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目录

2024-06-17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目录(共10篇)

篇1: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目录

中职语文职业模块目录

第—单元 走向社会

阅读与欣赏

《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教案及同步练习《成才要有文史知识》课件及音频朗读

《科学与艺术》教案及同步练习《科学与艺术》课件及音频朗读

《走向社会》教案及同步练习《走向社会》课件及音频朗读

《万能的求职方法》教案及同步练习《万能的求职方法》课件及音频朗读

《带上三句话上路》教案及同步练习《带上三句话上路》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调查报告

口语交际:接待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的未来不是梦

第二单元 爱岗敬业

阅读与欣赏

《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教案及同步练习《寻找时传祥——重访精神高原》课件及音频朗读

《敬业与乐业》教案及同步练习《敬业与乐业》课件及音频朗读

《邮差弗雷德》教案及同步练习《邮差弗雷德》课件及音频朗读

《一张诊断书》教案及同步练习《一张诊断书》课件及音频朗读

《爱上你的工作》教案及同步练习《爱上你的工作》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广告词和说明书

口语交际:洽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职业道德调查

第三单元 行业扫描

阅读与欣赏

教案及同步练习《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移动的倾诉》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百年时尚话汽车》课件及音频朗读

《Internet改变世界》教案及同步练习《Internet改变世界》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新时代的中国工人许世超》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策划书

口语交际:答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网络天地

第四单元 职场感悟

阅读与欣赏

教案及同步练习《源自职业的温情》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选对池塘钓大鱼》课件及音频朗读 教案及同步练习《成功离你有多远》课件及音频朗读

《同事》教案及同步练习《同事》课件及音频朗读

《职场寓言五则》教案及同步练习《职场寓言五则鹂》课件及音频朗读

表达与交流

应用文写作:求职信和应聘书

口语交际:协商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触摸企业文化

篇2: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目录

一.(拓展)第一单元

字词 1.《胡同文化》

1)房檩

国子监

蛤蟆陵 ....

2)婚丧嫁娶

熬白菜

陆润庠

王垿 ....

约二斤鸡蛋

街坊 ..2.《废墟的召唤》

1)妲己

褒姒

窈窕

远瀛观

甲胄 .......

海晏堂

断碣残碑

嗫嚅

迤逦 ......

荷梗

绮辉

窸窣

蘸料 .....

2)奇耻大辱

若无其事

慷慨激昂

理直气壮

瞬息万变

一蹴而就 3.《过万重山漫想》

1)夔门

攲侧

啃噬

不盈不溢

摧山坼地 .......

端倪

翎毛

燧木取火 ....

2)洪荒

无恙

4.《内蒙访古》

1)迥乎不同

苑囿

南麓

汾河高阙

...... 绵亘

夯筑庐朐

稒阳县

虖河城

.....呼韩邪单于

款塞

青冢 .......

2)举世闻名

青红皂白

步步为营 二.(拓展)第二单元

字词

1.《过秦论》

1)崤函

囊括

八荒

连衡

...

逡巡

鞭笞

阡陌

藩篱

......黔首

锋镝

甿隶

墨翟

铦 ...... 钩戟长铩

谪戍之众

度长絜大

...... 锄耰棘矜

约纵离衡

流血漂橹

瓮牖绳枢 ..........

2)行伍

迁徙

2.《鸿门宴》

1)飨

鲰生

卮酒

戮力

玉玦

樊哙 .......

瞋目 彘肩

人为刀俎

桮杓 .....

2)沛公欲王关中

数目项王

参乘

..... 道芷阳间行

度我至军中 ..3.《寡人之于国也》

1)弃甲曳兵

数罟不入洿池

鸡豚狗彘 .......谨庠序之教

孝悌之义

饿莩 .....

2)谷不可胜食

衣帛

..4.《兰亭集序》

1)琅琊

临沂

修禊

癸丑

激湍

流觞曲水 .......

游目骋怀

放浪形骸

虚诞 ...三.(拓展)第三单元

字词 1.《祝福》 1)钝响

寒暄

绞丝镯子

烟霭(和蔼)朱拓 .....

踌躇

不更事

谬论

俨然

桌帷

讪讪 ........

怔怔

蹙缩

窈陷

蹒跚 ......2)监生

间或一轮

新正

炮烙

歆享

牲醴 .......

浸得通红

瘦削

悚然

雪褥

山墺

.....门槛

草窠

呜咽

拗不过 ..... 2.《春之声》 1)采撷

咣的一声

涟漪

高亢

三叉戟

......

蕨麻

入场券

怏怏

偌大

醪糟 .......

贫瘠

瓦楞

鹌鹑 揿键钮

寒碜 ......3.《一个人的遭遇》

1)狙击

雏儿

瓦砾

嗜好

一撮盐

胡谄 ......

塞车

塞责

边塞

活塞

堵塞 .....4.《老人与海》

1)鯖鲨

脊鳍

吞噬

黏液

蹂躏 .........

榫头 ..

2)蹿上来

下颚

攥住

舵手

撬开

咔嚓 .......

猖狂

模样

...四.(拓展)第四单元

字词

1.《文学的趣味》

1)仿佛

知、好、乐

笃嗜

绮靡

.......玩索

囿于 ..

