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2024-06-18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共8篇)

篇1: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概念教学设计策略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基础,准确理解物理概念是进一步学好物理规律的前提。物理概念是对物理现象的概括和总结,物理概念的建立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大量物理现象的归纳总结。因此物理概念本身科学知识,很多概念都有严格的定义。例如功的概念,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它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功劳”完全不同。所以我们不能用日常观念来代替科学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力求贴近学生生活 “ 学以致用 ”,使学生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际,并了解科学技术于社会的关系。这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比如在学习了密度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问:一个玻璃杯从桌子上摔下了,玻璃杯碎了,那么,这些玻璃碎片的密度是否发生变化呢?通过学生的分析,让他们悟出密度没有变化的道理,从而加深了对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的理解,也进行了分析方法的初步训练。又如初中阶段在讲述 “ 沸腾 ” 这个概念时也采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从开始加热一直到水沸腾后,观察水沸腾前及沸腾后温度的变化、气泡的数量及大小变化、汽化的剧烈程度等,从而得出 “ 沸腾 ” 这个概念。物理概念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日常观念和物理概念是不相同的。怎样让学生从自己有限的生活体验中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目标。

篇2: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吴 军

摘要:本文运用新课程理念和现代教学论对传统概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其成功和不足之处,提出在概念教学中要由“重知识”向“重过程”转变、注重生成性教学等建议。

关键词:概念教学 概念形成过程 教学错位 生长性引言

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如果把物理这门学科比作高楼大厦,那么物理概念就是构成这座大厦的基石,因此物理概念教学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李政道在回答怎样才能学好物理这一问题时就曾强调:学习物理的首要问题是要弄清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表明物理概念是物理中既不易“教”也不易“学”的内容,为此本文对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物理概念教学提出一些建议。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

中学物理教学历来都十分重视物理概念的教学,但由于教学理念的不同造成了物理概念教学着重点各有不同,用新的教学理念和现代教学论来审视传统的物理概念教学,我们会发现有许多成功和不足之处。

2.1 传统概念教学的成功之处

传统的概念教学着重从物理概念的文本出发,着力从三个方面讲解和剖析物理概念:一讲清物理概念的内涵,即它们的物理内容和物理意义;二强调物理概念的外延,即它们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三理清有关概念的联系和相近概念的区别。这样的教学严谨扎实,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人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积累的大量知识(以书本为载体的间接经验),形成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技巧,进而运用知识。

2.2 传统概念教学存在的不足

2.2.1 对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重视不够

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刺激—反应)的影响,教师在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中过于强调物理概念的知识本位,大大压缩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新授课教学“重结果”的情况非常严重,很多教师在引入概念时没有让学生对其必要性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而是直接给出物理概念,致使一部分学生只是死记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没有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的实质,物理概念在他们的头脑中成为空中楼阁。题海战术成为他们学习物理的“捷径”,这种“熟记型”学习往往是比较机械的,学生对物理概念没有在感悟中“升华”。如在高一加速度一节,在没有帮助学生建立对速度变化快慢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匆忙给出加速度的定义和数学表达式,然后进行大量的习题强化,导致许多学生对引入加速度的必要性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理解为什么要引入加速度、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只是“强记”加速度的概念。这样的后果是使学生失去了物理学习的兴趣,而觉得物理概念只不过是玄之又玄的物理学家们的游戏罢了。

2.2.2 物理概念教学中“二八”错位

一是在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理解上所花的时间只占整个课堂的20%,而将80%的时间花在习题训练上。这种“短、平、快”的战术缩短了学生的认知过程,虽然加快了教学进度但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相去甚远,思维要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而这个“物质”基础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占有感性材料经过同化和顺应建立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是对80%的基础内容,只花20%的时间,而对20%的高要求的内容,却花80%的时间。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是“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体现基础性,显然这种对全体学生在“高端知识”提出高要求是不合适的,“中学物理教学要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公民常用的基本的物理常识”(雷树人语)。

三是课堂教学只面向20%的学生,而让80%的学生在课堂上迷失方向。这样的错位只能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国民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休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概念教学的建议

3.1 物理概念教学应由“重知识”向“重过程”转变

任何一个物理知识的学习几乎都遵循这样的环节:实验、事例概念、规律题目。传统的概念教学将获得知识结论教学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多的表现的机械记忆,而不是理性分析。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应是认知主休的内部心理过程,学生是信息加工主休,高中物理新课标中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维度,在这一维度下,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从原来的“重知识”转变为“重过程”。

3.1.1 重视概念的引入过程,使认识产生飞跃

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出现都不是可有可无的,都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而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决定了其抽象能力的缺失,因此教师要能够在形成概念前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的、有助于形成这个概念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认识引入此概念的必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认识上产生飞跃。

例如对质点概念的引入,通过举例在研究雄鹰的飞翔时(人教版),要求学生想方设法描述雄鹰的运动,让学生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然后同学生一起找出“困难、麻烦”所在,即雄鹰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状造成了其各个部分运动情况不同。再引导学生想办法忽略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从而顺其自然的引入了质点的概念。

