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模拟情景题

2024-06-16

班主任模拟情景题(通用7篇)

篇1:班主任模拟情景题

如果你是本公司的业务员,你在一辆载着一车过期的面包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卡车上,准备到偏远的地区把这些面包销毁,但在半路遇见了一群难民,他们十分的饥饿,难民把路给堵住了,当场还有刚刚赶来的记者,那些难民知道车里有吃的。请问你,你会怎么样处理这件事情,既不让记者报导我们公司把过期的面包给人吃,又让难民可以吃掉这些不会影响身体的救命面包。

注:车不可以回去,车上只有面包,不可以贿赂记者。

这种面试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它主要是考察面试者的观察能力、应变能力和处事能力。虽然没有标准答案,但回答还是有优劣之分的,下面给出几个回答并作点评。

答案

【答复一】“不劳者无食”,临时决定雇佣难民到山区为公司销毁过期面包,并告知他们:1、过期面包不会影响身体;2、公司将支付一定的金钱或为难民申请救济以作为他们为公司销毁过期面包的报酬。将上述决定告知记者,并通过记者向社会呼吁:关注难民,关注失业人员。

【点评】85分。答题者有急智,很灵活,有一定创意,考虑问题比较周到。不足之处:“组织难民销毁面包”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另外,题目中明确指明要“让难民可以吃掉这些不会影响身体的救命面包”,答题者明显疏忽了这一点。这说明答题者的信息管理能力方面有欠缺。总的说,此人很适合外部环境变动较大的工作,建议在公关部、企划部工作。

【答复二】先让记者拍难民,然后再让记者拍我们销毁面包的场面,(当然只是销毁小部分面包,然后倒在路边其余的大部分面包),然后我用车子把记者全部拖回去,得,剩下的就难民自己看着办吧。

【点评】50分。答题者缺乏社会经验,喜欢想当然,记者不太可能参与这样的作假活动。另外,用作假的手段欺骗公众说明此人价值观有问题,不可聘用。

【答复三】我会把面包给难民吃。我还要问记者:如果你是难民你吃吗?如果你是我你会看着他们挨饿吗?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是永远不过时的。

【点评】60分。答题者很果断,有较强的道义感正义感,观察问题也比较全面,但是很难保证不会把记者不把“可口可乐公司把过期的面包给人吃”这件事报道出去。给60分是因为答题者具有合格的道德品质,可以进一步培养。

【答复四】就我个人认为,此事具体的难度是:

1、过期食品的发放会给记者以口舌;

2、不良的发放与操作手段的不合理会影响企业信誉;

3、从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说,解决难民的生存问题是每个人最起码的人道主义的体现;

4、从个人的角度来说,临时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具体表现。具体解决方法我观点如下:具体思路是利用此契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树立企业美誉度。

1、电话请示上级如何利用此次机会,遵循企业制度。在获取同意的情况下;

2、和记者作好沟通,将食品发放给难民,虽是过期食品但不影响身体,即解决了难民的吃的问题,又解决了食品的销毁问题,一举两得,如果沟通有效,还可以形成好的报道,必要是可采取行贿的手段,大肆宣传;

3、事后继续申请总部,再拿出一定的费用继续作好救济的工作,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在此地区作好更为广泛的宣传,培养公司的美誉度,以及市场的前期培育;

4、通过此事和地方政府建立关系,为将来在此地区产品的推广提前培育合作的平台;

5、此事件具体的处理的基础是建立在和上级真实的请示与汇报和良好懂得沟通以及费用的预测,要综合考虑投入与产出比,最终目标是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培育公司的美誉度。

【点评】70分。对问题的分析比较全面,答题比较沉稳,思路清晰。不足之处:回答没有新意、且审题不清(题目规定“不可以贿赂记者”)。

【答复五】坦率地告诉记者和饥民,面包是过期的,但是食用后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当众吃一个。然后,看着记者“尊敬的记者先生,正如您看到的面包是过期的,不过仍然可以食用。不过即便如此,公司也不能将过期的食品提供给公众。因为,这样的行为,若传出去将影响公司的声誉。而我本人也将被公司辞退。”此时意味深长地看着记者,看他的举动。他多半会提出情况紧急要灵活应变之类,于是,你就表示赞同,然后邀请记者协助你分发面包。会把面包给难民吃。我还要问记者:如果你是难民你吃吗?如果你是我你会看着他们挨饿吗?社会道德放在第一位是永远不过时的。

【点评】85分。答题者很老练,考虑问题比较周到,“把球踢给记者并拉起下水”这是很有创意的主意,而起可操作性强。此人适合管理和公关岗位。

【答复六】告诉记者和饥民,面包是过期的,但是食用后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并当众吃一个。然后,让饥民吃面包。此时记者如果拍照,就谁他去。但一定要打听清楚记者是哪家报社的。回到公司,向上级汇报此事,并立即要求公司“辞退”自己。向各大媒体诉说自己为了让饥民不挨饿而被公司辞退的事情。(事情的经过当时在场的记者可以证明)。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舆论导向自然是向着被“辞退”者的)。公司高层出面,宣布重新聘请被“辞退”者。并奖励