2.《米洛上午维纳斯》

1)凝眸

妩媚

滑稽

荒诞

执笏......迥然不同 .

3.《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

1)遐想

给予

伦理

怆然

涕下

.....梵高

深邃 ..

4.《获得教养的途径》

1)狭隘

闲暇(遐想)

沉溺

慰藉(书籍)......

麻痹

戕害

符箓

...五.第五单元

1.《想北平》

1)廿七

黏合 什刹海(刹车 刹那 古刹)

......菜圃

愧杀 ..

2.《肖邦故园》

1)马厩

夙愿

通衢大道

瘠薄

玲珑剔透 ......

茕茕孑立

天籁

缱绻

命运多舛 ......

簌簌

养尊处优

荒诞不经

...

3.《中国画与西洋画》

1)皴法

衣褶

花卉

曲廊

解剖

骨骼 ......

纤丽

琐碎 ..

4.《古希腊的石头》

1)炯炯有神

粗糙

庇护

泯灭

苍劲

...... 聆听

隧道

神谕

亢奋

篝火 ...... 葱茏

呵护

磨砺

甬道

掰开 ..... 兀自

暧昧

战战兢兢

坍塌 .....六.第六单元

1.《六国论》 1)嬴

洎 ..

2.《游褒禅山记》 1)褒禅山

庐冢

窈然

幽暗昏惑 .....

3.《国殇》

1)国殇

左骖

.....援玉枹

怼 挟 .....

4.《孔雀东南飞》

1)自缢

箜篌 蹑

玳瑁

磐石

否泰如天地

.........

踯躅

公姥

腰襦

葳蕤

聘礼

拊掌 ........

摧藏

仕宦

篇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研究

关键词:中职语文,基础课程,拓展模块,新途径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 各企业对新招员工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要求新员工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 也要求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轻人文, 重专业”的职业教育理念已经不再适应当今企业需求。因此, 积极探寻相关途径来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效率变得尤为重要。

1 拓展模块课堂教学

所谓拓展模块课堂教学就是中职学生运用在语文课堂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开放的、拓展的现实问题, 并最终使所学知识得以不断发展和延伸, 综合素质得以不断提升。它更注重培养学生塑造自身个性, 从而发展自身特长, 是学生终身学习方法、能力和精神的重要载体。运用到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上, 就是要求老师要由课内转向课外,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积极调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 从而多维度、多层面地延伸知识, 使得中职学生的思维领域和学习视野得以扩大, 并最终达到提高其人文素质的目的。

2 拓展模块课堂教学原则

在中职语文课堂上的拓展模块课堂教学首先要注意立足课文, 适当拓展。我们在平常的中职语文教学中, 总是过于注重对人物形象、作者思想感情等展开相关分析, 虽然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价值, 但是却过于理性。因此, 我们应当立足课文, 适当淡化理性分析, 突出中职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 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鲜活起来。其次应当做到有的放矢。在体现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将知识的学习、思维的发展和语言的训练融为一体, 展开综合学习, 从而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最后, 拓展要有法。语文教学应当以学生发展为本, 注重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处理好课堂学习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比如采用文本导读法进行教学,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学习等。

3 拓展模块课堂教学的实际实践

3.1 培养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结合多种语文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 学生也许会发现全新的自我, 也许会发现别样的语文世界, 从而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比如重视课前预习。课前预习可以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搜集资料并以课堂演讲的方式呈现出来, 而不是仅仅关注课文。将语文活动和语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将能够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信这样的课堂才能够让语文学习真正属于学生, 才能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在学习中得到知识, 在学习中学会有益的生活态度。

3.2 鼓励开放式学习

一名优秀的中职语文老师应当善于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并着眼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精神品质, 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比如在学习《故乡的榕树》这篇课文时, 老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特点, 先让学生自主地去感受文中的意境, 然后让学生朗读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文字并进行评述。通过这两个环节可以使学生先体验到课文里语言的优美和情感美, 然后使学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有过这样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的学生, 一定比那些缺乏体验的学生更能生成正面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力。

3.3 创设课文情境

所谓创设情境[4]就是指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 采用PPT、视频、音乐等辅助教学, 给学生创设所学课文的情境, 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有趣, 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作者创造的文章世界, 从而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如我们上《再别康桥》这节课时候, 首先在课前就让学生搜集作者的生平经历, 并将对学生提问。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当正式上课时候, 将《再别康桥》内容以动画视频方式播放给学生, 让学生融入到康桥这个情境。与此同时, 注意和学生进行互动, 老师引导, 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老师提问, 最终实现教学效果提升。

3.4 课外拓展实践

在中职语文拓展模块教学过程中, 中职语文老师应当充分挖掘教材资源, 利用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比如教材第一册“走进家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设计活动方案的时候, 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实地寻访或网络查询等方式收集家乡风景名胜、传统文化、特色物产、风土人情等资料,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了解家乡的一切信息。这种搜索和了解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产生自豪感, 还能给其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3.5 利用实践活动提升语文应用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比如教材中的“低碳生活”社区宣传筹备综合实践活动, 这项活动就要求学生必须走出校园, 走入社区, 在筹备工作过程中, 实践写作活动申请报告、宣传海报、活动计划、单据、便条、通知、启事、活动总结等。认真实践此次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 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进而完善人格。

4 结论

通过对拓展模块课堂教学的研究表明, 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比传统教学方法更加有效。对中职学生开展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 因此应该大力提倡运用拓展模块课堂教学, 这不仅有助于推进中职语文教学实现跨越式发展, 还能对提升中职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慧.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14.

