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法习题

2024-06-04

中学物理教学法习题(精选6篇)

篇1:中学物理教学法习题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复习题

第一部分:简答题(续)

1.简要说明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区别

2.简要说明行为教学目的四个要素

3.举例说明物理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4.简要说明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发展功能

5.简要说明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设计要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三维目标

6.简要说明中学物理教学过程设计要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7.简要说明中学物理教学评价的含义

8.简要说明中学物理教学传统评价观和发展性评价观在评价功能方面的区别

9.举例说明物理概念同化的含义

10.举例说明物理习题教学具有巩固和理解知识的功能

11.举例说明物理复习课的作用

9.简要说明物理复习课的类型

篇2:中学物理教学法习题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基本环节,习题教学直接影响物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然而,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习题教学设计仍存在着与当今物理教育改革潮流不和谐的因素:习题教学功能的窄化;习题教学设计策略与操作模式的缺乏;缺乏理论指导的习题教学实践的茫然、习题教学设计理论与习题教学实践融通性的阻碍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更新观念,提升素质,探索出提高习题教学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程实施的设想、计划、方案,是教师将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起点,是教育理念与教学实践的界面。教师的教学设计预设着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预定着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我们认为,要想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就必须开展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习题教学设计”的上位概念是“教学设计”,“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指以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理论、系统科学为理论基础,按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对象的特点,设计教学目标,规划教学全过程诸因素的相互联系和合理组合,确定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步骤,为优化教学效果而制定实施方案的系统的计划过程。这种设计活动所呈现的物化成果通常是一份教学方案,即教案。

“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是指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实施为背景,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关照着新课程的实施这一现实的前提。

三、选题的意义

(1)习题设计是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的深入与完善是物理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基石和前提条件。

(2)习题教学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构建教学设计理论与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真正实现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最优化。这是因为,我国的习题教学设计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研究的脱节:

①、习题教学设计研究主要基于完成了学习任务而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重点设计“教”,很少与社会发展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相联系,与学生的“学”脱节。

②、在职教师在大学所学宏观层面的教育教学的通识理论没有具体细化到习题教学设计的中观层面,更没有具体到涉及具体教学内容的习题设计的微观层面,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感到困惑与茫然。③、因缺少从教学设计理论和模式出发而建立的本土化的、适合教师具体使用的习题教学设计操作规范,使习题教学具有随意性和模糊性。

(3)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师观、教学观、学生观,新的教学设计理念呼唤教师设计能力的更新,呼唤与之相匹配的新的教学设计。

四、理论依据

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对教师的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生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教学就是创设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能积极主动构建它的自己知识。教学模式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活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②教学系统论认为:要从整体出发,既考虑教学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又要考虑系统的层次与特征,立足整体,统揽全局,优选方案。

③教学传播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传播的最终效益是由信息源——教师、信息——教学内容、通道媒体、接受者——学生等存在动态联系的极其复杂的制约因素决定的。

④物理课程标准指出: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去设计教学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要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材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步改革;必须重新建构物理教学评价体系。

五、研究价值

①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教学设计实践,构建起沟通教学设计理论和物理教学实践的桥梁;

②通过研究,探索出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实践策略和操作模式,为物理教师开展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

③一线教师研究的成果和典型案例能为专业科研人员开展习题教学设计理论研究提供鲜活的实例素材,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④物理习题设计的研究成果的推广能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⑤本课题的实施,有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促进教师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研究目标 ①通过研究,建立起“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物理教学实践”之间的联系,提高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科学化水平。

②通过研究,构建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方式策略和操作模式。③通过研究,探索提高中学物理教师习题教学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④通过研究,促使中学物理教师更新观念,提升素质。

七、研究内容

(1)中学物理教师对习题教学设计在认识与实践中存在的误区情况调查及归因分析。(2)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学习需要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最优化研究。

(3)提高中学物理教师习题教学设计水平的措施研究。研究的重点:

①如何设计物理习题教学目标 A、如何确立目标;

B、如何对三维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

C、怎样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即保证基本目标的实现,兼顾“个性化”目标及“生成性”目标。

②如何创设习题课的教学情境,营造学习氛围。A、如何实现学生生活情境与教学情境的融通;