他和辞退他的业务主管,理由是两人做得都对。这样公司“严格要求质量”和“回报社会”的良好形象就确立了。

【点评】90分。答题者创意十足。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到过程如此复杂的计划实在不容易。很适合到企划部。

篇2:班主任模拟情景题

答案

目前,许多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过了工薪阶层的购买能力,往往一个月的工资还买不起一平米的房子,而在房价逐月甚至逐日升高的情况下,很多人又不得不将自己多年的积蓄用于买房,并且在银行巨额贷款的压力下,成为房奴。

目前房地产热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国家的土地面积有限,人口众多,人口平均住房面积较为紧缺;

其次,一些房地产商囤积居奇,恶意的哄抬房价;建造豪华住宅或利用其他服务,增加房价;

第三,政府部门对房地产用地实行拍卖,在一定何程度上也提升了了房价;第四,由于房价的逐日升高,买房人买房成挤堆现象。

篇3:历史情景题和探究题解题初探

一、图片题

图片题的设计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历史图片让我们重拾历史的碎片, 分析图片包含的信息, 了解相关的历史内涵, 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体会不同历史时代的发展特点和潮流。也可利用现实中的一些图片场景, 让我们了解、关注、分析、思考身边的历史, 寻找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例题:文物是历史文字记载的重要补充, 仔细阅读下列文物资料, 回答问题。请回答: (1) 判断文物一出现的大致时间, 你认为这一文物在当时是否很普遍?说明理由。 (2) 结合史实说明《民报》创刊的主要目的。为实现这一《民报》创刊的最终目的, 报纸的创立者们进行了哪些努力 (至少两个史实) ?结果如何? (3) 与文物一相比, 文物二的出现说明了哪些历史进步? (4) 文物三对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与文物一、二相比, 文物三有何特点?

本题以一组文物图片为载体命题, 解题时要先提取文物所反映的信息及与所学知识的结合点, 再根据设问有针对性地答题。文物图还可以设计成研究性试题, 要求我们从中提取信息。在解答图片题时, 一要读懂、读全、读准图片信息, 二要找出图片信息与设问、图片信息与教材的结合点, 寻找答题要点, 三要规范答题, 有得分点意识。在学习过程中, 可以充分关注图片资料, 运用教材上各种图片设计题目进行训练, 提升我们读图能力、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能力、分析表达能力。

二、情景题

情景题从命题素材的选用看, 介于用课本文字叙述与用史料表述之间。这种命题形式, 可以使试题所测试的内容更加贴近我们的学习经验。从评价层次上分析, 由于情景题提供的是一段经过改写的资料, 而且多与课本的叙述有关, 但又不是直接抄录课本文字, 因此在评价层次上一般属于理解层次。设计时可以设计让我们置身其中的情景, 也可置身事外。

例题:公元前356年, 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一天, 在咸阳城内, 一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大声宣读变法法令:“ (1)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2) 按照在前线杀敌的军功大小, 授予爵位和相应的耕地、住宅和官职, 没有军功, 就不能享受贵族特权。 (3) 凡是努力从事农业生产, 多缴租者, 免其徭役。 (4) 建立县制, 全国分为31个县, 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管理。”听了这些法令, 人群中议论纷纷。 (1) 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地主, 你对法令中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2) 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旧贵族, 你对法令中哪一条措施最不满意?原因是什么? (3) 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 你对法令的看法如何?

【参考】 (1) 承认土地私有, 自由买卖, 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奖励军功使我能得到以前只有奴隶主贵族才能享有的爵位、官职;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2) 对按军功授爵这一条最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 就不能享受本可世袭的贵族特权, 严重损害我的利益。 (3) 对改革表示欢迎。因为奖励农耕, 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 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同时, 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能让我安定地生产生活。

解答情景题时一要准确把握情景所反映的信息, 二要找到与教材的结合点, 根据设问、充分依据教材寻找答题点, 三要规范答题, 这与传统题的要求是一样的。在教学中可以编制情景题进行训练, 但要注意模拟的情景必须符合历史实际, 要提供足够解题线索, 叙述的文字也不能过于冗长, 等等。

三、探究题

这是一种开放性的题型, 可以利用一些史料考查我们的探究能力, 也可利用学术争论之处考查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题:对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过程, 西方学者存在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沃勒斯坦认为:“15世纪末16世纪初, 一个我们所说的欧洲世界经济体产生了……现代资本主义的技巧和现代科学技术……使这个世界经济体得以繁荣、增殖和扩展。”弗兰克写道:“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的, 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 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 也许是世界创造了欧洲。”问题: (1) 两位学者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2) 你持什么观点?请结合史实扼要阐述。

篇4: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___________It is on the table over there.

