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评价方法

2024-06-05

中职语文评价方法(精选十篇)

中职语文评价方法 篇1

一、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在内容上,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存在着内容狭窄、片面的情况, 实际评价中往往沿袭了普通中学的教学评价思想, 将字、词、句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 缺少对学生演讲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等方面的重视, 无法与学生的专业实现紧密的结合, 也没有凸显出中职语文教学特色, 更不能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保障。

在形式上,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大多仅仅通过考试试卷来体现, 以此为依据对学生语文水平做出考查, 这种做法让中职生形成重视专业知识、忽略语文能力的错误意识, 往往在考试前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临时突击, 日常则很少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自身语文能力。

在体制上, 目前中职语文的考评中教师仍然掌握了最终决定权, 使得考核的随意性、主观性较大, 单一固定的评价体制在教师个人原因的制约下很难真正实现评价的公正性与公平性。

二、中职语文教学评价方法与改革的路径分析

(一) 评价方法的改革原则

首先, 要体现客观公正。作为教学评价需遵循的根本原则, 客观公正必须贯穿于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全过程中, 不可仅以教师个人想法和主观意愿来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做出评价。其次, 要体现发展, 即保证评价能够以中职生的发展为中心, 给学生的成长、技能的掌握等提供服务。这就要求教师适当增加中职生考试的机会、采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 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现, 进而提升其学习的兴趣。再次, 要体现教学目标。中职语文教学以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 从而给学生的就业带来帮助, 其教学评价也应当立足于专业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地调整考试的结构、更新考试的内容。最后, 要体现多元化, 传统的一言堂的评价模式中学生的参与度低且透明度也不高,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必须创新评价模式, 增加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评等环节, 促使评价的全面化发展。

(二) 评价方法的改革思路

1.丰富评价内容

中职语文的考核应当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体现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例如文字、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等, 考虑到中职生语文基础不够牢固的特点, 应结合学生现有知识合理确定考试内容;另一方面, 要增加语文综合技能的考核, 包括演讲、应用文的写作和文学鉴赏能力等。

2.改革评价方式

目前单一、刻板的中职语文考试方式已无法适应教学实际需求, 需要做出进一步的改革。教师可采取开卷和闭卷考试相互结合、笔试和口试相互结合等方式, 使考试能对中职生语文水平做出真实的反映。例如, 针对语文基础知识可以进行必要的闭卷考试, 而在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核方面宜综合采用演讲活动、辩论竞赛等形式, 并且允许学生多次考试, 选择其中的最佳成绩来对学生做出评价。

3.健全评价制度

合理的评价制度是实现教学评价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评价的主观性与随意性, 必须对中职语文教学评价加强制度建设, 让中职语文教学在制度保障下突破原有的瓶颈, 例如, 可通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反馈制度的建立来增强师生间互动、提升评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三、总结

综上所述, 中职语文教师需准确认识并仔细分析当前语文教学评价中所存在的不足, 结合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 在客观公正、重视发展等原则的指导下从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制度方面制订改革措施, 实现语文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合理性与准确性。

参考文献

[1]刘岩.中职语文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陈春兰.中职语文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中职语文评价方法 篇2

摘要:目前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中职学生没有掌握好相应的语文知识,这样不利于其就业和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策略和具体改革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职语文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关键词:中职语文;存在问题;教学改革

【分类号】G633.3

引言

中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是对学生全面素质培养的重点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以学生以后的发展方向作为教学导向实施教学,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此次主要从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改革的措施进行了简要探究,希望能在这一努力为我国的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目标实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一、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分析

中职的学生经历了中考的失败,很多是初中时老师眼中的差生。他们的语文基础不扎实,对常规课程的学习兴趣缺失。他们更喜欢专业的操作,不喜欢在教室去习得语文的一些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但众所周知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是其他的课程不可替代的,文化育人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如何让学生去重视语文课程,喜欢语文课,这对中职语文教学是一次挑战。对当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主要是能够将对学生的学习观念进行改变,以及对课堂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改变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过程中更好地将效率得以提升。

二、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的教学观念

虽然中职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指引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还受到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中职院校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一批实用性的人才,由于受教学目标的影响,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呈现出重专业、轻文化的倾向,使得在中职教学中占基础性地位的语文教学逐渐沦落为附属地位。目前的一些语文教师还受到陈旧教学观念的影响,太过倾向于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中心地位,而学生属于从属地位,因而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2、对中职语文的特性不够了解

普通高中的语文与中职语文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在目前看来,一些中职院校存在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来代替中职语文教学的现象,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没有针对性与适用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目前的教师没有对中职语文的特性进行深入的研究与了解。因此在中职语文的实际教学中,用的还是普通高中的语文教学方法。由于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没有升学压力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存在内容泛化的现象。主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走走过场,不会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探讨。就像是在学习舒婷所写的《致橡树》这篇课文时,教师总是按照个人的意愿来将其中的爱情观无限放大,错把爱情观理解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而对文章的风格、意境等等视而不见。将教学目标单纯地定性为要让学生理解爱情的真谛,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种理解具有片面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中职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1、充实中职语文教学内容,改革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材是按照不同文体来进行编排的,中职语文教材里有些古文偏难,精美散文偏少。针对以实用性为主的中职培养方案,其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所以,有些课本在注重文章的鉴赏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综合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教材在编排过程中要注意能力训练,比如演讲、诵读、辩论等,来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求职交际能力。课本中应当注重对职业道德精神培养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应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实际教学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思考。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采取辩论的形式,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在实际教学中,要创设一种引导学生参与的情景,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鼓励他们自主、合作、探究,不迷信权威,敢于去发表自己的见解。

2、利用课外实践促进中职教育职业化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无论是字词句的准确使用、语文文本的理解、语言的表达和写作,还是文学知识的积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单一的课堂学习无法达到语文知识丰富性的要求,语文课堂实践是有限的,语文课堂所能接受的语文知识也是有限的,而语文学习是无边境的,因此,语文学习必须突破课堂的时空界限,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语文文本阅读、文学知识写作及语言表达。中职语文职业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外语文学习的运用和学习上融入专业知识,如在阅读书籍的选择上,选择与专业相关的语言文本,在学生组织的诗歌朗诵和演讲比赛中融入专业要求,诗歌朗诵的主题和演讲比赛的内容选择与专业相关的题目或者内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展开关于各种报告、书信及汇报的实践运用,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电脑基本知识的介绍汇报、对出现问题的详细解说等,通过这些实践促进中职语文在专业实践中的应用。