[2]彭荣.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新校园, 2015, (06) :124-124.

[3]胡瑛.中职语文教学拓展延伸研究[D].苏州大学, 2014.

篇4: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目录

关键词: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在中职教育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大量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与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因此中职教育成了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大支柱。自从2005年召开了全国教职工作会议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就因国家的重视而得到了高速发展,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措施和政策促进本地的职业教育,中职教育体系的建设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企业对新招收的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需要新员工具备专业技能,也对员工的人文素养提出了要求。企业希望新招收的员工能够一入职就适应其工作岗位。因此,传统“重专业,轻人文”的中职教育观念已不适应现在的企业需求。全面改革中职教育课程设置体系,重视以中职语文为主的课程改革成了當前各大中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研究思路

在中职教育的改革道路中,应与时俱进地顺应职教改革的历史发展潮流,抓住机遇,通过探讨和分析当前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现代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设置与此相适应的语文教学模式,确立以“开展语文拓展活动为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目标”的开放式语文教育课堂,尝试将该课堂作为中职语文教育的经典典范,引导新兴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并且在各大中职院校进行推广和普及。

首先,研究中职语文教育的具体目标。根据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开发符合其用人需求的中职语文教育标准,编制统一的中职语文教材,确定语文教育模块的具体内容及其相对应的实行方案。

其次,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借鉴高校的以“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的教学方式,再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拓展课程,逐步形成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的教学体系。

最后,要针对中职语文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纠正其教育方法,从而引导语文教育工作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实施方法

1.拓展模块课堂的教学模式

各大中职院校可以在把“语文”这一课程当成必修课的基础上,一周开展1~2节语文拓展课程,通过学生互助互教、自主学习、表演话剧等趣味十足的方式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

2.拓展模块课堂的实际内容

中职院校可以自主编纂一本符合本校所设专业特点以及语文拓展课程开设所需的校本教材,此教材不但可以对所涉的拓展课程模式进行个性化、趣味化的内容编制,还可以为学生推荐当下符合中职教育目标的潮流节目、杂志和相关网站等内容。

语文教育工作者要转变原本守旧的教育理念,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

在教师教授某一特定的课本内容时,可以搜集该内容相关人物的生平趣事,用音乐、话剧、朗诵或者是简单漫画等方式通过PPT的形式来展示,让学生不再一味地跟着枯燥无味的课本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当小老师,对某一内容进行讲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激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四、实例分析

笔者所带的班级曾尝试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拓展模块的教学,在配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其与高科技相结合,制作丰富有趣的PPT课件作为主讲内容,这与原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相比,效果更加显著。

比如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这一内容时,首先会在课前布置学生对这首诗的作者、生平经历、生平趣事等资料进行搜集,将其作为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该内容时代背景的深入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然后将《再别康桥》这一诗歌内容用Flash动画的方式在课上进行播放,让学生直观明白整首诗歌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该诗歌的理解学习。与此同时,在接下来的教学上,笔者注意与学生“双向互动”,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回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领悟到语文学习的真谛。

五、结论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的实践表明,这一创新型教育方式比传统的语文教学效能要高得多。中职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能够在语文的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人文修养。所以,大力推进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体系的建设,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推进中职教育的跨越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九俊.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篇5:职高语文拓展模块日常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请柬.(jiǎn)庇.护(bì)量.体裁衣(liáng)胜券.在握(juàn)B、玷.污(diàn)遒.劲(qiú)敷衍塞.责(sài)越俎代庖.(páo)C、解.差(jiâ)角.色(juã)互相倾轧.(yà)戛.然而止(jiá)D、荡涤.(dí)狭隘.(yì)脍.炙人口(kuài)形神毕肖.(xiào)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府第简朴伶仃殿堂

B、简露渊源俏丽蕴藏 C、朴素慰蓝诞生樱花 D、郁闷坚韧度步促膝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由达成共识到制定计划,欧盟在军事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②领导既然这样要求,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只能而为之了。③实践证明,认得大脑愈用愈发达,不用则会。

A、表明勉励蜕化B、说明勉力蜕化 C、说明勉励退化D、表明勉力退化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室内静悄悄的,学生正炯炯有神....的听老师讲课。B、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妈妈带着他们兄妹,相依为命,相濡以沫....,什么苦都吃过。C、漫画家笔下寥寥几笔,把对象刻画的惟妙惟肖....

。D、有的山水画是从透明的壳子里面画的,真是鬼斧神工....,不知是如何下笔的。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沿江一带的农民为提高地力,确保来年粮食增产,自觉地扩种了绿肥的面积。B、我是话剧创作队伍中的一名新兵,从未写过,也没想过写小说。C、经过整顿,场内外的秩序明显好转,观众出入场不再相互拥挤。

D、这个故事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据有关人士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六千万元以上。

6、下列各句中标点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B、“记忆么,是灰烬。”有人曾这样说:“它燃烧过,可总归要熄灭的。” C、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D、明天是你去监考呢,好事我去监考呢?

