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教学反思

2024-06-15

渔歌子教学反思(精选12篇)

篇1:渔歌子教学反思

《渔歌子》教学反思

《渔歌子》是唐代词人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中,我紧抓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词的意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发现美景,体会诗中美景

词中所描绘的江上渔舟,两岸红桃,雨中青山,天空白鹭,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所以在教学时我通过图片、录相充分地让学生进入到景美人爱的意境,让学生与诗人产生共鸣,更深刻地体会诗人的情感。

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气氛

课堂是师生一起探究新知的一个领域,而学生学习的精神面貌又取决于课堂的气氛,因此我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氛围,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不露痕迹却不忘引导,学生也在笑声中、沉思中、感动中一起领悟。

三、谈话交流,拓展加深体会

以往教学诗词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通过逐字逐句理解意思,但这样显得呆板而枯燥,我先让学生读词圈出景物,理解了诗歌的基本内容,再通过想象画面对词入座落实了字形、词义,整体结合起来,又把整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避免了单调地解释诗意。再让学生由画中提到的景物想开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让词的内容内化为每个学生心中的画面。通过学生的用心感受,对词有新的认识以后,再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而结尾的拓展,学生也能比较容易地抓住重点的字词进入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同时通过对比也更加深对该词的理解。

四、悟写结合,拓宽想象空间

一篇教材要尽量大的发挥它在本位上的教学价值,而该词就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从单调的字面表达到色彩明丽的直观画面,从枯燥的文献资料到词中对话的深刻体会,这都是学生发挥想象,让思想深入其中的过程。为此,我在课上积极让学生图文结合,充分展开想象,使每幅生动的画面内化为语言,很好的巩固了内化语言的功效。

篇2:渔歌子教学反思

因此本课的教学中,我没有像以前那样逐字逐句的翻译,没有一问一答让学生回答,没有过多讲述,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恰当的引导,丰富的地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为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味,节奏,体验诗人的情怀,“读”“想”结合教导学生学习诗词不但要读还要思考,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展开想象,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体会写作意图,从而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多种读的形式,从一开始的指名读,范读,小组比赛读,分角色读到后面的配乐听读,师生对读等。达到在多种朗读形式中品赏佳句,体味情感,入情入境,熟读成诵。增加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在诗词的学习中采用让学生闭眼想象画面的方法。问你看到了什么景色?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味道?在启发想象下,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回答的十分踊跃,不仅仅看到了诗词中连绵的西塞山,自由飞翔的的白鹭,盛开的桃花,潺潺的流水,肥美的鳜鱼,青色的箬笠,绿色的蓑衣,细细的春雨;听到了鸟鸣,闻到了桃花的花香,流水,风声,鱼的游动……学生陶醉的眼神,动情的描述,给我描绘出一幅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声色合一,相得益彰的唯美画面。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不仅可以丰富对词的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古诗词的学习一定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本节课我对张志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进行介绍,出示了张志和的兄长张松岭写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均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力浪起且须还。)这首词,并设计了和学生一起对诗词的环节。学生完全被带入了两首诗的意境中,最后有介绍张志和是一名直钓者,又问:“张志和钓到了什么?”学生立即答到:“钓到了快乐,钓到了闲适,钓到了自由……在此情此境中,学生深刻的感悟了,品出了“钓”中情。

篇3:渔歌子教学反思

第一次执教对象是给四年级的学生。

教学实录:

师:张志和不仅是诗人、画家,还精通音律。16岁,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官,从此再也不做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

(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师:这样吧,我当哥哥,你们就是张志和。咱们来一次作诗和诗吧。

师: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且须还哪!

生:不须归呀!

师:弟弟啊,为何不归?(指名说)

师:是啊,张志和在太湖边上修了一座茅草屋,他每天清晨打开窗,就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每天出门时,也可以看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他过的是“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生活啊。

他早就厌倦了朝廷的争斗,流连于山水之间,据他的好朋友颜真卿记载,张志和的渔钩是没有鱼饵的。钓鱼要放鱼饵,鱼饵放了,鱼才会上钩,没有鱼饵,钓得到鱼吗?鳜鱼会上钩吗?

张志和却说,他钓着了很多很多。他钓着了什么呢?

生:心情,

师:对,心情,什么样的心情呢?

生:悠闲、自在。

师: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也只有这样清闲飘逸的心,才会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

第二次执教的对象是六年级的学生。

教学实录如下:

师:垂钓,正是有这样丰富的内涵,所以,就有很多写垂钓的诗歌。

(课件出示:绝句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配情景图))

师:请大家读一读。

学生齐读

师:你的脑中一定有了很多问号。

生:为什么诗人要在大雪天去钓鱼?