3、转变中职语文的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形式

与高中重视理论教育的目的不同,中职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是综合型的技术人员,其教学的目标侧重能够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得到运用。所以,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其专业的性质,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面对实际,调整和改革新的教学模式,切实地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放到教学目标当中。在实际教学中,学校应当加大对语文教学的投入,采取在实践中进行学习的形式,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而对于从事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师,在加强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还要了解所教专业的特点,不断涉猎新的知识领域,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在立足于课堂的同时,能够着眼于课外,最大限度地将各种人文性和工具性课程因素引入课程中来,不局限于课本知识。通过各种教学方式与手段,通过师生的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通过教学、学习、实践三种模式相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化的学习。

结束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而也给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深化语文教学改革,逐步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论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篇3

一、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

(一)教材精讲

根据当前教育部发布的中职语文教材,与同科组的语文教师集体讨论,去除一些题材较陈旧或难度较高的课文,保留一些贴近现实生活、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精讲内容。在精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通过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课外资源

信息化技术教学已经在众多中职院校中得到运用,中职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开拓学生的视野。首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适量的课外知识讲解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给学生播放有助于教学的音频和视频文件,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语文的魅力。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力求使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在阅读中,体会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三)训练实用文体写作技能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能写出优秀作文的中职学生并非很多,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作文都有畏难心理,主要原因是觉得没内容可写。由于中职生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应该对中职生倾向于应用文写作训练。应用文写作要以贴近学生生活为指导原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周边的事物,不定期给学生命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悟写文章,并进行指正。只有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体会,应用文教学才能左右逢源。教师不断为学生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就不必为怎样写,写什么而抓头挠腮了。这样,便可以促成学生写作应用文的动机,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怎样写,这个教学的双向活动便水到渠成了。

(四)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的聊天也不是单一的普通话训练。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采用多种形式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学生老师交流平台,学生们在平台上发布一条新闻,大家在下面进行评论或学生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述几个有趣的故事大家进行讨论,再到专题事物采访、演讲比赛、辩论大会等活动,由易到难,使学生从怕说到敢说,再到能说。组织切实可行的说话活动,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必不可少的良机。要适应社会活动中说的要求,就必须在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说的基本功训练,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口语训练熟练的运用到社会交际中。

二、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研究

评价教学成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则会阻碍学校的教学发展,教师也会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失去了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进行积极探究的动力,学生也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敷衍了事的学习。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唤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必须完善现行中职语文考核的方式和内容,中职语文教师要针对各专业的特点,来侧重语文教学内容。努力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根据教学情况,编制相应的考查内容和方式,理顺教与学、学与考、考与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新的中职语文考试和评价体系。同时,提倡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除了老师评价学生外,学生还可以评价老师。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化学信档案,在档案中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对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内容可以细分为教师的授课内容是否与时俱进、教师课上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等,学校也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评价,不能让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流于形式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只有多方面的整合评价体系,才能让评价起到真正的作用,才能让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要提高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整体实力,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改革完善,学生语文素质的薄弱不能成为中职学校不重视语文教学的理由,优秀的教学方法结合好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能够激发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同时培养他们走上社会必要的语文应用能力。

论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篇4

一、教学内容具体实施方法的研究

(一)教材精讲

根据当前教育部发布的中职语文教材,与同科组的语文教师集体讨论,去除一些题材较陈旧或难度较高的课文,保留一些贴近现实生活、文质兼美的文章,作为精讲内容。在精讲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题,通过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发课外资源

信息化技术教学已经在众多中职院校中得到运用,中职教师可以运用信息化技术来开拓学生的视野。首先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穿插适量的课外知识讲解来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其次, 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给学生播放有助于教学的音频和视频文件,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语文的魅力。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 力求使学生通过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在阅读中,体会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三)训练实用文体写作技能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而能写出优秀作文的中职学生并非很多, 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作文都有畏难心理, 主要原因是觉得没内容可写。由于中职生有自己的特点,因此应该对中职生倾向于应用文写作训练。应用文写作要以贴近学生生活为指导原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观察自己周边的事物,不定期给学生命题,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感悟写文章, 并进行指正。只有引导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认识体会,应用文教学才能左右逢源。教师不断为学生寻找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学生就不必为怎样写,写什么而抓头挠腮了。这样, 便可以促成学生写作应用文的动机, 再进一步指导学生怎样写,这个教学的双向活动便水到渠成了。

(四)训练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的聊天也不是单一的普通话训练。要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可采用多种形式来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运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学生老师交流平台,学生们在平台上发布一条新闻,大家在下面进行评论或学生在课堂上为大家讲述几个有趣的故事大家进行讨论,再到专题事物采访、演讲比赛、辩论大会等活动,由易到难,使学生从怕说到敢说,再到能说。组织切实可行的说话活动,是锻炼和提高学生说话能力必不可少的良机。要适应社会活动中说的要求,就必须在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加强说的基本功训练,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口语训练熟练的运用到社会交际中。

二、语文教学评价方法研究

评价教学成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则会阻碍学校的教学发展,教师也会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失去了对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进行积极探究的动力,学生也因为评价体系的不完善而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为了应付考试而敷衍了事的学习。要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唤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必须完善现行中职语文考核的方式和内容,中职语文教师要针对各专业的特点,来侧重语文教学内容。努力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根据教学情况,编制相应的考查内容和方式,理顺教与学、学与考、考与用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新的中职语文考试和评价体系。同时,提倡评价手段的多样化,除了老师评价学生外,学生还可以评价老师。学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每一位学生建立自己的电子化学信档案,在档案中每一位学生都必须对自己的任课老师进行评价打分,评价内容可以细分为教师的授课内容是否与时俱进、教师课上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是否在课堂上学到真正的知识等,学校也要非常重视学生的评价,不能让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流于形式而失去了评价的意义。只有多方面的整合评价体系,才能让评价起到真正的作用,才能让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发展。

三、结束语

中职语文评价方法 篇5

新课标提出以来,从普通教育到中职教育,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改革的方法层出不穷。然而,普通中小学始终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目前,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和考核方式还难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普通教育的改革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而举步维艰。

与此不同,中职学校基本不受高考制约,改革阻力相对较小。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职教育改革迈进了实质性的阶段。中职语文教学需要改革的地方很多,在此,笔者只从“对学生实施多元性评价”这一角度作一些思考。

多元性评价的定义

“所谓多元性,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它表征着民主、平等、自由,以及开放、选择和宽容,张扬求异、个性和创新。多元性是相对一元性而言的。所谓一元性,是指事物的单一性和凝固性,它往往与专制性、封闭性、循旧性和排他性联系在一起,张扬的是求同、共性和统一性。”①