A. Im sorry.B. I beg your pardon?C. Yes, you can.D. Help yourself.

2. —Hello, City Star. ___________

—Hi. This is Kelly Watson. Todays newspaper wasnt delivered to my house.

A. How can I help you?B. Who are you?

C. 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D. How are you?

3. —Well, Im really tired and hungry.

—___________Anyway, we can do it the first thing tomorrow.

A. You must be kidding!B. Lets call it a day then.

C. Think nothing of it. D. Im sorry to hear that.

4. —Whats the chemistry homework Mr Brown gave us today?

—___________Ill look it up in my notebook.

A. Just a minute. B. Sorry, I dont know.

C. What do you mean? D. Of course.

5. —Im very disappointed in my next-door neighbour.

—___________I think he is an easy-going person.

A. Thats too bad!B. How come?C. It cant be true.D. Forget it!

6. —Are you going to Janes birthday party, George?

—___________I wouldnt miss it for anything.

A. Of course.B. I cant agree more.C. What about you?D. Sorry, I wont.

7. —Whats the matter?

—___________. Its just that when I lift my right arm up, I get a sharp pain here in my chest.

A. Im sorryB. Nothing reallyC. Bad luckD. Not at all

8. —Maybe she got angry. Youd better keep the house in order.

—___________? I still dont like her, neither do I care.

A. What forB. So what C. What if D. How come

9. —How do you find the food in this restaurant?

—___________. We could have found a better one.

A. Just so-soB. Dont mention itC. Forget itD. Go ahead

10. —Whenever they have a dance, an outing, or a social gathering, they invite my friends, but they just leave me in the cold.

—___________But have you thought about why?

A. Sorry to hear that.B. How come?C. Really?D. Never give up.

11. —Daddy, how do you like it if I buy an iPad for my mothers birthday?

—___________Your mother has been dreaming of having one.

A. It couldnt be better. B. What for?

C. What a surprise! D. Let me see.

12. —Thanks for coming to pick me up. I dont know what I would have done without you.

—___________. Its the least that I can do for you.

A. Its my dutyB. Far from itC. Dont mention itD. With pleasure

13. —Could you help me get this paper typed within half an hour, Miss Jane?

—___________. I can finish it.

A. My pleasureB. It takes timeC. Think nothing of it D. No sweat

14. —You look so depressed. ___________

—Ive got my wallet lost with all the money as well as my cards.

A. How are you?B. Whats up?C. Come on!D. Cheer up.

15. —You have made a lot of mistakes in the exam.

—___________I checked it several times.

A. So what?B. Im afraid not.C. Whats up?D. You must be joking!

16. —Im taking my listening test tomorrow.

—___________!

A. Cheer upB. Good luckC. What a pityD. Congratulations

17. — I think you should phone John and say sorry to him.

—___________. It was his fault.

A. No wayB. Not likelyC. No chanceD. Not at all

18. —How about having a cup of coffee? We have half an hour before the movie.

—___________. Whatever you want to do is fine with me.

A. It just dependsB. Its up to you C. That sounds lovely D. Glad to hear that

19. —Jane, I am sorry I used your dictionary when you were away just now.

—___________.

A. Thats all rightB. Its a pleasureC. You are welcomeD. Never again

20. —Im worrying about the test tomorrow. Im afraid I cant get a good grade this time.

—___________! Im sure youll make it.

篇5:班主任素质大赛情景答辩题集锦

题目一

1、案例简述:学生每天中午都吃学校的盒饭,一天,班主任发现垃圾桶附近饭盒扔得到处都是,就请在场的同学清理。可在场的同学却说:“这事一直是小东在做,我不管!”小东是刚从外校转来的,家境很贫寒,人也很老实。

问题: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教育学生?

参考答案:老师与在场的同学一起清理干净。事后再找机会与学生谈心,或以班会或其他形式,让学生明白:A.要保护环境卫生。B.同学之间是平等的,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C.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关爱。

2、评委提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如何对待不同境遇的学生? 学生之间是平等的,班里的卫生工作应该是大家分着做,这样可提高学生对班级的荣誉感和责任意识,对于家境等各方面有困难的学生,班主任更应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多加关心,给予温暖,消除自卑心理,避免同学歧视,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互相关爱的和谐氛围。

题目二

1、案例简述:班上张强和汪波打了起来,被值日老师抓到班主任处。班主任问原因,张强和汪波异口同声的指责对方,强调自己的道理。

问题:(1)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2)你如何认识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参考答案:(1)先耐心听学生谈事情的经过,弄清楚事情真相,从中判断各自承担什么责任。再让学生谈打架的害处;之后让学生讨论他们各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2)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具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能实现。” 当今学生自我主见比较强,很有自己的思想,所以有一部分学生会不听别人的劝告,包括家长的和老师的,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和做自己的事。因此,加强学生的自我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悟出道理来,而不是老师苦口婆心的说道理。自我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比如: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2、评委提问:你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引导学生自我教育的?