3.1.2 充分还原稀释,使学生发现、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

每个物理概念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铭刻着人类思维发展的烙印。如果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同时,能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那就等于教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从而把物理概念的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

如在高一物理教学中,加速度概念的教学是一难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充分稀释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站在问题开始的地方,要面对原始的问题”(杨振宁语):磁浮列车以432km/h高速匀速运行了8s时间,蜗牛在10s内速度从0加速到0.1cm/s,让学生体验速度大与速度变化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接着给出下列案例:普通轿车0→100km/h用时20s;旅客列车0→100km/h用时500s,让学生建立起速度变化相等时变化有快慢的初步概念。再给出例1:兰博基尼Murcielago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4.0s;例2:麦克拉伦F1 LM跑车0→100km/h加速时间3.2s;例3:宝马Z4跑车0→60km/h加速时间3.2s;例4:F1方程式赛车0→300km/h加速时间15.6s。让学生分析例1与例2──速度变化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分析例2与例3──变化的时间相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比较例2与例4──速度变化不同,变化的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其变化的快慢?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在探究中逐渐形成速度变化快慢的基本概念,并掌握了如何比较的方法(控制变量法)。

3.1.3 适当引入物理学史,让学生感知物理学的文化内涵

只有了解了物理概念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们的本质。教学实践中的难点,往往也是物理学发展史上长期未能克服的困难;历史上物理大师们与之辩论和斗争的错误观点,往往也保留在学生的概念之中,认识上的反复和曲折正可反衬出正确理解物理概念的重要。物理学历史上关键性的突破和物理学家的伟大贡献,也正是物理学的重点。例如,“动量”和“动能”是物理学中两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们都和质量、速度这两个概念有关。如果只讲述定义,即使详细罗列两者的区别,学生仍不能深刻领会这两个概念的物理本质。在分析具体问题时,经常会混淆不清,究竟是动量还是动能才真正是机械运动的量度呢?这个问题在物理学史上曾经有过长期的争论,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的引用一些物理学史资料,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背景下认识“动量”和“能量”这两个概念有时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更关注将人文的因素渗透。萨顿提倡的新人文主义将科学和人文结合在一起,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通过学习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熟悉了定量、定性等思维方式;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预成性”向“生成性”转变

物理新课标对“方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目标的设计不仅仅指向“结果性知识”,而更多地侧重于“生成性知识”以及“生成知识的方法”。物理概念的教学应由传统的“预成性”教学向“生成性”教学转变,教学过程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将所要学习的知识“生长”到学生已有的认识上。在静电场的教学中许多概念非常抽象学生不易学习,如“点电荷”概念可将生长点建立在“质点”上、电势能生长在重力势能之上。在生成显性的知识同时,也生成了隐性的知识──思维。

生成性教学在物理教学中最直接的体现是“概念变化”。所谓概念变化,是指学生在新的学习中,不同程度地扩展、更改或重组头脑中的已有概念以适应科学概念,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如在力的概念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整个高中的学习过程进行如下的概念变化:在大量的物理事件中建立“力是物体

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物体竖直上抛的上升和下降阶段的受力改变学生“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前概念,建立“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建立了加速度概念和学习牛顿第二定律之后,促使学生建立“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功是力在空间上的积累→冲量是力在时间上的积累,在概念变化和重建中对力的理解呈螺旋上升。

3.3 注重师生交流,关注异质反馈

物理概念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才能暴露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困难。在进行交流时教师不仅应关注已有共识的同质性回答,更应重视异质性反馈,异质性反馈往往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观念的碰撞和思想交锋,能够帮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物理概念.结束语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注重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尽量接近科学家们在其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概念,以使学生从中领会物理学家的实际创造过程和他们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在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黄恕伯.物理教学中如何“重过程”.物理教学探讨,2004(7).

[2]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教学思维方式的必然选择.课程·教材·教法,2008(2).

[3]吴伟,王新星.美国学生物理概念研究的发展.课程·教材·教法,2008(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制定.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3:例谈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一般来说,必须从感觉和经验开始,即生动的直观是形式概念的基础;但是,这种认识反映的只是事物的现象、事物的片面、事物的表面联系,要揭示事物的本质,必须经过科学抽象,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这是掌握概念关键;由感性认识上升的理性认识,认识运动并没有完结,还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所以,我们还要使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加强对概念的理解。

一、重视实验。

审慎地选择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理解掌握概念的基础。若在教学中习惯于“口头加粉笔”的教学,特别是对物理实验(包括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不重视,在学生对所学习的物理问题尚未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情况下,就向学生讲解有关的物理概念,在这种情况下,要学生理解掌握是不可能的。巴甫洛夫曾说过:“鸟的翅膀无论多么完善,如果不依靠空气的支持,就不能使鸟儿上升。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们就永远不能飞腾起来,没有事实,你们的‘理论’就是枉费心机。”同样,在物理教学中,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事实,要使学生掌握概念是枉费心机的。每一个物理概念都是包含大量的具体事例。教师要重视感性认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这样就有一个“选择”的问题。那么选择感性材料的原则是什么呢?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根据有关概念,选择本质联系明显的,包括主要类型的以及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