所谓评价是指对事物的优缺点、价值高低等作出评论性的估价。从本质上看,评价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是一种以把握世界的意义和价值为目的的认识活动。

对学生进行多元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学科能力、人文素质等发展状况的人文评估,其核心理念是宽容和尊重。就语文教学而言,多元性评价表现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格,容纳学生不同的却是合理的认识或思想,允许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拒绝以标准答案度量学生,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多元性评价的原因

评价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实施多元性评价是大势所趋。从中职语文教学的角度分析,实施多元性评价的决定因素如下:

(一)由教学目标的多元性决定

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中职语文的教学目标:“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全面提高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要实现语文基础、语文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多元性评价。

(二)由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衍生了文本解读的多样性、不确定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反映的独特性、多元性,体现了语文教学过程的生命体验和成长本质。在阅读过程中,由于个体原有生活经验与阅读体验的参与和观照,会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感悟和情感体验。此时,若用一元性的解读和评价,势必把语文课变成僵化的思想教育课,扼杀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由用人单位的需求决定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用人单位,特别是私人企业,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主要以实用为主,由以前需要又红又专的人才变为现在着重讲求个人综合素质。笔者就此走访了一些聘用中职毕业生的单位,如银行、企业(主要是私企)、旅行社、证券公司等,发现他们的一些招聘条件不谋而合:懂礼貌,遵守纪律,头脑灵活,做事主动、耐心、细致,吃苦耐劳,语言和交际能力强,有基本的专业能力,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融入工作。另外,用人单位在聘用毕业生前,还对应聘者进行短期培训,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观察和考核。学习成绩高,思想表现好,不再是评价人才能不能用、好不好用的重要标准。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评价的项目、方式,应该针对学生就业所需的语文素质加以改革,努力培养实用型中职人才。

(四)由学生个体的多元性决定

学生素质状况不同绝大多数进入中职学校读书的学生初中时的学习成绩不佳,这些学生大都缺乏自信心,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甚至畏惧和讨厌学习。个体表现存在差异:有循规蹈矩、反应迟钝的学生,有表面认真上课却什么都没听进去的学生,有调皮好动而理解力强的学生,有喜欢看小说却不听课的学生,有除了玩游戏什么爱好都没有的学生……学生们的表现虽然不尽相同,但他们却都对步入社会工作充满好奇和期待,只要课堂内容与社会、工作有关,他们就会兴致勃勃、精神饱满。

学生的家庭状况不同不同的家庭状况对学生的影响不同,造成学生的学习意愿和个人素质不同。我校学生中,有的来自单亲家庭,有的父母经常吵架,有的父母不懂如何教育子女,有的父母因做生意而无法照料子女,有的学生家庭贫困,有的来自农村,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本地,有的来自外地,有的毕业后想马上工作,有的希望毕业后半工半读,有的渴望继续升学,有的打算自己做生意,有的独立能力强,有的依赖父母,有的兼职挣钱为父母分忧……

总之,尊重学生个体,从多元评价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积极完善与发展自我,引导学生认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五)由教学的多元性决定

中职语文教学以单元教学为主,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不同,从而导致评价标准和方式的多样性。

另外,多元性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对学生的质疑和求异采取欣赏、宽容的态度,张扬个性,鼓励创新。

(六)由一元性评价的不足决定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高考形成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局面,“重分数,轻发展;重少数,轻多数;重知识,轻能力;重死记硬背,轻灵活运用”的教育模式和一元性的评价方式深刻影响了中职语文教学。如我校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包括三方面: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最终评定由三者合成,即总评=平时成绩的30%+期中考试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的40%。前者主要体现为书面作业及测验成绩,后两者是闭卷考试成绩,成绩量化。这种评价手段和评定成绩的主体单一,即教师。这种评定方式虽然比单凭考试成绩评判学生有所进步,但就整个评价过程而言,学生参与少,透明度不高,很难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虽然“教学中不可能没有一元性,不可能没有求同和对共性与统一性的追求与认同。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具有统一性的正确结论,但是,如果没有求异的思维过程和多样化的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就难以获得一元性的结论,即便获得也难以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多元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②多元性评价对一元性评价的不足,起着重要的弥补作用。

实施多元性评价的措施

研究多元性评价意在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形成相对立体的、多层次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从而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直接成为评价的受益者。

实际上,多元性评价并没有固定模式,它受制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习主体(学生)以及教师及其教学方法。近年来,各地教师虽然进行了多方探索,但真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评价方式为数不多。这说明我们在运用多元性评价方法和工具时,易操作性和实用性是存在距离的。下面,笔者以我校学生为例,就中职语文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特点提出一些评价设想。

我校学生语文基础底子薄,原因有四个:一是缺乏语感,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差;二是缺乏对社会的关心意识,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不清;三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是缺乏自我改进的意识。根据中职语文教学目标,要将这些学生培养成具有能够顺利、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等语言能力的实用型中等职业人才;同时,要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努力将这些学生置于生活与实践中,提高其语文能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和发展能力。

我校现正逐步推广使用广东省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文化基础课课程改革实验教材。此教材采用“话题组元”模式,上册以“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树立理想——亲近自然——热爱科学——记诵古诗文”为序,下册以“关注社会——寻找真爱——塑造人格——就业创业——欣赏文学——诵读古诗文”为序。有些教师认为该教材太注重人本化,会把语文课变成德育课、政治课,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然而,笔者却认为它恰恰适合我校学生,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改革评价方式。

(一)阅读评价

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比较强调阅读教学的严密性,中职语文教学只要求学生能够熟读并读懂文本,能够掌握必要的词汇并有所领悟即可。可将阅读教学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大部分。其中,课内阅读应以诵读教学为主,要求学生每课必熟读,美文必背诵。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应率先垂范,或以名家朗读引领。如特级教师韩军的“吟诵美读法”非常值得推广。③可采取让学生分组比赛朗读、两人合作朗读、单人朗读等形式。在评价时,教师应先制定出得分条件,课堂上学生互评,按项加分,由记分员记录每次分数。对于基础差的学生,由同学商量加附加分。每两周由科代表张贴公布一次得分结果。学期末按一定比例加入平时分。评价标准见下表:

说明:对中职学生来说,按部就班地阅读分析范文会使他们备感枯燥和厌倦,通过反复朗读,以读带悟,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便很容易理解。此表格虽是针对大多数学生设计的量化表,但其评价是多元性的。同时,它能敦促学生认真阅读,训练学生的读书习惯。