盐山中学选手曹蕾选手回答:自信疗法、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调节自己的情绪、自我反省等。

题目三:

1、案例简述:班上有“四大金刚”,一个班干部,三个课代表。有的同学反映,他们四个很团结,个个都很牛,谁给他们提意见,不仅听不进去,还可凶了。

问题:(1)你认为该怎么做?(2)班主任如何看待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参考答案:非正式群体是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对学生的心理品质发展乃至日常学习、生活极具影响力,值得老师们注意。如果非正式群体的价值取向、目标、行为规范与班集体一致时,会对班集体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值得我们重视的是,非正式群体也有偏离集体、偏离正确舆论的时候,这时就要求我们教育者适度介入,适度引导,将其纳入班集体的发展轨道。而对于对立(反抗)型的小群体成员,教师更应当更多的关注、接近和亲近他们,发其闪光点,及时强化,作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切忌简单、粗暴。对于各类非正式群体,我们可以:(1)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2)利用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集体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议。(3)培养、培训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管而有效的班干部集体。

2、评委提问:某小学班主任任命班长采用学生投票选举定期更换的方法,结果一位学习纪律都比较差的同学连续两任当选,教师的调查的结果是该生提前用各种手段拉选票所致。请问你认为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处理?

盐山镇选手邢丽艳回答:(1)做该生的工作,使之明确“班长”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肯定该生愿意当班长的积极动机是好的,更要珍惜同学们的信任,利用这个职务为同学服好务,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树立自己的威信,真正成为有号召力的领导。(2)改变班长的任命方法,能者上,庸者下,树立正气抑恶扬善。

题目四

1、案例简述:有一天早晨当我来到教室,听见里面吵吵闹闹,推开门一看,只见两个女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见之势。我当时非常生气,本想冲过去严厉批评她们一顿,但理智告诉我,这时她们正在气头上,万一弄不好,她们同我顶上了,那可下不了台。于是,我咳了一声,同学们见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装作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笑吟吟地指着窗外的稻秧道:“稻花香里说丰年”,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情不自禁地“哇声一片”。

问题:(1)请评价该班主任的做法?(2)你是如何处理类似事件的?

参考答案:班主任机智地用学生熟悉的诗句把窗外的水稻与现场的情景串起来,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淡化了火药味,避免的了师生之间的尴尬,体现了教育的艺术性。事后老师也要看看有没必要再找两位女生了解情况。

2、评委提问:如果学生和你当场顶撞起来,你会怎么处理?

选手宫伟伟回答:我认为,应该一分为二的来看待。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到:“教育需要管理,管理需要方法。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如果当众发生冲突,和你顶撞起来,你可以抓住这个契机,杀鸡给猴看,这当然需要教师的智慧,要让所有学生对你服气。

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因为当时都比较情绪化,容易言辞失控。如果处理问题上仍然运用简单粗暴的方法的话,会使学生受到伤害。静下心来,过一段时间,滞后处理(当然不是秋后算账),和风细雨地和学生谈心交流,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而不是去讽刺、挖苦、训斥,这样学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就更好。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题目五:

1、案例简述:班长是个重要角色。选谁当班长啊?最后我把目光停留在小华身上,小华的品性、威信„„都合适。我向小华讲了我的想法,她默默无语。直到最后,也没有回答我。当天晚上,我又接到小华妈妈的电话,小华妈妈说了许多理由,拒绝了我。

问题:(1)如果是你接下来怎么做?(2)你怎样建立班委会的?

参考答案:做她妈妈的工作,让她明白,她的孩子很优秀,做班长是对她的进一步的锻炼和培养。2.先要在班上明确班委会的组成及分工,然后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法组建班委全,再次要经常培养班干部。

2、评委提问:您会把建立班委会作为转化后进生的契机吗?