生:他在这样的天气钓鱼,能钓到吗?

生:他钓鱼时的心情又是什么样的呢?

师:大家问得很好,我们就来想一想,诗人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我们刚学的《渔歌子》,诗人在美丽的春天垂钓,有美丽的景色,那是自由自在。这首诗诗人在大雪中独自垂钓,应该不是很开心吧?

生:我从“孤舟”“独钓”这两个词中,感觉他好像很孤独,因为没有人陪伴他。

生:严寒的冬天,人们应该在家避寒,他去钓鱼,一定是因为孤独、郁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的确,诗人柳宗元在这首诗中表达的就是孤独、郁闷的心情。你看,同样是钓鱼,表达的心情却不一样。像张志和一样,他的生命经历不同,对“垂钓”也有不同的体验,所以就有了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诗歌。要读懂这些诗歌,我们得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

【教学反思】

同一首词,因为面对不同年龄的学生,在进行拓展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设计,但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从中我们也深刻地悟道一些教学的原理。

一、语文拓展因生而异

上面的两个拓展,都是循着《渔歌子》这首词生发出来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为了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第一个拓展,因为四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较低,所以采用诵读的方式,拓展阅读《和答弟志和渔父歌》,让学生感受到诗人不愿归去的心情,体会诗人悠闲自在的心情。第二个拓展,是拓展阅读《江雪》,理解《江雪》中的情感,就只能是面对六年级的学生,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一定的梯度,可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不考虑年龄的因素,随意安排拓展,有可能会让学生无所适从,达不到拓展的目的。

二、语文拓展有根有据

说到拓展,有时让人茫然,不知如何拓展,会出现盲目的拓展。其实,语文的拓展是有依据的。语文的拓展源于教材,因为教材是课程标准的体现,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凭借。我们进行拓展,是拓宽语文学习的面,是把学生从有限的教材学习引向广阔的资源学习。所以这种拓展,就要以教材为依据,进行链接,这样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如上面的拓展,第一个是从《渔歌子》的作者引出的他哥哥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第二个则是从理解主题引出柳宗元的《江雪》。

三、语文拓展有边有岸

面对一些漫无边际的语文拓展,甚至有些学校,把语文拓展作为特色,大量地给学生拓展无限多的语文资料,以致大大超过教材本身的数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难度,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背离了拓展的初衷。我感觉拓展一定要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时间等因素,有限度地进行拓展。

四、语文拓展非富多彩

语文拓展学习应该丰富多彩,有文章拓展阅读、有实践活动拓展、有学习交流、有动手体验等。这样让语文的趣味性显现出来,使学生真正地喜欢语文,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把拓展作为重要一点提出,我们应该积极探索语文拓展的有效策略,设计一些切实的案例,方便一线老师学习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志和.渔歌子[J].小樱桃(好少年),2012(4).

篇4:《渔歌子》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这个学期,我们学过一首词,叫——

生:(齐答)《忆江南》。

师:哪位同学能自信响亮地背给大家听?

生(1)背得流利,但缺乏感情。生(2)能有感情地背出来,得到全班同学的掌声。

师: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生回答,师作补充: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师: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词《渔歌子》,作者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多媒体出示课题,请生齐读课题。

生读:渔歌子(zǐ) 。

师:同学们,渔歌子原本是一首曲子,后人给它填了词才成为词牌名,这里子应读轻声zi。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二、初读课文,字字落实

师:词的词牌名与内容一般没有关联,但有些却有联系,如,张志和的《渔歌子》就是描写渔翁的生活,表现了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这首词。注意,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要注意把词读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这叫“字字落实”(板书这四个字)。

生:(齐答)明白。

(开始自由读《渔歌子》。)

师:(课件出示《渔歌子》)好,谁来读一读《渔歌子》?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字音读准了没有。

生(1)读得很流畅,没有错别字。

师:这么短的时间能读得这样通顺,真不简单!“西塞山”的“塞”是多音字,念sài,“白鹭、鳜鱼、箬笠、蓑衣”四个词语中都有生字,但她读准了,做到了字字落实。谁再来读一读?

生(2)读得一字一顿,很有表情,但把“不須归”的“须”读成了“顺”。

师:这位同学,老师特别欣赏他读诗时摇头晃脑的样子,有些老夫子的味道,但“须”左边是三撇,像老爷爷的三缕长须在飘,可别读成了“顺”哦。还有谁读?(大部分同学都举手)。

师:想读的同学这么多,那好,我们一起读,开始!

生:(齐读)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字音都读准了,有不理解的词义吗?