例如,在进行惯性教学时,如果只举木块、汽车等固体为例,尽管教师在课堂上强调“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但在稍隔一段时间后者再去问学生:“水、空气是否有惯性?”很多学生往往答不出来。为演示汽车突然开动时车上的人后仰和突然刹车时车上人前倾的现象,教师用图1所示的实验,而不宜图2的所示实验。

如果用图2所示的装置。学生看了会认为,小车上的木块“本来就有向前倾倒的趋势,所以小车遇到障碍物时突然停止时,木块就向前倒下了”。学生的这种看法显然是被小车放在斜面上“不稳”这一非本质的“假象”所干扰了。而图1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再如,摩擦力的概念,不少学生有这样的错误概念: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它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成正比。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用图1作用力拉物体一类事例,不仅不能纠正学生的上述错误认识,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会强化学生的某种错误认识。这是因为在这个实验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的运动,物体之间压力的大小是和物体重量相等的。也许正是由于这原因,学生才把阻碍相对运动和运动相混,把物体之间的压力和物体所受的重力相混。要纠正学生思想上的这种错误概念,单靠重复强调“阻碍相对运动”、“正压力”这些词语是无济于事的。最好的办法是补充如图3和图4所示的实验。

图3中木板上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同,并“促进”它的运动,这就与“摩擦力总是同运动方向相反”、“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相矛盾。图4中由于力F作用影响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虽然与重量有关,但不是正比关系,且当α为90度时,就和重量毫无关系了。学生在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中,他们头脑中的片面认识就会发展成为全面的认识:错误的认识就会转化为正确的认识,表面的认识就会深化为内在的认识。

二、重视科学,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使学生理解由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是掌握概念的关键。

物理概念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列宁说过:“认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反映,但并不是简单的、直接的、完全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的抽象过程,即概念、规律等等的构成、形成过程……”这里所说的“一系列抽象”过程,就是用比较、分类、类比、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等抽象思维的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将非本质的东西摒弃掉,从而把握其本质属性的过程。

例如,对什么是惯性的问题,学生可以举出奔跑的运动员、行驶的车辆为例表示惯性,并说:“这些物体都具有惯性。”或一字不漏地背诵课文上惯性的定义,而却不能从这些事例中分析和概括出是“一切物体都具有的”基本属性来,也不会运用惯性概念对有关现象作出合乎逻辑的正确解释。要使学生形成“惯性”的概念,其关键在于使学生认识“物体具有保持匀速运动状态”这一本质属性。但是,在物体的纷繁复杂的运动中,这一本质属性却为许多非本质的联系掩盖着。例如,要维持物体运动,一定要“外力”作用,“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静止(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恒定的“外力”作用,是维持匀速运动的原因;“外力”大,速度就大;“外力”小,速度就小……在教学中怎样使学生摒弃这些非本质联系而较顺利地掌握惯性概念呢?我认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感性材料进行大量的“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整理加工,从而区分和辨别了本质与非本质,这样的教学不仅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概念,而且能使他们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得到发展。

三、重视概念的物理意义,是理解掌握概念的根本。

学生对有关物理问题的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得出结论后,一般来说,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往往仍然是表面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为此,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着重理解其物理意义。

(一)使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文字表述,再“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这对学生对于有关的概念获得明确、完整的认识是必要的。应注意的是,用文字表达概念要适时。概念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定阶段和方法,因此对概念下定义,必须在学生对有关的物理问题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切不可在他们毫不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灌”给他们,然后加以解释和说明。须知,这样做,这些概念对学生来说,完全是空洞的东西。例如,“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程度的一个物理量(质的规定性),在匀速直线中,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量的规定性),其单位是“米/秒”。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从概念的“质”和“量”两个方面来加深理解其意义。

(二)对于概念的文字表述,不应要求学生机械地记忆,重要的是要及时地将其“返回”到具体的事例中,使抽象的东西“物化”,并在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中,使之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不断加深。例如,学过惯性定理后,教师可让学生解释以下的现象:一列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坐在车厢里的人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此物体下落后会落在原来的抛出地点吗?对于这个问题,很可能引起争论,争论的过程就是具体与抽象反复结合的过程。通过争论,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就会更深入一步。

(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方法,明确其区别与联系,以加深理解。在物理学中,有些物理概念看来很相似,但其意义却不相同,初中生对压力与压强、温度与热量、热量与内能等常常分辨不清;高中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电压和电动势、功和能、动量与动能等的区别搞不清。对这些概念可以引导学生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进行对比,以弄清其区别与联系。例如,以电压与电动势来说,电压是反映静电力做功,把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的物理量;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变成电能的物理量。这就是这两个量的质的区别。在量值上,这两个物理量都是以移动1C正电荷做功的多少来量度的,且其单位是“伏特”。所以,电压与电动势的物理意义是不同的,但他们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当学生对这两个物理量有了这样的理解后,在学习全电路欧姆定律时,从能量转换和守恒的观点来推导和理解这个定义就容易了。对许多容易发生混淆的概念,都可以用类似的比较方法,进行比较的根据是物理概念的质和量的规定性。一般来说,把握不同概念质的规定性,就能得到它们之间的区别;而量的规定性往往反映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篇4: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一、概念图在物理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实验课程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图不仅在理论课程中能够发挥其作用,对于实验课程的教学而言概念图也有它的价值与意义。从实际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实验操作能力上都较为缺乏,如何能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升,让学生在实验前针对实验器材及实验特征自己绘制一幅概念图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在引导学生学习托盘天平的时候,我首先会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构造,了解各部分的作用,使用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检查天平的放置是否水平,接着我会让学生学会调节横梁平衡,这个过程中关键的部分在于要让学生明白调节横梁平衡的标志是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同时还要跟学生强调,当底座倾斜时,即使指针指在中央,横梁也是不可能平衡的。在和学生交代了托盘天平的这些基本特征后,我让学生自己绘制一幅天平的构造图,这不仅能够让托盘天平的结构在他们心里更深入,使用起来也会更顺畅。