每一个差生都想改变自己,虽然有的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他们的思想较为活跃,头脑灵活,反应灵敏,具有较大潜能,有些后进生甚至有某些方面的特长、才能。在班会、团队活动发言和班委会组成上,注意多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和位置,使他们时刻感受到班级的团结、友爱、平等和温暖,没有歧视、冷漠和偏见,使他们时刻感受到自己对班级的价值,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影响和帮助,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班风的建设,集体意识、团队意识的培养,对于后进生来讲更为重要。

题目六

1、案例简述:学校举行篮球联赛,我班有绝对的实力取胜,全班同学都很兴奋。可决赛时,由于队员们轻敌、对手实力也确实很强,所以我班比分的落后,学生情绪有点焦躁;中场休息时,我班啦啦队的助兴表演又遭到对方的无故起哄,虽然同学们都很生气,但是当对方的啦啦队上场时,我班学生还是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更用力的为场上队员加油,场上的队员也在奋力地拚抢,力争缩小与对手的差距,可是结果还是输了。同学们泪流满面,默默无声地坐在地上,没有互相埋怨,牵着手向教室走。

问题:(1)你怎样看待这次输球?(2)你认为体育活动对班集体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1.虽然对这次联赛有影响,但对班集体后续的发展会有良好的推动。学生充分体验了骄傲、轻敌的危害,而且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失败后没有互相埋怨,牵手向教室走、拼搏精神以及强烈的班集体荣誉感,都会推动班级各方面把发展。2.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精神,理解团结拼搏的体育精神。

2、提问:当前有一种教育观点: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观点:不打不成才。请问:现在打的这种方式真的不能用在教育当中了吗?

我在语文教学中教给孩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儿取熊掌者也,也就是说对学生适当的惩罚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建立在教师爱的基础上,但是惩罚要是适当的惩罚,不能够对学生打,现在法律规定,教师不能体罚学生,我也曾经刚参加工作时,对学生才去粗暴的方式,随着阅历的增加,我慢慢的改变了工作方式,对学生增加了爱的教育,使好多学生改变了很多坏的毛病,但是我也觉得只有爱的教育,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题目七:

1、案例简述:班上有个同学身体有一些残疾,走路有一些跛,班级有些同学常学她走路的样子,开他的玩笑,还给她起外号。作为班主任,我觉得应当批评那些不尊重残疾同学的行为。但转念一想,这样一来会伤害残疾学生的自尊心,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恰当的方法。

问题

1、请你给她找到一个恰当的办法?

2、请你说说自己对生命特点尊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通过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给学生介绍一些残疾人的成功事迹,让学生明白,不管什么样的生命特点,都有可能为社会作贡献,引以学生讨论、理解、尊重生命特点。也可以写周记,比如,“如果我是残疾人”。

2、评委提问

回答:我的做法是,把残疾学生支走后给全班同学开班会,然后在单独找残疾学生谈话。我觉得不应该把残疾学生与大家隔离开来做一提了一个问题。如果我让你开一个残疾学生在场的班会你应该如何开?

我想首先是鼓励残疾学生直面人生,举一些身残志坚的伟人的例子,如孙膑、司马迁、罗斯福、保尔、贝多芬、张海迪等一些身残志坚的人物的例子让残疾学生扬起生活得风帆,树立远大的理想。再就是乐于助人使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美德。号召学生们去关心和帮助她,从心理上到生活中都给与关心。并同时支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行为的丑恶,从内心深处挖掘这种行为内力的领会的丑恶,肮脏。我想全班同学的内心深处会得到很到的震撼的。

题目八:

1、案例简述:班主任正在认真地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话音未落,王明同学立即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这不是明摆着对老师公开挑衅吗?“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班主任竟一时语塞。

问题(1)分析王明的心态?(2)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参考答案:(1)也许他只是搞笑,也许他是故意捣乱,也有可能是公开挑衅老师。(2)冷处理,当场不要发火,可以当作没听到,甚至一笑而过。事后可以私底下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教育。

2、评委提问:王明如果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公开挑衅,老师怎么办?

老师首先应冷静,不要被学生的行为激怒而乱发脾气甚至口无遮拦。一定要冷处理。可当做没听到或转移话题摆脱尴尬境地,不过事后一定要找王明好好谈谈,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并给予相应教育,消除师生不该有的隔阂,并且以后应更注意与学生沟通,便于班级工作的开展。

题目九:

1、案例简述:自从作了班主任,他不敢有所松懈,平时从早上的早读课开始他就到班检查,中午还经常跟班上学生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晚上也要等学生全部回家后自己才回家,遇到事情总要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没做到自己该做的事情。“满以为尽到了做班主任的责任,可是有些同学不理解,认为老师跟得太紧,象监督他们一样,甚至有些同学对老师产生抵触情绪。

问题:(1)请你分析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2)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办?

参考答案: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严格管理,都希望老师与他多接触。并不是老师的“跟得紧”让学生不理解,应该从老师的工作方法上寻找产生这种问题的原因,比如师生的交流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怎么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等。

2、评委提问:作为班主任的你,你认为平日里该如何于学生相处呢?请用简短的字回答。

心、爱心和诚心 题目十:

1、案例简述:数学老师反映班上有一个姓赵的同学不知何故连续3天不交数学作业。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问他:”你为什么不交作业?“他低头不语。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他还是一言不发。”作为班主任的你火了,大发雷霆,责令小赵:必须当天把所缺作业补齐。否则„„你原以为这最后通牒一定起作用,谁知,第二天小赵不但没有把作业补上,反而不进教室上课了。这下你没辙了,可是若让他开了先例,再有效仿的,那以后教学还怎么进行?