生:老师,其他的我都明白,就是不知道箬笠和蓑衣是什么东西?

师:有疑就问,非常好,哪位同学能给他解答?

一生举手答:箬笠和蓑衣都是用竹叶、草等制成的防雨用具。课文后面的注释都讲到了。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同学们,你们还从哪看得出来它的词义?

生(1):我从箬笠和蓑衣这两个词的偏旁能了解它的意思。

生(2):我从课文的插图中看明白的。

生(3):我从后一句斜风细雨这个词明白这是防雨用具。

师:这是联系上下文解词义的方法,同学们说的都是我们辨析词义的好方法,听了你们的发言,老师真佩服同学们,语文功底真扎实!

师:好了!看来第一关难不倒同学们,我们就加大难度,冲关第二个层次。

三、再读课文,朗朗上口

师:古诗词特别讲究音律和节奏,读的时候要有板有眼,抑扬顿挫。如前面同学们读的《忆江南》,请同学们听老师读出它的韵律和节奏。(师边打拍子边读,让孩子们感受词的节奏感)。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这就叫“朗朗上口”(板书这四个字)。现在请同学们运用刚才老师教给你的方法读出《渔歌子》的节奏,把词读得朗朗上口。

(生开始饶有兴致地读)。

师:刚才老师看同学们读得甚是投入,现在特别想听一听同学们是怎样读的,谁第一个尝试?

生(1)读。

师:很棒,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西塞山前”的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还注意到没有,他在读“桃花流水鳜鱼肥”和“斜风细雨不须归”时,哪儿停顿了?

生:“桃花流水”“斜风细雨”的后面都停顿了。

师:你们都听出来了吗?

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就叫有板有眼。像词人一样读。来,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第二关顺利闯过,我们班同学真了不起,一点就通啊!相信下一关同学们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四、三读课文,历历在目

师:古人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张志和的《渔歌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什么魅力让它流传千古?读时就要做到“历历在目”(板书这四个字)。下面,老师读词,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师配乐朗诵《渔歌子》,学生静听想象。)

师:同学们,你们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谁来说一说?

生(1):我看到了一座山,叫西塞山,山前一行白鹭在飞翔。桃花开了,小河的流水里,鳜鱼长得肥美。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生(1)读,读出了一种快乐的心情。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2):一个人戴着箬笠,披着蓑衣,在斜风细雨中被眼前的美景陶醉,舍不得回家呢。

师:你把你的感受读一读吧。

生(2)读,读出闲适,流连的韵味。

师:这么美的画面,这么美的词,最适合用美读了。请同学们再次齐读,要读出自己不一样的体会。

生:(齐读)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师: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老师似乎看见张志和来到我们身边了,老师真想再听一听。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多媒体出示课件,关于这首诗的动画,配乐。)

师深情款款地解说:晨曦微露的早晨,诗人缓步来到西塞山脚下,独坐于桥头溪畔,眼前那高飞的白鹭啊,那漫山遍野的桃花,还有淙淙的溪流声,如何能让他不陶醉?如何能不留连忘返呢?斜风细雨中,他只是一遍遍浅吟低唱……■

篇5:《渔歌子》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让学生从凝练简洁的诗句中,驰骋想象,理解诗意,领会诗情呢?以上教学片段,我注意让学生从诗词中的饿关键词语出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进行想象,建构文本意境,在大体把握诗意。感受适诗词描绘的情境后,又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诗词主人公渔翁的内心世界,体会悠闲自得的心态,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有几点是做比较成功的。

1、创设情境,导学得法。《渔歌子》充满了诗情画意,画面色彩明丽。我先让学生从画面上找,再到字词里面找,学生找到了方法,体会到了景色的美,色彩的美。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渔翁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我又创设了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走进渔翁的内心世界,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到渔翁的情感。

2、借助想象,读出感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课堂上,我大胆放手,抓住关键字词让学生想象,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诗词去想象,不断地体会,多次的、多角度的读悟,做到了想象中理解,理解中想象,朗读促感悟,感悟促朗读。

篇6:《渔歌子》的教学反思

《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写的一首词,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乡风光,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由于这首词学生早已熟读成诵,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在课堂上我着力让学生想象画面,感受作者的情怀。我让学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色彩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再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象出的画面,这一环节,主要是拓展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这样,一方面加深了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最后,我让学生说说渔翁为什么“不须归”,他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渔翁已经陶醉在了春天的美景中,有的说雨小不用回去,还有的认为这是钓鱼的最佳时间,舍不得回去……这样的品读,使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所塑造的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以及作者所透露出的淡泊的情怀和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遗憾的是少数学生课上不够积极,对画面的描述语言不够优美,看来以后在课堂上要对这些学生多加引导,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篇7:渔歌子课堂教学反思