对于课外阅读要求不应很高,只要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即可。中职学生阅读能力较低,表达能力不强,与阅读量偏少有关。教师应要求学生自己设计一个调查表格,借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并及时给予他们指导,引导他们自由阅读书籍、报纸、杂志。每月利用两节课的时间,举行读书报告(或书评)会,由学生自己评选每月的读书之星。条件是每月读书两本以上,写读后感或有关文章(基础稍差的学生质量要求降低)两篇以上。人数不限,被选为读书之星的学生可加10分,学期末按一定比例加入平时分。

(二)写作训练及评价

先进行摸底写作,把学生写作水平分为三个档次(不公开),以每单元的话题为契机,引导学生走进并发现生活空间,从自我到大自然,从亲情到友情,从社会到就业,先谈论后写作,文章先短后长,评价因学生的水平差异而不同。对于写作功底好的学生,着重对其进行全面衡量;对于写作水平中等的学生,着重评价其写作内容;对于写作水平差的学生,努力发现其文章中的闪光点。对文学技巧要求不应过高,达到写作目的,文章通畅、无错别字即可。

(三)社交口语的学习与评价

中职阶段口语训练包括介绍、解说、致辞、演讲、求职应聘等,主要通过模拟现场进行练习。对中职阶段口语训练的评价既要抓住口头语体的表达特点和要求,又要抓住其交际场景、交际目的、交际对象的特定性,还要注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该采取自评和集体评价的方式。至于社交礼仪,因有专门的礼仪课,在此不需重复练习。

(四)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常常受到批评、指责,缺乏自信心。教师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多创造机会让他们获得成功。如将教学班联合在一起举办班级作文选,可以多选择一些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的文章;对于中等水平学生的文章可以选取其中一段话;水平稍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其文章中最精彩的一句话。同时,鼓励写作水平高的学生编印个人作文选。另外,举办学校手抄报比赛、书写比赛、朗诵比赛、改错别字比赛;鼓励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作文、朗诵比赛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是全方位的,涉及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考核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总而言之,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强评价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不断完善评价的系统性和规范性,不断发挥评价的导向性和实效性,使更多学生喜欢语文课。

注释:

①②扈中平.教学目的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287,28.③教育部师范教育司.韩军与新语文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0.参考文献:

谈谈中职计算机考试评价方法 篇6

关键词:计算机;考试评价;方法

近几年来,普通高校呈扩招趋势,而步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素质每况愈下,底子薄,学习能力差,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塑造这样的学生,作为职业教师是难上加难。针对当前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我校在经过反复研究与探索后,在计算机专业课中提出3∶3∶4的评价方法,即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同时期中考试以上机实践为主,期末考试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试方式即理论实践各占50%。这种考试评价方式,具有全面性、人文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

一、全面性

在我们信息工程学校,计算机学科是主要的学科,我校的计算机课程非常广泛,学生可以学习到从硬件组装到软件安装,从多媒体制作到语言编程,再到市面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其中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学生成为蓝领工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考试评价规定的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出勤、纪律、日常操作水平、作业等方面,成绩转向了评价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方法从简单的“评分”或“等级”转向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从静态到动态的过程评价,教师能更全面更客观地去关注学生、观察学生,提高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这是测试学生成绩的一个方法,是学习的阶段总结,是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期中考试可以督促学生与教师总结经验,继续前进。身为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进行塑造、发扬,最终使学生成功、成才。

二、人文性

当今社会,科技高速发展,人才济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对于职业学校的计算机学科学生,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试评价体系,势在必行,如果仍用单一的分数标准来考核学生,会致使培养过程出现严重偏差。把平时学生的表现成绩加入总成绩中,能够凸显以学生为中心,侧重素质教育,把提升学生的人格品德、道德情感作为衡量标准,更体现出了教育的人文性,培训和发展学生潜能,突出创造性的自我实现,创造完美的人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多样性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最后一个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试评价的方式对教育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特别是以期末考试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一考定终身”“高分低能”,这样的考试弊端愈来愈多地呈现出来。而计算机教学评价应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为基本原则。实际上,学生的质量和一些因素是难以量化的,不可能也不应该使用相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因为评价对象的千变万化,不能依靠定量评价方法,比如,处理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判别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运用描述性评价,课堂实施档案袋评价,师生互评,激励鼓励等方法,而不是一次性的静态评价,实施全面的动态评价,实现了测评方式的多样化,深度挖掘教学反馈信息,在对提高考试的效率、增强考试的反馈效果、提示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上,起到积极的作用,使教与学更具有针对性,使考试更科学,更方便,更及时地反馈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为了满足测试内容的更高要求,测试各种方式的合理性,而不是教学评价简单理解为总结“得分”或“等级”,从而更高层次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

总之,计算机课是我校的重点学科,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专门人才,是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愿望,我校在计算机专业课中提出的3∶3∶4的评价方法,突出职教计算机教学特点,这种新颖的考试评价制度更能全面地反映学生在整个学期实操到理论的全部学习与教育的动态过程,有利于教师客观地评价学习情况,能更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充分发展,普遍适合中职学校,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一次重大突破。

改革中职语文评价的思考 篇7

语文是基础学科,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工具。语言是维系民族关系的纽带, 是打开人类文化的金钥匙。当今社会, 学生表达能力的强弱, 不仅成为衡量其语言能力的标志, 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素质的提高和今后事业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 思维敏捷、口齿伶俐、机智应答者求职容易成功;善于沟通, 使正确主张得以顺利、快速实施, 完成任务效率高者, 能够深得领导和同事的赞赏;能说会道、风趣幽默能营造和谐的交际环境;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中, 讲求机智善变、一语中的、言简意赅、推销自己、当仁不让, 已成为当今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而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途径。

可是, 学生从小学到职中学了十几年的语文, 到了毕业年级还有不少学生的作文错字不少、别字多多、语病“沉重”;应聘时语无伦次、甚至沉默以对的还大有人在。笔者在本地的五所职中做过调查, 在所开设的课程中, 90%的学生最喜欢的是专业课, 因为专业课新鲜、实用、学习周期短。虽然95%的学生认为语文实用性强、应用面广, 但普遍认为很难学好, 虽然学了十几年语文, 仍然是既不会说又不会写, 考试时竟有35%—40%的人不及格。多年来, 语文课堂把鲜活的语言、优美的文章肢解了。由于学生阅读量小、知识面窄, 致使其视野狭、积累少、表达不畅、写作困难重重, 因此, 改革中职语文教育及其评价方式刻不容缓。