B、如何将习题教学任务与教学情境有机整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C、如何根据物理学科特点进行多种情境的整合。③如何利用教学资源 A、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

B、如何利用生活资源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C、如何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④如何选择教学方法

A、如何设计有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B、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策略 C、如何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D、如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以发挥方法的整体功能。E、如何进行习题教学的反思,以提高教师习题教学的反思能力。(4)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总成与教案编制最优化的研究。(5)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的研究。

八、研究假设

通过运用现代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理论指导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实践,构建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模式、体系,以及如何提高中学物理教师习题教学设计水平的研究,能够提高中学物理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习题教学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提高中学物理教学水平。

九、研究思路

①调查中学物理教师在课改背景下进行的教学设计的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并进行归因分析。

②组织中学物理教师学习国内外关于现代教学设计的文献,以及学习新课改对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要求,为课题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③一线教师运用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作指导,研究重点放在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践操作层面。教研人员通过实践研究,构建起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模式。

④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教科所将整合各教师的研究成果,汇编写集。

十一、研究方法

①调查研究法

②文献研究法

③经验总结法 ④行动研究法

十二、实施步骤

①课程准备阶段(2008年9月——2008年12月)A、子课题负责人的业务培训

B、子课题“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的申报。C、成立子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

②课题研究阶段(2008年12月-2009年5月)

A、课题组成人员学习新课改对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的要求,为课题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明确研究目标与任务。

B、在实际教学和研究中共同探讨在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途径。C、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学物理习题教学设计最优化的实施策略和操作模式。D、收集和整理研究过程中的各种资料。③成果评估阶段(2009年5月——2009年9月)A、汇编研究成果

篇3:中学物理习题教学方法归纳

1. 突出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地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所谓程序性知识是指回答“怎样去做”的操作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则是回答“怎样学”“怎样思考”的知识。在习题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1]

1.1 注重解题规范化训练。

解题规范化包括解题格式规范,解答过程条理清楚,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统一,解题过程基本环节的应用,以及解题思路基本模式的应用。[1]下面以物理计算题为例:(1)“解题格式”强调“已知”、“求”、“解”、“答”缺一不可;(2)“解答过程条理清楚”要求“解”时有根有据,首先写出物理公式或原理,紧接着代入数字及单位,最后写出包含数字及单位的结果;(3)“物理量符号和单位符号的统一”要求必须用课本上的符号为标准写出已知量和待求量,如同一题中多个异值异态的同种物理量时,应打角标以示区别;(4)“解题过程基本环节”包括读审题意、寻找物理量间的联系、建立方程求解和检验讨论;(5)“解题思路基本模式”包括顺推思路和逆推思路。

1.2 注重策略指导。

解题策略是指主体在解题思维过程中宏观采取的方针原则,是最高层次的解题方法,是对解题途径最一般的概括。中学物理最基本的解题策略有:[1](1)转化策略,把用常规手段不便解决的陌生的、隐晦的、困难的物理问题归结为熟悉的、明朗的、容易的、可以顺利解决的问题;(2)守恒策略,抓住某个或某些物理量保持始终不变的特点去寻求问题的解决;(3)逆反策略,在沿某一方向思考问题特别困难、希望渺茫时,改从这一方向的对立面去考虑,最终使问题得以解决;(4)整体策略,把相互联系的物体或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5)极端策略,遵循题设条件,假设某种变化,并将其变化推向极端状态,从而暴露物理规律,便于主体作出正确判断的方法。

2. 注重把握题目难度,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

例题、习题和试题具有不同的功能,但它们都需要学生通过分析具体问题,组织相关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解答。学生经历这一过程,能对“懂”与“不懂”、“对”与“错”形成明确的概念。题目的难度将直接对学生学习的情感产生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如果把过难的问题“一步到位”地摆在学生的面前,这些问题不仅不可能“到位”,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难度的把握。[2]

在制定习题教学的目标和选择编订习题时,教师首先必须强化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基础策略的训练,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单后综合、先课本后课外、先封闭后开放的顺序来安排教学。新课练习、单元复习练习、期末复习练习、升学专题复习、竞赛练习等应具有不同的难度、深度和广度,特色分明。教师选择的第二题目只有具有适度的挑战性,对学生思维造成一定的冲击,才能促使学生去思考,也才会有提升。总之,教师要循序渐进,以使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