7、下面各句加点字与“终老不复取”中的“取”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作.计何不量B、蒲苇韧.如丝C、留待作遗.施D、吾意久怀忿.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B、令嫒..

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白做人。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9、选出下列各句不是比喻句的一句是()A、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B、前面的天空露出一片金色阳光,象横着一条腰带。C、每一树梅花就是一首诗。D、她精心培育着祖国的花朵。

10、下列各句中“于”的用法与“其势弱于秦”中“于” 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齐人勿附于秦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吾祖死于是D、师不必贤于弟子

12、填空(1)《孔雀东南飞》原题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诗。选自。

(2),子魂魄兮为鬼雄。

(3)司马迁的历史著作是,是我国第一部(体例)。

篇6:语文拓展模块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四合院是一个盒子。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不时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招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王垿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与他们无关。这其中的精义就是个“忍”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小题1:文章介绍了北京胡同在哪些方面的什么特点?(3分)胡同方位走向正、胡同取名来源杂、胡同位置环境静

、、胡同形式数量多、小题2:文章分别是通过北京人的哪些方面的表现来诠释胡同文化的?(4分)

小题3:从文章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北京胡同衰败没落持什么态度?结合全文谈谈原因。(5分)

阅读《梯子》,完成第后面小题。(共18分)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 “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样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梯子》阅读练习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借梯子为道具,通过父与子两个人物的对话,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人对人的认识必须是防范和信任共存。

B.这篇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爸爸和儿子只不过是两个道理的传声者,就如相声里的甲、乙两个角色,因为微型小说不要求要素齐备。

C.写儿子在梯子上,爸爸却让他长时间地站在上面听自己讲故事,这一情节不真实;还不如让儿子跳两次,既可避免拖沓,给儿子的教训又更深刻。

D.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是一个勇敢的儿子,父亲的儿子是一个胆怯的儿子,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E.小说主要以儿子上梯子、在梯上、下梯子构成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微型小说的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一个突出特点:时间跨度小,写典型的生活横截面。(2)小说中的爸爸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4分)

(3)文中写到了哪几种花?分别简析其作用。(6分)

(4)文中的爸爸先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更不必说了。”后来又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你对其中的哪一方面有较深的理解,请说明理由。(4分)

《梯子》阅读答案:

(1)A、E(4分,对一项给2分。B人物、立意、情节是构成一篇小小说必不可少的“三要素”;C“这一情节不真实”评价错误,违背了小说创作原则;D“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错误)

(2)爱儿子;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教育儿子;是一位具有难得的理性的爱的父亲。(6分)

(3)墙头上的野花:在交代事情的起因;笑声像牵牛花吹出来的:生动地描绘出儿子笑声的欢快和开心;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的脸上:形象地描绘出儿子的灿烂笑容,表现其内心由惊惧转为欣喜的变化和对爸爸的感激之情(只答开心不给分)。(6分。写出“花”的语句给1分,分析作用1分。)

(4)只要言之成理都行,同学们多多动脑筋哦~ 阅读理解一《胡同文化》答案

小题1:胡同方位走向正、胡同取名来源杂、胡同位置环境静(每点1分)

小题2:通过北京人安土重迁(不爱搬家),理想住独门独院,平常日子过往不多,体现着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在吃上物质要求不高,体现着易于满足的文化内涵;通过不管身边的闲事,体现北京胡同忍字当先的文化,明哲保身的状态。(每点1分,语言1分)

小题3:对胡同的衰败有伤感(1分),对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亦有无奈(1分)。“伤感”源自胡同的衰败必然使一种文化随之消亡(1分);而“无奈”源自商品经济大潮的必然趋势(1分),并且胡同文化中的糟粕之处也确应该被先进的精神所取代(1分)。

篇7:中职语文基础模块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要说的课程是中职语文基础模块。大家都知道,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载体。中国的文化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它形成了自己的性格,自己的立足点。因此通过语文课堂来传扬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中职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公共基础课。分为基础模块(2册)、拓展模块(1册)、职业模块(2册)三个模块。下面我就基础模块的课程、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考核、教学反思等七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课程

(一)课程描述

课程综述:语文课程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基础模块侧重于“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

适用对象:各专业中职学生(16畜牧兽医专业,一周4课时)

人才培养规格:本课程是一门以人文素质为核心,以“看懂、会说、能写”为目标,培养中职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的公共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定位

为全面提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我认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能为其它课程的有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育人功能。能力目标

注重文字应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四)课程理念与思路

达到既要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又要适应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的目的理念,设计教学过程。选取教材,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法。

二、说教材

(一)教材选择

基础模块选用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本教材两册共12个单元,48课,分散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小说或戏剧、应用文和文言文等内容。

每个单元都由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以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三部分内容组成。本教材必修课和选修课由课文导读、阅读提示、课文、练习与思考、问题与讨论等内容构成。

(二)教材特点

首先,本教材能与信息的、多元的、开放的市场经济的实际联系起来。从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确定了课程教学目标,特别是增加了口语交际能力这一要求,这对职业学校尤为重要。