问题:(1)请你分析该班主任的做法?(2)对不交作业的学生该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1)班主任把小赵叫到办公室,给他讲学习的意义,做作业的重要性。这些做法是没问题的;大发雷霆,下最后通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轻易发火容易激化师生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这种做法也容易使老师下不了台。(2)了解学生不交作业的原因,学生不回答,也可以从侧面去了解,比如问同学,问家长学生在家里情况等。然后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再找他谈。

2、评委提问:对不起老师这个学生就是不喜欢老师您,不愿以上您的课才不做作业。您了解到这一点该怎么办?

既然是这样,老师就要认真反思,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课的原因。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耐心和学生沟通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注意改正并提醒学生监督如果是学生对自己的误解要和学生解释清楚赢得该生谅解。总之要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只有师生和谐相处才能达成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题目十一:

1、案例:一个女学生家境不好,本人相貌也很一般,虽然为人本份,学习也很刻苦,但成绩仍不突出,别人对她也是不冷不热。她感到这个世界对她太平公平;你这样做的理由?别人那么有钱,那么漂亮,那么聪明?于是她有了轻生的念头,留了纸条就跑出去了。你找到她时,她已经在外面游荡两天。

问题:面对神情呆滞、了无生气的她,你是怎么做的?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不批评、不责骂,只是轻轻地说,你饿了吗?然后我们去吃点东西。我们一起回学校吧。你知道老师和父母是多么地着急啊(给她关心)。你在老师心目中,„„(说她的优点,给她自信)。我们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但我们有选择奋斗,自立自强的机会(给她希望)。

2、提问:你平时是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教育的?

答案:首先,上好每一堂心理课。“学会求知,学会做人”是新时代的要求,学生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这句要求班主任老师营造良好的环境,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好每一堂心理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还要用平等信任的眼光看学生,用爱心去感化他们,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从而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其次,密切联系家长,及时沟通。学生不仅是学校的孩子,也是社会的孩子,更是父母的孩子。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细微的变化也只有父母最先察觉,因此,家校及时密切沟通,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题目十二:

1、同学们议论纷纷,说张日和李诗正在谈恋爱,但你怎么都不相信,因为他们俩在各方面的表现是那么的优秀。可是,那个下雨天的傍晚,在公交车站,你竟与搂腰共伞并向对方嘴里送巧克力的张李二人不期而遇了.问题:此时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装作没看到,事后另找时间与他们阐述早恋的危害。理由是:如果当场点破或批评,会使他们很没面子,增大心理压力,甚至对老师有抵触情绪,破坏了师生感情。如果给他们面子,保留一些美好的东西,再阐述早恋的危害,他们会更容易接受。

2、提问:首先我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案例中的班主任是不称职的,他没有及时的发现学生有早恋现象。请问中学生早恋有什么危害?如何把中学生青春期时期这种男女相互吸引转化为班集体建设的有利因素?

回答:危害:(1)影响学习,磨灭理想(2)影响身心,有害健康(3)有害他人,亵渎爱情

在班上多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他们多提供接触了解的机会,吸引其注意力,斧正他们对人的欣赏方式,不管是崇拜还是仰慕,欣赏到别人的优点,不要盲目追捧。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把精力放在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方面而有效地抑制心里冲动,而且在很大的合作中有益于造成一种男女同学的和谐交往、彼此尊重、平等相待、相互关心的良好气氛中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健康升华。

题目十三:

1、案例简述:一位后进生,家长恨铁不成钢,教育的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拳脚相加,孩子越打越顽皮,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家长悲叹不已,叫你对她的孩子不要客气,即使打也无所谓。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劝阻家长,不要随便打学生;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与家长多谈教育孩子的方法,说服家长多给学生一些关心、爱护、鼓励。另一方面,与学生沟通,学会理解父母的爱,明白父母的苦心。改正缺点,让家长开心。

2、评委提问:我觉得首先把合作的精神放在首位,但是我想问,加入在第二次比赛过程中,你们班又输了,你该怎么办?怎么样安慰你的学生?