一、引导想象,进入意境

启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勾勒出西塞山的美景,把短短的27个字想象成丰富的画面是学好《渔歌子》的关键。所以我在引导学生想象时先抛出一个概括性的问题“你能把看到的西塞山的美丽景色描绘出来吗?”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将问题细化:“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不仅要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脑筋去想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恍然大悟:原来想象不仅要用脑,而且要将视觉、听觉、嗅觉等融为一体,发挥各个感官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学生徜徉于想象的海洋中,有的说:“桃花如仙子落入凡间,在枝头悄然开放”有的说:“鳜鱼欢快地在水中游来游去,似乎要跃出湖面,多么肥嫩鲜美的鱼啊!”学生“未品诗先入画”,在画中感受作者描述的意境,并逐渐走入意境,这也为朗读打下了良好基础。教师不必刻意讲解,学生就能在自由想象的空间中品味词中精华,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令人遗憾的是,虽然学生对于词中每一句画面的描述都刻画得淋漓尽致,但作为老师,我没能引导学生将这首词的完整印象作一次整理。在学生分句描述后,如果此时让学生闭上眼睛,重温浏览过的美景,将 “身临其境”后的所看所想用语言描述出来,相信学生会更容易把握全词的精华。

二、反复朗读,品赏佳句

篇8:《渔歌子》教学设计及评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词, 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

2.感受词的意境美, 在想象画面、抒情练笔中体会词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融情想象, 构建画面, 抒情表达, 体会白鹭所蕴含的情感美。

教学过程:

一、走近诗词, 初知题意

(一) 激趣谈话, 巧引课题。

课前交流, 以教师姓名———“江雪”导入古诗《江雪》, 初知《江雪》描写的渔翁垂钓的画面。继而导入新课, 学习一首与渔翁垂钓有关的词。

(二) “猜读”词牌, 初解题意。

这是一首词, “渔歌子”就是这首词的词牌。有些词牌, 像“渔歌子”和“忆江南”, 它们是可以表现词的主要内容的。请大家猜猜, “渔歌子”这首词写的是什么?

【点评:课前,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 以教师的名字为话题, 与学生展开亲切的交流, 从而由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江雪》自然导入新课, 又与之后拓展学习古诗《江雪》的环节首尾呼应。运用“猜读”词牌的学习方式, 引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使学生巧妙地理解了词牌的内容。】

二、诵读诗词, 感受音韵美

(一) 检查预习, 相机正音。

(二) 感受节奏, 体悟音韵。

1. 学生自画节奏, 练习诵读。

2. 指名朗读。

3. 出示教师提供的节奏, 指名练读。

4. 多种形式反复诵读。

【点评:读准、读通、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 是古诗词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反复诵读, 为领悟词意、感悟词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走进诗词, 感受意境美

(一) 紧扣词眼, 解意理思。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此时, 江上春风轻拂, 细雨蒙蒙。而在这斜风细雨之中, 渔翁却还“不须归”。

1. 理解“不须归”的意思。

2. 了解渔翁为何“不须归”。

(二) 融情想象, 品读感悟。

1. 渔翁看到了怎样的美景而“不须归”?

读出相关词句, 圈画出描写的景物, 并交流汇报。

2. 静观文字, 配乐想象, 交流汇报:

在斜风细雨中, 渔翁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美景?

3. 引读“不须归”:

青山、绿水、桃花、白鹭, 还有肥美的鳜鱼, 渔翁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 他还想回家去吗?所以, 他摇头吟唱—— (生齐读:“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4. 建构画面, 了解作品特点。

此时, 戴着青箬笠, 身披绿蓑衣的渔翁, 不知不觉也成为了这斜风细雨美景中的一景。读着张志和的词, 就像是欣赏着一幅美丽的画卷。难怪他的好朋友, 大书法家颜真卿称赞他的作品是“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啊!

5. 想象画面, 品读感悟。

【点评:紧扣词眼“不须归”, 想象画面, 品读感悟。启发学生静观文字, 用心思考, 化静为动, 将文字读成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再化虚为实, 将画面还原成灵动的文字。这词与景、景与情的不断交融, 让学生感受到意境之美妙、语言之精妙, 并巧妙地传递出词人作品的特点———“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

四、走近白鹭, 体会情感美

(一) 说白鹭, 了解姿态。

在这幅充满诗情画意的画卷中, 白鹭飞来了。你们看到白鹭在怎样地飞?