而改革的关键又在于改革评价方式, 即改变那种只用纸质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学生语文成绩和教师教学水平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 而是全面的、综合地评价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 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不能是语文老师一个人说了算, 尤其对于中等职业教育而言, 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应由“一元”转向“多元”, 建立良好的成绩评价体系, 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有助于学生提高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关注个别差异, 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我们要以激励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积极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的学生语文综合成绩评价体系。

二、改革职业中学语文评价的策略

(一)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过程, 有利于及时揭示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改进教与学活动, 其基本形态是动态的, 是日常性的, 是个人性的。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结果, 有利于对教学活动作出总结性的结论, 其基本形态是静态的, 是阶段性的, 是集体性的。

新时期的语文教育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重点, 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也是持续性的, 因此, 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学习资料, 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 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

采用形成性评价, 不能等同于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 教师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要采用多样性、开放式的方法, 全方位地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 收集反映学生学习语文过程和结果的资料, 包括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 学生对语文学习资料的收集情况, 学生的自我评价、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获奖情况记录, 教师、学生的观察和评价, 来自家长的信息, 考试与测验的信息等。着重评价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过程。加大形成性评价的力度, 记录学生语文学习的每一点进步, 淡化分数的作用, 可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 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当然, 单一的采用形成性评价, 也不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情况, 因此, 只有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形式有机地结合使用, 才能使评价结果真实反映由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变化。

终结性评价是在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上, 对学生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是毕业阶段的语文学习进行的评价。例如, 可以利用“班级语文会”的形式, 营造一个和谐评价气氛, 让学生总结、回顾一个学期以来, 你读了哪些书, 把学习心得呈现出来, 能背诵多少诗文, 现场朗诵出来, 以及对自己奖奖或发表的作品进行展示等等, 多层次的给学生做评价。

当然, 我们不能回避今天高考的评价, 它无论对于学校的教学质量, 还是对于个体的学生来说都是终结性评价。倘若我们的专家和同行在命题和阅卷能够多一点从语文学科的整体性、综合性出发, 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三个维度出发, 从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出发, 从理解善待学生出发, 同样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才华、促进他们发展的平台。比如, 在中职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中, 命题者可在阅读部分出一道感受与评价题:本卷阅读部分的几个选篇, 你最喜欢哪一段?简要谈谈你喜欢该段的理由。我以为类似这样的题目就能体现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为各类学生展示自己构建了一个平台。更重要的是能体现评价是为了学生发展, 促进教师在教学中的反思, 促进语文课程的发展, 充分发挥评价的最大效益。

这样, 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 才能使评价更全面、更客观, 使学生更好地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去创造, 促使学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 基础评价与“特长”评价相结合

我们的职业教育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学生的就业问题, 撇开这个问题去奢谈一切都是假的。我们的毕业生面临的用人单位, 不是问你“考了多少分”, 而更多的是问“你会做什么”, 他们更关心的是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学生, 他的语文成绩不一定每个单项都很优异, 听说读写能力也许不可能均衡发展, 但他自己在语文方面总有某些值得他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特质, 这些特质最终将成为他事业成功的基础, 并在他热爱的领域取得更多、更大的创造。

“特长”认定——是指除语文基础知识与能力外, 各种拓展型语文学习内容和研究型课程。语文拓展型课程都是些“不考试的内容”, 通过考查、论文、交流、比赛等形式来完成评价。学生学起来压力小, 兴趣浓。在特长培养过程中, 一些平时语文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脱颖而出”, 他们的语文社会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

为了激励学生形成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 我们把学生语文特长的发展作为一个领域进行“单独”评价。在特长评价时, 我们不关心学生“你考了多少分”, 更关注的是“你提了哪些问题”、“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因为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 学习起来会非常主动, 学得越多, 问题也越多,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越强。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特长”评价时, 不能搞“一言堂”, 而应由任课教师、学生自己、班级同学共同评价, 鼓励学生爱好广泛, 兴趣多元。

当然, 作为一个评价体系, 我们要评价一个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 不能单一的以某一方面的特长来评价, 还要综合学生其它方面的基础, 包括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 思想情感、学习品质, 基本技能等各方面的因素, 但在特长方面可予以更多的权重。

(三) “评定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成绩记录

职业语文教育以反映学生的语文综合技能为目的, 成绩的综合评定没有必要给出一个确定的分数, 可采用评定等级和评语两种形式相结合。评定等级一般采用等级制, 即将学生成绩分为四级或五级制。四级制分别为优、良、及格、不及格, 五级制则在良和及格之间加中。

如果我们中职语文教育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学习能力, 还包括了学习动机, 兴趣等非智力因素, 这些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 可用评语的形式表达, 评语应根据学生平时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表现, 在听取同学意见后由辅导教师填写, 评语一定要充分肯定学生学习语文的优点和点滴进步, 对缺点和不足要写得恰如其分, 具体详实并鼓励其不断进步。但如果用语模糊性太强, 还可以细化评价条目, 将模糊性语言描述加以等级化, 以尽可能符合不同个体的学生实际。

中职卫校语文学业评价初探 篇8

1 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原则

语文学业评价需依据语文教学大纲的有关规定进行, 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

1.1 发展性原则

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动态变化的, 应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增值评价,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念, 提高不同基础学生的语文水平。

1.2 整体性原则

语文学业评价要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多个方面进行,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1.3 过程性原则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 但按照现状, 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使评价的形成性功能与终结性功能得到有机统一。

1.4 多样化原则

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相结合。

1.5 真实性原则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有意义的任务, 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效。