其次,本教材特别弘扬人文主义精神,该教材在选文上挖掘出了语文教育的人文主义的丰富资源。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该教材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中外文化的经典名篇和相关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能力,使中职学生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从而达到能说会写。

难点是如何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专业学习相结合,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说教法

根据每单元文体特点采用重点课文课堂讲授、一般课文课下完成的方式,采用灵活多样地课堂教学,既可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又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学模式:

通过课上课下互动,重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讲授法

讲授重点课文

课堂讨论法

交流学习心得

>>课上学习展示自我课堂活动法

组织相关活动

课下自学

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解决问题。

>>课下兴趣培养

课下作业

重在延伸学生学习语文时间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教学:通过教师讲授文学常识等理论,使学生能深刻理解。2.任务驱动: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进一步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决心。3.启发式教学: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想象中获得更好的领悟。4.角色扮演: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生动有趣。

5.小组竞赛、讨论:练习中多鼓励班级、小组间进行竞赛,调动学习积极性。

四、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知识量: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为学生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础。

学习能力:学生自律性和自学能力都较差,抽像思维能力弱,动手能力一般。

心理状态: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摆脱枯燥的文字说教,尽力营造有声有色的课堂氛围。

(二)16畜牧兽医班为例具体分析

(三)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础上最终达到快乐学习。具体有以下三方面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

课前预习:根据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前布置预习知识并在上课之初进行检查。课堂学习:教师以各种教学手段配合学生的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了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促进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课后练习:课后训练采用课外阅读、写作、演讲、朗读比赛等方法进行。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安排

以一学期64课时为例,单元模块统计不同类型的课文学时,从而能最佳优化教学过程。

(二)教学设计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初步进行语文课程的整体优化。第一:采用不同方法展开模块,各个击破。

1.分类法、对比法、多媒体教学法拉开模块教学的序幕。(如记叙文,根据写作对象不同进行分类教学)

2.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入手进行说明文模块教学。以《科学是美丽的》来举例课堂实例。

3.从议论文写作方法入手实施议论文模块教学。4.以记诵法为主组织诗歌模块教学。

5.从丰富语言知识角度组织文言文教学,重在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6.实例法讲解新闻报道,如学习《飞向太空的航程》与实事新闻相联系,让学生了解一般新闻常识,并会阅读、辨识、赏析报刊新闻稿件。

第二:采用多种方法收束模块。

以应用文的学习为例:采取共性的知识系统讲解。如应用文的分类、一般应用文的写作格式和写作技巧,分清不同种类应用文及其应用范围。

(三)教学时间安排

对一堂课40分钟的时间做了最佳计划分配,除去导入与作业的各2分钟。重点在于课上任务26分钟的完成,及10分钟的评价时间。

(四)教学效果预测

1.教师最初通过鼓励,刺激学生学会预习、自主学习和开动脑筋,从而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2.课上教师通过多样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掌握问题答案,多鼓励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而非依靠教师。

3.组织服务校园,服务社会的语文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用实践,走向社会。4.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以后走入社会仍能终身学习创造可能。

六、说考核

(一)课程考核方法:

本课程采取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总成绩(100%)=平时成绩(30%)+期中成绩(30%)+期末成绩(40%)

平时成绩(30%)=作业(10%)+考勤(5%)+课堂表现(5%)+自主学习(10%)期中成绩(30%)=理论考试 期末成绩(40%)=理论考试

(二)教学效果评价:

1.评价重过程、重方法、重体验、重规律、重创新。

2.以人为本,主体多元。过程引领、科学合理、动态推进、促进发展。3.在观察整个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诊断和修正学生的学习行为,激励学生不断调整学习目标和方式,最终促进学生发展。

4.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的认可,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考核认知领域的问题,更要关注心理层次的问题,做到全面评价。

七、教学反思

(一)引导学生思考与体验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既有利于学生的分析、想象等创新思维培养,又有利于学生表达实践能力提高。力求学生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篇8: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目录

中等职业教育 (下文简称中职教育) , 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一部分, 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教育及各种短期职业培训等教育内容。它为社会输出初、中级技术人员及技术工人, 是我们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从中等职业教育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们不难发现,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大量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 这一教育目标与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正因如此, 中职教育成了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一大支柱。

中职教育多年来都一直深受国家各部门的重视。2005年, 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召开后, 中等职业教育因国家的重视而获得了快速的发展。2009年开始, 中职教育开始逐步走向了教育免费化, 以此来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多年来, 中职教育发展的如火如荼,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大批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但是, 由于中职教育以培养服务型人才为主, 中职教育一直以来呈现着“重专业, 轻人文”的发展态势, 语文课程也逐渐被“边缘化”。

二、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就业难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不再仅局限于专业技能这一块, 更对员工的人文素养也提出了要求。但是, 目前的中职语文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各大企业的用人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课本知识教学为主, 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 但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单一, 忽视了对语文课外内容的拓展, 没有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这一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更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上,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以期末考试成绩为单一的评价方式, 使得中职教育一直以来都还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 无法有效地培养出语文综合素养较高的人才。

目前的中职语文教育受中职教育“实用大于理论”理念的影响, 中职语文教育正在逐渐地被“边缘化”, 语文教学的地位也正逐渐地被降低。例如, 在所有的中职教育课程中, 语文的课时被缩短, 所多出来的时间则让给了专业课程。而且语文的课程教学也过于重视实用性, 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 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 更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的提高。