对于一些学生觉得使用起来较难的仪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课程进行拆分,然后分步骤对于学生进行教学。例如:训练学生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以将课程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讲解;1)观察游标卡尺的结构、量程、最小分度值;2)练习读毫米整数的测量值;3)练习毫米以下的测量值;4)操作和读数的复习。在对于每个步骤进行拆分后我让学生自己脱离课本将游标卡尺的使用方式以概念图的形式来表达,同样,这不仅是一个让操作过程在他们心里更深入的途径,也能够很好的检验他们对于实验器材操作的掌握能力。

二、物体运动过程的概念图创设

物理学科很大程度研究的是各种物质的运动过程及其规律,这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所在。很多时候学生对于很多运动容易弄混淆,或者是对于某些运动规律的掌握不够深入,对于这样的情况,针对物体运动过程的概念图创设是很有帮助的。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中的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我们在重力场中充分说明了平抛运动的有关知识后,就可将其应用到不同的物理研究过程中。例如:在研究带电粒子垂直磁场方向进入强磁场中运动的情况时,我们就可以类比平抛运动知识进行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受力后的运动过程分析一直是学生觉得很复杂并且不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很抽象的运动过程,也很难在实际条件中让运动过程真实的重现。借助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后,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出粒子运动过程的模型,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这种模型的准确认识,我引导学生对于这个运动过程绘制了一副十分直观的概念图,图中不仅能够清晰的呈现物体的运动轨迹,借助图画更是能够让物体的运动规律得以直观的体现,这不仅让这个十分抽象的过程得以具体显现,还能让过程变得生动,这对于学生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三、物体运动规律的概念图创设

物体的运动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们理解上较有难度的地方,如何能够对于物体的运动规律有良好的捕捉及体现,概念图可以很好的起到这样的效果。概念图不仅可以以图的形式呈现,很多时候通过对于相关数据的归纳而得出的表格也是概念图的一种体现方式。

以加速度的教学过程为例,课堂上我向学生提出了2个问题:

问题1:汽车和摩托车都以初速度为0开始行使,5秒钟后,汽车的速度为20米/秒,摩托车的速度则为10米/秒,两者相比,谁的速度变化更快呢?你是如何判断的?

问题2:一般的汽车和火车在行使过程中速度都可以达到100米/秒,汽车从初速度为0到最后的100需要30秒的时间,而火车只需要10秒,这两者相比,谁的速度变化更快呢?你又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们纷纷展开计算,很多同学都算出了正确答案,学生自己并无意识,但其实在他们的计算过程中已经引入了加速度这个物理量,不知不觉中这个物理概念已经进入了他们的思维过程中。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给学生看了一个概念表格,让他们来对照及比较。

我以上述表格中的数据为参照,让学生们分别计算出三者的速度变化的快慢,学生们并无明确的意识,但其实这已经是一个计算加速度的过程。上述例子都很贴近生活,也是加速度这个概念很好的阐述,通过将相应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表格后,这很好的为加速度这个概念的引入打下了基础,有了这些知识的铺垫后,加速度的概念会慢慢在他们脑海中展开归纳并且逐渐形成。不仅如此,这幅由数字构成的概念图让学生对于加速度在生活中的运用也有了直观的体会,这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这个概念的意义,从而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篇5:如何理解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策略

一、由浅入深,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人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并接受概念是需要一段过程的。人们对于外界的客观事物,首先会形成一个直观的表象的认识,这是认识的第一步。然后随着对于事物的慢慢了解,其认识也会随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表象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学生对于高中物理概念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必须经过这一由浅入深的过