我觉得在比赛过程中,我们重在参与,我们在比赛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平常中得不到的知识或者思想,记得有人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俩一交换就是两种思想,我们在比赛过程中,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平得不到的思想和快乐,我今天也是抱着学习的思想来的,我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题目十四:

1、你带的班,在学校每月开展一次的文明班评选活动中,将近一年了,还没被评上过一次。你很着急,对照文明班的评选条件,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想想办法。会上,同学们都把矛头指向那几个后进生,纷纷指责他们拖后退,这几位后进生却不服。

问题:你会怎么做?你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先自己向学生做检讨自己工作的不足,自己承担主要责任。然后让学生明白,每个学生都有责任,让学生反省、讨论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再分析还有班上哪些工作没做好,寻找差距,找出不足,怎么去改进。理由是:老师要做好敢于承担责任的表率;教育学生勇于承担责任;让学生知道接下来工作怎么做。

2、提问:如果班上的同学对屏上的班级不服气你将如何开班会。

篇6:班主任模拟情景题

1、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东西。鼓励他们独立工作,进行创造,获取成功。‛请结合教育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网络已成为当前学生教育工作中的一道难题,对于网络是‚堵‛还是‚疏‛,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3、一位教育专家说:‚尽管有问题学生存在,但在老师的头脑里不应该有‘问题学生’的概念。‛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语文课上,有两个学生因没有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被语文老师罚站,如果你是该班班主任看到了这一现象,你将如何做?

5、班主任张老师为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当学生犯错误时,通常采用立刻叫家长的做法,请对张老师的这种做法给予评价。

6、最近班里有几个同学总爱给其他同学起外号,同学之间因此很不愉快,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阻止这一行为,建设好和谐班集体。

7、小明和小亮在课间因为一件小事打了起来。班主任问其原因,他们都异口同声地指责对方。这时班主任应该怎么做?

8、你带的班,在学校每月开展的评选活动中,没被评上过一次。为此,你对照文明班的评选条件,召开了一次班会,让同学们寻找差距,分析原因。同学们把矛头都指向了班级的几个后进生,纷纷指责他们拖后退,这几位后进生却不服。作为班主任,你会怎么做?

9、班里有一个同学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影响同学们学习。班主任老师为此多次请家长到校谈话,都没有效果,于是提出了让家长陪同孩子上课的想法。你认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如果你的班上有这样的学生,你怎么办?

10、国家民政部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中国内地从1995年之后,每年夫妻离婚的数量都在100万对以上。而这些离异家庭中,不少孩子在家长婚变时还处于中小学阶段。作为班主任老师在教育和帮助这些离异家庭的孩子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11、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你是否同意他的观念,请结合自己的教育工作实际谈一谈对‚惩罚‛的认识。

12、中央电视台曾经播放过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孩子看到劳累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后给奶奶洗脚,自己也悄悄打了一盆水端到妈妈跟前……‚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13、你认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具有哪些标志?(至少四个方面)

14、如今,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居多,不少家长因此溺爱自己的孩子。作为班主任,如何与溺爱型的家长沟通?

15、班主任李老师为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定了班规,其中,迟到一次罚款1元,不参加班级活动一次罚款2元。学生所缴纳的罚金作为班费用于开展班级活动。请对班主任李老师的做法给予评价。

16、学生李红的父母双双下岗,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可看到不少同学穿名牌、用名牌,她产生了自卑的心理。作为班主任老师,你应该如何帮助她去除心中的阴影?

17、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一份报告里面提出了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这其中的任何一个学会都离不开个体的独立性,而独立性恰恰是我国独生子女所缺乏的,那么作为班主任,我们在学校里又该怎样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呢?

18、由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现在的学生承受、面对挫折的勇气和能力越来越弱,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成为了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请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19、在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对象日益趋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今天,作为班主任,正确运用好教育批评是很有讲究的。请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批评学生应该做到几点?

20、小李老师这学期刚刚担任班主任,对于如何高效开展班级活动还不十分清楚,请你将开展班级活动的基本原则告诉小李。

21、王老师认为,班会只是众多教育形式中的一种,可有可无。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你认为班会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2、一位家长在谈到与班主任的交往时说了这样一番话:孩子在学校犯了一点错误,老师一个电话就把我叫去,让我和孩子一起站在老师面前,听老师训斥,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个侮辱。你认为,班主任和家长沟通时如何做到‚尊重家长‛?

23、做个学生信赖、敬佩的班主任,传统的‚严+凶‛已经行不通了。班主任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班主任?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24、有些同学反感班主任家访,认为老师家访就是向家长告自己的状,作为班主任你将怎样纠正学生的这一认识误区。

25、让‚班级的墙壁会说话‛是创建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请结合工作实际谈一谈建设‚墙壁文化‛的原则?