3. 注重精选巧练题目,力争事半功倍

3.1 精选题目。

教师在选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题目要具有典型性,能突出知识的应用,加强基本方法的训练,据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如子弹打木块模型题,这类习题考查隔离和整体分析的方法,联系动量和能量的知识,对理解和分析碰撞问题有启示作用。第二,要注意题目的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训练。如波动和振动方向的判断、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电学实验的实物连线等学生觉得困难的问题。[3]第三,题目要有启发性,才能活化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3.2 巧练题目。

教师应尽量采取一题多改、一题多练、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多题归一等形式进行训练。学生经过全方位的思考,不仅能训练求异思维,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知识体系结构。

4. 加强习题教学与其他方面的联系

4.1 加强与物理实验的联系。

与物理实验相关的题目越来越多,学生在解这类题目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很大程度上是对题目叙述的物理情景不能正确理解,因此也就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对习题教学与物理实验整合途径进行研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整合:利用物理实验,创设习题情景;通过实验,寻找解题的切入口;通过设计实验,深化对物理问题的认识。[4]由此可以看出习题教学和物理实验是相互促进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它们整合。

4.2 加强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

物理学科与生活、科技和社会有很强的联系,很多题目也是与生活、科技和社会有关的。信息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块,它提供了很多与生活、科技和社会信息。要想使学生根据要求快速从中抽出有用信息,教师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就要注重加强与生活、科技和社会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0,(8):64.

[2]蒋沛鸿.高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探[J].物理通报,2006,(2):31.

[3]黄培珍.教师要有驾驭物理习题的能力[J].物理教学探讨,2005,(3):44.

篇4:浅谈中学物理习题课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习题课 教学方法 注意问题 解题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8-0129-02

习题教学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的通道,是联系概念、规律的纽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它不仅可以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

习题课是习题教学的主要形式,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课型。那么,怎样才能上好习题课呢?为此,笔者进行了专题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习题教学的基本方法,现具体介绍如下: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习题课教学中,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讨论及学生自己的练习,使学生加深了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总结归纳出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开阔学生眼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习题课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1)讲—练结合法。“讲—练结合法”是习题课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教师对典型例题的详细分析和讲解,总结归纳出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练习,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2)分析—讨论法 。“分析—讨论法”就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对某一具体的物理问题,边分析、边讨论,最后得出正确结论。这种方法贯彻了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促进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并能发现学生分析问题的错误思路、方法,及时予以纠正,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归纳法 。“讨论—归纳法”就是选择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典型问题,先让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暴露出各种错误思路、结论。然后教师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正确结论。

(4)板演—评议法。这种方法就是选择典型问题,让学生在黑板上进行板演,板演的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把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暴露在全班同学面前。教师针对学生的分析思路和方法进行评议,充分肯定其正确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找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修改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这种方法,通过板演能检查出板演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评议,能提高全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采用学生板演——学生评议——教师再评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二、习题课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实际,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要注意以下问题:

(1)精选习题

习题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精选习题。精选的习题要符合以下几个原则:

①习题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应该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要通过对这些题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和解决同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能举一反三。

②习题要难易适度。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难易适度。太简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太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③习题要具有启发性 。习题课中所选的习题要具有启发性,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阐述物理概念的定义、物理规律的涵义等,防止学生死背公式等形式主义的偏向。

(2)要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 。习题课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有很多。如:比较和鉴别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方法、等效方法、理想化方法以、极限思维法、图象法、假设法、隔离法、整体法、临界条件法和矢量三角形法等。这些方法与技巧,只有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演练,才能逐步掌握。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习题课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对典型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解题能力主要是指:

①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 。分析能力是指能够独立地对具体问题进行具體分析,弄清所给物理问题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景,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和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给的问题。

②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在习题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指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在物理解题中,首先要对物理现象和过程进行分析,经过概括、抽象,再根据物理规律和公式列方程,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在习题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二,运用数学知识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计算的能力