(二) 赏白鹭, 初感品质。

(配乐欣赏白鹭图片) 师旁白:白鹭是那样的洁白、高贵。所以, 在文学作品中, 白鹭常常是纯洁、高雅的象征。拓展李白、刘羽描写白鹭的诗句, 齐读。

(三) 写白鹭, 表达抒情。

1. 提供文字情境, 学生练笔。

2. 交流汇报。 (捕捉学生练笔的亮点, 适时点拨引导)

【点评:此环节是本节课的亮点之处。通过“说白鹭, 赏白鹭, 写白鹭”的梯度设计, 带着学生走近白鹭, 感受白鹭洁白高雅、悠然自得与无忧无虑的姿态。表面上是看白鹭、品白鹭, 实际上是为下一环节了解作者的情感埋下伏笔。】

五、走近作者, 再疑“不须归”

(一) 质疑, 引发深思。

思考:春天, 山前百鸟争鸣, 词人为何单单只写了白鹭?

(二) “景”“情”相生, 走近作者。

1. 以“景”读“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有“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想想, 《渔歌子》表面上写的是美景, 实际上写的又是什么呢?

2. 介绍词人张志和的相关背景资料。

3. 现在, 你们明白作者当时的心情了吗?

再读《渔歌子》, 相信大家会有不同的感受。

【点评:在上一环节“品白鹭”的基础上, 适时抛出“为什么词人单单只写白鹭”这一问题, 引导学生向纵深处进行思考。《毛诗序》说:“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古人写诗词, 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感物吟志, 情景交融, 情景相生, 一切都蕴含在王国维的这句“一切景语皆情语”之中。品足了白鹭, 学生对“景语”和“情语”的领悟也就显得自然了。】

(三) 拓展阅读, 对比迁移。

素读古诗《江雪》, 感受古诗“景语”中之“情语”。

【点评:以素读的方式, 拓展阅读古诗《江雪》, 将新知“一切景语皆情语”进行迁移, 提高了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这样的设计既立足于文本, 又超越文本, 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发展空间, 促进了学生的经典积累。】

(四) 回归《渔歌子》, 再疑“不须归”。

再看《渔歌子》, 词中的“不须归”还仅仅是指不回家吗?它还有什么新的含义?请大家把这个问题带回去, 好好思考。相信大家思考得多了, 定会有新的发现。

【点评:其实, 渔翁的“不须归”就是词人的“不须归”, 这在此前的教学环节中, 学生们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了, 只是没有说破而已。对于四年级的学生, 教师对文本解读和挖掘到此程度, 恰到好处。】

总评:

那是一群怎样的白鹭呀!经过巧妙的设计、精彩的演绎, 它们不但飞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更是飞进了所有听课老师的心里。

1. 目标准确。

本设计将中年级古诗词教学准确定位在“诵读、感受、体会”三个层面上, 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了解词的音韵美;在想象中构建词的画面美, 感受意境美;在“品白鹭”的梯度设计中, 体会白鹭蕴含的情感美, 从而使目标的达成落在了实处。

2. 创境感悟。

抓住作品特点“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 引导学生沉浸在“斜风细雨”之中, 于文字与音乐中大胆想象画面、表达抒情, 将静止的文字变换成一幅幅灵动鲜活的画面, 在动静交替、虚实相生的意境中充分领悟了诗词特有的美感。

3. 适度解读。

抓住“白鹭飞”, 三品“白鹭”。在“浅”吟“浅”唱、抒情练笔中, 不着痕迹地将词中“白鹭”高洁娴雅、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形象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此时, 教师抛出“为何只写白鹭”的问题, 引发学生深度思维, 再适时拓展王国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之思想, 让学生骤然产生顿悟, 令“词人为何‘不须归’”迎刃而解, 教学环节自然流畅, 一切都是那么浑然天成。

4. 注重实践。

有效利用课内外语文教学资源, 积极创设语文实践氛围, 运用“练笔”、“迁移”、“素读”等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 力图突破以往语文教学中“教课文”的瓶颈, 走出一条“教语文”的新路。

篇9:《渔歌子》阅读教学心得

关键词:读 品 悟 延古诗教学

古诗词,作为一种文体,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古诗词表达形式含蓄凝练,充满画意。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怀?我在《渔歌子》一课中采用“读→品→悟→延”四步教学法,带领学生聆听诗词乐章。

一、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尤其是古诗文,读的作用至关重要。这节课根据每一环节的具体任务和目标,我采用了自由读、引读、齐读、对读等形式。在平时教学中我还经常采用领读、回读、叠读、演读等形式,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诗词谙熟于心,体会其情其义其境必然水到渠成。