三、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改革的相关举措

(一) 课程目标的设定

中职语文教育的提高, 离不开明确的目标指引。而中职语文教育则应该以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目标。中职教育以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能在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型人才为目标, 但高素质人才要求必须要有较好的综合人文素养。归根到底, 想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就必须重视语文教学。

(二)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

作为中职教学工作者, 应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的课内外活动, 来巩固和增加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更加应该注重中职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陪养, 每周都应该开展相关的课程, 让学生进行学与练结合, 在课堂听课的基础上, 进行动笔训练, 来提高学生的能力。

教师也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较浅显的文言文的教学, 让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接触和学习, 培养他们对文言文的欣赏能力, 从而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

在重视中职语文基础教育的同时,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乃至人文素养打下扎实基础,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生活的能力奠定基础。

(三)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语文教学要求, 所以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中职语文教育模式。

首先, 将语文课程作为必修课, 保证语文相对充足的课时。在此基础上, 可以每周开设两节语文选修课, 鼓励学生参与语文选修课。其次, 我们也应该加强对学生语文类课外活动的指导, 形成必修课、选修课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成语大赛、作文竞赛等一系列竞赛来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语文教育方式来给学生传授多方面的语文知识,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四、结语

中职语文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型人才为目标, 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培养, 有利于为企业, 为社会提供优秀的人才, 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课堂教学改革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它需要中职教育工作者们献计献策, 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沈彬.职业学校《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与教学呼唤[J].江苏教育研究, 2013 (3) .

篇9:中职语文模块教学初探

关键词:中职语文 模块教学

现行中职语文教材以单元为编排体系,但每个单元还没有完全围绕一个主题,这要求我们对教材进行重新组合,甚至进行有益的补充,科学地构建教学模块。

一、教学设计要体现综合性

模块是由各自相对独立的几部分内容组成,最终也要通过几部分内容的分别实施来达到模块的统一目的。

1.考虑模块的教学目标。与“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不同,首先要确定的是模块的整体目标,相对抽象。之后,则要进一步具体化为模块内每一组成部分的教学目标。

2.考虑教学时间的分配。在模块背景下,教学时间是以模块为单位统一安排的。如中职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有七篇课文,一篇读书方法指导,一次习作训练,一次口语训练,一次综合学习活动,计安排13课时左右。那么,是不是把这些课时平均划分到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来灵活机动地分配教学时间,这就是模块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它能够给予教师更大的自主弹性空间。

3.考虑所需开展的教学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考虑本模块主要促进学生哪些方面的发展,这些方面的发展可能通过哪些活动来实现;哪一部分内容适合教师精讲,哪一部分内容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哪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现场调查,哪一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探究等等。

4.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问题。以主题来组织内容模块,为教师利用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即同一模块下的各部分内容可以互相支持、互为资源。但是,现行教材还需统整,因为多数单元仍侧重于知识体系,备课时要突破单元,将教学内容按主题重新组合。中职语文教材中写秋景的课文有《滕王阁序》《虎丘记》《故都的秋》《秋声赋》等,把这些作品组织在一起,开展以“秋天”为主题的活动。主题的内容还可以扩展,既要联系过去学过的内容,更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的现实生活。

二、教学实施要体现综合性

模块教学是以主题型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依托,在整合教科书选文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与可链接的丰富的课外课程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全盘考虑的单元整体教学。所谓综合性,即教学方式要在多样化的基础上实现优化,教学也不能固定一种模式,而要根据内容特点开展多样的活动,自觉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模块教学的综合性,为教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可能,也提出了要求。如果教学不能采取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则不能很好地实现整体设计的意图。如设计“秋天”主题单元的教学,可以围绕秋天这一季节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或观察花草树木,或观察周围环境、天气的变化,或观察人的服饰、生活习惯的变化等等。以这些活动的过程作平台,可以引导学生讨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可以借机欣赏几篇吟咏秋景的古诗、散文,也可以鼓励学生用“落叶”“落花”作画。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生命的轮回,也感受到四季的美景和创造的喜悦。学生学习的过程也就自然成了积累的过程,不仅积累了对生活的感悟,也积累了优美的诗句,积累了语言表达的能力,积累了阅读文章中形象和抽象的思维。而且,这样的积累不是脱离实践的枯燥干瘪的机械记忆,而是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和富有活力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时空得以扩展,也使课内外一体化可能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三、作业布置要适当体现综合性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参与课程内容构建的重要途径。通过作业,最终使静态的,可能的课程内容转化为动态的、现实的课程,成为学生掌握和体验的课程。因此,布置什么类型作业,学生在作业中可能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完成作业等问题,也是教学活动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模块内容的整合性以及相对较长的时间分配,使其有可能布置更多样化的作业。可以在“短作业”的基础上,布置用时较长、内容较为复杂多元且必须通过或动手、或实验、或调查等方式才能完成的““长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将静态的书本知识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用学术生活的理性来提升对日常生活的感受与理解,以日常生活的鲜活与丰富来滋养学术生活,使学生参与构建一种自觉的、积极的、提升的、高尚的教学生活。与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配套的《学习指导用书》安排了“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语文综合学习活动”并非必须在课文学习内容之后进行,而常常需要在学习前或结合内容的学习同时展开,而且不必须都在课内进行,可以扩展到课外由学生自己进行。通过这样的“长作业”,将模块不同组成部分的内容最终在学生的活动中得以整合,同时也通过学生的活动,拓展了模块单元的内容空间,也为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提供了条件。