物理解题中,常常运用数学方法对物理问题进行分析、推理和讨论。运用数学知识对有关物理问题进行计算是学生最感困惑的难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有关的物理概念、定律理解不透,思想方法不对,思路不清,数学运算的技巧不熟练等等。由此引起乱套公式,或按曾经做过的形式上类似的题目依样画葫芦等毛病。因此,在习题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总结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达到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篇5:中学物理教学法习题

学校要组织校秋季运动会,明天还有一个家长会。我是一位班主任,还担任着三个班级的物理教学,真是忙得团团转,昨天上午的一节物理课没来得及准备实验器材,刚好也有一些习题要评讲,便上了一节习题课。这是一节有关欧姆定律的习题课,由于对这些习题都烂熟于胸,且解法之间也存在着有机的联系,所以课堂上我象变戏法那样,将这些习题的各种方法一串串推出,讲得神采飞扬,甚至显得有些得意。教学的过程进行得非常顺当,下课前我布置了对应的课后作业。一堂习题课很快就结了,我的自我感觉良好,心想今天的课真顺。今天上午,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批改,随着批改的进行,我的心情也由轻松变得沉重,我的课上得很精彩,为什么学生的.作业做得如此不理想呢?我陷入了沉思当中。教与学的反差迫使我思考为什么自我感觉和实际效果之间存在如此之大的差异?教学中的哪些环节出了问题?如何提高教学的效果?

反思使我认识到本节课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没有很好地贯彻以学定教的原则。

首先是对学生的认知能力估计过高。要掌握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实现预设的学习目标,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应用字母公式变形的知识、透彻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初次接触频繁变换公式及电路变化的问题,显得很不适应。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知识迁移的跨度较大,超出了大多数学生目前的应用能力范围。其次,在认知方法上,一些学生没有或不善于利用变化的电路图来研究物理问题,电路图的识别、分析能力欠缺,有的学生根本就没有画图的意识,凭脑袋想象,这样做很容易出现混淆,难免会出错。

二是没有选择好课堂教学策略。

首先在两个难题之间应该再插入过渡性题目或设立过渡性的问题,以降低学生认知“台阶”的高度,使大多数学生对有些问题的思考能够“跳一跳,够得到”。其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讨论、提问、板演等多种方法结合使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暴露,学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的起点和节奏,教学的有效性将会得到提高。再次,教学手段的单一也是造成教学策略选择不当、教学效果受到影响的原因之一。

三是一些过时的传统观念有时还在有意或无意间主导着我的教学行为。

譬如,教学过程中我的讲解过多而学生的思考、讨论偏少,没有把学生真正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而常常是我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探讨与思考;再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的自我感觉良好,自认为这是一节好课,这说明“以教师为中心”的这一陈旧观念在我的脑海深处还比较顽劣。

篇6:物理习题课教学反思

一、亲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不管是上新课还是习题课,老师都要与学生打好感情战,特别是学困生。他们有的会因为基础差,缺少老师的爱心,而放弃某一学科。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做小动作、睡觉,甚至跟老师顶嘴。不过他们这样做应该只是想引起别人的关注,达到一种满足感,而非真心要和老师作对。如果我们老师平时关注一下这些学生,让他们感受温暖,感受到老师的关怀,他们就有可能把精力放到学习上了。我现在也在尝试着与这类学生打好关系,多点关心他们,上课让他们回答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给自信他们。

二、选择有代表性的`习题

物理习题的选择要注意其典型性,使之“以一当十”,既可以不用搞题海战还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规律。如:为了让学生掌握ρ、m、V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找到这样一道习题:一个吕球质量为54g,体积为30立方厘米,则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为什么?

我告诉学生,此题有三种解法:可以比较密度;可以比较体积;可以比较质量。而这三种解法恰好分别练习了密度、质量、体积的公式。这三种解法间有一个共同点,公式本质都是 ,无非是此公式的基本公式及变形公式罢了。这种典型的题目既使学生练习了基本公式,又练习了变形公式,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三、讲解时间分散

教师讲解要与学生的讨论交叉进行,要让学生多动脑、多动口,全方位参与习题的解决。否则,学生大脑处于“疲劳”期,老师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的讲,我只能说,老师只做了无用功,学生一定是左耳进右耳出的。

上一篇:会计专业求职自荐信5则范文下一篇:小学五年级语文《崂山道士》教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