程。因此,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客观规律,帮助学生透过现象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比如,在讲授惯性定律以及摩擦力的概念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演示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仅通过对课本上相关插图进行口述讲解往往起不到较好的效果),一来可以利用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感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二来也可以通过对于该实验的演示来使学生获得有关摩擦力的初步直观认识,让学生了解到小球通过斜面滑下来之后,之所以最终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地面对其施加的力――摩擦力。然后固定小球下滑的起始高度,通过不断改变斜面的材质,便可以发现小球向下滑动所通过路程的长远会各不相同。至此,学生心中便会产生诸多的疑团,这时教师便可以趁热打铁地引导学生去逐渐认识这一现象的本质。小球在下滑的过程当中,会有一定速度的动能,但是其还会受到地面对其的摩擦力,此力的方向与其前进的方向相反,而其在前进的方向上却没有被施加额外的其他的力(这一点可以辅之以小球的受力分析图来给学生更为直观的认识),因此,其运动速度会逐渐减缓直至最终停止下来。然后再加以适当的推理,如果地面无限光滑,小球就会一直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这种讲解方法也符合科学发展的客观过程,因此,这种由浅入深,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自然界之中的客观事物彼此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地向前运动和发展的。因此,在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于对于当堂课所讲授的内容,而应该时时回顾和联系,主动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各个不同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比如,在美国的`物理教学框架中归纳了“能量、动量的守恒”“稳定的电磁场”“力与运动”等几个核心的概念,然后在这几个概念的发散之下就可以衍生出其他的若干个物理概念,由此而达到将不同概念联系理解和记忆的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准备一张白纸,让他们在上面用画图的方式来写出各种不同物理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联系两者之间的桥梁。比如,动能和速度是相互联系的,联系它们之间的桥梁为。这种方法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够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加深学生对不同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三、借助物理实验和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仅凭普通的黑板板书加上老师的口头讲解,这样的物理概念教学所起的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尤其是对于电磁和微观物质结构这两个板块的物理概念,学生在初中的物理课本中几乎没有接触过,加上它们本身便比较抽象,老师讲解起来会比较麻烦。这时,如果老师能够动手示范或者带领学生做相关的电磁实验,通过图像和模型的形式来讲解微观物质的结构,便能够加深学生对这些抽象模糊的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综上所述,作为高中物理教师,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变换多种教学策略,来引领学生理解物理抽象概念。

篇6: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董维康 数学师范 23130319

摘要:数学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内容,新课程改革以来,一些数学教育工作者对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自法,各种观点都在不同程度上丰富和完善有关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认识,本文试图在对各种观点归类、增长教师们对这方面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中学,数学概念,数学概念教学

引言: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概念教学有多种策略,根据概念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运用不同的策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教师应增长这方面知识。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新的初中数学课程改革。这对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而言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新课改对初中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以往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这种新形势下的要求。正因如此,广大初中数学教师应当认真学习新课改的要求,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相关理论成果对于自身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从而适应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本文对在新课改这一大形势下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进行相关研究,以期能够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考,最终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数学概念

(一)奥苏贝尔的数学概念认知理论

数学概念的认知问题一直是数学教育心理学关注的课题,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认知理论。奥苏贝尔认为数学概念学习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是概念同化。

概念的形成: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具体例子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经验,用归纳的方法概括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概念的同化: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生揭示概念的本质,这种使学生学习概念的方式叫做概念的同化。按照奥苏贝尔的观点,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发现学习的过程,概念的同化是接受学习的过程。

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要不断地区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最后掌握本质特征,放弃非本质特征,这个过程的时间比较长。

概念的同化则是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相关事物的知识和概念来理解这个新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比概念的形成花费时间短。(二)APOS理论模型

美国的学者杜宾斯基等人在数学教育研究实践中发展起来一种APOS理论。

杜宾斯基认为:学生学习数学概念是要进行心理建构的,这一建构过程要经历以下的四个阶段:操作(Action)阶段,过程(Process)阶段,对象(Objeet)阶段,概型(Scheme)阶段,简称APOS理论。

操作阶段(Action):理解概念需要进行活动或操作,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一个必要条件。过程(Process)阶段:是学生对“活动(操作)”进行思考,经历内化、压缩的过程,学生在头脑中对活动进行描述和反思,抽象出概念所特有的性质。

对象(Object)阶段:是通过前面的抽象,认识到了概念本质,对其赋予形式化的定义和符号,使其达到精致化,成为一个具体的对象,在以后的学习中以此为对象进行新的活动。

概型(Scheme)阶段:此时的数学概念,以一种综合的心理图式而存在于脑海中,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占有特定的地位。这一心理图式含有具体的概念实例、抽象的过程、完整的定义及与其它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APOS理论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数学学习理论,核心是引导学生在社会线索中学习数学知识,分析数学问题情景,从而建构他们自己的数学思想。

APOS理论对数学概念所特有的思维形式“过程和对象的双重性”做出了切实分析,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过程中真实的思维活动,是具有数学学科特色的学习理论。

二、数学概念教学

(一)数学概念教学的一般性原则 盐城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郑步春副院长在研究概念教学的特点时,认为概念教学一般有以下五个原则:

1.重视概念的引入一一现实性、直观性原则

中学数学概念无论如何抽象,实际都有它的具体内容和现实原型。在教学中,既应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如负数、数轴、对称、切线概念等),也应该注意从解决数学内部的运算问题出发(如负数、无理数、复数概念等)来引入概念。这样,从学生熟知的语言和事例中提供感性材料,引导他们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才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概念的实质。

2.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科学性原则

为准确、深刻地理解概念,教师在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必须作出辩证分析,用不同方法揭示不同概念的本质。例如,对“种十类差”定义的概念,应揭示其种概念与类差,使学生认识被定义的概念,既有它的种概念的一般属性,又有它自己独有的特性,同时要讲清概念中的每一字、词的真实含义,这样,把握了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也就能进一步掌握了概念的本质。