2 语文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

2.1 在卷面考试测评的基础上增加口语交际能力评价

卷面考试测评主要集中在读、写能力评判上, 强调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 缺少听、说能力的考核, 忽视了语文学业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在语文听、说能力培养中, 要求学生学会倾听, 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 理解对方的观点, 听清话语内容, 听出言外之意, 领会说话意图, 体会感情色彩;能注意对象和场合, 学会文明、得体地交流;会用敬语、委婉语等礼貌用语;在语言交际中, 应对机敏, 能适应不同场合, 恰当地发言、演讲、辩论, 口齿清楚, 语意明确, 中心突出,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做到清楚、连贯, 不偏离话题;注意表情和语气, 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是学习、沟通、求职、发展的现实需要。医护人员的工作性质, 决定了他们接触病人的时间最多, 从接诊到出院, 时刻需要和病人交流。因此, 学生除了要有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 还需要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 语文卷面成绩不好的学生并不一定是语文运用能力不强的学生, 相反, 他们的语文运用能力可能很强, 口头表达能力可能特别好, 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可能是最突出的。而卷面成绩好的学生则不尽然, 有的因为腼腆而不愿过多与人交流, 这对他们以后与病人交流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为了给学生一个公平的评价, 让学生的语文能力有一个全面的发展, 以至少要让他们“勇于开口”为目的, 笔者组织了一堂口语课: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 让他们学街上摆摊的阿姨叫卖———“卖饺子啦, 卖饺子啦, 又营养又卫生的饺子!”语言表述可以此为基础进行自由发挥。刚开始, 有些班级可能有一两个胆子大的学生叫卖, 惹得大家一阵大笑。而请全班学生一个个轮流站起来叫卖, 却没有人愿意, 都觉得不好意思。因此, 笔者先请全班学生一起叫卖, 然后分组叫卖, 再一个个叫卖。对腼腆的学生, 也严格要求, 达标了才可以坐下。最后, 有学生还用方言叫卖, 没有了顾忌, 完全像一个在街上卖饺子的商贩。学生学会开口, 为以后口语交际课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之后, 笔者又利用课前5分钟将脱口秀搬入课堂。在脱口秀中, 如何提问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所以刚开始时, 笔者提问, 点到的学生即时回答, 看谁回答得又快又好。后来, 请学生课前查资料准备问题, 可以提问班里的任何一位同学, 然后根据问题的质量和回答的质量分别给2位学生评分。在这个过程中, 提问的学生和回答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的进步。

在这种日常训练的基础上, 每学期可根据语文教学进度循序渐进地安排自我介绍、口头汇报、采访、卫生宣教、专题讨论、演讲、朗诵、即席发言等各种类型的口语交际训练活动, 并作为语文成绩测评中不可或缺的一项。

2.2 作业和笔记 (包括随堂笔记和课外笔记) 评价

语文是一门很重基础积累的学科, 一定时期内, 成绩的起伏不会很大。语文又是一门外延很广的学科, 课外知识的积累必不可少。语文学习要求学生有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经常阅读课外书籍, 每学期确保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通过对各种文学的感受了解历史与现实, 丰富生活经验, 洞悉人生真谛, 使人格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病人需要有血有肉、有强大精神力量、富有感情的医务工作者, 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重视课堂学习, 更要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作业和笔记评价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评价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 进一步挖掘自己的潜能。从学生的作业和笔记中, 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进步的过程, 对学生的表现而非潜在的能力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鼓励基础不好, 但是学习态度很好、想进步的学生, 给他们一份信心和希望, 而且可以督促全体学生注重学习语文的过程, 切实提高语文水平。

2.3 探究性学习评价

探究性学习, 即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 自主选择恰当的课题, 制订研究计划, 采用调查、访问、讨论、查找资料、网上检索等多种方式, 进行研讨, 获得成果, 并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展示成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学重视语文实践和语文能力培养, 为学生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 也对语文教学和语文课程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文,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评价语文学习效果。比如, 进行社区居民健康调查, 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计划、总结、消息、请示和报告的书写方式;是否掌握调查的方法, 并对调查对象进行恰到好处的采访;是否学会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并撰写符合要求的调查报告。同时, 这个过程还可提高学生收集信息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使个别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和不善合作、交流, 主动性差等性格弱点得到矫正。

2.4 竞争力评价

知识不仅需要内化, 更需要外化, 而且从某一方面来说, 知识的外化更有价值。所以, 在语文教学中, 应鼓励学生组织或参加文学社, 主动向各类刊物投搞, 积极参与各级语文竞赛。对在社团活动中表现优异、稿件被采用、在各种竞赛中获奖的学生, 可以在学期末语文总评成绩中予以加分。

2.5 增值评价

增值评价, 即以学生每学期伊始的语文水平为基础, 将每次评价与原水平进行比较, 评价其增值效果。只要学生成绩较原水平有所提高, 就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分。这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使学生明确:只要努力, 成功的大门将会为自己打开。通过自己与同学比、现在与过去比, 进步的幅度和达到目标的程度一目了然, 各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发展的空间。

2.6 多元化评价

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 (包括学生自评和互评) 相结合的方式 (见表1) 。这样, 一方面可以增强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 学生由评价客体变为评价主体, 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自己的学习, 可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对语文的认识。学生自主评价可以是书面的, 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在期末, 也可以贯穿在日常性和阶段性评价中, 如作业、课堂脱口秀评分等。

注:形成性评价的操作内容和项目百分比也可根据学生每学期重点学习内容的变化适当调整

探索中职语文学科评价新模式 篇9

一、当前中职语文学科评价的基本问题

1.评价目的过于功利, 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职高语文学习评价办法主要停留在对学生书面语言能力的总结性纸笔测试, 评价目的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 卷面分数的高低直接代表一个学生的所有表现。评价的重心过分关注学习结果, 与职高学生本身文化基础差的现实形成剧烈矛盾。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信心, 语文教学陷入困境。

2.评价的内容存在片面、单一甚至随便的倾向。传统评价忽视了学生在非认知领域发展的考察, 忽视语文与专业的关系, 忽视职高语文注重应用性的特点, 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内在差别。职高语文考试题库范围很小, 原题接近百分之七十, 且基本无变化, 平时单元测试题的透明度就更大了, 基本来自于同步练习册, 这样一种考前死记就能过关的考试机制, 效果和后果可想而知, 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评价主体单一。对学生的阅读、写作、应用性能力方面的评价, 都是以任课教师的评价为主, 主要采用卷面考试的形式, 以批改的成绩为定量评价。价值取向单一, 评价缺乏多元性、过程性和整体性。

二、新评价模式的理论依据与原则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 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的可造就之才。多元智力理论所主张的教育评价, 是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的, 确实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评价。

建构主义的理论认为, 传统的学生评价只考查了学生初级学习的效果, 很少考查高级学习的成果, 主张在学生评价方法上采用多元化评价, 学习应着眼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应在具体情境中进行, 学习的效果在情境中评估。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建立在高度情境化的操作任务上, 提倡采用“真实性评量”和“操作评量”等多元化的方法。

后现代主义教学认为, 不能把学习者视为单纯的知识接受者, 而更应看作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因此, 课堂教学和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 更要注重过程。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 其功能还在于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 在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 为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在评价过程中, 要运用多角度、复合式的评价, 要做到: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 教师评价和学习者自我评价相结合, 全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学习者自评和互评相结合等。还要注意评价方式的简明性、可操作性和反馈性、导向性、激励性以及发展性原则等, 做到真正有利于引导学习者改变学习方式, 为他们奠定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