篇10: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目录

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了解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的伟大人格。

2.领会课文标新求真、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详略得当的取材、裁剪特色。3.了解课文设疑与释义、比较与衬托、记叙与议论相结合的写作特色。

一、导入(以冰心的诗歌欣赏为导入)

多媒体展示,学生朗读冰心作品《繁星》《春水》(节选),说出你读到出了什么?

繁星

(一)繁星闪烁着—— 深蓝的太空

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 沉默中 微光里

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二)童年呵!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春水

(一)春水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二)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繁星、春水,透出清雅、细腻、含蓄的意味。《繁星》和《春水》是冰心名声最响亮的作品之二,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心声。就像大多数感情细腻的作家一样,她既爱做梦,有时也不免流泪。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描写冰心伟大品质的文章《梦和泪》。

二、简介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语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我的冰心装在洁白的玉壶中,永远保持着纯洁无瑕的心灵。

她的散文和诗歌都是新文学运动初期具有典范意义的“美文”。1923年,她先后结集出版了《繁星》、《春水》两部诗集。《繁星》由164首小诗组成,《春水》由182首小诗组成。这三百余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以自然和谐的音调,书写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人生哲理的思索,歌颂母爱、人类之爱和大自然。篇幅短小,文笔清新、意蕴隽永。

冰心热心于儿童文学创作。1926年,结集出版了29封用亲昵恳切的语句写成的给小朋友们的信——《寄小读者》。冰心的散文被称为“冰心体”,语言清丽、典雅。例如:

在这里,出游稍远便可看见水。曲折行来,道滑如拭。重重的树荫之外,不时倏忽的掩映着水光。我最爱的是玷池(Spotpind),称她为池真委屈了,她比小的湖还大呢!——有三四个小鸟在水中央,上面随意地长着小树。

池四围是丛林,绿意浓极。每日晚餐后我便出来游散,缓驰的车上,湖光中看遍了美人芳草!——真是“水边多丽人”。

看三三两两成群携手的人儿,男孩子都去领卷袖,女孩子穿着颜色极明艳的夏衣,短发飘拂,轻柔的笑声,从水面,从晚风中传过来,非常的浪漫而潇洒。

三、字词学习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标注加点字的读音或按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解释一些词语的意思。

噩(è)梦 搁(gē)下笔 号(háo)啕大哭 真挚(zhì)....豪恸(tòng)愕(è)然 凝(níng)结 吴文藻(zǎo)....吊唁(yàn)屈辱(rǔ)铿锵(kēng qiāng)有声 流淌(tǎng).....病榻(tà)呓(yì)语 璀璨(cuǐ càn)多彩 报丧(sāng).....沉默guǎ(寡)言 揪(jiū)心 嘱(zhǔ)咐 烟cōng(囱).泅(qiú)水 梦寐(mèi)以求 宛(wàn)如大海 ...

噩梦:引起极度不安或惊恐不已的。着实:确实、的确、委实。号啕大哭:放声大哭。

声泪俱下:边说边哭。形容非常悲痛。

荡气回肠: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这里形容感人肺腑。豪恸:极悲伤地痛哭。没有拘束地痛哭。愕然:形容吃惊。

铿锵: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呓语:梦话。比喻不切实际的话。璀璨:这里形容光彩鲜明。

数不胜数: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雪耻:洗掉耻辱。(报国雪耻)厮杀:相互拼杀,战斗。

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希望。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四、课文研讨,体会冰心热爱祖国的赤诚之心

1.文中多次提到冰心先生的“哭”,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冰心“哭”的地方。

参考答案:

①第5段:冰心为威海而哭。

②第13-25段:冰心想要写关于甲午海战的作品,但哭得不能自已,没法写作。(可让学生齐读,让学生感受冰心的激烈情感)

③第31段:甲午战争中的故事让冰心不止一次号啕大哭。

④第36段:冰心幼年跟随父亲在海军学校生活,听了很多海军英勇作战的故事,“积压了一个世纪的号啕大哭”。

2.文中那么多次提到冰心先生的“哭”,是否代表她软弱、懦弱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并不代表冰心先生懦弱。第24段说到,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去世后,她当着人没有落过泪。后来又写成一篇文字活泼的纪念长文。她并不有泪轻弹。

3.我们发现,让冰心哭的都是因为什么事情? 参考答案:甲午海战,战争的惨烈残酷。

4.文章中提到冰心每想到甲午海战都“豪恸大悲”,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第25段:冰心先生的豪恸全是为了可爱的朋友,为了多难的中国,为了民族遭遇的屈辱和劫祸,多少次了,都是这样。她是一位真人,坦诚而透明,她落的泪,就是她的诗,一种最激烈、最博大、最无私、最奔放、最抒情的诗,字字都厉害,铿锵有声。(可让学生齐读,体会冰心的哭的深刻内涵)