3.讲清概念的来龙去脉—一系统性原则

数学概念是随着数学知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着的,学习数学概念也要在数学知识体系中不断加深认识。从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中来学习概念,可深化对所学概念的认识。

例如,因式一一公因式——因式分解一一化简分式一一分式运算一一解分式方程;一次函数一一二次函数一一有理分式函数一一指数函数一一对数函数一一三角函数一一反三角函数等概念之间都有其内在的联系。明确概念的系统性,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也便于学生记忆。

4.注意概念之间的对比——比较性原则

有些概念是成对出现的,两个概念同属于一个种概念且呈矛盾状态(如正数与负数,乘方与开方等);有些概念是由概念的逆反关系派生出来的(如指数与对数,导数与原函数的概念等);有些概念是由某一概念通过逐步推广引申而得到的(如任意角三角函数由锐角三角函数推广而来)等等。注意对相近、对立、衍生概念之间的比较,特别是通过反例来纠正学生在理解概念中的错误,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概念。5.加强概念的运用一一应用性原则 中学数学的运算、推理、证明等都是以有关概念为依据的,在教学中,应加强概念的运算、推理、证明中的应用。有时围绕着一个概念要配备多种练习题,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上去进行应用。先巩固性应用,后综合性应用,在应用中达到切实掌握数学概念的目的。

(二)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

仙桃教育科学研究院曹时武教授在“数学概念课教学模式探讨”一文中,把概念课教学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五个基本步骤:引入概念、建立概念、认识概念、运用与巩固概念、课堂小结。1.引入概念

导入新课,引入概念是概念课教学的首要环节,所以每个执教者必须认真地研究导言。导言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有问题启发式,谈古论今式,对比引入式,直观启发式,甚至开门见山也是一种形式,具体采取什么形式,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而定。2.建立概念

建立概念的过程就是数学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有两种最基本的方式:一种是概念的形成,另一种是概念的同化,而建立概念常常采用概念形成的这种方式,概念的的形成是在教学条件下,从大量的例子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经验的肯定的例证中,以归纳的方法概念出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3.认识概念

概念定义了,但并不等于认识了,为了全面地完整地准确地认识概念,必须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挖掘它,深化对概念的理解,所以同化是认识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第一,从定义的重要词句上剖析,找出其内涵和外延;

第二,从结构上进行剖析,建立与原认知结构的联系; 第三,从反例来剖析概念,建立清晰的认知结构;

仅仅从正面去同化概念还不能够完全理解概念的意义,仅仅记住词句,符号,只能是机械地学习;反例辨析的方法主要采用命题判断与两种形式,通过变式利用外延检验概念。

概念的同化一定要咬文嚼字,从里到外,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从结构上对概念进行同化,还要通过反例辨析检验概念。4.运用与巩固概念

通过运用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概念、深化概念、巩固概念,掌握运用概念解题的方法,因此老师应注意典型例习题的配备,特别是那些蕴含数学思想和方法的题应与概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自然渗透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

一般是:出示例题一一分析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方向一一师生互动探究解题途径一一动手操作尝试解题一一规范步骤、总结反思一一迁移拓广、类上指导一一课堂生成练习5。5.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知识体系,对任一新知识要让学生懂得它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自觉地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体系中去;

第二,方法体系,本节内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要尽量地总结出来并形成一种认识和技能;

第三,应用体系,学以致用,要总结出适用的对象以及操作要领。

课堂小结语言要锤炼,条理要清楚,最好是朗朗上口,如若总结成口诀则更好。

(三)数学概念的教学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可以从各个角度来阐述、分析,但每一方面都必须从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过程规律和数学概念的构成基础出发,通过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建构相应的数学概念。应从数学概念构成、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实践的整体出发,而不是仅仅从某一侧面出发。1.注重数学概念的构成特点

学习数学概念的最终目标是掌握数学概念、运用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时只有汁重数学概念的构成,分析数学概念的结构特征,才能使学生掌握其本质而不是背诵其定义。迪尼斯把数学概念分为纯数学概念、记号概念、应用概念,但无论怎样分、数学概念都具有特定的性质。它既是自然概念,又是科学概念.因此,大部分数学概念具有稳定的结构,有些概念,如自然数、无理数等,在早期学习时,可能无法给出其科学定义,但它们的本质属性,内部的稳定结构学生仍然是能够认识的。这里讨论的结构主要指概念的本质属性和这些属性的构成规则。主要指数学概念的逻辑意义下的内容,而非布尔巴基的结构理论。从数学概念的逻辑构成角度出发主要讨论以下教学策略:

①准确地掌握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②准确地掌握数学概念的定义、名称、符号;

③准确地掌握数学概念的逻辑体系。2.注重学习数学概念的心理过程特点

教学数学概念最终要使学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建构自我概念网络。这必须通过学生自我自理活动来完成。因此,数学概念教学必须根据学生学习概念的心理过程特点来设计。在教学中,注重分析概念形成的各个阶段特点,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自觉地形成概念,而不是简单地记忆定义,促进学生思维不断地向抽象层次转化,完成过程甲对象的凝聚,而不是仅以实例或表象代替概念。