1、古诗词吟诵要做到字正腔圆。

正如朱熹所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只有这样才能读得流畅,进而“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2、其次要读出节奏韵律。

《渔歌子》是一首词,词的节奏相对于诗来说变化更多,我让学生在师生合作读中体会词的节奏,还引导学生在把握节奏的基础上注意语调、声调,读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投入。

3、再读时要读出诗词情味。

情是古诗词的魂,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如爱国情、山水情、朋友情、母子情等。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情,并产生共鸣,慢慢地与作者心有灵犀,读出古诗词的“情”味来。

二、品

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诗歌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要让学生领略到这妙不可言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的难点,只有反复细品,才能把有形的方块文字,活画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如本课的教学,我引导学生在读中想象,让学生们把脑海里浮现出的画面在教师下水文的引领下描写出来,通过教师语言的渲染、图片、背景音乐等多媒体辅助手段,使学生跨越时空,身临其境,捕捉古人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从中得到美的享受,体会词的意境美。

三、悟

1、抓诗眼

抓诗眼悟诗情是古诗文教学很有效的方法之一。诗眼即诗文中的关键字眼,是诗文的主题所在。词人张志和“心志平和”的生活追求,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讲,理解是一大难点。“不须归”是词眼,我就抓住“不须归”,引导学生交流收集的资料,了解张志和生平,解读词人“不须归”的真正原因。

又如《枫桥夜泊》,教师可以紧扣“愁眠”一词的理解和把握,启发学生作者“愁”的是什么,展开想象,进行品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春夜喜雨》一诗中,可以抓住“好、潜”二字引领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春雨之“喜”。这样的课堂抛弃了表面的浮华,却真实、扎实,咬文嚼字中读懂了古诗文的意思。

2、懂诗人

“知人论世”最早是孟子提出来的,“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诗人的生平、经历、境遇等都会在诗歌中有所体现,并形成诗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如张志和的心志平和、陶渊明的脱俗与田园情结,李白的大气豪放,王维的生活情趣在他们的诗词中均得到体现。

“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通过对诗词写作背景的了解,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就变得容易很多,很轻松的就能对诗词有整体的把握。

四、延

“常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古诗词的拓展,不能只停留在量的积累上,应该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比较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1.可以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上课伊始,我让学生看画听描述吟诵古诗词,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感受我国“诗畫合一”的特点。吟诵《忆江南》意在使学生在大脑中搜索已有的对词的认识,《小儿垂钓》、《江雪》与《渔歌子》为同一主题一都是写渔夫的,初步使学生感知同一主题的不同作品的感情基调。

2.可以整合同一题材的作品。如送别诗、边塞诗、田园诗、儿童诗等。

3.也可以拓展同一诗人的作品,加深学生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

这样以诗带诗,以诗拓诗,扩大了古诗学习的知识面,追求古诗教学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使得课堂上学生读到了很多诗,学得轻松愉快。

篇10:渔歌子课堂优秀教学反思

所以,我在讲授这首古词时弱化了单一的解释诗句的意思,而是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想象画面,词画交融,进入意境,体会情感。我把诗词中的景物都呈现在黑板上,这副画成为学生脱离课本进行半扶半放式的背诵关键词,使学生迈出积累语言的第一步。教学过程中,学生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把词意说得很美,生动有诗意,我想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已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然后再联系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指导学生品读出“不须归”所蕴涵的情感。此外,我注重学生对课内外诗词的积累,在教学中适时穿插相关诗句,丰富画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以致用。

其次,在设计教学环节及上课的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并力图体现“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营造融洽、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教师参与引导,与学生平等对话”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使学生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同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十分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不仅“学会,还会学”!

在执教完本首词,我的脑海里便开始反思其中的遗憾与愧疚,收益颇多:

1、时间应该可以控制得更好一些。朗读指导的环节里可以再花多一些的时间,让学生读得更到位。吟唱古词,一来是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来是想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但这部分花的时间比预计多。

2、课堂上学生的发言积极性高涨,但我倾听时却不够细心。倾听学生的发言也是一门艺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当出现学生的回答有些偏离主题时,应该要仔细捕捉有关信息,作适时引导。

3、其实整堂课下来觉得自己还是不够淡定,内心不够平静,没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得刚刚好。

篇11:渔歌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塞、鳜、箬、笠、蓑”等字,读准字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词的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乡村风光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其悠闲自得的心情。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文和想象,能由词到画,感受乡村的诗情画意;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2、体会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意境。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师:第一单元我们学了一首词叫《忆江南》,我们一起来背一下。(全班齐背)这是一首描写江南春天景色的词。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跟江南春天有关的词,让我们走进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板书课题:渔歌子)全班齐读课题。师:让我们读读这首词。读之前我提两点要求。要求都清楚了吗?那开始吧。

二、认识生字词

同学们都读了好几遍,谁想来读一读。

师:你读得很不错。(出示词语)那老师考考大家,谁来读读这六个词语,准确地把它读上一遍。

师:这六个词语的意思都理解了吗?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西塞山在哪里? 生: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师:谁来介绍一下白鹭?