三、初步构建语文评价新模式

在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前提下, 对语文学业的评价可以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阅读、作文、口语、应用性写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据上述评价理论和原则, 结合教学实际, 拟建立如下评价模式。

(一) 阅读评价

阅读评价分课内阅读评价和课外阅读评价。

1.课内阅读运用分层评价方式。 (1) 我会读:会认读字词, 朗读流畅有感情。 (2) 我会说:叙述文章主要内容、旨意和作者情感。 (3) 我会思考:引发关乎人生、人性、人文和职业的思考并阐述。 (4) 我会拓展 (或创作) :结合文章开展相关阅读或文章创作。课前学生选定阅读目标———阅读完成后自评———小组组内互评———教师抽检学生评价。每单元作一次评价, 每学期总结两次。

2.课外阅读的评价方式。 (1) 建立个人课外阅读档案制度, 即阅读进程表。便于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 可随时评价、表扬或督促。 (2) 印发“阅读园地”, 其主要内容包括“作者卡片”、“字词库”、“精彩点击”、“读后感”、“名言名句林”等五大块内容, 明确要求每位同学利用每周的阅读课及课外时间, 把所阅读的内容分别加以整理、摘录。教师定期检查, 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课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并考核打分。 (3) 开展阅读点评展览, 学生出阅读试题组卷考试, 阅读心得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介绍、分享和交流, 进行阅读成果考核。 (4) 开展“诗歌朗诵会”、“阅读之星”、“班级茅盾奖”等评选, 获奖选手考核加分, 激活阅读兴趣, 增加阅读成就感。

(二) 作文评价

“不要用经验作为评价未来的唯一准绳, 不要因我们的迟钝否定儿童新奇的故事, 不要过分强调合理性而扼杀孩子大胆新奇的想象。”作文评价应该体现作文过程的动态性, 体现作者的基本写作态度和写作能力, 突出写作个体的个性特长。

1.自我评价修改。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而不是代替学生, 改变以往学生写、教师改的单一的习作评价方式。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前, 先教给学生修改的符号和步骤, 然后再分两步指导学生修改作文。 (1) 反复朗读, 自己修改。在学生完成作文草稿后, 要求他们自由地用喜欢的方式读作文, 鼓励他们寻找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如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等) , 并加以修改。 (2) 学生互评互改。同学们在互评时, 应该从内容、表达、特征三个维度进行;评价应该先肯定文章优点, 再指出文章不足, 并提出修改建议。

2.互评验收成绩。互改作文的同学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评文验收, 给评作文的同学评出成绩。 (1) 错别字, 每改正一个错别字给3分, 漏看一个错别字扣3分。 (2) 病句, 发现一个病句得2分。改正确了加3分, 改错了不给分。将正句误为病句扣2分。 (3) 旁批, 就文章的选材立意、遣词造句、过渡照应等方面的优缺点用旁批标明。每条旁批4分。明显批错了不得分, 不够确切的酌情减分。 (4) 总批, 就文章的中心思想、材料选择、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方面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评论。能指出文章的主要优缺点, 措辞准确、恰当得18—20分。本次作文成绩加评文验收成绩, 则为该学生此次作文训练的最后成绩。

3.随笔评价。学生随笔是情感交流与写作激励的平台, 不能简单地用考场作文的标准来评价。著名教育家魏书生采用“无限积分制作文批改法”评价学生日记, 也就是不定写作标准, 只从数量和质量的积分评价, 写满一页积50分, 坚持一天一篇日记另奖励200分, 超额部分每篇奖励100分;视日记质量高低积100分, 书写认真积50分。累计得分为本周日记成绩。魏书生批改学生日记写心语, 采用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 既培养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又起到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此外, 他适时地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激发兴趣。比如, 在给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的日记本中夹上一枚火红的枫叶, 给获得好成绩的同学照一张合影, 给取得飞速进步的同学发张奖状, 给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写张喜报……文章想象丰富的画一对飞翔的翅膀, 拟人手法用得好的画个卡通人物或笑脸以示鼓励……他的这些做法, 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考和借鉴。

(三) 口语评价

语文口语活动主要训练学生的说话和听话能力, 以适应职业生活需要和社会发展,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高一年级:朗读。要求被测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300字左右的抒情或叙事散文一篇, 在课内、课外读物中抽签决定, 准备时间3分钟。

测试标准:普通话基本准确 (20分)

(1) 能基本掌握声母、韵母的正确发音 (平舌音和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和后鼻音的区别) 。

(2) 初步了解轻重音、多音、变调、儿化等语音特点, 并能较好运用。

朗读要求: (1) 正确朗读 (30分) :不漏字、不加字、不重复、不颠倒, 发音准确, 口齿清楚。

(2) 流利朗读 (30分) :音量适中, 语速恰当, 顺利流畅。

(3) 理解朗读 (10分) :朗读时能较好地把握停顿、重音、语调等。

(4) 表情朗读 (10分) :感知作品形象, 体会作者情感, 朗读力求情感化、艺术化。

2.高一年级:介绍。学生根据提供的话题即兴发言2—3分钟, 准备时间为10分钟。要有现场生成性, 不能以背代讲。

测试要求: (1) 仪态 (20分) :服装整洁, 姿态自然, 注意用眼神和听者交流。

(2) 语言 (40分) :普通话表达流畅, 语速、音量适中。

(3) 内容 (40分) :紧扣主题, 内容健康, 条理清楚, 语言得体, 语句连贯。

以上两项测试, 以6—8人为一组, 教师对组长进行培训指导, 组长负责组内训练和模拟考试, 测试成绩由任课老师和组长打分取平均值。

3.高二年级:模拟面试。面试前的礼仪动作, 包括面试者敲门、进门、问好、落座等。面试过程表现, 包括面试者的动作、眼神、表情等。自我介绍, 面试者进行1—2分钟的自我介绍。面试提问, 考官提问, 面试者回答。面试后的礼仪动作, 包括离座、道谢、出门等。

测试要求: (1) 仪表 (20分) :着装得体, 姿态自然, 体现礼仪。

(2) 自我认识 (20分) :有较客观的自我认识, 充分展示自我。

(3) 语言表达 (30分) :语言流畅, 观点清楚, 内容丰富有条理。

(4) 回答技巧 (30分) :回答顺畅, 有思想, 有个性, 有技巧。

(四) 应用性写作能力评价

应用性写作能力评价要有效地突出实践性, 增强体验性, 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构成动态的评价体系。