根据数学概念学习的心理过程理论,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提出教学注意点:

④注重直观材料的使用; ⑤注重原型与变式的作用; ⑥注重表象与定义的统一;

⑦准确使用数学语言,促进学生自我建构; ⑧加强概念联系,形成概念网络; ⑨加强数学概念运用,形成概念体系; ⑩对学生错误要有正确认识。3.重视概念的反馈过程

练习设计避免单调,力求形式多样化一一选择、填空、判断、辨析、设计情境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总之,对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希望一线教师多关注相关的教学理念,生动恰当地引入概念,准确细致地讲清概念,在浸洗运用中巩固概念,在概念体系中深化概念,提高概念课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篇7: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农村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优势互补的研究

课题阶段小结会发言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我校是一所比较偏远的农村中学,教学设备同很多农村中学一样比较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中死记硬背的现象比较突出。我们一直希望能寻求一条更好的教学方法。因此,能够承担这个物理课题我们感到非常欣喜,但同时我们也因为自身素质还比较差,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而感到了很大的压力。但不管如何艰辛,一学期以来,我们还是努力的去尝试和探索。现将上学期的工作向各位专家、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敬请各位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基本情况

本次开展的《提高农村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于2007年4月开题,2007年9月开始正式实施。子课题的实验教师为我校的郭华杰、罗红昭等5位物理教师。主研班级是2009届1班、6班,对应班级分别为2班和3、4、5班。学生总人数近400人,各班成绩差异都不大(只有3班的成绩差一些),这样有利于课题效果的比较。从学生情况看,长期的呆板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转变很困难,他们愿意上实验课,但不愿意动手做实验,动手动脑能力特别差。从教师情况看,由于长期只注重课堂的讲解,实验也用讲代替,打“*”的内容几乎不管,因此思维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有一个过程。通过一学期学习和探索,师生的情况都有所好转。

二、基本思路

根据当前课改导向,结合农村初中的现状,大胆尝试做法,探索农村初中物理教学的规律;以学生为主体,教材是教与学的主要依据,以课内外优势互补的原则,以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为核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特长的目的。

三、基本措施

(一)建立课题改革领导机构和制度。

课题准备阶段,我校就成立了以周祥明校长为组长,中学组中层干部为成员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资金落实,人员调配,工作协调等工作。各位领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保证了课题的顺利实施。此外,还专门制定了课题的相关制度,把实验教师平时的教改工作情况纳入到月考核和考核中,实行奖惩分明的政策,充分的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制定好计划和总结

学期初,课题组研讨并制定总的实施方案,再由实验教师分解到各个学月,根据本实验班级的情况,制定自己的学月计划和实施方案。在平时的教学中,认真的履行计划和探索方案,做好活动的记录,使活动过程细化。月末认真总结工作得失,反思做法效果,形成书面材料,并收集整理好活动材料。

(三)课堂教学的基本做法: 主要突出“备讲改”三个环节

1、备课

备课要着重备学生,备教法。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前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分析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让学生轻松的掌握知识。此外,要合理的且人性化的运用教学方法,主要是注重引领,侧重引入与过渡,分析与对比,物理与生活等。

2、上课 上课要重学法。教学中要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设置思考;要充分的调动学生听课精力,讲析清楚,突出重难点;要精选例题,配备课堂练习,最后归纳整理,形成线索;要发展学生提问和归纳能力,使之改进学习方法。如:在实验中选择器材的的问题上,改变以往教师包办的情况。要求学生通过原理剖析自己找出实验器材,并在教师的引领下拟出实验步骤,自己总结规律。避免死记硬背,形成理解记忆。

3、作业

课后认真筛选作业,做到有梯度有针对性。并严格收交,杜绝抄袭,教师要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利用个别辅导的方式,弥补课堂的不足。对于突出问题,要在下一堂课中提出并及时解决。

(四)课外活动的基本做法 1、课外实验

每学月安排一次课外的小实验或小制作,针对教材中提出的一些课堂中不能完成的小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回家自己动手做,让他们体会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使得对原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2、体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主要是以参观调查等方式,利用周末时间以集体或个人的形式出去体验生活。如去参观水电站,了解发电的原理等,回校后要求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并写出自己的感悟。

3、培养细致观察和提问的能力

针对学生容易粗心,学习不主动等特点,我们要求学生要善于细致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定期以小作文或直接提问的形式在班上交流,让学生在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中解决问题,发现新知。

(五)总结做法,共谋方略

我校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要定期开好学月碰头会和期末总结会。通过课题组教师间认真的碰头交流,共同探讨实验方法和形式,总结经验和不足。此外,在月考后,认真进行质量分析,照准主观原因,对比实验班与普通班的成绩,找出问题的关键,从而不断修改实验方案,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以利于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

四、取得的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教师方面:大家对课本钻得更深了,平时不看不考的内容,现在,也抽时间细心的阅读,并查阅各种资料,视野拓宽了许多;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增强了,正在由指导变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业务素质增强了,我校教师罗红昭在自贡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选中获得初中组一等奖.郭华杰老师的经验文章《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几点想法》获得市一等奖。学生方面: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了,大部分学生能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动手动脑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在逐步提高。在上学年年末考试中各项指标都居区前一二名。