生:白鹭是一种水鸟,全身白色,体态优雅,以小鱼、小虾等为食。师:鳜鱼又是什么?

生:一种淡水鱼,味道鲜美。

师:老师查了很多的资料,鳜鱼原来就是桂花鱼,春江水暖,这水里的鳜鱼长得非常肥美。那箬笠和蓑衣又是什么呢?

生:箬笠是用竹篾、箬叶编制的斗笠。蓑衣是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师:所以箬笠都是竹字头,蓑的部首是草字头。同学们想不想看看箬笠和蓑衣,我们一起来看看。左边的是箬笠,右边的是蓑衣。图中的箬笠和蓑衣和我们词中的青箬笠和绿蓑衣有什么不同,谁发现了? 生:颜色不同。

师:春天到了,箬叶青青,蓑草绿绿,这青箬笠和绿蓑衣就是用刚采摘的箬叶、蓑草编织而成的。春天的色彩可真美呀!像这样的色彩美,在词中还有好几处呢,只要你细心去体会,就会有更多的发现。最后一个了谁想为大家解释一下。生:不须是不想回家。

师:看来同学们都把词语理解透了。我们一起字正腔圆地读读这首渔歌子。师:同学们字音都读得挺准确了,但老师觉得这首词要读出它的韵味来,还要注意停顿,老师也想读一读,你注意听,老师在哪做了停顿,请用“/”标记出来。生: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同学们标得对极了,想不想再来读一次。(全班齐读)师:这回不仅读得字正腔圆,而且有板有眼了。

三、走进渔歌子

过渡:张志和不仅是一位诗人,他还是一个画家。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这样夸他,说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这首词就是一幅画。(播放音乐)下面请同学们伴随着音乐,一起走到画里面去,你仿佛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还想到什么?同学们请闭眼,走到这画里头去。(师读词)师:同学们请睁开眼睛,你看到的画面美不美?把你看到的画面说给同学们听?(随机请学生回答)

师:你说的这样美,看到了这样多的画面,说明你已经走到这画里头去了。(出示图片)同学们,既然这首词就是一幅画,老师想把它画下来,但是这就需要你们的帮助,只有你们描述的具体生动,我才会画。我们先来画什么呢? 生:西塞山。

师:你打算用什么颜色来画春天的西塞山呢?为什么? 生:绿色。山上长了翠绿的小草。师:这西塞山,我要画成什么样的?

生:雄伟壮观,高耸入云,连绵不断„„【画西塞山】

师:你们看,春天到了,西塞山葱葱郁郁,接着我们该画什么? 生:白鹭。

师:白鹭就用白色来画。白鹭鸟可能在天空中怎样地飞?有的„„ 生:有的悠闲自在地飞,有的倒着飞,有的展翅高飞„„

师:好一个悠闲自在,我就画一只悠闲自在的白鹭。【画一只白鹭】

师:也许这些白鹭鸟不是一只,而是一群。【画一群白鹭】你瞧。这一群白鹭可以让我们想起一句诗。

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看来,你已经懂得活学活用了。我们学习诗词,就是要懂得联系已经学过的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和体会。同学们想象了白鹭鸟这么多的飞行姿势,我仿佛都能听到白鹭鸟在那欢快地鸣叫了。谁来读读这个画面。(指名读)

师:你的飞飞得这么重,说明你的白鹭鸟已经展翅高飞。还可以怎么来读?你的白鹭鸟飞得那么的悠闲自在。好的,同学们,你看到的白鹭鸟是怎么飞的,你就怎么来读。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读这一句。我们把这个画面都读活了。师:现在,就用刚才的方法,想象一下桃花流水鳜鱼肥。桃花和流水是什么样的,鳜鱼又是怎么游的?不忙着举手,先想想。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如果能加上你闻到的,听到的,这画面就更美了。

师:这就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哪位同学见过桃花,它是什么样的? 生:粉色。

师:粉色的桃花连成一片,远远看去,就像是什么? 生:枕头,花海,红霞。

师:这些桃花千姿百态,有的可能还是花骨朵儿,有的可能已经展开两三片花瓣儿,还有的已经完全盛开了。能不能用上拟人句来说一说就更美了。生:桃花姑娘绽开了笑脸。桃花姐姐冲着我们笑。