5.文章细致地描写了冰心的哭,这对表现文中中心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冰心那“积压了近一个世纪的”大哭,具体、生动地展示了冰心的民族灵魂和她的爱国情愫、赤子之心,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6.学生齐读课文第31-34段,朗读后思考:作者花了大量的笔墨叙述冰心的父亲和母亲,这与冰心有什么联系?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讨论后得出: 福州主街上的“白榜”,冰心母亲怀揣的“大烟”,冰心父亲与日军的激烈作战(大连水域的炮火),烈士死难的故事——中国士兵不屈的精神,母亲忠贞、刚烈的品行,时时牵动着冰心的心,激励着冰心的民族灵魂。这个,是冰心的泪的思想基础。

(第36段:冰心的父亲带着女儿创建海军学校,让女儿着男装,教她骑马,带她上军舰,听军乐演奏,看旗语挥舞,在她幼小的心灵上种上厮杀疆场的男儿英雄气概。)冰心的父亲是一个思想开明的海军军官,曾经亲自参与甲午海战。父亲身体力行,以言行举止教导小冰心甲午海战中中国士兵的英勇无畏以及战争的惨烈,冰心耳濡目染,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这,直接影响了她的人生价值取向——为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担忧,有着一颗赤子之心。这,也是冰心每每想到甲午海战就会号啕大哭、字不成行的人生背景。

五、课文研讨,理解冰心“梦”的内涵,以及“梦”与“泪”的关系

1.文章的题目叫“梦和泪”,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冰心的梦的?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描写梦的句子: ①(第1段)梦是人生的一部分。②(第2段)冰心爱做美梦。

③(第27段)梦是创作的一种源泉。

④(第28段)冰心先生喜欢清晨写作,思绪仿佛由梦境中直接流淌出来,记下来,便是一篇好文章。

⑤(第29段)梦中有欢乐,也有痛苦;有亲情,也有离别;有成功,也有失落。它们是梦的经纬,它们织出了一个璀璨多彩的美丽黄昏,为永不止息的生命做了一个高大的天幕。

⑥(第38段)梦充满了个人色彩,梦即性格。⑦(第39段)冰心先生爱浮想,自称之为“昼梦”,白日做梦。⑧(第40段)她爱做美梦,很美很精。⑨(第42段)梦为她作证。

2.我们发现,“梦”贯穿了全文,成为了全文的线索。大家在这些描写“梦”的句子中,找出三个标志性的句子。

参考答案:(第1段)“梦是人生的一部分。”(第15段)“梦是创作的一种源泉。”(第38段)“梦充满了个人色彩,梦即性格。”

3.课文中说“梦即性格”(第三部分)。冰心的梦(冰心的性格)是什么? 参考答案:

(第41段)这就是可爱的冰心——永远不失赤子之心,永远追求完满和美好。

4.课文中写冰心“爱做美梦”“很美很精”,冰心的“梦”和“泪”有什么关系?

学生联系前后文,讨论后得出:

冰心的梦,是怀着赤子之心,追求完满和美好。但是父亲所讲述的历史的屈辱,民族的灾难(战争的惨烈)和家庭的不幸(母亲的痛苦)交织在一起,使她不得不流泪。冰心是在为民族的不幸而流泪。“梦”和“泪”两方面加起来来表达冰心的赤子情、爱国心。如果只写梦,文章会显得没有深度;如果只写泪,文章只表达了冰心的恨。

只有两者统一,才能完整表达她的赤子之心,追求完满和美好的爱国情怀。总结:冰心的“梦”和“泪”融合在一起,冰心个人的情感与祖国的命运也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表达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理清课文叙述顺序,体会课文材料安排的特点 1.找一下文章组织材料的顺序,看能不能说出是什么顺序。参考答案:

①1995年,作者去威海参加笔会。

②1994年,冰心想写文章纪念甲午海战,“要写一部大作品”。③十年前,冰心的丈夫吴文藻去世,冰心当着人没有落过泪。④早年的中国海军中福建人居多(甲午海战),冰心的父亲在外征战,冰心的母亲坚贞不屈。

⑤冰心父亲谢葆璋带着一岁多的女儿创建烟台海军学校。

2.我们似乎没办法说文章是用时间顺序来组织文章。那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要这样组织文章的材料?

参考答案:

文章不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安排,而是根据文章表达主题的需要来安排。先说冰心流过很多泪,再解释冰心为什么哭得那么厉害(就算丈夫去世都没有哭得那么惨痛)。先写冰心的“泪”,再写“泪”的基础和人生背景。这样能突出主题,突出表现冰心的“赤子之心”。

也还有一个作用——设疑激趣。开头写参加笔会并题词,引发兴趣——“为什么冰心会哭呢?”激发阅读的兴趣。

3.文章还提到了“冰心爱做美梦,巴金爱做噩梦”,为什么要提到巴金? 冰心的许多作品(《繁星》《春水》《致小读者》)都是很唯美的作品,而巴金的不少作品则是反映了社会的黑暗残酷(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一个封建家族崩坏的故事),如“人生的噩梦”。冰心和巴金的作品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七、拓展阅读

上一篇:年轻即出发优美散文下一篇:学法知法守法是会计工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