五、存在的问题

1、活动的形式较单一。

2、时间紧,任务重,条件差,少数实验未能开展。

3、每次活动后,对于经验和问题总结还不够。

4、课内外优势没有充分发挥。

六、下期工作思路

1、课题组继续做好对实验师生的督查工作。

2、把课堂实验和生活实践区别开来,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各自的优势。

3、丰富活动的形式,逐步教会学生访问调查等,并写出比较完善调查报告。

4、组织好每月一次的实验交流课,起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5、利用课余时间,多组织集体活动。

6、做好制作的交流评比,对做得好的给予奖励。

7、每学月安排一次知识讲座,讲座内容视情况而定,将课内外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回龙中学物理课题组:郭华杰

篇8: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策略

一、关于物理概念的教学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的最基本单位, 也物理学的精髓。物理概念概括而抽象, 它反映的是物理客体、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本质属性。例如, 力的概念概括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共性, 而匀速圆周运动又有别于一般的匀速运动, 即每个概念都有其不同之处。在物理教学中, 要使学生形成概念, 其过程复杂而困难。如何实现这一过程, 值得研究。

1.必须明确概念引入的必要性, 清楚它是描述什么的。例如, “速度”这一概念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明确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的需要;不同的运动, 快慢程度并不相同, 这样, 为了比较运动的快慢, 而引入速度这一概念。

2.教学中必须咬文嚼字, 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确切涵义, 掌握被定义的概念。另外还要借助于数学表达式, 例如, 把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 结构上看似没问题, 而速度和“单位时间的路程”外延不同, 前者指运动物体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和方向, 而后者是单位时间内的路程。在普通物理学中用v=ds/dt作速度的定义则是严格、确切的。

3.明确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决定因素, 注意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在中学物理中, 有些概念看起来很相似, 但其意义却不同, 这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例如, 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两个概念常有错误认识:①加速度是增加出来的速度。 (a与v相混淆) ②速度变化, 则加速度也变化。 (a与v 混淆) ③速度为零, 则加速度为零。 (v与Δv混淆) ④一切快慢不变的运动即a=0。 (没有理解v的矢量性) 以上这些错误认识, 都是对速度、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这些概念的理解不透造成的。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如力学中的动量和动能、功和能, 电学中电场强度和电势、电压和电动势等应对比它们的联系和区别, 深刻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 明确它们的决定因素或相关制约因素, 和物理规律有机地联系起来。

4.了解概念的种类 (如矢量、标量、状态量、过程量等) 。若首次学习还须明确抽象概括的方法。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等概念是怎样抽象而来, 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 什么是次要矛盾, 进而建立理想模型、形成概念。若概念有定义式, 则还应注意从定义式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明确该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另外形成概念还要注意教材和学生实际, 循序渐进。认识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逐渐深化的过程, 有些概念在教学中不可能一步到位。例如, 加速度是力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 这个概念的教学过程至少要分两个阶段, 即运动学中提出加速度的概念, 直到学完牛顿第二定律后学生才有可能真正理解。其他如质量、电压等概念的理解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二、关于物理规律的教学

物理规律是对物体的基本运动及其相关属性的发展变化的客观概括, 反映着在某一条件下发生的一定物理过程的必然性。物理规律包括定律、定理、原理、假说、方程等, 它们是从实验总结出来, 进一步推理得到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首先应让学生明确物理规律究竟研究的是什么, 即研究对象、内容是什么。例如, 库仑定律就是研究真空中点电荷相互间作用的, 而非别的作用。牛顿第二定律则是研究加速度受哪些因素制约, 只记住常用式F=ma则没有把握问题的核心, 而应明确是从a∝F/m到F=ma。而U=IR严格讲也不能称为欧姆定律, 其实质是电阻定义 (R=U/I) 的变形, 没有反映出电流受电压、电阻制约的实质。教学中应突出I=U/R的理解。

2.理解透彻相关概念是掌握定律的基础。例如楞次定律中磁感线、磁通量等概念的教学。如果与此定律相关的这两个重要概念理解不透, 那么楞次定律就无从谈起。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 实际上关键是电动势的概念, 学生能准确、深刻理解电动势, 则该定律的教学就会水到渠成, 反之, 则会事倍功半。教学中应突出物理规律的实验依据。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必须树立理论是来自观察、实验的结果的观念, 特别应重演示实验的教学, 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若学生只机械地记住几个由字母堆砌而成的公式, 不了解得出规律的实验基础以及公式的物理含义, 这是很空洞的、肤浅的, 根本谈不上去应用。例如, 牛顿定律是由实验归纳得出, 由对实验现象感性认识到分析总结, 最后上升为理性认识进而得出规律。所以, 让学生了解得出规律前的实验是很重要的, 也是必要的。又如机械能守恒定律、欧姆定律等都要强调其实验基础, 只有深刻理解定律的实验依据才能掌握之、灵活应用之。

上一篇:优秀班长的自我评价下一篇:中国文学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