师:同学们,把桃花的样子和颜色都说出来了,我们就来画画桃花。【画桃花】你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老师的笔都画不出这么多、这么美的桃花了,我就简单地画几朵。师:同学们,这桃花的香味浓郁而芬芳,可能把谁吸引过来呢? 生:蝴蝶和蜜蜂。

师:他们会在这采蜜,还会在这唱歌跳舞。这不正是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这三两株桃花还让老师想起了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写到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只不过这里不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它是春江水暖鱼先知。是呀,鳜鱼知。这春江水打算用什么颜色来画? 生:绿色。【画江水】

师:同学们,你看这碧绿的春江水,不就是白居易在《忆江南》里写到的那句。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好极了,你们已经懂得活学活用了。春天来了,鳜鱼也感受到了,鳜鱼在水里可能会怎么游呢?

生:鳜鱼边嬉戏边游着,有时跃出水面,有时说悄悄话,有时吐泡泡。【画鳜鱼】 师:同学们,这里真是如诗如画,谁来美美地读读这两句。

师:我感受到那个美丽的画面了。这里的景那么美,这里的人是什么样的? 生:渔翁头戴着青的箬笠,身披着绿色的蓑衣,坐在小船上钓鱼。【画船、渔翁】 师:你看,他已经和周围的绿水青山融为一体了。你们看看,还少了什么? 生:斜风细雨。

师:斜风是什么样的风? 生:微微的风。师:这风就像是春面不寒的杨柳风。那这雨呢?你能用上几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生:蒙蒙细雨,细雨蒙蒙。

师:春雨绵绵,绵绵春雨,像丝一样的雨,春雨如烟。你是不是想起了一句刚学过的诗,子规声里雨如烟。这雨正是沾衣都不湿的杏花雨。【画雨】 师:在这里微风拂面,细雨无声,可能他不仅是在钓鱼,可能他还在„„ 生:欣赏这幅美丽的图画,饮酒,吟诗,赏花„„

师:这样的生活是多么的悠闲自在,我们一起读读后两句。(生读)师:读得再慢一点,就更悠闲自在了。(生读)

师:是呀,同学们。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在人间。这里就是人间仙境。有哪个同学,可以借助这个板画,背一背这首词。谁再来试试?

四、感受意境

师:同学们,这首词学到这,你知道为什么作者要说斜风细雨不须归吗? 生:因为这里的美景。

师:这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女同学读读前两句。还有什么原因呢? 生:因为诗人在这里生活得那样的悠闲自在,怡然自得。

师:男同学读读后两句。除了陶醉美景不舍归,怡然自得不想归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他不想归呢?默读张志和的生平。(出示内容)

师:读出他不愿归的举手。诗人张志和不想回到哪,他想留在哪?是呀,他太喜欢乡村田园生活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渔歌子》。

师:(播放音乐)烟雨蒙蒙之中,从远处传来了这首渔歌子。古时候词就是用来唱的,我们再来听听这首《渔歌子》,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跟着音乐唱一唱。结尾:伴着这首美妙的音乐,我们就要结束今天这堂课,请同学们回去之后边可以边背诵渔歌子,边把它画下来,也可以把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还可以去唱唱这首词。教学反思:《渔歌子》是唐朝词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意境很美,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对学生强调学习诗词不但要思考,理解词句的表面意思,而且要展开想象,进入诗词所描绘的意境,感受到作者的心情,体会写作意图,从而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教学主要分三个环节:

一、在读正确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的意思。

二、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

篇12:渔歌子教学反思

1、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还精通音律,都说他“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那么,你从他的《渔歌子》里看到了哪些景物呢?

2、不仅仅是景物,还有丰富的色彩,你都看见了哪些颜色呢?

3、都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可是,我似乎听见了……也闻见了……?

在引导学生走进张志和的“桃花流水”的,我们得品味诗人的心境了。

1、张志和为什么会在这“斜风细雨不须归”呢?(联系诗人的生活经历来体会。)

2、将张志和哥哥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与张志和的《渔歌子》对比欣赏,强调“狂风浪起且须还”“ 斜风细雨不须归”,进一步感受诗人陶醉于山水的悠闲自在。

3、张志和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你说他钓的是什么呢? 读到这里,我和学生们都早已身临其境了,任清风抚面,任芬芳扑鼻,只仰望白鹭展翅,只俯看桃花带露随流水……哪还怕什么“斜风”,早是水中一尾鳜鱼,张志和也钓起了我们心中的“清新、飘逸、悠闲自在……”

上一篇:善意的谎言作文750字下一篇:和平楼小学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