篇7:班主任模拟情景题

情境题答辩是班主任基本功比赛面试环节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一项,在权重高达60%的面试环节中,模拟情景问答、回答评委提问这一环节占总成绩的30%,该环节包括模拟情景问答7分钟,回答评委提问3分钟。情境题答辩考查的是选手的综合应变能力,它不像班会活动设计和教育故事演讲,可以按主题进行分类准备,它需要选手现场抽题、现场作答。参赛选手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具体情景,进行模拟性的体验和思考,充分运用教育学与心理学原理、德育原理以及相关教育法律法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并要紧扣评委提出的问题,补充陈述观点。

这一环节相对随机性更大,是对参赛选手的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思想、技能和教育机智的综合性考查,难度较大,要求较高。但是相信只要选手关注好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提前准备,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临场不乱、发挥自如。

一、关注江苏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赛面试的评分原则

1.基本素质评价:包括仪容仪表、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临场应变等。

2.专业素养评价:包括专业素养掌握程度、教育观念更新程度、教育目标适切程度、教育方法创新程度、教育效果体现程度等。

3.个性特色评价:包括个性表现、思路新颖、活动富有独创性等。

这一评分细则对选手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方面是选手的内功,从理论层面看,就是考查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从实践层面上看,就是考查班主任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就是选手的外在的表现,即选手的形象、仪表、语言表达及思维能力等。

全面了解评分细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评分细则要求我们选手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要在一遍遍模拟情境问答中锻炼自己的综合表现能力。

二、关注情境问答题的基本答题思路

1.判定问题:细读材料,挖掘材料中隐含的教育主题。准确判断材料反映的是班主任工作中或德育教育的哪一方面内容和问题: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是早恋问题还是班级非正式群体问题,是班集体建设方面的还是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等等,找出材料中的主要矛盾和实质,力求从不同层面找出多维角度。

2.分析问题:细致辨析材料中所反映问题的深层原因,力求做到辩证分析。从内因来讲,包括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及生理、心理特征等,从外因可以大致归结为学校原因、家庭原因、自身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分析不求面面俱到,“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可以找准一两点,准确、深入、到位地分析,为解决问题提供可靠根据。

3.解决问题:这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要求选手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准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有效的教育对策,并具有明确的教育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所提出的教育对策应具有政策法规依据、教育理论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依据,以及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等理论依据。策略最好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能够将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契机,以小见大,由个别教育到整体教育,取得较好的育人效果,最佳地体现出选手的自身的理论素养、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

4.回答追问:针对评委当场提出的问题,选手要听清题目,快速分析评委提问背后的真实意图指向或暗示信息。评委提问内容大致有三类,一类是针对选手回答过程中遗漏的内容进行的一种暗示性提问,选手此时应迅速做出反应,思考评委提问的真正用意,对自己情境分析时思考的盲点进行补充,及时挽救。第二类就是评委针对选手回答问题中所提到的某一种教育理论或教育思想,想听到选手的更进一步的思考和阐释。第三类就是另起炉灶,提问与情景题并不相关的其他问题。比如说一句教育名言让你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者评委陈述自己的教育困惑或心得,期待选手的交流等。这时,评委更多希望听到的是选手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与教育情怀,因此选手要顺应评委,恰当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关注情境问答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

1.教育理念错误。应试痕迹过重,过分强调高考成绩,经常性出现“目标生”“优等生”“后进生”等词语,甚至有些教师还会出现惩罚学生的案例。情境答辩中教师要切记:一切以学生为本,一定不能违背教育的规律。

2.角度单一,不能多角度辩证思考问题。答辩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常常是或无话而说,三言两语结束;或是一层意思反复表达,绕来绕去。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个问题要辩证思考,从利弊两个角度分析,既不要轻易否定,也不要轻易下结论。举例说明,“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我希望老师像导游……而不像园丁,修剪掉我们不听话的枝丫,最终让我们长成了只会听话的植物。你怎么看待这段话,你觉得老师应该做园丁还是导游?”有的选手认为老师应该做园丁,否定导游,并阐释理由;有的选手认为教师应该做导游,否定园丁。但我认为,最好的回答不应该是片面的肯定和否定,更好的回答应该是,老师既要做一个能带领学生在知识和人生的殿堂里欣赏风景的导游,又能做一个学生出现了错误能为学生纠正方向但是又能保持学生独立个性的园丁。当然对一些明显错误的做法和观念,该坚持己见的地方一定要坚持!

3.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一些参赛选手对问题剖析不够精准,不能一语中的,点明问题的本质所在。回答中一定要先说清楚案例反映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自律与他律、自由与规范、管理与艺术,还是品味与品牌的问题,背后的深层次东西一定要准确指出。在我参加过的情景答辩中曾有位评委追问选手:李镇西说过“教育不仅要有意义,而且还要有意思”,你怎么理解?这位选手没能及时判断这是一句强调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名言,只是一味地围绕教育意义大谈特谈,完全没能把握问题的本质。

4.口号式的呼吁过多。误把教育名家的只言片语代替教育理念,套用教育名言贴标签现象泛滥。如在笔者做评委的经历中,苏霍姆林斯基的“最好的教育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是引用率最高的教育名言,雅斯贝尔斯的“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等,也被很多选手引用。

上一篇:水痘日记(一)300字作文下一篇:小学生升旗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