)的界定中,将岸线邻近县和非岸线邻近县划入海岸带。以此为标准,如果从直接GDP的角度衡量的话,则海岸带经济在美国纽约州2004年的沿海经济中所占比重高达71%。据此我们可以推算整个美国海岸带经济在沿海经济中的比重。

(2)依托的自然资源。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和海洋经济之间的第二个差异是经济活动发生所依托的自然资源不同。地处不同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过程中拥有的资源禀赋自然大不相同。以海岸带为例,海岸带是包括陆域和海域在内的立体空间。由于海岸带所特有的空间属性,海岸带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气候及生态系统,海岸带自然资源展示出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相互交叉、融合的特点。以中国海岸带经济为例,中国的海岸带经济依托的就是海岸带的空间资源、沿海港口资源、滩海油气资源、海洋水产资源、海水资源、滨海矿砂资源、滨海旅游资源以及海洋能资源等。相比较来说,沿海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陆地资源,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依托海洋资源,海岸带经济发展则是将陆地资源和海洋资源有效地进行了结合。

(3)承载的产业类型。依托不同的地理、经济空间,秉承不一样的自然资源,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海岸带经济所承载的产业类型也并不相同。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所承载的产业类型之间的差异(见表4)。

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不同的是,海岸带经济所承载的产业类型由于独特的地理空间、多样的自然资源呈现独特个性,其中某些产业具有海岸带的原发性产业特征。海岸带的原发性产业是以海岸带原有的不可替代性资源、地理和环境特征而生成的若干产业。就海岸带的资源特征而言,海岸带处于海洋和陆地的交界,既可以直接获取海洋中的生物、植物和矿物等资源,又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间接获取海洋中的石油、有机元素和无机元素等资源,发展海洋渔业、海水养殖、近海石油开采、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产业。就海岸带的地理特征而言,以海岸线为基地面向广阔海洋运输的港口是海岸带地理特征最为有利的条件,围绕港口集聚起来的工业制造业形成临港工业。就海岸带的环境特征而言,依托适宜的气候和优越的环境,可以开发原生性的滨海旅游产业,并围绕滨海旅游产业向上下游扩展,最终形成滨海旅游服务产业体系。

(4)发展的空间载体。无论是海岸带经济、沿海经济还是海洋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空间载体。空间载体功能的发挥,能够有效发挥海岸带或者沿海、海洋的自然资源优势,为各自所涵盖或者依托的产业提供实体空间。1990年开始实行,主要是为北美自由贸易区(NoA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NAFTA)涵蓋的美国、墨西哥以及加拿大提供测量经济活动的共同标准。从2000年开始,美国所有的产业都采用北美产业分类标准。SIC(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就是标准产业分类法,1930年开始实行,为政府部门统计数据制定的界定产业的标准。与NAICS相比,SIC主要关注的是什么被生产出来了,而NAICS则更关注产品和服务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美国等先进临海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海岸带城市(沿海港口城市)是海洋经济、海岸带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相比较来说,沿海经济在空间载体选择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它既可以依托海岸带城市,也可以依托沿海地区的内陆城市。但是对于海岸带经济和海洋经济来说,港口空间载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将为这些经济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推动力。沿海港口除了开展以海洋运输为代表的经济活动以外,同时可以通过港口价值链的延伸,从事高附加值的港口业务,更好地发挥港口产业的诱发功能,实现沿海港口与沿海城市的协同发展。

结语

海岸带作为陆海产业互动发展的空间载体,既承载着我国沿海经济产业转型和升级的重任,同时又肩负我国海洋经济开发的历史使命。基于海岸带发展海岸带经济为我国陆海经济互动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了解并掌握海岸带的正确定义及其空间覆盖范围,从地理空间、自然资源、产业类型、空间载体四个角度对海岸带经济与沿海经济、海洋经济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从理论角度更好地把握好海岸带经济、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

上一篇:汶川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致辞下一篇:神奇的货币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