测试时间:高一、高二四个学期期末。

考查内容:高一年级:便条、单据、启事、通知、书信、计划等。

高二年级:求职信、倡议书、申请书、请示、广告词等。

基本要求:了解应用文写作的特定对象及行文目的;掌握日常应用文的基本格式;了解日常应用文的语言特点;能够写一些常用的应用文。

考查形式:笔试。

(五)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这里的“实践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参与, 以学习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 以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主体实践活动。它可以拓宽学生的活动时空, 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 孕育学生的创造能力, 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专题参考 (商贸类专业) :热心接待———做好客户服务;诚心合作———洽谈商品采购;精心宣传———推介创新产品;雄心铸造———采访优秀企业家;耐心帮助———解决消费者投诉;爱心凝聚———招募青年志愿者。

活动组织:以6—8人为小组, 自选专题, 原则上每学期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可实地活动, 也可场景模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等级评价。

评价内容: (1) 活动计划书 (40分) :方案合理, 分工明确, 流程清楚。

(2) 活动过程记录 (20分) :记录规范, 体现活动重点, 有档案价值。

(3) 活动成果汇报 (40分) :有收获, 有体验, 有思考, 有借鉴意义。

中职语文学科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 促进个体发展。它要求评价的最终目的在于促使每个个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并体现评价的多元性、整体性、过程性、反思性等特点, 以期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素养”、“促进教学不断改革”的发展性教学评价目标。

参考文献

[1]田慧生主编.课堂评价理论与实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9 (10) .

浅谈中职语文教学评价 篇10

1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

1.1 中职语文教师的“教”评价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有着绝对的主导作用, 作为一堂课的组织领导者, 课堂的成功, 取决于教师的教学。因此, 在教学评价中, 对于教师的“教”评价特别重要。中职语文教师的“教”评价, 主要体现四个方面:即在教学过程中: (1) 依据教学内容特色教学,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实行分层教学, 促进学生个性差异,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充分地将教学内容里的文化内涵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意识到语文的魅力; (3) 有意识地注重教学的实践性, 与学生的生活和专业相联系, 为其专业化服务; (4) 遵守教师的职业道德, 认真科学地进行教学指导。从这四个方面来实现中职语文的教的评价。

1.2 中职学生语文的“学”评价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因此, 对于中职语文教学的评价, 除了教师的教课水平,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程度。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评价时要首先判断学生学生是否主动参与, 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否决定了教学的质量成果;其次, 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及习惯;最后, 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1.3 师生的教学互动评价

课堂教学, 即师生在特定的环境下的交流与互动。既然是相互的交流与互动, 那么在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中, 对于这种互动关系的评价也尤为重要。首先,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融洽;其次, 是否形成交流协作的合作学习组织;最后, 是否形成动态教学, 以随着不断变化的教学质量调整教学内容。

2 改革评价测试手段, 促进中职语文教学

采用怎样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测试, 可以充分地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这是中职语文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取消终结性测试

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评价往往都是到期末用一张试卷进行评价的终结性测试。但注重技能培训的中职学生, 终结性测试早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2.1.1 选拔与甄别

终结性测试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便是选拔与甄别。但在中职校园里, 语文终结性测试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选拔与甄别的意义已不复存在。第一, 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 不再需要通过终结性测试进行选拔与甄别;第二, 对于中职学生的甄别更多的是专业课学习的掌握程度, 而不是语文学习。

2.1.2 漠视语文学习的原因

对于中职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漠视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终结性测试。中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相对于专业课程, 语文教学的课时相对较少终结性测试的内容也相对地少而简单, 加上考试前教师一般都会划分考试重点要点, 只要期末考前认真准备, 平时不需要认真学习, 同样也能过关。因此, 只用终结性考试衡量教学成果, 明显是片面地且不符合实际的。

2.2 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 将综合性测试作为辅助

2.2.1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 综合性测试的意义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 综合性测试是对学生进行周期性的评价, 可以让其教学效果更为明显。综合性测试不仅包括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也包含了对于教师教的评价。通过综合性测试, 能够让教师和学生及时准确地了解阶段教学的进展情况及成果, 还是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能及时获得相关的反馈信息, 为改善之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使得教学效果更为优化。因此, 综合性测试对于中职语文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

2.2.2 可以提高中职师生语文教与学的积极性

中等职业学校并轨招生之后师生对语文教与学的积极性都不高。综合性测试不仅是对学生学的成果的评价, 也是对教师教的评价。要想证明教的成果, 教师必须在新单元和新课文教学之前明确综合性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要让学生明确本单元重点训练的内容, 要让学生明白本课文学生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综合性测试的结果却可以对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一方面学生通过测试结果的反馈, 加固了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的认知,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

2.2.3 可以端正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的态度

用贯穿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的综合性测试替代期末的终结性测试, 使得中职学生要想在综合性测试时取得好成绩, 学生不仅要在新单元和新课文教学之前明确综合性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明确本单元重点训练的内容, 明确本课文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及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达成学习目标并尽量多地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2.2.4 可改进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

不同于终结性测试, 综合性测试可以明确显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遇到的难点。当教师将批改过的试卷发给学生并由学生对照正确答案自我检查时。学生就能了解这些缺陷和难点, 根据教师的批语进行改正。当教师发现某个题目或某些题目成为具有共性的缺陷和难点时, 可以立即组织学生复习。当个别学生答错个别题目时, 教师可以为其提供适合其特点的纠正途径。

2.2.5 可以促使中职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

由于大部分中职学生漠视语文学习, 终结性测试的成绩大多是期末临时突击。甚至是舞弊获得的, 根本证明不了他们已经掌握了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至于那些只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学生。或许能掌握一些语文知识, 但也很难巩固。综合性测试是在教学过程中频繁的、及时的对上一阶段教学内容的测试, 由于测试的及时、内容少, 加之及时在教学过程中会把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难点进行强调, 所以, 每次测试前无须给学生复习时间就能相对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 结语

对于教学的评价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事物的发展总是变化的, 因此根据变化不断地更新改进适合的评价体系, 是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核心内容, 建立完善的中职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摘要:技能培训为主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里, 语文,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之一, 建立完善的语文课程评价, 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详细阐述了教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改革测试评价方法, 及讨论如何正确地、适合地做好语文教学评价工作;改进中职语文教学,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何益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浅探[J].教育导刊, 2006.

[2]苏占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 2008.

[3]张樱妍.中职语文课程发展性教学评价初探[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8.

上一篇:思考和做法下一篇:图书馆学专业